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李敏镐最新动态:百鸟图(一)——育雏篇及猛禽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9:44:42

   
莱农 的个人图书馆
http://zhuzhu76.360doc.com

百鸟图(一)——育雏篇及猛禽篇
(2011-05-09 11:50:38)
恰好是阳春三月的大好春光 ,捡到一只金翅鸟,提起了养鸟爱鸟的兴趣。古人云:“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现将收集到的各种鸟的图片发上来,让更多人加入到爱鸟护鸟的行列中。
一、育雏篇
1、东方大苇莺
物种分类:
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 ->鸟纲->今鸟亚纲-> ->今颚总目->雀形目-> -> ->莺科-> ->苇莺属->
分布范围: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华莱士区(指传统的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至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马鲁古群岛)、东帝汶等岛屿。)
中国繁殖于由新疆北部和东部至华中、华东及东南。迁徙时见于华南省份及台湾。
描述:体型略大(19厘米)的褐色苇莺。具显著的皮黄色眉纹。野外与噪大苇莺的区别为嘴较钝较短且粗,尾较短且尾端色浅,下体色重且胸具深色纵纹;拿在手上时其区别为外侧初级飞羽(第九枚)比第六枚长,嘴裂偏粉色而非黄色。与异域分布的大苇莺的区别在体型较小,初级飞羽的凸出较短而胸侧多纵纹。
虹膜-褐色;嘴-上嘴褐色,下嘴偏粉;脚-灰色。
叫声:冬季仅间歇性地发出沙哑似喘息的单音chack。
习性:喜芦苇地、稻田、沼泽及低地次生灌丛。
2、绶带
又名:寿带鸟拉丁文学名:Terpsiphone paradisi   雀形目,鸦科,寿带属。该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野生鸟几乎完全以昆虫为食,包括蝇类、天蛾、蝗虫、螽斯、金龟、金花虫和松毛虫等,这些都是严重为害农林的昆虫,所以,寿带鸟是非常有益的鸟类。  寿带鸟身型优美,羽色漂亮,中等体型,有两种色型,头闪辉黑色,冠羽显著。雄鸟易辨,一对中央尾羽在尾后特形延长,可达25厘米。鸣声清脆响亮,特别是在清晨,尤其悦耳动听。  家庭笼养的寿带鸟大部分都是由捕捉到的野鸟驯养的,饲养寿带鸟应该使用较为宽畅的鸟笼。因其尾长,为了保证羽毛的美丽,驯熟后可采取架养的形式。寿带鸟属软食鸟类,除了活的昆虫之外,可供给面包虫及死蛾或死蝇以及肉类等混合饲料。笼舍需温暖而通风,冬季室温要在18-25℃。

3、中华攀雀
中华攀雀(学名:Remiz consobrinus)是山雀科攀雀属的小型鸟类。分布于俄罗斯的极东部及中国东北;迁徙至日本、朝鲜和中国东部。一般栖息于近水的苇丛和柳、桦、杨等阔叶树间。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植物的叶,花,芽,花粉和汁液。捕获猎物的方式和一般的山雀相同。
外形特征  中华攀雀体型纤小,身长约11厘米。雄鸟顶冠灰,脸罩黑,背棕色,尾凹形。雌鸟及幼鸟似雄鸟但色暗,脸罩略呈深色。虹膜-深褐;嘴-灰黑;脚-蓝灰。
分布范围:
分布于俄罗斯的极东部及中国东北;迁徙至日本、朝鲜和中国东部。在中国北方并不罕见,但冬季在中国东部、日本及南至香港则越来越常见。
主要分布省份:内蒙古黑龙江香港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清凉峰
分布在以下山脉湖泊:六盘山天目山怒山。
生活习性:
栖息于高山针叶林或混交林间,也活动于低山开阔的村庄附近,冬季见于平原地区。高可至海拔3000米的丘陵及山区森林和林缘。冬季成群,特喜芦苇地栖息环境。叫声:高调、柔细而动人的哨音tsee;较圆润的piu及一连串快速的siu声。鸣声似雀鸟,“tea-cher”的主调接si-si-tiu副歌。
产卵季节从4月上旬至6月中旬,雄性攀雀异常的兴奋,高唱着“爱情进行曲”往返,每一次衔着一嘴的毛来到巢枝,围绕着枝子转圈,将嘴中含着的羊毛裹缠在枝子上。攀雀是攀禽,自有高超的攀缘技巧,它将这项表演性的技巧的实用性发挥到了登峰造极,在自己的筑巢时应用得娴熟快捷,像杂技或者体操表演,眨眼功夫它就在枝子上转了好几圈子将衔来的羊毛紧紧地缠裹在树枝上,而后在缠绕的粗粗的两根树杈间依稀拉起丝丝缕缕的纤维,然后继续在树枝上“翻单杠”缠绕,两根树枝间丝丝缕缕的纤维慢慢扩展为一条“钢索”。巢织成后就像一个小箩筐。通常每巢产4枚蓝色或暗绿色的卵。孵化期不详。雏鸟是由父母双方共同喂养,雌鸟单独维护并保持巢的整洁。
4、黄鹂
黄鹂科鸟类的通称。羽色鲜黄。共有2属29种。中国有6种。为中型雀类。嘴与头等长,较为粗壮,嘴峰略呈弧形、稍向下曲,嘴缘平滑,上嘴尖端微具缺刻;嘴须细短;鼻孔裸出,上盖以薄膜。翅尖长,具10枚初级飞羽,第1枚长于第2枚之半;尾短圆,尾羽12枚。跗蹠短而弱,适于树栖,前缘具盾状鳞,爪细而钩曲。雌雄羽色相似但雌羽较暗淡。幼鸟具纵纹。
代表物种
黑枕黄鹂为典型代表。黑枕黄鹂又称黄莺,体长22~26厘米,通体鲜黄色,自脸侧至后头有1条宽黑纹,翅、尾羽大部为黑色。嘴较粗壮,上嘴先端微下弯并具缺刻,嘴色粉红。翅尖而长,尾为凸形。腿短弱,适于树栖,不善步行。腿、脚铅蓝色。雌鸟羽色染绿,不如雄鸟羽色鲜丽;幼鸟羽色似雌鸟,下体具黑褐色纵纹。
分布范围
该科鸟类主要分布于除新西兰和太平洋岛屿以外的东半球热带地区,计有2属29种。中国有1属5种另4亚种。广布于古北界和东洋界。欧洲唯一的种为金黄鹂(O. oriolus),黄色,眼周及翅黑色,体长24公分(9.5吋),向东分布至中亚及印度。非洲金黄鹂(O. auratus)与之相似。栗色黄鹂(O. traillii)产于亚洲,分布于喜马拉雅至印度支那,体色深红,有光泽。绿黄鹂(O. flavicinctus)产于北澳大利亚,仅以果实为食。
生活习性
主要生活在阔叶林中。取食昆虫,也吃浆果。黄鹂属鸟类为著名食虫益鸟,羽色艳丽,鸣声悦耳动听。黄鹂胆小,不易见于树顶,但能听到其响亮刺耳的鸣
声而判知其所在。主要见于温暖地区,于林地、花园觅食昆虫,某些种亦食果实。
大多数为留鸟,少数种类有迁徙行为,迁徙时不集群。栖息于平原至低山的森林地带或村落附近的高大乔木上,树栖性,在枝间穿飞觅食昆虫、浆果等,很少到地面活动。
