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英雄蒙多能买吗:写人作文如何传神三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7:39:43

关于写人作文,怎么写才能寄人传神...入木三分.....????

 

[思路分析]
请参考
[解题过程]
 
高尔基说过文学是人学。文学作品要塑造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人物形象。一个作品好不好,重要的是看它是否成功地塑造了典型形象。古今中外的成功作品,无不成功地创造了艺术典型。例如:林黛玉、阿Q、马格丽特、加西莫多、阿巴贡、严监生、葛朗台、堂·吉诃德等等。 

   这里试以小说为例,探讨怎样描写人物。小说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它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以反映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不可缺少的三个要素。小说的基本特点是:一、多方面细致地刻划人物。二、完整复杂的故事情节。三、具体生动的环境描写。小说的成败,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物形象塑造得成功与否。因此,小说作者都调动了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段以图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
   这里以小说为主,谈谈怎样进行人物描写。
   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表现方法。作者对他所表现的社会生活,人物的精神世界,人物的生活环境,人物之间所发生的矛盾纠葛,乃至作者本人对事件、人物、人生、生活、世界的看法等等,都必须运用描写的手段,才能使生活转化为艺术。如果描写生动、准确、具体、鲜明,那么作家用语言描绘的艺术形象,就会在读者心目中唤起可感知的、富有生命力的艺术感受。因此,可以说,描写是生活到艺术的必须的桥梁。描写的种类很多,这里重点谈谈人物描写。
   描写人物一般有如下一些方法:
   一、人物的概括介绍
   这就是作者站在第三人称的地位,对人物的经历、性格、习惯以及他对别人的关系,做一个扼要的、概括的说明和分析。
   这种概括描写的好处,是把有关人物的大小事件集中起来,撮要地描叙,给读者一个总的印象;同时,更由于这种描写是比较扼要的,所以故事展开的速度比较快。
   这介绍,有的放在文章开头,有的放在新人物快要露面或刚刚露面的当儿。
   《小二黑结婚》一开头就介绍了刘家峧的两个神仙:
   刘家峧有两个神仙,邻近各村无人不晓:一个是前庄上的二诸葛,一个是后庄的三仙姑。二诸葛原来叫刘修德,当年做过生意,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三仙姑是后庄于福的老婆,每月初一、十五都要顶着红布摇摇摆摆装扮天神。
   接着介绍了二诸葛的不宜栽种,三仙姑的米烂了,使这两个滑稽人物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三国演义》写皇甫嵩、朱隽打败黄巾军那一段是这样写的:
   杀到天明,张梁张宝引败残军士,夺路而走,忽见一彪军马,尽打红旗,当头来到,截住去路。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
   接着是这样介绍的:
   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操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嵩责操。操忽心生一计:见叔父来,诈倒于地,作中风之状,叔父惊告嵩。嵩急视之,操故无恙。嵩曰:叔言汝中风,今已愈乎?操曰: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信其言。后叔父但言操过,嵩并不听。因此,操得恣意放荡。
   作者通过曹操假装中风欺骗叔父,后又花言巧语欺骗父亲一事的具体描写,概括介绍了曹操奸诈的性格。
   这种概括描写,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只要行为、事件选择得准确、典型,就能够把人物的思想性格突现出来。
   二、从人物的眼睛里介绍人物
   这是让作品里的人物来介绍另一人物的手法。
   例如《三国演义》三十七回,当徐庶被曹操用计骗到许昌后,刘备感到说不出的焦急,司马徽劝他不必不徐庶烦心,并且说起诸葛亮的才能时,有这样一段描写:
   徽笑曰:元直(徐庶的号)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玄德曰:元直临行,荐南阳诸葛亮,其人若何?徽曰: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颖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为密友。此四人务于精纯,惟孔明独观其大略。尝抱膝长吟,而指四人曰:公等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众问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每常自比管仲、乐毅,其才不可量也。玄德曰:何颖川之多贤乎?徽曰:昔有殷馗善观天文,尝谓群星聚于颖兮,其地必多贤士。’”时云长在侧曰:某闻管仲、乐毅乃春秋战国名人,功盖寰宇。孔明自比此二人,毋乃太过?徽笑曰:以吾观之,不当比此二人,我欲另以二人比之。云长问:那二人?徽曰:可比兴国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众皆愕然。
   这里,作者并没有直接出面赞扬诸葛亮,而是从当时一个名士司马徽的嘴里极力赞扬了诸葛亮的才能,读者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受到那些评价的影响,对被评论的人物也有了同样的认识。
   又如《红楼梦》中写了各种人对宝玉的评价(如兴儿、尤三姐),不仅可以从多方面表现宝玉,反映出他和周围的各种各样的人的复杂关系,而且还可以通过某一个人的话语反映出评论人自己的性格、身世和处境(兴儿、尤三姐)。
   三、从肖像上去描写人物
