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荣夜半歌声剧照:中华民俗文化学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01:53:58

 中华民俗文化学习

 

    一,民俗文化与语文学习

     二,中国古代姓氏称谓文化

   三,中华民俗礼俗   

   四,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五,中国传统民居文化

   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七,中国宗法文化

   八,中国古代科技文化

   九,古代酒文化
      十,中国茶文化

   十一,十二生肖民俗

   十二,各民族婚俗介绍

 


 




 

一.民俗文化与语文学习


 民俗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部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我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位炎黄子孙的人格与心态,思想与行为,是炎黄子孙的标识.我们认为,中学语文课中融入民俗内容的讲授,无论是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还是开拓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都是必要的.
 许多汉字特别是象形,指事文字,自身都蕴含丰富的文化内容和社会意义.汉字造字的本身,便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及其创造力."说文解字"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如"后"表示一妇女在前,其子在后.这个"后"字反映了在原始社会母系时代,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群婚关系;"祖"字表示对男根的祭祀,反映了当时对生殖崇拜的现象;"姓"字反映了姓与妇女跪生相关.这些象形文字无一不折射了当时社会的宗教,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又比如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掩耳盗铃,南辕北辙,拔苗助长等成语,每一个成语都对应着一个千古相传的故事,这些故事或凄切,或悲壮;或英勇,或纤柔;或让人荡气回肠,或让人啼笑皆非,但总是回旋在正义与邪恶,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对立之中.
 中国文学作品,无论诗词,散文还是戏剧,小说,都讲究意象.有些意象常在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的作品中出现,这些意象由此演变为一种文化.以"井"这一民俗意象为例,"井"是家乡的象征,由此成了思乡民俗心态的核心.又比如"月"的意象.井以思乡,月以怀人,这是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中一个普遍联想思维模式.井民俗意象指向思乡民俗心态,而月民俗意象则指向怀人民俗心态.由嫦娥奔月神话而产生的"望月怀人"诗文在中学语文课本甚至学生习作中也屡见不鲜.如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除"井""月"意象外,还有"酒"的意象,"柳"的意象,"水"的意象,"雨"的意象等等.这些民俗意象一直积淀在人们深层心理结构中,只要有特定环境激发,这些民俗心态会被唤醒.语文教学应特别注意这些意象所处的场合,情境以及出现的背景,进而探索其折射出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
 民俗文化不仅体现在文字及文学作品中,也深深地扎根在民情风俗,服饰建筑,饮食起居之中.比方说建筑,中学语文课本中就有《岳阳楼记》《滕王阁序》《阿房宫赋》《红楼梦》(节选),《苏州园林》等等.古代建筑不仅仅是饮食起居之所,它们都在历史的时空隧道中演变成了一种文化.以《胡同文化》为例,北京多胡同,胡同是北京建筑的特色,但又远不止如此,胡同代表着一种封闭的文化,这种胡同文化折射出北京人的易于满足,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心态与思想意识,进而影响到其生活方式.民俗文化就类同于"胡同文化",它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人心,人格及其生活方式.中学语文课中,本身就有较多的这方面的内容.古代社会中对图腾的崇拜,禁忌等引发的礼仪,祝福生老病死等的民俗,是劳动人民的习俗在文化形态上的反映.光是节令习俗就有咏元旦,闹元宵,清明祭奠,端午纪念,重阳登高等,这些风俗节仪内容丰富,描写生动,上课只要稍加点拨即可增强学生对这方面内容的浓厚兴趣.有些内容本身难以讲清的,如果从民俗方面讲,则可迎刃而解.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曾皙勾画了一幅"暮春浴沂舞雩图",孔子非常赞赏,为什么呢因为"浴沂"是暮春时节沂河边的人赏春时祭天求雨的一种仪式,它是古代鲁地的民间习俗,通过春天充分宽松,体现了曾皙的人生追求,与孔子的社会理想是一致的,也就容易理解孔子为什么说"吾与点"了.追求真善美是祖国文化的总特点,这中间融入民俗的亲切感就加深了感知与理解.
 中学语文课中的民俗内容,可以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一个新视角,从而使语文教学和学习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素养.


二,中国古代姓氏称谓文化


 中国古代的姓,氏,名,字,号
 平时我们碰到一个陌生人,要想与之沟通,总要问"您贵姓 ""您尊姓大名"我们国家举行重大会议,公布人事安排,凡有多人担任同样职务,或其他场合如书的编者,作者为多人时,排顺序往往是"以姓氏笔划为序".那么什么是姓氏姓,氏是一样的,还是不同的名又是怎么回事我们在看古书,,古典戏剧时往往会碰到同一个人在他的姓名之外,又有字,号的情况,有时还不止一个号,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称呼.这又是怎么回事.
  这里就来谈一谈这方面的知识,主要讲一讲姓,氏,名,字,号的历史由来及演变情况.
  一,姓
 许慎《说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九曰:"姓者,生也,人禀天气所以生者也."《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这都说出了"姓"的本义是"生".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作为族号,它不是个别人或个别家庭的,而是整个氏族部落的称号.据文献记载,我们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它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
 姓是怎么来的人们推测,姓的由来与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关系.在原始蒙眛时代,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的图腾崇拜物,比如说麦穗,熊,蛇等都曾经是我们祖先的图腾,这种图腾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标志.后来便成了这个部落全体成员的代号,即"姓".由于古代氏族部落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可数的,所以,纯正的远古时代留下来的姓是很少的.
 后人据《春秋》整理出来的"古姓"有:妫(今河北涿鹿有妫水),姒,子,姬,(周王族姓),风,赢(秦姓),己,任,吉,芊,曹,祁,妘,姜,董,偃,归,曼,芈(楚姓),隗(原北方少数民族姓),漆(瞒),允等22个姓.这些姓中近半数带女字旁.所以,人们推测,姓的产生可能在母系氏族社会.章太炎先生及其他学者又从《说文》,《山海经》,甲骨文,金文等较古的文献中整理出几十个古姓(约59个,章太炎得52个,他人又从金文中得嫘等7个),这样加上原有的也不过80几个,可以想见,这只是远古实际存在的姓中的一部分,原有的姓肯定不止这些.其他的已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时候的姓决没有我们今天讲的"姓"多.我们这里可以罗列几个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关于姓的数字.
 ①北宋以后的封建社会,长期作为儿童识字读物的《百家姓》(北宋钱塘无名氏编),共收入502个姓氏(其中单姓342个,复姓60个.开头曰:"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②宋代郑樵《通志·姓氏略》中统计古代姓氏共有1745个.③明代翰林院编修吴沈等人据当时户部所藏户籍编成《皇明千家姓》,收姓氏1968个.(开头曰:"朱奉天运,富有万方,圣神文武,道合陶唐……")④清代康熙帝亲自审定《御制百家姓》,(开头曰:"孔师阙党,孟席齐梁,高山詹仰,邹鲁荣昌,冉季宗正,游夏文章……")⑤清人张澍《姓氏寻源》,《姓氏辨误》中说古姓氏有5129个.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学者阎福卿等曾编辑出版过《中国姓氏汇编》共收姓氏5730个.其中单姓3470个,双字姓2085个,三字姓163个,四字五字姓12个.台湾省也出版过《中华姓符》共收姓氏6363个,但里面有异体字重复收入的情况.⑦据中国语言文字改革工作委员会汉字处1984年的抽样调查及有关专家的估计,直到今天还在使用的姓氏在3000个以上.(气象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王大良编《当代百家姓》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认为:目前,我国常用的姓约400个,按当时人口数算,前100个姓是: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卢蒋蔡贾丁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谭廖周熊金陆,郝孔白崔康王丘秦江史,顾侯郎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易常武乔贺赖龚文.这100姓占全国总人口的87%以上.其中李王张刘陈5姓就有3亿多人口.李8700万,王8000万,张800万,刘6000万,陈5000万.全国各城市的大姓情况也不一样,如上海前10名的姓是:张王陈李徐朱周吴刘沈.)这个数字跟我们前面说的所谓远古即有的纯正的"姓"相去太远了.那么另外那些也被称作姓的字又是怎么回事呢那些字就是现代姓的主要组成部分"氏",下面就来介绍 "氏".
  二,"氏"
 由于人口的繁衍,原来的部落又分出若干新的部落,这些部落为了互相区别以表示自己的特异性,就为自己的子部落单独起一个本部落共用的代号,这便是"氏",当然也有的小部落没这样做,而仍然沿用老部落的姓的.有的部落一边沿用旧姓,一边有自己的"氏".这些小部落后来又分出更多的小部落,它们又为自己确定氏,这样氏便越来越多,甚至于远远超过原来姓的规模.
 从时间上来讲,这已是父系氏族社会的事情了,氏带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所以"氏"可以说是姓的分支.《通签·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就很能说明二者的关系."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顾炎武也说"氏一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秦汉之前,姓和氏在不同场合使用,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有严格规定,汉代以后,姓氏不加区分,姓氏合一,统称为姓.最明显的标志是《史记》,根据现有姓氏,推究它们的来源或者说最初确定它为姓氏的缘由,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前面提到过,带女字旁的姓氏如:娰,姬,姜,妫,赢等,这是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崇拜的反映.有些直接就是女族长的名姓称号.
 (2)以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为姓氏.如马,牛,羊,猪,蛇,龙,柳,梅,李,桃,花,叶,谷,麦,桑,麻,粟,山,水,林,木,风,云,河,江,金,石,钢,铁,玉等,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部落的图腾.
 (3)以封国,采邑或职官,爵位为姓.如齐,楚,燕,韩,赵,魏,秦,鲁,蔡,郑,陈,宋,阮;司徒,司马,司空,乐正,宰,上官,太史,少正,王,侯,公孙,伯子等,由于古代封爵职官名目繁多,故此类姓很多.
 (4)以出生地,居住地或职业为姓,如姚(虞舜生姚墟),东方(伏羲住处),西门,东门(鲁庄公子遂后代封住地),东郭,南,百里,欧阳(越王勾践,被封在乌程欧阳亭),陶,巫,卜,医等.
 (5)以祖先族号,谥号为姓.如唐,虞,夏,商,周,殷,文,武,昭,穆,康,庄,宣,平,成等.
  (6)其他(在姓中还有几种变种,突变情况):
  A,皇帝赐姓.如刘邦赐项伯姓刘.李煜赐奚廷圭(墨务官)姓李.
 B,为避灾难而改姓.如伍子胥在吴被杀后,子孙逃到齐国,改姓王孙;陈厉公子陈完,在陈内乱后逃到齐国做了大夫,改姓田.
  C,为避皇帝或圣人讳而改姓.如荀改孙,庄改严,丘改邱等.
  D,嫌原姓复杂,字多而改姓.如司马简姓司或马或冯,欧阳简姓欧.
 E,少数民族主动从汉姓.如北魏孝文帝规定鲜卑族人改用汉姓如陆,穆,贺,于等,皇族带头,由原来的姓拓跋改为姓元.
 F,另外,拓跋,单于,宇文,长孙,呼延,尉迟,耶律,完颜,爱新觉罗等都是少数民族姓的汉语译音.有些少数民族姓在译成汉语后,嫌字太长就简化,如爱新觉罗,改姓罗,金.从以上可看出,同姓不一定一家.
 今天在公共社交场合的"贵姓","尊姓","按姓氏笔画为序"中的姓,实际上包括了古姓,氏这两方面的内容.
  另外,古代姓氏还有几点值得注意:
 ①战国前,贵族才有姓氏,贵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因为"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通志·氏族略序》)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考之于《传》,二百五十五年之间,有男子而称姓者乎无有也."
那么男子称什么呢1,贵者称氏;2,贱者则以职业概括之.如奕秋,庖丁,匠石,医和,优孟,这些职业名后来才成了姓.当时是通称.
 ②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礼不娶同姓","父母同姓,其出不蕃"(《左传》),"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国语》)有人认为里面隐含了朴素的优生学.
  春秋时,鲁昭公娶吴女为夫人,两人都姓姬,乃改夫人姓孟,称吴孟子.
 ③因为"姓"起着"别婚姻"的作用,贵族男子又不称姓,故女子称姓特别重要,为了给待嫁或已嫁的同姓女子加以区别,就形成了对女子的特殊称呼,在姓的前后加前缀,后缀.
  A,前缀用排行:孟,伯,仲,叔,季.如孟姜,伯姬,叔隗,
  B,以夫家的采邑,谥号为前缀:如晋姬,武姜,文赢.
  C,加氏,女,母,姬,媪,妪等后缀,如张氏,商女,孟母,吴姬,赵媪等.
  三,名
 名是每个人的代号.姓氏是公共的,名是个人的.历朝历代的命名习惯,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社会意识形态.由于人们所属的民族,社会,历史,宗教信仰,道德传统及文化修养的不同,其命名习惯也很不相同.
 "名"的产生也是在氏族社会时期,同时也是人的个体意识逐渐觉醒的必然结果.《说文》对名这样解释:"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为,黄昏后,天暗黑不能相认识,各以代号称.这便是名的由来.这多少有些传说意味.人们发现使用"名"的便利性,便逐渐通行起来,使得人皆有名,并对命"名"讲究起来.实际上,名的出现是私有制经济出现后的必然产物.古时天下为公,一个部落一个名号,黄帝,炎帝,共工,蚩尤都是部落名.
 据《周礼》"婚生三月而加名",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取名,我们现在所看见最早的名是商代人的名.当时的习惯,崇尚以天干为名.也往往以其生日干支来命名,主要以天干命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如太乙,成汤(天乙),太丁,盘庚,帝辛(纣)外丙,仲壬,太甲……武丁(盘庚曾孙).陈梦家《殷商卜辞综述》认为:太康(即大庚),仲康(中庚),少康(少庚)等.周代以后对命名有所讲究.春秋鲁桓公六年(705)鲁桓公问命名应遵守的礼节时,大夫申提出"信""义""象""假""类"五条("五则").到战国时,很多贵族通过占卜来给自己的儿子命名,如屈原(皇揽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随着儒学的兴起,对起名的讲究越来越复杂,成书于战国年间的《周礼》中对命名除了前面提的主要注意的五条之外,还规定了"六不".即(1)不以国(2)不以官(3)不以山川(4)不以隐疾(5)不以畜牲(6)不以器币.
 秦汉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加强,在命名方面除了对"五类","六不"同样讲究外,还对一些寓含王霸意义的字眼如龙,天,君,王,帝,上,圣,皇等字禁止使用.有些朝代不禁.
魏晋以后,一代代的学风,思潮,单从命名方面即能看出一些.
如魏晋南北朝人自命清高,玄学盛行,起名讲究高雅.如盛行以"之"命名,如王羲之子献之,孙静之,桢之.画家顾恺之,将军刘牢之,科学家祖冲之,史学家裴松之,文学家颜延之,杨衔之等.
 南北朝佛教盛行,取佛僧名成了时髦.一时间,僧佑,僧护,僧智,梵童,摩诃之名比比皆是.据正史载,南北朝带僧字的名有122人,昙者39人,佛者24人.
 唐宋时,道炽一时,僧也极红.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命名成了时尚.如朱熹(火),父名松(木),儿名(土),孙名钜,钩,鉴,铎(金),曾孙名渊,泠,潜,济,浚,澄(水),刚好是五行一个循环.
  周秦两汉单名多于双名.
有些双名也是单名,如晋介之推,虞宫之奇,郑烛之武,佚之狐,之为虚字,不算.还有一个"不"字,韩申不害,楚萧不疑,赵国赵不倦,汉代程不识,不危,不惑等皆如此.
另外,汉人取名:(1)尚英武,雄浑劲健.像胜,武,勇,超,猛,固,彪,举等这很常用.
 (2)见贤思齐,追慕圣人.如张禹,赵禹,邓禹,陶汤,张汤,赵汤,周昌,王昌,张尧,黄舜等就体现这一特色.
  (3)求长生长寿.如万年,延寿,寿王,千秋,去病,去疾,彭祖,彭生等名常见.
王莽时,"令中国不得有二名",《春秋》"讥二名",《公羊传》:"二名非礼也",可能单名多于双名的原因.西汉15帝,二人复名;东汉13帝全单名.
西汉至东晋,54帝,4个复名,单名94%,东汉以后,尤其两晋南北朝,佛道盛行,一时间佛名盛行:金刚,力士,文殊,目连,药王,般若,三宝随处可见,以带佛气.僧,佛,摩,梵,昙,直取佛名也很多.
  唐宋后,取复名多起来,皇帝除外,因单名易于避讳.
另外,唐人追求雅,以文,德,儒,元,雅,士等字命名很流行.
 五代时,因《尚书·太甲上》有"旁求俊彦"《伪孔传》有"美士曰彦".故而,据正史载,五代共有87人以"彦"字命名.元代人以取蒙文名为时尚.
元末,张士诚原名九四,"士诚"之名乃一文人所取,是在取笑他,他还不知,典出《孟子》:"士,诚小人也"之句.
 宋以后,尤其明清,字辈谱命名法最盛行.至今,从农村族谱中可看出这一现象.其字当然是些寓意吉利的字,如文武,富贵,昭庆,德祥,龙凤,昌盛等.明清以族谱命名为特征,影响很大.
  1744,乾隆为孔子后裔定了三十个字为:
希言公彦承 宏闻贞尚衍 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垂维佑 钦绍念显扬
1920年,孔令贴又在这30个字后续了二十个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益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清满贵族则喜欢用安,福,永,泰,保全,常荣,桂祥等吉利字命名.
  而民间命名习惯约有以下数种:
 ①节令法:以生时节令,花卉为名,春花,梅,桃,李,夏雨,秋实,秋雨,秋艳,冬晓,冬梅,腊梅等.
 ②地名法:纪念孩子的出生地,如杭生,浙生,沪生,渝生,杭宁.
 ③盼子盼财法:如来娣,根娣,玲娣,招娣,延娣,来宝,来发.
 ④动物法:阿牛,阿鼠,小鱼,小狗,小龙,阿龙,小骏(马),小凤,凤儿.
 ⑤体重法:九斤老太,九斤姑娘(加护身符的重量).
 ⑥性变法:女当男养,亚男,冠男,家骏,家雄;男当女养,新妹,宝姬,秋月等.
 ⑦排行法:大牛,二牛,三小,小牛,大囡,二囡,三囡;根大,根亮(两),根山(三);张益(一)张耳(二)张山散(三)等.
 ⑧五行法:如前述朱熹一家祖孙五代.
 ⑨综合的,如润土(节令加五行).
 民国年间尚洋名:玛丽,海伦,彼德,约翰,汤姆很多.
 文革间尚红,建,卫,忠,青等字.
 现在的趋向:朦胧,洋名,多字名.
 古代的女子有姓无名,在家只有小名,乳名,对外则称某某氏.
  四,字
"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①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
 ②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頫(俯)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③连义推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左传僖28年》:"君冯轼而观之");岳飞字鹏举.
 从以上三类可以看出,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这三种是主要的,另外还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后加父(甫)的情况一般也归入字的范围.
  命字方面与命名同样,有着时代气息,一个总的趋向是美词化和尊老化,在尊老化方面更加显.
 唐宋以后,由于理学加强,一些繁文褥节越来越多,读书人之间在称呼上也大做文章,称字,是为了表尊敬,但时间长了之后,渐感称字还不够恭敬,于是又有了比字更表恭敬的号.
  五,号
 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周礼·春官·大祝》:"号为尊其名更美称焉".名,字是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
号起源很早,但直至六朝时期还不流行,葛洪,陶潜有号,当时多数人没有.到唐宋间才特别盛行起来,原因有二:1,伦理道德加强,2,文学发达,文人讲究文雅.至明清,由于文人范围扩大,加上帝王提倡,更加盛行起来.纵观古人命号特点,我们也可以概括为几条.
自号一般都有寓意在内.
 1,或以居住地环境自号:如陶潜,自号五柳先生.李白自幼生活在四川青莲乡,故自号青莲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陆游,号龟堂.辛弃疾号称稼轩居士.明武宗朱厚照自号锦堂老人,明世宗朱厚璁自号天池钓叟,明神宗朱翊自号禹斋.乾隆晚年自号十全老人,古稀天子.咸丰(奕)自号且乐道人.
 2,或以旨趣抱负自号:杜甫,自号少陵野老,"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六一居士"是欧阳修晚年的自号.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金心农自号出家庵粥饭僧,都体现了个人的旨趣.
 3,有些人还以生辰年龄,文学意境,形貌特征,甚至惊人之语自号.
辛弃疾自号六十一上人,赵孟頫甲寅年生,自号甲寅人;元郑元右,自号尚左生,明代祝允明自号祝枝指生,后在民间演变成祝支山.朱尊,自号夕阳芳草村落,唐寅自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普救寺婚姻案主者.徐树丕,自号活埋庵道人.
 别人赠号主要有三种情况:
 1,以其轶事特征为号.如李白,人称谪仙人.宋代贺铸因写了"一川烟柳,梅子黄时雨"的好词句,人称贺梅子.张先因写了"云破月来花弄影","浮萍断处见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三句带"影"字的好诗,人称"张三影".类似例子再如:
山抹微云秦学士——秦观"满庭芳"词"山抹微云,天连衰草"
露花倒影柳屯田——柳永,《破阵子》词中有"露花倒影"句.
张孤雁——张炎《解连环·孤雁》
红杏尚书——宋祁(工部尚书)《木兰花》"绿杨烟外晓春寒,红杏枝头春意闹".
现当代作家的笔名,艺名也可算入号的范畴,有的是自号,有的是赠号.
郭沫若(笔名)原名开贞,巴金,夏衍,冰心全是笔名(自号),而非原名.
艺号(赠号):
张英杰——盖叫天,牛俊国——牛得草,荀慧生——白牡丹,李慧敏——白玉霜,毛稚黄——毛三瘦.
 2,以官职,任所或出生地为号.王安石称王临川;杜工部(杜甫),贾长沙(贾谊);王右军(王羲之);汤显祖称汤临川;康有为,广东南海人,称康南海;孔融,曾任北海太守,人称孔北海;顾炎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人称顾亭林.清代民谣"宰相合肥天下瘦"说的是李鸿章(合肥人),"司农常熟世间芜"说的是翁同和为常熟人,时任户部尚书.
 3,以封爵,谥号为号
诸葛亮封武乡侯,人称武侯;司马光,封温国公,岳飞,谥号武穆.
宋以后,文人之间大多以号相称,以至造成众号行世,他们的字名反被冷疏的情况.苏轼一生有14类38个名号,鲁迅先生一生(1881—1936)57岁,共用过140多个名号(主要是笔名).
鲁迅原名周樟树,字豫才,改名树人.1898年,第一次用笔名,戛剑生,树人.1818年,《狂人日记》发表时,始用鲁迅笔名.三十年代后更多,最多的为1933年26个和1934年41个.这两年也是他的创作高峰,作品最多的时期.
 由于号可自取和赠送,因此具有自由性和可变性.以至许多文人,有很多别号,多的可达几十个,上百个,"别号太多,反成搅乱"(郑板桥集题画.靳秋四索画),所以近代以后,尤其建国以来,文人用号之风大减,不少人发表作品不用笔名,就用真名.少数文人存有别号,多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就出名的文人.如鲁迅曾自号书斋,绿林书室,且介亭;王力自号龙虫并雕斋;姚雪垠,无止境斋;叶圣陶未厌居,俞平柏古槐书屋,此可谓遗风.
 中国古代称谓大观
  称呼称谓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称谓方面很讲究,主要有尊称和谦称,其它有自称,他称,鄙称,专称,代称,惯称等.
  一,尊称
尊称,也叫敬称,是对谈话对方表示尊敬的称呼,表示尊称所用的词叫做敬辞.
  按敬辞的词性分三种情况:
(一)是直接用表敬称的代词,一般是单音节词,常用的有"汝,尔,子,而,公,君"等,这些均可译作"您.
(二)是用名词来代替代词称呼对方,这种词都是双音节词,这种称呼又有三中形式:一般的尊称用"先生,吾子"等;也可用对方所在的处所或手下的人来代表对方,常用的有"足下,陛下,阁下,执事,左右"等;还有用官职身份尊称对方的,如"大王,大夫,将军,公子"等.这些名词也都可译为"您",陛下是专称君主皇帝,可不译,官职身份的也可不译.
(三)是用形容词来称呼与对方有关的人物行为,这种词一般是双音节词,前一个为形容词,后一个为与人物有关的名词.常见的有:
尊:尊府,尊兄,尊驾,尊夫人;
贤:贤弟,贤妻
仁:仁兄,仁弟
贵:贵体(有问候意),贵姓,贵庚;
高:高朋,高亲,高邻,高见;
大:大礼,大作,大驾.
这些词一般都不需要翻译.
这些敬辞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变化,以上一二两种情况到现在基本不用了;而第三种普遍仍用,这些称呼既很尊重对方,又有亲切感,语言气氛也很和谐.
  二,谦称
  谦称,表示谦虚的自称.用来表示谦称的词叫做谦辞.可以分两种情况来认识和掌握.
一种是用某些名词来代替代词"我".又可分以下四类:
一类是用自己的姓或名表示谦下."苏子与客泛舟赤壁之下."(《赤壁赋》)用姓;"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祭十二郎文》)用名.
二类是用"臣,仆,某,小人"自称,表示歉下."仆以口语遇遭此祸."(《报任安书》)"某自幼熟读兵书."(《失街亭》)
三类是妇女往往用"妾,婢,奴,奴婢"等表示歉下."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四类是君主常用"寡人(寡得之人),不毂(不善之人),孤(孤独之人)"表示谦下.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这些谦称都可译成"我".
另一种是用某些词语称呼与自己有关的人物.这种词都是双音节合成词且前一个词修饰后一个词,从修饰词的词性来看,又可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用形容词来修饰,以示谦下,常见的有:
愚:愚兄,愚弟(此二词都表示"我"),愚见,愚意(这两个"愚"均可译为"我的").
敝:敝国,敝邑("敝"相当于"我的").
贱:贱体,贱躯,贱息(在国君皇帝面前称自己的儿子),贱内(称自己的妻子).["贱"相当于"我的"]
小:小女,小儿,小号.
微:微臣
卑:卑职.
  二是用动词来修饰,以行为来表示谦下,常见的有:
窃:窃思,窃念,窃闻.("窃"可译为私下私自)
伏:伏惟(趴在地上想.在下对上或晚辈对长辈陈述想法时用),伏闻.("伏闻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
 三是用名词来修饰,以示谦下.在别人面前谦称自己的兄长用"家","家父,家君,家尊,家严"都可用于称自己的父亲;"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家兄"是称自己的哥哥.在别人面前称呼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亲属用"舍","舍弟"就是自己的弟弟,"舍侄"就是自己的侄辈."家","舍"都可译成"我的".
这些谦称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了较大的变化.第一种情况基本不用了,第二种情况还有部分仍在用.
  三,其它称呼称谓
自称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的称呼.帝王自称"寡人",老人自称"老朽",年幼者在年长者面前自称"小弟",和尚自称"贫道,贫僧",一般人自称"鄙人".谦称都属于自称.
他称是称呼别人.如称陪伴新娘的女子为"伴娘",称贵族妇女为"仕女","夫人"在古代称诸侯的妻子,后来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称年老男子为"老丈",称年轻男子为"郎君".尊称都属于他称.
鄙称是用轻蔑的口吻称呼别人,如"竖子,小子,女流."
专称是某些约定俗成的称谓.如称砍柴的为"樵夫",称船夫为"舟子",称国家的杰出人物为"国士".
代称是借用别的称谓代替本来的称谓.如用"巾帼"代称女子,用"梨园"代称戏班,用"俳优"代称滑稽演员.代称属于修辞上的借代手法.
惯称是用约定俗成的习惯称谓称呼某人.如"老庄"是指老子(李耳)和庄子(庄周)及其学说,"郊寒岛瘦"是指孟郊和贾岛.
 中国古代称谓礼仪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被称为袁项城(河南项城人).清末有一副饱含讥刺的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下联「常熟」即指出生江苏常熟的翁同解.
【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梅花岭记》有「经略从北来」,「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句,「经略」是洪承畴的官职,「太师」是颜真卿官职「太子太师」的省称,「少保」则是文天祥的官职.《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如称贾谊为贾太傅;「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嵇康曾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至今人们还称其王右军;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被称为刘宾客;柳永曾任屯田员外郎,被称为柳屯田;苏轼曾任端明殿翰林学士,被称为苏学士.
【称爵名】《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梅花岭记》「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代多铎被封为豫亲王.《柳敬亭传》「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是明末左良玉爵号宁南侯的省称.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唐初名相魏征曾封爵郑国公,故世称魏郑公;名将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因功封爵汾阳郡王,世称郭汾阳;大书法家褚遂良封爵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北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司马光曾封爵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明初朱元璋的大臣刘基封爵诚意伯,人们以诚意伯相称.
【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再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称孔北海;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岑参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贾岛曾任长江县主簿,世称贾长江,他的诗集就叫《长江集》.