栖树时体姿水平,羽色艳丽,鸣声悦耳而多变。飞行姿态呈直线型。
生长繁殖
雄鸟在繁殖期鸣声清脆悦耳。在高树的水平枝杈基部筑悬巢,雌雄共同以树皮、麻类纤维、草茎等在水平枝杈间编成吊篮状悬巢。多以细长植物纤维和草茎编织而成,结构紧密。每窝产卵4—5枚,粉红色具玫瑰色疏斑,卵壳有光泽。由雌鸟孵卵,卵的孵化期13—15天;育雏由两性担任,雏鸟在巢期14—15天;雏鸟离巢后尚需双亲照料15天左右。
黄鹂种类
(2属,29种)
01 . 白眼先黄鹂 Oriolus albiloris
02 . 非洲黄鹂 Oriolus auratus
03 . 黑耳黄鹂 Oriolus bouroensis
04 . 西非黑头黄鹂 Oriolus brachyrhynchus
05 . 黑枕黄鹂 Oriolus chinensis
06 . 绿头黄鹂 Oriolus chlorocephalus
07 . 白腹黄鹂 Oriolus crassirostris
08 . 绯胸黄鹂 Oriolus cruentus
09 . 绿鹂 Oriolus flavocinctus
10 . 灰领鹂 Oriolus forsteni
11 . 黑鹂 Oriolus hosii
12 . 淡色鹂 Oriolus isabellae
13 . 东非黑头黄鹂 Oriolus larvatus
14 . 绿褐鹂 Oriolus melanotis
15 .鹊鹂 Oriolus mellianus
16 . 黑头林黄鹂 Oriolus monacha
17 . 黑翅黄鹂 Oriolus nigripennis
18 . 金黄鹂 Oriolus oriolus
19 . 山鹂 Oriolus percivali
20 . 暗褐鹂 Oriolus phaeochromus
21 . 绿背黄鹂 Oriolus sagittatus
22 . 菲律宾黄鹂 Oriolus steerii
23 . 褐鹂 Oriolus szalayi
24 . 细嘴黄鹂 Oriolus tenuirostris
25 . 朱鹂 Oriolus traillii
26 . 黑喉黄鹂 Oriolus xanthonotus
27 . 黑头黄鹂 Oriolus xanthornus
28 . 白腹裸眼鹂 Sphecotheres hypoleucus
29 . 绿裸眼鹂 Sphecotheres viridis
保护等级
黄鹂科鸟类以其艳丽的羽饰和悦耳的鸣声,构成大自然的点缀,历来备受人们的喜爱。加以主食昆虫,有益于园林。近年可能受到农药残毒影响,数量锐减,应研究保护措施。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
5、太平鸟
太平鸟(学名:Bombycilla garrulous)
为鸟纲太平鸟科的鸟类。体长18厘米,翼展34-35厘米,体重40-64克,寿命13年。属小型鸣禽,全身基本上呈葡萄灰褐色,头部色深呈栗褐色,头顶有一细长呈簇状的羽冠,一条黑色贯眼纹从嘴基经眼到后枕,位于羽冠两侧,在栗褐色的头部极为醒目。颏、喉黑色。翅具白色翼斑,次级飞羽羽干末端具红色滴状斑。尾具黑色次端斑和黄色端斑。特征极明显,数量众多,体态优美、鸣声清柔,为冬季园林内的观赏鸟类。
外形特征
太平鸟的雄性成鸟:额及头顶前部栗色,愈向后色愈淡,头顶后部及羽完灰栗褐色;上嘴基部、眼先、围眼至眼后形成黑色纹带,并与枕部的宽黑带相连构成一环带(枕部的宽黑带被羽冠扰盖);背、肩羽灰褐色;腰及尾上覆羽褐灰至灰色,愈向后灰色愈浓;翅覆羽灰褐色;初级覆羽黑色雎鲜明白端,形成翅班;初级飞羽黑色,自第2枚以内的外翈端部以及内翈端缘有明显的黄色狭斑;次级飞羽外翈黑色具白羰斑,内翈黑褐色;次级飞羽的羽轴延伸出羽端2~8mm,形成扁片红色蜡质突起;尾羽黑色,近端部渐变为黑褐色,羽端有5~7mm宽的黄端斑;中央2对尾羽羽轴的端部红色,并向外伸出红色的细针状蜡质突起(在旧羽常因磨损而不显)。颏、喉黑色;颊与黑喉交汇处为淡栗色,其前下缘近白,形成不清晰的颊纹;胸羽与背羽同色,腹以下褐灰;尾下覆羽栗色。
雌性成鸟:羽色似雄但颏、喉的黑色斑较小,并微杂有褐色;初级飞羽羽端的黄色缘较雄鸟小,有的标本呈淡黄或近白色;次级飞羽端的红色蜡突极小;尾端黄色较淡。
虹蟆暗红色;嘴黑;脚、爪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52-65g,♀43-64g;体长♂174-212mm,♀180-205mm;嘴峰舍♂10-12mm,♀10-12mm;翅♂112-121mm,♀105-120mm;尾♂59-70mm,♀60-76mm;跗蹠♂18-23mm,♀18-23mm。(注:雄性——♂;雌性——♀)
分布范围
分布于北美,北欧至西伯利亚东部(夏候鸟);中美洲,欧洲中、南部,中亚,蒙古,日本(旅鸟、冬候鸟)。
国内
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内蒙古,陕西,山西,四川,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浙江,江苏(旅鸟、冬候鸟);新疆,福建,台湾(冬候鸟)。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杨桦林中,秋冬季非繁殖期多出现于杨桦次生阔叶林、人工松树林、针阔叶混交林和林缘地带,有时甚至出现在果园、城市公园等人类居住环境的树上。[1]
生活习性
在中国多数地区见于冬季和春、秋迁徙季节,属于冬候鸟和旅鸟。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其他时候多成群活动,有时甚至集成近百只的大群。通常活动在树木顶端和树冠层,常在枝头跳来跳去、飞上飞下,有时也到林边灌木上或路上觅食。飞行时鼓动两翅急速直飞,除繁殖期外,没有固定的活动区,常到处游荡。越冬栖息地以针叶林及高大阔叶树为主。主要集聚均为槐林和针叶林。在繁殖期主要以昆虫为食,秋后则以浆果为主食,也吃花揪、酸果蔓、野蔷薇、山楂、鼠李的果实以及落叶松的球果。
生长繁殖
