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波尔特 国家队:王小林:同学聚会之后我的阶层坠落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6:11:36

王小林:同学聚会之后我的阶层坠落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2日07:28   长城在线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王小林(石家庄市民)

  春节回老家,这是一座小城。过节当然少不了聚会,高中同学聚会即是其中一场。十几个同学,从外地的大中城市回乡,借春节假期小聚。从十几岁的少年,转眼已成30好几的中坚,大家感叹的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责任,感叹的是社会打拼的生存之大不易。

  同学中有的是公务员,有的是企业中层干部,有的是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有的是中学老师。大家不自觉地谈到彼此的收入问题。

  省会的同学小A,前两年从一家银行跳槽到了另一家银行,“怎么想起来跑到别的银行呢?”同学小C问她,小C在我们老家的这座小城,也在一家金融机构工作。小A很直接地告诉他,因为现在的这家银行收入高一些。有多高?小A比较含蓄地说,“年薪应该是30万,但实际上到手的就是20多万”。听了小A的报告以后,小C感叹说,“还是你们那里的收入高,我的年薪应该是20万的,实际上也就收个10几万。”

  他们俩的一番对话,我顿时产生了挫败感。如果按收入来衡量的话,我在同学里简直是太失败了———我在省会一家事业单位混着,这么多年下来,平均每个月4000块。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中高收入阶层。现在我才知道,自己辛苦好几年才能顶人家一年的收入啊!

  事实上,和这座城市里的大多数人比较起来,我肯定是中高收入人群,这座城市里,有那么多纺织企业,工人的收入每个月大概1000块左右吧。但人人都是比高不比低,我跟公务员、垄断企业、金融单位这些人比总也可以理解吧。何况,我们同学们都是上的差不多的大学,付出的也都是差不多的努力。

  那么,毕业十几年后,我们同学之间到底是怎么拉大收入差距的呢?很简单的原因:大家进的单位不同。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用到就业选择上实在是太准确不过了!

  傻子都明白,这十几年来,金融、通讯、电力、某些政府部门下属的单位,都是高薪单位,正是这些部门薪酬不受控制地提高,导致了他们的员工最早进入了中产。我朋友有个亲戚,全家都在发电厂,四口之家,一年的家庭收入就超过了100万。不过,比前两天报纸上报道的某金融单位老总年薪过千万的水准还是小巫见大巫了。都是国有企业,咋有的就能人均20多万,有的就人均一两万呢?这些行业的收入水平高,自己就很堂皇地说,是他们盈利水平高;但他们盈利水平高,不就是因为因为垄断吗,又不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前一段,事业单位据说养老金要和企业看齐,引起了我们周围人的一片讨论。国家财政可能确实负担太重了,也可能是国家为了推进事业单位的企业化改革。但同样是养老金这一块,我在电力部门工作的一个同学,人家单位一个月就给他缴好几百,还有住房公积金,他们单位也都是好几百,我的住房公积金每个月只有六七十块。要知道这也是收入啊。我和同学的收入水平又拉开了一大步,一直到退休差距也会那么大。这辈子算是没希望了。

  这次同学聚会之后,我开始重新估计自己的阶层归属了。我如果喊自己穷,肯定是特别没良心,站着说话不腰疼。我比农民、农民工、失业人群、未就业大学生,这些老旧相加的贫困人群,那是强多了。我该知足。我也很知足。但我一跟这些让我产生阶层坠落感的国家中产者比较就特别不平衡。

  对不起,我叨叨这么多,我知道,自己会挨广大比我经济收入差的人的板砖。但我只想让大家知道,在阶层收入分化的情形下,到底有什么体制性的因素在起作用,这些体制性的因素是多么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