鳟鱼五重奏总谱:《论语》日知录十八——对不起,老孔我就不伺候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5:38:21

不知为什么,孔子总是被许多人误解为统治阶级的代言人。人民被压迫的一腔怒气不敢或不便对统治阶级发泄,于是就统统发泄到了孔老夫子身上。其实,孔子和统治阶级是两码事。

 

真正是千古奇冤哪!

 

孔子无疑是高境界中的生命,一个有尊严的高贵生命,决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副卑琐的面孔——那恰恰是今天许多官迷心窍的家伙的模样!

 

孔子在为整个社会设置规则——君要爱民,民要忠君,丝毫也没有任何偏袒。

 

还是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吧。《论语·颜渊》篇记录哀公向夫子的弟子有若询问为政之道。不愧是孔门弟子,几乎不加思索,就道出了其中要害。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对曰:‘盍彻乎?’

 

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岂彻也?’

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

 

“鲁哀公向有若问道:‘年成不好,国家用度不够,应该怎么办?’

有若答道:‘为什么不实行十分抽一的税率呢?’

 

哀公道:‘十分抽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十分抽一呢?’

答道:‘如果百姓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又怎么会够?’”

 

弟子的为政之道,实际上就是老师的为政思想。

 

为什么孔子对统治阶级有如此严格的要求呢?《论语·宪问》云:“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即“在上位的人若遇事依礼而行,就容易使百姓听从指挥。”

 

换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还是《论语·颜渊》篇。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对子张的问题,孔子的回答是:“在位不要疲倦懈怠,执行命令要忠心。”

 

当子路问如何“事君”时,孔子的回答很可能会让现代人大吃一惊:

 

“勿欺也,而犯之。”(《论语·宪问》)

 

也就是“不要(阳奉阴违地)欺骗他,却可以(当面)触犯他。”

 

请注意,孔子强调的是“犯之”,而不是奴颜婢膝地“事之”。这其中的理由也很简单。如果这个统治者是爱民如子的,那么,“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

 

如果他是仁君,你要爱他而且忠于他——而“爱他,能不教他劳苦吗?忠于他,能够不教诲他吗?”

 

有“犯之”的例子,也有“避之”的例子。

 

“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论语·卫灵公》)

 

卫灵公不怀好意,想搞侵略战争。孔子听了,扭头就“拜拜”了。

 

孔子这一行为的潜台词,如果用现代人的语言来解读,就是“你不想修怀仁之心,却想学害人之术:对不起,老孔我就不伺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