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章第十章内容:孙锡良:普通百姓不必迷信“奴才加白痴”的中国名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7:56:23

年轻人崇拜名人本不是个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在以个人崇拜为历史主流的儒家世界里,名人吃香更容易被人理解。“于麻子”有几个外国钱支撑,便可以不干正事的当名人,巩美人经张导演一脱还可以做世界巨星,只要有胆量、够无耻,想不成名恐怕也难,凤姐的牙齿伸出嘴巴外一尺长就是其成名的最大资本,少一分便略显不足。

 

    戏子再出名也是戏子,政客再出名,群众也知道他们嘴巴里面没有真话,这些人其实都不是什么可怕的角色,看穿了就那么回事。真正迷惑社会大众的是那些道貌岸然的知识分子名人,左一句凯恩斯主义,右一句市场经济;前一句罗尔斯,后一句布坎南,再配之以什么德国的弗莱堡学派,整合起来给人很有文化的味道。年轻人如果不看书,不懂历史的话,还真会把这些人看得很了不起,什么茅于轼、陈志武、许小年、张维迎之流就是这么被神化的。

 

    但是,如果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话,这些人在我眼里也就是“奴才与白痴”的混合体,更进一步描述就是裸露屁股当汉奸的料。有人可能认为我太尖酸刻薄,太不理性,属偏激一类。其实不然,我不过是从鬼中见人性,自茶里辨世味,知识分子温情脉脉的文章里头从来都不只是个人的抒情与博爱,虚伪的政治诉求往往比官场杂碎更显卑鄙无耻,政客再怎么坏,都是讲立场的,无耻的文人从来都不需要立场,谁喂奶谁便是他的娘。

 

    骂名人是白痴与奴才,也并非无缘无故,总是讲得出道理的。大家不妨细***当今最有出场价值的一些大牌名人(前面所指只是一小撮),他们的文章里除了引用西方人的理论之外,能找得出一丁点自己的学说吗?不管是政治的、经济的、文学的、历史的,全是西方人的字母翻译过来的“作品”。这些字母作品值不值得看呢?当然可以看,也需要看,不看,你就不知道洋人是怎么过好近几百年的美好时光。然而,我得告诉所有的年轻人,当你看完三本书以后,你就不会再崇拜中国的“名人”了,这三本书是:《1500年后的世界史》、《近代欧洲史概论》、《二战后的世界史》。看了这些书以后,你就会非常深刻地理解英国名人培根的真理:如果没有侵略,英国怎么能维持繁荣?如果没有侵略,英国人的民主找谁当垫脚石?

 

    普通人要学习,名人也要学习,西方比咱们发达,本该取其所长补己之短,然而,中国人笨就笨在只懂取得之道,而不懂反求之功。日本人跟中国人相比就聪明得多,人家也是学了100多年,却取得了完全独立的科学体系,中国也是学了100多年,则越学越倒退,对西方的依赖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今天中国人的落后原因所在:向西方学习被自己误读成给西方当狗。人家学习是为了反求,咱们学习是为了跟步子,能不落下太远就心安理得,人家学习是探求科技真相,咱们留学人员则琢磨着如何“偷艺”成功。搞了三十几年的开放搞活,搞了三十几年的一边倒留美留欧,结果就换了个“原创等于零”的伟大成就!

 

    我想说的另一个观点是:科学是哲学的延伸。中国科技界肤浅倒不是最坏的事情,最坏的事情是中国的思想界出了大问题,中国人近几十年尽出些不靠谱的“政治家”,尽出些没头脑的“留学家”,就是出不了思想家,出不了哲学家。这恐怕不是中国人先天愚蠢的原因,中国人好象不算太蠢,我看还是个“奴性未脱”的老毛病在作怪。一个堂堂中国一号经济学家吴敬琏,一登场亮相就是背诵美国的《市场经济学》教材,一个世界最大政党——中国共产党最高学府中央党校的教授居然把社会主义等同于极左思想,一个国家的哲学界居然花着巨额经费干着自己原本就认为一丁点社会价值都没有的事情,所有的研究成果只能给“上面”作装点门面使用,哲学人的思想不是“思”和“想”,他们都在按人家指定的“思想”在思想,够荒唐透顶的了!

