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ol连跳宏设置:竹简《老子》与通行本《老子》比较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9:16:52

竹简《老子》与通行本《老子》比较研究

唐明帮

郭店楚墓竹简的出土,再现了十六种埋没二千余年的先秦古籍,实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是很自然的。

本文仅就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的基本内容同通行本《老子》加以比较,谈点粗浅看法。

竹简《老子》看来并非完本。既不是一个完整抄本,更说不上是一种完善的思想著作。当属于《老子》五千言的三种节录本,同通行本《老子》相比较,不可否认存在很大的缺陷,不足以被定为《老子》原本。

一、竹简《老子》当是《老子》五千言的三种节录本

关于《老子》五千言,《史记·老庄申韩列传》有明确记述:“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竹简《老子》因抄本形制不同而分甲、乙、丙三种。据《郭店楚墓竹简》一书介绍,简本《老子》同通行本《老子》比较,三种所包含的章目如下:

竹简《老子》甲本,含通行本《老子》中19章内容。其章次为:19、66、46(节)、30(节)、15、64(节)、37、63(节)、2、32、25、5(节)、16(节)、64(节)、56、57、55、44、40、9。全录者13章、节录者6章。其中第64章节录二次。共计1103字。

竹简《老子》乙本,含通行本《老子》中8章内容。其章次为:59、48(节)、20、13、41、52(节)、45、54。全录者6章,节录者2章。共计418字。

竹简《老子》丙本,含通行本《老子》中5章内容,其章次为:17、18、35、31(节)、64(节)。全录者3章,节录者2章,其中第64章为第三次节录。共计286字。

竹简《老子》甲、乙、丙三种节本,共涵盖通行本《老子》的31章,其中全录者23章,节录者8章。共计1807字(含缺字空格,不含标点符号),相当于通行本《老子》的五分之二弱。

有学者认为:竹简《老子》正是《老子》原本,通行本中多出的部分,属于后人增益。这一假说,值得商榷。

从三种简本《老子》看来,它只是《老子》五千言的三种节录本,是为了一定目的从《老子》五千言中分别节录出来的。三种《老子》简本字数的总合,还不及《老子》五千言的五分之二,说它就是《老子》原本,难以令人信服。人们发现,竹简《老子》同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本和乙本比较接近。

帛书《老子》同通行本《老子》相比较,虽有《德经》在前、《道经》在后的区别,但上下篇章目次序基本一致。竹简《老子》甲、乙、丙三种,不但分不出《道经》与《德经》的界线,而且章目次序相当错杂,显然是节录者为了某种目的需要,只重其内容相近,而不顾其章目先后所造成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通行本的第64章,在竹简《老子》甲和丙中,先后被节录三次,而文字又不尽相同,表明供节录之用的底本,本身已不一致。由此可见《老子》五千言,的确产生于春秋末年,即公元前450年之前,经过近两百年的流传,到公元前300年左右,即郭店楚墓入葬之前,已有多种抄本行世。《老子》五千言原本,至今尚未发现。如果因此将竹简《老子》定为《老子》原本,是欠妥的。不妥之处,主要从内容方面显示出来。

二、竹简《老子》中心思想概览

竹简《老子》甲、乙、丙三种节本,各有中心思想,内容都比较单一,思想比较浅显,缺乏精湛的抽象理论阐述。

(一)甲本的中心思想

竹简《老子》甲本,主要论述“无为”、“无欲”、“居下”、“不争”。所节录的内容集中在这些方面。明显地看出节录者旨在引导人们坚持清静无为、居下不争的处世哲学。所选录和节录章目及其中心思想如下(其章目以通行本为准,下同):

第19章,“绝智弃辩”,“绝巧弃利”、“绝伪弃诈”、“少私寡欲”。

第66章,“为百谷下”,“以身后之”,“以言下之”,“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46章,“罪莫厚乎甚欲”,“祸莫大乎不知足”。

第30章,“不欲以兵强于天下”,“果而不强”。

第15章,“善于士者,必微溺玄达”,“不欲尚盈”。

第64章,“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

第37章,“道恒无为也”。

第63章,“为无为,事无事”。

第2章,“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为而弗恃也,成而弗居”。

第32章,“知止所以不殆”。

第64章,“为之于其亡有也,治之于其未乱”。

第56章,“闭其兑,塞其门,和其光,同其尘”。

第57章,“以无事取天下”,“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第44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第9章,“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从以上15段节选内容看来,竹简《老子》甲本,未能反映《老子》的深邃哲理,仅着重突显《老子》关于无为、无欲、居下、不争的处世之道。这些道理都是比较易于理解的。《老子》关于玄思宇宙的高深哲理,显然是被有意地略去了。

