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天下之珊之少宫主:[转载]扫盲:中国经济的过去与未来(全篇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11:25:07
原文地址:扫盲:中国经济的过去与未来(全篇完)作者:彩虹_战士

扫盲:中国经济的过去与未来(全篇完)



 

    彩虹按:不久前,郎教授的“唱衰论”曾轰动一时,然而,此文却与之不同,可看做对“唱衰论”的另一种回应。文章经过“清洁”后重发,去除原帖敏感回复。岁末盘点,此文还是颇具启发和扫盲意义。本文来源于网络,内容的真确性请读者自行勘正。

 

 摘要 

  

    首先,请大家稍微耐心一点,先听哥回顾一下天朝经济30年发展历程,有些基本的历史脉络不弄清楚,当今的经济现象就没法讲明白。   

 

    天朝经济发展模式,从改革开放开始都是以发展增量来解决存量矛盾。简单的说就是把蛋糕做大来解决体制内分配上的尖锐矛盾。那么,怎么来做大增量呢?这就得要经济动力了。经济发展动力一般来说无非3架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对于一个人口10数亿的大国,投资最多也就是催化剂,出口呢?也就一补充(难道还能指望全世界人民来养活天朝人吗?),核心还是靠老百姓消费,也就是所谓的内需。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30年天朝经济增长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动力。第一个阶段是解决吃的问题,一个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就释放了农村经济的活力,第二个阶段是靠小家电拉动经济增长,在80年代女孩子找男朋友也是要看对方硬件的,什么硬件?当然不是现在的有车有房,而是“3转1响带喀嚓”——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照相机,呵呵。到了90年代,就是靠大型家电在城市家庭的普及来提供经济增长的动力了,那时家电行业很有些企业一时风光无两——长虹、爱多、步步高……90年代末,天朝经济面临一个十字关口,如果按照小康标准,天朝老百姓该消费的基本都消费了——肉是顿顿有了,衣服也百花齐放了,家用电器基本都普及了……那么?经济增长的动力在那里?如果没有找到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或者说没有这个增量,存量会出什么问题?往大一点说,没有经济的增量国家会出什么问题?别急别急,等哥喝口茶水先。

 

    好吧,哥就先来分析一下这个存量的问题——或者说天朝的分配体制问题。从50年代到80年代,天朝一直实行的是高积累的计划经济模式。也就是说国民创造的财富,国家拿绝对的大头,企业基本为0,个人的工资也就是勉强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而这个生活需要之外应该在职工工资中体现的住房、医疗、养老的部分,再由国家统一补贴给个人。事实证明,这种分配体制是没有前途的,所以就得改。怎么改呢?首先是给企业一点甜头——过去天朝是只有国营企业的,企业的利润也得全额上交,第一步是利改税——也就是说把全额上交的利润改革成以企业所得税的形式上交国家,这个税率大致是33%,也就是说,在过去企业所有的利润都得交国家,改革后呢,只要交利润的33%就可以了。接着放宽政策,开始发展集体的乡镇企业,允许民营企业——就这么一点点分配体制的改革,企业的活力一下子就激发出来了,在一批“乔厂长”为典型的强人带领下,天朝经济在80年代实行了一次飞跃。

 

    如果我们把80年代作为一个模版就很明显看出天朝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2个,第一是调整分配模式——首先让企业有钱,职工才有钱,老百姓有钱了,启动内需自然就很容易,也能够形成相对良性的经济发展模式。

 

    到了90年代情况就出现了变化。这就是分配体制改革走不下去了。原因很简单,分配体制要继续改革,就必须涉及政治体制的改革,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干或者有勇气去干的。所以,到了90年代中期后,天朝管理层的执政模式渐渐变成了一种单纯的依赖增量的经济发展模式,嗯。只要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经济问题永远只能在经济领域去解决,而更敏感的改制问题就可以一直装鸵鸟的丢给下一届班子。好吧,这种执政模式在90年代中后期很快就面临挑战了。

 

    在90年代中期,当时天朝的基本形势是。居民初级消费已经完成——吃、穿、家用电器在城市家庭基本普及,而要消费升级——也就向大宗商品比如房子、汽车消费呢民间储蓄却又不大够——通过10来年的积累,居民存款达到几万亿的规模,总量虽然可观,但平均到个人,也就人平几千元钱。而企业呢?除少数垄断企业外,大多数企业在沉重的税负下(这个在后面将单独谈到),既缺乏技术创新的资金实力,也没能力大幅度提供职工收入。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经济发展突然没动力了。嗯,这可是了不得的事情。

 

    没有经济动力就没有经济增量。没有经济增量会出现什么问题?在西方国家经济低迷甚至偶尔零增长其实也出不了什么大问题,顶多管理层换一批,社会还能基本保持稳定。在天朝情况就不一样了。由于长期实行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政策,农村早就一贫如洗。大量的农民为了生计涌进城市,加上国营企业大面积倒闭,乡镇企业昙花一现后又纷纷倒下,使我们就业压力一直非常大。这个非常大的意思是我们的失业率非常高,失业人口绝对值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大家不要相信统计局公布的什么失业率4.5%或者5.4%的狗屁数据。哥很早就推算出天朝的失业人口应该是2亿以上(哈哈,这个推算依据后面立刻就可以看到)。果然,今年奥巴马访华时,有新闻报道温总理亲口告诉奥巴马,我们的失业人口是2亿。

 

    现在可以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年年都必须有经济增量,而这个增量还必须保证不低于8%的问题。天朝执政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持社会稳定,要社会稳定必须就要老百姓有饭吃,吃饭要花钱,钱从那里来?当然得有工作。所以,天朝最大的问题就是就业问题。在核心的分配体制不能动的前提下,面对如此巨大的失业人口,要使社会保持稳定就必须依靠足够的经济增量来满足失业人口再就业的问题。这就天朝经济的特色——单纯依赖增量的经济发展模式。有经济学家把它称为自行车经济——很贴切的比喻——快了要倒,慢了也要翻嘛。那么,这个所谓的生死时速的临界点在那里呢?嗯,就是我们常听说的保8。按照某位经济学家测算的模型,1个经济增长白分点大致就可以新增2000万个就业岗位,保证所谓的GDP不低于8%的增长率核心实质上就是要保证新增1.6亿个就业岗位(哥当时就是根据这个数据推算出我们的失业人口应该不低于2亿的。嘎嘎,顺便补充一下,这个经济测算模型是否准确哥不做评价,但是,保8最核心的原因就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却是不争的事实),没有这个基础,别说经济了整个社会稳定都要出问题。想想几亿人如果1年以上没有工作会出现什么后果,呵,哥是不寒而栗啊——再对应每年末保8指标完成后,电视新闻里上到管理层下到经济学家人大代表,人人一幅如释重负的表情,哥是感同身受啊。

 

    嗯,我们再回到90年代,那时,管理层突然发现经济发展没动力了!现在明白管理层那种焦灼的心情了吧,这可是了不得的事情!事实上当时管理层面临的压力还不止这个,更痛苦的事情是——中央财政危机重重,甚至有崩溃的危险!

 

    哈,这可不是哥胡言乱语。想想以下事实吧,负债累累的国营企业大面积倒闭,嗯,最后当然是中央财政买单;金融企业巨量亏损,最后只能是中央财政买单;还有辛辛苦苦换来的外汇储备对外投资时大多损失惨重,最后还得是中央财政买单——一再大的家底也经不起这么多败家子折腾啊,何况我们在90年代家底并不殷实。好吧,就算我们这几年貌似中央财政空前富裕了——全世界都来找天朝借钱了——上述的吞金兽也压得财政喘不过气来。哥聊举2例。好象是2006年财政部长在做报告时公布当年财政收入大致是5万亿——这时一个刺头突然提问了(据说是中央党校的老周,哈哈,记错了哥可不负责任),他说,不对!我简单的算了一下,中央财政税收加上彩票、央企上交利润等收益应该是在9万亿左右,怎么只有5万亿呢?财政部长很尴尬的没做回答。嗯,问题就出来了,收入是9万亿,财政收入却只做5万亿,还有4万亿那里去了?嗯,这个说被谁谁贪污了就太不靠谱了,可能更接近事实真相的是,这些钱都去填上述的亏损黑洞了。还有就是,2009年公布的财政收入是8万亿吧,到了10年公布的今年财政预算支出是4.5万亿,最耐人寻味的是,这4.5万亿的支出居然还有7500亿的财政赤字!哥都糊涂了,嗯,有哪位大师给解释一下,这个2010年的财政预算支出的赤字计算是以2009年的收入为依据还是以2010年的收入为依据,如果是2009年为依据,那么8万减4.5万应该还有3.5万的赢余,怎么会出现7500亿的赤字呢?如果以10年收入为依据那么差距就更大了,因为今年财政收入铁定要大大超过去年。好吧,如果哥算术没有问题,那么多达几万亿的资金跑那里去了?(这还是财政公布数据的缺口,公布数据之外呢?如果06年我们实际的财政收入已经达到9万亿,那么这个公布的8万亿财政收入之后,一定会有不低于06年多达几万亿的收入没有体现在财政收入上!算上这个就更吓人了,哥胆子小,就不再深入这个话题了)联想到08年金融危机时天朝对外投资损失惨重的传闻,哥忍不住内牛满面了——好几万亿啊,摊到哥头上也有几大千个大洋啊!

 

    闲话又扯远了,咱们又回到我们的主题上——哥这样说事是不是有点李伯清的散打评书或者周立波的海派清口的风格?哈哈。

 

    回到90年代,那时充斥各大媒介的常常就是这样的主题:“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如此等等,其实说的就是上述问题——政治体制改革不愿动,经济发展又缺乏动力,中央财政面临危机。这时,一个强人隆重登台了,他以犀利的3板斧不仅化解了上述的困境,更创造了天朝经济连续10年的GDP神话,他让鸵鸟式的政治体制改革基本不动的情况至少延续了天朝体制20年的寿命,当今天朝社会80%以上的经济问题或者社会现象都与他当年的举措有密切的关系——嗯,天朝的GDP神话、外汇储备世界第一,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等等与他有关系,蜗居、暴力拆迁、贵族学校与山村破败的校舍,看病难、医院认钱不认人等等也与他密不可分。毫不夸张的说,他的3板斧影响了我们整整一代人的命运!他就是经济沙皇。

 

    直到现在,在普通老百姓心中,似乎经济沙皇的口碑很好。他的清廉以及豪言壮语——什么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勇往直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一直为大众所称道。哥虽然出身草根,但哥更是一个理性的人,对某个人物的评价,哥从来都是不仅要听其言,更要察其行。请看经济沙皇怎么用3板斧化解90年代天朝的经济困境与财政难题的。

 

    三板斧就是分税制(即国税与地税分家,94年),民生产业市场化(教育产业市场化、医疗产业市场化,住房产业市场化,贯穿90年代中后期),透支金融(即以按揭形式启动商品房市场,99年)。下面分别阐述这3板斧内涵、作用与关联性,虽然它们的实施时间跨度有好几年时间,但确实是一盘系统的棋路。请大家睁大眼睛,仔细跟着哥的思路把这个帖子看下去,实际上把这3板斧彻底的弄清楚,结合前面的分析,你基本就能解释当今70%以上的经济现象。

 

    何为分税制?国税与地税分家意味着什么?且听哥细细道来。大家都知道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分税制理论上就是把这块蛋糕明确的切分成中央财政收入部分与地方财政收入部分——一般老百姓对于这些政府职能划分很难有兴趣,殊不知这些东东与我们的生活几乎每一件事都有莫大的关联——比如,现在关注度非常高的暴力拆迁,自焚事件等等社会现象,其深层次的原因都与这个分税制有很大的关系。等哥讲完了,你就会明白。好了,现在我们来看看这块蛋糕是怎么分的。税收一般可以划分为4块,关税(进出口)、所得税(企业、个人),流转税(比如增值税)、营业税(包括个体劳务)。大家都知道不管是在那里分家,一般声音大的多半是拿大头,这不国税与地税一分家,因为中央声音大——一下子把关税、所得税、流转税全拿走了,可怜的地税,仅仅分到营业税这么一点面包屑。在90年代前3块大致要占到总税收的80%以上,近几年由于房市火暴,营业税才能占到总税收的30%——35%。

 

    这么分税的结果就是,中央财政一下子富得流油,地方呢?除极少数经济发达地区,大部分地方财政变成吃饭财政——嗯,不是吃得起饭的财政,而是为吃饭——仅仅保证公务人员工资按时发放都愁得焦眉烂眼的“吃饭”财政。从此,地方政府不作为或者难作为以及后面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由此埋下了诱因。写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跳出来反对:不对!你说地方财政窘迫,那怎么解释每年公款吃喝几千个亿,公款旅游几千个亿,公车消费几千个亿,还有大建豪华办公楼等等——地方财政不是没钱,是很有钱嘛!对于这样的问题,哥这样理解的:上述吃喝、旅游、公车消费绝大多数集中财政比较富裕的一级政府或者部门,比如中央、省级、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市级政府,或者类似财政、国土、房管、公检法等有权有钱部门,在总体地方财政普遍窘迫的背景下,我们的公仆大吃大喝这是体制性的问题——或者说是前述的政治体制改革基本不动所产生的恶果之一,就不再展开了。关于大建豪华办公楼的问题,哥倒有不同的理解。第一新建的政府办公大楼多半是建在新区,这是拉动新区快速发展的需要,或者说是加快卖地的需要,至于建设的豪华的问题——或者是建筑商垫资修建(负债运营城市,哈哈)或者是用旧城土地置换出来的,目的呢?则是招商引资的需要——这么说一定有无数人骂哥是走狗——那么,我们换一个说法,假如一个人穷得叮当响,如果他穿得破破烂烂的去谈生意,有钱的老板估计连眼皮子都不夹就拒绝了。好吧,现在人都变聪明了,即使是穷得叮当响,他去骗去借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弄一身行头,什么百达翡丽的手表、阿玛尼的西装,再开一辆宝马,租一间气派豪华的办公室,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现在很多骗子不就这么做的吗?嗯,这个豪华办公楼也是这个道理,它与地方财政是否富裕一点关系都没有,招商引资的需要嘛。当然,在招商引资的同时给公仆们创造一个更好的办公环境,也是应得之义嘛。

 

    何为民生产业市场化?就是纳税人交钱给政府让它出钱扶持补贴的基本民生领域,居然全部实现市场化商品化了!不管是学校、医院还是房子,一句话,政府基本不投入了,你们自个想办法赚钱去。打个比方,比如,我们每月按时交纳物管费养活了物管公司,本来,小区的安保、清洁、路灯什么的都该物管公司负责,结果呢?物管费被物管公司吃吃喝喝花完了,最后物管公司以市场化为借口,要业主重新交保护费以保证小区没小偷,交清洁费以保证小区的整洁干净,如此等等。当然,民生产业市场化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了——首先是财政上不仅负担大大减轻了,而且通过税收等各种形式还能在这些产业市场化过程中狠赚一把!(2010年公布的中央财政支出项中,嗯,教育是500亿,保障房大致是300亿,医疗只有可怜的50亿,加在一起,也不到1000亿,而对应的2009年各级财政仅仅是卖地收入就超过1万亿,房产税收也不低于1万亿,呵)更重要的是,由于财政补贴取消,这个差额部分自然得老百姓掏腰包填进去,考虑到这些行业自身赢利的需要,所以,老百姓还得把它们需要的利润填进去,还得把这些行业市场化所产生的各种税、费填进去!于是庞大的内需被人为的制造出来,天朝开始了连续10几年高速增长的GDP神话,可是在这华丽的袍子里面却是几代人积蓄的财富被席卷一空,终其一生,我们都在为房子、小孩读书、养老医疗而奔波。唉!哥只能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

 

    何为透支金融?简单的说就是以按揭的形式来启动商品房消费市场。前面说到,在90年代我们的居民存款虽然达到几万亿的规模,但是摊到个人头上也就几千元钱,要实现消费升级——向大宗产品,房产、汽车,这点钱明显不够。于是按揭就引入到天朝社会——用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产品,呵呵,很美妙的设想。但是,这可以绑架金融为代价——一旦房地产市场崩盘,必然会引发金融崩溃。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就很好的证明的这一点。必须指出的是,在美国,有良好的基本经济面,有世界货币美圆做支撑,金融危机还能想办法挽救,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的天朝,结果会可怕一百倍。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每一次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顶多就是“抑制房价过快增长”,降房价从来都不是调控的目标,相反“防止房地产大起大落”反而是调节中特别注意的要点。

 

     好了,现在我们可以简单的总结一下经济沙皇在90年代的举措了。

 

    问题一:老百姓已经完成初级消费,有一定的积蓄,但要实现消费升级明显购买力不足——经济发展缺乏动力,另一方面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加上国营企业大面亏损,就业压力空前巨大。

 

    问题二:中央财政面临危机。

 

    对策一:开源。利用分税制将财力向中央集中,利用民生产业市场化创造新的税收增长点。

 

    对策二:节流。利用民生产业市场化大大降低各级财政负担,(顺便把适龄离退休人群养老、医疗补贴部分也大大切了一刀),鼓励发展股市——有了一大票股民,财政连也大量濒临倒闭的国营企业输血都免掉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天朝什么企业上市,不是市场说了算,而是政府说了算。

 

    对策三:利用民生产业市场化制造庞大内需,利用透支金融来解决消费升级的购买力不足的问题。

 

    就这样,内需有了,经济发展动力也产生了,经济增量保8了,就业问题也解决了。与此同时中央财政日益强大,嗯,经济就这样成功的软着陆了。所以,沙皇曾经得意洋洋说道:我应该拿一个诺贝尔奖。这个这个,哥还能说什么?只能是对沙皇的敬仰犹如涛涛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真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化腐朽为神奇,边被动为主动……

 

    沙皇当然拿不了诺贝尔奖,即使他成功化解了天朝90年代的经济危机,即使他成功的实现了经济软着陆,即使他的举措奠定了天朝10余年的GDP神话。但是,别说是获得瑞典皇家科学院认可,他连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提名都没混到。原因很简单,他所有的举措都是建立在民生产业市场的前提之上的——以掠夺民众来实现所谓的经济腾飞,这个大概难度系数不算太高吧。

 

    曾经江湖上流传过一个段子:98年的时候,从不见房地产老板的沙皇把万科的王石找来,有这么一段对话:

       

    沙皇:老王,你也知道现在国家经济的情况,这样,我把福利分房停了,再让银行把按揭搞起来,你们房地产好生整一整,好歹给我把8保住。

      

    老王顿时泪流满面:大叔,俺以为这辈子都等不到这一天了。

      

    听完这个段子后,哥也泪流满面了,因为哥知道从此将会有无数人为此泪流满面。

 

    当潘多拉的盒子打开后,一切都失去了控制。在民生产业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天朝的基本道德体系也逐渐走向崩溃。当民众失去最基本的社会保障的时候,所谓的道德在冰冷的物质原则面前不堪一击,钱几乎成为盛行主流的唯一标准。所以,包二奶养小蜜蔚然成风,笑贫不笑娼,小三更嚣张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草根阶层在承重的生活压力下已经把尊严放到最后,如此等等。

 

    有了以上的分析,对当前的社会现象基本都可以做个清晰的认识:

 

    为什么在乡村,还常常可见破败的校舍?因为教育市场化中央财政大幅度减少了教育投入,而地方财政因为分税制的因素,根本就无力改善。

 

    为什么会有暴力拆迁?因为在分税制的背景下地方财政极其窘迫,脆弱的地方财政对卖地收入的依赖程度之高是普通民众无法想象的——举一个例子,2008年金融危机时,房地产市场低迷了一阵子,仅仅几个月地方政府在没有卖出土地的情况下,很多地方连公务员的工资都发不出来(注意,这个公务员不仅包括官员,还包括老师!)。好吧,就算是卖地也得有土地指标啊,在18亿耕地不能动的情况下,城市周围能卖的土地这10来年已经基本卖得差不多了,剩下的最大的蛋糕就是旧城改造,旧城改造不仅可以获得卖地的收益缓解财政上的困难,更可以提升城市形象获得政绩——所以,对这一块于公于私政府是“非拆不可”!而拆迁户呢?客观的说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指望通过拆迁一夜暴富,因为他们一无所有,所以自然奇货可居,条件高一点离谱一点算什么?只要坚持不搬——你也“非答应不可。”嗯,一边是非拆不可,一边是漫天要价也要你非答应不可,矛盾如此尖锐,不出一点火暴的大场面才真奇怪了!

