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淨土大經科註 (第121集-第130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6:00:38

淨土大經科註-12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四百頁最後一行:

 

  「又布施治慳貪,持戒治破戒,忍辱治瞋恚,精進治懈怠,禪定治散亂,智慧治愚痴」。如果這六個科目將所對治的煩惱統統斷盡,布施波羅蜜就圓滿了。所以布施圓滿不是對外,是對內,我們的慳貪這個念頭沒有了,布施波羅蜜就圓滿,不對外的。持戒也是的,持戒,我們不善的念頭、不善的習氣統統斷盡,持戒波羅蜜就圓滿了。所以上面是六個法門,下面就是我們六種的毛病,我們六種惡業,這個惡業障礙我們明心見性,這六樣東西都沒有了,就成佛了。於是我們就知道,大乘教裡法法都圓融,都不可思議。十善滿了成佛,六度圓滿了也成佛,所以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我們自己肯定、承認自己有這六種煩惱,有這六種習氣,那你就不能不修,修這些方法確實可以對治。不僅是釋迦如來如是,遍法界虛空界所有一切諸佛如來,都用這個方法成功的、證果的,也都用這個方法去教人。他自己親身做到,成就了,所以他有信心,這六個方法教眾生決定能成就,像他一樣的成就。

 

  我們看這段經文,六度跟四弘誓願原來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你看「願行六度」,願是菩提心,行是菩薩行,就是四弘誓願裡面的「法門無邊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證」,後面「常行六度」就是「煩惱無邊誓願斷」,「迴向眾生」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所以四弘誓願跟六度是一樁事情,四弘誓願要真正能夠圓滿,落實六度,四弘誓願才真圓滿;六度不圓滿,四弘誓願就不圓滿。一個是願,一個是行,願行永遠分不開。所以慳貪要捨,它不是好事情;規矩一定要守,那就是戒律很重要。前面舉了兩個例子,《梵網經》上的,「不做國賊,不謗國主」。引申的意思,我們存心決定不能傷害任何一個人,不能傷害任何一個眾生,這是不做國賊的意思。賊是賊害、害人,搶人是害人,偷人也是害人,不能做這個事情。不可以用任何手段非法取得利益,那統統都是盜戒。別人不是甘心情願送給你的,是被你的威勢逼著不敢不送給你,這統統都是屬於盜戒,決定不能做。

 

  決定不要發脾氣,發脾氣這個事情我常常講,發脾氣對別人的傷害三分,對自己的傷害七分。怒氣傷肝,常常發脾氣會得肝癌,你說你冤不冤枉,是這麼來的。對別人傷害小,對自己傷害大,得不償失。所以了解的時候你決定不肯幹。懈怠決定障礙自己成就。今天要成就,方東美先生講的話是六十年前講的,我常常跟諸位說,六十年前,學校裡,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那時候我想跟他學哲學),你到學校去聽課你會大失所望。這個話意味很深長!那方老師在學校教的那一套,不就是應付學生,應付而已,不是真的。是不是這樣?是這樣的。這是有道理的,學生只能聽一分你就教他一分,你教他兩分,那一分沒聽進去,你白教了,白費力氣,就不必教了。可以教就教,不可以教就別教,這是教學的原則。學生不能接受,勉強教,沒有用處,他能接受多少老師心裡有數,老師教學有經驗,能看得出來。真想學的真教他,不真想學的,反正學校念書求的是分數,老師教學是為了生活,要拿一點鐘點費,拿一點工資過生活,各有所需。老師有沒有真的老師?有,我那時候還真有。那在學校為什麼不認真教?我們就明白了。所以你真想學是另外來教,我們又沒有繳學費,跟老師那麼多年,沒供養,那時候沒有錢,生活很苦。

 

  到他晚年,我照老師,晚年,我出家了,供養的很多,所以有能力照老師。特別是老師往生之後,師母我照顧她就很多,這是師徒之間的有義。老師不在了,老師三個小孩都在外國留學,都在美國,沒回來過,在台灣我們學生有義務照夫人,常常看她,有欠缺的時候一定要盡力幫助她。老師的兒女跟自己的親兄弟一樣,但是現在這個社會,連父母都不養了,還談什麼兄弟?這倫理沒有了。在古時候,老師全心全力把學生教好,為什麼?他沒有後顧之憂。學生將來發達了,他的家庭、他的子孫有人照顧,無後顧之憂。現在沒有了,倫理沒有了,道義沒有了,這個世界不像世界。佛門裡面還有那麼一點點,在我那個時代,出家那個時代還不錯。過了這一甲子,中國是一甲子六十年,現在跟那時候差好遠好遠。那時候出家人還能有互助,現在沒有了,都是各人顧自己,不顧別人。佛法為什麼衰,道理就在此地。

 

  真學,自己只要有精進,這六種毛病你用這六種方法去斷,特別是自己能夠精進不懈怠,沒有一個不成功的。成功不怕,我們自學,沒學歷,我們也不需要學歷,學歷是假的。尤其是佛教的教學,沒有名利。這個世界上需要佛教教學的地方很多,我在外面跑得很辛苦,許多地方都希望我長住下來,但是地方太多了。所以在當時,三十年前的時候,我每次在國外轉一圈之後,回到台灣一定要去看老師,老師匯報這次旅行的經過。一方面請求老師多培養幾個學生,我們一個人太孤單,如果多有幾個同學多好,我們在國外互相聯繫、互相照顧,能夠做出一點事情來。老師最後,我這個要求總說了好多次,最後一次,老師說「你替我找學生」,我從此以後不再說了,我找不到。我心裡也了解,他找不到。到哪裡去找一個聽話的學生?真正肯聽話,真正肯幹,不怕艱難,我找不到。所以我就曉得,他也找不到,這個事情可遇不可求。

 

  沒有老師能不能成就?能成。孟夫子就沒有老師,他師法孔子,孔子那時候已經過世了,孔子的著作留在世間,他就依照孔子的著作學習,學孔子,學得很專。有疑問,孟子那個時代還有孔子的學生,還有不少學生還在世,就向孔子的學生請教。他學成功了,成就超過孔子那些學生。你看中國人稱夫子是至聖,稱孟子是亞聖,他自學成功的,超過當時跟孔子的那些人。所以古人稱他為私淑弟子,老師不在了,他跟他學,學得很像。在中國歷代都有這種人。司馬遷,寫《史記》的,他學左丘明,左丘明不在了,左丘明跟孔子同時代的人,司馬遷是漢朝人。學古人,專攻《左傳》,這是左丘明的著作,一生專門學《左傳》,學得很像,變成一代文豪,這司馬遷。還有一個人,韓愈,這大家曉得,唐朝大文學家,唐宋八大家第一,排第一位的。他跟誰學的?他學《史記》,司馬遷。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他的文章寫得確實跟《史記》差不多,媲美。這都是做古人的私淑弟子,歷史上這種人很多。

 

  到我們這一代我還看到,方豪,那時候在台灣,他是天主教的一個主教,不是很大的主教。他的教堂跟我住的地方很近,我進出都要從他教堂門口經過,我們認識了。他初中畢業,沒有學歷,政治大學文學院的院長,以後他是院士。初中畢業,也是自學,專攻《宋史》,宋朝的歷史,他就學這一部書,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對宋朝方方面面,你去問他,他沒有不知道的,變成專家,這個成就了。只要是一門,持之有恆,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是老祖宗告訴我們的祕訣,成功的祕訣。不能搞太多,不能搞太雜,心要用得專,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方神父制心於《宋史》,他成功了。

 

  我在當年也很想一生專攻一部,我知道這個道理,但是沒有緣分。我自己沒有道場,國外的緣分是從李老師那裡來的,老師辦慈光大專佛學講座,那個講座的學生我都認識,這麼來的。他們以後到國外去留學,散居在國外,外國的因緣就是他們邀請。所以我講的東西講得很多,講了幾十部。如果說專門學一部的時候,不一樣。現在我們在香港有這麼一個小地方,可以長住,長住,我們不是受人家的邀請,我們自己做主,一門深入,專攻《無量壽經》會集本。我的目標是十年,如果我還能夠活十年,我這個任務就可以完成,一年講一部,講十部。也是做樣子給大家看,十年要是定在這部經上,給諸位說,會得念佛三昧,會開悟。那時候往生不一樣了,不但預知時至,可以自由往生,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想住幾年沒關係,一點事都不礙,得大自在,好處太多了!一定要認真,不能懈怠。一般人像我這個年齡,不看書了,好好的去頤養天年。我每天讀書不會少於四個小時,我就是讀《無量壽經》,決定不能放鬆。

 

  禪定治散亂,散亂就是我們的念頭不能集中。我們今天用什麼方法修禪定?用念佛。不要去學打坐,不必去搞那些,我們的心定在阿彌陀佛,那就是禪定,就不散亂了。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沒有,世出世間一切事與我無關,我這個佛才念得好,才真正得念佛三昧。佛弟子的工作就是講經教學,我們今天講經教學沒有學校,古人還有個塾,叫私塾,塾就是學校,私塾是私人辦的,現在講佛學院這一類的。那個也有麻煩,你看現在我們用網路、用電視多自在,學習的人很多,都不見面,這個好,真的是一點心都不操。會學的沒有一個不成就,不會學的什麼?學習的夾雜著慳貪、破戒、瞋恚、懈怠、散亂,那也不能成功。這些毛病不去掉,學東西全是障礙。什麼是魔?叫煩惱魔,六個大煩惱魔在你的身邊,你還能成就嗎?布施、持戒這六波羅蜜,這是六大金剛,你能夠信任它,它們守護你,把這六個魔趕走,你就一帆風順了。所以不能散亂、不能愚痴。前面這個六條你做到了,智慧自然開了,為什麼?定能開慧。散亂心愚痴,制心一處就開智慧,智慧不是外頭來的,是自性裡頭本有的。

 

  所以底下這句接得好,「常行六度,是即煩惱無邊誓願斷」,你看這句講得好。我們怎麼斷煩惱?六度沒有離開心,六度沒有離開我們的生活。在這裡再給諸位強調一下,講經,六度統統具足,為什麼佛弟子一定要複講,道理就在此地。你每天要講,你每天要準備功課,這六條全都具足你的備課才圓滿,你的講經才會有進步,才能夠攝受人心,別人聽了歡喜。如果還有這六種障礙,你的經講不好,經裡面的意思你看不出來。那怎麼辦?只能夠照著別人註解去看、去講。這是初學佛的時候,自己煩惱重,沒有根柢,最初學老師教我們講註。講註要守住講註的原則,註裡頭有,講,不要加自己意見進去。為什麼?古人說得好,經教「錯下一個字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這個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唐朝百丈大師的公案。你講錯了要負責任,我今天講古人的註子,我講錯了他負責任,他註解有錯誤,不是我講錯誤。我們當年學講經,老師用這個話鼓勵我們,我不敢講,怕講錯。老師說講註解,這條路好。

 

  註裡面有淺深不一樣,初學的,我講淺的,看不懂的,看不懂的不講,念,照念可以,我把它念下去,不解它的意思,這個可以,沒有過失。強不知以為知那就有過失,不能勉強,這一點很重要。許多人犯過失就是充面子,自己不是真正知道的,勉強去講,講的是自己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這個因果責任自己要負。講註就跟會集經一樣,字字句句一定是原文的,我們講註只不過是把這些註解,我看懂了,古註多半是文言文,等於說我看懂了,用白話把它講出來,大家好懂。因為別人手上拿的是經本,不是註解的,我講台上放的是註解的,這對於初學就放心了,當年老師教導我們。到自己真正有禪定、有智慧,自己確實有領悟,行;不到那個時候,不加自己的意思。這個根柢愈厚愈好。

 

  所以講經,學講經要記住,不要求好,求好心切都有障礙。求什麼?只求沒有過失,這就是好。行家來聽,挑不出過失,講得雖然很淺,沒錯,這就叫好。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永遠保持這個心態,你會成功。許許多多失敗的人都是好高騖遠,求好心切,最後失敗。穩穩當當學下去,他自然就成功,不要著急。凡是急躁的,很短時間效果就成了,你去看歷史,壽命不長,為什麼?它來得快,它去得也快。什麼個道理?沒有那麼厚的福,福報現前,享掉就沒有了。慢慢的,百鍊成鋼,古人講大器晚成。

 

  在近代,印光法師給我們做了好例子,印光大師什麼時候出來弘法人知道他?七十歲,七十歲以前沒人知道,你說人家那個底子多厚。不要說別的,單單講他在普陀山藏經樓的樓主,就是管《大藏經》的,在那裡幹了三十年。這個三十年,在《大藏經》庫房裡頭天天讀經,他是個非常認真的人,你說這個底子多厚,厚積薄發。又何況人家在那個時代,二十幾歲古文的功底就很好了。他被人發現,七十歲被人發現,八十歲圓寂,弘法只有十年。十年,他老人家的影響,最近兩百年當中沒有人超過他,發揮這麼大的力量。這是什麼道理?一點名利心沒有,不求聞達。這是現在一般年輕人的毛病,要求如何打造自己的知名度。這個念頭裡頭帶著什麼?貪、瞋、傲慢、還有嫉妒,都有這種心態在裡頭。這個什麼?這個不能怪他,無始劫來的煩惱習氣,哪能沒有?沒有的是佛菩薩再來的,不是佛菩薩再來的,肯定有這個習氣。這個習氣就是布施跟持戒能對治,後頭有個忍辱,這三樣東西對治,把自己壓下來,求真實的利益。真實的利益是清淨心、平等心、覺悟心,覺悟就開悟了。清淨平等是定,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慧開之後你自然成名。

 

  這個裡頭,老師一生教學,台中辦班培養我們這一代,他很用心,把他的一些經驗都告訴我們,希望我們不犯前人的過錯。自己成就之後,還要有法緣,所以鼓勵我們要懂得結法緣。法緣什麼?法緣從布施上結的。老師每個星期講一次經,他講經的時候我們二十多個同學都做義工,幹什麼?接待,做招待工作。聽眾到這邊來,我們在門口迎接,發經本給他。老師交代我們,你們有能力,買一點糖果,一個人送一個,結緣!一定笑面迎人。年歲大的,帶他到講堂去,給他找個座位,請他坐下,非常親切。你跟眾生有緣,將來你就法緣好。修四攝法,真幹。老師在那裡常年講經,一個星期有一次,這個機會我們不能放過。

 

  所以,上台講經,六波羅蜜都全的。我們上台,用我們的身體、用我們的體力、用我們的精神、用我們的智慧,這叫內財布施,內財布施的功德勝於外面的財;換句話說,三種福報都能得到,能得到財富、能得到智慧、能得到健康長壽,所以講經一舉三得。一定要非常認真、非常負責任,全心全力去做準備工作。講經勸導大家學習,大家得到的,老師說頂多三分,自己得到的不止七分。因為你自己全心全力去備課,你得到是圓滿的,別人得到多少那看他的緣分,他的福德因緣。有人得的多,有人得的少,不是每個人得同樣的利益,不是的。

 

  「自覺覺他,以己之覺,普覺眾生」。法藏是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我們要學他。自覺之後才有能力覺他,就是以自己之覺普覺眾生。普覺眾生裡面最重要的是表演,是要做給人看,特別是在現代的社會,現在社會是普遍喪失信心,跟我們那一代比差很遠。我們這一代自己還能成功是什麼?有信心,現在人沒有信心,普遍的沒有信心。沒有自信心,他對父母不相信,夫妻不相信,父子之間不相信,沒有相信的人。信仰宗教也是半信半疑,不是真信,所以真的東西他得不到。你說這多難,多不容易。我們這些人,人數不多,天天在一起學習,社會上大眾看我們是什麼?異類。這些人迷信你看迷到這種程度,他們是這樣看待我們。他們如果是真的明白了,他也就來了,他不會來。所以實實在在不容易。

 

  我們現在用的工具好,這也是早年方東美先生特別提醒我。那時候說說而已,為什麼?不敢想,哪有這個力量。電視是論秒算錢的,哪有這種能力?想都不敢想。沒有想到晚年真的我們用這些工具了,我們用網路大概有二十年,衛星今年第十年。這個工具好,可以面對全世界,大家都能收看得到,無論在什麼地方我們都能夠在一起學習,每天四個小時。我們將來希望,我們也沒有任何學校什麼的,不需要,我們這個香港佛陀教育協會,再要有幾個老師一起好好的學,我們希望每天講經能到八個小時。八個小時,每天做三次的播放,全世界都看到了。這個三次,因為時差不一樣,三段播出,全球都沒有問題,都能在他很好的時間他可以選看,真方便!我們不妨礙別人,別人也不妨礙我們。我們這個小小道場,人家來看到瞧不起,好,平安。廟太大了,人家到這裡來幹什麼?動腦筋怎樣奪取你,你有麻煩了。我們這裡,送人家人家都不要,最平安、安全的。我們的標準很簡單,每天能吃得飽、穿得暖,有這麼個小地方可以遮蔽風雨,又可以在這裡平平安安的學習,心滿意足了,沒有任何奢求。這心可以定下來了,定下來學東西快。所以我們念念普覺,用這種方法,用電視、網路、用光碟,能夠普覺眾生。

 

  「以己之行,導引眾生」。這都很重要,我們自己的做法,做出樣子給大家看。在這個時代就用這個方法,可以。早年章嘉大師告訴我,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我們真幹,我們要實質上的利益,不要虛名。十年前,我講經四十三年,今年二0一二,五十四年了,十一年前,澳洲大學送給我博士學位,我沒找它,它主動找我的。偶然的我們到學校去訪問校長,在一起聊天,他問我,你講經教學四十三年,有沒有遇到問題你不能解答的?我想了一下,好像沒有。他就把博士學位送給我了。當時我不要,我說這個東西對我沒用處。他告訴我,你一定要。我說為什麼?他希望我代表學校,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聯合國的和平會議,它的目標是消弭衝突,促進社會安定和平,這個會開了到現在四十多年了,一九七0年代開始召開。這麼多年來愈開愈亂,衝突頻率年年上升,沒法子化解。

 

  所以我跟他談,他問我一些問題,我把我們中國古聖先賢,中國這個國家幾千年來長治久安,從秦始皇統一一直到現在,維持大一統,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每個朝代建立大概都有一百五十年到二百年安定,太平盛世,這全世界歷史上找不到,只有中國有。所以研究中國歷史的人,對中國人沒有不佩服的,這些外國人。靠什麼?靠文化、靠教育。中國自古以來把教育擺在第一,國家所有一切設施統統為教育服務,教育帶頭,現在講掛帥,是教育掛帥,幾千年都是這樣。在家庭也是教育掛帥,家教擺在第一位,其他的都在後面。現在這個社會是經濟掛帥,經濟是什麼?大家都要爭,那就是提倡競爭,學校也教人競爭,把世界爭成這個樣子。競爭再一提升,不就是鬥爭了嗎?鬥爭再提升就是戰爭,死路一條。中國人不是的,中國人從小教讓,你看小孩的時候教忍讓,長大了懂得謙讓、謙虛,成年的時候走向社會了,禮讓。大家都讓,這個世界哪裡會有衝突?

 

  這些道理、事實外國人聞所未聞,這個方法好,所以要我到聯合國去講。他說聯合國不邀請和尚,不邀請宗教人士,聯合國裡有一些宗教人士,都是大學教授,都是博士學位,它是邀請專家學者。所以逼著我一定要我接受。那時候還有昆士蘭大學的校長,我們都常常見面的,這樣才接受下來。先後三個學校送博士學位給我。所以這些東西,你教學教了四十年,就有人家主動給你,他學校的光榮。你真有成就,誰都願意給你,我們不要,人家送來。這也是對你的德行、學術一種肯定,比你在學校讀書拿到那個博士學位更有價值。

 

  所以老師教我,一生自然有佛菩薩安排,自己什麼心都不要操。我相信老師這句話,一生都遵守。所以萬緣放下,沒有操心的地方,這個生活就自在,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沒有任何壓力。身心健康,在這個時代過這樣的生活,所以我感謝方老師,人生最高的享受我享受到了。要不是他的指點,到哪裡去找這樣的生活。愈是到晚年愈自在,到晚年慢慢成熟了。將自己的,德是功德,迴向眾生,是即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己修學的功德、自己講經的功德、教學的功德,全都迴向給一切眾生。真誠心去迴向,有緣的眾生能感受到;沒有緣的眾生,感受他自己不知道。

 

  故下云『未度有情令得度』,沒有度的有情眾生要幫助他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已經入佛門,皈依三寶了,要幫他成佛。「拯濟負荷,悉登彼岸。此之四句,實攝四宏誓願。」用什麼方法幫他成佛?淨宗法門,他能夠真信、真願、真肯念佛,他決定得生淨土,他能生淨土就是幫助他成佛。蕅益大師說得好,縱然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到極樂世界也是作阿惟越致菩薩。這個法門的殊勝,真正是難信易行,難信幫助他信,這個功德無量無邊。修功德從這個地方修,才叫修真實不可思議的功德,幫助人往生,勸修這個法門。

 

  再看下面第五段「堅求正覺」,這全是講的法藏比丘。

 

  【假令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

 

  這一首兩句偈,我們就知道了,哪一個重要?求正覺重要。供養恆沙諸佛如來是修福,修福固然重要,修福要不能往生,就變成六道裡面的福報。這個福報,你要細心去觀察,是個很麻煩的事情。講經教學的人,有戒定慧、有六度,不能往生,來生在這個世間,人天大福報,很多都是在人間的帝王。帝王有沒有好下場?帝王造多少罪業,你就曉得了。這叫做三世怨,大乘經上講的,第一世修大福報,第二世享福,享福又造作無量的罪業,福享盡就墮三途去了。不能享福,不能發這種願,世間名聞利養不能沾。所以學佛要知道,學佛就是求成佛,求成佛一定擺在第一位。淨土宗求成佛的方法最簡單、最容易、最可靠,而且最快速,成就高。釋迦牟尼佛介紹,十方諸佛做證明,能不相信嗎?不相信,自己吃虧。

 

  我們有沒有過不相信?可能有過很多次。在今天我們這樣虔誠的心來學習佛法,決定不是初學,過去生中生生世世都在修學。有沒有遇到淨宗?有。為什麼沒去?不相信,信心不夠。這一生又遇到了,看這一生能不能相信,如果不相信,那就再等下一生;下一生的時間好長好長,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老師說,我們一失人身,長劫輪迴,時間是論劫數算的。了解事實真相,這一生非把握不可,我就想這一生去,決定去。你有決定的願、決定的信心,你就決定去得了,到極樂世界決定一生成佛,不能再幹傻事了。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恆沙者,指印度恆河之沙」。這是因為世尊當年在世講經教學,在恆河流域時間很長,所以數量之多通常都用恆河沙來做比喻,大家都很親切。「因恆河沙多,又因大眾眼見,故佛常引為喻」,用它來做比喻。文的意思是「假令供養如恆河沙數無量諸佛」,聖就是諸佛,「不如求正覺,堅勇而不怯」。一定勸導我們堅勇,勇猛精進,求生淨土。別的法門難,勇猛精進未必你能夠求得到,為什麼?斷煩惱太難了。這個法門最大的好處,不要斷煩惱、不要消業障。為什麼?這句佛號就是斷煩惱、就是消業障,佛號念好了,煩惱、業障自然沒有了。你要問多少時間?最短的,一天就行了,《彌陀經》上說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就成功了。你看到哪裡去找這個法門?最長的,我們在《往生傳》、在《淨土聖賢錄》裡面去看大概是三年,就成功了。真叫易行,它真難信,真的易行。

 

  易行裡面,我們在《淨土聖賢錄》裡面看到一個人,宋朝的瑩珂法師。他學了幾天?三天,念三天佛,真信,誠心誠意。他是個出家人,破戒,惡習氣很重,禁不起誘惑,真叫心浮氣躁。還算不錯,他還有一點善根,他相信因果。他自己知道,出家像他那種行持一定墮阿鼻地獄,想到地獄苦他就害怕了,自己必定墮地獄。向同學請教,有沒有方法救他,能夠讓他不墮地獄?同學給他一本《往生傳》,他看了,每看一個人都感動得痛哭流涕。這本《往生傳》看完了,他效法這些人,自己寮房關上,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不吃不喝,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真把阿彌陀佛念來了。感動!百分之百的真誠。

 

  佛來告訴他,你還有十年陽壽,等你臨命終時我來接引你。他很有智慧,他告訴阿彌陀佛,我的劣根性很重,禁不起誘惑,十年我又不知道造多少罪業,我十年的壽命不要了,我現在跟你去。阿彌陀佛答應他了,告訴他,這樣好了,三天之後我來接引你。阿彌陀佛為什麼不當時把他帶走?當時帶他走,他一個人得度,三天之後帶他走,連我們現在人都得度了,你看影響多大。做樣子給後人看,這個重要。他高興了,歡喜了,房門一打開,告訴大家,我三天之後往生。廟裡沒有一個人相信,好在三天時間不長,看你走不走。三天之後真走了。他要求大眾,那天早晨做早課,希望大家念佛送他往生。大家當然歡喜,我們念佛送你。念到一刻鐘,中國古時候的一刻是現在的十五分鐘,他告訴大家,阿彌陀佛來了,我看到了,跟大家告辭,他走了。真走了,沒有生病。三天!不是假的,《淨土聖賢錄》不會捏造這個故事,我們要相信。這是我們的好榜樣,給我們真正的信心,我們一點都不懷疑。災難來的時候我們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答應,真的一叫就來了。所以今天什麼樣的災難不驚不怖,要保持鎮定,一點恐慌都沒有。平時就要訓練自己,絕不可以心浮氣躁,心要保持定,常在定中。定在哪裡?定在阿彌陀佛,這比什麼都重要。這就是我們『堅勇求正覺』,這是真的,這不是假的。堅固的心,勇猛精進求生淨土。

 

  再看底下,「今此經文,正與《華嚴普賢行願品》一味」。念老舉《行願品》的經文,「《行願品》曰: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這擺在第一句。法供養是什麼?依教奉行。經教不是學了就算了,講給人聽沒用處,自己真正做到。心裡頭確確實實有阿彌陀佛,口裡頭有阿彌陀佛,行為當中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什麼?阿彌陀佛是勸一切眾生念阿彌陀佛,勸一切眾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的身語意不離開這個。一部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都可以,淨土五經一論,五種都修,行,五種當中專修一種也行。這部經是《無量壽經》五種原譯本的集大成,它集得非常好。佛在五種原譯本裡面所講的,這個本子把它蒐集得一句也沒漏掉,讀這一本,五種原譯本全讀到了。所以這是最好的會集本,善本。

 

  我是老師傳給我的這個本子,今天無論什麼人反對,我不能反對,我有老師教的。我要反對了,淨空法師背師叛道,這個罪名可不得了。所以我說,全世界人反對,我不能反對,我有師承。老師沒有傳授給你,你可以反對;老師傳授給我,我不可以反對,我要依教奉行。我依教奉行不能往生,我的老師負責任。我們對老師要有信心,對老師沒有信心還學什麼?所以反對的人愈多我的心愈堅定,決定沒有動搖,堅定的信心從這環境當中能夠見到。不但沒有動搖,我還發了個大願,從今而後專講這部經,其他的不講了。你愈反對我就愈專。活一天講一天,快樂無比!學這部經就是入無量壽境界,無量壽境界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不快樂,還有什麼地方快樂?所以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從哪裡來的?從《無量壽經》上來的。

 

  所以你看,第一個,如說修行供養,第二個,「利益眾生供養」,要幹,全心全力利益眾生。印光大師在晚年,早年不行,早年窮和尚,沒人知道,沒人供養,七十歲一出名可不得了,供養人可多了。他老人家有智慧,也給我們做了個示範,所有供養做一樁事,印經布施。他做得很專,用這些錢辦了個印刷廠,蘇州報恩寺裡面的弘化社就是印光大師他建的。弘化社自己出版書,在那時候鉛字排印。所有供養都做這個弘化社的經費,自己一分錢沒有自己用,真的是好榜樣。我出家跟他學這個,所有的供養全部是印經、印善書。

 

  現在我們講這部《科註》,當然我們要印這部《科註》,大量印,分送給全世界。許許多多人在網路上收聽、在電視上收聽,所以我們每堂課把這經本的頁數報出來,他們拿到這個書的時候,都能夠對著這個頁數來聽講,我們大家在一起學習。居住在這個地球上的同修個個都有分,希望大家輾轉流通。輾轉流通的方法,現在科技發達,前幾天我看到一個很小的機器,裡面就是一部《無量壽經》,去年講的,《淨土大經解演義》。一共一千二百個小時,現在做到一個盒子裡頭,全的。很便宜,真好!能夠看到畫面,能夠聽到音聲。再配一本書,你說過年這個禮物多好,真好。我們今年的過年禮物就是《大經解科註》,將來講完之後,你看有這麼個小盒子,真方便。一遍沒有聽懂,聽兩遍,無限制的給你講,人怎麼能夠不成就!

 

  古時候難,沒有這些工具,老師講一遍,不講第二遍,你要忘掉了你就沒有辦法。現在可以,老師可以給你講一千遍,可以給你講一萬遍,只要你自己願意聽。古人說「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那就開悟了。這麼好的工具,我們要會用,如果不會利用的話就太可惜了。我也看到是錄音的,沒有畫面,錄音,那機器更小,可以放在口袋裡,也是一千二百個小時,完整的一部《大經解演義》。這些好工具我們要充分的去利用它,現在講經的人少了,這個可以代替,學習方便。一門深入,十載寒窗,你就成功了。就這一門,除了聽經,就念阿彌陀佛,萬緣放下,什麼事都不要管,什麼都隨緣,不要執著,不要跟人家爭。一切,像我一樣,都請佛菩薩安排,我們一生再不要操心。佛菩薩安排在哪裡我們就在哪裡,自己沒有意見,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就會得大自在。

 

  「攝受眾生供養」,如果遇到有緣的同學,要幫助他建立信心,幫助他建立信心、願心都是屬於攝受,引他入門。「代眾生苦供養」,在現在這個苦難的世界非常有必要,我們自己能多吃一點苦,希望眾生少受一點災難,這個話是真的。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對於毀謗我的人、障礙我的人、陷害我的人,他都造很重的罪業,我每天講經都給他們迴向,縱然將來他墮惡道,也少受苦。我希望慢慢的他們能覺悟、他們能回頭,不墮惡道。造再嚴重的罪業,只要一口氣還沒斷,都有救,念佛統統能往生,彌陀的願力不可思議。只要能懺悔,只要能改過,一念、十念必生淨土,我們將來到極樂世界還會再見面,大家都是同參好友。

 

  無論你用什麼心態對我,我不介意,沒放在心上,我對你恭敬,我對你讚歎,我看你像看阿彌陀佛一樣,不然我這六十年佛不叫白學了!學了六十年,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此地。心地清淨快樂,沒有一個怨恨的人,人人都是佛菩薩,人人都是善知識,統統在幫助我。毀謗是消我業障,他怎麼不幫助我?他幫助我,我的業障、煩惱、習氣就這麼消掉的。如果我要是接受,我就會生怨恨,生怨恨的時候麻煩來了,造成什麼?造成長劫輪迴,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那個錯了,那不是學佛,學佛是把冤結全部解開。冤家宜解不宜結,學佛的人會解,統統解開了。你不解,我這裡解開了,我這裡解開,你就結不上,所以你肯定也化解了。這個好,這是如來的真實智慧,不跟任何人對立,不跟任何人衝突。所以佛法能化解衝突,佛法能帶給社會安定和平。湯恩比博士為什麼讚歎佛法?為什麼說佛法能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他懂得。

 

  學佛的人心地慈悲,沒有怨恨,殺他,他也不會怪你,也不會怨恨你。經上有例子,釋迦牟尼佛前世修忍辱,做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凌遲處死,沒罪。一點怨恨都沒有,感謝歌利王,什麼原因?因為他忍辱波羅蜜圓滿了,他提前成佛。對他不但沒有害處,好處,讓他提前成佛。他本來是在彌勒菩薩之後成佛的,彌勒是賢劫第四尊佛,釋迦是第五尊,因為這樁事情釋迦牟尼佛提前,彌勒菩薩退後了。所以,忍辱仙人告訴他,我成佛第一個度你。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第一個得度成阿羅漢的憍陳如尊者,就是那時候的歌利王。佛說話算數,不是隨便說的,成佛真的,歌利王頭一個證阿羅漢。你看看佛法它怎麼樣化解對敵、化解紛爭,忍辱波羅蜜、般若波羅蜜,用忍辱、用智慧,決定沒有絲毫怨恨。這是我們在今天社會迫切要學習的,要真學,學到智慧你會得大自在,你就有智慧。現前這個世界就是極樂世界,你有衝突,我沒有衝突;你有災難,我沒有災難;你生煩惱,我很快樂,我生歡喜。你說佛法多殊勝,這世間還有哪個法子能跟它相比?有更好的我就會學習。代眾生苦,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那些造作罪業的眾生,我們代他受苦,讓他減輕將來在果報上所受的苦。現在他不知道,到那時候他感恩,他才會認錯,他真的錯了。我們也不希望他將來怎麼樣,我們覺得我們應該這樣做就要這樣做法,諸佛如來、法身菩薩都是這樣做。

 

  「勤修善根供養」,世間善根,三善根,不貪、不瞋、不痴,菩薩只有一個善根,精進,這個要勤修。對世出世法沒有一絲毫貪戀,沒有瞋恚、沒有愚痴,勇猛精進。「不捨菩薩業供養」,菩薩業就是教學,不能不教學,不教學不是佛弟子,這裡講了。釋迦牟尼佛教了四十九年,你能不教學嗎?人家四十九年沒有中斷過。出家人的事業就是教學,是個職業的老師,選擇佛法來修學就等於進師範學校一樣,師範學校畢業了,一生服務於教育界。佛門就是個師範學校,世間所有這些教育都包括在其中。主要的,倫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因果的教育,提升到最高的,就是科學的教育、哲學的教育,世間教育全包括在其中,不教學、不上課那怎麼行?哪有這個道理!所以這個菩薩業要懂。「不離菩提心供養」。菩提心,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念念不離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菩薩行,菩提心就是成佛的心。

 

  「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前面所說的,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這就是說,大乘經上常講,若以大千世界七寶供養,都比不上為人講四句偈的功德,《般若經》上佛說的。為什麼?大千世界七寶供養只能解決他物質生活問題,他不能開悟。物質享受再豐富,離不開輪迴,離不開十法界;四句偈的供養讓他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就作佛去了,那怎麼能比得上!所以佛法重視法供養,道理在此地。我們送人家禮物,送一部經比什麼禮物都貴重。經要印得精美、印得莊嚴,讓人家看到生歡喜心,不學佛也捨不得丟掉,這個現在我們可以做得到,成本高一點不要緊,讓人生歡喜心。草草率率不行,人家請的不尊重,這個效果就達不到,一定要莊嚴。大本便於在家裡閱讀,小本可以隨身攜帶,各有各的方便,統統可以流通。

 

  這幾句話是比較,說法供養的功德不可思議,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真正功德利益就在這一句,如說修行,出生諸佛,你看這多重要。佛從哪裡來?從佛法裡頭生出來的,沒有佛法就沒有諸佛,所以佛法比什麼都重要。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註-122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四百零一頁,從倒數第四行看起,《行願品》這裡看起,四百零一頁倒數第四行:

 

  「《行願品》曰: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佛舉了這麼多例子、這麼多的比喻給我們說明,一切供養當中法供養第一,而法供養當中,又以如說修行供養列在第一。我們前面學到這個地方,今天再把這個話溫習一遍,非常重要。末後說,「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你看如說修行供養擺在第一,不離菩提心擺在最後,一前一後都是最重要的。我們相信佛的話,佛看得清楚,我們看不清楚。佛能看到真實利益,那是修行證果,不是人天福報,人天福報無法跟它相比。往往人天福報享盡,惡業的種子成熟,接著要受苦報,受苦報的時間比受福報的時間要長得太多太多!這個要細心去觀察,自然就明白了。

 

  下面說,「何以故?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這就是法供養真實的利益,修法供養,你能作佛,這個利益太大了!什麼樣的財供養都不能跟它相比,不能成佛,法供養能成佛。如說修行,修什麼行?修菩提行。什麼是菩提行?六波羅蜜是的。我們今天修行六波羅蜜,為什麼得不到像經上講的功德利益?我們雖然修六度,沒有根。這個諸位要記住,根是什麼?根是戒律。我們連《沙彌律儀》都做不到,六度修得再好,不會開花結果,沒有根。所以這些年來,特別提醒大家,儒釋道的三個根重要。這三個根是什麼?淨業三福的第一福,你就知道它的重要性了。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孝親尊師落實在《弟子規》,《弟子規》沒有做到,淨業三福的根沒了。根本的根本就是孝親尊師,就是這兩句。

 

  《孝經》讀過,做不到。從天子到庶人,《孝經》上都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什麼叫孝養父母,《孝經》裡頭講得很清楚、很明白,為什麼做不到?沒根。《弟子規》做到、《感應篇》做到、《十善業》做到,你就有根了。然後再把《沙彌律儀》做到,你就有菩提根。沒有這三個根,你自己不能成就,你這一生當中再大的成就,用現代的話說,你成為一個學者,你成為一個像現在一般學校的大學教授,你只能做到這個,你是凡夫。為什麼?小乘須陀洹你做不到,大乘《華嚴經》上所講的初信位的菩薩你做不到,這是真的,這不是假的。佛對弟子的要求不是在信解,信解是入門,佛是希望你能夠行證,如說修行,出生諸佛就是證。

 

  佛是覺的意思,江味農居士註解的《金剛經講義》,《金剛經》裡面所講的諸佛,江味農居士的解釋,諸佛就是指實報土裡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四十一個階位叫諸佛,他都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了,天台大師稱他為分證即佛,沒有圓滿。如果我們根據這個意思再引申,引申到天台大師所說的相似即佛、觀行即佛、名字即佛,那把我們都包括了。我們是什麼佛?名字即佛,有名無實。我們的自性是佛性,從自性上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但是他被妄想分別執著蓋覆了自性,就變成凡夫,所以只有個名字。我們真正修行,如說修行,那你就是升了一級,不叫名字即佛,叫觀行即佛。觀行是什麼?真修,沒證果。如果證果,證果就是相似即佛。《華嚴經》上最前面的十信菩薩是相似即佛,從初信到十信;從初住到等覺這四十一個位次,叫分證即佛;妙覺,那叫究竟即佛,天台大師的六即佛。真修,真修的人一定具足四個根,我們見到都要頂禮。我們在名字位,他在觀行位,比我們高。我們沒做到,他做到了,做到了沒證果。證果,那就又提升,相似位;見性,那就是分證位。這法布施才能做到,財布施做不到。

 

  我們再繼續看下文,「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用什麼法供養?用如教修行之法來供養。佛教我們持戒,《弟子規》是戒,你不要把它看錯了,祖師用它來代替佛家的小乘戒律。唐朝中葉之後,這是我們祖師定的,不學小乘,用儒跟道代替小乘。儒道的內容非常豐富,我們今天沒有那麼多時間去學習,我們只抓住儒跟道的根本戒這一方面。儒的根本戒就是《弟子規》,道的根本戒就是《感應篇》,佛的根本戒就是《十善業道》,出家修行的根本戒就是《沙彌律儀》,四樣東西要做到,要從第一樣學起。像蓋房子一樣,四層大樓,先蓋下面第一層,再蓋第二層。第一層是《弟子規》,沒有《弟子規》,後面三個是假的不是真的。要曉得佛法衰,怎麼衰的?就衰在此地。現在戒律全部丟掉了,連樣子都沒有了。以前還有個假相,現在連假相都沒有,完全沒有了。完全沒有就變成佛學,佛學沒有辦法把佛教興起來,走佛學的路子,佛教是走向毀滅之途。

 

  救佛教從哪裡救?從《弟子規》救。我了解,知道得很清楚,我也沒有辦法救,希望下一代。我們這一代是老師沒教,我們在年輕的時候可以學,老師沒說。而是在我們自己這六十多年學習當中,怎麼修都不能成就,原因到底在哪裡?我們深入去檢討、去觀察,發現我們的根沒有。看看古人的成就,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沒有一個不是這麼成就的,那戒是根基。《華嚴經》上說得好,《大智度論》上也一樣的說法,「戒為無上菩提本」,本是根本。這一句經文大家都會念,古大德註疏裡頭引用得很多,我們不生疏,為什麼就疏忽了?所以依舊疏忽,這三樣小東西把它看輕了,到晚年之後後悔莫及,學一輩子還是凡夫,你成不了聖人。

 

  戒學不好,根本的問題是沒有把身放下,執著身是我;沒有把自己的我執放下,那是更深一層的,末那識裡頭有個我愛、我見,我見就是我執,這個東西沒放下。放下見惑,證須陀洹果。放下我見,前面是身見,這是我見,那是《金剛經》後半部所說的。前面是無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小乘須陀洹,大乘圓教初信位菩薩。如果放下我見,《金剛經》後半部,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是什麼地位?給諸位說,《華嚴經》圓教初住,不是十信位,是十住位。真正做到初住菩薩,初住菩薩,別教是初地,他超越了十法界。不但超越輪迴,超越十法界,他往生生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他是法身大士,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最低的一層,法身大士。他到這個世間來,肯定從《弟子規》做起,做得非常好,為什麼?他來示現。苦學那是什麼?代眾生苦,給眾生做最好的榜樣。不是天天念著、講著,不是這個,他真落實,完全落實到生活。這就是以如說行,這樣才能夠出生諸佛,你走的是成佛之道。如果不是真的從這幹起,你走的不是成佛之道,看到好像是成佛之道,是假的不是真的。這個道理不能不知道。

 

  我們怎樣供養諸佛如來?能夠把這四個根認真學習,那就是你真實供養諸佛如來;把這個東西丟掉了,搞什麼都不是真的。為什麼?這個根,根能生、能長。我今天用大乘來供養佛,行不行?不行,為什麼?假大乘,不是真大乘。真大乘是明心見性,我沒有明心見性,我搞的是假大乘。佛教今天為什麼衰成這個樣子?眾生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劫難?沒有真的,有真的就好了,有真的是正法住世,是假的正法住世,不是真的。真正正法住世,我們這一代看不到,我們這一代把正法的種子先傳下去。自己真幹,幹不出成績出來不要緊,給後人一個好樣子,後面人接著再幹。二代、三代、四代,真做好了,才能開花結果,正法才能興隆。正法一興,國運就興,世運也興,這個世界安定和平,人民幸福快樂,真的離苦得樂。

 

  「如是修行,是真供養。以堅勇求正覺是法供養」,真正的法供養就是堅勇求正覺。正覺是什麼?正覺就是佛道,成佛。這是法供養,這「是真供養,供養中最,故勝於以餘物供養恆沙諸聖也」,這個諸聖是佛。以餘物,那都是屬於財供養,金銀七寶都是屬於財供養,比不上法供養,法供養能成佛,財供養得人天福報,出不了六道輪迴。福報最大的,做大梵天王;再往上面去,摩醯首羅天王,這是六道裡頭福報最大的。法供養能出六道輪迴,財供養出不了,所以這個財供比不上法供,道理在此地。

 

  「上文中俱胝」,這是印度數量的名稱,合中國是「千萬」,一千萬才一個俱胝。「那由他」,我們中國人講「萬萬」,是億。往下這個數字愈說愈大,印度最大這個數字,它不是十倍十倍相乘的,它是自乘,「最後優婆尼沙陀分」。優婆尼沙陀什麼意思?「將大地碎為極微之微塵」,這就是優婆尼沙陀分。那就是現在科學家所說的,把整個地球統統分析成原子、粒子、中微子,那有多少?數不盡!就是這個意思。一粒電子把它分成中微子,多少個?一百億個,一個電子就是一百億個中微子。把整個地球都分析的時候,多少個中微子?經上用這個做比喻。「其數眾多。法供養之功德,如地球所有微塵之總數」,法供養的功德。佛經上講的微塵,就是今天科學家講的粒子、講的中微子,不能再分了,再分就沒有了。法供養的功德是總數。「至於財物供養之功德尚不及一微塵」,更何能與地球微塵之總和來相比?「此乃盛讚法供養功德不可思議」。再比較,「此較量彌顯法藏菩薩堅勇求正覺,其功德遠超供養恆沙諸聖」。我們有理由相信佛的話是真話,佛的話沒有一點點誇張,實話實說。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如就是一點不過分,他說的全是事實真相。

 

  我們讀了之後,曉得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依教奉行從哪裡奉行起。千萬要記住,決定不能疏忽這四個根,沒有這四個根,佛法不是正法,不可以不知道。現在只有要求自己,不能要求別人。要求別人,你永遠會失望,只有要求自己,期望別人太難了。我在早年,在國外弘法,深深感到孤單,所以每一次回到台灣,當然一定去看老師,請求老師多培養幾個學生,我們在弘法上可以聯手,可以互相有支援。我請過好多次。最老師告訴我,「你替我找學生」。從此以後我再不提了,我知道難。老師說,學生找一個好老師,可遇不可求,難!到哪裡去找?緣分。他說老師要找個學生更難,沒地方找。古時候還行,為什麼?三個根是父母給你紮的,都有根,好辦。那我們現在紮根的教育疏忽了兩百年,這兩百年當中前一百年還有,已經很少很少,後面這一百年沒有了。什麼時候完全沒有?中日戰爭的時候完全沒有了。

 

  中日戰爭那個局面,中國人非常悽慘,戰爭的時候,初期節節敗退,日本的兵力太強了,沿海地區全被他佔領了,逼著政府退到四川。幅員太大了,日本的兵力不夠,再強也沒有辦法,面積太大。所以中國用了一個政策,就是持久戰,日本這個軍隊是要速戰速決,我們給他拖,拖到最後,他就完了,把他拖垮了。中國地方太大了,日本人數很有限,全國的人到中國來,也看不到日本人。又何況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日本的兵力除了在中國之外,還霸佔了南洋,南洋一片全是他的佔領地,他有多少軍隊?所以每個地方一點點,最後都被人家打,殺掉了,到最後無條件投降,這真的叫自不量力!你的力量再強大,那個時候把中國東三省佔去,他就不打,守住了,那日本了不起,日本到今天還是不會敗的。野心太大了,要霸佔全中國,這就是他失敗的原因。他那個時候拿東北幾省的話沒有問題。

 

  這些歷史細心觀察,我們就長很多見識,人一定要量力,人一定要紮根。滿清入關,以少數民族(那個時候他的軍隊只有二十萬)能夠統治全中國二百六、七十年,他靠什麼?不是靠武力,他靠文化,他成功了。他全用倫理道德,用儒釋道三家這個教學,他靠這個。中國人歡喜,中國人佩服,歡迎你來做皇帝。日本人錯了,欺負中國人,到處殺人、放火、掠奪,這把中國人激怒了,全民反抗你,那個時候中國人四億五千萬,全民反抗你,你能戰勝嗎?沒這個道理,注定失敗。希特勒,不過四年戰爭就亡國了。就是暴發戶,憑強暴的力量時間都很短。在中國歷史上秦始皇併吞六國,統一全中國,十五年就亡國。這都是什麼?只知道用武力、用霸道、用強權,最後都失敗。中國幾千年立國,仁義道德,深信因果,崇尚三教,就是儒釋道三家,得來的是幾千年的長治久安。佛陀教育起很大的作用,決定不能搞迷信,搞迷信就錯了,迷信怎麼能傳幾千年?哪有這種道理!

