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管工作部署发言:领导要会“玩转” 员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01:16:47

要清楚你是圈子里的谁
在不同的群体里活跃,除了能有充实的生活外,也许还可以给自己的职业带来一些好的机会,甚至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机会。
从职场中我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基本熟稔了关于“圈子”的特征和规则。做金融的人会说,“跳来跳去也就是在这个圈子里吧”;做房地产的人说,“不能把自己的信誉做砸,毕竟圈子就这么点大,有什么事大家都会知道”。
无论自己所处的这个群体的规模大或者小,层级复杂或是简单,纯粹是因为职业关系而形成的或者只是志同道合的玩伴,不同的几个群体之间纵横交错或是毫无交集……大多数公司人会在有了一定的经历之后拥有并认同自己的“小团体”,而且工作和生活都是完全只和同一群人接触的毕竟是少数。
经历越多,公司人越能发现选择合适的圈子,处理好与它的关系,也许能给自己带来很多东西。的确,这样的小团体的存在除了在闲暇时候提供一群人一起吃喝玩乐杀时间的可能性之外,还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从实际的角度来说,也许在你需要一份工作的时候,它的力量要比猎头更大更靠谱。除了有朋友帮忙,如果事业处在良好的上升期、结交的都是一群有能力的人并且有着很多想法的公司人士,不妨把自己的圈子当作另一个事业来经营,也许几年之后这就不只是几个人的交流饭桌,而是具备了一定范围的影响力。很多级别到了C字头的人通常都会有这样的固定交往群体,其中成员涉及到各个行业的各个环节。
不过另一方面,混圈子也并不是那么功利的一件事。从朋友那里得到什么并不是主要目的,总的来说,这可以代表一种生活态度。群体的属性会成为一个贴在你身上的标签,成为其他人判断你的一个依据。根据年龄的变化,你的圈子也会慢慢产生变化。
身边处处是圈子?
“你觉得你有圈子吗?”这个问题真像是在问“你身在江湖吗?”除了那些毫不犹豫给出“是”或“否”回答的,还有些公司人会略带疑惑地说:“我有圈子吗?”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是几个群体的连接点,不过一些工作3年以下的受访公司人并不认为自己拥有这么多圈子。他们只是认同了“朋友圈”的概念,这个朋友圈多半有一个比较复杂的人员结构,把小学同学、聊得来的同事、工作中认识的人,甚至网友全部一网打尽。在这些公司人的印象中,“圈子”一词属于某个特定的群体,比如“影视圈”,而不会出现“化工圈”这样的词。
工作超过3年的公司人则表示自己开始有一些固定交往的人群,他们普遍认为这不带有利益关系,但的确有时候能帮自己一些忙。
在一家500强公司工作到第三年的庄某,在前两年里人际交往的群体和读书时候相比变化不大。平常比较熟悉、经常相约出去吃饭、唱歌的基本都是差不多年龄的人。
她觉得自己的人际关系还到不了“圈子”级别,但她认为圈子现象在大公司很普遍。“校友圈”是一个在职场上最常见的。庄某所在的部门中,几乎所有管理层都是上海交大毕业的。每年年尾时,同一个学校毕业的同事们也会经常聚在一张桌子上碰杯。
“虽然工作中大家都很平等,上司对每一个下属都一样,但有一层校友关系的人很容易找到共同话题,在人际关系方面就比别人多了一个优势。”此外,她的同事中也有几个小圈子很出名,有一个项目组经常一起行动,特别拉风。
当她工作到第三年的时候,觉得自己庞大的朋友圈开始渐渐分化,工作和生活带给自己的东西发生了变化。和同龄的朋友们依然会周末一起约出来玩,和客户公司的高层持续频繁地打交道后,现在也开始在项目以外的时间渐渐多了交流。两个月前,当她的大学同学想跳槽,她试着推荐给客户,竟然成功了!这让她觉得有一个强大的人际圈很重要。
什么圈子适合自己?
