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与蝴蝶:品水浒看官场时代良民的三种出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06:31:23

品水浒看官场时代良民的三种出路

文/赵炎

    关于梁山好汉最后的出路,作者在书中不厌其烦地一一做了交代,除大部分丢了性命之外,有的继续做官,如玉臂匠金大坚御前听用、圣手书生萧让受职于蔡太师府等,有的出家或出海,如神机军师朱武投公孙胜出家、混江龙李俊诈病于苏州,后出海,为暹罗国之主等,有的受职赋闲或辞官下海,如小旋风柴进回家务农、锦豹子杨林返回饮马川闲居等。

    赵炎惊奇地发现,经过招安以后幸存下来的好汉们,无一例外都改恶从善了,居然不再有人重新为贼作盗,即便是宋江、卢俊义、吴用、花荣等“匪首”,宁愿被毒死或自杀,也不愿再去落草为寇。难道招安真的可以成为帝王解决社会问题的不二良药?肯定不是。元末张士诚被招安,后来逮着机会就继续做大;明末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都曾经接受过朝廷招安,结果怎么样?还不是贼心不死。作者如此安排,显然有违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类求生本能,究竟用意何在,想来叫人纳闷。我们知道,《水浒传》是宋代社会的浮世绘,而宋代社会是个彻头彻尾的“官本位”时代,也就是官场时代,良民的出路除了做官,其他实在有限,想做个小本生意或者种两亩地,还要看你有没有本钱和条件。

    所谓出路,赵炎的理解是这样的,先是活路,没有活路就谈不上出路,当然,对于许多时候的许多人来说,活路本身就是一种、唯一的一种出路。然后就开始追求怎么活,是想活得滋润,还是想活得自由,出路问题就摆上桌面了。官场时代的良民出路,不外乎三条,下面我来仔细解释。应该说,梁山被招安前所反映的良民出路,还是比较真实的。

    第一条出路:做官。按照“没有权力的人梦想获得权力,拥有权力的人需要享受权力”的基本法则,做官自然成为一干人等的首选出路。中国人都知道当官好,人人都想当官,哪怕只能摆一天官老爷的架子,人们都趋之若鹜,因为官员身份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收益。但是,要想走仕途,就必须读书练武参加科举,没有功名是做不了官的。军师吴用就是典型。按照吴用老家车市村流传下来的说法,他当时不仅参加了科举,还差点成为“状元”呢,就因为没给蔡京送礼,被诬名字不吉利,皇上认为“言之有理”,金口敲定:吴用永不录用。那时候的读书人不像现在,做不了官就少有其他出路,做生意不会,当塾师赚不了多少钱,吴用也当过塾师,大概就是因为穷,才去帮助晁盖策划抢劫“生辰纲”。宋江、武松等人都是编制外的小官,属于非公务员身份,因为在衙门混,在当地也很玩得转,如果不是惹上人命官司,我想他们也不会去落草。

    第二条出路:混社会。做不了官,不会做生意,又找不到赚大钱的工作,不混社会怎么活?社会即江湖,混社会就是闯江湖,不光是读书人要去江湖找食,练武的人,还有老百姓,都在混,混社会的最终结果就是沦为盗贼,啸聚山林。梁山第一代领导人王伦是个秀才,考不中科举,不得已混社会,居然混出名堂,做了老大,可惜他遇到了比他更会混的人。李逵没文化,生来就是混的命,到处混吃混喝,直到遇上宋江,这才算真正找到出路。以张顺和阮氏兄弟为代表的一帮渔民,也是因为实在混不下去了,才团结到宋江同志周围的。晁盖身边的一帮人也基本都是这样。那些已经做了官发了财又上梁山入伙的,大多缘于官场内讧和梁山的离间,比如卢俊义、秦明和林冲等人。

