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刺童蕾吻戏在哪一集:写给鹿城蓝宝石的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0:57:47
推荐得分: 
写给鹿城蓝宝石的歌
如果说我的故乡鹿城—昆山,在世界东方文明故国—中国版图上,在江南地理意义上,是一只名贵的梅花鹿,那么鹿城碧波荡漾的清清护城河,是鹿城的水晶项链,这项链中间的护城河边、半山桥堍的奥灶馆,就是镶嵌在项链上一颗绚丽夺目的蓝宝石。
1、
我说奥灶馆是鹿城的蓝宝石,是因为她的珍贵和稀有。
古人称蓝宝石、红宝石为光珠。唐代称蓝宝石为瑟瑟。大诗人白居易在一首诗中写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他把江水在残阳下,一半比作蓝宝石。
蓝宝石和钻石、红宝石、祖母绿被誉为“世界四大珍贵宝石”。它作为珠宝历来被人们视为最华贵的装饰品和收藏瑰宝,她给人们带来无比的神秘感,这多半是因为她的珍稀和难得。蓝宝石乃是自然界的精华,人们认为它能够和自然界的神灵相通,是驱凶辟邪的吉祥之物,是界于此世界与彼世界的纽带和桥梁。
昆山奥灶馆,就是鹿城名副其实的城市蓝宝石。
2、
我说奥灶馆是鹿城的蓝宝石,是因为她与许多美丽的传说,联系在一起。
“康乾盛世”期间,政局逐渐稳定。清朝实行地丁合一、取消工匠代役银等措施,使农业和手工业得到恢复发展,社会商品经济空前繁荣。这使风流天子乾隆皇帝有暇三下江南。因此在江南留下了许多至今仍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传说乾隆皇帝微服下江南时,途经昆山游览昆冈玉峰山。江南园林甲天下,二分春色在玉峰。在山上乾隆御道饱览风景后,皇上腹中饥饿了,于是顺着石子路,来到这家小面店吃了一碗红油爆鱼面,觉得味道无比鲜美,忙让太监打听烹制方法。但由于语言关系,太监似懂非懂,无奈只得急中生智面奏皇上:“红油面味道好主要是面灶上的奥妙。”乾隆一听哈哈笑道:“面灶奥妙,奥妙的面灶”从此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面店就有了皇上的金口赐的店名。由此产生了“奥灶面“的美称。
3、
我说奥灶馆是鹿城的蓝宝石,是因为她在泱泱中国饮食文化的序列中,有她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
奥灶馆的发展和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在其成长的道路上,也充满艰辛曲折,业主、传人矢志不愈,用心血和几代人的不懈意志,把这块昆山人的饮食金色招牌护卫下来,发扬光大。 据有关资料记载,奥灶馆创始于咸丰三年(1853年),至今已有153年历史,其前身叫“天香馆”。初创时期,奥灶馆当时的业主,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经营不善,原店主弃奥灶馆出走。清朝末年,奥灶馆原债主赵三老太将它交给一位绣娘名叫陈秀英的业主经营。新业主将奥灶馆易名为“颜复兴”。心灵手巧的陈秀英经营奥灶馆与绣花一样入门入行,她本来就擅长精细小吃烹调,开店后,她认真听取食客的意见,精心烹饪制作出的红油面,一炮打响。尽管当时奥灶馆是只有三张半桌子的小面馆,但因红油面的成功推出,昆山城里的文人捧场,一时间奥灶馆食客盈门,名声四扬。当时的易名后的颜复兴面馆又小又旧,生意却比其他门面大、装修好的店面兴隆,天天有老食客回头,新食客盈门。因此遭到半山桥一带甚多面食店同行的嫉妒。他们为了抢回被奥灶馆吸引去的食客,其他店主将奥灶红油面蔑称为龌龊面。此事被—位住在面馆附近常来吃面的秀才得知。他很不服气地为奥灶馆正名。秀才动足脑子,他巧妙运用吴方言“龌龊面”的谐音,为面馆定名为“奥灶面”,以此表示陈秀英面馆制作的“奥灶面”技艺奥妙,食之口味奥妙无穷。这店名增添了“奥灶面”的神秘色彩。从此昆山半山桥边的奥灶面的名声不胫而走,吸引城内更多的食客,社会上不少名流专程前来品尝。“奥灶馆”名声越来越大、越传越广。
4、
我说鹿城奥灶馆是鹿城蓝宝石,是因为她是昆山人文宝矿中蕴藏的。
