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圣婴 百度云:赖国清:4700万农村“活寡妇”呼唤留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07:14:08

赖国清:4700万农村“活寡妇”呼唤留人 [复制链接]

不吐不快

金牌会员

威望
10
金钱
889 共识币
积分
1053
精华
0
主题
83
帖子
124
  • 串个门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1# 发表于 1 小时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cb{margin-right:0}赖国清:4700万农村“活寡妇”呼唤留人

本文标题:农村“战时景象”呼唤适当留人      

“月儿弯弯照新房,十家新房九家荒。新郎打工去城市,留下新娘守新房。新娘新娘在家忙,家里家外挑大梁……”这是河南农妇朱冬梅根据自身经历和农村实景写出的一首民谣,名曰《新娘歌》。她22岁结婚不到一个月,丈夫就外出打工。十多年来,她独自扛着全家的农活和家务,苦不堪言。她的这首民谣,让人心酸,也令人反思造成这一现象的政策缺陷。

“十家新房九家荒”(即十室九空),只有兵荒马乱年代才有的景象啊!据中国农业大学一个课题组的两年调查,像朱冬梅这样的农村“活寡妇”,全国大约有4700万。据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统计,我国三分之二的已婚农民不能与配偶生活在一起,“守活寡”不少于4000万人。近20多年来的中国农村,是一个老人、儿童与“活寡妇”的世界。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都曾出现过这种战时景象。这种战时景象(或称战争状态),在我国广大农村,尤其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多年前已经形成。这种景象形成于正在进行和平建设的中国,是史无前例且世界独一无二的。

一个国家的国土上如果发生大规模顾战争,尤其发生较为持久的地面战争,这个国家的农村就必然出现一种人力萧条的战时景象。许多介绍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苏联卫国战争以及我国当年抗日战争的书籍和文章,都或多或少地描写过农村战时景象:由于青壮年男人都已从军参战,或者征召支前,或者死于战火,因而只有年迈的老人和幼童留守在农村,中青年妇女大多都独守空房;空旷的田野里,畜少人稀,土地荒芜;村庄之内,十室九空,清冷凄凉……

几年前我曾回到湖北家乡,所见所闻,与上述战时景象一般不二。走在路上,行人稀少不说,极难碰到青壮年人。各村各户,基本见不到50岁以下的男人和青年女性。为了摆脱贫困,有些已经年过半百、甚年过花甲的老人,无奈之下还外出打工。在田地里劳作的,是青一色的老者。有的老人在耕田种地的时候,田埂地头还放着一两个幼小的孩子。入夜之后,村庄里一片沉寂,只有偶尔传出的狗叫。原有的河、塘、渠、堰等水利灌溉设施全都毁坏,水土流失造成了大量旱地和稻田的废弃。老家所在的行政村(过去的生产大队)的250余口大水塘,曾是蓄水、养鱼、浇园、保粮的主要命脉,现在竟然全部被淤积垮坝而无人修复。亲戚告诉我,别说修塘补堰了,现在谁家死了人,都很难找人抬出去。

不久前,国际经济研究局研究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杰夫瑞.萨克斯教授一行到中国进行扶贫调研。他们来到宁夏农村,吃惊地发现,这里的农民仍然十分贫穷,村子里也没有文化卫生服务设施。萨克斯教授特别感到震憾的是,在一些农村,出现了只有在战争年代才会发生的情景:村里只有老人、妇女和儿童;由于贫穷落后,一些家庭和外出打工的男人失去了联系。作为联合国秘书长的扶贫顾问,他用电话汇报了自己的惊人发现:中国农村出现了战时状态。的确,中国农村早已惊现战时景象(或叫战时状态、战争状态)。

寒鸦飞数点,污水绕孤村;空村惟见鸟,落日未逢人。其实,不仅仅是本文作者我老汉,也不仅仅是上面那位世界知名经济学家,只要到过我们一些农村并留意观察过的人,肯定都能发现这种不正常的战时景象(或称战争状态)。因为它是和平时期没有战争的战时景象,所以它才最具“中国特色”(这样的中国特色很可悲)!