   小说刻划人物,绝大多数都有肖像描写,尽管描写的方法各不相同——有的浓浓地写,有的淡淡地写;有的写得比较长,有的只是寥寥几笔;有的从正面写,有的从侧面写;有的单独地描写,也有的对比地描写。但是不管采用什么手法,目的都在于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成功的肖像描写一定是重点突出那种最最能透露出人物主要性格的方面,充分地表现人物的主要精神的。它使读者读了,不仅忘记不了这种肖像,同时也忘记不了肖像所透露的人物性格。
   《死魂灵》描写泼留希金,这样写道:
   从他的脸上,看不出一点特色来。和普通瘦削的老头子,是不大有什么两样的,不过下巴凸出些,并且常常掩着手帕,免得被唾沫所沾湿。那小小的眼睛还没有呆滞,在浓眉底下转来转去,恰如两匹小老鼠,把它的尖嘴钻出暗洞来,立起耳朵,动着胡须,看看是否藏着猫儿或顽皮孩子,猜疑地嗅着空气,那衣服可更加有意思。要知道他的睡衣究竟是什么底子,只好白费力;袖子和领头都非常龌龊,发着光,好像做长靴的郁赫皮;背后并非拖着两片的衣裙,倒是有四片,上面还露着一些棉花团。颈子上也围着一种莫明其妙的东西,是旧袜子,是腰带,还是绷带呢,不能断定。但决不是围巾。一句话,如果在那里的教堂前面,乞乞科夫遇见了这么模样的他,他一定会布施他两戈贝克。
   泼留希金是一个极度贪婪和吝啬的农奴主,他家财万贯,但却时时瞪着一双尖利的老鼠眼四处窥探,寻找钱财和物品,就连掉在地上的一块硬币也不放过(就像杨二嫂所说的愈是有钱愈是一毫不放松,愈是一毫不放松便愈是有钱),他高级衣服满箱,但却用捡来的破烂衣服把自己装扮成男不男女不女的乞丐相。作者通过他的外貌和衣着的夸张的描绘,突出了他的贪婪和吝啬的性格。
   描写人物的肖像以描写人物的眼睛最为重要,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最富于表情,最能传达一个人内心的秘密。上面的引文也注意了对眼睛的描写。鲁迅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这确是经验之谈。
   但是也并非一定得描写眼睛的。茨威格在《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中着意刻划了赌徒们的手:绿呢台面四周许许多多的手,都在闪闪发亮,都在跃跃欲伸,都在伺机思动。所有这些手各在一个袖筒口窥探着,都像是一跃即出的猛兽,形状不一,颜色各异,有的光溜溜,有的拴着指环和泠泠作声的手镯,有的多毛如野兽,有的湿腻盘曲如鳗鱼,却都同样紧张战栗,极度急迫不耐。……根据这些手,只消观察它们等待、攫取和踌躇的样式,就可教人识透一切;贪婪者的手抓搔不已,挥霍者的手肌肉松弛,老谋深算的人两手安静,思前虑后的人关节跳弹;百般性格都在抓钱的手式里表露无遗……” 
   那些手五光十色,千差万别。赌徒们那等待揭晓的紧张心情,赌输之后的颓唐失望的情绪,从手的动作和姿态中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
   例如巴金写的《家》中有一段描写钱梅芬的,就主要描写她额上的皱纹。朱自清的《背影》(当然它不是小说)则主要描写父亲的背影。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是通过儿子看着父亲的背影揭示出来的。文中,作者十分细腻地描写上了年纪、又是胖子的父亲,如何艰难地穿过铁路,爬上那边月台去买橘子时的一系列细节,又写了儿子看到背影时的内心感受,使父子之情跃然纸上(可联系《晨曲》、《维纳斯》等画),这些描写与对眼睛的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说,上面讲的描写是静的肖像,好像一幅画。那么也有的描写则是动的肖像,好像一部电影。例如鲁迅在《祝福》中对祥林嫂的几次描写:
   (祥林嫂第一次死了丈夫,来到鲁镇。)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
   (祥林嫂第二次死了丈夫,再到鲁镇。)
   她仍然头上扎上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祥林嫂被赶出鲁镇,论为乞丐后。)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消瘦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柱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杆,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一个乞丐了。
   小说通过对祥林嫂肖像的一系列变化的描写,揭示了祥林嫂处境的改变和性格的变化,一个善良无辜的、在封建社会魔掌下挣扎的女人,心灵的重压和创伤就是这样一天一天地深化,她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被黑暗社会吞噬的。
   我们知道,人物和世界上的一切客观事物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发展,而这一切变化不能不表现在人物的肖像上。因此高明的作者不但善于抓住不同人的特点进行肖像描写,而且善于根据人物的发展变化,写出肖像的发展变化。
   四、从行动上描写人物
   人们的所作所为,是其思想性格的直接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物行动的描写,是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正如高尔基所说的:要使艺术作品真有令人信服的教育作用,就必须使主人公们尽可能地多做事,少说话。好的人物描写都是从生活中选取,提炼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征,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行动。以把人物形象塑造得个性鲜明、突出。例如《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段:
   郑屠横行作恶,强骗民女金翠莲;鲁达一怒之下,三拳打死镇关西。这一行动,极其鲜明地表现了鲁达疾恶如仇,专好打抱不平,锄强扶弱的典型性格。作者在对这一行动的具体描写中,又多方面地刻划了鲁达的个性。以经略相公的名义来向郑屠寻衅,这是他的谋略;命郑屠三次切肉,以达到耍弄和激起斗殴的目的。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高妙手段;只是三拳,便意外地打死了郑屠,这既显示出他的力,也反映了他的粗;他怕吃官司,没人送饭,便指着郑尸骂他诈死,借机脱身,这又表现了他粗中有细,机警灵活的一面。
   又如茹志鹃《百合花》中描写新媳妇的一段:
