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嗜血猎手沃里克:汉朝那些女人的事儿1-休闲阅读-历史分区-搜狐社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2:53:36

汉朝那些女人的事儿

 

 

(一)

男人通过征服世界来征服女人,女人通过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柔弱的女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情愿或不情愿的被拖入政治的漩涡,被带入生命的搏杀场,演绎出了血泪的爱恨情仇。汉朝(西汉)作为中国的第二个统一的封建大王朝,自始至终充斥着大臣与外戚、外戚与外戚之间的争斗搏杀。汉承秦制,皇帝的正妻称皇后,皇帝的母亲称皇太后,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妃妾从昭仪开始分为十四个等级,这么多的女人,锁在深宫里,围绕着皇帝一个男人,能干什么呢?一是作为皇帝的性欲工具,供皇帝淫乐,二是作为皇帝的生育工具,为皇帝生儿育女,维持皇家子嗣的繁衍。而指望刻薄寡恩的皇帝用情专一是根本不可能的。这些女人们为了自身及娘家计,就不得不用身体为武器,以龙床为战场,虽不见硝烟弥漫,但血腥气始终充斥着皇宫。

 

(一)狠毒的吕后

 

推翻秦朝后,又经过四五年的楚汉相争,汉高祖刘邦建立了大一统的汉王朝,汉朝的第一个皇后是吕后,后世有人称吕后为始皇后,这是因为短命的秦朝没有立皇后,原因不详。吕后名叫吕雉,说起她和刘邦的结合,还有一段趣闻。吕雉家是单父人,吕雉的父亲吕太公与沛县的县令关系不错,为了避仇,吕太公举家迁到沛县定居。沛县的一些有身份的人例如豪绅啦官吏啦听说县令有个好朋友搬到沛县,纷纷前去祝贺,大概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祝贺乔迁温锅之类。去当然不能白去,得带贺礼。去的人太多,负责收礼的是一个叫萧何的人,他是沛县的官吏,萧何就定了一条规矩,说:“贺礼一千钱以下的,堂下就座。”这时来了一个大胆的人,大喇喇的说:“我,贺礼一万钱。”其实红包里一个钱也没有。吕太公闻听有人如此大手笔,急忙迎出来,吕太公会点相术,打眼一瞧觉得这个人相貌不凡,赶紧让到堂上,这个人也不客气,到了堂上就毫不客气的坐到上位,喝酒吃肉毫不客气。这个人就是日后的汉高祖刘邦,当时他是沛县的一个亭长,相当于现在的村长,是个酒色之徒,有点黑社会性质,与官府有交往。萧何就说,刘邦好说大话,很少能办成事。但吕太公不这么看,他认定刘邦是个人才。酒饱饭足,要散场了,吕太公使眼色要刘邦晚点走,要跟他交交心。吕太公说,我看你这个人不简单,我有个女儿,嫁给你为妻如何?吕太公的老婆不乐意了,说你这个老糊涂,你不是说要把女儿嫁给贵人吗?沛县县令和你关系那么好,求你的闺女你都不愿意,怎么就嫁给这么个不着调的主了?吕太公主意已定,训斥老婆:“这种事不是你们女人能搞明白的,不要瞎掺和。”择定吉日,就把吕雉嫁给了刘邦。吕雉和刘邦成亲后,先后为刘邦生了一女一子。女儿就是后来的鲁元公主,儿子就是后来的汉惠帝刘盈,西汉的第二个皇帝。吕太公在汉王元年被封了个侯爵,汉王四年死去,当时正是楚汉相争的时期,吕太公虽然可能没享几天清福,但他毕竟看到了刘邦的有出息,证明了自己眼光的不错,当然这是后话了。

刘邦的家境很一般,吕雉下嫁给他,倒也很守妇道,为他生儿育女,替他田里地里操持着,过着普通农妇的生活。一天,吕雉带着儿子姑娘在田里劳作,一个过路的老人要求讨口水喝。吕雉看老人可怜,不仅给他水,还把带来的饭给老人吃。老人看着吕雉说,你有贵相。吕雉很高兴,又请老人看看姑娘儿子。老人看了儿子,说,你的贵相都是你儿子带来的,看了女儿,也说将来有福气。老人吃完喝完就走了。恰好刘邦这时也来到地里,吕雉就把刚才遇到老人的事告诉了他,刘邦心一动,急忙顺着老人走的方向追了上去,追上老人后请老人为自己看看。老人看了他说,你的老婆孩子都有福气,都是因为你,你是贵不可言。刘邦很高兴,发誓说,如果将来我发达了,一定好好报答你。后来刘邦当了皇帝后,果然派人四处找过这位老人,但是没有找到。

那时正是秦朝末年,反动统治逼得民不聊生,全国犹如布满干柴烈火。刘邦有一次送一批人到骊山服徭役,路上不断有人逃亡。刘邦一看,不等到骊山人就跑光了,任务是完不成了,刘邦就对剩下的人说,干脆大家一起逃吧。有几个人愿意跟着刘邦一起逃亡,刘邦就带着他们跑到芒砀山中躲了起来。吕雉经常偷偷的去给他们送吃的。这时吕雉和刘邦联手搞了一次造神活动。刘邦因为怕被人发现,经常转换藏身场所。别人很难找到他,但吕雉一找就能找得到。刘邦就故意问她:“我每次藏得都很秘密,你怎么一找就能找到我?”吕雉说:“因为你藏得地方上面总有云气聚集,所以我很容易就能找到你。”消息传到沛县,很多的少年子弟听说了,就很崇拜刘邦,投奔刘邦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公元209年7月,陈胜、吴广在蕲县大泽乡揭竿而起,他们很快的攻下陈县,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自称楚王,号召天下反抗暴秦,各地纷纷起义相应。刘邦在萧何、曹参的策应下,率领他的队伍攻占了沛县,自称沛公,加入到反秦的武装斗争中。陈胜败亡以后,刘邦又参加到项梁的队伍里,在楚怀王的旗帜下继续抗秦。在各路起义军的打击下,秦朝政权四分五裂,摇摇欲坠,公元前206年,刘邦趁秦军主力在巨鹿与项羽率领的义军主力决战时,趁机攻入秦都咸阳,接受了秦王子婴的投降,秦朝灭亡了。秦朝灭亡后,又经过四五年的楚汉相争,汉王刘邦终于打败了楚霸王项羽,建立了汉朝,建都长安,史称西汉。

在刘邦戎马生涯、东征西杀的时候,吕雉留在沛县,为刘邦照顾老人,抚养子女,吕雉的两个哥哥吕泽、吕释之跟随刘邦,在刘邦的部下为将。楚汉相争的头一年,刘邦就曾经派部队经南阳到沛县迎接老父、吕雉等人,项羽闻讯,派兵在阳夏(音假)阻击,刘邦的部队没能接到刘太公、吕雉等人。第二年,刘邦趁项羽远出、后方空虚之际,一举攻破项羽的老巢彭城,收得美人财宝无数,置酒高会,大摆庆功宴。骁悍的项羽闻听老巢被端,立刻率精兵三万人星夜奔袭,清晨赶到彭城南边的灵璧睢水,打了汉军一个措手不及,毫无防备的汉军被打得大败,士卒的尸首多得把睢水都填满堵住了。刘邦借助一场刮得天昏地暗的大风带着几十个人侥幸逃出包围落荒而去,路过沛县,派人去接一家老小,结果一家老小已经不知去向。正无可奈何,恰好碰上与家人失散的两个孩子。一个叫审食其(音衣基)的人保着吕雉和刘太公从小路逃跑,不幸遇上楚军当了俘虏,项羽将吕雉和刘太公押在军中当做人质。战争打到第四年,失道寡助的项羽面对越来越强大的汉军已是只有招架之功,只好以刘太公、吕雉为人质要挟刘邦讲和,狡诈的刘邦假意应允,与项羽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鸿沟以西归汉,鸿沟以东归楚,项羽送回刘太公、吕雉,双方罢兵。刘太公、吕雉脱离危险,回到汉营,刘邦就在谋士张良、陈平的撺掇下,撕毁合约,向兵疲食尽的项羽军发动了攻击。第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02年12月,刘邦以分土封爵为诱饵,集合韩信、彭越等各路诸侯大军,将项羽残部团团包围在垓下,陷入四面楚歌绝境的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刘邦笑到了最后,当上了皇帝,吕雉也被立为了皇后,儿子刘盈立为了太子,女儿封为公主。受尽颠沛流离之苦的吕雉,现在我们可以称她为吕后了,终于苦尽甘来。

夫贵妻荣,打天下吕后没能出上什么力、帮上什么忙,坐天下、保天下吕后责无旁贷,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保刘氏江山,一是保自己的位子。保刘氏江山,她有两个大手笔,即除掉了韩信、彭越,可以看出她的心机和阴狠。

汉朝初创,天下并不稳,不稳的根源来自那些与刘邦共同打天下的异姓王,像韩信、英布、彭越等,功高震主,引起刘邦的疑忌,他们自己心里也不踏实。韩信是西汉的第一功臣,刘邦自己都承认:“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韩信年少时非常穷困,曾接受过漂母(以水击絮为漂的妇人)的施舍,受过无赖的胯下之辱,秦朝末年,韩信投奔项梁军中,没有什么知名度,项梁败亡,他又隶属项羽,给项羽几次献策,项羽没有采纳,他亡楚归汉,改投刘邦营垒,因为没有名气,只做了一个“连敖”的小官。后来犯了死罪,一伙的十三个人都被砍了头,最后该砍韩信了,天无绝人之路,韩信看见了滕公夏侯婴,韩信抱着一线希望对滕公说:“汉王不是要夺取天下吗?为什么要杀壮士呢!”滕公奇其言,壮其貌,没有杀他,与他一番对话,很高兴,就把他推荐给刘邦,刘邦让他做了治粟都尉,大概比连敖的官略大点,也没把他太当回事,韩信又几次与萧何交流,萧何也惊奇韩信的见识。当时刘邦被项羽赶到汉中蜀地一带,很多人思乡心切,纷纷逃亡,韩信算计着萧何等人也几次替自己在刘邦跟前美言了,刘邦不重用自己,既然留之无益,不跑更何待,所以也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人才呀,来不及给刘邦汇报,自己就急急忙忙的去追韩信,留下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千古美谈,害得刘邦差点误会萧何也逃跑了呢。萧何追回韩信,极力向刘邦推荐韩信,最终说服刘邦拜韩信为大将。韩信感念刘邦的重用,在楚汉相争中东征西杀,屡战屡胜,威震天下。项羽派武涉去策反韩信,韩信说:“我跟项王的时候,官小位微,言不听,计不用,所以我背楚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给我数万兵,将他的衣服给我穿,食物给我吃,言听计用,我才有今天!汉王这样信任我,我死也不能背叛他!”谋士蒯通也看出韩信在楚汉之间举足轻重的作用,劝韩信与楚汉三分天下,鼎足而立,韩信犹豫再三,最终没有采纳蒯通的建议,蒯通惧祸,离开韩信装疯当巫师去了。军事上是天才的韩信,政治上却幼稚,他打下齐地,以“齐国伪诈多变,南边又靠近楚,需要立个代理国王镇守”为借口,要刘邦封他为“假齐王”,刘邦虽在谋士张良陈平的劝说下索性封韩信为正式齐王,但对韩信借机要挟怀恨在心,在对项羽的最后一战的关键时刻韩信又犹疑观望,使得刘邦更加不满。项羽败亡,刘邦先下手为强,闯入韩信军营中夺了他的将印,收了他的兵权,把他改封为楚王,楚国是项羽的老根据地,韩信是打项羽最出力的人,他要在楚国谋反,楚国的人会帮助他?这时的韩信还不知谨言慎行,检点收敛,又偷偷收留了项羽的逃将钟离昧,被人告发,刘邦用陈平的计策,以天子巡狩会诸侯为借口,伪游云梦泽,让韩信来见,韩信知道势头不妙,逼死钟离昧,提着钟离昧的人头去见刘邦想减轻罪过,结果一到就被刘邦抓起来了,韩信哀叹:“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该烹。”刘邦念其有功,赦了他的罪,把他降封为淮阴侯。公元197年,代相陈豨叛乱,刘邦亲自带兵前去平叛,韩信勾结陈豨,企图趁都城空虚,袭击吕后、太子为陈豨内应,结果被他的舍人告发,吕后与萧何设谋,将韩信诱杀在长乐宫,并灭了他三族。面对叛乱,吕后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处置果断,消除了叛乱的隐患,显示出她不同于一般妇女的政治手段,敢于不经过刘邦同意就杀掉大臣,也足以看出吕后对刘邦的心思揣测的透透地,难怪刘邦讨灭陈豨归来,见韩信死,“且喜且怜之”,喜是因为终于除掉了一个心腹大患,怜是掉几滴鳄鱼泪,毕竟韩信在打天下的过程中立下过汗马功劳,虽死有余辜,也不能不在活着的人面前表一表痛惜之情。

第二个大手笔是除掉彭越。梁王彭越也是员悍将。与韩信是刘邦一手提拔起来的不同,彭越原来就有自己的队伍。彭越原来是巨野泽中的强盗,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彭越趁机拉起一支千余人的队伍加入到反秦的行列,到秦朝灭亡,彭越的队伍已经发展到上万人。项羽分封诸王,没有彭越的事,弄得彭越的队伍没有归属。齐王田荣给彭越将军印,拉拢彭越共同反对项羽。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彭越带领三万多人的队伍归汉,刘邦拜彭越为魏相国。彭越常作为汉军的游击部队,袭击楚军的后方,断绝楚军的运粮通道。为调动彭越的作战积极性,刘邦采纳张良的计策,封彭越为梁王,为最后战胜项羽集合了足够的兵力。刘邦伪游云梦泽抓了韩信,彭越看在眼里,寒在心上。陈豨叛乱,刘邦亲自带兵平叛,征调彭越的部队。彭越称病不去,只是派其他将领领兵前去应付。刘邦大怒,派人责问彭越,彭越害怕,准备亲自去谢罪。他的一名部将叫扈辄的对他说:“开始你不去,现在责怪你了你要去,去了肯定被抓起来,不如发兵反了吧。”彭越没有听,但也没去谢罪,只是继续称病。彭越的一名属官得罪彭越,彭越要杀他,这名属官就跑到刘邦处告发彭越与扈辄谋反。刘邦派人掩袭彭越,彭越没防备,束手就擒,被抓到洛阳。刘邦念其有功,赦了他的死罪,把他降为庶人,发配蜀地。发配路上,彭越碰见从长安到洛阳来的吕后,彭越在吕后跟前痛哭流涕,自己说自己无罪,要求吕后为自己求情,愿归老故里。吕后假意答应,把彭越带回了洛阳。吕后对刘邦说:“彭越这样的人,留着是后患,不如杀了他。我已经把他带回来了。”可怜的彭越以为自己碰上了救星,哪里知道却是颗灾星,结果彭越的宗族被灭,彭越本人也被剁成肉酱,分送给诸侯作为警告。

保自己的位子,吕后也是绞尽了脑汁。当了皇后的吕雉并没有感到轻松,因为她发现有人在和她较劲,要争她儿子的太子位置。母以子贵,儿子的位子不保,她这个皇后的位子也坐不牢,早晚落一个被废的下场。刘邦是个酒色之徒,在和吕后结婚之前,他就和一名曹姓的女子有染,还生了个儿子叫刘肥。还在西进击秦的进军路上,有个叫郦食其的人去求见刘邦,就看见过刘邦坐在那里由两个女子在为他洗脚。项羽的智囊范增也说:“刘邦在山东的时候,贪财好色,现在听说他入关中后,珍宝无所取,妇女无所幸,看来他的志向不小啊。”吕后几年不在刘邦身边,刘邦虽然戎马倥偬,但个人私生活并没有闲着,几年下来,身边已经拥有了一大批女人,有的女人还给他生了儿子,除了齐王刘肥和太子刘盈,还有赵王刘如意、代王刘恒、梁王刘恢、淮阳王刘友、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等。那个年代,男人有了本事多娶几个女人太正常了,问题是女人多了难免争宠。在刘邦的姬妾里,有个姓戚的女子最得宠。戚姬经常跟随在刘邦身边,并且生了赵王刘如意,太子刘盈为人懦弱,刘邦认为刘盈不像自己,“如意类我”,有废刘盈立如意之意。戚姬也在刘邦身边日夜哭泣,要求刘邦立刘如意为太子。吕后已经年老色衰,色是不行了,再失去皇后的位子,那还了得!比颜色容貌自然比不过年轻貌美的姬妾们,可她在刘邦跟前说话也没多少分量。她的女儿鲁元公主嫁给赵王张敖为妻,有人告发张敖谋反,吕后疼姑娘,在刘邦耳边替女婿说好话,说张敖以女儿的原因,也不会谋反。刘邦骂道:“如果张敖当了皇帝,有了天下,还少你女儿吗!”虽然后来查明张敖不曾谋反,还是把张敖削去王位,降封为宣平侯。现在儿子位子不保,吕后急得不知所措。有人给吕后出主意说:“留侯张良善于出谋划策,皇上信任他,不如找张良出出主意。”留侯张良与韩信、萧何并称扶汉三杰,刘邦赞誉他“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吕后就派自己的哥哥建成侯吕泽去找张良讨主意,张良从协助刘邦打下江山后就以身体多病为由回家练习辟谷术,闭门不出,此时以不便插手皇家内部事情为由不愿惹火上身。吕泽强逼着出主意,不出不行。张良被逼不过,只好出主意让太子去请四个隐世高人,这四个隐世高人是刘邦都请不到的。如果能请来,让他们时时跟随太子入朝,让刘邦见了,可能助太子一臂之力。于是吕后令吕泽拿着太子的书信,卑辞厚礼,请来了四个隐世高人住在吕泽家里。当时,英布造反,刘邦有病,想让太子领兵平叛。四人对吕泽说:“太子不能去啊。去了,有功与太子即位无益,无功将从此受祸。并且太子所要领的将领们,都是与皇上打天下的枭将,让太子领导,无异使羊将狼,必然不能成功。不如请吕后在皇上跟前哭诉说,将领们与皇上旧时平等,必不肯为太子出力,英布是天下猛将,如果听说是太子领兵,必然无所畏惧了。还是请皇上带兵出征,将领们不敢不尽力。皇上虽然受些苦,但这是为妻子儿女考虑啊。”吕泽连夜见吕后告诉了四人的意见。吕后按照四人的计策逮个机会在刘邦跟前哭诉了一番。刘邦说:“我知道那小子是不中用的,还是老子自己去吧。”消灭英布班师还朝后,刘邦病情加重,还是想废太子,张良劝不管用,太傅叔孙通引古论今,以死相争,刘邦表面答应,心里还是想废立太子。刘邦摆宴,太子侍从,四人都跟在太子身后,个个八十多岁,须眉皓白,衣冠整齐。刘邦很奇怪,问:“这是什么人?”四人上前各报姓名,刘邦大惊:“我请你们,你们不来,现在你们为什么跟着我儿子呀?”四人说:“陛下轻视士人善于谩骂,我们义不受辱,所以我们逃匿。现在听说太子仁孝,恭敬爱士,天下有的是愿意伸着脖子为太子死的人,所以我们才来跟随太子。”刘邦只好说:“那就麻烦你们帮助保护太子了。”太子与四人退出后,刘邦目送他们,召来戚夫人指着他们的背影说:“我想废太子,太子现在有此四人为辅,太子羽翼已成,难以换动了。吕氏真是你的主人啊。”戚夫人痛哭流涕,刘邦也无可奈何了。在这一回合,吕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刘邦不久死去,死前,吕后问他:“陛下百年之后,相国萧何如果死了,谁可以代替?”刘邦说:“曹参可以。”“曹参之后呢?”“王陵可以,不过王陵有些愚笨,陈平可以协助他。陈平智略有余,不过难以独当大任。周勃重厚少文,然而能够安刘氏天下者必定是周勃啊。可以任命周勃当太尉。”吕后还问,刘邦不耐烦了:“再往后的事情也不是你能知道的了。”吕后在这里问刘邦的身后安排,既有以胜利者自居的挑衅,也有替刘邦托管江山的意味。

刘邦死了,吕后秘不发丧,与幸臣审食其密谋,准备斩尽杀绝开国功臣,理由是这些人想当年是与刘邦一样的平头百姓,给刘邦当臣子,他们的心里都不舒服,现在让他们侍奉小皇帝,不全杀光了,恐怕天下不会安定。有人听说了,告诉了郦商。这个郦商,是前面所说的郦食其的弟弟,也属开国功臣之列。郦商与审食其关系不错,他赶快去见审食其,说要是那么干,大祸就要临头了,因为陈平、灌婴、周勃、樊哙等大将带兵在外,要是听到这个消息必然会带兵造反,大臣们再作为内应,灭亡是抬抬脚的事。审食其将这番话告诉吕后,这才打消了吕后的疯狂念头。

