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 倪大红 吴秀波:畸形教育的必然产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0:40:23
字体大小: 正文 畸形教育的必然产物(2008-08-20 16:06:11) 标签:中国教育 教育杂谈 教育  分类:中国教育

“人才”是个让人很头痛的概念。什么是人才,如何发现人才,怎么培养人才,怎样对待人才……这些都是让人很难准确把握分寸的问题。于是,恐怕从“人才”这个词出现开始,与之相关的争论也随之而来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畸形教育占绝对主导的国家,这种争论当然也有很多,甚至有更多的争吵。

我在此并不想大谈什么古今中外各类人才,那范围太广。关于“人才”的问题与争论,我只想就其中与当代中国文学有关的进行一点讨论。

在当代的文人中,受过争议最多的恐怕就是韩寒了。韩寒很年轻就出道了,还退了学,这在把“高考”当作功名利禄的“敲门砖”的中国可谓是十分特立独行了。先简单分析一下:第一,其实韩寒的文章文笔的确不错,见解也深刻独到,再怎么说当作家是足够了——比那群只会大唱赞歌的狗奴才要强得多;第二,韩寒不想继续上学是他的自由;第三,中国教育百分之八百存在极其巨大的问题,要说没问题那是自欺欺人,要是不允许说那是文化专制;第四,事实证明,韩寒退学后照样小康。一切都应该是正常的,为什么韩寒招来那么多非议甚至辱骂呢?不可否认,他的文章有时可能是会显得有点狂妄或激进,但是古今中外这种人有很多,真正狂妄的不知道姓什么的也很多,为什么那些人没受到这么多非议和辱骂呢?

很多人对韩寒持否定态度,认为他不是人才,甚至认为他是个跳梁小丑,这些人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不欣赏韩寒的人。这类人不欣赏也可以说是看不惯韩寒的文风或是言行,从而否定韩寒。这算正常,因为每个人的三观都不一样,每个人的认识当然也不可能完全一样。

第二类人是嫉妒韩寒的人。韩寒退学后,很多人都希望他道路坎坷,最好被“砍磕”喽,但事实情况是韩寒又出书又赛车又在家数钱,小日子过得那是相当滋润。这可让那些想在“现代科举”的道路上飞黄腾达的庸人眼红得不得了——他们还不敢明说,想学韩寒一怕众人压力二也知道自己没那本事。怎么办呢?“哼!我不好过你也甭想好过!别怨我,怨只能怨你过得比我好……”这是一种可恶的嫉妒心理,也是劣根性的体现。

第三类人是对韩寒所作所为感到愤怒而又害怕的人。这些人或是腐朽愚昧的老顽固,或是害怕利益受损的人。老顽固有火。韩寒没有走传统甚至是“正经”的“现代科举”之路,在很多人看来是“大逆不道”的。他们不想改变,也可能是畏惧改变——就像满清遗民惧怕革命一样。只要是新的,只要是改变,老顽固们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反对甚至诅咒。面对韩寒这样的“离经叛道者”,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抵制——就像排不上号的小神仙们希望如来来压住孙猴子而不是希望“公理战胜强权”一样。有相关利益的人也有火。应试教育瘦了穷人的腰围,却肥了富人的腰包;冷了清官的门庭,却热了污吏的社交;毁了刚正不阿者的饭碗,却捧了偷奸耍滑者的钞票——让不少人从中找到“石油”灌满宝马的油箱奔向“老康”。韩寒不仅不走老路,还抨击应试教育,如果应试教育真的像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一样被废了,还不知让多少人的油水或外快泡汤了。于是这些人像疯狗一样有机会也乱咬、没机会“炒作”机会也乱咬。

要是纯属合理探讨也就罢了,谁也不能强迫别人从不承认某个人到承认那个人。但很多人为了各自利益,不仅说韩寒不是人才,反而竞相诋毁韩寒,还把“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的帽子扣在了他的头上,把韩寒从“人才”拉向“祸害”。