   新媳妇解开通讯员的衣服,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一针一线地缝他衣肩上的破洞。虽然人们告诉他,不用再缝了(因为通讯员已经牺牲了),但她还是低下头,一针一针地缝着。最后,她又将自己新婚的百合花被,给这个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身的小战士盖上。这个细节,生动地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解放军战士的深厚感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五、用语言描写刻划人物
   语言描写是指人物的独白、对话或几个人物谈话的具体描写。古语云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是人物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极易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因此语言描写也是重要的人描写方法。有人说文学艺术就是语言的艺术。请看《红楼梦》描写凤姐出场的那一段: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此所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链,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在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一席话语,几个动作,便将王熙凤的身份、地位,以及她那种势利逢迎、伶牙利齿,泼辣利落,善于适场作戏的性格特点,活龙活现地画了出来。
   请看《水滸传》上王婆说媒的一段:
   王婆又道:娘子,你认的这个官人麽?那妇人道:奴不认的。婆子道:这个大官人是这本县一个财主,知县相公也和他来往,叫做西门庆大官人,万万贯钱财,开着个生药铺在县前。家里钱过北斗,米烂陈仓,赤的是金,白的是银;圆得是珠,光的是宝。也有犀牛头上角,亦有大象口中牙。……”
   极言西门庆家富有,诱骗潘金莲嫁给西门庆。
   又如《水浒传》中描写众好汉议立梁山主一段。
   同是拥立宋江为梁山之主,不赞成宋江的谦让,但几个人所说的话却大不相同。吴用、武松均从大局出发,以理服人。但吴用言词委婉,武松则显露。李逵和鲁智深都对宋江的谦让表示强烈不满,但李逵言词粗鲁,鲁智深则比较注意分寸。刘唐虽未能申之以理,但也不似李逵,鲁智深的火暴,言词颇含怨意。
   作者善于根据人物的出身、教养、经历和性格等的不同,注意从词语、语气等的相异去描写人物的对话,因而鲜明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如同鲁迅所说:是能使读者由说话人看出人来的。(又如《水浒传》中王婆的话。)
   《变色龙》中论狗的一段话,则更精彩。
   这里,作者通过人物对话中变化无常的腔调,活现了人物趋炎附势,谄上压下的丑恶嘴脸,以及善变的性格特征,使沙皇警察的典型形象跃然纸上。
   《荷花淀》中描写水生嫂的语言,及几个妇女的语言。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不了一件衣裳。(借故托辞)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言直情真)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谨慎稳重)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心情急切)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委婉恢谐)
   于是这几个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
   这一段话,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把几个妇女想去看丈夫,而又不愿直说的心态巧妙地表现了出来。
   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就亲身或者派人到他们家乡或者灾荒区域,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还用说?住的是洋式的公司的房子,吃的是鱼肉荤腥。一个月休息两天,我们带到马路上去玩耍。嘿,几十层高的房子,两层楼的汽车,各种各样好看好用的外国东西……老乡!人生一世,你也得去风识一下啊!——做满三年,以后赚的钱就归你啦!我们是同乡,有交情。——交给我带去,有什么三差两错,我还能回家乡吗?
   这样说着,咬着草根树皮的女孩子可不必说,就是她们的父母,也会怨恨自己没有跟去享福的福分了。于是,在预备好了的包身契上画上一个十字,包身费一般是大洋二十元,期限三年,三年之内,由带工的供给食宿,介绍工作,赚钱归带工的收用,生死疾病一听天命,先付包洋十元,人银两交,恐后无凭,立此包身契据是实。
   (夏衍《包身工》)
   请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一段描写:
   正吃时,只听得外面必必要剥剥地爆响。林冲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地烧着。当时林冲便拿了花枪,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林冲就伏门边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响,直奔庙里来;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再也推不开。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道①:这条计好么?一个应道②: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一个道③: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又一个道④: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又一个道⑤: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哪里去!那一个道⑥: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又听得一个道⑦: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⑧:我们回城里去罢。一个道⑨:再看一看,拾得他两快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