太子刘盈即位,这就是汉惠帝,尊吕后为皇太后。按谥法“柔质慈民曰惠”,刘盈原本就懦弱,况且登基时不过十七岁,还是个大孩子,面对悍妒的吕太后根本无能为力,吕太后得以大开杀戒,向刘邦留下的那些孤儿寡母们疯狂的展开报复。失去了刘邦的庇护,那些孤儿寡母们成了待宰的羔羊,首当其冲的就是最为得宠、差点夺嫡成功的戚夫人。

吕太后命令将戚夫人关到永巷,剃去头发穿上囚犯的衣服,罚她舂米。可怜的戚夫人一下子从天上掉到十八层地狱,悲苦凄惨的心情难以倾诉,她一边舂米一边凄凉的唱道:“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使谁告汝?”吕太后听说后大怒:“好啊,你还想倚靠你的儿子啊?”派人去召赵王刘如意来长安想杀掉他。使者去了三次,赵国国相周昌知道吕太后不怀好意,拦住赵王不让赵王来。吕太后怒不可遏,就先将周昌召来长安,然后再派人去召赵王,赵王刘如意不得不来到长安。惠帝知道太后恼恨刘如意,怕太后对刘如意不利,自己亲自到霸上迎接刘如意,将刘如意接进宫与自己同吃同住,一连几个月相安无事。一天惠帝晨起去打猎,刘如意毕竟还是个孩子,贪睡不能早起,惠帝就没有叫他同去。一直在窥伺机会的吕太后那肯放过,立即派人持毒酒强灌刘如意喝下,待惠帝打猎回来,刘如意已经一命归天了。除掉了刘如意,吕太后还不解恨,对孤苦伶仃的戚夫人痛下杀手,她令人砍断了戚夫人的手和脚,挖去眼睛熏聋耳朵,用哑药弄哑了嗓子,然后将她扔在窟室(土牢)里,起名叫“人彘”。几个月后,叫惠帝来看“人彘”,当惠帝得知所谓“人彘”就是昔日貌美如花的戚夫人时,不由惊骇得大哭起来,由此惊吓得了场大病,一年多都不能起床。惠帝派人请来吕太后说:“这不是人能干出来的事!我是太后的儿子,天下还是由你来治理吧。”从此惠帝不再打理朝政,每天饮酒作乐,郁郁寡欢。齐王刘肥来朝,惠帝很高兴,在吕太后前设宴,款待刘肥,刘肥年长,惠帝让刘肥上座,不讲君臣礼,讲家人礼。吕太后大怒,于是暗暗令人端了两巵(一种盛具)鸩酒上来,命令刘肥为吕太后上寿,刘肥不知就里,站起身,惠帝也站了起来,两人预备一人端一巵酒共同为吕太后上寿,然后将酒一饮而尽。吕太后恐怕害死惠帝,自己起身将两巵毒酒打翻。刘肥心知有异,不敢再喝酒,装醉告辞离开。后来刘肥知道是毒酒,心里非常害怕,整日忧心忡忡,担心不能活着离开长安。他的内史给他出主意说:“太后只有皇帝和鲁元公主两个孩子,现在大王你的封地有七十多座城,而公主的领地只有几座城。大王如果能献一郡给太后作为公主的领地,太后必然高兴,大王也可解除忧患了。”于是刘肥表示献城阳郡给公主并且尊公主为齐王太后,本来是兄弟姊妹关系却当成自己的母亲般尊敬,吕太后这才高兴,齐王刘肥也才脱身逃出长安回到自己的封地。但是刘肥毕竟留下心病,整日提心吊胆的过日子,惠帝六年就死了。惠帝二十岁时,吕太后给惠帝立了个张皇后,张皇后是鲁元公主与宣平侯张敖的女儿,按辈分是吕太后嫡亲的外孙女、惠帝的亲外甥女,外甥女和舅舅成亲,外孙女成了儿媳妇,不知西汉时是不是没有乱伦一说,反正够奇怪的。吕太后想让张皇后生下儿子,但张皇后一直没能怀孕,求方问药也无济于事,吕太后于是让张皇后佯装有身孕,将后宫美人的儿子冒充张皇后的儿子,杀掉了他的母亲,立他为太子。惠帝窝窝囊囊的当了七年皇帝,终于死了,死时不过二十三岁。吕太后为惠帝发丧,干嚎而没有眼泪。留侯张良的儿子张辟疆为侍中,虽然只有十五岁,可是个小人精。张辟疆看出名堂,悄悄的对丞相陈平(此时萧何、曹参都已死)说:“太后只有皇帝一个儿子,今哭而不悲,丞相知道什么意思吗?”陈平问:“什么意思啊?”张辟疆说:“皇帝身后没有留下成年的儿子,太后是怕你们啊。现在赶紧请拜吕台、吕产为将军,统领南北军(御林军),并且把姓吕的都封为官,在朝廷和皇宫中管事。这样一来则太后心安,你们也可以免除祸灾了。”丞相陈平一听,惊出一身冷汗,赶忙按张辟疆的计策上奏吕太后,狡猾的吕太后这才心里高兴,眼泪才流了下来。吕氏的权力由此而起。于是立太子为皇帝,史称少帝,少帝年幼,由吕太后临朝称制。此时的吕太后更加凶焰万丈,又先后杀了刘邦的其他几个儿子:赵幽王刘友、赵共王刘恢,燕王刘建自杀了,吕太后又派人杀掉了刘建的儿子,刘建这一支绝了。少帝稍长大,知道自己不是皇后的亲生儿子,母亲被太后所杀,于是口出怨言:“太后怎能杀我的母亲而让我给别人当儿子!等我长大,一定为我的母亲报仇。”话传到吕太后的耳朵里,这还了得!于是将少帝关进永巷,对外说小皇帝病得很重,朝臣们谁也见不到少帝。吕太后于是下诏,以少帝“疾久不已,乃失惑混乱,不能继嗣奉宗庙”为由,废掉了少帝,后来又秘密处死了少帝,立惠帝的另一个儿子恒山王刘弘为帝。杀了姓刘的王,吕太后开始大立姓吕的王:立周吕侯吕泽的儿子吕台为吕王、吕台的弟弟吕产为梁王,建成侯吕释之的儿子吕禄为赵王,吕台的儿子吕通为燕王,又追尊父亲吕太公为吕宣王、哥哥吕泽为悼武王,又封了姓吕的六人为列侯。又以吕禄的女儿为少帝刘弘的皇后,想使吕氏的势力连根固本坚实牢靠。高祖刘邦在世的时候,吕家只有吕太公和吕后的哥哥吕泽、吕释之被封为列侯,这下子姓吕的一下子气焰万丈起来。

吕太后执政了八年,虽然对待刘氏诸侯王和刘邦得宠的姬妾们狠了些,对吕氏的封赏过多过滥,政治上倒遵循了刘邦的遗嘱,前期用萧何曹参为相,萧规曹随,后期用王陵、陈平为相,轻徭薄赋,天下基本上还算太平。虽然刘邦去世时她曾经起过斩尽杀绝大臣们的疯狂念头,但是后来与大臣们倒也相安无事。陈平在刘邦病危时曾按刘邦的指令拘捕过大将樊哙,樊哙是吕太后妹夫,由此得罪了太后的妹妹吕嬃,吕嬃屡次在太后面前进谗诋毁陈平,陈平只好日日醇酒妇人借以避祸,吕太后倒也没有为难陈平。但吕太后深知自己的所作所为必定为大臣们所不满。高后八年三月,袚(除灾求福的祭祀活动)霸上,还过枳道,见物如仓狗,戟(拘持之也)高后掖,忽而不见。卜之,赵王如意为祟。遂病掖伤而崩。病重时她以赵王吕禄为上将军居北军,以梁王吕产为相国居南军,告诫吕禄、吕产说:“高祖与大臣们有约,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现在封吕氏为王,大臣们心中不平。我要死了,恐怕大臣们为变,你们必须据兵守卫皇宫,千万不要去送丧,为人所制。”吕太后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吕太后尸骨未寒,太尉周勃、丞相陈平、朱虚侯刘章等人里应外合,发动政变,不但吕禄、吕产被杀,吕氏不分男女老少也全部被捕杀,无一幸免,连少帝刘弘等几个所谓的惠帝儿子也被指为是吕氏之子冒充的被大臣们诛杀干净。吕太后处心积虑为娘家人谋取利益,到头来为娘家带来灭门灭族的大祸,恐怕是吕太后始料不及的,吕太公如果地下有知,不知该对当年将女儿嫁给刘邦该作何感想?


 

