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吴京电视剧全集:河南有机农产品定制直销已兴起 如何保证安全不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2:36:53

河南有机农产品定制直销已兴起 如何保证安全不贵

2011-11-29 10:43:43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记者游晓鹏文图

  阅读提示

  主妇抱团订菜的背后,各类有机农产品的定制直销已悄然兴起,其推手仍是安全二字。这些菜均价都在每斤5元以上,高的甚至达到10元一斤,成了让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贵族菜、礼品菜,即便如此,还有种植者在喊“赔钱”。记者调查发现,各家蔬菜的有机种植践行标准并不统一,鱼龙混杂,且大多不需经过任何把关就能直接从地头进入家庭,品质保障全靠“良心”。直销菜,如何才能安全又不贵?

  现象

  餐桌安全助推直销模式

  不独是绿色消费联盟,记者走访发现,农产品直接配送到家的经营模式在郑州已悄然兴起。

  位于郑州北郊的金色收获耕读合作社一个多月前面向社会招募社员,每年交纳3600元,可获配送不低于540斤的蔬菜。

  今年10月初,北京国仁绿色联盟也在郑州开设国仁超市,售卖兰考、新乡等地农业合作社的产品,并提供蔬菜配送服务。

  郑州天园有机农场的配送套餐宣传册显示,其不仅配送蔬菜,还配送生熟肉品、鸡蛋等。在金水区,一家专营鸡蛋的公司从6月底面向社会推出了预付2800元,一年之内配送1080个鸡蛋和4只母鸡的业务,目前已经有500多配送客户。

  而在北京和上海,在有机种植圈内颇具知名度的小毛驴市民农园和多利农场,其蔬菜配送业务也在近年有了井喷式的增长。圈内人介绍,小毛驴会员“以前三年才招募了不足百人,今年不足半个月就有400人加入”。

  记者注意到,蔬菜配送业务几乎都是在最近两年内出现的,其模式受到从业者与消费者普遍看好。究其原因,金色收获耕读合作社负责人、从事蔬菜经营多年的蔡宿红一语道破,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尤其是最近三年,三聚氰胺、毒豇豆、瘦肉精、地沟油等事件接连发生,促使一部分都市人愿意拿出更多的钱,以更安全的方式吃菜,而生产者和投资者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个苗头”。

  家住21世纪社区的丰成学,家中80%的用菜都是郊区农场每周配送,他向记者表示,自己平时工作忙,配送省去了买菜的繁琐,也不必担心春节期间涨价或者难买,“最关键的是吃到了相对安全的菜”。

  价格

  价位与市场接受的对接

  大多数生产者和商家都将自己配送的菜称为有机蔬菜。何谓有机蔬菜?简单理解就是不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不用转基因种子,无污染、富营养。有机蔬菜近年进入人们视野,不过价钱却让人咋舌,媒体更将之称为“贵族菜”。

  11月6日早上9点半,郑州市英协剧院前人头攒动,由河南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会等机构发起的第二届健康新农夫小市集在此举行。小市集旨在推动有机种植理念和城乡互助,14家农业合作社和农场赶来摆摊。新乡环保达人田桂荣也来了,兰考县南马庄生态农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来了,国仁超市和郑州市郊的几家农场也来人了。

  魏瑞是兰考县胡寨哥哥农牧专业合作社的会计,摆在小摊前的萝卜、芹菜和辣椒看起来是比菜市场里的水灵,但价钱也很吓人:统一8元一斤!一旁天园农场的有机熟猪肉更是标价78元一斤,鸡蛋15元一斤。一位老太太看了下价格,瞪大了眼,唏嘘而去。

  20分钟过后,魏瑞的菜摊问津者依旧寥寥。一旁的台湾政治大学老师王瑞琦着急了:“这比台湾菜都卖得贵!你标这个价钱怎么推广?你看对面的摊位都知道给一个折扣体验价。”王瑞琦此番来大陆,刚刚在兰考考察过几个合作社,此次小市集也随同农民前来。她拿出纸笔,重新写了价钱,8元变成了2元、1.5元,菜摊前终于开始聚拢起人。

  11点,市集宣告结束。卖得最多的是熟稔推销技巧的蔡宿红,他带来了1000斤菜,原价一斤6元或4元一律五折,卖出将近一半;其他都卖得一般,天园卖出去了几盒鸡蛋,田桂荣只卖出去了一袋大米和8斤玉米糁。

