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列传:国民党中将起义后的叛逃:受不了解放区的苦 - 战史风云 - 华声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0:29:56
国民党中将起义后的叛逃:受不了解放区的苦
☆魔境桃源☆ 发表在 战史风云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

1946年5月23日,盘踞在山东省东明县城的国民党军第17总队中将司令杜淑,在人民解放军军事进攻与政治瓦解的压力之下,率所部5000余人宣布起义,并通电全国。但是,在蒋介石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时,杜淑又叛逃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心存顾虑被迫起义 

1945年10月,国民党军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新8军军长高树勋将军,率其所属新8军和l个纵队共2万余人在河北省磁县马头镇起义后,中共中央决定开展“高树勋运动”,号召国民党军队中的官兵,学习高树勋部队的榜样,拒绝进攻解放区,在内战战场上举行起义,站到人民方面来。冀鲁豫区党委和晋冀鲁豫野战军第7纵队,遵循中央这一方针,对撤踞在东明的杜淑部,采取了以内线工作与军事压力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争取瓦解。

杜淑,山东聊城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曾在阎锡山部当过旅长,在上官云相部任过军长。因受国民党嫡系排斥、歧视,郁郁寡欢,投降日军,当了汉奸。日本投降后,该部又摇身一变,美其名曰“地下爱国军”,杜被国民党委任为第17总队司令,进占东明县城,建立据点,成为冀鲁豫解放区内的一个“钉子”。但是国民党把他视为杂牌,存以戒心,不仅装备供给上多方刁难,而且把他推到最为危险的地区,让他为国民党嫡系当炮灰。当时的杜淑正站在十字路口彷惶踌躇。

中共冀鲁豫区党委和晋冀鲁豫野战军7纵,对杜淑的处境与客观形势进行了分析,认为杜淑部经过工作争取起义是可能的。

杜淑部的特务团团长杜光韬,与杜淑系叔伯兄弟,自然是杜淑的亲信。而杜光韬又与冀鲁豫军区第5军分区副司令员宋励华系姨表兄弟。组织上利用这个亲戚关系,决定派宋励华去做杜淑的工作。宋励华曾和杜光韬接头,从言谈举止中,宋励华认为杜光韬是个有正义感的军人,颇有忧国之心。于是,因势利导,公意私谈,劝其以个人前途、民族大义为重,弃暗投明,立功赎罪。杜光韬深感表兄宋励华知遇之恩,表示不负所望。从此杜光韬成为埋藏在杜部内的一个可靠的内线关系。杜光韬根据宋励华的指示,对杜淑推心置腹地进行开导,使杜淑吐露了内心矛盾:“咱背着汉奸这个沉重的黑锅,为国人所不齿。中央又视咱为杂牌,不予信任,让咱们充当炮灰。投八路吧,又吉凶难保,苦于无门。如今只好听天由命,哪黑哪歇。”杜光韬告诉杜淑,其表兄宋励华是中共负责干部,不妨和宋励华谈谈,摸摸情况后再作打算。

1946年二三月间,杜淑通过杜光韬主动邀请宋励华去东明谈判。宋励华以走亲访故,亲友共聚为名,前去杜处。宋励华给杜淑阐述了国际、国内形势和共产党的政策,指出只有投靠人民才是惟一出路。同时对杜淑最关心的问题,如名誉、地位、编制、枪支弹药等,作了中肯的回答,保证只要他们高举起义旗帜,一律既往不咎,师的建制、人员、枪支一律不变,仍然让他担任原师师长。杜淑闻此虽然高兴,但又顾虑重重,表示考虑考虑再作回答。

杜淑考虑什么呢?他不是不相信宋励华的忠告,而是在当时的形势下,对国民党仍抱有幻想,因而举棋不定,迟迟不予回复。

根据杜淑犹豫不决的态度,人民解放军决定对杜淑进行武力迫降,坚决拔掉“钉子”。于是在1946年5月中旬,命7纵第19旅、第20旅攻打东明,军区独立旅两个团和五分区第21团准备打援。