 

    为什么医改老是难产?不管卫生部出台什么样的方案,总是很难让老百姓满意?很简单,在民生产业市场化的背景下,财政基本对医疗部门不做投入,财政不投入能指望医院改变以药养医的基本模式吗?这个模式不改变能指望药价降下来吗?

 

    如此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现在草根阶层一提到经济沙皇就一幅感恩戴德的样子,什么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哥一直百思不解。草根究竟该感谢沙皇什么?如果是体制中人,这个哥能理解——因为沙皇为体制确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至少延长了体制20年寿命。但是普通老百姓呢?怎么看普通老百姓也是沙皇举措的牺牲品,怎么还感恩戴德念念不忘呢?这就是我们民众的素质!哥无语了。

 

   摘者按:我在前面博文的评论中提到过,经济沙皇朱镕基有功也有过,但是他的权力仅限于经济领域,他没叶利钦这样的政治能量,他的确在住房、医疗、教育改革上出臭招,但是我不认为他是叶利钦。是的,他不是叶利钦,他没有出卖组织和体制,他的举措为组织和体制继续延寿十多年。现在又到了一个转折关头了。现在天朝的内生矛盾是如何不可调和,下面就是倒逼改革了,分配制度的改革,财税制度的改革乃至政治制度的改革。什么?你不想改革,呵呵,那你政*权还想要吗?

 


正文第一节

2011-12-10


    最近兄弟确实闲得蛋疼,所以这里给文盲们开个宏观经济的扫盲贴。

   

    首先从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名词说起吧。今年CPI连创新高,管理层也压力很大,高层表态几乎惊人的一致:“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增长,控通胀。”现在第一个问题就出来了,何为保增长?通俗的说就是保8也就是保证GDP年增长率不低于8%。这个目标近几年似乎颇受民间诟病,一些所谓的经济学家还很是为此呼吁什么保8不可取,宏观经济应该调低增长率,重点是产业结构的调整等等。如果这些言论不是别有用心,我只能说这些所谓的专家无知到极点。在当下,管理层并不需要对选民负责,如果没有迫不得以的原因,管理层吃饱了没事干干嘛给自己定一个这么高的目标,万一有个闪失不就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吗?
  

    那么保8的内涵是什么?嗯,由于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加上制造业长期惨淡经营(中国企业平均寿命4.5年),导致每年新增失业人口规模巨大——这个数字有多少呢?2009年奥巴马访华时,我们的温总理亲口承认,我们的失业人口是2亿!可以想象,我们的就业压力有多么巨大。
  

    在中国,一个GDP增长点大致能创造2000万个就业岗位,保8就是保证每年能新增1.6个亿就业岗位,基本解决就业问题。所以,保8的核心是就业问题,也是保持社会的基本稳定问题。嗯,在我们这个社会保障体系非常薄弱的国家,想想如果有2亿人没有工作或者说没有饭吃,是个什么场景?这样你就能理解为什么保8或者保增长是管理曾的首要任务。
  

    何为控通胀?就是稳定物价,保证老百姓基本生活水平,也是保证社会的基本稳定问题。
  

    好了,保增长、控通胀归结到一句话:让老百姓有个工作,有份工资,这个工资能混口饭吃。
  

    说起来简直难以置信,一个外汇储备世界第一,GDP总量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家,一个经过30年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创造了惊人财富的国家,为什么进入21世纪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竟然如此低?
  

    这话说起来就长了,兄弟简单的梳理一下这个脉络。在改革开发初期,邓公设计的发展模式是这样:发展增量带动存量改革(所谓先易后难的改革模式)。简单的说,就是先把蛋糕做大,再来解决分配的问题。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经过全国十几亿老百姓勤劳的工作,这个蛋糕是越做越大了,但是,分配的问题(必须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才能解决各阶层财富再分配的问题)却一直停滞不前,民间再怎么呼吁,管理层总是稳定压倒一切——好吧,现在的说法是和谐压倒一切。
  

    问题就出来了,由于分配体制不动,那么每年的新增人口,城市化进程涌进城市的农民,下岗职工,这个规模巨大的低端人群的基本生活就只能靠经济增量来解决。从而形成中国经济独特的增量依赖症。
  

    更严重的是,存量不动只做增量的模式不仅吞掉经济发展的全部成果,而且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
  

    以2010年为例,看看目前我们的分配体系。2010年GDP大致是40万亿的规模,首先是财政与税收的抽水机:8万亿以上,去掉20%;再次是垄断央企的隐性掠夺:大致是10%(2桶油、电信、移动、电力、金融等等);还有个无法监督的印钞机:年平均CPI算15%(仅2010年我们的GDP40万亿,货币发行量(M2)却是70万亿,相当于我们每创造1元钱财富,央行就发行了1.8元人民币。)
  

    另外,房地产要拿走一大块(15%—20%),物流还要拿走一大块(全世界收费公路有14万公里,其中10万公里在中国。加上名目繁多的进场费用——有媒体报道,农民卖1分钱的白菜进入终端后售价变为1.4元!)
  

    剩下不到20%的财富才是全社会各行业,总人口80%以上分配,而且,各行业领头羊还要拿走这些财富的大头(比如,白酒的茅台、五粮液,制造业的联想、海尔,通讯的华为、中兴等等)。这样全国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绝大多数老百姓只能分点面包渣了。
  

    美国一个产业工人的劳动收入可以供养4.8人,德英法是1:6.8,韩日是1:3.8,我国劳动供养率为可怜的1:1.1。所以,在欧美国家1亿适龄劳动人口社会只需要提供2000—3000万个就业岗位就能保持社会稳定,不仅是因为他们分配体系的劳动供养率高,而且它们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中国, 1亿适龄劳动人口社会至少要提供8000万个就业岗位才能保持社会基本稳定,就是因为我们在分配体系中劳动供养率太低,而且社会保障体系非常脆弱。
  

    所以,国外GDP能有2—3%增长,社会就一片欢呼,而我们至少要保8才能维持社会稳定!
  

    结论,嗯,我相信就是文盲都看出来了:分配体系严重不公平,政府拿得太多。那么,为什么政府要拿得太多呢?根源就在于政府职能的错位。
  

    欧美国家一般都是小政府,权力受制约,政府只提供公共服务与产品,很少直接介入经济。而在中国,政府几乎就是全能政府,权力不受制约,政府当仁不让要主导经济,官员政绩当然就只能考核GDP,政府主导经济钱从那里来?必然通过财政与税收抽水机、印钞机集中资源与财富“来办大事”。嗯,这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有某某特色的市场经济,兄弟的理解是用计划经济的一套来搞市场经济,简单的说,大致就是请个兽医来给人看病,不出乱子才不正常。
  

    政府主导经济后果是有百弊而无一利。
  

    首先是效率低下,这里就说一个盐巴的故事。中国的食盐可以说是一个政府亲自管理商品的典型例子。有食盐管理法,有专门的盐业总公司负责生产与经营,按照食盐管理法规定,食盐的出厂价由国务院管理(吓死人吧),销售价格由各级政府管理,按规定生产与销售利润都不得超过15%。这么一个严格的体系,你一定认为食盐应该管理得很好吧?那么,请你去趟超市,买袋盐巴,看看规格——一般都是500克一包,再看看价格。大致是1.5元——1.8元。贵不贵?可能你觉得不贵。好吧,请你按照这个规格换算成一吨食盐零售价是多少?哈,很多文盲都算出来了,是3000多元一吨,现在我告诉你食盐的生产成本大致是300元/吨,不知道你做何感想。这就是政府直接管理商品的效率!
  

    其次,政府主导经济必然依赖投资拉动,导致产能过剩,通货膨胀严重。2008年次贷危机后,管理层出台了个4万亿刺激计划(实际上算上地方政府投入,已经达到十几万亿的惊人规模)。那么,这4万亿的钱从那里来?中央财政每年都是赤字,可能很多文盲都猜出来了,这4万亿很可能大部分都是川哥偷偷印出来的。所以,到了2010年后我们的CPI才会连创新高,神奇的猪肉又冲上20几元的高峰。
  

    最后,政府主导经济导致财富浪费严重。一方面财政年年以超过30%高速增长,今年已经突破10万亿的收入了!(感慨下),财政赤字却年年创造新高(从90年代到2010年,年年财政都是赤字,而且步步攀升,去年已经突破万亿),另一方面年终政府突击花钱数字也是年年创造新高(去年是2万亿,今年将超过3万亿)。
  

    好吧,这个问题先打住。兄弟是谈经济不是FQ。下面我们再来谈谈管理层如何保增长,控通胀的问题,坦率的说,中国经济这盘棋确实难下啊。

 

网友回复

   

     LZ 所见和我略同啊。中国模式就是一种兴奋剂模式,high的时候很high,可很快high完了,就剩一堆病了。当初邓小平的理论恕我实在没发现有什么高明之处,根本就是挖坑给自己跳,就因为富了一批人,所以被歌颂吗?这种模式美国也有人想走,不管后果如何,先用国家权力把钱给弄出来,无非就是加大政府财政管理力度,然后接管这个接管那个,但很明显,这种事,在那边会被选票给挡住的。

   

    西方经济的复苏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但肯定会有,市场经济就是这种东西,有周期性。但中国经济就真的不乐观了,生来畸形,磕了药就以为自己能兴奋一辈子,戒毒所的日子才是你以后归宿啊。

  

   权力不受制约,加上人性生而来的贪欲,任何措施等于零,就好像你坐在一条四处漏水的船上,两种选择,一是拿自己百分之八十的食物去堵住漏水的洞,但以后就得天天饿肚子,另一种是拿上所有的食物,去另一条大船上,如果是你,你做何选择?

 

   楼主的一个观点非常深刻:存量不动,低端人群只能靠经济增量来养活。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已经变成了牢固的存量阶级,增长和分配这两个主导社会发展的形式每几十年就得轮流一次。

 

     保增长和保8有什么关系?GDP8%增长和就业率有什么关系?这三者的关系,就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都研究不出来。所以保8和保增长都是屁话。应该是保就业率,和世界上所有国家做的方法一样,当然除了那四个“轴心”。如果明年开始的扩张财政还是投入建设项目,那猪肉这次会跳到30以上。我观点是,应该有选择性的减税,特别要针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同时控制行政支出。对国有企业施行红利上缴。


    资料:经济学家时寒冰曾经做了一个测算,81年1万元人民币购买力相当于2010年255万元!这个不对。81年时工行收购黄金是6元/克,现在就算是400元/克,400/6=67倍。

 

第二节

2011-12-10

   

    保增长,就要靠经济3架马车:投资、消费、出口来拉动,但是,目前这3架马车都出现很大的问题。
  

    首先看消费:居民储蓄率长期高达60%,消费在GDP比例长期在35%左右徘徊,过去依靠消费升级的模式来启动内需目前也到了瓶颈(从八十年代小家电——90年代家用电器——2000年房产与汽车),在目前房地产市场遭遇最严厉的调控背景下,消费市场更是低迷。
  

    在中国持续高通货膨胀背景下,老百姓购买力急剧下滑,提升内需更是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去年消费在GDP比例已经跌到27%,今年5月后疯狂上涨的猪肉背后是百货业大幅度下跌。老百姓真的是穷啊。
  

    这里兄弟要狠狠鄙视一下所谓的“拉内需,促消费”的说法。为什么这个口号天朝年年提却总是老大难的问题?因为这是个伪命题。只要有钱谁不知道吃好、喝好,玩好啊,用得着你来“拉”来“促”吗?问题是老百姓没钱啊,有钱都被你拿走了,还消费个PI啊!
  

    再说说投资:过去20年在国内生产力不发达,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投资成了拉动经济百试不爽的灵丹妙药,现在,中国制造已经行销全球,高速公路已经遍布全国,投资拉动不仅对经济正面作用越来越小,相反,产能过剩以及通货膨胀(2009年4万亿大单引发的恶性通货膨胀文盲们一定深有体会吧)等一系列投资带来的副作用反而成了影响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的过剩的生产能力达到了2亿吨;水泥生产能力达到18.7亿吨,已经远远超过实际需求,目前在建的400条生产线还将新增生产能力6亿吨;电解铝生产能力过剩600万吨,在建的还有200万吨……截至2009年第一季度,在24个行业中有19个行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哈,这还是2009年数据,现在只会更糟)。
  

    产能过剩,必然要找出路。出路无非一个内销,一个出口。国内消费前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里兄弟要补充一句,最近几年宣传得沸沸扬扬的“家电下乡”、 “汽车下乡”实质上就是为制造业过剩的产能找出路。好吧,农民可怜的钱包又得奉献一回了。至于出口,这更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最后说说出口。
  

    出口:加入世贸为中国制造打开了通向全球的道路,但是,扭曲的汇率导致人民币严重低估使进出口日趋不平衡,节节攀升的外汇储备已经成为越来越严重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这里,专门为文盲们辅导一下汇率。嗯,这个很重要,非常重要。

 

网友回复

   

    举例:做生意收从美国挣了10美元回中国,再换成人民币才能在中国使用。中国就得印62元人民币。美国元我们中国又不用,就去买美债。这不等于是中国实际上把产品实物给美国了,美国给中国一张钱,中国又把钱给美国了。而中国什么也没得到,只有通货膨胀。

 

    外汇储备世界第一,那只是归ZF所有,与民众无关。外汇储备多只是进一步推高了通货膨胀,本币购买力下降。GDP总量世界第二,那是GDP统计造假,何况计算方式有误,若刨除资源掠夺殆尽,环境破坏污染严重,人口红利消失,牺牲了人民幸福等等成本,恐怕GDP是负值,恐怕是世界倒数第二。与其它各国GDP不同,它是注水的GDP,有毒的GDP,含有三聚氰胺的GDP……

    中国货币发行量大是事实,这是因为投资需求的结果。中国底子薄,不可能靠企业一点一点积累来更新设备升级设备,很多都是靠国家贷款、国家投资,买来大量的成熟技术和设备。看看我们的炼钢厂高炉,还不都得靠银行贷款?要是像发达国家那样一点一点积累,要到猴年马月才能有今天这样的成绩?中国的发展以前是靠投资需求,往后相当长时间内还是投资需求型!这都是因为我们的底子薄!先让大家都有活干再说!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神马都是浮云!