菏泽居士的签名档

[回复] [管理] [修改] [加入个人文集] [投诉]
  • 菏泽居士 [slytym406@sohu]   [加为好友] [传小纸条] [送礼物] [回复 [管理]  [加入个人文集] [投诉]  沙发
(一)狠毒的吕后
推翻秦朝后,又经过四五年的楚汉相争,汉高祖刘邦建立了大一统的汉王朝,汉朝的第一个皇后是吕后,后世有人称吕后为始皇后,这是因为短命的秦朝没有立皇后,原因不详。吕后名叫吕雉,说起她和刘邦的结合,还有一段趣闻。吕雉家是单父人,吕雉的父亲吕太公与沛县的县令关系不错,为了躲避仇家,吕太公举家迁到沛县定居。沛县的一些有身份的人例如豪绅啦官吏啦等等听说县令有个好朋友搬到沛县,纷纷前去祝贺,大概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祝贺乔迁温锅之类。去当然不能白去,得带贺礼。去的人太多,负责收礼的人名叫萧何,他是沛县的官吏,萧何就定了一条规矩,说:“贺礼一千钱以下的,堂下就座。”这时来了一个大胆的人,大喇喇的说:“我,贺礼一万钱。”其实红包里一个钱也没有。吕太公闻听有人如此大手笔,急忙迎出来,吕太公会点相术,打眼一瞧觉得这个人相貌不凡,赶紧让到堂上,这个人也不客气,到了堂上就大模大样的坐到上位,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毫不客气。这个人就是日后的汉高祖刘邦,当时他是沛县的一个亭长,相当于现在的村长,是个酒色之徒,有点黑社会性质,与官府有交往。萧何就说,刘邦好说大话,很少能办成事。但吕太公不这么看,他认定刘邦是个人才。酒足饭饱,要散场了,吕太公使眼色要刘邦晚点走,要跟他交交心。吕太公说,我看你这个人不简单,我有个女儿,嫁给你为妻如何?吕太公的老婆不乐意了,说你这个老糊涂,你不是说要把女儿嫁给贵人吗?沛县县令和你关系那么好,求你的闺女你都不愿意,怎么就嫁给这么个不着调的主了?吕太公主意已定,训斥老婆:“这种事不是你们女人能搞明白的,不要瞎掺和。”择定吉日,就把吕雉嫁给了刘邦。吕雉和刘邦成亲后,先后为刘邦生了一女一子。女儿就是后来的鲁元公主,儿子就是后来的汉惠帝刘盈,西汉的第二个皇帝。吕太公在汉王元年(公元前206年)被封了个侯爵,汉王四年(公元前203年)死去,当时正是楚汉相争的时期,吕太公虽然可能没享几天清福,但他毕竟看到了刘邦的有出息,证明了自己眼光的不错,当然这是后话了。
刘邦的家境很一般,吕雉下嫁给他,倒也很守妇道,为他生儿育女,替他家里田里操持着,过着普通农妇的生活。一天,吕雉带着儿子姑娘在田里劳作,一个过路的老人要求讨口水喝。吕雉看老人可怜,不仅给他水喝,还把带来的饭给老人吃。老人看着吕雉说,你有贵相。吕雉很高兴,又请老人看看姑娘儿子。老人看了儿子,说,你的贵相都是你儿子带来的,看了女儿,也说将来有福气。老人吃完喝完就走了。恰好刘邦这时也来到地里,吕雉就把刚才遇到老人的事告诉了他,刘邦心一动,急忙顺着老人走的方向追了上去,追上老人后请老人为自己看看。老人看了他说,你的老婆孩子都有福气,都是因为你,你是贵不可言。刘邦很高兴,发誓说,如果将来我发达了,一定好好报答你。后来刘邦当了皇帝后,果然派人四处找过这位老人,但是没有找到。
那时正是秦朝末年,反动统治逼得民不聊生,全国犹如布满干柴烈火。刘邦有一次送一批人到骊山服徭役,路上不断有人逃亡。刘邦一看,不等到骊山人就跑光了,任务是完不成了,刘邦就对剩下的人说,干脆大家一起逃吧。有几个人愿意跟着刘邦一起逃亡,刘邦就带着他们跑到芒砀山中躲了起来。吕雉经常偷偷的去给他们送吃的。这时吕雉和刘邦联手搞了一次造神活动。刘邦因为怕被人发现,经常转移藏身场所。别人很难找到他,但吕雉一找就能找得到。刘邦就故意问她:“我每次藏得都很秘密,你怎么一找就能找到我?”吕雉说:“因为你藏得地方上面总有云气聚集,所以我很容易就能找到你啦。”消息传到沛县,很多的少年子弟听说了,就很崇拜刘邦,投奔刘邦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在蕲县大泽乡揭竿而起,他们很快的攻下陈县,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自称楚王,号召天下反抗暴秦,各地纷纷起义响应。刘邦在萧何、曹参的策应下,率领他的队伍攻占了沛县,自称沛公,加入到反秦的武装斗争中。陈胜败亡以后,刘邦又参加到项梁的队伍里,在楚怀王的旗帜下继续抗秦。在各路起义军的打击下,秦朝政权四分五裂,摇摇欲坠,公元前206年,刘邦趁秦军主力在巨鹿与项羽率领的义军主力决战时,趁机攻入秦都咸阳,接受了秦王子婴的投降,秦朝灭亡了。秦朝灭亡后,又经过四五年的楚汉相争,汉王刘邦终于打败了楚霸王项羽,建立了汉朝,建都长安,史称西汉。
在刘邦戎马生涯、东征西杀的时候,吕雉留在沛县,为刘邦照顾老人,抚养子女,吕雉的两个哥哥吕泽、吕释之则跟随刘邦,在刘邦的部下为将。楚汉相争的头一年,刘邦就曾经派部队经南阳到沛县迎接老父、吕雉等人,项羽闻讯,派兵在阳夏(音假)截击,刘邦的部队没能接到刘太公、吕雉等人。第二年,刘邦趁项羽远出、后方空虚之际,一举攻破项羽的老巢彭城,收得美人财宝无数,置酒高会,大摆庆功宴。骁悍的项羽闻听老巢被端,立刻率精兵三万人星夜奔袭,清晨赶到彭城南边的灵璧睢水,打了汉军一个措手不及,毫无防备的汉军被打得大败,士卒的尸首多得把睢水都填满堵住了。刘邦借助一场刮得天昏地暗的大风作掩护带着几十个人侥幸逃出包围圈落荒而去,路过沛县,派人去接一家老小,结果一家老小已经不知去向。正无可奈何,恰好碰上与家人失散的两个孩子。一个叫审食其(音衣基)的人保着吕雉和刘太公从小路逃跑,不幸遇上楚军当了俘虏,项羽将吕雉和刘太公押在军中当做人质。战争打到第四年,失道寡助的项羽面对越来越强大的汉军只能勉强招架,越来越没有了还手之力,只好以刘太公、吕雉为人质要挟刘邦讲和,狡诈的刘邦假意应允,说好与项羽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鸿沟以西归汉,鸿沟以东归楚,项羽送回刘太公、吕雉,双方罢兵。刘太公、吕雉脱离危险,回到汉营,刘邦就在谋士张良、陈平的撺掇下,撕毁和约,向兵疲食尽的项羽军发动了攻击。第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02年12月,刘邦以分土封爵为奖赏,集合起韩信、彭越等各路诸侯大军,将项羽残部团团包围在垓下,陷入四面楚歌绝境的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刘邦笑到了最后,当上了皇帝,吕雉也被立为了皇后,儿子刘盈立为了太子,女儿封为公主。受尽颠沛流离之苦的吕雉,终于苦尽甘来,登上了一个女人荣耀的顶峰。
夫贵妻荣,打天下吕后没能出上多少力、帮上多大忙,坐天下、保天下吕后责无旁贷,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保刘氏江山,一是保自己的位子。保刘氏江山,她有两个大手笔,即除掉了韩信、彭越两个异姓王,从中可以看出她的心机和阴狠。
汉朝初创,天下并不稳,不稳的根源来自那些与刘邦共同打天下的异姓王,像韩信、英布、彭越等,功高震主,不免引起刘邦的疑忌,他们自己心里也不踏实。韩信是西汉的第一功臣,刘邦自己都承认:“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韩信年少时非常穷困,曾接受过漂母(以水击絮为漂的妇人)的施舍,受过无赖的胯下之辱。秦朝末年,义军蜂起,韩信投奔项梁军中,没有什么知名度,项梁败亡,他又隶属项羽,给项羽几次献策,项羽没有采纳,他亡楚归汉,改投刘邦营垒,因为没有名气,只做了一个“连敖”的小官。后来犯了死罪,一伙的十三个人都被砍了头,最后该砍韩信了,天无绝人之路,韩信看见了滕公夏侯婴,韩信抱着一线希望对滕公说:“汉王不是要夺取天下吗?为什么要杀壮士呢!”滕公奇其言,壮其貌,没有杀他,与他一番对话,很高兴,就把他推荐给刘邦,刘邦让他做了治粟都尉,大概比连敖的官略大点,也没把他太当回事,韩信又几次与萧何交流,萧何也惊奇韩信的见识。当时刘邦被项羽赶到汉中蜀地一带,很多人思乡心切,纷纷逃亡,韩信算计着萧何等人也几次替自己在刘邦跟前美言过了,还不见刘邦重用自己,既然留之无益,不跑更何待,所以也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人才呀,来不及给刘邦汇报,自己就急急忙忙的去追韩信,留下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千古美谈,害得刘邦差点误会萧何也背叛了自己逃跑了呢。萧何追回韩信,极力向刘邦推荐韩信,最终说服刘邦拜韩信为大将。韩信感激刘邦的重用,在楚汉相争中东征西杀,屡战屡胜,屡建奇功,威震天下。项羽派谋士武涉去策反韩信,韩信说:“我跟项王的时候,官小位微,言不听,计不用,所以我背楚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给我数万兵,将他的衣服给我穿,食物给我吃,言听计用,我才有今天!汉王这样信任我,我死也不能背叛他!”谋士蒯通也看出韩信在楚汉之间举足轻重的作用,劝韩信与楚汉三分天下,鼎足而立,韩信犹豫再三,最终没有采纳蒯通的建议,蒯通怕惹祸上身,离开韩信装疯当巫师去了。军事上是天才的韩信,政治上却非常低能,他打下了齐地,以“齐国伪诈多变,南边又靠近楚,需要立个代理国王镇守”为借口,要刘邦封他为“假齐王”,刘邦虽在谋士张良陈平的劝说下索性封韩信为正式齐王,但对韩信借机要挟怀恨在心,在对项羽的最后一战的关键时刻韩信又犹疑观望,使得刘邦更加不满。项羽败亡,刘邦先下手为强,闯入韩信军营中夺了他的将印,收了他的兵权,把他改封为楚王,楚国是项羽的老根据地,韩信是打项羽最出力的人,他要在楚国谋反,楚国的人肯定不会帮助他。这时的韩信还不知谨言慎行,检点收敛,又偷偷收留了项羽的逃将钟离昧,被人告发,刘邦用陈平的计策,以天子巡狩会诸侯为借口,伪游云梦泽,让韩信来见,韩信知道势头不妙,逼死钟离昧,提着钟离昧的人头去见刘邦想蒙混过关减轻罪过,结果一到就被刘邦抓起来了,韩信不由得哀叹:“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该烹。”刘邦念其有功,赦了他的罪,把他降封为淮阴侯。公元前197年,代相陈豨叛乱,刘邦亲自带兵前去平叛,韩信勾结陈豨,企图趁都城空虚之际,袭击吕后、太子为陈豨内应,结果被他的舍人告发,吕后与萧何设谋,将韩信诱杀在长乐宫,并灭了他三族。面对叛乱,吕后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处置果断,消除了叛乱的隐患,显示出她不同于一般妇女的政治手段,并且敢于不经过刘邦同意就杀掉大臣,也足以证明吕后对刘邦的心思揣测的透透地,难怪刘邦讨灭陈豨归来,见韩信已死,“且喜且怜之”,喜是因为终于除掉了一个心腹大患,怜是掉几滴鳄鱼泪,毕竟韩信在打天下的过程中立下过汗马功劳,虽死有余辜,也不能不在活着的人面前表一表痛惜之情。
第二个大手笔是除掉彭越。梁王彭越也是员悍将。与韩信是刘邦一手提拔起来的不同,彭越原来就有自己的队伍。彭越原来是巨野泽中的强盗,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彭越趁机拉起一支千余人的队伍加入到反秦的行列,到秦朝灭亡的时候,彭越的队伍已经发展到上万人马。项羽分封诸王,没有彭越的什么事,弄得彭越的队伍无处可去,四顾彷徨。齐王田荣趁机向彭越伸出援手,给他将军印,拉拢他共同反对项羽。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彭越带领三万多人的队伍归汉,壮大了刘邦的实力,刘邦拜彭越为魏相国。彭越常作为汉军的游击部队,袭击楚军的后方,断绝楚军的运粮通道,有力配合了汉军正面战场的作战。为调动彭越的作战积极性,刘邦采纳张良的计策,封彭越为梁王,为最后战胜项羽集合了足够的兵力。刘邦伪游云梦泽抓了韩信,彭越看在眼里,寒在心上。陈豨叛乱,刘邦亲自带兵平叛,征调彭越的部队。彭越称病不去,只是派其他将领领兵前去应付。刘邦大怒,派人责问彭越,彭越害怕,准备亲自去谢罪。他的一名部将叫扈辄的对他说:“开始你不去,现在责怪你了你要去,去了肯定被抓起来,不如发兵反了吧。”彭越没有听,但也没去谢罪,只是继续称病。彭越的一名属官得罪彭越,彭越要杀他,这名属官就跑到刘邦处告发彭越与扈辄谋反。刘邦派人掩袭彭越,彭越没防备,束手就擒,被抓到洛阳。刘邦念其有功,赦了他的死罪,把他降为庶人,发配蜀地。发配路上,彭越恰好碰见从长安到洛阳来的吕后,彭越在吕后跟前痛哭流涕,诉说自己无罪,要求吕后为自己求情,愿归老故里。吕后假意答应,把彭越骗回了洛阳。吕后对刘邦说:“彭越这样的人,留着是后患,不如杀了他。我已经把他带回来了。”可怜的彭越以为自己碰上了救星,哪里知道却是颗灾星,结果彭越的宗族被灭,彭越本人也被剁成肉酱,分送给诸侯作为警告。
保自己的位子,吕后也是绞尽了脑汁。当了皇后的吕雉并没有感到轻松,因为她发现有人在和她较劲,要争她儿子的太子位置。母以子贵,儿子的位子不保,她这个皇后的位子也坐不牢,早晚落一个被废的下场。刘邦是个酒色之徒,在和吕后结婚之前,他就和一名曹姓的女子有染,还生了个儿子叫刘肥。还在西进击秦的进军路上,有个叫郦食其的人去求见刘邦,就看见过刘邦坐在那里由两个女子在为他洗脚。项羽的智囊范增也说:“刘邦在山东的时候,贪财好色,现在听说他入关中后,珍宝无所取,妇女无所幸,看来他的志向不小啊。”吕后几年不在刘邦身边,刘邦虽然戎马倥偬,但个人私生活并没有闲着,几年下来,身边已经拥有了一大批女人,有的女人还给他生了儿子,除了齐王刘肥和太子刘盈,还有赵王刘如意、代王刘恒、梁王刘恢、淮阳王刘友、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等。儿子生了一堆,女儿生了多少史书没记载,不好妄说。那个年代,男人有了本事多娶几个女人太正常不过了,问题是女人多了难免争宠。在刘邦的姬妾里,有个姓戚的女子最得宠。戚姬经常跟随在刘邦身边,并且生了赵王刘如意,太子刘盈为人懦弱,刘邦认为刘盈不像自己,“如意类我”,萌生了废刘盈立刘如意的念头。戚姬也在刘邦身边哭哭啼啼,要求刘邦立刘如意为太子。吕后已经年老色衰,论颜色容貌身段自然比不过年轻貌美的姬妾们,再失去皇后的位子,那还了得!可她在刘邦跟前说话也没多少分量。她的女儿鲁元公主嫁给赵王张敖为妻,有人告发张敖谋反,吕后疼姑娘,在刘邦耳边替女婿说好话,说张敖以女儿的原因,也不会谋反。刘邦骂道:“如果张敖当了皇帝,有了天下,还少你女儿吗!”虽然后来查明张敖不曾谋反,还是把张敖削去王位,降封为宣平侯。现在儿子位子不保,吕后急得不知所措。有人给吕后出主意说:“留侯张良善于出谋划策,皇上最信任他,不如找张良出出主意。”留侯张良与韩信、萧何并称扶汉三杰,刘邦赞誉他“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吕后就派自己的哥哥建成侯吕泽去找张良讨主意,张良从协助刘邦打下江山后就以身体多病为由回家练习辟谷术,闭门不出,此时以不便插手皇家内部事务为由不愿惹火上身。吕泽那肯答应,强逼着出主意,不出不行。张良被逼不过,只好出主意让太子去请四个隐世高人,这四个隐世高人是刘邦都请不动的。如果能请来,让他们时时跟随太子入朝,让刘邦见了,可能助太子一臂之力。于是吕后令吕泽拿着太子的书信,卑辞厚礼,终于请来了四个隐世高人,先住在了吕泽家里。
韩信被杀,英布就惶恐不安,彭越的肉酱送到淮南,淮南王英布见了大怒,于是发兵造反,当时刘邦有病,想让太子领兵平叛。四人对吕泽说:“太子不能去啊。去了,有功与太子即位无益,无功将从此受祸。并且太子所要率领的将领们,都是与皇上打天下的枭将,让太子领导,无异于让羊领着狼,必然不能成功。不如请吕后在皇上跟前哭诉说,将领们与皇上旧时平等,必不肯为太子出力,英布是天下猛将,如果听说是太子领兵,必然无所畏惧了。还是请皇上带兵出征,将领们不敢不尽力。皇上虽然受些苦,但这是为妻子儿女考虑啊。”吕泽连夜见吕后告诉了四人的意见。吕后按照四人的计策逮个机会在刘邦跟前哭诉了一番。刘邦说:“我知道那小子是不中用的,还是老子自己去吧。”消灭英布班师还朝后,刘邦病情加重,还是想废太子,张良劝不管用,太傅叔孙通引古论今,以死相争,刘邦表面答应,心里还是想废立太子。刘邦摆宴,太子侍从,四人都跟在太子身后,个个八十多岁,须眉皓白,衣冠整齐。刘邦很奇怪,问:“这是什么人?”四人上前各报姓名,刘邦大惊:“我请过你们,你们不来,现在你们为什么跟着我儿子呀?”四人说:“陛下轻视士人喜欢谩骂,我们义不受辱,所以我们逃匿。现在听说太子仁孝,恭敬爱士,天下有的是愿意伸着脖子为太子死的人,所以我们才来跟随太子。”刘邦只好说:“那就麻烦你们帮助保护太子了。”太子与四人退出后,刘邦目送他们,召来戚夫人指着他们的背影说:“我想废太子,太子现在有此四人为辅,太子羽翼已成,难以换动了。吕氏真是你的主人啊。”戚夫人痛哭流涕,刘邦也无可奈何了。在这一回合,吕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刘邦不久死去,死前,吕后问他:“陛下百年之后,相国萧何如果死了,谁可以代替?”刘邦说:“曹参可以。”“曹参之后呢?”“王陵可以,不过王陵有些愚笨,陈平可以协助他。陈平智略有余,不过难以独当大任。周勃重厚少文,然而能够安刘氏天下者必定是周勃啊。可以任命周勃当太尉。”吕后还问,刘邦不耐烦了:“再往后的事情也不是你能知道的了。”吕后在这里问刘邦的身后安排,既有以胜利者自居的挑衅,也有替刘邦托管江山的意味。
刘邦死了,吕后秘不发丧,与幸臣审食其密谋,准备斩尽杀绝开国功臣,理由是这些人想当年是与刘邦一样的平头百姓,给刘邦当臣子,他们的心里都不舒服,现在让他们侍奉小皇帝,心里可能更加不平衡了,不全杀光了,恐怕天下不会安定。有人听说了,告诉了郦商。这个郦商,是前面所说的郦食其的弟弟,也属开国功臣之列。郦商与审食其关系不错,他赶快去见审食其,说要是那么干,大祸就要临头了,因为陈平、灌婴、周勃、樊哙等大将带兵在外,要是听到这个消息必然会带兵造反,大臣们再作为内应,灭亡是抬抬脚的事。审食其将这番话告诉吕后,这才打消了吕后的疯狂念头。
太子刘盈即位,这就是汉惠帝,尊吕后为皇太后。按谥法“柔质慈民曰惠”,刘盈原本就懦弱,况且登基时不过十七岁,还是个大孩子,面对悍妒的吕太后根本无能为力,吕太后得以大开杀戒,向刘邦遗留下的那些孤儿寡母们疯狂的展开报复。失去了刘邦的庇护,那些孤儿寡母们成了待宰的羔羊,首当其冲的就是最为得宠、差点夺嫡成功的戚夫人。
吕太后命令将戚夫人关到永巷,剃去头发穿上囚犯的衣服,罚她舂米。可怜的戚夫人一下子从天上掉到十八层地狱,悲苦凄惨的情状难以言表,她一边舂米一边凄凉的唱道:“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使谁告汝?”吕太后听说后大怒:“好啊,你还想指望你的儿子翻身啊?”立刻派人去召赵王刘如意来长安想杀掉他。使者去了三次,赵国国相周昌知道吕太后不怀好意,拦住赵王不让赵王来。吕太后怒不可遏,就先将周昌召来长安,然后再派人去召赵王,赵王刘如意不得不来到长安。惠帝知道太后恼恨刘如意,怕太后对刘如意不利,自己亲自到霸上迎接刘如意,将刘如意接进宫与自己同吃同住,一连几个月相安无事。一天惠帝晨起去打猎,刘如意毕竟还是个孩子,贪睡不能早起,惠帝就没有叫醒他。一直在窥伺机会的吕太后那肯放过,立即派人持毒酒强灌刘如意喝下,待惠帝打猎回来,刘如意已经一命归天了。除掉了刘如意,吕太后还不解恨,对孤苦伶仃的戚夫人痛下杀手,她令人砍断了戚夫人的手和脚,挖去眼睛熏聋耳朵,用哑药弄哑了嗓子,然后将她扔在窟室(土牢)里,起名叫“人彘”。几个月后,叫惠帝来看“人彘”,当惠帝得知所谓“人彘”就是昔日貌美如花的戚夫人时,不由惊骇得大哭起来,由此惊吓得了场大病,一年多都不能起床。惠帝派人请来吕太后说:“这不是人能干出来的事!我是太后的儿子,天下还是由你来治理吧。”从此惠帝不再打理朝政,每天饮酒作乐,郁郁寡欢。齐王刘肥来朝,惠帝很高兴,在吕太后面前设宴,款待刘肥,刘肥年长,惠帝让刘肥上座,不讲君臣礼,讲家人礼。吕太后大怒,于是暗暗令人端了两巵(一种盛具)鸩酒上来,命令刘肥为吕太后上寿,刘肥不知就里,站起身,惠帝也站了起来,两人预备一人端一巵酒共同为吕太后上寿,然后将酒一饮而尽。吕太后恐怕害死惠帝,自己起身将两巵毒酒打翻。刘肥心知有异,不敢再坐下去,装醉告辞离开。后来刘肥知道是毒酒,心里非常害怕,整日忧心忡忡,担心不能活着离开长安。他的内史给他出主意说:“太后只有皇帝和鲁元公主两个孩子,现在大王你的封地有七十多座城,而公主的领地只有几座城。大王如果能献一郡给太后作为公主的领地,太后必然高兴,大王也可解除忧患了。”于是刘肥表示献城阳郡给公主并且尊公主为齐王太后,本来是兄弟姊妹关系却当成自己的母亲般尊敬,吕太后这才高兴,齐王刘肥也才得以脱身逃出长安回到自己的封地。但是刘肥毕竟有了心病,整日提心吊胆的过日子,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就死了。惠帝二十岁时,吕太后给惠帝立了个张皇后,张皇后是鲁元公主与宣平侯张敖的女儿,按辈分是吕太后嫡亲的外孙女、惠帝的亲外甥女,外甥女和舅舅成亲,外孙女成了儿媳妇,不知西汉时有没有乱伦一说,反正够奇怪的。吕太后想让张皇后生下儿子巩固住地位,但张皇后一直没能怀孕,求方问药也无济于事,吕太后于是想出一招,让张皇后佯装有身孕,将后宫美人的儿子冒充张皇后的儿子,杀掉了他的母亲,立他为太子。惠帝窝窝囊囊的当了七年皇帝,终于死了,死时不过二十三岁。吕太后为惠帝发丧,干嚎而没有眼泪。留侯张良的儿子张辟疆为侍中,虽然只有十五岁,可是个小人精。张辟疆看出名堂,悄悄的对丞相陈平(此时萧何、曹参都已死)说:“太后只有皇帝一个儿子,今哭而不悲,丞相知道什么意思吗?”陈平问:“什么意思啊?”张辟疆说:“皇帝身后没有留下成年的儿子,太后是怕你们啊。现在赶紧请拜吕台、吕产为将军,统领南北军(御林军),并且把姓吕的都封为官,在朝廷和皇宫中管事。这样一来太后就心安了,你们也可以免除祸灾了。”丞相陈平一听,惊出一身冷汗,赶忙按张辟疆的计策上奏吕太后,狡猾的吕太后这才放下心来,眼泪才止不住流了下来。吕氏的权力由此而起。于是立太子为皇帝,史称少帝,少帝年幼,由吕太后临朝称制。此时的吕太后更加凶焰万丈,又先后杀了刘邦的其他几个儿子:赵幽王刘友、赵共王刘恢,燕王刘建自杀了,吕太后又派人杀掉了刘建的儿子,刘建这一支绝了。少帝稍长大,知道自己不是皇后的亲生儿子,母亲是被太后所杀,于是口出怨言道:“太后怎能杀我的母亲而让我给别人当儿子!等我长大,一定为我的母亲报仇。”话传到吕太后的耳朵里,这还了得!于是下令将少帝关进永巷,对外说小皇帝得了重病,朝中大臣们谁也见不到少帝。吕太后于是下诏,以少帝“疾久不已,乃失惑混乱,不能继嗣奉宗庙”为由,废掉了少帝,后来又秘密处死了少帝,立惠帝的另一个儿子恒山王刘弘为帝。杀了姓刘的王,吕太后开始大立姓吕的王:立周吕侯吕泽的儿子吕台为吕王、吕台的弟弟吕产为梁王,建成侯吕释之的儿子吕禄为赵王,吕台的儿子吕通为燕王,又追尊父亲吕太公为吕宣王、哥哥吕泽为悼武王,又封了姓吕的六人为列侯。又以吕禄的女儿为少帝刘弘的皇后,想使吕氏的势力连根固本坚实牢靠。高祖刘邦在世的时候,吕家只有吕太公和吕后的哥哥吕泽、吕释之被封为列侯,这下姓吕的一下子气焰万丈不可一世起来。
吕太后执政了八年,虽然对待刘氏诸侯王和刘邦的宠姬们狠了些,对吕氏的封赏过多过滥,政治上倒遵循了刘邦的遗嘱,前期用萧何曹参为相,萧规曹随,后期用王陵、陈平为相,轻徭薄赋,天下基本上还算太平。虽然刘邦去世时她曾经起过斩尽杀绝大臣们的疯狂念头,但是后来与大臣们倒也相安无事。陈平在刘邦病危时曾按刘邦的指令拘捕过大将樊哙,樊哙是吕太后妹夫,由此得罪了太后的妹妹吕嬃,吕嬃屡次在太后面前进谗言诋毁陈平,陈平只好日日醇酒妇人借以避祸,吕太后倒也没有为难陈平。但吕太后深知自己的所作所为必定为大臣们所不满。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三月,吕太后到霸上参加“袚”(音福,一种除灾求福的祭祀活动),回来时忽然见到一个类似狗的怪物,在吕太后的腋下撕咬抓挠,一会儿又不见了,吕太后大为奇怪,令人占卜吉凶,占卜的结果是赵王刘如意作祟,自此吕太后腋下疼痛难忍,无药可医,不久病重而死。临死前她以赵王吕禄为上将军居北军,以梁王吕产为相国居南军,告诫吕禄、吕产说:“高祖与大臣们有约,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现在封吕氏为王,大臣们肯定心中不服。我要是死了,恐怕大臣们借机发难,你们必须据兵守卫皇宫,千万不要去送丧,免得为人所制。”吕太后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吕太后尸骨未寒,太尉周勃、丞相陈平、朱虚侯刘章等人里应外合,发动政变,由于对吕氏的极端仇恨,也为了斩草除根不留后患,不但吕禄、吕产被杀,凡是吕氏不分男女老少一律全部被捕杀,就连出嫁的姑娘也未能幸免,还连累到其他人,如吕嬃被杀,连累她与樊哙的儿子樊伉也被杀,就是少帝刘弘等几个所谓的惠帝儿子,也被指为是吕氏之子冒充的,被大臣们诛杀干净。吕后处心积虑地为娘家人谋取利益,到头来却为娘家带来灭门灭族的塌天大祸,吕太公如果地下有知,不知会对当年做出的将女儿嫁给刘邦的决定该作何感想呢?

