郝蕾的纹身:翰墨风流(家具陈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22:12:26

[主题] 翰墨风流(家具陈设)

[主讲] 曹林娣教授

[时间] 2007年9月16日

[正文内容] [文档下载]

  明末出身于“簪缨世族”、“冠冕吴趋”的贵胄子弟文震亨写有《长物志》,称园林陈设、家具等为“长物”,即“身外余物”之意,但还是为“长物”写了“志”,范围极广,旁及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金石书画、服饰器皿,识别名物,通彻雅俗。
  文震亨主要讲室庐有制,花木、水石、禽鱼有经,书画有目,几榻有度,器具有式,位置有定,衣饰有王、谢之风,舟车有武陵蜀道之想,蔬果有仙家瓜枣之味,香茗有荀令、玉川之癖等,是明代文人的生活写照。 
  这次我讲的主要是园林厅堂书房的陈设,包括家具韵物及装饰因子。
  家具称“屋肚肠”,韵物指文化含量高、文化积淀深厚的古董、清供等;装饰构成因子主要指字画陈设,包括匾额、楹联、挂屏、字画、书条石等士大夫精雅文化艺术体系。这些是园林鲜活的必备条件。 
  一、家具:古典园林的家具及陈设艺术反映了中国古代主要是明清时代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审美心理。
  (一)古代家具发展的几个阶段
  [1]史前至汉代:以席地坐为起居方式,因此家具均属低矮型,陈设多帐幔几案之属。
    “下榻”一词成为德贤高士住宿的美称,家具与德结缘。
  [2]自魏晋至唐代:席地起居习俗逐渐被垂足高坐取代,最后形成新式高足家具的完整组合。
  [3]宋元:宋代垂足而坐完全取代席地而坐的古风。
    元代立国时间短暂,在家具品类和制作上主要沿袭宋代风格。
  [4]明清:明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运回了大量的花梨木、紫檀木、红木等家具原材料,中国古代家具形成了独特风格。
    清代是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园林家具主要有明清两种式样。
 (二)明清家具的共性
  [1]材质名贵:优质的硬木作为家具的用材。材质坚硬,密度大,多沉水,容易保存,以黄花梨、紫檀、红木为主。明代多用花梨,清代多用紫檀、红木。
  [2]审美情趣:明清的硬木家具大都是不上漆,不上色,以天然面目示人,在世界家具的古今历史上是独树一帜的。 
  (三)明清家具设计风格的差异
  [1]明式家具:明代家具,到明万历后才大量流行,苏州领此风气之先。
    明式家具的特点,具有文人气质。文人直接参与家具设计。
    明式家具的美学特色是实用、造型大方、线条流畅、纹饰天然,古朴典雅。表现出浓厚的东方文化韵味。
  《长物志》将家具“古制”写得尤为周详,主张“几榻有度,器具有式,位置有定,贵其精而便,简而裁,巧而自然也。” 
  明文人欣赏材质的本色之美,反映的正是庄子的美学观。
  反对雕镂繁俗。文震亨以简约、古朴为雅,而“徒取雕绘文饰,以悦俗眼,而古制荡然,令人慨叹实深”。
  明式椅子遵循力学原理,按人体结构合理设计椅子的各部位的结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制作理念。
  苏式家具的制作始终沿着明式的风格、特征。外形质朴舒畅、简练秀拔,线条雄劲流利,雕刻精美,又自然流利。
  [2]清式家具:清代雍正、乾隆以后制作的硬木家具,材质优良,作工细腻,尤以装饰见长,多种材料并用,多种工艺结合,充分展示了盛世的国势与民风。
突出特点是用材厚重,装饰华丽,造型稳重,多采用夸张手法,不惜耗费工料,剖用大材。精雕细刻,镶嵌大理石、宝石、珐琅和螺钿等,注重陈设功能。有着高度的工艺美,但不免争奇斗富之嫌。
  二、家具摆设