   ①⑤⑦差拨  ②④⑨陆谦  ③⑥⑧富安。由人物的语言可以看出人来。
   六、从心理活动上去描写人物
   描写人物曲折微妙的心理,有助于细致入微地刻划人物丰富复杂的性格,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譬如:人物的心理独白,梦境,幻觉,人对各种景物的主观感受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人物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阿Q正传》是这样描写阿Q临刑前夕的心理活动的:
   Q正羞愧自己画得不圆,那人却不计较,早已掣了纸笔去,许多人又将他第二次抓进栅栏门。
   他第二次进了栅栏,倒也并不十分懊恼。他以为人生天地之间,大约本来有时要抓进抓出,有时要在纸上画圆圈的,惟有圈而不圆,却是他行状上的一个污点。但不多时也就释然了,他想:孙子才画得很圆的圆圈呢,于是他睡着了。
   这是一段很深刻的心理描写,阿Q在死刑罪状上画了圆圈,眼看就要被砍头,但他仍旧不觉悟,不愤怒,不抗争,倒在想自己的圆圈画得不圆,有失面子,是行状上的污点。但后来连这一点的不痛快的感情也消失了,因为他又想到孙子才画得很圆,他自己倒像一个爷爷了,他又在幻想中取得了精神胜利。这段心理描写,可以说入木三分,突出地表现了阿Q麻木不仁和愚昧无知的精神状态。
   《红楼梦》中有一段描写黛玉的心境:
   黛玉听取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的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的知己,既你我为知己,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呢?既有金玉之论,也该你我有之,又何必来一宝钗呢?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我虽为你的知己,但恐不能久持;你纵为我的知己,奈我薄命乎何!——想到此刻,不禁泪又下来。
   通过对同一件事的喜、惊、悲、叹等心理描写,既表现了黛玉对宝玉的深沉的爱,又反映了她对未来的深刻的焦虑,惟妙惟肖地刻划了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
   七、通过对人物情绪的描绘刻划人物
   描写人物的情绪,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之一,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各样的情绪,是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由于人们的出身、教养、地位、经历和个性的不同,他们的哭笑怒骂也就显得千差万别。
   《红楼梦》中有一段描写刘姥姥逗笑。
   贾母这边说声,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刘姥姥来到大观园参加一次家宴,在吃饭时她故意逗乐,引起众人的大笑,作者通过对的描写,就展现了各种不同人物的鲜明个性。这里提名到发笑的人物,共有八人,他们都笑得非常厉害,但是笑态都各不相同。作者在这里首先提到的是湘云,当她一经意会到刘姥姥说话的含义,便支持不住,把含在嘴里来不及咽下的一口茶都喷出来,这一笑态就突现了这个聪明过人而有豪爽不羁具有非凡风格的姑娘的性格特征;林黛玉的笑法则与湘云不同,她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这就活画了她那弱不禁风的体态;同样也是笑得肚子疼,探春和惜春与林黛玉也有区别。探春笑得前仰后合地把茶碗合在迎春身上,而年幼的惜春既然有奶妈在旁,当她笑得实在吃不消的时候,自然要找奶妈帮忙。至于宝玉,作者没有直接写他的笑,而是写他到贾母怀里,在这里,一个字,把这个怡红公子笑不可止,以及就此在贾母面前顽皮撒娇的神态十分形象地描绘了出来。而贾母笑得搂着叫心肝,这一动作和语言又是多么恰切地画出了这个贾府的老祖宗这时欢笑的心情,和她对宝玉的溺爱。王夫人的笑写得也十分出色,作者写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更是传神之笔。这不仅写出了她在此时的神情动作,而且还表现了她的复杂的心理状态。她知道刘姥姥如此逗笑,正是由凤姐促使的,但这既然能够博得婆婆的欢笑,又无伤大雅,也就不必追究;何况刘姥姥的话也确实可笑,于是她便只能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
   以上是座上人们的笑,至于那些上不了台面的下等人,作者写他们的笑又与主子不同。他们何尝不想纵情大笑,然而在主子面前是不允许过分的,于是他们便有的躲出去蹲着笑,有的忍着笑躲出去以示奴隶与主子的区别;而蹲着笑说明笑得厉害直不起腰来。曹雪芹在这短短的一段文字里,写了这么多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这是共性,而各人的笑态又有所不同。作者正是通过对每个人的不同笑态的细腻刻划,把每个人的不同个性鲜明地区别开来。可见就是这个,也大有名堂。
   又如《三国演义》中描写曹操赤壁之战后的三笑一哭,充分表现了曹操的奸诈的性格。
   还如《儒林外史》中描写周进的哭,范进的笑,都很有特色。
   八、通过细节描写刻划人物
   细节是文学作品中描写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基本的单位。社会环境和人物的完整描写是一系列细节描写组成的。细节描写的特点是对描写对象作细腻逼真、具体生动的描写。文学作品有了细节描写,才能做到按照生活本来的面貌反映生活,使文章具有形象性的特征而区别于其他反映生活的文章。有人说,没有细节,就没有文学。恩格斯把细节的真实列为现实主义文学的两个基本条件之一,由此可见细节描写是何等重要。
   例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这样描写严监生的: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出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这里通过细节描写,把严监生吝啬鬼的形象描绘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你也一定有这样的经历:一个题目拿到手,却总是动笔艰难,可一旦开了头,尤其是有了一个佳巧的开头后,写起文章来往往洋洋洒洒,文思泉涌,一气呵成。