 

  我們看下面這一段,第六段「願求淨土」,這裡頭分兩個小科,第一「感得淨剎」,我們看經文:

 

  【願當安住三摩地。恆放光明照一切。感得廣大清淨居。殊勝莊嚴無等倫。】

 

  「右之二小科是求成佛攝淨佛土願,此二偈」,就是庚一與庚二,庚二是「盡度眾生」,「實以上諸願之總歸」,也就是總結。「亦是下」,第六品,「四十八願之核心」。四十八願最後希望得的是什麼?就是希望得到,一個是淨土,一個是盡度眾生。所以說這是四十八願的總歸,四十八願的核心。「《普賢行願品》曰: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菩提,屬於眾生。為成就度生事業之究竟方便,故發大願攝淨國土」。就是建立,我們今天講建立一個教學的實驗區,阿彌陀佛建立極樂世界就是建立一個實驗區。十方世界無量無邊諸佛剎土裡頭的六道眾生,這是最難度的,他建造一個極樂世界,最難度的,煩惱習氣重的、業習重的,無法消除,沒有關係,到這兒來,到極樂世界全都得度了。他的煩惱怎麼斷的?業障怎麼消的?就這一句佛號,只要你把心住在佛號上,你別去管業障,也別去管煩惱,佛號念好了,業障煩惱自然沒有了。所以這個法門,念佛法門,變成一切諸佛如來度眾生成佛道的第一法門。

 

  我們這一生真難得,這一生竟然遇到了,只要是遇到的人,他能夠掌握住,這一生決定成佛去了。不過遇到的人很多,往生的人畢竟不多,這個原因是什麼?這難信之法,理太深了。把這個道理搞清楚、搞明白,沒有十年、二十年是做不到的。你們大家看我這個樣子就曉得了,我搞了六十一年,才把這個事情搞清楚、搞明白,從什麼地方看?從我講經你就曉得,你聽聽我以前的錄像帶、錄音帶,講得不清楚。不是我隱瞞、我不願意講,不是,我都是全部拿出來了,有多少全拿出來,絲毫不保留。你看每年講的不一樣,你就知道這個事情不假,沒有二、三十年的工夫搞不清楚!沒人能把這個東西講清楚、講明白。我們對這樁事情真的有一點清楚明白了,夏蓮老幫了大忙,沒有這個會集本,我們困難;黃念老幫了大忙,沒有這個集註,我們的困難還是很多,這兩位大德幫了真的大忙。還有近代的科學家,特別是這些量子學家,他們的報告證明佛所說的、菩薩所說的、祖師大德所說的有道理,不迷信,對我們的信心增長了。

 

  念老引用《行願品》這段文,要我們知道諸佛菩薩念念饒益眾生,希望眾生得到真實的利益。真實的利益是了生脫死,這是人類自古至今心裡面所嚮往的,哪個不想?想不到!許多宗教他們的目標是生天。生天這樁事情佛搞清楚了,欲界有六層天,大分,小分就太多了,色界有十八層天,無色界有四層天,總共有二十八層天,沒出六道輪迴。這個事情要不是佛出現在世間,誰知道?佛怎麼知道的?不是用科學的理論與方法,佛是從甚深禪定裡面親自見到的,佛告訴我們,甚深禪定是自性本定,不從外頭來的。惠能大師可以做證明,他開悟的時候第四句的報告,「何期自性,本無動搖」,那就是自性本定。在自性本定裡面,時間空間沒有了,無量劫前就在當下,無量劫之後也在當下,你全看到了。宇宙、萬法、生命、我從哪來的,佛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現在物理學家用科學的方法也見到了,跟佛講的一樣,還沒有佛講得那麼詳細,沒有佛講得那麼清楚。所以我們才肯定,釋迦如來四十九年講些什麼?我們把它歸結為五個科目,倫理、道德、因果,這三種是普世教育,人們真正學,能離苦得樂;再向上提升,那就是現代人所說的哲學教育、科學教育,是幫助人破迷開悟。五個科目都講到究竟、都講到圓滿,妙極了!

 

  我這一生要沒有遇到方東美先生,我們對佛教邊都不會沾。不知道,沒人說,以為它是宗教,以為它是迷信,碰都不碰它,怎麼會曉得這裡頭有這麼多好東西?老師介紹,告訴我,佛經哲學在經典,不在寺院,我們學習方向就正確了。經典是我們所需要的,經典之外都是屬於形式,就是章嘉大師所說的,「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這些都是真善知識,不講假話,給我們確實《無量壽經》所說的「惠以真實之利」,這些長者給我們是真實的利益。問題是我們受了整個時代的影響,老師不像古時候,古時候的老師非常嚴格,所以嚴師出高徒。現在的老師對學生都客氣,這就是我們受到這個時代環境的影響,老師對我們沒有嚴加管教,嚴加管教的話,我們的成就就不只今天這樣,那高很多倍。我們不是不用功,不是不肯學,沒有人嚴加督導,我們就隨便了,把年輕這個大好光陰虛度了。還好經教沒中斷,天天讀經。但是如果真修行的話,老師要那個時候教我嚴格紮四個根的話,我今天不是這樣的。不能說比今天提高十倍,提高三、四倍那是顯然可知的。而且我們好教,因為聽話,老師真要求就真幹。

 

  時代變了,年輕人不聽老人話了。所以老師對我們的管教,就是對我自己來說,跟古人相比差太遠了。我們見面談一些東西,換句話,你學很好,你不學就算了。老師指出路、指出方法,幹不幹隨你自己。這個不能怪老師,怪這個時代,這是時代的風氣。我們自己吃這個虧,受時代影響。我們今天如何能幫助底下一代人出來?我對同學的期望就比過去老師對我的期望要殷切得多了,因為我看到了,如果我們這二、三代不能把根基紮好,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三教統統都會沒落,都變成歷史,不可能存在了。如果你說可能存在,存在的是佛學、儒學、道學,這個我承認,它會存在。佛法自己來講,正法那全沒有了,正法的佛沒有了、正法的儒沒有了、正法的道也沒有了。無論學哪一家,統統要紮四個根,學佛如是,學道也如是,學儒亦如是,沒有根怎麼行!

 

  饒益眾生,一切眾生得到最豐饒的利益,那要靠諸佛菩薩的大慈大悲,真正以慈悲心關照這些眾生。前些年我在日本開會,認識日本一位年輕的基督教牧師,他也是大學教授,比我年輕,現在應該將近六十。我跟他談過,宗教的核心就是愛。聖經《新舊約》裡頭說的,神愛世人,上帝愛世人;佛經裡面講的,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古蘭經》裡面所說的,真主確實是仁慈的。你看任何宗教經典都把愛做為核心。我跟他談這個問題,我說上帝怎麼愛世人,佛菩薩怎麼慈悲,這是抽象的,不是真的。怎樣把它變作真的?那就是宗教裡頭這些神職人員,佛門裡面這些出家人,要把佛菩薩的慈悲做出來,代表佛菩薩去慈悲一切。基督教的牧師,基督教的信徒,要把上帝的愛、神的愛,從自己身上發揮出來,去愛世間人,這就對了。我的話他聽了,他也很感動,他也非常贊成。

 

  宗教是教育,宗教真正教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是普世教育,偏重在倫理道德因果。破迷開悟,那是佛門所謂是上等根機的人,他對於人間天上這種福報覺得還不滿意,還要向上提升,這個人不多,也要滿他的願,所以這就是高等哲學與高等科學。對宗教要認識,它是好東西,它不是壞東西。我們也要認識宗教的本質,不能看它的信徒,它信徒變質了,不能依教奉行,在經上講的如說修行他做不到,他會講、他會說,他自己沒有做到,這就是叫佛學;自己真正做到了,那叫學佛。現在搞的是佛學,不是學佛,這個我們得要搞清楚、搞明白。我們是搞佛學還是認真學佛?利益不一樣,結果不相同。所以在這裡這首偈,教我們學諸佛菩薩大悲心,以大慈悲心對待一切眾生。如何落實?這個課題擺在我們面前,我們自己必須做榜樣給他看,感動他,這是真正慈悲,真正愛他。因為你今天講給他聽沒有用,他不相信;他聽到時會點頭,也會說很好,但是他決定不會去做。為什麼原因?他有懷疑,半信半疑。凡是做不到,沒有落實,就是半信半疑。真的一點沒有疑惑了,哪有做不到的道理!

 

  章嘉大師在世的時候常常告訴我,佛法知難行易。我最初聽他這個話也半信半疑,因為我們觀念當中,知容易,做很難,怎麼他說這個是知難行易?老人告訴我,你之所以不能做到,你對它沒有真正了解。他舉個例子,譬如我這個桌上有一堆黃金、有一堆黃銅,這兩個東西擺在此地,告訴你,你可以隨便拿一份。你拿哪一份?你要知道黃金可貴,一定拿它,你不會去拿黃銅。只有你不識貨,你才這黃銅很可愛。他舉的這個例子的時候,我想想是有道理,佛經上講的這些東西教你要做的,你沒有能做到,就是你不識貨。所以知難行易是真的不是假的,這屬於哲學上的問題。所以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講經教學要搞了四十九年?就是知難!他要遇到一個老太婆,說什麼她都聽、她都相信,教她念阿彌陀佛,不到三年她就到極樂世界成佛去了,哪裡要這麼麻煩,要四十九年講經說法!你別瞧不起那老太婆,那個老太婆在佛門叫上上根人,為什麼?你看她很容易,她不難。難,難在誰?知識分子,很難接受,很難把他說服。特別現在崇尚科學,科學是拿證據來,所以佛只好把持戒、修定、開慧做出樣子來給大家看,大家才相信。

 

  現在這個社會,全世界普遍接受科學的這個教學,特別是最近這個六十年,電視發明了、網路發明了,很快科學教育、科學的概念就普及到全球。那每個人都可以說拿證據來。你拿不出證據,不相信;你講因果,不相信;你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沒看到。我看到許多心行並不善,做大官、發大財的,為什麼他沒有報應?假的不是真的,宗教都是迷信,都是騙人的。所以不做出來誰相信?我們勸人紮四個根,自己沒做到,所以不相信;我們自己真做,他就真相信了。這就是中國古人所說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就能解決問題。問題決定不在外面,問題決定不在別人,統統屬於自己。

 

  所以只有是大慈悲心,真正念念都想怎樣幫助眾生離苦得樂,怎樣幫助眾生破迷開悟,怎樣幫助眾生相信有淨土,相信念佛往生會很快成佛,念念不離這種念頭,這就是慈悲心,就是此地講的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所以他能夠提升自己境界,能夠成佛,明心見性就成佛了。不能夠不關懷眾生,不能捨棄苦難眾生。尤其現在災難這麼多,社會這麼亂,眾生這麼苦,所以急著想離苦得樂。這部經、這個註解是解決現前問題的第一部經,統統都說到了,從紮根教育到無上菩提,全說到了。所以法藏菩薩建立教學實驗點,就是西方極樂世界,這是發大願攝淨國土。

 

  『願當安住三摩地,恆放光明照一切』,上面第一句,「三摩地」就是「三昧」,就是「正定」,前面都學過。「願安住於正定之中,常放光明,遍照一切」。我們修淨土的同學,這句話怎麼落實?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三摩地。我們把心安住在阿彌陀佛佛號當中,這就是安住三摩地。心裡面除這一句佛號之外,萬緣放下,清淨心現前、平等心現前。清淨平等是性定,自性本定起作用就是覺,覺就是智慧開了。這個智慧光明遍照一切,你對於一切眾生過去現在未來瞭如指掌,你統統明瞭、統統明白。你知道用什麼方法去幫助他能產生最好的效果,你智慧照見。沒有智慧,我們今天憑空去想,我想這個方法,想那個方法,這些思想從哪裡來的?從無明裡頭來的,從見思煩惱裡頭來的,從分別執著裡頭來的,好像是很好,可是你一去做的話,你就會知道許許多多困難在其中。說不定做出來之後,跟你預期的效果適得其反,不但沒有幫助眾生,反而害了眾生,讓眾生更苦。這什麼原因?沒智慧。

 

  所以佛菩薩高明,他們要幫助眾生,先求智慧。古時候嚴格,古時候的經不能隨便講的,什麼人講?開悟才能講經,不開悟,你怎麼能講經?不開悟,你講的是你自己的意思;開悟,如來真實義,開經偈上說的,「願解如來真實義」。開悟,是從自性流出來的,從誰的自性?從你自己的自性。你自己的自性跟一切諸佛的自性是一個性,所以諸佛如來從自性流出來的經教你自然通達明瞭,為什麼?跟自己的一樣。所以自己所說的就是諸佛所說的,諸佛所說的就是自己所說的,自己跟佛是一不是二,這才能講經,才能給經做註解。沒開悟,我們起心動念從哪來的?阿賴耶來的,阿賴耶是妄心,都是阿賴耶裡面含藏的一些種子,那不是智慧。所以你講的經,你註解的經,不是佛的意思,是你自己的意思。古人要求嚴格,這個不可以的。

 

  那要照這個標準,現在就沒有人講經了。我們以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學佛從來沒有一個出來講經的念頭,沒有,不敢有。到台中跟老師也不敢,我跟老師說,我來是做學生的,是來學習,是來聽老人家講經的,我們怎麼敢學講經?老師就說了,如果用古人的標準,佛法在我們這一代肯定滅亡,為什麼?沒有人能開悟。所以老師,怎麼辦?我們不敢講經,我們講註解。這一下提醒了我們。我們講誰的註解?講古人的註解,今人的註解不可靠,為什麼?沒開悟。古註,《大藏經》裡頭有的,只要被收入《大藏經》,都是在那個時代一些高僧大德,經過他們印證,確實正知正見,才能入藏,所以入藏是非常非常嚴格的審查。我們講古人的註解,古人的註解是文言文寫的,等於說我們把它翻成白話文。翻漏掉,沒有關係,可不要自己添一點,自己要添一點,肯定是錯誤的。

 

  老師教我們這個原則,我們才敢起這個念頭,學講經。而且學講,開頭決定要遵守老師的規矩,那就是複講。我自己有體會的意思可不可以說出來?不行,再好都不准你講。這是什麼?老師愛護你。老師限制我,不讓我講,怎麼會是愛護我?教你厚積薄發,訓練你的忍辱波羅蜜。明白了,忍辱波羅蜜從哪學?從這學。到什麼時候你所悟的東西可以拿出來講?你真開悟了。沒有開悟,至少也差不多要走向開悟的邊緣,你對這個經有長時間的薰修,到你自己覺得有把握發揮,不至於再有錯誤,還得要向真正高人去請教。我們那個時代還有,現在沒有了。為什麼?現在大家不學了,不讀經了。我們這一生成就趕不上老師,趕不上章嘉大師。底下這一代再趕不上我們,那不就糟了嗎?這個問題嚴重。教人的人總希望學生超過他,後繼有人,希望學生踩著我的肩膀、踩著我的頭頂,更上一層樓,一代比一代高,四代、五代之後,正法就興起來了。

 

  所以老師講培養心量,這是第一要做的事情,心量要大。對於有成就的人不能嫉妒,要全心全力去幫助他、去護持他、去成就他,這叫真正護持正法。成功失敗要靠自己。自古以來,中國外國沒有兩樣。提婆達多為什麼去害釋迦牟尼佛?嫉妒,不是別的。他希望他將來能夠超過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死了之後他就第一了。中國外國世世代代都不能避免。我們做學生的人遇到這個情形,遇到這個情形感恩,這個嫉妒我的、障礙我的、傷害我的人,他是我的善知識,替我消業障。他的毀謗,他加給我的,我自己認真去反省,真有過失,改過;沒有過失,勉勵自己絕不犯這個過失。所以把他看作老師看待,不結冤仇,沒有瞋恚心,只有感恩的心,我們自己會向上提升。順境裡頭沒有貪戀,逆境裡頭沒有怨恨,忍辱波羅蜜,能忍才能精進,不能忍就退轉了。順境,一有貪戀,完了;逆境,一有怨恨,也完了,你考試不及格,從這個地方就退下來了,非常非常重要!所以講到最後,歸根結柢,能不能成就全靠自己。自己能夠不受外面環境影響,這個人成功了。

 

  為什麼教你修《弟子規》這些東西?那是你的大慈大悲,你做出榜樣給別人看,讓別人感動。這就是此地的比喻,諸菩薩用大悲水饒益眾生,就這個意思。你的程度、你的境界、你的心行早就超越了,還要學這個東西嗎?像釋迦牟尼佛,還要學這些小小戒嗎,早就成佛了?要表演,舞台上表演,表演不是為自己,給別人看的,是教化眾生的、是接引眾生的、是感動他的,這是一種攝受接引的手段,一切諸佛菩薩示現都是這樣做法。你看看賢首大師的《妄盡還源觀》,他裡頭講的四德,隨緣妙用,妙用是什麼?妙用是他不為所動。被境緣所動搖了就不妙了,退了,造業了。順境善緣,不生貪愛;逆境惡緣,不起瞋恚,這叫妙用。這個要做給別人看,社會每個人都這樣做的話,社會就安定了,世界就和平了,競爭、鬥爭的現象就沒有了。所以一定要做出好樣子給人看。這隨緣妙用。

 

  第二句就講得更具體,威儀有則。第一句教你是不著相,永遠保持清淨平等覺,那叫妙用;第二句,一定做好榜樣給別人看,幫助人改正,改過自新是要做出來,光說沒用處的,長時間讓他看,慢慢他會覺悟,他會回頭。第三句柔和質直,這是講做人的態度,言語態度要柔和,心地要正直。我們中國人講忠,忠信,忠是什麼?不偏不邪。中國的文字,這會意,你看到這個文字,你曉得什麼意思。心,心上寫個中字,心不偏是忠,心不邪是忠。柔和質直。最後一句代眾生苦,因為學《弟子規》、學《感應篇》、學《十善業道》都很苦,你為什麼要那麼苦?做給別人看,希望幫助別人,啟發別人,表演得很辛苦,讓眾生得利益。

 

  我們再往下面看,「又上句,寂也,體也」,上一句就是「願當安住三摩地」,這是寂,這是體。我們學淨宗的,把我們的心安住在阿彌陀佛。「下句,照也,用也」,「恆放光明照一切」。有體有用。「此二句正表定慧等持、寂照同時、體用不二之妙德」。這個妙德也就是妙用,隨緣妙用,體不能變。我們念佛修淨宗的人,這句佛號就是體,這句佛號就是三摩地,一定要安住在其中,絕不動搖。恆放光明照一切,這個光明是彌陀大願之光,四十八願之光,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之光,大乘教裡面一切菩薩共修的四弘誓願之光。這個光落實在《弟子規》、落實在《十善業》、落實在《沙彌律儀》,表現在你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你光明遍照,這是真的,這個不是假的。

 

  「放光表修德,其體為性德。寂而常照,照而恆寂。土即常寂光」,極樂世界,清淨國土,「身即無量壽、無量光如來」。壽表時間,過去、現在、未來,光表十方,十方三世你全都照顧到了,十方三世無量無邊的眾生。這裡說得好,放光就是表演,就是做給人看,這是修德。體,體是性德,體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如如不動,我什麼都不想,只有一個念頭,求生極樂世界,所有一切修德統統迴向往生西方,這就對了。在這個世界住世時間長短,自己沒有意思,沒有這個念頭,完全看眾生緣分,有緣多住幾天,沒有緣少住幾天,心裡頭痕跡都不著,你多自在!體用不二。「故安住寂定,恆放光明,遍於一切」。

 

  「至於所感得者」,這是什麼?這是你願行功德的成就,法藏比丘所感得的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自然形成的。他所感得的,「廣大清淨之佛國」,經上『感得廣大清淨居』,這個居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從哪裡來的?這就說得很清楚,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五劫修行功德之所感應。我們今天把心安住在阿彌陀佛,以彌陀之願為願。彌陀的願跟普賢的願是一不是二,跟四弘誓願也是一不是二,只有廣略的不同,四十八願詳細,歸納起來就是十大願王,再歸納就是四弘誓願,開合不一樣,是一不是二。

 

  怎麼落實?落實在日常生活,日常生活,《還源觀》上的四德說盡了。這些瑣碎的生活方面,待人接物方面,就是威儀有則,這個則是什麼?則是榜樣,是一切眾生的模範,則是這個意思。威儀是日常生活當中所表現出來的,統統都是世間人最好的榜樣。那是什麼?那就是戒律。戒律的精神,戒律的綱目,戒律的原則,戒律活活潑潑的起用,你都做到了。像釋迦牟尼佛一樣,釋迦牟尼佛一生從入胎,八相成道,到七十九歲圓寂,一生所表演的,那是威儀有則,從生到死都在做示範,都在表演。佛一生對人和睦可親,無論對什麼人,男女老少,富貴貧賤,一律平等待遇,沒有私心,用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心,這叫菩提心。這是我們應當學習的,要真幹,這才是釋迦牟尼佛的好學生。

 

  我們讀這段經文,感觸很深,尤其在現代這個時代,傳統文化跟佛法走到存亡繼絕的一個界限,我們不真幹,對不起佛陀。縱然念佛功夫成就了,可以往生了,往生好不好?不能說不好,你能對現前局勢能幫助一把,讓正法能久住,我相信你到極樂世界品位自然增高,那是你的大功德!實在沒有能力,沒有這個緣分,那就趕快去,佛不怪你。做這樁事情,確實要自己的真心,要自己的智慧,還要緣分。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


淨土大經科註-123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四百零三頁,第六行,最後的兩個字看起:

 

  「廣大者,即經中寬廣平正,不可限極」,這還是解釋經文裡頭「感得廣大清淨居,殊勝莊嚴無等倫」。廣大、寬廣平正、不可限極,這是形容極樂世界的大地,不像我們這個地方地不平,有高山、有深谷,極樂世界這些看不到。「清淨者,即清淨莊嚴,超踰十方」,踰也是超的意思,超過十方諸佛剎土,「故云廣大清淨居也」。這個景觀我們現在能夠理解,因為一切法是從心想生的,極樂世界的人心平,可以說各個都修到清淨平等覺,所以這個世界清淨,沒有染污。自性本來就是清淨的,惠能大師開悟第一句話就告訴我們,「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清淨莊嚴從哪裡來的?是自性本具的。我們迷失了自性,違背了自性,染污就起來了,一念不覺,把清淨變成染污。清淨本來不動,能大師的報告第四句說,「何期自性,本無動搖」,這是自性本定。

 

  中國老祖宗所說本性本善,本善是什麼意思?那個善不是善惡的善,本善就是能大師所說的「本來清淨、本無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這就是本善。古人講這句話,佛教沒到中國來,古人只說本性本善,後人編童蒙教科書,《三字經》上就把這句話放在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古人的解釋不像我說的,我們是用佛經來解釋,這就是湯恩比所說的,佛教文化豐富了中國本土文化。用佛經來解釋行不行?行,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是真的,所以佛沒有定法可說。只要講得合理,只要講得通,只要講得圓,就是最好的,沒講錯了。本善用六祖這五句話來解釋,就是把本善提升到明心見性。也許說,中國古聖先賢沒有到這個境界,沒有到這個境界是事上沒到,理上是圓滿的,相上沒到,性上到了,性是一個。《華嚴經》說得好,「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有這一句,我們沒有解釋錯,性德圓滿,修德上有高下不一樣。到性修圓滿,性修不二,這是大乘佛法。大乘裡頭嚴格的說是一乘法,三乘還沒到這個境界。所以理上講得通,事上,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於是擺在面前的境界,從哪裡來的?為什麼會有這個樣子?很簡單,當人心念不同。你心清淨,國土就清淨;心不清淨,國土就染污。心平等,國土就寬廣平正;心有高下,就有高山,就有深谷。就這麼來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可不可以把高山變成平地?可以,心平,高山就不見了。現在量子力學家發現了,為我們說明,念力能量不可思議,可以改變在太空當中運行的星球。為什麼能改變?太空星球也是從心想生的,心想怎麼不能改變它?當然可能。那我們今天的意念應該放在什麼地方?現在同學都應該知道,放在阿彌陀佛。放在阿彌陀佛,這個意念的功德就成就了極樂世界、就成就了阿彌陀佛。自性彌陀跟極樂世界的彌陀是一不是二,性相一如,性相不二,淨宗念佛成佛道理就在此地。理上明白了,我們對這樁事情就會真信,就不會懷疑;信得過,願就真切,這一生真能解決問題。

 

  法門很多,門門都通無上道,無上道就是大般涅槃,無上道就是明心見性,所以佛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法是平等,我們人心不平等,善根不平等,福德不平等,所以修學就有選擇的必要。跟自己善根相應的,學得容易,學得快速,到成功完全是平等的。在淨土,最後是契入常寂光淨土,那就是圓滿菩提。常寂光就是自性,圓滿菩提就是回歸自性,這是終極的目標。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歸常寂光,常寂光就是真如自性,在《華嚴經》上稱它為妙覺如來,在等覺之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住報土,實報莊嚴土,在那個地方去斷最後一品無明習氣,叫生相無明。諸位注意這個名詞「生相」,說明實報土有相,常寂光沒有相。這個相,現在科學稱為現象,這現象有三大類,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常寂光裡面這三種現象都沒有。

 

  現在量子學家也很聰明,他們雖然沒有證得,但是想像當中一定有這麼回事情。他們在數學上發現零,零是什麼都沒有,那個零的境界,零的能量點,真的非常像淨宗講的常寂光淨土。常寂光淨土確實就是他們說的零點的能量場,他們想像當中可能有這個,但是沒證得;佛證得了,妙覺就契入這個境界。契入這個境界,他沒有相,他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那就是把我們的身心變成了整個宇宙,佛法說就在當下。這個境界裡頭沒有時間,沒有空間,這叫大般涅槃,這叫諸法實相,這叫真如,這叫第一義。雖然什麼相都沒有,能生一切相,能生萬法。怎麼生的?契入這個境界的人不起心不動念,實報莊嚴土的居民也是不起心不動念,差別在哪裡?差別在實報土的居民有習氣,常寂光裡面契入境界的沒有習氣,習氣也斷乾淨了,究竟圓滿。真正是無上正等正覺,沒有再上的了,等覺還有上,妙覺沒有了。

 

  這是理上決定講得通的,那事上決定有這樁事,只是它沒有任何現象,我們的六根接觸不到。我們的前五根,眼耳鼻舌身可以接觸到物質現象,我們的意識,包括阿賴耶跟末那的見分,可以能夠緣到精神現象、自然現象。它沒有形相,在我們是這六根失去作用,不起作用了。我們希望證得,一切諸佛如來都希望我們早一天證得,我們自己也真想早一天證得,可是事就不容易了。事怎麼樣?障礙放不下。理我們都明白,佛告訴我們,放下妄想分別執著,《華嚴經》上說的,你就證得了,證得妙覺果位。我們做不到,釋迦牟尼佛做到了。在中國過去我們只看到惠能大師做到,再就沒有看到了。再看到的,漸悟有,頓悟沒有,也就是妄想、分別、執著這三大類的煩惱同時放下,這個沒有,太少了。惠能大師以前沒有,惠能大師以後也沒有。

 

  但是漸悟有,而且還不少。漸悟是慢慢的放,一點一點的放,真放了那叫聖人,那不是凡夫。佛告訴我們,放下執著,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證阿羅漢果,超越六道了。放下分別,分別是塵沙煩惱,放下妄想,妄想是起心動念,這兩個放下了,超越十法界,就超越聲聞、緣覺、菩薩、佛,十法界裡面的佛。到哪裡去?到實報土去了。雖到實報土,無始無明的習氣沒斷。實報土裡頭四十一個階級,是無始無明習氣厚薄不一樣,習氣厚的地位下,習氣薄的就往上升,所以四十一個。到頂是等覺,等覺只有那一念無始無明的習氣,就是生相無明;這一品斷了,相沒有了,實報的相沒有了,常寂光現前。常寂光什麼都沒有,那叫大圓滿,叫究竟解脫。

 

  這個道理我們很清楚,我們放不下!八萬四千法門,每個法門都試驗一下,都不行,時間來不及,我們的壽命太短了。頓悟,沒這個本事,漸悟,時間不夠,那怎麼辦?有一個法門,阿彌陀佛這個法門。這個我們歡喜!我們先到極樂世界去,到極樂世界就無量壽,時間很長,慢慢的放,肯定全都放下,就保證你證得妙覺果位。到極樂世界證到妙覺位也有早晚不同,為什麼?在那個境界裡頭,有頓悟的,很快就入這個位次,也有的要很長時間,但是保證你不退轉,保證你在一生成就。這個機緣到哪裡去找?十方一切諸佛剎土裡頭沒有,只有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我們這一生遇到了,無量的歡喜,什麼都放下!這個方法簡單,但是非常非常難信。

 

  過去老師告訴我,那是我受戒,我出家兩年才受戒,受戒之後到台中去拜老師。還沒有進門,在慈光圖書館,我在門外,他在門裡看到了,就指著我,好大的聲音叫「你要信佛!你要信佛!」叫了好多聲,大眾都聽到了。我進去之後,我感到奇怪,怎麼叫我信佛?我要不信佛,我怎麼會出家?不信佛怎麼會去受戒?我很迷惑。他叫我坐下來,告訴我,要信佛,不要以為你自己已經信佛了,多少老和尚到老死都不信佛。愈講我就愈糊塗,這個話怎麼講法?老師最後告訴我,你沒有做到你就沒信,不要說別的,三皈依做到了沒有?這一下我馬上明白了,三皈依沒做到,那你就沒入門。三皈依是什麼?這個我們很清楚,「覺而不迷」這是皈依佛,「正而不邪」是皈依法,「淨而不染」是皈依僧。我們想想自己還是迷邪染,不是覺正淨。五戒十善沒做到,做到是表面的、是極其粗糙的,十善裡頭的精微你還不知道。這樣我才真正明白,老師的話是真的,不是假的。

 

  這句話提醒我了,要信佛。為什麼?這個法門能不能成就完全在信願行,信是第一個,你連這個都沒有,後頭就沒指望了,所以叫難信之法。佛法,小乘容易相信,大乘難,一乘更難,大乘裡面淨土難中之難,八萬四千法門這是第一難信。你怎麼會相信?你自以為是相信了,其實不然。老師跟我一分析,完全了解,拆穿了。真不容易!我受了戒去看老師,沒有想到老師給我這一招,讓我一生都不會忘記。怎麼樣才能相信?你把大乘研究透了,把《無量壽經》真正搞明白,你會相信,這部經不可思議經。《華嚴》、《法華》最後都是導歸極樂,文殊、普賢我們在《行願品》裡面看到,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為什麼?他相信。不但他自己求願往生,而且還帶著華嚴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到極樂世界去參學。所以經上講的極樂世界「清淨莊嚴,超踰十方」,這是真的,這個偈子裡頭說「感得廣大清淨居」。

 

  「如《往生論》所謂三種莊嚴入一法句」,這一法句就是清淨句。清淨句是什麼?實際上就是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報告的頭一句,「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就是這一句。清淨就是真實智慧,真實智慧就是清淨;清淨就是無為法身,無為法身就是清淨。那清淨心多重要!淨宗是由清淨入手,你看經題上「清淨平等覺」,覺就成佛了。我們的心不清淨,起心動念就不清淨,分別就更不清淨,執著是嚴重的不清淨。我們繼續看下面註解,「無為法身,體也」,那我們就知道,真實智慧是用也,有體有用。你看「從是流現極樂依正莊嚴」,就從無為法身體裡頭流出來的,無為法身就是常寂光、就是真如自性,從這個裡頭流現極樂依正莊嚴。極樂依正莊嚴從哪裡來?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五劫修行圓滿功德之所成就。

 

  這個經上講的三種真實,真實之際就是自性,就是諸法實相,就是第一義諦,就是自己的真心、本性。第二個,真實智慧,真實智慧從哪來的?從清淨平等來的,清淨沒有染污,平等沒有動搖。佛用水做比喻,清淨是乾淨,一塵不染;平等,水是平的,沒有起波浪,它的作用就能照見,照就是覺的意思,就是智慧。染污的心生煩惱,清淨心生智慧,智慧跟煩惱全是本有的。而且真心確實本來是清淨,本來是平等,是你迷失了自性,你的心才變成染污,才變成不平。你再深入細細去觀察,你的煩惱跟你的智慧是一樁事情,是一體的兩面,覺就是智慧,迷就是煩惱,迷悟一體。你是在迷還是在悟,你自己很清楚,用不著問人。自己心裡有七情五欲、有自私自利、有名聞利養、有你我他,這是在迷,這叫凡夫。如果這些東西統統沒有,你就叫做佛,你覺悟了,你明白了。

 

  學佛的人要學佛,佛是清淨平等覺。我們如果心裡頭沒有清淨平等覺,搞什麼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如果是清淨平等覺,造殺盜淫妄還是佛。為什麼?他沒有染,不染,清淨平等覺,心沒有染污,心沒有動搖。不動也能造嗎?能,那個妙,就是隨緣妙用。那是什麼?佛在三惡道裡頭示現,教化三惡道的眾生,示現種種境界,有善有惡。佛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如果他起心動念他是凡夫。不起心不動念,能生萬法,這個萬法做什麼用處?普度眾生,是幫助眾生的。釋迦牟尼佛到我們這個世界上來示現八相成道,他有沒有動心?沒有;他要動心不就墮落了?墮到六道來了。沒有動心,沒有起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給我們做種種表演、種種示現,這叫什麼?妙用。賢首國師《妄盡還源觀》上所說的,隨緣妙用。誰能夠做這個表演?法身菩薩,無明破了就有這個能力,習氣在沒有關係,不礙事。所以,《華嚴經》圓教初住就可以示現八相成道,像《普門品》所說的三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就能現什麼身。不是佛的意思,佛確實沒有起心動念,你要說佛有意思,那佛是凡夫。佛是恆順眾生,眾生是什麼意思,隨著你的意思,這樣變現的。眾生有感佛自然有應,感的人有念頭,有起心動念,有分別執著,應的人沒有。應的人如果也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他就不能應了。為什麼你感我不能應?我有起心動念,我沒有起心動念我就能應了。妙就妙在這裡,這個我們要相信。

 

  這些年來,日本江本勝博士做的水實驗,水是礦物,水有沒有起心動念?為什麼它有感應?我們寫個愛字貼到水瓶上,一個小時之後把這個水倒出來,放在冰箱裡面,攝氏五度以下它就結冰了。然後把這個冰拿出來,在顯微鏡下去看,看雪花,非常之美,它回應的。如果我寫個恨、我討厭你,你再做出來那個圖案就非常難看。做了十幾萬次,是真的,不是假的。水它認識字,它會聽,它懂得人的意思。我們不給它看,不給它聽,心裡起念頭對它,都有反應;善念結晶非常之美,不善的念頭就很難看。水都有這個能力,你能說佛菩薩沒這個能力嗎?以前沒有水實驗這個感應,我們很難理解,只是相信佛不會騙我們,實際上還是有疑惑;看到江本水實驗,這個疑惑斷了。我還特別到東京到他實驗室去參觀,親自去看看,聽他的報告。現在量子力學家所研究的成果,超過了江本博士的實驗,科學幫助我們斷疑生信,幫助我們肯定大乘經教諸佛菩薩所說的句句是真話,沒有一個字是謊言。能信的人有福了,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

 

  底下這一句,「故云,感得廣大清淨居,殊勝莊嚴無等倫」,這是什麼?極樂世界。極樂世界三種真實,真實之際、真實智慧、真實利益,配在《華嚴經》上就是體相用。真實之際是體,就是跟無為法身一個意思,真實智慧是相,真實利益是作用。這個利益能夠幫助,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六道眾生當生成就,這個利益不得了,這個利益太大了!所以殊勝莊嚴無等倫。「無等倫者,無能等」,沒有能跟它相等的。倫是類,就是同類的,沒有能跟它相等的;無能等,無能比,一切諸佛如來沒有辦法跟他比。雖然說佛佛道同,但是佛的願力不一樣,因地上,因地上的願力不一樣,所以果地上也有不相同。無量壽、無量光是相同,但是那個光明大小不一樣;無量是相同,無量所起的業用不一樣。

 

  「又《魏譯》曰」,這是康僧鎧的譯本,「道場超絕。超絕即殊勝,故與此同。《嘉祥疏》曰:修道疾速成佛,故云超絕」,就是他成佛太快了。「嘉祥大師一語破的」,這些話說中了,真是如此,道場超絕。我們這一生能夠遇到,應當慶幸,遇到別的法門不一定能成就,遇到這個是決定成就。你修學這個法門,一切諸佛沒有不歡喜的,沒有不讚歎的,沒有不護持的,這都是屬於超絕,殊勝。我們看下一科「盡度眾生」,看經文:

 

  【輪迴諸趣眾生類。】

 

  你只看這一句,是以六道眾生為主,極樂世界是專門接引這些人的。

 

  【速生我剎受安樂。】

 

  這兩個字不是假的。

 

  【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無邊苦眾生。】

 

  阿彌陀佛的願,我們要到極樂世界去,我們得要學阿彌陀佛,向他老人家學習,心同佛心。佛心是什麼?佛心什麼都沒有,這個要知道。如果說佛心有,佛只有一個愛心,慈悲,同體的慈悲,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跟自己是一體。體是什麼?體是常寂光,體是諸法實相。諸法品類萬別,實相是一個,實相能生能現,品類是所生所現,能所是一不是二。你得承認這樁事情,你跟佛同心,你要不承認,你跟佛的心不是一個心。佛的心是大慈悲心,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是一個真誠的愛心。對一切眾生的愛,對樹木花草的愛,對山河大地的愛,對六道眾生的愛,跟愛自己完全相同,沒有絲毫差別,這就是自性第一德。這是佛心,這是自己的真心。

 

  那我們要問,諸佛如來應化在十法界,他用的是什麼心?給諸位說,他用的就是這個心,這個心裡頭沒起心、沒動念。沒起心動念怎麼會有?是自性本具的,所以他有,他不是修來的,是自性本有的,就是中國人講本性本善。所以,他沒有起心動念,他沒有分別,他沒有執著,清淨平等的顯示在一切眾生。用我們現在的話說,清淨平等造成整個宇宙的磁場,一切眾生在他磁場裡頭。所以,他的大慈大悲平等的加持,沒有偏愛,平等的。偏愛是凡夫,是迷失自性;平等是覺悟,清淨平等,後頭才是覺。這是遍法界虛空界的和諧,遍法界虛空界的穩定,所以稱之為大圓滿,究竟圓滿。

 

  我們看黃念老的註解,這個註解非常精彩。「淨宗之殊勝超絕,首在疾速成佛」,這就是快速,殊勝超絕第一個就是他成佛快。快到什麼程度?《彌陀經》上講的若一日若二日,你看這麼快,最快的一天,最慢的七天。但是那個七,前面一、二、三、四、五、六是數字,後頭那個字不是數字,那個七是代表圓滿。圓滿那就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各人不一樣,圓滿的那一天叫第七。七是什麼意思?四方、上下、當中,這就圓滿了,所以七是表這個數字。你真正勇猛精進,一天到六天,有沒有這個例子?有!我們大家都熟悉的,宋朝瑩珂是最好的例子,三天。是個破戒的比丘,造阿鼻地獄罪業,自己曉得。知道罪業深重,習氣毛病太深,禁不起誘惑,常常犯錯。這個《淨土聖賢錄》裡頭有,有記載,《往生傳》裡頭也有,這不是假的。

 

  他向同參道友請教,有沒有辦法救他,能夠不墮地獄?他怕地獄苦,真害怕。同學送他一本《往生傳》,他每看一頁都流淚,都受感動。看完之後,下定決心,念佛求生淨土。把自己關在小房子裡頭,不休息,不吃、不眠,三天三夜把阿彌陀佛念來了。也是真誠到極處!真的是古人所說的至誠感通,真誠到極處就把阿彌陀佛感應來了。佛現前,在他面前,告訴他,你的陽壽還有十年,十年之後我來接你,接引你往生,你好好努力。瑩珂還挺聰明的,還不笨,他跟阿彌陀佛說,我十年壽命不要了,我現在跟你去。為什麼?煩惱習氣重,剛才說禁不起誘惑,這十年外頭引誘又要造罪業,不曉得要造多少罪業,他自己沒有把握。佛就答應他,告訴他,三天之後來接引你。真往生了,沒有生病。

 

  那我們要問,阿彌陀佛為什麼不當時就帶他去往生,何必要多三天?當時要帶他往生,沒有一個人知道。外面人講的是瑩珂是餓死了,你看三天三夜不吃不眠,餓死了,精神崩潰了。留著他三天,他的影響多大,連我們現在都受影響,增長我們的信心,他做出例子來我們看到了,真的三天成就。他把這個消息告訴常住大眾,沒人相信,像你這樣的人,三天能往生?好在三天時間不長,看你往生不往生。到第三天,他求大家念佛送他,大家歡喜,也在看,到底是真是假。他念了不到一刻鐘,古時候一刻鐘是現在半個小時,他就告訴大家,阿彌陀佛來了,帶我走了。別人看不到,他看到,他真走了,大家相信了。你看『速生』,這真的,不是假的。換句話說,你造五逆十惡,什麼樣的罪業,謗佛、謗法、謗僧,只要你還有一口氣,還沒有斷,你真正懺悔,真正回頭,承認自己的過失,念佛決定得生。生到極樂世界什麼樣的品位?是不是下下品往生?不見得。善導大師說得好,往生極樂世界四土九品總在遇緣不同,如果你真的像瑩珂,他絕對不是在下品位。為什麼?把阿彌陀佛找來了,親自帶他去的,這個緣多殊勝!像這樣殊勝的緣,我們可以判斷他,他決定生實報土,他不是同居土、不是方便土,這是緣太殊勝了!

 

  這個對於每個人疾速成佛,信心都能夠生起來。但是我們一定要曉得,不能再造罪業了。過去造罪業是不知道佛法,今天知道了,知道了還造罪業,到臨命終的時候,我再學瑩珂,三天把阿彌陀佛念來,你看看你能念得來念不來?不行!阿彌陀佛不來了。為什麼不來?阿彌陀佛不能開這個例子,開這個例子,人都造無量無邊罪業,最後一念求生淨土,那這個世界完了。阿彌陀佛做好榜樣,不做這個壞樣子。瑩珂是第一個例子,可以做,第二個例子不做了。教你知道這樁事情,一定要懺除業障,一定要修積功德,像佛一樣大慈大悲,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幫助眾生破迷開悟。

 

  接著往下看,「凡夫往生,逕登不退,不退才能疾速成佛」。真的是凡夫,煩惱習氣、業障深重的凡夫,只要一往生就證三不退,這是四十八願裡頭第二十願。二十願,凡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不退。不退有三種,位不退,阿羅漢做到了;行不退,菩薩做到了;念不退,是法身菩薩。三種不退統統得到,換句話說,即使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在極樂世界都享受法身菩薩的待遇。換句話說,只要往生,你的智慧、神通、道力都跟法身菩薩一樣,不是你修來的,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給你的。加持真管用,不是說加持不管用。什麼叫管用?你就能夠像法身菩薩一樣,十方世界有緣眾生有感你就能應。你也像觀世音菩薩一樣,三十二應隨類現身,去幫助一些苦難眾生。到那個時候你的有緣眾生數不清,生生世世無量劫來你在十方世界捨身受身,不知道跟多少人有善緣、有惡緣。只要是有緣,他有苦的時候,他在求人幫助的時候,這個信息他就發給你,你就能收到。

 

  整個宇宙是一個大的信息網,而且傳遞的速度非常快,就像《還源觀》上所說的「周遍法界」。念頭才動就周遍法界,光、電的速度不能比,那個太慢了。我們晚上在星空看到天上星星,有很多星,光到我們這裡來,好幾百年它的光才達到,我們念頭這個念,念頭才動周遍法界。所以,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全都接收到了。接收到了,現在為什麼不幫忙?幫忙,冥冥當中加持你,你自己不知道,自己業障太重。我們這個接收器,身、心都是接收器,不靈光,不是接收不到,接收了,接收不起作用,這機器不靈,波是收到了。我們發出去的波,壞機器也會發出波,我們發的波他全部收到,他清清楚楚。所以諸佛如來對我們起心動念清楚,對我們身體狀況清楚,身體狀況是我們肉體,每個細胞它都在波動,這個波動諸佛如來也都收到,知道你身體狀況。你念頭起伏的時候,知道你念頭有,你在想什麼,沒有一樁事情可以瞞人的。不要以為別人不知道,愚痴的人不知道,佛菩薩知道,知道得太清楚了!鬼神知道,沒有佛菩薩那麼清楚,鬼神也知道。所以中國古人常說,舉頭三尺有神明,不是假的,是真的。

 

  我們起個念頭,感到什麼?現在這個世間殺業太重。什麼殺業?殺人!一天要殺十五萬以上,你們有誰知道?每天要殺十五萬以上,一年要殺五千萬。墮胎,不是殺別人,父母殺兒女,這個地球上平均一年五千多萬!這是聯合國衛生組織發布的信息,醫院裡頭有記錄的,沒有記錄的還不知道,肯定有。一年墮胎殺的這些小孩,總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四年半在戰爭當中死亡的總數,這世間能沒有災難嗎?很可怕!所以我發個心,希望我這個地方一些出家同修,每天晚上給他們做施食,做三皈依。為什麼天天要做?他天天殺,每天都這麼多。除了這些小孩之外,每天被殺、被吃掉的這些畜生有多少?我們每天都要做施食,都要做皈依,不能中斷。我們也勸這些小嬰靈不要結怨恨,不要怨恨父母,要念佛求生淨土;不要報仇,冤冤相報彼此都痛苦,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解決問題,化解怨恨,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到我這裡來聽經。所以,才起心動念,遍法界就收到信息,哪有人不知道的事情!