二三月间宋励华去东明谈判时,曾带了两个营长,以警卫员的身份随去东明。在宋与杜谈判时,警卫人员名为参观,实为侦察,对进攻东明作了准备。在进攻东明时,杜淑看到解放军英勇善战,东明守军伤亡甚重,破城被俘已成定局。他本想夜间设法突围脱逃,但傍晚时分,杜光韬首举义旗开了城门。在这样的情况下,杜淑只好下令停火,宣布起义,并通电全国。 

掌握时势开展改造 

杜淑宣布起义后,该部编为冀鲁豫军区独立第l师,杜淑任师长,宋励华任副师长,齐琏任师代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46年5月27日,齐琏和宋励华带领40名政工干部,先后到杜淑部队进行政治工作,以期彻底改造这支部队,使之真正成为人民军队,革命武装。

5月27日齐琏去独立第1师之前,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委张玺,司令员王秉璋等领导先后接见了齐琏,交待了任务和有关方针政策,并介绍齐琏到7纵向杨勇司令员、张国华副政委请示工作。齐琏向杨勇反映了干部和群众的意见与要求,认为杜淑被迫起义,把他们编为军区独立师,太便宜了他们。杨勇说:“如果杜淑顽抗到底,我们强行拿下东明,把其消灭,要付出500人的代价;而策动他起义,在政治上起到瓦解敌军士气的作用,在军事上避免了伤亡,也是大胜利。当然对这个部队进行改造,困难会是很多的。怎样进行工作,你可与张副政委进行研究。”张国华说:“这个部队成份很复杂,反动势力不小,是很难改造的部队。你们进去以后,要密切观察部队的动静,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积极进行政治思想工作。你们会遇到很多困难,但要有信心克服各种困难。”

进入到杜淑部队后,根据军区政治部的指示,建立师政治部,并任命了组织科长陈铁军,宣传科长王耀祖,军法处长徐坤。团设政委和政治处。第l团政委江金铎兼政治处主任,第2团政治处主任张子厚,第3团政委裴善荣兼政治处主任,第4团政治处主任姚培善。为了便于工作,宋励华住师部,经常与杜淑、杜光韬接近,观察他们的思想动态,并经常与杜光韬接头,了解其内部活动,这样可以及时掌握杜部上层的脉搏,了解其核心秘密。齐琏住师政治部,经常与各团政工干部密切联系,开展政治工作,收集各团情况。

在全体政工干部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下,进驻杜淑部队初期,虽然杜部有些人时常流露不满情绪,甚至发生违犯军纪的情况,但经说服教育,批评处分,都一一得到解决,未能掀起大浪。但是随着全国形势的发展,杜淑部队中异常现象日见增多,以至出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局势。

6月15日,7纵杨勇司令员找齐琏谈话,向他传达了斯大林在苏共第18次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和党中央对形势的分析。他非常关心杜淑部队的情况,严肃地告诫说,目前的政治形势,定会在独立师中有所反映,你们要密切注视部队的动静,与军区保持密切联系,以便及时研究对策。事实证明杨勇的分析完全正确。内战形势日趋紧张,美、蒋反动派鼓吹的所谓“美苏必战“、”第三次世界大战必然爆发“等反动宣传不时传入杜部,给政治工作增加了困难。美国用极大的力量装备国民党军队,不到半年时间,为国民党装备了40个机械化师。蒋介石撕毁政协决议和停战命令,加紧在许多地方向解放区进攻,在东北进攻的规模更大,形成关内小打、关外大打的局面。6月26日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接着向全国各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杜淑师内的反动势力,在这种形势下反动气焰骤然高涨起来,叛变、拉走的征候更明显了。齐琏和宋励华如实地把所了解的情况,及时向军区和区党委作了汇报,并提出具体意见,要求采取断然措施,迅速解决。 