菏泽居士的签名档

    发表于 2011-03-07 21:05:24

  • 菏泽居士 [slytym406@sohu]   [加为好友] [传小纸条] [送礼物] [回复 [管理]  [加入个人文集] [投诉]  板凳
二、幸运的薄太后
中国有句俗话,叫:“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没有莫强求。”这句话用在薄太后身上,真是再准确不过了。命途多舛的薄太后不仅能在吕太后的淫威下躲过一劫,而且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不仅登上了汉太后的宝座,并且影响了汉初几十年的政治风格,让人在感叹世事莫测的同时,不由得感叹造化实在是弄人。
薄太后的母亲是旧魏国的宗室女,史书上称她为魏媪,媪是当时对上了年纪的女人的统称,就好像上年纪的男人统称为太公一样。史书记载魏媪和吴地一个姓薄的人“通”,看来不是正当的婚姻关系,魏媪和薄某“通”生下薄姬,姬也不是名字,只是对女性的一种代称。薄姬的父亲很早就死了。秦末,天下大乱,六国诸侯旧裔纷纷起兵叛秦,魏国的旧贵族魏豹也自立为王,魏媪就把薄姬献给魏豹,当时有一个精通相术的妇人叫许负,许负给薄姬相面说薄姬当生天子。当时正是楚汉相争,项羽与刘邦相距荥阳,胜负难分,天下还不知归谁所有的混乱时期。魏豹开始是与汉联合攻击楚,他听到许负的相言,心中大喜,因为薄姬是他的,薄姬能生天子,那就是说魏豹他自己有天子的福分,当得天下啊。于是魏豹背汉中立,并且与楚连和。汉派曹参等部击破魏国,俘虏了魏豹,将魏国改称魏郡,薄姬也被汉军俘虏,送到织室当了织女。魏豹后来被杀了。刘邦有一次到织室,见到薄姬,有些心动,就下诏将薄姬纳入后宫,但薄姬被纳入后宫一年多也没有得到刘邦的宠幸。估计薄姬的相貌一般般,没有达到让刘邦一见倾心,立即求欢的程度。
薄姬年少时,与管夫人、赵子儿关系很好,大概类似今天的闺密,当时几个女孩子相约发誓:“先富贵的不要忘记姊妹!”和陈胜的“苟富贵,勿相忘”差不多。可见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是多么渴望摆脱困境,过上令人羡慕的好日子啊。几个好姊妹殊途同归,都归到了刘邦的名下,当时管夫人、赵子儿已经先得到了刘邦的宠幸,经常随侍在刘邦的身边。汉王四年(公元前203年),刘邦坐镇河南成皋灵台,管夫人、赵子儿这两个美人陪在身边,一次说笑时两人说起曾经和薄姬相约的往事。刘邦听到后好奇,就问个究竟。管、赵二人就把与薄姬当年交情过密,相互发誓互不相忘的事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刘邦,“这个人现在就在宫里。”刘邦听完后想起确有此人,心里不由感到一阵凄然,可怜薄姬的遭遇。当天就召见薄姬,准备和她成就鱼水之欢。好朋友们很可能会提前给薄姬透个信儿,“我们姊妹替你美言了,剩下的就看你如何表现了。”薄姬再木讷也知道机会难得,见到刘邦后她有意讨刘邦的欢心说:“昨晚我梦见有条龙盘踞在我的胸上。”刘邦听了很高兴:薄姬不是木头,善解人意啊,就顺水推舟的说道:“这是贵的征兆啊,我为你成全了吧。”几度欢爱后,薄姬有了身孕,当年生了儿子刘恒,刘恒八岁时被封为代王。薄姬自从生了儿子后,与刘邦面都见不大上,更别提得到宠幸了。刘邦死了以后,刘邦的宠妾像戚夫人之流,因为惹怒了吕后,吕后都将她们关在宫里加以摧残、折磨。而薄姬因为很少得到刘邦的召见,属于不得宠之列,得以出宫到代地依附儿子代王刘恒,做代太后,她的弟弟薄昭也跟随薄太后来到代地。逃出了皇宫的牢笼,躲过了吕后的魔掌,能与自己的儿子相守在一起,呼吸点自由的空气,再想想戚夫人母子的下场,此时的薄太后除了暗自庆幸,恐怕再不敢有什么奢望了。
但是奇迹总会发生,命运总会出现转机,一次与薄太后母子不相干的宫廷政变,却使薄太后母子很快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吕太后死,诸吕被消灭,几个冒充的惠帝儿子也被杀光,一个新的问题摆在周勃、陈平等大臣们面前:他们敢于发动政变的重要依据就是刘邦的政治遗言: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诛之,所以他们只能是再立一个刘氏的皇帝,可是外戚吕氏的强横令大臣们心有余悸,在选谁当皇帝上不得不慎重些。当时的人选有三个:代王刘恒、淮南王刘长,是刘邦八个儿子中仅存在世的两个,还有一个是刘邦的长孙、齐王刘肥的儿子、现任的齐王刘襄。用排除法:刘襄兄弟众多,枝繁叶茂,老二朱虚侯刘章、老三东牟侯刘兴居更是在诛灭诸吕的斗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宗室强悍是一大忌;刘襄的舅舅驷钧凶恶暴戾,如戴帽子的老虎,如果立刘襄,外戚驷家就会是再生的吕氏,否决。淮南王刘长,幼年丧母,由吕太后抚养长大,对吕太后有感情,难保将来不为吕氏复仇,并且刘长为人暴厉,他若当皇帝对大臣们也会不利,不行。那么数来数去,只有代王刘恒合适了,一来代王母家薄氏,仁义和善,有君子长者的风范,二来代王是高帝刘邦还健在的儿子中的长者,三来代王是光杆一个,势单力薄,较易与大臣们相处。立高帝的儿子名正言顺,立心善的人则大臣们心安。就这样,一个天大的馅饼就掉到了代王刘恒的头上。
朝廷的大臣们派人去恭迎代王,但是代王刘恒和他的左右们并不敢相信会有这样天大的好事,疑虑丛丛。郎中令张武等人说:“汉朝的大臣们都是高帝时的旧将,熟习兵事,多会谋诈,常有异志,只是畏惧高帝、吕太后之威罢了。现在他们已杀了诸吕,喋血京师,以恭迎大王为名,实在不可相信。不如大王装称有病不去,静观其变为好。”但是中尉宋昌力排众议,劝刘恒相信大臣们的诚意。刘恒拿不定主意,回到后宫报告给薄太后,娘俩商量半天也不知该去还是不该去,犹豫不定。怎么办?那就占卜决定吧。用燃烧的荆条去烤龟甲,得到了“大横”的兆,占辞是:“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启以光。”刘恒说:“我已经是王了,又会是什么王呢?”占卜的人说:“占辞说的是天王啊,就是天子啊。”刘恒还是不放心,派太后的弟弟、自己的舅舅薄昭先去长安打探一下虚实。薄昭到了长安,见到周勃等大臣们,周勃他们就把真心迎立刘恒的意思说给薄昭听。薄昭回来后对刘恒说:“没有什么可怀疑的了,大臣们是真心拥立大王啊。”刘恒这才放了心,笑逐颜开。就这样刘恒被大臣们拥立为皇帝,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汉文帝,薄太后母以子贵,从王太后升格为皇太后,母子一下子成为了人上人的顶峰,应验了许负的相言。薄太后成为了皇太后,自然荫及母家。弟弟薄昭被封为轵侯,太后父亲早死,被追尊为灵文侯,太后的母亲魏媪也已经死了,被追封为灵文夫人,太后的母亲家魏氏奉养太后有力,也优抚有加,按照亲疏给予了赏赐。
文帝是一个较有作为的皇帝,汉初很好的奉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薄昭也奉公守法,淮南王刘长横行不法,文帝念同父异母手足之情,曾经让舅舅薄昭写信规劝。但是文帝毕竟是一个封建皇帝,皇位坐稳了,时间一长,也犯了封建皇帝们的通病:对功高震主的大臣们起了疑心,首当其冲的就是绛侯周勃。
绛侯周勃与刘邦同乡,年轻时以织席为生,人家办丧事时就去给人家吹箫,能弯弓射箭,跟随刘邦参加了反秦斗争。秦朝灭亡后,又跟随刘邦参加了对项羽的战争,东征西讨,功劳很大,被封为绛侯,食邑八千一百八十户。周勃为人木讷倔强敦厚,刘邦认为可以托付大事。周勃是个粗人,不好文学,每当召见儒生说客时,不以宾主之礼相待,不耐烦的催促说:“有话直说,不要引经据典的绕弯子。”惠帝时周勃官为太尉,就是最高军事长官。吕后死后,周勃与陈平等发动政变,铲除诸吕,迎立文帝,丞相陈平对文帝说:“高帝时,周勃的功劳不如我多;现在铲除诸吕,我的功劳不如周勃大,我愿意将丞相的位子让给周勃。”但是陈平也是个贤相,文帝也不能委屈了他,于是设左右丞相,那时以右为上,以太尉周勃为右丞相,位第一;陈平改为左丞相,位第二。赏赐给周勃黄金五千斤,食邑增加到万户。但是周勃毕竟是个武人,对治理朝政是个外行。一次文帝上朝时问周勃:“天下一年判决多少狱案?”周勃回答说不知道。文帝又问:“那么天下一年的钱粮出入有多少?”周勃又说不知道,这时他已经是汗流浃背了。文帝问左丞相陈平,陈平说:“那些事各有主管的官员。”文帝追问:“都是谁主管?”陈平对答道:“陛下如果问狱案,应该问廷尉;如果问钱粮,应该问治粟内史。”文帝有些不高兴:“既然各有主管的官员,那么你这个丞相主管什么事呢?”陈平说:“丞相主管群臣。陛下不知道他们的高低优劣,那是丞相的责任。丞相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对外填抚四夷诸侯;对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其任职啊。”文帝称赞陈平说得好。周勃大为惭愧,退朝后责怪陈平:“你平常为什么不教我这些?害我在皇上面前丢丑!”陈平笑道:“你在丞相的职位,不知道丞相的职责吗?要是陛下问你长安城中有多少盗贼,你又该如何回答呢?”周勃这才知道自己的才能比起陈平差的太远。过了些日子,有人对周勃说:“你既然诛灭诸吕,立了代王为皇帝,威震天下,而你又领受了厚赏身处尊位,时间长了,恐怕大祸临头啊。”一言惊醒梦中人,周勃越想越后怕,于是找了个理由辞去了丞相,由陈平一人专为丞相。后来陈平死了,文帝又任命周勃为丞相,过了十几个月,文帝又以:“前些日子,我让列侯们都回到自己的封地去,或许没能很好的执行,丞相是我所推重的,你就为了朕,给列侯们起个表率作用,带头回到自己的封地去吧。”为由免去了他的相位,周勃只得离开长安回到了自己的封地。
回到了绛县封地的周勃,疑神疑鬼,总是怕大祸临头,一有郡守郡尉巡行到绛县,他就身穿盔甲,命令家人们拿着兵器随身护卫,才敢见郡守郡尉们。后来有人上书朝廷告发周勃谋反,朝廷就命令廷尉逮捕周勃投入大牢,严加审理。惶恐的周勃不知道如何应对狱吏的审讯。“吏稍侵辱之”,周勃只好拿出千金打点狱吏,得了好处的狱吏就在木简(那时纸张还没发明,审讯记录就写在木简上)的背面写了几个字提示周勃:“以公主为证。”公主指文帝的女儿,嫁给周勃的长子周胜之做媳妇,意思是让公主去为公公周勃求情。当初周勃受到文帝多封的食邑时,他都送给了薄昭,与薄昭也有交情。这时事情紧急,公主去求父亲文帝,薄昭也在薄太后跟前替周勃美言,深居后宫的薄太后听说后也认为周勃不可能造反。文帝朝见薄太后,薄太后问起此事,文帝支支吾吾,薄太后气不打一处来,拿起头巾扔向文帝,怒骂道:“你糊涂啊。周勃手拿皇帝玉玺,领导北军铲除诸吕的时候不反,现在身居一个小县,反而要造反吗?!”经老娘一骂,加上前面公主的哭诉,文帝也明白过来了,赶紧劝老娘息怒,说:“狱吏已经审问清楚了,我这就释放周勃。”于是不仅立即传令从大牢里放出周勃,并且还恢复了周勃的爵位和食邑。周勃出狱后长叹道:“我曾经率领过百万大军,哪里知道狱吏的尊贵啊。”
薄太后一直活到文帝死了两年以后才去世,那时是她的孙子景帝在位。因为薄太后只是高帝的妃子,于礼制不能与高帝合葬,并且吕太后已经以正室的身份与高帝合葬在长陵了,所以她给自己专门起了个陵墓,靠近儿子文帝的霸陵,称南陵。母子血肉相连,生死相依,娘两个谁带给谁的多,谁带给谁的少,怕是很难分清楚的。

