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茅威涛简介:中国军队的6个国宝级人物:个个手中握“绝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4:06:40
       喜迎新春,我国科技战线佳音频传: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增选工作揭晓,在最终评选出的新院士中,我军杨学军等8名专家光荣当选。

 两院院士是国家和军队科技战线的领军人物,他们崇尚科学、敬业奉献,带领着科研团队在各自领域不断取得创造性成就,为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身上所展现的爱国精神、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和团队精神,值得全军官兵学习和弘扬。

  新时期,我军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重要战略位置,持续深入地实施军队人才战略工程,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学科拔尖人才脱颖而出。走近这些灿若星辰的科技精英,就仿佛展开了一幅幅自主创新、奋发图强的壮美画卷,就如同置身于世界高科技发展的前沿。值此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本报特刊登我军部分新当选两院院士群英谱,以飨读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学军

 “天河一号”风景独秀

 杨学军院士,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带头人,长期从事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研制和并行分布计算技术研究,先后担任银河-Ⅲ及系列巨型机等多个国家级重大项目总设计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和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当今世界,超级计算机发展水平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杨学军加入“银河”队伍,与“银河”事业结下不解之缘。1994年,年仅31岁的杨学军被任命为银河-Ⅲ研制工程总设计师,从老一代“银河人”手中接过了攀登高性能计算高峰的大旗。银河-Ⅲ成功突破了多项核心关键技术,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2010年10月28日,我国“天河一号”二期系统以峰值速度4700万亿次、持续速度2566万亿次每秒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在第36届世界超级计算机TOP500强排名第一,把五星红旗插在了国际超级计算机世界之巅。

 高性能计算机计算速度每十年提高一千倍,这一领域竞争异常激烈。杨学军提出采用“异构协同计算技术”设计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引起业界的轰动,这一全新理论成果得到了实验验证。“天河一号”全系统具有高自主、高效能、高安全和易使用等显着特点,综合性能领先于世界,目前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等领域已获得广泛应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志杰

  空中“立交桥”设计师
         当你看到城市中立交桥上车辆川流不息,可曾想到云层上机来机往同样是一派繁忙景象?可曾想到在天空中也建有一座座看不见的“立交桥”。

 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快速发展,如何让高密度的飞机在空中“立交桥”上各行其道,高效安全成为摆在航空管制人必须面对的重大时代课题。中国工程院院士、空军装备研究院某所所长陈志杰,以“拓荒者”的姿态全身心投入到我国的空管事业中,参与并见证了我国航管技术的革命性发展,他用智慧和辛勤之笔为共和国设计出一座座看不见的空中“立交桥”。

 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是确保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做出的“实现我国空中交通管制手段现代化”战略决策,我军组建起第一个航管研究室,陈志杰被任命为该室主任。从此,他带领科技团队艰苦创业,相继主持建成覆盖全国空域的全军一体化空中交通管制指挥平台,实现了我军空管方式质的飞跃,相关成果荣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航行试验系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新一代空中交通管制技术发展,此项成果掌握了当代核心技术,突破了西方国家技术封锁,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创建了战场空域管理模型与方法,提出了我国空管空防一体化建设技术架构等,大大提升了我军联合预警能力和战时对空战场调配管理能力,显着提升了部队作战训练质量效益。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学敏

 传道授业育英才

  严谨、勤奋、敏锐,这是大家谈论张学敏院士时使用最多的词语,他几乎把自己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在了工作事业中。

  工作中的张学敏,是一位温文儒雅的学者,一位关心下属的领导,也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每当遇有重要学术活动时,他都会带领一些年轻人与国际着名科学家进行交流,让整天闷在实验室里的“初生牛犊”们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张学敏院士已培养出30多位思路活跃、勇于探索的青年骨干,其中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总后科技新星”的获得者,一批年轻人已先后成为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的课题负责人。

 张学敏院士带领的科研团队,围绕炎症和肿瘤发生关系,应用蛋白质组学、免疫学和细胞信号转导等多种学科交叉的方法与技术,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开展蛋白质功能与药物新靶标发现等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

 近年来,张学敏院士在许多国际着名的学术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原创性和系统性科学研究成果,其主要研究成果荣获了200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谈到所取得的荣誉时,他时常说:“我是赶上了好的时代,正是因为有了国家和军队创造的良好工作环境和条件,才有了我工作的舞台,我对此深怀感恩。”张学敏院士强调,“现在是团队合作的时代,谁都不可能靠个人的力量取得成功。”他屡屡提到,一个优秀的团队,有一群怀揣着梦想的青年,能够跟他们一起并肩工作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中国工程院院士甘晓华