  文人对家具的位置,要求“几榻有度,器具有式,位置有定,贵其精而便、简而裁、巧而自然也。”(《长物志·序》)
  家具的使用最初主要是祭祀神灵和祖先。后来逐渐普及到日常使用。
  中国古典园林家具的造型、质地、装饰题材、陈设和使用,反映了浓厚的儒家礼教思想。
  (一)中国古代厅堂
  厅堂是集多功能用途于一体,举行重要礼仪活动如家庭祭祀,婚丧礼仪,亲朋交往大多在此举行。厅堂家具造型高大厚实,陈设一般布局遵循儒家礼仪规范。
  正厅迎面墙壁设屏门,上方正中常常挂有中堂和对联,下方多为长条几案,或翘头,或平头,几案上置放有瓷器大花瓶、大理石插牌等,数量不多,一般为两件,于简捷中显示出典雅和气派。几案前为大八仙方桌,略低于长条案面。两边各放一把圈椅或官帽椅。显得庄重严肃。
  厅堂的两边放置较高的花几,用来摆放花瓶或花盆以作装饰。
  正厅东西对称地布置椅、茶几等,主客以外的人,按长幼次序分别坐在两旁。而厅堂东西两面山墙处,有的人家为“博古架”(又叫“多宝架”),架上陈列有各种各样的古玩小件。有的人家为“靠山摆”,“靠山摆”也是一张长条几案,因紧靠山墙置放,故叫做“靠山摆”,这“靠山摆”上也置放古玩,只是比“博古架”上的大得多。主人将其展示在厅堂里,虽是富有的显示,但也表现出风雅和脱俗。 
  明式正厅的陈设大部用黄花梨木制成。黄花梨木是明代最常用的材种。两边的立柜以棂格作门,体现了玲珑剔透的明式风格。
  清代正厅的陈设模式与明式大体相同。唯家具风格特点与明式大不相同。
  一般来说,厅堂中使用的家具较规整、厚重、典雅,明清家具多为沿房间中轴线对称式陈设,对称摆放是家具陈设的重要原则,这样可显示流露出庄重的气氛,使整个室内环境显得庄严肃穆。
这种严谨的陈设格式,到了民国时期,被自由随和的风格打破,追求无拘无束的格局。
  (二)庭园客厅
  庭园部分的陈设注重舒适、自在和简朴,以反映士大夫文人“无事忧心,自乐逍遥”的超然心态。造型上没有厅堂家具表现得那么大气,其次,陈设上追求雅致而又随和。
  客厅空间大,可以在东西两侧纵向陈设各式椅类。交椅、官帽椅、圈椅则多为男性主人或重要的男性客人使用,一般人是不能随便使用的。明及清中期以前椅类一般配方桌、半桌。
  客厅角落,一般会陈设雅致适用的高花几或香几,上可放置瓷器或兰草、盆景,也是整个客厅鲜活的点睛之作。
  墙面的布置应遵守疏朗有致的原则,可以垂挂自己喜爱的字画、条幅或挂屏,也有的一面墙不挂字画而以一幅传统的木质平雕或透雕窗花置于白色墙面而显得十分古朴、典雅。
  (三)书房家具
  书房是是吟诗作画、读书写字的场所。要求品位很高,工艺上更是精益求精,使书房内塑造一个古朴而高雅的情调。
  陈设精致,注重简洁、明净。便于文友相互切磋、啜茗弈棋、看书弹琴,因而,书架、八仙桌,太师椅,棋桌,古琴等必具,还有体现“汉柏秦松骨气,商彝夏鼎精神”的“韵物”。
  书房中间放一张大书桌或画案,讲究宽大,桌案上置笔筒、书架、砚台、笔洗、镇纸等文房四宝文具。桌子下面,椅子前常放置一脚踏,那种带有按摩滚轴的脚踏,可促进血液循环,激发主人的创造力。
  周围点缀博古柜格以及罗汉床等,附以其它小型家具、字画、古玩等物,简洁典雅。箱子也是书房常见的家具,箱里装书、卷轴和书写用具。
  靠墙放置一长案或几,上摆放文玩,案或几的上方墙上挂书法或绘画。
  长椅或榻放在墙边以供休息,另一案用来弹琴悦友。书房中陈设素有文人家具的明式黄花梨家具,更能增添书房中的书卷气息。豫园玉华堂内的红木家具均由明代保存至今,是明式家具中难得的珍品,也是豫园千余件(套)明清家具中的最珍贵者。
  (四)园林家具的崇文特点
  中国文化崇文特点在家具欣赏上也不例外,不少家具上刻有书画、诗、铭文。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明万历年间制造的黄花梨书案上,刻有“材美而坚,工朴而妍,假而为凭,逸我百年”的诗铭款。