菏泽居士的签名档

    发表于 2011-03-07 21:07:30

  • 菏泽居士 [slytym406@sohu]   [加为好友] [传小纸条] [送礼物] [回复 [管理]  [加入个人文集] [投诉]  3楼
三、好运连连的窦太后
要说薄太后已经是够幸运的了,但有人的运气比她还要好,而且不是一般的好,好得简直是不得了。吕太后时选了些良家的女子入宫,其中有一名姓窦的女子。后来吕太后将部分宫女们遣散出宫,分别赏赐给诸侯王各五人,窦女也在被遣之列。既然能够离开皇宫,女孩儿家的心思很简单,就是尽可能选个离家近的地方,窦女的家乡在清河,离赵国近,她就去请求负责遣散事宜的宦官“把我派到去赵国的队伍里吧。”这名宦官当时随口答应了,过后却给忘了,错将她派去了代国。临到出发时,窦女知道自己的心愿落空了,不由得泪如雨下,怨恨那个没替自己帮忙的宦官,使小性不肯收拾行装出发,经过别人再三相劝,想想事已至此,就是哭死也没用,再说小胳膊拗不过大粗腿,吕太后也不是好惹的,只得被屈含冤一百个不情愿的去了代国。谁知一到代国,同去的五个宫女,代王刘恒独独喜欢上了窦女,当下纳她为妃子,窦女本身就是风中的飘絮,流水中的落花,身不由己,哪有自己说了算的分,况且宫女存在的意义就是为帝王服务,为帝王的性需要服务也是宫女的义务,既然代王喜欢自己,除了顺从别无他法,窦姬肚皮也争气,先后为代王生了女儿刘嫖、儿子刘启、刘武。
这还不算完,更有戏剧性的事情还在后头呢。代王原来有王后,给代王生了四个儿子。代王未成为文帝前,王后就死了,文帝即位前后,王后的四个儿子也都先后病死了。大臣们请文帝立太子,文帝的儿子中只有窦姬的儿子刘启最年长,因此刘启就被立为太子,母以子贵,窦姬就被立为了皇后,女儿刘嫖被封为馆陶公主,小儿子刘武先被封为代王,后被徙封为梁王,史上称为梁孝王。窦皇后的母家自然也要加封,她的双亲早死,于是薄太后下诏有司追封窦后父亲为安成侯,母亲称安成夫人,置了园陵,比照薄太后父母陵园的标准,派人四季守护。
窦后的哥哥叫窦长君,弟弟叫窦广国,字少君。窦广国四五岁时,因为家里穷,被人所拐卖,家里人也不知他的下落。窦广国先后被转卖过十几家,后来被卖到宜阳,为他的主人到山里烧炭,晚上一百多人睡在山坡下,结果山坡崩塌,一百多人尽被压死,只有窦广国命大,死里逃生。大难不死,窦广国自己去卜了一卦,卦象说他几天后当被封侯。后来广国跟随他的主人来到长安,听说新立了皇后,家在清河郡观津县,姓窦。广国离开家时虽然只有几岁,但他记住了县名和自己的姓氏,又曾经与姐姐采桑叶,从树上掉下来,他就把这件事作为凭证上书自陈,与皇后认亲。窦后将这件事告诉了文帝,将窦广国召到宫里细细询问,说的果然不差,但毕竟失散多年,怕认错了人,窦后就问他还记得哪些事,广国说:“记得姐姐离开家西去长安时,与我在传舍中告别,我拉着姐姐不愿分开,姐姐讨来木盆为我沐浴,沐浴完了又喂我吃了饭,然后姐姐才去了。”真是字字血,声声泪,听到这里,窦后忍不住与广国抱头痛哭,左右的人也都感动得流下了泪。姐弟相认,文帝厚赐广国,为他在长安中安了家。周勃、灌婴等大臣们听说后心里不安,他们商议道:“我们这些人不死,命悬于窦长君、窦广国二人之手。这两人出身卑微,不可以不为他们选择好的师傅,否则又会出现吕氏那样的大事了。”于是他们选了年长有节行的人与窦氏兄弟同居,窦长君、窦广国因此成为了谦谦君子,不敢以富贵骄傲世人。
窦后后来因病,双目失明。文帝又先后宠幸过邯郸慎夫人、尹姬,慎夫人不免恃宠生骄,僭越礼制。文帝驾临上林苑游玩,窦后、慎夫人同行。在宫中时慎夫人常常与窦后同坐,不分高下。到了上林苑,上林苑的官员们布好坐席,大臣袁盎却引慎夫人一边就坐,不让她和文帝窦后并肩同坐。惹得慎夫人大怒,发脾气不肯坐。心爱的人不高兴,文帝也恼了,起身而去。别人都为袁盎捏了一把汗,袁盎却不慌不忙,对文帝说出一番大道理:“臣听说尊卑有序则上下和,现在陛下既然立了皇后,慎夫人是妃妾的身份,妃妾怎么可以与主子同坐呢!陛下爱幸她,就多给她些赏赐也就可以了。如果陛下纵容慎夫人,恰恰是为她招祸啊。难道陛下忘了‘人彘’的教训了吗?”袁盎这是在以戚夫人的教训侧面提醒文帝啊。闻听袁盎一席话,文帝猛然警醒,于是转怒为喜,反过来劝说慎夫人,慎夫人也明白过来,为自己的忘乎所以感到羞愧,不仅不再生袁盎的气,反而赏赐了袁盎五十斤黄金表示感谢。
慎夫人、尹姬都没有生下儿子。文帝作了二十三年皇帝,四十六岁时死去。太子刘启继位,就是汉景帝。窦后升为皇太后,窦广国被封为章武侯。窦长君先死,就封他的儿子窦彭祖为南皮侯。吴楚七国叛乱时,窦太后的堂侄(不是长君、广国的儿子,是窦太后堂兄弟之子)窦婴行侠仗义,喜欢养士,官拜大将军,平定叛乱有功,被封为魏其侯。窦氏被封侯的一共三人。
窦太后不喜欢儒术,以为儒生文多质少,华而不实,赞赏万石君石奋家不言而躬行,踏踏实实做人。她喜好黄帝、老子的言论,在她的影响下,景帝和窦氏兄弟子侄不得不读老子,尊崇老子的思想。可以说,汉初黄老思想占统治地位,文帝景帝时期奉行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政策,国力得到了很大恢复,文景之治被后世的封建统治者们奉为楷模,为后世史家们所津津乐道,薄、窦二位太后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窦太后也有她的软肋,自古妇人爱少子,窦太后也未能免俗。文帝有四个儿子:窦太后生的景帝刘启、梁孝王刘武,慎夫人、尹姬都没有生下儿子,其他姬妾生的儿子有代孝王刘参、梁怀王刘揖。梁孝王刘武与景帝同母,关系最亲。窦太后疼爱少子,给他的赏赐多得都不计其数。在平定吴楚七国叛乱时,梁孝王又有功,所以梁孝王的封地多达四十多座城,并且多是大县、土地肥沃。景帝没立太子时,曾在与梁孝王宴饮时郑重其事地说道:“我死了以后传位与你。”梁孝王虽然知道这不是皇帝哥哥的真心话,但是内心还是很高兴,窦太后也认为景帝应该传位给梁孝王。后来景帝立了太子,为了掩饰自己言而无信,也为了抚慰梁孝王那颗受伤的心,所以特别赏赐给他天子旌旗,特准他出入仪仗比照天子的规格,孝王入朝,因为窦太后的缘故,入则侍帝同辇,出则同车游猎,梁国的属官出入天子殿门,与朝廷的宦官无异。景帝废栗太子,窦太后想以梁孝王为嗣君,袁盎等大臣在景帝面前极力反对,惹得太后大怒,梁孝王也不敢再在太后跟前说立自己为嗣君的事了。梁孝王见立嗣无望,怏怏的离开京城回到自己的封地。景帝立了胶东王刘彻为太子。梁王怨恨袁盎等大臣不支持自己,与心腹羊胜、公孙诡之流密谋,派刺客刺杀了袁盎及议臣十余人。后来景帝查明刺客为梁王主使,责令梁王交出主谋,梁王不得已令羊胜、公孙诡自杀,景帝由此怨恨梁王,梁王恐惧,派人秘密跑到京城,通过姐姐馆陶长公主在窦太后面前求情,经太后出面调解,景帝才答应不再追究梁王的罪过。梁王听说皇帝哥哥原谅了自己,请求入朝当面谢罪。梁王的车队来到函谷关,为防不测,有人劝梁王化装成奔丧的人,只带两骑随从,偷偷地先入关,藏到馆陶长公主的家里。景帝派使者前来迎接梁王,使者只见到梁王的车队,谁也不知梁王到哪里去了。窦太后听说梁王失踪了,哭泣道:“皇帝杀了我的儿子呀。”景帝有口莫辩,忧恐不已。母子正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有人来报说梁王伏在刀斧下,在阙下谢罪。太后、景帝大喜过望,见到梁王相对而泣,母子兄弟和好如初。然而从此以后,景帝越来越疏远梁王,再不与他同辇同车了。梁王慈孝,每当听说太后有病,饭都吃不下去,总想留在长安侍候太后,太后也非常疼爱他。几年后,梁王死了,太后伤心到了极点,不再进食,日夜只是哭泣,口口声声说:“皇帝果然杀了我的儿子!”看到太后如此伤心,景帝也非常着急,不知如何是好。与馆陶长公主商议来商议去,梁王已死不可复生,能排解太后痛苦的办法,只有善待梁王的孩子们了。于是决定将梁王的封地一分为五,封梁王的五个儿子都为王,五个女儿都食汤沐邑。景帝将决定报告给太后,太后才不再伤心,高兴起来,为了皇帝开始进食。
景帝死了六年后,窦太后才死,当时是她的孙子汉武帝刘彻在位。窦太后与文帝合葬霸陵,遗诏将她所有的金宝财物都赐给了长公主刘嫖。至武帝时,魏其侯窦婴官至丞相,后因罪被杀。四、再嫁改变命运的王太后
景帝为太子时,他的祖母薄太后选了薄家的一个女孩做太子妃,景帝当了皇帝,立薄妃为皇后。薄后既没能为景帝生下儿子,也没能得到景帝的宠爱,薄太后一死,又失去了保护神,景帝就废了薄后,四年后薄后就在抑郁愤懑中死了。皇后位子暂时空缺,有心人开始觊觎这个位子,经过努力并最终获得了成功,这个人就是王皇后。
王皇后的父亲叫王仲。母亲叫臧儿,是汉初异姓诸侯王燕王臧荼的孙女,臧荼谋反被杀,臧儿流落到民间,嫁给王仲为妻,生了一个儿子叫王信,还生了两个女儿。王仲死了以后,臧儿又改嫁到田家,生了两个儿子:田蚡、田胜。臧儿的长女嫁给金王孙,生了一个女儿。臧儿去卜筮,说两女当贵,就想希望女儿富贵后好有个依靠,于是要求长女与金家离婚,金家被激怒了,坚决不答应。臧儿于是将长女送进太子宫,太子见到王长女非常宠爱,连着生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怀儿子时,王夫人做了一个梦,梦见太阳落入怀里,醒来后将做的梦告诉了太子,太子一听非常高兴,说“这是贵兆啊。”还没生,文帝就死了,景帝即位,王夫人生了一个男孩。当时,薄皇后无子,几年后,景帝立栗姬的儿子为太子,王夫人的儿子为胶东王。
景帝的姐姐长公主刘嫖有个女儿,想嫁给太子为妃,按理说栗姬是皇后的第一人选,长公主又与景帝姐弟情深,应该与长公主处理好关系,但栗姬这个人妒忌心很重,景帝的几位美人因为结交长公主得到景帝的宠幸,栗姬因此怨恨长公主,拒绝了长公主的求亲。长公主转而去向王夫人提亲,王夫人一口答应了。于是长公主与王夫人关系越来越好。薄皇后被废,长公主怕栗姬被立为皇后,就天天在景帝面前揭栗姬的短处,说栗姬的坏话。景帝曾经在栗姬面前试探说:“我百年以后,你要善待诸姬所生的儿子们哪。”栗姬发怒不肯答应,并且出言不逊,景帝心里系了个疙瘩但没有发作。
长公主在诋毁栗姬的同时,也日日夸赞王夫人儿子的好处,景帝自己也很喜欢这个儿子。又想起王夫人怀孕时的梦相,一时拿不定主意。王夫人又背地里指使人唆使大臣们要求立栗姬为皇后。有大臣上当,果然上奏景帝说:“‘子以母贵,母以子贵’。现在太子的母亲应该立为皇后。”景帝大怒道:“这件事也是该你说的吗!”于是将奏事的大臣安了个罪名砍了头,废太子为临江王。栗姬越发恼怒,景帝又拒绝见她,栗姬忧愤而死。景帝立了王夫人为皇后,她的儿子胶东王为太子,封王皇后的哥哥王信为盖侯。
当初王皇后进入太子宫后,她的妹妹儿姁也进入了太子宫,生了四个儿子。儿姁早死,她的四个儿子都被封为王。王皇后的长女为平阳公主,次女为南宫公主,小女儿为隆虑公主。
王皇后立了九年后,景帝死了,太子即位,这就是后世有名的汉武帝刘彻。汉武帝登基,尊王皇后为皇太后,尊太后的母亲臧儿为平原君,封皇太后同母异父的弟弟田蚡为武安侯,田胜为周阳侯,加上盖侯王信,王氏、田氏一共有三人封侯。王信好酒贪杯,田蚡、田胜为人贪婪,巧于文辞。田蚡官至丞相,王太后的父亲王仲也被追封为恭侯,置园邑二百家,有长丞奉守。臧儿死了以后,葬到了田家,也置园邑如恭侯法。
王太后入太子宫前,曾为金王孙生了一个女儿取名金俗,一直在民间,王太后讳莫如深。武帝即位后听说了此事,埋怨太后道:“为什么不早说呀?”于是安排车驾亲自去迎接。皇帝的车驾一直来到金家门前,吓得金家人魂飞魄散,不知惹了什么祸事,金俗也吓得躲了起来。武帝派人说明来意,金家人将金俗找出来战战兢兢的拜见皇帝,武帝下车扶起,说:“大姐,为什么要躲起来呀?”于是扶上车,一起回到太后居住的长乐宫,拜见太后,母女相见,太后流泪不止,女儿也泣不成声。武帝令人摆上酒宴,庆祝一家人团聚。武帝当场赐给金俗钱千万,奴婢三百人,公田百顷,一座上等好的府第。太后感激道:“皇帝费心了。”武帝还赏赐给金俗汤沐邑,号修成君。修成君金俗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嫁给了诸侯,儿子号修成子仲,仗恃太后,横行于京师。
武帝时期,外戚之间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争斗,惨烈程度可谓惊心动魄,斗争的结果使两大外戚两败俱伤,共同趋于衰亡。
前文说过,窦太后有一个堂侄叫窦婴,文帝时做过吴国相国,景帝时被任命为詹事,孝景三年,吴楚七国造反,景帝以窦婴为宗室诸窦最贤者,拜他为大将军,与太尉周亚夫一起负责平叛。窦婴也确实有能力,一面劝景帝启用袁盎、栾布等诸名将贤士在家赋闲的,出来为国家效力,一面将景帝赐给他的金钱全摆在廊庑下,任军吏自行取用,大获士卒之心。七国破灭,窦婴以军功被封为魏其侯,一时贵幸无比,当时,天下的游士宾客争相归附窦婴门下。盛名之下,窦婴不免沾沾自喜,轻薄不能自重,为景帝所疾,不被重用。田蚡是王太后同母异父的弟弟,窦婴为大将军时,田蚡只是一个曹郎的小官,还没出人头地的他在窦婴的门下奔走侍候,跪起行礼如儿子一般。景帝死,武帝即位,田蚡以武帝舅舅的身份被封为武安侯,他的弟弟田胜被封为周阳侯。田蚡新用事,礼贤下士,广树党羽。丞相、太尉空缺,有人建议田蚡推荐窦婴为丞相以博取荐贤的美名。田蚡于是到姐姐王太后跟前一嘀咕,王太后在儿子武帝跟前一说,武帝当时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哪有不听老娘的道理,于是任命窦婴为丞相,田蚡为太尉。其实丞相、太尉同等尊贵,田蚡既没有损失什么,还捞取了让贤的美名。窦太后喜好黄老的学说,窦婴、田蚡推崇儒术,贬低道家的学说,惹得窦太后就不高兴。诸窦宗室有不轨行为受到窦婴责罚的,纷纷到窦太后跟前告状。窦婴、田蚡举荐的御史大夫赵绾又奏请禁止大臣们向窦太后奏事,终于惹恼了窦太后,雌颜大怒,罢了赵绾的官将他逐出朝廷,将窦婴、田蚡一起免职,窦婴、田蚡以侯爵回家赋闲。
田蚡虽然不任职了,但以王太后的缘故依然亲幸,言事多被采用,游士官吏趋炎附势者纷纷离开窦婴家而改投田蚡门下。田蚡日益骄横。武帝即位的第六年,窦太后死了,田蚡又当上了丞相,天下的士人、郡国的官员、诸侯等更加巴结他。田蚡身材短小,其貌不扬,但非常自负,他认为诸侯王多年长,武帝年幼,自己以外戚为相,如果不摆足了尊严就不能使天下人畏服。盖侯王信是王太后同母同父的哥哥,也算是田蚡的兄长了。田蚡召客人宴饮,王信也在座,田蚡却自己坐在东边的尊位,安排王信坐在北边的下位,理由是自己是大汉的丞相尊贵无比,不能以王信是兄长而因私废公。武帝对田蚡言听计从,因此田蚡更加目空一切,为所欲为,他的宅邸无人能比,他的田园也都是位置最好、土质最肥沃的,他派出到各郡县采买器物的人和车在道路上络绎不绝。他家的前堂里摆列着钟鼓等乐器,立着表示尊贵身份的曲旃,后院里光蓄养的妇女就以百数。各地进献的珍物狗马玩好不计其数。
比起田蚡,窦婴可就惨了。窦太后死了,他失去了政治上的靠山,与武帝又关系疏远,没有了东山再起的机会,过去奉迎他的王公大臣们不仅不再看他的脸色,反而开始给他脸色看了,过去门庭若市,现在门可罗雀,凄凉的心境可想而知。只有一个叫灌夫的人一如既往和窦婴交好,为郁郁寡欢中的他送去了一丝温暖,失意的窦婴感激灌夫,两人的交往更加密切。
说起这个灌夫,他也不是平常人。他本不姓灌,他的父亲张孟,曾是开国元勋颍阴侯灌婴的舍人,得到灌婴的赏识提拔,一直做到了二千石的大官,张孟为感激灌婴的恩德,就改姓灌,以示不忘灌氏的恩情。吴楚七国叛乱时,灌婴的儿子灌何为将军,向太尉周亚夫请求任命灌孟为校尉,协助自己平叛。灌孟年老,不想再从军,灌何一再强请,灌孟推辞不过,只好勉为其难。灌夫当时是领兵千人的官,与父亲一起参加平叛战争。灌孟抱着必死的决心,常常冲锋陷阵,结果战死在与吴军的交战中。按照汉朝的法律,父子一起从军的,一人战死了,另一人可以护送尸体离开军队回家。但是灌夫不肯随父亲的遗体回家,他发誓说:“我要用吴王或者吴军将领的头为我父亲报仇。”于是灌夫披甲执戟,发动了几十个与他平常关系不错的人一起前去杀敌报仇。等出了营门,大家不敢再前进,只有两个人与他的家奴共十几个人一起随他骑马冲入吴军,一场恶战,他们杀死杀伤吴军数十人,由于势单力薄,只好撤回汉营,家奴全都战死了,只有灌夫和一个人生还。灌夫身上大的创伤就有十几处,幸亏有万金良药疗伤,灌夫才活了下来。伤没全好,灌夫又请求再带兵冲击吴军。灌何赞叹灌夫的勇敢,怕他莽撞而失去他,请太尉周亚夫下令才制止了他。吴军被汉军击破后,灌夫以此名闻天下。
