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狼人杀相似的游戏:浅谈党政信息写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3:30:21

    一、党政信息的概念

    信息的哲学定义是指客观世界中物质和能量运动的有序形式,以及自组织系统对于这个形式的能动的反映和改组。广义上的信息工作包括范围很广,如从事情报、计算机、通讯、图书资料、新闻、出版等项工作,都算信息工作。党政机关信息工作,是指党政机关设立专门机构或利用相关机构收集、反馈和处理党政机关实施领导行为所需信息的活动总称。是一种集收集、筛选、综合、分析、归纳、存储和提供信息服务为统一体的整个活动过程。

    在党政信息分类上,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进行划分。一般说来,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就信息载体来分,有文字信息、音像信息、口头信息;二是就信息的来源渠道上来分,可分为内部信息、外部信息,部门信息、基层信息;三是就信息的基本构成而言,可分为基础信息、动态信息、预测信息、指导性信息、外部信息五个方面。四是从内容上来讲可分为紧急信息、问题类信息、政策反馈类或建议类信息、经验类信息、民意类信息、领导言论类信息、工作动态类信息七个层面,这也是我们比较常用的分类方法。

    党政信息写作是将党政信息整理、编纂成文字书面形式,便于传递和领导参阅的一种媒介宣传方式。这一信息的文字书面就成了党政信息文稿。所以,在从事党政信息工作之前,弄清楚党政信息文稿的有关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对其本质特性有了充分的了解、认识,才能做好党政信息写作工作,写作经验也才能不断积累,日渐而丰富。除此之外,还有助于自我写作创作能力的提升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增强。那么党政信息的定义究竟是什么呢?所谓的党政信息其实是一种信息文稿,是以一种经过文字处理而后形成的信息,从根本上讲是客观事实存在方式和运动规律及其表征,但它又不尽同于信息,它更着重强调人在写作创作过程中的主观作用,更注重需求者与编写者双方的主观选择、处理。信息文稿是人类有目的自觉使用信息的表现,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党政信息文稿仍具有一般信息所具有的无限开发性、无限性、时间时效性、存贮共享性、加工传递性特征。唯一不同的是,党政信息所反映出来的事物必须是真实可靠的、客观的、不容置疑的,是必须有实际理论依据存在的,是对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正规群体的工作动态、思想决策的真实反映,是各级领导作出正确决策的基础和前提,是一个具有耳目(公安机关专用语,指替人刺探消息的人)、参谋、桥梁、宣传、指导工作、促进问题解决的多功能动态导向体。所以,做好党政信息写作工作尤为重要。

    二、党政信息的构成要素

    信息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为决策者提供信息服务。决策者对信息的需求,就是对信息工作的要求,对决策者所作决策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可以说信息传递的快慢、内容的真假、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参阅者的判断能力和决策执行。这对于信息工作者来说,既是对其工作能力的检测,更是对其个人道德、品行素质的考验和验证。

    第一,信息的来源和反映的事实必须是真实、可靠、准确。这是信息的第一要素,也是决策成败的基础。真实,就是写出的东西要客观真实,要实事求是的反映事件的实际情况,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喜不能言过其实,忧不能任自夸大。准确,就是要在真实的基础上弄清楚事物的度量,既要有定性的分析,也要有定量的分析。因为,我们提供的信息是直接为各级领导决策和指导工作服务的,若信息不准确,就有可能导致领导作出错误的判断和错误的决策。可以说,真实、准确是信息工作的生命命脉。2008年的“5.12”特大地震灾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给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的巨大损失和破坏。在这场大灾难面前,正是因为上报各类信息、数据的准确、真实,才能使温家宝、胡锦涛等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及各级党委、政府在第一时间内作出准确分析和判断,作出决定进行周密的安排与部署;才能使抢险救灾队伍第一时间深入事发现场,进行抗震抢险;才能使得灾区的人们得到最及时、最全面的安置,人民的财产得到最小的损失和破坏,在一定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挽救了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把灾害的破坏和损失降到了最低线。同时,也为震后的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能得以顺利实施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和准确导。试想一下若所上报的各类信息、数据部真实、不准确,都是凭空估计、乱填乱报一通,那么那场地震带来的损失又何止被灾害吞噬的八万余同胞的生命和上亿的财产经济损失呢?由此可见,信息的来源的可靠性,真实准确是多么的重要。在写作中我们决不能道听途说、主观臆断,也不能人为地夸大、缩小或掩盖、修饰。对于信息中所涉及的数字不能统计加估计,由主观意向而定,一概而论。对一些重要信息的主要事实和数字,一定要反复核实再核实,直到准确无误为止。