如果是起笔不俗、新颖生动的开头,就会使阅读者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好感;反之,如果是空泛模糊、与内容脱节的开头,就会让阅读者感到厌烦乏味,甚至在头脑中先入为主地认定所读作文的作者作文能力差,作文质量不高。作文开头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如何使自己的作文得到任课教师和阅卷教师的首肯呢?一个好的开头至为重要!下面,就开门见山写景烘托两种常见的开头向同学们作一些说明,供你参考,希望对你作文水平的提高有所助益。

一、开门见山

开门见山是一种应用得很普遍的开头方法。它之所以被广泛使用,就因为这一开头就直入本题。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时间弥足珍贵,看文章的人都希望尽快地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倘若在开头处拐弯抹角、枝枝蔓蔓,一味地在题外转悠,那么,即使内容再好,也难以激起读者阅读下去的兴趣。对我们考场作文来说,阅卷教师承担着繁重的阅卷任务,一个开门见山直入文题的、不蔓不枝的开头一定可以博取阅卷老师的好感,使阅卷人对你的开头对你的作文留下极佳的印象,从而有助于你在考试中获得理想的成绩。

开门见山式的开头,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极常见,可谓俯首可拾,如:

1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景。(朱自清《背影》)

开篇点题,为下文写寄寓深挚父爱的背影设伏。

2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茅盾《白杨礼赞》)

开篇第一句明确了赞颂的对象——白杨树,定准了全文的情感基调——赞颂。

3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高尔基《海燕》)

开头首先交代了海燕勇敢高飞的战斗环境,接着从(黑色)、(闪电)、(高傲)三个方面,显现了海燕迅猛高飞的战斗英姿。

开门见山式开头获得成功的作文为数众多。如:

1
、看到这个题目,我内心深处不禁响起了一阵掌声,这掌声表达了女儿对妈妈的赞许和钦佩之情。

要是两年前,我可要为妈妈喝倒彩了。 (《作文》杂志,1999年第十期)

这是1999文心杯全国中学师生作文大赛初中组一等奖获得者蒋靖菲同学的《掌声响起》的开头部分。这个开头开门见山,同时欲扬先抑,又为下文设伏并构成悬念。

2
、我的家乡四面环山,到处芦苇丛生。秋天一到,芦苇花争相开放,把家乡掩映在一片花海里,很是好看。(同上 二等奖 郭慧芳《家乡的芦苇花》)

3
、我九岁那年的春天,父亲买回一头黑水牛。他说:咱家田多,农忙季节,没头牛不行。待这牛长大了,就用它来耕地。(同上 二等奖 任美娟《与牛结缘》)

4
、忘不了她那张给我鼓励的笑脸,忘不了她激发我上进的朴实的话语,忘不了她曾给我生命中带来的一片绿色。忘不了她,我至亲的爱友。(《忘不了她》)

二、写景烘托

画家画月,如果孤零零地画出个月亮,就会显得格外单调,甚至会神采匮乏。如果在月亮周围勾上几缕云彩,以云托月,情况就会大不一样,那个月亮就会格外有神,这种技法,就是烘托。作文也需要这种技法。

作为一名初中生,考试大多为写人叙事类作文,一个好的写景烘托式的开头,有利于为人物的摹刻和事情的叙述设置入情的域境和氛围。作为一种实用易解的行文技法,在初中语文课文中也有许多可资典范的例子。如:

1
、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换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彭荆风《驿路梨花》)

这是小说驿路梨花的开头。以对山的描写为情节的展开铺垫。如此大山,暮色又迫临,对行进在路途中的人,夜间的住宿确乎是一个必须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他们的心情该是多么焦急啊!由此可见,对小茅屋的主人的猜度与赞美等一系列的情节张本铺垫,是为写景烘托式开头。

2
、时间是晚上八点。太阳虽然早已下落,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哪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树叶也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君健《看戏》)

烘托人们等待开戏彰的宁静气氛。不仅如此,而且与后文梅兰芳表演之时山呼海啸的场景对比,表现艺术穿透性的感染力,反衬梅兰芳高超的表演技艺。

3
、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山之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高风《金黄的大斗笠》)

同样,同学们因写景烘托式开头成功的文章也为数不少,如:

1
、公元一九九九年二月二十八日,天空下起暴雨。地上透亮的水泡,圆了又破,破了又圆,一张一合地哭诉着一位世纪老人的溘然长逝。水泡千百次地重复着一个永远的名字:冰心 (樊瑞《百年冰心》见《作文》1999年第十期)

2
、我的头发湿了,浑身沾满了泥浆。清明节特有的雨丝欲断不续,从遥远的天际无声地飘落在荒凉的山野上。我踩着泥泞艰难地走着,寻找着,任凭雨水洒在头上、脸上、身上…… (胡波 《又逢清明节》 见李晓明 毛剑冰编金榜作文系列丛书《写人散文》)

