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小萍和火风的照片:书房好在小、乱、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6:03:19
  
        先前常觉得我的书房太小。不是要求多么高,能有三十平方米就好。不是想摆谱。我的书房如今占用了我家最大一间居室,十五平方米,可八个顶天立地的书架子就塞得差不多满满的了,又有一张写字台,一张电脑台,弄到书房进去,几乎没有立足之地。又且八个大书架子还是盛不下我的书,书柜前头,写字台旁边,电脑台左右,也都堆满了书。于是不由不生出这样的感想和期望来:三十平方米的书房。
        
        可是忽然有一天,我的观感发生了变化。也许,书房并不需要多大,也许小点更好。         我是指个人书房。虽说做学问的人,读书人,那个人书房往往相当一个小图书馆,古人讲的“万卷书”,今天说的万册书,常常是有的。然而个人书房毕竟也没有必要弄到和一个省、一个市的图书馆一样硕大,没有必要与大学图书馆比藏书多少。毕竟每一个做学问的人、读书人,他所涉猎的领域还是有限,并且也应该有一个自己喜爱与钻研的范围。对一个问题的喜爱与钻研,自然是知之越多越好,但也不是说所有相关的书卷都必须在自己的书房之中。所以,一般而言,小一些的书房,对许多读书人、做学问的人,也就够了。要紧的是有这样一间书房。有就好。        也许因为小,先前我总感觉我的书房太乱。乱到到处是书。乱到写字台上摆满了似乎与写字无关的物件。乱到找一本书成为一件难事大事。不是不知道那本书在那儿,差不多每本书在那个书架的那一层,我都心中有数。然而偏偏的,常常你要找的那本书总在很多书的后边,你得先搬走很多书,方才拿得到这一本书。不是“踏破铁鞋无觅处”,而是“得来须费大功夫”。还有一点,是视觉上的印象,若是第一回看见这书房,也许会觉得这是一个杂货铺,一个堆放书籍与读书人所有的诸多物件的仓库。         可也许由于认同了这个“小”,也就觉得这个“乱”,这个“杂”,其实也可以接受。既然常常要从这个书架、那个书架取下一本书、两本书,既然要翻阅,既然要摘录,既然从书架转移到电脑台,又从电脑台转移到写字台,日复一日,原来地整整齐齐的书架能够不发生变化,变得不同当初,变得乱七八糟了吗?这样的变,是在对书籍使用过程中的变。若是布置好一间书房,整齐到像书店,像书库,却从此一本也不取,一本也不看,那当然永远整整齐齐,永远不乱了。可那还叫个人书房吗?
                想一想,我的书房是处在动态之中,而不是静止的乱或不乱。总是由杂乱而整齐,又由整齐而杂乱。总是在一天又一天的找书、看书、用书的过程中由整齐变杂乱,而当乱到找书、看书、用书变得不那么方便的时候,我又作了一些整理,又变得比较地整齐起来。如此周而复始。想一想,这不是很自然、很有趣吗?宇宙,世界,社会,乃至每个个人,都在不断的变动之中。变动方有发展,方有未来。书房,能够永远静止、永远不变吗?变是正常的,好的。变,说明这书房对我有用,而且还正在运用之中。
         至于“杂”,那就更没有什么不好的。杂就是什么都有。小时候买日常用品就去杂货店。杂货店的特点就是小而杂。别看小,差不多你要的东西都有。如今的超市是大,优点是大,缺点也是大。要买一件东西,得走老长老长的路,甚至寻不着,因为太大了。东西是多了,可又太多了,你并不需要那么多,你需要在一个不大的地方,很快就找到你所需要的东西。         所以我有了一个新认识:读书人的书房好在小、乱、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