 

    到目前为止,说实在的,LZ只能算是说到了问题的一些现象,却根本没有说到问题的本质。而且还有两个方面的错误:1. 说什么保增长是为了保就业,用增量的生产来养活新增的P民。2. 说印钞票引起了通货膨胀。首先说这两个错误,第一现在的中国大地,除了他们所说的体制外农民工(包括工厂打工的工人,店员,以及其它服务行业的工人等),其实其它部门体制内的“正式工”已经为数不多。就是说,各部门的农民工们实际已经是中国劳动大军的主力。如果农民工们在家乡的土地不被剥夺,实际是没有什么人失业的,因为农民工们把出外务工一直都当作是在“搞副业”。只要三农政策好,农民工回家种地,照样获得好的收成,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所以你说的保增长其实根本就不是为了保什么就业,而是利益集团想要有充足稳定的剥削对象罢了。第二是印钞票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这一种说法表面看很正确。但中国的实际却不是这样。试问,国家印了那么多的票子,P民们的工资有实质性的增加了吗?给每一个人发了现金了吗?但国家的确是新增加了很多没有平衡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的“票子”,用来买钢铁,水泥等搞铁公基,可实际这些钱都被国外铁矿石吞食了大部分利润,何况就是这些铁公基哪怕再怎么样也在不断地榨取P民可怜的收入啊。房地产的天价还透支了房奴们十几二十多年的血汗!但实际的通货膨胀真的很严重啊!什么引起的?实际的物质财富由于廉价的大量出口而短缺甚至奇缺啊!说P民银行里还有32万亿的存款,说瞎话!银行里何止32万亿的存款?加倍!但都不是P民的。完全可以说,到现在如果将P民还有的存款减去P民买房买车等的欠款,实际早已为负数了。所以问题的本质出来了:廉价出口越多,所谓的经济”增长”越快,实际财富就越空,哪怕只有等量的货币,通货膨胀都会越恶化,民生就越苦!那么,这样的保增长还是保就业,还是保民生吗?扯淡啊。廉价出口换来的外汇到底为谁所享受?就是买了美国的国债,就是贬值等等,也是实际财富换来的呀,到底归谁享受?这就是问题的本质。
  

    注意,笔者并不是说凡出口都不好。你等价出口也要做到基本等价进口啊!人口众多,底子薄的中国国情,你要那么过量的外汇储备为哪般啊?!新加坡不也是一个出口依赖型的国家?为什么人家的经济搞得那么有声有色?人家的百姓过得那么好的生活?人家出口是为了进口啊——进口低端的资源,出口高端的产品,再进口更多的资源。。。以至无限的可持续性的发展,国民想不富裕都难,世界对之想不尊敬都难啊。
 

第三节

2011-12-10


  什么是汇率?就是人民币兑换外币的比值。这个汇率由谁决定?当然应该由市场决定。比如,一美元可以买5双袜子,人民币要买相同数量品牌的袜子要5元,那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就应该是1:5。但是,在天朝,这个汇率却由政府制定,人民币被人为大幅度低估——嗯,这个兄弟承认,是有历史原因的。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急需大量外汇来购买发展所需的设备与技术。但是,当时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又没有任何竞争力,怎么办?于是政府强行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拉到1:8的高位,再加上出口退税政策(潜台词就是,我不赚钱,我亏本卖,美国大爷你总要买了吧),中国制造开始流出国门。最严重的是,2003年加入世贸后(兄弟一直猜测象天朝这种操纵汇率的国家美国居然同意加入世贸,很可能是别有用心),由于扭曲的汇率,导致进出口严重不平衡,外汇储备急剧上升。(文盲们可以自己查一下近10年我国外汇储备变化资料)
  

    为什么进出口严重不平衡,很简单,因为扭曲的汇率加上所谓的出口退税政策,大家都只愿意出口,没人愿意做进口生意,因为出口亏本也赚钱,进口赚钱也亏本。看看我们中国制造行销全球,而进口什么呢?大致只有2样,其一,中国没有的资源性商品,比如中东的石油、巴西与澳洲的铁矿石、泰国的大米,其二奢侈类商品,比如日德的汽车、瑞士手表、法国化妆品、意大利服装等等。
  

    这里专门解释一下一个奇怪的经济想象:为什么中国制造的同类商品国内价格远远超过国外?原因无非有二:第一就是这个扭曲的汇率;第二就是我们的出口退税政策。这个所谓的出口退税隐藏着更荒诞的逻辑:为了补贴外国消费者,中国消费者需要承担更高的税费。

 

    资料数据:由于我国常年实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战略,每当外部发生危机,中国都会提高出口退税标准。比如,1998年,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将出口退税率提高到5%、13%、15%和17%四档。为了应对次贷危机,我国自2008年8月份起,连续7次上调出口退税率,综合退税率从9.8%提高到逾13.5%。
  

    出口退税率提高了,财政收入却还在增长(抽水机厉害啊)。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2009年全国共办理出口退税6487亿元。但是,2009年财政收入去从08年6.1万亿增长到6.8万亿!。第三,就是我们高额的流通成本。(这个不展开,文盲们对多如牛毛的收费公路一定有体会。)
  

    由于这个扭曲的汇率政策使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令人痛苦的事实:最近10年中国制造为全世界抑制通货膨胀发挥了重大作用,代价是中国老百姓承担了更大的通货膨胀。
  

    知道3.2万亿美元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我们不但少了近20万亿的商品,还承担了央行为了按照现行汇率收购这3.2万亿美元多发行20万亿人民币的通货膨胀!
  

    中国老百姓是世界上最勤劳的人民,我们起早贪黑,节衣缩食,就攒下这么点银行存款,结果却是一只看不见的手(通货膨胀)悄悄把我们的财富拿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是,近20年,在没有战争,没有动乱,经济貌似欣欣向荣的局面下,作为人民币基础体系的元角分,角与分已经基本退出流通市场——这个现象不敢说绝后,但一定是空前了,要知道美元流通了几百年,现在美分都还在流通领域使用啊!
  

    资料:经济学家时寒冰曾经做了一个测算,81年1万元人民币购买力相当于2010年255万元!
  

    文盲们看了这个有什么感想?好吧,老师再点拨你们几句,从2012年开始,先别急着找工作,先别急着把钱存银行,先仔细学习兄弟的帖子,再想想怎么开始保护我们自己的财富。对!在天朝,保护财富比创造财富更重要。
  

    回到前面出口的话题,当前人民币处境确实尴尬:到底是升还是贬?
  

    广告之后,马上回来。

 

网友回复

 

    兄弟分析的很透彻,和最近郎咸平不让录音的讲座很相似.期待更新中...决定性的因素,特别是决定我们经济中长期的因素在我们内部,在管理层思路里,具体就是在中央各种文件中。


    说到点子上了,期待更新,好多文章就经济谈经济,只有此文把经济联合政治分析得如此透彻,真正高人。

 

    楼主的思路很清晰,深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间的深刻联系,继续,持继关注中!

 

    我印象很深的是08年底09年初,大量珠三角工厂结业,农民工提前回家,春节后也都呆家里,因为那时出来也找不到工作,ZF当时极为紧张,安排免费技能培训,发放生活补贴什么的,和楼主说的保八就是保就业保稳定的一个现实的证明。
  

第四节

2011-12-10

 

    人民币该升还是该降?这是一个痛苦的问题,如果人民币升值,前面分析已经谈到,由于分配体系的问题,我们的制造业一致在微利边缘挣扎(天朝制造业平均利润率不超过5%),人民币稍微一升值,制造业立刻就会死掉一大片——今年温州跑路潮的背后就是人民币升值下制造业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如果人民币不升值,那么进出口继续不平衡,央行就只能继续发行更多的人民币来收购对外贸易获得的外汇,通货膨胀愈发难以控制,嗯,现在是3.2万亿外汇储备,如果继续增长到5万亿,甚至8万亿,后果简直不敢想象——而且外汇储备多了,放那儿也是一个头痛的问题。
  

    嗯,这还不是最痛苦的,还有更痛苦的——更痛苦的是:扭曲的汇率不仅加剧了国内通货膨胀,而且还倍受欧美发达国家指责——吃亏还挨骂。
  

    这里文盲们一定不解了,我们通过拉高汇率,低估人民币——实际是我们消耗资源的商品已经是亏本卖给你们了,怎么欧美发达国家还老是拿汇率说事,动不动给我们来个反倾销什么的?
  

    欧美发达国家是一个完全市场经济的国家,市场经济最需要什么?是流动!虽然中国的商品是亏本在卖,而且收来的外汇也很大方的借给他们,但是对于欧美发达国家他们不仅仅要你卖商品,更重要的是他们也需要中国来买他们的商品,你操纵汇率形成商品的单向流动,人家当然要指责你了——他们也要保护自己的制造业啊。所以,国际上对于中国的反倾销政策大多是发达国家,象什么非洲、拉美国家什么时候听说过对中国实施反倾销的?不发达国家几乎没有什么商品可以卖给中国的,而中国商品亏本卖给他们,正好可以抑制本国的通货膨胀,偷着乐还来不及,怎么可能指责大方的天朝人呢?
  

    好吧,我承认,欧美发达国家指责我们操纵汇率还有一个更深的目的,就是打击我们的制造业(这是另一个话题,这里就不展开了)。
  

    现在兄弟把经济3架马车都一一做了分析,问题就出来了。对于宏观管理层而言,保增长与控通胀似乎已经成为不可兼顾的两难选择:保增长还是控通胀?
  

    如果要保增长:则放开房地产市场调控、货币政策宽松化、人民币贬值——结果,货币流动性进一步泛滥,通货膨胀加剧,甚至很可能出现恶性通货膨胀。
  

    一旦通货膨胀持续加剧,市场形成恐慌,想想32万亿居民存款,只要5万亿进入民生领域……(这个结果已经有经济学家做了推算,只要5万亿进入民生领域,我们的生活必须品立刻上涨100倍!文盲们,这还真不是在吓你。)
  

    如果要控通胀:则货币政策从紧,人民币继续升值——结果,制造业大面积破产,经济一蹶不振。
  

    中国经济这盘棋还真难下啊,所以,不少外媒以及经济学家已经做出预测:中国经济2013年将硬着陆!这里给文盲们解释一下什么是硬着陆——嗯,你站在30层高的楼顶上,再跳下去,当你的脑袋与水泥地面接触的时候就叫硬着陆。
  

    中国经济2013年会硬着陆吗?或者说中国经济短期会崩溃吗?文盲们,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嗯,凡是回答是的先把手掌伸出来,老子先打10下再解释。回答是的文盲你太小看我们管理层的智慧了,再给文盲们普及一个常识——在天朝体制下,做到政府高层的一定是这个社会最聪明的精英(私心、私欲什么的这里不探讨),而且在天朝体制下,管理层的政策选择面比西方国家政府要大得多——大得多是个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西方政治精英想都不敢想的事,我们不但敢想,而且敢做。
  

    网上一句话很经典:中央在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或者中央在打一盘很大很大的麻将。这句话来形容管理层的执政思路,还真有点靠谱,如果要更准确的描述,那就是:中央在挖一个很大很大的坑——嗯,文盲们别想歪了。且听我一一道来。

 

  给文盲们上课就是累啊,这么深入浅出的文章,你不认真学习,反倒置疑这置疑那,这是学习的态度吗?好吧,就算是置疑,你也要认真学习后再提问吧,看看你们质疑的问题:
  

    其一,关于失业人口的问题,这个我不解释,这是2009年奥巴马访华时,我们的温总理亲口承认的,我们的失业人口是2亿。这个新闻网上一搜就有,你还不相信去问宝哥,就别来烦我了。
  
  其二,为什么会有这样巨大的失业人口,兄弟一再强调,由于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加上制造业长期惨淡经营(中国企业平均寿命4.5年),导致每年新增失业人口规模巨大——这句话文盲们懂不懂,不懂再看10遍。
  
  其三,关于为什么我们每年必须新增1.6亿岗位的问题,兄弟一再强调,我们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是分配不公平,我们的制造业平均寿命不到5年,而且都是在微利下挣扎,所以整个经济对增量形成巨大的依赖,而西方国家不是这样。
  
  就以劳动供养率为例——这个我已经说过,还得重复一遍。给文盲上课就是累。
  

    美国一个产业工人的劳动收入可以供养4.8人,德英法是1:6.8,韩日是1:3.8,我国劳动供养率为可怜的1:1.1。这个数字说明什么,从微观上讲,欧美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个人上班,就足以养活全家,年底还有存款出去旅游消费什么的,而我们呢?因为只有1.1的供养率,所以2口子上班,如果只是普通的工人或者工薪阶层,养一个小孩都困难,不得不啃老或者节衣缩食。而且西方国家失业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而我们普通老百姓家庭只要有一个人失业,生活马上就要出问题。
  

    从宏观上讲在欧美国家1亿适龄劳动人口社会只需要提供2000—3000万个就业岗位就能保持社会稳定,在中国, 1亿适龄劳动人口社会至少要提供8000万个就业岗位才能保持社会基本稳定,所以,我们在要压倒一切保8 ,西方就是0增长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嗯,一个劳动供养率就能分析这么多,文盲们,你提问时认真思考了我的帖子内容吗?
  

    请注意,我的帖子是给你扫盲的,是用来学习的,质疑什么的,你先读10遍再说。

 

  这个坑是什么?
  

    这个坑就是建立货币蓄水池来容纳超发的货币。好了,这里兄弟就可以完整的描述一下管理层的执政思路:即保增长的前提下,建立货币蓄水池缓解通货膨胀压力,通过空间换时间,最终实现结构调整,产业的升级的目标。
  嗯,很完美的思路。但是,必须提醒文盲们的是,货币蓄水池只能缓解通货膨胀,不能解决通货膨胀,是治标不是治本。
  

    中国通货膨胀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位数的CPI将在未来10年内悄悄偷走我们大部分财富。如果我们想保护好自己几十年的劳动果实,就必须学会投资与理财。其中存银行与买股票是最不赞成的投资理财模式。(提示:别相信统计局的数据与主流权威媒介报道)
  

    所以通胀时代最紧迫任务是:保卫我们的财富——这个话题我在后面展开,现在,先让我们梳理一下,这个货币蓄水池是怎么建立的?通俗的说,就是过去管理层怎么挖坑,现在在挖什么坑,未来会挖什么坑,不把这些非常重要的问题搞清楚,文盲们就很难理解天朝经济的发展脉络,更谈不上预测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或者怎样保卫我们的财富。
  

    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是92年(同比增长31.3%),93年(同比增长37.3%),94年(同比增长34.5%),由于缺乏吸纳货币的蓄水池,很快在94年出现极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国家公布的CPI数据就已经接近25%。所以94年后,国家管理层痛定思痛,开始了宏观建“坑”的历程。
  

    第一个阶段货币蓄水池(1994年—2000年)就是让民生产业市场化(教育、医疗、房子)。这个坑但是确实是效果显著,不但飞快吸纳了超发的货币,控制了通货膨胀,还启动了内需。
  

    但是,用绑架民生产业市场化来拉动内需或者是建立吸纳超发货币的后果是极其恶劣的,短短十几年时间,普通老百姓很快就发现自己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买不起房,于是民怨沸腾消费愈加低迷,拉动经济越来越依赖投资和出口,形成经济上的恶性循环。
  

    第二个阶段货币蓄水池(2000年—2011年),是股市与房市。
  

    首先我来谈谈股市,天朝的股市好啊,至少在3个层面为管理层分忧解难。第一是为亏损的国有企业买单,在90年代亏损的国有企业是中央财政买单,这让中央财政不堪重负,几乎陷入快要崩溃的地步,后来老朱弄了个分税制——税收中央拿大头,逼着地方成了吃饭财政——才算缓了口气,但还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股市一出来,问题解决了,亏损国有企业由股民买单了。2000年3.15老朱答记者问时是这样说的:“中国的股票市场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文盲们在炒股票前建议学习这段话,至少10遍。
  

    第二就是货币蓄水池了。资料,美国股市扩容到800只股票,用了100年,香港股市扩容到800只股票也用了33年,中国用了20年时间,已经发行了2000多只股票————文盲们在炒股票前建议学习这些数据,至少10遍。
  

    第三就更不得了,吸纳超发的货币再蒸发掉。资料:从2003年开始,中国外汇储备节节攀升,货币供应也越发难以控制,2003年我国货币供应21.92万亿元,到2007年已经达到40.34万亿元,于是2007年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压力空前巨大。这使得通过股市蒸发财富,消灭购买力成了重要的选项,随后中国股市惨烈大跌,到2008年10月,深沪2市蒸发的市值已经超过20万亿元!无数升斗小民数十年积累的财富被洗劫一空,但,通货膨胀却总算抑制住了。
  

    提醒:2007年5月首先是猪肉价格飞快突破20元大关,5月30日,股市突然惨烈大跌,时间节点上惊人的重合耐人寻味。2010年开始物价一路攀升,股市也连连下跌,惨不忍睹。
  

    结论:在通胀压力巨大的时候,股市不可能出现牛市(想一想,如果牛市了,股民解套了把资金投向民生领域,通货膨胀更加无法控制),所以,在你生活压力最大的时候,往往股票都只能割肉——很残酷,却是真实的经济真相。所以,炒股票研究什么K线图还不如关注猪肉的价格走势——文盲们在炒股票前建议学习这段话,至少10遍。
  

    好吧,我承认,天朝的股市不仅仅是一个货币蓄水池,它还是一口锅,嗯,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蒸发财富的锅。(好吧,我承认,全世界的股市都有在关键时刻做锅的职能,原因很简单——货币超发,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超发的货币找不到出路时就只能蒸发掉)
  

    下面再来谈谈房市,这是一个牵动很多文盲神经的问题。

 
网友回复

 

    楼主的观点基本赞同,也很钦佩楼主这么无私。对股市我有点补充,中国股市本来就不是投资市,是炒市,顾名思义炒股票。把握住这个本质,还是有机会在里面捞一票的,当然你必须具备趋势判断能力,足够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杀手的气质。只要具备以上3个素质,你就是股市的10%,你就有可能把你的资产增长无穷倍。某种程度上正因为中国股市波动比西方股市更厉害,所以才给投机者创造了机会。

 

   确实是要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中国经济,但是不排除楼主是进行别有用心的引导的可能性。

 

第五节

2011-12-11

  

    要把房市说清楚,非得单独开个帖不可,兄弟这里就偷偷懒简单的输理一下房市的脉络以及房市为什么充当货币蓄水池的,文盲们如果看不懂,那也没办法,天朝经济最精彩的是未来,兄弟还有很多东西要写啊,手疼。
  

    第一个问题,中国房市是如何绑架地方经济的?
  

    94年,面对窘迫的中央财政,老朱弄了个分税制。何为分税制?就把税收分为国税与地税,这可不是简单的多挂了个牌子的问题——它孕育的深刻变化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那么,分税制是怎么切割这个税收蛋糕的?税收大致分为4块:所得税、关税、流转税、营业税,国税拿走前3块(大致占总税收的80%以上),地方就只留下可怜的营业税了。这个分税制一下子让中央富得流油,全国80%以上的地方政府立刻就变成吃饭财政——所谓吃饭财政,就是每年为吃饭而奋斗的财政。好吧,中央为了安抚地方95年又出台了个政策:地方出让土地时,土地出让金90%归地方所有——文盲们学习这段历史有点领悟没有?
  

