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狸和狼人本子下载:从拿工分到拿工资,从农民到产业工人——农民收入结构见证城乡协调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4:10:55


不再为温饱问题而担忧,不再为生活必需品而犯愁。60年,农村改革与发展,为广袤田野不断增添生机与活力。特别是近年来,我县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农民身份的改变,让农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进一步加速了农村小康进程。目前,全县农村非农劳动力比重已达65%以上,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一)

  近湖镇陈堡村沈祥涛是当年村里最早进城打工的农民。初中毕业后,他就到县城一家鞭炮厂上班。当时还没有完全推行分田到户,村里像她一样的农民不少还在拿着工分,算下来一天只有几毛钱。而在城里工厂一个月能拿到几十块钱。近年来,镇村强势推进招商引资,她就近到一家玩具厂上班,每月工资800多元。“现在,城市和农村差不多,工厂开到家门口,农民月月拿工资。”沈祥涛是最早拿工资的农民,也是拿工资时间最长的农民。
  近年来,我县大力度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不仅活跃了地方经济,也为广大农民搭建了增收平台。全民创业,以工哺农,催生我县一批批农民成为“离土不离乡”的产业工人。特别是近年来,我县积极实施“双轮驱动”战略,推进“一区三园”建设以及重点镇园区建设、特色产业集群培植和高效农业的发展,为广大农民创业、就业和务工增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农民进厂上班成为时尚。

  (二)

  今年59岁的苏红根是蒋营镇梅苏村土生土长的农民,现在在建湖(昆山)现代园艺公司打工,每月工资800元。他家原来有7亩责任地,后来还承包了村里的100亩荒地搞规模种植。昆山园艺公司落户该镇后,土地流转给公司发展苗木花卉规模种植。苏红根被公司聘请进园做工,年工资近1万元,加上土地流转的租金和其他的收入,一年也有四五万元的纯收入。“过去大集体时代,我一天工分还不到1块钱,现在我在园艺公司上班,一天工资是20多块钱,收入翻了20多倍。”苏红根喜滋滋地说。
  近年来,我县采取了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经营权租让等方式,将农业用地集中到农业龙头企业和种植养殖大户手中,实现土地的规模集约化经营。为让土地流转“转”出活力,我县以农业项目专项扶持资金拉动,各层各级领导集中服务推动,培植专业示范大户带动,农业机械化作业促动的“四动”战术,使全县零散或闲置土地迅速以转包、出租、入股、转让、互换等方式流转起来。全县形成返乡精英创业型、科农互助型、企农结合型、股份合作型、大户承包型等多种土地流转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全县涌现出现代园艺、食用菌栽培、观光农业等一批现代农业和高效农业典型,建立了200多个农民直接受益的农村专业合作社,使近万名农民成为农业产业工人。

  (三)

  高作镇先锋巷居委会马长秀去年4月28日正式办理参加新农保手续,按政策补缴了保费。从今年10月份起,年满55周岁的她就可以按时从银行领“退休金”了,一个月能拿到103元钱。马长秀高兴地说:“办理新农保,国家有补助,个人有保障,政府为我们农民办这样的实事好事,我们怎么能不欢迎?以前看到到龄的人拿到‘退休金’还很羡慕,如今我也是一个能退休拿钱的人了!”
  2007年10月25日下午,县委、县政府在颜单镇举行新农保首批养老金领取证发放仪式。刘永成等100名退休农民有幸成为我县新农保制度首批受益者。现在,越来越多像刘永成和马长秀这样的“新农民”,开始像城里退休职工一样按月拿起退休工资。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关注民生,情系农民保障,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县民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建湖县新型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对逐步建立新农保制度等“老有所养”问题作了明确部署。整个活动自2007年试点,2008年全面推行,受到广大农民欢迎。为鼓励农民参保,县财政按缴费基数的20%给予补助。仅今年上半年,用于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就达1.8亿元,其中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占了很大份额。至目前,全县已有6000多名男年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农民拿起了养老金。随着新农保工作的全面推行,我县越来越多的农民将真正实现老有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