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宁身高体重:吉林市拥有完整的碳纤维产业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3:06:08

吉林市拥有完整的碳纤维产业链

2012-1-30  碳纤维产值达10亿元 吉林“碳谷”呼之欲出

  2012年1月,“国家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已落户吉林省吉林市两周年,这个科技部命名的国内唯一的产业基地“长势”如何?“这里正在成为我国最大的碳纤维产业集群。”吉林市科技局局长缴润利说。

  我国是碳纤维消费大国,但长期以来大量依靠进口

  碳纤维强度是普通钢材的4倍,而比重只约等于钢材的1/4,是一种具有低比重、高强度、高弹性等众多优良性能的尖端材料,而且耐腐蚀、耐高温、耐磨损。不仅适用于飞机、火车、汽车、石油化工、生物医学等行业的民用领域,更是航空、航天、导弹、舰船制造等军工领域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吉林市此前曾搞了30多年的碳纤维研究。”缴润利说,中国碳纤维产业从萌芽到成长,吉林市是它的“摇篮”。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吉林炭素厂就建成了国内最早的碳化生产线,并成为国内第一个军工碳纤维定点生产企业。共和国化工长子吉化(现中石油吉林石化),也是国内最早生产碳纤维原丝及碳丝的企业;其下属的吉化研究院,则是国内首家从事碳纤维原丝及碳丝研究的科研机构。

  我国是碳纤维消费大国,2010年我国碳纤维需求量达到1万吨左右,碳纤维消费量占全世界消费量的1/4,但长期以来却大量依靠进口,经常受到国外技术封锁。

  近几年,吉林市加大对高科技、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发力度,积极发展碳纤维产业。目前,吉林市已初步形成碳纤维原丝及碳化生产企业集群,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碳纤维生产基地之一。

  在吉林市“十二五”规划中,碳纤维产业已被列为全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碳纤维作为新材料产业,是吉林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首选和重点。”吉林市委书记张晓霈说。

  吉林市如今拥有了完整的碳纤维产业链

  2011年11月18日,全国最大的碳纤维原丝生产基地年产5000吨碳纤维原丝生产线,在吉林化纤集团建成投产。“2006年时,由于腈纶生产竞争过于激烈,同时认识到碳纤维良好的市场前景,我们便考虑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吉林化纤集团董事长王进军说,他们积极研发碳纤维原丝技术,投资5.5亿元成立了吉林碳谷碳纤维有限公司。

  2007年1月他们集成创新出“T300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的工业化生产技术,这个自主知识产权属国内独创,已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丙烯—丙烯腈—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碳纤维—碳纤维下游制品,从化工源头到终端产品,吉林如今拥有了完整的碳纤维产业链。“我们生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自行车,已经成为自行车运动"发烧友"的首选,市场前景很可观。”吉研高科董事长赵春田说。

  2011年吉林市碳纤维原丝产能达到5400吨、碳丝845吨、碳纤维制品150吨,产值达到10亿元。《吉林市碳纤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更宏伟的目标:到2015年,力争实现碳纤维原丝产能3万吨、碳纤维1.2万吨、碳纤维制品5万吨的年生产能力,实现产值300亿元。

  “从目前趋势看,几年内吉林市完全可能大规模生产工业用途的碳纤维制品。加上开发与之有关的辅助材料、机械设备,发展为之服务的物流业等,这个产业链就会做得更粗更长。”吉林市有关负责人对碳纤维产业的前景充满信心。

  (人民日报)

碳纤维轿车加速突破量产技术

  2011年10月,日本国土交通省及经济产业省制定了以2020年度为目标的更加严格的轿车新燃效标准。东丽此次试制的新一代电动汽车上采用了160公斤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相当于846公斤车体重量的近20%。原材料企业发布的试制车预告了碳纤维复合材料车时代的到来。

  2011年10月,日本国土交通省及经济产业省制定了以2020年度为目标的更加严格的轿车新燃效标准。欧洲也将于今年大幅度强化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规则。随着规则的强化,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车(HV)等环保车的普及已进入人们的视野。想改善燃效,延长行驶距离,车体轻量化必不可少是大势所趋。

  在钢铁企业及化学企业致力于原料开发的背景下,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被寄予厚望。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重量是铁的1/4,强度却是其10倍。从这种材料的市场看,日本的东丽、三菱丽阳、帝人这3家企业掌握着7成的世界市场份额。