校友圈是一个既定的存在,除此之外在工作中会认识很多同行,这会成为一个同行圈。如果不是每天闷头做研究或者做后勤的岗位,可能还会和很多第三方打交道,最后形成了一个广泛意义上的工作交际群。工作了3至5年的公司人很多都有三个圈子,平常工作中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向其成员们寻求解决方案。
四年前一次武汉两所大学的广州校友聚会上,一群人提出要定期相聚,并且做一些除了大吃大喝外有意义的事情。最后确定的形式变成每两周一次的分享会,由一名分享人选择一个主题做出一个PPT.这些主题和分享人的行业有关,并且被演绎得妙趣横生,比如“广告—不止扯淡那么点事儿”、“给你一个真实的 HR”等,在分享之后大家可以参与讨论。
这群人为这个团体取了“橘子会”的名字。之后不断有新成员加入,并且在北京也成立了一个分会进行每周分享,最后形成了一个会员年龄在30岁左右、涉及各行各业的百人组织。
找到一个合适的群体加入也不是那么容易。IT工程师马骏就有这么一段兜兜转转的经历:在和一个同事玩三国杀的时候,他得知一群宅男经常在周末找一家咖啡馆进行技术问题和对互联网行业看法的探讨。然后他找到了同事的校友,加了对方的MSN,最终“打入了”这个小团体。
在一开始的时候,许多人也许并没有意识到,或者也不知道如何能够选择一个固定交往的群体,以及“最好”这个群体很适合自己。然后渐渐发现,“我”和圈子之间是可以双向选择的。
如果知道某一个人群能给自己带来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可以试图通过各种方法结识该群体里的人,然后经熟人引入。但如果自己有很多想法又找不到完全符合自己设想的圈子,一个可靠的方法是自己组织,从现成的朋友圈中培养起来,并且通过人带人的形式把它壮大。网络著名ID东东枪就在北京的咖啡馆里发起了 “小朋友读书会”。
圈子能带来什么?
年轻的公司人能够从这样的群体里实现自己的快速成长。因为那些经验丰富的前辈或者同龄中比较优秀的人,他们可以让刚刚开始职业道路的公司人少走一些弯路。而一些基于兴趣的团体存在的意义,在于可以让人开阔自己的思路,认识很多日常工作中没法接触到的人。
在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脉所占的比重要远远超过个人能力,在卡耐基看来人脉占一个人成功因素的比例高达85%。按照吉拉德的“250人法则”,一个普通人的人际关系大约维持在250人左右,而圈子可以将这个数目以几何倍数扩大,并且这样的人脉称得上优质!基本是和自己在一个水平线上以及高于自己。
你是圈子里的谁?
一个群体少则几人多则上百人,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整个组织的结构本身就比较松散,也不需要集中管理。不过每个圈子总有牵头的人,或者几个被公认为比较权威的人,他们熟悉群体里的每一个人,负责引入新成员,让不同成员之间相互熟悉。
圈子里的核心人物通常在一个行业中做得不错,或者是在人际交往方面展露出特别天分。除了这种角色外,还会需要能担负传递、沟通、暖场等功能的角色。就像在一场小型聚会上,有开场时站在聚光灯下致辞的人,有端茶送水的人,有在门外接收快递送货的人,也有在会场里专门介绍新老成员互相认识的人,各自都有分工。
在圈子里担任什么角色,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一个人在工作中所担任的角色。这样的角色如果发生变化,也可以看作是他自己本身改变的过程。
王露从工作第一年开始,每年都参加驴友活动,但别人规划的路线有时候并不是她想要去的,她的一些建议也无法得到回应。于是从2007年开始,她便尝试自己组织爬山活动和徒步行。
最初看论坛里其他人召集活动,她觉得一点不难。一旦自己做就发现其中涉及到的事情非常琐碎,有时候一些细节想不周全会增加很多麻烦。旅行的中途还会出现各种预料之外的状况,出行前后需要不断和别人去沟通。尽管平常工作中也需要不断和人打交道,但出行的组织工作还是让她觉得“非常麻烦”。
她需要不断发邮件给驴友们来反复确认对方的想法。为了使一个行程尽量完美,她事前要想得很细致,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几次作为领队让她有了一个驴友小组,这个小组和她的本职工作也产生了交集。有同行在她半夜加班的时候和她一起讨论工作。更让她意想不到的是,这些活动组织经验让她在工作方法和与人交流上也有所改变,可以说是使她去年获得晋升的因素之一。她认为,为这个圈子付出了多少会决定从这里得到多少。
像王露这样的情况,一开始她只是处在一种由热爱户外运动的人自发聚集在一起,形成的较为松散的组织中。随着她个人意愿的生成和凸显,这种松散的组织无法满足她的需求,于是她有目的地成为了一名“圈子建立者”—即使她不发起,也会去加入一个更为稳固的群体。
公司人的圈子也有长短期之分。如果是公司性的行为,更会流于长期;自发组织的活动会由于组织者的退出或兴趣转换而消失或有所调整,但也是最可能成为终身制(life long)的,比如王露。相对来说网络组织可能寿命最短,层出不穷的新圈子,没有约束力的组织者,较难维持一致性。
公司人的圈子现状有些什么特点?  根据职业的分类,圈子的紧密松散程度也会不同,比如律师们可能不太倾向于同业交流,主要是话题牵扯工作容易泄密,但是也不排除当新的法律法规出台,大家在一起做一些分析讨论。一般来讲,在信息越共享越有用和值钱的行业,如做投资的和新闻媒体的人群,就越倾向于不断的曝光自己,增加影响力和合作的机会。并不是每个公司人都有圈子,一般人在8-10小时连续高强度工作之后,可能很难再有兴趣专门组织或参与和工作职场相关的活动。从个性上分析,越是有企业家精神或者有野心的人越容易也愿意花时间在融入圈子和经营圈子中。
在圈子形成的过程中,公司人需要做些什么?
