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4侦察兵小任务:生命的健康与心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2:06:37

随着人们对传统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思想转变,人们都开始意识到了“无病就是健康的旧健康观”是不正确的,而只有身体和心理都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具备才是真正的健康主.
生命的健康与心理
对于躯体疾病,人们习惯性的会不惜一切代价、想方设法的四处求医问药,而对于整日烦燥不安、唉声叹气、怨天尤人、攀比嫉妒、牢骚满腹等“心理疾病”,似乎早已忘却了、习惯了、不足为奇了。然而,生病的心带给人们的痛苦往往更严重,孰不知,心病累积到一定程度将会导致躯体疾病。其致病机理可以用量变质变规律分析:量变(心理变化)是质变(生理变化)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地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使机体内的每个细胞进行重新的组合排列,有序和紊乱可以互相转化,即一个心胸狭窄、常怀恶念的人,所谓的好身体也会变坏;相反,一个心胸开朗、常怀善念、常行善事的人,身体却会逐渐变好。
中医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主要关系到正邪两个方面。“正”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及其抗病能力(内因),“邪”是指各种致病因素(外因)。又《黄帝内经》中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论述。如一个人心理健康,则机体机能活动和抗病能力就正常,必定正气存内,虽遇各种致病因素,也不会引起疾病。即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若已患病,也不能经常想病,因为想病就病,想好就好。其机理是想是一种意念,意念有能量;想是心理作用,心理作用有功能、有信息,心理作用可以引起生理变化,能将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心理作用的阴信息,直观地转移为生理变化的阳信息。如望梅止渴;正如《黄帝内经》说:“百病从心生。”古圣先贤说:“一切法从心想生。”
综上所述,人的心理和生理两者之间有密切联系,身体的健康状况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反过来,心理健康状况也对他的身体产生影响,而以心理为根本。对于疾病的防治,祖国医学早就提出了扶正祛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等治疗原则。大学云:“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而心理专家对于心理养生提出以下几点:
第一,善良为营养素。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身体的损益存亡。很多养生学家提醒人们要“慎微”,一切从小做起,对身体有益的事就做,不利则不做,身体虚弱的人,每惜一份精神便可多增一份生机。心存善良的人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至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第二,宽容为调节阀。人在社会交往中,吃亏、被误解、受委屈的事总是不可避免地发生。面对这些,最明智的选择是学会宽容。一个不会宽容,只知苛求别人的人,其心理往往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学会宽容,就会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等于给自己的心理上安装了调节阀,可以及时排泄掉愤怒、仇恨、委屈等不良情绪。
第三,乐观是不老丹。常言到:“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面对逆境,如何才能乐观呢?只有平日有坦荡的言行,加之知足才能常乐。
第四,淡泊是免疫剂。淡泊,即恬淡寡欲,不追求名利。清末张之洞的养生名联说:“无求便是安心法”;当代著名作家冰心也认为“人到无求品自高。”有了淡泊的心志,就不会在世欲中随波逐流、追名逐利;就不会对身外之物得而大喜、失而大悲;就不会对世事他人牢骚满腹、攀比嫉妒。淡泊的心志使人始终处于平和的状态,保持一颗平常心,将一切有损于身心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中国养生堂中医养生保健温馨提示:养生必先养神,充分认识健康与心理的关系和我们应有的正确的心理状态是养生保健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