说实话,我还真没读过多少“80后”的书——除了韩寒的。说来有些惭愧,身为赶上“80后”的“末班车”的我,第一次看“80后”的书已经是21世纪的事了。那天好像是初二寒假归校报到,我在教室里很无聊,就借了本《零下一度》看。之前我对那一批“少年作家”印象不好,尤其是韩寒——韩寒是挨骂最多的,非常多的人竞相对其谩骂,让人以为他是“天字第一号地痞混蛋狂妄小人”,受此影响,我对韩寒的书“不敬而远之”,就差把它们当作禁书了。但在读完《零下一度》后不禁对韩寒大为赞叹(当然,是在心里)。并且我发现,韩寒不仅没有许多人说的那样像个“误导青少年的撒旦”,反而算是那批“少年作家”中最纯洁的之一了——我觉得他前期的书中最“淫秽”的一句话也不过是“门内传出一阵浪叫声”之类的(《光荣日》已经是N年后的事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好像有个骂过韩寒的被称为“什么什么沈从文”还是“沈从文什么什么”的家伙名声很大,我慕名上新浪网看他的作品,新浪给每一章都作一段摘录,我只看他成名作的摘录就知道那是个以文学的名义写黄书的家伙。

就拿亲身经历来说吧,我也不是一读完韩寒的书就从“温室中可爱的花朵”摇身变成“大毒草”的,而且我周围的人也有很多读韩寒的书的,他们也没什么明显变化。韩寒“蛊惑”青少年,纯粹是别有用心的人扣的帽子。更何况,思想是要靠自己悟的,我们反对现行教育制度是发自肺腑的,集结了上了十几年学的亲身体会,并不是别人一“教唆”就跟着瞎起哄。所以,中国教育本身就是有问题,不需要谁来“妖言惑众”。

对于出现问题后首先想到并做到堵嘴而不是解决问题的人,我真的很无奈。

还是那个意思,如果有不同意见也没什么,言辞激烈一点也可以理解,各抒己见耐心探讨不就是了。可是就有那么多人,认死了别人不是人才而是祸害,但思想肤浅刻薄,言语也没有什么说服力,只能用骂人来掩盖无理,还自以为很有理,这就不属于正常的探讨了,只能算是疯狗乱咬。

就拿前一阵子韩寒“侮辱大师”这件事来说。本来正常情况下是这样的:公民在法律范围内有言论自由;人无完人,就算是所谓的“大师”也不可能完美,也一定会有时代局限性;中国教育中的语文教育也很畸形。

事实上是,这件事不仅引起轩然大波,还引发了强烈的争论甚至演变成了“征讨”。其实我觉得这场论争很无聊,所谓“大师”的“卫道士”纯粹是吃饱了撑的。我看了一些对韩寒口诛笔伐的人的文章后发现,这些人全都是无中生有、无事生非、一厢情愿、叶公好龙、强词夺理、泼妇骂街、皇上不急太监急……不是我偏向,我看见“挺韩派”的文章是说理夹带骂人,而“倒韩派”的文章却是骂人稍带歪理。为什么说是歪理呢?因为如果犯下这“滔天大罪”的不是韩寒,而是他们所欣赏的人,那么他们就不会这么“大义凛然”了。鲁迅与梁实秋、陈西滢、章士钊等很多人互骂过,“走狗”之类的词也蹦出过不少,可是有谁见过他们受到韩寒受到的像潮水的“正义凛然”的咒骂?

