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罗马风情全景展示:佛教的本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2 08:48:14
佛教到底是什么。从佛教的本质上看,佛教是心理哲学,集求真、向善、美乐、慈悲关怀于一体。是形象化了的心理哲学、神格化了的心理哲学、宗教化了心理哲学。所以学习佛教,一定要透过包裹在佛教外面厚厚的具体形象如佛魔神鬼的外衣,深入外衣内佛教的本质核心并牢牢把握人的心理这一根本。佛教一再告诫学佛的弟子们,觉在自心,迷在自心。佛教探究人的心理,不同于现代心理学。现代心理学探究人的心理,是从客体的角度,向外从表面观察他人得出规律性的结论。而佛教探究心理,是从主观的角度,从个人自己本有的深层次心理自证,更细微。也可以说探究的是心理本体,或说是本体心理哲学。佛教将人的各种心理现象予以形象化,不仅仅予以神话,还予以佛化、菩萨化、魔化、畜生化、地狱化、鬼化等。将人的心理境界予以时空化,或过去,或现在,或未来,或不同的上天层次,或不同的地下层次,或不同的宇宙层次。佛教为了适应不同众生的心理需求,设计了十方世界,设计了生死轮回,给予人以终极关怀。一个目的,就是解除众生的烦恼痛苦,给予众生开心快乐。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唐朝的禅宗六祖慧能就已经对此作了精彩的破解。他的门人记录他的语言的《坛经》里他这样说道:“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鳌,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倒;去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忘,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如此的解说不甚枚举。

  佛教在满足众生心理需求,方便给予慈悲关怀的同时,并不是将学佛者引入愚昧的迷途,而是善巧地将学佛者引入智慧之路,认识到人生因果实相。因果实相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人生的因果规律。从本质上看,佛教与唯物辩证法是一体两面的同一存在,其目的都是一个,客观的认识客观事实真相,行事遵循所行事本有的规律。然各自所说侧重点不同。唯物辩证法指向认识的客体,偏向带给人快乐的物质手段;佛法指向认识的主体,偏向快乐主体本身。举个例子,如同照相,唯物辩证法要求尽量将被照之物象全部摄入而且要真实,佛法则要求镜头光洁光线适中角度恰好。唯物辩证法拿着照好的成品照片希望从照片中找到快乐的来源;佛法从照相事件本身感受快乐而不从照相行为之外另寻快乐。本来,佛法与唯物辩证法正好互补,可却相互攻击,这真是一个千古笑话。佛教教导学佛者如何善处自己正生活于中的环境,觉知自己正解决的事,觉知自己正接触的人,特别是要觉知人的心,因为一切事都是人弄出来的,而人的心才是人行事的主宰者,唯有做到真实觉知才能恰如应对。佛教教育学佛者,首先要清净自己的心,因为心不净则觉不真,觉不真则行不正,行不正则事不成,事事不成则是众生凡夫烦恼痛苦之所在。佛教就是如此教育学佛者如何在人际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最终得到实际的利益并享受到快乐。正如《维摩诘经》所说:“先用欲勾牵,后令入佛智”,这正是大乘佛法不可思虑言说的精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