  碳纤维复合材料虽被采用于丰田高档车“雷克萨斯LFA”的骨架等,但其成型时间长成为瓶颈,一直被认为不适用于量产车。但是2011年,碳纤维复合材料企业相继发布了着眼于实现量产的试制车。

  数说 1分钟

  热可塑性树脂量产技术1分钟成型。

  2011年3月,帝人公司公布已成功掌握以世界最快速,即在1分钟之内成型的量产技术。使用的是加热即融化、冷却即凝固的“热可塑性树脂”。其做法是对树脂中含有碳纤维的中间材料进行冲压成型。以往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主要是使用加热即凝固的“热硬化性树脂”,热硬化性碳纤维复合材料一般必须有烧结工序,成型过程最短也要花费5分钟,通过采用热可塑性树脂便可省去烧结工序,从而缩短成型时间。由此突破了决定能否进入量产车生产线的“1分钟屏障”。

  此次试制的电动汽车的车体骨架为47公斤,两个成年人就能抬起来。既保持了可与铁制骨架匹敌的强度,重量又只有铁制骨架的1/5。

  为了提高强度,帝人开发了3种中间材料。包括对限定方向具有高强度的材料、对所有方向强度均等的材料等,目的是根据使用部位的需要区分使用,由此可实现全部热可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车体骨架。该公司开发出了热可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之间、以及与不同原材料之间的结合技术,减少了金属的使用量,从而有助于实现车身轻量化。这些都将促动日本国内外的企业将采用这些新技术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量产车。

  数说 3个部件

  焊接部件数由五六十个大幅减少至3个。

  2011年9月,东丽发布了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试制的新一代电动汽车。车体基本结构是采用热硬化性碳纤维复合材料造的“RTM一体式车架”。RTM是“树脂传递(Resin Transfer)成型法”的简称,是碳纤维复合材料量产法的一种。具体做法是,在模具内填入碳纤维织物之后,用树脂进行浸渍,并使其硬化。由于树脂借助模具的温度即可凝固,无需烧结工序,因此成型时间只需要10分钟左右,但仅凭这些还远远不能实现量产化。

  于是,东丽将车内乘员座位部分设计成箱型一体式结构。如果是铁制需要焊接50~60个部件,而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只需焊接3个部件即可,生产效率大为提高。“我们已在考虑如何实现5分钟成型”,东丽汽车中心所长山中亨这样说。热硬化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型以前需要花费2个多小时,而现在只需要10分钟。该公司今后将继续同时进行缩短成型时间的研究和一体式成型法的开发。

  数说 160公斤 20%

  电动汽车采用160公斤碳纤维复合材料,占车体重量近20%。

  东丽此次试制的新一代电动汽车上采用了160公斤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相当于846公斤车体重量的近20%。发动机罩、后箱盖及天窗均采用了热可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山中所长表示:“热硬化性碳纤维复合材料被应用于赛车,以其高度的碰撞安全性受到信赖。直接关系到安全的部件使用热硬化材料,其他部分使用热可塑材料等,这样可以实现材料各尽其用。我们希望充分发挥各种原料的长处。”

  在4人座轿车上采用这种材料时,与以往的电动汽车相比,车体重量可减轻大约2/3,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减少9%。今后,该公司将把这种材料推广到4人座车型上,力争在500万日元左右的普通车上普及碳纤维复合材料。早在2011年3月,该公司就与德国戴姆勒公司成立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合资公司。合资公司在德国建设工厂,从今年推出的梅赛德斯·奔驰高端车型开始,供应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量产部件。

  2011年4月,三菱丽阳开始供应德国宝马(BMW)公司碳纤维原料。宝马公司在自己开设的部件工厂中将其加工成碳纤维复合材料,然后应用到车体上。公司计划将该材料全面应用于将在2013年推出的宝马电动汽车上。

  据日本富士经济公司预测,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汽车在全球市场到2020年将达到年产400万辆。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车等环保车为年产1150万辆。原材料企业发布的试制车预告了碳纤维复合材料车时代的到来。

  (中国纺织报)

多家上市公司开始大规模涉足碳纤维领域

  中广网北京12月9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华泰联合证券建材业的首席分析师周焕13点15分做客节目,对建材业的投资机会做分析。

  主持人:我们看到通过规划的发布新型建筑材料在科研经费的投入、产业的规划制定、产业政策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支持,另外未来还有哪些新型的材料可能会成为国家重点的发展方向呢?