    第三条出路:死。做官的不纳税,读书人不纳税,盗贼更不会纳税,那么,能够纳税的就剩下良民了。人人热衷于读书做官,官场必然膨胀。唐太宗曾用一个词形象地总结了官场膨胀的恶果:十羊九牧。十只羊竟然需要九个牧人,对羊来说是多么沉重的监管啊,整个牧场又怎么能兴旺发达?宋代由于提倡“科举无类”,读书人队伍极其庞大,百姓进入官场的竞争空前激烈,难以禁止。于是,天下的生员和胥吏渐渐增多,官员队伍渐渐膨胀,百姓渐渐减少,以至于朝廷的赋税收入半数以上要用来养活官员。开始还是学校学生和胥吏把压力加在百姓头上,后来就是百姓和百姓之间恶性竞争了,不去做盗贼还能做什么?总不能等死,然而做盗贼、干造反,虽然不用本钱,玩的却是命。

    实际上把梁山当作一个小社会,本身也是“官本位”社会。宋江与晁盖的明争暗斗,既是权力的角逐,也是为了个人出路的首选:做官。一百单八将排座次,性质上也与官场暗合,谁的座次靠前,谁的级别就高一些,权力也就随之增大。在梁山“做官”与在朝廷做官,好处几乎是一样的。吃得好、住得好、有话语权不说,分钱的时候肯定要多分一些,日常劳务还可以让手下兄弟免费帮忙。梁山做的是无本钱的买卖,如果在梁山连个“官”也没混到,出路也就微乎其微了,除了另立山头继续做寇,就剩下个死,所以,王伦死了,晁盖死了,而死得最多的,正是那些没有当“官”的小喽啰们,每阵他们必冲锋在前,做敌人刀剑的靶子,如同苛政下的老百姓,没得选择,有死而已。

    按照宋江的说法,被招安是“为众兄弟找一条出路”,确实,接受招安以后,大大小小的梁山的“官”都被朝廷封了官,小喽啰们也得到了或多或少的赏赐,大家都由盗贼变成了良民,皆大欢喜。看起来这条路是走对了,其实不然,等待他们的还是原先的三条路。做官的路明显不会太顺,朝廷选拔官吏有自己的套路,即论出身,盗贼出身的梁山众“官”焉能在官场混下去?这一点林冲看得最清楚,所以林冲也最反对被招安。后来的事实说明林冲是对的,朝廷采取了“以贼治贼”的政策,让梁山诸官与方腊火并,死者十有八九,最后毒死了宋江、卢俊义。能够留下来继续做官的,都是一些专业技术人才,如紫髯伯皇甫端善于养马,做了御马监大使,轰天雷凌振善于制造火器,做了火药局御营官等等。第二条路是继续落草为寇,但是小说作者不允许他们走这条路,所以,此路不通。第三条路还是死,出家的出家,出海的出海,有本钱的如柴进之流回家继续做大财主,朝廷里有关系的如黄信、呼延灼等人还可以继续混,其余的都死翘翘了。可见,这三条路是官场时代良民的宿命。

    现在的时代也是官场时代,老百姓的出路固然比宋代多,不能做官的,可以自己做生意当大款,或者干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养家糊口不会有问题,如今农民种地也不交税,还享受这样那样的补助,要多幸福有多幸福,谁还会选择偷鸡摸狗劫财造反的出路?

    但是,每逢公务员考试,年轻人依然会蜂拥而上,去挤官场的独木桥,哪怕只是做个大学生村官,也无怨无悔。这是为什么?在赵炎看来,还是“官本位”在作怪。因为做官这条出路就如同买卖“期权”一样,虽然进入之后是底层小官,但只要没有反党反社会、贪污腐化和攻击领导的行为,即使没有什么特别的政绩,也会定期得到提拔。获得公务员身份的那一天,绝大多数的年轻官员都能看到所购权力期权的日后收益。这个投资收益既高又几乎没有风险,而且还可以惠及子孙,自然趋之若鹜。殊不知,一个社会,人人都想当官而不思创造财富,社会的财富积累和社会的活力将多么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