  苏州留园明瑟楼内有四只红木藤面靠背椅子,靠背上分别刻有梅、兰、竹、菊四种图案,象征“四君子”,椅子上有仁卿所刻“香谷幽芳”、“岁寒清品”、“青霜坚挺挺,玉露壮森森”等题款。
  活泼泼地内四只藤面靠背椅子均刻有题款。
  三、清玩、韵物
  (一)清玩
  [1]四艺:明清时代文人喜好室内补壁和在斋头陈设清玩,诸如书画、古琴、香炉、臂搁、镇纸、茶具等,都是必备之物。古代书房在建筑结构上还以青砖为特色,特别在窗外松柏苍翠,修竹摇曳的环境衬托下,能充分体现其恬静典雅的生活气息。
  [2]雅赏:集古器、鉴赏文玩作为普遍的崇尚在士大夫阶层中风行。
宋元明清更为风行,收藏诸如书画、古玩、大理石挂屏、插屏、古化石、古铜鼓、手工艺品、砚台等,所谓王谢长物多,或作为园林厅堂的高雅陈设,或如倪云林筑清閟阁、米元章修宝晋斋、顾子山有过云楼等,专为宝藏文物名品所筑。
  (二)韵物
  苏州园林中轩窗边、几案上、墙壁上,所置都为古雅之“韵物”,即除了日用品之外的具有极高文化品位的器具陈设。
  苏州园林的盆供摆件主要指“盆景”、“瓶花”、“供石”等。
  [1]盆景:盆景清雅可爱,树桩盆景,浓缩山林风光于几案间,凝聚了大自然的风姿神采;水石盆景,缩名山大川为袖珍,“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2]瓶花:胆瓶贮花,可以随时插换,是厅堂斋室的高雅陈设。瓶花安置得宜、姿态古雅、花型俏丽、色彩浓淡相宜,则可使厅堂斋室,增添无尽的幽人雅士之韵。
  [3]供石:园林厅堂供案上摆设的石品,造型奇特,坚固稳定,是家业固实的象征。供石中有一种“音石”,扣之音色清瞿,声响如磬,大都安置在书斋画室内,配置精美的红木石架。
  四、字画陈设
  (一)匾额、砖刻
  悬在厅堂上的为匾,嵌在门屏上方的称额,叫门额。后因两者形状性质相似,所以习惯上合称匾额,包括砖刻、石刻、摩崖等,用来陶情写性,藉以抒发人们的审美情怀和感受。匾额将既定的意境信息传递出去,成为无声的文化向导。 匾额是承载士大夫审美理想、情感的直接载体。
  (二)楹联
  楹联是随着骈文和律诗成熟起来的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既讲究骈俪对仗的形式美,更重视内涵美,以意为主,亦工亦宽,变化之妙,存乎一心。或描摹形神,或景融哲理,或感事抒怀,或记事励德,或述古道今。 
  (三)书画、挂屏
  [1]书画:苏州园林的屏门、窗户、墙壁上悬挂着书画或镌刻着国画。
  苏州园林主人往往召请名工巧匠将收藏的名人法帖拓本真迹,摹刻于墙,镌之石碑,镶嵌在园中曲折长廊的粉墙上、厅堂壁面间,黑白辉映,作为美化墙壁的书条石。以留园、怡园和狮子林最为丰富,向有“留园法帖”、“怡园法帖”之专名。
  [2]大理石挂屏:苏州园林中陈设的大理石挂屏,具有自然纹理,往往配以诗文题款,在神奇般的变幻中增添了无穷无尽的抽象美。
  [3]文物鉴赏价值:园林中的这些丛帖碑刻、匾额楹联,成为园林景色的绝妙点缀,它们本身就具有文物鉴赏价值。
  单就园林中匾额楹联外在的艺术形式而言,就足可使人获得精神愉悦和美的享受,并对我们今天的装饰艺术也不无启迪:匾、联的名称和样式具有文情美、意境美和古雅美,如:
  “蕉叶联”,“蕉叶题诗,韵事也;状蕉叶为联,其事更韵。”
  “秋叶匾”,“御沟题红,千古佳事;取以制匾,亦觉有情。”
  “此君联”,用晋名士王子猷“何可一日无此君!”的典故。
  “虚白匾”,取《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之意。
  形如碑帖的三字匾名“碑文额”、制成书画手卷形式的“手卷额”及册页状的“册页额”,皆古雅可爱,耐人玩赏品味。
  文人在种竹栽松,洗桐灌柳,文房清玩,注目移情之中,自觉赏心悦目,面对物事、体验物趣之后,内心由物兴发生命情境之感怀与反思。这就是“玩物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