 三,中华民俗礼俗 


 礼,原泛指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事神致福"之意.古人以为"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有了礼,才使人异于禽兽,形成人际关系的规范,一定程度上维护国家和法制的威严.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稳定的民族心理与礼俗,研究它们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关于礼俗,儒家有三部经典《周礼》,《仪礼》,《礼记》.古代有五礼之说,古礼为祭祀之礼;凶礼指对丧葬,天灾人祸的哀悼;宾礼指天子与诸侯之礼;军礼指战事等规定;嘉礼则包括饮食,婚嫁,庆贺等礼俗.
 见面礼俗
跪拜礼古代见面时的礼仪.古人席地而坐,臀部靠脚后跟.伸腰并使臀部离开脚后跟,用脚着地则为跪.跪着行礼则为跪拜,根据《周礼的记载,古人的跪拜礼大致可分九种: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
 稽首拜时,头俯伏至地,抱拳相握,左手按住右手.拜的时候,头先俯伏至手,然后拱手下至于地,头也随着俯伏于地.拱手至地时,手仍不松开;手的位置在膝盖前,头的位置又在手前.稽首是臣对君的拜礼.稽首,拜手共成一拜之礼,以表示极大的敬意.
 顿首叩首,九拜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姿势和跑差不多,行顿首拜时,取跪姿,先拱手下至于地,然后引头至地,便立即举起.因为头触地时间很短,只是略作停顿,所以叫顿首.顿首是平辈之间的拜礼.稽首是称扬之辞,顿首是请罪之辞.后来,又因其拜礼至重,人们在有重大的事情请求时也用"顿首".如《左传》记楚人申包胥因为国家危亡,在秦适九顿首于赵宣子,以求秦国援兵.
 空首拜时,头至于手,所以也叫"拜手".行空首礼时,跪而拱手,头俯伏至于手,与心平,也就是说,拜时,头不至于地,所以称"空首",空首是男子常用的拜礼,上下尊卑均可使用.
  吉拜 施用于宾,祭,嘉好之事的礼节.拜时拱手,右手在内,左手在外.
 凶拜与吉拜相对,拜时拱手,左手在内,右手在外.振动之拜关于此礼,有两种猜测:①用于凶事,振就是"踊",也就是跳脚哭;动就是恸.②在行拜礼时,应和着音乐的节奏.
  奇拜 即一拜,"奇"读为奇偶之奇.
 褒拜指的是再拜"两次拜"以上.如《左传》僖公十五年所说的"三拜稽首",定公四年所说的"九顿首",都是"褒拜".古人行礼,多用一拜.有的再湃以加敬,三拜以示周遍,都是褒大之拜.
 肃拜妇人之拜,跪而俯首下手.比空首拜手的礼节都轻,肃拜是跪而微俯其首,手垂下,这样,头虽然俯伏下来,但未至于手,手虽然垂了下来,但没有着地.
凡是吉拜,拜时拱手,左手在内,右手在外,刚好妇与男子相反,这也就遵从了"男左如右"的习俗.妇人吉事,即使国群有赏赐,也只是肃拜就可以了.归人之拜,在上古时都是的,如苏秦将游说楚王,路过洛阳时,全家人在郊外三十里外迎接他,"妻侧目而视,侧目而听;嫂蛇行铺伏,四拜,自跪而谢".《隋志》记皇帝册封皇后,皇后先拜后起,皇帝后拜先起.到了唐朝武则天时,为了尊崇妇人,妇人始拜而不跪.
肃拜是九拜中最轻的一种,军队中也用肃拜,因为将士披甲,不便于拜.
再拜拜两次,表示礼节隆重.再拜之礼,用于平辈之间.如果是臣对君,再拜之外,还要行稽首礼.北宋初书信结尾处常用"某再拜",本为对尊长的敬词,后来也常用于平辈之间.
百拜 多拜的意思.
拱 和合抱以表示敬意.合抱,一般是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如遇凶丧,则右手在外,左手在内.
 揖拱手为礼.现称"作揖",是宾主相见时的礼节.拱,揖一般用于非正式场合,平素十分熟悉的人也往往用此礼节.
 长揖比拜较轻的一种敬礼.不分长幼尊卑皆可使用.拱手高举,自上而下.这是站立时最表示敬意的一种姿势.
 鞠躬两脚并拢,两手下垂于大腿两侧,弯曲上身以表敬意.现仍用于某些集会及祭扫亡灵的场合.
  唱诺 旧时男子给人作揖的同时出声致敬的一种礼节.宋代已很流行.
 道万福旧时女子礼节.唐宋时妇女与人见面行礼的同时常口道"万福",意为祝对方多福.行礼时双手手指相扣,放至右腰侧,弯腰屈身以示敬意.
 坐古人席地而坐,姿势是:两膝着地,两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踵上.坐姿像跪,但有不同,主要是跪时身体要挺直,臀部须离开脚踵.
 踞古代一种较为省力的坐法,即蹲踞.姿势是脚板着地,两膝耸起,臀部向下而不贴地,和蹲一样.
 箕踞最不恭敬的一种坐法.姿势是臀部贴地,两腿张开,平放而直伸,像箕一样.在他人面前箕踞是对对方的极不尊重.但有时又可为不拘小节的表现.
 长跪耸身而跪.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臀部紧靠脚后跟.伸腰及股而两膝柱地为跪.挺直腰板以示敬意和庄重则为长跪.最初称"跽",因为跪时挺身直腰,身体似乎加长了,所以又称"长跪".
 席次席位的次序.古代室内席次以东向(坐西面东)的最尊,其次是南向,再次是北向,最后是西向.堂上席次与此不同,以朝南为尊.
 寒暄问候起居寒暖的客套话.旧时多在拱手的同时说"久仰久仰"或"幸会幸会",然后询问对方家人是否安好等.请教尊姓台甫旧时与人初次见面的礼节.请问对方姓氏,名字.古人除姓名外多有字,号,与人结交如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所以初次见面时多问字号而不问名.
 投刺投名片(帖)求见或代为拜贺.古人把自己的姓名,籍贯,官爵和要说的事.顼刺在削好的竹片上或写在纸上,叫"谒"或"名帖".唐宋以后,"名帖"的使用相当盛行.学生,下属拜谒老师和上级,都得先投递"名帖",然后方能谒见.但到了明清之际,又盛行只投刺,不见面的陋习.拜客者并不是真的想拜客,只望门口投刺,表明"来过了",于礼不失.所拜之人,有的根本就不认识;甚至连马都不下,准备去下一家的只让仆人带着自己的名片到处"投刺".古书中曾描述这种虚应故事的投刺拜客者心情,坐在马背上在人家家门投刺,又惟恐主人出来,主人也担心客人进去.
 见面执挚周代见面礼仪,挚通贽,即礼品.周代人拜谒尊长及走亲访友必须携带见面礼物,天子以黑黍酿成的酒为礼,诸侯以玉为挚,卿以小羊为挚.一般老百姓多以家鸭为挚,但也因男女长幼之别而有多种,如学生以一束干肉为挚,妇女以水果为挚等.
 古人的"执挚"不同于今天走亲访友时的馈赠.一是不能无挚;二是不能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随意选择以何为挚,什么样的人以什么样的物品为挚是确实的;三是挚并非馈赠之物,除表示礼貌外,主要作用是表明身份,在一般情况下,都应在第二天回拜时原物送还.
 回拜也称"回访".客人来访后,主人也应前往复见客人,俗称"回拜".若有来而无往,则为失礼.古时回拜以异日为敬,后世则以同日为肃,至近代可根据情况随意确定回拜日期.
 古时,客人来访必须带见面礼,回拜时应送还客人带来的礼物.但后世回拜时忌原物送还,只有在拒绝对方时才用这种不受礼的方式表明态度.
 以趋示敬趋即小步疾走.卑幼拜见尊长;或经过尊长面前,都不得大摇大摆或慢腾腾地踱步,而应低头弯腰,小步疾走,以示敬意.后世相沿成俗,现在与久别的亲友和尊长见面,仍要快步走向对方,然后握手问候,否则为失礼.
 前行示敬卑幼与尊长同行,不可率先走在前头,应请尊长前行,以示尊敬.陪同客人也是如此.主人需引路时,应说"那我就先走了"诸如此类的话,以示歉意.
 握手初民以石块,棍棒等为武器,若遇陌生人,彼此无恶意,即放下手中的东西,伸开手掌让对方抚摸手掌心,表示手中没有武器,这种摸手习惯沿袭下来,成为今天表示友好的礼节.
 通常是双方伸出右手相握.紧紧相握,屡握不止者表示双方情谊深厚.峨手套时需衔取下手套再握手.男人在平辈间握手不论谁先伸手皆可.男女之间握手,一般应由女方先伸手,轻握片刻即可,否则为失礼.多人相握,不能交叉.
 敬鼻烟壶蒙古族牧民相见礼俗.客人至家中,主人将一袋装有烟粉或药粉的小壶敬献于客人面前,让其嗅一嗅.客嗅后以礼相答.
 献哈达藏族相见礼俗.哈达为白或浅蓝色丝织品,亦有棉或麻织品.哈达愈长,意愈隆盛.献时躬身以双手捧献给对方,受者若与献者地位相当,要双手捧接,且要以自己的哈达回赠,否则为失礼.一般人向大活佛等尊者献哈达,则将其置桌上,或受礼者脚下.生人相见必献哈达,遇喜庆节日也以此为礼.
 请安即问好.旧时卑幼对尊长的问候礼.平辈之间有时也以此为礼.始于辽代,盛于北方.一足跪,另一足立地,垂手近踝关节.后来又演变为垂右手屈左膝.妇女则"请双安",即以手抚双膝,且同时屈之.
  碰头 旧时藏族贵族相见礼俗.地位相当的贵族相见,以额头轻轻相触为礼.
 藏族磕头礼藏族朝观佛像,佛塔,活佛及拜谒长者,都要磕头.磕长头,一般是在有宗教活动的寺庙中进行.两手合掌高举过头,自顶,自额,至胸拱揖三次,然后匍匐在地,伸直双手划地为号,如此反复进行.磕短头,也在寺庙中进行.合掌连拱三次,然后拱腰到佛像脚下,用头轻轻一顶,表示诚心忏悔拜谒长者,要磕短头,表示尊敬祝福.
伸手弯腰 藏族相见礼俗.藏民平常相见,习惯伸出双手,掌心朝上,同时弯腰以示恭敬.流行于青海,甘肃一带藏民之中.
 拥抱维吾尔,俄罗斯,哈萨克,满族等少数民族久别相见时以拥抱为礼.平时相见多以稍稍弯曲身体为礼.
 先问牲畜哈萨克族相见礼俗.哈萨克牧民宾主相见时,通常先问候"麻勒加浓曼姆",意为"牲畜平安",然后问"维玉兴阿母",意为"全家平安".
  接吻 塔吉克族相见礼俗.妇女相遇以接吻为礼.
 吻手塔吉克族相见礼俗.丈夫远行归来,妻子奔出,接捧丈夫伸过来的手掌,多次亲吻;老者远行归来,青年一面向老人问安,一面躬身捧起老人引手,吻其手背.老人则亲吻青年面颊,抚摸其头顶,以示爱抚;青年男子相遇,则热烈拥抱,然后俯身互吻紧握的双手,并不停地互道吉祥.
 抱膝而吻与捧足而吻塔吉克族相见礼俗.塔吉克族人久别相见多以吻手为礼.若遇尊贵长者则抱膝而吻或捧足而吻,以示敬意隆重.此属大礼,只在个别特别隆重的场合才行此礼.
 互道支持塔吉克族相见礼俗.塔吉克人途中两人相遇无论是否相识都要互相问候.若数人相遇,则将自己的双手拇指并拢,并互道"要等力头克提",意为互相支持.
 随儿孙称呼长者随自己的儿孙辈称呼对方,以示爱重或敬意.如称呼子侄为"他叔",称呼亲家母为"他姥姥".汉族和侗族,布依族等许多少数民族均流行.
  待客礼俗
 送请柬请柬是请客的通知书.内容简短扼要,装帧美观精致.现喜庆宴会,或举行重大活动时,为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及邀请者对此事的郑重态度,多向贵客嘉宾发送请柬.
 敲门而后入往友人家拜访,经先敲门为礼,通常轻轻敲三下.若主人家门大开,须先呼喊,待主人应答后进人,否则被视为失礼.
 拥慧古代迎宾礼仪.慧即扫帚.宾客至,家中仆人双手拿着扫帚躬身门前迎接,意思是说家中已打扫干净,欢迎客人光临.
 燃鞭迎送迎送贵宾的礼俗.贵客新至,主人必早候于门外,引颈而望.待客人将人大门时,即燃放鞭炮,以示敬意.客人告辞,主人亦燃鞭送行.
 客来敬茶待客传统礼节.客来捧茶以示礼貌,热情,其方式又因地而异.或以"元宝茶"敬之,或送"七家茶"之礼.敬客斟茶通常以斟半杯为礼貌,俗称"茶七酒八";有的地方则流行三道茶仪式.
 敬生姜豆子芝麻茶湖南待客礼俗.客人新至,必献茶于前.茶中除茶叶外,尚泡有炒熟了的黄豆,芝麻和生姜片.喝干茶水亦必嚼食其中豆子,芝麻和茶叶.吃这些东西忌用筷子等餐具,多以手拍杯口,利用气流将其吸出食之.
 敬元宝茶流行于江南一带.过年时,家中来客,主人在茶杯中放两颗青果"或"金桔",俗称"元宝茶",意为祝新春吉祥如意.
 客来敬烟待客除捧茶外还需递烟,汉族及许多少数民族均行此俗.旧时吸叶子烟者多擦净烟杆吸口并装上烟丝再递给客人.有的还替客人点烟.递香烟时忌单递一支而要递给烟盒.点烟时不能以一根火柴点三支烟.吸烟借火忌拿对方已经点燃的香烟.
 茶七酒八客人来,主人敬茶以斟七分为好,不宜过满;客人喝茶以留少许为有礼貌.若敬酒,则斟八分,以不溢出为敬;客人须少饮,以免喝醉,对主人失礼.
 一尝留三江西,湖北某些地区待客习俗.正餐前主人先捧一碗杂有鸡蛋,大块肉或油煎豆腐的粉条或挂面给客人.若只看不吃,主人则怫然不悦.但若客人非女婿,外甥等至亲而将一碗全部吃光,则为失礼.通常须尝一留三,表示主人诚心待客,客人力食不尽
 宴请入席请客人先进,餐桌靠墙,对着门的一侧,为主宾席.首先应请主要客人入主宾席,然后按自己的身份选择适当位置.
 点菜入席后,要先请主宾点菜,其馀的客人也要一一让到.客人往往不好意思点名贵的菜肴.客人点完,全靠主人布局了.点菜既要突出本地,本店的特色又要照顾主宾的口味,喜好.这一切,在让菜时都可以表达出来:"这个菜,您一定喜欢,请多用一点!"客人心神领会,格外高兴.
 祝酒通常在喜庆佳节以酒助兴,拟措健康有益的祝酒辞来表达良好祝愿.碰杯时,先与主宾碰杯,然后逐一碰杯.以后,虽不必一一碰击,也要举杯示意.让菜,应以主宾为先,然后依次恭让.说话时嘴里不要嚼菜,要等嘴里空时再说.主人,客人都不能只同一两人交谈,要尽量照顾全面.吃东西要文雅些,少夹慢吃,不要发出声响.
 献报酬陪客饮宴,主人先向客人敬酒,称"献",客人饮毕需回敬主人,称"报";主人为劝客人多饮,必先饮以倡之,称"酬".今宴饮仍以先进酒于宾为敬.为劝饮常与客对饮,而以先饮为之导,且口称"先干为敬".
 以歌劝饮汉族富豪之家举宴,旧时多召艺人一旁侍候,以助酒兴.而苗,彝,侗等少数民族则由主人唱酒礼于席间殷勤劝饮,若客不饮或饮之不力,主人会不高兴.
 行酒令渲染气氛,增添雅兴的作用.酒令最初宴饮时,被推举出来督查赏罚,防备酒祸的令官.后世酒令,还指饮酒时所做的争输赢的游戏,输者罚酒.如联吟是酒令官先念一句诗,要求宴饮者在规定的时间联以诗的尾字(或其谐音)起头迅速接念下一句,以下按顺序类接不上者罚饮.
 子女不上桌客至设宴,多由家长(而且多为男性)作陪,不许子女上桌共餐,尤禁媳妇,女儿,否则为失礼.需等客人吃完了再吃.
 饭后不喝酒客人必须先喝酒再吃饭,而且须主人作陪.如主人不喝酒,也不能在客人之前盛饭,否则为失陪,失陪则为失礼.客人如果刚吃过饭,不得再劝其喝酒.饮酒后即"久后犯上",被禁忌.
  送客出门 客人来访,告辞时,主人应出门相送,亲切道别,以示恭敬.
  请年节酒 春节元日之后亲邻之间互相邀饮,至十五日止,俗称请年节
  酒.此时请酒固在岁首,显得格外敬重对方.春节期间为农闲,又备有较多菜
肴,此时办酒,较平日丰盛.
  洗尘 也称"接风",设宴款待远来的客人.
 饯行也称"饯别",泛指以酒食送行.有亲友出远门,必办酒席为之送折柳赠别古代赠别方式.折柳树枝条赠远行亲友.
 赠元宝亲友远出,亲邻多送八或十个煮鸡蛋,名曰"元宝",取一路顺风之意.八暗含"发",十为整数,取十全十美之意.
 酥油抹额蒙古族待客礼俗.贵客至或遇重大节日举宴,主人送上一瓶而先不给酒杯.瓶口上糊有酥油,先由上座客人或长者用右手食指蘸少许酥油而自抹其额,再依长幼之序递抹,事毕主人才拿来杯子斟酒敬客.
 压莱压饭多流行于回族.款待客人吃饭时,主人须为客人压饭压菜,即使客人表示已经吃饱了,但仍要加少许,以示尊敬.客人若不吃,便有失敬之嫌.给客人端饭,端菜时均用右手,客人要用双手相接,否则被视为不礼貌.
 分鸡心苗族礼俗.旧时岭南一带苗民以鸡鸭为待客上品,又视鸡心,鸭心为最贵重的部分.举宴时,主人或席间最有威望的人即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独自吃掉,需与同席的尊长同吃.
 领牲彝族等许多少数民族待客礼俗.执活牲至客人面前,让客人过目后再宰杀烹煮的一种习惯.旨在表明所烹之物非死物,更非借来或窃来之物,以此对客人表示敬意.
全席待客彝族待客礼俗.客至,论其尊重亲疏,分别宰杀牛,羊,猪,鸡款待.所杀牲必尽煮之,且自首至尾乃至四蹄并心肺杂碎均一一捧于客前,名扫"全席",以示表示诚心待客.
以双为敬 满族待客礼俗.客至,必留餐,多享以酒食.上菜以双数为敬.
  油茶待客 侗族待客礼俗.油茶以糯米,茶叶,玉米等为原料,和油块煮成.客至煮茶.
 筷摆十全土家族礼俗.按习惯,杯中酒,碗里饭菜都要吃光吃尽.若主人再添,而客人不吃了,就把筷子在碗上摆成十字,意为"实在吃不下了",表示对主人的尊敬.
 嚼槟榔多流行于傣,黎等族.槟榔有消食健胃作用,家中来客,主人请吃槟榔,表示尊敬.若远来客人不习惯,要加以说明,以求得主人原谅,否则被视为不礼貌.
 水酒敬客佤族待客礼俗.阿佤人多饮以小米,麦子,谷子,白薯等酿成的水酒.饮时以一竹管插入酒坛轻轻吸人口中.敬客时主人多先饮一口,以打消客人的各种顾虑,然后遂给 客人自饮.客人应力饮,否则主人以为你看不起他而不快.
 站立陪客东乡族待客礼俗.东乡族人十分好客,客至主人必殷勤陪伴.用餐时,男宾由男主人招待,但其只站立一旁侍奉,自己不坐不吃,妇女则一概避而不坐.女客则由女主人招待,但她可随客人一同坐吃.
  赠礼俗
 礼品赠答以礼品相馈赠.平日有之,节日更甚.是亲戚朋友,邻居乡里联络感情的重要方式.结婚,探病,访友送礼品,春节送年历,年画,贺年片,端午节送团粽,中秋节送月饼等.
  回报必厚 他人有馈赠,来日回赠时会要比其原赠礼物丰厚.若来而不往,则为失礼.
送七家茶 流行于浙杭一带.立夏之日,家家户户煮新茶,配以名色细果,送亲戚朋友.
送礼不离六大理白族地区礼俗.赠送礼品必带"六"字.其成因有三种说法:白族是六诏后裔,祖先每年要给大唐帝国送礼,各诏均出一份,大唐国赠礼品每为六份,各诏均得一份,故往来礼品必带"六字";一'说取汉字有"有福有禄"之义."禄"与"六"谐音.白族自古用汉字,故视"六"为吉祥之意;汉语方言"六"与白族语言中的"足够"一词音相似,因此,不管你送的东西是多少,只要有"六"就足够了.
 送屠苏袋,同心结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俗称"小年","交年",旧时乡村医生多于此日送屠苏袋,同心结给常往来者,以联络感情.浙江一带较流行,:
 送礼篮流行于景颇族地区.礼篮由藤蔑编成,内装白水酒一筒,料酒一筒,熟鸡蛋两包,糯米饭团两包,其数皆成双.蓝中礼物各有寓意,相传酒筒代表男女两性,水酒是女性,米酒为男性,而本意是让客人饮水酒解喝,以饮米洲驱散疲劳.糯米团意为要像糯米一样互相粘在一起,紧密结合,友好团结.鸡蛋表示纯净,祝愿客人平安健康.
 送酢包儿流行于鄂西土家族一带.凡有喜事,土家人便设宴待客.酒席将散,主人将一碗酌辣椒炒猪肝摆于桌上,且给客人小块红纸数张,让其包裹炒猪肝少许带回家中给小孩吃.
 送喜果得子后去外婆家报喜的一种做法,报喜时需备荔枝,龙眼,花生及染成红色的鸡蛋等礼物,以通知第三日洗儿.外婆家接礼后,随即备喜蛋,衣裙等物回送,所送喜蛋须视所受之数加倍.
 赠糯米饭表达爱情的一种方式,流行于云南苗族.姑娘若相中某一青年,为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便送给男子一包糯米饭,数量越多,表示爱情越深挚.
 以信物定情确定男女爱情关系的一种做法.男女相爱后互赠香罗帕,金戒指等物,以确定双方爱情关系.将信物退回则表示爱情的破裂.丢失信物者表示对爱情不忠.赠送信物时,通常向对方说明信物来历及与自己的特.殊关系,以使对方明白其中的意义.接受信物者,以信物回赠.
 赠戒指以信物定情的方式.戒指又称"指环",多以铜,金,银为原料制成环状.环之首尾相连接,没有裂缝,意味着永久.旧时男女订婚时,男子多赠女方以戒指,或亲自置于女子手指间.
 赠红豆:以信物定情的方式.古时流行于汉族.红豆又称"相思豆".男女相爱有时赠以红豆作为爱情信物,若各居--方,常因睹红豆而生相思之情.
 赠西兰卡普以信物定情的方式,流行于鄂西土家族.西兰卡普即土花铺盖.男女青年相亲时,若女子同意,即将精心编织的西兰卡普送与男子,男子则回赠兽皮等.
 赠花带以信物定情的方式.流行于苗族.花带由苗族少女编织而成,其上织有蛟龙,花卉,禽鸟等图案.姑娘若爱上某一青年,便赠以花带;男方得其花带,多系于贴身衣服上,且故意露出花带穗头,表明他已有了对象.
 赠对子荷包满族以信物定情的方式.对子荷包形似"心"字,缀有葫芦蔓,合在一起即为一个荷包.两只完全一样的荷包,称为"对子荷包".男女相爱后,女方即送男方荷包,姑娘自留一半,以作为确定双方关系的凭证.
 赠槟榔海南黎族以信物定情的方式.男女青年相恋时,多隐身于槟榔淋中以歌试探.若双方情投意合,即在槟榔树下互赠槟榔,以定终身.黎家人视槟榔为贵重之物,互赠槟榔标志婚后夫妇生活美满幸福.
 纸包封原始时代将红色与生命联系在--起,形成了崇红习俗.中国人用红纸包封有两个基本意思:--是表示吉庆,祝贺;二是表示除恶驱邪.婚幂红包,压岁钱,寿礼,小儿周岁生日礼物等场合都要用红纸包封.
 压岁钱过年向小孩送压岁钱是我国流传很广的-种风俗.除夕,吃年夜饭后,由长辈向晚辈分赠钱币.也有的是在大年初一早上,孩童向长辈拜年后,再由长辈发压岁钱.这些铜钱要用红纸包好,穿上红线,挂在小儿胸前,有的用红纸包好以后压在小儿枕头底下,据说能驱邪避魔.现多用纸币.
 台湾民间赠礼台湾民间凡赠人的礼品,必用红纸仔细包好,称之为"红包".逢盛大的节日,亲朋好友之间,互赠"红包",蔚然成风.与此同时,人们零用毛笔把自己的姓名写在红纸片上,每到一户,送上一张,主人收下后,贴在正厅的墙上,以示自己人缘好,结友多.
在台湾,一般不乱送人手巾,扇子,刀剪,雨伞这四类物品.因为台湾有俗语:"送巾,断根,离根."送人手巾,就意味着与人永别;扇子价格低廉,季节性强,一过盛夏就束之高阁,它应验了"送扇,无相见"的俗语;刀剪含有"一刀两断,一剪两断"的意思,这除了被人误解为断绝友情之外,还有不怀好意,粗暴威胁之嫌:台语"伞"与"散"同音,赠人以伞,实是断交的信号.
  成年礼俗
 成年礼又称"成丁礼".男女青年成年时的礼仪.其仪礼形式因民族不同而各具特点.多借行礼向青年讲叙历史知识,生产技能和风俗习惯.
冠礼古代汉族男子成年时的礼仪.男子加冠前为"童子",接近加冠年龄为"弱冠",至二十岁方行加冠礼.加冠后,标志其进入成年,社会予以承认,又予以管理和约束,并可择婚配.
  三加礼 旧时朝鲜成年礼.因在举行仪式时三次更冠而得名.
上头成年礼.旧时流行于藏族.姑娘梳辫子,儿时梳两条,十三四岁梳三条,十五六岁梳五条.十七岁时举行"上头"仪式,多在藏历初二日.届时,亲友携礼品祝贺,父母为其梳头打扮,将发辫改梳几十条,以示其进入成年.
 挽髻成年礼.旧时流行于藏族.贵族男子长至十三四岁,父母选择吉日为其挽髻,将发辫梳到顶编成一个发髻.之后,即可根据自己世袭的地位改穿官服,参加社交活动.
包头帕 瑶族成年礼.婚前男女青年以帽子和头帕表示自己是否成年.幼年时戴花帽,十五 六岁后取下花帽改包头帕.
 换裙礼旧时凉山彝族成年礼.脱去童年的裙子,换上成年的裙子,仪式一般在十五至十九岁之间的单岁举行.举行换裙仪式时,不许男子在场,只准妇女们向换裙者逗笑祝愿;受礼者由妇女为其梳头,带哈帕,换百褶裙.
  及笄 女子至十五岁时,把头发簪起,表示已成年.
  婚嫁礼俗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中国传统婚姻的一般原则.在古代中国,婚姻的缔结原则上由媒妁传言,再由父母决定,当事人往往对自己的婚姻没有直接表示意见的权利.
  六礼 古代结为婚姻的六道手续,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 男家请媒人向女家提出结亲的要求,并以雁为礼物.
  问名 问明待字之女的年岁属肖等.
  纳吉 男方在得知女子的情形后,卜得吉兆,就派人告知女方家长.
  纳征 又叫纳币,意即向女方送聘礼订婚.
  请期 男家择定迎娶吉日,告诉女家.
  亲迎 新郎自己到女家迎新娘.
 拜堂现为婚礼中最重要的大礼.新郎,新娘站在红毡上,女东男西,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拜乃夫妻交拜,接下来就送人洞房.
 传袋新媳妇临门,男家以袋铺地,使新媳妇行其上进门.新媳妇走过此袋,又迅速传到前面铺在地上,叫传袋.袋与"代"谐音,取传宗接代的吉兆.
 合卺新郎,新娘合饮酒的礼仪.卺即瓢.把一个瓢分成两个瓢,各盛以酒,双方执其一而饮之.到宋代,演变为交杯.
  结发 本指女子许嫁时的系缨束发,后移指成婚当晚的夫脱妇缨.
  合髻 唐,宋后的一种婚仪,即新婚夫妇在饮交杯酒前后各剪下一绺头发,绾在一起表示同心.
 挑盖头古时,新娘嫁出时要盖上红色的头巾,出阁上花轿前盖上,在花轿里不能揭去,只有到婆家举行婚礼时,才能由新郎亲手揭去,让贺客亲友一瞻新娘的风采.除了红盖头外,有的地方是戴凤冠,丝穗下垂,把面目完全遮盖起来.
  闹洞房 新婚之夜,亲朋围坐房中,对新郎,新娘百般戏谑,称之为闹洞房.
 见舅姑古婚礼中新媳妇拜见公婆的仪式.亲迎的次日,新媳妇早起,沐浴盛装,天刚明即拜见舅姑.不举行见舅姑之礼,新媳妇的身份就不能得到确定.
  铺房 迎亲前一日,女家派人至男家,与其共同铺设房间,卧具.
  回门 两新人在婚后3天或7天或9天回娘家,行拜门礼.
 义绝夫妻间情义断绝.按照礼法,夫可休妻,妻不可休夫,但在"义绝"前提下,妻子可以离开丈夫.
  七出 古代丈夫遗弃妻子的七种理由:不顺父母;无子;淫癖;嫉妒;恶疾;多口舌;盗窃.
三不去 有三种情况丈夫不能遗弃妻子:妻曾经为公婆守孝三年;娶时男方贫贱,后来富贵;女方娘家已无人.
  合八字 古时订婚,男女互换"八字帖"后,查其出生年月日时是否相克相生.
 相亲议婚礼仪.旧时流行于汉族.包办婚姻下的青年男女,在亲友带领下,约定某地见面,视其相貌丑俊,以议婚约.
  门包 旧时浙杭一带对彩礼的俗称.有大,小门包之分.女家备办嫁妆,男家供其所需,谓"大门包";女家在婚嫁中犒赏仆人之费用,由男家供给,谓之"小门包".
 开金口又称"相叫礼".新郎,新娘拜堂的翌日行相见礼后,新娘退人内室行相叫礼.从公婆到尊长,平辈,小辈,皆由搀扶一一指导,教习新娘呼之.
 抢红蛋侗族婚俗.当抖开洞房里的花被时,男女老幼争抢放在花被子里的糯米裹着的红蛋.据说,抢到红蛋者,不孕妇女可生育,老人能长寿,儿童则活泼健壮.
 背新娘旧时流行于台湾的婚俗.结婚之日,新郎到女家背起新娘,在双方亲友的环护下,跑回男家,并绕庆贺婚礼的广场两周,再与众乡亲见面.最后新郎背着新娘跑回洞房.整个婚礼以跑步开始,又以跑步结束.
 哭嫁旧时鄂西土家族婚嫁形式.其它地区也常见.通常在新娘出嫁前半月乃至一月哭嫁,唱哭嫁歌.其内容大多有哭爹娘,哭哥嫂等.哭嫁形式有多种,有一人独哭,也有姐妹,哥嫂,父母,亲友同哭等,多是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离别之情.
 调新郎又称"答歌",旧时流行于畲族婚俗.男女结婚无礼帖,不事肩舆,不计聘金,赔嫁妆奁除一般的礼物外,多是农具,斗笠,蓑衣等.婚礼简朴而有情趣,以"答歌"形式完婚.新郎到岳丈家迎亲,席上不陈一物,要由新郎指名而歌,如要筷子,则唱《筷歌》;要酒,则唱《酒歌》.新郎唱之,司厨和之,其物也应声而出.吃完之后,新郎又须唱多首歌,把席上的东西一件一件的唱回去.席毕,才与新娘交拜成婚.
同姓不婚 凡同姓不问远近亲疏,或相隔几代,均不能结婚.
阿注婚以女系为主临时结交同居为婚的婚姻形式.流行于永宁的西族."阿族"意为"朋友",男女皆可称.特点是,建立婚姻关系的双方无所谓嫁娶,不单独组成家庭.按其习惯,女子十五六岁,男子十七八岁,开始和异性过同居生活.多在节日,劳动时互相倾吐爱慕之情,结为"阿注",由男子夜间到女家访宿,次日拂晓返母家,同母家成员一起生活.双方互称"阿注",不称夫妻.所生子女,属于女子,由女子抚养,男子不承担抚育责任.
  丧葬礼俗
 告丧古代中原文化认为,父母死后,子女要迅速通知有关亲属和乡里和邻居.唐宋以后,流行以放鞭炮的方法向乡邻报丧致哀.
 奔丧古代汉族认为,接到父母丧讯后,儿女应首先以哭来回报使者,然后详问父母死因,问毕又哭,哭毕即应上路奔丧.奔丧路上,应该吃素.早上见星而行,晚上见星始止,不避昼夜.临到家乡时,应"望乡而哭",若是奔国君丧,则"望都而哭".因病残,临产,坐月子等原因不能奔丧的子女,则应寄物以吊.
 追悼仪式人葬死者之前举行.古代汉族的追悼仪式,多由族长,巫师,道士等主持,一般都要介绍死者一生的功绩,希望死者灵魂能保佑子孙后代发达兴旺.
  纳西族人死后,先火化,后葬骨,行葬前要杀牛一头,请东巴念经,亲友聚于院中跳吊唁舞.
 二次捡骨葬我国南方,东北和沿海地区古今都很流行的一种葬俗,大致有三类:先土葬后捡骨;火葬后再捡骨;同葬后再捡骨.
 崖葬包括悬棺葬,崖墓,崖洞(穴)葬等,涉及到汉族和南方许多民族.如悬棺葬的主要特征是葬在崖上,利用天然洞,绝壁上的天然平台;或在崖上开凿横龛直洞;或在峭壁上凿孔钉桩以放置棺木.
 天葬与水葬现在西藏及邻近地区较为盛行的两种葬法.一般是人死后,喇嘛卜定采用天葬,又卜定日期时辰.葬日,用牛驮尸至天葬场,让尸体仰睡在地;喇嘛念经敲鼓,燃烧柏枝;柏烟冉冉腾起,群鹰飞集空中;喇嘛念经后,在死者腰部或背脊上划一刀或数刀,即由割尸者将尸体分为若干块,抛投喂待群鹰吃尽尸肉后,又将死者骨架,颅骨等砸碎,拌糌粑投以喂鹰.如尸体被完全吃光连骨渣也不剩,则认为死者已升人极乐西天;若未能吃完,则认为死者生前罪恶过大,不能升天,应人地狱.遇到后一种情况,死者亲属往往还得以重金再聘喇嘛念经,以求超度亡魂,逃离地狱.
  水葬也由喇嘛卜定葬法,日期.葬时,用牛驮尸至江边,先由喇嘛敲鼓,念经,尔后抛尸人江.
  火葬 我国最古老,并对现今社会影响最大的丧葬习俗之一.
 居丧守孝古代汉族在埋葬死亡亲属后,还有居丧守孝之俗.居丧期间,不能唱歌跳舞,不能娶妻纳妾,不行房事;上层贵族出入不能走正门,上下不能走中阶;孝子应在父母墓旁搭棚而居.在棚内要求做到"言而不语","对而不答","不与人座";前三日不饮食,前一天内只能吃粥,七天后才能吃蔬菜水果,过"二七"14天后才能吃肉.一般认为,居丧三年之内都不宜饮酒.三年期满,要举行一次隆重祭祀,然后方能起灵除孝.
 扫墓有的也称"挂青","上坟","挂纸".实际上是古代祭祀制度的遗存.汉族,仫佬族,侗族,瑶族等都流行在每年的清明上坟祭祖.现在汉族还普遍保留着此俗.扫墓时,较富有的人家,往往抬着一席丰盛的酒菜到墓地,恭敬地陈列在祖墓前,一面焚化纸锭,一面叩头行礼,然后或在墓地吃掉酒菜,或抬回家再吃;稍次的人家,则只端一两碗酒菜到墓地,也焚化纸锭;再次的人家,则只焚化纸锭,或掘几次泥土,捧堆在坟顶上,再随便折几支嫩绿新枝,插在坟上.
  官场礼俗
 头顶乌纱 明代文武官员着常服时常戴一种以黑色麻纱做的"乌纱帽"所以当官叫做"头顶乌纱".
 花翎,蓝翎清代官员尖顶帽上插有羽毛,这种装饰分"花翎"和"蓝翎",花翎是孔雀翎,起初只赏给满,蒙王公贵族和五品以上近卫军官主战功者.蓝翎是歇马鸡的羽毛,原只赏给五品以下有军功的军官.
 君臣之礼三跪九叩:朝廷大典时臣下观见皇帝时的正式礼节,也是寸臣,外臣见皇帝时必行之礼.臣下见皇帝时跪拜三次,每跪下后,顿首三次.
 清代跪拜礼:清代大臣晋见皇帝行跪拜礼后,不再站起来,只能跪着回答皇帝的问话,这是中国历代官僚在皇帝面前最卑微的举动.清代规定:满官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汉官则自称"臣",非满族而自称"奴才",就是失礼.皇帝会见群臣,也须守一定的规矩,不同的场合对服装要求不同,礼仪也繁简有别.如会议,皇帝必须端坐,穿朝服,备仪卫,个别被召见大臣,也不能有懈怠的样子.
 群官之礼官场中,宰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长.汉代百官见宰相,都行跪拜礼,宰相不必答礼,目受而已.朝堂上,宰相有专席.酒宴上,宰相劝酒群官不能不喝,官员给宰相进酒,宰相可以谢绝.
 唐代的宰相上朝,有专用的道路,参加朝廷大典时,高级官员用全副仪仗,提前打着火把至宫城外等候,火炬成列,称为"火城".宰相的火城未到,清道声先到,其它官员要闻声扑灭自己的火城,不敢与宰相争辉.宰相病休或家中有丧事,有关部门先行在宰相家外搭棚,供百官慰问宰相时在此排班等候.官员拜会宰相,由宰相属官引进,望阶而拜,宰相如不想对此官特别优待,只需端坐受礼.降阶而迎,就是宰相很看重客人的表示.
明,清两代没有丞相职务,但明的首辅和清的军机大臣实际上都贵同宰相.
 宰相以下官员,官场中的人根据各自的品级,职务和加官确定相见时的礼仪.在同级之间,公会时相揖为礼,私金相见,就按其私交程度相机处理.但如果进士出身的官员已升至与录取自己为举人,进士的考官同级,私见时以执弟子礼为多.
 宫廷朝会之礼上古时,君臣相见一律站立,讨论政事时则同坐,文武大臣向君王施礼,拜叩,君王有时也以礼相还.秦汉以后,皇帝威严日渐膨胀,"朕","万岁"等为皇帝专有.但汉时,皇帝还给下官赐坐.
 到宋朝,皇帝为了立天威,乘宰相起立递呈公文之机,密令内侍将相座移去,从此宰相立而论事.到了清朝,大小官员晋见天子,则变成跪见.
  宗法礼俗
 庙坛
 在人与自然方面,古人认为"天"至高无上,主宰一切.日月星辰,山川土地,风雷雨电,牲畜五谷,人间横祸等各有神灵管辖,故有各种庙坛.紫禁城之右建有关于农业生产的额稷坛,每年二,八月第一个辛日行祭.
 基于对祖先的崇拜,于紫禁城之左建有太庙.每年四,七,十月的初一,清明节,岁末,皇帝生辰和忌辰行祭.
  祀后土有地坛,于每年夏至日出时行祭.
  祀太阳有日坛,于每年春分日寅时行祭.
  祀月亮及星宿,五星而有月坛,于每年秋分日亥时行祭.
  祀先农而有先农坛,于每年三月上亥日行祭.
 在众多的祭祀礼仪中,最重要的是祭天.天坛是封建帝王祈谷,祈雨和祭天的场所.按制度,祈谷(祈祷丰年)的具体日期是每年正月上辛,祈雨依例在初夏(农历六月立夏之后的几天内),举行"雩礼",若久旱不雨则再举行"大雩礼";祭天则在冬至.
  礼器
 鼎:炊食器,用于煮或盛肉鱼.一般三足,有二耳.根据周礼,天子配享九鼎.
  尊:铜器铭文常将尊,彝二字联用,尊是礼器的共名,专名时则为酒器而非礼
  器.其形似觚而中部较粗,口径亦大,也有少量方尊.
  觚:饮酒器.觚形细高如插花瓶,如角而孤立.
  爵:饮酒器.因啜酒时发出雀雀之声,所以仿雀而制.
 钟:我国古代的一种礼乐器.古钟以圆钟,扁钟较多.钟圆则声长,故帝王视朝,官吏出署,必击圆钟以集众助威;钟扁则声短,适于做乐器演奏,在湖北省发现的古编钟,是我国独有的古乐珍品.
 古代宫殿的室外设施
 华表:这是一根挺拔笔直的汉白玉石柱,柱身上雕刻有精美的蟠龙流云纹饰;柱取上部横插一块云形长石点,一头大,一头小.顶端还有蹲兽.
其含义是纳谏,又作为某种标志.在北京天安门前,后各有一对华表,镌刻精致,为华表的代表作.倘若将这两对华表仔细对比,则会发现,前面的蹲兽是头向宫外,后面的蹲兽是头朝宫内.
 据说,蹲兽名,性喜望.头向外表示希望外出的君王不要迷恋山光水色,尽快回宫处理政事,名曰"望君归",头向内则表示希望君王不要沉湎于酒色声娱之中,要经常外出走走,体察民情,因而名日"望君出".
 狮置于宫殿的大门旁,分石,铜二类.置放狮子,也是为了显示君王的尊贵和威严.一般而言,狮子皆成双数,左边为雌性,右边是雄性.雄性的左蹄下踏一小球,俗谓"独子滚绣球",雌狮则是右蹄下踏一小狮,俗称"太师少师".前者象征王权,也象征着统一天下,后者象征子嗣昌盛.
 狮子下面的石座四面往往刻有不同的花纹,如正面是瓶(谐平)盘(盛器,谐升)和三支戟(谐三级),以象征"平升三级";右边刻牡丹,松树,象征"富贵长春",左边刻纸笔墨砚,象征"文采风流",后面刻有"八卦八极图",象征镇妖治邪.
嘉量:古代的标准量器,如北京故宫太和殿和干清宫前的两个嘉星,为乾隆初制作.置于此处,是为了表示皇帝的公正.
 日晷:古代的一种计时器.在故宫太和殿前陈列一件,不仅是计'时器,更是皇权的象征,表示皇家控制着天下的时间.
 鼎式香炉:作为宫殿中陈列物的香炉由来已久,造型多样,这类香炉是在铜鼎上再设置重檐式结构.每遇大朝,它便燃烧檀香和松枝,整个宫殿立时香烟缭绕.
 铜龟铜鹤:古代传说,龟,鹤及神灵之动物,寿命长,故而在宫殿前陈列,以表国家之长久和天子之长寿.
  古代宫殿的室内设置
太平有象:象体大粗壮,性格温驯,而又威严,其四脚立地,犹稳如泰山,因所在宫殿皇帝宝座旁之象,既表示了皇帝的威严,又象征社会的安定和政权的稳固.象身上驮一金瓶,瓶内盛五谷或吉祥物,含有五谷丰登,吉庆有馀或其它吉祥之意.
角端,仙鹤:角端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异之兽,能日行一万八千里,通晓四夷之语,置其于帝座旁,显示皇帝是圣明之君,它才侍于其侧.仙鹤亦为传说中的神鸟,它能青春常在,置其于帝座侧,是表明江山永世长存.
盘龙香亭:香亭,初形为香炉,后发展为香筒,再进一步演变为香亭,即亭子式顶.亭下盘内燃放檀香,缕缕青烟从镂空的亭身升起,恰如置身云雾间.因亭子有安定之意,置其于宫殿内,可显示天下大治,国家安定稳固.
  传统美德
 传统道德规范
《尚书》把人的美德概括为九项: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孔子建构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他以知,仁,勇为三达德,在此基础上提出礼,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诚,敬,慈,刚,毅,直,克己,中庸等一系列德目.
 孟子以仁,义,礼,智为四基德,将它扩展为"五伦十教",即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六 德 知,仁,圣,义,忠,和.
  六 行 孝,友,睦,俭,住,恤.
  四 维 礼,义,廉,耻.
  八 德 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三 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 常 仁,义,礼,智,信.
 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报国,克己奉公,
  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现代社交
 介绍在社交场合主动向身边的陌生人作自我介绍是一种礼貌,先向对方问好,得到对方回应后,再报上自己的姓名,单位,同时递上名片.自我介绍不可在他人正在咀嚼食物或与他人交谈时进行,以免尴尬.
 为客人介绍时,一般要把男士介绍给女士,把年轻的地位低的介绍给年长的地位高的,把朋友介绍给初次相识的朋友,把家人介绍给客人.介绍时,手掌要向上,不能用手指点.被介绍给他人时,除长辈,女性,地位高者外,一般都应起立表示友好和尊敬.
递受名片一般地位低,年轻的应先递上自己的名片,身份相同的人也以先递上名片为敬.递名片时应让名字向上正对对方,双手呈上,同时报出姓名或说"请多关照".对方应马上双手接过,然后拿出自己的名片还礼.也可右手递,左手接.接片后不要立即收起,而应先记住对方姓名.
 送礼应以他人能够并乐意接受为原则.送礼时要讲究包装,礼物本身不必太贵重,礼品上的价格标签要先除掉.受礼者要致谢.西方人接受礼物时,喜欢当场打开表示尊重,但中国人却不这样.
 交谈语气要温和耐心,双目注视对方,并适时点头表示尊重和感兴趣.声音要适当,距离较近时,避免面对面而坐,以免唾沫相溅.不要随意批评,嘲讽在场或不在场的人.男士不应掺人女士的讨论圈,不要随便与女士开玩笑.
 赴 宴 受邀后应先致谢,并给对方明确答复.出席宴会时,到后应向主人问好并送上礼物.
  应主动帮邻座长辈或女士拉开椅子,协助其坐下.不要只同熟人或一两个人说话.
 晚辈与长辈碰杯,应起立致意,杯沿应低于他人,以示尊重.喝汤要用汤匙,不能用碗.剔牙时,要用手或餐巾掩嘴.忍不住要打喷嚏,咳嗽时,应将头转向外边,用纸巾掩住口鼻.席间如上洗手间,可借口说"我去打个电话",然后从容地离席,并尽快返回.
  乘车上车时应侧身进入车内,不要头先进去.车中最好的位置是司机侧后位置或司机后边靠窗的座位,应让给尊长,并请其先入座.司机旁边的位置是较低身份的人坐的,可由向导,秘书,警卫员等人座.下车时应用手支撑身体,侧身移位,靠近车门时,先伸出一脚踏地,再伸出头.身体站稳.身份低者应先下车,打开车门等候他人下车,遇老人则应搀扶.如与女乘客,则应并排坐在司机后的座位上,下车时应绕到另一边替她打开车门.