3
326日晚18:55时,天边最后一抹晚霞尚未褪尽,周末的钢城还沉浸在一片热闹欢快的氛围中。十里钢城,电车、巴士、的士穿梭不已,自行车的铃铛声,汽车的嗽叭声,小摊贩的叫卖声,时起时伏。大大小小的百货店、食品店、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有谁能料想到,这将是一个血色黄昏。 (江俐《血色黄昏——“3·26”车祸纪实》 见王竞前 宋怡明编金榜作文系列丛书《记事散文》)

……

当然,好的作文开头技法决非仅此二种,但如果同学们熟练掌握并能结合文题恰当选用一种开头技法,一定会对同学们作文质量和成绩的提高裨益良多。

古人称文章里佳妙开头为凤头,相信同学们能够写出一些让人视为凤头的开头。写人作文训练指导

——以“我”为话题

(第八周  第40课时)

一、指导训练:

刻画人物的方法

1.绘形传神法:通过对“我”的容貌、神态、身材、服饰、声音乃至举手投足等外在形态的描写,来揭示我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

2.行动表现法:通过对“我”的行动描写来表现“我”的思想性格。

3.内心独白法:通过“我”的自言自语来刻画“我”的形象,展示“我”的性格和内心世界。

4.以物托人法::通过描写与“我”有关的物来烘托“我”的个性和思想品格。

5.侧面烘托法:通过旁人对“我”的观察、议论和评价来展示“我”的方方面面。

6.定点特写法:通过对“我”的某一突出“点”进行特写式描写,来表现我的精神风貌。

                                                                题目1:我的另一片天地   

提示:同学们除了日常功课的学习之外,还有各式各样的天地,请把你的另一片天地展示给大家。要求:写成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这道题的命题意图是:要求借我的另一片天地展现“我”的兴趣爱好、生活情趣及人生追求。写好这篇作文,首先要明确“我”在另一片天地中的活动与“我”成长的关系,并据此写出从事这项活动的意义。 [中考名题之二]

题目2:我的快乐与烦恼          

要求:1.写记叙文适当穿插抒情和议论

    2.注意运用过渡句或过渡段

可以采用“化大为小、化宽泛为具体”的方法写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快乐与烦恼。如:写我交友的快乐与烦恼。可以先略写交友的快乐再详写烦恼,突出交友要慎重;也可以先略写烦恼再详写快乐,突出交友对我成长的意义。

题目3          的我    

要求:①请把题目补充完整。例如:诚实的我,幸福的我,成长中的我,渴望理解的我......                            

指导:

这是一道要求介绍自我的半命题式作文题,写好这篇文章首先要根据自我的特点填好题目,填题要简练而又新颖,力求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好吹牛的“我”,爱出风头的“我”。其次要精心构思,刻画好自我形象。如:可以采用几个片断展现“我”的个性;也可以选取一则典型事例通过描写来表现“我”的特点;可以通过自我对话来剖析“我”的缺陷;也可以借别人的嘴表现“我”的优点;可以借一条线索在连续的叙事中展示“我”的风采;也可以用戏剧或电视剧的形式展现“我”的形象……

依据下面的一段文字,以“我很重要”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著名作家毕淑敏曾在一篇文章里说道:中国人一向忽视自己的重要性。可是,对于父母,我是他们的惟一;对于亲密无间的朋友,我的友谊是他们珍藏的财富;在生活和工作中,我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所以,我很重要!我们应该有勇气大声宣布:我很重要!

   这是一道要求阐述自我价值的话题作文,写好这篇作文,首先要善于寻找体现自己的长处、价值的材料。如:可以从“我”与父母关系、“我”在朋友、伙伴中的地位,“我”在班级中的发挥的作用等方面来寻找材料。其次,要精心构思,突出中心。如:可以在一件具体事中写“我”发挥的作用来说明“我很重要”,也可以写“我”不在时家人、学校等各方面的种种不适反应来说明“我很重要”,还可以从发现自己价值对成功的意义这一角度说明“我很重要”不能自吹自擂,让人生厌,要巧妙地突出“我很重要”。

题目4:我喜欢读书

要求: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做这道题,首先应审清题目中各词的关系。从文题看,“我”是文中的主人公,“读书”是记述的主要内容,“喜欢”是必须突出的中心。因此,写时要详细描写“我”爱读书的种种表现。其次,要创新构思,将《我喜欢读书》写出新意。如:可以记叙“我”与书的故事,也可以描写“我”一天中的读书经历来表达“我”对读书的喜爱。再次,语言的表达,要突出“我”对读书的喜爱。

例文1、                我喜欢读书

 如果有人问我:天下万物,你最喜欢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我喜欢读书。是的,我喜欢读书,因为读书在我的心目中是一种幸福、一种享受。   

我喜欢读书。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培根如是说。其怡情也,最见于当一个人独处幽居,读名著时为书中精彩的描写拍案叫绝之时。其博采也,最见于与同学争论问题时不时地旁征博引,大有“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之势。把同伴说得服服贴贴之时,心中便升起一种幸福感:读书真好。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事判事之时。书中学到的公理、定律等知识在这里都大放光彩,两点论、两分法、一分为二等哲理在这里都大显神通。   