(二)乙本的中心思想

竹简《老子》乙本,主要凸显《老子》关于少私寡欲、长生久视之道,偏重个人思想修养方面的论述。对照通行本,内容如次:

第59章,“治人事天,莫若啬。……长生久视之道也”。

第48章,“(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或(又)损,以至无为也。无为而亡不为”。

第20章,“绝学亡忧。……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

第13章,“人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吾何以有大患,为吾有身”。

第41章,“上德如谷,大白若辱,广德如不足”。“大方无隅,大器慢成,大音祗声,大象无形”。

第52章,“闭其门,塞其兑,终身不碪”。

第45章,“大成若缺”,“大盈若盅”,“大巧若拙”。“清静为天下正”。

第54章,“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普)”。

以上可见,竹简《老子》乙本,从《老子》五千言中,节录8章,着重阐明修身养德、少私寡欲、长生久视的思想。在阐明这一思想时,亦明显地缺乏精深哲理。

(三)丙本的中心思想

竹简《老子》丙本,中心思想在阐述《老子》关于“道法自然”的理论,比甲本、乙本富有思想深度。对照通行本,内容如次:

第17章,“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成事遂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

第18章,“故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正臣”。

第15章,“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

第31章,“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

第64章,“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之所过。是以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竹简《老子》甲本,曾明确提及“道法自然”的观点:“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焉,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竹简《老子》丙实是对这一观点的反复申述,使之更加突出。

综上所述,简本《老子》三种,各有其中心内容,各突出《老子》五千言的一个方面。甲本突出“无为、不争”,乙本突出“修身养德”,丙本突出“道法自然”。对照《老子》五千言的完整思想体系看来,三个节本是不完善的。《老子》五千言中有不少重要内容都没有反映。《老子》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之所以占有重要地位,是同这些重要内容分不开的。

三、《老子》五千言所固有而不见于简本的思想内容举要

《老子》五千言的思想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提出高深的宇宙本源说,揭示了辩证的发展观和思维方法,有着同儒家思想大异其趣的政治、管理学说和军事理论,对人民群众有深厚的同情。竹简《老子》三种,对这些方面都极少论及,或论而不深,不能予人以深刻印象。将《老子》五千言的丰富内容同竹简《老子》作一对照,不难看出后者决非《老子》完本。

首先,《老子》五千言关于“道”的论述。

通行本《老子》对“玄之又玄”的道,作了多方面描述,既抽象,又深刻。在中国思想史上,老子的深邃智慧,有着充分显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1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第4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第6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第14章)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第21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第39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42章)

以上观点,反映了老子的精深智慧,代表了中华民族智慧发展的高度水平,这些均不见于竹简《老子》,大大有损于《老子》思想原貌。竹简《老子》对“道”的论述,很不充分,极欠深刻。《老子》论“道”的高深哲理,二千多年前,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是无与伦比的。如果仅以竹简《老子》代表老子思想的全貌,那是十分逊色的。

其次,关于“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之所以受到千古崇敬,不仅在于他提出了“玄之又玄”的道,更在于他富有辩证法思想,将中国古代哲学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奠定了中国传统哲学辩证思维方法的理论基石。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11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第22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第28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第36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第43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第58章)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第78章)

老子以上这些朴素辩证法思想,充分阐明有与无、雄与雌、白与黑、荣与辱、歙与张、弱与强、刚与柔、废与兴、夺与与、福与祸、正与奇、善与妖、正与反等一系列对立统一范畴及其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此乃老子最精粹的哲学思想,在世界哲学史上,永远放射着璀璨的光芒。这些思想都不见于竹简《老子》,大大降低了老子哲学的精深度,十分令人遗憾。

再次,关于“不见而名”的直觉思维。

老子思想同儒家、法家、墨家思想相比较,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十分强调非理性主义的直觉思维。它同儒、墨诸家的理性主义思维大异其趣。这也正是老子思想过去一直受到诟病的地方。实际上老子和尔后道家所强调的直觉思维,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无可取代的历史贡献,目前已日益受到世界科学家的重视。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第10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第47章)