    但是,在商品房市场没有启动的时期,地方政府就是卖地也没几个买家啊,吃饭财政还是吃不起饭。于是98 年国务院又取消了福利分房,同时又启动银行按揭——商品房市场正式启动。当时,老朱很清楚在分税制下这个商品房盒子打开会有什么后果,所以,还在这个盒子上设置了一道保险——当时设计的住房改革方案是这样的,低端人群用廉租房解决,普通老百姓政府建设经济适用房解决,高端人群才是用商品房解决居住问题。必须承认从98年—2003年,中央投入好几百个亿,大致解决了700万人口的经济适用房的问题。到了2003年,住建部出台了一个文件:核心是用“带保障性质的商品房”替代了经济适用房,这下就是把盒子上的保险拆掉了,把所有的人都推向了商品房市场,人为制造了规模巨大的刚性需求——房地产一下子就火了起来。
  

    房地产就这样绑架了地方政府,所以,每每中央一调控房市,地方第一反应就是抵制,能不抵制吗?税收大头你都拿走了,地方就靠点卖地收入来吃饭了,你调控房市不就是调控机关干部职工的饭碗吗——这还真的一点不夸张,每次调控房市,只要房市一低迷,很多经济不发达的地方政府真的连公务员工资都发不出来了。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中央宏观调控房市无用,反而是每一次调控房市后都迎来房价的迅猛上涨?
  

    这个问题文盲们一定会抢着回答:因为房地产绑架了地方政府,地方抵制所以没用。那你们就又错了,兄弟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地方抵制对宏观调控影响很有限。原因很简单,不仅地方的帽子在中央拎着,更重要的是所有的货币政策金融工具都掌握在中央手中,这些才是对房市有决定性影响的砝码。比如,现在房市低迷是什么原因?不仅仅是限购——那只是对那么几十个一线城市有影响,真正对全国绝大多数城市有影响的是限贷!
  

    好了,那么中央宏观调控房市为什么无用呢?请看下面一组数据。2001年我国货币供应量为15.28万亿,2002年为18.32万亿,2003年为21.92万亿,2004年为25.01万亿,2005年为29.6万亿,2006年为34.55万亿,2007年为40.34万亿,2008年为47.51万亿,2009年为60.62万亿,2010年为72.58万亿。对比期间房价增长趋势,与货币增长趋势惊人一致。
  

    文盲们现在明白了吧,调控房市为什么无用?因为印钞机太厉害了,而且房市又要发挥货币蓄水池的作用——一方面超量发行货币,超量发行货币又要赶到房地产这个蓄水池里,一方面又要宏观调控房市——抱薪救火,火不越烧越旺那才是怪事呢。
  

    第三个问题最有意思,既然中央宏观调控房市无用,那为什么中央还要经常坚持调控房市呢?
  

    首先,必须得承认,管理层一定比兄弟聪明10倍,那么,为什么连兄弟都知道中央宏观调控房市无用,还要坚持调控呢?这个原因兄弟琢磨了很久才算明白。
  

    宏观调控的深层原因:增加房地产市场政策变数,抑制制造业资金过快流进房市。这个问题目前已经非常严重了,我们制造业的领头羊比如海尔、联想、首纲等等最近纷纷介入房地产,这在西方是不可想象的。大家都热衷参与财富分配而不是财富创造,大量制造业资金流入房地产,不仅推高了地产泡沫而且使产业空心化越来越严重,产业空心化后果是什么?是经济沙漠化!后果可能比经济硬着陆更可怕。
  

    第四个问题:房地产在天朝经济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这是一块硬币的两面,发展房地产好处是明显的,弊端也很明显。好处当然很多,首先是消费的主力,去年全国社会消费额是12万亿,房地产就占了6万亿,半壁江山啊,然后它可以直接带动50几个行业,保8中至少有2个点是房地产贡献的,最后房地产发展可以带动大量资源性产品9比如铁矿石)的进口,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目前进出口不平衡的现状。
  

    弊端也很明显。高房价吞噬了老百姓那点可怜的财富,房市火爆的背后是消费愈加低迷,过去我们的消费在GDP比例好歹也有个35%(美国是70%),去年已经跌到27%。拉动经济越来越依赖投资和出口,形成经济上的恶性循环。
  
  好了,第二个阶段(2000——2011)的货币蓄水池先就说这么多了,下面,我将谈谈文盲们最感兴趣的未来10年天朝经济发展趋势的问题。哈,给点奖赏吧,兄弟熬夜打字也很不容易啊。
  

    首先,严重鄙视一下论坛中那些打着所谓高手招牌的文盲,他们所谓预测天朝经济走势不仅不靠谱,而且基本都是胡说八道。现在让老师教你们一个简单的常识,在天朝,要研究经济首先要研究政治,要研究政治首先要学习中央文件,连起码的中央文件都没读过,奢谈什么未来经济走势——什么黄金啊、美元、股市什么的,不是胡扯吗?我承认,国际经济形势对我们的经济走势有影响,但是,决定性的因素,特别是决定我们经济中长期的因素在我们内部,在管理层思路里,具体就是在中央各种文件中。
  

    好了今天很累了,明天继续更新。
  

    广告之后,精彩继续……

 

网友回复


      LZ辛苦了,这里我要提出表扬,希望LZ再接再力,把土改、汇改讲清楚。所谓池子,就是把以前不能用钱来衡量的财富统统货币外,住房、医疗、教育先行,股市、商品房跟上,下一步就是集体土地,如果人民币成了国际货币,那么全世界就都成了中国的池子了!


    全世界现在都一样。中国根本的就3条:(1)产业升级。否则赚勤苦钱当然是1养1.1。技术水平、产业链的位置决定了很多。(2)整合自己的优势、巩固地盘、培育新的产业实力、新技术有突破。也就是现有好处保持住、新的点抓紧时间跟上并突破。(3)调整分配制度。前30年,邓的做法没错,否则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一句空话。现在社会的结果变化很大,又是尴尬的既有钱了但又没有多个强力的实体核心产业,所以社会矛盾只能靠一定程度上的强制地分配平衡。
  
  前两点,中国现在就在不断积累和突破的过程中,当前的体系也就是集中制绝对有好处,否则全球化的今天,别人是不会给你机会的;后一点,让得到好处的人牺牲一下是不容易,目前体制有弊端,但纯自由经济的结果更是自己作死。
  
  中国不能在实体经济和科技水平上突破,任何制度都是扯淡。集中制、两党制各有利弊,相对理想的是先靠集中制实现中国整体实力的提高;再用一定程度的所谓民主制来制衡权利,或者是名义是一党,但内部是公开的两派。

 

    德国、日本、美国,如果不是科技实力和产业层次高为基础,不管哪种制度都没用。日本就是汽车、电子的利润高,所以可以支撑普通人的收入也能高一点,还有医疗保险没钱说个毛啊。
  
  最不信文人故作高深的那一套。你想2011年就全民医疗,谁出钱?我看5年规划中国将逐步实现全民医疗。但这仍是基础医疗,何况所谓全民医疗一样个人是要交保险费的。美国就是这样,保费可不低。

 

    再说说公营项目成本高的问题。以中国目前的现状,属于需要大干快上的阶段,因此无论如何,先把事情办成了再说。一些人诟病的问题是:明明一个事情,民营的企业1块钱就可以干好,政府去做,就要10块(请注意,连楼主也有这个观点,他举的例子就是食盐,恰恰是10倍的利差)。因此,这个政府不好,这个做法不好,因此我们就要摒弃这个做法,顺带也把这个政府摒弃掉。(这个是欧美人喜欢听的)
  
  在采取行动之前,我们需要做两件事。一件事是,看看别人是怎么干的,另外一件事是: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代替现行方法和现行政府。
  
  结果一看,哇哇哇:合着欧美的政府会花20块,但是在议会里讨论半天,最后还是一件事也没有办。(但他们还是有时间来讨论,让中国人赶紧改掉现在花10块才干1块事的这个做法,真是有闲心啊)
  
  所以,在这个公营业务上,我们无法从欧美那里取得什么真经,还是要靠我们自己来想办法了。
  
  那么,除了现状,除了欧美方法,有比现在更好的方法吗?
  
  我的结论是:暂时没有。

 

    欧美政权更替,欺骗老百姓的一个法子就是:这个台上的家伙不行。于是大家一窝蜂把这个家伙轰下去。换了这个提意见的家伙上去,其实也还是不行。
  
  于是那个刚下台的家伙指出:这个家伙在台上也不行。于是大家又一窝蜂地把他轰下来。于是大家都很高兴:你看我们有权把不称职的人从台上拉下来,我们多么幸福。
  
  他们不知道这两个你方唱罢我登场,其实非常爽啊。这一个位子我们两个人轮流上班,拿得工资更高,还可以轮流休息啊。

 

    +1。我在亲身观察了几年美加的选举,终于明白了under table的东西。我不腐败,但我可以利益交换;我永远不可能代表所有人的利益,所以我主要是看一下现在说什么才能得票多;我非常亲民,选前我和你握手;选后,心说你比破抹布还烦,谁知道你是谁。但我的微笑脸不会变;政治就是玩法不同,目的是一样的。
  

    选举要宣传,我有钱我就能做比你多一倍的广告。
  
  其实吧,我们两边台上互责,台下一起K歌吃饭。真有问题,都是心照不宣地别追太狠,最后大家都是议员一起加薪。你们P民知道又怎样,反正两个懒苹果,你只能挑一个。
  
  所以,我现在最讨厌以民主自由的灯塔高地鼓吹中国绝对自由经济。背地里以自由化名义最好偷偷私有化。

 

    要不露底裤的话,就别拿印度对比。印度人口多、底子薄,国内宗教问题复杂,恐怖分子、分裂分子到处蹿,临近国家几乎都是穷国,还有一个巴基斯坦是世仇,而且有核武器。与中国有边界冲突……
  

    印度各方面的问题基本都比中国严重。而且,印度还是选票制的民主制度。
  
  印度拥有据说会使国家分裂崩溃的所有一切因素,但是,印度崩溃了吗?好像没有。
  
  不但没有崩溃,印度的经济已经保持了二十年的高速增长,成为“金砖四国”之一。而且还在高速增长中。
  

    印度出现了一批世界级的企业,一批世界级的富豪。印度外交基本保持独立自主,在发展中国家有很高影响力。
  
  据说人民一选举,国家就分裂。可是,有选举权的印度占了中国的领土,而不是相反。
  
  讲到崩溃论,按照天朝的逻辑,印度崩溃论几乎是不用喊的,条件一摆,印度早就该崩溃了,可是印度居然没有!我不明白这些是不是幻觉。

 

第六节

2011-12-11

  

    文盲们要跟上进度,下面要讲的非常重要,建议文盲们至少要学习10遍,因为下面写的每一句话如果你认真思考,反复思考,可能对你都是一次重大机遇。
  

    天朝未来10年见将建立一个系统的货币蓄水池,事实上只要有足够的货币蓄水池吸纳超发的货币,在印钞机帮助下,保增长好象还真不是特别困难的事。
  

    2011年——2020年货币蓄水池:
  

    短期:房市+股市
  

    中期:股市+土地+垄断领域向民间开放(去年有个国务院36条大致讲的就是这个垄断领域向民营资本开发,但是这个兄弟很不看好,所以,基本可以无视这个货币蓄水池。)
  

    长期:人民币国际化。
  

    这么写文盲们一定很难理解,那么老师就稍微展开一点,决定未来10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将是3个改革:股改、汇改与土改。
  

    先来说说股改。股改有2个方向:全流通与国际版。
  

    何为全流通?过去我们的股票市场颇具中国特色,一只股票上市分为法人股与流通股。法人股一般要占70%左右,但是却不准上市交易流通。真正流通的只是30%左右的流通股。这个特色导致股市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嗯,上市公司不分红,股民木有法;上市公司造假乱来,股民还是木有法;上市公司操纵股价剪股民羊毛,股民还是木有法;谁让股民只是没有决定权的小股东呢?
  

    插一句:在天朝做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法都是只保护大股东(特别是控股股东)权利,小股东被欺负,法律的潜台词只有2个字:活该!(所以,文盲们要去别人合作弄个公司,请记住,自己所占股份一定要超过1/3!!!)
  

    回到全流通的话题,这让中国股市真正与国际接轨。貌似西方媒介对此评价很高。但是,兄弟却并不这样乐观。在天朝体制下,即使全流通你能真正指望收购优质企业资产不受方方面面干涉?你能真正指望上市公司独立性加强,不受方方面面影响?举一个例子,比如兄弟发财了,收购了茅台51%的股份,我能冲到茅台公司宣传兄弟担任董事长?哈哈,没有贵州省委书记点头,没有中央国资委大佬点头,别说兄弟只是收购茅台51%股份,就是收购茅台100%股份,兄弟也只是一盘菜啊。
  

    所以,全流通核心还是把股市这个货币蓄水池做大,好吧,是把这口锅做大,以一个美丽的愿景吸纳更多的超发货币。
  

    国际版更不用说了,让国外公司在天朝上市圈钱,还是做大锅的思路。唯一的区别是以前股民听的是上市公司讲天朝故事,今后也可以听听上市公司讲外国故事了。
  

    这里兄弟耐着性子再给文盲们讲讲我对股市的个人看法。股票,兄弟是绝对不沾的,有闲钱兄弟宁愿去做慈善(当然不是捐给郭MM),也坚决不买股票。
  

    文盲们如果要炒股票,请一定先思考2个问题,第一,天朝股票本身有价值吗?嗯, A股市场股票市盈率一般是50—60左右,创业版就更高了。50倍的市盈率是个什么概念?就是你今天投资100元,大致要50年后才能收回投资。嗯,50年后100元顶多就是买包卫生纸了,且慢!你能拿到卫生纸还有3个条件,上市公司能活50年(中国企业平均寿命不到5年);上市公司50年内都象上市报表那样一直赢利(可能吗?上市公司的赢利报表文盲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啊),上市公司一直坚持年年分红(猪都要笑了)。别说是50倍就是10倍市盈率也不能去啊——最后归结到一句话,天朝股票本身没有任何价值。
  

    第二个问题,没有价值的股票,我能赢利吗?没有价值炒股实际就是打麻将了,这是一个零和游戏,也就是股民A要赚钱必须是股民B亏钱。其实,如果纯粹打打麻将兄弟并不反对——问题是现在这个麻将桌上还坐着一个庄家或者上市公司,这家伙在我们只能打13张牌的时候,它要拿15张牌而且还可以无条件看我们的牌——嗯,如果这样的麻将你还要去玩,兄弟只好大声说一句:把钱给我吧,我一定比上市公司表现得更好。嗯嗯,我承认,我起了邪恶的念头。
  

    下面我要谈谈汇改与土改,与股市这个死气沉沉的大锅相比,后2个更有点意思,特别是土改,兄弟保证,当我把这个东西讲清楚后,文盲们一定会心潮澎湃的。
  

    广告之后,精彩继续……

 

网友回复


    一点理解。本人不懂经济学,拜读楼主大作,有如下理解。归结到底,觉得楼主讲的是蓄水池理论,我想不妨从两条线索梳理,一条是制造业的池子,一条是股票、房产等的投资类行业的池子,而前进的动力就是财富的创造以及财富的转移。
  

    那么,刚开始,我印象中,当大伙手里都有存款,贫富差距还没有那么大时,通过发展制造业,通过医改、教改、房改等,刺激消费,同时发货币制造轻微的通胀,刺激经济。这样,撬动了内需,创造了财富,也转移了财富。有钱人多起来了。
  

    接下来,一方面,制造业需要找更大的市场,于是开始拉动出口,导致一部分超发货币;税制改造的需求,启动房地产市场,抬高房价;铁公鸡建设。。。总之,社会的生产力调动起来了。财富创造多多,货币发行多多,但财富的转移也很快,政府、垄断国企、房地产...于是,有钱人的资产称几何级增长,出口的货物,供养着帝国主义的人民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这都是财富转移的过程。大多数的人工资,并没有随着财富的创造以及通货膨胀而增长,但基本生活的物价涨幅一直在控制在容忍的范围内,人们有工作有收入,所以社会稳定。这时候除了老百姓手里面赖以生存的财富外,更多的财富就需要蓄水池了,飞涨的房价是,加速扩容的股市也是。
  

    但,上面是一个膨胀的过程,当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制造业萎缩,货币超发严重等情况下,制造业财富创造减慢(因为没出去),房价涨的差不多,再高就越来越少人买得起,泡沫愈发明显,蓄水池开始不够使,于是想法蒸发(如楼主)。想法创造新的蓄水池。

 

  一点点经济常识,资本主义,因为商品的过量生产与人们购买力的矛盾,造成经济危机,但我朝因为有楼主说的蓄水池,所以有财富的人钱都在池子里,偶尔还蒸发一下,过剩的商品也在源源不断的出口,所以至少目前为止还行,没有大危机。但投资这个东西,很大程度上是信心支撑,而信心的来源其实还是投资所能转变成货币的购买力。泡沫要是太大,大伙都觉得要是投资还不转变货币,最后爆炸的就是自己的那个泡泡的时候,估计就都开始恐慌了。
  

    所以国家准备拿农村的土地来制造一个更大的盘子,让那些拿着泡泡的人,又有可投资的硬货--土地,注入老大的一个信心,就是让你成为真正的地主。同时,过剩的资本还可以用来开发,创造就业,于是又一个欣欣向荣的10年。

 

    但是,具体的细节,我想大家应该多思考,多讨论。真的农村土地可以流转了,会怎样呢?会以怎样的经济模式?对于个人会产生什么样的商业机会呢?

 

第七节

2011-12-11

 

  有些文盲就是急,帖子还没认真学习过,就说什么,让我直接告诉你该怎么做就行了。说这种话的人几乎可以算是深度文盲,不把一些基本的经济脉络讲清楚,我直接抖结果你信吗?那我现在告诉你,嗯,把钱给我,别去买股票——你会给我吗?
  