我喜欢读书。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知者。”只有感到读书的乐趣,才能乐于勤奋学习。一本好书犹如一位相知的朋友,只要一打开书,我就会完全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之中。这时,世界就向我款款走来,我一睹再睹了孔圣人的睿智渊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领略了林肯的善良和伟大、莎士比亚的泉涌文思、鲁迅的笔法、毛泽东的豪情壮志……读书使我蹒跚于大师们洋洋洒洒的文字间,好不惬意,好不快活。我漫步于先哲用心血凝成的结晶中,认真思考,认真汲取,真是高兴。

我喜欢读书。书,魅力无穷,它将历史写就,它能揭示未来。读书丰富了我的生活,也开阔了我的视野。我读书倾向于寻求一种心的指引,寻求生活的一面镜子。面对一本好书,我在不断地剖析自我,洞悉灵魂,一种顿悟的惊喜,一种痴迷的恋情,一种未有的体验,一种说不出的好感觉,尽在其中,美不胜收。

哦!我喜欢读书,它能使我更加充实自己。著名作家肖复兴致语高中生说:“亲爱的中学生朋友们,失去什么都可以,唯独不能失去人生只有一次的青春;赢得什么都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赢得知识。”为此,我要珍惜人生只有一次的青春,抓紧时间读书,读好书来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充实自己。

本文的美主要表现为构思美和语言美。作者没有正面描写“我”喜欢读书的种种表现,而是侧面展示“书在人生修养方面的作用、书的世界的精彩、书对‘我’的生活、心灵的影响”,含蓄委婉地表现了中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构思的新颖。作者用“我喜欢读书”这一中心句贯穿全文,不但有力地突出了中心,而且使主体段落之间有了一种整饬美,从这我们又能看出作者构思的精巧。至于文章的语言,有“情感美、哲理美、整饬美、精炼美”等诸多优点,这就需要我们细心咀嚼了。

题目5:我的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要求突出我的特征。

③不少于600字。

构思点拨 :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写好这道题,首先要注意题目限制,补充好题。如:这道题的要求是突出“我”的特征,就不能填老师、朋友、书等主要写他人、他物的内容。其次,要围绕所填内容突出中心。如:写我的欢乐,就要把欢乐写具体。再次,要通过对“我”的个性特点的描写把“我”的形象凸现出来。

   例文2、

我的自画像

 “天地间走来了大大的我,噢,大大的我……”唉!可别怪我乱改歌词,因为我

胖啊!人胖,还会是“小小的我”么?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胖胖的我当然苦恼啦,于是暗暗下定决心减肥。因而格外关注杂志上诸如“减肥秘诀”之类的文字,先背诵,然后再按照“秘诀”汗流浃背地瞎折腾,可是三天的热度后我就提不起兴趣了。

关于减肥,我还有一段“光荣史”。听说少吃食物可使身材苗条,这使我如获至宝。选了一个“黄道吉日”,我就开始实施伟大的“节食减肥”计划。平时一餐能吃两碗半饭的我,为了使自己变得苗条,强忍着只吃半碗饭,一天下来直饿得头昏脑涨。临睡前,实在熬不过了,冲进厨房里,见着能吃的就往嘴里塞,饥不择食呀!

不过别人都说我胖得“可爱”。每当我听到这句话,心里就暗暗得意,但脸上的表情却是痛苦的。回到家,自然是迫不及待地站在镜子前,看着镜中的我,侧面、正面的自我欣赏个够。瞧,我有着浓浓的眉毛,忽闪忽闪的大眼睛,一头短发甩来甩去。“嗯,挺漂亮,是不错!”我这样评价着自己。看,我的虚荣心就是这么强!

我自小在四面有山的乡村长大,自然也就少不了东山夏天偷梨子、西山春天采花之类好玩的事。我那时很疯、很野,直到现在我也还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长大了,多看了几本书,便迷上了书中那些文静的少女,认为她们很可爱。于是我刻意在言行上模仿她们,想把疯野的自己改造成一个“笑不露齿”的文静少女,所以有事没事就在镜子前研究起来:微笑时嘴唇上弯的程度——只能露出上排牙齿两颗半,这样看起来比较文静。但是,我这个研究成果在应用时,实在难以维持两秒钟。说到得意的地方,我就会笑得东倒西歪,嘴巴张得大大的,发出“哈哈”的怪笑声。唉!我可真是个难以改造的疯丫头!

你甭看我爱笑,就认为我是个快活无比的人。我爱笑,也爱哭。妈妈疼姐姐的时候,我就像受了委屈似的躲在房间里哭。若是看那些比较伤感的文学作品,那眼泪更是如大河决堤。有一回,看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呀!那眼泪就像“三月里的小雨,哗啦啦地下个不停”。

我经常双手托腮想许多事。想多了,难免会有些惆怅和忧郁。每当这时,我就拼命甩甩自己的那头短发,再挤出一个洒脱的微笑。有时心血来潮,还会一个人跑到山上,拾一块小石子,吓飞栖在树上的小鸟,再得意地打几个响指,或找几个鼻尖下流着两条“黄河”的“忘年交”来一阵热闹的“老鹰抓小鸡”。我倒也挺有“阿Q”精神的。本来嘛,世上没有过不去的河,我干吗整天阴着脸?