 

  這下面說,「因有此殊勝方便」,這個殊勝方便,你看能不能往生就三個條件,第一個相信,你信不信,第二個你願不願意去,第三個你肯不肯念這個阿彌陀佛,就這麼三個條件,這麼簡單。真相信,真願意去,真念,要多長的時間?一般不超過三年。這個數據從哪裡得來的?從《往生傳》得來的,從《淨土聖賢錄》得來的。你看看裡面念佛往生的人,它寫的差不多將近一半都不到三年。那是不是,有人問我,是不是他們的壽命三年就到了?我說如果是少數,可能,這麼多,這講不通,哪有那麼巧,壽命都是三年?不可能。為什麼三年去?人家功夫成片就能自在往生。我有壽命不要了,我提前走了,佛真接引,瑩珂這個事情不就說明白了嗎?他還有十年壽命,他自己不要了。我相信這樣的人佔多數,有壽命,不要了,我現在就去。只要念到功夫成片,你跟阿彌陀佛的信息就往來了,就通了。這個通是什麼?你就預知時至,我希望我早一點去,阿彌陀佛同意,他來接引你,提前來接引你。這是殊勝方便。

 

  「故普願輪迴諸趣眾生類」,這是遍法界虛空界十方剎土,「速生我剎受安樂」。「此之安樂,才是真實安樂」,為什麼?永遠不再有生死,這真的安了,真樂了。「頓脫生死,速成正覺,故云安樂」。一到極樂世界就等於證得阿惟越致菩薩,在《華嚴經》圓教初住以上,這是阿惟越致菩薩。真難信!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它就真有。所以你不信的人沒有福報,信的人有福了,他成就了。「又《稱讚淨土經》曰: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無有一切身心憂苦,唯有無量清淨喜樂,是故名為極樂世界。故云受安樂也,經云惠以真實之利正指此。」這是真實的利益。這個地方給我們說明,無有一切身心憂苦,心沒有擔憂的,身沒有受苦的,唯有無量清淨喜樂。這個喜樂沒有污染,是清淨的,沒有分別,是平等的,沒有迷惑,是覺悟的,這是真正的喜樂,所以稱之為極樂世界。『受安樂』就是本經所說的「惠以真實之利」,惠是給予,阿彌陀佛照顧很周到,給大家真實的利益。一切諸佛共同的一個願望,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生到極樂世界你就得到。破迷開悟呢?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天天講經教學,永遠沒有中斷。為什麼?天天有新來的學生,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都介紹有緣的同學。什麼叫有緣?能信,能解,願意去,肯念佛,跟極樂世界有緣,只要是有緣眾生,佛沒有不勸他修淨土。所以,極樂世界每天往生的人數不計其數,不知道有多少!阿彌陀佛得天天教,幫助他開悟,幫助他證果,一批一批的,證果的都入常寂光了。

 

  入常寂光不是沒事,入常寂光的這些諸佛如來,與一切眾生,這個一切眾生是遍法界虛空界。不一定是六道的,上面從等覺,下面從無間地獄,跟常寂光裡面的妙覺如來念念相應,信息互通,沒有中斷的。所以說千處祈求千處應,不止千處,千是比喻多,眾生有感他們統統應。他們在哪裡?給你說真話,就在此時此地,就在當下。有感他就現身,沒有感他不現身。感有顯感、有冥感,應也有顯應、有冥應。感是凡夫,有起心動念,有分別執著;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我們的起用叫造業,佛的起用叫妙用,痕跡都不著,「作而無作,無作而作」,給你講經說法,「說而無說,無說而說」,痕跡都沒有。我們造業,起心動念是意業,言語是口業,身體動作是身業,身語意都在造業,善業三善道的果報,惡業三惡道的果報。一天造多少業?自己不知道。

 

  我們讀了彌勒菩薩跟釋迦牟尼佛的對話,知道了。一秒鐘裡頭我們起了多少念頭?照彌勒菩薩的說法,一千六百兆,一秒鐘一千六百兆。我們這一天從早到晚二十四小時,造多少業?一秒鐘是一千六百兆,你要記住。我們這個念頭是善是惡?言語、動作。明瞭這些事情,心不能不善,不但善,而且離相,別著相,這個很難!那怎麼辦?還是淨宗方便,淨宗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心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心,這個方法妙絕了。中峰禪師說,「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此方即是淨土,淨土即是此方」。他說的話一點都不錯。一切法從心想生,現代量子力學家證明了。所有一切現象沒有離開心想,這個話佛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沒有心想就沒有一切法,想什麼現什麼。這個道理跟萬花筒相同,萬花筒只要你轉動,它裡面現相無量無邊,而且你轉一天找不到一個相同的,轉上一年也找不到一個相同的。為什麼?幻相,剎那生滅。

 

  這個事實真相,近代三十年科學家才發現,佛在三千年前就講得這麼清楚、這麼明白,所以佛教是高等科學。有人用比喻來形容。現代科學家,你看三、四百年,一個接著一個不斷的在深入研究,對於物質現象搞清楚了,意念的現象還不能完全清楚,意念到底從哪來的不知道。他們的報告就是這個東西沒有原因,突然出來的,但是立刻就消滅了。這個跟彌勒菩薩講的很相應。說明宇宙之間所有的現象是互相纏在一起,沒有一個現象是獨立可以生存的。無論是物質、是精神,不能獨立生存,我們佛法講依眾靠眾,彼此互相交纏在一起,我們才能看到。如果不是這個現象,看不到。所以統統是連在一起的,看不見、摸不到的一個網一樣,這個網非常的密集,科學家稱它作無量之網。全都有關係,跟整體有關係。現象是全息的現象,這新的名詞,全息,再小的物質,它裡面的信息都是遍法界虛空界全在裡頭。

 

  我們今天電腦用的晶片很小了,指甲那麼大,這已經很大了。佛法裡面極微之微的微塵,現在講的小光子、中微子,我們很難想像它小的那個程度。那麼小的東西裡面,它有整個宇宙的信息,不但有現在的,過去、未來統統在裡頭,像個資料庫一樣。這個資料庫縮小到我們肉眼看不見,普通顯微鏡也看不見,非常精密高科技這些儀器才能夠發現它存在。全息,整個宇宙信息在裡頭,我們起心動念也在裡頭。所以宇宙現象沒有大小,沒有空間,沒有距離;沒有時間,沒有先後,無量劫之前跟無量劫之後都在當下,就在這一粒極微之微的就能看到,科學跟佛法做了證明。

 

  「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這是佛在西方極樂世界天天講經教學沒中斷。像釋迦牟尼佛當年住世四十九年,講經教學沒中斷,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教學沒中斷。我們到極樂世界幹什麼?是聽課的,去上學的。極樂世界,釋迦牟尼佛介紹這麼多,多次宣講,沒有說極樂世界有國王,沒有說極樂世界有上帝,沒有說極樂世界有士農工商,要是有,早就要說明。極樂世界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它是個學校,只有兩種人,一個老師,一個學生。凡是往生到極樂世界全是學生,學生裡頭包括等覺菩薩,包括無間地獄眾生。因為它的條件只要能信、能願、肯念阿彌陀佛,全都能去。極樂世界真的很特別,是阿彌陀佛在那裡辦的學校,辦得非常成功,十方諸佛讚歎,十方諸佛都替他宣傳,十方諸佛都給他介紹學生,這是我們要認識清楚的。你說你要求生淨土幹什麼?到那邊去學習,到那邊去斷煩惱,去消業障,開智慧,成佛,去幹這些事情,是上學去。成就自己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德行、圓滿的相好,這是真的受安樂。受安樂這句話確實是究竟圓滿,所以經云惠以真實之利,正指此。

 

  我們再看後面兩句,『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無邊苦眾生』,這兩句將阿彌陀佛的願望說盡了。慈是與樂,悲是拔苦,這兩句表法藏大慈大悲的誓願。「願常為一切眾生拔苦與樂,盡未來際拯濟負荷,度盡眾生,方成正覺」。跟地藏菩薩發的願一樣,「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薩還有成佛的時候;阿彌陀佛的願太大了,不止地獄,所有這些惡道眾生統統要度盡。他這個學校愈辦愈興旺,從開學到現在十劫了。我們現在到極樂世界,在無量壽這個狀況之下,學校開學第十劫我們就去了,將來在極樂世界都是元老,老資格,十劫就來了。我們曉得極樂世界是百千萬劫還要長,不是百千萬劫能夠算數的,第十劫就去了,這老資格,早期的彌陀弟子,我們得要爭取。如果這次的機會錯過了,一失人身,再得人身不知道什麼時候;得人身再遇到這個佛法,難中之難!老師常講,機會錯過了,你一定要去接受長劫輪迴。我們願不願意幹這個事情?不願意長劫輪迴,這次的機會你就把它抓住,決定不要放鬆。要知道,有一絲毫留戀你就去不了。你就要想到,我在六道裡頭長劫輪迴,你願不願意幹這個事情?不願意幹這個事情,我這一生決定把這個機會掌握住,不再錯過,我就成就了。方法就這麼簡單,真信,真願意去,真念阿彌陀佛,把其他的全部放下,一向專念,一個方向,一個目標。一個方向,西方;一個目標,極樂世界;一個希求,見阿彌陀佛,向他學習,必得要堅定,決定不動搖。

 

  現在社會都在傳說災難,聽說這兩天美國太空總署闢謠,說根本沒有這個災難。不管災難是有是沒有,與我們不相干,我們一心念佛,希望在這三百天當中產生效果。那就是要求自己念到功夫成片,可以自在往生。功夫成片了,阿彌陀佛知道,想去他就來接引你;想留下來,不礙事,你已經功夫成就了,極樂世界等於說通行證拿到了,來去自由,你多自在!這一點千萬不能夠疏忽。要發彌陀同樣大願,那就是把自性裡面第一德,是什麼?親愛!我們中國古人知道,五倫第一條,父子有親。這個親愛不是學來的,是性德,就是天性的,沒人教的,要把這個性德發揚光大。為什麼?現在知道遍法界虛空界跟我是一體,我這個親愛、這個愛要光大到遍法界虛空界,愛心遍法界,善意遍法界,跟阿彌陀佛、跟一切諸佛同心同願。願是度盡無邊苦眾生,心是自性的大慈悲心,得要真幹!如果能把這個愛心擴大,給諸位說,這個災難就化解了。

 

  我們看到許許多多這些信息,化解災難都講有愛心的人,大災難當中會平安度過。這個愛心多重要!不是自私自利,是大公無私,是清淨的愛、真誠的愛、平等的愛、智慧的愛,不是感情。這個愛裡頭有高度的智慧在裡頭,幫助自己、幫助別人。自己成就了才能夠利益別人,自己沒有成就,想成就別人,那是假的,不是真的。老祖宗的教訓是經典,是真理,「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就對了。一定要知道,外面一切眾生沒有過失,過失在自己,先求自己遠離一切過失,才能幫助苦難眾生。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註-124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四百零四面倒數第六行:

 

  從『常運慈心拔有情』,這裡念起,『度盡無邊苦眾生』。「慈者,與樂。悲者,拔苦。此兩句表法藏大慈大悲之弘誓。願常為一切眾生拔苦與樂,盡未來際拯濟負荷,度盡眾生,方成正覺」。這都是法藏在因地修學的大慈大悲、大德大願。法藏比丘,前面曾經跟諸位報告過,實際上都是久遠劫已經成佛了。這一次建立極樂世界,接引遍法界虛空界諸佛剎土之中的六道苦難眾生,就像本師釋迦牟尼佛當年出現在印度,他也是來示現教化眾生。這在經典裡面我們都看到,確實有證據,不是隨便說的,全都是示現的,不是真的從凡夫修起,不是,久遠劫就成佛了。世尊當年在我們這個世間是應身,應化而來的;彌陀如來在西方極樂世界,也是應化而來的,否則這樁事情是不可能做成功的,只有妙覺如來才能做到。他做的樣子都是教我們學習的,世尊住世八十年,八相成道,讓我們這個地球人學習。阿彌陀佛示現在極樂世界意義更廣,是教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做個示範。所以經典裡面所說的點點滴滴,都是在教導我們,身教、言教、善巧方便都在這個地方可以能夠體會得到。

 

  「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無邊苦眾生」,我們有沒有這個心?是真的還是假的?什麼叫真的?什麼叫假的?我執沒破、法執沒破就不是真的。嚴格來說,真正發這樣的心是在什麼地位?像《金剛經》上後半段所說的,四見破了,大乘法裡面的見道位。大乘見道,圓教是初住菩薩已經是法身大士,他們的心常常如是,我們以他為榜樣,向他們學習。真要學得像,不能不把我放下。從哪裡放起?從自私自利放起,學著起心動念想別人,別想自己,想自己永遠入不了這個境界。怎麼學,縱然你能出六道,這不錯了,出不了十法界。出六道的條件是放下執著,也就是見思煩惱,見惑是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我們有沒有放下?果然放下,小果是須陀洹,大乘是《華嚴經》所說的,十信菩薩裡面的初信位。雖然他是小小聖,剛入佛門,沒出六道,但是他是聖人,他永遠不會退轉到凡夫地。這一著不容易!在六道裡面他的生處天上人間,絕對不墮三惡道,也不會變成阿修羅,佛法稱他為聖人,小聖。思惑是貪瞋痴慢疑,見思煩惱真的斷盡了,超越六道,像作夢醒過來了。

 

  阿羅漢見思煩惱斷了,但是習氣沒斷。習氣斷了他就升級,就不叫阿羅漢,叫辟支佛。辟支佛是見思煩惱的習氣斷乾淨,他修的是要把塵沙煩惱斷掉。塵沙煩惱,《華嚴經》上說的是分別,也就是說,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分別,不但不執著,分別都沒有了。不執著得清淨心,不分別得平等心,分別就不平等。塵沙煩惱一斷他升級了,他是菩薩。在菩薩這個階層裡頭,他要把塵沙煩惱的習氣斷掉,習氣真斷掉他又升級了,他是佛,十法界裡面的佛。所以十法界裡面的佛,塵沙煩惱連習氣都斷乾淨了,他修什麼?他斷無明,也叫無始無明。

 

  無始這個字意思很深,不是說時間太久了說不出來叫個無始,不是這個意思,無始就是沒有開始。這個意思深。我們迷,什麼時候迷的?沒有開始,就是當下一念,就這一念迷了,這一念覺了馬上就成佛,就在當下!為什麼叫無始?沒有開始,沒有開始就它不是真的;如果有始有終那真有其事,你怎麼能斷得了?無明沒開始。這一念就是彌勒菩薩所說的,「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我們從這個地方明白,《心經》上講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那個五蘊是什麼?就是彌勒菩薩所說這一念,極其微細的一念。佛說的「心有所念」,是凡夫動一個念頭,粗念,這一個粗念裡頭到底有多少細念?彌勒菩薩講一彈指,若說細念有三十二億百千念,百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是三百二十兆,這一彈指三百二十兆,這樣微細的念頭你怎麼會知道?佛告訴我們,誰知道?八地以上,那七地都不知道。八地以上的定功純了,幾乎是自性本定現前,在定中這個境界就清清楚楚。

 

  佛經裡面講的科學、哲學(現在人說科學、哲學)是從定中見到的,是現量境界不是比量。世間科學多半先從數學的演繹,知道有這種可能性,然後再用精密儀器去搜索、去探測才發現。我們也不能不佩服他,他居然探測到阿賴耶的三細相,這是佛經上講的八地菩薩才知道。科學家知道,當然他不是八地菩薩,為什麼?他是用意識發現的。八地菩薩轉八識成四智這才能見到,見到真有受用;科學家知道得不到受用,知道確有其事得不到受用,不一樣在此地。所以科學家發現這個,這是佛學,八地菩薩見到的是學佛,不一樣。學佛是智慧,佛學是知識,這個必須要搞清楚、搞明白。智慧管用,真實利益;知識不管用,你知道有這些事情,你用不上,無法把它用在生活上。但是諸佛如來、法身大士他確實用在生活上,他得受用,這真實之利。但是十法界裡面的佛把無明斷了,無明斷的時候,無明是起心動念,那就是不起心不動念,十法界沒有了。六道是一場夢,十法界還是一場夢,這夢醒了,醒了是什麼境界?就是實報莊嚴土,一真法界。

 

  那我們要曉得,一真法界是無明斷了,不起心不動念,平等法界,起心動念不平等,不起心不動念當然平等,清淨平等,無始無明習氣沒斷。那習氣斷不掉,沒辦法斷。我有一個方法來斷,你就墮落,你怎麼會有方法?你不就起心動念了嗎?不起心不動念怎麼個斷法?好在這個習氣沒有什麼大障礙,障礙你什麼?障礙你不能夠證得究竟圓滿的自性,它就是這個障礙。怎麼斷法?隨它去,時間久了自然就沒有。多長的時間?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三個阿僧祇劫。這就是有人說,阿彌陀佛的無量壽是有量的無量,三個阿僧祇劫這麼長的壽命。在這麼長的壽命當中,無明習氣慢慢就薄了,到最後就沒有。所以四十一個階級,這四十一個階級不能說有,也不能說無,你要說有,不起心不動念哪來的有;你要說它沒有,習氣厚薄是真的在,真有這樁事情。所以四十一個階級,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這都是他帶著無明習氣厚薄而說的,是這麼回事情。帶得多的地位就低,像十住菩薩這個習氣很濃,十行就淡了,十迴向就更淡,愈往上面去愈淡。到八地差不多快斷盡了,八地、九地、十地、等覺,再上去斷盡沒有了,妙覺。

 

  妙覺位不住報土,報土沒有了,讓我們想起《金剛經》上有一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報土有相。等覺將極其微細的無明習氣斷盡,那一品無明習氣叫做生相無明,有那個無明就有相,那個無明沒有了,相不見了,相不見了就是常寂光。這我們才曉得,報土裡有四十一個人住,就是四十一個階級,常寂光裡頭只有一個人住,妙覺,進入常寂光的全是妙覺,真得受用。常寂光身心跟宇宙一樣大,沒有現象,身心確實跟宇宙一樣大,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沒有現象,三種現象都沒有,沒有物質現象、沒有精神現象、也沒有自然現象。所以科學跟哲學就找不到,科學、哲學得用儀器,但數學裡頭可以探測到,有,肯定有,你就是找不到。從數學的理論他也會覺悟到,因為數學的理論到零點,零就什麼都沒有了。一度空間是個抽象概念,二度空間是一條線,三度空間才是個立體,零度空間那什麼都沒有,常寂光是零度空間。

 

  我們中國古人有兩句話講得很好,以前我們很難體會意思,到現在我們明白就講這回事情。「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這不就是零度空間嗎?說大沒有邊,說小了沒有內,這個只有佛法說得明瞭,科學沒法子說到。佛法說的什麼?佛說經,比喻裡頭常常講,「芥子納須彌」,芥菜子很小,須彌山很大,須彌山裝到芥菜子裡面去,這小,這個比喻佛常說,一般人就不懂了,實際上比這更小。微塵裡面有世界,這《華嚴經》上說的微塵,今天科學家發現的粒子、夸克、光子、中微子,這是最小小得不能再小的這些微粒。這是什麼?物質的基礎,物質就這麼聚合起來的,糾纏在一起。這麼小的東西裡頭有整個宇宙,宇宙沒有縮小,它也沒放大,它裡頭有全宇宙,不但有全宇宙的信息,它有全宇宙的色相。這無法想像,真的不可思議!其小無內是什麼?小微塵裡面有世界,那個世界裡頭又有微塵,微塵裡頭又有世界,重重無盡,這叫小而無內。科學家沒說這個話,只有大乘教裡頭有。我們中國古聖先賢就說了兩句比較籠統的話,沒講清楚,「大而無外,小而無內」。佛把它講清楚,怎麼小而無內?重重無盡。微塵裡面的世界還有微塵,那個微塵裡頭還有世界,那個世界裡頭還有微塵,重重無盡,這是什麼?這是自性的性德,自性之妙不可思議。唯證方知,這種微妙的世界景觀,你想知道那只有證,什麼方法證?只有放下。

 

  我年輕時,第一次跟出家人見面,就是章嘉大師。我第一次跟出家人見面,我就請教他這個問題。方東美先生把佛教大致告訴我了,老師承認佛教是哲學,他不說宗教,他說佛教是哲學。但是近代差不多三百年,它變成宗教,我們不能否定,變質了。所以老師要我學習,要從經典裡面去學,就是寺廟裡頭沒有了。告訴我古時候的寺廟,那些出家人都是有德行、有學問,都是了不起的人;只是現在出家沒有人學習,經他會念,他不懂。所以教導我,你要真學你從經典裡頭下手,而且特別介紹我法相宗的典籍、性宗的典籍。他自己最歡喜的《華嚴經》也介紹給我,教我去讀清涼大師的《疏鈔》。讀了怎麼樣?好像有一點懂,疑拔不掉,總是有懷疑。看到最近科學報告,可以說我們這個疑才化解,逐步逐步搞清楚、搞明白。搞明白自己想想,那是不是八地以上?不是,我們今天能搞清楚的,跟現在科學家搞清楚,意思是差不多,沒有兩樣。

 

  科學家的報告拿到我一看就懂,他找不到原因,我知道。搞宏觀宇宙的那些科學家,他們的報告說,現在最精密的儀器能夠幫助他見到外太空。實際上,這都是根據數學推演的,要不然哪裡知道?能夠觀察到宇宙的邊緣是全宇宙的百分之十,百分之九十不見了。我們聽到這個報告,我們就知道百分之九十到哪裡去了,我們曉得,他不曉得。諸位知不知道?百分之九十的宇宙回常寂光,歸到零那就不見了。歸到零在不在?在。它有沒有現象?有,那個相是隱而不顯。佛家講隱顯、隱現,回到常寂光是隱,就是六祖惠能大師所說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本自具足是隱,它並沒有出現,它能現,遇到緣就能現。眾生之感是緣,它的應就現;感沒有它就又隱了,就不現,隱現自在,它什麼都能現。然後你才曉得,學佛學什麼?就是學回歸自性,學到最後是隱現自在,確實能幫助一切苦難眾生。

 

  我們今天地球有災難,佛菩薩為什麼不把這個災難化解?他有沒有能力化解?有能力,決定能化解,讓地球恢復正常。為什麼他不化解?是他的大慈大悲。為什麼?眾生造的業,業一定要消掉。自性裡頭沒有這個東西,有這個東西回不了自性,回不去;回去一定要乾乾淨淨,連無始無明的習氣都不能帶,你才知道乾淨到什麼程度。那我們現在天天在造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無不是業,無不是罪。這個東西怎麼樣?你造的善,三善道是消你的福報,你去享福把它消掉;你造的罪業,到三惡道去消你的罪報,統統消乾淨才行,不消乾淨回不去。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住在極樂世界的實報莊嚴土三大阿僧祇劫,是為什麼?把自己無始那些業,無論是善業、惡業、染業、淨業,全部在那裡沉澱消除,就這個事情。自己沉澱消除沒問題,時間上問題,它不妨礙你,你跟妙覺如來一樣,有能力跟十法界一切有情眾生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你就能應,你隱顯自在。那是在極樂世界的實報莊嚴土,同樣也是得阿彌陀佛本願加持,跟他方世界的實報土不一樣!

 

  人家問我,為什麼要學佛?咱們得講出一套道理來,這值不值得學?要不要學?學佛不知道學的什麼,人家說你是迷信,你能怪人嗎?你真迷信。經上講的這三種,真實之際就是自性、就是常寂光,真實智慧,真實利益,你要講不清楚,別人不相信。真講清楚、講明白了,我相信他會考慮,就像上大學念書我選擇科系,我研究這個科系值不值得學習,喜不喜歡學習,他就會生起歡喜心。這是一切學習當中最究竟、最圓滿的學習,學校就設在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校長,諸佛如來常常到極樂世界去授課、去擔教授。所以到極樂世界等於到了一切諸佛剎土,見阿彌陀佛等於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你都見到。我們不知道那沒法子,知道了要不幹,責任是自己負,自己把這個緣分錯過,這太可惜了。所以彌陀這些示現,是大權示現當中達到極處,慈悲到極處,方便到極處。願常為一切眾生拔苦與樂,盡未來際拯濟負荷,度盡眾生,方成正覺。這都表演給我們看的!

 

  常指的是時間,「過去、未來、現在為三際。常即豎窮三際,即包括過去、現在、未來一切時間。無邊兼指空間,遍及十方虛空,即橫遍十虛,包括一切空間。故無邊者,乃十方三世無量無邊」。這個無邊,就可以用中國這兩句古話來驗證,「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這就是無邊。「法藏菩薩於一切時中」,這是時間,「於一切處」,這是空間。「大慈大悲度脫眾生,務期度盡方休。但時間無有窮盡,空間無有窮盡,眾生亦無有窮盡,故此大慈大悲大願大行亦終無窮盡也」。這些話裡面的意思很深,從事上講是真的沒有窮盡,從理上講有,譬如說布施,布施從事上講能窮盡嗎?那就跟此地講的,布施亦終無窮盡也。那佛法布施是什麼?布施是對治慳貪的,慳貪的意念斷盡,布施就圓滿了。持戒是度惡業的,真正覺悟之後一個惡念都沒有了,持戒波羅蜜圓滿,所以有圓滿的時候。但是度眾生真的是沒有圓滿。那就是說,大慈大悲與自己的弘誓是沒有圓滿的時候,自己成佛是圓滿的,成佛跟這是兩樁事情,成佛是自度,這是利他;利他的事業無盡無邊際,自己成就是有界限的,是可以圓滿的。圓滿之後會不會做這個事情?會做。為什麼?自他是一不是二。這裡面的意思深,不能去思惟,思惟想像完全落在意識裡頭,不能解決問題;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問題就解決了。

 

  解決大問題是這個原理原則,解決我們身邊小問題也是這個原理原則,妙!但是人不會用,總是用思考我想什麼方法,愈想愈糟糕,愈想愈亂。社會亂了,衝突已經遍及這個地球上每個角落,哪個地方沒衝突?家庭有衝突、團體有衝突、國家有衝突、世界有衝突,地球跟其他的,星際上有衝突,怎麼解決?五種見惑斷了,衝突就沒有了。我斷我沒有,你斷你沒有,他斷他沒有,不斷的人有,斷的人沒有,解決問題在自己不在外,外面永遠不能解決。佛法稱內學,經典稱內經,佛法是向內不向外的,它知道向外問題愈來愈複雜,不能解決;向內很容易就解決,裡面解決,外面就沒事了。現在科學家知道了,提出一個口號,「以心控物」,這個說得好。以心控物,跟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是一個意思,以心就是世尊講的制心一處,控物就是無事不辦。科學如果承認這個理念、接受這個理念,我們這個世界會改觀。好,我們看下面第四段,「請證」:

 

  【我行決定堅固力。唯佛聖智能證知。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

 

  「本頌」,這是說這品經,「法藏因地第四」,這品經全是偈頌,總共分為三大段,第一大段讚佛,第二大段發願,「在末後四句偈,則為請佛證明」,在這品最後,請佛給他證明。「法藏比丘發願已」,發願盡了,「即請世自在王如來為作證明」,世間自在王佛是他的老師,他跟這尊佛出家的。『我行』,「我」是法藏自稱,我之願、我之行,「所具決定堅固之力」,這句話非常重要。我們今天缺的就是這個,我們有願、有行但沒有堅固之力,隨緣會隨著變,這個麻煩大!他要是有堅固之力,他就隨緣不變,這個人就能成就。隨順境、隨善緣不起貪戀、沒有貪心,隨逆境、隨惡緣沒有瞋恚。換句話說,無論在什麼境緣當中、什麼境界裡頭,他的心永遠是清淨平等覺,這個人決定成功。如果在緣裡頭,順境善緣起貪愛,逆境惡緣起瞋恚,這個人墮落很快。我們中國古人所說的,「高名厚利」,高名是大官,請你做部長、請你做總理,高;厚利是大的財富,億萬黃金給你動不動心?一動心就完了。高名厚利不動心的人太少太少了,小名小利益可以不動心,自己保不住自己,你沒有遇到那個境界。今天人家請你做部長每年待遇給你一億萬,你動不動心?一動心完了,又回到六道搞輪迴去了。

 

  所以釋迦佛為我們示現的,一生沒有改變過念頭,三衣一缽,日中ㄧ食,樹下一宿,這示現一個什麼?就是示現決定堅固之力。他要做個國王,要統一印度,有沒有能力?有。為什麼?他底下這一千二百五十弟子個個都是能人,都有智慧、都有德行,要來打天下,統一全印度,可以做得到,不是做不到,為什麼不幹?不能幹,不能跟後人開這種例子。不但佛不幹,孔老夫子都不幹。孔老夫子周遊列國,目的是什麼?求人家賞他個一官半職,他來施展他的抱負。真有治國平天下的本事,沒人用他。那照現在沒人用不要緊,我們把它推翻,我們來幹,孔子下面這些弟子各種人才都有。當時人家國君不敢用他是什麼?就是怕他篡位,他太能幹了,害怕他。孔子不幹,不能做這種榜樣,這都是大慈大悲,真正的德行,一定要循規蹈矩不能破壞秩序。

 

  湯武是聖人,湯武革命那是有緣分;孔子春秋戰國不是那個緣分,那些國君都不錯,沒有那麼大的罪過。夏桀、商紂那真叫無道昏君,殘害百姓,應該被推翻的,所以成湯、周武王那是應運而生,他遇到那個緣可以做;孔子不是那個緣,不能做。釋迦不是那個緣,你看那個時候,每個國家不管大國、小國都治理得不錯,老百姓都能安居樂業,怎麼可以造反?現在人不一樣,現在人不管這一套,一切都是掠奪。這些都是屬於教育,教育就是我們守住人的本位,守住五倫五常、四維八德,決定不能越軌,越軌這個罪重。所以什麼時候、什麼因緣,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都要知道,佛是絕對遵守。在中國歷史上有三武滅法,佛弟子都不錯,都非常守規矩,沒有反抗的,沒有不服從的。三年五載國家領導人看到、人民看到了,學佛的人這樣有規矩,是最好的公民,佛教馬上恢復,國王支持、護法,正法能常住在世間,道理在此地。

 

  學佛的人不爭權、不奪利。佛滅度教導我們「以戒為師,以苦為師」,不怕苦,苦一點是什麼?消業障。我們求的跟世間人求的不一樣,世間人求富貴,我們求明心見性,跟富貴不相干,走的是兩條路子。現在我們的德、我們的智慧都不足,我們的煩惱、習氣、業習很嚴重,學佛知道很難,要無量劫、要生生世世,不是一世能做得出來的。現在我們遇到淨土法門,遇到阿彌陀佛,這一生就能成就,無量的歡喜。這個緣分那要抓住,若不抓住,要錯過了,那叫真錯了,世間什麼樣的大錯誤都無所謂,這樁是真錯了。我們這一生,每個人遇到就能成就,就怕你遇不到,所以這個緣是不可思議,無比殊勝的緣分。

 

  法藏了解能給他作證的只有佛,他所具足的『決定堅固力』,「唯佛世尊三覺圓滿,五眼明朗,智慧無礙,始能為我真實證明」,故云『唯佛聖智能證知』。除佛之外,沒有人能跟他作證的。他的緣也非常好,遇到的時候也好。佛在世教化四十二劫,釋迦牟尼佛只有四十九年,這四十二劫,壽命長證明福報大,那個世間太平盛世。「又法藏發願時已是地上菩薩,境界甚深,故非餘人所能知,唯佛聖智始能作證,此亦深表法藏大士妙德難測」。實際上我們從前面讀下來所看到的,他不是法身大士,他是妙覺如來再來的,比法身大士還高。世間自在王也是示現的,來表演這一齣戲劇給我們看,讓我們在這裡頭細心去品味、去體會、去學習,依教奉行,這一生我們都能成就。

 

  最後這兩句,『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這兩句,「結誓立心。《唐譯》曰:縱沉無間諸地獄,如是願心終不退」。這五種原譯本裡《唐譯》的,就是《大寶積經》裡面「如來會」這一會,這一會也是《無量壽經》。釋迦牟尼佛講《大寶積經》的時候,將西方極樂世界做了詳細介紹,這就說明《無量壽經》是世尊在世多次宣說。一切經佛只講一次,沒有重複講第二遍的,唯獨《無量壽經》多次宣講。「無間地獄,苦毒無限」,《唐譯》的本子,「舉地獄極重之苦以攝諸餘」,說到無間地獄把這世間一切苦難都包括盡,是這個意思。「今經法藏誓言」,他發的誓,「縱使身止諸苦中,諸苦自當賅括地獄。我之如上願行,縱墮地獄亦不退轉,正顯前文我行決定堅固力」,末後這句跟第一句,這四句偈裡頭首尾相呼應。

 

  「又《會疏》曰:但有其願,願即虛。但有其行,行即虛。要須願行相扶,所為皆剋」,剋是成就。《會疏》這幾句話說得非常好,我們要學習,你有願,沒有行,願是假的。你有行,沒有願,你的行禁不起考驗,你會動搖,你會改變。有願、有行才能成就,願不動搖,行不後退,這個人決定成功。兩個條件同時具足,非常不容易,這個事情真難,那要怎樣兩個條件才都能具足?要真實智慧。沒有真實智慧,現在人談不上智慧,都是常識,就所謂叫知識。現代這個世界,知識充滿了社會,智慧沒有了,知識解決不了問題,它有侷限而且有後遺症,智慧不會!中國古人所定的方法,這規章、方法可以幾千年不改變,那是什麼?那個規章是智慧定的,不是知識,現在是知識。你看知識所定的國家憲法,過幾年要修改一次,常常修改,它就是什麼?它不是智慧。

 

  早年我跟方東美先生的時候,那個時候沒有宗教概念,也不相信,只是跟老師學哲學。老師曾經告訴我,《周禮》是周朝的憲法,周公制定的,那是大聖人。孔老夫子一生最仰慕的就是周公,他真的發了心想做周公、想學周公,但是他沒有緣分,沒人用他。他是平民,真有德行、有學問。周公制出這一套治國的寶典,老師告訴我,如果周家的子孫世世代代都尊重、都奉行,中國在今天還是周朝。老師要我多看看,我一遍也沒看過。我對於三禮我只是學《禮記》,《周禮》跟《儀禮》沒學過,書,書我有,因為老師講過,這是智慧治國平天下的一部寶典。我這個人一生對政治沒興趣,所以沒有在這上下功夫。我從二十歲對哲學產生興趣,喜歡學這些東西,沒有想到學這個東西走到佛門來了。我非常慶幸,感恩老師,要不是方東美先生,我對於佛教,恐怕一生誤會都解不開,我不會去碰它,那這一生的緣就斷了。這是稀有難逢的一個緣分,沒想到這裡頭有這麼好的東西,這比《周禮》好多了。《周禮》跟《無量壽經》不能比,《無量壽經》能叫我們成佛,解決的問題太大、太多了。《周禮》只能解決一個治國的問題,充其量導致這個社會安定和平,不能叫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這個不能,它做不到。我們知道今天這個事情重要,比什麼都重要。我們再看下面這一品:

 

  【至心精進第五】

 

  念老的註解,「本品續前」,接著前一品來的,「法藏菩薩發大願曰:我已發無上正覺之心。我成佛時,國土佛號,悉聞十方,一切有情乃至下等蟲類,生我國者,悉作菩薩,無有餘乘」。這個經文上一開頭,就說出法藏比丘發願,發的大願,我已發無上正覺之心,我成佛的時候國土、佛號,國土的名號就是極樂世界,佛的名號阿彌陀佛,要悉聞十方。為什麼?因為他建立這個剎土,在這裡示現成佛,目的何在?是要幫助十方一切苦難眾生快速的成佛,跟他一樣的,這個願了不起。如果國土跟佛名不能傳聞十方,大家都不知道,那他的願行就落空了。這個意思就是說明,十方諸佛如來要替他宣傳,要把他的信息告訴大家,你們斷煩惱、消業障太難,真正斷不了、消不掉就到極樂世界去。為什麼?極樂世界不要消業障、不要斷煩惱,帶業往生,這就方便。到那裡去就這麼三個條件,第一個真信,第二個真願意去,第三個真念阿彌陀佛。只要用真誠心信願持名,這就行了,你什麼問題都解決了。他的願是真的,佛給他做證明。十方世界,特別是六道眾生聽到這個法門,到極樂世界去往生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每天都有。極樂世界來者不拒,去者不留,讓阿彌陀佛滿了度眾生的大願。極樂世界開張到現在才十劫,在無盡的時空當中,十劫是很短暫的時間,開張不久,我們的機會就碰到了。要感激本師釋迦牟尼佛,不是他老人家的介紹,我們怎麼知道有這麼一個地方!

 

  介紹這些經文,傳到中國來翻成中文,我們看到了無量的歡喜。這個經本能靠得住嗎?佛教經典怎麼來的?釋迦牟尼佛在世,沒有寫過經文,老人家一生沒有文字的著書。經典是佛說的,佛滅度之後,弟子們結集佛的經典,把佛這一生所說的,用文字記錄下來流傳後世,主持這樁事情是大迦葉尊者,這是佛的大弟子。如何結集?這請多聞第一的,記憶力最好的,跟佛時間最長的,幾乎每一次佛講經他都沒有漏掉的阿難,請阿難複講,把佛所講的經重複講一遍,五百阿羅漢來作證。聽眾五百個阿羅漢,阿難所說的這五百人都同意,都沒有話說,記錄下來。如果有一個人提出質疑:阿難,這一句話好像不是佛說的。刪掉,一個人不同意都不可以,不是少數服從多數,不是的。這是什麼?取信於後代,結集經藏這樣的嚴格。

 

  現在人不管是誰,沒有不受科學的影響,科學裡頭第一句話最重要的,就是教你懷疑。所以我們處這個時代疑心特重,對於學佛、學聖賢這是個大障礙,不能接受。那從梵文翻譯到中國文能相信嗎?我們拿一篇古文,讓現在人把它翻成白話文,原味都翻不出來。在這一百年當中,多少這些文學家把古文翻成白話文,沒有一個人翻出來叫大家看到都滿意,沒有,一個都找不到,不是原味。佛經從梵文翻譯到中國文,可靠嗎?我最初學佛的時候就懷疑,我跟老師談過這個問題,跟老師也談過這個問題,怎麼能叫我相信?老師的話跟老師不一樣,他們從兩個角度看。

 

  老師是從中國古人的德行、學問、智慧,他們翻譯這個經意思決定不錯,是佛說的意思。文字是自己撰述的,根據佛的意思翻成中文,中文不但不比原文遜色,而且比原文還好。換句話說,把梵文變成中文的經典,梵文經典可以不必要,學這就好了。意思沒錯,文字比原文還要華美,有這樣的自豪、這樣的自信心。哪裡像現在的中國人?現在中國人完全沒有自信心了,什麼都是外國的好。他說在隋唐翻譯的時候,中國第一,全世界中國第一,這樣的自豪。老師這麼告訴我的。因為我問他,那麼多梵文經典傳到中國,為什麼在中國失傳?他說這是中國人自豪,翻譯之後,那個可以不要了。真有這麼自豪,真這麼做法!

 

  老師告訴我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告訴我譯場裡面這些翻經大德,有不少人都是三果以上聖人。那就沒有話說了,有修有證。再告訴我,阿難尊者是大權示現,你以為他是小乘須陀洹?不是,法身菩薩再來的。說不定他已經成佛再來的,我們都不知道,哪是普通人!明心見性翻譯就決定不會錯誤,為什麼?佛的經是從自性流出來的,見性之後佛的知見就是自己知見,自己跟佛不二。這樁事情,我們可以從六祖惠能大師那裡見到,這是個證明。惠能大師見性,沒念過書,不認識字,一切佛經你念給他聽,他能給你講,講得一點都不錯。這個我們服了,我們相信,那是真的不是假的。

 

  《壇經》裡面我們看到,法達禪師學《法華經》,真的一門深入,十年薰修。這個人到曹溪去參學見到六祖,拜了三拜頭沒著地,起來的時候,六祖就問他:你剛才禮拜頭沒有著地,你有什麼值得驕傲的?他說:他讀《法華經》三千部。《法華經》很長,一天念一部,三千部就是三千天,差不多將近十年,專攻這一部經。六祖說:《法華經》我沒有聽說過,裡面講的是什麼?他答不出來,他轉過來向六祖請教,六祖說:你念給我聽聽。《法華經》二十八品念到第二品「方便品」,六祖就說:行了,不要再念,我都明白了,講給他聽,他開悟了。這就是什麼?諸佛如來是從自性裡流出來的,法身菩薩都有這個能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諸佛所說的經典,跟他自性裡頭是一不是二,他怎麼會有錯誤!

 

  老師是這樣告訴我的,跟方東美先生是兩個角度來看,兩個都好,都有道理。先生是教我們恢復民族自信心。隋唐時候中國人是世界第一,哪像現在,國家這麼衰弱,中國人這麼可憐,第一個原因是什麼?喪失了自信心,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對自己東西沒有信心,什麼都是外國好,外國現在遭難,怎麼辦?跟著科學技術走,科學技術到今天,已經走到終點。如果量子力學家研究這個東西報告完成了,被科學家公認,過去三百年科學全部被推翻,要重新改寫。不是真理,真理永恆不變,世法變幻無常。我們今天像老師、像老師,這種善知識都遇不到,統統凋零!我們做他的學生,我們的基礎不如他,他們讀過私塾,他們年輕時候上學是私塾,四書五經、十三經都背過,底子厚。我這個年齡私塾只上了兩年,幾歲?六歲、七歲,八歲就改了,私塾改成什麼?短期學校,課本就是白話文,古東西不念,這就糟了。好在我們生長在農村,農村裡面,那種倫理、道德、因果觀念還在。十歲我們從鄉下搬到城裡去住就沒有了,都市裡頭沒有了。就那麼一點點根,我們跟上一代比怎麼能比?上一代受傳統教學至少是十幾年,到我這一代兩年,兩年那麼小,六、七歲的時候那麼小。我弟弟小我六歲,他一天也沒見到過,我十歲的時候,他才四歲,所以他什麼都不知道,連一點印象都沒有。真的叫一代不如一代,差距很大!

 

  現在我們知道,我們缺失的是什麼,需要補習的是什麼,我們知道。這就什麼?盼望於底下這一代,底下這一代最重要的紮根,如果沒有根全是假的,不可能成就。這個根還是古老東西,儒釋道的三個根,儒家的根,我們選擇強調《弟子規》,道家的根《太上感應篇》,佛家的根《十善業道經》,如果出家加上《沙彌律儀》,四個根。這四個根不是念的,不是背的,不是講的,是日常生活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決定依照這個標準不能違背。這四個根紮穩了,這德行,然後儒釋道三家重要的經典要讀一點,不需要多,要認識、要理解,引發我們自己尊重的心,我們對聖賢、對古德有景仰、有尊重,就是誠敬的心從這培養。然後在儒釋道裡頭專攻一門,都有成就,攻儒學能成聖、成賢,學道能成神、成仙,學佛能成菩薩、能成佛。

 

  可是到真正有人才出現總得三、五代以後,沒這麼快。我們現在是傳燈,這盞燈不能熄滅,代代相傳,傳一個、兩個都可以,就是不能中斷。像達摩祖師到中國,五代都單傳,到惠能才開花結果,到第六代禪宗在中國才發揚光大。六祖會下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四十三個人,在他以前老師都是一個、一個,沒有第二個。明心見性就是成佛,所以唐朝那時候佛法之盛,四十三個明心見性的,在中國這個地區四十三尊佛還得了!四十三個人每個人傳一個,這又是四十三。要傳兩個,傳兩個八十六不得了!所以傳統文化復興,正法久住,總得要三、四代之後,我們要看清楚這事情不能著急。

 

  今天只有自己把自己學好,這個比什麼都重要,自己學不好,根就斷了,燈就熄掉了、滅了。要想做好一定要記住,這四個根是非學不可,沒有這個就完了。根能生能長,將來能開花結果;沒有根的東西學得再好,我常說的那是佛學、儒學、道學,沒根的,我看過,有根的我沒看過。像我們上一代的,無論是儒、道、佛,真有成就的他們都有根。在過去這個根是家庭教的,父母教的,現在父母不教,學校也不教,社會上聽不到,所以對於這個是非常陌生,甚至於比不上外國人。外國人還知道,中國人疏忽,日本人也疏忽,日本人把傳統丟掉四百年,中國丟掉兩百年。但是日本的民間還保持著純樸的風氣,這個非常好,很難得。可是沒人提倡,日本的儒釋道都變成宗教,沒有講學的,沒有研究經典的,我們看到很難過,我們想幫助他幫不上。

 

  年歲漸漸大了,在這個世間時間不長了,所以希望真有年輕人來接棒接著幹。老一代,說實在話這也是環境的關係,他們沒有真正培養底下一代,時間都空過了。倓虛老法師晚年在香港辦了一個華南佛學院,這裡頭有不少的學生,我都認識,年齡跟我差不多,比我大的多,比我小的不多,像暢懷法師他小我三歲。但是比我大的都不在了,這幾年都往生了,真的看到後繼無人。同學當中實在講就是疏忽紮根教育,禁不起環境的考驗,現在的環境不容易,名聞利養、七情五欲,不是深入經藏,天天讀經,你在這個環境裡頭能不動心,不可能的事情。不動心那是聖人、是再來人,不是凡夫,凡夫哪有不動心的道理!我們這一生能保全,沒有別的,就是沒有離開經本,每天接受佛陀教誨,天天接受佛陀提醒,才勉強能保住。

 

  佛教給我們持戒吃苦,佛滅度的時候留下兩句話,「以戒為師,以苦為師」,都是他老人家一生做出好榜樣給我們看的。為什麼要吃苦?釋迦牟尼佛一生吃苦,你要問什麼道理?你細心去觀察、細心去揣摩,你會體會到,吃苦對於修道有大利益。特別是在這個時代,真能吃苦就不會為境界動搖;不能吃苦很容易動搖,就被它拖下水去了。釋迦牟尼佛一生沒有建道場,我學佛六十年才恍然大悟,為什麼不建道場?建道場,道場成立道心沒有了。道場在這個社會要生存,你不能不去靠信徒,你要去攀緣,你不攀緣生活怎麼來?釋迦佛給我們做出榜樣,不建道場,絕不攀緣,每天生活費用,托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真叫乾淨俐落,名聞利養、七情五欲絕不干擾。我們不在這裡著眼,不在這裡下功夫,這個難關度不過去,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古聖先賢用心之苦我們要能體會,我們要認真學習。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註-125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四百零六頁,從第三行看起:

 

  「至心精進第五」。我們看念老的註解。「本品」,第五品至心精進,續前面,前面第四是「法藏因地」,介紹阿彌陀佛這段歷史,這個接著說法藏比丘精進的狀況,都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法藏菩薩」,發菩提心則稱作菩薩,「發大願曰,我已發無上正覺之心」,這是在這一品經文一開端就說出來。「我成佛時」,這個我是法藏菩薩自稱,他成佛就是阿彌陀佛,「國土佛號,悉聞十方」,國土是極樂世界,佛號是阿彌陀佛。他的宏願,這個名號要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眾生都要能聽到,包括上層的等覺菩薩,下面到無間地獄,所有眾生都能聽到。為什麼?下面說出來了,「一切有情乃至下等蟲類,生我國者,悉作菩薩,無有餘乘」。原因就在此地。法藏菩薩的宏願,希望能夠普度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如果這些眾生不知道有極樂世界、不知道有阿彌陀佛,那跟法藏的緣就斷了。

 

  這個名號如何能夠普及?這就要諸佛如來的宣揚。諸佛如來都願意給法藏菩薩宣揚、介紹,像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說這部經。同樣的,在十方諸佛剎土,每一尊佛沒有不講淨土三經的,沒有不說國土、名號功德利益不可思議,勸導大家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為什麼?生到極樂世界很快就成佛了,在他方世界,凡夫修成佛果要無量劫,在極樂世界,凡夫成佛只要一生,決定成就。所以,前面偈頌末後說「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安樂」。後面更具體給我們說明,到極樂世界一切皆成佛,這是彌陀本願的核心。彌陀得到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尊重,稱他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就是這個大願,願一切眾生個個成佛,跟他一樣。他是究竟圓滿佛,我們成佛不會比他差一點,這個大願不可思議。

 

  一切有情,就是剛才說了,上面包括等覺菩薩,下面到無間地獄,這是舉一個例子,乃至下等蟲類,這是畜生道的,蜎飛蠕動,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皆作菩薩。第二十願願文當中講「皆作阿惟越致菩薩」,不是普通的菩薩,阿惟越致是不退轉的意思。圓滿證得三種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這是法身菩薩才證得的,在《華嚴》圓教初住以上,別教是初地以上。一個煩惱沒斷、業障沒消,到極樂世界就成了法身菩薩,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誰能相信?世尊為我們介紹的時候說得很好,說這樁事情,「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徹底明瞭只是如來,等覺菩薩還不能完全搞清楚。可是這樁事情是事實,法藏比丘成就了、做到了,而且極樂世界成立到現在已經十劫,這十劫當中他接引多少眾生,在極樂世界都成佛了。

 

  我們今天有幸聽到這個法門,更難得的是世尊多次宣講,後人有大德,我相信這些大德都是再來人,不是普通人,給它做會集。會集有沒有必要?非常有必要。過去《無量壽經》我講過十遍,十遍每一遍聽很麻煩,浪費很多時間。所以就有同學來給我說,把這十集會合成一集可不可以?好!這不就是做會集本嗎?那就省事多了,看這一本,十集全部都看到了。所以會集確實有必要。這個經有三次會集,我們用的這個本子是最近的一種,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的,會集得真好,沒話說,我們看到了五體投地,我們真有福報。黃念老的註解更了不起,是不是他的註解?不是,他是集註,也是會集的,會集經論對於經文的註解,會集祖師大德對這部經的註解。用了多少?八十三部經論,一百一十種古大德的註解,所以是集註。經是會集的,註解也是會集的。

 

  這二位大德在這時候做出這麼大的貢獻,他們來幹什麼的?他們來實現阿彌陀佛的宏願,普度世尊往後末法還有九千年這些眾生。就像經上說的「惠予真實利益」,這個真實利益就是幫助你一生成佛,沒有比這個利益更大的,沒有比這個利益更殊勝的。我們能不能得到這個利益?那就看你有沒有具足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真信,決定沒有懷疑,第二個條件,真想到極樂世界去,第三個決定要親近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去做彌陀弟子。只要你具足這三個條件你就決定得生。縱然你造過五逆十惡無間地獄罪業都不怕,只要你回頭,你懺悔,我求生淨土,我老實念佛,你的煩惱自然沒有了,你的業障也自然的消除了。這是什麼?這是名號不思議的功德。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雖然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可是眾生的根性不一樣,我們跟這個法門根性不相應就不能得利益。唯獨這個法門,叫「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只要具備我真信、我真想去、我願意做阿彌陀佛的學生就成了,其他什麼都不必談。所以「萬修萬人去」,這個話是善導大師說的。在傳說當中,善導是阿彌陀佛到中國來應化的,這個話如果是真的,那麼善導所說的就是阿彌陀佛親自所說,我們要相信,我們要能接受。

 

  這一切眾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無有餘乘。餘乘是什麼?權教菩薩、聲聞、緣覺、人天,沒有。就像《法華經》上所說,「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在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沒有方便說,全是一乘法。「並願所發之一乘願海」,一乘就是成佛,這個法門就是教你直接去作佛,「超踰無數佛國」,無量無邊諸佛剎土,阿彌陀佛全超過了。為什麼會超過?下面會介紹到他為什麼會超過。

 

  「世間自在王如來」,這是法藏菩薩的老師,「應其所請」,法藏的請求佛答應他,「為現二百一十億佛剎」。自在王如來把遍法界虛空界一切佛剎,這二百一十億不是數字,是表法的,代表大圓滿,一個都沒漏。法界虛空界所有佛剎,展現出來讓法藏菩薩去看,你自己去看,自己去選擇。所以,極樂世界不是自己在那裡想出來的,不是的,這是他真正到一切諸佛國土裡面去考察、去參觀、去學習。一切佛國土裡面好的他統統攝取,不善的他統統捨棄,所以他造的極樂世界,就是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精華,最好的東西全在極樂世界。所有一切不善,到極樂世界決定找不到,不但找不到,連名稱都沒有。用我們現在的話,這非常合乎邏輯,他不是在那裡打妄想,他是實實在在去考察、去學習,成就的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從這兒來的。

 

