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一家人 txt:甘薯栽培技术要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2:13:02
一、扦插技术要求

  甘薯道理的高低取决于单位面积上的株数、单株结薯和平均薯块重量,其中株数较稳定,而薯数和薯重的变化受生长期和扦插方法的影响。所以争取早插,延长生长期,是达到全苗、早发、增加单株结薯数和薯重的重要措施。

  (一)扦插时期:适期早插,充分利用有限的生长期,发挥无性繁殖生长的优势,增加物质积累,延长生长期,使薯块形成早,膨大期长,薯块干物质增多。新疆早春气温低,干旱多风,宜于气温稳定在15℃以上,浅土层温度达17-18℃时扦插,以争取“适期求早,好中求早”。

  (二)扦插的方法:常用直栽法、斜栽法、钓钩栽法、船底栽法和水平栽法等。

  1、直栽法:选取苗长16厘米直插土中,入土节数3-4节,薯苗下部入土较深不易受旱,成活率高,结薯集中,薯块大,大薯率高。

  2、斜栽法:薯苗倾斜插入土中,入土10厘米,苗尖外露3-4厘米,宜用于土层较厚地区,单株结薯多,中层节位结薯较大,下部结薯少。新疆多用此方法。

  3、船底形栽法:薯苗较长,将苗中部压入土中,首尾翘起呈船底形。多用于土层厚、土壤较肥、丰水的地区,其多数节位处于地表,有利于结薯。但中部入土深,结薯少些。

  4、水平栽法:薯苗长20-25厘米,顺垄开沟,将苗压入4-5厘米浅土层中,顶芽露出地面6-8厘米。此法各节能生根结薯,薯数较多,薯块均匀,在丰水多肥情况下有较大的增产潜力。但用苗较多,而且费工。

  5、钓钩栽法:用于深斜栽法,苗长20厘米,用人工压弯薯苗,使之形成钓钩形,弯钩处入土较深,易成活,但费工。

  (三)栽植密度:合理密植是最大限度利用地力和光能,充分发挥群体生产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密度要根据品种、株型、地力条件、栽种期早晚、生长期长短、扦插的方法而定。一般大叶蔓长、匍匐生长、重叠型、耐水肥品种,早栽宜稀;叶小蔓短、半直立、生长疏散型品种,水肥差生长期短,密度宜大些。丘陵地双行垄栽密度宜大些;平原单行垄栽密度宜小。新疆春薯生长期160-180天,多用单行垄上斜插,垄距60-70厘米,垄高20-25厘米,每垄栽一行,为3000-4000株/亩。

  二、田间管理

  (一)发根分枝结薯阶段:包括长苗、分枝、结薯。甘薯扦插后3-10天,从苗地下部发根,地上部展开第一片叶,老叶变绿叫还苗,大量根系迅速生长,地上部生长由缓慢转快,不断分枝,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逐渐增加,并向地下运转,开始结薯。此阶段的任务是促进生根、早封垄、早结薯、多结薯,管理措施以水肥运筹为主。

  1、栽后及时查苗补栽,补后及时灌水,以利幼苗成活。

  2、早施提苗肥,巧施壮棵肥:栽后15-20天结合灌水追施苗肥,以尿素为主。栽后30-40天,在茎叶生长盛期前,氮、磷配合追施壮苗肥,促进早分枝、早结薯、早封垄。

  3、及时中耕松土:栽后10天至封垄前中耕2-3次,结合灌水及时中耕松土。

  4、防治地下害虫:苗期主要是地老虎、蝼蛄,用2.5%敌百虫粉1.5-2公斤/亩,或3%呋喃丹颗粒剂.5-2公斤/亩,或50%辛硫磷乳剂150-200克/亩,拌细土20-30公斤撒于地面。

