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者中单s8天赋:心学由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6:00:20
心学出现,有其一定的社会原因和学术渊源,但它首先与创立者陆九渊毕生的体悟和探讨直接相关。
  1。心学的创立陆九渊(1139- 1192年),字子静,号存斋,江西抚州金溪人。因曾居江西贵溪象山讲学,自称象山翁,人称象山先生。陆九渊生活在南宋高宗至光宗时期,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进士,先任靖安、崇安等县主簿,后做京官,任国子正和删定官,又以祠禄官在家闲居3年。53岁时以奉议郎出知荆门军,1年后病故于任所。20多年后(1217年),因其学术成果显著,皇帝赐谥 文安.陆九渊生活在南宋主和派与保守派占上风时期。主战派受迫害,改革派王安石被视为 迷国误朝 罪魁, 元祐党籍 官员被追查。作为一介书生,陆九渊既有挽救国家危亡的正义感,也有维护现存秩序的保守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者信条,是他安身立命的基本出发点。
  少年时,他读史书知强夷乱华,曾有习武报国志向, 闻长上道靖康之事 ,义愤填膺,欲报民族之仇。做官后,他不顾世人对王安石的攻击,称赞变法,于淳熙十五年(1188年)作《荆国王文公祠堂记》,认为 尧之法,舜常变之。舜之法,禹常变之。祖宗法自有当变者 ①。绍熙二年(1191年),陆九渊出知边防要塞荆门军,筑城防,练军兵,建保伍,缉盗贼,改弊政,修郡学,所建政绩,颇受当时朝廷称赞。然而,他报负未及再加施展,却病逝于任上。
  陆九渊虽积极从事政务,但他一生最主要的活动,是论学授道。应科举前,他一直在家与兄长互为师友。20余年潜心求道,逐渐萌发自己的思想。取进士后,名传四乡,拜师问学者很多,于是在候职期间,辟讲堂收徒,因堂前有老槐树,称之为 槐堂.槐堂讲学两年,他对孟子所言 不忍之心 、 恻隐之心多有体悟,形成自己的 发明本心 之见,奠定了心学基础。任官后,无论任职何处,他都不忘明心之学,往往设座论道。
  淳熙二年(1175年),由吕祖谦邀约,陆九渊拜访朱熹,就治学方法进行讨论。这便是名传学史的 鹅湖之会.此后,在与朱熹的交往、讨论、争辩之中,陆九渊进一步充实、完善自己的思想,进一步提出 心即理 的命题和 剥落 、 优游读书 的治学方法。淳熙十三年到十六年(1186- 1189年),他任台州崇道观闲职,回家乡,在贵溪应天山(后名象山)设书院—— 象山精舍 讲学。四方前来谒访者,前后逾千人,谪传门人甚众。陆九渊的心学体系,也在这个时期最后完成。他的明理、立心、做人宗旨,他的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①的思想核心,明确提出来,并作为旗帜,形成与程朱理学相对立的心学一派。
  ①   《象山全集》卷三十五。
  陆九渊注重体悟、开导,不重视著述,因而生前论著刊刻不多。死后,他的儿子陆持之和学生将他的论学书札、讲学语录及诗文,结集成《象山先生全集》36卷,传世。
  2。心学的渊源心学最主要的特征是 内求 ,即重视心性和内省修养,主张求理于心,向内而思。这一特点,源自三个方面:思孟学派和禅宗的影响,洛学程颢的思想,以及陆氏家学渊源。
  (1)尊孟与援禅陆九渊直称: 窃不自揆,区区之学自谓孟子之后,至是而始一明也。 ②尊崇孟子,是宋代儒学共同特征。陆九渊的思想,得之于孟子的心性说。孟子曾言: 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③陆九渊的 本心 之见,即由此而受启发。他的 求放心 之说,也从于孟子的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④。只是将原来的做学问须专心致志,升华为做人的修养方法了。
  心学的禅宗味道,曾受到各方面的批评,朱熹就多次说: 子静一味是禅①, 子静之病恐未必是看人不看理,自是渠合下有些禅的意思 ②。陆九渊讲 本心 ,解释为 一是即皆是,一明即皆明 ③,与禅宗颇相似。六祖惠能说: 心量广大,徧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④在得道的方法上,禅宗讲体察本性,主张顿悟。六祖慧能就教弟子用 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 ⑤之法。陆九渊也对门人用启发之法。禅宗授道不著文字,常以即境举例引发联想促成顿悟, 唤作 机锋 、 公案 ,陆九渊同样善用此方。