  看到有些國土裡頭有三惡道,這個不好,所以發願我這個國土裡頭將來沒有三惡道。三惡道的業因是貪瞋痴。多少學佛人,生生世世進進退退,所以時間要無量劫,要那麼長;如果有進沒有退,成佛就不必要那麼長的時間。在世間學佛肯定進得少退得多,這是必然的,所以成佛要無量劫。只有進步,沒有退步,一生成就。這些現象他全看清楚了,全搞明白了。所以西方極樂世界也是會集,是會集遍法界虛空界所有佛剎的精華。這是會集本,那是會集世界,阿彌陀佛很懂得搞會集。你要是反對會集,那就是反對阿彌陀佛,反對諸佛菩薩,諸佛菩薩都喜歡搞會集。會集省事,取精用宏,我們採取的全是精華,會集就是採取精華,去其糟粕,不會集哪能成就。所以,我們對會集要感恩戴德,它替我們省多少事情。

 

  你看這說得多好,為現二百一十億佛剎,「法藏皆悉睹見」,他看見了,「乃於五劫精勤修習,結得勝願」。他用了五劫的時間,精勤,勇猛精進,認真學習。那個願是從這兒來的,不是憑空發的。這個勝願就是四十八願,所以要曉得四十八願是怎麼來的。「所攝佛國」,這就是極樂世界,所攝佛國就是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超過彼二百一十億佛剎」,當然超過,它是二百一十億佛剎的精華,當然超過。「是故本品名為至心精進」,這一品的品題叫至心精進。「至心者,如經文中所示至誠無上之種種心行也。又有進者」,再更進一步說,「法藏於親睹無邊佛剎後」,這親自看到的,「便一其心,選擇所欲」,佛所認為是最好的他來選擇。「文中一心正顯至心,精進者,精勤求索」,這個四句是經文,「恭慎保持」,恭敬、慎重保住而不丟掉,「修習功德,滿足五劫,成就莊嚴佛土清淨之行」,這個成就莊嚴佛土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怎麼成就的不能不知道,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精心挑選一切諸佛剎土裡頭的精華,最殊勝的、最美好的,用這個來建立西方極樂世界。

 

  你要真正了解這段歷史,你才會選擇極樂世界,你才會選擇這個法門,其他的全放下了。這個法門,難信之法。這部經典很新,我學佛的時候沒看到。我親近老師的時候才看到這部經,老師送給我的,我才知道這個經沒有註解。老師的眉註他老人家曾經講過一次,他講這個經的時候我還沒學佛。我跟他學經教的時候,他把這個本子給我,我非常歡喜,就想學講。老師不同意,告訴我時節因緣沒到,你現在不能講這部經,學習可以。講這部經會有批評的、會有障礙,你年輕,你擋不住。那時候給我講這些話我完全不懂,什麼障礙?講經有什麼障礙?現在知道了,現在明白了。

 

  不過,老師過去也曾經說過,我們沒有在意,現在想起來,老人有智慧,看得很清楚、很明白。我學經教,老師說,你講經講得不好,別人笑話你,你還沒什麼事;如果你講得好,別人讚歎你,你就沒有容身之處了。這個話兌現了,為什麼?誰都不要你,你真正講得好,你到哪個道場去住一天人家都討厭你,都在排斥你。那是我跟老師,我跟他十年,第一年講的,他真看到了。以後我們在經教裡稍稍涉入一些,明白了,這是什麼?嫉妒障礙,古今中外在所不免。你看看中國惠能大師,五祖傳法給他,還要到獵人隊裡去躲躲藏藏的十五年才出來。為什麼?嫉妒的人都不在了,他才出來,有這些人,他找你麻煩。所以需要護持,沒有人護持的時候你就沒辦法。

 

  我得力韓館長三十年的護持,住她家裡,別人沒辦法了,不是道場,你總不能干涉人家家裡私生活。我們講經租場地、借場地,像打游擊一樣,居無定所,確實苦不堪言。但是也很安慰,為什麼?釋迦牟尼佛做了榜樣,他老人家沒有道場,居無定所。所以我們遇到這個環境,想到佛,佛已經給我做好榜樣,我們要學佛,一生沒有道場。我的大雄寶殿就在那個角落上,你們剛才看到的,那是我的大雄寶殿,那是我的功德堂。佛法的承傳,不能吃苦就傳不下去,世尊滅度,交代後世,「以戒為師,以苦為師」,不能持戒,不能吃苦,法會滅掉,傳不下去。戒律從哪裡做起?要曉得戒的根在哪裡。為什麼古人能做到,現在人做不到?現在出家,《沙彌律儀》做不到,在家,《十善業道》做不到。這叫什麼?這叫末法。

 

  《仁王般若經疏》上講法運,什麼是正法,什麼是像法,什麼是末法,什麼是滅法,他講得很清楚。有人講經,釋迦牟尼佛在世,四十九年天天講經,有人講經,有人聽經。世尊的聽眾我們概略估計,每一場講經我相信不會少過三千人。常隨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這是佛到哪就跟著一塊去的,不離開的,經上有記載的。沒有記載的,四眾同學臨時來聽的,或者聽一部經,或者聽一、二個月,或者聽幾天,這樣是叫流水的眾人數就多了。所以我們概略估計不會少過三千人。有聽經的、有真修的,聽了之後依教奉行,有真修的,有證果的,這叫正法。有證須陀洹的,有證阿羅漢的,真有證果的,這正法。第二類,有講經的、有聽經的、有依教修行的,沒證果的,這叫像法。第三種,有講經的、有聽經的,沒有真修行的,我們現在就是,這叫末法。第四種,講經的也沒有了,聽經的也沒有了,這叫滅法。《仁王般若經疏》上說的,這是從實質上講,什麼叫正法、什麼叫末法。末法,聽是聽經,不幹,做不到。真能做到的時候就不是末法,提升到像法了。

 

  我們今天遇到淨宗,我們天天拿著經教在一起分享、學習,這是講經。我們用網路、衛星,雖然在小小的攝影棚裡頭,全世界在這時候同步在屏幕面前我們一起來學習的,人數不少,我相信超過釋迦牟尼佛當時的聽眾,決定不止三千人。這麼多人當中,我們相信真有真幹的,不管人多少,真有真幹的。有沒有證果?有,往生就是證果。那我們是正法。從時間上來講,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我們是末法裡頭的正法,不容易!這個緣分難得,可遇不可求,希望我們知道。無論是出家、在家,要學講經,才能把正法久住真做到,不講經怎麼行?不講經就是搞迷信。今天社會對宗教產生這麼大的誤會,原因在哪裡?在不講經。

 

  今天說話要說前年,前年是二0一0年,我陪同馬來西亞的宗教訪問團到梵蒂岡訪問,跟教宗見了面。談到世界宗教在衰沒,梵蒂岡它有統計、它有調查,告訴我,最近這十幾年來,全世界信仰宗教的人逐年下降。他們很擔心,教廷擔心,如果這樣,二、三十年之後,這個世界上沒人信宗教了。提出這個嚴肅的問題告訴我。我當時回答他的,我說我們宗教在創教的時候,這些創教的,稱教主也可以,稱前賢也可以,像摩西、耶穌、穆罕默德、釋迦牟尼佛,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跟隨他,向他學習?為什麼能夠代代相傳,傳了幾千年,傳到現在?摩西比釋迦牟尼佛早,猶太教,它大概有四千年的歷史,至少比釋迦牟尼佛早一千多年。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跟隨?沒有別的,都是講經教學,那些經典很多是摩西講的、耶穌講的。這些人當年在世,個個都是社會教育家。他跟我們講些什麼?做人的道理,生天的道理,他教學。現在為什麼人不相信?沒人講經了,祈禱不行,祈禱固然是有效,拿不出證據出來。你說有災難,我們祈禱,把災難化解了。人家說你胡說,你在造謠,根本就沒有災難,你胡造謠言。你有什麼話說?所以我就提出來,一定要恢復宗教教育,這就有前途了。

 

  去年,二、三個月之前,教皇邀請我,他那裡有個活動,邀請我參加。我本來不想去,後來想想還是要去。為什麼?要鼓勵他把宗教帶回教育,這次見面主要目的就在此地。宗教一定要回歸到教育,宗教教育化解危機,宗教教育能拯救社會。而且今天宗教必須要做示範點,像我們過去在湯池做的這個小點,要人家能看見他才會相信。所以我勸教皇,就用梵蒂岡做個實驗點,我向他請教,梵蒂岡的面積多大。我原先以為有一百英畝,結果沒有,五十個英畝,不大。一個英畝是六個中國畝,五十個英畝就合中國三百畝,就這麼大個地方。我說可以。那居民呢?居民大概一千人。梵蒂岡它也是個國家,教宗稱教皇,它也是個國家組織。我說你就用這個小點,把梵蒂岡這個小點造成天主教的精神、天主教的文化,在這個地方落實,讓全世界的人到梵蒂岡就看到天主教的天堂。那個影響很大,天天教學。然後我向他請教,羅馬不大,我去過幾次,羅馬不大,羅馬有多少教堂?他告訴我,有四百多個教堂。我說那就是四百多個學校,每個學校都要上課,都要講學。我說一年之後,羅馬變成全世界天主教的文化中心,天主教文明的示範點,這個對於整個世界影響非常大。你這個做的時候,別的宗教都想做一個,他不做他趕不上,能帶動。我這次去跟他見面就談這個問題,他們聽了也很歡喜。最近我收到他給我一封回信,我希望他真能夠早一天落實。今天要不做出榜樣出來,你講,人家不相信。

 

  宗教團結,澳洲我住的那個小地方圖文巴,這個小城的居民十萬人,可是宗教有十幾個,包括土著,有十幾個宗教。我們才住十年,搞宗教團結還不到兩年,做得很有成績,圖文巴不同的宗教確實就像兄弟姊妹一樣,做得很成功。去年年底,淨宗學院辦了個活動,紀念成立十周年紀念,圖文巴宗教全部都來參加。我們就提倡,每個宗教都回歸教育,你的教堂要講經、要教學。教什麼?教倫理、教道德、教因果,普世的教育,一定能夠幫助社會安定,幫助這個國家和諧,幫助人民能夠得到幸福美滿的生活。這一個地區小城所有的人像兄弟姊妹一樣,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關懷、互相照顧,做出樣子來。是個全世界宗教和諧示範一個點,讓全世界人來看,宗教是有存在的必要,學習宗教是好事,不是壞事。不做出榜樣來不行,光是空口說白話沒用處,人家不相信你。所以人,個人要做人的好樣子,家要做所有家庭的好樣子,道場要做一切道場的好樣子,做出榜樣來,這是真正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如果只搞形式,沒有實質,釋迦牟尼佛都會流眼淚。

 

  成佛之道,無量劫來十方諸佛世界,方法只有一個,就是戒定慧三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沒有第二條路子。不重視戒律怎麼行?戒律從哪裡學起?從根上學起,根在佛法是小乘戒。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佛子,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這個人佛不承認他。佛教傳到中國來,小乘很盛,中國佛教十個宗派,二個小乘,一個俱舍宗,一個成實宗。現在這二宗一般人連名字都不知道了,為什麼?丟太久了,宋朝時候就沒有了。唐朝中葉之後,我們中國這些祖師大德,倡導用儒跟道代替小乘,這就不學小乘了。小乘這二個宗到宋朝時候就沒有了,沒人學了,道場也沒有了。所以實際上中國是大乘八個宗,但是用儒跟道做基礎。現在我們儒也不學,道也不學,小乘也不學,所以大乘架空了,這變成假大乘,不是真大乘。

 

  所以這些年來,大概有十幾年,我們非常強調要紮三個根,儒釋道的三個根。儒的根是《弟子規》,道的根是《感應篇》,能不學嗎?不學,《十善業道》就不能落實,《沙彌律儀》是假的,必須紮這個根。中國過去統統都學過這個倫理教育,《感應篇》是因果教育,那是從小學的。你生下來,眼睛睜開了你就會看,耳朵你就會聽,你就在那裡學習。所以中國的家教非常嚴格,誰教你?母親。嬰兒所在之處,任何人接近他,表現都是正面的,不能有負面讓他看到、讓他聽到、讓他接觸到。要照顧他三年,一千天。他真正能做到眼不見惡色、耳不聽淫聲,他才能把自己德行的根紮穩。父母在他面前表現全是正面的,把倫理道德做出來給他看,不是給他講。

 

  三年,這個根就紮穩了,根深蒂固。中國古諺語裡頭有句話說,「三歲看八十」,這個意思就是說,三歲紮的根紮得好,八十歲不會變,無論他將來學儒、學道、學佛,他根深蒂固。他學任何一樣東西,如果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都有成就。學儒,他成聖成賢,學道,他成神仙,學佛,他成佛、成菩薩。我們今天儒釋道三個根全丟掉了,怎麼努力學都學不像。為什麼?沒根,沒根是死的。像花瓶裡面插的花,怎麼樣去照顧它,它也結不出果實出來,這個太重要了!我們今天明白了,這三個根要不要補習?不補就不能成就,一定要認真把它補出來。

 

  補出來實在講不難,我們在湯池做的實驗,在想像當中,應該是二、三年才能把這個根補出來,看到效果。沒有想到只三個月,不到四個月,人的心態一百八十度的改變。我們所有的老師沒有一個不驚訝,人怎麼是這麼好教的?我跟老師說,我說我們不能居功,不可以說這是我們教的,我們沒有這個智慧、沒有這個德行。怎麼會有這樣成就?祖宗之德,三寶加持,我們要感祖宗的恩,要感佛菩薩的恩,不是我們能力做到的,是他們加持的。所以同年十月,我們就有這個緣分在聯合國做報告,做了八個小時報告,做了三天展覽,產生很大的影響。兩個星期之前我還接到聯合國的信,還念念不忘我們的活動,不容易!這就曉得紮根重要,你想成就你必須紮根;你不紮根,你幹上三百年你也不會成就。你曉得根重要,這是德行的根。

 

  要深入經藏,那還有一把鑰匙,《大藏經》沒有這個鑰匙你進不去,《四庫全書》沒有這個鑰匙你也進不去。這個鑰匙就是文言文,你要不要學?你不學文言文,《四庫》門是關著的,《大藏》門也是關著的,你沒有分。現在人對這個疏忽了。早年老師教我們,背五十篇古文,你就有能力讀文言文,鑰匙就拿到了;你能夠背一百篇古文,你就有能力寫文言文。一個星期背一篇,一年五十篇,兩年一百篇,這個根要不要紮?你要不紮,你完全看別人翻譯的,原文看不懂。你能用兩年的工夫,直接跟古人學習,不要經過當中別人在那裡給你做翻譯。所以文言文比什麼都重要。

 

  二百年前,中國的文言文是亞洲許多國家共同用的文字,因為他要到中國來學中國的東西,他不能不學文言文。像日本、韓國、越南,乃至於東南亞周邊的這些國家,統統用文言文。言語不懂沒有關係,可以寫字,可以筆談。中國文化太豐富了!今天印刷術發達,印刷成本很低,品質很好。要知道中國在過去,一百年之前,《四庫全書》全國只有七套。現代的印刷發達,《四庫全書》我就買了一百套,《四庫薈要》我買了兩百套。國寶,你沒有文言文底子你不能看,祖宗留下來智慧、經驗的寶藏,你要不要?你花兩年的時間,你就有能力接受。這些東西一生受用不盡,人間至寶。人間的寶不是那些古董,那些東西是自己道德、智慧、學問成就之後欣賞的藝術,那才真正是花果,我們都得認識清楚。真正寶是典籍,《大藏經》是寶,《四庫全書》是寶。

 

  我們得要學法藏菩薩的精進,法藏菩薩的一心,精勤求索,你看恭慎保持,恭敬慎重,修習功德,滿足五劫。我們要培養自己的基礎,要十年,古人常講「十年寒窗,一舉成名」。今天我們如果是用古人這個方法,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我基本的德行夠了,就是說四個根都紮穩了,四個根包括《沙彌律儀》,你就是有聖賢的根底。這個基礎穩了,大聖大賢,然後你專攻一部經或者是一部論,不要搞多,十年時間。目的是在哪裡?目的在大徹大悟,大徹大悟就成佛了。能不能做到?能。中等以上的根性,應該三、四年就得三昧,你專學一樣,你學《法華》得法華三昧,學《華嚴》得華嚴三昧,學《無量壽經》得念佛三昧。得到三昧之後,有個三、四年就會開悟,這就是什麼?因戒得定,因定開慧。

 

  頓悟我們是不可能,但是漸悟有可能。六祖惠能大師他是頓悟,他會下成就四十三個都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那是漸悟,沒有一個是頓悟。都是好幾年,十幾年或者二、三十年開悟的,這叫漸悟。但是只要一開悟,境界是相同的。這是中國傳統文化跟佛法教學的目標,是幫助你開悟的,但是開悟的條件需要一心。所以為什麼教你一門深入,那就是一心。同時學太多、學太雜,你所得到的是常識,不是智慧,三昧與開悟你沒辦法得到。末後這一句,「成就莊嚴佛土清淨之行」,這是說極樂世界是這麼來的,我們應該要相信,不能再懷疑。

 

  我們再看底下這一科,「法藏請法」,第一個小科「總明」。

 

  【法藏比丘說此偈已。】

 

  前一篇所說的。

 

  【而白佛言。我今為菩薩道。已發無上正覺之心。取願作佛。悉令如佛。】

 

  這段經文我們看註解,「右段承上啟下。上品」,就是前面我們所學的法藏因地第四,完全是偈頌,「今文中乃以長行白言」,長行是散文的體裁,『已發無上正覺之心』。下面說,「蓋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這是古大德常說的。我們要想成正覺,發心最重要。發心,你有方向、你有目標,如果沒有發心,你的一生沒有方向、沒有目標,最後你一樣都不會有成就;你有一個方向、一個目標,你決定有成就。方向、目標是自己可以選擇,學佛,在經教裡頭學一樣,一生專攻這一樣。你這部《無量壽經》,如果你用十年的時間專攻,十年之後你就是阿彌陀佛。為什麼?現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在這部經上用過十年工夫的,你就是這部經的專家,全世界第一,你就成就了。

 

  十年要勇猛精進鍥而不捨,天天學得天天講,講就是學習。我要把它講清楚、講明白,自己不認真學習就做不到。找幾個同參道友幫助你,為什麼?他們來聽,聽完之後提意見,哪些他懂了,哪些他不懂。他懂的,我們仔細想想他是不是真懂了;他不懂,原因在哪裡,我還要用什麼方法幫助他,解釋讓他明白。所以教學相長,教也是學。這個要效法釋迦牟尼佛的精神,一生教學,沒有一天空過的。修行急務,立願居先,什麼是修行急務?你沒有願,你沒有方向、沒有目標。再用功再努力,你學得太多、學得太雜,門門都懂一點,樣樣都不精,這就錯了。佛法,四弘誓願有,「法門無量誓願學」,我廣學多聞沒錯。是的,你沒有能力廣學多聞,就是你沒有基礎。基礎就是一門,從一門當中開悟,悟了之後廣學多聞,悟了之後學就很容易,一看全明白了。一部書要不要看完?不需要,看幾頁全都明白了,所以廣學容易。龍樹菩薩只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把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完全通達明瞭,三個月時間,就是一百天。為什麼?他開悟了,他見性了,他沒有障礙,一部經聽幾句他全明白了,他不必要全看。

 

  這個例子,讀過《壇經》的人應該曉得,法達禪師學《法華經》,念了三千遍。到曹溪去參訪六祖,禮拜的時候頭沒著地。六祖看到了。三拜之後站起來,六祖就問他,你禮拜,頭沒有著地,你應該有值得驕傲的地方。這一問,他就說了,誦《法華》三千部。六祖問他,《法華經》講些什麼?他說不出來,反過來他向六祖請教。六祖說《法華經》我沒有聽過,要知道六祖不認識字,他不會看經,你念給他聽他懂。我沒有聽過,你既然誦了三千部,背得很熟了,你念給我聽。《法華經》二十八品,他只念到第二品,念到「方便品」,六祖就告訴他,行了,不要念了,我全知道了。講給他聽,他開悟了。你說開悟重不重要,開悟之後,那部經聽一點點全明白了。所以,一部《大藏經》三個月綽綽有餘,時間足夠,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全通了。惠能大師不認識字,也能夠全通達。

 

  學習的方法東方勝過西方,西方學的是知識,東方學的是智慧,這兩樣東西不一樣。東方修學的方法高明,叫一經通一切經通,一個法門通一切法門全通。西方人通一部就不會通第二部,通第二部就通不了第三部,所以他的確是非常有限的。但是現在人相信西方,不相信老祖宗,把老祖宗的東西都丟掉了,那今天要過苦日子。你看看過去老祖宗的生活,看看《四庫》的集部,全部是文學作品,他們的生活詩情畫意。世間人所說的真善美,在古人真有,他們過真善美的生活。現在人哪有?全是假的,真沒有了,善沒有了,美也沒有了。這是我們應該多想想的,然後才真正重新去認識古人、認識傳統文化、認識佛菩薩,我們的誠敬心才能生得起來,依教奉行才會有成就。

 

  「是故法藏菩薩於發無上菩提心後,祈結大願,超勝無數佛國,故請求世尊為演經法」。這是向佛請法,這一段的大意是說,後面是念老總結,「我今行菩薩道時,已發無上菩提之心,願成佛,願一切如佛」。就是一切都像佛一樣,這個地方稱的佛就是自在王佛,是法藏的老師,他就是跟自在王佛出家的。「又右段中為菩薩道」,「為,行也」,為是真幹、真行。「無上正覺者,無上正等正覺之簡稱,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們再看下頭這一段「別明」,第一小科「學法門」。

 

  【願佛為我廣宣經法。我當奉持。如法修行。】

 

  這兩句非常重要。註子裡說,「故請求世尊為我廣說經法,我當信奉,如法修行」。如果聽佛講經說法,自己做不到,佛會不會講?佛慈悲,還是會講。你要能做到,你現前得利益;你做不到,在八識田中給你下種子,作為來生後世你接觸到佛法的因緣。佛菩薩慈悲到極處,知道眾生的根性有三等。上根的人基礎好,也就是過去生生世世都學過,這一生接觸,把過去世的一些善根統統引發出來,這一生能夠得到結果。根性差一點的人,這一生能夠繼續不斷幫助他提升。沒善根的人,幫助他種善根。沒有一個漏掉的,這叫普度。法藏是上上根人,他聽了佛的教誨他會依教奉行。

 

  「經法,佛之金口所說,為萬世之常法者,稱為經法」。佛之金口,金口是什麼意思?佛的口是黃金做的嗎?不是這個意思。金在五金裡面被大家看得最尊貴的,是因為它不會氧化,它不變色。你看銀、銅、鐵、錫會氧化,只有黃金不會。所以金代表什麼?金代表永恆不變,這就可貴了。佛所說的話永遠不會改變的,也就是說他說的是真的,他說的是實在的,他說的是可以相信的,這叫金口所說。為萬世之常法,現在人受了科學的洗禮,我們全都受這個影響,科學家的態度,決定不會承認有真理。科學家承認什麼?所有一切法都是在變的。前面一個科學家發現了一些定律,過個十幾二十年,後來的科學家把它推翻了。現在科學家很崇拜愛因斯坦,最近量子力學家有可能把愛因斯坦的定律又推翻了。所以他們曉得,沒有一個人敢說他發現的東西是真理,是永恆不變的,知道一代一代把前面推翻了。

 

  這個東西,研究物理可以,因為什麼?物理是假的,物理不是真的。物理是從心想生,心的念頭無常,所以外面物質現象是無常的。可是聖學不一樣,聖學講心性,心性是永恆不變的,哲學裡面所講的本體。現在哲學家,什麼是本體沒找到,相信應該有這個東西,但是一直到今天沒找到。說的人說得很多,但都不能夠成立,得不到世界這些哲學家、科學家的肯定,沒人支持他。佛說的為什麼是真的?佛是明心見性,他見到自性了。科學家、哲學家沒見性,他跟我們一樣,他天天所用的是八識五十一心所,我們都是用這個。六道凡夫用這個,認為是自己的心,四聖法界也用這個,這不是真的,是虛妄的。真的只有自性,稱之為真如、實相,實實在在的,實相,第一義諦、自性、法性,名稱很多,都是說這樁事情,這是永恆不變的。它什麼都不是,它什麼都不缺,能生萬法。能生萬法的性是永恆不變,所生萬法是剎那在變,所以叫無常;能生的是真常,所生的是無常。諸佛菩薩他們見到性了,見到本體,見到實相,所以他給我們講真的,那就永恆不變。

 

  佛講經根據什麼?二諦,真諦、俗諦。真諦是他自己親證的境界,是真的;俗諦是我們凡夫的境界,他是隨緣說的,你們很好懂,是你們的境界。說他自己所證的我們不懂,也說了不少。但是這些我們無法體會的,被現代量子學家發現了,跟佛經上講的是一樣的,我們對佛的話就格外的相信了。佛距離我們三千年,依照中國歷史記載,釋迦牟尼佛滅度到今年是三千零三十九年。三千年前佛說的,最近三十年被這些量子力學家發現了。佛說「萬法皆空」被證明了,是真的,不是假的,量子力學家發現的。「一切法從心想生」被證明了,物質現象,阿賴耶的相分是從見分變現出來的,這個也證明了,量子力學家發現了,確實沒錯。物質是從念頭發生的,沒有念頭就沒有物質,這經典裡頭都有。所以佛經,不僅僅是方東美先生所說的,這個世界上的高等哲學,現在我們看了這些科學報告,我們肯定佛經是高等科學。科學上還有很多搞不清楚的東西,佛經上都有,現在逐漸逐漸接近了,靠得很近。這是講經跟法,經是經典,法是修行的方法。

 

  「即常見之奉行」,『奉持』就是奉行,「以奉受與行持為義」。這個奉裡面有恭敬心,印光大師講,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奉持裡頭有誠敬,沒有誠敬不叫奉持,不叫奉受;有受,不能稱奉,奉是有誠敬心在裡頭。「故經末常為信受奉行」,佛每部經結集最後都說明大眾聽經歡喜,「信受奉行,作禮而去」,用這個做一部經的結尾語。「表敬受遵行、拳拳服膺之義」。再看底下這一小科,「斷煩惱」。你看這四小科,學法門、斷煩惱、成佛道,後頭度眾生,就是四弘誓願。

 

  【拔諸勤苦生死根本。】

 

  註解裡頭說,「願永離一切勤苦生死之本」。這個話怎麼說?底下有解釋,「蓋生死極苦,又無休歇,故曰勤苦」。你看人死了,學佛的人要記住、要肯定,人有沒有死?沒死。死的什麼?身體,身體是物質,有生有滅。除了這個物質,還有你的靈性,世俗人講靈魂,實際應該稱靈性,靈性是自己,沒死。在佛經裡面說,四十九天他又去找一個身體。找的是什麼樣的身體?那是他的業力做主宰,不是別人。一切法從心想生,他哪一個念頭最強,先受生,引導你先受生。所以念頭重要。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如何把念阿彌陀佛這個念頭,變成我們所有念頭裡頭最強的念頭。將來身體丟掉之後,這一個強大的念頭,他念阿彌陀佛、念極樂世界,那就到極樂世界去了。

 

  你往哪一道去,就是最後一個念頭。如果是貪念最強,不管你是貪財、貪名、貪色,學佛的人貪佛法,還是貪,只要是貪統統到餓鬼道,你到鬼道去投胎去了,得了個鬼身;如果瞋恚最重,你還恨某個人,你還討厭某一樁事情,這種的念頭最大、最強,地獄道去了;愚痴力量最大,就畜生道去了。所以最後那一念,是你來生到哪一道第一個因,沒有人主宰。不是佛主宰你,也不是上帝,也不是閻羅王,自己主宰自己。不能怪任何人,怨天尤人是罪過,是最大的錯誤。學佛的人明白,一切都要自己負責任。所以這個生死沒休息的,這個地方的身老了,不能用了,又去換個身;換什麼身,念頭做主,所以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

 

  法藏比丘念念要成佛道,這個念頭太強了,他沒有其他的念頭,這個人就成佛了。念念想幫助苦難眾生建立一個修學的環境,老師世間自在王幫助他,這個修學環境如何來建造?到十方世界去考察、去參觀,做為自己的參考資料。他真幹,而且用了五劫的時間,這麼長的時間,把十方諸佛國土都看遍了。好的、優秀的統統接納,不好的、不善的一概排除,這樣建立了一座修學的道場,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個學校,你細心去觀察,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多次宣講,釋迦牟尼佛沒有說極樂世界有國王,沒說,沒有說極樂世界有天王,沒講,也沒有說極樂世界有士農工商、有各行各業,沒說。極樂世界非常單純,只有兩種人,一個是佛,一個是菩薩,其他的什麼都沒有,佛是老師,菩薩是學生。到那裡去幹什麼?天天聽課,上課,你要搞清楚。如果你不喜歡天天上課,那個地方就與你沒分,你去不了。你喜歡天天上課,天天聽課,天天學習,阿彌陀佛就會來接引你。

 

  再跟諸位說,極樂世界是平等世界,裡頭沒有男女老少。極樂世界的人,生到極樂世界是什麼樣子?跟阿彌陀佛一個樣子。這是阿彌陀佛特別選擇的,因為看到其他諸佛國土,人的樣子不一樣,相好的就傲慢,相貌不好的就有自卑感,這難過,這都是煩惱。到那裡去大家相完全一樣,這個念頭就沒有了。而且身相,像《觀經》上所說的,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永遠不老!我們這個世界,人老了很苦,到極樂世界不老,無量壽,不老,這個很好。無量壽,老,那就不好了,美中不足;他無量壽,不老,永遠不老。這都是擷取一切諸佛如來剎土裡頭的精華,來建造自己的道場,幫助大家在這個地方修行成就。

 

  「欲除生死苦果,當拔其根」,這個根是什麼?根就是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這三大類。在《華嚴經》裡面,見思煩惱就是執著,塵沙煩惱是分別,無明煩惱是妄想,《華嚴經》上講妄想分別執著。大乘經裡面常講的就是這三個名詞,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統統斷盡了,這個東西斷盡了,就沒有生死。見思煩惱斷盡,六道就沒有了,阿羅漢證得,超越六道了。塵沙、無明要是斷掉了,沒有了,十法界沒有了;十法界裡頭,聲聞、緣覺、菩薩、佛全沒有了,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所以,「斷盡諸惑,故曰拔諸勤苦生死根本」。到哪裡去?到一真法界去了,就是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下一句就講到這個。

 

  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註-126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四百零八頁倒數第三行,「成佛道」,這科題。經文:

 

  【速成無上正等正覺。】

 

  念老的註解,「復願速成正覺」。前面兩小科,「學法門,斷煩惱」,這裡是「成佛道」,下一段是「度眾生」,四弘誓願具足。註解裡頭,復願,就是又願,速成正覺。經文裡面這個『速』字,就是前一品所說的「速生我剎受安樂」當中這個「速字」,「兩個速字,同顯一心」。在這個地方能夠看到法藏菩薩的用心、法藏菩薩的存心。他存的是什麼心?「度生心切」,念念希望幫助眾生到極樂世界去成佛,無時無刻不是存這個心。「故願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安樂」,這是前一品所說的。到極樂世界就希望他趕快成佛,他發的願他都做到。後面這「度眾生」:

 

  【欲令我作佛時。智慧光明。】

 

  這是正報。度眾生裡頭有兩段,第一個「願普聞」,分三個小段,「正報妙」。「故知速欲成佛,旨在速度眾生」。為什麼早一天成佛?早一天度眾生。「為欲速度眾生,故須作佛之時,自之智慧光明」,依報是「所居國土」,名號是「教授名字,皆聞十方」,這個是必須要具備的,不能少的。為什麼?阿彌陀佛他要幫助的對象是遍法界虛空界所有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六道眾生,這是他迫切希望這些人早一天離苦得樂,因此建立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個學校。我們看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經》多次宣講。佛在世一部經只講一遍,沒有講重複的,唯獨《無量壽經》多次重複,這就是度眾生的心切。發願裡面說,他的國土,就是極樂世界,名號,就是阿彌陀佛,一定要普聞十方。誰替他宣傳?就是十方諸佛。像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替我們宣傳,告訴我們這樁事情,否則的話我們不知道。一切諸佛都會為眾生介紹極樂世界、介紹阿彌陀佛,大家都知道。

 

  到極樂世界去條件非常簡單,問題就是你信不信。第一個是真信,第二個是真想去、真願意去,第三個真正肯念阿彌陀佛,肯念這個佛號,就這麼個條件,你就決定往生。煩惱不要斷、業障不要消,妙了。八萬四千法門都要斷煩惱、消業障你才能成就,唯獨這個法門,不要斷煩惱,不要消業障。那怎麼能成就?能,那句佛號功德不可思議,念一聲佛號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你念上三年五載,你無始劫的業障全消掉了,不消自然沒有了。佛號功德不可思議,真的一點都不假,全是阿彌陀佛自己修成的,用這個功德來加持念佛人。只要是念佛都得阿彌陀佛加持,問題要真信、真想去,你這一生就成功。這個法門無比殊勝在此地,難信也是在此地。

 

  細說這部經,這部經黃念老的註解,註得好,不是他自己註的,這是有真實智慧。他怎麼註的?他是用經論裡面抄過來註解,祖師大德註解裡頭抄出來,所以這個註解是會集的,這個註子叫集註。一共用了多少部經?八十三部,祖師大德的用了一百一十種,祖師大德的註解,所以這個註子是總共一百九十三種書抄集,抄在這個地方。所以是集註,不是他自己註的。如果是念老自己註的沒人相信,人家說你算是老幾,你怎麼可以註這個經!他這個全是抄的,你看都是經上講的,都是論上講的、祖師講的,大家沒話說,這個高明到極處。經是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的,註解是黃念祖老居士會集的,會集了一百九十三種。

 

  我們認識之後,我到北京去看他,我看到那個房子很小,沒有我們這個房間大,只有我們這個房間一半大。一張床鋪、一張桌子,旁邊堆著一大堆的書,亂七八糟的,沒有秩序。我一看,全是他那些參考資料,我非常驚訝!我說你到哪裡找來的,怎麼找這麼多?真不容易,多少的古本,是三寶加持,不是三寶加持,這個東西怎麼會到你手上!我們看到他,那個時候身體不好,是帶著病,七十多歲,拄個拐杖。我到北京,我特別去看他,沒想到他先到旅館來看我,這是違反規矩。中國規矩是坐客不拜行客,外面來的人一定要拜主人的,哪有主人先去看客人的道理!他先來看我,我吃了一大驚,老人怎麼來看我?他年歲比我大,大我十幾歲的樣子,無論在哪方面,我去看他是對的。他跟我老師李炳南老居士同輩分、同學,怎麼可以來看我?太客氣了。

 

  念老的註子、蓮公的會集本,我要不給它弘揚,誰來幹這個事情?沒人幹這個事情。這麼多年來,可以說在全世界障礙的力量都很大,這些壓力都加在我身上,希望我放棄這個本子,遵守他們所指的五種原譯本。我不能放棄,我一放棄就死了,為什麼?他們馬上第二句話說,淨空法師背師叛道,那這個罪名就有了。諸位想想看,《無量壽經》會集本,宋朝時候有王龍舒的,他為什麼不反對?清朝時候有魏默深的,他也不反對。民國的夏蓮居,他偏偏反對,這什麼原因?這諸位多想想。這三種會集本一個比一個好,魏默深的本子比王龍舒的好,夏老這個本子比魏默深的又好。魏默深的本子我這裡還有一本,這個本子就是清朝魏默深,第二次會集。我們現在用的是最後的這一次,這會集本裡最好、最完美的,都可以比較看看。這個本子李炳南老居士他交給我的,交給我的本子上面有他的註解,他用毛筆就寫在書上。我有師承,老師囑咐我的,我要改用別的本子,真的就背師叛道,那成什麼話!所以我說全世界的人反對,我還是學我的,我如如不動,我得學到底。

 

  我想到念老這個本子,我們給它印了很多流通。沒有人講就沒有人注意,我發心講他的註解,讓大家注意到這個本子。就是前年,前年清明,我把《華嚴經》停了,講這個本子。講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就是《淨土大經解演義》,一千二百個小時,到去年九月十八圓滿。接著我講《科註》,這就是把科會到經本裡來,我們就看得更清楚。科就是每一小段都加個標題,讓你對這個經本更清楚,更容易了解。《科註》是我做的,《科註》做成之後我送給趙樸老看,他非常歡喜,他說這部經圓滿了。你看有會集本、有《科註》、有黃念老的註解,這就都齊了。現在我們把經、科、註解變成一本書,這一本書我們相信會流通到法滅,也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法運還有九千年。這九千年的眾生都要靠這部經、靠這個方法才真正能得度。因為八萬四千法門都要斷煩惱、要消業障,斷煩惱、消業障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這個方法,淨宗它帶業往生,煩惱、習氣、業障統統可以帶著到極樂世界,叫我們不要去想煩惱,也不要去想業障,只想阿彌陀佛,把念頭統統換成阿彌陀佛就行了。八萬四千裡頭找不到這麼一個法門,保證我們一生往生,而且時間非常快。快到什麼程度?《彌陀經》上講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那是真的不是假的。

 

  一日、二日的我們沒聽說過,三天我們聽到過,《淨土聖賢錄》、《往生傳》裡頭都有記載,宋朝瑩珂法師,破戒的比丘,不守清規的比丘。這個人還算不錯,他怕因果,他自己知道他造的罪業是無間地獄的罪業,將來必定墮無間地獄。想到這個事情他就害怕,向同學們請教,有什麼方法能救他,能叫他不墮地獄?有一個道友給他一本《往生傳》。他看了,每看一段他都流眼淚,痛哭流涕。看完之後下定決心,寮房門關起來,就這一句阿彌陀佛,不吃不睡念了三天三夜,把阿彌陀佛念來了。真有感應,拼命,他知道不能往生就墮阿鼻地獄。阿彌陀佛告訴他,你還有十年陽壽,等你命終的時候我來接引你。瑩珂法師說,我十年陽壽不要了。為什麼不要?他的根性不好,煩惱習氣特重,禁不起誘惑,外面境界一誘惑,他一定又犯錯誤。他說那十年我不知道要犯多少錯誤,我不要,十年不要了,現在就跟你走。阿彌陀佛答應他了,三天之後我來接你。他真走了。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三日我們看到了,這真的不是假的,三天三夜就把阿彌陀佛念來了。

 

  一般念佛人,念佛三年往生的不知道有多少,《往生傳》裡頭差不多佔一半都是三年。所以曾經有個法師問我,是不是他們壽命都是三年到了?我說這個不可能,這個講不通。那應該是什麼狀況?就跟瑩珂法師一樣,他功夫成就了,他壽命不要,這才能講得通。哪有那麼巧,哪有那麼多人?這不可能的事情。肯定是,等於說極樂世界的通行證拿到了,他要早一點去,壽命不要了,這才能講得通。三年的時間不長,取極樂世界人人都有這個把握。特別精進的,像瑩珂那是要命,自己曉得不往生就墮地獄,地獄太苦、太可怕,那是拼命,也能在三天把阿彌陀佛念來,這是給我們做證明的。下面,「名號妙」:

 

  【教授名字。皆聞十方。】

 

  「此即四十八願中,第十七,諸佛稱歎願」。一切諸佛都稱讚阿彌陀佛,都讚歎阿彌陀佛,都勸大家念佛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去。「第十八,十念必生願,第十九,聞名發心願之根本」。如果十方諸佛不替他宣揚,誰知道有極樂世界?誰知道有阿彌陀佛?誰知道這個法門?一切諸佛都跟他宣傳、都替他介紹。「欲令十方眾生,聞佛名號,乃能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什麼叫菩提心?我真信,真想去,這就是菩提心。這個心發了就要專念阿彌陀佛,一個方向,西方;一個目標,極樂世界;一個心願,就是見阿彌陀佛,這就成功了。「乃至下至十念,皆悉得生」,第十八願,臨命終時一念、十念都能往生。

 

  臨命終時一念、十念往生的我見過,我在美國華府佛教會,我剛剛到美國去,那邊幾個念佛同學成立華府佛教會請我去做會長,我跟黃念老聯繫上就在那個時候。當地有一位華僑,我們中國人,開個麵包店,這個人非常老實,人忠厚老成,沒有宗教信仰,一家人都沒有信宗教。得了癌症,醫院診斷放棄治療了,告訴他家裡,他的病很重,隨時可以走,回去好好照顧他。這個時候他家裡人才到處去求佛拜神,希望有奇蹟出現,找到我們的佛教會。我們幾個同修去看他,確實病不能恢復了,就勸他念佛求生淨土。非常難得,也算是他有善根,聽了就生歡喜心,姓周,叫周廣大,告訴他的妻子跟兒女,「不要替我求醫了,你們大家統統幫助我念佛」。全家念阿彌陀佛,我們學佛會的同學也去幫助他助念。三天,真往生了,瑞相稀有,火化的時候還有舍利,不可思議!經上講的一點都沒錯。周廣大的往生給我們在美國東岸那邊的念佛同學做了證明,這個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增長大家的信心。這周廣大的功德。他來做證明,就三天,平生根本沒有接觸到佛教,最後這三天才接觸,他有誠意、有真心,全家都念。皆悉往生,一點都不錯。

 

  「故知眾生得度,首在聞名」,能往生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作佛,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你要知道阿彌陀佛名號。我們這個世界上知道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教的,釋迦牟尼佛介紹,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解。「故法藏菩薩願成佛時,佛之智慧光明,國土之超勝殊妙,導師(教主彌陀)之名號功德,普聞十方」,得一切諸佛宣揚、介紹。「端為眾生聞名發心,得生極樂,決定成佛」。每一尊佛都希望眾生能早一天成佛,想不出方法。所講的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每一門修行都要很長的時間,不是短時間。只有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他這個方法妙極了,無論什麼人,只要具備信、願、持名,你看總共就四個字,這三個條件,你就可以辦得到,你就能在這一生當中往生極樂世界,生到極樂世界就決定成佛。

 

  到極樂世界成佛也有早晚,有人很快就成就,有人時間比較長一點,那是什麼?根性不相同。勇猛精進,度眾生那個願很懇切的,他就很快。自己成佛這個願望很殷切,對於度眾生就比較緩一點,他到極樂世界成佛就慢一點;到極樂世界成佛最快的是利他心切,跟阿彌陀佛一樣。所以無論什麼人念佛往生,諸位要曉得,極樂世界四土三輩九品,我們去到底是哪一品,誰都沒有辦法判斷。善導大師講得好,「四土三輩九品,總在遇緣不同」,這句話說得好。我們到極樂世界,能不能實報莊嚴土上上品往生,能不能?也有可能,你要遇到好緣,緣殊勝真行。所以九品不能判斷。這裡頭有一個關鍵所在,我們現在曉得,度眾生心切的人,那個品位就非常高;希望自己早一點成佛,度眾生心不切的話,他可能品位就低一點,這個道理要懂。

 

  我們要跟阿彌陀佛一樣,阿彌陀佛度眾生心切,去建極樂世界,要不然他建極樂世界幹什麼?極樂世界就是個學校,這個世界裡頭沒有上帝、沒有國王,你看一切經裡頭,佛沒有說極樂世界天主是誰,沒說。我們這裡忉利天主、夜摩天主、大梵天王、摩醯首羅天王,佛都介紹了,極樂世界沒有。所以極樂世界只有兩種人,沒有士農工商。兩種人,一個是佛、一個是菩薩,佛是老師,菩薩是學生。十方世界去往生的全是菩薩,到那去做學生,這個我們得搞清楚、搞明白,往生極樂世界去上學去的,去親近這個好老師,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決定成佛。成佛的速度,剛才講了,完全是你救度眾生那個心切不切,關鍵在此地。你要想到那邊早一點成佛,很快就成佛,為什麼?要度眾生,我早一點度眾生,那真的就很快。為自己不為眾生,雖然去了,慢慢來,你的進展比較緩慢。所以決定成佛。

 

  「教授。宣傳聖言,名之為教。訓誨於義,名之為授」,這是中教授兩個字的意思。「即教導與傳授經法義理之義。如是之善知識,稱為教授善知識,今之經文,乃其簡稱,義即導師」。導師就是教授的意思。這個地教授名字就是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教授大家的,阿彌陀佛自己來。佛也介紹過,十方世界諸佛如來也有到極樂世界去教學的,諸佛也有去的。我們再看下面經文:

 

  【諸天人民及蜎蠕類。來生我國。悉作菩薩。】

 

  這是「願普攝」。『諸天人民及蜎(小飛蟲)蠕(小爬蟲)類,來生我國,悉作菩薩』。這是說明阿彌陀佛攝受眾生,包括有畜生、有餓鬼、有地獄,遍法界六道裡頭所有一切眾生,只要具備這三個條件,信、願、持名,沒有不往生的。那這些小爬蟲、小飛蟲之類的,牠怎麼往生?牠們那個族群裡頭有佛菩薩應化在其中,也給牠們講經教學,我們不知道。任何一類的畜生裡頭都有佛菩薩應化在其中,我們肉眼凡夫不認識,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諸佛菩薩應化不是自己的意思,自己沒有意思,誰的意思?對方的意思。這個對方裡頭包括有天人,包括有修羅、羅剎,包括有畜生、有餓鬼、有地獄,他們在受苦。感受到苦了,因為這些人過去都曾經有修行的,所造的業墮到地獄去了。墮在地獄,阿賴耶識裡頭有佛法的種子,他要是有一念懺悔心、回頭的心,認錯,他就能接受佛法,佛就會去度他,他就能聞法,他能往生。

 

  我們今天有很多超度的佛事,這些超度佛事度人不多,度這些畜生道的、餓鬼道的、地獄道的,度他們多。他們比人好度,為什麼?他們苦吃得太多了。不像人有懷疑,信佛信了一輩子,實際上是半信半疑。古人講的,高名厚利現前他就變心,佛就不要了,這個不會成就的。畜生道裡頭有得度的,連花草樹木都有得度的。我去年到澳洲參加我們學院成立十週年紀念,遇到一樁事情,我們停車場裡頭有兩棵琵琶樹,樹神得度了,真難得!樹神託夢給我們年輕的出家人,告訴他,這兩個樹神在道場這個地方聽經十年、念佛十年,現在阿彌陀佛接引他到極樂世界,他來感恩,樹神。他們把這個信息告訴我,我就告訴大家,大家要生慚愧心,樹神十年成就,我們十年沒成就。他為什麼成就?他專心聽經念佛,他沒有其他的雜念。我們每天聽經念佛雜念太多,所以功夫比不上人家。每天看著兩棵樹,你就要好好想他,人家走了。他們兩個走了,那個樹就枯死了,這真的不是假的。

 

  我們搬到那邊,這一轉眼十年。初搬去的時候,居士在那個旁邊買一棟房子,房子很破舊,拆掉重建。門口有四棵樹必須要砍掉,因為車開不進來。我們依照佛門的規矩,三天之前誦經、供養,請他搬家,三天之後要砍樹。樹砍了,這些樹神也託夢給我們家裡人,說你們的速度太快了,我們搬家來不及,希望以後早一點通知,七天之前通知我們。澳洲人確實幹什麼事情都慢吞吞的,跟我們不一樣,動作很慢。好!以後要是砍樹,七天之前去給他誦經、供養,通知他搬家。這樹木花草有靈,都不是假的。樹有樹神,佛在《戒經》上告訴我們,樹有一個人高就有樹神。不是樹本身有神,不是,是有靈寄居在那裡,把那個當作房子,他住在那裡。住久了,有的時候他住幾百年、幾千年,我們講久了他就成精,他跟人有感應。

 

  草都有神,我有一年在北京,聽同學告訴我,她們家的小草大概很久沒有給它澆水,快要枯死了。他託夢給他主人求救命,一再提出,「我是妳們家院子裡頭的草木神,請妳給我們澆點水」。她感覺到很奇怪,到第二天早晨,到院子裡看一看,果然她家的老人每天澆花澆樹,沒澆草,看那個草黃黃的,她拿著水趕快澆草。她的老人家,「妳澆那個幹什麼?」她也不說話,小草託夢跟她求救,而且求救聲音形狀就像小孩一樣,像小嬰孩一樣。草神,連小草都有神。所以我們愛心要能生得起來,對所有的動物要愛護,對樹木花草要愛護、要尊重。《華嚴經》上說得好,「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將來大家都成佛道,他有靈。

 

  北京同學告訴我這個事情應該有十年了,我沒有看到現代科學報告。看現代科學報告也不過是四、五年的事情,有些同學蒐集最近科學家他們的研究報告,這個報告上面寫的跟佛法講的是一樣的。不但草木有靈性,任何的現象統統有靈性,包括虛空,虛空沒有靈性怎麼能傳遞信息?要是它什麼都沒有的話,它就絕緣,它不能傳遞。我們說話都有人聽得見,這虛空傳遞,音聲傳遞,統有靈性。這是最近量子力學家發現的,再小的物質,講到量子、小光子,小得不能再小的,我們佛經上講的極微之微,這麼樣小的物質它裡頭什麼都具足,就是說整個宇宙的信息,過去、現在、未來,統統在裡頭,一樣都不少。我們感到驚訝,他跟佛經上說的一樣。科學家把這種現象命名叫全息,完全的信息。再小的物質它都具足,它怎麼會沒有靈?一粒微塵裡面都含藏著遍法界虛空界的信息,微塵能成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華嚴經》上所說的,這才講得通。這些現在人稱之為宇宙的奧祕。佛所講的被科學家這一說明,我們完全知道,承認佛的智慧是圓滿,佛講的不是假的。佛怎麼知道?科學要靠數理的依據、根據,最新的這些儀器去觀察,才看到這些事實真相。佛那個時候沒有這些高科技,他怎麼知道的?