四,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上古服装
 最早的服装应该是在劳动中起源的.相传,古时炎帝神农氏的形象是:身着红色襦,臂膊上戴有形似臂箍的东西,小腿着绑腿,头戴鸟羽帽,足踏皮制鞋,手执农具,俨然是一幅农人的画像.而传说中老百姓民头上戴的不是羽毛帽,而是戴尖帽或圆筒高帽.传说中的形象描绘可能是出自对出土文物中某些形象的分析;可是史前毫无记录,确实难以置信,所以也可能是出于后人的揣度.
 在古代的黄帝,尧舜时期开始有了衣裳,结束了史前那种围披状态.人们穿着这种式样的衣裳,拜祭祖先和天地.人们从经验中得知,早晨天未亮时,天空是黑色(称"玄"),上衣如天,所以用玄色;而大地为黄色,下裳如地,服色即用黄色,以此表达对天和地的崇拜.远古时期,以上衣下裳代表服式,又有上衣下裳相连的"深衣制",这种深衣形式在那时男女没区别.
  魏晋服装
 魏晋服装服饰虽然保留了汉代的基本形式,但在风格特征上,却有独到突出的地方,这与当时的艺术品和工艺品的创作思路有密切关系,其风格的同一性比较明显.
 公元六世纪波斯图案花纹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当时的纺织,服装以及其他装饰物,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一点在敦煌壁画上多有反映.
 魏晋时期规定宫中朝服用红色,常服用紫色.白色为平民百姓服色.这时的服式仍以襦,裙为主,裘是非正式衣服.妇女装饰比较考究,有金环,银约指和绕腕的跳脱等.在质地上宫中与宫外仍有很大区别.
 魏晋的铠甲最普遍的形式是两裆铠,长至膝上,腰部以上是胸背甲有的用小甲片编缀而成,有的用整块大甲片,甲身分前后两片,肩部及两侧用带系束.胸前和背后有圆护.因大多以铜铁等金属制成,并且打磨的得极光,颇似镜子.在战场上穿"明光铠",由于太阳的照射,会发出耀眼的"明光",所以这样称呼.这种铠甲的样式很多,而且繁简不一,有的只是在裆的基础上前后各加两块圆护,有的则装有护肩,护膝,复杂的还有重护肩.身甲大多长至臀部,腰间用皮带系束.
  南北朝服装
 南朝服式以襦裙为主,妇女尤其以着裙为正统,不穿裙而露裤的人,被看做是没礼貌的行为.当时女子头上包白纶巾(是一种配有青丝带的头巾,传说在三国时诸葛亮平时戴此头巾),衣袖长而且窄并加以缕雕花纹.跳舞者穿长衫,并在身上披挂很长的带子,头上束纨巾.
  南北朝服式还有"袍"和"衫",衫在晋时已是必着衣的一种."裘"在此时极为珍贵,以貂裘为最.""是少年喜爱的衣物,浮薄少年更喜爱有色之" ","襦","帔","鹤氅",这些都是此时普及的衣装.
 南朝服式基本上继承魏晋,由于战乱和国度的频繁更替,反映在着装方面也有变化.江南衣式比北方短小,但当时却流行戴小帽穿大衣的风气,有时将一只袖分成两只,一条裙截成两裙,有的款式大领大带,有的衣窄袖小,有的裙长曳地,有的衣长蔽脚.南朝的朝服仍是玄衣.服饰用料有规定,三品官以下的不得穿用杂色绮做的衣服,六品官以下者只能穿七彩绮,不可使用罗绡.南朝的艺术品与服饰风格一脉相承,许多出土的陶俑形象,向我们展示了细腰圆脸型的女子,面目神情十分娟秀,尤其出自江南的俑塑特点更突出,这与服饰的拖地长裙和宽衣披带均十分协调一致.
 北朝的服式,官宦正式场合穿着朱色单衣,便服和军服以为主.穿红色袍就佩带金带,穿小袖长身袍则用金玉带.平民妇女以襦袄为常服,这与南朝并无两样.北朝时期着装衣料中绫锦最为华贵.
 南北朝的卷草花纹是在汉代的云纹图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敦煌造井(单独适合纹样),三角形花(适合纹样)和条状花(二方连续),飞天,云纹等动态形象巧妙地结合起来,既古朴,秀丽,又含蓄柔和.当时的毛织毯,麻布和丝绸都是盛行的产品.
  西周服装
 西周的建立,使社会生产力大大发展和提高了,物质明显丰富起来,社会秩序也走向条理化,并有了规章制度.服饰形制也由于尊卑等级的存在,礼仪的需要而进一步规范化,被纳入"礼治"范围,尊卑贵贱,各有分别.
 这时候服饰的专用界限等级标志开始清晰,品种类别也相应地增加,像宫室中拜天地,敬鬼神时专有祭礼服,上朝大典时有朝会服,军事之中专有从戎服,婚嫁之仪专用婚礼服,吊丧时又有丧服.衣裳虽然还是采用上衣玄下裳黄,但在官职服饰中增加了裳前襟的大带(大带是用丝织或缂制成,宽四寸),玉(以玉为原料,以丝带连系在腰间的挂饰).另外在服色上也开始有了等级差别.西周的服式除宽衣长带的特有风格以外,还吸收了北方鲜卑族(今锡伯族)以带钩束腰的服饰花色(在丝带的接头处,以金,银,铜或铁等金属制成的精细的勾或扣).
  秦代服装
 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统一,服装风格也趋于一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幅员广大,民族众多的封建统一国家.秦王政当上始皇帝之后,立即着手推行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统一度量衡,刑律条令等,其中也包括衣冠服饰制度.不过,由于秦始皇当政时间太短,服饰制度仅属初创,还不完备,只在服装的颜色上做了统一.秦始皇深受阴阳五行学说影响,相信秦克周,应当是水克火,因为周朝是"火气胜金,色尚赤",那么秦胜周就是水德,颜色崇尚黑色.这样,在秦朝,黑色为尊贵的颜色,衣饰也以黑色为时尚颜色了.
 秦代铠甲战服我们从出土文物中可以看见.在陕西临潼出土的陶俑所着铠甲应是秦兵俑中最为常见的铠甲样式,是普通战士的装束,这类铠甲有如下特点:胸部的甲片都是上片压下片,腹部的甲片,都是下片压上片,以便于活动.从胸腹正中的中线来看,所有甲片都由中间向两侧叠压,肩部甲片的组合与腹部相同.在肩部,腹部和颈下周围的甲片都用连甲带连接,所有甲片上都有甲钉,其数或二或三或四不等,最多不超过六枚.甲衣的长度,前后相等,下摆一般多为圆形.
  汉代服装
 中国完整的服装服饰制度在汉朝确立的.汉代染织工艺,剌绣工艺和金属工艺发展较快,推动了服装装饰的变化.
 西汉建立时基本上沿用秦朝的服制.东汉时期穿黑色衣服必配紫色丝织的装饰物.祭祀大典上通用的是"长冠服".皇后的祭祀服是:上衣用绀色,下裳用皂色.皇后的蚕服,上衣用青色,下裳用缥色(浅黄色).汉文帝当政时比较俭朴,自己穿黑色丝织衣,皮鞋.一般官员要穿禅衣,又名"祗服".在西汉时期二百年之中,服饰实行"深衣制",它的特点是象蝉一样的头冠(帽子),红色的衣服,象田字状的领子,戴玉,红色的鞋.深衣形制是上衣下裳相连接缝在一起,做祭服的中衣,要缘黑色边,作为朝服的中衣,需缘红色边,当时男女服用极为普遍.服饰总称"禅衣".禅衣是单层的外衣.禅衣里面有中衣,深衣,其形与禅衣无大区别,只是袖形有变化,都属于单层布帛衣裳.官员在上朝时都要穿黑色禅衣.
 汉衣款式以衣襟分类,可以划分两种:一为"曲裾禅衣",即开襟是从领曲斜至腋下;一为直裾禅衣,是开襟从领向下垂直,此种禅衣又称"".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到东汉,男子穿深衣的已经不多了,一般为直裾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这种服式既长又宽,从款式上官民服用基本没有差别,但从原料和颜色上,却可明显显示等级的不同.
 汉代朝服的服色有具体规定,一年四季按五时着服,即春季用青色;夏季用红色;季夏用黄色;秋季用白色;冬季用黑色.
  汉代着衣有七个特点:
  穿外衣时,由于领大而且弯曲,穿衣时必需暴露中衣的领型;
  穿衣必用白色面料做里;
  袖宽为一尺二寸;
  衫无袖;
  穿皮毛服装时裘毛朝外;
 腰带极为考究,所用带钩以金制成各种兽形,如螳螂形或琵琶形.形象十分生动有趣.一般长度在一寸半至六寸之间,是衣裳中间显要的装饰物.汉带钩从形,色和工艺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较比西周和战国时期,在设计和制作方面都要精美得多.因此颇受男人们的喜爱,佩戴者很多;
  男子保持佩刀习俗,但所佩之刀有形无刃,因此失去了实际价值,主要是显示仪容.
汉代祭服延用"大制度",遵从古礼穿冕服佩绶,佩玉.皇帝,公卿,诸侯均用大,只是在所系玉石的串珠或丝绳的质地上加以区别.皇太后,太后,公卿夫人等的祭服(谒庙服),亲蚕服,朝见服和婚礼服的形式都采用深衣制.
 汉时劳动女子总是上穿短襦,下穿长裙,膝上装饰长长垂下的腰带.劳动男子常服是上身穿襦,下身穿犊鼻裤,并在衣外围罩布裙;这种装束不分工奴,农奴,商贾,士人都一样.
春秋战国服装
 由于连年战争,战国时期各种礼仪逐渐废除不用.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各诸侯国的服饰,由于风土所限,相应地产生一些变化.从近年来湖南长沙出土的战国楚墓中的彩绘木俑身上,可以看到当时很有代表性的服饰特点.这时候的服饰以沿宽边的下身缠绕式的肥大衣服.其缠绕是将前襟向后身围裹,即采取横线与斜线的空间互补,获得静中有动和动中有静的装饰效果.因为衣料比较轻薄,为了防止薄衣缠身,所以采用平挺的锦类织物镶边,边上再装饰云纹图案,即"衣作绣,锦为沿",将实用与审美巧妙地结合.这些构思与制作方法都充分体现了古人设计的智慧与聪敏.战国时期男子着装,衣长不过膝,以连续矩纹和条纹作装饰,此种图案与当时的漆器器皿边饰十分相似.
 男装以交叉领,窄袖,腰间束带为基本样式.战国时期的带钩质地多为金,银,铜,铁,玉,在带钩上刻有花纹,有时也镶上绿松石,显示尊贵富有.还有一种金银错的手工工艺,对金石进行加工后,其外观更加精致华贵.战国时期的冶铁业比较兴旺,可以制做男人身上悬挂的铜刀;工艺也属上乘,如一种二十五公分长的小弯刀,刀背上雕刻有各式花纹,当时广为人们喜爱和佩带,名为"容刀".这时的挂刀,已不完全为实用,很大程度上装饰取代了实用.
  商代服装
中国古代的殷商时期开始有了文字,那时的文字绝大多数是象形字,甚至是图画.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见到衣,履,黄裳,带,袂等反映服饰着装的字样.从出土的人物形象中,看到的玉佩,玉环,耳坠,项饰,笄,梳,以及丝绸,麻布和铜饰,分辨出精美的饰物和考究的衣物,但这些均为贵族所有.说明服装与服饰体系正进一步完善.
衣,裳,冠,履,帽,袜等服饰形制的不断出现,表明人们对服装的理解也日益提高,逐渐从单纯的实用功能,向装饰点缀方向发展,从而使古代服饰趋向完整和统一.
  唐代服装
 唐朝还流行女子穿"胡服"."胡服"就是西域人的服装.腰带形式也深受胡服影响.在此以前,人们的腰饰是以金银铜铁,这时候流行系"蹀躞带",带上有金饰,并扣有短而小的小带以作系物之用.这种腰带服用最盛是在唐代,以后延用一直至北宋年代.
 盛唐以后,胡服的影响逐渐减弱,女服的样式日趋宽大.到了中晚唐时期,这种特点更加明显,一般妇女服装,袖宽往往四尺以上.中晚唐的贵族礼服,一般多在重要场合穿着,穿着这种礼服,发上还簪有金翠花钿,所以又称"钿钗礼衣".
 唐高宗以后,以紫色为三品官的服色;浅绯色为五品官服色,深绿色为六品官服色,浅绿色为七品官服色,深青色为八品官服色,浅青色为九品官服色,黄色为宫外之人及庶民服色.
 唐装还对邻国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日本和服从色彩上大大吸取了唐装的精华,朝鲜服也从形式上承继了唐装的长处.唐装襦裙线条柔长,十分优美自如,用料主要是丝织品,因此它的衣物以"软"和"飘柔"著称.唐装本身品类多,善变化,从外形到装饰均大胆吸收外来服饰特点,多以中亚,印度,伊朗,波斯及北方和西域外族服饰为参考,充实唐代服饰文化,使得唐代服饰丰富多采富丽堂皇,风格独特奇异多姿,成为中国历史服饰中的一朵奇葩,世人瞩目.
  宋代服装
  宋朝历史以平民化为主要趋势,服装也质朴平实,反映时代倾向.
 宋代女子服装分三种:一为自皇后,贵妃至各级命妇所用的"公服",一为平民百姓所用的吉凶服称"礼服";一为日常所用的常服.
 宋装继承唐装,女服仍以衫,襦,袄,背子,裙,袍,褂,深衣为主.绝大部分是直领对襟式,无带无扣,颈部外缘缝制着护领.服式采用衣袖相连的裁剪方式.有的限于面料的幅宽,因而在衣片的背部或袖椿部分采用接缝和贴边装饰.单夹衣有前身短后身长的式样,也有无袖的大背心式样.出土的衣服都在领边,袖边,大襟边,腰部和下摆部位分别镶边或绣有装饰图案,采用印金,刺绣和彩绘工艺,饰以牡丹,山茶,梅花和百合等花卉.
宋代品官制度基本上沿袭前代,因此宫中的官服也与前代相仿,分为朝服,祭服,公服,戎服,丧服和时服.朝服是红衣红裳,内穿白色罗质中单,外系罗料大带,并有绯色罗料蔽膝,身挂锦绶,玉,玉钏,下着白绫袜黑皮履.除这种朝服是统一样式外,官职的高低是以搭配的不同来区别的.主要是在有无禅衣(中单)和锦绶上的图案上作级别变化.穿朝服时必戴"进贤冠"(一种涂漆的梁冠帽),"貂蝉冠"(又名"笼巾",是以藤丝编成形,上面涂漆的冠帽),獬豸冠(属进贤冠一类).
公服即常服,又名"从省服",以曲领大袖,腰间束革带为主要形式,另有窄袖式样也.这种服式以用色区别等级.如九品官以上用青色;七品官以上用绿色;五品官以上用朱色;三品官以上用紫色.到宋元丰年间用色稍有更改,四品以上用紫色;六品以上用绯色;九品以上用绿色.按当时的规定,服用紫色和绯色(朱色)衣者,都要配挂金银装饰的鱼袋,高低职位以此物加以明显的区别.
时服是按季节赐发给官臣的衣物.上至将相皇帝大将下至侍卫步军,赐发的品种有袍,袄,衫,袍肚,裤等.所赐之服大部分是织有鸟兽的锦纹.
宋代男子除在朝的官服以外,平日的常服也是很有特色的,常服也叫"私服".宋官与平民百姓的燕居服形式上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在用色上有较为明显的规定和限制.
宋时常服有如下几种:
"袍"有宽袖广身和窄袖窄身两种类型,有官职的是锦袍,无官职的是白布袍.
"襦","袄"为平民日常穿用的必备之服.
"短褐"是一种既短又粗的布衣,为贫苦人服.
" 衫",这是一种裳下摆接一横 的男人长衫.
"裳",沿袭上衣下裳的古制.是冕服,朝服或私居服的式样.宋时也有上衣下裳的穿法.男子也穿用对领镶黑边饰的长上衣配黄裳.居家时不束带,待客时束带.
"直裰"是一种比较宽大的长衣.由于下摆无衩而背部却有中缝而称"直裰".
"鹤氅",宽长曳地,是一种用鹤毛与其他鸟毛合捻成绒织成的裘衣,十分贵重.
此外宋代男式衣着,还有布衫和罗衫.内用的叫汗衫,有交领和颌领形式.质料很考究,多用绸缎,纱,罗.颜色有白,青,皂(黑),杏黄,茶褐等.袄的质料有布,绸,罗,锦,丝和皮.袄的用色有青,红,枣红,墨绿,鹅黄等几种.贵族裤子的质地也十分讲究,多以纱,罗,绢,绸,绮,绫,并有平素纹,大提花,小提花等图案装饰,裤色以驼黄,棕,褐为主色.
元代服装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时代,服装服饰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元太祖成吉思汗自1206年建都,灭西夏,金之后,民族组成主要以蒙古族为主.元代由于民族矛盾比较尖锐,长期处于战乱状态,纺织业,手工业遭到很大破坏.宫中服制长期延用宋式.直到l321年元英宗时期才参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上衣连下裳上紧下短,并在腰间加襞积,肩背挂大珠的"质孙服"制,汉人称"一色衣"或"质孙服".这是承袭汉族又兼有蒙古民族特点的服制.
 "质孙服"服用面很广,大臣在内宫大宴中可以穿着,乐工和卫士也同样服用.这种服式上,下级的区别体现在质地粗细的不同上.天子的有十五个等级(以质分级层次〉.每级所用的原料和选色完全统一,衣服和帽子一致,整体效果十分出色.比如衣服若是金锦剪茸,其帽也必然是金锦暖帽;若衣服用白色粉皮,其帽必定是白金答子暖帽.天子夏服也有十五等级,与冬装类同.百官的冬服有九个等级,夏季有十四个等级,同样也是以质地和色泽区分.
 "比肩","比甲"也是常服."比肩"是一种有里有面的较马褂稍长的皮衣,元代蒙人称之为"襻子答忽"."比甲"则是便于骑射的衣裳,无领无袖,前短后长,以襻相连的便服.元代男子的公服多随汉族习俗,常服的外面,罩一件短袖衫子,妇女也有这种习俗(称为襦裙半臂).
 元代女服分贵族和平民两种样式.贵族多为蒙人,以皮衣皮帽为民族装,貂鼠和羊皮制衣较为广泛,式样多为宽大的袍式,袖口窄小,袖身宽肥,由于衣长曳地,贵夫人外出行乐时,必须有女奴牵拉.这种袍式在肩部做有一云肩,即所谓"金绣云肩翠玉缨",十分华美.作为礼服的袍,面料质地十分考究,采用大红色织金,锦,蒙茸和很长的毡类织物.当时最流行的服用色彩以红,黄,绿,褐,玫红,紫,金等为主.元代平民妇女穿汉族的襦裙,半臂也颇为通行,汉装的样子常在宫中的舞蹈伴奏人身上出现,唐代的窄袖衫和帽式也有保存.此外受邻国高丽的影响,都城的贵族后妃们也有模仿高丽女装的习俗.
  明代服装
到明代服装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前襟的纽扣代替了几千年来的带结.但是纽扣并非始于明代,从元代的辫线袄子腰围部分曾经见到过钉纽扣的形式.纽扣的使用也是一种变革,体现着时代的进步.另外理学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装风格.
明装与唐装相比,在于衣裙比例的明显倒置,由上衣短下裳长,逐渐拉长上装,缩短露裙的长度.衣领也从宋代的对领蜕变成以圆领为主.
 明代女装上衣是三领窄袖,身长三尺,露裙二,三寸.当时扬州流行一种新式样:女衫长二尺八寸,袖子宽一尺二寸,外护袖镶锦绣,冬季镶貂狐皮.裙装在明代初年用色偏向浅淡.裙褶十分盛行,有细密褶纹,也有大褶纹.褶纹装饰十分讲究.有一种名为彩条裙,每条选用一种颜色缎,每条色缎上绣出花鸟纹饰,带边镶以金线可成为独立的条带,将数条这样的各种彩条拼合在腰带上,就成为彩条飘舞的裙子,因此取名"凤尾裙".有的还将整块缎料用手工做成细褶纹,取名"百褶裙",一种二十四褶裙取名"玉裙".明代还有一种特殊式样的帔子,由于其形美如彩霞,故得名"霞帔".这种帔子出现在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得此名.到宋代将它列入礼服行列之中.明代服用此式较为普遍,它的形状宛如一条长长的彩色挂带,每条霞帔宽三寸二分,长五尺七寸,服用时绕过脖颈,披挂在胸前,由于下端垂有金或玉石的坠子,因此越发显得高贵.
 有一种出自元代的无领对襟马甲,又称"比甲",是宫廷中皇后的专用服式.后来逐渐传入民间,扩大了服用范围.比甲盛行于明代中期,主要受青年妇女的偏爱.从形式上看与隋唐时期的半臂有渊源关系,后来清代出现的马甲,就是这种比甲的变形.
 明式服装的另一个特色是襟上佩佳饰物,并且十分醒目.都是些金,珠,玉等材料做成的各种饰物.其中垂挂在胸前的叫"坠领";系在前襟的叫"七事";走起路来有响声的叫"禁步",这些佩饰统称"杂佩".另有一种特别的佩饰,是在一条金链上,以环相连挂着四件小物件:即镊子,牙签,耳挖子和小刀,是些妇女的生活实用品.
 明代男装以方巾圆领为代表形式,儒生所着衫与当今舞台上京剧书生的服饰极为相似.其特点是宽袖,皂(黑)色缘边,青圆领,皂绦软巾垂带.
官服是云缎圆领袍,另有外加云缎外套的穿法.这种袍长离地一寸,袖长过手,袖椿(指袖身)宽一尺,袖口宽九寸.
 水田衣是明代一般妇女服饰,是一种以各色零碎锦料拼合缝制成的服装,形似僧人所穿的袈裟,因整件服装织料色彩互相交错形如水田而得名.它具有其它服饰所无法具备的特殊效果,简单而别致,所以在明,清妇女中间赢得普遍喜爱.据说在唐代就有人用这种方法 拼制衣服. 
  清代服装
 清朝是以满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机构,满族旗人的风俗习惯影响着中原地区.几千年来世代相传的传统服制度,由于满族八旗兵的进关而遭到破坏.可以说这种变革,是中国传统服制的又一次飞跃,是历史上"胡服骑射","开放唐装"之后的第三次明显的突变.
 历时数千年的宽袍大袖,拖裙盛冠,潇洒富丽,纤细柔弱,与衣身修长,衣袖短窄的满装形式,形成鲜明的对比.旗装以它用料节省,制作简便和服用方便,取代了古代的衣裙的繁复,这是后人易于接受的主要原因.
 满族的旗装,外轮廓呈长方形,马鞍形领掩颊护面,衣服上下不取腰身,衫不露外,偏襟右衽以盘纽为饰,假袖二至三幅,马蹄袖盖手,镶滚工艺装饰,衣外加衣,增加坎肩或马褂.其造型完整严谨,呈封闭式盒状体,因此形象肃穆庄重,清高不凡,而独树一帜,突破了几千年来飘逸的塔形衣冠.时至今日,它对现代服装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随时代发展,经过加工曲线突出修长秀丽的旗袍,已经形成了汉民族的服饰代表,显示了东方女性的温柔与内涵,具有永恒存在的价值.
 旗袍或短装有琵琶襟,大襟和对襟等几种不同形式.与其相配的裙或裤,以满地印花,绣花和裥等工艺手段作装饰.襟边,领边和袖边均以镶,滚,绣等为饰.清初满族妇女与男人的装扮相差不多,不同之处只是穿耳梳髻,未嫁女垂辫.满族妇女不缠足,不穿裙,衣外坎肩与衫齐平,长衫之内有小衣,相当于汉族妇女的肚兜,衣外之衣又称"乌龙".