简单来说圈子的形成会有三种情况:第一条也是最推荐的,是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型的同业交流会或研讨会。包括行业展会、专业媒体组织的年会等,这些都是专业而精准的。绝对与你工作相关,来的人也都是冲着圈子去。所以,选择权威的组织者,同时关注具体议程。其次是网上圈子。网络圈子的优点是快速便捷,主题丰富,联系方便。同时也很容易就一拍两散,维护较困难。
再次就是自发形成。我们身边有极强组织愿望、能力以及个人魅力的人,他们可以天然形成一个圈子,并愿意去维护,可以定期或不定期构建和协调一些分享信息的平台和活动。这类圈子一旦形成,一般比较牢靠,如果有幸融入真的不错。
如果有不止一个圈子,如何平衡它们之间关系?
根据个人所处的职业发展阶段,在上升期或者寻找新的机遇挑战的时期,确实应该多参与这样的活动,了解同业特别是竞争对手的一些动态,寻找或者合作或者竞争的有利契机。随时考评圈子具体带给你的和你期待的是否一致,你不可能面面俱到,该舍弃的就应干脆利落,避免垃圾社交。
圈子对公司人来说重要么?
很难对重要不重要一概而论,取决于每个人的价值观和兴趣所在。我的一个同事可能就会把每星期和车友们骑自行车出去郊游作为工作外的第一要务。对于公司人而言,最好评估一下自己参与的目的和成本,是否值得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在这个圈子中,特别是从而可能会影响到平衡家庭生活的关系和乐趣。
一般如果在职业的稳定期,只要保持松散的关注,适当频度的参与便足够。对个别职业,像销售、市场、投资、人力资源等需要捕捉最新动态的,越大越有深度的圈子对于个人发展和职业的提升都有裨益。总的来说,如果你是“圈子”型人,如果“圈子”对你的工作有帮助,而且并不让你感到“喘不上气”,还是建议参加,把工作和兴趣结合起来不是大多数人的梦想嘛。但如果你很不“圈子”,或把时间投入到更多工作/其他娱乐上让你更自在,就顺从自己的选择。
要在圈子里处的来,混的开,最重要的有两点:
第一,要有和这个圈子里的人共同的语言和兴趣。这是基础,有 了这点一个人才能被这个圈子所接受,不至于孤立。
第二,要有 自己独特的,但同时能被这个圈子所接受的特点。这样一个人才 能在这个圈子里成为不可替代的角色,才能为这个圈子作出贡献,从而在这个圈子里收到欢迎。基于这两点,我认为作为中国的外资公司职员,我们能够很好的溶入外国人的圈子。
首先说共性方面的因素。有人认为,语言的障碍和文化的差 异导致中国人无法溶入外国人的圈子。我反对这种观点。我认为 ,导致一个人无法溶入外国人圈子的原因,语言的障碍和文化的 差异只是客观因素,更重要的,主观上的因素是他没有积极的去 试图溶入外国人的圈子。为什么18岁以前出国更容易溶入当地社 会?就是因为年轻人更有活力,会更积极的更主动的试图溶入溶入这个社会啊。虽然我们没那么年轻,但我们也可以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积极的去寻找机会练习口语,克服语言上的障碍。同时,我们可以放下价值上的,信仰上的,以及文化和习惯上的差异,去寻找共同的主题,在这些主题上相互之间多沟通和交流。像音乐,艺术,运动等都是无国界的。无论对于什么人来说,吃总是那么美好的话题。另外在男生之间,对国际形势和政治的探讨也是永恒的主题。而对于在同一个地方学习和工作,或者朝夕相处的同学和室友,共同语言就更多了。只要去积极的寻找,没有找不到的。我认为这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不但能使我们能够溶入外国人的圈子,更能培养我们很多可贵的素质,例如容忍等。