 

  現在科學家也了解,提出一個新的看法,對一些土著他們祖宗傳下來的一些東西,像一些咒語這些東西,他們承認古人有很高度的智慧。那是人的一種本能,他說我們失掉了,它不是迷信,它有根據。這就說對待古籍有個重新的看法,不再說它是迷信,不敢再說它是不合科學。這個觀念轉變是正確的、是好的。像夏威夷土著,他們治病的一個方法,這不可思議。這個醫生給人治病,不要跟病人見面,病人縱然距離二、三千里都沒關係,不要見面,只要把病歷告訴他,這個人在什麼地方,男子還是女人,得的什麼病,病歷告訴他,他就能把他治好。怎麼治法?很簡單,把這個病人想成自己,看到這個病歷想到我自己有這些病,我用意念把我的身體治好,意念能做得到。我治好了,他就好了。他治好有三、四千人,不是一個、二個。所以現在美國跟日本好多人在學習,不需要用醫藥,也不需要打針,什麼都不需要,就是意念。佛在經上說,這個道理佛經上有,「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所以最重要要想的是我跟他是一體,我好了,他就好了,因為是一體。這是最重要的一個概念,這是佛經上講的,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你硬要把它分成兩個,那就沒法子。

 

  所以一定要把他想成自己,一體,我身上現在有哪些病。病是什麼?病是錯誤的念頭產生的。人身體本來是健康的,父母生下來是健康的,沒有帶病菌來的。而是我們錯誤的念頭,貪瞋痴慢、自私自利這些念頭,讓我們的細胞器官帶著有病毒。現在我們把念頭恢復,把貪瞋痴慢斷掉、自私自利斷掉,就恢復正常,帶著病毒的細胞自然就恢復正常、就好了。我好了,那個人就好了。這震動了全世界。你能說它不合科學嗎?現在就發現念頭的力量太大。我們中國人講心想事成,想什麼他就成就什麼,你想極樂世界,怎麼不成極樂世界?人可不能想錯,可不能想貪,為什麼?貪心是餓鬼。不能想瞋恨,瞋恚是地獄,愚痴是畜生,傲慢是修羅,不能想這個。把貪瞋痴慢疑都斷掉,我們的身心健康,不生病。不但不生病,我們居住的這個地方不遭災難。為什麼?貪心感得是水災;瞋恚感來的是火災,火山爆發、地球溫度上升,這是瞋恚帶來的;愚痴是風災,傲慢是地震;懷疑更麻煩,懷疑帶來的是山崩地陷,你信心沒有了。信心沒有了,用現在的話是你免疫的能力沒有了,那就是病菌非常容易侵犯你。貪瞋痴慢疑只要一斷,身心健康,什麼病都不會有;已經有的病會自然恢復,不需要醫療。

 

  所以我們都到這個地方來,蜎飛蠕動,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也作菩薩。「群生之類,生其國者,無有二乘」,二乘是阿羅漢、辟支佛,沒有,全是菩薩。而且「必補佛位」,補佛位是等覺菩薩,就是後補佛,也就是說決定成佛。「是法藏大願,稱為一乘願海」,一乘就是成佛,不是菩薩。四十八願願願都是希望一切眾生在這一生當中成佛,這個大願不可思議。「悉成佛果,乃一佛乘故,無二亦無三也」,這個話是《法華經》上說的。「是故三輩往生,皆須發菩提心也」,三輩往生這一品裡面,上輩往生、中輩往生、下輩往生統統要發菩提心。不發菩提心,念佛不能往生,一定要發菩提心。最後這一段「總結」:

 

  【我立是願。都勝無數諸佛國者。寧可得否。】

 

  這是向佛請教。念老註解裡頭,這一段最後再請佛證明,我立這樣的大願,發這個大願,『都勝無數諸佛國者』,比一切諸佛在因地上發的願要殊勝。這個殊勝是有來由的,因為他親自去考察、去觀摩所有諸佛剎土,諸佛剎土裡頭好的、精彩的他統統取了,不好的他都不要。所以西方極樂世界也是集大成,是集一切諸佛國土的優點,所以它就是比哪一個國土都要殊勝。『寧可得否』,我能不能成功?「願己佛國勝餘佛國,不知能否,請佛垂訓」。最後這一段,佛替他「證成」。我們看經文:

 

  【世間自在王佛。即為法藏而說經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經歷劫數。尚可窮底。】

 

  這是比喻,人去量海水。註解裡頭講這個大意,「佛答法藏曰,譬如一人以斗量取大海之水,久經時劫,尚可窮見海底」,只要有足夠的時間,他真的能把它量完。下面是「正說」:

 

  【人有至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剋果。何願不得。】。

 

  哪有不成功的道理!我們看念老的註解。「人能以至心(至極之心)」,就是真誠到了極處,這種心求道,「精進不已,必皆得果」。瑩珂法師就是這樣的,真誠到極處的心,念阿彌陀佛念三天,三天三夜把阿彌陀佛念來了。我們念了幾十年,沒見阿彌陀佛的消息,是什麼?我們沒有那種真誠心,念佛心裡頭總夾雜著,夾雜著懷疑,夾雜著雜念,用心不專。不是念不來,不是阿彌陀佛厚此薄彼,不是,阿彌陀佛的心是平等的,沒有厚此薄彼。果然真誠,他就感應。沒有感應,決定是在自己,不在佛的那一方面,看我們自己用的是什麼心。

 

  人決定不能為自己,為自己錯了,為自己,再好的心都離不開六道輪迴。再好的心、再好的事,你將來得人天果報;不善的心、不善的事,那就是三途果報,統統出不了輪迴,這個要知道。一定是大公無私,念念想幫助一切眾生脫離苦海,六道輪迴是苦海,有這樣的心才能跟佛菩薩相應,佛菩薩沒有第二個念頭,只有這麼一念。阿彌陀佛這一念特別強,不但令眾生離苦得樂,而且要幫助一切眾生成佛。成佛,那就是離究竟苦,得究竟樂。如果我們有這個心,跟阿彌陀佛同心,同心同願、同德同行,哪有不上上品往生的道理!精進不已,必皆得果,這個字用得多肯定。

 

  「會者」,義寂大師說,這個意思是「皆也」,會跟皆是一個意思。「憬興云:亦必也」。「尅」同下面這個剋字,這個剋是克服,剋的意思是以力取勝。簡體裡面作底下這個克字,意思是殺、是必、是遂、是得,像克服敵人,克敵。「義為殺也」,以武力致勝,是這個意思。有必、有遂、有得的意思。「又有何願,不能求得」,這個意思用白話說,『精進不止,皆當剋果,何願不得』,沒有不成就的。

 

  「彭紹升居士《無量壽經起信論》」,解釋這一段經文,他說,「法藏云:我發無上正覺之心。當知無上正覺,一切願王從此出生,一切淨土從此建立。才發此心,極樂莊嚴一時具足,故曰:至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尅果,何願不得。所以者何?一切法不離自心故」。居士這一段話說得好。彭紹升居士是乾隆時候的人,這個人聰明好學,父親是乾隆皇帝的兵部尚書,用現在的職位來講就是國防部長,乾隆皇帝的國防部長,他算高幹子弟,家裡環境好。大概是二十歲考中進士,很難得,年歲很輕,進士在那個時候是最高的學位。一生沒做官,學佛,做居士,通宗通教,顯密圓融,大德。著作很多,你看《無量壽經起信論》他做的,很難得,他對佛教的貢獻非常大。

 

  他這幾句話說,他的解釋說,法藏菩薩講,「我發無上正覺之心」,當知無上正覺,一切願王從此出生。這個心是根,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從這生的,沒有這樣的大心,世間自在王佛就不可能為他示現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他也不會去看。你說這個心多重要!這個心是什麼心?是度眾生的心,而且是快速度眾生離苦得樂。離苦得樂要幫助這些眾生成佛,那就是離究竟苦,得究竟樂,離苦得樂做到圓滿、做到究竟,法藏發的是這個心。前面我們看過,對象上從等覺菩薩,下到地獄眾生,遍及到花草樹木、山河大地,沒有一樣不度。《華嚴經》上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法藏做到了,所以一切願王從這出生,一切淨土是從這建立,就從他這個心。所以才發此心,極樂莊嚴一時具足,這個心一發,極樂世界就出現了,出現在哪裡?出現在法藏比丘意識裡頭,還沒成形。意識裡頭有了,怎麼會成形?精進不止就成形了,他這個念不退,他真幹,四十八願願願他都兌現,他都做到了,這極樂世界就成形。

 

  所以極樂世界沒有人設計、沒有人去建築,怎麼成就的?是阿彌陀佛大行大願五劫精進修行功德自然的成就。這個道理我們能相信,因為我們這個世界有。佛告訴我們,欲界天第五層天、第六層天跟極樂世界差不多,極樂世界是功德之所成就,欲界天裡面那個福報自然的,那是福德之所成就。人修的福報修太大了,福報到大的時候,一切你不要想,你需要的東西自然就來了。所以欲界第五層天叫化樂天,一切都變化來的,真叫心想事成,想什麼他面前就現什麼。第六天更高了,不要想,他化自在天,第六天想的第五天變化去供養他,他想都不要想,那福報最大。這是福德。福德都能夠變化而來,何況功德!阿彌陀佛是功德,不是福德。

 

  同樣一個道理,地獄,地獄裡頭種種苦,那是什麼?惡業自然變化的。地獄不是閻羅王造的,與鬼王不相干。我初學佛的時候,遇到一個老人,朱鏡宙老居士,浙江溫州人,這個老人跟老師是好朋友,他們同年。我認識他的時候他七十歲,老師也七十歲,我二十六歲,我們在他面前是孫子輩,所以對我們就非常照顧,很愛護。故事很多,都是自己親身經歷的,告訴我六道是真的。他的岳父章太炎先生,這是民國初年國學大師,在學術界沒有人不知道的。曾經做過東嶽大帝的判官,大概是判官有事情不能上班,找他去代替,他就代了一個月,東嶽大帝的判官。判官是什麼地位?相當於祕書長,現在講二把手,地位很高。他做得很辛苦,白天有事情,晚上天一黑,兩個小鬼抬了一個轎子來,就讓他去上班去了。他躺在床上就跟死人一樣。到第二天早晨又把他送回來,他又醒過來,日夜都不能休息。

 

  他也把所看到的情形告訴一些朋友們,鬼道這個社會跟人間差不多,只是在鬼道裡頭看不到太陽,日月星光看不到,就是陰天灰突突的,生活狀況跟人差不多。他有一天跟東嶽大帝建議,聽說地獄炮烙的刑,炮烙是什麼?銅柱子燒紅了讓人去抱,罪人去抱它,那就好像什麼?燒烤一樣,那一抱全身就腐爛。他說這個刑罰太殘酷了,不仁道,能不能把它廢除?東嶽大帝就說你先去看看。派了兩個小鬼帶他去刑場去看。他就跟著小鬼去了。到了這個地方,小鬼就站在那裡,告訴他到了。他看不見。他突然想到是罪人業力變現的,你沒有這個業力你看不見,不是東嶽大帝建造的,跟東嶽大帝、跟閻羅王沒關係。地獄裡頭所有種種苦是自己變現的,業力變現。

 

  你看惡業能變現地獄,善業能變現天堂,法藏比丘這是什麼業力?這是要普度眾生,幫助一切眾生趕快成佛。這個心還得了!這種心願功德之所成就。所以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對極樂世界這個問題就能解答,它是真的,它不是假的,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功德之所成就。它裡頭不是人設計的,也沒有人施工去建造,自然變現出來,變現得那樣的美好。那個美好就跟法藏比丘心裡想的完全一樣。他曾經參觀一切諸佛的剎土,諸佛剎土所有美好的東西極樂世界全有,所有一切不好的,極樂世界找不到,所以這個地區就超勝一切諸佛剎土,這麼來的。我們不把這個東西搞清楚總是有懷疑,搞清楚了疑根就拔掉,斷疑生信,這個信心是真的不是假的。有真誠的信心,有真誠的願心,所以建成西方極樂世界,到那個地方真的所有去的人一生成佛,而且很快。這經不能不讀,不讀我們哪裡知道?我們讀了之後,它裡頭這些巧妙關鍵地方我們知道。度眾生心切,你到極樂世界就非常快速的向上提升,心裡頭沒有自己,只是想到苦難眾生,我如何幫助他、成就他。幫助他、成就他,當然自己先成就,你看你要幫助眾生,阿彌陀佛就幫你成就,就成就你。

 

  這也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們真想學,老師成就我們;我們不真想學,老師就敷衍。事情隔了這麼多年,六十一年前,我初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真想學,對哲學真有歡喜心,想學。跟老師無親無故,只是知道他是桐城人,桐城人是老鄉,就找這麼個關係,不認識,也沒人介紹。我寫一封信給他,寫得很恭敬,毛筆工楷寫的,也不長,好像是兩張信紙,寄給他,目的想求他准許我到學校去聽他的課,這麼個意思。我自己那時候寫了一篇文章送給他看。一個星期他回信,約我到他家裡見面。我遵照那個時間我就去了。去了之後,問我學歷。初中畢業,高中念了半年。他說你有沒有騙我?我說不敢騙老師。他就說你寫的信,你寫的文章,我們台灣大學的學生寫不出來。所以他懷疑。我說我雖然在抗戰當中失學四年,四年沒念書,可是喜歡讀書,沒有離開書本。這他就了解一些,然後告訴我,他說現在的學校,諸位要知道,六十年前的學校,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你要到學校去聽課,你會大失所望。換句話說,老師在學校教書也是講假的,不是講真的。這話我不敢講,我心裡在這麼想,都是假的不是真的。

 

  所以老師是拒絕了。我當然很沮喪、很難過。我們沉默了大概有五分鐘,老師說這樣好了,你每個星期到我家裡來,我給你上兩個鐘點課。我們的課是在他家裡小客廳、小圓桌,一個學生、一個老師,這樣上的。我們真想學,他就講真的;到學校學生不想學,大概就敷衍一下就算了。在那個時候我們了解,因為我也在學校教過書,我在大學教過五年,也是在哲學系教書。確確實實老師是為了薪水,現在講工資,為家庭吃飯問題,不能不去上課;學生是為文憑,確實不在讀書。所以考試怎麼樣?老師幾乎把考試題都公開,學生都知道,所以每個學生成績都很好。有沒有真學到東西?不見得。學校到這種程度,這六十年之後不知道變成什麼樣子,我就不知道了。中國、台灣我不曉得,外國學校我看過,我也在學校上過課,我了解。

 

  沒有人真肯幹了,所以儒釋道都衰了,到哪裡去找真正肯學的學生,真肯幹的?找不到了。所以老師遇到一、二個真正想學的,真的是特別照顧。我是一個例子,我對先生一分錢的學費也沒繳,義務的,真難得、真不容易。你看老師不是不教人,真肯學的真教你。以後我走向佛,認識了章嘉大師。章嘉大師跟方先生一樣的熱心,也是給我每個星期兩個小時,星期天。我跟章嘉大師三年,佛法的基礎全是章嘉大師奠定的。以後大師往生了,他是六十八歲走的,我跟他那一年他六十五歲,跟他三年,他走了。走了以後我跟老師,跟老師十年。這些真正是好人,看到你真教你,他真幫助你,不要你繳學費。我們自己有困難的時候老師還幫助,冬天沒有衣服,有人供老師衣服他就送給我。這樣的老師現在不容易找。

 

  在遍法界虛空界,阿彌陀佛是最好的老師,對每個人照顧無微不至。這個老師,我們有感,他就有應,我們真求他,他真來,一點都不假,這是真正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所以這個經不能不認真去讀,不認真讀辜負了釋迦牟尼佛,講得這麼清楚、講得這麼詳細,把我們的疑問全部破除,讓我們真正相信、真正接受,這一生當中就這麼一個目標,求生極樂世界。我們身體還在這個世間,世間眾生有苦難我們盡心盡力幫助他們,於我們自己求生淨土相輔相成,沒有絲毫障礙。最重要的,不能有一點私心,有一點私心就自己造成障礙,一點私心沒有,什麼障礙都沒有。經不能不講,釋迦牟尼佛做了樣子給我們看,他三十歲開悟,開悟之後就開始講經,七十九歲圓寂,講經教學四十九年,沒有一天休息,做樣子給我們看,我們要會學。不講經誰知道?縱然知道念佛,淨土究竟是什麼他不知道。所以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真搞清楚、搞明白了,那真的是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會漏掉,真懂,不是迷信。

 

  「故曰:至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尅果,何願不得。所以者何」,這是為什麼?「一切法不離自心」,這句話總答了,答得非常好。現在量子力學家給我們證明了,一切法確實沒有離開你的念頭。所以現在科學提倡的是,念力的能量不可思議,念頭的能量太大太大了。對自己,這念力要集中,我們這念頭是散的,就是雜念太多、想得太多,如果什麼都不想,只想一樁事情,沒有一樣不成功,把念頭集中起來這個能量就大了。念佛法門叫一心專念阿彌陀佛,把心安住在阿彌陀佛佛號當中,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幫助眾生做這些事情,建道場、度眾生都是幫助阿彌陀佛做事情,幫助阿彌陀佛接引眾生,幫助阿彌陀佛度眾生,不是為自己。這個念頭好,這個念頭決定得阿彌陀佛威神加持,你沒有一樣事情做不成功。不是自己的事情,是阿彌陀佛的事情,阿彌陀佛的本願就是接引一切眾生到極樂世界。一切經論,說老實話到最後全歸到淨土,《華嚴》大經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法華經》龍女八歲成佛;楞嚴會上二十五圓通,觀音、勢至排在第一,這就知道,觀音、勢至是阿彌陀佛旁邊的兩位尊者,他們兩個擺在那裡,那不就是歸淨土了嗎?法門殊勝不可思議!一切法不離自心,最重要心上有,就沒有一樣不成功。

 

  「彭氏之說」,居士所講的,「道出世尊此答之本意」,這個世尊是世間自在王如來,回答法藏菩薩的問,一句話,本意說出來了。「蓋發起至心,必含聖果」,因為一切法從心想生,聖果就是成佛。「因徹果海,華果同時,但當精進,何願不得」,念老這幾句說得也非常之好,不亞於居士。發起真信真願,裡面佛果就在其中。因徹果海,這裡頭關鍵字是徹,因是發心,心要大、心要廣,度眾生的心要遍法界、要遍一切諸佛剎土,像法藏一樣。法藏發心要度的對象不是一個世界、不是一個國土,他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他統統都要度。換句話說,極樂世界跟十方一切諸佛世界的關係我們就明白了,阿彌陀佛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關係我們也知道了,他們全是聯手的,科學上的名詞叫糾纏在一起。不是一個個體,就是一切諸佛、一切剎土都是互助合作的、都是有密切聯繫的,沒有一個是獨立,統統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從這些經文上我們都能體會到。

 

  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在這個地球上,我們跟任何國家、任何族群、任何不同的宗教,也要像這個經上一樣,我們有密切聯繫。他不理我,我關懷他;他不照顧我,我照顧他,最後一定要達成世界大同,整個地球上居民是一家人。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給他看,他慢慢看到、體會到,他就了解,就覺悟了。大乘法裡頭告訴我們,整個宇宙跟我們自己是一體,所以慈悲叫「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慈悲就是我們一般人講的愛心。佛為什麼不說愛?怕你愛裡頭有感情,有情就不好。愛裡頭完全是智慧就叫慈悲,愛裡頭帶著感情就不叫慈悲。慈悲跟愛是一樁事情,不同的,一個裡頭有感情,一個是有智慧,不一樣在這裡。所以我們從經上看到的,現在就要學到,我們居住在這個地球,沒有能力離開地球,地球之內的,我們統統照顧到;地球之外的,我們能力做不到,但是我們的心也想到、也念到,這就對了。

 

  因徹,徹字很重要。也很多人發心就是不徹,他發心很小,面很小,沒有能到全世界,只是一個地區,或者是一個同族,一個小範圍,不能到全世界。花果同時,花是因,果是果報,就是因果同時,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念頭才發果報就形成,這就是現代量子力學家他們也說到這個。賢首國師的《還源觀》裡頭三種周遍,裡面就有這個意思,念頭才生,周遍法界,出生無盡就是花果同時。但當精進,何願不得。我們自己只要方向正確、目標正確,努力精進一定會成就。「一切因果不離自心,無有一法居於心外」,這個道理很深,大乘教裡佛常講「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因為一切法是從心生,從心想生,所以沒有一法是在心外。我們要會用這個心,跟佛就沒有兩樣。佛是真正會用心的人,用得純正,沒有偏邪,用這個心成就了宇宙,成就了一切眾生。底下這一小段,「結歸自心」:

 

  【汝自思惟。修何方便。而能成就佛剎莊嚴。如所修行。汝自當知。】

 

  這個話說得非常之妙,這是世間自在王所說的,這些話都是佛說的。「下文連下三個自字」,這是第一句,『汝自思惟』,接著說『汝自當知』,後面一句『汝應自攝』。「世尊不直截作答,但直指三個自字,實是老婆心切,深意存焉」,這裡頭的意思很深。佛告訴他,你自己去思惟,修什麼方法能夠『成就佛剎莊嚴』,修什麼方法你自己曉得。從事上講你曾經考察過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你已經用了五劫的時間參觀、考察、學習,那怎麼做法你自己當然知道,這個就不必問佛了,你自己曉得。裡面真正的意思就是我們平常講的一句口頭語,心想事成,真正意思是這個;「一切法從心想生」,這佛經上常說。一心專注,哪有不成就的道理!就怕的是散亂心,那就沒有成就。你天天想一樁事情,你會得定,定久了豁然大悟,你就開悟了,一開悟什麼都明白。東方的教學、佛法的教學著重在開悟,是以開悟為修學的目標,不像西方人,西方人確實他們偏重在知識,佛法是偏重在覺悟。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學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註-127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四百一十三頁第一行,這是科,「結歸自心」,分三段,第一小段「自修」,第二小段「自知」,第三小段「自攝」。我們看經文:

 

  【汝自思惟。修何方便。而能成就佛剎莊嚴。】

 

  經文不長,這一小段有三個自,我們看念老的註解。「下文連下三個自字,首曰,汝自思惟」,接著說「汝自當知」,第三說「汝應自攝」。「世尊」,這個世尊是世間自在王如來,對法藏比丘說,沒有直接答覆他,而是指示出這三個自。念老在此地告訴我們,這三個自,「實是老婆心切,深意存焉」。老婆就是老太婆,老太婆心地非常慈悲、非常仁慈,對小孩愛護無微不至,用這個來做比喻。世間自在王佛就像一個非常慈悲的老太婆,對待法藏比丘,這裡面用意非常非常之深,用了三個自字。這什麼意思?我們中國老祖宗告訴我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就是這個意思。困難來了,行不通了,問題決定不在外面,而在自己,把自己管好了,外面問題就解決了。連夏威夷土著給人治病,不需要見到病人,病人距離你二、三千里之外也沒有關係,你就能夠把他的病治好。是什麼東西?就是這個自,祕訣就在此地。你看給人治病,病人的問題不在外頭,在我自己,我把我自己調理好,他就沒有問題了。這裡頭的道理知道的人不多。

 

  佛沒傳到中國來,我們中國老祖宗也知道,佛比我們老祖宗講得清楚、講得明白。我們老祖宗是點到為止,需要佛法加以解釋,我們恍然大悟。佛經上常講,一切法從哪裡來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是《華嚴經》上說的。整個宇宙一切萬物,包括我從哪來的,佛這兩句八個字講絕了,「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把它濃縮,更簡單的說,就四個字,「心現識變」。這是把事實真相給你說清楚了,解決的方法你就自己曉得了,心現的,解決方法在心,識變的,解決方法在識。心是真心,識是妄心,妄心、真心是一個心。你在這上下功夫,叫無事不辦,哪有不能解決問題的!法藏發的四十八願,你明白這個道理,你自然就成就了。老師這個指點高明到了極處。我們對經文這個意思看不出來,你看看古大德這些註解,黃念老都蒐集起來抄在這個本子裡頭,一看就明白了。

 

  要用真心,真心就是佛心,用真心的人就是佛,用妄心的人就是凡夫。十法界是凡夫,十法界裡頭有阿羅漢、有辟支佛、有菩薩、有佛,統統叫凡夫。為什麼?他不是用真心。所以天台大師稱這些佛,稱十法界的佛叫相似即佛,不是真的,他很像佛,他不是真佛。他為什麼很像佛?他用的是妄心,為什麼很像佛?他學佛學得很到家,經典他都念,經典上教他做的他真做,他依教奉行。你要不懂,沒有真實智慧,你看不出來,你以為他是真佛,他非常像真佛,他不是真佛。是不是真佛看用心,十法界的佛跟我們用的心是一個心,他用得正、用得純,他聽話,完全聽佛所說的,所以他很像。我們用偏了、用邪了,我們不聽話,隨順我們的煩惱,所以變成六道,就這麼回事。

 

  這三個自好!你要了解這三個自,你才曉得,世出世間一切法自己做主。你要是以為外頭有人給你做主,那是假的。十方如來都幫助我們、都加持我們,是不是他做主?不是,是我們做主,我們這個主做得對、做得正確、做得跟他一樣,他都來加持,就這麼個道理。如果我們自私自利、邪知邪見,佛能加持你嗎?我們正知正見、大公無私,念念都為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苦難眾生,這不就跟阿彌陀佛同心嗎?不求阿彌陀佛,他來不來加持?他來加持。為什麼?同心同德,他自然就來加持,不求就來了。如果我們邪知邪見、自私自利,只為自己不為別人,我們怎麼苦苦求也求不到,他也不會來加持。為什麼?志不同、道不合!這三個自的意思,深!深意存焉。你真正把這三個自搞清楚、搞明白了,那你就心想事成,你才真正把世尊在經上常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句話你明白了、你懂得了。

 

  所以,人生在世要為自己,什麼是自己?遍法界虛空界是自己,不是這個身是自己。遍法界虛空界是我們自性變現出來的,自性是自己。所以,法界虛空界跟自己什麼關係?一體。既然知道一體了,今天我們看到國內外許許多多的信息傳到我們這邊來,都講有災難。而化解災難,幾乎所有信息提出來就一個字,就是「愛」字。愛心能把災難化解,對不對?對,愛心裡頭沒有災難,自私的心裡頭有災難。我們這個經學到現在,雖然才學到第五品,在前面我們學到的「法藏因地」,阿彌陀佛給我們做出榜樣。你看看他是不是愛心?他愛誰?他愛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這一切眾生包括最高的等覺菩薩,最低的無間地獄眾生,還包括器世間,花草樹木、山河大地,他沒有一樣不愛。

 

  用什麼心去愛?用真心,他不是用識心。識心有分別,真心沒有分別;識心不平等,真心平等;識心不清淨,真心清淨。經題上「清淨平等覺」,那是真心,用清淨平等覺的真心去愛一切眾生,我們要學。毀謗我的人、污辱我的人、障礙我的人、陷害我的人,我要用什麼心態對他?是不是以牙還牙?我要來報復他、要怨恨他?錯了,完全錯了,那是什麼?那是你用妄心。如果用真心,真心是清淨平等正覺的慈悲心對待他,這是佛菩薩,這不是凡夫。為什麼?佛菩薩知道他跟我是一體。為什麼他有這麼多邪知邪見?他迷了,我覺悟了。他迷了做出很多錯事,我覺悟的要不要原諒他?要。不但要原諒他,我們將自己修學的功德迴向給他、加持他,讓他慢慢的明白了,他回頭,這一回頭都是佛。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文裡頭有說,五逆十惡,他造這麼重的罪。五逆,殺父親、殺母親、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幹這個事情,十惡全都幹了。這是什麼罪?無間地獄罪,必定墮無間地獄。只要他肯回頭,只要他肯認錯,只要他肯懺悔,相信這個法門,願意到極樂世界去,真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接引他。到達極樂世界,也作阿惟越致菩薩,不可思議!我們學佛學什麼?我們就是學阿彌陀佛這個真心、這個正知正見,以清淨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包括害我的。你看看,《金剛經》大家讀過,《金剛經》上有一段經文說,釋迦牟尼佛過去生中行菩薩道的時候,修忍辱波羅蜜,名字叫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那是無緣無故。割截身體是什麼意思?凌遲處死,不是一刀殺掉,是用刀在你身上一片一片的肉那樣把你割死,你說你多苦。忍辱仙人沒有怨恨,沒有報復的念頭,而且還告訴他,我將來成佛第一個度你。

 

  釋迦牟尼佛就是那個時候的忍辱仙人,憍陳如尊者就是歌利王。你看看,釋迦牟尼佛在鹿野苑度五比丘,第一個證阿羅漢的就是憍陳如,就是歌利王。沒有一點怨恨,說話算話,成佛頭一個度你。為什麼?感恩!殺他還有恩,感什麼恩?真感恩!為什麼?他來試驗試驗我忍辱波羅蜜是真的還是假的,他這一試驗,我是真的,真的忍辱波羅蜜。所以釋迦牟尼佛提前成佛,在千佛排列當中,釋迦牟尼佛是排列第五,彌勒菩薩是第四。結果就是因為歌利王割截身體這個忍辱的功德,讓釋迦牟尼佛提前成佛,排了第四,彌勒菩薩排下去了。不是壞事!你就曉得,別人毀謗我是替我消業障,找麻煩、障礙我統統是消業障,統統是增福慧。我們要走增福慧的路,不可以用情執的心、用分別心,要怨恨、報復就錯了。

 

  要知道彼此是一體,牙齒咬了舌頭,舌頭還要報復嗎?要不要把牙齒消滅掉?它為什麼不?一體!要知道所有一切叛逆的眾生跟我是一體,就像歌利王跟釋迦牟尼佛這個故事一樣,縱然被凌遲處死也沒有怨恨心,還是感恩,感謝他成就我忍辱波羅蜜,這是佛法。這就看你用的是什麼心?用真心就成佛了,要用妄心,這個深仇大恨我一定要來報仇,那好了,又到六道,兩個人在六道裡頭生生世世報來報去,沒完沒了。這大錯特錯!兩個人都可以成佛,現在兩個人都墮地獄,你走哪一條路?你看歌利王走地獄的路,佛不走地獄,佛不走地獄把他帶起來了,他也不墮地獄。這個對的,正確!懂得這個道理才曉得做人。中國人對「人」的解釋,人者仁也。仁裡頭是什麼意思?一個是愛人,一個是忍辱,能忍、能愛人,這才是個人;能忍,不能愛人,不可以。充滿智慧,沒有迷惑,對事情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所以佛在此地教法藏,『汝自思惟』,你自己想想『修何方便』。為什麼叫他「汝自思惟」?前面說過,他想建立一個修學完美的環境,就是極樂世界,這還沒修成,在想,向佛請教。因為他說,我希望我的世界在一切諸佛剎土當中是第一殊勝。佛滿他的願,把十方諸佛剎土統統現在他面前叫他看,叫他一個一個去參訪。四十八願是這麼來的,不是憑空想出來的,有憑有據。諸佛剎土裡面好的地方,他統統記得、記住了,我要學,我的世界將來統統有,不好的地方統統不要。前面講了,佛帶他參觀考察了二百一十億個佛國土,二百一十億不是數字,是代表大圓滿,這是密宗的表法。這部經裡頭有大乘有小乘、有顯教有密教、有宗門有教下;換句話說,這部經看起來是不大,意思非常圓滿,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這部經上統統都有。這個經是寶典,不讀這部經,那你要讀五種原譯本,五種原譯本很難讀。夏蓮居居士給我們做會集本,這個功德不可思議,無量無邊,讓我們省心省事,利益太大太大了,我們要知道。

 

  不能感情用事,不能分別執著,更不可以嫉妒障礙,那就造無量無邊罪業。我認識它,我明瞭它,我發心全心全力弘揚這部經典,那就是弘揚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的願望。諸佛的願望是什麼?是希望一切眾生趕快成佛,阿彌陀佛這個法門,就是可以讓一切眾生真正一生就成就。我們幹的是這個事情,不為自己,普遍為一切眾生疾速得度。所以,法藏比丘用了五劫時間,不是短時間,把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諸佛剎土都參訪到,我們今天講考察、講學習,他這個事情做圓滿了。所以自在王佛才說「汝自思惟,修何方便」,這個話不必問我、不必來找我,你自己知道。一切諸佛剎土裡美好的統統蒐集就好了,一切諸佛剎土不好的,不要就好了,你看就這麼簡單。將來你這個世界就可以超過一切諸佛剎土,所以『能成就佛剎莊嚴』。接著往下看:

 

  【如所修行。汝自當知。】

 

  你自己知道。日本峻諦法師於《會疏》,《會疏》是《無量壽經會疏》。峻諦,唐朝時候人,在中國留學,親近善導大師,他是善導的弟子,回國之後是日本淨土宗的祖師。日本人很難得,我們到日本去參觀,他們祖師堂裡頭,他承認善導是他們第一代祖師。所以他不稱始祖,他第二代,善導是第一代。祖師堂裡面供奉的祖師的像,頭一個是善導大師,他在旁邊。尊師重道,不忘師恩,這是現在人值得學習的。《會疏》裡面解釋這一句『汝自當知』,解釋的話說,「汝自當知者,例如法華三止說,其義深廣」,這句話的意思深廣無量,「不可容易說故」。「此說甚好」,這句話是黃念老說的,峻諦師這個註解註解得好。「彼經」,《法華經》,《法華經》上「止止不須說」,釋迦牟尼佛說這句話,「正是今經之義」。現在這個經上「汝自當知」,就是《法華經》上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止止不須說」的意思,同樣。可是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們還是不知道。下面接著引《六祖壇經》裡面的話,「六祖曰,密在汝邊」,也是這句話的意思。「古禪德曰」,禪宗的大德說,「汝自會取好,我不如汝」,也是這個經三個自的意思。你自會取好,你當然會挑選最好的,我不如你。這些話都是密意。

 

  我們看看天臺台大師講的三止,「法華三止」,這個資料是《佛學大辭典》裡頭的。這是「名數」,天台家對於三觀而立的三止。第一個是「體真止」,體是體會,真是真實。一定要曉得,佛在大乘教上常講,萬法皆空,那就不是真的。什麼東西是真的?自性不空,自性是真的。自性就是真心、就是真如、就是實相、就是法身、就是法性,名詞說得很多,都是說這樁事情,永恆不變。佛說的這些東西,現在哲學裡頭稱之為本體,宇宙的本體;也就是說它能生能現,宇宙是所生所現。但是能生能現的這個本體一直到今天沒找到,哲學家、科學家認為一定有,沒找到。佛法找到了,找到怎麼樣?說不出,沒有辦法說出來,也沒有辦法指出來給你看,它真在。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就在當下。為什麼說不出?它沒有形相,指示不出。自性它不是物質,我們眼耳鼻舌身接觸不到;它也不是心理現象,我們思惟、想像達不到;它又不是自然現象,它什麼現象都沒有,它就在當前。如何能把這個東西找到?佛說「唯證方知」。怎麼證?我們放下起心動念、放下分別執著,你就體會到了。只要你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你絕對找不到它。所以,我們說哲學跟科學永遠找不到,為什麼?他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是障礙。科學家、哲學家要不起心、不動念了,給諸位說他就成佛了,他就找到了。找到之後他也說不出來,找到的人跟找到的人在一起,他們會有會心的微笑,真的都見到了。

 

  中國,從佛法傳到中國來一直到現在,這兩千年當中,找到這個東西有多少人?我們估計不會少過三千人。它是真的,它不是假的,為什麼?不是一個人找到的,很多。禪宗《五燈會元》裡面所記載的,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一千七百多人,還有教下的、還有淨土宗的、還有密宗的。淨土宗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亂就找到了,事一心不亂沒有,理一心不亂找到了。這些人,見性的人,他們到哪裡去了?全到實報莊嚴土去了,也就是《華嚴經》上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四十一個等級的人他們全都找到了。所以他們生一真法界,不是十法界,十法界是無常的,有生有滅。諸佛如來的實報土都是這樣的人,就是都是找到自己的人,禪宗講自己「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你把這個找到了,你就不在十法界,你就常住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如來的實報莊嚴土。說如來的實報莊嚴土,就是自己的實報莊嚴土。在那個地方永遠不會起心動念,起心動念都沒有,當然沒有分別執著,這個世界才叫真正美好,一點缺陷都沒有。所以你要體真,體真就止了,止是什麼?止念頭。妄想止了、分別止了、起心動念止了,就這個意思。

 

  所以下面解釋,「諸法由因緣而生」,宇宙之間我們能看到的、能聽到的、能接觸到的,都是因緣生法。「因緣假和合之法體為性空」,一切法沒有自體,自體都不可得,所以說它性空。這個性就是體性,一切法的體性是空的,根本沒有這個東西。「止息一切之攀緣妄想者」,只要你把一切攀緣的心、妄想的心,妄想的心是起心動念,攀緣的心是分別執著,只要把這個東西止息住,我們講放下,跟這裡講止息是一個意思。你就能「證空理」,你就曉得佛說的萬法皆空這個空是什麼意思,你就能體會到了。你不能放下,你不懂這個意思,放下才真懂。沒放下聽佛講解,知道有這麼回事情,這個叫解悟,不是證悟。解悟怎麼樣?知道有這回事情,不得實用,用不上。如果真正明白了,你就用上了。用上是什麼樣子?就像歌利王割截身體,自己如如不動。割截身體有沒有痛苦?沒有痛苦。為什麼?他放下了,身體是假的,身體不是我。所以他的神智那麼清楚,他那麼自在,得受用。解悟不行,解悟你沒有放下,拿刀子割你,痛,真痛!因為什麼?你沒放下,真放下不痛。可見得真放下跟沒放下不一樣,真得受用。

 

  「空即真也」,這個空不好懂,空不是什麼都沒有,「是對於中觀之止」。中觀是什麼?空有二邊都不執著。執著有是凡夫,執著空是小乘,阿羅漢、辟支佛執著空,大乘菩薩空有二邊都不執著,心清淨。所以二乘雖然有放下了,他還執著個空,他還有個空,那個東西也是障礙,要空有二邊都不執著。止就是定,就是制心一處,這是把心放在真如上,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全放下了,是這個意思。這第一個。

 

  第二個叫「方便隨緣止,又名繫緣守境止」。前面這個很難做到,因為體真,體真就是開悟、就是見性,我們沒這個能力,我們見不了性。這個道理我們懂,我們做不到。但後面這兩個有辦法,它的標準就降下來了。你看方便隨緣,又名什麼?繫緣守境。「菩薩知空非空,停止於諸法幻化之理,分別藥病化益眾生者。知空非空謂之方便,分別藥病隨緣歷境謂之隨緣,安住假諦之理而不動,謂之止。是對於假觀之止也。」我們要從比喻上來說大家就好懂。菩薩學佛,知道空不是頑空,不是什麼都沒有。空,什麼都沒有,那你完全錯會了意思。體是空的,它遇緣能生萬法。你看惠能大師開悟,最後一句,「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自性是空的,為什麼能生萬法?可見得空是什麼?它沒有現象,它不是物質,它不是精神,也不是自然現象,叫它做空。可是它能現,它能現自然現象、能現物質現象、能現精神現象,它能現;雖然能現,所現出來的現象全是幻相。什麼叫幻相?假的。什麼是假的?它沒有實體,它不是實在的東西,全是假的。這個我們不好懂,我們覺得現前不都是實在的嗎?怎麼會是假的?我手摸得著、眼睛看得著,怎麼是假的?真的是假的。這個道理很深。佛說是假的,現代量子力學家證明出是假的。

 

  你看最近的科學發展大概八十年,不算很長,在二十世紀的初期,首先發現了原子。科學家用分析的方法,過去,細胞把它分析成分子,分子就是最小的;再從分子裡面去分裂,把分子再分開來看裡頭什麼東西,就發現原子,原子比分子就小。然後繼續不斷的把原子再分裂,看原子是什麼構造的,發現原子裡頭有電子、有原子核、有中子,這樣一層一層的分。到最近的三十年,發現了基本粒子,發現夸克,基本粒子有幾十種,夸克也有幾十種。再從這個裡頭再分,分成光子,現在講的量子,分成中微子。一個中微子多大?念老在註解裡頭引用科學家的實驗報告,一個中微子的體積是一個電子的一百億分之一,就是一百億個中微子合在一起是一個電子。電子我們肉眼看不見,圍繞著原子核轉的,那個樣子很像太陽系。這個是佛經上講的極微之微,這個東西不能獨立存在。

 

  它怎麼來的?這是物質現象,你能看得見,它是個物體,物質現象它從哪來的?它從念頭來的。所以科學家告訴我們,根據他們研究結果的報告,這個世間根本沒有物質這個東西,物質是假的。所有物質現象,基本的東西都是這些中微子,它聚集在一起,你看到好像是,它生滅很快。就是彌勒菩薩對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佛問他一句話,「心有所念」,我們一般人動個念頭,心有所念。佛問彌勒菩薩,這一念當中有多少細念?有多少物質現象?有多少精神現象?問這麼個問題。他的經文上的原話,「佛問彌勒,心有所念,幾念幾相識耶」,問這麼一句。彌勒菩薩回答,他說一彈指,一彈指時間很短,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百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我們中國人的算法是三百二十兆。這一彈指,三百二十兆個念頭,細念。每個細念裡頭都有物質現象,「念念成形,形皆有識」,每個物質現象裡頭都有精神現象。

 

  這是法相唯識學裡頭所說的,被今天科學家發現了,科學家看到這個現象。這個科學家是德國人,普朗克,大家曉得愛因斯坦,愛因斯坦的老師,是他發現的。沒有物質!物質是什麼東西?就是這些幻相交纏在一起,交纏在一起產生的幻相,是這麼回事情。它存在的時間多長?我們今天用秒做單位,以秒為單位。彌勒菩薩講一彈指,一秒鐘至少可以彈五次,彈得快的可以彈五次,那再乘五,就是一秒鐘裡頭一千六百兆,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這是它存在的時間。你看,馬上就滅了。為什麼看到現象?一個接一個,讓我們看花了眼睛,以為是真的,是這麼回事情,其實沒有。這是把物質現象搞清楚了,跟佛說的完全一樣。這是精神現象,物質現象是精神現象變現出來的,精神是物質的基礎。這也是普朗克說的,物質的基礎是精神現象。

 

  精神現象從哪裡來的?他們看到了,說突然發生,立刻就消失,速度太快了。他們看到這個現象佛經上有,佛法講這個現象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佛經上都有。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速度很快,我們捉拿不到。所以彌勒菩薩結論上講,「念識」,念是起心動念,識就是精神現象,「極微細不可執持」。任何一個人你沒有辦法掌握它,你沒有辦法去保持它,做不到,它的速度就是那麼快。我們看到這個現象,讓我們想起我們電影的幻燈片,這是從前,現在電影是數碼,不用這個,這是從前老的電影片。放在銀幕上我們看到電影,實際上電影是什麼?是一張一張的幻燈片,用光打在銀幕上。它的速度,一秒鐘二十四張,我們看銀幕就好像是真的一樣,就把我們欺騙了。現在我們擺在面前的也是這種幻燈片,一秒鐘多少張?一千六百兆,你能知道它是假的嗎?跟這個道理完全一樣。我們把電影誤會以為是真的,一秒鐘才二十四張,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景觀是一秒鐘一千六百兆次的生滅,它太快了。所以科學家講,所有現象交纏在一起、糾纏在一起,你沒有辦法分辨。

 

  科學家今天發現這個,了不起!這是佛在經上講過的,佛說用我們的意識,就是思想,第六意識跟第七識。第六識的分別,第七識的執著,這兩個都是管思想的,一個是思,一個是想。思是第七識,末那,想是第六意識,打妄想,就這兩樣東西。思想在佛法講是兩個,一個第六識、一個第七識,是兩個。它們所緣的力量太大了,它對外能夠攀緣到宇宙,宇宙的邊緣它能攀緣到,對內能夠緣到阿賴耶。阿賴耶就是三細相,就是物質、精神跟自然現象,從哪裡來的它能緣得到。現在科學家緣到了,物質講得清楚,跟佛一樣,精神講得沒有佛講得清楚,自然現象也都沒講得清楚。佛經是高等科學,科學所講的出不了佛經的範圍,佛經上所講的,科學還沒有做到、還沒有發現。

 

  科學家講的能量就是阿賴耶的業相,他講的信息就是精神現象,是阿賴耶的轉相,物質現象是阿賴耶的境界相。如果從四分上來說,能量是阿賴耶的自證分,阿賴耶的自證分是能量,信息是阿賴耶的見分,物質是阿賴耶的相分。所以科學家能夠做到這裡。宏觀宇宙,研究宏觀宇宙的,他的報告說,用現代最先進、最精密的儀器去觀察,實際上只能觀察全宇宙的百分之十,還有百分之九十不見了。這是宏觀宇宙的報告。微觀世界的這些量子力學家,他們的報告就是阿賴耶的三細相。我們都知道。宏觀宇宙,百分之九十的宇宙不見了,到哪裡去了?他不知道,我們知道。到哪去了?用淨土宗的說法,它回常寂光了。回常寂光你怎麼知道?你找不到。為什麼?常寂光裡沒有現象,沒有物質、沒有精神、沒有自然現象,你當然找不到它。換句話說,科學家能夠找到實報土,他找不到常寂光。

 

  我們相信,科學再有二、三十年的進步,肯定會承認佛教是高等科學,不再是宗教,釋迦牟尼佛是大科學家。方東美先生當年介紹給我的,釋迦牟尼佛是最偉大的哲學家,現在我們發現釋迦牟尼佛是科學家。他一生所講的,我們把它分為五大類,五個科目,倫理、道德、因果,這三種是普世教育。教人做好人、行好事,能夠帶給人身心健康,家庭幸福,事業輝煌,社會安定,天下太平,能達到這個目的。再向上提升,那就是科學跟哲學,都到了登峰造極。了不起的大學問!沒人知道,真可惜。

 

  我在年輕的時候對哲學產生了愛好,老師教我,不讓我到學校去,要我每個星期天到他家裡。他家裡小客廳,一張小圓桌,一個老師、一個學生,他這樣教我,每個星期兩個小時。我們沒有繳一分錢的學費,為什麼?大概是發現一個對這個真的喜歡的人,那就教真的。學校大概不是教真的,我想到學校旁聽,他告訴我,現在的學校,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他說你到學校會大失所望。這個話大概也包括方老師在內,老師在學校教書大概也是很隨便、敷衍了事。為什麼?學生不認真學習,所以老師教的意願沒有了。為什麼還要教?為生活,要吃飯,為鐘點費、為工資,為這個,不能不教,很馬虎就是了。學生幹什麼?學生來混文憑、混學歷,都不是真幹的。現在是六十年之後,恐怕比那個又要往下墜落了。

 

  佛法真是好東西,我要不是遇到老師,怎麼會知道,這麼好的東西。在世界上,我們中國古人說,打著燈籠也找不到。到哪裡去找?就在眼前,就不識貨。經典裡面給你所說的世間法、出世間法,沒有一樣不能解決的,而且都是給你圓滿的解決,沒有後遺症的解決,多高明,多難得!這麼好的東西不學,那你可有罪受了,那就有災難了。佛法的手段,先就教你止,止的意思就是放下。你真正能放得下,頭一個放下自私自利,這是所有障礙的根本原因。一切錯誤的原點就是自私自利,決定不能搞自私自利,搞自私自利你就決定脫不了六道輪迴,生生世世在這個裡頭好可憐,不能不知道。你真正契入佛法之後,你才曉得真自在、真快樂。

 