    闲话少说,下面兄弟开始谈谈土改——嗯,说是惊天动地的土改一点都不过分。谈土改之前老师先教教文盲们怎么解读中央文件或者政策。
  

    比如,今年宏观管理基调是收缩流动性——降息、上调准备金率什么的,怎么解读?这些政策的潜台词就是:今年大家喝茶吧,少干活,什么投资项目先缓缓。嗯,读懂了这个潜台词你今年大致就知道怎么做了,如果你不信一定要逆势硬上什么投资项目,除非特殊情况,否则结果一定不会好。
  

    那怎么预测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或者脉络?告诉大家一个基本常识,现在发生的是前10年宏观布局决定的,那么未来要发生的,一定是这10年宏观布局决定的——文盲们仔细体会一下这句话。
  

    嗯,老师的耐心很好,再详细解释一下。比如,在90年代,你如果注意到94年的分税制,注意到95年国务院出台的土地出让金归地方所有,注意到了98年取消福利分房,那么你一定能预测到未来10年房地产将迎来一个空前发展机遇,嗯,即使你在2000年一无所有,如果坚持10年炒楼,现在至少也是几百万身家了,如果你在2000年有点钱,开始投入做开发,加上运气好遇到象兄弟这样的智者,好吧,你现在一定在什么财富榜的某个名次上待着,哈哈。
  

    说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有个朋友是做地产开发的,他家里2004年请了个保姆,农村来的。我们有时去朋友家喝酒,顺便吹吹牛什么的,他家的保姆就端着一张小板凳静静的在一旁听着——我们谁也没在意。那保姆心思单纯,听了很多宏观经济的东西也不大懂,就明白了一个道理——房价要涨。于是,从排队炒号开始,一有空就去排队买号卖号,后面开始卖房炒房,坚持了7-8年,现在拥有3套房产,净资产早就过百万了——一个农村来的中年妇女,你能想象吗?这个故事你信不信?反正我是相信了,记住,思想就是财富,观念就是生产力。
  

    回到前面的话题,如果说未来要发生的,一定是这10年宏观布局决定的——那兄弟的问题就提出来了:
  

    2004年,第4代管理层执政的第二个年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说的什么?嗯,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说的又是什么?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2007年、2008年一直到2011年……谁能准确回答?老师请他去东莞桑拿一条龙。
  

    答案是连续8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只有一个主题:农村!惊天动地的8个中央1号文件啊!都只有一个主题——农村、农业!什么是战略布局,这就是最大的战略布局,什么是中央在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这就是中央在下的一盘很大很大的棋!文盲们有点震撼吧,嗯,震撼的还在后面。
  

    提2个大家很熟悉的名词——“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知道它们的核心内涵是什么吗?是土地确权!什么是土地确权——就是农民的土地,不管是承包地还是自家的宅基地,国家要给他们发国土证了,这个证含金量很高,因为它可以买卖、流转、抵押!一句话,8亿农民很快就会成为有产阶层——要富起来了。
  

    以前农转非很难,是每个农民的毕生的梦想;以后非转农会更难,大致也会成为很多城市人的梦想,你信不信?现在女孩子找老公是要有车有房,以后也许会变成有地有田,你信不信?
  

    再告诉一个故事。2009年10月在成都都江堰一个乡里,3000多农民第一次拿到盖着鲜红大印的国土证,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当时在场有一个身份特殊的人物——文盲们别猜了,都错了——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他在场就干了一件事,把农民签字的原始单据带走了,放进国家博物馆里,和什么放到一起?和78年第一份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农民的原始签字单子放到一起——文盲们自己深深体会一下这个故事的内涵与重大意义。
  

    惊天动地的土改,还不仅仅是土地确权,管理层对于土改的战略布局大致有3个方面。第一是土地确权,第二是扩权强县:这几年中央出台了很多政策,对产业转移、土地政策向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倾斜都做了系统的安排,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发展将迎来一个黄金的10年。今年地方政府换届年,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换届后,一些小县城悄悄升级为副厅级。这就是扩权强县的先兆。
  

    第三是布局建设农村金融机构。我们都知道,现在各大银行已经基本退出了农村市场,但是农村的土改以及发展中小城市与城镇又必须要金融机构支撑。嗯,大家一定都听说过小额贷款公司吧,小额贷款公司下一步发展方向就是为新土改服务的村镇银行。
  

    土地确权创造中国一个规模庞大的有产者,仅2.4亿亩农村宅基地就将释放数十万亿的财富,这不仅是一个巨大的货币蓄水池,更重要的是中国新的内需启动强劲的消费力支撑。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为土地流转、抵押、买卖提供金融服务,农民进城与扩权强县不仅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而且为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发展创造一个黄金的10年。农民进城加上城市新增人口在未来10年就将创造2000亿平米的住房需求,这些需求绝大部分都将释放在中小城市与小城镇。
  

    文盲们一定心潮澎湃吧,嗯,兄弟再给你们加点温。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的农村城市化进程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是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件大事。请注意,在这老头看来,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2件大事只有中国的农村城市化进程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甚至中国的农村城市化进程还排在美国高科技发展的前面。
  

    文盲们一定很激动吧,嗯,兄弟给你们降点温——在兄弟看来,这老头是不是把中国的农村城市化进程拨高了一点,兄弟估计再影响10—20年没什么问题,影响整个21世纪,兄弟保留意见——谁叫老头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呢,又不是什么脊梁奖。
  

    不过,兄弟还是很有点佩服管理层的,在存量不动,依赖增量的难局下,居然给他们设计出这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大智慧啊。兄弟估计至少可以保证中国未来10年的繁荣,想变天的文盲就只有继续等待了。不过这里孕育的机遇文盲们有感悟吗?嗯,建议你们多读我的帖子,至少10遍。
  

    明天兄弟要讲汇改,与土改相比这可是一个异常艰难的破冰之旅,不过有学习精神的文盲认真学习应该也能看到一个重大机遇。
  
  PS:别乱猜我的身份,兄弟既不是什么专家也不是体制内的人,兄弟写贴纯粹是一片丹心在玉壶。
  

  请大家注意,兄弟写贴是冒着请喝茶风险的,请大家不要写一些敏感政治话题,否则,兄弟这个贴是写不下去的。

 

网友回复

 

    二年了,终于看到个让我清醒的帖子,我正是楼主说的土地流转的收地人,做了20年商业,没太大收益,但还算有房有车,去年实在没法做商业了,于是收了2000亩地,地方黑哥占35%股份。
  

    很想看看楼主对后期的看法,谢谢楼主了。

 

    早起看完了楼主的更新,关于土改这一段很难认同,前面的文章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事件做了很好的总结和分析,但对于未来10年,经济战略和挖坑的新方向所做的推测,在现有条件下,明明几乎无法兑现。
  

    在中国,金字塔的财富结构,大多数穷人做基石,才能有今天的贫富差距,海量投资,奢侈品巨大的市场,如果让农村的土地飞起来,首先就是吃饭问题受到威胁,炒农地,谁来种粮?占人口半数以上的农民因为农地富裕起来,那么还有谁能做金字塔底部?
  

    股市,房子,教育,医疗,消耗了民众财富,这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发展制造业,靠代工出口,这也是看得到的创造财富之路,可是今后走这样的道路,显然趋势已发生逆转,然而土改之路,并非灵丹妙药,不确定性在上头,炒地会让亿万农民看得见的是纸上富贵,挖坑明显是稀释货币,并非创造财富,所以楼主的新文,大可商榷。


    农村的土地,买来干什么?修别墅吗?还是单纯为了炒。买来搞农业?买来搞工业?虽然现在有工厂内迁的趋势,但占得了多少地?城市的地值钱,是因为相对于广袤的农村大地而显狭小的城市承载了大部分人的梦想。900多万平方公里的农村,炒得热吗?
  

    没有实体的支撑,没有工厂,没有大农场,没有聚集的人群,没有频仍的货物运输,房地产,道路设施的建设有必要吗?有可能吗?哪个傻子会把钱投进去然后傻乎乎的等别人来高价收购?就如同花高价买一坨光鲜的马粪然后满怀着马粪产业被炒热以至有朝一日马粪产业形成泡沫的希望。

 

    土改、汇改,谁来改怎么改?即使全国人民都看着,不跳你又能如何呢?地形复杂啊。所以再形成强大的中央集权那已经是不可能的了,貌合神离的必然走向分裂的。电费涨价按得住,油价上涨没办法,为什么?没有实权别人不听罢了。没有实权的土改是什么?没有实权的汇改又是什么?明线楼主阐述的很好,暗线呢?有人希望保就业,也就有人希望相反。有人说开战是鸡蛋碰石头,也就有人顺便来个镇反,然后统一了思想统一了认识。
  

    楼主总是从好的方向在思考问题的,总觉先生们都是天下为公的,总是有道德的,老百姓有口饭吃就会满足的。咱老屁有了俩钱有可能会逛逛夜店,不受约束的权力有了俩钱呢?土改?你改我不改。汇改?你改我还是不改。虽说天下都是咱爷爷的,但是你爹的我爸的要分清楚,所以我凭什么要听你的?到了孙子辈,最后又应了那句老话,天下大势合久必分。


    国务院限时农村集体土地确权赋能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10日 01:13 中国经营报微博李乐:

    在初步肯定了广东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并鼓励各地方政府积极开展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试点之后,国土资源部已经考虑进一步探索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实现的途径和有效形式。在进行已久的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基础上,国务院终于划定了“2012年底之前全部完成”的时间底线。在此过程中,“确权赋能”已经被确定为基本原则。长期以来,由于牵涉复杂的利益分配问题,农村集体土地的“物权实现”一直被作为“最敏感的区域”而成为“政策禁区”。而随着“确权赋能”原则的提出,包括收益权在内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所有人的“物权”终于面临“突破”。

 

    楼主的思路是国家要在未来10年建立三个巨大的蓄水池,以把过去十年超发的货币圈起来(实际上就是让流通的商品种类更多,数量更庞大),这样通胀的问题就迎刃而解,同时也是释放了农村的经济活力,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同时也能带动就业!
  

    我的问题是股改和土改只是增加了商品的流通,但是并没有创造财富财富只是左手倒右手!无非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土地私有,对大多数农民来说,这是自己主要的财产,土地的流转,必定会导致土地集中变成大农场,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可能会变得一无所有,是不是类似英国的圈地运动?

 

    谁说只有制造业才能创造财富,钢筋水泥的GDP不可取?那好,请说明一下,到底什么是财富,财富是怎么创造出来的?照你这么说法,政府部门不创造财富、银行也不创造财富、什么文化、卫生、教育部门创造的更不是财富了?这种眼光看问题有点过于狭隘!
  

    一个国家富强的标志是什么?不否认强大的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强大与否定的一个方面,但绝不是全部。制造业只是整个财富创造过程的一个环节,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强大与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的公路、铁路、机场、电厂、钢铁厂等等这都是某些人所谓的钢筋水泥,我们建的足够多了吗?不要人云亦云,多了和少了要数据说话,查一查相关资料,我们的人均铁路、人均公路、人均电力装机就知道了,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归根结底是劳动创造价值,所以保证充分就业是保证分配合理最主要的一个方面。但怎么保证就业,你知道建设一个大项目能够带动多少人就业吗?现在老有人批评工程项目建设,其实这才是一个国家实力最主要的体现。就说铁路吧,我们多少年没有建铁路了,早该补了!

 

    城市土地价值高是因为:一.城市有地域面积限制,二.城市有工厂公司,单位面积产出价值高;三.城市居民相对富裕。所以城市土地能卖得起价。
  

    农村土地价值不高同样原因:一.农村地域辽阔;二.农村只能从事农业生产,单位面积产出价值低;三.农村居民相对贫穷,所以农村田地卖不起价。
  

    但是农村的宅基地除外,宅基地是有限的,相对比田地要值点钱。不过农村山高皇帝远,有的是地,很难像城市这样严格管理,所以宅基地也只是相对值点钱而已。当然,如果地方上冒着破坏稳定的风险,把所有非法住宅都铲平,严格控制住宅用地,价格也还是可以搞上去的。不过总盘不会很大,因为没有足够的消费者接盘,农村平均收入在那摆着。硬性需求是有的,钱却是没有的。

 

    不知为啥,突然感觉楼主是个体制内的枪手,写这些个机密东东就是为了应对郎咸平讲话,什么体制里有高人英明神武,挖个土坑就可延命长寿几十年,百姓幸福生活有望……哈哈哈哈!

 

    如果真的是这样这盘棋有可能活,以空间换时间非常高明。还有一些因素作者没有讲到,劳动者素质的提升、人口数量下降、个体承受能力的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技术进步等等,真的能争取到十年二十年的时间,现在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
  

    p民最好的投资——就是下一代,不能让自己的子孙落后于未来的要求。个人的养老、医疗不是什么大问题,这方面的花费并不大。
  

    另外想说说对社会的发展看法,社会发展模式的主流是渐进式、改良型(个人观点),“革=命”是少数或者是特例。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是上层的精英和统治层,期待高层能出高招,推动社会发展。

 

    准确的讲,这个帖子是写给那些富豪看的,也就是身家上几千万到几十亿的人,他们可以借助与国家政策,购买租赁农民的土地搞农业与旅游等开发。举个例子,俺一个广东的朋友开了十几家工厂,现在没剩几家,而是转投20多亿买地搞农业旅游开发去了。对于身家一两百万都属于赤贫阶层,那个神马土地老儿的事就别去YY了,嘿嘿嘿。

 

    楼主的很多观点不错。不过对于蓄水池,不同意楼主观点,10多年的医改、教育改革、房改,只是把中国全世界第一的储蓄,被国家以nb的手段拿出来,支持了经济建设,其中一部分被利益集团瓜分了。股市,不过是股民的钱用来支持了国企而已。对于楼主提的下个10年农村的看法,不很赞同,农村改革再过20年也不可能成就太大。下个10年,看高层养肥哪层人,再杀吧。

 

第八节

2011-12-12

  

    不知不觉都快15000字了,文盲们鼓掌吧,这么规模的字数意味着兄弟至少在键盘上花消了10个小时以上的时间,现在连我开始钦佩我自己了,扫盲真是用心啊。另外,这个帖子出来后,遭到很多漫骂——好吧,兄弟这里负责的说一句,这些漫骂兄弟的人绝大多数真不是什么5毛,他们是真文盲,或者说是深度文盲,嗯,深度文盲与普通文盲的区别是,普通文盲通过认真学习我的帖子基本就可以重新做一个自己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而深度文盲基本就只能听自己想听的话,好吧,我换一个说法,深度文盲即使兄弟这样的大知识分子也是很难挽救的。
  

    嗯,谈汇改前,建议文盲们先学习一下前面普及的汇率知识,免得跟不上进度。这里再罗嗦一句,别看前面兄弟就写了1万多字,但是所包含的内容之丰富,意义之深刻即使是最有想象力的文盲都想象不到的,嗯,这么说吧,当今社会80%以上社会现象、经济现象,如果认真学习我的帖子基本都能找到答案,你信不信?嗯,找个时间,老师专门展开来谈谈这些问题,文盲们只需要找个凳子听讲座就行了。
  

    闲话少说。谈到汇改,第一个问题就出来了,什么是汇改?管理层希望通过汇改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嗯,不用举手了,老师闭着眼睛也能猜到你们的答案:汇改就是汇率改革,汇改的目标是使人民币保持一个适当的汇率,使我们的进出口保持平衡。
  

    很好,这么回答的可以说是已经认真学习了前面的帖子,但是,老师要告诉你们的是——你的答案错了。
  

    分析经济问题,特别是天朝经济问题,文盲们一定要掌握一个基本的思维脉络:管理层最核心的目标是什么?保增长控通胀,保增长在印钞机帮助下难度不是很大,那么控通胀呢?就需要挖坑——或者建立货币蓄水池来实现。
  

    好了,兄弟前面讲过,从2011年开始第三阶段的货币蓄水池是什么?
  

    短期:房市+股市
  

    中期:股市+土地
  

    长期:人民币国际化。
  

    对,汇改的真正目标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这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坑,管理层雄心壮志要把货币蓄水池建到国外去,让全世界人民与中国人民一起来分担人民币超发的痛苦。近几年管理层在国际交往中很大部分精力都在弄这个事。09年涛哥宝哥在亚非拉国家转了一圈,据说就悄悄弄了几千亿人民币出去。这个传说兄弟觉得还是比较靠谱——在承诺援助、优惠利率等葫萝卜刺激下,让一些小国答应贸易用人民币结算甚至将人民币作为储备外汇,一些吃饭都困难的国家可能还真抵挡不了诱惑。
  

    但是,对于发达国家就是两回事了。最近欧债危机,天朝开始还口口声声要援助,后来怎么外交部又发表声明改口了呢?原因很简单,天朝最初承诺援助,但是提出,给人民币行不?人家直接就拒绝了,好吧,宝哥退了一步——只要承认我们是完全市场经济国家,我们就援助,人家还是不答应——欧洲政客真他妈牛比啊,要天朝援助,嗯,还不准有条件,可能他们已经习惯了天朝过去无条件援助吧——最后才逼得外交部发了个声明。
  

    好了不扯远了,从这个事件可以看出,人民币国际化确实很难很难。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心目中即使不算一钱不值也差不多了——白送别人都不要啊!(文盲们如果在这里能够问个为什么,老师就非常欣慰了)但是,我们管理层却很乐观。
  

    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一个文件,内容是: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文盲们,看到这个文件,有什么感受?好吧,我承认这个问题有点难度,那老师换一个说法:假设你穿越了,醒来后发现自己回到1957年,嗯,身边正好有一份人民日报,把拿起人民日报,入目赫然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标题:3年内赶英超美!!!请问,你是什么感受?好吧,老师告诉你,我看到国务院要在10年内上海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感受与你穿越后的感受是一样的。
  

    现在世界上称得上国际金融中心有2个,一个在伦敦,一个在纽约,这2个城市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文盲们知道花了多少时间吗?200年。而且这200年还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实现的——19世纪,大英帝国是最强大的日不落帝国,20世纪美国通过2次世界大战成为最强大的超级强国,那么管理层有什么依仗能够让上海在10年内实现前者200年达到的目标呢?
  