汉 素纱禅衣
湖南长沙出土
汉 "万世如意"锦袍
新疆民丰出土
汉"延年宜寿大宜子孙"
锦袜 新疆民丰出土










汉 彩绘木俑服饰
湖南长沙出土
汉 彩绘帛画
湖南长沙出土
晋 富且昌宜候王夫延命长
织成履 新疆吐鲁番出土









唐《簪花仕女图》服饰
辽宁博物馆藏
唐 仕女绢画服饰
新疆吐峪沟出土
唐 锦衣女俑服饰
新疆吐鲁番出土









唐 变体宝相花纹锦鞋
新疆吐鲁番出土
宋 灵鹫蛷路纹锦袍球
新疆阿拉尔出土
宋 烟色牡丹花罗背心
福建福州出土






宋 缠枝花纱单衫
江苏镇江出土
元 对襟绸上衣
江苏无锡出土
明 圆领大袖衫
江苏杨州出土






清 琵琶襟马甲
传世物
清 月白缎绣云龙袷朝袍
故宫博物院藏
清 孔雀羽穿珠彩绣云龙吉服袍
故宫博物院藏








清 刺绣五彩金龙朝褂
故宫博物院藏


  传统民族服装 —旗袍马褂
 马褂,旗袍是清代男女的典型服饰.现已成为中国的传统服装之一.
 马褂是一种穿于袍服外的短衣,衣长至脐,袖仅遮肘,主要是为了便于骑马,故称为"马褂".满人初进关时,只限于八旗士兵穿用.直到康熙雍正年间,才开始在社会上流行,并发展成单,夹,纱,皮,棉等服装,成为男式便衣,士庶都可穿着.之后更逐渐演变为一种礼仪性的服装,不论身份,都以马褂套在长袍之外,显得文雅大方.
 马褂的样式有琵琶襟,大襟,对襟三种.琵琶襟马褂,因其右襟短缺,又叫缺襟马褂,穿上它可以行动自如,常用作出行装.大襟马褂,则将衣襟开在右边,四周用异色作为缘边,一般作常服使用.对襟马褂,其服色在各个时期有多种变化:初沿天青色,至乾隆中期,又尚玫瑰紫,后又推崇深绛色(人称"福色"),到了嘉庆年间,则流行泥金及浅灰色.大袖对襟马褂可代替外褂而作为礼服使用,颜色多用天青色,大小官员在谒客时常穿此服,因其身长袖窄,也称作"长袖马褂".
 马褂中有一种颜色不能随便使用,那就是黄色.黄马褂,是皇帝特赐的服装.穿着这种赐服的人,主要有三类:一是随皇帝"巡幸"的侍卫,称为"职任褂子";二是行围校射时,中靶或获猎多者,称为"行围褂子";三是在治事或战事中建有功勋者,称为"武功褂子",这些人还要被载入史册.只有这种御赐的马褂才可以随时穿着.
 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在清代,妇女服饰可谓是满汉并存.清初,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中期,满汉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日盛,甚至出现了"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况,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一些达官贵妇中流行起来.
 到了20世纪20年代,受西方服饰影响,经改进之后的旗袍逐渐在广大妇女中流行起来.这种旗袍是汉族妇女在吸收西洋服装样式后,通过不断改进,才进入千家万户的.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改良后的旗袍在20世纪30年代,几乎成为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


五,中国传统民居文化


 建筑起源于人的居住需要,因而,民居几乎是和人类的文明同时发展起来的,它是历史最悠久,范围最广泛,形式最多样最基本的建筑样式,是宫殿,祠庙,寺观等建筑类型的基础和源泉.民居作为宁和,朴素的安居之所,既满足了人的居住功能的要求,又具有一定的精神意义,它所形成的文化功能与氛围总是与"家"联系在一起,让人的生活和精神得到休憩与寄托.
 我国的建筑起源于一个"防"字,由"防"的理念衍生出向心性的平面构成,是一种理想的美的构成.之所以会有这一理念,是与古代中国不断遭受外敌入侵的历史有关.同时,北方中原地区的民宅为了防止寒风与风沙的侵袭也不得不筑起高墙将住宅尽可能地围合起来.从古代新石器时代的住宅群遗址中就可以看到这种向心式的住宅构成.到了夏商,中国已经有了将房屋设置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央设置内(庭)院的平面形式,被称为"四乡之制".西周时期,出现了中国已知最早最完整的四合院.进入汉代以后,四合院住宅已经相当成熟,直至近代,中国民居仍然保留着厚厚的外墙,房屋围抱着中央院子或天井的形式.竖起坚固的墙壁,将住宅,村落,城市包围起来,可以说是中国建筑最基本的行为.
下面从多个角度对我国传统民居进行大致的介绍.
  一,从造型的角度,分为规整型和非规整型民居.
大量的民居造型都很规整,首先表现在平面布局的中轴对称,其中典型的当属北方四合院,它是独立的长方体生活空间.进入四合院之前首先得穿过胡同,胡同是夹于四合院侧面高墙之间的宁静的小巷.叩开两侧点状设置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被称为照壁的砖墙,上面通常点缀着一些精致的砖雕.照壁的后面是前院,前院和内院通过垂花门相连,穿过垂花门是位于住宅中心位置的内院,院子四周由四栋房屋相互围合,"四合院"因此而得名.院子正面朝南的主屋称为正堂,东西两侧为厢房,对面是倒座的副房.在主房之后还设有后房.整座四合院以东西厢房,南部倒座和后房的外墙体为外墙,外墙不设一扇窗,空间造型十分封闭,只在四合院外墙的东南一隅开一扇门,以供出入.该四合院具有中轴意识其中纵轴向穿越整座四合院的南北重点,除了设于东南一隅的院门,整座四合院在平面立面上是对称的.
 这种四合院形制的空间封闭性,在生理意义上,处于出于中国北方天气较为寒冷之故;在心理意义上,契合一个家族的向心,内敛气质.而基本上的中轴对称可以看作传统儒家思想讲究规矩,规范的特点在建筑上的体现.这类民居形制,可以说是中国民居的常式,即以院落为空间组合的,几重进深的,中轴对称的空间布局.
 其次,这种规整型民居多见于北方.从文化性格看,北方人相对要比南方人更注重于文化规范.北方天寒,物多收敛,人的心态比较严谨,儒家的实践理性所崇尚的是现实实践,冷静和脚踏实地的生活态度,伦理规范,所以注重人生秩序与有条不紊的居住空间的出现,是不足为奇的,并且北方古代地广人稀,所以北方四合院等民居的庭院一般比较宽阔,这样也可以接纳更多宝贵的阳光.
 非规整型民居以南方为多见.尤其在丘陵地带,地形地理复杂多变,建筑不得不因地制宜.有的民居平面呈"一"字形,有的为曲尺形;有的有院落,呈马鞍形,有的没有院落,这种没有院落的民居,以临街就建的南方民居建筑为多见;有的孤村独特建于山坡之上,室内平面错折多变;有的由多座毗邻的民宅组成一个连续多变的空间序列,平面和立面都可能参差不齐.总之,在文化心理上,南方由于气候趋暖,人的心态活动多变,加以地基条件的限制,尤其是文化传统的不同,其民居的非规范性可能明显一些.
 二,按建筑构造方式分类.
 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由砖土建造的砖墙结构的北方中原地区的住宅;以木结构为主的云南,西南地区的住宅;江南地区内部主体木结构外包砌墙体的砖木混合结构住宅.在此基础上,又可粗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北方的典型住宅,住宅室内不铺地板,四周是坚固的土墙或砖墙,再加上小小的屋顶,是一种墙壁型的住宅,四合院就属于这种类型,同时也是内庭型住宅;另一类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典型住宅.在柱子上架上楼板与屋顶,周围几乎没有墙壁的简单围合的屋顶型住宅.为了防御沙尘暴及北方敌人的来犯,北方住宅多用墙壁型.相反,为了适应多雨湿润的气候以及充分利用丰富的木材资源,南方多为屋顶型住宅.在古代中国,墙壁型住宅和屋顶型分别分布在长江的南北两侧,后来墙壁型住宅的范围逐渐扩大,越过长江向南发展,于是屋顶型的分布范围就往西南方向退缩.同时,在这两者之间就出现了二者的折中型,这也可以被认为是汉族文化逐渐向长江以南一带发展的具体表现之一.北方墙壁型住宅一般设有用来应付干燥严寒气候的取暖设施——炕,而且为了能获得充足的阳光,大多采用由一层平房围合出内院的布局.相反在纬度较低的长江及江南地区,为了避开强烈的阳光而由二层或多层房屋围合处又高又窄的天井空间,这样的内庭型住宅非常多见.而外部由高墙围着,内部是各层楼板及屋檐外挑的木结构住宅,可以看作是对北方墙壁型住宅的一种折中.
  三,按地域分.
 若以长江为界划分南北的话,一类是北方多见的在坚固的砖砌墙体上加盖简单的屋顶,在不铺地板的房间里生活的墙壁型住宅;另一类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在柱梁上架设楼板和屋顶的开放性墙面的屋顶型住宅.随着汉民族的南下迁移,墙壁型才越过长江向南扩散,因此被推挤到了西南地区,直至今日,在墙壁型与屋顶型的中间地带混存着二者的折中型住宅.
 江南传统住宅从总体上来看应属于墙壁型.高高的砖砌外墙,底层不铺设地板,沿用了四合院的平面布局,同时为了对付冬季的寒风,用高高的墙壁来防止热量的散发,而夏天为了防止强烈的太阳光同时保证有效的通风,当地人构筑了这个二层或三层的天井.住宅所有的建筑围合着天井,而且比起四合院的内院,天井更窄更深.但没有了北方特有的暖房设施"炕".另外,外墙内侧二层或三层的优美木结构部件暴露在外,内部各室向着天井开放,即同时具有屋顶型住宅的特征.这是一种以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作为基础的布局,维护着家族的某种生活秩序.所以,江南的传统住宅并不是纯粹的墙壁型,可以作为一种折中型住宅来考虑,即江南地域文化培育出的特有的中间型的建筑样式.
 四,从生活在传统民居中的人的生活习俗,行为特征与空间模式的互动角度,大体上分为院落式民居,楼居式民居和穴居式民居.
 在所有民居模式中,院落式民居是中国最普遍的一类民居,也是民居形态中使用和结构技术最先进,构成要素最丰富,"礼"的层次最复杂和装修装饰最多样的一种类型.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封闭而有院落,中轴对称而主次内外分明.典型的四合院在北方分布极为广泛,尽管在规模,构成,装修装饰,院落小品有许多变化,但其基本形态特征是共同的.另外,还有多见于农村的三合院,二合院,虽不及典型的四合院那么完整,但都无一例外地保有大门,围墙,院落,正厢房,应该说都是一种合院,是院落式民居的简易形式.文学泰斗林语堂从社会心理层面表述了中国人喜爱院落式民居的原因,他指出:院落式民居正像中国建筑的屋顶一样,被覆地面,而不像哥特式建筑塔尖那样耸峙云端.这种精神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为人们尘世生活的和谐幸福提供了一个衡量标准:中国式的屋顶表明,幸福首先应该在家里找到.
 干栏式民居是一种下部架空的住宅,是楼居式的典型代表,它具有通风,防盗,防潮,防兽等特点.这种楼居形式把楼居的空间形态和组合,依山就势的支撑,悬挑和错层以及木构件的卯榫技术推向了极高的水平,它和少数民族具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民俗文化相结合,体现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特点是用竹或木为柱梁搭成小楼,上层住人,下层作牲畜圈或储存杂物之用.《旧唐书》曰:"人并楼居,登梯而上,号为干栏."
 传统的典型干栏木楼全身是木,房屋平面呈矩形,屋顶为双坡大悬山式,架空二至三层,家家户户多沿山坡密集聚合.干栏式住宅尽管室内空间较暗,但出檐深远,遮住阳光的辐射,外廊也对此作了补救.对于多雨湿润的地面有隔离作用,通风较好,适应当地气候.

 穴居式民居最典型的代表是窑洞民居.中国的窑洞民居在形式上分为三类,一种是在山坡,土塬的沟崖地带挖一口窑,平着伸进去,前面有比较开阔的平川地,从侧面看,这种地形很像靠背椅的形式,这叫靠崖式窑洞;一种是在平地上向下挖,挖成一个凹的大院子,再向这个院子四周挖窑洞,这叫下沉式窑洞,这种窑洞从远处看不到,就像是平地一样,只有走近才能看到地上一个个的凹坑,向坑里一看,下面是一户户的人家,正因为如此,人们便了四句打油诗来形容"进村不见村,树冠露三分,麦垛星罗布,户户窑洞沉".下沉式窑洞是窑洞最为奇特的一种;还有一种是在地上用砖砌成一个窑洞式的房子,这叫独立式窑洞,是窑洞中最高级的一种,也是建筑造价最高的一种,实际上就是现代建筑中的覆土建筑.独立式窑洞和挖的窑洞室内感觉是一样的,上面是拱券,后墙不开窗,但房前设檐廊,檐廊和窑洞的门窗是装饰的重点.
 地下建筑的优点在于,没有每隔十到十五年就要翻新屋面的工作,不必考虑风,冰雹,雨,雪或其他自然因素的侵袭;采暖或制冷比普通房屋要省一半到三分之二的费用;防火性能良好,火灾向邻近房屋蔓延的机会少,抗地震性能强,还能防御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侵害,在很冷的天气,也不会有水管冻结或冻裂的问题.另外,还不受交通噪音和邻居噪声的干扰,给居住者提供了安静隐私的环境;建筑的寿命长,使用费用低,而且地下建筑的地板能承受更高的荷载;还有一点即地上建筑所形成的"建筑森林",破坏了大自然的面貌,而地下建筑能保持自然的美景.
 中国传统民居的风格和实用价值常和当时或当地的自然特点,人文风俗联系起来,并且,各地各时各族的古民居均具有自己的特点,组成了风格明显的体系.另外,通过总体布局的变化,建筑空间的灵活组合,建筑造型的意匠和细部构造等的艺术处理,中国传统民居表现出强烈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地方特色,显示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面貌.