  我們中國人常說「仁者無敵」,仁慈的人、仁愛的人,仁是二人,想到自己會想到別人,推己及人,懂得愛自己、愛別人,已經是非常了不起。《弟子規》上講的,「凡是人,皆須愛」,這是仁者。沒有敵人,沒有敵對的,沒有對立的,已經很不得了,何況是佛!佛比仁者高一百倍都不止。所以人天尊他為佛,佛是什麼意思?就是中國人講的聖人,大聖人。是誰?就是自己,不是別人。自己本來是佛,你只要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就成佛了,你的智慧、你的德能、你的相好就跟他一樣。所以這個地方用三個自,不是別人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要放得下,這三個自就是叫你放下。

 

  所以又名繫緣守境,用我們淨宗現在的方法,繫緣是沒有離開緣,沒有離開這個世間,沒有離開一切人事物。守境,我們守住阿彌陀佛,我們的境就定在阿彌陀佛上。心是阿彌陀佛的心,念是阿彌陀佛的念,幹的是阿彌陀佛的事,阿彌陀佛什麼事?幫助一切苦難眾生。方方面面什麼都幫助,沒得吃的我幫助你,沒得穿的我幫助你,你迷惑顛倒我幫助你,沒有一樣不幫助,全心全力幫助你。我哪有這麼大的能量來幫助你?尤其是吃的穿的,奇怪了,愈幫助愈多,這個我們自己都有經驗。

 

  一九九八年、一九九九年我在新加坡,住在居士林,我教李木源居士。一九九八年我在那裡過年,他有三天,初一、初二、初三,在中國舊曆年,供養大眾,就是二十四小時到居士林吃飯不要花錢的,隨便去,統統有得吃,自助餐。晚上的時候都有麵包、牛奶、熱的點心,二十四小時供應,免費的,三天。我跟李木源居士說天天要做,他就真幹了。頭一個月大概拿了一些錢,到第二個月就不要拿錢了,各方面送米的、送油的、送菜的,送得太多了,吃不完。每天吃飯一千多人,星期天、假日差不多有四千人。很多人來做義工,都自動來的,不曉得從哪來的,做義工,送米、送油,送這些東西。這個東西不能留,留了它就壞了,特別是蔬菜、米。我就教他,新加坡有很多宗教,許多宗教辦得有養老院、孤兒院,還有學校,這些慈善事業,我說打聽一下我們都送。每天我們搞個小卡車,多下來的全部都送。跟所有宗教結了善緣,常常送禮,這就結了善緣,以後宗教就團結起來了,對他有好處!天天送,真的愈送愈多。

 

  不怕布施、不怕沒有,我全心施掉這叫清淨,我布施還留一點,不清淨。真的,要相信佛的話,為什麼?性德流露,永遠沒有止境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從自性,全是從自心自性裡頭流出來,包括物質亦復如是。如果說是像你們有土地自己來耕種,你們這些植物長得比別人好,收穫比別人多。為什麼?你們是布施大眾的,諸佛菩薩加持,鬼神都來幫忙,歡喜!他自然來幫助你。這都是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繫緣守境,「菩薩知空非空,停止於諸法幻化之理」,這個理他守住了。理是什麼?萬法皆空,萬法無常,了不可得,這個道理清清楚楚。清楚有什麼好處?自私自利的念頭斷掉了,對於一切萬法控制的念頭沒有了,佔有的念頭沒有了。為什麼?它是假的、空的,就像你看電影,你能控制得住嗎?控制不住,可以欣賞、可以享受,不能控制,不能佔有。菩薩懂這個道理,所以他在世間非常自在、非常快樂,全心全力幫助別人,沒有控制的念頭,沒有佔有的念頭,沒有支配的念頭,得大自在。心裡面止於這一句佛號,決定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幹什麼?去深造,讓我們的智慧更高、本事更大,將來救更多的苦難眾生,這是本意。常常想到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四十九年跟我們表演的,那就是現在大家求的物質方面的,物質方面不能貪,適可而止,不要有貪心。貪心是什麼?貪心是餓鬼道,不是好事情;沒有瞋恚,不發脾氣;沒有嫉妒,你就不墮地獄道,把三惡道的緣全斷掉。不愚痴,我天天聽佛講經、天天接受佛的教誨,不墮畜生道,三惡道就堵住了。一心念佛求生淨土,超越十法界,你怎麼會不快樂,怎麼會不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在這個世間,一切財物的布施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什麼?目的是法布施,幫助他開悟,幫助他明白事實真相。這個功德大,這個功德不是財布施能相比的。他真正覺悟、真正明白了,他成佛了,他又度多少眾生,都是不可以計量的,太大太大了。

 

  如果不講經,佛法就沒有了,怎麼能不講經!中國在過去,儒釋道都講,朝朝代代這些帝王,都禮請三教的大德到宮廷裡頭講學,皇上帶著嬪妃、文武大臣來學習。用這個建立朝野的共識,得到太平盛世,國家富強興旺,人民生活幸福美滿。那些真正修行人、真正有道德的人,他不要名聞利養,他每天粗茶淡飯足夠了,衣服能穿暖,有個小地方避風雨他就知足了,他知足常樂,他幸福無比!跟這些人在一塊,德行增長、智慧增長,所以有高人出現。現在大家對這個疏忽了,沒有人學習,沒有人真修,變成儒釋道都沒有人才,社會才這麼亂,日子過得這麼辛苦。這些道理我們都要懂得,災難是一切不善的念頭、不善的業所感得的。

 

  我們希望年輕人,三十歲以下的這都是年輕人,真正發大心。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好好的學佛、學傳統文化,來幫助國家、幫助政府安定社會,來創造世界和平。這就是佛菩薩的事業,這就是聖賢事業。用什麼方法?教學,這個要記住,做官不行。釋迦牟尼佛不做國王,教學,只有教學能辦得到。領導,自然有大福德人去領導,教學的人幫助領導的人就夠了。跟領導的人是師生的關係、是朋友的關係,這個多圓滿。像古代,你看儒釋道三家的聖賢,國家都封為國師,帝王自稱弟子,他們跟這些人師生關係。跟這些三教的學人是同學的關係,一心一德,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究竟離苦得樂,一定要幫他開智慧,因為苦是迷惑造成的,樂是覺悟造成的,只有教學才能幫助人離苦得樂,這一生幹這個事情是最有意義的。不但幫佛教,還要幫世間所有宗教,希望他們都能夠恢復教學。宗教的經典至少都是教倫理、教道德、教因果、教你不要做壞事,沒有一個宗教不教人孝順父母、尊敬尊長,統統都有,哪個宗教經典裡都有。所以宗教是好教育,要維繫、要幫助它發揚光大,要獎勵這些傳教的教士。

 

  所以,這個隨緣的意思好,恆順眾生,隨喜功德。自己的心住在阿彌陀佛上,心無二念,沒有別的願望,就這麼一個願望,求生淨土,親近彌陀,做阿彌陀佛的弟子,跟在阿彌陀佛的身邊,我們就滿足了。「停止於諸法幻化之理」,這個理清楚、明白、不動搖。「分別藥病化益眾生」,這教化眾生、社會,這社會眾生有些什麼毛病,要用什麼藥去治他,這個要幫助眾生。現在眾生的病,是把自性裡面的德行統統忘掉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違背了性德。性德是什麼?老祖宗說得清楚,老祖宗說的是性德,不是他自己的創造,不是他自己的發明,這個要搞清楚。現在的人是自大,不服人,瞧不起古人,認為古人都是落伍的、古人都是迷信的、古人都是搞封建的,這些想法、看法錯了。你對於古代文化有沒有去研究?你知道多少?你怎麼可以隨便批評?古人不說別的,古人心地清淨,這一點我們就比不上他。我們現在心多亂,妄念多少!古人妄念少,心地清淨,他生活單純,他沒有太大的奢望,都能夠安分守己,而且都能照顧別人。

 

  不算太久,七十年前,中國跟日本打仗,我們那時候是學生,小學生、初中學生,我們流浪逃亡,走到任何地方都是陌生的。可是當地的人民都會照顧我們,我們沒得吃的,他做東西給我們吃;看我們受凍的,拿幾件衣服給我們。現在沒有了。抗戰期間,我們是流亡學生,跟家庭離散,消息都沒有,國家收留我們,辦國立中學來收留這些流亡學生,在後方念書。老師跟學生就跟父子關係一樣,感恩,一輩子不會忘記。老師把我們像自己兒女一樣關懷照顧,同學跟親兄弟姊妹一樣,這種情現在沒有了,我們還能享受到。這是什麼?這是中國傳統,在那時候還剩那一點點,愈往上面去,人心、人情愈濃厚,過的是真正人的生活。人愛家、愛親戚朋友,真的彼此互相關懷、互相照顧、互助合作,確實是親愛精誠。這是老祖宗世世代代相傳的。八年抗戰,勝利之後沒有了,學外國人的,中國人喪失自己的民族自信心,什麼都是外國好,向外國學習,這錯了。現在外國人走投無路,希望向中國古人學、向印度人學,去找古文化。

 

  中國教育基本的東西是什麼?給諸位說就一個字,五倫裡頭「父子有親」,中國人叫「止於親」。這個親是親愛,這個親愛是天性,不是哪個人發明的,不是哪個人創造的,不是,天性。我在前幾年,有一次在日本開會,聯合國的和平會議,在日本岡山召開的,我參加過兩次。第一次我在那邊,日本那邊學佛的同學大概有十幾二十個人,他們陪同我、照顧我。有一次我們散步在路上,有個年輕的媽媽推著她的小兒子,四個月,放在小車上推著,我們一起走。我突然停下來,我說你們大家來看,看什麼?父子有親。你看看這個母親對她的兒子,兒子雖然不會說話,你看他眼神、看他表情、看他動作,他多愛他的媽媽。沒人教,天性!這是什麼?這就是父子有親,你在此地看到了。

 

  中國傳統教育,發源點就在這個地方,這老祖宗發現的。教育第一個目標,就是希望這種親愛,是天性這種親愛,能夠在一生當中永遠保持而不失掉,這是教育頭一個目標。第二個目標,希望把這個親愛發揚光大,能夠愛你的家族、愛你的兄弟姊妹、愛你的親戚朋友,把它發揚光大。愛你的鄉里、愛你的族群、愛國家,到最後,「凡是人,皆須愛」。中國幾千年的教育是愛的教育,這個教育是家庭負責任。中國這個族群,在全世界做了很多好事,沒有人不敬佩的,中國人真的是大公無私。鄭和七次下西洋,帶的軍艦,最多的時候將近兩百艘,最少的時候也有六、七十艘軍艦,幾萬人航海,沒有侵略任何一個國家,沒有佔領人家一個地方。西方三支軍艦,馬六甲的人說就把馬六甲佔領、掠奪。中國來了那麼多,完全是送禮,教大家農耕的技術,都歡喜!所以馬六甲,你看每一條街都有鄭和廟,對他念念不忘。中國人是好人,不是壞人,跟人家交易總是多給別人,對人家總是很厚道。那要是外國人,鄭和那一支軍隊走遍全世界,那中國殖民地不知道有多少。中國人不幹這個事情,不是傻瓜,積的厚德。在今天這個大災難,我們要有信心,祖宗之德,中國不會滅亡。

 

  中國有災難,災難是什麼原因?不聽老祖宗的話,完全違背老祖宗,老祖宗大概要有一點懲罰,這人之常情。老祖宗總是愛護自己的後裔,不會叫他滅絕,這是我們堅定信心不會改變的,中國文化決定會傳遍全世界,現在已經有了徵兆,《群書治要》。我們這一宣傳,在國際上一宣傳,產生很大的影響力,大家都迫切要求英文的翻譯本。我們現在第一冊翻出來了,現在正再審查,本來是這個月可以出來了,希望再仔細的審查,希望翻得更圓滿、更好,延後兩個月出版。我說好吧!希望它盡善盡美,頭一炮要打響。這個東西出來之後,就大量印送到全世界,全世界人都學中國文化。所以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我現在看來看去是中國《群書治要》的世紀。真好,我們看了真歡喜。這個書剛剛翻譯,還沒有修改,馬哈迪長老就等不及了要看,稿本,底稿送給他看。還有馬來西亞現在的首相納吉,他邀我到他家裡去作客,我也帶了這個稿子,沒有翻完的,一部分送給他。他歡喜,他講話的時候就引用了。

 

  所以中國年輕人要認真努力,不但救國家,也救了全世界,這好事情。所以,知道病,知道藥,《群書治要》是一服良藥。唐朝這個朝代治理國家都用這部書,當時各級領導的官員都要讀,必讀之書。現在我們讓老師帶著廬江以前這批老師們,在馬來西亞給這部書做註解,注音、註解,再翻成白話文。然後從白話文再翻成英語,翻成外國文字,先翻英語。現在馬來西亞再翻成馬來文,慢慢向國外去流通。

 

  第三個,「息二邊分別止,又名制心止」,這就是佛法講的制心一處,就是制心止。這個話佛說了好幾次,「制心一處,無事不辦」,這個非常重要。「第一止偏於真,第二止偏於俗」,這是二邊都不偏的,息二邊分別止。「俱不會於中道」,俱是二邊都離開、都不執著。「今知真非真,則空邊寂靜。知俗非俗,則有邊寂然。即息真俗之二邊,而止於中諦者。是對於中觀之止也。」這是我們如何從俗歸真,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曉得真假都是個概念。我們沒有這個概念,心就恢復到清淨、恢復到平等,這是如來的境界、是法身菩薩的境界,他們的心真清淨。清淨心裡頭沒有眾生,也沒有佛,有佛也不清淨,自性清淨心裡頭沒有佛,這個要知道。無佛無眾生,眾生跟佛都是從妄念上出來的,沒有妄念了,佛跟眾生都沒有,多麼清淨。沒有分別就沒有高下,就是平等的。

 

  諸佛如來、法身菩薩在我們這個世間,他所表現的,這三種是統統具足。跟我們往來,他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而他自己的立場,如如不動。真的沒有起心、沒有動念,起心動念尚且沒有,哪來的分別執著?他沒有!我們從這兒就明白了,他心只生智慧,不生煩惱。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怎麼會生煩惱?自性智慧往外透,變成對我們凡夫的性德。給諸位說,我們老祖宗講的五倫,父子有親、夫婦有別、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是什麼?人與人的關係。關係比什麼都重要,不懂關係,社會就亂了,一定把關係搞好、關係做好。父子的關係一定要親愛,夫婦的關係一定要負責任,兩個人有不同的任務,夫義婦聽。有別,是維護家族任務不一樣,過去男子負責家庭經濟生活,他要出去謀生;太太在家裡,她要負起教學的工作,要把兒女教好,所謂相夫教子。你家裡能不能出賢人,能不能出聖人,關係在母親,母親會教,兒女就變成聖賢。

 

  所以在中國過去,教學當中,教女孩子比教男子嚴格,為什麼?女孩子是聖人的一個因素。國家能不能出聖人,是女孩子的事情,女孩子懂得教育她的子女,家裡出聖人。周朝開國,文王、武王、周公都是大聖人,媽媽教出來的。他們家裡祖孫三代都了不起,祖母太姜、他的母親太任、他的媳婦太姒,三個都會教,所以家裡出大聖人。建立政權,維持八百年,中國時間最長的周朝八百年,得力於這三個婦女。所以中國婦女在古社會裡頭不是沒有地位,有崇高的地位,家庭需要她、國家需要她。

 

  所以中國文化不能不學,不學你什麼都不懂,產生許多沒有必要的誤會,這是錯誤。中國東西太好了,學了之後你真的產生感恩之心,你會愛國家、愛民族。你不認識它,你輕視它、小看它,這個錯誤!真正了解、明白沒有不愛國的,不愛國家的是對於自己國家文化一無所知。我們疏忽傳統文化兩百年了,要把它恢復起來也得要兩百年。我們只能夠把這個薪火保持住,別叫它滅掉,發揚光大我們看不到,我們下一代也看不到。好好的保存,我們這一生能傳二、三個人不錯了。

 

  將來你們辦佛學院,我希望佛學院只招二十個學生,不要招多。不招生,有好的人介紹過來,不招生。二十個學生,十個是正科生,十個旁聽生。基礎教育一定要嚴格督促,儒釋道的三個根,出家人還要加上《沙彌律儀》,四個根,一定要做到,不做到的請他離開。還有文言文,語文的一個根,要背一百篇古文,時間兩年。一個星期背一篇,兩年要熟背兩百篇古文,不能背誦的就被淘汰掉了。因為你讀古文,經典都是古文寫的,你才有能力直接跟古人學。要靠翻譯成白話文,等於說別人吃的東西吐下來餵你,不是味道,變味了。學文言文,直捷的,味道純,才能學到東西,這個一定要堅持。學生不在多,三個、五個不少,十個、二十個不多,不能超過二十個。守住印光大師的教誨,道場的人數別超過二十人,人多我們的精神、力量都分散了,很難做到,所以人少好教。真正人才出來一個,抵一百個都不止,我們要真正出人才,為國家增光、為佛教增光。

 

  好,今天時間到了。


淨土大經科註-128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四百一十四頁第一行:

 

  【清淨佛國。汝應自攝。】

 

  這是第三句,第三句又看到『汝應自攝』。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峻諦師繼曰」,就是接著再又說「此含三義」,世間自在王說了三個「自」,這裡頭含三個意思。「謂一、法藏菩薩宿殖深厚,高才勇哲,與世超異」。這第一個意思是講法藏菩薩不是凡夫,過去生中修學的根柢非常深厚。所以許許多多的大德認為他是地上菩薩再來的,我們也能夠相信他是古佛來應化的。因為阿彌陀佛跟釋迦牟尼佛在久遠劫之前,他們兩個是同學。這就說明,釋迦牟尼佛到我們這個地球上來應化,《梵網經》上,他說這一次來示現是第八千次,釋迦牟尼佛常到這兒來,不是真的在這裡八相成道,那是表演給大家看的。於是我就想到阿彌陀佛在西方搞極樂世界,也像釋迦牟尼佛一樣,他早就成佛,他在那裡示現建一個極樂世界,幫助十法界一切佛剎裡面的六道眾生,讓大家快快成佛。古德這個說法我也相信,真有此可能。所以佛的境界我們沒有辦法猜測,太深了。慈悲到了極處,看到眾生這麼苦,沒有能力斷煩惱,沒有能力消業障,哪一天才能成佛、才能離苦得樂?所以這些如來看在心裡不忍心。用這個方法都能講得通。宿殖深厚,高才勇哲,與世超異,這前面我們介紹過的。

 

  「淨佛國土之事,久既洞達」,他早就知道,淨佛國土,要想這個世界清淨怎麼樣?現在我們都知道,老祖宗說過「建君民,教學為先」,要天天講經、天天教,人不就都教好了嗎?這個國土不就清淨了嗎?所以你看看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天天講經教學,沒有一天中斷的。這個示現我們要留意,我們要知道學習。佛教是教育,教育有不上課的道理?學校如果不上課,都搞些祈禱,搞別的東西,這還像個學校嗎?學校一定要上課。我們要承認宗教是教育。中國宗教這兩個字太好了,外國人宗教傳到中國來,翻成宗教兩個字,這不是中國人翻的,日本人翻的。日本人是繼承了中國文化,他們跟西方接觸比我們早,大概早兩百年,我們中國接觸西方是從日本間接介紹過來的,所以我們比日本晚兩百年。也非常幸運,日本人把中國傳統丟掉了,丟掉了四百年,我們丟掉兩百年。

 

  這樁事情,我到日本去講經才搞清楚,他們才告訴我,日本的法師聽我講經,告訴我,他們寺院四百年前也是經常講經教學。但是最近四百年沒有了,接受西方文化,佛教衰了。中國是疏忽了兩百年,前一百年慈禧太后開這個端,開得不好,所以這個都是造地獄罪業。她執政,我相信她的文化水平不很高。滿清從開國,幾乎每個帝王沒有中斷過,經常禮請儒釋道的大德在宮廷裡面講經教學。乾隆時代編的《四庫全書》,裡面有講義,就是這些大德在宮廷裡面講經,有講義,我都看過,是真的,不是假的。我是特別到裡面去找,找《論語》,看那些人在宮廷裡頭怎麼個講法,資料都有。對於傳統文化不是表面上尊敬,他真學,這些皇帝對儒釋道的經典都通。最通達的是雍正,誰都不敢騙他,他全知道,真正的是佛門弟子,他要不做皇帝,出家是高僧大德,通宗通教、顯密圓融,真了不起!所以歷代皇帝都封很多國師,文武百官都學,社會安定,真正稱得上太平盛世。慈禧把這樁事情廢除,就宮廷裡頭請講經的,她不講了,所以我們就覺得她的水平不高。

 

  不講經了,有很多問題不能解決,在以前這些國師都是她的顧問,請他們來商量。慈禧太后找誰?駕乩扶鸞。她真搞迷信,扶鸞是慈禧太后提倡的,問神,事情不能解決,請乩問神,由神來決定,亡國了。自稱為老佛爺。以前的皇帝都是佛門弟子,佛是本師,她自稱老佛爺,把佛菩薩降一級放在她下面,你說這個罪多重。她這麼一做,文武百官對聖賢之道就疏遠了,就不是從前那麼尊重,尊重的心就衰了,老百姓慢慢距離愈來愈遠。到滿清亡國一百年大幅度的衰了。

 

  滿清亡國到民國,民國就沒有人理,儒釋道三教叫它自生自滅,政府不尊重。那個時候是亂世,軍閥割據,到民國十六年才統一,統一一直是形式,實際上地方軍閥的權很大,所以是個亂世。接著之後跟日本抗戰,八年戰爭打下來之後,傳統文化就沒有了,沒人再說。滿清末年說的人有,做的人沒有,還有講的,沒人真幹,到民國年間講的人都沒有了。所以我們從小只聽說和尚念經,沒聽說講經的,到台灣去聽說還有法師講經,感覺到很驚訝、很奇怪,怎麼還有講經的,經還有講的?然後才知道釋迦牟尼佛在世天天講經。我們今天讀這個本子,這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天天講經,沒有一天空過的,我們才知道,教育。

 

  所以宗教這兩個字,用中國人的解釋,宗是什麼意思?宗是主要的、重要的、尊崇的,有這三個意思。你看每家的祠堂,紀念老祖宗的叫宗祠,這是一個家庭裡頭最重要的,就是祠堂,慎終追遠,民德歸厚。人人不忘記老祖宗,尊重老祖宗,對父母怎麼會不孝!教孝就這一招教的,你看祖宗那麼遠的都還尊重,念念不忘,眼前的父母、祖父母一定孝順。祠堂沒有,孝就沒有了,把孝的根都拔掉,太重要了。中國你看幾千年這些歷史,民間三個建築是中國社會最重要的設施,第一個就是祠堂教孝、教倫理,第二個孔廟教道德,第三個城隍廟教因果,就這三樣東西。所以老百姓都變成好人,都規規矩矩的。這三樣東西哪一個帝王不尊敬、不提倡?你要不提倡社會就亂了,你怎麼治法?城隍廟,我小時候母親到城隍廟燒香帶著我,去看閻王殿就告訴我,你看這做什麼壞事受什麼刑罰。印象非常深刻,一生都不會忘記,有一個惡念、做一樁壞事,想到城隍廟就不敢了。

 

  所以倫理道德,人是羞於作惡,就是不好意思作惡,做壞事良心不安,有這麼大的力量。因果就更大,知道因果不敢作惡,有報應,善有善果,惡有惡報,不敢。就這兩樣東西社會就安定、就擺平了,不要用警察,用不著什麼法律,老百姓不懂法律。你講因果、講孝順、講道德他懂,所以這重要的教育。宗教,宗是這三個意思。教也有三個意思教育、教學、教化,宗教連起來就是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這個意思多好。換句話說,那是做人不能不學,不接受宗教教育還得了!你還接受什麼教育?最重要的教育,主要的教育、最重要的教學、最尊崇的教化,這意思真好。我們把中國宗教這個意思,跟許許多多宗教介紹,沒有一個不歡喜的,都認為自己是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這就是中國文化影響了所有宗教。每個宗教都能接受這個定義、這個說法。但他真幹,那不學不行,不教不行,真正知道了,那就得要把它做出來,真正把這個教育辦好。這是宗教裡頭的傳教師不能疏忽的一樁事情。

 

  去年十月,天主教教皇邀請我參加他們一個活動,也是為世界和平祈禱的一個活動,教皇親自主持的。我本來不想去的,結果想想,前年跟他見面勸他搞宗教教育,今年他找我,再去一趟,希望提醒他,希望他能真幹。所以這一次見面,我就想到在今天宗教教學也要搞實驗點,像我們過去在湯池搞的這個東西一樣,搞成功大家相信,沒有做出個樣子出來人家不相信。所以我就想到梵蒂岡。這次見面我就向他請教,梵蒂岡的面積多大?我本來以為有一百個英畝,沒有想到,他告訴我只有五十英畝。五十英畝多大?一畝合中國六畝,五六三百畝,梵蒂岡就這麼大,三百畝地,那也是個小國家,有教皇!我說居民多少?不到一千人,教廷居民不到一千人。我就說小很好,容易搞,希望你在梵蒂岡這個地方,落實天主教的精神、落實天主教的文化,讓全世界的人到梵蒂岡來參觀,就是到天主教的天堂,真正來看看天堂生活是怎樣的,這個重要,做出來。然後我就問他,羅馬不大,羅馬有多少教堂?他告訴我,四百多個教堂。每個教堂就是一個學校,四百多個學校,如果每個學校裡頭都有講經教學,羅馬還得了,羅馬就變成這個地球上的天堂,你要把你的宗教做出來。如果天主教這樣一帶頭,每個宗教都會搞一個實驗點,讓大家來看,宗教在這個世界社會的影響馬上就提升了。

 

  所以我勸大家,因為這次去有不少的宗教,都是宗教領袖、宗教很有影響的人,一定要回歸教育。我說你們看,耶穌在世他講不講經?講不講道?講,常常講,他只講了三年被人害死了。摩西在世講不講?你展開《新舊約》,很多都是摩西講的,不講哪來的經典!釋迦牟尼佛不講經,哪有《大藏經》?經典就是他講的。你們《聖經》是耶穌、摩西這些先知們講的;穆罕默德講了二十七年,《古蘭經》是他講的。每個宗教創教的人都是社會教育家,沒有一個不教學,為什麼?這是宗教的本質,我們要認識清楚。我們不能把路走偏、走邪了,他們沒有過失,我們有過失。他們路是正道,我們走歪了、走邪了。哪有不講經的道理!

 

  可是現代佛教,我出家的時候,許多老法師對我們很愛護,勸我們趕緊把經懺佛事學會,別講經。我說為什麼?講經沒人供養,會餓死。我不是為搞經懺出家的,我是仰慕經典出家的,不學經那怎麼可以?這個出家有什麼意思?所以我走我自己的路子,這跟他們就產生矛盾,寺廟不收容,搞得最後真很慘,台灣每個寺廟都不能容納。搞得逼著我只有兩條路,一個就是聽話趕經懺佛事去,另外一個就還俗。在這個非常困難的時候,我遇到韓館長,過去講經她是我的聽眾,很忠實的聽眾,聽經還做筆記。我把我這個事情告訴她,她們非常驚訝,到第二天她來找我,她跟她先生商量,把她先生帶來一起來看我,到她家去參觀。我那個時候住在法藏蓮社,在法藏蓮社講經,逼著我要下決定,沒有法子。我把我這個事情告訴她,她讓我到她家去看,她家裡是個兩層樓的小房子,也不很大,樓上有兩間空房間,她說你能不能在我這住,我們護持你講經不要中斷,我們租場地講經,借場地講經。這樣子我的講經沒有中斷過,我在她家就住了十七年。沒有她的幫忙我大概可能是還俗去,我不會去搞經懺佛事,這個路就走不通了。為了這樁事情,我把她夫妻兩個帶到台中見老師,老師同意,我決定搬到她家裡去暫住。

 

  沒想到住十七年,我們自己才有一個圖書館。大家捐了一點錢,買一個小地方做講經的講堂,我們定個名字叫華藏圖書館。雖然很辛苦,但是很快樂,我們不拉信徒,我們不要錢,我們講經不收錢的,所以真難!但是沒餓死,也沒凍死。沒有想到,到晚年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很多同學知道我,我沒有背景,沒有學歷,初中畢業,也沒有經歷,又沒有後台,沒有背景,有錢的人都不認識,有地位的人也不認識,是這樣起家的。在那個時候誰瞧得起你!就是對於經教愛好,天天學習,天天跟大家分享。我出家只有一個人贊成,方東美先生,我穿了這出家衣服去看他:你真幹了?我說:是,老師說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怎麼不幹!好。就他一個贊成。其他的朋友、同事、同學,認識的人看到:你學佛可以,不能這麼迷,怎麼會迷到這個樣子?說我迷信。可是三十年之後就不一樣了,這些人大家也都退休了,碰到我:你走的路對。

 

  我們跟國際上發生關係,是移民到澳洲這個緣分。到澳洲那也要感謝新加坡,我在新加坡住的三年半,把新加坡九個宗教團結成一家人,像兄弟姐妹一樣,對於新加坡的社會安定起很大作用。新加坡的總統讚歎,那時候王鼎昌夫妻兩個人,對我做的這樁事情非常歡喜。也就是新加坡做了這麼一樁好事,澳洲知道,所以我移民到澳洲。澳洲移民部長盧鐸先生他希望我到澳洲去,我的永久居留簽證是他親自批的。我在香港這裡辦的,交代香港領事館,他打電話給領事,我這個案件兩個星期要辦成。領事很不服氣,他說你們有什麼神通,怎麼找我的上司來壓我?但是他又不能不做,兩個星期通知我去拿簽證。拿簽證不是在櫃台在他辦公室,他親自交給我,告訴我,他說:法師,我們澳洲政府這樣的簽證,亞洲人你是第一個。我也不懂什麼簽證,他們告訴我,尖端人才的簽證。我已經七十五歲還什麼尖端人才,在一般移民人家不要你了,老了不要你,這麼樣的優待。

 

  在澳洲住了一年,碰到九一一事件,緣來了。所以我一到澳洲,就跟澳洲的大學往來。部長他一個人是兩個部的部長,移民部的部長、多元文化部的部長,他是兩個部長,就希望我幫助澳洲宗教團結、族群團結。澳洲人對這兩樁事情他很聰明,他叫大學去執行,因為大學是平等的,沒有偏哪個宗教,也沒有偏哪個族群,讓大學來搞,所以我就進入學校。昆士蘭大學是做和諧的,它有個和平學院,格里菲斯大學是團結宗教,所以這兩個學校校長我們接觸就很頻繁。我們談到一些想法、做法,他們都非常歡喜,很贊成。九一一事件之後,昆士蘭大學的校長派了兩個教授到山上來看我,我住在圖文巴,距離布里斯本開車一個半小時,說明來意告訴我,學校有和平學院。這從前我們沒聽說過,沒有哪個大學有和平學院的,昆士蘭有,而且告訴我,全世界有八個大學有辦和平學院。這個學院有學位的,有博士、有碩士,學生畢業多半在聯合國服務,調解國際關係,國際的糾紛。過去他們調解的方式都是用鎮壓、用報復。現在九一一變成一種恐怖戰爭,就覺得過去做法有問題,報復到以後變成恐怖戰爭,防不勝防。所以學校就考慮用真正和平的手段,不再搞報復、鎮壓,這是個很好的想法。

 

  所以就想到我,就來找我,跟他們教授舉行座談會。我聽取他們的報告,了解這些狀況,然後他要我提供一點建議。我就告訴他,一般現在國際上講衝突總是說兩方面,兩個國家、兩個族群發生衝突,其實衝突的根本不在這兩方面,在哪裡?我說在家庭。他們從來沒有想到,聽到我這個話感覺得很驚訝,怎麼會衝突在家庭?我告訴他,現在全世界幾乎沒有一個地方沒有離婚的,他們都承認。我說離婚是什麼?離婚是家庭發生衝突,夫妻衝突,夫妻衝突裡頭影響的父子衝突、兄弟衝突。這樣的人他離開家庭走進社會,他能跟別人不發生衝突嗎?這是他們沒想到的,好像他們有一點覺悟。然後我就告訴他,還有更深的一層。他說:還有更深的那是什麼?我說:自己跟自己衝突。這個他聽不懂。我們中國人講本性跟習性的衝突,本性是善的,本性本善,習性不善,這個善跟不善發生衝突,這你自己的事情。這個連翻譯都不好翻,我就舉例子,譬如說現在有利益擺在面前,我是希望這個利益是我得到,還是希望給別人?大家都說那當然是我要。我說:你們現在不就變成衝突了,你也要,他也要,他也要,你們大家不就衝突起來了,這是衝突的原因!如果利益擺在面前,大家都讓,我讓你、你讓他,衝突不就沒有了嗎?問題不馬上解決了嗎?

 

  我說東方跟西方的教育不一樣,中國人從小教小孩教讓,沒有教你爭的,跟西方教育不一樣。西方從小教競爭,一定要贏過別人,中國不是的,中國講讓。小朋友教他忍讓,長大他懂事的時候謙讓,將來在社會上禮讓,一路讓到底,這個讓是和諧的。西方的教學問題很嚴重,那天坐在我對面是個美國人,是個資深教授,因為他排位子的時候,他是排在和平學院院長的旁邊,坐在院長旁邊。我就向他請教,我說:美國教育是不是從幼兒園就教競爭?他說:是的,一直到研究所都教競爭。我說:競爭再提升是什麼知不知道?他看著我,我說:競爭提升就是鬥爭,鬥爭提升就是戰爭,現在戰爭是核武、生化。這是死路一條。不能講爭,講競爭那是死路一條,這個社會怎麼會不亂?真對治這個毛病就是要讓,要想和諧要讓,人一定要互相敬愛、互相尊重,沒有不能化解的。

 

  他們都知道我在新加坡這幾年宗教團結得那麼好,很多人都感到驚訝。宗教也是人,人都有人性,怎麼不能感化的!他為什麼不能?大家不往來,彼此保持一個界限,這個錯誤了,要往來。我跟他們怎麼往來的?去拜訪,到那個宗教裡頭他的神我也拜,他的經我也尊重它,他就很歡喜。他們辦很多慈善事業,我也捐一點錢幫助他,這關係就拉近,就能互相往來。不但往來,我們還要談經教,我學他們的經教,跟他們討論經典,他們非常驚訝。你看我學我的經典,又學你的經典,你學你的經典,不學我的經典,你跟我談話就輸了一截,我就比你高一截。這教他什麼?我們要深入自己的經典,要學習別人的經典,我樣樣都知道。我知道神是什麼意思,我知道上帝是什麼意思,沒有一個不愛人的。

 

  「神愛世人,上帝愛世人」,所有宗教裡頭都講這個話,我們要不要愛世人?不愛世人那你就變成跟上帝唱反調了,上帝愛世人,你不愛世人這怎麼行?你還能到天堂去嗎?所以我跟他們講,我說上帝愛我。他說為什麼?因為我愛世人,我又愛上帝、又愛世人,我跟上帝志同道合,所以上帝一定愛我,你未必。他說為什麼?你愛上帝,不愛世人,所以上帝一定看到你就搖頭,不愛世人。最後我跟他說,上帝愛世人,這句話很抽象,上帝拿什麼來愛?我說上帝愛世人,需要你們的神職人員、需要信徒代表上帝去愛世人,你怎麼可以不愛世人,只愛你們信教的教徒?經上沒這個說法。我這個說的他們聽了覺得有道理,對!

 

  我真讀他們經,我講過《聖經》,也講過《古蘭經》,我講過《玫瑰經》,那是天主教的早晚課誦本。這些光碟在南洋流通,在他們宗教裡頭流通,我不外行,我學習你們的經典我不外行。我尊敬你們的宗教,宗教都是平等的,宗教都是好的,所以能把宗教搞成兄弟姐妹。我們大家希求的沒有別的,希望社會安定,希望大家共存共榮。我不說我優越,你不如我,不說這個話,大家是平等的。希望我們努力建造和諧的社會,建造和諧的世界,大家都有這個願心。所以二00六年,我們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總部,舉辦這個活動,介紹湯池教學的成功,做了三天展覽,八個小時報告。我同時邀請新加坡九大宗教代表,邀請澳洲的猶太教,十個宗教在聯合國的大會堂做了一次為世界和平祈禱。這是聯合國從來沒有過的,它從來沒碰過宗教,十個宗教在大會堂裡做祈禱,才知道宗教好相處,他們都不爭。三天開會,這些宗教代表都非常規矩、守秩序,他們坐在第一排,讓大家看到,世界宗教和睦相處,不是彼此不能相容,可以和睦相處。

 

  所以教育比什麼都重要,要教,教育要成功先要做到,你做不到,光是說到做不到,別人不相信,一定要做到,做出榜樣來,別人就看到。我們對於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看作自己是一家人。我關懷他,他感恩;我照顧他,他知恩;我對他好,他也對我好。不能對立,不能我優越你,你不如我,這觀念不可以有,平等對待,和睦相處,什麼問題都化解了。人與人相處,我們總尊重別人,自己姿勢矮一點;我們姿勢很高,把別人看得很低,什麼都談不攏來。所以人與人頭一個就是尊敬別人,普賢十願第一個「禮敬諸佛」,對人有禮敬,問題解決了;沒有禮、沒有尊敬,問題就談不攏來了。所以人跟人很好相處!我們走出聯合國才產生很大的影響。我上個月還接到聯合國的信,他們還懷念著我,過去在那裡辦的活動辦得那麼成功,還在讚歎,這很少有。從這個地方能看到一些影響力,到現在這麼多年,二00七年、二00八年、二00九年、二0一0年,差不多六年了還懷念著。我在這一年當中也在做實驗,就是地方宗教團結,我在澳洲住的這個小城,圖文巴小城居民十萬人,有十幾個宗教,我們做了差不多一年多的工作,宗教團結起來了。這是個典型,一個小城裡頭的宗教和諧,社會安定。這個東西做出來之後,將來有機會在聯合國可以展覽。

 

  湯池我們是做全民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一起學《弟子規》,是做這個活動。這次在外國做的是宗教團結,所有宗教都是兄弟姐妹,我們以共同的理念來教信徒。我給他們講,到今年年底,如果做得很有成績的話,我們盡全力在這個小城上,我們建立一個衛星電視台,我們每一個宗教都講經教學,用這個電視台向全世界播放。當地市長歡喜,全世界知道有這個地方,都到這個地方參觀,宗教怎麼團結我們去看看,就帶動觀光旅遊。讓全世界人都來看,這個地方宗教他們是團結的,他們不分家的,這是人家好奇他都會來看。一定要做出成績,要做出榜樣,把宗教裡面的糾紛、衝突徹底化解。這是什麼?這是神的意思。神沒有教你跟這個衝突、跟那個衝突,神的意思是和平。我們要把它做出來,這是一樁好事。我還告訴他,每一年辦三次活動,一次大概三、四天,活動內容是什麼?分享。我們自己的修學,以及自己教自己的信徒,有些什麼得失的地方,不好的地方來改進,好的地方我們大家來學習。就做一個等於分享的報告,四個月一次,要真幹,不幹到時候沒東西報告,一年三次。我說你們真幹,你們的分享報告我來參加;你們不幹,以後我不來了,我沒時間來,我要講經我不來。他們真幹,做計畫已經送過來了,真想幹。好,我說真幹,你們這三、四天的會議我一定來,鼓勵大家。

 

  我們看到這個地方,佛跟他講的三個「自」,這三個自字意思很深。這就是中國人所說的,「建君民,教學為先」,什麼都是教育,一定把教育擺在第一,問題都解決了,中國老祖宗的智慧就是這個。你看中國歷代政府的組織,一直到滿清,宰相底下六個部,第一個部是什麼?第一個部就是教育部,禮部,叫禮部,禮部尚書就是教育部長。宰相有事不能夠工作,禮部尚書代替,在各個部長當中排位子他是第一個,為什麼?對教育的尊重。換句話說,所有一切設施統統為教育服務,人都教好了,國泰民安,繁榮的盛世是教出來的。教什麼東西?基本的東西,最高指導原則就是五倫五常。五常仁義禮智信,四維禮義廉恥,八德孝悌忠信、仁愛和平,這是教育的總綱領,這是性德,這是自性的性德。人都能夠守住這個標準,那就是好人,一生不會做壞事。

 

  所以古時候社會各種行業,中國人講三百六十行,三百六十是個圓周,就是圓滿的意思,各行各業,哪個行業最叫人羨慕?給諸位說,就是做官最令人羨慕。為什麼?做官地位很高,人家都很尊敬他,待遇也不錯,又沒事幹。最快樂就是他沒事幹,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沒案件辦。一個月有三、五件案件就很多!你怎麼這麼多事?沒事幹,最快樂的。所以大家喜歡念書,書念好了參加考試,將來做官,做官就是什麼?最快樂沒事幹。你看《四庫全書》集部裡面,至少有一半做官人寫的,沒事幹在家寫文章、寫詩、著書立說。現在這個社會三百六十行,最苦的事情是做官的,做官是事情太多了,辦不完的事情。

 

  陸克文做了澳洲總理,邀請我到坎培拉訪問,我去看看他。他跟我見面的時候在國會山莊,端了一大杯,大概有這麼大的杯子,咖啡,告訴我,一天要喝五杯。我說為什麼,你以為是治病嗎?他說不是的,提精神,太忙了。我跟他開玩笑,我說現在的社會,最辛苦的是幹你這一行的,最快樂的是幹我這一行的,他就笑起來了,現在真的。你看我們一生讀自己喜歡讀的書,天天幹自己喜歡幹的事,你說多快樂!沒有一點壓力,沒有人勉強我,也沒有人壓迫我。我喜歡什麼經讀什麼經,喜歡講什麼經就講什麼經,真快樂。我都真想勸他,不要去競選,不要去搞那些總理、總統沒意思,他還年輕,最好是搞什麼?團結宗教,真好。這個人是個好人,一家都好,他的姐姐、哥哥都好,我都認識。很難得,他受中國教育。陸克文的中文是台灣師範大學學的,所以我們跟他交流不要用翻譯,不但能看中國書籍,還能看中國古書,非常難得。他告訴我,他十七歲就開始學中文,那個時候在澳洲,他是澳洲人,學外國語他就選中文。人家問他,為什麼學中文?他說中國將來有前途,他看出來了,很聰明,他說我要學中文。

 

  我們有這麼一個感覺,將來中文,不但是中文,中國的文言文會變成世界語。所以現在年輕人掌握這個機會把文言文學好,將來到全世界去教中國文言文。為什麼?《四庫全書》文言文寫的,佛經文言文寫的。你不會文言文,你沒有辦法直接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學習大乘,你要靠別人翻譯。那個味道不一樣,等於說別人吃東西,吃到口裡吐下來餵你,不是原味;原味一定要把文言文學會,學文言文不難。我現在讓老師做一個工作,在古文裡頭選一百篇古文,注音、註解翻成白話文,提供給現在年輕人來學習。這一百篇東西要會背、要會講,你讀《四庫全書》沒問題,這鑰匙就拿到了。一個星期去背一篇,兩年完成,兩年就把鑰匙拿到,你就有能力讀《四庫全書》,有能力讀《大藏經》,很重要!所以我相信,因為中國這些典籍是全世界智慧的寶藏,外國人要知道這個東西是寶,裡頭有無盡的智慧,他非學不可,所以中國文言文會變成將來的世界語。否則的話,中國這個智慧你得不到,經過別人翻譯差很多。我有理由相信,因為文言文學習不難,不是一樁難事情。在中國古時候這文言文多大年歲學會?給諸位說,十二歲。十二歲之前他就有能力看《四庫全書》,所以它不是難事情。在民國初年,十一、二歲小孩寫的文章,現在大學文學院畢業都寫不出來,你看國文水平真叫一落千丈,為什麼?大家不學了。這是好東西,國寶,將來全世界人,愛好和平的人,喜歡智慧的人一定要學。

 

  這個註解裡頭註得好,「淨佛國土之事,久既洞達」,你老早就知道,這就是教學為先,教育重要。「雖佛智無所加之。故如汝所知,汝自當行之」,三業身口意攝化眾生。中國古人講的作之親、作之君、作之師,就這三個字,真正是仁人,仁慈的人。親是養人,要養他;君是領導他,帶著他走;師是教他。所謂大仁者,他有這三個字的使命。所以這三個字在中國,一般就是國家領導人,各個階層的領導人,大的是國家領導人,小的是村長,一個村的領導人,都有這個使命,要把被領導這些人都看作是兒女、是子弟。所以從前官叫父母官。要好好照顧他的生活,生活都能過得去,我這個地區、這個村要有幾戶貧窮人家,我們要幫助他,要照顧周到,不能讓他餓著、凍著,富有的人家捐助一點幫助他,村長來調理這個事情。要領導他,領導他是以身作則,做好樣子給大家看,要好好的把一村人教好。這個事情在中國很普遍,古時候讀書人都知道。所以像法藏比丘根柢非常深厚,他當然知道,說如汝所知,汝自當行之,你要把它做出來。這個括弧裡好,「此復明法藏是從果向因」,果就是佛,他早都成佛,他是來應化的,跟釋迦牟尼佛一樣,叫從果向因,他不是真的凡夫,不是的,他成佛了。

 

  第二個意思,「攝取佛國,各隨樂欲,或取穢濁,或求清淨,或攝三乘,或願一乘。故任菩薩意樂,宜攝取之,不用如來之指示也」。這個意思也很好,如來對菩薩,菩薩開悟、覺悟了,無論用什麼方法攝受眾生、教化眾生都好,佛不干涉你。你喜歡住像這個娑婆世界,眾生很苦,你憐憫這些眾生,示現種種苦行來幫助他,是好事情。有人不願意看到這苦的,我要這個世界清淨快樂,行,你建造一個極樂世界也好,都好,沒有一樣不好,佛對於這個世出世間不起心不動念。這個事情用不著佛來指示,這裡頭含著有這個意思在。像法藏比丘他取的就是清淨極樂世界,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裡示現的,他所取的,就是一個嚴重染污造業深重的苦的世界,憐憫這些眾生幫助他覺悟、幫助他回頭。每個人志趣不一樣,這是悲心重,釋迦牟尼佛悲心重,阿彌陀佛慈心重,慈是與樂,悲是拔苦、救苦,都是好事情。釋迦牟尼佛將這些罪苦眾生,統統介紹到極樂世界去,阿彌陀佛一個人都不捨,世尊介紹的人他照單全收,沒有一個拒絕的,難得!我們這個世界有三乘,聲聞、緣覺、菩薩,極樂世界只有一乘,沒有聲聞、沒有緣覺。菩薩還只有法身菩薩,其他的這些權教菩薩沒有,極樂世界全是法身菩薩,大菩薩。我們常常念菩薩摩訶薩,極樂世界全是摩訶薩,菩薩沒有,只有摩訶薩。摩訶薩是大菩薩,就是明心見性的菩薩,都是這樣的人。我們凡夫到極樂世界也變成法身菩薩,非常不可思議!