繁殖期5-7月。营巢于针叶林或杨桦针阔叶混交林中树上,尤以在溪流和湖泊附近的云杉等针叶树最易被选择。巢多置于不同高度的树木侧枝上,距地高12-16m。巢呈杯状,主要用细的干松枝、枯草茎、苔藓和地衣等构成,内垫有柔软的苔藓、桦树皮、松针和羽毛等材料。每窝产卵4-7枚,通常5枚。卵灰色或蓝灰色、被有小的黑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1-28mm×13-18.8mm,重3.5-4.0g。雌鸟孵卵,孵化期14天。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太平鸟是中国传统笼养鸟种。它们形象俊美,虽然没有动听的叫声,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可以完成叼纸牌、取硬币、打水等难度不一的杂耍节目,因而颇受养鸟玩鸟者的喜爱。但是该物种至今没有实现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繁殖,因而出现在市场上的太平鸟均是直接捕捉自野外。这种非法鸟类贸易直接造成了该物种种群数量的下降,以北京为例,太平鸟曾经是当地冬季优势鸟种之一,但最近几年,除了在非法鸟市尚可见到该物种外,在野外已经难觅它们的身影了。另外城市树种单一,外来种入侵挤占也是造成太平鸟在城市中数量减少的原因。
6、家燕
家燕(学名:Hirundo rustica)为燕科燕属的鸟类。喙短而宽扁,基部宽大,呈倒三角形,上喙近先端有一缺刻;口裂极深,嘴须不发达。翅狭长而尖,尾呈叉状,形成“燕尾”,脚短而细弱,趾三前一后。主要特点是上体发蓝黑色,还闪着金属光泽,腹面白色。体态轻捷伶俐,两翅狭长,飞行时好象镰刀,尾分叉象剪子。飞行迅速如箭,忽上忽下,时东时西,能够急速变换方向。常可见到它们成对地停落在村落附近的田野和河岸的树枝上,在电杆和电线上,也常结队在田野、河滩飞行掠过。飞行时张着嘴捕食蝇、蚊等各种昆虫。鸣声尖锐而短促。
外形特征
家燕雌雄羽色相似。前额深栗色,上体从头顶一直到尾上覆羽均为蓝黑色而富有金属光泽。两翼小覆羽、内侧覆羽和内侧飞羽亦为蓝黑色而富有金属光泽。初级飞羽、次级飞羽和尾羽黑褐色微具蓝色光泽,飞羽狭长。尾长、呈深叉状。最外侧一对尾羽特形延长,其余尾羽由两侧向中央依次递减,除中央一对尾羽外,所有尾羽内翈均具一大型白斑,飞行时尾平展,其内翈上的白斑相互连成‘V’字形。颏、喉和上胸栗色或棕栗色,其后有一黑色环带,有的黑环在中段被侵入的栗色中断,下胸、腹和尾下覆羽白色或棕白色,也有呈淡棕色和淡赭桂色的,随亚种而不同,但均无斑纹。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跗蹠和趾黑色。幼鸟和成鸟相似,但尾较短,羽色亦较暗淡。  大小量度:体重♂14-22g,♀14-21g;体长♂134-197mm,♀132-183mm;嘴峰♂6-9mm,♀6-9mm;翅♂101-121mm,♀106-116mm;尾♂68-112mm,♀66-109mm;跗蹠♂8-12mm,♀9-12mm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
栖息环境
家燕在是一种夏候鸟,喜欢栖息在人类居住的环境。村落附近,常成对或成群地栖息于村屯中的房顶、电线以及附近的河滩和田野里。
生长习性
家燕善飞行,整天大多数时间都成群地在村庄及其附近的田野上空不停地飞翔,飞行迅速敏捷,有时飞得很高,像鹰一样在空中翱翔,有时又紧贴水面一闪而过,时东时西,忽上忽下,没有固定飞行方向,有时还不停地发出尖锐而急促的叫声。活动范围不大,通常在栖息地2平方公里范围内活动。每日活动时间较长,据在长白山的观察,一般早晨4:00多即开始活动,直到傍晚7:00多钟才停止活动。其中尤以7:00-8:00和17:00-18:00最为活跃,中午常作短暂休息。有时亦与金腰燕一起活动。主要以昆虫为食,食物种类常见有蚊、蝇、蛾、蚁蜂、叶蝉、象甲、金龟甲、叩头甲、蜻蜓等双翅目、鳞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同翅目、蜻蜓目等昆虫。
生长繁殖
繁殖期4-7月。多数1年繁殖2窝,第一窝通常在4-6月,第二窝多在6-7月。通常在到达繁殖地后不久即开始繁殖活动,此时雌雄鸟甚为活跃,常成对活动在居民点,时而在空中飞翔,时而栖于房顶或房檐下横梁上,并以清脆婉转的声音反复鸣叫。经过这种求偶表演后,雌雄家燕即开始营巢。巢多置于人类房舍内外墙壁上、屋椽下或横梁上,甚至在悬吊着的电灯头上筑巢。筑巢时雌雄亲鸟轮流从江河、湖泊、沼泽、水田、池塘等水域岸边衔取泥、麻、线和枯草茎、草根,再混以唾液,形成小泥丸,然后再用嘴从巢的基部逐渐向上整齐而紧密地堆砌在一起,形成一个非常坚固的外壳。然后用3-5天的时间衔取干的细草茎和草根,再用唾液将它们粘铺于巢底,形成一个干燥而舒适的内垫,最后再垫以柔软的植物纤维、头发和鸟类羽毛。每个巢从开始营造到最后结束,需8-14天时间。巢的大小据在长白山测量的5窝,外径为12-13cm,内径8-10cm,高5-8cm,深3-5cm,巢开口向上,呈平底小碗状。
亚种分化
(8种)
1.家燕美洲亚种(学名:Hirundo rustica erythrogaster
2.家燕指名亚种(学名:Hirundo rustica rustica)
3.家燕埃及亚种(学名:Hirundo rustica savignii )
4.家燕东非亚种(学名:Hirundo rustica transitiva)
5.家燕北方亚种(学名:Hirundo rustica tytleri)
6.家燕东西伯利亚亚种(学名:Hirundo rustica saturata )
7.家燕东北亚种(学名:Hirundo rustica mandschurica)
8.家燕普通亚种(学名:Hirundo rustica gutturalis)[13]
种群保护
家燕是中国人最熟知和最常见的一种夏候鸟,分布广,数量大,也深受人们喜爱,自古以来就有保护家燕的习俗和传统,认为家燕来家筑窝会给家庭带来幸运,因而不仅保护家燕,还常常为它们提供筑巢条件,从而使家燕得到繁衍、种群不断壮大。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变化,一些人怕弄脏屋子不让家燕在房上营巢,有的甚至捕食家燕,从煮烤麻雀转而煮烤家燕,从而使家燕的种群数量受到很大影响,历史上家燕分布较多的地区,也很少见到家燕了。有的地区已将家燕列入了地区保护动物名单。 [1]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3]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相关知识
燕子是人大自然的益鸟,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几个月就能吃掉25万只昆虫,所以人们不能伤害它.。燕子在冬天来临之前的秋季,它们总要进行每年一度的长途旅行——成群结队地由北方飞向遥远的南方,去那里享受温暖的阳光和湿润的天气,而将严冬的冰霜和凛冽的寒风留给了从不南飞过冬的山雀、松鸡和雷鸟。