  周焕:我们认为从新材料无机新金属材料上来讲,未来的像碳纤维、人工晶体、新型陶瓷可能未来都会有一个比较快速的发展。实际上大家也知道的,随着全球能源价格的高企,实际上节能降耗成为了一个比较大的主题。其实我们也知道最近欧洲的空客A380已经引入到国内了,包括美国波音的787梦想飞机也会很快投入国内的运行。那么这两种飞机有一个特点其实大家可以注意一下,跟传统的飞机不太一样,他们大量的使用了复合材料,大概像A380的复合材料使用率达到25%左右,A空客、A787使用的是超过了50%的复合材料,当中大量的应用了碳纤维的材料。

  碳纤维可以跟大家交流一下,这个实际上是一个被誉为第四代工业材料和21世纪的新材料。因为它实际上是一些含碳的有机纤维跟塑料树脂结合在一起,在惰性气体当中加热碳化的新兴材料。它的比重也就是密度只有铁的1/4,但是强度是铁的10倍,硬度超过钢,所以它有非常优越的抗拉强度,而且在化学组成上也是非常稳定,它可以说是先进复合材料当中优良的增强材料。其实过去几年来讲我们国家在这个材料运用领域一直没有很大的突破。从全球来看主要集中在日本和美国等一些企业的手中,日本的日本东丽、东邦人造丝和三菱人造丝这三大集团的碳纤维的产量占到全世界的75%。由于我们国家的碳纤维的材料迟迟不能大规模的国产化,这也导致我们在科学领域上的一些受制于人,包括我们的航空航天这些方面可能都是会面临一定的瓶颈。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最近几年很多公司开始大规模的在这个领域进行投入,包括上市公司我们也知道有很多上市公司包括金发科技、中钢吉炭,甚至说中国建材下面的公司也有这方面的投入,所以我们认为这个技术瓶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被突破。

  (中广网)

吉林市将出台优惠政策重点发展碳纤维产业

  吉林市将重点发展碳纤维产业,出台相关政策吸引高科技人才,并奖励有贡献的高新企业。12月16日,吉林联科特种石墨材料有限公司2012年用户座谈会在世纪大饭店举行,副市长崔振吉向来自各地的碳纤维企业用户详细介绍了吉林市碳纤维产业的发展情况,并邀请有关企业到我市投资。

  崔振吉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来参加座谈会的企业家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我市的基本情况。崔振吉说,吉林市是全国唯一的碳纤维产业发展基地,拥有全国最大的碳纤维原丝生产装置。吉林市将推进碳纤维产业发展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成立了碳纤维产业推进组,大力促进碳纤维产业链的形成。

  崔振吉表示,欢迎企业家结合我市区位优势、碳纤维产业优势的特点,来吉林市寻求合作项目,进行投资。我市已经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吸引高科技人才,并奖励对地方经济有贡献的高新企业。

  与会企业家说,吉林联科特种石墨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单晶炉用保温材料已经接近国际水平,迫使日本企业的相同产品大幅度降价。相信相关产业进入到有序发展阶段后,我市的单晶炉用保温材料将占领更大的市场。

  吉林联科特种石墨材料有限公司集“产、学、研”于一体,拥有目前国内容积最大、温度最高的炉体。该企业生产的隔热屏等产品广泛应用于高温、清洁环境下的工业炉中,是具有世界水平的新型保温材料。

宏源证券:国内碳纤维行业供需缺口达70%

  碳纤维是一种纤维状碳材料,其含碳量高于90%。碳纤维呈黑色,坚硬,具有强度高、重量轻等特点。在传统领域,碳纤维可用于机械、汽车、压力容器、建筑、家电等行业,在新兴领域,碳纤维可用于航空航天、风电、海洋工程等。

  随着碳纤维在汽车、各种机械设备、航空航天领域应用量的迅速增长,预计未来几年碳纤维需求快速增长态势延续较长时间。我们预计,2015年的全球碳纤维消费量将达到70000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37%。

  我们的数据显示,2010年国内碳纤维原丝产能约12080吨/年,碳纤维产能约7081吨/年,产品以小丝束等低档产品为主,T300碳纤维实现了国产化。

  但是我们也观察到,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国产碳纤维由于国产原丝质量等因素的制约,其产品强度低、均匀性和稳定性多较差。