 

  「三,謂凡於淨土,有報有化。法報高妙,非菩薩之分。唯應自分,宜攝取之。故云汝自當知」。這是講淨土,有報土,報土是實報莊嚴土;有化,化是應化,這就是方便有餘土、凡聖同居土。法身、報身太高、太妙,非菩薩之分,一般菩薩達不到,唯應自分,宜攝取之,所以佛告訴他汝自當知。上面峻諦師所說的話,「唯應自分,此之自分,即宗門所謂法身向上事也,故超於菩薩之分。個中義理,非凡情所能解會」。這個小註註得很好,說明法身、報身太高、太妙,為什麼?必須破無明,無明沒有破,這個境界你不知道。那權小菩薩只能做到不執著、不分別,這是三乘做到的。不起心不動念那是法報高妙,不是凡人能做到的,那是明心見性他們才行。所以峻諦師講,佛說唯應自分。這個自分就是禪宗裡面講的,法身向上事也,這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是你自己的事情,這個事情誰都幫不上忙。佛很慈悲,沒法子幫助你,為什麼?得要你放下起心動念,這是你自己的事情。自己的無明必須自己斷,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別人幫不上忙。到極樂世界亦復如是。

 

  極樂世界裡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這裡面往生的人多,非常非常之多。到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這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的,不是你自己證得的。但是加持管用,不是說加持不起作用,加持之後,你的智慧、神通、道力幾乎跟法身菩薩平等,這個了不起,自己不要修就得到。可是得到還是要自己修,為什麼?你不修不是真的得到。所以阿彌陀佛加持,我們要知道,那加持有一定的分寸,自己不能不努力。一生都靠住他,這不行,你自己不能獨立。靠阿彌陀佛,自己還得學到一身本事,將來我不需要他加持,這就對了;可不能賴住,賴住不可以的。所以是理事都搞清楚了,你對極樂世界是非常歡喜。得到佛的加持,換句話說,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有能力幫助十法界苦難眾生,你就有智慧、有能力、有這種神通,眾生有感你就有應,所以這個快速。那個不到實報土是沒有這個能力,西方極樂世界不到也有這個能力。我們地球上家親眷屬很多有苦難,能不能幫忙?能,只要你到極樂世界,你就有能力幫忙,不必自己把煩惱斷盡、業障消盡,不需要。帶著業障接受阿彌陀佛威神加持,就起這麼大的作用,所以這個很難得。

 

  佛跟他講了三個自,法藏菩薩怎麼樣?法藏菩薩還是要請教。下面「法藏啟請」,這裡頭有三段,第一段「佛境難明」,法藏是代表我們說的,佛說的這些話,我們凡夫聽不懂。

 

  【法藏白言。斯義宏深。非我境界。】

 

  這代我們問的,確實不是我們凡夫境界,他代表凡夫,不是我的境界,希望佛把它講清楚、講明白。我們看念老的註,這個註得很長。『斯義宏深』,「斯,此也」,這個意思。「宏,大也。境者,心之所遊履攀緣者,謂之境」,我心裡想的、心裡念著的這是境界。佛說的這些話,這個意思太深了,不是我們的境界,我們體會不到。下面舉,「如色為眼識所遊履,謂之色境」,我們眼睛看一定是看到色相,色相就叫做色的境界。「乃至法為意識所遊履,謂之法境」,佛說的這些經典是法,我們用意識去緣,我們聽懂了,知道佛講的意思,這是意識所能夠理解的,就稱為法境。「又實相之理」,這就更高了,「為妙智遊履之所,亦稱為境,亦屬法境」。但是這個法境高,這個法境是明心見性的人他可以緣得到,沒有見性的人緣不到。所以法境有淺深不一樣;換句話說,用真心的能夠緣到法境裡頭的最高峰。用我們思想,就是用第六識、第七識的,我們所緣到的,我們現在稱為知識不是智慧。用真心緣的是智慧,用我們思想、我想像的,用這個來緣是知識。

 

  知識跟智慧不一樣,智慧能解決問題,沒有後遺症,而且決定是正確的;知識不一定,眼前解決了,好像是沒有問題,過幾年之後弊病發生了。這常常有的,凡夫知見,眼前是好的,過幾年就變成不好了。譬如說科學家發現的這些基因,有能力用科學技術來改變基因,表面上看到是好,幫助農作物生長,長得又快、又大、又好看,可是味道不一樣,幾乎跟從前完全不相同,養分不一樣,這就是什麼?知識的毛病。如果是智慧絕對不會的,智慧絕對沒有後遺症,就是知識跟智慧兩樁事情不一樣。

 

  境界指所觀的境界,「指所觀之境、之界域」,這裡頭有淺深、大小,就是界限不一樣。「又《無量壽經箋註》」,這是丁福保居士作的《無量壽經》的註解。「自家勢力所及之境土,又我所得之果報界域,謂之境界」。我們自己就是智慧能力,或者是知識能力,你所能達到的境界,所能了解的,就這個意思。另外一個意思,我所得的果報,這也是境界,我修善得善果,我造惡受惡報,都是屬於境界,這境界不一樣。「峻諦師云:斯義弘深,非我境界者,亦有三意」,它有三個意思。第一個,「謂菩薩常途淨土之行,我已知之」,菩薩常途淨土,這種修行是四聖法界,十法界的六道是穢土、是染污,上面四層是淨土。是哪幾種人住?六道裡頭有天、有阿修羅、有人、有畜生、有餓鬼、有地獄這些人住;四聖法界,阿羅漢住、辟支佛住、菩薩住、佛住。所以他們住那個地方環境清淨,沒有染污,這稱為淨土,六道稱為穢土,這是果報不一樣,都是自己造的,說這些我們知道。「今欲得諸佛土之中最勝淨土,斯義弘深,非我境界」。諸佛如來的淨土我們就不知道了,四聖法界的知道,我們的知識能緣得到。但是如來的淨土,我們知識緣不到,要智慧才緣到。換句話說,煩惱斷盡了你就能緣到,我們煩惱沒斷盡。所以諸佛的實報莊嚴土,這個最勝淨土就是實報莊嚴土,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居住的地方,他們的境界,不是我的境界,所以這個義理就深!這第一個意思。

 

  第二個意思,「謂實雖隨各自樂欲」,樂欲就是喜歡,「應攝取之。今欲五乘齊入報土,斯義弘深,非我境界」。這個問得好,這意思比前面更深,雖然說隨著,實在雖然隨著各人自己的樂欲,自己的喜歡,自己的愛好,應攝取之,這個意思我們懂。這是說菩薩、聲聞、緣覺,他們攝受眾生,這些狀況我們能了解,他們喜歡接引哪一類的眾生,喜歡教導哪一類眾生,各有各人的愛好。有人喜歡教很聰明的學生,有人很喜歡教很笨的學生,笨學生很可憐,不耐煩去教他他怎麼辦?各人願不一樣,這個我們懂得。現在法藏比丘的願望,是將五乘齊入報土,這個事情難,沒聽說過。五乘是什麼?菩薩、聲聞、緣覺、人、天,統統都能夠入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只有菩薩能去,聲聞、緣覺、人、天沒分,現在西方極樂世界這些人全去,這個意思太深,這不是一般人能懂得的,所以「斯義弘深,非我境界」,這是有道理的。這底下括弧裡說,「報土乃法身大士所居,今令二乘、人天乘齊入報土,故非凡情所能測」。這就是極樂世界六道眾生統統都能去,不但是人天,還有畜生、餓鬼、地獄,簡直叫你無法想像。顯示出阿彌陀佛那種慈悲、智慧、神通、道力真的不可思議,別人沒辦法做到的,他全能做到。

 

  「三,謂雖法報高妙」,法身、報身高妙,「非菩薩之分,我能經無量劫,當克獲之」。他有決心、他有毅力,用無量劫的時間來修行一定能夠得到。「法報二身,經無量劫必可悟證,但當下尚非其分,故下云非我境界」。「斯義弘深,非我境界」,我要經很長的時間我能夠得到,現在不是我的境界,現在我不知道。「雖有三義不同,拋卻己分,專歸佛力,斯乃法藏菩薩自開他力門也」。這個了不起,因為靠自己不行,現在不靠自己,完全靠佛、靠佛力加持,做不到的也都能做到,這是什麼?法藏菩薩他開闢叫他力法門。這是八萬四千法門裡頭沒有的,八萬四千法門都要靠自己,靠自己努力修行。這個不需要,靠他,靠阿彌陀佛,是阿彌陀佛自己開的方便門,所以淨宗叫他力法門。自己只要具備三個條件,我真信,我真想去,我真肯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行了,真不可思議、真了不起。他的話不是空話,他真成功、真兌現了。如果不是真的兌現,十方諸佛怎麼肯替他介紹?那佛不就打妄語了。十方諸佛肯替他介紹,知道他貨真價實,絕不欺騙人。

 

  所以我們要相信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他就要負責任。他所講的,完全是極樂世界的真相,沒有一個字是虛假的,讓我們對極樂世界、對阿彌陀佛,生起無比堅定的信心,絕不動搖,立定志願我這一生非去不可。至於什麼時候去,可以聽佛安排,佛覺得我該去的時候,他就來接引。還要留在我們這個世界去幫助一些苦難眾生,去接引他們,那我們就多住幾天。我們把這樁事情交給佛來處理,我們自己就不管了,就放下了,活一天就該幹這一天的事,把它幹好。我們幹的事情,攝受眾生,把極樂世界介紹給大家,這一部經好好的學習,對自己來講增長自己的信心,增長自己的願力,對佛法來說這是正法久住,是真的不是假的。代代要有傳人,一代一代傳下去,不要要求很多,能有一、二個就不錯了。大規模的展開,不在我們這一代,一定要曉得,我們丟掉了兩百年,恢復也要兩百年,不可能一下就恢復。我們等於說一個燈,傳燈,這個燈不要在我手上熄掉,傳個三代、五代一定開花結果,就發揚光大,眾生福報就現前了,現在眾生沒福報。所以也有自力、也有他力!

 

  「峻諦師開他力門之說,正明淨宗超情離見,不可思議,究竟方便,果覺因心之無上妙諦。茲粗釋之」。這是念老的客氣話,粗淺的解釋。「伊謂」,這個伊就是峻諦師,日本人,前面介紹過,他唐朝到中國來留學,善導大師的學生,善導是我們淨宗第二代祖師。「伊謂法藏菩薩云,非我境界者」,這也有三個意思,第一個,「我雖已知諸菩薩攝集一般淨土之行」,這個一般淨土就是前面跟諸位提到的四聖法界,十法界裡頭最上的四層,這是一般淨土。「但今欲攝最勝淨土,超過諸佛國土,故非我境界」。這說明法藏的意思,它不是一般淨土,一般淨土是方便有餘土,不是一般的,所以法藏說非我境界。

 

  第二個,「應攝之淨土,其實際雖依本人各自之願樂」,自己的本願,自己的愛好,這個樂是愛好。「但今欲五乘行人皆能生報佛之國土,乃十方之所無,故非我境界」。這是真的,也就是說,六道眾生都能夠生到諸佛的報土,生到佛的報土這是十方世界沒有的,現在只有極樂世界有。過去、現在、未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剎土裡頭統統沒有,只有極樂世界有,這個事情我們不能不知道,所以說非我境界。下面五乘,人天乘、聲聞、緣覺、菩薩,佛乘就是如來乘。「今欲令五乘行人同入報佛之土,迥異常情」。迥是遠的意思,遠異常情,常情我們講常識,我們常識裡頭沒有的,沒有這回事情。人天乘是凡夫,聲聞、緣覺是小乘,現在希望將這些凡夫、小乘,這些行人,「等同大乘」,跟這大乘平等。「與一佛乘之大菩薩,同登報佛淨土,此義極深,故曰非我境界」。前面講過,五乘裡頭還包括六道,包括三惡道,這更不可思議,極樂世界統統做到了。

 

  第三,「法身與常寂光土,報佛與實報莊嚴土」,報身佛住實報莊嚴土,法身佛住常寂光土。「境界高妙,非一般菩薩分內之常行」,這個一般菩薩不知道。「我可經無量劫,專精修習,而證得之」,只要有時間真修可以證得。「但我當下」,就是我現在,現在做不到,「尚非其分,故曰非我境界」,這樣一解釋意思就更清楚、更明白。「法藏菩薩此答,雖有不同之三義,但總是拋卻己分,專歸佛力。非我境界四字,即是拋卻己分;請佛明示,即是專求佛力」。這個解釋,念老講透了,我們明白,法藏比丘所想的,靠自己的能力做不到,現前做不到;如果靠佛力,也許就能做得成功。

 

  「上文中世間自在王如來答曰:汝自思惟、汝自當知、汝應自攝,此三個自字皆直指當人自性,開顯妙心,正《觀無量壽經》中是心是佛之玄旨」。是心是佛這一句我們要信,要信要真信,佛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就這個意思。咱們本來是佛,你有真心,凡是用真心的人就叫做佛。我們有真心,但現在沒用,我們用妄心,我們用的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用這個心,用這個心就叫凡夫。我們有真心,我們能夠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放下,真心就現前,就是用的真心,那就是佛。佛跟凡夫差別就在此地,真是微妙到極處!所以你說凡夫成佛,要多少時間?一念,念頭轉過來就成佛。我不用妄心就是真心,不要去找真心,不用妄心就是真心。真心不生不滅,妄心有生有滅,真心不生不滅,只要把妄心斷掉真心就現前,那就是佛,這個要信。真信之後怎麼樣?真信之後我們的心態馬上就變了。怎麼變?知道一切眾生本來是佛,跟《華嚴經》釋迦牟尼佛講的是一個意思。那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能不尊敬嗎?十大願王自然就做到,「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不要人教的,全都自然就做出來了,那是什麼?那就是普賢菩薩。極樂世界個個都是普賢菩薩。你看本經第二品品題,「德遵普賢」,經文上所說的,「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所以極樂世界全是普賢菩薩的世界,極樂世界的人十大願王個個都做到。所以淨宗跟《華嚴》的關係這就知道了,《華嚴經》是兩位菩薩代表,文殊、普賢,這個經就是普賢全部落實,就是《無量壽》。所以《華嚴》到最後歸淨土,《華嚴》是一乘大經,《無量壽》變成一乘裡面的一乘大經,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

 

  「但欲一切眾生內重己靈」,這個很重要,一切眾生我們不能夠自己菲薄,自己要重視自己。「明此根本」,這個根本就是明心見性,「方能生起無量無邊自覺覺他之妙行」,跟阿彌陀佛沒有兩樣。「今法藏菩薩再請曰非我境界,請佛廣演,是即外慕諸聖也」。這個意思好,這是法藏比丘在此地教導我們,自己雖然本來是佛,但是對外面的佛要有仰慕的心,要尊重、要仰慕,要向他學習,要獲得他的加持,我們斷煩惱、消業障才快速。這靠外力來幫忙,自力跟外力一結合,這個事情就圓滿成功。

 

  「峻諦師曰:此乃法藏菩薩自開他力門也」,這個話說得非常之好,「此語道破淨宗玄微」,幽玄微妙一語道破。世間人「稱淨宗為他力法門。淨宗所以能三根普被,一生成辦」,就是我們成佛的大事,一生就辦了,不要等到來生。「凡夫二乘例登不退,皆仗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之力,此即仗他力」。凡夫、二乘能夠證得三種不退,全靠阿彌陀佛一乘願海,一乘願海就是四十八願。靠他老人家四十八願,願願都是為我們,都是幫助我們、加持我們,這個要感恩,怎麼感恩?依教奉行就是感恩,真幹就是感恩。六字洪名,你看四十八願落在六字洪名裡頭,這一句佛號裡頭就具足圓滿的四十八願,這就是仗他力。句句佛號都具足圓滿四十八願,這個功德還了得嗎?無比的殊勝!

 

  「淨宗之所以究竟方便者,即以彌陀無上果覺」,證得圓滿的大覺,究竟圓滿的佛果。你看這一句名號,用來「作為眾生因地初心」,我們開始學習,就念這一句佛號,這句佛號是彌陀無上果覺。「因達果海」,達是通達,因就這一句佛號,果海就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這一句佛號就念到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願都在這個名號裡頭。「果徹因源」,四十八願就在一句佛號當中。「因果同時」,佛號就是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就是佛號,把四十八願濃縮起來就這一句佛號,這一句佛號裡頭就是圓滿的四十八願,這還得了!念佛的人多,不懂這個意思,懂這個意思是什麼?他就想到,想就是觀想,那個名號力量就大了;不懂得不知道觀想,這個效果就差很多。所以密宗講三密相應,口念咒,心觀想,手結印,三密相應。我們這一句阿彌陀佛也是密咒,那觀想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彌陀四十八願,就是阿彌陀佛五劫修行、無量無邊的果德,就在這一句佛號當中,念這一句佛號,就把極樂世界所有一切全念到了,一樣不漏。「感應難思」,不可思議!

 

  「此又是他力之妙用。更加以外聖易信,己靈難明」。外聖是阿彌陀佛,比較起來,我們對阿彌陀佛比較容易相信,對自己的心性這個好難,己靈是自己,是自己的真心本性,這個東西反而難、反而不容易。「是以具縛凡夫」,縛是煩惱,我們具足煩惱的這些凡夫。「但能信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深信此兩個有字,切願往生,一向持名,即可如願,逕登不退。是乃凡愚所同能」。我們全能做得到,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對於念佛往生淨土就信心十足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註-129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四百一十六頁倒數第四行,從最下面這一句看起:

 

  「峻諦師曰:此乃法藏菩薩自開他力門也」。下面是黃念老告訴我們,峻諦師這句話「道破淨宗玄微,世稱淨宗為他力法門」。這句話說得好,這是十方一切諸佛所沒有的,阿彌陀佛特別開這個法門,他力法門,要我們靠佛就行了,就能成就。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都得靠自己,要斷煩惱、要消業障,煩惱斷盡,業障消盡,這才能成佛,淨宗不要,不必要。斷煩惱、消業障非常不容易,淨宗這個法門叫帶業往生,不用斷煩惱,不用消業障。那煩惱、業障怎麼辦?就在這句佛號當中聲聲自然消盡了,這個不可思議。這個道理前面說了很多,後面還要說,理太深了,凡夫沒有辦法想像。這樁事情經上講得很好,「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只有諸佛如來懂,明瞭這樁事情,等覺菩薩對這個事情還模糊,不很清楚。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但是它很容易行,只要真信,只要真想到極樂世界去,真想親近阿彌陀佛,做彌陀弟子,那就行了,就這麼個條件就行了。不論男女老少,無論智愚不肖,乃至於你造了五逆十惡無間地獄罪業都不要緊,阿彌陀佛都能度你,只要你信願持名。

 

  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什麼樣的品位?善導大師說得好,「四土九品總在遇緣不同」,如果你遇到緣很殊勝,你就上輩上品往生,遇緣不一樣!不一定是什麼品位,別以為那個造無間地獄罪業,他要遇到緣殊勝,他上上品往生,我們無法想像的。所以這句話說得好,極樂世界往生作佛,大家都是平等的,就在緣不同。緣,我們說了,各人的運氣,遇到好緣馬上就上升,直線上升,所以緣比什麼都重要。古來這些祖師大德知道,你說遠公大師,東晉時候的人,他在廬山建第一個念佛堂,集合志同道合一百二十三個人,大家在一起念佛求往生。立定志願不下山,虎溪為界,不出界限,一百二十三個人都成功,不得了!這個緣多殊勝。這個道理要曉得。遠公建立第一個念佛堂,這是我們中國淨宗初祖,那時候依靠的經典就是這部《無量壽經》。《彌陀經》、《觀經》還沒有翻譯出來,那時候翻譯出來的就是《無量壽經》。他就依一部經,真的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全都成功了,盛況不可思議。早往生的人,跟著阿彌陀佛一起來接後往生的人,多殊勝!

 

  我們再接著看,「淨宗所以能三根普被,一生成辦,凡夫二乘例登不退,皆仗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之力,此即仗他力」。那就是靠他力,他力就是阿彌陀佛。全靠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全靠這一句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就靠這句佛號,有這樣殊勝的成就,真正不可思議。凡夫二乘,這個凡夫包括六道凡夫,包括地獄,阿鼻地獄的眾生,都在其中。真正不可思議,你看例登不退,都排列到圓證三不退的階位,這個階位是法身菩薩。凡夫到極樂世界就變成法身菩薩,這誰敢相信?超過了阿羅漢、辟支佛,十法界裡面的佛、菩薩,全超過。

 

  這個經實在講太好了,不能不學。你把這部經真的體會得到,那一大藏教你自然就放旁邊了,我這一生就靠這部經,夠了。《華嚴》、《法華》到最後都歸極樂世界,這部經是專講極樂世界的。有很多年輕的同修,願心很大,要做通家,十個宗我都通,要做通家。心不錯,可是搞了一輩子一宗都不通,什麼原因?我們的壽命太短了,時間不夠。搞哪一宗都得要搞二、三十年,十個宗要搞二、三百年,你哪有那麼長的壽命?沒那麼長的壽命!所以古人懂得,古人一生搞一宗,一宗二、三十年差不多能搞通,他一生能有成就。現在這一部經,這一部經搞通了,門門都通了,宗宗都通了,這個了不起,這無比的殊勝。

 

  古來的祖師大德跟印度這些高僧,他們有智慧,他們聰明,懂得,學佛、學道目的是在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怎麼叫通了一切都通了?見性就通了,不能明心見性,你就不通。淨土宗也明心見性嗎?沒錯,一點都不錯。淨土用什麼方法明心見性?用信願持名,念到理一心不亂就是明心見性,往生極樂世界生實報莊嚴土,不稀奇!沒有到理一心不亂的,臨命終時那是關鍵,最後這一念是念阿彌陀佛,他一生就只念這一句,就是臨終斷氣之前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他就能往生。這稀奇,這個不得了!念一輩子佛念到理一心不亂這個難,這個我們能講得通;一生沒有念過佛,不相信佛,到臨終勸他念佛,他居然肯念一聲阿彌陀佛,願意往生極樂世界,也到極樂世界去了,也作阿惟越致菩薩,誰敢相信?但是它是真的。他那個一念心要是純淨,最後一念是一個妄念都沒有,這一句佛號裡頭沒有妄念、沒有懷疑,他的品位一下就拉到法身菩薩,就拉上去了。這才稀奇,這才真正叫殊勝,真正叫第一,我們不能不知道。

 

  這就是仗他力,阿彌陀佛願力不可思議,阿彌陀佛功德不可思議,阿彌陀佛智慧不可思議,這種善巧方便能讓五逆十惡眾生,生到極樂世界都一生成佛,還有哪個法門比這個更殊勝的?找不到了,殊勝、方便堪稱第一。我們有幸這一生遇到了,遇到了要不能往生,這個遇到就白遇到了。為什麼很多人念佛不能往生?念佛的道理沒有通達,對於極樂世界、對於往生不退成佛,實際上是半信半疑。如果他真的相信,這句佛號他肯放下嗎?決定不肯!這一句佛號保證我一生往生成佛,還有什麼利益能跟它相比?全世界給你也比不上,為什麼?全世界給你,你出不了六道輪迴。這個法門不但幫助你一生永脫輪迴,幫助你圓成佛道,你到哪裡去找!要把這個搞清楚、搞明白,真正斷疑生信、破迷開悟,這個經不學不行。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為我們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沒有一天休息,沒有一天中斷,你說他多負責、多盡職。我們要不肯學,不認真念佛,不能往生,怎麼對得起他老人家!天下事,什麼事都是小事,只有這樁事情是大事。護持念佛道場,就是護持如來正法久住,護持得自己真念,自己帶頭。

 

  「淨宗之所以究竟方便者,即以彌陀無上果覺,作為眾生因地初心。」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如來的果覺,果報,我們今天用它來做我們的因地心。我們修什麼?修因,將來就有果,用如來的果做我修行的因,你看這還得了!這句名號,概括遍法界虛空界無量的智慧德相,都在這句名號當中,念這個名號就是念全宇宙,一法不漏。你修別的、念別的都是局部的,這是全體。阿彌陀佛的名號,是遍法界虛空界過去、現在、未來全在裡頭,你就曉得名號功德不可思議。這個名號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無量覺,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就是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你統統都明瞭,統統都通達,沒有一樁你不知道的,真的是全知全能。南無兩個字也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皈依、歸命,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皈依阿彌陀佛,完全翻成中國意思是皈依無量覺、歸命無量覺。無量,一切都無量,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樣樣都無量,沒有一樣不無量。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我們就仗著這一句名號。念這句佛號要跟阿彌陀佛相應,經上說得好,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怎麼才能相應?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就相應了。

 

  「因達果海,果徹因源」,因果是一不是二。你看因是佛號,果,我們念這句佛號,果報是我們,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成佛。什麼因成的果?念阿彌陀佛的因,果徹因源,因果是一體,因就是果,果就是因。什麼人念什麼人成就,稱之為果海。法界虛空界不知道多少眾生在念,每天往生極樂世界人多,沒有法子計算,太多太多了。阿彌陀佛天天為他們說法,為今天新來的人說法,也為住在這個地方還沒有成正覺的人說法。成正覺他成佛了,畢業了,畢業他到十方世界去教化眾生去了,還沒有畢業的統統在一起。這就像學校一樣,每天都有新生來。而且往生,我在這裡告訴大家,往生是最快樂的事情,是最大的喜事。為什麼?過去無量劫中,你的家親眷屬、朋友,到極樂世界你全都看到了,不孤單。朋友當中好多人念佛都往生了,他們都在極樂世界,所以到極樂世界遇到好多熟人。都是好人,都是跟自己有關係的人,他們早往生了,在那裡等我們。所以極樂世界不怕沒有朋友,多得很,多得是,同參道友、親戚朋友太多太多了。我們中國十三代的祖師,掛在這裡,到那裡去全看到了,全都遇到了。他們在歡迎,你來歡迎你來。比到任何地方都殊勝,為什麼?熟人多!

 

  「感應難思」,感應真的是不可思議,「此又是他力之妙用」,念佛法門的妙用。「更加以外聖易信,己靈難明」,外聖是阿彌陀佛。我們搞清楚、搞明白了,這部經念懂了,我們相信了,不懷疑。己靈難明,己靈是什麼?你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你。這個搞不通,這真搞不通了。這個話是不是真的?真的,一點沒說錯。阿彌陀佛從哪裡來?我自性變現出來的,「一切法從心想生」,這是佛在經上常講的。極樂世界從哪來的?也是我心想生的,一切法不離心想。我想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成就了,我想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來了,從心想生。所以,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心淨則佛土淨。經上講得多清楚、多明白,我們就是這個意思會不過來,總沒有回歸到自性。所以己靈難明。

 

  這個要明瞭之後,信心就定了,再不會動搖,知道什麼?自己跟阿彌陀佛的關係是一體,是一個性。把這個道理引申,我們眼前所有一切眾生,都是我自己心想生的,全都跟我是一體。就如同作夢,在夢裡頭忽然覺悟我是在作夢,知道自己在作夢。作夢,夢中的東西不都是自己心變現出來,哪有外頭跑到你夢裡頭來?沒有,夢裡好人是你變的,夢裡壞人也是你變的,夢裡親人是你變的,夢裡頭冤家債主還是你自己變的,是一不是二,你的平等心就現前了。平等心是佛心,清淨心是菩薩心,平等心是佛心,那就成佛了,我們這個經題上「清淨平等覺」,就成佛了。

 

  「是以具縛凡夫但能信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這三句話是《阿彌陀經》上的。具縛凡夫,縛是煩惱,你的煩惱一品都沒斷。一品煩惱都沒有斷的這種凡夫,只要能相信有世界名為極樂,真有,其土有佛號阿彌陀,這裡兩個有字,重要,真有,不是假有。「深信此兩個有字」,一點懷疑都沒有。我們這個世界是假的,極樂世界是真的;我們這個世界有成住壞空,極樂世界沒有成住壞空;我們這個世界有生老病死,極樂世界沒有生老病死;我們這個世界是無常的,極樂世界是真常的。我們修行的功夫在這裡不得力,到極樂世界就得力了,有佛加持,有諸菩薩加持,這個地方能不去嗎?蕅益大師晚年,自己起了個別號,叫「西有道人」,西是西方,西方真有,他叫西有道人。就是這兩個有,真有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深信此兩個有字,「切願往生」,有信、有願,切願,「一向持名」,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執持名號,「即可如願」,你的願就可以滿了,你決定得生,你決定見佛,你決定成佛,「逕登不退」。

 

  「是乃凡愚所同能」,這一句了不起,不是只有大智慧、大德、大能才能往生,什麼都沒有都可以往生,只要你相信,只要肯去,五逆十惡罪也能往生。「若獨言究明自心」,究明自心就是明心見性,那有幾個人能做到?「則唯上智所堪任」,惠能大師講的,那只有上上根人才能做得到。「法藏菩薩於因地中」,這他還沒成佛,還是比丘的身分,發大菩提心、發大願,則稱他為菩薩。他在修學過程當中,「悲願宏深」,真的是大慈大悲,願力宏深,宏是大。「開顯此他力法門」,開這麼個法門,信願持名,往生淨土,開這個法門。「是以世稱彌陀乃大願之王」,世間人稱阿彌陀佛為大願王。大願王就是阿彌陀佛,他發四十八願普度眾生,什麼眾生都度。不但有情眾生他度,無情眾生也度,其實無情是我們凡夫知見,以為是無情,實際上不是的。

 

  一切眾生,沒有一個眾生不具足五蘊,五蘊是色受想行識。我們問問,我們眼前這個桌椅,具不具足五蘊?具足。你能看得見這個桌子,這是色法,這個桌子它會看、它會聽,它懂得人的意思,你知不知道?不知道。我們認為它不可能,它真的。為什麼是真的?彌勒菩薩告訴我們,組成這個桌椅的物質是什麼?科學家把這張桌子拿去分析,它到底是什麼組成的。把桌子磨成細粉,磨成微塵,在顯微鏡之下看它,看它是原子、看它是電子、看它是粒子,看到最小的,念老註解裡頭有說到,微中子。微中子多大?是電子,把電子再分,分成多小?分成一百億個,一個電子分成一百億個,那一個叫中微子,它都具足受想行識。這一張桌子、一張椅子它怎麼會不能看?就跟江本博士做水實驗,所有一切現象都會看、會聽,都懂得人的意思。「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華嚴經》上這兩句話說得太好了。它是唯心所現的,它裡頭就有心,就有見聞覺知,凡夫迷了,就把它變成受想行識。在一真法界裡頭叫見聞覺知,在佛的實報莊嚴土,在十法界裡面叫受想行識。

 

  我們明白這樁事情,對於《心經》上解釋明白了。「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是照見那個微中子,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那叫五蘊皆空。在那個境界裡頭,所以佛才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般若經》上所說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是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就是真如、自性,就是法身、就是法性。所以普賢菩薩教人「禮敬諸佛」,中國老祖宗教人,《禮記》上頭一句話,「曲禮曰,毋不敬」,沒有一樣不尊敬的。一根汗毛,一粒微塵,對它的恭敬跟對諸佛如來沒有兩樣,平等的恭敬心。這是誰?這叫普賢菩薩。普賢菩薩的禮敬諸佛我們沒有做到,就是我們只對有情眾生恭敬,對樹木花草、山河大地、一毛一塵我們沒有恭敬,我們把這個疏忽掉了。而不知道一毛一塵都是心現識變,統統有法性,有法性的就是佛。

 

  再看下面,「又密宗亦是他力門,同屬果教」。大乘八個宗,成佛由三個門進去,外面是三個門,裡頭沒有,這三個門就是覺、正、淨。你看一入佛門,給你授三皈依,就把這個傳給你,你將來成佛就從這三個門進去,三個門,任何一個門都可以。走覺門,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禪宗、性宗走這個門;這個門要上上根人,不是上上根人你進不去。第二個門是正門,正知正見,就是皈依法,法就是正知正見,這個門進去。這個門中下根性都可以,這是漸修,慢慢開悟,就像念書一樣,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慢慢來。這是一般人都會成就的,時間很長,這是第二個門。第三個門是個特別門,淨門,淨而不染。淨土是淨門,走這個門,密宗也是走這個門。所以,密跟淨土統統是修清淨心,心淨則佛土淨。三個門,進去之後全部都得到,無論從哪個門進去,從覺門進去,正、淨都得到,正門進去,覺、淨也得到,淨門進去,覺、正都得到。進去之後圓滿成就。沒有進門的時候有覺正淨分別,進去之後就沒有了。這三門,三門你看看,一入佛門老師就把它傳授給你,這就是修行的總綱領、總原則。一生無論修哪個法門,你都不能離開這三個原則,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三個認定一個,三個你都得到。所以密宗也是他力門,同屬果教,換句話說,果教不離開念佛。密宗念不念佛?念佛,他不念佛他不能成就。

 

  「皆是從果起修。此殊勝難思之他力門,正是彌陀悲願至切處」,彌陀的慈悲達到了極處,「亦正是淨密二宗方便究竟處」。但是淨比密還要方便,因為它兩個都是屬於淨,修清淨心。淨土方便在哪裡?是離開染污得清淨心,比較容易;密宗是不離染污在裡頭修清淨心,那很難。我早年親近章嘉大師,他老人家告訴我,密宗是兩個路,一個是成佛,一個是墮地獄,沒有當中的。為什麼?密那個淨是在染裡頭修淨,這個太難了!你在金銀七寶裡面練什麼?練不貪財。淨土宗是遠離,那個東西我離開它,我修清淨;男女,女色我離開它,我修清淨。密宗不是的,你看密宗的佛像,密宗的阿彌陀佛懷裡頭抱的明妃,阿彌陀佛的像造的抱著明妃。那個清淨叫真清淨,為什麼?他不起心不動念。財色名食睡他不離,在裡頭修清淨心,一塵不染,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能不能做到?能做到成佛了。做不到?做不到你幹這個事情下地獄。密太難了!淨是遠離財色名食睡修清淨心,他是擁抱著財色名食睡修清淨心。那是無上的清淨心,我們只有對他仰慕、尊敬、崇拜,不敢學,這是真的。所以密宗修學條件很多,現在都沒有了。

 

  我跟章嘉大師,他沒有教我學密,為什麼?不夠資格。密宗學密的條件,先要學十年顯教,就是經教,要學十年。十年通過考試,在西藏考試及格,有個學位叫格西,拿到格西的學位才可以開始學密。所以,顯是密的基礎,你沒有這個根基你不能接受,你接受完全毀掉了,這個道理很深。那學佛要不要學密?學佛一定要學,不學密不能成佛。什麼時候學密?什麼時候你登地了,到初地了才開始學,十地菩薩;十地之前沒有資格,十住、十行、十迴向沒有資格,你功夫不到。登地,那個定功成就了,七情五欲根本不沾染,根本不起心不動念,他比禪還高,叫真清淨。

 

  所以,我雖然沒有學過,老師把這些常識早年都講給我聽,我了解。我對於密宗尊重,不敢修學,沒有那個定力。別人修學我們也不敢批評,我們是凡夫,不知道人家的功夫。人家真有定功,當然是好事情,沒有定功,他自己會墮落,各人因果各人承當,我們不可以批評。為什麼?批評是謗佛,密宗是佛傳的,佛所傳的沒有錯,不經過考驗,你怎麼能知道你煩惱斷盡,你心清淨了?考驗就是五欲六塵。我們讀《華嚴經》,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那就是考驗,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統統接觸。你只有接觸你才能了解,了解是智慧,如如不動是定功,定慧雙修。鬻香長者,這《華嚴經》的一位大德,他修禪定,他禪定在哪裡修?像我們今天講的百貨公司、外國的Mall,那個裡頭去修。你去看、去逛,你看到各式各樣新的產品五花八門,你看,那是智慧,我樣樣都曉得,裡面如如不動,那叫定功。看到這個喜歡、那個喜歡,你定功就沒有了;叫你看,要看叫你不動心,那才叫定功成就。躲在深山裡頭入定,那個定不算定,紅塵裡頭有定,那個定才叫真定。佛法真正禁得起考驗的。

 

  那是什麼?所以顯教基礎重要,徹底了解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真的了解,在我面前全是幻相。像看電影、看電視一樣,你不會給它起心動念,為什麼?你知道它是假的。你要看到這個世界所有現象,就跟電影、電視裡頭表演一樣,你可以欣賞,絕不動心,絕不起心動念。樣樣明瞭,樣樣不起心、不動念,這才叫成就。這是密的淨跟淨土的淨,淨土是顯教的淨,不一樣的地方,我們要知道,對他們種種行持不批評。我們是凡夫,不知道他是真的是假的,他要是真的,那他是菩薩、他是佛;他是假的,果報他受。我們不謗佛、不謗法、不謗僧,這個要守得嚴,一定要懂得。

 

  我們淨土宗吃素的,素食,密宗是吃肉食。他吃的那些東西,他有本事度牠,度牠超生,你沒有本事你就別吃牠。為什麼?牠將來找你報仇,冤冤相報。你有本事,我吃了你,超度你,你作佛去了,那牠歡喜,願意供養你,這個道理要懂得。他不是騙人的,跟你說他騙不了人,為什麼?自己要承擔因果,他怎麼會騙人!當然環境也有關係,你說藏密,他們居住在高原,高原裡頭沒有農產品、沒有蔬菜,他只有牛羊肉生活,這是不得已。不得已,他有功夫超度牠。沒有這個超度的本事,那就結上冤仇,那就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所以,密宗也是大慈大悲,也是愛護一切眾生。

 

  現在麻煩在哪裡?麻煩在大家不講教了,麻煩在這裡。章嘉大師也是著作等身,他告訴我,他曾經寫過的東西差不多將近有五、六百萬字,但是戰亂當中都丟掉了。到台灣沒能帶去,全都毀掉了,這很可惜。晚年確實心有餘而力不足,遇到我們這些年輕人,很愛護,鼓勵我們,我出家就是他替我決定的。他教我別去做官,出家好,我聽他的話。告訴我,學釋迦牟尼佛,你看第一本教我看的書,《釋迦譜》、《釋迦方志》,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傳記。他說你要學佛,你首先得認識釋迦牟尼佛,你要不認識他,你將來會走錯路,你首先要認識他。這個很重要,講得非常合乎邏輯,我們很尊重他。

 

  讀了,《釋迦譜》是從經典裡面節錄出來的,也是個會集本,唐朝時候,古人的作品。看了之後,就像看這種書一樣,知道釋迦牟尼佛身世,大慈大悲、大智大德,捨棄王位,從事於教學,教化眾生。我們看了之後,感到他不像宗教,要依我們的看法,釋迦牟尼佛身分應該是,用現在的話說,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家,他一生搞教育,他的身分是職業老師,天天上課。而且他是義務的,他不收學費,學生來者不拒,去者不留。你跟他學,他不分國家、不分種族,也不分宗教信仰。在印度很多宗教徒都跟他學,他沒有說你改變宗教,沒有,你好好信你的教,所以他是社會教育。我們在經典裡面常常看到,有許多這些外道、婆羅門,這都是印度一些宗教徒,跟釋迦牟尼佛學,做釋迦牟尼佛的學生。沒有改變宗教思想,宗教的信仰不改變,所以大家歡喜、大家相信。跟他確實學智慧,一生教學是以開悟為主,開智慧為主。

 

  下面這一句說得很好,「蓋自他本來不二」,自是自己,這個他是佛,阿彌陀佛,我們跟阿彌陀佛是一體,是一不是二。「肯仗他力,即是於此難信之法能生淨信」。所以淨宗的信,第一個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什麼?《觀經》上講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要信自己。自己的心就是佛,信我本來是佛,你要相信這個。是心作佛,我現在迷了自性,變成凡夫了,我現在想作佛,我回到自己的本位。用什麼方法回到本位?我依靠阿彌陀佛,用阿彌陀佛教我這個方法,讓我自己回到本位,是這個意思。人家要問你,佛是什麼?佛是覺悟,佛是明瞭,對於宇宙人生萬事萬物都能真正了解通達,這叫佛。所以佛不是神、不是仙,佛是人,是個什麼東西都通達的人、都明瞭的人,這個人叫佛。搞清楚,他不是宗教,宗教兩個字意思是好,他不是宗教。

 

  如果用中國宗教兩個字來說他,那他是真的宗教,他不是假的。宗教是,在中國的宗教有三個講法,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釋迦牟尼佛真具備了,三個條件都具備。宗教是教育,最高的教育,這是宗教的大師,他是這麼個身分。而且他說到他就做到,他不會說自己做不到去教別人,沒有,他全做到了。別人相信他,不欺騙別人。是我們最好的一個榜樣,一個好的模範,所以我們向他學習。我們一生做的是教學,我們肯定這是最完美的社會教育。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所表現的,我們繼承這個佛法,現在我們用佛陀教育的佛法,這個一定要清楚。佛教這兩個字,本來是很好的,現在變成誤會,說它是宗教,說它是迷信。所以,我們不能不正名,孔子說的,「名不正則言不順」。正名,加兩個字進去,佛陀教育,像儒家說孔孟教育,這是佛陀教育,搞清楚、搞明白。

 

  其他的宗教,宗教都是好的,你看看所有宗教的經典,裡面都教倫理、都教道德、都教因果,這種教育都能教人做好人,沒有宗教教人做壞人的。我們要想世界和平、社會和諧,人人都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宗教教育是非常必要。現在教育裡頭缺乏的是倫理,沒有教倫理的,沒有教道德的,沒有教因果的。但是每個宗教經典裡頭都有這些經文,都有這些教誨,你不去接觸你不了解,你接觸之後你了解它。所以,宗教必須要回歸到教學,像最初,摩西、耶穌經常都是講經教學。如果離開宗教教育,就會產生負面的影響,讓社會大眾認為宗教是迷信,不願意跟宗教往來。這樁事情我們不能怪社會大眾,回過頭來,「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我們反省一下,我們自己做得不夠好,讓大家產生誤會。如果我們做得很好,人家當然有信心,不至於產生誤會,會接受,宗教對於社會就有很大的貢獻。

 

  真正明白自他本來不二,真正明瞭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跟自己是一體,我們就真正能甘心情願肯仗他力,於此難信之法能生淨信。「難信能信,全由當人之無上智慧」,你真能相信是智慧,沒有智慧怎麼可以相信?沒有真智慧,那個信心會動搖,有真智慧信心不會動搖。這就是自力。「但能信入,老實念去,自然能所兩忘」,這是念到功夫純熟。念到一心不亂,所有一切對立的這種概念完全沒有了,能所是對立的。那就是一心現前,一心有事一心、有理一心,理一心不亂跟禪宗裡頭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是同一個境界。「自心朗現」就是明心見性,「從事持達理持」,我們開頭念佛是事持,到最後自心朗現的時候那就是理持,跟禪宗境界完全相同。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六祖惠能大師在五祖方丈室裡頭開悟了,這個境界是相同的。

 

  「即凡心成佛心。淨宗之妙,全在於此」,妙就妙在這個地方。理太深,真不容易懂,我們搞這麼多年才把它搞清楚、搞明白,如果是壽命不夠長真沒有辦法。說實在話,我的壽命是四十五歲,如果四十五歲那年就走了,當然也是念佛走的,我自己知道壽命到了,念佛,不看病,也不吃藥。我的觀念是醫生只能醫病不能醫命,命他沒辦法醫,所以念佛求生淨土,念了一個月,病好了。我一生沒有生過病,什麼醫院沒有我的病歷。那年我出家講經講了十二年,四十五歲,我講了十二年。所以甘珠活佛告訴我,他說你的壽命延長了,你這麼多年講經功德。講經這樁事情是老師教的,這些老人,好像老師跟章嘉大師同年。我認識老師的時候七十歲,老師七十歲,認識章嘉大師的時候,大師是六十五歲,他六十八歲走的,我跟他三年。這些老人非常慈悲,看到年輕人命很薄,看相看得出來,不是長命的相,也沒有福報,就勸他學佛,勸他講經,講經修福最快也最大。老師教導我們,我們那時候十幾個同學,年輕同學,我們真幹,就走上這條路,是愈講愈歡喜,愈學愈歡喜。

 

  我們看底下這一段,法藏比丘依然是求佛詳細給他講解。

 

  【惟願如來應正遍知。廣演諸佛無量妙剎。】

 

  這是請法。『演』是宣說。『如來應正遍知』,「即如來、應供、正遍知」,這是佛十號裡面的三號,「此乃簡稱,以代表佛之十號」。十號是讚歎佛的大智、大德、大能,這是出於讚頌。法藏菩薩陳明,這是陳述、說明,「非我境界」之後,再啟請世間自在王如來為他廣說,就是詳細說明,諸佛無量勝妙剎土,他想知道。知道的原因目的何在?下面就說清楚了,「思修滿願」。

 

  【若我得聞。如是等法。思惟修習。誓滿所願。】

 

  也就是想要知道一切諸佛剎土,做為自己建立極樂世界的依據。所以極樂世界不是自己憑空想像成就的,是參觀二百一十億佛土,人家裡頭好的他全收,我都學,不好的我都不要。二百一十億不是數字,是密宗裡頭代表大圓滿,意思是無量無邊。十方世界無量無邊諸佛剎土,法藏菩薩都想去看看,都想用現在話就是考察、去學習。所以,極樂世界也是會集的,會集所有諸佛剎土裡頭最美好的、最精華的。他不是憑空想的,不好的全不要,好的我都要,所以極樂世界比哪一個佛世界都好,原因在此地。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此段大意為:法藏菩薩答曰,此義太深,超我境界」,如果通俗的話說,勉強可作水平解,不是我的水平,「於是再度請佛廣說無量佛剎,我若聞後,定能如法修習,圓滿所願。我若得聞如是等等妙剎及其攝取之法」。攝取建造這個世界的方法,它怎麼成就的,都想知道。想看到佛國土,也想知道佛國土裡頭一切的因果,什麼因得什麼樣的結果。他都知道之後,他說「我當思惟修習,誓當圓滿我之所願」,他的願就是要令,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六道眾生快快成佛,這是阿彌陀佛的本願。為什麼建立極樂世界?幫助這些眾生早一天成佛。在極樂世界決定是一生成就,不必到第二生。所以他要了解諸佛世界的狀況。

 

  底下一段佛就為他宣說了。世間自在王佛知道法藏菩薩,知道他的大願無比的深廣。

 

  【世間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願深廣。】

 

  他的志大願深,要想幫助一切苦難眾生。『高明』,高是上、是崇、遠的意思,明是光、照、通的意思。《會疏》裡頭說,高明是從德上講的,他有這樣了不起的德行,深廣是從願心上講的。「謂持戒禪定,超勝世間」,這叫高。「方便般若,照究諸法」,這叫明,叫高明。「遠徹來際無撓」,括弧有個簡單解釋,「謂能遠究達」,究是研究,達是通達,「於未來之極處」,而沒有障礙,這叫遠徹來際無撓。他有這樣的智慧,有這樣的大智,「故謂深」。「周攝一切無遺,故謂廣」,這就是他想去蒐集資料,諸佛剎土裡頭一切美好的,一切能幫助眾生覺悟的、幫助眾生成佛的他全都要,蒐集這些資料來建設極樂世界。所以極樂世界這麼成的,不是憑空想像的。他四十八願也是從參觀二百一十億佛國土裡面發的願,看到人家有地獄,這個不好,我不要這個,看到這個地方有畜生,我也不要這個。所以他頭一願就是我這個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別的地方有,我這兒沒有。第二願你看,這是沒有三惡道的果,第二願是沒有三惡道的因。極樂世界那個地方的人絕對不會起三惡道的念頭,三惡道念頭就是貪瞋痴慢疑,他不會起這個念頭,他不會造這個業,所以他永遠不會墮三惡道。他是到處去參觀,好的就學,不好的就不要,所以這個世界就非常非常殊勝。

 

  我們看下面佛給他的開示。

 

  【即為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功德嚴淨廣大圓滿之相。應其心願。悉現與之。】

 

  不但跟他講,而且還用佛的神力把這些世界讓他看到,等於說讓他親自看到。

 

  【說是法時。經千億歲。】

 

  世間自在王給法藏比丘講經講了多久?一千億歲。他們的壽命長,他們壽命四十二劫,所以千億歲在他那裡講不算太長。人壽命長好,你才能學到多少東西,你壽命短學不到,時間不夠。這個時候的人福報太大了,佛的壽命四十二劫,當然人民都差不多,人民也是這麼長的壽命。所以佛講經能夠對他一個人講這樁事情就花了千億歲,一千億年,介紹十方諸佛剎土,讓他看、讓他學習,讓他去觀摩、考察。我們看註解。『即為宣說』,表佛說法。『悉現與之』,表佛現土。佛有能力,把他方世界展現在面前讓他看。就像釋迦牟尼佛去度韋提希夫人,韋提希夫人遭了家庭變故,兒子受了提婆達多的挑唆,殺他的父親,想奪取王位。父親要傳給他,他等不及了,把他母親囚禁起來,這就是現在講政變,家庭的政變。夫人在被囚禁的時候向釋迦牟尼佛求救,佛就知道了,帶著目犍連、舍利弗,就在她面前現身。夫人就訴苦,韋提希夫人訴苦,怎麼會有這樣的一個孽子,大不孝,問佛有沒有好的清淨世界,我願意往生。釋迦牟尼佛也把諸佛國土展現給她看,讓她自己選擇。她看了之後告訴釋迦牟尼佛,我看極樂世界不錯,我很想到那裡去,你教我怎麼去法。佛能把它展現給你看,讓你自己去選擇。所以,法藏菩薩亦如是,他的老師把十方諸佛剎土展現出來給他看,讓他慢慢看,千億年的時間,可以仔細去看,讓他認真去學習。

 

  世間自在王佛宣說示現『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功德嚴淨』,這些佛剎,諸佛的功德,莊嚴清淨,『廣大圓滿之相』。嚴淨是莊嚴清淨。圓滿,圓是周遍的意思,「性體周遍為圓」,滿是具足,「故圓滿亦作圓足」。「故知圓滿即華嚴宗圓明具德之義」,圓明具德是《華嚴》十玄之一,前面我們學過。「二百一十億,此有疑曰」,有些人在懷疑,「若法藏菩薩當時所見限二百一十億之數量,何以又云所攝佛國都勝無數諸佛國者」。二百一十億是有數,極樂世界成就是都勝無數諸佛國土,超過二百一十億。下面有兩個解答,第一個,「據《華嚴經.華藏世界品》意,佛剎無量,總有二十重,其圍繞剎數即二百一十微塵數」,你看二百一十後頭有微塵數。「今此經中,亦以二百一十標示剎土之數,暗合《華嚴》義,即含攝十方無量之國土」,這第一個說法。第二個說法,《大智度論》裡頭講,「阿彌陀佛先世時作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佛將導就是佛帶著他,這個將就是帶著他,導就是導覽、遊覽,「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這個其國就是極樂世界。「由是思之,經意乃以二百一十億剎,表十方佛剎」,表這個意思。所以,二百一十億不能看作數目字。

 

  「至於所說之二百一十億佛土,為限於清淨國土,抑亦兼及穢土?」是只看淨土,還是連一些不淨的、染污的統統都看?「古德根據經文中,天人善惡,國土粗妙」,有兩種說法。「一者《嘉祥疏》云:二百一十億佛土,善因雖有強弱之分,然所招之土,同是七寶國土之粗妙應現。粗之言大,妙之言美,明所現二百一十億皆是大善之土。」據嘉祥師的意思,所現的全部是淨土。可是另外有一種說法,「通現淨穢土」。《淨影疏》,淨影是隋朝慧遠大師,他老人家的名號跟我們初祖完全相同,廬山也是慧遠大師,他也是慧遠。不同時代,廬山慧遠大師是晉朝時候,這個是隋朝時候的。所以歷史上叫他做小慧遠,名號完全相同。他有《無量壽經》的註解,叫《淨影疏》。他註解裡頭說,「粗,不精也。說惡說粗,令其捨遠。說善說妙,使其修習。是則所說二百一十億佛土,有淨有穢」。憬興師、義寂師、玄一師、望西這些人,「亦俱云通穢」,跟慧遠法師的說法相同,都認為二百一十億佛剎有淨土、有穢土,都包括在其中。「《悲華經》曰:所現佛國,或有世界嚴淨妙好,乃至或有世界有大火災。是為兼有穢土之明證」,有經為證,《悲華經》裡頭有提到。

 

  「又所現佛土,有報有化。《悲華經》曰:或有世界純是菩薩遍滿其國,無有聲聞緣覺之名」,這是報土,這是實報莊嚴土。「又或有世界清淨微妙,無諸濁惡」,這是化佛的淨土,化佛淨土就是十法界的四聖法界,四聖法界沒有濁惡。十法界裡頭,四聖是釋迦牟尼佛的淨土,六道是釋迦牟尼佛的穢土。所以說有淨有穢。「是則化佛之淨土也」,化佛的淨土就是四聖法界。「爾時世間自在王如來,應其心願」,這個其就是法藏比丘,應他的、如他的願,「將此二百一十億佛國報化淨穢諸土之相,悉現與之」,讓他都看見,看見這個世界形形色色,「令其得見」,而且以神力變現在他面前,讓他統統看到。『說是法時,經千億歲』,「以表說法現土之詳盡,亦顯時間延促無礙」。在佛的世界裡頭,我們知道時間跟空間都不存在,時間跟空間是假的不是真的。一念可以展開為無量劫,無量劫可以濃縮成一念,真的得大自在!這些道理我們都要明瞭。這個事實真相,現代科學家證明了,時間跟空間都不是真的。空間不存在,距離就沒有了;時間不存在,先後沒有了。

 

  世界千變萬化,但是我們要記住,不離自己一念心。全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全都是佛常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想不可思議。現在的科學家發現到,念力的能量無限大,如果這個能量集中在一處,那就是佛所說的無事不辦。禪定實際上就是根據這個道理修成的,就是把心放在一個地方。我們淨土宗,就是把佛,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制心一處,心裡頭念頭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其他的念頭,這叫制心一處。無事不辦,第一樁大事就是你身心健康,你沒有任何疾病。為什麼?身體是物質,物質現象,物質現象是聽意念指揮的。心裡頭沒有雜念,心裡頭沒有邪念,你的身體就健康。我們身體有了毛病,毛病不在外頭,是我們的念頭不善。

 

  我們中國中醫都有說,這個地方有同學給我一份資料,這是講什麼?我們的心影響我們的身體。你看講悲傷、煩惱傷肺,這種心念不好,你會得肺病;常常發脾氣,發脾氣會傷肝,會得肝病;煩惱、恐懼會傷腎;恨(懷恨)會傷自己的心臟;怨恨傷脾胃。怨恨惱怒煩、貪瞋痴慢疑帶給我們身心的毛病。貪瞋痴慢疑,我們的心壞了;怨恨惱怒煩,我們裡面的器官有毛病了。如果你把這十個字都斷掉,心裡頭沒有貪瞋痴慢疑,情緒裡頭沒有怨恨惱怒煩,你怎麼會生病?你身心健康,你法喜充滿,不會生病的。如果有病,有病想想,有沒有怨恨惱怒煩?有沒有貪瞋痴慢疑?有,趕快把它斷掉,你的病就好了。不需要用藥,不需要用任何醫療,是用你的意念把它調整好了,叫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對自己身體。

 

  對外面環境,能夠消災免難。貪心感應的是水災,海水上升,江河氾濫,這與水有關係,水是貪;瞋恨帶來是火災,火山爆發,地球溫度上升,怒火感應在外頭的;愚痴感應是風災,龍捲風、颶風,愚痴感應的;傲慢感應的是地震。懷疑是最麻煩的,現在人懷疑,連自己都不相信,對父母不相信、兄弟不相信,沒有相信的人。我聽說夫妻兩個結婚,首先談的問題就是財產,各人說各人要劃分的,不相信。不相信帶來是什麼?山崩地陷,山會倒下來,地會沉到海底,就是免疫的能力全沒有了。「信為道元功德母」,懷疑是信心沒有了。所以制心一處,這些自然災害都有能力把它化解掉,用我們的意念把它化解。這個事情聽起來好像是神奇,現在量子力學家給我們做證明,他說是真的,不是假的。強大的意念可以讓太空當中星球改變軌道,有這麼大的能力。我們不知道,我們的意念散亂,就是想的東西太多了、太雜了,不能集中,要集中力量非常大。所以佛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很有道理!