  (二)蔓薯并生阶段

  1、灌水:栽后70-100天是长叶长蔓结薯时期。此时气温高,(7-8月)蒸发量大,田间需水量大,应及时灌水,使土壤保持湿润,每隔7-10天灌一水。

  2、追肥:结合灌水补施磷、氮肥,促进壮棵,追肥量应占总肥量5%左右。如徒长时可用摘心提蔓和打老叶等方法,尽量不要翻蔓,以防影响叶片光合作用。

  3、防治害虫:茎叶害虫有甘薯天蛾、甘薯麦蛾、斜纹夜蛾等。

  (三)薯块盛长阶段:此期甘薯叶片生长达高峰,开始逐渐转慢,叶片由绿转淡绿至黄绿,枝梢下陷,地下薯块迅速膨大。田管中心任务是保护茎叶不早衰,延长茎叶功能期,促进薯块膨大。主要措施是适量灌水,适时根外追肥。

三、收获

  1、收获时间:一般要求在低温冷害或霜冻前收获完毕。当气温降到18℃以下时甘薯停止生长,养分积累运转已减退;降到9℃以下时甘薯会受冷害。所以收获应在气温降至15℃时开始,10℃以前结束。

  2、收获注意事项:甘薯组织脆弱、皮薄、块大、水分多,很容易碰伤,从而染菌腐烂,影响贮藏。所以收获时要轻刨、轻装、轻运、轻放,不要伤薯块。

  四、贮藏

  (一)薯块腐烂的原因

  1、低温:在9℃以下甘薯组织因冷害受伤而导致腐烂。

  2、高温:薯堆过大,呼吸增强,产生大量热量,加之通风不良,温度上升到20℃以上而导致腐烂。

  3、缺氧:窖内薯多空间小,呼吸耗氧多又不能得到及时补充,二氧化碳增多,甘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使甘薯中毒而腐烂。

  4、病虫为害:薯块带有黑斑病、干腐病、软腐病、线虫病等入窖而腐烂。

  (二)薯块贮藏技术

  1、薯窖的选择:选择向阳、地势高、土层坚实、地下水位低、运输方便的地方建窖。

  2、挖建薯窖的原则:结构牢固,不发生倒塌、渗水、漏水现象,有良好的防寒保温性能,通风换气和调温方便。

  3、窖的大小:大小与薯量相适应,按立方米堆放500-600公斤薯块,并加80%的空间和人行道。如贮存10000公斤薯块,即10000÷500=20立方米,加80%的空间(20×0.8=16立方米),则窖的大小为20+16=36立方米。

  4、入窖及堆放:一般把薯块堆成正方体或长方体,使薯块适当集中,与空间接触面积小,散热慢,易保温。

  5、严把入窖关:受冷害或冻害受伤的、带病的、划伤的、水渍的薯块绝不入窖。

  6、薯窖管理

  (1)初期管理:甘薯入窖后20-30天,薯块呼吸旺盛,薯堆内呼吸产生的热和水分积累越来越多,使窖温升高达20℃以上,薯堆表面呈水湿状称为“发汗”,此时利于病菌繁殖,易导致薯块腐烂。此时为贮藏的关键时期,可以通过通风散热排湿,使窖温降到15℃左右,薯块呼吸减弱,强迫进入休眠状态,等窖温稳定不再升高时,关上门窗气孔。

  (2)中期管理:高温、高湿过后至翌年立春气温最低,南疆一般在-20℃,北疆可达-35℃,持续时间长,易受冻害,此时主要任务是防寒,使入窖初期的15℃温度缓慢下降,维持在14-12℃,决不可低于10℃.当窖温开始稳定在14℃左右时,封闭出入口气孔,防止冷空气入窖。或者培土保温,在窖顶和四周铺一层草垫,或加一层土,窖内薯堆上盖草帘等。

  (3)后期管理:立春后至出窖,此时气温升高,但新疆早春气温较低且常有倒春寒,薯块长期处于被迫休眠状态,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易染病。同时由于长期密闭,二氧化碳较多,此时选择中等晴暖风小天气开窗通气。当气温回升稳定在10℃以上时,开窖取薯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