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中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元宵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元宵"的来历
 元宵作为一种食品,原本是元宵节的专有节令食品.元宵成为一种节令食品,据说是从宋代一种名叫"饣追(dui)子"的食品发展而来的.饣追子,实际就是一种圆的薄饼,《玉篇》中说蜀人"呼蒸饼曰饣追".《北齐书·陆法和传》记载说:"于是设供养,具大饣追薄饼."这说明,"饣追"作为圆饼并不是宋代才出现的,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只是在当时还没有成为节令食品而已.
 另据唐人卢言的《卢氏杂说》记载,在宋以前,饣追子已经成为了宫廷里的主要食品.《太平广记》引录了《卢氏杂说》所记载的一位专为唐代宫中做饣追子的能手"尚食令"(专供膳食的官):"冯给事入中书祗候宰相,见一老官人衣绯,在中书这里记载的是造饣追子能手("尚食令)在冯给事家做饣追子的过程.从这个记载可以看出,唐代的饣追子已经不同于南北时期的"大饣追薄饼"了.南北时期的"大饣追薄饼"可能是蒸的或者是烙的,唐代的饣追子,已经是油炸的大圆饼了.看上去有点近于今天的油炸糕或油炸元宵了.
这种近于今天的油炸糕或油炸元宵的"饣追子",到了宋代又有很多称谓,而且发展为元宵节的节令食品了.例如北宋人陶谷撰《清异录》就把这种饣追子称之为"上元油饣追"了,说明在北宋时饣追子就已经成为了元宵节的专门食品.可能因为"上元油饣追"又圆又光又好吃,所以又得名"油画明珠".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元宵节的食品,就有这种饣追子.但并不称"油饣追',而是称"焦饣追".《东京梦华录·十六日》介绍汴京所卖元宵节食品时写道;"市人卖玉梅,夜蛾,蜂儿,雪柳,菩提叶,科头圆子,拍头焦饣追.唯焦饣追以竹架子出伞上,装缀梅红缕金小灯笼子,架子前后亦设灯笼,敲鼓应拍,团团转走.谓之'打旋罗',街巷处处有之."从这段记载看,'焦饣追'乃是元宵节的重要节令食品,所以售卖时还要"打旋罗".《东京梦华录》中提到的"圆子饣追拍".也是"焦饣追",是"焦饣追"的另一种称谓.
 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元宵节的食品时写道;"节食所尚,则乳糖圆子,科斗粉,豉汤,水晶脍,韭饼,及南北珍果,宜利少,澄沙团子,滴酥鲍螺,酪面,玉消膏,生熟灌藕,诸色花缠,蜜煎,蜜果,糖瓜蒌,煎七宝姜豉,十般糖之类,皆用镂装花盆架车儿,簇插飞蛾红灯彩益,歌叫喧阗."这里记载的食品是元宵节街上售卖的节令食品."乳精圆子","饣追子"居首位."乳糖圆子"和'饣追柏"即后来的元宵,"乳糖圆子"可能是水煮的,"饣追柏"可能是油炸的.
 元宵节食品油饣追之所以被称为"圆子"("浮圆子","乳糖圆子"),主要因为这种食品的形状是圆的."圆子"之所以逐渐被人们选定为元宵节食品,可能也主要是因为它的形状是圆的.元宵之夜,天上的月亮圆圆的.人们食"圆子'"有拜月和祭月的意思;"圆子"圆圆的,象征着天上的月亮.另外,元宵夜,全家人团聚一起,吃着圆圆的"圆子",仰望着天上圆圆的月亮,寄托着人们希望团圆幸福的情思.宋代一些诗人颁"圆子',也寄托着诗人希望团圆的情思.                                                                  
  宋诗人周必大《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坐间成四韵》写道:
  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
  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
  星烂乌云里,珠浮浊水中.
  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诗中的"团圆事事同",似是在说元宵夜里月是圆的,圆子是圆的,人是团聚的等意思.诗中描写的水煮圆子的情况,很像今天的水煮元宵的情况.圆子浮在水里,像珠子一样翻滚,盛在碗里又白白的,圆圆的,很像天上的月亮,这可能也就是后来圆子又称"汤圆"的原因.元人伊士珍在《郎环记》中还记载了一则用以解释元宵节吃圆子的传说:"嫦娥奔月之后,异昼夜思惟成疾.正月十四夜忽有童子诣宫求见,曰:"臣,夫人之使也.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耳.'如期果降,复为夫妇如初."这是元宵节食圆子的风俗形成之后附会出来的传说,但传说中的"团团如月"的思想,耳实地反映了人们元宵之夜追求团聚的理想.元宵节的食品油饣追,圆子被称为元宵始于清代,清代可以说是"元宵","汤圆","圆子"多种名称并存的时代.这从清代诗人的一些诗中可以得到证明.从当时诗中的描写看,清代已经把圆子称作元宵了,而且做法已经基本与今天的做法一样了清代的文学家李调元在《元宵》诗中描写元宵道:"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格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元宵夜里,人已散去,可是那卖元宵的小饭还在叫卖"汤圆".这说明,"汤圆"一词,在清代已出现了,而且一直相沿到今天.今天的南方仍把元宵称作汤圆.清代的时候已经把圆子称作"汤圆"了,可见那种认为"汤圆"之始于袁世凯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据清人顾禄的《清嘉录》记载,苏州一带的元宵食品还有"圆子"和"油饣追"的区别.记载说:"上元,市人簸米粉为丸,日'圆于'.用粉下酵裹馅,制如饼式,油煎,曰'油追',为居民祀神,享先节物."这里的"圆子"即元宵,这里的"油饣追"有点像今天的烙饼,是近于宋代所谓"油饣追"的元宵食品.                                                                      
清明节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春节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

 

 


七,中国宗法文化


 宗法是中国古代社会血缘关系的一种原则,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祖先,维系亲情,在宗族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不同地位的宗族成员享有不同的权力和义务的法则.宗法是中国古代社会构成的重要方式.其主要精神是嫡长继承制.宗法制度的系统叙述,最早见于《礼记》的《大传》和《丧服小记》.这两篇文字都相当艰深古奥,不易理解,这里不便逐句解释,只择取其中最重要的几点略作说明.宗法制萌发于商周时期,成熟于西周,春秋时期,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几经演变,在唐朝末年瓦解.宋代,宗法又以礼教与政权,神权,夫权,族权相结合的形式存在,并一直延伸到封建社会结束.沿革宗法制度是由父系氏族社会的家长制演变而来的.商代,宗法制进一步发展,继统法以子继父为主,并由此产生了直系旁系之分,嫡庶之分,大宗小宗之分.宗法中的嫡庶,滥觞于对偶婚.妻分嫡妾,子分嫡庶,才有了一整套的宗法制度.
西周,春秋时期,宗法制度臻于完善,因而最为典型 ,严密.这一时期,宗法制度的特点是严格区分嫡庶,确立嫡长子的优先继承权.
宗法最基本的一点,是大宗,小宗的区分,而大宗,小宗的确定,必须从一个家族的始祖讲起.周代大夫,士阶层家族的始蛆,一般是国君的别子.例如鲁国是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其国君是按嫡长继承的传统世袭的,常理以嫡长子继承为君,国郡的次子以下各子,即嫡长子的弟弟,就是别子.别子不能与长子即继位的哥哥同祖,必须分出去自立一家.这些别子是国君(公)之子,也称为公子,所以郑玄注解《礼记》就指出别子即公子.
别子立为一家,成为这一家支的始祖,这叫做别子为祖.别子的长子,长孙,长曾孙……,也按嫡长继承的传统世袭,世世以作为本家始祖的别子为祖,称为大宗,一直传下去不再改变,所以说大宗百世不迁.
别子的长子是大宗的继承人,但他还会有次子或更小的儿子,即所谓庶子.同样,别子的长子,长孙,长曾孙……也都会有庶子.这些统统属于小宗.
大宗始终继承别子,所以说继别为大宗.小宗各继承其第一代庶子,各代继承其父(祢),所以说继祢为小宗.
宗法虽然是看不见的血缘关系,但在生活中有不少具体标志.最明显的标志,莫过丧服了,就是在血缘关系网中一人死了,有关系的人应遵守规定服用一定的服饰,以志哀悼.随血缘的远近,丧服有所不同.小宗的血缘关系超过五世,就没有了丧服的规定,所以说小宗五世则迁.具体说来,小宗的第一代庶子,传到五世以后,就不再为他有服.小宗各代庶子分到四从,也不再宗原来的小宗.这在礼制上叫做"祖迁于上,宗易于下".宗族内分大宗小宗,都以正嫡为宗子,宗子具有特殊的权力,宗族成员必须尊奉宗子.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的核心.统治者为了保持血亲统治的纯贵族血统,规定先王去世,由嫡长子继位;如果没有 嫡长子,则从嫡妻从嫁之女弟所生之子补充(当然也是纯贵族血统);如果没有这样纯贵族血统的母弟,只好从众妾所生之子中择年长者当选,年龄相同的则选择贤者,贤能相同的就由占卜来决定.嫡长子将土地与官职分封给他的兄弟们,将一个国家变成诸个有血亲关系的兄弟小国.这种兄弟国的分封制始于周武王.周公也曾分封,分封的对象,范围是亲戚,也就是兄弟.血亲统治的最大特点,就是统治权力世代血亲相传.不仅王位如此,诸侯,卿,大夫,士的各级统治地位都是如此.通婚按照严格的等级进行.周代的宗庙制度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公卿三庙,士一庙.又以昭穆的次序排列:自太祖,亦即一族的始祖之后,父庙曰昭,子庙曰穆,孙之庙曰昭,曾孙之庙又曰穆,以此类推.祖先崇拜以严格的制度确定下来加以强制性地奉行.宗子作为本宗始祖的嫡系继承人,是全宗人尊奉的对象,他有着许多特权.宗子有权主持祭祀.宗子有掌管本宗财产的权力.宗子还有权掌管宗族成员的婚丧事务.宗子对宗族成员有管教与惩罚的权力,甚至有生杀大权.大宗与小宗紧密地团结起来,形成一个依靠对封邑,采地,禄田上劳动的农奴剥削而存在的统治集团.这种宗法制度又与等级分封,世卿世禄制度互为表里.
在由大小宗构成的整个家族中,继别的大宗居族长的地位,享有一定的特权,称为宗子.别子作为公子,一般有卿大夫的爵位,贵族的身份,即由宗子承袭.由此可见,宗法制与古代的等级制度有不可分的关系.例如春秋时期,鲁国的三桓出于鲁桓公的三个别子:公子庆父的后人为孟孙氏,公子牙的后人为叔孙氏,公子友的后人为季孙氏.三桓是鲁国掌管国政的主要贵族.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贵族,都出自公室,故称公族.只有晋国,由于政治斗争的原因,群公子多被诛灭,六卿都不是公族.
本节开首说过,严格意味的宗法限于别子以下的大夫,士阶层.不过,卿大夫以上的天子和诸侯也有嫡长制继承的血缘关系,而且从《诗经》等书来看,天子也可称为宗子.这种血缘关系,在某些方面和大夫,士的宗法是相类似的.因此,我们觉得不妨认为是广义的宗法制度.
周王的传位依嫡长子继承制进行.长子以外的其他王子,自然也必须分出去.在周初,王朝的势力正在扩展的时代,很多王子被分封为王畿内外的诸侯国.如文王之子伯邑考到冉阝季为同母兄弟,其余则为武王的异母兄弟.由于武王克商,建立了周朝,疆土广阔,他的兄弟都得到分封的机会.成王时,仍有不少可供分封的疆土,除他本人的弟弟外,周公的诸子,因周公有特殊的功绩,也得到分封.此后,周朝疆域基本固定,分封的可能就减少了.只是到西周晚年宣王中兴时,把弟弟友分封于郑,见于史籍.
在不是分封的情况下,王的庶子留在王朝为卿大夫,就和诸侯的别子的情形没有多少分别.
过去很多学者认为宗法是周人创始的,因为宗法的核心是嫡长继承,而商朝则实行兄终弟及.这种说法,始倡于王国维的名文《殷周制度论》.近些年,通过对殷墟甲骨文的深入研究,有些学者指出,商人也通行嫡长继承.例如商王室的世系,第一代王是大家都知道的汤,又名太乙.太乙的太子太丁未及继位已死,才由其弟外丙,仲壬继位.仲壬死后,王位又回到太丁之子太甲继承,而且太丁在商朝祭祀里仍作为王对待.又如高宗武丁的太子孝己也死于继位以前,由其弟祖庚,祖甲先后继位,孝己在祭祀中也有地位,称为祖己.还有商王帝乙第一个儿子名启,由于生时母亲是妾,不能成为太子,封于微,称微子启;他的母亲后来为妃,生了启的同母弟纣,立为太子,就是商朝末一代王帝辛.从这些事例看来,商朝已有嫡长继承的规定,也就是有宗法的雏型.
从战国时期开始,宗法制度进入演变期.各国为争雄而变法图强,主张削弱宗族势力,趋向于废除分封制.秦国在法律上明确规定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秦汉以后,由宗法引出的血缘纽带,尊卑有序,尊长特权却久盛不衰.秦汉时一些宗族由于政治地位,经济力量以及人丁兴旺等优势,形成强宗大族,他们筑堡坞,置部曲,把持地方,操纵官吏,战乱时建立宗党武装,形成割据势力.这种强宗大族的进一步发展则是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的出现.与门阀制度相联系,魏晋南北朝时谱牒之学十分流行.大姓,士族都在修家谱,以明统系,宗族不相混淆.门阀制度已不像西周春秋时的宗法制那样,将宗族内部大宗,小宗按血缘区分,而是偏重于宗族的政治,经济实力.
先秦的宗法制度,在秦汉以后一直有遗迹存在.由汉到唐,崇尚门阀谱系,即与此有关.宋代理学家多提倡恢复宗法,如张载说:"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法不立,则人不知统系来处,古人亦鲜有不知来处者.宗子法废,后世尚谱碟,犹有遗风.谱碟又废,人家不知来处,无百年之家,骨肉无统,虽至亲恩亦薄."南宋以后,家谱之学又盛行起来,是封建时代维系家族的重要纽带.
唐朝兴科举,废除九品中正制,门阀制度衰落.宋代理学兴盛,理学家们认为门阀制度下的宗法组织,已经失去了先圣立宗法的本意,主张重建古代的宗法组织.形式家谱,是使人们知晓统系来处的方法,又可以使家族不散不失传.然而修家谱的目的是治国,将古代宗法尊祖,敬宗,收族的原则,变成了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订族规为特征的体现封建族权的宗族制度.家谱的雏形,在殷商卜辞中的世系关系中有所反映,隋唐以前,家谱的修撰已相当发达,大量的家谱书籍问世,但大多未留传后世,人们一般认为家谱起于宋代.宗祠习惯上称祠堂,是供奉祖先神主,进行祭祀的场所,被视为宗族的象征.宗庙制度产生于周代,《礼记·王制》中已记载了帝王贵族的宗庙制度.即天子七庙太祖,三昭,三穆,诸侯五庙太祖,二昭,二穆,公卿三庙太祖,一昭,一穆.秦代"尊君卑臣,无敢营宗庙者.汉世多建祠堂于墓所".士大夫不敢建宗庙,从此宗庙成为天子专有.宋代朱熹提倡 建立祠堂法: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而且,初立祠堂时,计现田每龛取二十分之一以为祭田,亲尽则以为基田.由宗子主之,以给祭用.清代,祠堂已遍及全国城乡各个家族,祠堂是族权与神权交织的中心.祠堂中的主祭——宗子,相当于天子;管理全族事务的宗长,相当于丞相;宗正,宗直,相当于礼部尚书与刑部尚书.祠堂最能体现宗代宗法制家国一体的特征.族规是家族的法律.族规在唐以前是一家一户家长教养子孙的仪礼与规矩.最早的家规是三国时魏人田畴为其家族制定的.宋代,宗族组织普遍,家规由一家一户的家训,转变成专门约束家庭成员的规章,家法,族规才成为封建国法的重要补充.族规的作用也体现了它的内容: 首先是强制性的尊祖;第二是维护等级制度,严格区分嫡庶,房分,辈份,年龄,地位的不同;第三强制实行儒家伦理道德,必须尊礼奉孝.宋明以来,宗族制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族权布满农村社会各个角落的众多宗族,成为仅次于政权的权力体系.族权与政权互补互用,是中国的封建社会得以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当代中华民族倡导十大美德: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八,中国古代科技文化


一,科学技术
1. 四大发明
造纸术:西汉时,劳动人民发明了造纸术,开始用丝絮和麻纤维造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了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人称"蔡侯纸".这种纸原料易得,造价低廉,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4世纪起,造纸术传到朝鲜,越南,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又经阿拉伯传到非洲,欧洲.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有利于人类文化事业的发展.
印刷术:隋唐时期已发明雕版印刷术,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我国印制的《金刚经》卷子.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元朝又出现锡活字,木活字,后又用铜活字,铅活字.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向西传到埃及和欧洲.印刷术的发明和改进改变了当时欧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指南针:战国时,人们用磁石制造出指示方向的司南,后来人们又用磁针制成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13世纪时,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它也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记载了制成火药的方法;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北宋广泛使用火药和火药武器;南宋时发明了"突火枪",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的新阶段.13世纪(元朝)时,火药和火器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2. 医学
夏商周:对疾病进行了分类,并使用石镰等医疗工具.
战国:名医扁鹊被奉为"脉学之宗",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四诊法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的诊断法;《黄帝内经》问世.
西汉:编订了战国问世的《黄帝内经》,奠定了我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张仲景著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后人称他为"医圣".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誉为"神医",制成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比西方早一千六百多年.
唐朝:唐太宗时,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孙思邈著《千金方》,被后人称为"药王";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
明朝: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全面总结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3. 数学
西周:西周初年商高讲过勾股定理的特例"勾三股四弦五".
春秋:发明九九乘法表;公元前1世纪以前编写的《周髀算经》,记录了我国古代早期的一些数学成果.
东汉:出现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魏晋南北朝:魏晋时数学家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南朝何承天推算圆周率数值是3.1428,祖冲之把圆周率的数值准确到小数点以后的七位数字,这一成果比外国早近一千年.他所写的数学专著《缀术》到唐朝时被定为学校课本,并为《九章算术》作注.
4. 天文历法
夏朝:历法《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情况.
商朝:沿用夏历,并实行干支纪日法,干支纪日法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纪日方法;商朝甲骨文中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
春秋:留下世界上公认的哈雷彗星的最早纪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历法已经形成自己的固定系统,基本确立了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欧洲早一百六十多年.
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一年中的季节都已测定.
西汉:武帝时制订"太初历".公元前28年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是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
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创制了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出现的第一台地动仪早一千七百多年.
隋朝:天文学家刘焯编制的《皇极历》,创立计算日月运行的新方法,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在《皇极历》的基础上制订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僧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测量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北宋:沈括创制"十二气历",比英国编订出类似的历法早八百多年,这种制度更加简便,有利于农事安排.
元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天文学家郭守敬制造了十多种天文仪器,推算一年为365.2425天,编成了《授时历》.《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5. 农学及其他科技著作
北朝: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珍贵遗产.英国学者李约瑟称沈括是"中国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称《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国外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6. 建筑
隋唐:隋朝著名建筑师宇文恺主持修建了大兴城和东京洛阳城,唐在此基础上,扩建为长安城.其设计合理,规模宏大,体现了当时城市建筑的高超技术;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北宋:李诫编写的《营造法式》,对建筑材料,结构,样式等都有详细说明,是我国当时城市建筑史上的杰出著作.
金代:卢沟桥以其坚固实用,美丽壮观而闻名中外.
元朝:元大都建筑宏伟,城内有完整的排水系统.
明清: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北京城,布局体现了皇权.著名木工蒯祥主持北京宫殿,园林,寺庙,陵寝的设计营造.
二,思想,宗教,史学
1. 哲学思想
春秋: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被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维护封建制度和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杰出的军事指挥家孙子(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是一部闻名世界的兵书.
战国:墨家学派,代表人物墨子,鲁国人,代表作是《墨子》.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邹国人,代表作是《孟子》,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荀子(荀况),赵国人,代表作是《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具有进步性.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庄周),宋国人,代表作是《庄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子,韩国人,代表作是《韩非子》.兵家,代表人物孙膑,齐国人,代表作是《孙膑兵法》.
西汉:董仲舒建立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东汉:唯物论者王充,著有《论衡》,深刻批判神学,从无神论出发,反对厚葬,提倡薄葬.
南朝:无神论者范缜,著有《神灭论》,提出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形亡而神灭的观点,是对我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重大发展.
唐朝: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唯物论思想家柳宗元和刘禹锡都反对韩愈的"天命论".
宋朝:主要哲学思想是理学,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是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际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明清:有四位著名的进步思想家,他们是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李贽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黄宗羲,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有一定影响.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王夫之提出政治上要"趋时更新".
九,古代酒文化
  中国的饮酒文化习俗
 中国的酒有5000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中国的酒有少量的果酒,主要是以粮食原料酿制而成的,以生长霉菌为主要微生物的酒曲为糖化发酵剂,复式发酵,半固态发酵为特征,这成为东方酿酒业的典型代表.近代以来,啤酒在中国的发展很快,目前年产量已居世界第二.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反过来,酒业的兴衰也反映了农业生产的状况,也是了解历史上天灾人祸的线索之一.在一些局部地区,酒业的繁荣对当地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酒与社会经济活动是密切相关的.汉武帝时期实行国家对酒的专卖政策以来,从酿酒业收取的专卖费或酒的专税,就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酒税收入在历史上还与军费,战争有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在有的朝代,酒税(或酒的专卖收入)还与徭役及其它税赋形式有关.酒的厚利往往又成为国家,商贾富豪及民众争夺的肥肉.酒的赐晡令的发布,往往又与朝代变化,帝王更替,及一些重大的皇室活动有关.中国古人将酒的作用归纳为三类: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几千年来,酒的作用关不限于此三条,起码还包括: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酒以壮胆,酒也使人沉湎,坠落,伤身败体.历史上还有不少国君因沉湎于酒,引来亡国之祸.
 总之,酒是社会文明的标志.研究社会的文明史,不可不研究酒文化史.中国酒文化中的丰富内涵,会给人们带来乐趣和启示.
 重大节日的饮酒习俗
 中国人一年中的几个重大节日,都有相应的饮酒活动,如端午节饮"菖蒲酒",重阳节饮"菊花酒",除夕夜的"年酒".在一些地方,如江西民间,春季插完禾苗后,要欢聚饮酒,庆贺丰收时更要饮酒,酒席散尽之时,往往是"家家扶得醉人归".
 过年,也叫除夕,是中国人最为注重的节日,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为丰盛的]酒席,即使穷,平时不怎么喝酒,年夜饭中的酒是必不可少的.吃完年夜饭,有的人还有饮酒守夜的习俗.正月的第一天,有的地方,人们一般是不出门的,从正月初二开始,才开始串门,有客人上门,主人将早已准备好的精美的下酒菜肴摆上桌子,斟上酒,共贺新春.新年尹始,古人有合家饮屠苏酒的习俗,饮酒时,从小至大依次饮用.据说饮此酒可以避瘟气.
 朝鲜族的"岁酒":这种酒多在过"岁首节"前酿造.岁首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岁酒"以大米为主料,配以桔梗,防风,山椒,肉桂等多味中药材,类似于汉族的"屠苏酒",但药材配方有所不同.用于春节期间自饮和待客,民间认为饮用此酒可避邪,长寿.
哈尼族的"新谷酒":每年秋收之前,居住在云南元江一带的哈尼族,按照传统习俗,都要举行一次丰盛的"喝新谷酒"的仪式,以欢庆五谷丰登,人畜平安.所谓"新谷酒",是各家从田里割回一把即将成熟的谷把,倒挂在堂屋右后方山墙上部的一块小篾笆沿边,意求家神保护庄稼,然后勒下谷粒百十粒,有的炸成谷花,有的不炸,放入酒瓶内泡酒.喝"新谷酒"选定在一个吉祥的日子,家家户户置办丰盛的饭菜,全家老少都无一例外地喝上几口"新谷酒".这顿饭人人都要吃得酒酣饭饱.
 "菊花酒"由来已久,《西京杂记》曾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婚姻饮酒习俗
 南方的"女儿酒",最早记载为晋人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说南方人生下女儿才数岁,便开始酿酒,酿成酒后,埋藏于池塘底部,待女儿出嫁之时才取出供宾客饮用.这种酒在绍兴得到继承,发展成为著名的"花雕酒",其酒质与一般的绍兴酒并无显著差别,主要是装酒的坛子独特,这种酒坛还在土坏时,就雕上各种花卉图案,人物鸟兽,山水亭榭,等到女儿出嫁时,取出酒坛,请画匠用油彩画出"百戏",如"八仙过海","龙凤呈祥","嫦娥奔月"等,并配以吉祥如意,花好月圆的"彩头".
  "喜酒",往往是婚礼的代名词,置办喜酒即办婚事,去喝喜酒,也就是去参加婚礼.
 满族人结婚时的"交杯酒":入夜,洞房花烛齐亮,新郎给新娘揭下头盖后要坐在新娘左边,娶亲太太捧着酒杯,先请新郎抿一口;送亲太太捧着酒杯,先请新娘抿一口;然后两位太太将酒杯交换,请新郎新娘再各抿一口.满族人在举行婚礼前后的"谢亲席":将烹制好的一桌酒席置于特制的礼盒中,由两人抬着送到女家,以表示对亲家养育了女儿给自家做媳女的感谢之情.另外,还要做一桌"谢媒席",用圆笼装上,由一人挑上送到媒人家,表示对媒人成全好事的感激之情.
 达斡尔族的"接风酒"和"出门酒":送亲的人一到男家,新郎父母要斟满两盅酒,向送亲人敬"接风酒,这也叫"进门盅",来宾要全部饮尽,以示已是一家人.尔后,男家要摆三道席宴请来宾.婚礼后,女方家远者多在新郎家住一夜,次日才走,在送亲人返程时,新郎父母都恭候门旁内侧,向贵宾一一敬"出门酒"."会亲酒",订婚仪式时,要摆的酒席,喝了"会亲酒",表示婚事已成定局,婚姻契约已经生效,此后男女双方不得随意退婚,赖婚.
 "回门酒",结婚的第二天,新婚夫妇要"回门",即回到娘家探望长辈,娘家要置宴款待,俗称"回门酒".回门酒只设午餐一顿,酒后夫妻双双回家."交杯酒":这是我国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传统仪节,在古代又称为"合卺"(卺的意思本来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古语有"合卺而醑",孔颖达解释道"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醑(即以酒嗽口),合卺又引申为结婚的意思.在唐代即有交杯酒这一名称,到了宋代,在礼仪上,盛行用彩丝将两只酒杯相联,并绾成同心结之类的彩结,夫妻互饮一盏,或夫妻传饮.这种风俗在我国非常普遍,如在绍兴地区喝交杯酒时,由男方亲属中,儿女双全,福气好的中年妇女主持,喝交杯酒前,先要给坐在床上的新郎新娘喂几颗小汤圆,然后,斟上两盅花雕酒,分别给新婚夫妇各饮一口,再把这两盅酒混合,又分为两盅,取"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之意,让新郎新娘喝完后,并向门外撒大把的喜糖,让外面围观的人群争抢.婚礼上的交擘酒:为表示夫妻相爱,在婚礼上夫妻各执一杯酒,手擘相交各饮一口.
 中国是诗的国度,同时也是酒的国度.中国不仅酿酒历史悠久,工艺先进,酒的品种丰富多彩.更让人称颂的是,古代中国创造了体现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的,多姿多彩的酒文化.在我国的文学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都与酒有着密切的关联.其中光是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就有曹操的《短歌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柳永的《雨霖铃》等等.
 可以说,酒与古代人的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关系至为密切.酒中所积淀的中国古代文化,酒中所蕴含的古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都极为丰富和深厚.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忽略了酒文化,那将是残缺不全的.
 魏晋时期,因社会动乱和统治阶级内部争斗激烈,士人常有朝不虑夕之感,往往借酒浇愁解闷,文人与酒的关系开始密切起来,从而使酒增添了几分文化内涵.盛唐时出了个"斗酒诗百篇"的"诗仙"李白,酒更是成了激发诗兴,施展诗才的兴奋剂,从此文人与酒的关系便愈来愈密切,至于后来的宴饮酬酢,饯行送别,更少不了酒的媒介作用.中国的酒以其品种繁多,香浓味美而驰名世界,同样中国文化人诞生出来的酒文化也是异常丰富的.
古代英雄胸襟的一种折射.
 与酒缘分甚深,似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以区分.酒给了英雄以力量,气魄和襟怀,同时也唱尽了官场黑暗,英雄路短的无奈与悲凉.曹操的《短歌行》或许是最早体现英雄与酒关系的诗篇.诗中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又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在三国的时代的大英雄曹操看来,人生苦短,应该饮酒高歌;如果壮志未酬,心中尚有忧愁,也当以烈酒来消解.又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写首诗时正是人生得意期,急切盼望为国建功立业,"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酒使词人精神振奋,心潮激荡,于是他豪气顿生,雄心勃发,唱出了这首响遏云霄的词.
 当然,封建社会由于社会动乱频繁,统治阶级内部争斗激烈,更多的英雄还是壮志难酬,其典型的代表大概要算李白和苏轼了.李白从二十六岁开始为实现其政治理想而努力,他"仅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他那漫游而兼求仕的时期.然而黑暗的社会现实,昏庸腐败的幸臣权贵让他的理想灰飞烟灭.苏轼少年时期就积极关心当时社会的人情风俗和北宋王朝的政治措施,希望能继承范仲淹,欧阳修等的事业在政治上有所改革.可前后却因政见的不同一再被贬,流放.面对这种情况,李白发出了"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的感叹;苏轼则唱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乔]"赤壁怀古")的无奈与悲凉.
 2,酒是情感,心灵和意绪的一种物化.
酒可以其自身的热量和酒精刺激人的情绪,灵感和思维,使人热血沸腾,精神亢奋,文思泉涌,使人产生创作的冲动或情感的激变.因此,许多文人骚客借酒起兴,酒中兴杯,酒后成篇.这时酒往往成为诗人,词家心路历程和情感历程的象征.
 苏轼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酒的精神产品.题下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没有中秋月夜的"欢饮达旦"和"大醉"不能激发创作冲动,不能使词人文采飞扬.可以说酒在这里以其无形的力量使作者感触兴怀,神思飞动,从而铸就了这首古今传诵的中秋词绝调.词的开篇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如果不是词人对月把酒,又怎能生出如此美妙的遐想缺少了这些美妙的遐想,这首词恐怕就要变得索然无味了.
 李白与酒的关系就更密切了.他的许多诗都是饮酒时的兴会淋漓云作,著名的有《将进酒》《玉壶吟》《月下独酌四首》《山中与幽人对酌》等等.下面我们以诗人的《山中与幽人对酌》为例,试作分析: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此诗开篇写的是当筵情景.优美的山花,意气相投的朋友(幽人),于是"一杯一杯复一杯"地开怀畅饮了.这时候,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痛饮狂歌的情景,听到了"将进酒,君莫停"(《将进酒》)的兴高采烈的声音.由于贪杯,诗人醉了,打发朋友先走了,但还不忘招呼朋友"明朝有意抱琴来."整首诗酣畅淋漓,充分展示了诗人超凡脱俗,不拘小节的艺术形象.我敢说,没有酒便没有李白,没有李白那种飘逸,洒脱,富于想象的诗风.
 3,酒是亲情,友情和乡情的一种象征.
 人世间少不离合聚散,临此分手之际,人们总是要饯行送别,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游子常年出门在外,对家乡,对自己的亲人也会有一种牵挂和眷恋,这时酒往往会成为情感的使者,传递和寄托着这份思念和祝福.
 王维的《送元使安西》就是一首有名的饯别送行诗.暮春时节,柳色青青,朝雨刚过,友人元二要出门远行了,而且去的是漠漠黄沙的安西,没有了亲人,也没有朋友,那份孤独与凄凉就可想而知了.王维的千言万语都只能融入一个简单的动作之中——饮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这里,酒成了朋友间的一种好祝愿.
 李清照的《菩萨弯》是写于词人南渡之后,当时词人的丈夫已去逝了.身处异乡,形单影只,睹物思人,词对故乡,对亲人的怀念也就油然而生."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这时,酒演绎成的一首浓浓的思乡曲.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则是一首情人间的伤离恨别之词.词中两次写到饮酒,一次是"都门畅饮无绪",一次是"今宵酒醒何处"其中酒都是苦涩的,代表着情人间的忧伤.