奥灶馆在百年历史长河中浮沉,代代业主在经营实践中,创建发扬了自己的独门秘诀。形成了奥灶馆招牌面。奥灶面中最负盛名的则是红油爆鱼面和白汁卤鸭面。上桌的红油爆鱼面,宽汤细面,汁红油亮,鱼香扑鼻,你细看时,却没有常见的热气,令人意外的是当食客用筷将面轻轻一跳,热气就腾然而起。此时筷热、碗热,碗内的面、汤、浇头更热。即为昆山人称道的奥灶面“三热”。奥灶面作为面浇头的红油爆鱼也颇具特色,一条青鱼从捕捞、宰杀、洗涤、直至入厨烹制,做到“鱼不落地”。鱼血、鱼肝、鱼油等也不废弃,用于吊汤,制作出原汁鱼味汤。奥灶馆经大油锅爆制的青鱼块,完好地保持鱼的原味,使红油爆鱼既别具一味又不失浓烈的苏锡风味。奥灶馆的白汁卤鸭面同样令食客欲罢不能。奥灶馆由于其采用了传统的烹制方法,使白汁卤鸭面又成为店里的一大特色。店里烹制时,每锅放入10只昆山大麻鸭,当水煮至将沸末沸时,再倒入食油至锅面形成厚厚的油层。奥灶馆卤煮鸭子,下面文火炖煮,上面密不透气,保持卤鸭的原味不走失。制作后,奥灶馆又加以与众不同的调味配制,使卤鸭味道纯正,鲜嫩爽口,鸭香宜人,卤鸭的原汁即为白汁卤鸭面的面汤。后人不断提高发展了其汤料密制配方,采用清香四溢的丁香、沁人心脾的挂花、鸡汤、卤汁、茴香等十种香料精心调配而成,又加上强身祛邪的中药,此外葱香中伴有焦黄的熏鱼香,各种香的艺术调配在奥灶面里达到美妙的效果。肥而不腻。一碗别具风味的奥灶面,不但将食客增添无穷的乐趣,留下无穷的回味。奥灶馆还研究出奥灶面保持“三烫”的特点:即面烫,捞面时不在温水中过水,而在沸水中过水;汤烫,配制好的面汤放在铁锅里,用余火焖煮,保持其温度;碗烫,碗洗净后,放在沸水中取用。“奥灶面”即便是在数九寒天,食之也能冒汗。奥灶面在苏锡风味面点制作中,创造了自己的昆山特色。 奥灶馆是国内贸易部授牌的中华老字号餐馆。
5、
我说奥灶馆是鹿城的蓝宝石,她的明清建筑风格在昆山城内是首屈一指、独一无二,是昆山建筑的瑰宝。
“旨酒时献、清谭间发。物色相招,江山助人”。奥灶馆是一座两层的明清仿古建筑,1987年,奥灶馆在原址翻建了1200平方米仿明朝式样的二层楼。正门顶端金字招牌,是省画院宋文治老先生题字“百年老店”。雕梁画栋,两侧48根朱红抱柱,意蕴着是要发财;上挂着50个大红灯笼,意蕴着“我昆山人是实实在在待客”;四面飞檐翘角似炎燕穿云;屋脊上两龙吻脊龙取水,远看不见龙,近看屋脊上就是两条龙在取水,我不知是否意蕴着,到奥灶馆里来的食客是过江之龙,还是意蕴着昆山是藏龙卧虎之地;屋山墙上,迎着护城河、半山桥一边是砖雕艺术,山墙上一幅竹、梅、兰的雕塑写意画,在靠柴王弄一边屋山墙上是一幅两棵松树、一只回头梅花鹿望着半山亭的工笔写意雕塑画,处处体现那个朝代士大夫、文人审美观,艺术价值、江南园林的风格;门前花岗石阶步步高升,气势雄伟;落地长廊古式雕窗,四面通风,不知是否意蕴着店主人,虚怀若谷随时准备接受客人意见;
奥灶馆内设餐座别致,雕花地罩古色清雅;“望山阁”厢房遥对玉峰,独特幽雅。廊庭回绕的千余平方米的古建筑,远远望去,显得古朴雄
厚。
6、
我说奥灶馆是鹿城的蓝宝石,是因为她的灵气熏陶和发扬了吴越文化。她吸引着祖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的海内外游客和投资者来昆山。我的一些朋友,有不少是上海旅游公司的老总,他们经常接待祖国各地、世界各国的游客,然后安排昆山一日游。他们的昆山的旅游日程的第一件事,就是早上6点50分在上海人民广场集中登车,8点多钟到昆山奥灶馆吃奥灶面。人杰地灵、历史悠久的昆山。昆山的三贤: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爱国主义学者顾炎武,著名教育家归有光,教育家朱伯庐;昆山的三宝:昆石、琼花、并蒂莲;名列“金陵八大家”之首的画家龚贤。这些吴越文化的精髓在奥灶馆食客中交流,游客在品尝一碗碗奥灶面的“八仙桌”上,在奥灶面的诱人香味中,对昆山的感情慢慢地潜移默化的产生。
7、
我说奥灶馆是鹿城的蓝宝石,是因为她的故事、她的传说,不会被复制、被拷贝,她的影响是随着中国龙,在国际上不可阻挡的历史脚步一起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一位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曾说:昆山开始腾飞的时候,可以说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没有人料到,昆山的发展会这么快,快速发展的时期会持续这么长。我认为昆山发展是在昆山人文历史渊源的坚实基础上的发展,昆山的前人创造的一碗奥灶面,就能让人记忆一辈子,昆山的后人还有什么人间奇迹不能创造的。昆山这颗美丽的蓝宝石,再也不是“躲在深闺无人识的大家闺秀”。她的知名度和对世界各国友人的吸引力。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裂变似的高速发展。
天同覆、地同栽。奥灶馆—鹿城的蓝宝石,你的珍贵饮食文化价值、和自己的独创性、鲜明的个性,永远是昆山人的骄傲。
任文锁作              2006年3月5日三稿于留晖山庄   2012年元月年初七再修改于故乡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