  而且,国内碳纤维生产企业存在规模小、缺乏核心竞争力、新技术被国际专利覆盖的问题,这些状况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目前我国碳纤维产业主要集中在合成材料和终端产品应用两个环节,仅少数企业从事原丝生产和碳纤维材料生产,但质量和数量都无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仅从产能方面考察,国内碳纤维生产基本可满足需求,但由于国内碳纤维产品多数为低端产品,难以满足下游的性能需求,且国内多数厂商生产不稳定,实际产量远小于产能。

  我们预计到2015年,国内碳纤维总需求量将达到13500吨/年,未来几年碳纤维市场将出现快速扩张态势,年均增速将达18.41%。但2010年国内碳纤维实际产量不足2000吨,自给率不足30%,因此国内碳纤维需求缺口仍然很大。

  投资建议:个股方面,我们推荐S上石化,给予“买入”评级。中钢吉炭,给予“增持”评级,若公司碳纤维项目能够高效运行,对业绩将有较大贡献,可持续关注。

国海证券:国防军工等领域倚重点碳成金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是由各种高性能纤维作为增强体置于基体材料复合而成。高性能纤维是近年来纤维高分子材料领域中发展迅速的一类特种纤维。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是发展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新能源及高科技产业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同时在建筑、通信、机械、环保、海洋开发、体育休闲等国民经济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

  高性能纤维主要分为碳纤维、芳纶纤维、特殊玻璃纤维、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等,其中碳纤维、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当今世界三大高性能纤维。

  国内企业将取得突破

  继石器和钢铁等金属之后,碳纤维被国际上称之为“第三代材料”,因为用碳纤维制成的复合材料具有极高的强度,且超轻、耐高温高压,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及国防领域等。碳纤维是由90%以上的碳元素组成的纤维。碳纤维结构近乎石墨结构,比金刚石结构规整性稍差,具有很高的抗拉强度,它的强度约为钢的4倍,密度为钢的四分之一。碳纤维同时具有耐高温、尺寸稳定、导电性好等其他优良性能。

  按原料分碳纤维可分为粘胶基碳纤维、聚丙烯腈基碳纤维(PAN基碳纤维)和沥青基碳纤维,目前世界各国发展的主要是PAN基碳纤维和沥青基碳纤维。日本是全球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国,2002年日本东丽(Toray)公司碳纤维生产能力达7300吨/年,东邦公司(TohoTenax)拥有5600吨/年的生产能力,三菱人造丝(Rayon)有4700吨的年产量,这3家公司碳纤维的总销售份额约占全球小丝束市场的75%。

  从2004年起,碳纤维市场突然紧缺,出现了供不应求局面,价格随之急剧上涨。碳纤维需求扩大的背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越来越多的民用飞机制造商将碳纤维作为机体材料;二是碳纤维在风力发电、液化气罐、自行车、体育用品等领域的用途正在逐渐扩大。

  随着航空航天、体育休闲和工业应用对碳纤维的需求大幅度增加,全球碳纤维市场正以平均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综合产能和需求变化,全球碳纤维行业在未来几年中仍可维持两位数的增长,且供小于求。

  尽管我国碳纤维生产发展缓慢,但消费量却与日俱增,市场需求旺盛,主要集中在文体用品和航空航天方面,一般产业需求增长也比较迅速。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特别是国防、军工、航天航空、体育用品方面的需求增加,每年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碳纤维以满足要求,据统计1996-2002年国内碳纤维消费年均增长率超过20%,2007年国内的市场需求量约为3500t/a,主要依靠进口。

  目前,碳纤维已被列为国家产业化纤行业重点扶植的新产品,国内已有多家企业拟建或正在建设碳纤维生产装置。2006年安徽华皖集团的PAN基碳纤维项目的建成投产,填补了我国PAN基碳纤维工业化生产的空白。我们预计摆脱了国外原丝控制的中国碳纤维行业将迎来飞速的发展。