十,中国茶文化


 早在四五千年前,中国人的祖先就认识了茶这种植物.一开始的时候,他是作为药物来用的.后来,人们发现茶还可以提神醒脑以及生津解渴等功效,于是,茶逐渐成为中国人喜爱的饮料.后来,在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目中,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品茶还体现着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审美情趣.在他们看来,那些为名利而终日忙碌的人是没有兴致品茶的,只有超脱世俗,不为俗事所烦忧的人,才能充分体会到茶的美妙.
 中国是种茶,饮茶大国,也是文化大国.茶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与中国的酒文化相比,茶文化只能算是后起之秀.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我们可以看到不少饮酒的诗句与篇章,或写诗中主人公借酒排除怀念亲人之情思:"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周南·卷耳》),或祝愿夫妻白头偕老:"宜言饮酒,与子偕老"(《郑风·女曰鸡鸣》),或表现举杯祝寿之场面:"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豳风·七月》),等等,却找不到一首涉及茶的诗篇.尽管如此,但茶文化的历史还是颇为悠久的.
 茶,作为古代文学作品的吟咏对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今天,我们可以将其源头追溯到西晋.西晋诗人左思的诗句"止为茶荈据,吹嘘对鼎"(《娇女诗》),再现了诗人的两个女儿"蕙芳"与"纨素"对着烹茶的鼎吹火的情景,可谓中国最早涉及茶的诗句.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茶文化迅速发展的时期.一方面,这时期涌现了不少咏茶的诗句与篇章;另一方面,出现了谈论茶的专家,专著.笔者利用北京大学《全唐诗》电子检索系统专业版进行检索,结果表明:唐诗于诗题中含有"茶"字的诗,共有112首与查询匹配.从检索系统"诗行内字词"栏中查出含有"茶"字的作品,共有1055项与查询匹配.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著名诗人刘禹锡,柳宗元,杜牧等均有咏茶之作.其中,白居易的咏茶诗最多,仅诗题中含有"茶"字的诗就有《萧员外寄新蜀茶》,《山泉煎茶有怀》等8首,诗中出现"茶"字的有20多首.皮日休的《茶中杂咏》(共十首)与陆龟蒙的《奉和袭美茶具》(十咏),后者系前者的和作,两组诗,都对茶坞,茶人,茶笋,茶具,煎茶等作了吟咏,颇具特色.这时期尤为突出的是,陆羽及其《茶经》的出现.陆羽生于公元733年,卒于公元804年,是唐代竟陵郡(在今湖北省内)人.他对茶颇有研究,是名副其实的研究茶的专家,所著《茶经》三卷是中国最早的谈论茶的专著,对茶的形状,品质,产地,采制,煎茶所用之水,茶具,工艺等都作了明确的阐述,而且自己设计了用于煎茶的形为三足鼎,两只耳的风炉.所以,后世民间将陆羽尊为"茶神","茶圣"等.
 宋代,文人咏茶之诗作更多.笔者利用北京大学《全宋诗》电子检索系统专业版进行查询,结果表明,《全宋诗》于诗题中含有"茶"字的诗,共有935项与查询匹配.从检索系统"诗行内字词"栏中查出含有"茶"字的作品,共有3315项与查询匹配.以上两项均超过了唐诗.大诗人欧阳修有《双井茶》,苏轼有《月兔茶》,《试院煎茶》等诗;另一位大诗人陆游的咏茶诗更多,在其八十五卷《剑南诗稿》中,诗中出现"茶"字的诗有200多首.其他诗人王禹偁,范仲淹,梅尧臣,文同等都有咏茶诗.此外,宋徽宗所著《大观茶论》,宋代科学家沈括所著《本朝茶法》等,都是茶文化之代表作.
 宋代以后,咏茶的文学作品也有不少.元代诗人马臻的《竹窗》,耶律楚材的《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洪希文的《煮土茶歌》,谢宗可的《茶烟》,谢应芳的《阳羡茶》,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的《煎茶》,明代诗人李梦阳的《谢友送惠山泉》等诗,都是咏茶诗中的佳作.明代张源,屠隆,顾元庆分别著有关于茶文化的《茶录》,《茶笺》,《茶谱》.清代著名小说家曹雪芹的长篇巨著《红楼梦》中也有多处借小说人物之口谈论茶道,且颇有见地.
 正是在历代茶人,文人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茶品种多,质量高,闻名中外,而且形成了足以笑傲于世界文化之林的茶文化.
 从中国古代谈论茶的文献中,从中国古代文人咏茶的文学作品里,我们可以获得不少与茶有关的文化知识.
 茶树的嫩芽,称之为"茶枪",唐代诗人陆龟蒙有"酒帜风外危,茶枪露中撷"(《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之诗句,近代诗人黄遵宪也有"润畦舒荣甲,暖树拆茶枪"(《春日怀王长庆》)之诗句.
  茶树鲜嫩叶芽加工后的成品,称之为"茶叶",品种有红茶,绿茶,青茶等.
茶树的嫩叶,称之为"茶旗",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茶旗经雨展,石笋带云尖"(《奉和鲁望秋日遣怀次韵》)之诗句.
 专门从事种茶业的农户或专门制销茶叶的商户,谓之"茶户",宋代大诗人苏轼有"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新城道中》其二)的诗句.《元史·食货志五》有"存留茶引二三千本,以茶户消户乏为名,转卖与新兴之户"的记载,说明"茶户"卖茶需要有"茶引"——相当于今天的营业执照,而且这"茶引"可以"转卖".
 煎茶的器具有"茶鼎",唐代诗人杜荀鹤有"牢系鹿儿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春日山中对雪有作》)的诗句.对饮茶的器具,古人往往注重其审美价值.唐代诗人陆龟蒙的诗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秘色越器》)就是从审美价值角度来谈饮茶器具的.
 唐代诗人顾况的诗《焙茶坞》:"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将他呼儿劈材添火焙新茶的情景生动地再现了出来,既使我们了解了"茶坞"的含义,又让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卖茶的场所,称之为"茶坊","茶肆","茶馆"等.如,宋代耐得翁的《古杭梦游录》记载:"大茶坊张挂名人书画,在京师只熟食店挂画,所以消遣久坐也.今茶坊皆然."讲述的是当时茶坊张挂名人书画,意在让茶客能够"消遣久坐",由此也可见,当时饮茶已与书画鉴赏等活动相联系,使"茶坊"有了文化氛围,也使茶客在茶坊饮茶之活动著上了文化色彩.
 饮茶闲谈,名之为"茶话",宋代诗人方岳有"茶话略无尘土杂,荷香剩有水风兼"(《入局》)的诗句.当代的"茶话会",似沿袭了古代"茶话"之习俗.
 茶,既有清醒头脑之功效,又给饮茶者以高雅之风.因而,古代文人往往将好茶赠送给友人,一来表示对友人的敬重,二来表明自己具有高雅之风.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前有小序),白居易的《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诗人杨嗣复的《谢寄新茶》,李德裕的《故人寄茶》等,都反映了赠茶之习俗.不仅如此,古代文人还将用于煎茶的甘泉赠送给友人.因为在他们看来,惟有以甘泉"煎"名茶,才能制作出美妙可口,令人百饮不厌的茶来.唐代诗人皮日休的《茶中杂咏》之十《煮茶》:"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既再现了煮茶之情景,也说明了古人煎茶时对茶与水都是极为考究的.难怪明代诗人高启在收到其友人自家乡无锡前来赠给他惠山泉水时,会情不自禁地写下《友之越赆以惠泉》一诗,以记录这难忘的情形,以及他受赠甘泉后的喜悦之情:"汲来晓冷和山雨,饮处春香带间花.送行一斛还堪赠,往试云门日铸茶."
 古人饮茶,经历了一个由饮茶而品茶的过程.饮茶,相当于如今有些人的大口喝茶;品茶,则是细加品位,评定茶之品种高下.唐代诗人卢仝有一首题为《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的诗,在写友人寄新茶来之后,诗人写他自煎茶饮:"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椀面",继而,以生动的笔触描写了他一下子饮了七碗茶的感觉:"一椀喉吻润;两椀破孤闷;三椀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椀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椀肌骨清;六椀通仙灵;七椀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诗中之"椀",即"碗").其诗中也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他这是饮茶而不是品茶.人们后来由饮茶而变为品茶,于是,有了"品茗"一词.品茗,这在明清之际形成鼎盛之势.明代谢肇淛就曾在《西吴枝乘》中谈到他品茶后的感觉:"余尝品茗,以武夷,虎丘第一,淡而远也.松罗,龙井次之,香之艳也.天池又次之,常而不厌也."从其评论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古人品茗是以茶之清淡作为最高评判标准的,这也与古代文人追求的平淡的人文精神相吻合.
 古代有以茶作为聘礼的习俗,谓之"茶礼".男方向女方求婚以茶作为聘礼送至女方,称之为"下茶";女方接受男方所下茶礼,则名之为"受茶".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的名著《牡丹亭》之《硬拷》中云:"我女已亡故三年,不说到纳采下茶,便是指腹裁襟,一些没有."以茶作为聘礼,可见古人对茶之钟爱,对茶文化之钟爱.
 总而言之,中国的茶文化含蕴丰富,以上我们所谈到的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很不全面,却能以一斑窥全豹.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茶不但对经济起了很好的作用,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且逐渐形成了灿烂夺目的茶文化,成为社会精神文明的一颗明珠.
 茶文化的出现,把人类的精神和智慧带到了更高的境界.茶与文化关系至深,涉及面很广,内容也很丰富.这里既有精神文明的体现,又有意识形态的延伸.无疑,它有益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欣赏水平.
 1,茶书
我国悠久的茶业历史为人类创造了茶业科学技术,也为世界积累了最丰富的茶业历史文献.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不但有专门论述茶叶的书,而且在史籍,方志,笔记,杂考和字书类古书中,也都记有大量关于茶事,茶史,茶法及茶叶生产技术的内容.
 2,茶刊
茶刊是指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成册的连续性茶叶专业出版物.据不完全统计,经整顿后的我国茶叶期刊共有22种,其数量之多是其他产茶国家所无法比拟的.
  3,茶与婚礼
 茶与婚礼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在婚礼中应用,吸收茶叶或茶叶文化作为礼仪的一部分.其实,茶叶文化的浸渗或吸收到婚礼之中,是与我国饮茶的约定成俗和以茶待客的礼仪相联系的.因为,婚礼不仅仅是向社会公布或要求社会承认婚姻关系的一种形式,实际也是通过宴庆,为新郎,新娘举行认亲拜友的一次"招待会".所以,结婚喜庆的一天,一般也是缔姻两家至亲好友大聚会之日,客至献茶,这样,婚礼也就自然而然地和茶叶结下不解之缘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茶与婚礼的联系,最早可上溯到我国开始盛行饮茶的时代.但是,这里要说的还不是缔婚过程中以茶待客,而是婚礼中直接用茶为仪的各种礼俗.
  4,茶与祭祀
 茶作为祭品始于何时,我们的先人似未作过专门研究.一般都认为茶叶的利用,是由药用到饮用,由饮用再派生出一系列的茶叶文化现象的.这也即是说,只有在茶叶成为日常生活用品之后,才慢慢被用诸或吸收到我国礼制包括丧礼之中.我国随葬用的明器,《释名》称"送死之器",主要是一些"助生送死,追思终副"的物品.至于祭礼,如东汉阮珞七在哀诗中所吟:"嘉肴设不御,旨酒盈觞杯",都是死者生前享用和最喜欢吃的那些东西.在上引诗句中,可以约略看出,我国大致在东汉时,至少这时的北方,还没有用茶来作祭礼.
 5,茶与佛教
佛教是公元前6~5世纪由古代印度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的王子释迦牟尼创立的.最初从西域传入我国.但佛教在我国的正式流传,还是东汉初年的事情.至魏晋特别是南北朝这一时期才有了较大发展.不过,佛教特别是寺院经济有突出发展,还是在隋唐尤其是盛唐时期.
  6,茶与诗词
 我国既是"茶的祖国",又是"诗的国家",因此,茶很早就渗透进诗词之中,从最早出现的茶诗(如左思《娇女诗》到现在,历时一千七百年,为数众多的诗人,文学家已创作了不少的优美茶叶诗词.
  7,茶歌茶舞
 茶歌,茶舞,和茶与诗词的情况一样,是由茶叶生产,饮用这一主体文化派生出来的一种茶叶文化现象.它们的出现,不只是在我国歌,舞发展的较迟阶段上,也是我国茶叶生产和饮用形成为社会生产,生活的经常内容以后才见的事情.从现存的茶史资料来说,茶叶成为歌咏的内容,最早见于西晋的孙楚《出歌》,其称"姜桂茶舛出巴蜀",这里所说的"茶舛",就都是指茶.在我国古时,如《尔雅》所说:"声比于琴瑟日歌";《韩诗章句》称:"有章曲日歌",认为诗词只要配以章曲,声之如琴瑟,则其诗也亦歌了.宋时由茶叶诗词而传为茶歌的这种情况较多,如熊蕃在十首《御苑采茶歌》的序文中称:"先朝漕司封修睦,自号退士,曾作《御苑采茶歌》十首,传在人口.蕃谨抚故事,亦赋十首献漕使."这里所谓"传在人口",就是歌唱在人民中间.
  8,茶与戏曲
 我国是茶叶文化的肇创国,也是世界上唯一由茶事发展产生独立的剧种——"采茶戏"的国家.所谓采茶戏,是流行于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的一种戏曲类别.在各省每每还以流行的地区不同,而冠以各地的地名来加以区别.如广东的"粤北采茶戏",湖北的"阳新采茶戏","黄梅采茶戏","蕲春采茶戏"等等.这种戏,尤以江西较为普遍,剧种也多.如江西采茶戏的剧种,即有"赣南采茶戏","抚州采茶戏","南昌采茶戏","武宁采茶戏","吉安采茶戏"等.这些剧种虽然名目繁多,但它们形成的时间,大致都在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的这一阶段.
 9,茶与美术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是通过构图,造型,施色等手段,来创造可视形象的一种艺术.所以,它的范围或内容,除一般认为的绘画,雕塑以外,甚至还包括建筑在内.
10,茶与楹联
 茶联,乃是我国楹联宝库中的一枝夺目鲜花.它字数多少不限,但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是诗词形式的演变.在我国,凡是有"以茶联谊"的场所,诸如茶馆,茶楼,茶室,茶叶店,茶座的门庭或石柱上,茶道,茶艺,茶礼表演的厅堂墙壁上,甚至在茶人的起居室内,常可见到悬挂有以茶事为内容的茶联.使人见之,不但有古朴高雅之美,而且有"公德正气",情操高尚之感,还可以给人带来联想,增加品茗情趣.
  11,茶叶谚语
 茶谚,是我国茶叶文化发展过程中派生的又一文化现象.所谓"谚语",用许慎《说文解字》的话说,"谚:传言也";也即是指群众中交口相传的一种易讲,易记而又富含哲理的俗语.茶叶谚语,就其内容或性质来分,大致不外属于茶叶饮用和茶叶生产两类.换句话说,也就是茶谚主要来源于茶叶饮用和生产实践,是一种关于茶叶饮用和生产经验的概括或表述,并通过谚语的形式,采取口传心记的办法来保存和流传.所以,茶谚不只是我国茶学或茶叶文化的一宗宝贵遗产,从创作或文学的角度不看,它又是我国民间文学中的一枝娟秀的馨花.
  茶与茶文化
 茶,素有清香,平和,谦逊,平淡的内质,在中国诸多的优良传统里,客来敬茶是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的礼节.
 "性洁不可污,为饮涤尘烦",饮茶的妙趣不但在于他独有的色,香,味,形,而在于使人把心放在闲处.涤荡性灵,保持心境中的一点清纯之气,在日常生活中,始能出无穷的清新.
茶贵在品,能在品中求得一份清静,抒发一凡情怀,愉悦心情,从而让自己在繁忙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好好放松一下.从而得到一种很好的享受,休味草中英在杯中的绿尘飞,翠清起,从而使人胸怀舒畅,消遥自在.古代的名人雅士,无不以饮茶品茗为乐,歌茶颂水为快,故自古以来,茶一直和雅有牵连不清的联系.
  茶圣陆羽曾作歌云:
不羡黄金罍
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
不羡暮登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
曾下竟陵城下来
字字句句道出了茶圣对茶的珍爱情怀.
 茶有茶的文化.品茶更注重讲究其深邃的文化内涵,而我们的民族也正是被茶文化浸淫了几千年的民族.饮茶的哲学使我们轻松,宁静,自在,洗涤心中的忧虑与尘垢,清除一下俗念,既可在香,清,味,甘中自得其乐,也可共同分享,借一杯清茗作心灵的沟通.在喧嚣繁杂的尘世里,我们需要一杯好茶.
  芳荼冠六情,溢味播九区.
 茶文化的结构是与宗教,道德,艺术,文学,哲学有明确的关联的领域,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等的影响,并与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构筑成一个茶文化的完整结构体系,把茶的天然特征,特性,升华成一种精神象征,把茶事活动上升到精神活动,这在历史岁月的反复"洗礼"过程中,孕育成茶文化的源泉,形成了斑驳的茶文化大观,劈如:人们从茶汤清沏,升华为"清廉","清静","清心"等,从茶香味的温和淡雅,引伸出"和谐","谦和","中庸","幽雅",从茶性的天然纯真,类比人性"纯正朴实","反朴归真",继而演绎出以茶敬客,以茶会友,表示敬意,亲切,和气,淡雅的人际关系等等.总之,从茶性,茶事中可感悟出许多以灵的美感,精神的满足,人生价值的修炼,生活的真正趣味.
 具而言之,以茶抒情,以茶阐理,以茶施礼,以茶颂德,以茶审美,以茶怡情,以茶教伦……均为以茶为主..体的一种教化方式,一种陶冶育化的意识形态.从哲学角度看,文化的功能是"化人",即变化人,陶冶人.按这个意义上讲,茶文化就是"茶化人",它具有教化功效,但不含任何政治目的,化为寻求一份清欢,一片净土,一个更为洁净的晴空,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
 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观,道德理论的基础在于价值观.中国茶德的"廉,美,和,敬"(或理,敬,清,融);日本茶道的"和,静,清,寂";台湾茶艺的"清,静,怡,真"及韩国茶礼的"和,静,怡,真"等,就价值观来说,基本上是"重义轻利","存天理,去人欲","以德服人","德治教化"等儒家思想的映然蔚观.
 茶文化涉及到科学,道德,审美,礼仪等范畴,其内涵极为丰富.中国茶文化的内涵,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养生(茶文化的功利追求),修性(茶文化的道德完善),怡情(茶文化的艺术趣味),尊礼(茶文化的人际协调)等等.
 现代生活中常有茶文化"搭台",茶经济"唱戏"或茶经济"搭台",茶文化"唱戏"的茶事活动,这些都是可用的形式,有利于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
为此,茶文化,茶事活动将在社会经济各方面起到它应有的,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

十一,十二生肖民俗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有篇寓言,写一个子年出生的人,"鼠,子神也,因爱鼠".另有一则与柳宗元寓言中人物相类的例子,见《清稗类抄》:"盐城有何姓才是其家主人自以为本命肖鼠也,乃不畜猫,见鼠,辄禁人捕.久之,鼠大蕃息,日跳梁出入,不畏人."
历史上曾有过老鼠嫁女节.一般在正月二十五晚上,当晚家家户户都不点灯,全家人坐在堂屋炕头,一声不响,摸黑吃着用面做的"老鼠爪爪"等食品,不出声音是为了给老鼠嫁女提供方便,以免得罪老鼠,给来年带来隐患.台湾居民认为禄三为小年,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结婚日,民间剪纸中的"老鼠娶亲"就是这种信仰的反映,所以深夜不点灯,在地上撒米,盐,人要早晨上床,不影响老鼠的喜事.
旧时上海一带有避老鼠落空的习俗.老鼠外出觅食,失足落地,称为"老鼠落空",据说见者多为不吉利,非病即灭,必须禳解.其方法是沿街乞讨白米,谓百家米,回家用以煮饭,食后便可化解.
湖北江汉平原一带将小初夜看作老鼠嫁女日,俗称"鼠添箱".那一天,家家要将插上花的面饼放在暗处,禁止舂米,磨面,大人小孩不准喧哗,如果惊动了老鼠,来年就会捣乱.在青海的一些地区有"蒸瞎老鼠"的风俗.每年农历正月十四日,家家用面捏成十二只老鼠,不捏眼睛,然后用蒸笼蒸熟,待元宵节时摆上供桌,并点上灯烧香,乞求老鼠只食草根,勿伤庄稼,以保本年丰收.农历正月第一个子日,朝鲜族在这一天要进行熏鼠火民俗活动.农家的孩子们在田埂上撒下稻草并点燃,以达到烧除杂草并驱赶田鼠的目的.这一项民俗活动,有利于灭鼠,灭虫,草木灰还可以肥田.另外,子日属鼠,在这一天燃一把熏鼠火,其象征性使用权人们得到了心理上满足.
十二生肖中,为何人人喊打的老鼠能独占鳌头,领袖群伦呢
据民间传说,玉皇大帝召集众生肖开排名大会,猪鼠牛马羊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家一齐赶着赴会,牛大哥憨厚,早早启程结果一马当先占了首位,本来冠军非它莫属,可是机灵的老鼠在关键时刻,看准时机,悄悄跃上牛背,站在牛头上,结果排名时牛大哥就只有让位于鼠老弟了,屈居第二.
当然,这只是传说,近年来,流行另一种较合理可信的说法,我们知道,动物的足趾有单双即奇偶之分,不管是二足或是四足,它的足趾数目前后或者左右都是相同的,但唯独鼠是例外,它是前足四趾而后足五趾,所以在排列十二生肖时,按足趾的奇偶参差排列,鼠足因为奇偶同体,无法安排,所以因异得福名列前茅.
接下来是牛,足有四趾,属偶数,虎足有五趾,奇数,免足有四趾,偶数,龙足有五趾,奇数,蛇呢,因为无足无趾,实同偶数,马足有一趾,奇数,羊足有四趾,偶数,猴足有五趾,奇数,鸡足有四趾,偶数,狗足有五趾,奇数,猪足有四趾,偶数.
这种按足趾奇偶数来分的说法,终于为鼠老弟伸张了正义,洗刷了蒙受多年的"占位"之冤,使鼠能扬眉吐气,来年再展风采.

唐代诗人元稹《生春》诗:"鞭牛县门外,争土盖春蚕."先"鞭"而后"争",是古代送冬寒迎新春风俗语的两部曲.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周礼·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气."后来一直保留下来,但改在春天,盛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以至成为民俗语文化的重要内容.
康熙《济南府志·岁时》:"凡立春前一日,官府率士民,具春牛,芒神,迎春于东郊.作五辛盘,俗名春盘,饮春酒,簪春花.里人,行户扮为渔樵耕诸戏剧,结彩为春楼,而市衢小儿,着彩衣,戴鬼面,往来跳舞,亦古人乡傩之遗也.立春日,官吏各具彩仗,击土牛者三,谓之鞭春,以示劝农之意焉.为小春牛,遍送缙绅家,及门鸣鼓乐以献,谓之送春."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人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浙江境内迎春牛的特点是,迎春牛时,依次向春牛即叩头,拜完,百姓一摇篮而上,将春牛弄碎,然后将抢得的春牛泥带回家撒在牛栏内.由此看出,鞭春牛还是种繁殖巫术,即经过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栏内可以促进牛的繁殖.
我国少数民族也有慰问耕牛的习俗,称为"献牛王".贵州的荔枝,罗甸,安龙等地的布依族,以农历四月初八为牛贺岁.是日,让牛休息一天,让牛吃糯米饭.仡佬族的牛王节也称"牛神节","敬牛王菩萨节","祭牛王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那一天,人们不再让牛劳动,并用上好的糯米做两个糍粑,分挂在牛角上,然后将牛牵到水边照看影子,以此种方式为牛祝寿.在贵州榕江,东江一带的侗族中,每年夏天六月初六举行"洗牛节",届时春耕已结束,人们把牛牵到河边洗澡,并在牛栏旁插几根鸡毛和鸭毛,表示为牛洗耳恭听尘,祈祷耕牛平安健壮.
丧葬在布依族的人生礼俗中,是一个比较隆重的项目,其仪式是转戛,而转戛仪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砍牛.近人董振藻在《黔中苗乘》中有这样的记载:"亲死,选牛一头或数头,亲戚朋友携鸡来祭,即绕牛而奠之(相传前亲死,分食其肉,今以牛代之).奠毕,屠牛分食而散."流行于云南中部,丽江山区的纳西族在丧葬时有跳耗牛的风俗.老人死后,火化取骨,主人在院内燃起火堆,来客围在四周,跳丧葬舞,领舞者唱着挽歌.歌舞毕,众人依次向骨灰跪拜.随后牵来一头牛,提起牛耳,将一碗牛奶灌进去.若耗牛扬蹄蹦跳,即为好兆;若不跳,再灌一碗,则认为亡灵不要此牛,就要另换一头再灌,然后捆住牛的四蹄,请父母双全的健壮男子宰牛.通常先取牛心,再剥皮分肉,将牛心,牛肉献于骨灰袋前,称"生祭".肉煮熟后再祭一次,称为"熟祭",祭毕埋骨入土.
在汉族交际风俗中,有"结牛财亲"一说,流行于湖南一带.在当地,一头牛几户其用的称为结牛财亲,并视作亲戚,牛的所有权一旦换成别人,其"亲戚"关系也到此结束流行于陕西留坝县等地的"牛王会",是为老人做寿的称谓,因为牛耕田犁地,有功于人,并且排在生肖的前列,以牛为名给老人祝寿,以表示尊敬.
苗族有抢牛牛尾的婚姻风俗,流行贵州西北一带.男女订婚后,女方要喂养一头黄牛,待婚礼那天将牛牵到现场,度用两根z绳索绊信牛腿.然后由新娘一刀砍下牛尾,新郎会立刻上去抢夺牛尾,若能在女方父母到来之前夺得牛尾,便可立即成婚,否则婚姻告吹.