我听过这么一个笑话:“两个老太太遛弯。一个问另一个:‘你闺女对你咋样啊?’那个答:‘哎呀,俺闺女对俺可好了!经常给俺买花花绿绿的衣服,可好看了;经常带俺去下馆子吃饭,从来不心疼钱;还经常带俺去美容,把俺那指甲画得可漂亮了……’‘那你儿媳妇来?’‘哎呀,甭提啦,那是什么儿媳妇啊!光给俺买花花绿绿的衣服,你说俺都这么老了还能穿这么光鲜的衣服吗;懒得不爱做饭,动不动就带俺下馆子吃饭,就不知道节约一点钱;还老是带俺去美容,俺这么老美个屁容啊,把俺那指甲画得可难看了……’”那些人首先就不认同甚至讨厌韩寒,并且没有一点开明的包容心,听不得一点不同论调,所以无论韩寒说什么做什么他们都会找机会“群起而攻之”。如果换成他们欣赏的甚至捧为“人才”的人呢?起码他们不会这么口诛笔伐,因为毕竟是自己认同的人,总不能抽自己的脸吧。

争论要有理有据,硬是把主观看法作为客观论据,并且几乎全受感情因素的影响的人,很无知,很可笑;而这种争论,很幼稚,很无聊。

同样也很幼稚无聊的还有关于蒋方舟被清华录取的争论,只是这场争论不太一样。

再说一个实话,在这件事被炒得昏天黑地之前,我对蒋方舟这个名字好象只是有那么一点耳闻,但是记不清是从哪里听说了。而且,直到在电视上看见蒋方舟的照片之后我才知道蒋方舟原来是个女的——我一开始不知怎么搞的把她和那个叫好像边金阳孩子混起来了,算我孤陋寡闻……

至于蒋方舟的书,我一看书名就没有读内容的兴趣了,所以对于她的“才情”也无从领略。但是,这顶多只能说是我不欣赏她,并不能说我否定她。而且这种“不欣赏”只是个人观点,并没有上升到像某些人对韩寒似的那种要咒骂的“高度”。

蒋方舟被清华降60分录取,引起相当大的争论。那些不赞同的论调,归根结底就是一个词——“不公平”。当然啦,别人辛苦十数载还不一定上个多么好的大学,一个年少成名的作家就这么轻松地蹦达进了清华园,有很多人反对也是必然的。这么看来其实这场争论很正常喽。但是,正常归正常,那并不能代表这场争论就没显示出中国人在对待教育问题上的幼稚与无聊。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小处说,大学招谁是它的自由。

每个人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当然有很多人认为蒋方舟不是人才——起码不是能进清华的人才。但是,只要清华认为她是人才就够了,关别人鸟事?

一般情况下,一个大学招某生可以是由于三种原因:第一种是大学可怜他或被他的事迹感动——动情;第二种是大学认为招收他可以提升学校的声誉、威望或是影响力——动心;第三种是最主要最经常的,作为目的是培养人才的大学,招某生当然是因为此大学认为此生是个可造之才、有潜力可挖——动理。(当然,有些以赚钱为目的的黑大学是为了敛财,有些大学招一些学生是迫于上头的压力,这些不属于一般情况。)这三者之间也没什么“鸿沟”,比如,假设有一个从小家境贫苦的学生,他品学兼优,在全国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过金奖,在得知了一个患尿毒症的儿童因家境更贫苦而无钱做手术时,毅然决然地把家里砸锅卖铁、东拼西凑得来的学费捐了出来,最终被名牌大学录取,这就属于三者都占了的。

所以,清华认为她是人才,招了她,有什么过分的吗?是清华招生还是别的谁招生?

从大处说,中国的教育本来就不公平。

不知刚才注意到了没有,大学招生的原因的前提都是“大学”怎么地怎么地。毕竟在中国,大学招生的主体是大学而不是学生。就好像古代豪门大户抛绣球招上门女婿似的,看起来男的当家作主,实则是娘家才是老大。相比之下,美国的大学招生倒像是谈恋爱——一会凤求凰,一会凰追凤,结合之后男女双方都是主人。把教育招生的主体搞错了,教育怎么公平?悉数一下中国配得上“好大学”称呼的大学,连十根手指头都用不了,这几个大学能提供多少名额?剩下的大学没什么竞争力,但是作为教育招生的主体又“高高在上”。中国学生历经千辛万苦只能接受并不能激发潜能的教育,还要看“金玉在外败絮其中”的大学的脸色,谁对得起他们?谁对得起国家?