灌何举荐灌夫,灌夫被任命为郎中将,几年后因为犯法丢了官。灌夫在京城长安安了家,大臣们都称赞他,于是他又被朝廷启用,为代国国相。武帝即位,认为淮阳四通八达,战略位置重要,淮阳兵又强悍,调灌夫任淮阳太守。不久灌夫被调回京任太仆。武帝即位的第二年,灌夫与长乐卫尉窦甫喝酒时失去礼数醉打了窦甫。窦甫是窦太后的昆弟,这还了得?武帝怕窦太后为此杀了灌夫,赶紧打发他离开京城做了燕相。几年后他又触犯法度被免了官回到长安闲居。灌夫为人刚直,好酒使气,当人面不愿说好话。官吏贵戚势焰超过他的,他越要折损人家;士人不如他的,越贫贱的,他倒越尊重,越是大庭广众,他越抬举那些下等之人,由此那些士人们也很尊重他。灌夫不好文学,喜欢任侠重诺,他结交的无非是一些所谓的豪杰和奸猾之徒。他家财几千万,每天的食客都有百十人。他的宗族宾客利用他的声势谋取私利,在他的家乡颍川横行霸道。颍川人民恨之入骨,有儿歌唱道:“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灌夫闲居在家,渐渐地官吏们不再和他来往了。窦婴失势,两人同病相怜,对那些势利小人共同排斥,两人互为声势,互相推重,出游如父子一般,除了相得甚欢,只恨相知太晚。
灌夫服丧期间,碰见田蚡。田蚡不知出于什么心理,一本正经的对灌夫说:“你看,我想和你去看望魏其侯(指窦婴),你却丧服在身。”灌夫当了真,他对田蚡说:“您肯赏光驾临魏其侯的府邸,我哪敢以丧服在身不便见客为借口推辞。我愿意去跟魏其侯说,让他置办好酒食,您明日早点光临。”田蚡答应了。灌夫就去告诉窦婴,窦婴立即和夫人多买了牛肉、美酒,连夜打扫房间洒扫庭除,一直忙到第二天天亮,令门人早早的候着。一直等到日近中午,还不见田蚡的人影。窦婴纳闷,问灌夫:“丞相是不是忘了?”灌夫不高兴了,说:“我以丧服在身请他,他不应该忘啊。我再去催催。”灌夫坐上车,去路上迎接,结果一直迎到田蚡府上。田蚡只不过是戏弄灌夫,根本无意去看望窦婴。灌夫到了门口,田蚡还在高卧未起呢。灌夫见了田蚡,责备道:“您昨日答应今天到魏其侯府上做客,魏其侯夫妇连夜置办酒席,到现在还未吃饭呢。”田蚡想起昨天的事,只好说:“我喝醉了,忘了与你说的话了。”田蚡只好吩咐备好车驾,前往窦婴府上。本身就已经晚了,田蚡偏偏又不着急,车驾不慌不忙的慢慢行,惹得灌夫愈发恼火。总算到了窦婴府上,望眼欲穿的窦婴夫妇赶紧拿出早就备好的好酒好菜,款待田蚡。几杯酒下肚,灌夫起舞向田蚡劝酒,田蚡没有起身答礼,灌夫凑到田蚡身边对他出言不逊。窦婴见状,怕事情搞大,急忙拉开了灌夫,代他向田蚡赔罪。田蚡一直喝到深夜,喝高兴了才回去。
后来田蚡打发人索要窦婴城南的田地,窦婴怒不可遏:“我虽然老而无用,他田蚡虽然尊贵,难道就可以以势相逼吗!”灌夫听到这件事,也大骂来人。来人知道窦婴、田蚡之间有矛盾,怕事情闹大,回去后没敢跟田蚡说实话,只是劝田蚡说:“魏其侯老得快要死了,您不要着急,再忍一些时候吧。”后来田蚡知道了窦婴、灌夫发怒不给他田地的实情,田蚡也大怒道:“魏其侯的儿子曾经杀过人,是我保他不死的。我服侍魏其侯的时候什么事情不做?对得起他了!他倒舍不得几顷田?况且关灌夫什么事,他在那瞎掺和?我不稀罕要他的地了!”由此田蚡怀恨在心。
元光四年春天,田蚡上奏武帝,说灌夫家在颍川横行乡里,百姓们苦不堪言,要求查办他。武帝说:“这是你丞相分内的事,该查就查,请示啥?”灌夫那肯任人宰割,他也揭发田蚡的一些丑事来进行反击。两家宾客居间调解,田蚡、灌夫也就表面和解,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这年夏天,田蚡娶燕王的女儿做夫人,大办喜事,王太后下诏命令列侯宗室都要前去贺喜。窦婴邀请灌夫同去,灌夫推辞道:“我几次因酒有失,得罪过丞相,现在丞相又与我有矛盾,我还是不去为好。”窦婴说:“事情都已经过去了。”一再邀请灌夫同行,灌夫只好和窦婴一起去田蚡府上贺喜。酒宴进行到高潮,春风得意的田蚡起来一一敬酒,所有来宾都起身离开坐席(汉朝人是在地上铺块席子,坐在席子上)俯身在地上还礼,窦婴敬酒时,只有他过去的故旧避席,其他人只是跪在席上还礼。灌夫也挨次敬酒,到田蚡时,田蚡膝盖跪在席上,说:“我不能喝一觞了。”灌夫恼怒,强作笑颜道:“你虽是贵人,也应该满饮此觞。”但田蚡就是不肯。灌夫敬酒到临汝侯灌贤面前,灌贤只顾和程不识咬耳朵,说悄悄话,又没有避席。一肚皮怒气无处发泄的灌夫可找到发泄的对象了,他大骂灌贤说:“你平时骂程不识一钱不值,今天长者敬酒了,你却和他像小孩女人那样咬耳朵嘀咕个没完!”一直在密切注视着灌夫一举一动的田蚡故意挑拨说:“程不识、李广是东宫、西宫的卫尉,两人同号比尊,你当众羞辱程不识,令李将军何以自处啊?”气头上的灌夫哪知是计,只顾嘴巴痛快:“今日就是砍了我的头,挖了我的心,我也不管程不识、李广是老几!”有的人见气氛不对,怕惹火上身,借起身更衣的机会开始退席,离开这是非之地。窦婴也后悔带灌夫来这里了,见宾客们陆续退席,赶紧招呼灌夫离开。见灌夫骂座了要走,田蚡发怒道:“灌夫敢在我这里撒酒疯,是我的罪过,是我太纵容他了!”令侍卫们拦住灌夫不放他走,灌夫和侍卫们吵嚷起来。有人见势不妙,一边向田蚡求情,一边按着灌夫的脖子要他低头赔罪,灌夫愈加发怒,不肯顺从。田蚡一不做二不休,索性令侍卫们将灌夫绑了起来,关在传舍(即驿舍,供往来官吏及驿夫休息食宿之所),召来丞相长史吩咐说:“今天请列侯宗室赴宴,有太后的诏书。”令长史以“骂座不敬”的罪名上奏朝廷弹劾灌夫,将灌夫从传舍押赴少府的官署关押。又牵连上灌夫以前的事,分派官吏抓捕灌氏宗族及宾客,审理后都该当“弃市”罪,弃市就是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犯人暴尸街头的一种刑法,秦始皇统治期间就开始有了。眼见灌夫遭此劫难,窦婴愧悔不及,情愿拿出家产请人为灌夫求情,开脱罪责,但无人敢答应。这个时候,田蚡的耳目众多,灌氏家族抓的抓,逃的逃,灌夫本人又被关在牢里,灌夫就是想揭发田蚡的那些丑事也无处告诉。
窦婴一心要救灌夫,他的夫人劝道:“灌夫得罪的是丞相,与太后家相忤逆,哪能救得了啊?”窦婴忿忿不平:“侯位是我得来的,大不了不要这个爵位罢了。我不能眼看着灌夫去死,我自己活着!”窦婴偷偷离开家,求见武帝,武帝立即召见了他,窦婴在武帝面前为灌夫叫屈,说灌夫只是酒后失礼,罪不该死。武帝听了后也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窦婴于武帝是长辈,武帝赏赐给窦婴饭食,安慰他说:“等公卿大夫上朝,共辨是非吧。”在朝堂上,窦婴极力称赞灌夫的好处,说灌夫不过酒醉有过,是丞相以其他的事诬陷加重了他的罪名。田蚡则极力诋毁灌夫,说灌夫所为横恣不法,罪逆不道。窦婴见奈何不了田蚡,于是揭露田蚡的短处。狡猾的田蚡以退为进,说:“天下幸而安乐无事,我得为朝廷的肺腑,平常所好不过音乐狗马田宅,所爱不过倡优巧匠之辈罢了。不像你窦婴、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壮士与他们议论国事,腹诽而心谤,仰观天象,俯画地理,占卜太后与皇帝的吉凶之期,盼着国家有变难之际好立大功。如此说来我是不如窦婴灌夫的所为。”听了两人的争辩,武帝问大臣们:“他们两个谁说的对?”御史大夫韩安国说两人说的各有道理,“唯明主察之。”主爵都尉汲黯支持窦婴,内史郑当时先支持窦婴,后来不再坚持。其他公卿大臣们没人敢吭声。惹得武帝大怒,责骂内史郑当时说:“你平时多次议论窦婴、田蚡的是是非非,今日廷论,你像驾辕的马一样在那里左顾右盼,我真该杀掉你这样的人!”武帝退朝后,依礼为王太后敬上饭食。王太后早就使人打听消息,已经知道廷论的结果了。武帝上食,王太后发怒不吃,恨恨的说:“我还活着,人家就敢欺负我的兄弟,我要是死了,我的娘家人还不得被当做鱼肉任人宰割呀!你这个当皇帝的难道是石头人分不出亲疏远近好坏吗!当着皇帝的面,大臣们都不说公道话,假若你不在了,他们这些人还有可信的人吗?”武帝被王太后骂的讪讪的,辩解道:“因为窦、田都是外戚,所以才在朝廷上辩论之。不然的话,这种事一个狱吏就能判决了。”迫于王太后的压力,武帝只好命令御史以文簿一条一条的责问窦婴,他所为灌夫辩护的事情不当,窦婴也被关进大牢。窦婴在景帝时曾经受过遗诏,遗诏说:“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现在自己被关,公卿大臣们再没人敢为灌夫辩护,眼见的灌夫要被灭族,满门抄斩,窦婴以待罪之身是没资格请皇帝召见的,窦婴于是让窦氏子弟替自己上书,说自己有先帝遗诏,请求武帝召见,希望能再为灌夫争一争。武帝接到上书,让人查查有没有先帝遗诏的记录。一查,负责档案的尚书那里没有这份遗诏的记录,这份遗诏只藏在窦府,并且所谓的遗诏上也没有加盖宫廷的符印,只是用窦府的家丞印封存的。于是有司弹劾窦婴伪造诏书,罪当弃市。元光五年十月,灌夫的宗族党羽被诛灭。窦婴过了好久才知道了对自己的弹劾,于是以犯了风疾为由,准备绝食而死。后来听说好像武帝无意杀他,于是他又开始吃饭,治病,以为不死了。田蚡为以绝后患,故意使人作流言蜚语使武帝听到,十二月,窦婴被弃市。第二年春天,田蚡染病,一身尽痛,冥冥中好似有人击打,不停地号呼谢罪。武帝派巫师去观察,回来报告说:“是窦婴、灌夫的冤魂在纠缠田蚡,要打死他索命啊。”田蚡竟不治而死。武帝因为窦婴、灌夫的冤死对田蚡很不满,因为王太后的原故隐忍不发而已。后来听说田蚡曾谋立淮南王刘安,武帝恨恨的说:“如果田蚡活到现在,该被灭族了。”
王太后死于元朔三年,死后与景帝合葬阳陵。
五、金屋藏娇的陈皇后
陈皇后是长公主刘嫖的女儿。她的曾祖父陈婴与项羽一齐起兵反秦,后来背楚归汉,被封为堂邑侯。陈婴死后,爵位经传子到孙子陈午,陈午娶了长公主刘嫖,生下女儿阿娇。当初武帝能被立为太子,长公主是出了力的,条件就是让武帝娶阿娇为妻。武帝当上了太子,如约娶了阿娇为妃,登基后立为皇后,算起来武帝与陈皇后是姑表亲,亲上加亲了。
传说武帝刘彻几岁时,有一天馆陶长公主抱着他玩逗他:“彻儿长大了要讨媳妇吗?”刘彻说:“要啊。”长公主于是指着身边的宫女侍女问刘彻想要哪个,刘彻都说不要。最后长公主指着自己的女儿陈阿娇问:“那阿娇好不好呢?”刘彻于是就笑着回答说:“好啊!如果能娶阿娇做妻子,我会造一个金屋子给她住。”(若得阿娇为妻,吾当造金屋储之) 这就是成语金屋藏娇的由来。可惜的是,一段有着美好开头的姻缘,不仅没能贯彻始终,得到美满的结局,相反却走向了反面。陈皇后出身显贵,自幼荣宠至极,难免娇骄率真;且有恩于武帝,不肯逢迎屈就;与汉武帝渐渐产生裂痕。更要命的是,与武帝结婚十几年,却无生育;武帝喜新厌旧,越来越疏远陈皇后。特别是陈皇后听说卫子夫得到武帝的宠幸后,几次寻死觅活,惹得武帝愈加恼怒。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陈皇后勾结宫女楚服等人为巫蛊,巫蛊是一种巫术,起源于远古,包括诅咒、射偶人(针扎木偶人)和毒蛊等。当时人认为使巫师祠祭或以桐木偶人埋于地下,诅咒所怨者,被诅咒者即有灾难。由于古人迷信,对巫蛊的威力深信不疑。后来被人告发,武帝下令严查穷治,楚服等人坐巫蛊案,以大逆无道论处,株连被杀的有三百多人。接着武帝以“巫蛊”的罪名颁下废后诏书:“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玺绶,罢退居长门宫。”可怜的阿娇自此被打入冷宫,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
陈皇后被废的第二年,长公主的丈夫堂邑侯陈午死了,长公主的儿子陈须袭了爵位。寡居的长公主与董偃私通。十几年后,长公主死了。陈须坐淫乱、兄弟争财罪,当死,自杀,封地被废除。几年后,废后陈阿娇在孤苦无依中悲惨的死去,死后,葬霸陵郎官亭东。
陈皇后失位后,馆陶长公主为女儿花千金请当时的大文豪司马相如代写了一篇情深意切、感人至深的《长门赋》献给武帝,希图挽回武帝的心。武帝不为所动。《长门赋》后人考证是伪作,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却是千古美谈。
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少时好读书,学击剑。他本名犬子,因为仰慕战国时的蔺相如,自己改名为相如。汉景帝时,司马相如为武骑常侍,不是他的专长。景帝不好辞赋,梁孝王来朝时身边跟随着当时的游说之士邹阳、枚乘、严忌夫子之徒,司马相如与他们一见倾心。后来司马相如因病免官,客游梁地,得与诸侯游士交游,几年后,他写出了《子虚之赋》。梁孝王死后,司马相如回到老家,而家贫无以为业,生活陷入困境。临邛县令王吉与他交情深厚,不忍见他穷困潦倒,邀他去临邛暂住。他到临邛后王吉对他非常恭敬,每天都要去看望他,开始王吉来了他还相见,后来见王吉来得太勤,他就称病,不见王吉,王吉愈加谨肃。临邛富人很多,首富叫卓王孙,光家里的奴仆就有八百人,其次是个叫程郑的,家里的奴仆也有几百人。卓王孙与程郑商议道:“县令有贵客,我们摆酒席请请他,大家认识一下,一块也请请县令。”到期县令王吉如约而至,卓王孙请的客人约有百十人。派人去请司马相如,去请的人快到中午的时候回报说司马相如有病不能来了。听说相如有病不能来,王吉不敢就食,起身亲自去迎接相如,相如不得已只好抱病强往。相如一到,满座的客人都为相如的风采倾倒。酒酣耳热之时,王吉为张扬相如的才华,故意对相如说:“我听说你喜欢抚琴,不妨弹奏一曲,为大家助助兴。”相如不免谦让一番,然后抚琴一曲。卓王孙有女名文君,新近守寡,住在娘家。卓文君喜欢音乐,因此司马相如与王吉表面上互相推重实际上是以琴声挑动文君(琴心挑之,寄心于琴声以挑动之也)。相如雍容闲雅的风度,相貌堂堂的仪表早有人传到了文君的耳朵里,现在听到动听的琴声,文君再也按捺不住好奇之心,她透过窗户偷窥相如,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就动了春心了,就怕自己以寡妇之身配不上人家。酒宴结束之后,司马相如让人买通文君的丫鬟将自己的爱慕之心透漏给文君。敢爱敢做的文君收拾收拾连夜投奔相如,两人私奔逃回成都。卓王孙知道后大怒,发狠道:“女儿不顾廉耻,做出这样有辱门风的事情,我不忍心杀她,我的钱一分不给她!”有人劝卓王孙不要太绝情,卓王孙就是不听。司马相如家徒四壁,穷得很,实在没法过日子。卓文君对司马相如说:“我们还是回临邛吧,跟我的兄弟们借点钱做点生意足以过活,何必如此穷困呢!”两人回到临邛,司马相如变卖了自己充门面的车马,开起了酒店,文君当垆买酒,相如放下身份当起了酒保。卓王孙引以为耻,闭门不出。文君的兄弟和一些人劝卓王孙说:“你只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缺少的不是财富啊。现在文君已经失身于司马相如,司马相如虽然不得志,家又穷,但他的人品才华是有目共睹,是可以终身依靠的啊。况且他又是县令的贵客,你又何必如此羞辱他呢!”卓王孙不得已,只好分给文君奴仆百人,钱百万,及其出嫁时的衣被财物。文君带着奴仆钱财与相如回到成都,买房置地,过上了富人的生活。
后来,汉武帝读到《子虚赋》赞叹不已,说:“我不能与此人同时代真是遗憾呐。”当时狗监(管理皇帝狗的官)杨得意在旁,进言道:“这是我的同乡司马相如写的书。”武帝大惊,召见了司马相如。司马相如以《子虚赋》为写诸侯之事,愿意以天子游猎之事为题再写一篇赋,武帝命给笔札,司马相如借“子虚”、“乌有先生”、“无是公”三个虚构人物之口,盛赞天子诸侯的苑囿,终篇之言归之于节俭,因以讽谏,进呈武帝。武帝读后大悦,留他在朝做官。在处理与西南少数民族关系方面,司马相如也颇有建树,深得武帝信任。卓王孙这时也后悔文君嫁给相如晚了,分给女儿的家财与儿子一样。司马相如口吃,喜欢著书。他做了卓氏女婿,不缺钱财,故其在仕途上不大在意,经常称病回家闲居,不羡慕官爵高低。他病重时,武帝命人道:“司马相如病重,你快去他家将他的书统统拿回来,去晚了书就叫别人拿走了。”使者赶到司马相如家时,司马相如已经死了,而家里一本书都没有。使者感到奇怪,问卓文君,卓文君说:“他从来没有书啊。他时时写书,写完了就被人拿走了。”最后使者只带走了司马相如死前写就的劝谏武帝封禅的遗书。