    嗯,老师的问题出来了:管理层(一定比兄弟聪明,肯定比大多数文盲更厉害)究竟是什么迫不得以的原因,要在10年内将上海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
  
  PS:今天喝了酒(不是喝茶哈)就先这样了,明天继续更新。

 

  好吧,老师今天把课程进度放一放,先专门开堂课程给文盲们做个心灵的洗礼——你们为什么被称为文盲。
  

    嗯,文盲与正常人的区别是,正常人能够独立思考,而文盲在天朝教育体制下,除了会考试,已经基本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规律是书读得越多,人越傻,而且因为书读得越多,越不认为自己傻。你信不信?
  

    假设,你被别人卖了,还在帮人数钱,你觉得自己算不算文盲?嗯,你也许说,啊,那是我一时糊涂;好吧,假设你被别人卖了,帮人数钱后还在一个劲对卖你的人鞠躬感谢,你觉得自己算不算文盲;嗯,你也许还可以找理由为自己辩解;好吧,假设你被别人卖了,帮人数钱后还在一个劲对卖你的人鞠躬感谢,现在你已经在被卖的家里过上了新的生活,你天天被打被虐待,你痛苦不堪,直到这个时候,你除了了咒骂虐待你的人之外,居然还是对卖你的人一片感恩戴德的声音:他那时对我多好啊,卖我前至少天天让我吃饱饭——这样的你算不算文盲?
  

    好吧,老师下面要讲的故事,故事讲完后,90%的文盲如果你还有那么一点基本的良知——你一定会突然发现,啊,原来我就是那个被别人卖了,还怎么怎么样人啊——这个时候,你是否能老老实实承认自己是文盲,开始认真学习老师的帖子呢?否定自己是痛苦的,但是没有这个痛苦的过程你们怎么能重获新生呢?
  
  现在老师就来讲讲一些冰冷的经济真相——心理承受能力不好的,可以直接跳过。
  

    老师在前面说过,现在发生的是前10年宏观布局决定的——这句话你们认真思考了吗?
  

    现在网上很怀念90年代,对于90年代个别管理者很是推崇,好吧,兄弟承认,某个管理者有些话确实——嗯,很有魄力。但是,对于一个人的评价,我们不仅要听其言,更应该查其行,那么,90年代的经济政策究竟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产生了那些影响呢?
  

    90年代有3件影响深远的经济政策——分税制、加入世贸、民生产业市场化,下面我们对这3个经济政策一一分析。
  

    首先说说分税制。分税制使大多数地方财政成了吃饭财政。大家能否体会吃饭财政的意义?网上有很多照片,描述的是在我们乡村,学校和孩子的学习环境已经恶劣到无法形容的地步,嗯,这个现象的背景原因你思考过吗?好吧,我承认,这是我们地方政府不作为,那么,为什么不作为呢?核心就是这个吃饭财政啊,没钱,怎么作为?还有更可怕的,我们经常谈粮食危机、水源危机什么的,导致这些危机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欠帐太多,为什么会年久失修,欠帐太多?还是因为地方政府没钱——什么三公消费挤占财政的问题还真不是导致地方财政窘迫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还是这个分税制。
  

    好吧,因为分税制,任何一个地方行政首脑——不管他是私欲膨胀,还是真的打算造福一方(换了你我上台也是一样),他想有所作为,必然是拉高土地价格(也就是推高房价)来获得城市发展必须的资金。
  

    这个分税制展开还可以写很多很多,现在不是有学者开始呼吁什么“地方财权与事权不统一”——好吧,文盲可能对这句话不好理解,我换一个说法——现在有学者开始呼吁——要让马儿跑,要给马儿吃草!很简单的道理,还需要呼吁!真是悲哀啊。
  

    文盲们,当你买不起房蜗居的时候,当你看到破败的乡村教室愤怒的时候,当你目睹干旱的田园破烂的水利痛心疾首的时候,你思考过这一切的根源在那里吗?
  

    我们再来谈谈民生产业市场化。
  

    嗯,民生产业市场化让我们中央财政卸下了包袱,不仅建立了第一个货币蓄水池,还用绑架民生的手法启动了内需,代价呢?仅仅是老百姓自己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买不起房吗?
  

    老师这里举2个例子。前段时间出了个小悦悦事件,反映出国人近几年道德严重滑坡——为什么道德会严重滑坡?请你想想2个职业:教师与医生,这是2个什么职业?请你想想2个场所:学校与医院,这是2个什么场所?嗯,所有人都知道,前者是2个最需要道德的职业,后者是2个最需要讲道德的场所,现在这2个行业都商品化了、市场化了——结果就是最需要守护社会道德底线的行业无法讲道德了,要自谋生路,经济效益优先了,请问,整个社会的道德能不大面积滑坡吗?在民生产业市场化之前的80年代或者90年代初期,中国人的道德是现在这个样子吗?
  

    喝口水,再讲第二个例子,文盲们一定都看过一个新闻报道——中国滥用抗生素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因为滥用抗生素我们的体质被破坏,我们的免疫力大幅度下降……为什么会滥用抗生素?原因很简单,因为医疗产业化了,医院只能靠以药养医的模式生存,好吧,给文盲透露一下,任何医院抗生素销售都要占到医院药品收入的70%以上!明白了吧。而在西方国家,任何一个医生本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在使用抗生素非常谨慎。这里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文盲们,当你们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买不起房的时候,当你们为国人道德滑坡痛心疾首的时候,当你们为滥用抗生素担忧的时候,你思考过这一切的根源在那里吗?
  

    最后谈谈加入世贸的问题。
  

    前面已经说过,在扭曲的汇率加加入世贸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大规模把破坏资源生产的商品以成本价什么亏本卖给全世界!意味着外貌出口企业每赚一分钱都赚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钱,意味着越来越高的外汇储备以及越来越无法控制通货膨胀。
  

    好吧,这一切的根源在那里?
  

    现在,老师已经完整分析了90年代3个影响深远的经济政策,不客气的说,这3大政策好处是让存量不动只做增量的模式至少延续了20年生命,代价却是中国老百姓整整几代人的命运——但是,网上对于90 年代3大政策的某个领导人却是一片感恩戴德的声音!!!
  

    你们自己说说,自己算不算那个被人卖了还怎么怎么样的文盲?就这样没有基本思考能力的文盲还奢谈怎么推进天朝民主化进程,哈,就是给张选票给你也是被忽悠的命啊。
  

    还是学学老师吧,坐下来认认真真写贴开启民智——真是任重道远啊。

 

网友回复


    关于楼主政府操纵汇率而西方愿意拉中国入世问题,我来谈谈我的看法,拉中国入世,本质是控制中国经济,让中国围绕原先设定的国际规则按西方意愿方向行进,而中国也有设防,一方向学习技术管理,另一方面解决就业,更重要地通过与全球做生意,有经济来往,让敌对中国的或不放心中国的组织国家不轻易乱搞…楼主想的有点浅了。

 

    土改这个事儿…楼主说得有点过于笼统过于模糊了,具体怎么操作,土地私有后拿来做什么,怎么产生经济效益,你得有个模式才能把水往里头导啊,好比传销也得有个说法才能骗到人啊。
  
  我现在能想到的,搞土地集约化,大兴机械化农场,这是一个方向,那剩下还可以搞什么?我想有钱人也不至于无聊到买了几块私有土地就感觉自己千秋万代了那么有优越感吧,搁在那儿干嘛?古代农业社会土地都是和生产资料生产力挂钩的,有土地则生产力就强大,现在不一样了,你这地收来难道全拿来搞农业?
  
  还有个问题就是,你土地集约化了以后,释放的大把大把农村劳动力怎么解决,闲置吃老本?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真的能理解“蓄水池”这个概念的精髓了,那就是这些老本吃个十年估计够了,能保十年稳定不闹事就好,至于池子再满了要怎么办,who care?
  
  那么如果是这个逻辑的话,目前城镇中的无房无产者就杯具了,党认为你们这个阶层属于小众群体,注定兴不了风浪,那么下面的土改过程中,这个阶层就要沦为底层阶级了。
 

    关于土改,如楼主所说那样的话,那么农产品价格的大涨就是必须的了。你可以不买房,可以不买车,但你必须吃饭,如果农产品的消费占支出大幅上涨…除非别的支出减少。不然工人阶级将是最痛苦的一个群体。(加薪!?各位有多少人这两年加过薪的!!!各自应该最清楚了)

 

     任何人口超过二千万的国家或地区,要想发展,必须完成工业化,没有技术怎能高附加值,中国的主要问题是要完成十几亿入口底子薄大国要在三十年内完成别人一二百年的工业化,很难,至少要五十年,把蛋糕做大及把蛋糕切下去都是不容易的事,特别是中国面临不想中国强大的美欧日俄…要同时完成产业升,农转非,温饱…稳定当然重要,光谈经济不谈政治国际,那谈得有啥可行性。

 

    太扯了,任何宣扬土地私有化的,不管是以哪种名义哪种方式,都会陷中国于万劫不复的境地。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及其稀缺的国家,土地被炒作、被垄断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它还不像房子,吃饭比房子还刚需,炒土地?嘿嘿,除非想再来一次农民起义。
  
  如果只是一个炒作的由头,炒上10来年,再收割?中国人不至于那么傻吧,被收割了N遍了,还是记吃不记打????也很难说啊!

 

    ⑥ 好帖。英雄所见略同。最近7-8年以来,中国是靠卖地、印币、造房实来现GDP每年8%以上增长的。而外贸出口创汇一项,除了对国内通胀起到推波助澜外,对中国普通百姓没有带来多少好处,而外国老百姓却成为了受益者。楼主多保重。楼主怕被喝茶。
  

    楼主明白,抛开政治谈中国经济,最终谈不出什么名堂。根本原因,那就是中国政府本身既是这个国家经济活动的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同时也是这个国家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者,这个政府代表着一个庞大利益集团的利益而直接参与了中国的经济和商业活动。这是当下中国经济步入死局的要害所在。
  

    离开中国政治谈中国的经济,那就是瞎扯淡。

 

    关于拆迁,请质问我的网友到上海效区北京广州及无数大中城市看一看农民的生活吧!上海效区青浦徐泾镇,到处都是农民住独幢小别墅三百平方带院子,本地人很多不上班,带小孩打麻将,当当协警保安理理园林卖卖菜,房子一甩手上千万,…至于暴力抗拆原因很多》》执法有野蛮的不假,村民也有不讲理也不假,新闻报道当然要讲轰动效应不假,拆迁致富太多…多去走走看看,全国各地…眼睛会告诉你真相,不要老说我捣乱。

 

    拜读楼主大作,真相确实撼人。很多地方也印证了我在国外多年所见所得。
  
  现在说几个比较显而易见的情况,中国市场还有最少20年的赚钱的黄金时期,圈占资本资源,权力,渠道等,这是外资企业正在做的事情。
  
  土地私有化之后的故事,等待楼主继续支点。
  
  这个发表一点题外意见。世界是平的,还是尖的?
  
  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是建一个越来越高的金字塔,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现象还会加剧。一个中世纪国王绝对没有我们一个山西图老板能用钱调动的资源那么多,那么有效和有力,当然生活质量也没有那么好。
  
  全球的政治和军事一体化的程度在相互经济依赖和军事毁灭的前提下也会越来越高。局部会有纷争,但是整合不可避免。
  
  中国勤劳的老百姓和现在的工业基础和科技基础等原因,注定了中国势力的强大,具体是以一个国家的形势还是什么形式,取决于国家领导者的执政水平和战略水平。等中国形成了类发达国家的稳定社会模式时候,留给全球其他地区的人民的选择已经不多了,(食品,基础工业,科技,服务,文化等全球供应链)
  
  建议大家看看一些科幻片,全球科技和自然资源调集到极致的情况下,留给一般平民的机会肯定不多了。唯一出人头地的方法就是,彩票中奖,选秀成功。
  
  国外的社会阶层流动性很差,除了中奖,几乎没有什么可以让平民改变命运的办法。所以一般人的娱乐就是喝酒,只要你按照政府的方式纳税,几乎没有什么剩下的资本积累。可以说很多富豪的起家就是不断和政府斗智力的结果。
  

    不过也有新兴产业和新技术的出现,这样还是能出现新贵的。
  
  在往远一点的前景来说,能源革命之后,人类会继续开发土地,最容易的相对来说就是沙漠,至于怎么开发,为什么开发,可以读读钱老的著作。
  

    再往后就是向海洋和太空要资源了。
  
  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的文明在不遭受毁灭打击的前提下,必然会继续多元化发展,而科技发展带来的人类生存空间的发展最为重要。
  
  实用主义的中国文明会扮演什么角色,我们拭目以待。


    一个钓鱼岛,都有国家利益,何况国土内的熟地呢?我们要相信未来人的智慧,即使你现在想不出来方法,日后总会有办法的。

 

    楼主提问题的大框架是不错的,但是每个方面都是浅尝辄止,似乎样样通但样样松。我是紧盯土地问题不放的,这一点相信比楼主更有发言权。前面楼主也提到说“朋友做房产如何如何”可见他是没有实际经验的。我们这个帖子里确实有些人的品行不太理想,只顾谩骂,不.....
  -----------------------------
  

    愿闻其详。
  

    农业产品或者准确的说农业产业的升级是必须的,目前我们这个农业产业任然处在比较低级的水平上,事实上是在用人力的量来堆积产量的总量。但是土地确权和土地流转目前只能看到具有吸收超发货币的作用(也就是楼主所谓的蓄水池的作用)但是不具备财富创造能力,民众的购买力现在及其有限,如果说让土地确权,然后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将资本手中的货币转移到土地所有者的手中,再让这部分货币变成购买力,那么这个购买力的持续期限很短,因为这个过程是个单向的流动过程,失地农民没有财富再造的功能。这个情况已经具有先例,也举成都双流地区为例,拆迁和土地赔偿造富了很多人,但是突然的财富让大多数人眩晕了,没有及时考虑到以后的生计,多数人吃喝享乐然后就陷入窘境,少部分人将资金转入其他实体性的活动有了再造血的功能。双流如此,郫县及成都周边的农村大都是相似情况,特殊点的是都江堰青城山景区部分地区的农民,状况有些特殊,因为有景区做依靠搞起了农家形式的度假旅游,也就具有了再造血功能,情况相对要好的多。
  

    所以,无论确权还是流转,相继之后的再造血财富的再生功能是关键,不然变相的是在牺牲塔底的财富,财富从一种形式变成另一种,然后从左手交到右手,之后就又给了别人,这是中单向流动,不能长久。
  

    因此:1.土地流转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农业升级,生产更多的商品。流转绝不能变成炒作土地,炒作的行为不能产生财富,流转的目的必须是升级农业产业才能让我们国家的第一产业进入一个良性的升级过程。
  

    2.失去土地的这部分人员,部分能够重新回流至农业这个第一产业的生产环节,但由于产业升级之后必定需要的人员会大大少于原先,那么剩余出的劳动力出路问题将是个非常迫切的压力。
  

    鉴于大多数好的规划最终总能被利益左右最终结出一个畸形的果实,所以这个问题最终的走向很难说一定会走向什么方向,因为更多的团体或者个人会依据最有利于本体利益的方式去行事,造成方向偏差。往往我们最初订立的多、快、好、省的目标执行下来的结果变成多、快而好和省就被不自觉的抛弃了。

 

    人民币可不可能国际化。一种主权货币能不能国际化,不是你想不想的问题,而是别人认不认同的问题。因为别人不是你的臣民,你不能用枪杆子逼迫别人使用人民币的。要让人家觉得人民币可靠,有信誉才行啊!这样,首先你得是一个对内对外都是一个依法办事的政府,你不能今天高兴了多印一点,明天不高兴了少印一点,所以说凡是货币国际化了得国家一定首先是一个民主的国家,一个法制的国家。
    

    不要说老外,即使是中国人,对人民币又有几个放心的。如果人民币国际化,也就意味着其他国际化了得货币在中国可以自由兑换,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资产中国人也可以自由选择投资,你估计会出新什么情况,呵呵,我不说大家一定能够猜到,人民币会一晚上贬值到一美元兑换20元人民币或者更多,中国股市会一落千丈,跌到200点一下。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大家对人民币不信任啊!

    所以说人民币要国际化不是不可以,但是一定要先进行政治改革,顺应世界潮流,先从道义上得到世界的认可,你的货币才能得到世界的认可。而这一点,在中国未来50年内恐怕拍是看不到了。


    好文章!我想说两点。
  

    1. 沙漠治理与沙地确权将是吸引多余货币资金的一条途径。这方面的生产力已经基本具备。政府只需修建引水工程就引动这个庞大的盘子。
  

    2. 人民币黄金版推出是企图改变贸易结算方式的一个巨大信号,是要腰斩汇率战争的一个前兆。将国民废纸般的纸币换成硬通货先国内后国外流行,最终目的是要让海量的中国制造换回真金实银,藏富于民。


    写的不错。预测部分待商榷。土改,是火中取栗;汇改,是十面埋伏。城市化进程的同时,推动农村集约化的成功几率太低。
  

    唯一的背后原因只有洗盘,进行财富转移。目的,自己琢磨。

 

   楼主有点夸大其词了,实际上,中央从1982到1986年的一号文件也是内容也是农业和农村,结果到了现在农民状态如何?仅是有吃的不闹事而已,从2004到2011年一号文件都是和农业有关,这只能说明现在中国经过20年的开放,农业和农民问题已经危及到社会稳定了,历届革新都是从农民开始的,这点中央比任何人都清楚。

 

    楼主说的汇率一段我真是有体会,国内企业没钱了就开动股市高价发行股票圈钱,地方政府没钱了就高价卖地搞高房价圈钱,国内老百姓任他们玩弄!没钱就开动印钞机掠夺广大老百姓的财富,腹黑无诚信!!!现在还想把这一套用到国外去?没钱了你发动印钞机印钱了换外国的高科技和资源?人家老外才不傻呢!不过这样了我们国内P民更惨,只能忍受人民币超发手中钱贬值的痛苦,还要继续卖资源毁环境换国际流通的美元,因为上面的人要在国外潇洒只能换美元啊!!!