再看看更具体的地方。不同的地区之间教育质量、考生数量、出题单位、阅卷水平、大学名额、录取分数线等等等等都有很大的差异,这公平吗?有钱有权的人网罗枪手、冒名顶替、办到外地、买通关系等等等等,而无权无钱的人只能辛苦劳作、吞掉被冒名顶替的怨气、在角落里垂死喘息、即使高分也还要被填报志愿弄得神经兮兮等等等等,这公平吗?不论什么样的学生,统一用一张提来考察他们的“能力”,还几乎将此作为评价的唯一手段,这就不仅是很不公平了,更是不尊重人才!

就算清华的做法有点不公平,可是跟大背景下的不公平一比这又算得了什么?顶多算是汹涌波涛中的一朵小浪花,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即使清华不录取蒋方舟,中国教育就能公平了?这不是关键问题,就像是一个肺癌病人脚趾头疼一样。

我们可以想想,中国有多少有才能的人,本来没机会去顶尖大学深造,就算有那么几个拾到被“破格录取”的机会还要处于别人议论漩涡的中心!清华算是中国最顶尖的大学之一了吧,就是这么个顶尖大学,连录取一个自己看中的学生还需要“破格”,录取了还备受争议,这叫什么事?这就不难看出应试教育把中国的人才观扭曲成什么样了。由于人才观的扭曲,人们才会把目光狭隘地集中到这种小不公平上,而忽视了整个不公平的大背景。

对于清华的做法,我也没思考太多,倒是想起两个北宋时期的人。方仲永五岁能诗,而且“文理皆有可观者”,名声大振,就连王安石“闻之也久”。就是这么个“神童”,到了十二三时却“不能称前时之闻”,十九岁时就“泯然众人矣”。而苏洵二十七岁发奋读书,四十七岁受到欧阳修的赏识,士大夫争相传诵他的文章。但苏洵五十七岁就死了。

如果搁到现在呢?年少成名的方仲永肯定能上个名气好的大学,但苏洵呢?北宋时期平均寿命是三十岁左右,男子平均寿命还要短,苏轼三十八岁就说“老夫聊发少年狂”。相对于七十二岁的平均寿命,当时四十七岁的话在现在早该退休了。一个早就退休的老人在现在能干什么?去老年大学?就算是上正经大学也就是成人高考或是自学考试吧。可一个老人就算再有能力也难以应付现在变态的考试啊。就算考上了,社会上有几个真正承认成招或自考文凭的单位?就算承认,正规本科生找工作都难于上青天,更何况一个只有“次等文凭”的老头!像苏洵这种人才在现在很难生存,而方仲永也会面临宁铂等人的命运。

假如,蒋方舟才能比目前事实还要强,但是要等到二十岁甚至三十岁后才展现或是有机会展现出来,不要说清华了,哪个“211”大学敢“破格”要她?当然,高考成绩好的话会要,要是失误了呢?要是本来就不适合考试呢?一般情况下她就连展现才能的机会都会被生存问题埋没!一个国家能出几个郑渊洁?清华为什么看中蒋方舟?名牌大学又为什么屡招体育世界冠军?因为他们已经取得了成绩。要是没取得呢?很悬。也就是说中国的教育制度根本没法识别学生有没有潜力,根本没法识别人才“胚子”!