为什么和平时期会出现战时景象?这种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国特色”现象,决不是缘于中国的农民喜欢外出流浪,更不是起源于所谓的“农村劳力过剩”,而是缘于人类两大灾难(战争与贫穷)中的贫穷。对于农民的贫穷,活生生的现实就摆在那里,我们不必刻意掩饰。只是为了摆脱困境,甚至只是为了求得生存,或者是因为种不起田地,为了改变现状、改变命运,亿万农民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家乡的人告诉我:“不外出打工就没有出路,不外出打工就没有生路”。据估计,我国现有1.3亿农民常年在外打工,由此产生了数千万少年儿童留守家中。在家耕种田地和带养留守儿童的,基本都是爷爷、奶奶等老年人。未婚和已婚的青年女性,很多也在外打工。一些实在离不开、必须留在家里的中青年妇女,要替男人挑起全部家务,要替男人耕种田地,成为人口畸形结构中的“活寡妇”。

农村战时景象的背后,是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据统计,农村留守儿童比例高达65.17%。由于是隔代监护,造成家庭教育中父母之爱的缺位,很多儿童的心理出现危机,有的导致性格冷漠、自卑、孤独和自我封闭,甚至出现道德滑坡和行为失范。留守在家的妇女面临劳动强度高、精神负担重、安全感缺乏等三重压力。留守的老人中,82%以上的老人必须坚持干农活,90%的老人要照看孙辈,89%的老人没有任何积蓄,他们生病后大多无人照料。另外,由于农村缺少青壮年劳力,农民赖以生存和生活的水利、道路、房屋等基础设施经久失修,损毁严重;一些田地无人耕种,或者抛荒,或者土壤退化,必将埋下粮食安全的祸患;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无法推广,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难以普及,落后的经济基础难以改变。这样,农村的落后,会因此继续落后下去;死气沉沉的农村,将会因此继续死气沉沉。

这种战时景象,无疑给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敲响了警钟,不能不引起各级领导者的思考。问题是,领导者能否正视它,执政者如何改变它。让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其实并不复杂,我们的祖先早就讲过极为浅显易懂的道理:“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安民之术,在于丰财”。我国非战争年代下的农村战争景象,决不是一个正常现象。表面上看,这是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形成的现象,实际上是“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一种显象。让人忧虑的是,随着中央“三农”政策的调整和加强,上述农村战时景象非但没有改变,反而愈加突出,愈加普遍。这里有中央政策还不够完善、力度欠缺的问题,更有地方官员不听中央、阳奉阴违、胡作非为,致使中央好政策难以落到实处的问题。深层的原因,令人深思。



去年(2011年)10月21日,网上一张《弟弟要睡了》的照片(见上图),引发热议。照片拍摄于7月29日,它记录的是:湖南省凤凰县山江镇好友村小学课堂上,一个女童由于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爷爷奶奶要干农活,她只好抱着幼小的弟弟读书,虽然她自己也很困了,却要哄弟弟在怀里睡觉。照片显示,姐弟俩都严重缺乏营养,弟弟明显是个大头娃娃。老汉我将这张照片下载保存后,每当看到都想哭。在当前的中国农村,这决非个别现象。可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政策的党政官员看到这张照片时,有谁会同情、会想哭?他们不会。两个可怜的小姐弟及众多处境相同的孩子啊,多么需要党和政府的政策呵护!

在全国各地,党委和政府部门为了贪求政绩,在推行城镇化建设的名义下,竞相追求“大都市”建设,大规模地、无节制地进行城镇及城区盲目扩张,无序扩张,大举工业进城、园区进城,片面追求城区面积和城市人口规模,人为扩大城乡差别,从政策上、经济上逼着农民进城,赶着农民进镇。这种盲目、无序的扩张,吃掉了大量农用土地,炮制了大量土地黑交易,夺走了大量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资源,逼迫更多的农民必须外出打工。其另一结果是,它使得城市流动人口骤增,无业人口骤增,使得城市的交通、住房、教育、能源、生活资源等不堪重负。而农村劳力,仍源源不断流向城市。