我一天天长大,兴趣也一天天变化。惟独不变的兴趣是看书。我对书不只是有兴趣,而且“痴迷”。一本书拿在手里,就不管天昏地暗,直看到眼皮子下沉,才肯阖眼,我就这样像被书灌了“迷魂汤”似的。看书的时候,我最希望有瓜子、花生之类的小吃,美其名曰:“眼福、口福一起饱。”

这就是我——一个从来不唱“小小的我”,爱哭爱笑,忧郁来得快去得也快的女孩子。

 [

镜子里的我

 

题记:朋友,当岁月的秋霜染白了这满头乌发之时,你站在镜子前能充满欣慰快乐而毫无愧色吗?

镜子一直和我们男子汉无缘。时光荏苒,我似乎已经把自己的相貌忘却了,有时偶尔隐约想起的,还是几年前小学毕业像上那张稚气的脸。现在这张充满稚气的脸改变了吗?我真无暇顾及。

有一天,我正在桌前温习功课,妈妈叫我:“小彤,来试试这衣服。”那是一套银灰色的西装,还配有一条紫红色的条纹领带。我兴奋起来,整整齐齐地穿戴好。“妈,怎么样?”妈妈没发表评论,只是抿嘴一笑,把我推到镜子面前。

啊?那是我吗?笔挺的西装,洁白的衬衫,紫红的领带,还有一枚仙鹤胸针,多么和谐!我已变成了一身帅劲、风华正茂、充满自信的小伙子了!高高的个子,天然卷曲的头发自然地起伏着,挺直的鼻梁,感情丰富的双目,高傲的嘴角,旁边唇边还长出淡淡的短须。这是我吗?仿佛过了很长时间,我才回过神来,是的,这就是我自己!

我简直不认识我自己了。几年前,我是那么矮小,那么幼稚。尽管我与镜子无缘,但此时,看着镜子中的我,回忆的闸门突然间被打开了。记得妈妈告诉过我,很小的时候,有一次我爬到镜子前,瞪着吃惊的双眼看了半天,然后伸出小手尽力地抓着镜子中的我,结果却什么也没有找到。妈妈把我抱开了,我还痴痴地睁大眼睛看看镜子,看看妈妈……   

上幼儿园了,我开始常常照镜子:妈妈嫌我弄脏了衣服,每天从幼儿园回来,总把我推到镜子前,说:“看看你脏成什么样子啦!”镜子中映出了穿着弄脏了的漂亮衣服,肩上还别着一条花手帕的我。平时的小顽童此刻文静得像个小姑娘。

不久,我离开了给我快乐的幼儿园,结束了没有烦恼的童年,背上书包,跨进小学的门槛,步入了我的少年时代。从这时起,我逐渐与镜子疏远了。可能是由于出现在镜子前面的次数少的缘故,每次留下的印象也就更深些。

少年时代是愉快的。我在小学里跟伙伴们一起上课、学习、游戏,像春天山野的小黄花,开得朝气勃勃,开得无忧无虑。最难忘的是我加入少年队的那一天:我在队旗下宣过誓,一位高年级的同学把一条鲜红的领巾给我戴上。放学后,我一口气跑回家,连书包也没来得及放下,就站到镜子前。镜子中的我个子不高,小平头短短的,高高翘起的嘴角流露着满心的喜悦和自豪。蓦地,我觉得自己肩上少了一块花手帕,胸前多了一条红领巾——我长大了!

上中学了,我带着少年纯真的步履,渐渐走向了成熟。当我取下红领巾,又一次在闪闪发亮的团徽前宣誓时,我深深地感到我不再是一个小孩子,肩上的担子又沉了些。我凝视着镜子中的团徽,眼睛里有稚气,也有沉思。我对着镜子中的我轻轻地说:“年轻人。不,共青团员同志,永远不要忘了团旗下,你的誓言……”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加深了。生活带给了我不少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带给了我许多的欢乐,许多的烦恼……伴随着这些我将走完初中三年之路。

 

是啊,我一天天长大了。今天的我已不是昨天的我了,而明天的我也将和今天的我不同。我凝视着镜中那张青春洋溢的面庞,看到额上似有似无的皱纹,我舒展的双眉不由得微蹙起来:朋友,当岁月的秋霜染白了这满头乌发之时,你站在镜子前能充满欣慰快乐而毫无愧色吗?

望着镜中的我,望着那双自信的眼睛,我点了点头,那是男子汉选择的肯定回答。

用镜子来展现“我的成长”这在写法上是一种创新。可贵的是作者用镜子这个道具不仅巧妙地引出了“我”的童年、少年生活,还借镜子把“我”的今昔对比,引出了我对人生的感悟——要做一名无愧岁月的男子汉这一美的主题。  

 题目6.          里的我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叙述要具体

二、学生写作:

从以上所给六个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进行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