北国冬天的寒冷使得燕子离乡背井去南方过冬,等到春暖花开的时节再由南方返回本乡本土生儿育女、安居乐业。原来燕子是以昆虫为食的,且它们从来就习惯于在空中捕食飞虫,而不善于在树缝和地隙中搜寻昆虫食物,也不能橡松鸡和雷鸟那样杂食浆果,种子和在冬季改吃树叶(针叶树种即使在冬季也不落叶)。可是,在北方的冬季是没有飞虫可供燕子捕食的,燕子又不能像啄木鸟和旋木雀那样去发掘潜伏下来的昆虫的幼虫、虫蛹和虫卵。食物的匮乏使燕子不得不每年都要来一次秋去春来的南北大迁徙,以得到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燕子也就成了鸟类家族中的“游牧民族”了。[1]
7、蜂虎
蜂虎飞行敏捷,善于在飞行中捕食,但食物因地点、季节而异,除蜂类外,亦捕食象甲、榆毒蛾、虻、蜻蜓、白蚁、蝴蝶等昆虫以及甲壳类动物。集群繁殖,常几百对在同一巢区,一般在堤坝的高处挖洞为巢,也常营巢于山地坟墓的隧道中。每窝产卵5~6枚,白色略带粉红,大小约为26毫米×22毫米。孵化期20天。蜂虎嗜食蜂类,不利于养蜂业,但它嗜吃昆虫,尤其是白飞蚁,有益于农业。
外形特点  嘴细长而尖,稍向下弯;尾脂腺裸出;尾羽12枚;后爪较中爪为短;羽色艳丽,上背呈紫栗色,下背至尾上淡蓝色,肩与翅呈辉深绿色;胸辉绿色,向后渐淡而近白。因嗜食蜂类而得名。共25种。分布几乎遍及东半球的热带和温带地区,常见于非洲、欧洲南部、东南亚和大洋洲。中国有2属6种。其中夜蜂虎属仅有夜蜂虎一种;蜂虎属中的绿喉蜂虎和黑胸蜂虎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栗头蜂虎
物种名称:栗头蜂虎;学名:Meropsviridis;物种命名人及年代:Vieillot,1817;英文俗名:
Chestnut-headedBee-eater;分类:佛法僧目、蜂虎科、蜂虎属描述:体型略小(20厘米)的绿色及棕色蜂虎。中央尾羽不形延长。头顶、枕及上背亮栗色,两翼及尾绿,腰艳蓝,喉黄而缘栗,黑色的前领纹过上颊,腹部浅绿,贯眼纹黑。飞行时翼下可见橙黄色。虹膜-红褐色;嘴-黑色;脚-深褐。叫声:飞行时发出流水般悦耳颤音kree?kree?weet?weet?weet及变音。分布范围:南亚、东南亚及大巽他群岛。分布状况:指名亚种为西藏东南部及云南西部的夏季繁殖鸟。常见于开阔的有林区域,至海拔1200米。习性:典型的蜂虎特性。
栗喉蜂虎
物种特征:描述:体型略大(30厘米,包括延长的中央尾羽)、体态优雅的蜂虎。黑色的过
眼纹上下均蓝色,头及上背绿,腰、尾蓝,颏黄,喉栗,腹部浅绿。飞行时下翼羽橙黄色。叫声:飞行时发出哀怨的颤声kwink?kwink,kwink?kwink,kwink?kwink?kwink。分布范围:繁殖于在南亚、菲律宾、苏拉威西及新几内亚。冬季迁移至巽他群岛。分布状况:指名亚种夏季繁殖于西藏东南部、四川南部、云南、广西及广东;在海南岛为留鸟。常见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开阔生境。习性:结群聚于开阔地捕食。栖于裸露树枝或电线,懒散地迂回滑翔寻食昆虫。较其他蜂虎更喜在空中捕食。有时一群蜂虎吱吱喳喳从头顶高飞而过。注:与可能出现在新疆西南部的蓝颊蜂虎M.superciliarispersicus缘近。
蓝喉蜂虎
鸟种描述:描述:中等体型(28厘米,包括延长的中央尾羽)的偏蓝色蜂虎。成鸟:头顶及上背巧克力色,过眼线黑色,翼蓝绿色,腰及长尾浅蓝,下体浅绿,以蓝喉为特征。亚成鸟尾羽
无延长,头及上背绿色。虹膜-红色或褐色;嘴-黑色;脚-灰色或褐色。叫声:飞行时发出kerik?kerik?kerik的快速颤音。分布范围:中国南部、东南亚、大巽他群岛及菲律宾。分布状况:指名亚种为夏季繁殖于中国湖北及长江以南的不常见鸟。在海南岛为留鸟。习性:喜近海低洼处的开阔原野及林地。繁殖期群鸟聚于多沙地带。较蓝喉蜂虎少飞行或滑翔,宁呆在栖木上等待过往昆虫。偶从水面或地面拾食昆虫。
保护
保护鸟类就是保护环境:林地是构成地球植被的重要部分,许多生物以林地为生息繁衍地,鸟类是其中最重要成员。
在这里,植物是生产者,各种昆虫和一些以植物为食的哺乳动物是消费者,鸟类一方面作为消费者参与了林地生态的活动,另一方面又抑制着对植物有破坏作用的生物。林地为鸟类提供了栖息地,而鸟类保护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它们处在不同的食物链上的不同环节,成为了林地生态系统的骨干。我们的祖先深深懂得爱鸟的意义,文字记载虽详略不一,但从古至今历代不绝。甲骨文中有字像啄木鸟啄虫状,且出现在卜辞中,有令鸟防虫之意,中国的古人很清楚这种鸟的价值。到孔子时,他明确地提出了“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的保护鸟类的思想。《礼记·王制篇》规定: “不麛不卵,不杀胎,不殀夭,不覆巢”,指出捕杀幼鹿和毁巢掏鸟蛋都是不允许的。《淮南子》中有休猎休渔的详细记载,特别强调在特定的季节不得毁林和烧田以保护幼鸟。此后各朝代都有政府的法令强调保护鸟类和其它的动物,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先后出台了许多保护鸟类和其它野生动物的法规和条例,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世界共有鸟类156科,9000多种,已经有139种灭绝了。保护鸟类已经刻不容缓。
8、斑鸠
斑鸠属于鸟纲、鸽形目(Columbiformes)、鸠鸽科(Columbidae)、斑鸠属(Streptopelia)的欧洲和北非鸟类,英名:Turtle Dove、拉丁文:Streptopelia turtur 、亦作turtle dove、亦译欧斑鸠。 学名Streptopelia turtur。体长28公分(11寸)。体淡红褐色,头蓝灰色,尾尖白色。在地面觅食,吃大量小型种子。候鸟,在非洲北部越冬。
分布区域
这些身体细长、飞行迅速的猎禽广布于旧大陆的温带和热带地区。环颈斑鸠是驯养的斑鸠变种,现在在加利福尼亚州和佛罗里达州有新大陆野生种群;本属约15种、分布于非洲、欧洲和亚洲。中国有5种,几乎遍及各省区。
体态特征