 矢志蓝天为国防

 甘晓华院士,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大型飞机重大专项论证和研制工程专家组成员。他长期从事我国航空发动机改进、改型、延寿、使用、维修等方面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完成了19项国家、总部、空军下达的重大科研项目,大幅提高了发动机性能,创造性地解决了12型国产和引进装备在部队形成和提升战斗力问题,推动了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发展进步,为国防安全和空军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勇挑重担,主持自主修复国际三代涡轴发动机、改型研制国产先进涡轴发动机,解决国防急需,促进了国产新机研制与发展。他跟踪发动机最新技术发展,提出国内自主升级某型发动机的研究方案,带领项目组实现发动机升级换代,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甘晓华院士矢志创新,先后发明发动机热负荷控制等5项专利,大幅提高了现役发动机性能和可靠性。他设计的发动机热负荷智能控制系统,首次在国际上实现了控制温度使用状态,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解决了既提高发动机性能又确保飞行安全这个重大难题。他主持“863”等国家重大课题,采用三种实验纠正国外“流体力学大百科全书”中有关机理的论述,再获国家发明专利。

 他锐意进取,建立新型使用维修方法、维修模式和技术体系,显着提高了飞机完好率和飞行安全。他创造性运用了先进寿命管理、状态监控、故障诊断等技术和创建单机定寿方法,使我国首次从机群定寿跨越到单机定寿,解决了战斗力提升的重要难题和急需。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晓哲

  构建自主创新软件体系
         从白绢着笔,到乍入演兵场,再到如今的规模成就,可谓引得关注无数。赵晓哲院士与我国海军装备软件系统建设的发展轨迹紧紧地重合在了一起。

   海军装备软件建设,是系统的灵魂和中枢神经,是帮助指挥员正确决策、综合运用好武器装备系统、实现人与武器优化融合的“隐形智囊”,因而其对提高海军装备现代化建设有重要作用。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在海军软件系统建设领域还刚刚起步,与世界强国相比,足足晚了近30年。满怀报国之志,毅然携笔从戎,赵晓哲院士热心投身于祖国海军的软件建设事业中,并历经自主创业和艰难探索,终于将第一套软件系统奉献给祖国。

  然而软件是否可用、适用、好用,还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为让系统软件能学会像指挥员一样善于观察和思考,赵晓哲终于把占地5平方米、不足1.8米高的随舰试验箱当成了第二个“家”。身居“斗室”,他一边随舰出海,一边补修各学科门类的理论知识。他和科研团队打造的软件“作品”,以友好简易利落等特点赢得了官兵们的认可,成为提升战斗力的倍增器。他还在军内软件研究中率先引入“质量管理体系”,使软件研制实现了流程化生产和工程化管理。

  如今,在赵晓哲院士带领下,我国成功研制出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化软件系统,构建起新型软件系统的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自主创新体系等,从而产生了显着的国防效益。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静晨

  灾害救援医学开拓者
         郑静晨院士,现任武警总医院院长,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专家,我国灾害救援医学的开拓者。2001年4月,中国国际救援队正式成立,郑静晨被任命为中国国际救援队副总队长兼首席医疗官。自2001年以来,郑静晨先后19次参与或组织实施伊朗、阿尔及利亚、印尼、巴基斯坦、海地、汶川、玉树、日本等国内外重大灾害救援行动,救治灾民累计上万名,为军队和国家赢得了荣誉,荣立一等功。

  多年来,郑静晨始终站在科技前沿搞科研,不断创新现代医学救援理念,创建了灾害医学救援学科,填补了国内应急医学救援领域的空白;发起成立了国家灾害救援一级协会,建立起国家级救援培训基地,创办国内唯一灾害医学统计源期刊,先后在国家级杂志发表科研论文近百篇,主编《灾害救援医学》《国内外重大灾害救援案例剖析》等专着15部,主持研发的科研项目《重大自然灾害医疗救援体系的创建及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国内医学救援事业建设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郑静晨时刻牢记使命与重托,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挑重担,忠实履行军人的责任与义务,他多次参加部队重大卫勤保障任务:从1998年赴黑龙江参加抗洪抢险,到2003年在北京一线抗击“非典”;从2006年赴黑龙江黑河地区实施森林大火救援,到2008年根据北京市奥组委安排负责组建奥运应急救援医疗队,郑静晨院士为祖国医疗和应急救援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