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本是农民的一种希望,但地方上的某些歪嘴和尚却有意无意地将好经念歪。一些有条件、有能力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地方,却不顾农村实际,不顾本地实情,不顾地域差异,想当然地按照城市建设思维、城市生活方式进行规划和建设,既不适宜农民的居住和收藏,更不适宜农民的农耕和养殖,弄得农民无法住、不愿住。而更多的情况是,一些地方政府和基层政权脱离农村,农业县纷纷改为市,县委书记都当上了市委书记,县长都当上了市长,农业干部和分管农业的官员也都住在城市,不愿下乡,或极少下乡,对农村撒手不管,任凭农村、农业自生自灭。农村青壮年远赴外地打工,农村仅剩部分老人和儿童及必须留下的某些“活寡妇”,村庄大多变为“空心村”,从而土地荒废、水利失修、农耕倒退、水土流失、田园风光不再,农耕文化消失,到处一派萧条沉寂。

当前推行的城市化,需要科学规划、科学发展。它可以科学合理地调适农与非农人口比例,但它不应以牺牲农村为代价。中国农村的衰败和萧条,不仅会瓦解农业基础,而且势必断送由农耕文化演绎而来、并以农村和农耕为基础为支撑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人文精神也必将因此而彻底崩溃,并且由此进一步恶化已经很不乐观的城市文明。

农村社会,有的已经变为畸形社会。社会的不公,弱势群体的无助,强权者的横行,在那里表现得更为突出和典型。留守的老人、儿童及“活寡妇”,无力抗拒一些地方官员的胡作非为与巧取豪夺,无力维护个人权益,就连土地征用补贴、低保补贴、扶贫补贴、医保补贴都没有足额领取的保证。例如,领取50元的低保补贴,官员或乡村干部可能只给10元,另外的40元就装进了他们自己的口袋。现在,凡是国家给予农民的补贴,几乎都会被层层克扣,甚至被贪污挪用。对于这些快到吃人不吐骨头的贪婪,无助的农村留守者只能忍气吞声。种种不和谐现象,冷了农民的心,在外打工的人更不愿意再回到这样的农村。

但是,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不可能像有些官员吹嘘成的“工业大国”。十几亿人要吃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农村、农业、农民。中国永远摆脱不了农业社会的基本结构,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发展也离不开“三农”的支撑。农村、农业要稳定,要发展,尤其要建设农业现代化,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的一条,就是农村要有人。只有目前留守的老人、儿童及“活寡妇”不行,而必须要留有一定数量的中青年人,必须要留具有文化知识的人。

2006年,本人曾写《广东经济包含着多少全国民工的人生代价?》一文(见工人出版社《背影亦动人》一书),试图揭示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血汗本质”。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应继续以农民出卖廉价劳力为基础,不应继续以牺牲“三农”利益、削弱农业基础为代价。在外打工的农村劳力,迫切需要有一部分人返归本源。地方政府部门,不应再以“劳力输出大省”、“劳力输出大县”为荣,而应创造条件,吸引外出劳力回归。

去年(2011年)12月下旬在北京举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议讲话中指出:培养一代新型农民,鼓励有文化和农业技能的青壮年农民留在农村,事关农业长远发展,要作为一项基础性重大工程来抓。可见,农村留人问题事关重大,已经引起中央高层的重视。

农村适当留人,不能靠强迫命令,只能靠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上述不正常的城乡问题不解决,就有碍于农村青壮年劳力从在城里务工回归到农村和农业,农村就留不住人。要从鼓励农耕、奖励农耕的政策层面,从城乡建设理念的层面,让人看到农村、农业的美好前景,要让留在农村的青壮年人同样可以劳动脱贫、劳动致富。当前特别需要整治和改变的是,服务于“三农”的组织、官员、干部不能太黑;太黑了,谁也不愿意留在乡村。

本文写毕,春运正酣。一年一度,看中国春运,如潮的民工大军由城市回到乡村,随即又更加汹涌地从乡村汇聚到城市,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据广铁集团统计,春节假期之后的今天(正月初七),就有65万民工坐火车到达广东。更多的民工大军,正源源向广东开来……观其人潮,思其背景,与其说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大迁徙,还不如说是规模最大的人口大逃亡。      

(赖国清/文,写于2012年春节,节后略有修改和增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