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我的相声完整版:慧明法师开示录——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13:20:56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两句经,是《金刚经》中最紧要的关节。今略说之。《金刚经》是实相般若,佛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可以开学人的大智慧。然全部《金刚经》,都是破相显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两句,乃体用并显。云何体用?应无所住是体,而生其心是用。用不离体,体不离用。应无所住,既不著有;而生其心,亦不落无,方是金刚本旨。所以六祖闻此二句,立时悟道,然则六祖何以一闻便悟?当知六祖乃肉身菩萨,早已见性。何以故?试看六祖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于此偈语,知六祖已悟无住本性之体,而未明生心起用之妙,故令三更入室,传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二句,六祖大悟体用不二之理,后来即依此教化学人,大振宗风。可见这两句经,非常重要。望大家特别注意!

应无所住,就是一切不住,若能一切不住,即是实相境界。既悟实相无相,一无所得,还有什么我执、烦恼、生死、无明可住?若执著无住,又落于偏空。何以故?当知真空不空。云何不空?空寂灵知,起用自见。云何起用?依般若智而生其心,即是起用。云何生心?即生吾人本具之妙明真心,就是生悲愿无尽之菩萨心、菩提心、慈悲心、平等心、利他无我心,如是等心,皆是无所住而生之心,便是真心、清净心,亦即是佛心;而众生所生之心,乃贪心、我执心、贡高心、差别心,乃至八万四千烦恼心,如是等心,皆是有所住而生之心,便是妄心、业识心,亦即是众生心。所以者何?因众生处处著相,相多故心亦多,心多即不能清净;心不清净,即不能悟得实相真心。故学佛人欲悟实相真心,即要放下一切,则一切不住,真心自见,即是道心。道从心生,心由道见。讲到究竟,这一个道字,也不可说,所谓‘言语道断,心行路绝’。此理微妙,初学人不易领悟。佛要人领悟实相无相,离念即是真心,故说‘应无所住 ’。佛又要人领悟起用之妙,故又方便说‘而生其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二句,看来似觉矛盾,其实就是如是。

诸同学,既知应无所住,即是实相菩提,亦即法身佛之境界,却不要去觅此实相,觅此法身佛,觅即不是。何以故?实相无相,不可觅故;放下便是,动念皆非。一起觅心,便成妄想。当知此实相境界,非诸佛独有,我等亦本自具足。所以者何?佛与众生,本来无二故。只要大家此刻瞑目寂照,一念不生,则如如不动,万物同体,即是实相之无住真心。如一念微动,即是有所住;有所住,即非实相。所以古德云:‘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大家修持不能相应者,因有所住,故有所求;有住有求,便是自加捆缚,岂能自见本性?

大家现在修的是心地法门,须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道理认清。要明白这两句经的体用,必先立其体,然后才能起其用。体云何立?将一切有求、有住之心放下便是。因一切放下,妄心自息;妄心息,则无住真心自然现前。但是大家明知放下是好,而总不能放下者,何故?盖吾人业识太深,放下不易。因为放下不易,故又要从降伏其心下手。殊不知一切无住,便是降伏。若另求降伏,便是头上安头,果能一切无住,即得实相本体。依实相本体,而住无所住,生无所生,即是依体起用。

佛与众生之分,只在觉与不觉,慈悲与不慈悲。觉则即相离相,一切不住,故名曰佛;不觉,则见境生心,一切皆住,故名众生。慈悲,则平等为怀,万物一体,即名曰佛;不慈悲,则贪嗔痴慢,烦恼丛生,即名众生。然觉与不觉,乃体上之分;慈悲与不慈悲,乃用上之别。体用不二,皆是一心,若能转恶心为善心,即是佛心。故六祖云:‘一念平直,众生是佛。’

诸同学,佛有三身,当知吾人亦有三身,所谓法身、报身、化身。其实三身即是一身,无所住是法身;生其心是报身与化身。所以者何?一切不住时,空寂灵知之真心,遍满虚空,即是法身。生其心时,善心生,得善报;恶心生,得恶报,此时之心,即是报身。又念念思量,种种变化,思邪化地狱,思善化天堂,此时之心,即是化身。大家明白此理,就要时时在无住生心上用功。心如虚空,而不存虚空之量;度尽一切,而不著一切之相。所谓‘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不变即是无所住,随缘即是生其心。


附录

心地法门之佛魔一心

人之善恶,皆由心生。心善则佛,心恶则魔;佛魔原无定性,但随心念之善恶以为转移而已。诚实、谦恭、慈悲、勤俭,善念也;欺诈、骄慢、嗔恨、淫惰,恶念也。故一念善,则佛应之,身心环境成为祥和,而化于佛,不独善者愈善,恶者亦转而为善;一念恶,则魔应之,身心环境转为恶劣,而化于魔,不独恶者愈恶,善者亦转而为恶。故曰:凡圣不出一心,善恶皆由心造。心佛则佛,心魔则魔,理固然也。

末法时代,人多迷闇,善恶不明,自陷苦恼。更有心怀险曲,而故作善言,以为人尽可欺,世莫予知;殊不知恶劣邪魔已丛集其身心,一旦业力发动,小则疾苦丧乱,大则沉沦恶道。纵赖已往善因,暂得幸免,然福报一尽,恶报无穷,岂不险哉!此作善降祥、作恶降殃之道,历古今而不爽者也。

总之,佛魔不离自心。何以故?一切唯心故。所谓心生则法生,心灭则法灭。但法无自住,法无邪正,心正修邪法,邪法亦正;心邪修正法,正法亦邪。心善则化魔为佛,心恶则化佛为魔。吾人举心动念之际,可不慎乎!
什么叫无住生心,“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无住生心,“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什么意思 人所应有,其不必有;人所应无,己不必无.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古之君子比射箭 无所为而为 是什么意思? 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令而行,行其所服。 翻译句子“无劳倦之若而擅其功” 翻译:日在其旁,故光侧而所 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 无所为而为----是什么意思?请帮忙 心无所适是什么意思? "大人之教,若行之于影,声之于响,有问而应之,尽其所怀,为天下配."体现了庄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大人之教,若行之于影,声之于响,有问而应之,尽其所怀,为天下配."体现了庄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君子学易则知命,知命则知运,知运则知其所喜所忌,知其所喜所忌则知吉凶而言行自控。不知命则无以为君子 翻译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寸存,非以其无和邪,故能成其和 请问“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令而行,行其所服。”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令而行,行其所服"是什么意思?请详细解释. "其为言也,杂乱而无章"猜成语 饮酒乐。公曰:“古而无死,其乐若何?”... 我在求职网站投了好多简历,都是无甚所应.怎么好? 西湖名景苏堤是因其为苏轼所筑而得名吗? 日在其旁,故光侧而所见如钩。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