老子主张“涤除玄鉴”,去体悟“玄之又玄”的道。将人们的思想引向无限广阔的未知世界。对于“玄之又玄”的道,老子认为不能靠逻辑思维去把握,只能靠直觉。直觉思维,或称“顿悟”,或称“灵感”,,是一种突如其来的心理体悟,不借助于逻辑推论,撇开理性认识活动,借助某种偶然因素的激发,使认识发生突变,提出某种异想天开的结论,导致突破长期冥思苦想而不得其解的问题。老子是中国思想史上提倡直觉思维的杰出代表。竹简《老子》甲本,尽管也节录通行本《老子》第16章的词句“至虚,恒也;守中,笃也。万物旁作,居以须复也”,但从这段话完全看不出所蕴含的直觉思维的意境。略去《老子》五千言中关于直觉的著名论述,不可避免会有损于《老子》思想的光辉。

第四,关于“民本”思想。

《老子》五千言中,有不少言论批评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同情劳苦大众的困苦遭遇,带有古代民本思想色彩。这类言论,竹简《老子》中是看不到的。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第75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第60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第77章)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第53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第80章)

老子同情人民的饥寒,批评剥削者服文采带利剑,财货有余,以武力威逼人民等社会不平现象。

第五,“爱民治国”的政治思想

老子并不是一位出世者,他积极诱导有国者进行“爱民治国”,教给他们以领导艺术。然而,不少著名政治观点,均不见于竹简《老子》。

“治大国,若烹小鲜”。(第60章)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第10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第3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第8章)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第65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第49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肆,光而不耀”。(第58章)

老子的以上社会政治思想,不少仍有一定现实意义。这些精辟见解,均不见于简本《老子》。说竹简《老子》绝非完本,是不过分的。

第六,关于“哀兵必胜”的军事思想。

古今不少学者都肯定《老子》是一部兵书,不止它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对制定战略策略有指导意义,某些军事观点,亦有重要参考价值。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第68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敢进寸而退尺”。“祸莫大于轻敌”。“抗兵相加,哀者胜矣”。(第69章)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第76章)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第67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第46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31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74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第72章)

竹简《老子》只讲“不得已而用兵”的一方面。未涉及以退为进,以守为攻,善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哀兵必胜等军事辩证法思想。竹简《老子》反映的老子军事思想是极不全面的,降低了老子在我国军事思想史上的地位。

小结

从竹简《老子》三个节本看来,节录者有自己的指导思想。很可能是“东宫之师”为了教育年轻的太子,节录《老子》而成的临时教材,先从《老子》五千言中切近生活、易于明了的观点讲起,有意地暂时回避比较高深的理论。故老子关于宇宙本源、辩证发展观、直觉思维等哲理性强的部分,未加节录;对于老子的军事思想,节录者认为当另作研究,或者不甚同意老子的观点,故亦从略。关于民本思想、爱民治国理论,节录者可能认为同传统的统治思想有较大分歧故略而不论。

总之,竹简《老子》的确是至今发现的最早的《老子》抄本。它同《老子》五千言有着很大的差异,绝非《老子》原本。但它的思想文化价值,古籍考证价值,仍是不可低估的。

从文化思想上看,竹简《老子》对统治者的批评不够激烈,对儒家思想的批评也不突出,反映了古代儒家同道家的分歧不如以后那么明显,更非势如水火。

从古籍考证看来,竹简《老子》在古籍校勘上有重要意义。通行本《老子》同帛书《老子》矛盾的地方,竹简《老子》更多同帛书《老子》接近,有些问题可以决千古之疑。不少学者对此有充分论述。如:“长短相形”优于“长短期较”(王弼本);“万物作焉而不始”优于“万物作焉而不辞”;“俨兮其若容”应作“俨兮其若客”;“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当作“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用之不足既”(王弼本)本是“用之不可既”;“直德若渝”(高亨)本作“质真若谕”,如此等等。凡通行本《老子》可疑之处,靠帛书《老子》仍难释疑者,校之竹简《老子》,更富说服力。说明竹简《老子》较帛书《老子》更古,二者更相近。通行本《老子》经过后人加工,有些地方失去原意。

尊重竹简《老子》,肯定其重大文化思想价值,但不能因此就认定它是一个完本。它不止在字数上不完整,只及《老子》五千言的五分之二;而且在基本内容上不完整,老子思想中一些精粹的内容,不见于竹简《老子》,其中必有原因。有人认为竹简《老子》就是《老子》原本,通行本《老子》比它多出的内容都是后人增加的。这种说法,有两点欠妥。一是与《史记》关于《老子》“五千余言”的记载显然不合;二是有抬高后代改作者(有人说是老莱子),贬抑老子本人之嫌,于理颇欠公允,难以令人信服。

(作者为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