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珍妮 年龄:徐悲鸿《双马》赏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18:43:38

徐悲鸿《双马》赏析

        徐悲鸿画马,无论是立马、奔马、饮马等,皆以一匹马居多,呈傲然天地之势;而此幅《双马》则别开生面,以两匹骏马为主角,一者背向,一者侧向,目光同视一方,除此以外,画面纯净到没有一根杂草。徐悲鸿的大写意画马,前无古人,至今无来者。他以带魏碑兼草隶的书法笔意,勾画马的躯干;再借大笔挥洒,写出马尾及鬃,最后用水墨晕染。他笔下的马,只取动势,即使是立马,亦充盈着飞动之势。马皆昂首天外,奋蹄如飞,意气风发,不可一世。而马的鬃毛、尾巴、蹄,乃至肌肉,无一块肌肉不是动的,又无一条毛发不是静的。

徐悲鸿画马,不仅只为一般观赏,而大多是借以抒发郁结难言之悲愤和爱国忧世的心情。1932年,上海“一 · 二八”事变爆发,徐悲鸿激于爱国热情,画一昂首屹立的马,命名为《独立》。1935年,徐悲鸿画《奔马》一幅,在画上题写“此去天涯将焉托,伤心竞爽亦徒然”句,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1939年岁始的此幅《双马》,虽看似有安静歇息之态,却没有半点悠闲之意,似乎可以随时扬蹄,奋勇前行。这与徐悲鸿自身的状态极为契合,或许在岁初之日可作短暂歇息,但实际上却没有过多时间可以停留,1939年初,徐悲鸿从香港奔赴新加坡举行赈灾画展。在抗战爆发后的日子里,徐悲鸿积极创作,奔走筹款,举行赈灾抗战画展,成为一名活跃在文化界的战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