蒋方舟的“幸运”让我自然而然地想起费滢滢的“遭遇”。我是在2005年才知道费滢滢的事的,当时我立马上网查了查。那个阅卷组长说的可以算是理由。但是作文这种主观的东西,本来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说是人民群众最有理实则是有权的才有理。好的叫“细腻优美”,差的叫“虚假做作”;好的叫“用词丰富”,差的叫“堆砌辞藻”;好的叫“新颖独到”,差的叫“哗众取宠”;好的叫“入木三分”,差的叫“言辞偏激”;好的叫“关注现实”,差的叫“悲观颓靡”……这根本不可能有明确的标准,全凭阅卷者的了。就算受到质疑,有那么点小权的嘴上那两张皮也能颠倒黑白。这种事在中国屡见不鲜。所以考场作文这东西,卷面比内容重要,文笔比思想重要,运气比实力重要,花朵比文学重要。

也算是费滢滢倒霉,栽在了运气上。可以拿出两篇时间相近的满分作文来对比一下。

第一篇是《赤兔之死》。                                       

这篇作文不得了,把阅卷老师震了,满分赠与;把南京大学惊了,破格录取。赞赏者什么好词都用上了,我就不重复了。相信大家都看过原文了,我就直接从这鸡蛋里挑挑骨头吧。

从考场作文的角度来说,这篇作文硬伤太重。

最大的硬伤不是内容与历史不符的地方,而是跑题。“诚信”是什么?“诚实守信”。“诚实”是不说假话,表里如一;“守信”是讲信用,一诺千金。作者说想通过对比吕布与关羽,突出“诚信”。可是内容呢?吕布“为荣华而杀丁原,为美色而刺董卓,投刘备而夺其徐州,结袁术而斩其婚使”,是不诚实吗?是不守信吗?从这些话里并不能清晰地看出吕布说假话骗人或许下诺言而不行,倒是能看出他不忠不义;就算有不诚不信的成分,但是跟不忠不义一比就黯淡多了。要是这也算不“诚信”,那么诸葛亮使计、哄鲁肃等等行为岂不更不“诚信”?关羽认为有了赤兔能赶快见到刘备是“诚信”就更荒唐了——关羽的行为,从朋友的角度看重义,从兄弟的角度看是重情,从君臣的角度看是重忠,从什么角度看是重诚重信?就算是从结拜时的“不求同生但求同死”能看出点“信”来,能比“义情忠”更清楚吗?所以作者加的“诚信”完全是为了靠题而牵强附会、生搬硬套。

同样荒唐的是评论“虽有硬伤,瑕不掩瑜”。既然是硬伤,那就不能算是小“瑕”了,还不能“掩瑜”?踢足球时,如果一个人突然抱球做出托马斯回旋加转体后空翻三千六百度然后冲进对方球门,那可谓是“精彩绝伦”啊,可是违反了规则,这就是硬伤,不光进球不算,还要吃牌。历史错误可比违反比赛规则要严重啊。如果历史错误这种硬伤都“瑕不掩瑜”的话,那么多大的“瑕”才能“掩瑜”?

从文学的角度来说,《赤兔之死》并不算是一篇很有价值的文章。

有价值的文章可以分为三种:能给人美的享受(提高审美),能清楚地说明事物或人(丰富知识),能引起人的深思或给人启迪(深化认知)。现在看看《赤兔之死》。提高审美,没有浅文言一定文笔很美这种说法;丰富知识,这篇作文引用的那点事大家都知道;深化认知,这篇文章的见解也没有多么深刻独到。如果这篇文章不是高考满分作文,而是用来投稿的习作的话,有多大的把握能被刊登?就算侥幸刊登,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会受到这么多好评吗?

第二篇是诗《无题(拉开窗帘……)》。

这也是以“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识”为话题的作文。这首诗相信很多人都读过,反正我也不想复述,因为每次看这首诗都觉得脏了眼,要是复述的话会脏了嘴的。

本来现代诗这种东西就受到很大争议。在我看来,现代诗除了歌词与被拆开的袖珍散文之外也就只能是垃圾了。这种诗就算刊登出来也不咋地,更可况字数严重不够。

更多的例子先不说了,这两个例子就足够了。为什么同样是作文,同样“有文采”,同样“有硬伤”,结果却不一样?那是因为运气,碰到了“伯乐”,不认别人只认他的“伯乐”!话说回来,费滢滢还算幸运,好歹能知道作文分数是多少,好歹有那么多人为她打抱不平。可是全国这么多年有无数考生,他们“蒙冤”的话上哪里说理?甚至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蒙冤了!