  有一次,弟子杨简问什么是 本心 ,陆九渊答: 恻隐仁之端也,羞恶义之端也,辞让礼之端也,是非智之端也.杨简不懂,陆九渊随手举杨简断卖扇案事例,点明:内心本然的直觉判断就是 本心 ,杨简大悟⑥。陆九渊还曾以侧座弟子,见师立起随之也起的动作为例,说明 本心 如同本能,是自然的表现,等等。但是心学并非禅学。陆九渊仅将禅宗之法用于儒学阐释,其所言 本心 ,绝非禅宗的空无一物之 心 ,而是以伦理道德为心之根本。
  ①   《象山全集》三十六。
  ②   《象山全集》卷十。
  ③   《孟子?告子上》。
  ④   《孟子?告子上》。
  ①   《朱子文集》卷三十五。
  ②   《朱子文集》卷三十四。
  ③   《象山全集》卷三十五。
  ④   《六祖坛经?般若品第二》。
  ⑤   《六祖坛经?般若品第二》。
  ⑥   《象山全集》卷三十六。
  (2)学承洛学陆氏心学虽然有明显的禅宗倾向,但是作为宋代儒学,其学术出发点与同代的北宋洛学有传承关系,主要承自程颢的思想。
  程颢、程颐的思想,在宋代儒学的建立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尽管他们在理为根本的问题上是一致的,程颐说 我昔状明道先生之门,我之道盖与明道同 ①,但他们在体认万物之理的途径问题上并不相同。
  程颢认为天地万物与人同体,物即我,我即物,物我一体,人与物无分,忘记内外,就能达到心的澄然无事;无事则定,定则明,明即达 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的境界。他所强调人心的 明觉 , 自家元是天然完全自足之物 ,心可解理。程颐则认为,天地间只有一理,永恒长存,理与人不同。人欲穷理,必须经格物。程颐的思想,被朱熹全面继承,成为 性理 之说,程颢的观点,则经过弟子谢良佐和再传弟子张九成的发挥,被陆九渊发展为心学。
  如果说,程颢提出了心可解理,那么,谢良佐则对心解理的过程作了发挥。他叙说自己读《论语》的经过: 余昔者供洒扫于河南夫子(即二程)之门,仅得毫厘于句读文义之间,而益信此书之难读也。……能反其心者,可以读是书矣。 ②也就是说,靠反复读反复做是难以读通《论语》的,只有扫除杂念,用心体悟,才能通得其旨。由此他认为: 穷理则是寻个是处。自我不能穷理,人谁识真我。何者为我?理便是我。
  穷理之至,自然不勉其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 ③即排除自我后的真我,才可与理达成一体。这个真我,就是心。谢良佐将程颢的以心解理表述得更加明确。
  南宋张九成,与朱熹同时并齐名。朱熹对他的思想视为洪水猛兽。
  尤其是他与心学的关系,朱熹看得十分明白: 上蔡之说一转而为张子韶,子韶一转而为陆子静 ①。张九成以禅学理解 格物 ,将用心解理发挥到极处。他认为,心之能解理,皆因理从心出,万事万物都是心的显现。 夫天下万事皆自心中来……论其大体则天地阴阳皆自此范围而燮理,论其大用则造化之功,幽眇之巧,皆自此而运动 ②。由此必然得出心外无理的结论: 一念之微,万事之众,万物之多……心即理,理即心。内而一念,外而万事,微而万物,皆会归在此,出入在此 ③。在这里,心已不仅是与理浑然一体之物,而且是万事之理所出之处。由此可以看出,朱熹把张九成看成与陆九渊同路,不是没有道理的。
  ①   《河南程氏遗书》附录《伊川先生年谱》。
  ②   谢良佐:《论语解序》。
  ③   《宋元学案》卷二十四《上蔡学案》。
  ①   《宋元学案》卷二十四《上蔡学案》。
  ②   《孟子传》卷二十七。
  ③   《孟子传》卷十九。
  (3)家学影响陆氏家门,自唐至宋有八代,八世祖曾任唐朝宰相,后虽衰落,家风犹在。其家教肃严,闻名州里,连宋孝宗也知: 陆九渊满门孝弟者也。 ④陆九渊兄弟六人,他排行最小,5岁起便与兄长一起读书。其四兄陆九韶,字子美,号梭山居士;五兄陆九龄,字子寿,人称复斋先生,都在当时闻名地方,与陆九渊并称 三陆.兄弟三人少时共读,成年后仍共同研讨,彼此影响颇深。《宋元学案》曾记: 三陆子之学,梭山启之,复斋昌之,象山成之。 ⑤陆氏兄弟为学之法各有一套,陆九韶 以切于日用为要. 日用 就是 明父子君臣夫妇昆弟朋友之节,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⑥,主张以伦理纲常治理社会。陆九龄主张 治人必先治己,自治莫大于治气,气之不平,其病不一,而忿懥之害为尤大 ⑦,认为人的自身涵养应当 尽废讲学而专务践履,于践履中,要人提撕省察,悟得本心 ①。这些,对陆九渊的 发明本心 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