斑鸠在中国为常见种。上体羽以褐色为主,头颈灰褐,染以葡萄酒色;额部和头顶灰色或蓝灰色,后颈基两侧各有一块具蓝灰色羽缘的黑羽,肩羽的羽缘为红褐色;上背褐色,下背至腰部为蓝灰色;尾的端部蓝灰色,中央尾羽褐色;颏和喉粉红色;下体为红褐色。雌雄羽色相似。栖息在山地、山麓或平原的林区,主要在林缘、耕地及其附近集数只小群活动。秋冬季节迁至平原,常与珠颈斑鸠结群栖息。飞行似鸽,常滑翔。鸣声单调低沉。警惕性甚高。觅食高粱、麦种、稻谷以及果实等,有时也吃昆虫的幼虫。巢筑在树上,一般高距地面3~7米,用树枝搭成,结构简单。巢形为平盘状,外径约30×40厘米,内径约8.0×8.5厘米。每窝产卵2枚。卵白色,卵径33×24毫米。孵化期约18天,雏期约18天。斑鸠肉味鲜美,而且数量较多,是有经济价值的猎禽。
火斑鸠
中文名:火斑鸠、别名:红鸠、红迦追、英文名:Red collared Dove、拉丁学名:stroptopelia、分布: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中国至东南亚及菲律宾。
分布状况:在中国为华南、华东得开阔林地和较平坦的沿海林地与次生植被条件下的留鸟。并越青藏高原南部及东部到华北、华东及汉南的大多数地区。
习性:在地面急切地边走边寻找食物。体长约30厘米。叫声为深沉的Ceu-u-u-u-u并连续重复数次,重音在第一音节。体小得酒红色斑鸠称红为颈部黑色半领圈前端白色,雄鸟头部偏灰、下体偏粉、翼覆羽棕黄、初级飞羽近黑、青灰色的尾羽羽像及外侧尾端白色,雌鸟较浅且暗、头暗棕色、体羽红色较少。虹膜褐色、嘴呈灰色、脚为红色。
山斑鸠
山斑鸠在中国为常见种。体中型,体长27~35厘米;两翅无金属羽色,第2和第3枚飞羽最长;脚短而强壮,跗跖较中趾为长。上体羽以褐色为主,头颈灰褐,染以葡萄酒色;额部和头顶灰色或蓝灰色,后颈基两侧各有一块具蓝灰色羽缘的黑羽,肩羽的羽缘为红褐色;上背褐色,下背至腰部为蓝灰色;尾的端部蓝灰色,中央尾羽褐色;颏和喉粉红色;下体为红褐色。雌雄羽色相似。
栖息在山地、山麓或平原的林区,主要在林缘、耕地及其附近集数只小群活动。几乎遍及中国各省区。秋冬季节迁至平原,常与珠颈斑鸠结群栖息。飞行似鸽,常滑翔。鸣声单调低沉。警惕性甚高。觅食高粱、麦种、稻谷以及果实等,有时也吃昆虫的幼虫,冬天常吃樟树的籽核。巢筑在树上,一般高距地面3~7米,用树枝搭成,结构简单。斑鸠数量较多,是有经济价值的猎禽。
珠颈斑鸠
别称“中斑”、“珠颈斑”、属于鸽形目、鸠鸽科、人们所熟悉的中等体型(30厘米)的粉褐色斑鸠。
雌雄同色、尾略显长,外侧尾羽前端的白色甚宽,飞羽较体羽色深,体羽大多为灰褐色。明显特征为颈侧满是白点的黑色块斑。虹膜为橘黄;嘴为暗黑褐色;脚为紫红色。叫声:轻柔悦耳的“咕-咕咕-咕咕” 反复重复,最后一音为加重。
分布范围:常见并广泛分布于东南亚;经小巽他群岛引种其他各地远及澳大利亚。分布状况:中国东部及台湾省及沿海各省得常见留鸟和笼养鸟。常见于华中、西南、华南及华东各地开阔的低地及村庄。亚种tigrina于云南西南部的怒江以西;vacillans于云南其余地区及四川南部;hainana于海南岛;formosana于台湾;指名亚种见于其分布区域内的其他地区。习性:珠颈斑鸠与人类共生,栖于开阔的稀疏树林中以及村庄周围及稻田,地面取食,常成对立于开阔路面。受干扰后缓缓振翅,贴地而飞。                       9、啄木鸟
啄木鸟的别称是“森林医生”,它是常见的留鸟,在我国分布较广的种类有绿啄木鸟和斑啄木鸟。它们觅食天牛、吉丁虫、透翅蛾、蠢虫等有害虫,每天能吃掉大约1500条。由于啄木鸟食量大和活动范围广,在13.3公顷的森林中,若有一对啄木鸟栖息,一个冬天就可啄食吉丁虫90%以上,啄食天牛80%以上。
鴷形目(Piciformes)啄木鸟科和(Picidae)啄木鸟亚科(Picinae, 真啄木鸟),约180种,以在树皮中探寻昆虫和在枯木中凿洞为巢而著称。除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和南极,几乎遍布全世界,以南美洲和东南亚数量最多。多数啄木鸟为留鸟,但少数温带种如北美的黄腹吸汁啄木鸟(Sphyrapicus varius)及扑动鴷(扑动鴷属〔Colaptes〕)有迁徙习性。大多数啄木鸟终生在树林中度过,在树干上螺旋式地攀缘搜寻昆虫;只有少数地上觅食的种类能像雀形目(Passeriformes)鸟类一样栖息在横枝上。多数啄木鸟以昆虫为食,但有些种(尤其是Melanerpes属)吃水果和浆果,吸汁啄木鸟一般在特定季节吸食某些树的汁液。春天,啄木鸟的响亮叫声,是雄性占领地盘的表示,加以常常啄击空树,或偶尔敲击金属而使声响扩大;在其他季节中,啄木鸟则通常无声。啄木鸟多无社群性,往往独栖或成双活动。
橡树啄木鸟(M. formicivorus)长约20公分(8英寸),分布于北美洲西部、南到哥伦比亚的落叶林中。以橡树果作为冬天的食物,在树皮上钻洞储存食物。红头啄木鸟(M. erythrocephalus)体型与橡树啄木鸟相似(19~23公分〔7.5~9英寸〕),稀疏地分布于洛矶山脉以东的北美洲温带开阔林地、农地和果园。
啄木鸟属(Dendrocopus)的著名种类有绒啄木鸟(D. pubescens),约仅15公分(6英寸)长,栖息于北美洲温带林地或果园;大斑啄木鸟(D. major),长约23公分(9英寸),分布于欧亚大陆西部温带,南到北非森林和果园;柔毛啄木鸟(D. villosus),长20~25公分(8~9.8英寸),分布于北美洲温带。
黑啄木鸟属(Dryocopus)包括两个著名的种:黑啄木鸟(D. martius),长约46公分(18吋),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的针叶林和山毛榉林,北美黑啄木鸟(D. pileatus),长约40~47公分(15.5~18.25吋),分布于北美洲温带大部分的成熟林中。
两种三趾啄木鸟构成了三趾啄木鸟属(Picoides):北三趾啄木鸟(P. tridactylus),分布范围从北半球的亚北极区,南至某些山区;黑背三趾啄木鸟(P. arcticus),分布于加拿大中部的森林。
绯红背啄木鸟(Chrysocolaptes lucidus)分布于从印度到菲律宾岛的开阔林。绿啄木鸟(Picus viridis)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向南到北非的林地。红腹啄木鸟(Centurus carolinus)分布于美国东南部的落叶林。
象牙嘴啄木鸟(Campephilus principalis),以其体型(长45公分)和漂亮著称,曾见于古巴和美国南部。虽列为濒危物种,据信已灭绝。然而在2005年,有研究者声称在阿肯色州东部见到此鸟。这种鸟的一个亚种,古巴象牙喙啄木鸟(C. principalis bairdii),据信已灭绝,另一个亲缘种,墨西哥的帝王啄木鸟(C. imperialis)为极度濒危种,甚至可能已经灭绝。
种类