中信建投:碳纤维产业:复合材料产业一颗幼小的新星

  碳纤维:力学性能优良的复合增强基材,应用领域广泛。碳纤维具有出色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是目前已大量生产的高性能纤维中具有最高的比强度和最高的比模量的纤维。此外,碳纤维还兼有其它多种优良性能,如低密度、耐高温、耐腐蚀、耐摩擦、抗疲劳、震动衰减性高、电及热导性高、热膨胀系数低、X光穿透性高,非磁体但有电磁屏蔽性等。多作为增强材料加入到树脂、金属、陶瓷、混凝土等材料中,构成复合材料。从这个意义上已预示了碳纤维在工程的广阔应用前景。
  世界碳纤维格局:发达国家成熟产业,行业集中度高。世界碳纤维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日本、英国、美国、法国、韩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台湾省,主要生产商为日本的东丽、东邦人造丝、三菱人造丝三大集团和美国的卓尔泰克(ZOLTEK)、阿克苏(AKZO)、阿尔迪拉(ALDILI)和德国的SGL公司等。日本的三家企业就占据了世界78%左右的产量。发达国家的碳纤维行业已逐步走向成熟。截至2008年,主要的碳纤维生产厂商大、小丝束产能共计64200吨。
  下游需求中工业应用领域消费比例持续扩大。世界碳纤维的消费结构集中在工业应用、航天航空和体育休闲三个方面,目前工业应用约占总消费量的58%;航空航天方面应用约占23%,体育运动器材应用约占19%。1991-2009年,碳纤维在工业应用领域的消耗是持续增长的,航空航天领域基本保持平衡,而体育用品在碳纤维应用的比例则持续下降,碳纤维应用逐渐从航空航天、体育用品向民用工业应用转移,特别是随着大丝束碳纤维的大规模生产,其价格将不断降低,民用工业用量将继续保持大幅度增加的趋势。
  2010年国际碳纤维行业需求回暖。在即将过去的这场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中,碳纤维产业并没有幸免,尤其是2009年经济衰退陷入最低谷时,很多碳纤维制造商也推迟或放慢了自己的发展计划。但是进入2010年以来,随着经济危机的好转,全球碳纤维市场出现快速回暖的迹象。综合各种预测,我们判断行业供过于求的格局将维持到2011年,到2012年基本供需平衡,2013年后快速增长的行业需求将有望消化行业的过剩产能,使得行业向供小于求的趋势发展。
  我国碳纤维产业基本依赖进口。我国碳纤维的生产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碳纤维生产能力仅占世界高性能碳纤维总产量的0.4%左右,09年自给率提高到达到16%以上,仍主要依赖进口,无论是质量和规模与国外相比差距都很大。

吉林化纤:三季度公司呈现大幅亏损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苏文杰 日期:2011-10-27

  201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70亿元,同比增加16.9%;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49亿元,大幅亏损;实现每股收益为-0.39元。粘胶短纤行业2季度以来普遍亏损,3季度亏损的更加厉害,需求疲软在3月份之后体现的非常明显,对于9、10月份的传统旺季来说,更是呈现旺季不旺的特点。随着竹纤维、竹浆新增产能逐渐投产,公司盈利好转值得期待。但短期行业公司盈利情况不佳,我们下调公司目标价为5.20元,维持持有评级。

博云新材:短期估值略高,未来值得期待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桑永亮 日期:2011-12-05

  投资要点:

  我们对博云新材的定位是值得跟踪,有潜力的成长股。公司中短期有两个看点:

  (1)预期汽车刹车片新工业园区2012年初投产,2012年底达产,之后汽车刹车片产能将增长1.5倍以上,如果销售市场扩展顺利,那么业绩迎来快速增长。

  (2)碳\碳复合材料在航天军工等重要行业均需使用,但国内生产技术较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在十二五新材料规划中国家给其大力的支持。公司的碳\碳飞机刹车幅认证进展过程,碳\碳热场材料在多晶硅行业的推广进度都值得我们关注。

  博云新材业绩是一个稳定三个增长点。

  (1)粉末冶金飞机刹车副产品销售及利润稳定,但在公司占比在下滑。公司传统主业,用于波音737。预计波音737未来5年都会是全球航空业主力机型,存量稳定,因此对公司刹车副的消费也保持稳定。

  (2)汽车刹车片稳步增长未来关注产能投产。

  未来公司将主攻售后市场,100亿的市场规模相对于现在200万元的销售收入,还有很大扩展空间。

  (3)碳/碳复合材料飞机刹车副处于认证阶段,通过将带来很大增量。现在波音737以后机型以及空客所有机型都采用了碳/碳复合材料刹车副,博云新材产品处于认证阶段,通过将明显增加公司销量。

  (4)公司也在积极拓展多晶硅碳碳热场材料市场。主要是联合下游客户,设计合理的多晶硅炉用发热体、隔热桶/罩、底板和顶板等产品。

  部分大型多晶硅企业已开始推广这种炉。

  公司评级。我们保守的预测公司2011-2013年EPS 分别为0.17、0.23、0.33,对应PE 为100、74、52倍,由于估值较高且A 股处于熊市行情,我们暂时给予公司谨慎增持评级,但建议紧密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