 

    看到这里,我对楼主的看法有了些变化。1. 土改问题:我的专业就是经济学,研究方向正好是18、19世纪英国的land-owner和19世纪以来的美国大农场制。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从纯理论上看(注意这句话),现代化的,机械化的大农场制,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经济腾飞阶段的必要条件(而低水平的农业,则是起步阶段的必需品,因为起步阶段农业要用来哺育工业)集约化的欧美大农场,尤其是美国大农场,真正的使人类摆脱了大量人身依附土地的可能,而且创造的财富也是可以匹敌甚至超过工业产值的。
  
  然而,这些在中国是不可能的,原因只有一个,中国人很坏,唯利是图。比如我们现在诟病的2009四万亿刺激计划,其实责任不在ZF。要知道,在经济学理论上,放水救市是没错的。当年罗斯福带领美国人走出世界第一萧条,靠的就是增发货币,进而兴修田纳西水利工程等等基建投资,扩大内需。
  
  可是,这些经济规律,在中国是无效的。国人素质低下,没有长远考虑,杀鸡取卵,把四万亿连同杠杆一起投入已经泡沫泛滥严重的房地产,以至于病上加病,走投无路
  
  所以,有这样的国民,土地私有化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理论上的好处(需要长期投资经营的长远利益)难以发挥,追求眼前利益的投机再次泛滥。结果粮食被炒作,粮价上天。这是作死啊!
  
  据我阅读的英文原著和出国实际了解,英美大农场的粮食价格是受有效调控的。中国会么,看看房地产就知道了。就像民主一样,为什么外国搞得好中国不能搞,因为中国贱货太多。

 

    2. 汇改:汇改的前提是土改成功。就像引爆氢弹要先引爆原子弹一样。氢弹爆炸需要的温度只有原子弹才能提供。同样,汇改所需的国力需要土改提供。我很害怕这一点,我害怕上层好大喜功,为了汇改成功,炒作土地和粮食。炒作相对刚需的房地产使我们做了老二,炒作绝对刚需的粮食我们毫无疑问会成为老大,汇改也就成了、
  
  不过还是那句话,炒作粮食,这是玩命啊!
  

    3. 关于楼主挤牙膏的风格令我很不爽,你怎么比我们有些女人还磨叽。我最讨厌磨叽的男人了。

 

    一口气看完,用时2小时。结论:楼主的眼光是独特的,能够高瞻远瞩,血是热的,是真正爱国的。
  
  数据可能有小瑕疵,不重要。经济问题其实就是政治问题,在天朝目前不可能有啥大变化,只是换个游戏规则。不能把希望寄托于***想想社会主义的普京搞出个完美的连任计划。
  
  一切都有可能。关键是靠自己。

 

    土改是必须的。土改就是落实产权的问题,实质就是私有化,私有化后必然就可以自由留转,那么我们就知道了,在土地留转的背后其实也就是一个资金的留转。然而,相对于国家来说,实质土地还是土地,不可能转到国外,也不能转得不见了。所以,对于国家来说,不过就是换一个概念而调动资金的办法。
  

    土地流转实质也不关土地的事,不论它从什么人流转到什么人手上,实质土地都是在种植着植物(有种的好与坏之分),或者建筑了什么。然而,它的与背后流转的资金并没有多少关联性,因此,事实上就是说,土地流转过程中,种地的还是种地,炒作的还是炒作,其实关联性不是很大的。认为流转了就会减产是一个误区,恰恰相反的是更多土地因为大规模经营会带来更好的收获。
  

    流转过程中,大资金炒作,小资金作业(如农场主),无资金者打工。虽无严格界线,但也都在是行。
  

    事实上土改可以在无偿,或者少量价格的情况下落实到每一个承包户头上,然后进行流转。经过反复自由流转,必然会集中到少数人手中。但是,由于是自由流转,那么,就会在流转过程中自动在少数人(有钱人)和多数人(农民)这间形成一种平衡。比如说,一个三口之家,他虽然得到几亩地的所有权,但他知道自己无力再收购更多的土地进行规模化作业而达到获满意的利益,他就会决定卖出所有权去做他认为更“适合”的工作。而买家来说,只有当他认为这一片区能在“合适”的价格内收集到“足够规模”的土地才能获利时他才会掏钱投金。
  

    这里我们就不难看出来了,关键的核心是确保公平自由。这点也是为什么迟迟未动的主要原因。如果不能保证公平自由的流转,那会给社会带来许多不稳定的隐患。
  

    因此,土改会在某某改之后。任何人试图在确保公平自由之前进行,都是自找麻烦。


    从1993年9月9日到11月21日两个多月的时间,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带领60多人的大队人马,飞遍17个省、市、自治区,苦口婆心解释中央要推行的分税制方案。其间,中央与地方讨价还价,并最终相互妥协。
  

    推行分税制前后变化大致可总结为:1994年以前的财政收入,中央占3成,地方拿7成,财政支出则是倒过来,中央拿7成,地方拿3成;1994年以后,中央政府在名义上可以得到60%以上,甚至可占7成。不过根据相互间的妥协,中央仍须在自己的收入当中提取若干返还地方。
  
  到2003年,朱镕基卸任时,分税制实施整整十年,财政的盘子从4349亿元增长到21715亿元,增长了将近四倍。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农民调查》也恰于这一年出版。书中披露了安徽农村的现状,作者认为分税制改革的实质就是中央财政集权,中央出发点虽好,但造成地方财政弱势。诸如义务教育、计划生育、优抚和民兵训练等费用,中央都甩给了地方,但地方没有钱,最后就都转嫁到了农民头上。
 

第九节

2011-12-14


  一不小心上了天涯头条。好吧,兄弟今天特意多开一贴,谈谈房地产的问题——前面我得承认,自己太偷懒,写得很粗。
  

    文盲们对高房价都深恶痛绝,确实,高房价危害很大,它吞噬了国民可怜的财富,使老百姓的消费能力降到最低,而且它推高了资产泡沫等等。
  

    但是,怎么才能真正控制住过快增长房价?或者让房价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一个稳定的水平呢?
  

    靠宏观调控吗?坦率的说,所谓的宏观调控不过是管理层在民怨压力下的一种无奈选择,除了稍微抑制一下资产泡沫,稍微抑制一下制造业资金过快流入地产,其实,当前或者之前所有的宏观调控实际上是一个多方共输的结果,文盲们你信不信?
  

    首先开发商当然是受害者,宏观调控了,日子是越来越难过了。
  

    地方政府呢?也是受害者,宏观调控了,地越来越难卖了,财政更是雪上加霜。
  

    中央政府呢?也是受害者,虽然明面上没有什么损失,但是地方上的财政压力最后还不是中央来买单?
  

    文盲们可能认为上述受害者与自己有毛关系,说不定心里还在暗暗欢喜——但是,我马上就要指出,所有的老百姓不管是买房还是不买房的都是宏观调控的受害者!
  

    已经买房的,银行上调利率,按揭还款多了一块出来,算不算受害者?而且如果已经买房的有个什么事急需卖房救急,好吧,宏观调控了,卖房比以前难多了——除非跳楼。
  

    准备买房的当然不用说,宏观调控了,买房门槛更高(首付),还款压力更大(利率上升)。算不算受害者?没买房的也别高兴,哪次宏观调控后房租不是大幅度上涨?算不算也是受害者?
  

    即使你啃老没租房的,你也逃不过这个经济圈子的影响——宏观调控后,大量资金从房市中流入民生领域,跟着就是蒜你狠、豆你玩、神奇的猪肉又要兴风作浪了。你们难道可以说自己是受益者?
  

    而且,这种以抑制需求为基础的宏观调控实在是治标不治本,哪次宏观调控后房价不是立刻大幅度上涨,兄弟这里可以负责的说一句,最近的宏观调控明年一定会结束,到时候房价一定会报复性上涨到一个新的高度!
  

    好吧,怎么才能根治这个房价过快增长的问题?房价过快增长有2个核心原因,第一,由于土地由地方政府垄断供应,加上地方政府又有强烈的拉高地价的内因,所以土地价格连创新高,面粉价格上去了,面包能不涨价吗?第二,央行印了太多钞票,超发的货币正好可以支撑土地与房价节节攀升。
  

    所以,要根治房价过快增长必须要解决这2个问题。货币超发可以用建立其他货币蓄水池来分流。土地问题只有2个途径来解决,首先,打破地方政府土地垄断供应的现状,嗯,可以通过土改来解决。
  

    这里把土改的问题展开简单谈谈——土地确权后,可以流转、集约、抵押、买卖。文盲们吃透这8个字的意义没有?想象到这8个字的操作空间有多么巨大没有?能想象这8个字对未来的深刻变化吗?
  

    好吧,假设,在一个城乡结合部有一块100亩土地,有投资者打算把它开发成一片住宅小区,但是目前土地性质却是耕地,怎么办?好吧,这个投资者可以到偏远的农村去收购宅基地指标,这样建设用地的指标就解决了,接下来,某地区新开荒地增加了100亩耕地,投资者就可以把这个耕地指标买过来置换一下,这样所有的问题就解决了。文盲们体会到没有?即使是偏远的山村,以后宅基地指标以及耕地指标都是有相当含金量的!
  

    那么土地怎么交易呢?以后一定会有一个土地交易所出来——某村要交易土地,首先向交易所申请,交易所大致要审查:比如,交易土地用途是否符合城市规划,农民安置问题是否解决等等,审查没问题,你就可以到交易所挂牌出售了。
  

    这样地方政府垄断供应土地问题得到解决,面粉价格稳定了,面包价格自然就稳定了。那么地方财政的问题怎么办?兄弟相信,未来不久一定会来个二次税改,中央必然要向地方让度部分财权——或者税收这个蛋糕重新划分一下,或者中央给地方政策——好吧,最近4个城市发行地方债卷就是在做这方面的尝试。
  
  土改不仅仅是单一的问题,它与其他经济问题联系到一起,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大棋。它的问题展开来还有很多,想象空间也很大,老师就不再多说了——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嘛。

 

网友回复

 

    明人张燧以八个字论王安石:“虚名,实行,强辩,执拗。”又云其所行新法,“任用多小人。不察时宜,不恤人言,刚愎自用,征利害民。”(《千百年眼》,张燧著)此诚入木三分之论。
  
  王安石改革启北宋亡国之祸于身后。时人喜颂扬王安石,殊不知《水浒传》中官逼民反之赵佶(宋徽宗)、蔡京、童贯辈皆为王氏“新党”一派之徒。故清人论王安石常引《诗经》“戎狄是迎,荆舒是逞”以为先兆。认为金元戎狄祸华,根源即在于王安石(号荆公、舒公)遗留之弊政。然而王安石个人只求事功而并无私人之政治野心。其心愿是好的。某公则似未必然。故某公入阁之初,海内外即有舆论为其造势云:“某公只可作一把手,不可作二把手。”并伪称此乃邓公遗言。此至少表明有一股势力欲推动某公出任一把手,而某公当时之态势亦咄咄逼人,一副领袖群伦之势,毫不谦让。
  

    了解历史的应该知道,在美元作为国际贸易结算之前,中国的外贸基本上是以白银结算的,所以民间很富,大清国很穷,世界白银大量流向中国,从而西方纸币发行国面临印币困难。鸦片战争就是这个原因加临中国头上的。当时中国是占了落后的便宜,迫使列强不惜以毒瘾使坏乃至开战进行贸易调整。
  

    美元作为国际贸易结算,是骗出来的,因为美元等于黄金,当美元等于黄金这个政策撤销后,巨大的贸易惯性使美国获得巨大的诚信收益。这是道德创造财富的经典神话,这与百年老店的品牌效应是同一个道理。
  

    如果上海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其标志性事件一定是人民币国际化,要迎合国际化信用,就必须将人民币硬通货改造,大家要保值,看好黄金,人民币黄金版由于便于流通辨别,将成为兑换首选,哪来黄金造出黄金版人民币?政府手中有大量美元,在国际市场换成黄金就可以印制黄金版人民币。
  

    外国人愿意用黄金版人民币结算,这事刚好,成了。
  

    这个过程吃亏的还是P民。却改变了国际收支态势。迫使西方国家不惜开战。
  

    开战吧,咱们祭出一统主义。

 

    分税制以前,中国财政就像明朝一样,越穷的省越是靠等吃中央财政,中央被逼加大对经济大省的压榨,对经济强省的压榨越大,越是制约了沿海地区的发展。结果全国财政,像明代一样,全乎维系于松苏二府,严重制约了经济强省的地方经济发展,锉伤了经济富裕地区的发展积极性,助长了穷省等吃靠要的抽手就要的坏习惯。说穿了,是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财政大锅饭。

 

    现在的外向型经济就是用资源加人民血汗换美元,美债和奢侈品的过程,解决了就业,却没有增加P民的财富,但ZF是有的。而美元美债是虚拟财富,大家看看欧债和美债危机,不要以为跟自己没关系,昨天希腊勾销50%债务,明天美国也会这样要求的!私人债务不好说,主权债务赖帐绝对符合民意!

 

    无间道,是对付现在精英们带走美元的。即使土地确权,也只是把这个玩意儿砸你手里,然后收你的持有税而已。有钱的,我知道你不会买房了,那么,买土地吧,就是不要换美元走人。
  

    当初我们村有个地主,为人还可以,别人跟他说快把家财捐了吧,共产党要来了,他说,我这个地,是花钱买来的,不管谁来了,总不能就这么白拿去。结果共产党来了,先要的脑袋。
  

    现在又搞私有化么?他的后人是不是可以索赔?赔钱?赔命?
  

    上面有这个想法,倒可能是真的,玩不玩得转,就要看能力了,我觉得没这个能力玩转。

 

    人民币国际化……开什么玩笑。既没有超强的军事力量又没有良好的货币信用,甚至连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都快消失了,还想学美国像全世界收铸币税?做梦也不是这么做的!
 
    我给大家泼泼土改的冷水吧:我们有1.8亿亩的红线,按照现在500元/亩/年的价格来算的话,如果有人打算把这些地全部租下来也就需要900亿人民币而已,租两年也就1800亿,我相信国内能拿得出这笔钱的人不在少数吧?那么国外呢?不是更多!我们再假设这个人是一个智力超群的疯子,然后把土地全部租到后全部放荒一点粮食不种(土地是他的,想种什么不想种什么国家管不了,即使国家强制他种他也完全可以做到不种),到了粮食收获的季节这哥们移民跑了,当然了,这哥们死定了,现在鼓吹土改的这帮人也肯定会被抓回来吃掉了,无论他们在地球的什么位置(没粮食了,蛋白质肯定不能被浪费,),可问题是到时候我们接下来吃什么呢?美国的粮食自己不吃全卖给我们够吗?
  
  有人会说农村的土地可以坚持10年,可是你看看上面,就这么点价格,全国的土地兼并完成需要很久吗?一年足矣,也就是假设在厉以宁先生们的不懈努力下明年ZF开始土地私有化,那么出现饥荒和Z也就这几年的事情,我想以厉以宁先生的生活条件这两年也还挂不了,所以被吃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SO,我现在很想问问厉以宁先生喜欢被人煮着吃呢?还是喜欢被人油炸了吃?


    物价上涨100倍以上,工资没跟上,比如当年月薪50元,100倍就是5000元,上5000元也是持平,40~50年的时间跨距,竟然收入没上万元!搞几十年难道在搞鬼?哈哈哈。依此数据,可知至少有70%的应得收入被非法盘剥!再施行高税收,所剩收入不到20%!现在你一定明白你为什么是穷人了吧?工资法案讨论了三年至今不出台,还想继续吸血吗?

 

     土地确权其实不容易实现,因为与地方土地财政有冲突。不可能叫农民缴交一大笔钱就给农民发个私有土地证,农民交不起。
  

    集体土地按理处分权是生产队全体农户。地方政府可能在流转中间环节抽取交易税,然后兼并土地的大户拿的还是集体所有的土地证,然后大户缴交一大笔征地税后才确认可以正式流转为准私有土地。
  

    因此,这个过程被拔毛最厉害的应是土地集权商。土地集权商再利用这些土地耕种,必须雇工。所以要让兼并商看到利益值得抢夺,农产品物价必须暴升至一个很高的水平。然而,国外农产品的一贯绝对便宜,又抵消了这种动能。
  

    中央文件其实很难读懂,一个好意的开端,因为腐败,往往是陷阱般的结果。


    让农村土地市场像城市房地产市场一样再次成为一个庞氏骗局,吸纳滥发的货币,有一个很大的困难,就是汇率拐点的到来。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买家除了少数大城市的刚需以外,大多数是被飞速贬值的货币逼进房地产市场的。他们之所以不选择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资产是因为人民币一直在升值。
  

    汇率升跌的本质背后是市场对一国竞争力的评判。中国20年的经济奇迹用完了旧时代留给我们的人口红利,最终房地产庞氏骗局的背后隐藏的是中国奇迹的庞氏骗局。
  

    近期的汇率跌停标志着中国30年的国运走到终点,奇迹终难免黄昏。


   本质上说,应该是经济政策和现行政治体制不可调和的对立矛盾所造成的,从而带给中国人民深度痛苦。1. 中央要求地方干部考核GDP。这个明显会造成财富GDP的畸形。因为要发展GDP,得靠造GDP的东西。因为土地是国有的。显然,最容易被操作的就是土地。
  

    2. 民生产业化。楼主举例医药。我个人认为,问题出在医生开药权。比如,开什么药医生说了算,这样医托就会巴结医生,给回扣,造成医药价格虚高。再如,医院采购,药品价格就高不就低,原因就在于有个规定,医院可以获得15%的药品利润,在这种规定下,医院药品采购当然就高不就低。坦白说这个问题不好解决,我个人觉得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就是,对所患疾病,医院可以列出对症的药品清单,让患者自己去选。这样就可以一定程度上造成竞争,而不是局部垄断(开药权)。
  

    3. 关于入世,这一步肯定得走,不走不行。首先得明白,什么叫经济发展增长?说的简单点就是生产扩大,需求满足。表现为交易增长。但是,生产过多,需求不足,叫什么?叫生产过剩!中国90年代后期以来,一直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现在如果不入世,生产这么多东西卖给谁?美元是世界货币,但是美元汇到中国,国内是不能用的,要换人民银行发的人民币,这才产生了外汇!!根本上来说,中国人是喜欢生产赚钱存钱,不喜欢消费的民族。这个就是比较麻烦的事了。前面说过,生产扩大需求满足才叫经济增长。只赚钱不消费,总有一天,对方堆积了货品(消耗掉),而你堆积了货币。要继续这个游戏,必须对方继续发货币,可是你仔细想一想,这个游戏真的可以无限继续下去吗?