大黄冠啄木鸟 (学名:Picus flavinucha)
赤胸拟啄木鸟 ( 学名:Megalaima haemacephala)
蓝耳拟啄木鸟 (学名:Megalaima australis)
蓝喉拟啄木鸟 (学名:Megalaima asiatica)
黑眉拟啄木鸟 (学名:Megalaima oorti)
金喉拟啄木鸟(学名:Megalaima franklinii)
鳞腹绿啄木鸟 (学名:Scaly-bellied Woodpecker)
黄纹拟啄木鸟 (学名:Green-eared Barb)
绿拟啄木鸟 (学名:Megalaima lineata )
大拟啄木鸟 (学名:Megalaima virens)
大灰啄木鸟 (学名:Mulleripicus pulverulentus )
黄嘴栗啄木鸟(学名:Blythipicus pyrrhotis)
竹啄木鸟 (学名:Gecinulus grantia)
大金背啄木鸟 (学名:Chrysocolaptes lucidus)
金背三趾啄木鸟(学名:Dinopium javanense)
灰头绿啄木鸟 (学名:Picus canus)
红颈绿啄木鸟 (学名:Red-collared Woodpecker )
鳞喉啄木鸟 (学名:Picus xanthopygaeus)
花腹绿啄木鸟 (学名:Laced Woodpeck)
分布
鸟纲鴷形目啄木鸟科鸟类的通称。嘴强直如凿;舌长而能伸缩,先端列生短钩;脚稍短,具4趾,2趾向前,2趾向后;尾呈平尾或楔状,尾羽大都 12 枚 ,羽干坚硬富有弹性,在啄木时支撑身体。除大洋洲和南极洲外,均可见到。中国各地均有分布。常见种黑枕绿啄木鸟体长约30厘米。通体绿色。雄鸟头有红斑。夏季常栖于山林间,冬季大多迁至平原近山的树丛间,随食物而漂泊不定。常鸣叫,每次连叫4~7声,有的在一分钟内叫5~6次。攀树索虫为食,但也到地面觅食。春夏两季大多吃昆虫,秋冬两季兼吃植物。在树洞里营巢。卵纯白色。终年留居于挪威,有的向东经德国、俄罗斯到日本,南至阿尔卑斯山、巴尔干半岛、东南亚等地。中国除内蒙古外,其余各地均有分布。
啄木鸟是著名的森林益鸟,除消灭树皮下的害虫如天牛幼虫等以外,其凿木的痕迹可作为森林卫生采伐的指示剂,因而被称为森林医生。白腹黑啄木鸟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全世界大约有180种,以其会从树木中啄出昆虫,会在死掉的树干中啄洞筑巢而出名。除了澳大利亚和新几亚以外,啄木鸟几乎分布全世界,但主要栖息在南美洲和东南亚。大多数啄木鸟都定居在一个地区。也有一些温带地区的啄木鸟,如北美的黄腹吸汁啄木鸟和扑动鴷属迁徙性鸟类。
生活习性
啄木鸟约有180到200种,它们以在树皮中探寻昆虫和在枯木中凿洞为巢而著称。多数啄木鸟为留鸟,少数种类有迁徙的习性。大多数啄木鸟终生都在树林中度过,在树干上螺旋式地攀缘搜寻昆虫;只有少数在地上觅食的种类能像雀形目鸟类一样栖息在横枝上。多数啄木鸟以昆虫为食,但有些种类食果实。吸汁啄木鸟一般在一定季节内吸食某些树的汁液。春天,占据各自领域的雄啄木鸟大声鸣叫,并常常啄击空洞的树干,偶尔还敲击金属,从而增加声响,但在其他季节啄木鸟通常无声。啄木鸟多无社群性,往往独栖或成双活动。不同种的啄木鸟形体大小差别很大,从十几厘米到四十多厘米不等。如绒啄木鸟长约15厘米,北美黑啄木鸟长约47厘米。啄木鸟能够在树干和树枝间以惊人的速度敏捷地跳跃。它们能够牢牢地站立在垂直的树干上,这与它们足的结构有关。啄木鸟的足上有两个足趾朝前,一个朝向一侧,一个朝后,趾尖有锋利的爪子。啄木鸟的尾部羽毛坚硬,可以支在树干上,为身体提供额外的支撑。它们通常用喙飞快地在树干上敲击,以寻找隐藏在树皮内的昆虫,确定之后,它们坚硬的喙能够飞速在树皮上啄出一个深深的小洞并闪电般伸出长长的舌头捕捉到昆虫。
橡子啄木鸟体长约20厘米,栖息在北美洲西北部到哥伦比亚地区。红头啄木鸟体长与橡子啄木鸟相似,约19~23厘米。其分布的区域比较广,在开阔的林地、农场和果园都可看见。红背啄木鸟产于印度到菲律宾群岛的森林地带。绿啄木鸟产于欧洲气候温暖的地区以及非洲大陆。红腹啄木鸟产于美国东南部的落叶林带。帝啄木鸟,又称白嘴啄木鸟,产于墨西哥北部。羽毛黑色,翅膀和颈部有白色的斑点。雄鸟有红色的羽冠,喙白色,是已知啄木鸟中体型最大的一种。雄成鸟的身长可达60厘米。帝啄木鸟和特里斯丹啄木鸟属濒危动物。分布在我国四川、云南、福建等地的白腹黑啄木鸟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叫声
不同的有不同的叫声:
斑姬啄木鸟叫声:反复的尖厉tsit声;告警时发出似拨郎鼓的声音。
白眉棕啄木鸟叫声:单一的尖叫声tsit重复数次;告警时发出快速而连续的kih?kih?kih?kih?kih叫声。
赤胸啄木鸟叫声:响亮的单声chip及尖锐的kee-kee-kee声。
星头啄木鸟叫声:尖厉的ki ki ki ki rrr…颤音。
黑啄木鸟叫声:告警或飞行时发出响亮的krri-krri-krri声、清亮的klee-ay声。春季发出kwee-kwee-kwee-    kwee-kwee-kwee-kwee的朗声大叫,尾音不衰。也作带鼻音咯咯声。响亮的錾木声持续2~3秒。
大黄冠啄木鸟的叫声主要为慢声的“chup”或“chup,chup”继以断续的急音。
鳞腹绿啄木鸟叫声:风铃般悦耳的klee-gu声;偶有拖长的鼻音cheenk 声,10~15秒重复一次。錾木声响而颤。
啄木鸟是一种有益的鸟。没有啄木鸟就几乎没有树木,没有树木就没有氧气,没有氧气就没有人类,所以,我们要保护啄木鸟!
求偶
雄啄木鸟在求爱时,会用自己坚硬的嘴在空心树干上有节奏地敲打,发出清脆的“笃笃”声,像是拍发电报,迫不及待地向雌鸟倾诉爱的心声。
森林医生啄木鸟
啄木鸟吃食的害虫,主要有天牛幼虫、囊虫的幼虫、象甲、伪步甲、金龟甲、螟蛾、蝽象、蟥虫卵、蚂蚁等。有的害虫潜藏树木中很深,把树活生生地咬死。只有啄木鸟才能把它从树干中掏出来除掉。因为啄木鸟的主食是害虫,对防止森林虫害,发展林业很有益处,所以大家都叫它们是“森林的医生”。啄木鸟是常见的留鸟,在我国分布较广的种类有绿啄木鸟和斑啄木鸟。
繁衍
每年五月,是啄木鸟繁衍后代的季节。它们四处寻找自己的伴侣,然后交配产卵。正常情况下,每天产一粒卵,一窝要三粒才能孵化。孵卵由夫妇俩轮流承担,每天交换十多次。十天后,雏鸟就破壳而出了。喂养一个月后,雏鸟便岀巢学习飞翔和啄木。五十天后,雏鸟便离开父母,开始独立生活。
相关知识
啄木鸟的舌头长在鼻孔里的原因
啄木鸟的舌细长而富弹性,其舌根是一条弹性结缔组织,它从下腭穿出,向上绕过后脑壳,在脑顶前部进入右鼻孔固定,只留左鼻孔呼吸,这种“弹篝刀式装置”可使舌能伸出喙外达12厘米长,加上舌尖生有短钩,舌面具粘液,所以舌能探入洞内钩捕5目7科30余种树干害虫。
