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霖意思:私装“卫星锅”乱象的背后,列出了数字电视的【七宗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8:03:24
私装“卫星锅”乱象的背后,列出了数字电视的【七宗罪】我也想裝“鍋”
悄然之间,安装“卫星锅”就被一些还未安装数字电视的居民家庭提上了“议事日程”。随着合肥全市范围内模拟信号的关停,许多市民都在考虑是否要在自家阳台装个“卫星电视接收设备”,也就是俗称的“锅”。卖“卫星锅” 的店家生意红火起来,“一次投资,终身受益”引得市民纷至沓来。“卫星锅”为何会在一夜之间热销市场,气势汹汹地争抢数字电视“蛋糕”?“乱象”的背后折射出数字电视正遭遇着怎样的信任危机?

  市民:想看电视又不是只有“华山一条道”

  家里模拟信号被关停,只剩五六个频道后,住在合肥二环外一小区的许先生家里就装上了“卫星锅”,“数字电视好不好我不知道,反正用‘锅’更省钱。”他细算了这样一笔账:以前模拟信号月使用费15元,一年180元,数字电视的月使用费24元,一年下来就要288元,而安装个“卫星锅”也就不到 200元,还能看很多年。

  市区内某小区的刘女士家里已经开通了数字电视,但近期还打算装个“锅”,原因就是第二台机顶盒的价格比较高,刘女士说:“现在人家里一般都是两台电视,虽然首台机顶盒是免费的,可是购买第二台的话,普通型498元,互动型720元,高清数字的要1998元,两台电视的,还要多交月使用费3元,不如装个‘锅’,也能看不少台了。”

  除了逃避数字电视收费而私自装“锅“的市民外,不看电视或者在网络上看电视的“非电视一族”也在增多。杨女士是一家写字楼的白领,日常工作多,应酬也多,“看电视简直就是奢侈,家里的电视基本上是两位老人看。现在网上的东西很丰富,想看新闻有,想看最新的电视剧也有,还能随意选择集数和快进倒退,比每天在电视机前面等候方便多了。就算想看电视节目,我也一般从网络上看了”。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网络的普及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现在的年轻人能安安静静守候在电视机旁的越来越少,以前家家户户看电视的景象如今正在改变。有人选择在网络上获取信息,而有些抱着“省钱”目的的市民,冲着店家所宣称的“一劳永逸”,便打起了装“卫星锅”算盘。

  一时间,卖卫星电视接收设备的店家生意红火了起来,在合肥的城隍庙、安徽大市场以及二环外很多居民小区附近,有很多小家电、五金类店铺在违法销售“卫星锅”。一些店家不仅自称能收到五十多个卫视台,还有声称能收到国外频道的,价格都在200元左右。据经济开发区某小区旁的一个店家讲,他每天都能售出十来台“卫星锅”,来咨询的人和电话更是不断。

  “装锅”乱象折射数字电视正遭遇“信任危机”

  据了解,早在1993年,国家有关部门就发布了《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等法规,明确规定,国家对生产、进口、销售、安装、使用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实行许可证制度,未经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私自生产、销售、安装卫星电视接收设施。对于擅自安装和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个人,除了没收设备,还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虽然不少市民知道私装“卫星锅”是违法行为,可是针对眼下的装“锅”热,本地一家网络论坛的调查仍显示:网友对此大多持赞同意见。网友“且听风吟”说:“数字电视月使用费涨了一半,台却没增加多少,也没觉得比模拟信号清楚。”“买机顶盒,只能到广电部门的营业网点买,在市场上根本买不到,这不是在搞垄断经营吗?”家住合肥高新区一小区的王小姐对机顶盒由广电部门专营提出质疑。“机顶盒的技术含量是不是真的那么高,贵到要几百上千元?”“数字电视新增加的功能,如广播、资讯、新闻点播等,实用性不大,对于经常看电视的老人来说,操作困难。”还有网民反映:“家里的数字电视很多频道无法正常收看,不是没信号就是卡。给客户服务热线打电话,连续两个星期了都是‘话务员全忙’,无法接通,半夜两点居然也是这样的答复。”

  有网友甚至列出了数字电视的“七宗罪”:强制关停模拟信号、使用费高、画面质量不高、机顶盒价格贵、操作不便、咨询信息滞后、服务态度差。从调查中不难看出,一些市民不愿意选择数字电视的主因还是其收费和服务不能让人满意。处在垄断之下的数字电视因为种种问题饱受诟病,而强制关闭模拟信号推广数字电视的做法更让人怀疑,推广数字电视真的像有关部门所说的那样,是服务民生的好事,还是在凭借其垄断地位掠夺财富?

  按照国家数字电视推广工作的要求,实行数字电视整体转换之后,关停模拟电视信号要逐步进行,但很多地方数字电视转换和关停模拟信号却几乎是同步进行的,上数字电视就关模拟信号,强迫消费者使用数字电视服务。看数字电视还是模拟电视,老百姓自己应该有选择权。广电部门可以为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安装数字电视,但不能剥夺另一部分选择模拟信号电视的权利。在6套节目显然不能满足公众需求的前提下,所谓“有保留”的关停,表面上给了公众选择权,实际上还是在强迫消费。公众在广电部门“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垄断地位下,不接受“数字化”改造,就面临无电视可看的局面。

  另外有专家指出,现行的将用户卡和机顶盒捆绑出售的做法,使得消费者不能到别处购买,也势必形成垄断。“标价2000元的机顶盒造价真的要 2000元吗?它的真实成本究竟是多少?”不少人都有类似的质疑。“机顶盒”可以为相关部门带来多少经济利益?以一个“机顶盒”平均700元计算,3亿台电视机将需要超过2000亿元的“机顶盒”。这其中成本有多少,利润又有多少,这些庞大的利润最终都到哪里去了多少?

  数字电视推广有待规范操作

  有关数字电视的听证会也开过,各方的意见也“倾听”可不少,可现在还是以一种“霸道”的姿态在实施推广,而当初宣传的高清、互动、视频点播等功能又做的怎么样?用户得到的改变,似乎就是越来越多的人要先花几百元买个机顶盒,再用比以前多60%的收视费,看到比以前多十来个台的免费的节目。这样的服务,老百姓怎么会心甘情愿接受呢?

  有消费者认为,数字电视费用高低的问题不能由运营商自己说了算,也不能同其他地方横向对比一下就轻易得出结论,相关部门应该公布其成本,让消费者了解数字电视的收视价格以及机顶盒的价格是怎么制订出来的?

  有网民表示,数字电视行业存在的霸王条款的现象,不仅对于消费者不利,最终也将影响到运营商的正常发展。一个健康产业的形成不应该是强迫性而应该是自发性的,而这样的自发应该建立所提供的服务和所收取的费用成正比,并得到消费者的认同。但这恰恰不是数字电视推广所走的程序。

  在无法认同一种商品价格和服务的情况下,消费者理应可以有其他的选择,而在电视行业领域,由于广电部门的垄断,消费者除了乖乖接受“数字化”改造似乎没有其他路可选。于是,在模拟信号全面关停,6套节目明显不能满足需求的时候,“装锅”才在一夜之间热销起来,成为一些不愿为数字电视“买单”的市民的“其他选择”。

  有专家表示,防止“装锅”乱象的继续蔓延一方面要靠广大市民道德法律意识的提高和监管部门的严格管理,另一方面还是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正视这种不正常现象,多接受市民的呼声,以市场化运营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数字电视性价比高了,“卫星锅”等非法产品自然也就无人问津了。不然,只靠监管部门对“卫星锅”的查处销毁,恐怕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