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梓溪演员多大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罗黄酒是这样酿成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12:35:24

  工人们把封好的酒坛堆在一起存放起来。

  蒸饭 每天凌晨,工人都将蒸好的糯米饭用车推往发酵车间,每缸饭重200斤左右,一天要推96次。

  搅拌 在发酵缸中加入酒药,和糯米饭揉搓拌匀。

  □苏报记者 濮建明 摄 黄 亮 文

  深冬的凌晨3点,室外温度已接近零度。吴江桃源镇铜罗社区内一片寂静,就连一向早起的公鸡也尚在睡梦中。但是,伴随着一声声不同类型的闹铃,散落分布在当地万亩林海中的黄酒酿造企业,零星的灯光已相继亮起。在这块散发阵阵酒香的土地上,已经传承了2500年的铜罗黄酒酿造又开始了每天的劳作。

  3点半吃早饭,4点开始洗缸、蒸饭,9点半前完成2.5万斤糯米的蒸煮与发酵,为后续的出坯、压榨、煎酒、灌坛做好准备……这是年仅19岁的浙江小伙胡前斌和他蒸饭班工友们每天艰苦而单调的工作。

  4点钟,蒸饭车间内隆隆的蒸饭机已经开足马力,蒸熟的糯米顺着粗壮的管道源源不断流入底部的圆形木桶,扑鼻香味弥漫整个车间。糯米经清水快速冷却后,将由4个工人用推车运往隔壁的发酵车间,而胡前斌就是其中之一。
 两个车间来回路程约为100米,为了能将2.5万斤糯米按时运到发酵车间的96口大缸内,胡前斌和他的三个师傅每人每天不得不推着200多斤重的“送饭车”,来回跑96趟,总路程近10公里。“3点半下肚的稀饭,用不了2个小时就消化了。还好,在这里干活永远不会让自己饿到。”交谈中,突然发现,满头是汗的胡前斌,嘴角边不知什么时候粘上了一粒未下肚的糯米,而身上原本穿着的棉衣也已经脱得剩下了汗衫。

  落罐发酵,是整个酿酒工序中最关键的环节。壮实的发酵工人在小胡的帮助下将木桶内蒸熟的糯米倒入裹着棉衣的大缸,加入麦曲、酒药后,不断揉搓、搅拌。每缸200多斤的糯米在他们粗壮的手臂中轻快地翻滚、拌匀,最后盖上草盖保温。36个小时之后,这些糯米就将变成酒醪,再移入室外的近万只酒甏内,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后发酵,以改善酒的口味。

  清晨7点,天已蒙蒙亮,工厂内其他岗位的工人陆续上班。那些已完成两次发酵的酒醪将被运往压榨车间进行压榨、成型,并流入酒槽。最后,经过高温煎酒、消毒后灌入酒坛,用荷叶、笋壳扎口储存。这时,如丝般柔滑的黄酒将越存越醇。

  “香醇的黄酒让人垂涎欲滴,但愿意干酿酒这一行的人已经越来越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铜罗黄酒酿造技艺如今正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在这一行已经干了26年的朱荣根说,与当地工业企业相比,传统酿酒企业的薪资相对偏低。但更关键的是,酿酒这一行太辛苦,别说当地年轻人不愿意,就连很多外来打工者,干了一天后也跑了。如今,厂里主要是他们这样四五十岁的铜罗人还在默默坚守。“小胡来了已近3个月,非常难得。但保不准哪一天,一起工作的女友离职了,他或许也会选择离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