    第二,信息的内容必须具有时效性和新颖性。信息是对客观事物最新变化的一种真实书面的文字性反映。为此,我们在上传下达时,必须牢牢把握信息的时间效应,准确及时的传递,各类具有实际价值意义的信息。特别是重大风险问题早一天、乃至早一刻反映,解决的时机和结果可能就大不一样。重大灾情、疫情和突发性事件,必须快速反应,抢时报告,绝不能因为是发生在下班以后、双休日、节假日而不去处理、不去报告。因而,信息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明显,极为严格。同时,信息的内容或写作手法要尽量的新颖、独特,这样的信心才有可用、可读性。党的十六大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作为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创新的总要求,指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都要有新举措。“新”,实际上指的是信息学上的信息量。有些信息虽然题材不新,但只要我们善于挖掘,角度新、观点新,也能显示新内容,让人耳目一新。每一条信息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定的条件下产生的,如果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原本一条极具参阅价值的信息,就会变成“一把废弃扫帚、一件破烂不堪的衣物或是一支废弃的笔,如同“昨日黄花",无人问津,毫无价值。

    第三,信息的概括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反映信息要用辩证的观点,防止片面性,避免以偏概全,避免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这就是全面性。采集信息还要注意事情发展的连贯性,提供大量的而不是零星的、前后相联的而不是杂乱的信息。这就是系统性。挖掘出好的信息素材,是做好信息工作的一个基础。信息天天都有,除了报送常规信息外,关键是要能够抓住一些好的、亮度高的素材和重大信息不放过,学会站在另一个高度去深度加工、提炼和追踪式的连续的报道。这样的信息才有“可卖的价值,经济效益才显著”,具有重要性、代表性、典型性。如果犹如饿狼饿虎般的为了消除极度的饥饿感而狼吞虎咽、囫囵吞枣,本身再好的信息也会丧失本有的价值。相反,若能在信息写作上展开独特思考,统筹兼顾,面面俱到、重点突出,那么一条小信息就有可能超越自我本身的价值,成为可读性、可参行较强的东西。          
    三、如何写好党政信息

    一是要投入感情。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干一行的爱一行”,这就说明做任何事都必须要有热情行,只有对其产生热爱之情,有了浓厚的专研兴趣,才能把事情干好做好。办公室工作无小事,信息工作则是办公室乃至单位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我们一定干一行爱一行,以饱满的热情和全身心的投入来做好这项工作。做好信息工作,无论是对我们熟悉情况,了解业务、获取知识有所帮助,同时,还是锻炼、培养个人品德素质和修养的一块炼基石。

    二是要拓宽知识面。从个人理解来看,从事信息工作的都属年轻人较多,而其,有很大一部分都还是刚参加工作或者从事本行业不久的新手。这对这些从事信息工作者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为此,我们一定要有很强的学习的主动性和选择学习内容的针对性,以尽快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写作能力。要加强对政治、国策等方针政策的学习,学会关心时事,了解实事。另一方面,要有“灵性”即对信息的收集、写作、整理要反映迅速、灵敏,这是确保信息高实效的前提。特别是那些苗头性、倾向性强的问题,更要多一个心眼。遇事有加强的敏锐感这是对一个从事信息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学会通过各种渠道、各个角度、不同层面去主动获取信息来源,善于挖掘有价值的信息素材。只有这样才有助于自我政策导向的洞察力的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才会增强。

    三是态度要端正、诚恳。信息写作本就比较枯燥、乏味,没有“文艺性”。绝大多数信息工作者都会有一种单调,枯燥、辛苦的认识。其实,不然!实际上,只要我们能够善于转换角色,换位思考,能够主动从工作中去寻找挖掘亮点,细心悉心的去摸索发现信息工作的技巧,多看多学,多写多练,把“要我报”变成“我要报”,时间长了,经验丰富了,再次做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不再那么吃力。

    老舍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劳动最有滋味”,学会在劳动中去感受丰收的喜悦在喜悦中去体会艰辛,在艰辛中去开拓创新。信息工作也是一样,只要善于从纷繁无层的信息中发现闪光点,从整体中找寻个体,从普遍上提升开拓,找出新颖性,勤总结、好进取,那么信息工作的枯燥乏味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四是文风要精炼、简短。就信息工作者来讲,文字功夫的要求都比较高。信息不是散文、不是诗歌,没有那么多的华丽辞藻和情感抒发;也不是简报,更非报告,要我们细到节点,依依报道。在从事信息写作时一定要把层次分明、速写精炼这一准绳,坚持“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的定性原则,一定要一事一报,依实据报,短小而精悍。在标题的索取上,要巧用心思,勤于思考,标题一定要准确、醒目,力争新颖。内容上要注意框架结构,主次之分、避免砍头去尾的现象发生。“闪光点”不一定要大,辐射面广,但一定要“亮”,让人看来能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手法要朴实简练,平实明快,该说的就说,不该写的别写,切忌哆嗦和过分阐述,长篇大论。这样信息的内容才充实,言之有理,依实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