啄木鸟不会脑震荡的原因
1979年加利福利亚的美国科学家May等人训练了一只啄木鸟,并用2000每秒帧的高速摄像机摄像记录。其结果是,啄木鸟头部最大速度达到7m/s, 击中树木后在短短0.5毫秒时间减速至零,其向前运动的时间是每次8-25毫秒。减速时承受的加速度达到1500g,也就是说,在这短短0.5毫秒中承受1500倍重力加速度。啄木鸟是怎样在这样的条件下还能保证头部不受损伤呢?原来,啄木鸟的头骨十分坚固,由骨密质和骨松质组成,其大脑周围有一层绵状骨骼,内含液体,对外力能起缓冲和消震作用,它的脑壳周围还长满了具有减震作用的肌肉,能把喙尖和头部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使其在啄木时头部严格地进行直线运动。假如啄木鸟在啄木时头稍微一歪,这个旋转动作加上啄木的冲击力,就会把它的脑子震坏。正因为啄木鸟的喙尖和头部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尽管它每天啄木不止,多达1.2万次,也能常年承受得起强大的震动力。
生活环境
森林不仅有肥沃的土壤、多变的地形和复杂的气候条件,而且滋育着从低等到高等的丰盛的植物类群,以及从昆虫到鸟、兽等多种多样的森林野生动物,形成一个复杂的自然综合体。但是森林中鞘翅目的象甲、伪步行甲、天牛幼虫、金龟甲,鳞翅目的逼债蛾、螟蛾,以及花蝽象、臭蝽象、蝗虫、蚂蚁、蛴螬等害虫都是林木的大敌。大片的茂密森林,如果发生严重虫害,将会带来极大的损失。采用飞机喷洒化学农药灭虫的方法,不仅花费巨大,而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隐藏在树皮下,甚至钻入木质部的害虫,特别是小囊虫、天牛幼虫、蛴螬、白蚁等,用人工防治是很难奏效的。啄木鸟却有极为高超的捕虫本领,它的嘴强直而尖,不仅能啄开树皮,而且也能啄开坚硬的木质部分,很像木工用的凿子,它的舌细长而柔软,能长长地伸出嘴的外面,还有一对很长的舌角骨,围在头骨的外面,起到特殊的弹簧作用,舌骨角的曲张,可以使舌头伸缩自如,舌尖角质化,有成排的倒须钩和粘液,非常适合钩取树干上的昆虫及幼虫。每天清晨,它们就开始用嘴敲击树干,在寂静的林中发出“笃,笃……”的声音,如果发现树干的某处有虫,就紧紧地攀在树上,头和嘴与树干几乎垂直,先将树皮啄破,将害虫用舌头一一钩出来吃掉,将虫卵也用粘液粘出。当遇到虫子躲藏在树干深部的通道中时,它还会巧施“击鼓驱虫”的妙计,用嘴在通道处敲击,发出特异的、使害虫产生恐惧的击鼓声,使害虫在声波的刺激下,昏头转向,四处窜动,往往企图逃出洞口,而恰好被等在这里的啄木鸟擒而食之。它们一般要把整株树的小囊虫彻底消灭才转移到另一棵树上,碰到虫害严重的树,就会在这棵树上连续工作上几天,直到全部清除害虫为止。
啄木鸟春天到来的时候,雄啄木鸟会发出响亮的叫声,那是它们在伸张自己的地盘,警告他人不得侵犯。这些叫声往往因为树洞的共鸣而特别响亮。其他季节啄木鸟显得特别安静。啄木鸟不像别的鸟儿是站立在树枝上的,它是攀缘在直立的树干上的。一般的鸟类都足生四趾,三趾朝前,一趾向后;而啄木鸟的四趾,两个向前,两个向后,趾尖上都有锐利的钩爪,它的尾呈楔形,羽轴硬而富有性,攀爬时成了支撑身子的柱。这样,啄木鸟就可以有力地抓住树干个至于滑下来,还能够在树干上跳动,沿着树干快速移动,向上跳跃,向下反跳,或者向两侧转圈爬行。
啄木鸟长着一个又硬又尖的长嘴,敲击树干笃笃作响,通过声音能准确寻找到害虫躲藏的位置。施行“手术”时,嘴好像一把凿子,啄开树皮,凿出洞来,直接插进木质内的巢穴。伸出一条蚯蚓似是而非的长舌,能伸出嘴外14cm。且是一条有弹性的结蒂组织连着舌根,这个延长部分从腭下穿出来,伸展向上绕过后脑壳,向脑顶的前部进到右鼻孔固定。当舌根从及下腭向外滑出时,舌头就可以伸得很长。舌头上有胶性的液质,能把小虫粘住。有的啄木鸟,舌尖还有细钩,又是粘,又是掏,使小虫无法逃避。如果巢穴通道弯曲或虫穴很深,啄木鸟的长舌头够不着,它就会用一种声波骚扰战术。它测知虫穴部位之后,用哽喙重敲击,或下,或左或右,使树干孔隙发生共鸣,躲在里边的小虫感到四面受敌,就四处逃窜,这就使啄木鸟有了搜捕机会。据调查,啄木鸟一天可发出500-600次啄木声,每啄一次的速度达到555cm/s,而头部摇动的速度更快,580cm/s。
啄木鸟每天敲击树木约为500—600次,啄木的频率极快,这样它的头部则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非常剧烈的震动,但它既不会得脑震荡,也不会头痛。原来在啄木鸟的头上至少有三层防震装置,它的头骨结构疏松而充满空气,头骨的内部还有一层坚韧的外脑膜,在外脑膜和脑髓之间有一条狭窄的空隙,里面含有液体,减低了震波的流体传动,起到了消震的作用。由于突然旋转的运动比直线的水平运动更容易造成脑损伤,所以在它头的两侧都生有发达而强有力的肌肉,可以起到防震、消震的作用。这种精妙的防震设置原理,给防震工程学提供了安全运动防护帽和防震盔的正确设计方案,现代的防护帽都具有一个坚硬的外壳,里面为一个松软的套具,它们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帽中再加上一个防护领圈,以防止在突然碰撞时造成旋转运动,这些都是从啄木鸟的习性和解剖学研究中所得到的启示。
10、黑卷尾鸟
黑卷尾(学名:Dicrurus macrocercus)是雀形目卷尾科的鸟类。全长约30cm。通体黑色,上体、胸部及尾羽具辉蓝色光泽。尾长为深凹形,最外侧一对尾羽向外上方卷曲。栖息活动于开阔地区,繁殖期有非常强的领域行为,性凶猛,非繁殖期喜结群打斗。主要取食昆虫。平时栖息在山麓或沿溪的树顶上,在开阔地常落在电线上。数量多,常成对或集成小群活动,动作敏捷,边飞边叫。主要从空中捕食飞虫,主要以夜蛾、蝽象、蚂蚁、蝼蛄、蝗虫等害虫为食。分布范围是伊朗至印度、中国、东南亚、爪哇及巴厘岛。
外形特征
雄性成鸟(繁殖羽):全身羽毛呈辉黑色;前额、眼先羽绒黑色(在个别标本的嘴角处具一污白斑点,但不甚明显)。上体自头部、背部至腰部及尾上覆羽,概深黑色,缀铜绿色金属闪光;尾羽深黑色,羽表面沾铜绿色光泽;中央一对尾羽最短,向外侧依次顺序增长,最外侧一对最长,其末端向外上方卷曲,尾羽末端呈深叉状;翅黑褐色,飞羽外翈及翅上覆羽具铜绿色金属光泽。下体自颏、喉至尾下覆羽均呈黑褐色,仅在胸部铜绿色金属光泽较著;翅下覆羽及腋羽黑褐色。  雌性成鸟:体色似雄鸟,仅其羽表沾铜绿色金属光泽稍差。  幼鸟:体羽黑褐色,背、肩部羽端微具金属光泽;自上腰至尾上覆羽呈黑褐色,后者具污灰白色羽端,呈鳞状斑缘;尾羽黑褐色;翅角污灰白色。下体腹、胁和尾下覆羽黑褐,均具污灰白色羽缘;个别标本尾下覆羽基部黑褐,具灰白色羽端长达11mm,外观呈污灰白色。  雏鸟:巢内雏鸟全身被暗褐黑色绒毛羽。  虹膜棕红色:嘴和脚暗黑色;爪暗角黑色。  分布范围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中国为吉林以南东部各地至西南、西藏为夏侯鸟,云南南部、海南以及台湾为留鸟。 生活习性