六、汉武中兴的卫皇后
汉武帝即位后数年无子。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搜求良家女十几人,装饰打扮后放在家里。武帝袚霸上还过平阳公主家,平阳公主热情的接待弟弟,将准备好的十几个美女叫出来请皇帝弟弟过目,没想到武帝一个也没看上,平阳公主很扫兴。平阳公主摆开宴席,款待武帝,又让歌女们歌舞助兴,喝酒喝在兴头上的武帝独独看上了一个歌女,这个歌女叫卫子夫。平阳公主就让卫子夫侍候武帝。武帝起身更衣,卫子夫随身侍候,武帝乘着酒兴在更衣的车中与卫子夫成就了好事。回到宴席上,武帝非常开心,当场赏赐平阳公主黄金千斤。平阳公主问是否将子夫送进宫,武帝答应了。卫子夫随武帝上车回宫时,平阳公主抚摸着她的后背说道:“你有出头之日了。将来你要是富贵了,可不要忘了我啊!”不料好事多磨。酒醒后的武帝早将卫子夫忘到脑后了。卫子夫在后宫待了一年多,武帝一次也没召幸她。武帝命将不中用的宫人挑选出来逐出宫去,卫子夫才又见到武帝,她哭泣着请求放她出去。武帝见她楚楚可怜,又想起当时的一时之欢,自己也有些后悔,于是就留下了她,与她重续前缘,卫子夫有了身孕,在宫中渐渐尊宠起来。
卫子夫出身寒微。平阳侯曹寿娶了武帝的姐姐阳信长公主,阳信长公主因此改称平阳公主。卫子夫的母亲卫媪是平阳侯府上的家奴,她的父亲史书没有记载。卫子夫有两个姐姐:大姐卫君孺,二姐卫少儿,有个哥哥叫卫长君,还有两个弟弟:卫青、卫步广。卫子夫有宠,哥哥卫长君、弟弟卫青被召到皇宫做了侍从。卫子夫连生了三个女儿,终于生了一个儿子刘据,陈皇后被废,卫子夫被立为皇后。
武帝即位时只有十六岁,还是个半大孩子,朝政被他的祖母窦太后把持着,窦太后死后,武帝又受制于他的母亲王太后,窦婴、田蚡两家外戚发生激烈冲突时,武帝不得不屈从于王太后的压力。王太后死后,武帝才真正的独揽朝纲。这时由于汉初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已经非常强盛。年轻有为的汉武帝不满足于守着祖业做一个太平皇帝,他开始按照自己的意志治理国家。他主要做了这么几件事,一是接受汉代大儒董仲舒的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孔孟之道的儒家学说成为社会的正统思想。春秋战国时,儒墨道法等各种学术思想百家争鸣,各行其道,秦国崇尚法家思想,推行严刑峻法,建立了封建大一统的秦朝。出身草莽的汉高祖刘邦马上得天下,打心眼里瞧不起儒生,动不动就扯下儒生的帽子当尿盆,文帝、景帝时因为国力微弱,需要与民休息,所以推崇清静无为的黄老学说。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了,清静无为的黄老学说已经不能满足汉武帝勃勃的野心了,维护封建大一统思想的儒家学说最终战胜其他学说上升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并为后世的历朝历代统治者所接受,儒家思想也不断地发展变化以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成为中国漫长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二是派张骞出使西域,建立了丝绸之路,加强了与西亚各民族的交流和联系。三是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利用各种借口夺去诸侯王的封地,到武帝末年,汉初的诸侯王基本被消灭殆尽。四是发动了大规模对匈奴的战争,解除了边境的威胁,开疆拓土。匈奴是位于汉朝北部的游牧民族,也称山戎、猃允、薰粥等,逐水草迁徙,没有城郭常居之地,也不从事农田耕种,小孩能骑羊时就拿着小弓小箭射鸟鼠等小动物,再大些就射猎狐兔等较大的动物,没有米粟食肉为生。男子力能弯弓时就去骑马打仗。平时放牧田猎为生业,一旦有事人人熟习攻战四处侵伐,他们使用的长兵器是弓箭,短兵器是刀和一种短把的小矛。他们的风俗是贵壮健,贱老弱,壮者吃肥美的食物,老弱只能吃残羹剩饭。父亲死了,儿子可以娶后母为妻,兄弟死了,其他兄弟可以娶他的妻子为妻。强悍的匈奴一直是华夏民族的劲敌。战国时赵、燕、韩等国苦于匈奴的袭扰,纷纷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的入侵。秦始皇时,一方面征调大量民夫将赵、燕、韩三国长城筑成一体并加以延伸,另一方面派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常年防范匈奴。汉高祖刘邦曾带兵讨伐匈奴,结果被匈奴包围在平城,如果不是陈平用计险些不能脱身。以后汉朝对匈奴一直采取和亲政策,即将汉朝的公主嫁给匈奴单于,送给匈奴大量的金钱财物,虽然汉朝委曲求全,但匈奴仍然时常侵扰边境。现在,汉武帝决心用武力来消灭匈奴,一劳永逸的解除边境的威胁。在大规模的对匈奴的战争中,外戚卫青、霍去病等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卫青字仲卿,是卫子夫的弟弟。他的父亲叫郑季,是河东郡平阳县的县吏。郑季以县吏的身份去平阳侯家当差,与卫媪私通,生了卫青。卫青生来就是平阳侯的家奴,小的时候归郑季领养,郑季叫他去放羊。郑季的正妻的子女都把卫青当奴仆使唤,不把他当兄弟看待。卫青曾经跟人到过甘泉宫役徒们的居所,有一个役徒为卫青相面说:“你是贵人呐,做官可以做到封侯。”卫青不信,笑着说:“我是人奴生的,不挨打不挨骂已经足够了,还敢奢望封侯的好事吗!”卫青长大后做了平阳侯的家骑,跟随平阳公主。卫子夫入宫得到武帝的宠幸,引起陈皇后的嫉妒。陈皇后的母亲馆陶长公主为给女儿出气,派人去抓卫青。当时卫青已被武帝派到建章宫中做事。大长公主将卫青抓到后秘密囚禁,要杀死他。卫青的好友骑郎公孙敖与壮士救出了卫青,卫青侥幸捡了条命。武帝知道后,为了保护卫青,就封卫青为建章宫宫监,侍中(保卫皇帝的随行人员),长公主才不敢再伤害他。后来卫家人都得到了显贵,大姐卫君孺嫁给太仆公孙贺为妻,二姐卫少儿原来与陈平的曾孙陈掌相好,武帝就显贵陈掌。公孙敖由于对卫青有救命之恩,也越来越官高名显。卫青后被封为太中大夫。元光六年,武帝拜卫青为车骑将军,与公孙贺、公孙敖、李广各统兵万骑,分四路进击匈奴。结果公孙敖损兵七千骑,李广为匈奴所虏,侥幸逃脱,按律两人皆当斩,缴上赎金免为庶人。公孙贺也无功,只有卫青所部旗开得胜,斩杀匈奴几百人,卫青因功被武帝赐爵关内侯。卫青虽然出身低微,但却是个军事天才,加上武帝对他的信任和全力支持,在以后几次对匈奴的战争中,卫青常常获胜,武帝也不吝封赏,卫青官直做到大将军,封地也一再增加,达到一万六千三百户,他的三个儿子还在襁褓中就被封为侯爵,威望地位无人能比。
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年轻的将领霍去病崭露头角。霍去病是卫少儿的儿子,卫皇后、卫青的外甥。他的父亲霍仲孺是平阳县吏,与平阳侯府侍婢卫少儿私通,生下霍去病。卫家显贵后,卫少儿嫁给詹事陈掌为妻。霍去病以皇后外甥的缘故,十八岁为侍中。他擅长骑马射箭,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春,霍去病跟随大将军卫青进击匈奴,卫青封他为票姚校尉,霍去病率轻骑八百甩开大军疾进几百里打了匈奴一个措手不及,一战成名,被封为冠军侯,官至骠骑将军。霍去病为人少言寡语,有胆气,敢争先,作战时常常选取精锐直捣匈奴重地,斩获颇多,却从没失手。武帝曾经要他学习吴起孙武兵法,他却说:“打仗靠的是临机应变,因时制宜,不必学古兵法。”武帝为他治起宅第,让他去看,他说:“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武帝对霍去病日益亲贵,与大将军卫青同等。对匈奴的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匈奴远远逃遁,深入大漠几百里不见匈奴踪影,汉武帝设置大司马的官位,卫青、霍去病同时被加上大司马的头衔,两人的官秩俸禄同等。自此以后,卫青的声势日衰而霍去病日益亲贵。卫青的故人门下多去投奔霍去病,大都能得到官爵,只有一个叫任安的不肯去阿附霍去病。卫青深知伴君如伴虎,自己以外戚得到宠信,所以处处小心。武帝封他三个在襁褓中的儿子爵位,卫青辞谢,称赞将校的功劳。王夫人得宠,卫青接受别人的劝告,将自己的一半赏金送给王夫人的母亲。有人劝卫青招贤荐士,卫青却说:“自魏其侯窦婴、武安侯田蚡厚召宾客,天子切齿痛恨,他们交结士大夫,推贤荐士,恰恰留给天子把柄。为人臣子的,遵守法度忠于职责就可以了,何必招贤荐士!”霍去病也仿效卫青,为将如此。
平阳侯曹寿因得了恶病,不得不与平阳公主分离。平阳公主有心再觅夫婿,问身边左右:“诸侯中谁最贤啊?”左右都说大将军卫青最贤。平阳公主想想好笑,说:“他原是我的家奴,曾经骑着马做我的随从,我怎么能嫁给他呢?”左右说:“可是他现在尊贵无比,没人能超过他。”平阳公主想想也是,于是乎平阳公主先去找卫皇后袒露心迹,取得卫皇后的支持,卫皇后又在武帝面前为平阳主说项,于是武帝下诏,命卫青与平阳公主成亲。卫青死后,与公主合葬。
武帝是汉朝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54年)、寿命最长(71岁)的一位,皇帝身边从来不缺斗艳的美女和争宠的妃子,更何况武帝生性风流,宠幸的妃子先有王夫人、李夫人,不幸早死,后有尹婕妤、鉤弋夫人,更加受宠。卫皇后年老色衰,霍去病、卫青又先后死去,内有争宠的妃子,外无有力的奥援,卫皇后的位子也渐渐不稳起来。晚年的武帝猜忌多疑,佞臣江充迎合上意,借巫蛊之事大兴冤狱,丞相公孙贺父子、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卫青的儿子卫伉等数万人冤死,江充因与太子刘据及卫氏外戚结怨(公孙贺是卫皇后的姐夫),怕日后太子登基自己身家性命不保,蓄意诬陷太子、卫皇后为巫蛊,太子不肯坐以待毙,与卫皇后合谋发兵杀掉了江充,后来太子兵败被杀,武帝下诏废掉卫皇后,卫皇后自杀,卫氏被杀光了。以后武帝醒悟过来,知道太子是无辜的,下令族灭了江充家,杀掉了追杀太子的官吏,造了座思子宫,以寄托自己的哀思之情,可是一切都已经无可挽回了。
七、用心良苦的李夫人
武帝宫中有个乐工叫李延年,李延年出身倡家(以演奏、歌舞为业的艺人),因为犯法受了腐刑(阉割生殖器),进入皇宫在狗监中做事。李延年因为懂音乐,能歌善舞,深得武帝的喜爱,他作出的音乐,听到的人无不为之感动。一次,李延年为武帝表演歌舞,歌中唱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一曲勾起武帝的好色之心,沉浸在无限遐想中的武帝赞叹不已道:“唱得真好啊!世间能有那样的佳人吗?”平阳公主在旁,接口说李延年的妹妹就是倾城倾国的佳人,武帝一听,按捺不住好奇之心,命人召来一见之下,果然妙丽善舞,世间少有,惊为天人,于是留在宫中,宠爱有加。李夫人后来生下一个儿子,就是昌邑哀王刘髆(音薄)。李延年献妹有功,被封为协律都尉,佩二千石印绶,与武帝同卧共起,爱幸无比。
武帝因为宠爱李夫人,就想封给她的兄弟们侯的爵位。可无功不侯,是高祖刘邦的遗训,毕竟李夫人只是个妃子,再受宠也不能坏了祖宗的规矩,况且受宠的妃子也不只李夫人一个,别人攀起伴来也不好解释。武帝就想找个机会让李夫人的兄弟立个功,崭露崭露头角。这时一个天大的机会来了。武帝喜欢西域大宛国的汗血宝马,就派使者带着重金和重金打造的金马到大宛求购。不料大宛因经常和汉人做生意,见惯了汉朝的东西,大宛君臣们已经不稀罕汉使带来的财物了,并且他们认为大宛国与汉朝相隔遥远,纵使得罪了汉朝也不会受到报复,因此他们以汗血宝马是国宝,不能轻易给人为借口,拒绝了汉使的要求。辛辛苦苦大老远跑来的汉使眼看要有辱使命空手而归,异常恼怒,不仅口出狂言大骂大宛君臣,而且当着大宛君臣的面用铁椎打破了金马泄愤,恨恨而去。汉使的举动激怒了大宛官员,他们认为汉使太不把宛人放在眼里了,于是暗令宛国东边的小国郁成国的国王在途中袭杀了汉使,并劫取了财物。消息传来,武帝大怒,朝野一片哗然。一些过去曾经出使过大宛了解大宛内情的官员极力向武帝进言,说:“大宛兵力薄弱,只需派汉兵三千人,用强弓劲弩射击他们,大宛就可以被攻破了。”武帝也因为有曾派浞(音浊)野侯赵破奴攻打楼兰,仅以七百骑兵就突进到楼兰俘虏了楼兰王的成功战例在先,所以就接受了出兵讨伐大宛国的建议,并且将领兵出征的任务交给了李夫人的另一个哥哥李广利,由于汗血宝马产自大宛国贰师城,讨伐的目的就是到贰师城取得宝马,所以李广利的官号称为“贰师将军”。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带了六千骑兵以及无行恶少年几万人,由故浩侯王恢做向导,浩浩荡荡杀向大宛。武帝喜欢用外戚带兵,以为外戚和他一条心,打仗肯卖力,卫青、霍去病就是外戚,就是很好的例子嘛。可是李广利不是卫、霍,不仅能力比不上卫、霍,运气也实在不怎么样。李广利的军队所到之处,沿途的各个小国,各自固城坚守,不肯供给大军粮草。李广利只得指挥军队攻打这些小国,打下来就有粮草,打上几天打不下来只能撤走。就这样等到了郁成国的时候,军队只剩了几千人,一个个面黄肌瘦,疲惫不堪。李广利指挥汉军强打起精神攻打郁成城,郁成军民坚决抵抗,汉军死伤甚多。李广利眼见不是办法,与左右的人商议道:“到了郁成尚且不能拿下,何况大宛比郁成还要坚固的多呢?”只好引兵回返。一去一回,耗时两年,返回到敦煌时,剩下的人不过十之一二。损兵折将,李广利怕受到武帝的严谴,为减轻罪责,他派人上书给武帝说:“路途遥远,缺乏粮草,士卒们不怕打仗而是怕吃不上饭。兵力也少,不足以打下大宛。请恩准暂且罢兵,待多增加些兵力人手再去讨伐大宛。”武帝看到奏书大怒,派使节赶到玉门关,传令说:“军队有敢入关的,斩!”李广利害怕杀头,只得带着他的残兵败将在敦煌驻扎下来。
这年夏天,原浞野侯赵破奴的军队有二万多人逃亡到匈奴,公卿大臣们议论先暂停征宛,专力攻击匈奴。武帝已经出兵讨伐宛国,宛是小国还打不下,不光像大夏的那些大国肯定是越来越会轻视汉朝,汗血宝马讨不来,乌孙、轮台等国也会轻视为难汉使,徒在外国留下笑柄。武帝下定决心,非要惩罚大宛不可。他先是追究那些说讨伐大宛有诸多不便的官员们的责任,给他们安上罪名加以各种惩罚,使得朝中再无人敢说三道四干扰他的决心,然后赦免囚徒的罪责,征发无行恶劣少年及边郡的骑兵,将他们统统派到李广利的军中,经过一年多先后出关到达敦煌的有六万多人,自带粮草自愿从军的不在六万数之内。征集了牛十万头,马三万匹,驴、骆驼上万头驮运粮草,兵器弓弩齐备。天下骚动,直接或间接参与征宛事务的校尉级军官就有五十多人。考虑到大宛城中无井,靠汲取城外流水饮用,还特地选派了水工准备断绝大宛的水源。并在边郡布置了重兵为后援,征发天下七科谪(犯七种谪配罪的庶人)为征宛军转运粮草,人车相连直到敦煌。还选了两个熟习马性的人一个任命为执马校尉,一个任命为驱马校尉,准备攻破大宛后挑取好马用。武帝这次是下了狠心,誓灭大宛讨回宝马不可。
贰师将军李广利带着大军浩浩荡荡开始二次征宛。由于兵势浩大,沿途的各个小国心惊胆战,再也不敢固城坚守,爱理不理了,而是纷纷出迎,主动供应大军饮食。到轮台,轮台不肯低头,攻打了几天打破了城池,屠城。自此一路往西,再无敢阻兵顽抗的,一直到了大宛,到达大宛的兵力有三万人。大宛兵迎击汉军,汉军用强弓硬弩猛烈射击他们,宛兵大败,退入城中固守。李广利原想攻下郁成城,又怕在郁成城耽搁久了宛城的防守更加严备,所以先到宛城,断其水源,重兵围之,宛城军民陷入恐慌,一连攻打了四十多天。眼看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宛的官员们密谋道:“毋寡大王(毋寡是宛王的名字)藏匿好马,杀害汉使,以致遭到汉军的报复。现在我们杀了大王献出宝马,与汉军讲和,如果汉军不答应,我们再决一死战,与城共存亡。”大家商议妥当,于是动手杀了宛王。这时汉军打破了外城,俘虏了大宛勇将煎靡。大宛军民大恐,急忙逃入中城,派人拿着宛王毋寡的头去见李广利,提出要求说:“汉军如果停止攻城,我们愿意将所有的好马献出来,任由你们随便选取,我们并且供应大军粮草。如果不答应我们的条件,我们就将所有的好马全都杀掉,来救援我们的康居国军队也快到了。到那时,我们在内,康居军在外,与汉军决一死战。请将军考虑,是要继续攻城失去好马呢?还是停止攻城得到好马呢?”这个时候,康居的军队已经接近战场了,只是他们侦察到汉军的气势尚盛,远远地观望没敢轻举妄动而已。李广利又得知大宛城中找到了懂得打井的汉人,城中储藏的粮食还有很多,心中犯了合计:来的目的就是诛除首恶毋寡,现在毋寡已经死了,人头拿到了,如果不答应大宛的条件,大宛誓死坚守,康居军队再趁着汉军疲惫的时候发动进攻援救宛城,汉军必然会失败。与军吏们计议,大家都认为再打下去胜算不大,都同意接受宛城的条件,讲和。于是大宛将好马献出来,任汉军自己挑选,拿出很多粮食供应汉军。汉军一共挑选了上等好马几十匹,中等马以下的公马母马三千多匹,从大宛官员中选了一个过去对汉朝比较友好的名叫昧蔡的人,立为新的大宛王,与大宛盟誓后罢兵。李广利二次征宛虽没能彻底打下宛城,但多少保住了点颜面,率军班师回朝。。
当初李广利开始二次征宛时,因为人马众多,沿途的小国根本供给不起,所以他又拨出几支军队,从南北分道前进。校尉王申生、曾经担任过鸿胪职务的壶充国等一千多人到达郁成,郁成坚守不肯供给粮食。王申生虽离开大军有二百里,依然仗恃大军的声威而轻视敌人,贸然发动了攻击。郁成军侦察得知王申生人少,清晨用三千人发动突然袭击,王部几乎全军覆没,王申生被杀,只有几个人侥幸逃脱,逃回到了李广利的大军。李广利命令搜粟都尉上官桀带兵去攻破了郁成,郁成投降,郁成王逃到了康居,上官桀一路追到了康居。康居知道汉军已经攻破了大宛,不敢再藏匿郁成王,将郁成王交出,郁成王被上官桀部下杀死,首级送到了李广利的大营。
李广利凯旋而归,路过的各个小国听说大宛被打破了,纷纷表示臣服,派子弟带着贡品跟着到汉朝觐见天子,并留作人质。出征大军回到玉门关里的有一万多人,马只有一千多匹。这次出征,不是缺粮草,战死的也不是很多,主要是将吏们贪婪,不爱惜士卒,侵害士卒的利益,因此死亡的人多。虽然如此,武帝也因为大军远出万里讨伐,没有追究李广利及随行官员的责任,封李广利为海西侯,食邑八千户。随行军官军吏有三人官居九卿,官居诸侯相、郡守、二千石的百余人,官居千石以下的一千多人。其余的人也都受到了不同的奖励。至此,前后两次连续四年的征宛战事方告结束。
李夫人年轻早死,武帝非常悲伤,不仅以皇后的规格安葬李夫人,还命画工将李夫人的相貌画在甘泉宫中以为纪念。卫皇后废后四年,即公元前87年,武帝死了,死皇帝到地下不能没人陪,大将军霍光知道武帝对李夫人一往情深,就追加李夫人的尊号叫孝武皇后,配全了武帝、武帝后的牌位,在祖庙中接受香火。
李夫人病重时,武帝亲自前去看望。李夫人用被子蒙住头说:“妾得病已久,形貌毁坏,不可以见皇帝。托付皇帝照顾我的儿子和我的兄弟们吧。”武帝说:“夫人的病还没到严重的地步,一见我就嘱咐后事,太早了吧?”李夫人说:“妇人貌不修饰,不见君父。我不敢以素面见皇帝。”武帝说:“夫人只要让我见一面,我赏给你千金,给你的兄弟加官。”李夫人说:“加官不加官在皇帝你,不在见不见一面。”武帝还是求李夫人见一面,李夫人反而转身向里哭泣再不答言。于是武帝生气起身走了。李夫人的姊妹责怪她说:“你嘱托皇帝照顾兄弟却不肯见皇帝一面,这不是惹皇帝生气吗?”李夫人说:“我之所以不见皇帝,就是想让皇帝将来好好照顾兄弟们啊。我因为容貌好,才得以从卑贱之人得到皇上的宠爱。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驰,爱驰则恩绝。皇上之所以恋恋不忘我,吸引他的是我过去的容貌啊。如果他见了我现在病怏怏的样子,颜色不如以前,必会厌恶嫌弃我,哪里还肯怀念我照顾我的兄弟啊?”看透了宫闱斗争的李夫人真是煞费了苦心,可惜的是,她的苦心最终也没能保住她的家人。李夫人死后,李延年的弟弟李季奸乱后宫,骄恣不法,李广利在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再次带领七万骑进击匈奴,兵败,投降匈奴,为单于所杀,李家最终被武帝灭了族。
武帝因为思念李夫人,茶饭不思,寝食难安。有个叫少翁的方士对武帝说他能请来李夫人的神灵,武帝命他一试。到了夜里,少翁叫在宫中点燃灯烛,设下帏帐,帐中摆上酒肉,请武帝坐在别的帐子遥望,只见一个恍如李夫人的美丽女子身影出现在帏帐里,一会儿坐,一会儿徐徐行走。武帝看不真切,少翁又不让他近前,弄得武帝愈加伤感悲思,遂作诗一首:“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命令乐府的乐工们谱成曲伴随着音乐吟唱。武帝还嫌不能寄托自己的哀思,后来又作了一篇赋,以伤悼李夫人,汉武帝不仅是一代雄主,也真不愧是个情种皇帝。
八、因子丧命的鉤弋夫人
汉武帝一次出巡到河间,听说当地有一个奇女,武帝好奇,立即命令将奇女召来,奇女来了,是个有残疾的妙龄少女:两手如拳头状。武帝上前用手抚摸少女的手,奇迹出现了:少女的手竟伸展开了。于是武帝将少女收为妃子,叫她拳夫人。拳夫人姓赵,父亲因犯法受了宫刑,曾在宫中做中黄门,在拳夫人得幸前就死了。后来拳夫人进封为婕妤,居鉤弋宫,因此被称为鉤弋夫人。鉤弋夫人很受风流皇帝武帝的宠爱,后来生下一个儿子,称为鉤弋子。鉤弋夫人怀孕十四个月才生下鉤弋子,武帝高兴地说:“听闻古时尧帝是怀胎十四月而生,现在鉤弋子也是。”于是将鉤弋子所生的宫门命名为尧母门。后来卫太子败死,武帝的几个儿子中,燕王旦、广陵王胥多有过失,不宜立为储君,宠姬王夫人的儿子齐怀王、李夫人的儿子昌邑哀王又都早死了,鉤弋子虽然只有五六岁,但个头大又聪明,武帝常说“长的像我”,又想起他生时就异于常人,很喜爱他,有心立他为太子,又担心主幼母少,将来其母专权恣乱国家,因此犹豫未决。后来鉤弋夫人有小过失,受到武帝的严厉处罚,鉤弋夫人因此忧愤而死。武帝病重,自知不久于人世,于是立鉤弋子为皇太子,拜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辅佐少主。明日,武帝驾崩,鉤弋子即位,这就是汉昭帝刘弗陵。鉤弋夫人赵婕妤被追尊为皇太后,征发徒役二万人为她修建陵墓,派百姓三千户守陵。赵婕妤的父亲被追封为顺成侯,派二百家守陵。顺成侯有个姐姐,即鉤弋夫人的姑姑叫赵君姁,得到赏钱二百万和奴婢宅第。鉤弋夫人族中的兄弟也按照亲疏远近各得到了不同的赏赐。
九、年轻的上官太后
汉昭帝刘弗陵即位时只有八岁,还是个孩子,朝政大权落在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手里。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前文说过,霍仲孺与卫少儿私通而生霍去病。霍仲孺在平阳侯府供事完毕后回家,娶妻生霍光,与卫少儿母子再无联系。以后卫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霍去病因是皇后姐姐的儿子受到武帝的器重。霍去病长大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但没来得及寻找自己的生身父亲。后来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出击匈奴,经过河东郡平阳县,派人去请来霍仲孺,霍去病跪拜在地,前因后果一说,“我早不知道大人是我的父亲,大人恕罪。”霍仲孺先是被威名赫赫的骠骑将军的跪拜大礼弄得手足无措,听完去病的一席话喜从天降,跪在地上叩头不已:“老臣能托命于将军,这是上天的力量啊。”父子相认,霍去病为老父花大钱买了田地宅院奴婢,安顿好父亲一家后才踏上征途。他出征回来再次路过家时,见十几岁的霍光聪明可爱,于是将霍光带到了长安,先是给他谋了个郎官,后来升迁为诸曹侍中。去病死后,霍光当上了奉车都尉兼光禄大夫,武帝出行,他跟从护卫,武帝回宫,他在左右侍候,出入皇宫在武帝身边侍候二十多年,小心谨慎,从来没有过失,深得武帝的信任。武帝想传位于年幼的昭帝,需要忠诚可靠的大臣辅佐,他将大臣们察看个遍,认为霍光堪当大任,可以将江山社稷托付于他。武帝于是让画工画了一幅画赐给霍光,画的内容是周公背着周成王接受诸侯朝见,暗寓托孤之意。武帝临终前,霍光哭着问道:“陛下如有不讳,哪位王子可以继位?”武帝说:“你没明白以前给你那幅画的意思吗?立我的小儿子,你来行周公之事。”霍光叩头谦让道:“我不如金日磾。”大臣金日磾是胡人,说:“我是外国人,不如霍光合适。”于是武帝任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磾为车骑将军,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他们都跪在武帝病榻前接受遗诏,共同辅佐少主。昭帝即位,政事总决于霍光(负总责)。