  “价钱还是太贵,我都消费不起。”带着学生来参观市集的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范会芳笑言。

  事实上,在郑州,几家机构配送的有机农产品都不便宜,蔬菜都在每斤5元以上,高的甚至达到10元一斤,是市场价的2~5倍。金水区那家鸡蛋公司的有机鸡蛋合2.6元一个,零售最贵的达到6元一个,经销者向记者坦言:配送业务60%以上的购买者是为了送礼,“买的不吃,吃的不买”。

  调查

  同样卖价有人赚有人赔

  高价之下,有机蔬菜的种植成本究竟有多高?记者走访两家有机农场,发现同样卖6元多一斤,有人能赚有人喊赔。

  郭明亮的农场在有机种植圈内口碑不错,总计15亩地租自附近村庄,其中4亩是菜地,供应50户家庭的时蔬,配送价格划6.5元一斤,除去绿色联盟收取的配送费,蔬菜划5元一斤。

  郭明亮给记者算了算成本。蔬菜不能用化肥,也要保证品质,因此要多用有机肥。目前,蚯蚓粪的市场价是800元一立方,鸡粪是120~150元一立方,牛粪是30元一立方。今年以来,他的菜地已上过两次肥,一亩地根据不同菜的品种上10~20立方粪(蚯蚓粪居多),投入在1万元左右。人工方面,除虫、除草、上粪全靠人力,农场常年雇附近农民干活,一人一天工资45元,最多时要雇6个人,每亩地的人工费用在1000元左右。

  “4~10月的菜钱收了6万,不算地租、种子钱和我们夫妻俩的人工,光4亩地的肥料和雇工这两项就划4万元,作为一项投资实在是不赚钱。”郭明亮称自己的有机菜是赔钱买卖,仍坚持做的原因是亲友对有机菜的依赖,此外,农场有5亩地可以生产蚯蚓粪自用,“本来是计划对外出售的,但是全搭进自家菜地了”。在另一家有机农场,蔬菜配送价格也是一斤6元多,但有机肥用得很少,并且部分蔬菜并非有机,而是绿色标准(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农药和肥料)。投资者坦言,客户饱和后一斤菜能有不足2元的利润。

  一位曾考察过多家农场和合作社的人士告诉记者,有机菜、粮的成本对外界而言并不透明,虽然都号称有机,但生产者投入不一,价格水分也不同。他曾向一家合作社购买数百斤有机大米,对方报价10多元一斤。“我说我去考察过他们农场,知道这一季米的投入和亩产量,而且打算长期购买,他们综合考虑后一下给了六折。”

  而在品质方面,多数有机农场迫于成本压力并不追求有机认证,亦无检测环节,蔬菜从地头直接进入家庭,“究竟有没有用农药和化肥全凭良心”。“不少农场邀请消费者去参观,但没种过地的人能看出多少门道来?”一位农艺师受访时说。

  出路

  如何安全又不贵?

  参加第二届健康新农夫小市集的14家合作社和农场中,只有一家有资本背景的农场进行了有机认证。

  “我们鼓励农户按照有机的标准去耕作,但并不鼓励认证。”活动组织者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助理研究员张艳英说,“有机认证每年至少花费2万元,小农户难以负担,也会抬高菜价。另外,国内认证机构有好多家,比较混乱,不太能给消费者吃定心丸。”

  张艳英称,目前每月一次的农夫小市集,就是让生产者赶到城市里来与消费者面对面沟通,建立信任,小市集当日也举办有普及有机知识的论坛,她认为:“城市消费者的观念还需要启发,很多人还不知道有机蔬菜,理解了或许就能接受这个价钱。”

  在台湾政治大学老师于有慧看来,如果有机蔬菜的成本摆在那里,让普通收入者花大价钱去买并不现实。“台湾的有机蔬菜也卖得很贵,主妇联盟配送的蔬菜并不强调有机,只是强调安全,无残留、无污染就好,价格比市场普通菜高出1~1.5倍,否则普通人也是吃不起的。”

  姚卫华的绿色消费联盟也在寻找相对低价的安全蔬菜配送源,她认准了与农户对接的路子。最近,她跟登封沃土归朴耕读室的王宁取得了联系,王宁是农业大学毕业的返乡青年,刚刚带领当地农民起步有机蔬菜种植,“至少他们的地是自己的,不用花钱雇人,成本会更低一些”。“安全很重要,价钱也很重要。安全菜如果成了奢侈品,就没有意义了。”姚卫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