清代文人舒位《黔苗竹枝词·红苗》诗:"织就班丝不赠人,调来铜鼓赛山神,两情脉脉浑无语,今夜空房是避寅."(注:红苗惟铜仁府有之,衣服悉用班丝,女红以此为务.击铜鼓以鼓舞,名曰调鼓.每岁五月寅日,夫妇别寝,不敢相语,以为犯有虎伤.)寅为虎,谁敢违背避寅习俗,五月寅日若夫妻同房而眠,老虎就会伤害他们.是一些地方民间流传的避寅习俗.
白虎神是中国古代道貌岸然教的守护神,原为古代星官名,二十八星宿中的西文七宿,因其呈虎形位于西文,按五行配五色,故称.它也是四方神之一.《礼记·曲礼上》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土家族多信奉白虎神,湖北土家族祭白虎时,掌坛师要用杀猪民将自己的头砍出血来,滴在纸钱上后,悬挂焚烧.湖南土家族的小孩得尺风病时,往往认为是白虎所致必须请巫师驱赶"白虎".驱赶时,要在户外放一把椅子,绑上带枝叶的竹子,上捆一只白公鸡,由巫师在室内施法,如果公鸡啼叫,白虎就算赶跑了.
陕西有送布老虎的育儿风俗.小孩满月时,舅家要送去黄布做的老虎一只,进大门时,将虎尾折断一节扔到门外.送布老虎是祝愿孩子长大后像老虎那样有力;折断虎尾,则是希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免灾免难.山西各地则流行送老虎枕头的育儿风俗.每逢小孩过生日,当舅舅的要送外甥一只或一对老虎枕头,既可当枕头,又可当玩具,还表示祝福.
陕西华县一带流行"挂老虎馍"的婚姻风俗.迎新前,男方的舅家要蒸一对老虎馍,用红绳拴在一丰收,新娘一到,便将老虎馍挂在她颈上,进门后取下,由新郎新娘分食,表示两人同约会.值得一提的是,此馍还有公母之分,公老虎馍的头上有一个"王"字,表示男子要当家为王;母老虎馍的额中有一对飞鸟,表示妻随夫飞.每个老虎脖子前还有一只小老虎,表示祝愿新人早生贵子.

宋代陶谷《清异录·馔馐》:"犯羹,纯兔."兔为生肖,属犯,古人称兔肉汤为犯羹.在汉族有生育忌兔肉的习俗,因为兔子豁嘴,所以孕妇妊娠时禁食兔肉,以免孩子出生时豁嘴.另外还有赠兔画的育儿风俗.画中有六个小孩围着一张桌子,桌上站一手持兔子吉祥图的人,祝受赠的孩子将来生活安宁,步步高升.
古代汉族有"挂兔头"的岁时习俗,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人们用面兔头或面蛇,以竹筒盛雪水,与年幡面具同挂门额上,以示镇邪禳灾.

中国的民俗节日中,有不少是与龙有关的.宋人吴自牧在《梦梁录》中有关南宋龙灯的记述:"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蜿如双龙之状."吴氏所说的是静止观赏的龙灯.南宋大词人辛弃疾有"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诗名,说的是由人舞动的龙灯.明清两代,舞龙灯之风更盛.据清道光年间《沪城岁事》载:"游手环竹箔作笼状,蒙以绘,绘龙鳞于上,有首有尾,下承以木柄旋舞,街巷前导师为灯牌,必书'五谷丰登,官清民乐'."清喜庆姚元之《竹叶亭杂记》亦载:"今圆明园正月下五日,筵宴外藩,放烟火,转龙灯.其制人持一竿,竿上横一竿,状如丁字.横竿两头,系两红灯,按队盘旋,参差高下,如龙之宛转.少顷则中立,向上排列'天下太平'四字."舞龙灯并非灯节才有,春节,中秋以至各种庙会均有此项活动.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龙是吉祥瑞兽,人们用灯模拟龙的形象,无非是取其吉祥除祟的含义.
山东沂南北寨村东汉晚其画介石墓中室东壁上的乐舞百戏石刻,为我们提供了汉代鱼龙之戏的形象资料.其龙双角,鳞身,双翼,长尾,背上负一大圆口双耳瓶;瓶上立着一个扮演羽人的小孩,双手持一带羽葆的长幢耍弄.龙前有一左手持短梃,右手持鼗鼓向龙摇动的人;龙后有一左手持鞭,右手持鼗鼓举掐的人气氛热烈.此龙的造型,极像马的形体.
农历二月二为汉族的"龙抬头节".此时正值尺蛰,春分时节,民俗认为蛰伏一冬的龙在这一天正抬头活动,以后的雨水也就多起来了.明人沈榜的《宛署杂记》有关于"二月引龙,熏百虫"的记载:"宛人呼二月二日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蜿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用面摊煎饼,熏床炕令百虫不生."由于中国北方多旱少雨,将引入家中,图的是风调雨顺,于是也冰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这一天,人们吃龙须面,龙鳞烙饼,龙耳饼子等等.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按地支推算,"五"为"午",闻一多先生曾将端午节称为"龙的节日".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内容,古时皇家龙舟的制作极为奢华,如南宋画院待诏李嵩所画《中天戏水岫》中的大龙舟,头,尾,鳞皆雕镂金饰,舟上建层楼台观,槛曲安设御座,两舷各三桨,气势雄伟,金碧辉煌.
古代帝王服饰中有龙袍.《清朝通志·器服略》中记载:"皇帝龙袍,色用明黄,棉袷纱裘,惟其时,领袖具石青片金绿,绣文金龙九,列十二章,间以五笔型色去.领前后正龙各一,左右衣襟处各一,袖端正龙各一,下幅八宝立水裾左右开."在清代一般绣九龙,但从正面或背面看都是五条龙,合"九五之尊"的帝王称号.袍的下端排列着许多"水脚",水上绣水浪,俗称"海水江涯".包含着一统江山及延绵不断等寓意.
分布于中南地区的壮族,瑶族和西南地区的哈尼族均有"祭龙节".壮族的祭龙节在农历二月间,祭时,由村中两户或数户人家轮流负担祭祀用的鸡,猪等祭品.认为杀猪祭龙,可保人畜平安.瑶族的祭龙节在农历三月初三,活动包括求谷魂,祭谷娘,祭盘古,祭玉皇,祭神农等.祭品是全寨人出钱购买的猪,祭毕由全寨人分食,妇女不得参加仪式.广西侗族流行耍龙灯.用竹片制成一条三四十厘米长的龙,龙须下有一包,以便点蜡烛,元宵节晚上玩耍.玩时,摆一张八仙桌,两面三刀人围绕桌子舞动,跳跃嬉戏,互相追逐,然后配以有节奏的乐器演奏,有声有色,十分有趣.

逢巳年出生的人属蛇,北方大都说属小龙的,也有说属长虫儿的.人们不说属蛇而说属小龙,大概是因为对蛇厌恶,而对龙情有独钟,因龙为神物,也有点"攀龙附凤"的味道.
汉族民间有"蛇脱皮"的说法,认为只要看见蛇脱皮,是不吉利的征兆.民谚说:"见到蛇脱皮,不死脱层皮."尤其是在春季更为大忌.在青海地区,若家中发现蛇,最忌杀死.认为若杀死蛇或蛇没有被子打死,蛇就会采取报复行动,于家门不利.所以若在家中发现蛇,就将其捉入罐中或挑在长杆上,然后送到山谷中,并求其躲进山洞,别再回到人家中.
福建闽南一琏由于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各类蛇繁衍生息.若在家中发现蛇,是不能打死的,人们认为蛇是祖先派来巡视平安的,进了谁家,就预示谁家居信平安.要是在路边发现几条蛇盘在一起,就要赶揪掉身上的某一颗纽扣丢去表示忏悔,然后走开,当作没有看见.据说这是蛇交配,观者为大逆不道.
农历三月五日为惊蛰节,贵州一带民俗忌雷鸣声,否则当年会蛇虫成灾.民谚云:"惊蛰有雷鸣,虫蛇多成群."

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的考古发现证明,自父系氏族公社时期限,人们就开始驯化马.许多古籍中有"相土作马乘马"的记载,作乘马就是用四匹马驾车,作为运载的工具.
化夏自古有祭马的民间风俗.春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马祖是天驷,是马在天上的星宿;先牧是开始教人牧马的神灵;马社是马厩中的土地神;而马步为马灾害的神灵.汉族民间信仰马王爷,农家于农历六月二十三日祭祀,祭品为全羊一只.
蒙古族有马奶节和赛马节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八月末举行,为期一天.这天,牧民们穿上节日服装,分别骑着马并带着马奶酒,赶到指定地点,然后准备节日食品.太阳升起时开始赛马,参赛的马匹为两岁小马.比赛结束后,人们分别入席,在马头琴的伴奏下,纵情歌唱,开怀畅饮,一直到夜色降临,人们才载着余兴纷纷散去.佤族过春节时要喂马吃糯米饭,并观察马在厩中的姿态以占吉凶,以为头朝东方为幸运年,朝向西方是不吉利的兆头.
在湖北,传说新娘出嫁时,本家历代亡灵都会跟从前往,途中可能会撞着各种煞神附身,会给男家带来不利.所以,迎亲的这一天,男方会请方士一人,在门外设一香案祭告天地和车马神,并杀鸡以驱鬼.祭毕,抓米撒在新娘的彩轿上,表示打掉煞神.新郎也同时向花轿四周行礼,礼毕方可入内.
在东北地区,有汉,满族踏马杌的婚俗,新娘下车后,足踏马杌,脚不沾地,以避邪祟之扰.贵州苗族有"背马刀提亲"的婚俗.青年男女相爱,经男女双方家中议婚三次之后,就要背马刀前往正式提亲.

羊为六畜之一,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生活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原始居民,就已开始选择水草丰茂的沿河沿湖地带牧羊狩猎.汉代许慎释字义说:"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明末清初屈大均套许慎的模式,在《广东新语》中说:"东南少羊而多鱼,边海之民有不知羊味者,西北多羊而少鱼,其民亦然.二者少而得兼,故字以'鱼','羊'为'鲜'."
"羊","祥"通假.西汉大儒董仲舒有云:"羊,祥也,故吉礼用之."《汉书·南越志》记:"尉佗之时,有五色羊,以为瑞."广州号称羊城,源于美好的传说:周夷王时,五个仙人骑着口衔六串谷穗的五只羊降临楚庭(广州古名),将谷穗赠给人们,祝这里永无饥荒.仙人言毕隐去,羊化为石.《广州记》则记:"战国时,高固为楚相,五羊衔谷穗于楚庭,故广州厅室,梁上画五羊像,又作五谷囊."如今,广州市越秀山公园有五羊册,其上矗立着一座高11米的五新星石雕,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城标雕塑.
哈萨克,蒙古,塔吉克等民族流行"叼羊"的马上游戏.在喜庆的日子里,人们在几百米外放一只羊,骑手们分成几队准备冲上闪抢夺.也有一青年骑手持羊从马队中冲出来,后面的人紧紧追随,其中有人配合争夺羊,也有人保护羊,以叼羊到终点者为胜,取得胜利的人,当场把羊烧熟,然后大家一起享.
旧时汉族民间有"送羊"的岁时风俗,流行于河北南部.每年农历六月或七月间,外祖父,舅舅给小外甥送羊,原先是送活羊,后来改送面羊.传说此俗与沉香劈山救母有关.沉香劈开华山救出生母后,要杀死虐待其母的舅舅杨二郎,杨二郎为重修兄妹之好,每年给沉香送一对活羊(羊与杨谐音),从而留下了送羊之风俗.另外,民间以每月初六,初九为羊日,青海藏民此日禁止抓羊.山东,湖北,江西则有谚语:"六月六日阴,牛羊贵如金."又以为属马,狗,鼠者忌羊日,属羊者忌鼠,牛,马,狗日.
锡伯族民间有"抢羊骨头"的婚俗,流行于今新疆地区.婚礼之后,迎亲爹娘在新郎新娘的炕沿上放上一块羊大腿骨,双方姐妹兄弟聚于新房,迎亲娘将拴有红线的两个酒杯放在盘里,迎亲娘则迅速将两只酒杯换来换去,从而使两位新人分不清哪是水,哪是酒,然后让他们任选一杯,喝到酒的为大吉,接着要连饮三杯.之后,双方兄弟姐妹开始抢羊骨头.男方家人抢到羊骨头认为是新娘勤劳能干,能养妻子,家庭美满幸福;女方家人抢到羊骨头,则认为新娘会持家,不会爱气,家庭和睦兴旺.
新疆哈萨克放流行"羊头敬客"的交际风俗.新友到来,宰羊招待.吃饭时,先端上熟羊头,羊脸朝向客人的位置,然后主人请客用刀割羊肋肉献给在座的长者,后割一块羊耳给在座的幼者,再随意割一块给自己,然后将羊头盘捧还给主人.另外,全羊是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民族的传统佳肴.上席时,将大块羊肉放入托盘,摆成整羊武装,以羊头献客.

《搜神记》载:"楚王游于苑,白猿在焉,王令善射者射之,矢数发,猿搏矢而笑.乃命由基,由基抚弓,猿即抱木而号."这只白猿能够将射来的箭一一打掉,而且还在笑.当神箭手由基基拿起弓时,白猿自知不妙,抱树而号.在这里猿被人格化,正如进化论告诉人们,人类是由类人猿转变而来的.
我国古人对猴子的观察是相当仔细的.三国时东吴有个叫万震的人写过一部《南州异物志》,其中有一段说:"交州以南,有果然兽,其鸣自呼,身如猿,犬面,通身白色,其体不过三尺,而尾长四尺余,反尾度身过其头.视其鼻,仍见两孔,作爷向天.其毛长,柔细滑泽,色以白为质黑为文,视如苍头鸭.肩边班文集十余皮,可得一蓐,繁文丽好,细厚温暖."透过这段文字,猴的一概而论跃然纸上.
汉族普遍认为猴为吉祥物.由于猴与侯谐音,在许多图画中,猴的形象表示封侯的意思.如一只猴子爬在枫树上挂印,取"封侯挂印"之意;一只猴子骑在马背上,取"马上封侯"之意;两只猴子坐在一棵松树上,或一只猴子骑在另一只猴的背上,取"辈辈封侯"之意.
民间忌猴年,认为猴年收成不好,是灾年.俗语说L"饥猴年,饿狗年,要吃饱饭是猪年."

春秋时代左丘明所著《国语·晋语四》记:"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十二姓反映了远古黄帝部落的十二个胞族.十二姓之中,惟独鸡是十二地支的成员.
古代计时器尚未发明,早晨的鸡鸣一声,向人们报告新一天气开始,它不仅是庄户人家的时钟,也是公共生活的时钟.战国时代,著名的函谷关,开关时间就以鸡鸣为准.落魄而逃的孟尝君,面对大门紧闭的关口,担心后面追兵到,食客中有会口技者,学鸡鸣,一啼而群鸡尽鸣,骗开关门.这个故事被司马迁写入《史记》,传为熟典.
古代汉族有"杀鸡"的岁时风俗,流行浙江金华,武义等地.每年七月初七,当地民间必雄鸡,因为当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若无雄鸡报晓,便能永不分开.
土家族称踢毽子为"踢鸡".春节时,男女青年一起踢"鸡",一人将"鸡"踢起,众人都去争接,接到"鸡"的人,就可以用草去追打任何人.而男女青年往往用草追打自己的意中人.以后"踢鸡"就成了谈情说爱的媒介.
农历十月一日,河南一些地方要杀鸡吓鬼.传说是阎王爷放鬼,至来年清明节收鬼.民间以为鬼怕鸡血,鸡血避邪,故于十月一日杀鸡吓鬼,以使小鬼不敢出来.俗语称:"十月一日,杀小鸡儿."
山东一些地区有"抱鸡"的婚俗.娶亲时,女家选一男孩抱只母鸡,随花轿出发,前往送亲.因鸡与"吉"谐音,抱鸡图的是吉利.另外,在古时有一种留"长命鸡"的习俗.临近娶新时,男方要准备大红公鸡一只,女方准备一只肥鸡,母鸡表示新娘为"吉人".出嫁时,女方所备的公鸡一定要由自己未成年的弟弟或其他男孩抱着,随花轿出发,并要在公鸡未鸣之前赶到男家.人们认为公鸡不睡觉,而母鸡不睡,寓以气势压倒公鸡.然后,男方将公鸡交给抱鸡人,将公鸡,母鸡一同拴在桌腿上,并不时打公鸡,直到公鸡有气无力,这是妻子制服丈夫的象征.之后,这两只鸡不得杀掉,故称长命鸡.而在浙江一带有流行"宰鸡"的婚姻风俗.新郎去新娘家迎娶,女家则在地上铺一块白布,让新郎在上面宰鸡,鸡血不能滴在白布上,否则滴几滴罚几杯酒.杀鸡时,女家故意相撞新郎,但有经验的新郎则能应付自如,不让女方得逞.
云南大理地区的白族流行"鸡米礼"的风俗.鸡米礼分鸡米单礼和约米双礼两种.单礼为一只公鸡和一坛米酒;双礼为两面三刀只大公鸡,一坛米酒,一坛谷种.这是嫡亲或姻亲之间在出生,结婚,盖房时互送的礼品.
旧时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流行饮鸡血酒的交际风俗.在结拜兄弟时,为了表示亲如手足,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人们宰一只雄鸡,在每碗酒里滴几滴鸡血,对天发誓,然后将血酒一饮而尽.

宋代朱弁《曲湖旧闻》记录了一须因皇帝属狗而禁屠狗的故事:"崇宁初,范致虚上言:'十二宫神,狗居戌位,为陛下可命.今京师有以屠狗为业者,宜行禁止.'因降指挥,禁天下养狗,赏钱至二万.太学生初闻之,有宣言于众曰:'朝迁事事绍述熙,丰,神宗生戌子,而当年未闻禁畜猫也.'其间有善议论者,密相语曰:'狗在五行,其取类息有所在,今以忌器谀言,使之贵重若此,审如《洪范》所云,则其忧不可胜言者矣.'"
旧时汉族民间有"赶毛狗"的节日风俗."毛狗"即狐妖,相传妖于正月十五日群出拜月,扰害生灵.人们在这一天晚上搭毛狗棚,并放火烧掉,同时鸣锣击鼓放鞭炮,以送瘟驱邪.
蒙古族有"射草狗"的仪式,人们将稻草扎成狗形,并用箭射,以消除不祥.
江苏一带有"打狗饼"的丧葬风俗.人死后,要以七枚龙眼和面粉作球,悬系于死者的手腕上.迷信认为,人死后要经过恶狗村死者的饼是用来喂野狗的以保顺利通过,故称打狗饼.

 猪又名"乌金","黑面郎"及"黑爷".《朝野佥载》说,唐代洪州人养猪致富,称猪为"乌金".唐代《云仙杂记》引《承平旧纂》:"黑面郎,谓猪也."在华夏的土地上,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就已开始饲养猪,狗等家畜.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其徒刑与现在的家猪形体十分相似,说明当时对猪的驯化已具雏形.
 春节前,人们一般在腊月二十五日前杀猪,二十六日为封刀日,就不能再动刀了.浙江一带在杀猪时讲究"一刀清",即一刀杀死,否则认不吉利.进刀时屠户要讲一句"出世入身"的话,小孩妇女不能观看.杀后要将粘有猪血的利市纸压在室角或猪栏内,以示猪未死.猪毛要用吹火筒盛,开水全入桶后,把吹火筒的下端浸入汤桶,上端用口吹气,沿桶吹一圈,一示以后养猪长得又快又大.乔猪毛时,要在猪头和猪尾各留一快毛,意为"有头有尾",然后将整条猪放在凳上,先是猪头朝外,养主烧香及猪毛谢天地,将猪剖成两片,除新年食用外,其余的俺入缸中,以备年后再用.
 天津,河北等地有"肥猪拱门"的节日窗花,是用黑色蜡光纸剪成.猪背上驮一聚宝盆,张巾时左右各贴一张,表示招财进宝之意.
 陕西一带有送猪蹄的婚俗.结婚前一天,男方要送四斤猪肉,一对猪蹄,称"礼吊",女方将"礼吊"留下后,还要将猪前蹄退回.婚后第二天,夫妻要带双份挂面及猪后蹄回娘家,留下挂面,后蹄退回,俗称"蹄蹄来,蹄蹄去",表示今后往来密切.
 云南西双版纳的布朗族,在婚礼的当天,男女两家要杀猪请客.除.除请客外,还要将猪肉切成小块,用竹竿串起来分送各家,以示"骨肉之亲"之意.
 过去汉族有一种"打母猪鬼"的民间驱邪活动.凡家中有病灾不幸之事,家中长者便设香案,以打母猪鬼来祭,向神灵许愿,求得驱邪.祭时,要选黄道吉日,杀老母猪,闲,蹄,肝,肠,肺等放在一个筐里,摆在堂屋中间,主持人燃香祝拜,祭完后,将内脏煮熟后分吃掉.民间认为"杀死一母猪鬼,驱除一个邪".
 云南佤族有"猪胆卦"的占卜风俗.杀猪后,根据猪胆判断吉凶.如果胆纹上下行,胆内水分多,为吉卦;胆纹左右行,胆内水分少,为隐卦.一般在举行重大活动时使用,由巫师乍卦.