 

    中国的名人,自己白痴并不足为惧,然而,他们挂着“名人”的招牌贻害国人就麻烦大了,把“私利保障等同民主精髓”作为主体价值观的个人主义哲学已经、正在或将要被多数人所接受,他们为了达到目的,甚至不惜重新捡起封建主义的残渣陋汁,以显示其之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合法性。反动的买办阶级豢养着一群学界名人一边舐舔着帝国主义的痔疮过日子,一边拖着封建主义的尸骨四处骸人。这些个人主义哲学的“宗师们”,早早地戴上“自由的假面具”,内心却显示出十足的奴才相,什么秦桧是功臣、什么汪精卫是伟人、什么美国是救星的大戏纷纷上演,曾经的抗日名人、曾经的爱国志士统统被“宗师们”扫到“愤青”和不理性的垃圾堆,当这个丑恶的集团得到汉奸政客的护卫和包装以后,中华民族的血也就开始慢慢变冷,直到下一次被人抽血的时候,便不会有痛的感觉,旁观者的圈子会越围越多,傻笑和漠视绝不会因敌人明亮亮的刺刀有所改变,血性没了,民族也就痿了,已经出现的苗头就是前奏——上海的不少“老人”和由他教育出来的后辈津津乐道于当年租界生活的美妙幸福!丝毫也没有委身为奴的屈耻感!

 

    人类的历史至少有几千年之多,看到的、听到的不少都记录在案,没有哪个国家可以长盛不衰,没有哪个民族可以永远统治世界,科技与经济的进步也有周期之律,欧美的强盛有其自身的努力,也有侵略的果实。然而,再强大的帝国,终究有走下坡路的那一天,没有一种制度可以万岁万万岁。中华民族的落后不是历史性的,更不会是未来的主旋律,我们不必迷茫于追赶西方放慢的脚步,更不必把它们的衰落当作是春日的朝阳。看着它的后跟和脚印跑步是很累很累的,旁观他人的步伐,走自己的独立之路才是大国正道,治朽要靠自己,民主要靠自己,科技进步更要靠自己,如果以为做“英语奴才”便可以改变“汉语奴才”的被动位置,那印度早就不当奴才了。文明从来都是靠自己创造的,绝对没有全盘复制的文明存在,以后也永远不会有。中华民族曾经有过自己的历史文明,如果甘愿继续当奴才,未必有后续的文明,兴亡不一定要看前面的5000年,50年内被灭掉也并非危言耸听。

 

    还是再回到“白痴加奴才”的主题上来吧,这么多名人被所谓的“粉丝”崇拜了,一方面说明名人的视觉冲击力很强,另一方面说明“粉丝”的感觉很差。看名人的文章有趣味是真实的,看名人的演讲有磁力也是真是的,一切所见似乎都非常的客观。然而,看到的未必就是客观的,一个人对事物的判断到底是否客观并非完全取决于视觉,还取决于其对客观事物本身的认识能力,如果光凭视觉,我可以说太阳的直径只有“300毫米”,因为我看到的太阳就只有这么大。当科学还很不发达的时候,谁能证明我的结论是错误的呢?事物的本来面目并不是轻易能认识清楚的,要认识清楚就必须储备足够的知识,就必须足够多的深入实践,就必须在“想”的方面多下功夫,知识多了就有理论支撑,实践多了就可以进行更多的验证,若再辅之以认真的“想”,个人认识的正确性也就越来越高了,事物的模型也就越来越接近真相了。普通人不一定要做名人,但一定不要做“白痴加奴才”,更不要做“白痴加奴才”的奴隶,做个清清白白的独立人才是最大的自由与民主。

 

    统治者不相信自己的信仰,国民便更不相信统治者的信仰,这个时代正是“白痴加奴才”繁荣昌盛且大显身手的时代,名人界掀起的民国之风成为当今的流行风确实有其道理,一个“乱”字便是民国的最好概括,而这个“乱”字恰恰又是今日名人的伪民主诉求,一大批“乱世英雄”正在心急如焚地等待乱世早日来临,否则,何来用武之地?

 

    最后,我还是用几句简单的话概括一下中国主流“白痴名人”的行事套路:

 

    见官骂刁民,见民骂贪官,见欧洲主子,自家官民皆骂

 

    遇左臭极右,遇右臭极左,遇美国大爷,民族同胞全臭

 

    横批——中国名奴

 

    ——孙锡良(转载须署名)201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