再说特性方面的因素了。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外国人的圈子 里总是有自己的特色的。我们认为很平常的东西,在外国人看来说不定就是新的发现;我们认为很普通的道理,在外国人看来说不定就是很新颖的思维。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有一句话,叫做“最本土的就是最国际的”,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了。感谢我们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使得我们能够在外国人的圈子里能够扮演一个鲜明而有活力的角色。反过来,外国人也同样能使得你从很多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的。这样一个人的世界才可能得到拓展和延伸。这点在我看来,正是一个由多种文化出身的人所组成的社交圈最吸引人的地方。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不赞同“去中国化”,以及“把汉语思维锁起来”。我认为保持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特色,对于溶入外国人的圈子是有益的。“两手都要硬”的说法实在是妙极了。诚然,溶入外国人的圈子需要付出努力和代价。但我觉得这些努力和代价是完全值得的。首先,这为我们以后在美国继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我们能在交往中认识更多的美国朋友,这些朋友在我们以后能够给我们很大的帮助。再次,正如上面所分析过的,这样可以培养我们容忍的素质,可以拓展我们的思维 。当然,如果想溶入外国人的圈子就意味着一味的迎合别人,改变自己的话,那确实比较郁闷。所以我觉得最好的是能找到一个多文化的圈子,这个圈子里既包含了 native American,也包含了我们中国人,同时包含了其他国家的其他文化的人。这样,大家就会相互适应,共同改变。
大凡当领导的,都要有领导艺术。
所谓领导艺术,我的理解就是领导玩转员工的方法。
懂了领导艺术,当其官来自然就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当然,当领导嘛,玩转自己的员工要算是最基本的素质和能力。大致说来,主要方法如下:
1、组织决定
基本原理:这是最基本的方法罗。就是领导研究了。“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操作指南:某年某月某日,也许就是你人生出现重大转折或者变化的一天,你被召集去了,然后被告知,经领导研究,一致同意你要如何如何。反正你已经被研究了的,是集体的决定,你只有领命的份,得服从和执行吧。这个时候你会感慨,自己的命运原来一点都由不得自己作主。
2、发扬民主
基本原理:有比较棘手的问题,甚至是领导研究都会有风险,甚至要承担责任的时候,一般要采用发扬民主的方法,就要采取这种“墙倒众人推”的办法。
操作指南:比如对付“钉子户”、“刺子头”,需要“拔钉子”、“剃刺头”。这些人多数是比较专横跋扈的主儿,大家“敢怒而不敢言”,甚至有的是忍气吞声许多年,当领导的也觉得这样是“邪气压倒正气”,对树立自己的领导权威也是挑战,要得治理一下。亲自动手吧,肯定这些人要“炸把”,虽然他们是少数,但是往往也有个“小团体”,弄不好他们会铤而走险。于是,某年某月某日,召开全体员工大会,开展无记名投票,宣布要搞掉百分之几。当然不能一次全部搞完,那样有风险,要把这个小团体所占员工的百分数切成个三份五份的,分时段分而治之嘛,免得他们形成凝聚力。这样一投票,可以说是百发百中,而且这些人找到你了,你完全可以面带同情而且无奈地说,“怎么搞到你了,我真是意外。可是这是群众的意见,我也得尊重啊!”这个手段还有一个附属产品就是会产生“杀鸡吓猴”的效果,这当然也是很受用的。
3、机构重组
基本原理:主要适用于削夺不听话的中层手中的权力。“把独享的蛋糕切开多人享受”。
操作指南:敢不听话的往往都有点势力,这些人不好安排,虽然只是中层,但是有势力,领导也许是新来的,但是“流水的领导铁打的兵”,人家已经盘踞在单位好多年了,形成了“小圈子”,领导想动一下中层的位置,显然会招一群人的忌讳,怎么办,他不是在有权利的部门吗,那好,就把那个部门分割成几个,多设置几个机构嘛,而且安排和他有些摩擦的人去,把他手里的权力分而化之,这样就不用动他的位置就削了他的权力。