十二,各民族婚俗介绍


  树枝探姻缘和草鞋定终身
  ——白族婚俗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居住在剑湖边的白族青年聚会的时间.每年这个时间,姑娘小伙子都会在黄昏时分划着小船到湖心,每艘船相隔20多米,大家在船头高声歌唱,寻找意中人对唱调子.唱到一定时候,小伙子会将预先准备好的烛灯点燃后放到湖面上,任其随风漂荡.烛灯漂到哪个姑娘的船头,如果姑娘把灯浇灭,说明姑娘不愿接受小伙子的追求.如果姑娘高高兴兴地接住烛灯,小伙子就可以把自己的船和姑娘的船靠拢,并跳上姑娘的船,与其对唱"搭桥"调.接着两人可以通过对歌,一唱一答,进一步发展.
 在云南兰坪,碧江等地居住的白族支系——那马人,青年男女一般从十六,七岁开始谈情说爱.那马小伙子要是看中了一位姑娘,他就会千方百计探寻姑娘经常走的山路.等姑娘出来时,小伙子就躲在岔道口,摘一把树枝,放在岔道正中,头朝着自己要走的方向.当姑娘走近时,小伙子一边向前走,一边不时向后观察姑娘的行动.
 姑娘看到岔道口的树枝和前面的小伙子之后,如果朝树枝的方向走,表示她同意小伙子的求婚.如果不朝树枝所指方向走,说明她不接受小伙子.小伙子在前面看着,对姑娘的态度也就一目了然.
 那马人小伙子有没有对象,只要看他们的鞋子,如果他们脚上穿着四鼻子草鞋,说明小伙子已经有意中人了.这四鼻子草鞋,就是姑娘送给小伙子的.那马姑娘从小就学打草鞋,一般送给兄弟姐妹和亲友的都是二鼻子草鞋,只有送给情人的才是四鼻子草鞋.
 在大理,白族送订婚礼一定要以六计,比如16,106,266等,据说这时因为白族是六诏(唐朝时大理地区的六个部落)的后裔,祖先每年送给大唐的礼品都是六份,大唐回赠礼品也是六份,所以定亲往来礼品也必须是带"六"的.
 在洱海东边居住的白族,婚礼保留有较多的古老风俗.结婚这天,新郎带着接亲队伍到女家接新娘,当走到新娘家门口时,新郎会摸出三个蜡丸,一个接一个地向新娘家门口的石墩上砸去,发出三声巨大的炮响.原来这是他们自制土炸弹.炸弹的硝烟未散,小伙子端着装有香烟,酒,茶,糖的大茶盘,向客人一鞠躬,把客人迎进去.在新郎接了新娘回到自己家后,一进男方家门,新郎新娘就抢着往洞房中跑,看谁先强抢到洞房中的枕头,预示谁就是未来家中当家作主的人.
  情卦和抢帽子
  ——藏族婚俗
 藏族的男女青年之间的谈情说爱是公开的,只要双方一见钟情,甜蜜的初恋生活就开始了.
 在云南的藏族中流行着一种叫"情卦"的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方式."情卦"藏语叫"日梦祷",虽然占卦一种方术,但藏族青年的"情卦"却带有更多的游戏色彩,是以爱情为内容的猜心思游戏.凡参加"情卦"的男女青年,每人拿出一件最能代表自己心思的小物件放在一人手中.掌管物件的人将所有的小物件在手里摇晃后,暗中取出一件,让大家猜.于是其它青年便猜测物件属谁所有,并针对物主爱情上的处境唱出一串有趣的情歌.如果物主已经选中了心上人,但却羞于开口,就要用含蓄的歌词唱出来.如果物主虽然选中了意中人,但是对方早已于别人私定终身,对此大家可以用含蓄的歌词来取笑他(她).歌声结束后,掌管物件的人将手松开,看物件是谁的,刚才唱的歌就是谁爱情上的预卜.
  抢帽子是藏族青年交往恋爱的另一种形式,如果一个小伙子看上一位姑娘,他便会找机会接近她,然后趁机将她的帽子抢走.过了几天,小伙子会回来找姑娘,将帽子还给她.如果姑娘愉快地接过帽子,就说明姑娘也爱上了小伙子.如果姑娘不肯接受帽子,就表明姑娘不爱这个小伙子.
 藏族的婚嫁随着地区的不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男女之间订婚是比较简单的.他们在订婚的当天,邀请近亲吃一顿丰盛的美餐,男家下聘作定即可.但结婚是十分热闹的,吉日良辰的前一天,男家先把给新娘的礼服送去.傍晚,当宾客们稀少的时候,女家就开始为新娘化妆打扮了.
 娶亲的人大半是新郎的近亲,他们是在子时过后出发,当他们踏上新娘的家门,每经过一道门,要向门神爷献上一条哈达,及至新娘的家族迎接到客屋里,要向家长献过礼巾.然后,娶亲队准备出发.
 新娘子到婆家后,进门先把背上插的护耳彩剑供上佛堂里,祈求家神保护,然后和新郎并坐在礼垫上,受家人和亲友的祝贺,婚礼就结束了.
  爱你有多深,咬你有多深
  ——黎族婚俗
 在海南岛居住的黎族,在姑娘刚出生的时候,父母会在家中种一棵槟榔树.姑娘出嫁后,这棵槟榔树也随之迁往男家.这个妇女死后,槟榔树也随之砍去.这种做法是希望女子象槟榔树一样正直不二.在海南一些地区,过去小伙子求亲,都会送一盒槟榔给女方,姑娘的父母如果开盒取一颗槟榔,就是答应了这门亲事.
 黎族青年男女相识之后,就会在一起对歌.如果姑娘喜欢小伙子,就和他唱答.经过一段时间双方感情深了,姑娘会送小伙子绣着蝴蝶和鲜花的腰带.小伙子接受了姑娘的礼物后,要在姑娘的手臂上咬出两排牙齿印.姑娘被咬后十分高兴,黎族人认为,小伙子咬得越深,表示对姑娘的爱越深.
 以前黎族女子订婚时,还要进行纹面.图案由男方提供,由几位妇女用野刺在姑娘的额头,面颊和嘴唇上纹出图案,中途还要加入颜料,大概经过一个星期,这个图案就留在姑娘的脸上了.
  串情人咬手背
  ——瑶族婚俗
 秋收过后,蓝靛瑶族的未婚青年大都要背着米去串情人.一伙同性别青年按事先约定来到一个瑶家山寨,该寨的异性青年则备下酒菜款待.款待还有仪式,先是客人即兴唱起山好水好主人好的赞词.然后双方在唱中交流感情.盛宴间眉来眼去对准了象,就成对成双地到寨子外边,尽情地倾吐心中的爱慕之情.于是按祖先留下的规矩,由那情郎往爱妹的手上咬一口,再由爱妹朝情郎手上还一嘴,咬这一口还有许多讲究,咬重了说是狗咬;咬轻了,表达不了对情人的爱.这一口还必须往手背上,咬手背又不得咬着凸起的骨节处.假若咬的规模位置都合规定入情理,被咬的伤口发炎化脓,表示恋人的情意已经溶入对方的肌体和血液里.再加上互往手上拴了红,蓝丝线(男给女拴蓝或黑丝线,女给男拴红丝线)这对恋人就可以等着良辰吉日成亲了.
  在金秀瑶山有五个瑶族支系,婚姻习俗各不相同,其中茶山瑶的婚姻习俗别开生面,独具特色.
 茶山瑶多住在河谷两岸,依山傍水,景色秀丽,每个村寨几乎家家都有"吊楼",男女青年住在吊楼里,互相对歌,特别是逢年过节,唱到通宵达旦,倾吐爱慕之心,歌声娓娓动听,情意绵绵.
 他们在对歌中选择配偶,在劳动中建立爱情,当爱情种子发芽的时候,男方便托媒去说亲,定下过门日期.
 接亲的日子来到了,一不吹唢呐,二不抬花轿,三不打锣鼓放鞭炮.男方派房族兄弟四至六人.半夜点火把去接新娘.接亲的这天晚上,女方家里每一重门都点上一盏油灯(茶山瑶的房屋深而长,一般都有三四重门)照着接亲房族.新娘早已梳装打扮好,等候接亲.当男女房亲兄弟进屋向女方父母贺喜,道谢,吃罢"领情饭"之后,便把新娘接走.陪同新娘出嫁的有新娘房族姐妹四至六人.熊熊的火光把新娘的脸映得绯红,这时万簌俱寂,正是午夜,人们已进入甜密的梦乡,新娘离开村寨人们还不知道呢
 新娘到新郎家,堂屋早已摆好酒席,酒席很简单,只有一只鸡和两三斤猪肉.全家老少和送新娘的双方同族兄弟姐妹,陪新郎新娘欢欢喜喜进餐,老人讲乐话,后生家敬酒,表示祝贺新婚.进餐完毕,婚礼也就结束了.当太阳升上东山,新娘新郎扛着锄头双方下地劳动.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昨天夜里,寨里又添了一对新婚夫妇.
  草标密码和揉耳朵表情意
  ——苗族婚俗
 湘西苗族姑娘初次外出结交男朋友苗语称"讲链讲规"或"溜比溜苟",直接翻译就是"放鹰放鹞"和"采果摘籽".小伙子结交姑娘叫"帮链帮规"或"溜背溜喜",直接翻译就是"打鹰打鹞"和"攀花摘卉".
  湘西苗族青年幽会也有暗号和密码,这就是"草标".双方只要看到草标,就知道各自的行踪.初相会时,女方如先到达约会地点,必先在约会地点的路口留下一个草标.这个草标的含义只有赴约会的情人知道,有如密码一般的神奇功力.不过,也有一般人都能看懂的草标.一把草上结个疙瘩,疙瘩结在草尖上,草根朝幽会的方向,则暗示一方先到,示意对方快来.后者看到这个草标,必须留下一个草标,疙瘩结在草的中部.这后面一个草标暗示过路者,山中有情人幽会,请走大路.行人见了这样的草标,一般都会避开,以免撞见别人的幽会.
 居住在云南南部的苗族,青年男女中有一种打毽活动,十分有趣.毽子就是中国民间都用来踢的那种,打毽的板和乒乓球拍差不多.男女青年在打毽活动中,输的一方要让赢的一方"揉耳朵",不许反抗,但可以跑.如果输赢双方的男女没有情意,纯属比赛,那赢者会使劲揉对方的耳朵,直到对方耳朵发烫为止.如果对打的男女相互有爱慕之意,输者会主动让赢者揉耳朵,而赢者是不会使劲揉的,而是红着脸轻轻摸一下对方的耳朵.也有一输就跑,赢者假装追赶,两人一直跑到无人的场所,倾诉衷肠.
 在传统的踩花山节期间,云南金平苗族青年到了花山场上,好心的主人早已为青年们准备好了几套"土电话",它是用竹筒蒙上油纸,将线从中穿过而成的.男女在"土电话"上,用对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情,询问对方的情况.唱到兴起,小伙子会将"话筒"交给一边的伙伴应付,自己跑去偷看姑娘的模样.如果相互不中意,对歌到此为止.如果双方都满意,继续对唱,约定下一次见面的地点.
 广西融水一带的苗族青年,盛行"种花生"这个交往活动.走寨时,小伙子们向姑娘发出邀请,确定时间地点之后,姑娘们就会按照时间来到小伙子的村寨,他们带着农具和肥料,上山种花生,期间男女青年谈笑风声,边劳动边对唱山歌,互相接触试探.花生种子播下后,等苗长高时,双方又要组织一次施肥除草活动,其实是为了创造一次见面机会,这时大家开始物色对象谈恋爱.第三次是秋收花生时,大家相邀收花生并聚餐,相好的在一起讲悄悄话,还没有对象的赶紧抓住这最后一次机会.
 苗族的婚姻一般分包办婚姻和自由婚姻两种.包办婚姻为父母媒妁说合,媒人往往是由与对方认识或是对方亲戚的人担任.待女方探明男方的情况,征求女儿的意见后,由媒人再来时说明是否同意.若女方同意,则议定"礼金",订婚日期;男方则准备物品去女方家,女方家备酒肉招待,称为"吃新酒".男家客人离去时,女方送鸡,糯米饭及送给来人每人一根"花椒布"腰带.
 婚期大多是由男家择定后委媒人于事前几个月通知女家.婚期临近,女方全村或全姓的姑娘们,大家共同聚餐,以示送别新娘,称为"朋友饭".出嫁当天,女家需派出三种送亲人:一是新娘的朋友,为13—16岁的未婚姑娘,需盛装同新娘前往;二是新娘的亲兄弟和家族中的中,青年男子9—15人,与新娘同去同返;三是有3—4个15岁左右的男子,护送新娘到男方村寨附近.新娘到婆家短住几天就转回娘家,直到来年二月才到夫家,反复两三年后,才举行"煮饭"仪式.从今以后,她就不能再接触娘家的锅灶了,再也不能住到娘家了.
 苗族的自由恋爱十分普遍,在自由恋爱过程中,双方相亲相爱,定下婚约,到了结婚这一天,却由父母来决定.
 在苗族婚礼中还有高唱酒歌的习俗.婚事喜庆里,苗家的酒歌往往要成套地唱.苗族在婚事礼仪中所唱的酒歌,唱完一套需用八九小时,有时是通宵达旦地唱.在婚礼中,男女双方都得选派唱酒歌的歌手,选上的歌手称歌郎.每套酒歌共分九部分:第一部分为拦路歌(也称拦门歌),当男方歌郎来到女方山寨时,女方聚众歌郎在山寨的路口迎唱的歌,即叫拦路歌.男方要巧妙地和女方的歌郎对歌,—一解答了对方请问的内容,才被放行进山寨.第二部分叫"十切",即男女双方歌郎各唱十段歌,内容反映出双方所在村寨的风土人情.第三部分叫"公爷进地",主要唱出男女双方祖先的渊源所在和迁陡历程.第四部分叫"结亲路",唱出男女双方古老婚姻礼仪的形成及其形态.第五部分叫"三代根基",即男女双方歌郎叙唱新婚夫妇父辈,祖父辈,曾祖父辈三代的基本情况,以加深两个姻亲家族的相互了解.第六部分叫"凤亲",歌郎用歌声介绍男女双方结婚前的恋爱经历,比如他们是如何相识的,类似代新郎汇报恋爱经过.第七部分叫"过定",代表男女双方长辈对新婚夫妇唱出期望和祝福.第八部分叫"谢主家",由男方歌郎代表男方向女方亲家致谢.第九部分叫"龙船歌",是整套酒歌的高潮,双方歌郎要用对唱的形式比输赢,并边对唱边由双方歌郎扯腊鸭,唱赢者即得腊鸭.
酒歌唱毕双方酒郎退出歌堂,新婚夫妇入洞房成亲.
  香袋和哭嫁歌
  ——土家族婚俗
 在湘西的土家族青年男女中,香袋是他们的定情的信物.一般由漂白丝布作袋面,红布做袋里,上面绣着"鸳鸯戏水"等图案.如果小伙子得到姑娘的香袋,就等于得到了姑娘的心,男方去提亲十拿九稳.
 湘西土家族姑娘在出嫁的当天晚上,有锅灰涂抹"模米"的风俗."模米"是代表新郎来迎亲的那个小伙子,一般"模米"没有特殊标记,还故意混在人堆中,要女方将其找出来.
 姑娘出嫁时,全村的姑娘都来陪她唱哭嫁歌,陪唱的姑娘会积极辨认谁是"模米",以便用锅灰涂抹他,因为是他代表新郎娶走了新娘.有时实在辨认不出,姑娘们就将男方来的小伙子全部涂抹,据说,被涂抹的小伙子越多,日后女方爱上男方的小伙子就越多,新娘新郎婚后也能相亲相爱.
 新娘在婚礼上的哭嫁歌,是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准,谁家的姑娘不善于哭,就会被认为才低贤劣.在哭嫁歌中,新娘要将新郎和媒人一一埋怨过来.而且哭的时间在出嫁的七至二十天就开始了,到新娘被送上花轿时,才算结束.
  踩麻袋和推木雁
  ——朝鲜族婚俗
 朝鲜族婚礼形式较多,各不相同.在结婚古俗中以踩麻袋和推木雁比较有趣.在结婚这一天,新郎穿着礼服,戴着礼帽,骑马来到新娘家.女方在新郎下马的地方放一条麻袋,麻袋里装的稻谷之类的粮食,新郎下马时第一脚必须踩在这个麻袋上,意味着将来新郎新娘婚后稻谷满仓,生活富裕,表现了民以食为天的思想.
 新郎到新娘家之后,被引到"新郎房"前院,地上铺有席或者毯子.当伴娘把系有白绸布坠子的扇子交给新郎,把木制雁放在新郎面前时,新郎要行一次礼,然后跪下来用右手握扇,用扇推雁,一直将雁推到"新郎房"台阶为止.推雁时如不小心,把雁推翻,说明新郎不机灵,蠢笨.新娘家铺席时往往有人在席子暗处搞些名堂,想让新郎把雁推翻.所以新郎推雁时往往假装用扇子推,实际用手推,以免推倒,但不能让人家看出来.推完雁,进"新郎房"就坐.吃过饭,新娘和新郎一起向父母与亲戚行礼告别,新郎骑马前行,新娘坐轿随行.朝鲜族在婚礼上为何要让新郎推木雁,说法比较多,有一种说法很流行,据说,雁一生只配偶一次,以后形影不离,不管是雄还是雌,如一方先死,另一方不再配偶.在婚礼上推木雁,象征着爱情忠贞不渝,白头到老.
  恋爱暗号多又多
  ——僳僳族婚俗
 僳僳族青年男女以前为了躲避别人的干扰,有时恋爱幽会非常秘密,他们会用琵琶,口弦以及吹树叶,撒树叶,系草疙瘩等方式来作为暗号联系,确定幽会的时间,地点,进行秘密接触.
 比如撇一束一尺长的树枝,放在情侣经常来往路边的土堆岩石上,上面压一块石头,暗示约会的时间的方向,僳僳语叫"师前早".如果一方未赴约,另一方就在约会的地点系草疙瘩作为失约的证据,下次约会时叫对方说明原因,僳僳语叫"诗古提".吹树叶是呼唤情侣或通知对方自己有事不能前往,僳僳语叫"师前木".在参加婚礼的宴席上把双筷子交叉起来或倒置搁在碗上,筷子头表示幽会的方向.在公众场合则打暗号说今晚要到某村某寨赴约,其实就是通知情侣到哪里去幽会.
 这些暗号都是以前的一些传统做法,现在随着男女交往的开放,已经不多了,但偶尔也有这样古老的暗号出现.
  浪哨对歌和丢花包
  ——布依族婚俗
 丢花包是布依族青年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青年男女交往的一种特殊的活动.通过丢花包,他们可以各自选择自己满意的对象来浪哨(谈情说爱).如果双方情深意切,便可结成终身伴侣.每年新春佳节,从正月初一到三十的一个月里,各寨的后生们都要走村串寨,寻找姑娘丢花包.
 花包都是方形,大小不一,四只角上有四根小彩带.花包上绣着各式各样的图案和花纹,中间有一根大飘带,供手拿着丢接使用.花包内装的是谷种和棉花种,有时也用糠壳代替.丢花包的规矩,一般都是丢着玩,属于试探阶段.在试探中,如果男女双方相互看中了,两人越丢越热烈,感情越深厚.这时要丢接准确,如果失手,对方就要唱歌来索取礼物.但是不管是接或者送礼物,都感到是很大的快乐幸福.因此有的小伙子姑娘故意将花包扔得高高的,让对方接不到,或者故意接不住,以便索取礼物或送礼物给对方.如果双方都觉得情投意合,就离开大家,另寻地方去对歌谈心.
 滇南的布依族青年交往一般采取"唱花歌"的形式,"唱花歌"白天在街头巷尾或山坡上进行,夜晚则在村中.除此之外,还有固定的歌山.歌山的场面十分壮观,青年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各自物色对象,找第三者做通话人.男的通话人只能是女的,女的通话人只能是男的.等对方同意,就甩动毛巾来约定地点,以歌代话.唱花歌必须遵循规矩,请人唱花歌,自己先要唱三首表敬意;在自己家里不能唱;父母亲戚在不能唱.
 在布依族聚居的贵州镇宁扁担山,青年喜爱在"浪哨"中寻觅伴侣."浪哨"一般安排在赶场的日子,这一天清晨,小伙子们就急忙上路到黄果树瀑布下的"浪哨"场地.
姑娘小伙子分为两边,当小伙子物色到中意的姑娘后,就求别的姑娘帮他试探.如果姑娘说:"我们是亲戚.",就代表她不同意.如果姑娘有意,就请人传话"可以唱支歌,地点由你选.".通过对歌,两人进一步了解,增进感情.
 在贵州紫云一带的布依族,有结婚仪式上"打接亲人"的习俗.当男方请的接亲人进寨子时,女方寨子里的青年人,将事先准备好的粘枣子放在手中,向他们打去,其意思是:你们来接我们寨子中的姑娘,就要给你们添点麻烦.
 贵州都均的布依族在闹新房中,有要"荷包"的习俗.一般先唱"荷包歌",二人一对,一个唱,一个帮腔.必须唱满12首"荷包歌"才能得到一个荷包.荷包里一般装着白果花生等物,取意早生贵子,由女方的"送亲婆"带来.其实人们热衷于"唱荷包",只是因为这是比赛歌喉的好场所,在"唱荷包"中唱得好的人,不仅会得到当场宾客的赞誉,而且日后也会声名远播.所以参加的人非常多,持续时间也比较长,有时一唱就是一整夜.
  偷鸡头与抬锅盖
  ——阿昌族婚俗
 阿昌族青年将谈恋爱叫作"串姑娘",十分有趣.泼水节这天,阿昌族青年男女来到摆场上,用泉水相互对泼,并尽情欢歌.太阳落山,摆场上的青年开始回家,要是小伙子看上哪位姑娘,他就会走到姑娘身边,要求晚上去她家串门.如果姑娘看上了他,同意他来的话,小伙子就会邀上几个同伴跟着姑娘来到她的寨中.一边走,一边对歌,互问互答.姑娘在这过程中要记住今天晚上到村寨的一共有几个小伙子.到了姑娘的村寨,小伙子们先不忙着去姑娘家,而是先到亲戚朋友家小歇,准备晚上闹个够.
 那个被小伙子看上的姑娘,将客人领进村寨之后,就要去找姑娘,如果十个小伙子,她就要找九个姑娘来陪客.
 找好姑娘之后,姑娘们就分头去找鸡,每人一只,找齐后交给那个姑娘去请村寨中最好厨师,大家一起杀鸡做菜.
 这顿全鸡宴做好之后,做主人的姑娘就要到村寨中去喊:"远方的客人,我家的饭菜已经准备好,请你们快点来!".姑娘喊了一圈之后,不管有没有人答应,就直接回家了.一直竖着耳朵等姑娘喊的小伙子们,听见喊声后立即来到姑娘家.
 在姑娘家的桌上酒菜已全部放好,每人两个碗,一碗米酒,另一只碗里放着鸡头.小伙子一般要先数一数鸡头,如果对就入座,不对就不入席.
 宴席开始后,小伙子们开始偷偷将鸡头藏起来,说姑娘的鸡没有杀够.姑娘就要找鸡头,如果找出来了,罚偷鸡头的喝一杯酒.如果找不到,小伙子自己将鸡头拿出来,罚姑娘喝一杯酒.
 小伙子们是来串姑娘的,不是骗吃的,所以在吃饭过程中大家会偷偷将钱凑齐,交给带他们来的那个小伙子,悄悄藏在一个地方,让姑娘们去找.
 酒足饭饱,大家开始对歌.因为人数是配好的,所以每人都有一个对象,自由组合.如果对歌对出情意来,两人就离开大家,到外面去悄悄地谈了.
 男女恋爱成熟之后,小伙子便告诉父母,由父母请媒人去提亲.如果女方同意,就随即举办订婚仪式——抬锅盖.女方拿出几只锅盖,在上面放上一碗热肉,一碗煮熟的带壳鸡蛋.仪式开始时,由双方的老人互敬锅盖上的食物,再双双敬媒人.敬送食物时,双方老人一手抬锅盖,一手用筷子夹肉互喂,再各夹一个鸡蛋喂媒人.这个场面非常热闹和滑稽,鸡蛋很难夹,到了媒人嘴里,媒人不能用手,必须用牙齿,嘴唇来剥,围观者笑得前仰后合.仪式结束,双方就算缔结了婚约.
 举行婚礼时,接亲的新郎往往是女方姑娘们戏弄的对象,新郎到了新娘家,姑娘们会用一盆盆冷水泼新郎,直至新郎浑身湿透.据说这是让新郎清醒头脑,以后见到别的姑娘不能动心.
 进了房间,姑娘们还不放过新郎,用锅灰油泥抹在新郎脸上,使新郎狼狈不堪.姑娘们边闹边说:"不抹记不住姐夫,脸一半黑的就是."说完,姑娘们还会将新郎身上挂上算盘和秤,拉着他到院子里去示众,表示新郎今后要精打细算过日子.
以前,在阿昌族青年男女中流行抢亲的婚俗,这种特殊的形式在现今的一些阿昌族中仍旧存在.
 以前抢亲一般是由三种原因引起的:一种是男女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由恋爱建立了感情,而在男方聘媒说亲时,女方父母不同意,要将女儿另许他人.这样,男女青年便私下定好日子,让男方来抢亲.到了预定的日子,男方邀约十几个精壮的小伙子,在深夜摸进女方家,找到姑娘拉起就跑.这时,姑娘就高声喊父母,以示自己是被人抢走的.前往抢亲的人,两个人拉着姑娘跑,其余人在后边担任后卫,以阻止追赶的人.由于女方父母毫无准备,寡不敌众,所以这种抢亲往往是顺利的.
 二是当姑娘和她的意中人的行动已被父母发觉,或是男方走漏了消息,姑娘的父母不同意,又给姑娘选了另外的小伙子,就会叫自己选中的小伙子赶快来把姑娘接走.于是,小伙子就马上组织人去,先把姑娘家包围起来,然后由两人进家找姑娘,找到后,对她说句"表妹,我来接你了",说完就由一个把姑娘反背起来,紧紧抓住她的双手,另一个抬着姑娘的双脚,拼命往回跑.这时,即便是姑娘的意中人来到,也不能闯入女方家中或半路截取,只能眼巴巴望着姑娘被人抢走.这是阿昌族抢亲的一种规矩.
 第三种是在恋爱过程中,男女双方曾立下海誓山盟,但女方中途变心,男方便组织人趁姑娘外出不备之机,半路截住,拉起就跑.这种抢亲往往会引起械斗,造成伤亡.
抢亲到家,一进门就放鞭炮,当即拜堂,让姑娘包上高包头.当夜或第二天一早要将姑娘领到男女较远的亲戚家住下,有时还要躲进深山老林,直到家里与女方家长谈判结束,才能双双回家.
 因双方终要结成亲戚,所以无论原来怎么闹,男方在抢亲后第三天仍要聘请媒人向女方父母求和说亲.求和说亲仪式在女方家里举行,女方家一律不负责招待,要由男方家负责招待,并付给女方家的说客工钱.因此,男方除请个说客外,还要请一个烧菜做饭的.谈判时间一般三至六天.在这期间,男女代表都要进行激烈的讨价还价.但一经达成协议,双方都既往不咎,和睦相处,常来常往,亲如一家.
  当然,现在的抢亲都是为了凑热闹,保留抢亲这一形式,一般父母都是事先知道和同意的了.
  骑马迎亲与抱木枕头
  ——蒙古族婚俗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盛大的节日,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追逐爱情的好机会.在大会上青年男女身穿民族盛装,参加各种竞技活动.在射箭,摔跤,赛马等比赛中的获胜者,总能赢得姑娘们爱慕的目光,如果姑娘对哪个小伙子有意,那么她便会驰马迎向心中的英雄,丢下一块手绢,然后调转马头离去.小伙子则心领神会,躬身拾起手绢,策马追赶姑娘,一旦追上,小伙子就会将一枚戒指珍重地戴在姑娘的手上,一对青年就这样相爱了.
 在蒙古族中还有一种男女相爱的信物叫"哈布特格",它是佩挂在蒙古袍上的一种饰物,一般都是由姑娘亲自绣制.小伙子在择偶时,都要看对方的"哈布特格"绣得怎么样,如果绣得精美,说明姑娘是一个勤劳能干的姑娘,将来日子一定会安排得很好.
蒙古族的婚礼既隆重又独特,尤其是鄂尔多斯草原上蒙古族传统婚礼更具特色.鄂尔多斯婚礼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鄂尔多斯婚礼大多在腊月获正月间举行.青年男女经过家长说媒定亲之后,姑娘除梳一条大辫子之外,还要在前额两边各梳6条小辫,这标志着姑娘已经定亲待嫁了.
双方选定吉日后,分别邀请各自的亲朋好友.举行婚礼那天,来宾们都要穿上漂亮的衣服,骑上高头大马,带着礼物去新郎新娘家祝贺.
 新郎迎亲都是在傍晚时分启程,他们带着弓箭,食品和礼物,骑着骏马.行前,新郎要把一只灌满了酒的小白瓶藏在马鞍下或马鬃里面.
新郎和迎亲队伍在黑夜中到达新娘家.他们按照习惯要先绕着屋子转一圈,然后将一条哈达献给那些操办婚事的炊事长,并赠送一只剥好的小羊,以表敬意.这时,新郎也将带来的弓箭放在象征鄂尔多斯勇敢精神的玛尼宏旗标前.新娘的伙伴们则迫不及待地在新郎的座骑上寻找那只小酒瓶.
 迎亲队将所带的礼物和食品逐一交给新娘家.主宾在互换鼻烟壶,表示问候以后,新郎向在座的女方主婚人,岳父,岳母及宾客们行磕头礼.在女方盛大的婚宴上,人们一边狂饮,一边进行饶有风趣的对唱.就在人们痛饮狂欢之际,有人将新郎引进新娘的房间,他在那里还要经过一番考验,比如当新郎一坐定,就有人拿来一块煮熟的羊颈骨,请新郎把它拗成两断,意在看新郎的力气有多大.如果新郎拗不断,人们便乘机起哄取笑.当天晚上,新娘还不离开家,她和好友边说边哭,依依惜别.为了表达姐妹们的挽留之情,她们将自己身上的腰带解下来联结在一起,先从新娘这边的袖口穿进,再从那边的袖口穿出,然后其它姑娘也照此办理,联结起的腰带从每位姑娘的袖口穿过后,大伙儿紧紧抱在一起,用这种方式来表达难分难舍之情.
 在女家经过通宵达旦欢乐之后,次日凌晨,迎亲队接着新娘要启程了,由女方宾客组成的送亲队一同前往.在娶亲路上,按照习俗,男女双方都要设法抢先到男家,女方中一人有意抢去伴郎头上的帽子,挑在马鞭上,然后扔到地上,让新郎下马捡帽,这样势必耽误时间,女方伴娘便可抢先而行.但男方也有高招,在离新郎家不远的地方设一酒席,招待女方,女方伴娘一喝酒,男方便调换最强壮的骏马,抢先到家.一路上便是这样追逐嬉戏,纵马奔腾,充满着情趣.
 娶亲到家后,新郎,新娘还要拿着马鞭,双方通过两堆旺火,以示爱情的忠贞不渝,又隐含着纯净,避邪和兴旺之意.
 这时新郎的父母出来把新娘迎回洞房.进门后,新郎的母亲按照蒙古族婚礼的习惯,将新娘的红面纱轻轻地揭去,然后新娘向新郎的父母行蒙古礼.接着,新郎手执银壶,新娘手捧酒盘,逐一敬酒.新郎给女方的送亲宾客敬酒;新娘给男方的宾客敬酒.敬酒时,在场的人们歌乐四起,年轻的男女牧民翩翩起舞.这样的婚礼夜以继日连续进行两天,尽兴的人们才陆续离去.
 居住在内蒙东部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的蒙古族,在举行婚礼时,还有一种抢枕头的习惯.
 姑娘出嫁前,父母要为她在自己居住的蒙古包旁,搭一个新的蒙古包.出嫁这一天,要把送给新娘的嫁妆,一件件陈设在新蒙古包内.陈设完毕时,女方由四个身强力壮的汉子抱着一个木制的一米多长的大枕头走向蒙古包,这时男方的四个小伙子便上前抢夺.双方八人你抢我夺,都不轻易松手,直到精疲力竭.之后双方共同将大枕头放在床上,便算仪式告一段落.
 婚姻方面,实行一夫一妻制.回族婚礼很隆重,且有许多宗教和民族的特点.如举行婚礼,要请阿訇念"尼卡哈"即因阿拉伯经文进行证婚和祝贺.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认造物主为最高主宰,一切生活,行为无不受伊斯兰教清规戒律所制约.饮食方面,以牛,羊为主,禁食猪,马骡,驴,狗,猛兽肉和自死之物及宿食,以及各类生物之血,禁止喝酒和抽烟(特别是草烟);行为方面,禁止赌博,斗殴,奸淫盗窃,损人利已,遭受侵犯可反攻,开杀戮.清真寺是回族节日活动和宗教活动的中心,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节,在不同的地方还有阿舒拉节,姑太节,云人节等,以上节日都以教历(回历)计算.回族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在住房,服饰,语言等方面大致与汉族相同,只是没有本民族的文字,虽有经文,但也是阿拉伯文.
 回族的婚姻与其他九种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受伊斯兰教的约束.穆罕默德说:"结婚是我们定制,背弃我的定制,不是我的教生."回族的婚姻必须遵循伊斯兰教的规定,把结婚视为天命和圣行.婚姻须双方同意,在自愿的原则下,经家长和媒人施以聘礼,合乎教规手续,才能举行婚礼.认为夫妻之道,必须彼此相敬相爱,爱之以德,敬之以礼,夫治一外,妻治于内,相互谦让,相互帮助,反对互相猜忌,更不允许夫妻双方不忠,精诚一致,家道乃成.夫妻应孝顺双方的父母,教育子女遵守伊斯兰之道,爱国爱家,奉公守法,尽国民应尽之义务,赞助公益事业,夫妻共勉,才能保证家庭的和睦幸福.
 回族青年婚前要由男方下聘订亲,并择婚礼日期.订新叫吃粮茶,结婚要请阿訇赞圣证婚,"赞圣"就是赞美安拉促成了这一对青年的美满婚姻,并由阿訇向新郎,新娘讲授伊斯兰教常识,要求男女双方遵守"依玛尼"(信德),背诵清真言,问他们各自的"经名"(宗教名字),若无经名便由阿訇为他们命名,部新郎是否已送新娘"迈赫尔"(礼物),因为礼物是夫妻恩爱的象征.最后由阿訇正式含"尼柯哈"是婚礼必行之礼,有了证婚词,才能说明婚姻得以宗教的正式承认.其后还要举行扒果活动,由阿訇事先把象征长生不老的长生果,早生贵子的枣子,表示富贵的金属小钱及花生,水果粮,米花,核桃等吉祥物放置桌上,抓三把执于新郎事先准备的帕布中,(有的地方撒在新郎内衣内),再交给新娘.待客人走后,夫妻共享,表示夫妻恩爱,同甘共苦,白头谐老,也是阿訇对新婚夫妇的良好祝愿.
 婚礼结束,可根据家庭经济状况,举办较丰盛饭菜待客,开宴前得请阿訇(或师傅)"光道口",后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才能开始就餐,但禁止渴酒(近代受汉民族影响,很多都在师傅阿訇走后饮酒狂欢).晚间一般的也闹房,但不过分.

           主编:廖荣香 罗汉龙 唐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