写文章明明是主观的创作,非要自以为是地用客观分数来量化,我很少见到比这更愚蠢的事!看看高考作文是怎么写的,用多少时间写的;再看看高考作文是怎么批的,用多少时间批的!不少人还觉得高考作文是在考“能力”,真是可悲又可笑!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一般人都会认为是培养人才。可是,中国教育做到了培养人才吗?中国人口头上总是不知疲倦地说“培养人才”,其实进行的教育却是“选拔人才”。本来正常应该是需要学习所以去学校,可是在中国,上小学需要选拔考试,上初中需要选拔考试,上高中需要选拔考试,上大学更需要选拔考试。还什么都没学呢就要选拔考试,难道是为了要孵蛋在选拔“优秀鸡蛋”?

这种以选拔人才为事实目的地教育,能否识别学生有潜力与否?有人会大言不惭地说会,当然会了,都表现出来了还用得着你来识别?就像陈景润,成名前有几个人认为他有潜力?当他研究完哥德巴赫猜想后,只要是智商正常的当然能看出他有数学潜力!中国教育就相当于想学算盘先要通过会计考试、想要踢足球先要百米跑进十秒、想学做饭先要成为一级厨师……

这样的教育不愚蠢?这样的教育不荒唐?这样的教育不畸形?

或许有人会说外国的教育制度也不能识别学生有潜力与否。当然,如果世界上有一种教育识别学生潜力成功率能达到百分之五十一甚至是百分之五十点一,那么人类就该谢天谢地了。因为准确判定一个人有没有潜力、有哪方面的潜力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教育应该是努力去发现甚至激发学生的潜力,而不是自以为能识别人才而对幼苗百般苛刻限制!更不是压制!

闭卷考试考作文根本就没意义,古今中外从来没有一篇闭卷作文是精华!要是闭卷作文能激发学生的潜力,那么科举制就不会“成就”那么多书呆子了。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做一个设想。考试不考作文(起码不像现在那么考),每个大学出几个自己的题目,让申请者自选一个,然后给他们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写(当然不是闭卷)。学生想考哪个大学就写那个大学的作文,让大学根据自己的需要评判。这样的话,将有多少学生的才华得以展现,起码不会被以一种标准评判!当然,这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保证各方面的稳定,比如抄袭、阅卷人数等的问题。

但是,这在现在的中国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国教育各方面都有大问题,如果只盲目地改那么一小点,就只能收到王安石变法的效果了。

这篇文章题目是《畸形教育的必然产物》,但内容却是“人才”,似乎是文不对题。

但是,我开头列举了这些问题:什么是人才,如何发现人才,怎么培养人才,怎样对待人才……中国教育有没有解决过?从来没有。中国教育有没有做出有效举动来协调这些问题?从来没有。看看中国教育现状就知道。因为中国的畸形教育扭曲了中国人潜意识里的人才观,所以中国的人才问题才这么棘手,才会出现这么多无谓的争吵,才会让无数人才被埋没。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要真正为了培养人才而教育,不能只靠制度与规则掌自己的嘴(比如所谓的“破格录取”)。

光是我列举的那几个人几件事就足以证明畸形的教育造就了多么扭曲的人才观,这正是畸形教育的必然产物。这种畸形教育的产物使国人陷入狭隘的论战之中,但这种论战并不是以尊重人才为基础的。一个国家忽视了对人才的真正尊重,结果可想而知。只有改变这畸形的教育,才能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从而解决或有效协调人才问题,进而让人才真正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