 

     狮子让一只豹子管理10只狼,并给他们分发食物。
    

    豹子领到肉之后,把肉平均分成了11份,自己要了一份,其他给了10只狼。
    

    这10只狼都感觉自己分的少,合起伙来跟豹子唱对台戏。虽然一只狼打不过豹子,但10只狼豹子却没法应付了。豹子灰溜溜的找狮子辞职。狮子说,看我的。
    

    狮子把肉分成了11份,大小不一,自己先挑了最大的一份,然后傲然对其他狼说:你们自己讨论这些肉怎么分。为了争夺到大点的肉,狼群沸腾了,恶狠狠的互相攻击,全然不顾自己连平均的那点肉都没拿到。
    

    豹子钦佩的问狮子,这是什么办法? 狮子微微一笑,听说过人类的绩效工资吗?……
    

    第二天,狮子依然把肉分成11块,自己却挑走了2块,然后傲然对其他狼说:你们自己讨论这些肉怎么分。
    

    10只狼看了看9块肉,飞快的抢夺起来,一口肉,一口曾经的同伴,直到最后留下一只弱小的狼倒在地上奄奄一息。
    

    豹子钦佩的问狮子,这是什么办法?狮子微微一笑,听说过末位淘汰法吗?……
    

    第三天,狮子把肉分成2块,自己却挑走了1块,然后傲然对其他狼说:你们自己讨论这些肉怎么分。
    

    群狼争夺起来,最后一只最强壮的狼打败所有狼,大摇大摆的开始享用它的战利品。狼吃饱以后才允许其它狼再来吃,这些狼都成了它的小弟,恭敬的服从它的管理,按照顺序来享用它的残羹。
    

    从此狮子只需管理一只狼,只需分配给它食物,其它的再不操心豹子钦佩的问狮子,这是什么办法?狮子微微一笑,听说过竞争上岗吗?……
    

    最后一天,狮子把肉全占了,然后让狼去吃草。因为之前的竞争,狼群已经无力再战了,于是只好逆来顺受。

 

第十节

2011-12-15

 

    关于经济政策的解读,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正确解读中央经济政策,就可以准确把握未来的经济脉络。其实,通过对我前面帖子的学习,很多文盲如果已经基本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结合我前面帖子的一些基本知识,解读中央经济政策其实并不困难。好吧,老师今天就开堂MBA的案例分析课,带领大家一起来解读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会议出台的文件。
  

    建议大家先下载一个最新的中央经济政策版本对照兄弟的解读版来看。
  

    “一、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统筹处理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这是整个文件的纲,纲举才能目张。这个纲没什么新意,还是在保增长控通胀的前提下,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嗯,建议大家认真学习前面我讲的管理层的基本执政思路:即保增长的前提下,建立货币蓄水池缓解通货膨胀压力,通过空间换时间,最终实现结构调整,产业的升级的目标——这个一定要达到能背诵。有了这个总纲,你就可以解读很多基本的政策。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好吧,积极的财政政策说明我们管理层还是要政府主导经济,还是要投资拉动(悲哀啊),所以,有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所谓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是个笑话——如果稳健的货币政策,那么那里弄钱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好吧,印钞机又得开动了。所以,这个文件还得圆一句“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什么是合理?标准我们说了不算,嗯只有管理层才知道。

  

    货币信贷都“合理增长”了,怎么控制通货膨胀呢?文件指出“发挥好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潜在金融风险”。大家自己去体会吧,插一句,通常资本市场在中国就是指股市。
  

    “二、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这是一步棋,一步一直在推进的棋,为土改奠定基础的棋。
  

    “三、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一是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我们都知道,消费在GDP的比例越来越低,管理层也很着急,前面帖子讲了,过去我们拉动消费靠的是消费升级的办法(从80年代小家电,到90年代家用电器,到21世纪住房与汽车),现在消费升级到顶了,怎么来“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文件给出的方向是“促进居民文化、旅游、健身、养老、家政等服务消费”!好吧,连健身、家政的消费都要上中央文件了,可见我们管理层对内需不振多么担忧,多么无奈!

  

    产业结构调整呢?就不评述了,这可不是明天一个冲锋就可以消灭800万蒋军的事情。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调整财政转移支付结构,加强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这也是一步很重要的棋,就象我们前面讲到的,扩权强县,中央向地方让度部分财权是必然之路——这不,就来了。
  

    “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是的,我在前面的帖子也说过,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利率必然是相对稳定什么略微贬值的趋势——要让制造业喘口气,要给我们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时间。“保持外贸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保持出口平稳增长,推动出口结构升级,加强和改进进口工作,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问题又来了,积极扩大出口——短期内经济对出口这架马车依赖还是很大,但是都积极扩大出口了,怎么“促进贸易平衡”呢?这就要靠“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也就是汇改来解决,不过短期内,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我们就别指望“贸易平衡”了。

  

    “积极培育面向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机构”,好吧,还是我的帖子前面讲的,中央批准小额贷款公司是准备发展成为村镇银行的,这不,政策扶持的依据就来了,嗯“积极培育啊”,现在的金融机构谁最适合这个词语?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是我们最欢迎的,不过新鲜货却不多。“要增加教育投入”这句话说了很多年了,10年前我们制定的目标就要教育指出在财政中占4%,现在都没达到,好吧,管理层现在不提具体指标了,只是要“增加”就行了。
  

    “要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强就业扶助,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明白了吧,就业问题还是我们面临最重要的问题。这不,我们一方面要千方百计促进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呢?又不得不“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发展”。中国这盘棋难下啊,管理层也不容易啊。
  

    “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这句话解读有点难度。一般文盲很难体会其中的深意。假如“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又限购又限贷,那么“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又卖给谁呢?如果我们联系前面一段话“要抓好保障性住房投融资、建设、运营、管理工作,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众、新就业职工、农民工住房困难”,我们就可以基本理清管理层的思想脉络。房地产市场以后大致会分3个层次管理。“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这是对高房价调控,对高端市场要约束,普通老百姓呢?就是“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市场化途径来解决;低端人群呢?当然就是前面的保障房来解决,好了,归结到一句话,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就是这个模式“高端有约束,中端有市场,低端有保障。”有了这个基础,未来房地产市场趋势就很清楚了,高端产品(高房价)——比如洋房别墅什么的,是调控目标,大概要跌一点,普通商品房(电梯楼、公寓)——即使扩大有效供给,肯定还要涨上去。保障房主要给最低端人群使用。

  

    最后还有一句话“促和谐,就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积极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隐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好吧,目前还是存量不能动,稳定压倒一切。
  

    好了,最新的中央经济政策基本就解读到这里,实际上只要大家认真学习前面的帖子,你也可以解读中央文件。预测经济发展趋势,其实不难。

 

第十一节

2011-12-16

   

    看了些回帖,深感中国开启民智乃第一要义。有些人的素质,好吧,假设我们现在开始推行普选制,中国有很大可能陷入乱得不可收拾的地步。民主,从来都是建立在民智基础上的。民智未开,专制在某种程度上反倒有利于维持社会稳定。
  

    兄弟写贴,也算小心翼翼,有些红线不能碰,隐含的深意大家自己去体会——给大家扫盲不容易,天涯这个平台更不容易。告诉大家一个小事,这几天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的背后,是天涯法制编辑一直在跟贴把握尺度,最大程度给大家创造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平台。这里,向这些默默工作的人致敬。
  

    闲话少说,正式开课。今天讲讲文盲们最关心的保护自己财富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我本不打算讲——不讲的原因不是担心自己被骂这样托那样托。主要是,我更希望大家通过对前面帖子的学习,自己得出结论。比如,文盲们看了老师对昨天经济政策的解读有什么感觉?兄弟解读完后的感觉是——靠,政治局同志们是不是开会前先学习了我的帖子啊,怎么整篇政策好象都是在为我前面帖子做背书啊。哈哈。

  把握了基本脉络,预测经济发展趋势大的走向并不难。(文盲们就不要老是拿一些最基础的问题反复提问了,比如,最近人民币跌了很多啊,为什么?答案自己去前面帖子找!)
  

    那么,2012年开始怎么保卫我们的财富?
  

    先谈个简单版的。
  

    首先你应该考虑购买资产,在任何通胀时代,资产都是保值增值的最好选择,而且本轮宏观调控后,中国的房地产应该还有一波上涨的空间。当然,购买资产也有一些技巧。所谓的房地产是房子与地产的综合体,房子本身是不保值的(商品都要折旧),增值的是土地。所以,购买资产最好是成熟黄金地段的资产——10年地产历史证明,黄金地段的资产即使是在最不景气的时期也有很强的抗跌能力,而地产市场一旦回暖,这些地段的资产又是增值最快的,另外,就是,如果买住宅,最好不超过80平米(变现能力最强),商铺,最好是独立商铺。

  嗯,还得提醒一下,买了资产并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中国房地产应该有破灭的一天,那时,执有资产就很惨了,所以,在执有一段时间后一定要在个合适的时间抛出去。好消息是这个时间还很长,至少要好几年,坏消息是这个时间节点不好把握,也许是7-8年,也许是10年后,兄弟现在也不好判断。
  

    按照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理,你购买资产后还应该分配一定的财富去购买外币。投机性强的可以考虑美元,虽然美元是一个长期贬值的趋势,但是,未来一定会有美元阻击人民币的节点,这个节点你如果执有美元,翻手就可以获得10倍以上的收益,不过等待这个节点的过程中(嗯,这个过程一定会很漫长)一般人的神经可能也受不了。好吧,最安全的是购买澳元与加元。这两种货币背后不仅有开明的政体与良好的经济基础,更重要的是它们都有强劲的资源支撑——澳洲有全世界最大最好的铁矿,加拿大是美国第一大石油进口国。这就让2种货币在未来能一直保持坚挺。买不了怎么办?那就去境外——庐山不能上就上井冈山,大陆不能买就去香港。

  最后,你是不是该给自己老婆买点礼物了?嗯,黄金最好,项链有了可以买金条嘛——我想,女人喜欢的是黄金,而不一定在乎它的款式。
  

    如果你现在还是一穷二白。也没关系。想想我说个那个保姆的故事,一个农村来城市的妇女,她的基础难道比你现在更好?她为什么能在6-7年内赚到上百万的身家?其一,认准一个理(恰好是真理),其二,心思单纯,基本没受外界干扰(这可能恰好是我们大多数人做不到的)。
  

    如果你想向这位可敬的保姆学习,好吧,你是否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我的帖子——至少10遍,在土改与汇改中,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你都会发现其中孕育着数不清的巨大机遇。如果你学习了10遍,还是没发现自己有什么机会,好吧,那可能是你生活阅历以及工作阅历都还不够。我就要劝你,先踏踏实实工作吧。别指望一步登天——这种故事在生活中确实有,我身边的朋友就有这么一个,3年前还是打工仔,白手起家通过资本运作现在已经是2个亿的身家了,但是,这靠的是别人丰富的社会阅历与知识积累,再加一点运气加一点胆识,才能成功的。

  嗯,如果你能把握,土改与汇改中的某个机会。好了,我该恭喜你,你已经不仅仅是在保护财富了,你已经能参与财富分配的过程了。
  

    把握趋势,才能决定未来。
  

    在中国最后一轮财富盛宴中我们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将决定我们未来几十年的命运。
  

    PS:纠正文盲们一个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把握机会并不是一定要你自己具有多少资金!如果你有项目,有一个可行的操纵的思路,这个思路下有巨大的赢利空间——好吧,就算你没钱,你也一定可以找到投资者——抱着钱到处找项目的民间资金多了去了,有项目,你就是老大。
  

    今天看到某个网友回贴,很欣慰,他应该是认真学习帖子也是认真思考了的。嗯,他基本读懂了帖子里的潜台词或者隐含的深意。顶这位网友(是一串英文名)

 

第十二节(完)

2011-12-16

 

    到了这个帖子该结束的时候了。回顾短短一周的时间,真是感慨良多。国内文盲多这不可怕——天朝教育体制注定是生产一批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人。20年的时间,我们的老师无数次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来禁锢我们的思维,导致我们的思维是单一性的按照某种诱导达到特定的目标。最可怕的是,很多文盲不仅仅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甚至还顽固的拒绝接受任何自己想不到或者情感上不愿接受的事物——归结到一句话,就是文盲特别是深度文盲只想听自己想听的东西,除此之外他们就会怀疑,会漫骂,不客气的说,这种人别看平时愤世疾俗,一幅愤青的摸样,实际上这群人恰好是专制统治者最喜欢或者说最容易操纵的人群。他们容易鼓惑,大多数人也没有什么立场与底线,只要扔块骨头,他们摇身一变很容易就了权贵们的打手。在社会动乱期间,这个人群给这个社会造成的伤害往往也是最大的。

  我的帖子一开始好评如潮,为什么到后半段引来了这么多漫骂?(正常的质疑与讨论不在此列),不是因为我水平高,而是前半段是文盲们想听的(中国经济有很大的问题),后半段是他们不想听的。他们恨不得我立马得出结论——中国经济不行了,中国经济要崩溃了,当我指出还有另一种可能性,中国经济很可能还有个黄金10年,或者说,管理层还有一种只做增量的智慧时,这就捅了马蜂窝,质疑、谩骂满天飞。

  中国问题是有很多:分配不公、腐败严重、官员道德沦丧——但,由此就否定台上的一切举措,别人都傻,老子天下第一——只能说,这样的文盲已经无知到不可救药的地步。
  

    想想为什么现在市面上为什么那么多狗屁专家胡说八道可以掌声一片,红极一时?因为这些专家知道很多文盲想听什么,所以他们就可以不顾基本的事实大放厥词——比如什么牛刀什么谢国忠,10多年了,年年说房价到了拐点,年年说房价要降30%、50%,他们何尝说对过一次?为什么现在还能批着专家名人的外衣到处招摇撞骗?他们生存的土壤在那里?还不是这些只想听只愿听自己想听的东西的深度文盲捧红了这些所谓的专家,或者捧红了这些所谓的名人经济学家。

  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悲哀。
  

    我指出中国经济还有个黄金10年是有严谨的依据的。
  

    第一,我们还可以享受近10年的人口红利。
  

    第二,就是我们的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有2个选项。其一是技术升级,文盲们讨论这个比较多。但是,我必须指出的是,如果分配体系没有大的变革,没有大规模减税,中国制造业实现技术升级是非常渺茫的。管理层也很清楚这个事实,所以,我们管理层弄的产业升级重点是第二个选项,产业的结构性升级。何为结构性升级?我们知道,中国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东西部产业规模、技术能力差距都非常大。这就为结构升级提供了一个机遇——只要我们在中西部不发达地区把东部产业发展过程再复制一遍,一样可以给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增长动力!为什么我们要大规模做西部大开发?甚至涛哥表态“竭尽全国之力实现西部大发展”。为什么我们要扩权强县,要把产业向不发达的落后的西部中小城市转移?道理就在这个产业的结构性升级上。这个问题展开是篇大文章,这里就不展开了。

  第三,是我们的制度红利。我曾经说过,在中国的体制下,管理层的政策选项比西方的小政府大得多。如果我们在政治体制改革上能有所突破,我们的经济发展能享受的政策红利将是非常惊人的。去年国务院出了个“国36条”,大致意思就是垄断产业领域向民间开放。这可不仅仅是个经济层面的政策,乐观的说,这可能是撕开权贵资本控制中国经济的一个突破口,甚至有可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契机,当然,悲观的说,这也可能只是一个无用的条文——关键看新的管理层能走到那一步了。嗯,最近强哥表态也在谈这个,就有点意思了。

  第四,就是我们的土改。我可以负责的说,土改不是做不做的问题,是肯定要做(这个高层已经达成共识)。对中国未来几十年影响最大的只能是这个土改,绝对是惊天动地的土改。
  

    这些是宏观层面的东西,如果是微观层面,对我们老百姓切身利益方面真相可以谈的还有很多,比如,我们人生的3大陷阱:股市、社保与保险。特别是社保展开了,绝对是让人冰冷的真相。这里,只有直接给个结论了——真爱生活,远离社保。明天兄弟要出差了,这帖就只好匆匆结束了。在这里,感谢一直支持这个帖子的网友,没有你们的支持,很难相信一开始我还多少带着玩玩态度的人,可以写这么多。

  对于谩骂我5毛、楼托,怀疑我别有用心的,一律无视,借用一句很牛比的话——老子一生行事,何需向尔等解说!
  

    最后,送大家一首诗,一首我非常喜欢的诗,与众文盲共勉:
  

                                           我不是
                                    我不是驯良的温鸽,
                                    怎忍心你的抚摸?
                                    我的泣血的杜鹃,
                                    教你在血光中思索。
                                    我不是妩媚的花朵,
                                    怎甘心你的攀折?
                                    我是山野的刺枣,
                                    教你在贫瘠中育果!
                                    我不是吉他的轻乐,

                                    怎陪伴你的欢乐?
                                    我是深冬的暴雷,
                                    摇醒你沉睡的生活!
                                    假如你不是浅薄,

                                    就会在痛苦中寻我,
                                    我愿在误解的重轨下
                                    耐心的把你等着……
  

                         

     你所不知道的冰冷的经济真相——完。
                 

                                             
 

   

    帖子原址: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905898.shtml

 

    作者:flp713 

 

    编辑/整理: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