4、交流调整
基本原理:主要适用于打破权力的“小圈子”。采用“劳燕分飞各东西”以及“树倒猢狲散”的办法。
操作指南:某个地方某个小班子长期在一起,或因为利益的结合或因为感情产生,形成了“臭味相投”,有妄自尊大、“画地为牢”倾向,作为领导坚决不能放任自流,于是,“擒贼先擒王”,按照某某规定,把核心任务调离,其他成员分散,使其不能成为抱成一团。
5、人事改革
基本原理:主要适用于员工之间过于团结,甚至互相纵容包庇。采用“挑起群众都群众”之办法。
操作指南:员工之间太团结对领导是个威胁,而且容易形成合力来一致对付领导,这样也是很危险的。领导只有一双眼睛,群众有无数双眼睛,如果对视的话,想象一下这个比例都害怕。你发现每个员工一个毛病,而员工们每人可以发现你一个毛病。这个问题得解决。这样就要操起人事制度改革这把剑,把他们连在一起的纽带给斩断了。所以就要制定规则,把员工分为三六九等,而且彼此形成竞争,这样他们就只顾把眼睛互相盯住了,甚至互相掐起来,哪里还有时间来寻领导的短处。他们“攘外必先安内”了,领导就可以“坐山观虎斗”了,而且时不时的要添添柴煽煽风,把他们之间的火烧的稍微旺一点。
6、以小见大
基本原理:许多事情是可大可小的。对大小的掌握和运用里面应该来说是大有学问的。主要手段揪“小辫子”。
操作指南: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谁能不有点差错闪失和毛病弱点。作为领导,就需要放开眼光,敏锐观察,要有“洞察一切”的能力,客户投诉你要注意,举报信件你要留心,而且大脑要有超大的储存空间,凡是发现了的别人的不是,脑海里要有一本帐,恰当的时候恰当的火候自然会产生恰当地效果。有时候要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有时候则一丝不苟毫不含糊,度的问题是个关键,该需要拿起“放大镜”的时候自然也是要拿起来的。
7、制造舆论
基本原理:谁谁谁都说了,假话说上一万遍,谎言都要变成真理了。小道消息的确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操作指南:领导难免会有一些“眼中钉”、“肉中刺”的主,虽然这部分人不会跳起来直接唱“对台戏”,可是却在“桌面上和你握手”而“桌底下对你踢脚”,这就不能“明干”了,而是需要“智斗”,而且要搞得他声明狼籍、臭不可闻,甚至是失去人心,成为“落水之狗”。达到这样的效果,就需要操起舆论这个“软刀子”,寻三五个心腹,制造若有似无的事实,象“风”一样放到周围的“空气”中去,假做真来真亦假,象云象雾有象风,而且恰当地推波助澜,效果定当是妙不可言。
8、空头支票
基本原理:就是通过许愿的方式笼络一些或者有专长或者有能力的人,人在得不到的时候“耳窟窿子舒服一下”也是很爽的。
操作指南:这也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一种重要手段。比如,某年某月某日,与某一很有上进心的员工相处,也许这员工很用的着,也许这员工有某些专长,也在某一岗位干了相当的时间,这个时候领导宽厚的大手会拍拍你的肩膀,温厚地说“小某,好好干”,你当然要做感激涕零状“谢谢领导关心”,然后工作狂一般地在领导面前表现。仿佛过了一段时间,你加倍努力工作,可是领导那里并没有什么动静,于是你找到了领导,犹盖琵琶半遮面羞答答地提出要求,领导会触电般地郑重其事地告诉你“你的事情组织上是会考虑的”。越是你周而复始地卖命,直到领导都调走了你还在原来的岗位上,然后接着被下一个领导继续忽悠。
……
其他方法也还是很多的,先列举这些。
总之,只要抓住员工那一点可怜的利益和那一丝可怜的自尊,恰当地操作起来,一定会无往而不胜。这是各种方法的根本。但是,方法可以使用,也要防止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