上官桀年少时为羽林期门郎,一次随武帝去甘泉宫,忽然天上刮起大风,车马都无法前行,有人将武帝车上的伞盖解下交给上官桀,上官桀奋力举着伞盖跟在车后,天上下起了大雨,上官桀举着伞盖为武帝遮雨。武帝惊叹于他的材力,升他到未央宫马厩做厩令。武帝有一阵子身体有病,好久没有外出巡游。病好了以后,武帝信步到马厩查看马匹,见多数马匹都瘦了,不由得大怒,责骂上官桀道:“你是以为我的病再也好不了了,所以偷懒不好好饲养我的马匹了!”盛怒之下准备治他的罪。吓坏了的上官桀赶紧跪在地上叩头如捣蒜,连声说道:“不是那样的。是微臣听说皇上圣体不安,日夜忧惧,所以才没有心思饲养马匹。”话还没说完,几行眼泪就滚下来了。武帝以为上官桀是忠心,不仅饶过了他,没有治他的罪,以后还对他亲近起来,让他做了侍中,升迁到太仆。武帝病危,上官桀被封为左将军,与大将军霍光一起受遗诏辅佐少主。以上官桀以前捕斩反叛有功,封他为安阳侯。
上官桀与霍光是儿女亲家,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娶了霍光的女儿,因此两人关系不错,每当霍光休假,就由上官桀代替霍光处理政事。昭帝刚登基时,只有八岁,还是个年幼的孩子,需要人抚养照顾,就由昭帝的长姐鄂邑盖长公主担此重任,在宫中抚养照顾昭帝。盖主与她儿子的门客丁外人有私情,盖主住在宫中,与丁外人来往不方便,不免有些怏怏,昭帝与霍光知道后,为了让盖主高兴,索性下诏命丁外人侍奉盖主。盖主选了周阳氏的女儿配给昭帝,上官安有个女儿,即霍光的外孙女,上官安想通过老丈人霍光将女儿配给昭帝,霍光以为昭帝、外孙女还太小,谈婚论嫁尚早,所以没有听上官安的。上官安不死心,他因为与丁外人交好,因此就去走丁外人的门路,他对丁外人说:“听说长公主为皇帝纳女,我的女儿容貌端正,如果能通过长公主入宫立为皇后,我们父子不仅在朝为臣还能成为皇亲国戚,您要是能玉成此事,按汉家的惯例常以列侯娶公主,您还怕封不上侯位吗?”丁外人听明白了:我帮他女儿成为皇后,他帮我封上侯位,那时我就可以名正言顺与长公主成亲了,于是丁外人高高兴兴的去找长公主一说,长公主一听有道理,于是下诏召上官安的女儿入宫为婕妤,拜上官安为骑都尉,一个多月后,立上官婕妤为皇后,当时上官皇后只有六岁。
女儿当了皇后,上官安就是皇帝的老丈人了,于是被封为桑乐侯,食邑一千五百户,官也升到车骑将军,这下子上官安骄傲得不得了啦。皇帝在殿中赐他酒食,出来后他就对他的宾客们说大话:“和我的女婿一块饮酒,太高兴了。”他喝醉了脱下衣服就要烧,裸赤着身体在后院内室乱窜,与后母及他父亲的小妾侍婢们胡闹。儿子病死了,他仰面指天大骂。他几次在霍光跟前替丁外人求个侯位,上官桀也想给丁外人谋取高官厚禄,霍光秉公办事,没有答应他们的请求。于是上官桀父子对霍光产生了怨恨而与盖主交好。他们知道燕王旦是昭帝的哥哥,因为没当上皇帝也有怨恨情绪,于是上官桀父子背地里将霍光的过失一笔笔记下来交给燕王,让燕王上书告发霍光,为丁外人求取侯位。燕王得到上官桀父子的支持,喜出望外,上书为丁外人求封说:“我与陛下只有长公主这个姐姐,陛下既然使丁外人侍奉长公主,丁外人应该得到封爵。”昭帝见了燕王的上书,去问霍光,霍光让昭帝不要答应他。后来燕王上书告发霍光的罪过,昭帝心内有疑,愈加亲信霍光而疏远上官桀、上官安。上官桀父子恼羞成怒,于是网络党羽准备谋杀霍光,以立燕王为帝为诱饵先引他做外援然后再骗到京城杀掉他,最后废掉昭帝由上官桀做皇帝。有的党羽有疑问:“这么一来,皇后怎么办?”上官安发狠说:“追逐麋鹿的狗哪还顾上兔子!现在皇后为尊,一旦皇帝移情别恋,不要说当皇后,连凡夫俗子也当不成,事情干成了,可是千秋百世的的大计啊。”后来阴谋败露,燕王、盖主畏罪自杀,上官桀、上官安、丁外人连宗族都被被诛灭了,霍光自此声威大震。上官皇后因为年纪小没有参与阴谋,加上又是霍光外孙女的缘故,没有被株连,继续做皇后。霍光是皇后的外祖父,当然想皇后能生下个儿子巩固住皇后乃至霍家的地位,不希望别的妃子生下皇子威胁到皇后的地位。昭帝身体不大好,昭帝身边的人及御医们揣摩透了霍光的私心,以皇帝身体不好需要节制房事为由,禁止其他的妃妾们与昭帝亲近,致使后宫的粉黛们再无人得到昭帝的宠幸。即使这样,上官皇后也没能生下一男半女。昭帝比较聪明,也有所作为,但短命,21岁就死了,他死时上官皇后只有十四五岁。昭帝无子,霍光与大臣们商议,立武帝孙昌邑王刘贺为帝,尊上官皇后为皇太后。刘贺是武帝宠姬李夫人的儿子昌邑哀王刘髆之子,但这个刘贺实在不成体统,在位27天,据说干了1127件坏事,完全丧失了一个皇帝的身份,破坏了汉王朝的制度,因而引起了满朝文武的气愤,霍光接受大臣们的建议,“行伊尹、周公之事”,以上官皇太后的名义废掉了刘贺,另立了武帝的曾孙刘病已为皇帝,这就是汉宣帝。宣帝即位,尊上官皇太后为太皇太后。上官太皇太后活了52岁,死后与昭帝合葬平陵。
十、一帝三后:许后、霍后、王后
汉宣帝刘病已的身世相当坎坷。武帝太子、卫皇后的儿子刘据,因受到佞臣江充的陷害,不甘坐以待毙,与卫皇后合谋,起兵杀了江充,卫太子兵败逃亡,被官吏追杀遇害,太子的妻妾、儿女都遇害。按汉朝的制度太子的妻妾分为妃、良娣、孺子三等,太子的儿子称为皇孙,孙子称为皇曾孙。太子有个姓史的良娣,生了个儿子称史皇孙,皇孙的妻妾无位号,都称为家人子。史皇孙的家人子王翁须为史皇孙生了个儿子,就是刘病已。卫太子、史良娣、史皇孙及皇孙的家人子遇害时,刘病已只有几个月大,虽然没被杀死,但仍然被投进监狱,还在襁褓中就成了囚犯。廷尉监邴吉可怜皇曾孙无辜,派女囚徒乳养他,暗地里多给他送衣送食,多方照顾他。有人对武帝说长安狱中有天子气,疑心病重的武帝立即下令清查长安城内各监狱,遇有可疑的囚犯无论原来罪过轻重统统杀掉。皇曾孙依赖邴吉设法保护才得周全。皇曾孙5岁时,逢天下大赦,邴吉看皇曾孙出了监狱无处可去,就将他送到了史良娣的哥哥史恭家,史恭、史良娣的母亲史贞君已经年纪老迈,可怜外曾孙小小年纪就惨遭不幸,亲自抚养他。后来武帝悔杀太子,知太子有孙尚在人世,诏令收到掖庭抚养,命宗正官在族谱中予以注明。掖庭令张贺过去曾在太子身边供事,思念太子旧恩,可怜皇曾孙迭遭不幸,不仅奉养皇曾孙尽心尽力,还自己贴钱供养皇曾孙读书。皇曾孙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张贺想将自己的孙女嫁给他。张贺的弟弟张安世是右将军,与霍光同心辅政昭帝,张安世听说哥哥要将孙女嫁给皇曾孙,发怒说:“皇曾孙是卫太子之后啊,能像平民百姓那样活着已经足够了,不要再提嫁女给他的事了!”言外之意不要惹祸上身。于是张贺打消了嫁孙女给曾孙的念头,重新为他寻找亲事。他打听到监狱啬夫许广汉有女儿叫许平君,年纪十四五岁,卜者为她卜相当大贵。张贺请许广汉喝酒,喝到酒酣耳热张贺说:“皇曾孙与当今皇上是近亲,再不济,封个关内侯的爵位是没问题的,找个这样的女婿你不亏。”许广汉答应了这门亲事,于是找人做媒,择了良辰吉日成就婚配。
霍光与大臣们借上官太后的名义废掉了昌邑王刘贺,还得在武帝的儿孙中再选个皇帝,广陵王刘胥不能用,燕王刘旦谋反自杀,他的儿子也不在考虑之列。找来找去,近亲中只有皇曾孙刘病已在民间声誉不错,于是经上官太后同意,霍光与大臣们拥立刘病已为皇帝,史称汉宣帝,时年十八岁。宣帝即位,许平君被封为婕妤。大臣们议论着为宣帝立个皇后。霍光有个小女儿,于上官太皇太后为姨母,霍光又有拥立大功,大臣们私底下都认为应将霍氏女立为皇后。宣帝听到了大臣们的议论,他却不表态,只是下诏说“寻求我微贱时用的剑。”大臣们知道了宣帝的真实用意,于是奏请立许婕妤为皇后。许皇后为宣帝生一子,就是汉元帝。许皇后得立,霍家如意算盘落空,霍光有气无处发,借口皇后的父亲许广汉是刑余之人(被阉割掉生殖器)不宜君国,几年后才封他为昌成君。
饮水思源,饱经苦难的宣帝不能忘怀外家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当时外曾祖母史贞君和舅公史恭都已经死了,于是加封史恭的三个儿子史高、史曾、史玄为列侯,史高的儿子史丹后以功德也被封为列侯。史高官至大司马车骑将军,史丹官做到左将军。又派人多方寻找母亲王夫人家人的下落,经过几年努力,终于找到了王夫人的母亲王媪和两个兄弟王无故、王武。王媪和两个儿子乘着黄牛车跟着使者来到长安,老百姓称她为黄牛媪。由于年代久远,线索很少,寻找过程中碰到过很多似是而非的人,为了判明王媪的真伪,宣帝特地派太中大夫任宣带了些官员前去甄别。通过王媪的回忆,宣帝才了解了母亲王夫人的身世。王媪本名王妄人,十四五岁嫁给同乡王更得为妻。王更得死,王妄人又改嫁邻县王乃始,生儿子王无故、王武,女儿王翁须。由于家境贫寒,王翁须八九岁时就寄居在广望节侯的儿子刘仲卿家。刘仲卿对王乃始说:“你把翁须交给我,我给你养大。”王媪为女儿做了绢料的单衣,将翁须送到了刘仲卿家。刘仲卿教翁须唱歌跳舞,翁须也时时回家取冬夏衣裳。过了四五年,翁须一次回家时对父母说:“邯郸来了个叫贾长儿的人,来要会歌舞的女孩子,刘仲卿想把我送给他。”王媪一听,骨肉分离那还了得,立即带着女儿跑到外地躲藏。刘仲卿逼王乃始带着他找到了王媪母女,王媪与刘仲卿理论说:“我女儿虽然住你家,可并没有卖给你,你为啥要将她卖掉?”刘仲卿欺骗她说:“我不卖她了。”这样骗回了王媪母女。几天后,王翁须被推上了贾长儿的马车带走,路过家门时,翁须呼救道:“我被人带走了,前到柳宿。”王媪与王乃始夫妇追到柳宿,见到翁须痛哭流涕道:“我要找人评评理,不能这样叫人把你带走。”王翁须此时已经横下了一条心,对母亲说:“母亲算了吧,事已至此,听天由命吧,何处不可以安居?再说什么也没有用了。”王媪不甘心,留王乃始跟着女儿,自己回家筹钱救女儿。王媪回到家,变卖粮食、东西,四处借钱,钱还没筹办齐,王乃始回来了,说:“翁须她们已远去了,我身无分文,没法跟着走了。”自那以后,王翁须就和家里断了联系,再无音讯。贾长儿已死,据他的妻子和当年跟他同去的人讲,二十多年前,太子舍人侯明从长安来要会歌舞的女孩子,一共找了翁须等五个女孩子,都送进了长安太子家。任宣他们又找了王媪家乡的老人和刘仲卿的妻子等四五十人,他们都证明王媪所说是实。任宣调查清楚,据实禀明了宣帝,宣帝召见了外祖母和两个舅舅,封外祖母王媪为博平君,食邑一万一千户,两个舅舅先被封为关内侯,后被封为列侯,各食邑六千户,赏赐巨万。死去的王乃始也得到了追封,为他置办了园邑。后来王无故的儿子王接官至大司马车骑将军,王武的儿子王商做到了丞相。
霍光的小女儿没能当上皇后,霍光的夫人霍显耿耿于怀,但又一时无计可施。第二年,许皇后怀了身孕,身体不好,常常犯病,女医淳于衍与霍家关系密切,经常到宫中为皇后治病。淳于衍的丈夫是个小官,他要妻子在霍夫人面前为自己谋求个大一点的官。淳于衍把丈夫的请托跟霍显一说,霍显一听心生一计,她屏退左右(让身边的人退下),亲热的对淳于衍说:“你有事求我,我也有事求你,咱们互相帮帮忙,如何?”淳于衍说:“夫人有事,只管吩咐。”霍显说:“我家将军素爱小女儿成君,想让她大福大贵,有劳你成全。”淳于衍有些惊讶:“这话从何说起?”霍显说:“女人生孩子是大事,十死一生。现在皇后将分娩,你可借机投毒药死她。她死了,我家小女儿成君就能成为皇后了。你如果成全此事,我霍家愿与你共享富贵。”淳于衍畏难的说:“给皇后治病的,不只我一个人,是御医们商量着一起治,开的药也有人先尝,如何办得到?”霍显威胁说:“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就看你干不干了。我家将军统领天下,谁敢说个不字?事情缓急有他相护,只怕你不肯帮我们罢了。”事已至此,淳于衍骑虎难下,思量半天终于狠了狠心:“好,我尽力。”即将一味叫附子的药偷偷带进皇后住的长定宫。许后分娩后,淳于衍即将附子混进大家一起开好的药里合成药丸给许后服用。许后服了药后,过了一会感到头昏脑胀,问道:“我的头昏沉沉的,药中是否有毒呀?”侍从的人说:“没有毒。”许后遂加烦闷不已,终于撒手人寰。淳于衍出宫,到霍府把事情告诉了霍显,霍显大喜过望,但怕走漏风声,没敢当场重谢淳于衍,留待以后再报答。后来有人上书告几位医生为皇后治病不尽职,几位医生都被以大不道的罪名抓进诏狱严加审问。霍显怕狱吏滥用刑罚,淳于衍吃不住劲招了供,只得将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的告诉了霍光:“事情已经做下了,改是改不了啦。你还是想办法让狱吏不要难为淳于衍才好。”霍光听了霍显的话,惊得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后来霍光设法在宣帝面前为淳于衍转圜,淳于衍才没有被深究。
许后死了,宣帝哀伤不已,上许后谥号为恭哀皇后。五年后,立许后的儿子为皇太子,封许后的父亲许广汉为平恩侯,位特进的官位。又过了四年,又封许广汉的两个弟弟,许舜为博望侯,许延寿为乐成侯。宣帝以许延寿为大司马车骑将军,辅政。许广汉死后无子,元帝即位,又封许延寿的一个儿子许嘉为平恩侯,继嗣许广汉之后,许嘉也做到大司马车骑将军的大官。
霍显指使淳于衍毒杀许皇后,去除了眼中的障碍,一边为小女儿成君置办嫁时衣被,整治入宫用的器具,一边劝霍光将女儿献入宫去,到了此时,霍光也只得遵从夫人的懿旨,指使别的大臣出头,劝宣帝纳霍成君为皇后。霍光权倾当朝,威震天下,宣帝非常忌惮他。宣帝登基时到高庙(刘邦庙)拜谒,霍光跟从护驾(骖乘),宣帝觉得犹如芒刺在背,浑身不自在。后来车骑将军张安世代替霍光骖乘,宣帝就觉得神安气定,自在从容。以前就有人献议立霍光女儿为皇后,宣帝以不忘糟糠为托词,现在许皇后已死,宣帝再也没有别的借口了,何况他也怕惹急了霍光,再闹出个废立之事自己可就亏大了,所以他只好答应了大臣的上奏,下诏立霍成君为皇后,霍显的目的终于达到了。势焰冲天的霍家再一次锦上添花。
许皇后由于起自民间,当皇后的时间也不长,所以从官车到服饰非常节俭,五天一次到长乐宫朝见上官太皇太后,上官太皇太后虽然年轻,但于宣帝是祖母辈,宣帝继嗣的是昭帝之后,所以许皇后对上官太皇太后礼仪周到,毕恭毕敬,恪尽为人媳妇的孝道。霍后继位,也效仿许后的做法。而上官太皇太后是霍后姐姐的女儿,以娘家论霍后是上官后的姨母,所以霍后就不如许后那样恪尽孝道,只是表面上做做样子而已。霍后出身名门望族,自幼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眼界高,銮驾侍从排场很大,出手也大方,赏赐官属动不动以千万计,超许后远了去了。可能霍后也有可爱之处,宣帝也宠她,霍后得以专房,他人不得靠近。三年后,宿卫武帝三十多年、辅佐昭帝、宣帝二十年的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霍光死了。霍光病重时,宣帝御驾亲自探望,难过的流下眼泪。霍光上书谢恩说:“我愿将我的封地分出三千户,以封我哥哥的孙子奉车都尉霍山为列侯,供奉我哥哥骠骑将军霍去病的祭祀。”宣帝照准,当日拜霍光的儿子霍禹为右将军。霍光死了,宣帝和上官太皇太后亲临吊丧,为霍光办了非常隆重、风光的葬礼。宣帝即位时,霍光就要归政宣帝,宣帝谦让不受,所有的政事还是先报给霍光,然后再上奏宣帝。霍光每次朝见,宣帝虚己敛容,待他非常客气。霍光死,宣帝开始亲理朝政。一年后,宣帝立许后的儿子为太子,追封许后的父亲许广汉为平恩侯。霍显为此事发怒不吃饭,气的吐血,说:“这个孩子是民间时生的,怎么能立为太子?日后皇后要是有了儿子,反而要当王吗!”于是教唆霍后毒死太子。霍后几次召太子赐给饮食,可是太子的保阿(师傅属从之类)们防范的很严,每次都要先品尝后才让太子食用,霍后藏着毒药没有机会下手。霍光当权日久,霍家树大根深,盘踞于朝廷。霍显寡居,不耐寂寞,与霍光生前宠信的监奴冯子都私通淫乱,又私改霍光自造的坟茔制度而大为扩张,广治宅院门第,大肆铺张奢华。霍禹、霍山也大兴土木,修治宅第,走马游玩,霍云(霍山的哥哥)称病不朝,私自与宾客外出打猎,而让家奴去替自己请假,大臣们为之侧目,没人敢指责。霍显与女儿们随便出入上官太后宫中,不分白天黑夜游玩也没有节制。宣帝在民间时就听闻霍氏尊盛日久,兄弟子侄家人多有不法行为。宣帝亲政后,提拔任用自己信得过的人,逐渐疏远霍氏,当时霍山领尚书事,宣帝却令官吏平民上书奏事可不通过尚书,直接奏于宣帝,霍禹为大司马,宣帝却任用御史大夫魏相为丞相,一切政事归丞相处理,负责皇宫警卫的霍光女婿邓广汉、范明友也被以它职调开。眼见得大权旁落,霍氏的地位越来越下降,霍禹、霍云、霍山等惶恐不已。这时民间又传出霍氏毒杀许后的流言,霍显恐急,只得将实情告诉了霍禹等人。霍禹等人闻听大惊失色,遂密谋造反,废宣帝而立霍禹为皇帝,结果密谋泄漏,霍云、霍山、范明友自杀,霍显、霍禹、邓广汉被捕,霍禹被腰斩,霍显及女儿女婿霍氏兄弟子侄等被弃市,受霍氏牵连被诛灭的有几千家。可怜霍去病出生入死、霍光苦心经营几十年,至此毁于一旦。霍氏被灭,当了五年皇后的霍后也被废了打入冷宫,苦熬了十二年后自杀。
霍皇后废后,宣帝可怜太子幼年丧母,又几次差点被霍氏谋害,险遭不测,后宫虽然有几个生了儿子得到爱幸的妃子如华婕妤、张婕妤、卫婕妤等,但宣帝还是决定从后宫中素来为人谨慎而又无子的妃子中选一人为皇后善养太子,选来选去选中了王婕妤。王婕妤的祖先曾跟随高祖有功被赐爵关内侯,自沛县迁至长陵,爵位传到王婕妤的父亲王奉光。王奉光少年时喜欢斗鸡,宣帝在民间时与王奉光相识。王奉光有个女儿,长到十几岁了,每当要出嫁时,要嫁的人却死了,命硬,望门克,结果一直没嫁出去。宣帝即位,宣帝贵为天子,不怕命硬,将王奉光的这个女儿召进宫中,稍后封为婕妤。王婕妤虽然被封为了皇后,任务主要是当太子的继母,抚养太子,并没有因此得到宣帝更多的宠爱。王皇后的父亲王奉光被封为邛成侯。王皇后立十六年后,宣帝驾崩,元帝即位,为皇太后,王太后的哥哥王舜被封为安平侯。元帝死,成帝即位,为太皇太后,弟弟王骏赐爵关内侯。王舜的儿子王章、王章的族弟王咸官都做到左右将军。当时成帝的母亲也姓王,因此后世称太皇太后为邛成太后。邛成太后立四十九年,活到七十多岁,永始元年死,死后与宣帝合葬杜陵。
十一、元帝后王政君
元帝皇后王政君是汉朝皇后中寿命最长的,活到八十四岁,当皇后(太后、太皇太后)时间最长,六十多年,身历朝代最多,元成哀平四世,王氏外戚势力也是汉朝历史上最强盛的,达到五大司马十侯,西汉王朝最终终结在王氏外戚手里。
元帝刘奭为太子时,宠幸爱妾司马良娣,司马良娣病重,不知道她是太留恋生命不甘年轻轻的就死去还是对尔虞我诈的宫廷斗争充满了怨恨,竟别有用心的对太子说:“妾死非天命,乃诸娣妾良人更祝诅杀我。”意思是我不该死,都是因为别的姬妾眼红我受宠,背地里诅咒我才害我短命。太子可怜她,相信她的话。司马良娣死了以后,太子悲痛不已以致染病,天天闷闷不乐,迁怒众娣妾,不再搭理她们。宣帝听说太子恨众娣妾恨得咬牙切齿,想帮太子顺过劲来,于是让皇后(邛成太后)在后宫的家人子中挑几个合适的送给太子,所谓家人子就是采选良家的女子入宫后,没有职号的一般宫女,也就是没被皇帝宠幸过的宫女。皇后一共挑选了五个。太子朝见时,皇后命五个宫女坐在太子身边,让太子挑选,怕太子难为情,悄悄让长御去问太子的意思。太子其实对这五个宫女根本无意,可又不能违逆了皇帝、皇后的好意,只得勉强说:“此中一人可。”意思是谁都行,无所谓。长御以为是那个身着绛色大掖衣(袿衣之类)、坐的离太子最近的那个叫王政君的宫女。于是皇后命令侍中杜辅、掖庭令濁贤将王政君送入太子宫,得太子御幸,王政君有孕在身。以前,太子后宫的娣妾有十几个,御幸久的有七八年,但没有一个怀孕生子,王政君却一经御幸就有了身孕。怀胎十月,生下一个儿子。宣帝喜爱这个嫡皇孙,亲自为他取名刘骜,字太孙,经常带在身边。
王政君的父亲名王禁,是廷尉的属官,叫廷尉史。王禁少学法律,胸有大志,不修细行,好酒色,多娶妻妾,共生了四个女儿八个儿子:长女王君侠,次女王政君,三女王君力,小女王君弟;长子王凤字孝卿,次子王曼字元卿,三子王谭字子元,四子王崇字少子,五子王商字子夏,六子王立字子叔,七子王根字稚卿,八子逢时字季卿。王凤、王崇与王政君是同母所生,他们的母亲是嫡妻,是魏郡李氏的女儿,后来因为嫉妒离开王家,改嫁河内苟宾为妻。当初李氏怀王政君时,梦见月亮入她的怀中。王政君长大,婉顺得妇人道。曾经许嫁别人家,但未及出嫁许嫁的人却死了。后来东平王聘她为姬妾,没等她入王府,东平王又死了。王禁感到很奇怪,找人为王政君相面,结论是:“当大贵,不可言。”王禁听了,信以为真,于是教王政君读书写字,学鼓学琴。十八岁时献入皇宫,为家人子。自此得幸于太子。
三年后,宣帝死了,太子刘奭即位,这就是汉元帝。立太孙刘骜为太子,太子的母亲王政君封为婕妤,封王政君的父亲王禁为阳平侯。三天后,婕妤王政君被立为皇后,王禁位特进,王禁的弟弟王弘官至长乐宫卫尉。王禁死后,长子王凤承袭侯爵,为卫尉、侍中。王元后能得幸于元帝,纯属机缘巧合,自从生了儿子后,元帝再很少召幸她。而太子刘骜长大后好酒贪杯,喜欢游宴,元帝很不高兴。这时的元帝已经早就从丧失司马良娣的悲痛中解脱出来了,开始尽情享受皇帝该享受的人间艳福了,宠幸的妃子就有傅昭仪、冯昭仪,元帝之前,皇后以下妃嫔名号最高的是婕妤,元帝为了显示对心爱的妃子的尊宠,特立昭仪的名号,位在婕妤之上。傅昭仪生了定陶共王刘康,冯昭仪生了中山孝王刘兴。定陶共王刘康从小就受到元帝的喜爱,长大后多才多艺,习知音乐,元帝视之为奇才,更加喜爱他,坐则在身边,行则与元帝同车,加上傅昭仪最为受宠,元帝几次想废掉太子刘骜立定陶共王刘康为太子。王凤、王元后、太子刘骜等非常忧惧,生怕位子不保,一损俱损。幸亏侍中史丹极力维护太子。前文说过,史丹也是外戚,他的祖父史恭是宣帝的祖母史良娣的哥哥。史恭因为护养宣帝有功,他的三个儿子史高、史曾、史玄都被宣帝封为列侯。史高侍中贵幸,在揭发平定大司马霍禹谋反的事件中立有大功,进封乐陵侯。宣帝病重,拜史高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总揽朝政。宣帝死,元帝即位,史高辅政五年,告老还乡。元帝为太子时,史丹就因父亲史高的原故任中庶子,侍从元帝十几年。元帝即位,史丹为驸马都尉、侍中,元帝出行,史丹常跟从护驾,很得元帝的信任。元帝因为史丹是自己的旧臣,又是父亲宣帝的外家,非常亲信他,诏令他保护太子刘骜家。傅昭仪母子得宠,太子刘骜有酒色过失,王元后又无宠,元帝萌生废立之意,这一切史丹都看在眼里。元帝染病,懒得亲理朝政,以音乐自娱。一次,元帝命人将鼙鼓(音皮鼓,古代军队中用的小鼓)放在殿下,自己凭栏往下投掷铜丸击鼓,铜丸一颗接一颗落到鼓上,发出庄严、有节奏的响声。后宫妃嫔及左右习知音乐的人谁也做不到,而定陶共王刘康能做到,元帝称赞他有才。史丹在旁,见状进言道:“所谓有才的人,敏而好学,温故知新,皇太子是这样的人。若取人的器能在丝竹鼓鼙之间(若取人的才能以丝竹鼓鼙为能),我们现时的陈惠、李微水平最高,即使高过匡衡(当时的丞相),也就是相国之才啊。”元帝听出了史丹的言外之意,嘿然一笑了之。中山哀王刘竟死了,这个刘竟是宣帝最小的儿子,元帝的小弟弟,与太子刘骜从小一起长大。太子刘骜前去吊唁。元帝看见太子,痛悼哀王,悲不能自已。而太子竟然不悲痛。元帝恼恨道:“哪有为人不慈不仁而可以奉祀宗庙为民父母的!”元帝以此责备史丹,史丹免冠谢罪道:“是为臣见陛下哀痛中山王悲伤不已,太子进见时,我嘱咐太子不要痛哭流涕,免得陛下悲伤过度有损龙体。罪不在太子在我,我有罪当死。”元帝这才不再怪罪太子。元帝病重时,傅昭仪及定陶共王常在身边侍候,而王元后、太子却很难见到元帝的面。元帝的病渐重,意下仍想废立,几次问尚书景帝时立胶东王的故事。王凤为卫尉侍中,听到这些风言风语,与王元后、太子忧惧交加,不知道该怎么办。史丹因为是亲密大臣得以在元帝身边侍候病情。趁元帝独卧在床身边无人时,史丹直接进去跪在床边流着泪说道:“皇太子以嫡长立,已经十几年了,太子的名号天下的百姓都知道,百姓们都知道自己是太子的臣民。现在定陶王受到爱幸,道路上流言纷纷,以为太子之位不稳,国家生变。如果真是这样,公卿以下所有的臣子必然以死相争,绝不奉诏。我愿意先被陛下赐死以示群臣!”元帝素来仁弱,不忍看见史丹痛哭流涕,又听史丹言辞恳切,受到感动,叹着气说:“我的病越来越重,而太子、两王年少,我牵挂留恋,放心不下。然而没有废立的议论。况且皇后为人谨慎,先帝又爱太子,我怎能违逆了先帝之意呢!你的话又是从何说起啊?”史丹见机告退,顿首谢罪:“愚臣妄闻(我瞎听说的),罪当死!”元帝安抚史丹,对他说:“我的病恐怕好不了啦,你好好辅导太子,不要违逆了我的意旨!”史丹唏嘘着领旨退出。自此太子刘骜的地位才牢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