黑卷尾栖息活动于城郊区村庄附近和广大农村,尤喜在村民居屋前后高大的椿树上营巢繁殖。多成对活动于800m以下的山坡、平原丘陵地带阔叶林树上;在西藏则栖息在海拔2000m—2500m的针阔混交林缘;黑卷尾鸣声噪杂而粗糙,似“chiben—chaben”连续鸣叫,此起彼伏相互呼应,特别在清晨黎明时,故村民给以美称“黎鸡”。它性喜结群鸣闹咬架,是好斗的鸟类,习性凶猛,特别在繁殖期间,如红脚隼、乌鸦、喜鹊等鸟类侵入或临近它的巢附近时,则奋起冲击入侵者,直至驱出巢区为止。  黑卷尾在飞翔中能于空中捕食飞行昆虫,类似家燕敏捷的在空中滑翔翻腾,在南方俗称“黑鱼尾燕”。食物以昆虫为主,如蜻蜓,蝗虫,金龟(虫甲),蝽象等膜翅、鞘翅及鳞翅类的昆虫。农林业害虫占多数,是有益鸟类。
生长繁殖
6月下旬可看到刚出巢幼鸟停留在巢附近的树上等待亲鸟哺食。每窝产卵3—4枚,雌雄亲鸟均参加孵卵和育雏。黑卷尾巢呈碗状;巢高约70mm,巢深35mm,内径90mm,外径约130mm,巢以枯草细纤维、植物纤维、细麻纤维、棉花纤维交织加固而成。卵壳乳白色,上布褐色细斑点,钝端有红褐色粗点斑;卵径约为24mm×19mm。   全部亚种
  
黑卷尾(图7)
(7种)1.黑卷尾错那亚种 (学名:Dicrurus macrocercus albirictus)分布于阿富汗,巴基斯坦,缅甸,中国西藏,印度,孟加拉,泰国。   2.黑卷尾普通亚种 (学名:Dicrurus macrocercus cathoecus)分布于中国(青海、吉林、海南,包括周围岛屿),缅甸,泰国,印度,马来半岛(新加坡)和印度支那。   3.黑卷尾台湾亚种(学名:Dicrurus macrocercus harterti)分布于中国台湾。   4.黑卷尾爪哇亚种(学名:Dicrurus macrocercus javanus)分布于爪哇岛和巴厘岛。   5.黑卷尾指名亚种(学名:Dicrurus macrocercus macrocercus)分布于巴基斯坦,印度半岛和孟加拉。   6.小黑卷尾(学名:Dicrurus macrocercus minor)分布于斯里兰卡和马纳尔岛。   7.黑卷尾泰国亚种(学名:Dicrurus macrocercus thai)分布于缅甸,泰国,柬埔寨和印度支那南部。
11、伯劳
物种特征  伯劳科(学名Laniidae)在鸟类传统分类系统中是鸟纲雀形目中的一个科。这是一种食
肉的小型雀鸟,生性凶猛。
伯劳科鸟类性情凶猛,有“雀中猛禽”之称。常立于高处俯视,伺机而动,捕捉昆虫、蛙、蜥蜴、小鸟和鼠类等,有把尸体插在棘刺上撕食的习性,有时不全吃掉,用这种方式储存食物。因此英文中也称其为“butcher birds”,但是澳大利亚的butcherbirds并不是伯劳,而是一种与它们占据相同生态位的鸟钟鹊属(Cracticus)。
伯劳古称“鵙”。
伯劳是重要的食虫鸟类。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嘴形大而强,上嘴先端具钩和缺刻,略似鹰嘴。翅短圆,通常呈凸尾状。脚强健,趾有利钩。性凶猛,嗜吃小形兽类、鸟类、蜥蜴等各种昆虫以及其他活动物。大都栖息在丘陵开阔的林地。常栖于树顶,到地面捕食,捕取后复返回树枝;常将猎获物挂在带刺的树上,在树刺的帮助下,将其杀死,撕碎而食之,故有人称其为屠夫鸟。巢呈杯状,置于有棘的树木或灌丛间。卵上常具有略呈暗褐色的、大小不等的杂斑。它们大多数为我国的候鸟。
最常见的种类有红尾伯劳,虎纹伯劳,棕背伯劳,灰伯劳。
常见种类特征
虎纹伯劳(Laniustigrinus)与前者很相似,背腰、肩及尾羽均为棕红色,不同点在于头顶
至上背为纯石板灰色;背腰及肩羽杂以波状黑色细横斑;尾羽也具有暗褐色的横斑。习性和红尾伯劳也相似,广布于平原、山丘、沟谷等树木茂密地区,但在山区的数量较多。性亦凶猛,不仅捕虫为食,还会袭击小鸟和鼠类。食物中绝大部分是害虫,如熊蜂、蝗虫、松毛虫、蝇类及各种昆虫。分布于全国各地。这种伯劳与红尾伯劳一样,主要以昆虫为食,而且大部分时间是完全吃虫的。所吃昆虫,除少数为益虫外,均为农林业害虫;它虽然也吃一些其他动物,这些动物或是有益的,或是有害的,但所吃数量显然有限,无足轻重,应加以保护。
灰伯劳(L.excubitor)为我国北方常见的一种大型伯劳,体型大小与棕背伯劳近似,通体
以灰褐色为主,翅及尾黑色,尾的外侧羽毛鲜白色,很容易识别。它不在我国繁殖,但在春、秋季节沿我国北方各省迁徙,并有少数个体在我国越冬。性格凶猛,善捕食鼠类、蜥蜴以及小型鸟类等。在我国内蒙古、西北及东北北部等地区还常遇到一种在当地筑巢繁殖的灰色大型的伯劳,体色虽与灰伯劳相似,但体型更大一些,尤其是具有显著长的尾羽,这种伯劳叫做楔尾伯劳或长尾灰伯劳(L.sphenocercus)。
棕背伯劳
(Laniusschach)是伯劳中体形较大的种类。体长达240毫米左右。主要特征是头顶到上背部为灰色,向后渐沾棕色;上体其余部分为红棕色;两翅和尾均黑色,下体大部为白色。为我国南方常见的一种伯劳。栖息于开阔的平原与低山一带,常在田园、果园及树丛间活动。性凶猛,嘴爪均强健有力,善于捕食昆虫、鸟类及其他动物,甚至能击杀比它自己还大的鸟,如鹧鸪之类。平时常栖止于芦苇梢处,东瞻西望,一见地上有食物,就直下捕杀。亦能在空中捕食飞行的昆虫和小鸟。鸣叫时常昂头翘尾,激健有力,并能仿效它鸟鸣声。4-7月间繁殖。巢呈杯形,以草茎、竹叶、嫩枝、蕨叶及其他杂屑等编成。每窝产5枚黄白色卵,上有疏密不等、浓淡大小各异的灰蓝和淡紫灰色斑,并缀以锈红以至红褐色细点。过去一般人都认为棕背伯劳专以其他鸟类为食,因而视为害鸟,近年来研究的结果证明,它主要还是捕食昆虫的,如蝗虫、步形虫、黑蜂等,此外兼食些野生果实。所残杀的小鸟在其所吃的食物中占的比重很低,因而对农林业是很有益的。它遍布我国南部各省,为留鸟。
12、
13、金眶鸻
14、不义之子---杜鹃(右)与仗义之母--粉红胸鹩(左)
15、金翅
二、猛禽篇
16、阿穆尔隼
17、红隼
18、猎隼
19、灰背隼
20、苍鹰
21、毛脚鵟
22、赤腹鹰
23、鱼鹰
24、猛鸮
25、鹰鸮
(未完待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