 

  我們學佛學這麼多年,對於佛講這個事情我們都會講,做不到。什麼原因?還不是帶著有疑惑嗎?佛的話百分之九十我相信,百分之十還是有疑惑,這就不行。我們今天把這些疑問斷掉,得力於科學家的報告。我們看到科學家研究的報告,跟佛說的一樣的,那我們相信了。佛三千年前講的,他們是最近說的,最近這個研究報告證明意念是真的,真有這麼大的能力。這些報告時間不算長,大概最近三十年,一般科學還沒有承認它,還在做實驗。但是實驗的非常成功,已經有幾千個案例,做得非常成功。特別是在癌症這方面,讓這些癌症人不要去想他的病,專門想好的東西,二、三個月之後他癌症自然就沒有了。這就是意念產生的效果,你不要老想它。念佛的人好,我天天想阿彌陀佛。你看過去「山西小院」,三年前,四十多個病人,醫院放棄治療。他們自己也曉得,也不再想這個病,就是一心想往生。把病放在一旁,不理它,天天念佛求往生,念了三個月再去檢查,病完全沒有了。醫院感到很困惑,有沒有診斷錯誤?把以前照的那個片子、病歷檢查,真有,沒有錯,為什麼他會好了?認為這是奇蹟。科學跟我們解釋了,意念,他念頭轉了,他不去想病了。如果想病好,這病就很難;根本不理會它,也不想它壞,也不想它好,不理它就沒事。這麼多的案例,說明它是真的,它不是假的。

 

  所以科學,近代的量子力學,再往後二、三十年這個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二、三十年之後佛教不是宗教,是什麼?高等科學。他們研究的成果全在佛經裡頭,佛經講得比他還透徹,佛經變成高等科學。宗教你不要,高等科學要不要?這個話過去愛因斯坦說過,宗教裡面跟科學最接近的就是佛教,他說過這個話。可見得愛因斯坦他不外行,他對佛教懂得。量子力學再進一步的話,這要研究佛經,看看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所說的,跟現在完全印證了。世界不斷在進步,不斷在改變,這個觀念改正過來,人類就會有幸福、就會有圓滿,我相信我們都能夠看到。現在時間到了,今天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註-130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四百二十一頁,第四行看起,科判「丁六、願攝所依」,分三段,第一段「聞睹發願」。請看經文:

 

  【爾時法藏聞佛所說。皆悉睹見。起發無上殊勝之願。】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睹」也是見的意思。《甄解》裡面說,「睹則眼見,見則慧見」。相宗講八識,每個識都有四分,有自證分、證自證分、見分、相分,都有四分。眼見稱為睹,慧見就是見分見,見分是推求照察的意思,推求就是分別,它有這個意思在。第六意識,第六識的見分是分別,第七識的見分,執著。雖然兩個意思都有,但有偏重不一樣,第六意識分別的意思多,執著少;末那識的見分執著多,分別少,起作用是同時起作用。這是凡夫。下面引《甄解》,這是日本古時候的淨宗大德,他有《無量壽經》的註解,註解的名字稱為《甄解》。「睹則眼見,見則慧見。如見分見,取推求照察義。蓋謂睹指眼見,見指慧見,即如唯識中見分所指之見,以推求與照察為義」。現在經文裡頭說的是『睹見』,「兩者俱備」,這兩種見,眼見跟見分見統統具足。「當爾所時」,這是法藏比丘請求老師世間自在王佛為他演說跟展示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法藏比丘統統見到了,「目睹心明」,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二百一十億不是數目字,是表法的,代表圓滿。密宗以二十一代表圓滿,二百一十億那就是大圓滿,取這個意思。換句話說,過去、現在、未來十方諸佛剎土,他統統都見到了。

 

  未來還沒有到,怎麼會見到?能。現在科學家都告訴我們,時間跟空間不是真的。如來在大定當中,我們知道,定中的境界沒有時空,時間、空間的維次都沒有,所以能夠見到過去、能夠見到未來。我們一般講預言,預言能相信嗎?我年輕的時候對這個問題懷疑,跟老師學經教的時候,我把這個問題提出來問老師,預言可不可以相信?老師告訴我,世間一般的預言,規規矩矩來說,是從數學推演出來的。中國是《易經》,《易經》是屬於數學,這個裡面推斷出來,要推得很正確,也是正確的;稍稍差一點,結果就不一樣。所以確實是有人存疑。但是定中見到境界,它是現量境界;推演的,數學推演的,是比量境界,定中是現量境界。定中境界決定是正確,但是有沒有變化?給諸位說有。為什麼?剎那剎那都在變化,定中他那個時候看到的,譬如說昨天看到的,那是昨天的境界,今天?今天變了。他要看今天的也能看到,看到變化。怎麼變的?隨著人的念頭變的。這就是一切法從心想生,千變萬化。

 

  我們讀賢首國師的《還源觀》就講得很清楚,我們起心動念周遍法界,念頭才動,無論是善念是惡念,遍法界虛空界這個信息都傳遍了。有功夫的人、有定功的人沒有一個不知道。鬼神也知道,鬼神知道的範圍不大,因為他的定功很小,但是比人高明多了。這些信息傳過來只能參考,不能說是真的,也不能說是假的,必須要到時間事實來印證。二0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號這是馬雅的預言,這是世界上人都承認馬雅這個族群人非常聰明,他們不是靠定功,他們是數學推演出來的,推演出來的。這個族群,古代在天文裡面,可以說是地球上的族群裡他應該是第一,他的曆法幾千年推得非常正確,這是令人佩服的。它這個長曆到十二月二十一號就沒有了,後面就沒有了。沒有了並不代表世界末日,代表什麼?代表這是個大的循環到這為止,第二天又一個新的開始。就好像一年,這是臘月三十,這一年沒有了,明年,明年是第二年的大年初一,是這個意思。但是這個轉移當中,當然可能有變化。變化全在人心,這個我們對佛法要有堅定的信心。佛告訴我們,宇宙之間所有的現象都是心現識變的。誰的心?我們自己的心。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宇宙,相不一樣,起作用不一樣,但是原理是一樣的,原理是自性是相同的,自性是永恆不變的。

 

  學佛的目的一定要知道,學佛最後的目的是什麼?是要明心見性,見性就叫做成佛。這大乘佛法裡頭常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淨土宗要不要明心見性?要。但是淨土宗,你現前煩惱習氣重、業障重,把你的自性蓋覆住了,你迷了,迷失了自性,所以自性不起作用。起作用的是什麼?是煩惱、是習氣,這個東西起作用,所以生活得很辛苦。佛幫助我們破迷起信,對佛法有信心,最重要對自己有信心,然後再相信佛。蕅益大師告訴我們,《彌陀經要解》裡頭講信願行,信他講了六種,第一個是信自己。人要沒有自信心,什麼都學不成,佛很慈悲,幫不上忙。佛能幫誰?自信心很強的人,佛幫得上忙。我們要想成佛,那要堅強的自信心,一定相信自己本來是佛。這個話釋迦牟尼佛在《華嚴經》上講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又說過,「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佛在《華嚴》上講的,這一點不錯,我們相不相信?《觀無量壽佛經》上講淨土的原理,理論的依據,佛只說八個字,「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兩句話要不相信,我們往生有障礙,也成不了佛。這兩句話非常重要,「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我們本來是佛;是心作佛,那就是念佛成佛。

 

  我們念佛的目的,第一個是到極樂世界,那等於是個中途站一樣,我們到那裡。到極樂世界幹什麼?到極樂世界去成佛,這個要知道。是我們自己自家的事情,阿彌陀佛給我們做增上緣。要曉得,親因緣、所緣緣、無間緣都是屬於自己的,阿彌陀佛、諸佛菩薩給我們做增上緣。我們的信心愈強,力量就愈大,佛菩薩加持能加得上;我們的信心不強,他加的力量就很微薄,就不強。所以佛力加持跟我們自己的信心恰好成正比例,我們有一分信心,他加持一分;我們有十分信心,他加持十分;我們有萬分信心,那他加持萬分,這很不可思議,你說這信心多重要!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苦口婆心講經教學,目的何在?第一個目標就是幫助我們恢復信心。信心是本來有的,迷失了自性,信心也丟掉了,這很可惜,所以佛教導我們把信心找回來。然後第二個目標,幫助我們破迷開悟。覺悟之後才會發願,願是真的。覺悟之後,了解兩個世界的真相,極樂世界的真相,我們現在娑婆世界的真相,都搞清楚、都明白了,你心裡頭自然就有所選擇。都搞清楚了,我選擇到哪裡去,真去得了,不是假的。所以沒有智慧怎麼行!這個一定要知道。世尊苦口婆心教了四十九年,我們不能辜負他。對他所教導的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然後在他四十九年所教的這些法門,所謂的八萬四千法門,這麼多的經論,我們有所選擇,這是有必要的。

 

  娑婆世界的眾生現在是處於減劫。釋迦牟尼佛出現的時候,人的壽命,一般人一百歲。每一百年減少一歲。依照中國歷史上記載,釋迦牟尼佛出生於周昭王二十四年,圓寂在周穆王。中國人記載,佛滅度之後到今年三千零三十九年。老一代的祖師大德都用這個說法,像虛雲老和尚、印光大師、圓瑛法師,他們都用這個老的紀年。一百年減一歲,三千年減了三十歲,現在人平均壽命是七十歲,人生七十古來稀。有壽命長的,那是他自己修持有功德,或者他修的有福德,都可能延長壽命。所以壽命雖然是業報,是有一定的,但是可以加減乘除,惡業造多了,壽命就縮短;好事做多了,壽命就延長。你看《了凡四訓》裡頭講得很清楚,了凡先生,那個孔先生給他算命,他的壽命是五十三歲,他活到七十四歲才走,多活了二十一年,那是他修的福報。他說得很清楚,他求官職、求財富、求兒女,統統都求到,有求必應;沒求壽命,壽命自然延長,那是福德。

 

  那在佛門裡面,佛門裡頭是功德,那個力量更大。我們在佛門裡頭修的是福,還是修的是功,這個自己要清楚。都是善事、都是好事,有自己就是福德,著相了,著相修福就是福德,不著相是功德。做再多的好事,心裡很清淨,像沒做一樣,不把它掛在心上,那是功德;常常念到我做了多少好事,將來有好報,那是福德。福德離不開六道輪迴,你的果報是人間天上;福報太大了,人間沒那麼大的福報,就生天。功德不一樣,功德長智慧,幫助你超越六道輪迴、超越十法界。所以佛法重視功德,福德雖然講,但是它重視功德。

 

  人要為苦難眾生著想,阿彌陀佛在因地裡出家做比丘,念念都是為十方世界諸佛剎土裡面的六道眾生。六道眾生太苦了,怎麼樣幫助他離苦得樂,怎麼樣幫助他修行證果,他沒有別的念頭,只有這麼個念頭。所以他念念是功德,行行是功德。他不為自己,真的是為正法久住,為度一切眾生。這些都是我們要學習的,不為自己,為什麼?沒有自己,你執著有個自己,你就出不了六道輪迴。諸位曉得,阿羅漢超越輪迴了,阿羅漢憑什麼本事?我執破了,不再執著這個身是我。什麼地位破了身見?給諸位說,小乘須陀洹,初果,初果身見就破了。四果阿羅漢我執破了,佛講兩種執著,我執、法執,我執破了超越六道輪迴。但是身見破了,不再執著身是我了,這個證初果須陀洹,雖然沒有離開六道輪迴,他決定不墮三惡道,這是保證。而且在六道裡頭,天上人間只有七次往返,他一定證阿羅漢果,他就出去了。所以初果我們稱他聖人,小聖,這最起碼的小聖,不再搞三惡道了。經教裡像這些地方我們不能不學習。

 

  如何把身見放下?念念想著眾生,想別人,別想自己,時間久了,身見自然就斷了。不要重視自己的身,這個身體對我們現前來講有用,是個假的東西,借假修真,一定要提升自己的靈性。身是煩惱的源頭,先把這個東西放下,以後斷煩惱就容易了;身不放下,煩惱是無從斷起,它根在。先把根除掉,慢慢再把這些煩惱放下,這是經教裡面教導我們的方法。在大乘,《華嚴經》上講的五十一個菩薩,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這五十個,上面還有個等覺。小乘須陀洹相當於大乘初信位的菩薩,他們斷證的功夫是平等的,都是把身見放下了,不再執著身是自己。但是大乘智慧比小乘高,大乘聽經聞法學教,所以智慧比小乘高,斷煩惱的功夫是平等的。這也就是說,大乘修行進步快,小乘比較慢。我們對佛法裡一些基礎的常識要認識清楚,對我們會很有幫助。

 

  法藏比丘,我們在這些經論上確實有根據,是佛在經上說的,應該說他早已經成佛了,他是倒駕慈航,應化在西方極樂世界,建立極樂國土。那不是為自己,是為了接引一切眾生。他的範圍很大,上面從等覺菩薩,下面到無間地獄的眾生,他統統接引,到極樂世界圓滿菩提,在極樂世界證得究竟的果位。全為眾生,沒有為自己。釋迦牟尼佛當年出現在這個世界,一生他給我們表演,那些表演都得要學習。他出生在國王的家庭,身分是太子,這是繼承王位的。十九歲出家修行,王位捨棄、不要了,去做個苦行僧,十方去參學。印度在那個時候是宗教之國,也是哲學之國,印度學派幾乎都是非常高深的哲學家,他去參訪、去學習,學了十二年。印度人,古印度人,非常重視禪定,佛經裡面所講的四禪八定是婆羅門教的,釋迦牟尼佛統統用上了,這是世間的禪定,佛全收了,也用四禪八定來教弟子。你能得四禪八定,六道裡的事情你就很清楚,為什麼?你統統見到了。禪定裡頭沒有空間維次,這個境界是真的不是假的,現量境界。你看到二十八層天,你看到無間地獄,六道裡面那就是釋迦牟尼佛報土,三千大千世界,你沒有一樣不知道。

 

  我們相信釋迦牟尼佛四禪八定一定學得很出色,印度人修定也就到此為止。世尊他示現一個知識分子,年輕好學,四禪八定對他不能滿意,六道是搞清楚了,究竟為什麼會有六道?六道從哪裡來的?六道以外還有沒有世界?像這些問題在當時沒有人能回答。所以佛知道那個不究竟,於是放棄參學,學了十二年放棄了,在菩提樹下入定。菩提樹是以後的稱呼,印度人稱畢缽羅樹,他在這個樹下示現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所以以後稱這個樹叫菩提樹。這什麼意思,我們要去體會。十九歲離開家,放下煩惱障;三十歲放下求學,是放下所知障,是不是這樣的?菩提樹下入定成功了,入更深的禪定,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這就是一般講成佛了。

 

  成佛之後就開始教學,七十九歲圓寂的,教學四十九年,天天說經講道,沒有一天休息。他的身分是老師的身分,我們今天稱為本師釋迦牟尼佛,我們跟他什麼關係?師生的關係,我們自稱為弟子,那是我們的本師,佛陀教育的創始人。這關係搞清楚、搞明白,你從他一生的行誼來看,他是一個教育家,是一個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家,有道德、有學問、有智慧、有愛心。不但教,他把他所教的做出來給我們看,這個難得,這種老師到哪去找!把他一生所教的,在生活當中,在工作、在處事待人接物,統統演出來給我們看,是我們學習的最好榜樣。最後走的時候還告訴後人,當時阿難尊者提了四個問題,其中有一條,佛在,我們依佛為老師,佛不在了,我們這些人依誰為老師?佛說了兩句話,「以戒為師」,能持戒,對佛的教誡認真去奉行,等於佛在世,佛沒離開你;第二句話,「以苦為師」,生活苦一點好。為什麼?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你才真的放得下;如果貪圖享受,麻煩大了,你的煩惱都起來了,佛所教導你的東西你決定得不到。很有道理。

 

  釋迦牟尼佛一生沒建道場,為什麼?我們都不知道。以他老人家的身分、地位、影響,建個道場太容易了,當時在家皈依弟子有十六大國王,誰都能建個道場給他,供養他,他不要。國王的花園別墅,大臣的、大富長者的,皈依他的人太多了,請他去講經,他也接受,但是他不要。你看祇樹給孤獨園、竹林精舍,這都是我們大家都熟知的,佛在那裡講經。用現在的話說,佛要使用權,不要所有權,講完了走了,還給你。有好處,這些弟子們不會有貪心,不會想佛走了之後,這個道場是我的,這個念頭就壞了。佛的道場都是借用的,不用了還給主人。所以弟子們心都在道上,沒有妄想,這是正確的。佛教傳到中國來,雖然有寺院庵堂,但是要曉得,那個時候道場是國家的,不是私人的,國家建的,叫十方叢林、十方道場。你出家,正規受了戒的,到任何道場去掛單學習,他都歡迎,他都不拒絕你。不像現在,現在道場要看人情,喜歡就接待你,不喜歡就不接受,一餐飯都不給你吃,跟從前不一樣。所以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一生不建道場,這個用意多深。佛是真正幫助你成道,不幫助你作惡,不幫助你墮落,把這些緣統統給你斷掉。你想佛多慈悲,做如是的示現,我們要能體會到佛的心。

 

  在這個時代,印光大師了不起,他老人家一再囑咐我們,《文鈔》裡說了多少次,末法時期修行要學著放下,建道場建小道場,就是茅蓬,同學不要超過二十個人,真正志同道合。我們淨土宗,要學慧遠大師,這是我們中國淨土宗的初祖。你看他老人家當年在廬山建一個念佛堂,東林念佛堂,志同道合的一百二十三個人,大家真正發願,我們一起在這裡念佛求生淨土。道場以虎溪為界,不越過這個界線。一百二十三個統統往生,這還得了嗎?大圓滿!那個時候淨土的經論只有一部《無量壽經》,《觀經》跟《阿彌陀經》沒有翻出來,我們想想應該是傳到中國,翻譯沒有完成,所以遠公大師只是依《無量壽經》。我們看到《西方確指》這本書,那也就是個報告,覺明妙行菩薩,他的小道場只有八個人,志同道合在一起修行,八個人統統往生,這叫大圓滿。印光大師這個意思就是這樣的,教我們建小道場,志同道合,最好不超過二十人。為什麼?容易維護,生活簡單,有幾個護法來護持就足夠了,你心是定的,不攀緣。道場大了要開銷,怎麼維護?一有攀緣的心,自己道業這一生就不能成就,修一點福而已,道業不能成就。印祖慈悲到極處,對我們非常關懷,教導我們。

 

  正法久住,不能不知道講經教學重要。講經,尤其要好好的聽經,多聽。各宗各派都搞清楚、搞明白了,我專門選一樣自己喜歡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才能成就。否則的話,你的一生,你學得很多、學得很雜,心力分散,時間也分散,所謂是樣樣都通樣樣鬆,沒有一樣你專精。不如一生專學一門,這一門你成為世界之冠,全世界第一,這有大成就。一門通了,門門都通。雖然門門通,還堅持這一門,這是什麼?這是大慈大悲,做榜樣給後人看,告訴成功的祕訣就在此地。開悟哪有不通?修學的目的決定在開悟,不是別的。悟後起修,你的方向、你的目標不會錯,你這一生決定有成就,念佛往生淨土上品上生,出家佛弟子應該如是。

 

  最難得的,我們能得到這個會集本,這是不可思議,百千萬劫難遭遇。沒有這個本子,你要去讀五種原譯本,你把五種原譯本找來看看,很難、很麻煩。所以會集有必要。王龍舒做的會集意思不完整,為什麼?原譯本有五種,王龍舒只看到四種,唐譯的這個本子他沒看到,所以不圓滿。魏默深雖然是五種原譯本都看到了,這個本子取捨不當,很多重要的經文他漏掉了,應該取的他疏忽了,所以不能稱為善本。他的本子比王龍舒的本子好,這是真的,但是五種原譯本裡頭的精華,依然不是完全具足。所以到民國年間,夏蓮居老居士做第三次的會集,才把過去這個本子的缺失統統補過來,字字句句都有根據,都用的是原譯本的文字。這個是會集必須要遵守的規矩,不能自己用自己的意思把字換掉了,不可以,一定要用原譯本的原文。

 

  這個註解裡頭,黃念祖居士把每一句經文出在哪一部經上,都給我們寫出來了,告訴字字句句是有根據的,太難得了!黃念老的註解稀有難逢。是不是他自己做註解?不是。他有智慧,如果他自己寫一本註解,別人不相信。尤其現在人喜歡批評,你算老幾,你是個居士,你怎麼能解釋這個經?肯定有人反對。所以他有智慧,他也是會集,集註。你看它裡面,你每一段看,都是經論的註解,古來祖師大德的註解,他把它會在一起,會集註解。用了多少經論?八十三種,八十三部經論,用這個來註解,你沒話說,佛說的;一百一十種過去祖師大德的註解,不是我說的,這個祖師說的,那個祖師說的。這個了不起!我們看他一部註解,等於說看了八十三種經論、一百一十種古大德的註疏,這還有什麼話講!註解字字句句也有根據,不是隨便說的。用心良苦,我們要能體會到。

 

  我們聯絡上的時候在美國,他在美國住了一個月,時間不長,我也忙著弘法,沒有法子見面。他回北京,我那邊經講完之後,我就到北京去看他,一見如故。在那個時候,弘揚會集本的就是我們兩個人,他在國內,我在海外。他把他的註解送給我,我問他,你有沒有版權?他說你問這個幹什麼?沒有版權,我就翻印,有版權當然我不敢印你的。沒有版權,歡迎翻印。所以我在台灣就印了一萬套。非常歡喜!他能夠蒐集這麼多的資料。我去看他,他住的房間只有我們攝影棚一半大,只有這裡一半大,擺一張床、一張小桌子,另外堆的就是這些書。我看了之後歎為觀止,我說這些書你從哪裡來的?你怎麼會找得這麼齊全?三寶加持,不是人能找到的,找到這麼多的好材料。他日夜不斷的去看,裡面哪些可以解釋《無量壽經》經文的,都把它挑出來,編成這套註解。有智慧!這師徒二人了不起的人,夏蓮居,夏蓮居是他的老師,他們到這個世間來就是幹這樁事情的,這樁事情幹圓滿了,他就離開了。

 

  當年慈舟法師有這部經的科判,他把慈舟法師科判送給我,我也怕失傳,印在這個原本上。這是會集最初的版本,裡面一共分三十七品,應該過去的想法是三十七道品,分三十七品。慈舟法師當時講這部經就用這個本子,所以我把科判印在前面,留著做紀念。我做的這個科判是以慈舟法師的科判做底本,再把它詳細分科。這個科判完成之後,我送給趙樸老,樸老看了歡喜。《無量壽經》會集本,經圓滿了,黃念老的註解圓滿了,我們這個科判,加上科判,真是無量的歡欣,這部經可以流傳於後世。確實這部經真能夠普度眾生往生淨土,圓成佛道。但是認知的人不多,認識的人、知道的人不多,所以我就擔任流通的使命。

 

  在過去,我沒有看到這個本子,沒有看到這個註解。李炳南老居士在台灣講過一遍,他有眉註。這個本子老師給我了,我依他的眉註講過十遍。看到念老註解之後,他註得太好了,所以我在前年清明節,我把《華嚴經》暫停了,發心講這個註解,《淨土大經解演義》,去年九月十八圓滿,一共講了一千二百個小時。這第一遍完成了,接著講第二遍,第二遍我們把科判會進去了,就成為《大經科註》,註解完全用黃念老的。將來我再找時間,把它重新再整理一下,變成一個完善的本子。我發願我今後活一年就講一遍,一天四個小時,標準的時間是一千二百個小時到一千三百個小時,這一部可以講完,一年講一部。如果再能活十年,講十部,講十遍,我就心滿意足了。這部大經對全世界修淨宗的人會有很大的幫助。真的把淨土搞清楚、搞明白了,你會真信,真想去,你會認真念佛,決定得生淨土,好!其他的東西我沒有學不要緊,到極樂世界再學。到極樂世界無量壽,有的是長時間,比世間自在王佛的壽命還長,他只有四十二劫,不算很長,到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所說的經教,到極樂世界統統可以完成。所以在此地我就萬緣放下,連佛法也放下,專修這部經,專講這部經,專修這個法門,給大家做個好樣子,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我們繼續往下面看,「或疑法藏比丘在因地中,何能遍見十方諸佛淨妙國土」。這是假設提這個問題,或者有人懷疑,有人要問。「答曰,《法集經》云」,這是引經,這不是黃念老自己說的。《法集經》上說,「菩薩摩訶薩,得彼諸佛如來天眼」,得佛加持。「又《大智度論》曰:天眼徹視,則不動而遍至。十方不來,比丘亦不往。如佛天眼故,十方國土皆悉一時睹見也」。你看這用經來註。「據上經論」,《大智度論》是論,《法集經》是經,根據經論上所說的。「可知法藏菩薩摩訶薩,承世間自在王如來威神加被,得如佛之天眼」,佛把天眼加持給你,你的天眼跟佛沒有兩樣。「故能不動而遍見十方」,他要不要到十方去參訪?不需要,十方世界自然影現在他面前。像我們現在看電視一樣,都在面前看到了,不必要親自到那邊去,你看得很清楚、看得很明白。「於佛說國土皆悉睹見」,你全見到了。

 

  見到之後,『起發無上殊勝之願』,起也是發的意思。「更無有上,是曰無上。殊勝者,事之超絕希有者,曰殊勝」。下面引《會疏》,《會疏》說的,「無有此上,故云無上。超勝諸願,故曰殊勝。謂莊嚴無上故,受樂無上故,光壽無上故,名號無上故,生因無上故,利益無上故。是總四十八願大體」。你看全是經論。《會疏》是古大德的註解,《無量壽經》的註解。這種解釋讓人歎為觀止,不能不佩服。《會疏》這是《無量壽經》註解的名稱,這是日本祖師作的。無有此上,就是說十方諸佛剎土跟極樂世界去比,沒有超過極樂世界的,極樂世界變成最上,所以稱為無上。下面舉幾個例子。超勝諸願,諸佛如來因地都發大願,沒有不發願的,但是願不圓滿、不究竟,阿彌陀佛的願究竟圓滿。他想得太周到了,不是憑空想像,他是親眼看到二百一十億佛剎,等於說他去參觀、他去考察,取人之長,捨人之短,來建立極樂世界,他是有根據的。所以極樂世界也是集大成,集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最精華的、最美好的,他統統要;十方世界裡面有缺憾的、缺陷的,有不善的,統統避免,不要,所以他的極樂世界就變成第一殊勝。不是在家裡閉門造車。他這個願不是自己隨便發的,是看到這個好,我要;那個不好,我不要,統統都有憑有據。這是殊勝。莊嚴無上,莊嚴是精美。受樂無上,哪個世界沒有受苦受樂?只有他這個世界,只有受樂,沒有受苦。光壽無上,光表智慧,壽表壽命,無量壽,佛無量壽,所有往生的人個個都是無量壽。名號無上,名號功德不可思議,這個經上講得很多、講得很清楚,我們要相信,要真念。生因無上,生因就是信願持名,太簡單,無論男女老幼、賢愚不肖,只要相信,只要願意往生,肯念佛,個個都成就。利益無上,極樂世界四土三輩九品,我們往生到哪一個階層?善導大師告訴我們,這個問題「總在遇緣不同」。我們今天遇到的緣殊勝,這種經本真叫《無量壽經》的善本,第一善本,這樣的註解,這是最殊勝的緣。依照最殊勝的緣,那我們將來往生肯定是實報土上上品往生。生到極樂世界是什麼身分?等覺菩薩,不是等覺也是十地,法雲地的菩薩,這一步登天,所以利益無上。是總四十八願大體。所以這部經如果說太長,沒有時間來受持,你就受持第六品,第六品就是四十八願,最好包括註解,這是取《無量壽經》的精華,真正不可思議。

 

  我們再看第二段,「大願所依」。你看看,這個大願就是四十八願,四十八願依什麼發的,統統講清楚、講明白,你才會相信。絕對不是阿彌陀佛閉門造車,自己在家裡想,不是的,他有憑有據。這裡頭分四小段,第一個「觀察」。

 

  【於彼天人善惡。國土粗妙。思惟究竟。】

 

  徹底來思考。『彼』就是二百一十億佛國土,二百一十億代表的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依正莊嚴,哪些是善,哪些是不善,國土哪些是粗俗,哪些是精妙。『思惟究竟』,徹底去研究、去思考,哪些該取,哪些該捨,我這個極樂世界哪些我要,哪些我不要,這有憑有據。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天人善惡』。「判定善惡之性,諸說不一。茲撮要介紹如下」。許多經論、祖師大德看法不一致,統統都抄在這個地方,讓學習的人自己去選擇,好!第一,「《菩薩瓔珞經》」,這個裡面有說,「以順第一義諦為善,違第一義諦為惡。經曰:一切眾生識,始起一想住於緣。順第一義諦起名善,背第一義諦起為惡」。什麼是第一義諦?前面學過,這裡頭底下有舉例子,「經云第一義諦」,第一義諦就是「真諦、聖諦、勝義諦、真如、實相、中道等」,也就是本經所說的「實際理體」。本經有三個真實,真實之際就是實際的理體。由此可知,我們簡單的來說,那就是性德,真如就是自性、就是法性。

 

  與性德相應的,這個是善;與性德不相應的,那就是惡。哪些是與性德相應的?性德之善是自然的,不是人為的,不是哪個製造的、哪個發明的、哪個人建立的,不是,是自然的。佛講,我們中國老祖宗也講,中國老祖宗告訴我們人性本善,這個善的意思跟此地善是一個道理,同樣的境界。順第一義諦是善。哪些東西順第一義諦?五倫是道,五常是德,道德順第一義諦。五倫的核心是父子有親,這就是親愛。父子親愛是天性,沒有人教,不是哪個人發明、哪個人製造的,不是。你細心去觀察,最明顯能夠覺察出來的是嬰兒,三、四個月,你去看他,他一點染污都沒有。你看父母對他的愛,他對父母的愛,雖然他不會說話,你看他的眼睛、表情,他的動作表情,對父母那分愛,這是天性。中國傳統文化就把這個定為中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都是從這個愛發揚光大出來的,性德,那是第一義諦。

 

  所以用什麼方法來落實?那就是教育。於是中國老祖宗講求胎教,母親懷孕的時候就要教小孩,小孩在懷孕這十個月裡頭,他雖然還沒出世,母親的情緒他感覺到,母親的動作他感覺到,母親的言語他感覺到。因此中國懷孕之禮,這母親懷孕的時候,都學周文王的母親,這十個月當中,眼不見惡色,眼不看到不喜歡的東西,決定不能看殺生,不能看偏邪的東西,心要端正、心要慈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傲慢的話不能說,一舉一動都要如理如法,胎兒端正,生下來好養,他所稟受的是正氣。這個母親對兒女的愛護,從懷孕那天開始。

 

  小孩出生了,古人講的一千天,就是從出生到三歲,這一千天是紮根教育。教什麼?給諸位說,教《弟子規》。《弟子規》不是教他念的,他還不會說話,《弟子規》是父母做出來給他看,他會看、他會聽、他會模仿。父母把《弟子規》在家庭做到,因為父母的父母還在,都是一家,每天早晚朝暮如何奉事父母,讓小孩都看見,他就學會了。所以三歲就小大人一樣,他什麼都懂,沒有邪念、沒有私心,是這樣培養成的。六、七歲上學了,上學是老師教。老師也是身教,不是言教,是身教,就是要做出榜樣來給他看,怎麼樣孝順父母,怎麼樣尊重師長。尊重師長是父母教小孩的,孝順父母是老師教導學生的,把這個小孩教成人,根紮穩。

 

  我們今天這種教育在中國丟掉兩百年了,現在都非常陌生,完全不懂。這個不懂不能怪現在人,佛在《無量壽經》上講得好,說什麼?「先人無知,不識道德,無有語者」。你的父母不知道,你的祖父母也不知道,你的曾祖父母也不知道,高祖父母也不知道,知道這個事情至少要往上面去七、八代他才知道,丟掉這麼久了。所以他做了錯事情不要責怪他,丟得太久了。現在我們要把傳統東西找回來,也要兩百年,丟了兩百年,再找回來也要兩百年,這要有耐心。決定不可以怪責現在人,他很可憐,他沒有學到,從小沒有人教。佛非常慈悲,說這幾句話,教導我們看到現在任何人,無論犯什麼樣的過失,都不可以責怪於他,為什麼?他沒有受過教育。他受過教育犯過失,要責備他、要處罰他;沒有人教他,他做錯了事情怎麼辦?原諒他。所以今天整個世界,不是局部,全世界的人都沒人教,這一定要懂。

 

  我在國外有國家領導人跟我見面的時候問我這些問題,今天的社會要用什麼方法來對治?我的回答很簡單,不是中國人說的,英國人說的,湯恩比說的,湯恩比博士說,「要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這外國人講的,不是中國人講的。我講的是中國人,那你自己誇自己,人家不相信,英國人講的。我回答這個問題是在倫敦劍橋大學,我跟他們漢學系的學生,跟他們的教授舉行一個小時的交流,他們提出來的。我說你們英國人講的,我問他們,你們能相信嗎?這個話可以問他們,他們研究中國的儒釋道,拿儒釋道的經典去寫博士論文,那將來都是歐洲的漢學家。他們講一口北京話,讀中國的文言文,我們不能不佩服,你看面孔全是歐洲人。所以我問他們,你們相不相信湯恩比說的話?他們看著我笑,不說話,不承認也不否認。我然後再反問一句,我說難道湯恩比博士講錯了嗎?他們還是不說話,包括他們教授,坐在旁邊都笑。

 

  我才向他們解釋,我說湯恩比的話沒說錯,而是什麼?我們解讀錯誤。如果提到儒,你們就想到四書五經、十三經,你們現在正在研究的,這個東西能解決今天社會問題嗎?太高了,做不到。講到佛,你一定會想到《華嚴》、《法華》、《般若》這些大經大論,你們也都念過,能行嗎?沒有把握。我說湯恩比博士沒說錯,我們要知道,四書五經、十三經是儒家的花果,《華嚴》、《法華》是佛家的花果,《老子》、《莊子》是道家的花果,好看,令人羨慕。這東西從哪來的?跟一棵樹一樣,它枝上長的;枝從哪來的?幹上長的;幹從哪來的?追疑到最後是從根生的。那我們要問,儒釋道的根是什麼?這個大家就沒想到了。能生儒釋道的東西,那是儒釋道的根,你有沒有想到過這個問題?花果不能解決問題,根能解決問題。儒的根是什麼?《弟子規》,道的根是《太上感應篇》,佛的根是《十善業道》。如果能把這三樣東西恢復起來,這世界真的太平了,湯恩比的話說得沒錯。這三樣東西是普世教育,你們所想的那是儒釋道的尖端的教育、教學。我們要從紮根教育下手,這個世界得救。

 

  用什麼心態?我們也遵循湯恩比博士的指導。什麼是儒?孔孟學說是什麼?「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孔孟之道是仁義。「仁者愛人」,要用愛心;「義者循理」,義是什麼?合情、合理、合法,我們用這個心態落實三個根,湯恩比博士沒講錯。大乘是什麼?大乘是真誠、慈悲,這是菩提心。用真誠慈悲落實《十善業道》、落實《弟子規》、落實《感應篇》,這個世界就有救。這是我在倫敦大學跟劍橋大學跟他們講的,我跟他們講的時間不長,一個小時,對他們很有啟發。

 

  他們的教授是當代的漢學家,到香港來一定來看我。現在他退休了,在北京大學做客座教授,所以常常從香港經過,一定要來看我。我們湯池的成就他知道,二00七年他特地到湯池去住了四天,親自去考察,回去的時候到香港跟我談了六個小時,兩天,一天三個小時。非常誠懇邀請我到倫敦去辦學,書院名字他都想好了,叫大乘佛學,他要我去那裡辦一個書院。英國大學是書院制,像劍橋跟牛津大概都有將近五十個書院。希望我在那裡辦一個大乘佛學,屬於劍橋大學的。劍橋大學在全世界排名第三,很難得!我很感激他,我說我不能去。他說為什麼?我說你們學校的制度,那個框架給我,我不能教學生。他非常驚訝,他說那你用什麼方法教?我說我沒有方法,我們老祖宗有方法。他愈聽愈起勁,老祖宗什麼方法?我就問他,《三字經》你有沒有學過?他會背,四書都會背,我們真佩服他。我說《三字經》前面的八句話,就是我們老祖宗幾千年來世世代代辦教育的最高指導原則。他會念、會背,他不懂得這個意思。他很驚訝,問我,怎麼這八句話是教育最高指導原則?是的。

 

  我說辦教育要用什麼心態去辦?《三字經》前面兩句話,「人之初,性本善」,我們要有這個心態,所有的人本性是好的。他不好,不好是習性。那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是讓他從習性回歸到本性,教育成功了。你把惡人變成善人,把壞人變成好人,教育成功,頭一句就教你這個。「性相近,習相遠」,本性大家是一樣,本性本來是佛,佛法就本來是佛,現在變成這個樣子,這習性變的。習性要把它斷掉,回歸本性就成佛了。教學目標搞清楚,我希望把學生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才。所以中國古時候教學的目標是聖賢,讀書志在聖賢,我要成聖人、要成賢人。聖人在中國是以孔子、孟子做代表。讀書不是為升官發財,不是過什麼富裕的生活,不是這個意思,教育的目標是把人教成聖人、教成賢人、教君子,這是東方教育。佛的教育是要把凡夫變成佛、變成菩薩、變成羅漢,佛的教育成功了,這個道理一定要知道。教育怎麼興起的?下面兩句就是,「苟不教,性乃遷」,你要不把教育辦好,慢慢就變成習性,習性代替了本性,人就墮落了,你說教育多重要。

 

  怎麼教法?「教之道,貴以專」。我就詳細給他講解這一句,為什麼要貴以專?不可以學很多東西。像你們現在學校,很多功課交叉排課,這個把人都糟蹋掉了,從小學到研究所沒有例外的。譬如第一個鐘點,第一個小時教語文,第二個小時教數學,頭一個小時還沒有吸收進去,又換了題目,所以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頭腦都是像漿糊一樣,迷迷糊糊的,什麼東西學了一點點的時候都不精、都不通。這種教學的方法是錯誤的,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從來沒有這種教法的,學生學的時候就是一門功課。如果像你們現在這種課程,我們可以教,但是不用交叉的這個課程。譬如第一年教語文,全年教語文,把小學六年的語文一年教完。學生頭腦是一樣東西,他想一個東西,他會學得很有進步,他專,心專。到第二年,第二年教數學,六年的數學一年完成。學的時候只可以學一樣,不能學兩樣。

 

  我們中國自古以來是用這個方法,學生學得很輕鬆,書包只有一本書,不像現在揹了一大堆,累死了。所以我就講中國跟印度的教學方法都是貴以專,真能出人才,學生心是定的,學得很快樂、很歡喜。太多、太雜了,沒有一樣東西學好,所以六年學完了,拿不出基礎的東西出來。如果課程重新一編排,還是那麼多課程,門門都有成就。所以我就向他建議,你回國去跟學校研究研究,能不能換這種方式,教之道,貴以專。如果實驗成功了,可以介紹給聯合國,讓全世界教學法都重新改變,那你就救了全世界的兒童,這個功德太大了!我鼓勵他。沒有想到他是年齡到了,六十多歲,不到七十歲,學校年齡到了就退休。所以中國古老的教學法好。

 

  我們做了實驗,我在台中跟老師學經教,老師教學方法就是一部一部的,不可以同時學兩部經。我們學習的進度,一個月學會一部經。老師學會的標準是你可以上台去講,他在底下聽,講得不錯,沒有過失。好不好沒有關係,只要沒講錯、沒過失就及格、就通過了,你就可以學第二部經。那個時候我沒出家,我在台中住了一年三個月,就十五個月,我學了十三部經,十三部經我都能講,還講得很好。所以我一出家就教佛學院,佛學院一個學期教一部經,佛學院三年畢業,我只用了六部經,還有七部還沒用上。你說這個差多遠!在台中一個月學一部,有成就感;佛學院念了三年什麼都不會,一部都不能講。中國這個教學法值得去研究,值得去提倡,真的是好辦法。

 

  根要紮上,那是什麼?那是德行,那是基礎。出家四個根,儒釋道三個根,還要加上《沙彌律儀》,這四個根,叫四平八穩,然後一部經一門深入。你天天學、天天講,一部經講十年,一遍一遍的講,講十年,十年之後你就變成專家。專講《阿彌陀經》,十年之後大家見到你,阿彌陀佛,你是活的阿彌陀佛;你專講《普門品》,大家看到你,觀世音菩薩;專講《地藏經》,那就是地藏菩薩,世界第一,頂尖,不要搞太多。全世界這麼大,每一個地方叫你去講一部,你活到一百歲你才講個小的局部,全世界沒講到,何必去學那麼多!講經的標準不要超過一個月,這部經就講完。經要長的話,一天四個小時;經要短的話,一天一個小時,不超過一個月。為什麼?現在人他只有這麼大的耐心。說是這部經要講幾年,他不來聽了,太長了,沒興趣了。你說一個月的話,他會來聽,從頭聽到尾;如果說是五天、七天、十天,那他非常歡喜。接引初機,這些方法我們要真的接受過來,古聖先賢他們的方法真好。

 

  我住在澳洲,陸克文當選澳洲的總理,邀請我到坎培拉,到首都,去訪問。我見面就把這個事情告訴他,希望他推動教育改革。他告訴我,最好你在圖文巴先把它做出來,用這種教學法做出來,就是做實驗做出來,實驗有成就了,他會帶著國會議員去參觀、去考察,然後制定法律向全國推動。我現在只會說,我沒有時間、沒有能力去做,做不行,我只會講。所以現在學院交給悟行法師,悟字輩他們,我希望他們去做,真正做出成績出來了,會有很大的影響。辦一個小學,我們自己辦,辦個小學,用這個方法來教。政府規定的課程我們統統把它教完,我們再補充倫理道德的教育進去,這種學生培訓出來一定非常優秀,身體健康、快樂。就是一門一門的學。無量功德!做好了,要把全世界教學統統改成這樣,你說多少學生受惠,都得到真實利益,這個功德多大,救了全世界。不要小看這個小學,它就救了全世界。真正做出來,可以到聯合國去做報告、做宣傳,那個影響力非常大。那一個活動全世界都知道,每個國家主管教育的一定會訪問,一定親自去看,去考察、去學習,這個事情有意義。

 

  這是講什麼叫第一義諦,與性德相應,中國老祖宗的東西,五倫是第一義諦,五常是第一義諦,四維八德全是第一義諦,都是從父子有親那個親字裡頭流出來的,性德!在道家《感應篇》,在佛法裡頭,三皈、五戒、十善、六度、普賢十願,本經四十八願,全是性德,統統都是自性流出來的。確確實實它是實際理體,不可思議。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