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遇到流沙:水稻拔节观测方法的对比试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15:42:06
 水稻拔节观测方法的对比试验
         王尚明,张崇华,曾凯,胡逢喜,冯敏玉,张清霞
             (江西省农业气象试验站,南昌,330200)
摘  要 传统的观测水稻拔节方法为触摸水稻基部,用手感觉节的形成及拔节高度,但此方法具有较大的主观性。为弥补传统观测方法的不足,江西省农业气象试验站经过2年的水稻田间对比试验,尝试了一种新的水稻拔节观测方法,即在正常观测点外随机选取观测点,将水稻株(茎)连根拔起,剥开叶鞘,凭肉眼直接观测水稻节的形成和拔节高度。通过与传统的拔节观测方法对比,结果表明,新方法观测水稻拔节更趋合理,能在水稻的拔节观测中应用。这可为水稻农业气象拔节观测方法的改进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水稻 拔节 观测方法 对比试验
Comparative Experiment Research on Observation Methods
of Elongating Stage in Rice
Abstract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to observe rice elongating is that the observer feels the formation and length of stem node by touching the basal rice. But it is subjective. In order to make up the shortcoming of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a new method of observing rice elongating was researched in Agro-meteorological Experiment Station of Jiangxi Province. The new method is that the observer sees the formation and length of stem node by the means that the observer uproots rice and flake away vagina.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the new method is much efficient and can be applied to operation. This research is very helpful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 of Agro-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Key words Rice, Elongating, Observation Method, Comparative Experiment Research
在国家气象局编定、气象出版社1993年6月出版的《农业气象观测规范》中没有明确规定水稻拔节(茎基部茎节开始生长,形成有显著茎杆的茎节为拔节)的观测方法,农气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惯常用手触摸水稻茎基部,通过手感觉水稻的第一个节是否形成以及拔节的高度,来判断水稻是否进入拔节期,但由于水稻基部生长在灌水的稻田中,肉眼无法看见,只凭经验感觉,使用此方法具有较大的主观性,给观测带来了不便。但国内的农气工作者至今还没有对此问题进行过探讨,为了克服和弥补这一观测方法的不足,江西省农业气象试验站本着能使观测结果准确,操作方便的原则,在2006~2007年的早稻和晚稻田中进行了不同的拔节观测方法对比试验,对水稻拔节的观测方法进行了新的试验探讨,以便为农业气象关于水稻拔节观测方法的改进,提供新的依据。
1材料与方法
试验田块位于江西省良种繁殖场敷林村,田块面积约为1000~1333㎡,在2006年的晚稻做1个播期以及在2007年的早稻、晚稻分别做3个播期的水稻拔节不同观测方法对比试验,每一田块种植同一个水稻品种。
每期水稻分蘖期后,在正常观测点用传统的手触摸茎基部的方法,用手感觉节的形成及拔节高度来确定水稻是否拔节(简称方法1),在同一田块正常观测点外的随机观测点连根拔取水稻茎,剥开叶鞘,凭肉眼直接观测水稻是否拔节(简称方法2),然后计算进入拔节期株(茎)数的百分率。各观测点均为连续5穴,每一穴中选最高的2个茎观测,即每1观测点观测10茎,拔节高度的标准是,第一个节距最高生根节的长度早稻为1.0cm,晚稻为2.0cm。

2结果与分析
将2006~2007年的试验观测结果汇总,详见表1。
表1 两种观测方法的拔节观测记录
观测点 1 2 3 4 总和 (%) 1 2 3 4 总和 (%)
   (方法1,进入拔节期株茎数) (方法2,进入拔节期株茎数)
2006/08/10 1 1 3 0 5 13 2 2 1 0 5 13
2006/08/12 6 4 5 7 22 55 8 9 8 9 34 85
2007/05/22 2 3 / / 5 25 4 3 / / 7 35
2007/05/24 7 6 / / 13 65 8 10 / / 18 90
2007/05/24 1 1 0 1 3 8 5 5 7 4 21 53
2007/05/26 10 9 8 9 36 90 10 10 9 10 39 98
2007/05/30 2 4 / / 6 30 3 6 / / 9 45
2007/05/31 9 10 / / 19 95 9 10 / / 19 95
2007/08/06 1 1 / / 2 10 1 2 / / 3 15
2007/08/08 6 5 / / 11 55 8 6 / / 14 70
2007/08/16 4 2 3 8 17 43 4 2 3 8 17 85
2007/08/18 9 10 10 9 38 95 9 10 10 9 38 95
2007/08/22 2 2 / / 4 20 5 2 / / 7 35
2007/08/24 6 5 / / 11 55 9 7 / / 16 80
注:表中的“/”表示未设观测点。
分析上表,比较方法1和方法2的观测效果,即考察进入拔节期的百分率可以看出,在2年的14个观测日中,只有在2006年8月10日、2007年5月31和2007年8月18日的拔节观测中,两种观测方法的结果相同。而在其他的观测日中,采用方法1观测来确定进入拔节期的株(茎)百分率远比方法2观测进入拔节期的百分率低得多,且在2006年8月12日、2007年5月24日、2007年8月16日和2007年8月24日的观测中,用方法2观测,水稻进入了拔节盛期,而用方法1观测,水稻却未进入拔节盛期,在2007年5月24日的观测中,用方法1观测,水稻还未进入拔节始期,但用方法2,水稻却进入了拔节普遍期。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两种方法的观测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方法1对水稻拔节期的估算往往偏迟,由于方法1是用手在水田中触摸估计,因而不能较好地反映实际情况,而方法2是把水稻株(茎)从田中连根拔起,剥开叶鞘后肉眼直接观测拔节高度,准确性无疑要比方法1要高得多,因此,在水稻的拔节观测中,采用方法2更为客观和准确。
3结语
虽然方法2在观测中将水稻连根拔起,对水稻有所损失,但水稻拔节期的观测一般为2~3个观测日,1个观测日拔取40个水稻株(茎),3个观测日共计只损失120个株茎,这对观测田块水稻的产量是没有影响的。
传统的水稻拔节观测方法在农业气象观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延伸,农气观测人员越来越感觉到本方法的缺陷和不足,主要是操作不便,准确度不够,因此,在农气业务中急需一种新的水稻拔节观测方法,针对这一需要,本研究做了试验探讨,期望有助于水稻的拔节观测。而通过比较试验,本研究认为,在观测田块随机选取观测点,每一观测点为连续5穴,每一穴中取最高的2个茎观测,连根拔起水稻茎,剥开叶鞘,凭肉眼直接观测水稻是否拔节,这种新的拔节观测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