应对突变截击反叛 

冀鲁豫军区和区党委研究了杜淑部队的动态,给予了极大的关注。6月26日,军区政治部主任王幼平来电,要齐琏到区党委汇报杜淑部队的情况,要宋励华在师部负责全面工作。他们当即召开了团以上政工干部会议,研究制定了3个具体方案:第一,立即撤掉该师建制,分别编入7纵;第二,如第一方案不能实施,建议将连以上官佐全部调出,送随营学校学习,另派干部担任各级领导,保留该师建制和杜淑的职务;第三,拨归民主建国军建制,调离冀豫前线。

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在汇报期间杜淑乘机叛逃,决定由第1团政委江金铎陪第l团团长何继录,第2团政治处主任张子厚陪同第2团团长兰灿然同去菏泽,以请他们去观光的名义调离部队,防止意外。

6月30日晚向区党委、军区汇报,会议由张玺主持。齐琏汇报情况之后,接着提出了师政工会议提出的3个具体方案。到会的同志大多数同意第一条意见,说:“要接受吴品三的教训,防止起义部队叛逃时带走我政工干部。”司令员王秉璋不同意第一个方案,说:“第20旅打聊城,距离鄄城300里,赶不回来,如若动用民兵,受了损失,责任难负。”因而他又提出“要请示刘伯承、邓小平首长,因为杜淑部编为独立师,是刘、邓首长批准的。”大家同意王秉璋的意见,请示刘、邓。会议进行到深夜12点,张玺宣布休会,等接到刘、邓电示后再作研究。

7月2日凌晨,宋励华派人送来机密情况:杜淑部核心人物决定5天内叛逃,将部队拉走。齐琏当即报告王秉璋。并说明这是杜光韬向我们报告的。王秉璋答应立即电告刘、邓首长。

7月3日凌晨,王秉璋转告齐琏:刘、邓首长电示,不同意武装解决,“在逃跑的路上可以解决他。但在未逃跑前不能解除武装。”齐琏向王秉璋请示:“杜淑叛逃的情报是可靠的,在他逃跑时第20旅赶不回来,又不能动用民兵,如果他把我们政工人员劫持拉走,无法与领导上联系怎么办?”王秉璋沉思良久,说:“情况紧急,你马上返回师部,如果遇到上述情况,你随机应变吧。”齐琏考虑到杜淑叛逃,关系着全师政工干部生命安全,说:“情况已向领导上说清楚了,只要领导上了解我们的处境,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们都无所畏惧,坚决克服。”齐琏于当天下午两点多钟赶回师部。

回到师部以后,齐琏首先与宋励华谈了汇报的经过和上级首长的有关指示,宋励华与齐琏都十分着急,决定首先要求各团领导人竭力保持镇静,对政工干部只说领导上了解了全面情况,正在研究措施,要求政工干部坚守岗位,密切注视情况的变化,审慎地进行工作。他们的镇静,影响了政工干部,也使杜淑部发生了疑虑。他摸不清将会采取什么措施,暗地里加速策划他们的叛逃活动。

7月3日晚,宋励华说又得到杜光韬的密报,杜淑令第1团今晚12时向长垣方向拉走,随后全师向陇海路南逃。对这个突变,齐琏和宋励华进行分析研究。正研究对策时,副官长王兰溪惊慌来报:第1团已经向长垣方向拉走。时间正是12点。他俩认为,杜淑知道我骑兵团驻菏泽西南五坝岗,是他逃往陇海路的惟一障碍。第l团是杜师战斗力最强的一个团,它向西长垣县方向拉走,是想引走骑兵团后,全师好向陇海路拉走。他想舍第1团,保全师。根据这个判断,他俩采取了以下紧急措施:

向杨勇司令员报告第1团拉走的时间、去向、行速,并建议命令骑兵团在4时出发,向离郸城60里处截击; 因为杜淑的目的是舍第1团、保全师,宋励华、齐琏按照王秉璋“随机应变”的指示,用一切所能用的力量,制止全师向陇海路拉走。在当时的条件下,只有动用民兵。于是当机立断给鄄城县长兼大队长刘传朋下令,天亮前务必集中2000民兵,把独立师包围起来,只造声势,不准开枪;通知第3、第4团和独立营的政工干部,迅速集中到师政治部,由第3团政委裴善荣、军法处长徐坤指挥1个骑兵班和l个步兵班加强警卫;第2团政工干部由政治处主任张子厚同志负责坚守岗位; 报告军区:第1团政委江金铎、干部杨士杰、陈兰英3人下落不明,根据判断不会被带走,现正在组织政工人员,采取应变措施;通告豫东纵队进行戒备。

以上措施,均于12时许全部付诸实行,电话、信件邮递都已检查无误。全体共产党员干部和警卫人员,持戈待旦,密切注视着情况的变化,一宿未眠,焦急不安。拂晓时分,获悉民兵已把杜部包围起来。接着被第1团劫持的3名政工人员,也脱险归来。杜淑已无法逃走,我方人员又无损失,至此,大家的紧张心情,才稍稍平静下来。

更加安慰人心、振奋士气的是,中午时分获悉,杨勇司令员接到报告后,采纳了意见,亲自率领骑兵团,按报告的时间地点,截击西逃的杜部第1团,结果在淮阳南沙沃村,全歼第1团。齐琏把第1团被歼的消息,告诉了杜淑。杜淑竭力抑制着他绝望的心情,低下了头。 

叛逃被捉最终走脱 

8月13日,张玺告诉齐琏说:“刘伯承、邓小平首长指示,将军区独立师拨归民主建国军建制,派人在3天内送走。高树勋部已派其第l师师长陈明绍、刘高参、徐处长到菏泽来接,区党委决定你去送,有事可与陈明绍商量,把杜部送到邯郸后就回来。”并写信介绍齐琏去见邓小平政委。到邯郸后,齐琏简要汇报了情况,又向邓小平请示送杜淑的有关事宜。邓小平指示说:“根据当前战争形势的发展,已决定把杜淑部拨归民主建国军,你要尽快送出冀鲁豫,具体问题由李达参谋长给你安排。”齐琏见到李达参谋长时,他说:“我已电告中央局了,送到冀南后,一切由冀南负责。”当天齐琏和宋励华一同到菏泽北刘庄去见刘致远副司令员。刘致远开始说:“不要让杜淑带枪走,等他走后用汽车把枪送走。”宋励华说:“陈明绍等先到独立师,已把高树勋的亲笔信交给了杜淑,信上说刘、邓首长决定把你部归本军建制,望见信后把枪支弹药及物资带来。这样杜淑决不会同意不带枪走。”刘致远说:“你们尽量说服他不带枪走,如果实在说服不了时,就让他把枪带去。”齐琏请示说:“请刘副司令员调给l个连,准备说服杜淑把枪留下负责看管枪支。”刘致远说:“现在一切为了前线,只允许你带两个警卫员。”齐琏和宋励华到了师部,反复劝说杜不要带枪走,杜坚决不同意,说:“作为一个师到民主建国军,徒手走像押俘虏一样,那怎么和人家会师呢?不让带枪,我不走。”为了慎重,齐琏又派通信员去请示刘致远,但未找到。当时主持军区工作的陈鹤桥回信说:“前方作战紧迫,找不到首长,你们按以前所说的意见办。”

这时国民党军整3师赵锡田部,已从商丘向北进攻,冀鲁豫的战争形势日趋紧张,让杜部离开冀鲁豫的期限已经超过,而不让杜淑带枪,他坚决不走。根据这些情况,齐琏和宋励华、陈明绍共同研究决定,根据高树勋给杜淑的指示和刘致远的意见,让杜淑把枪带去。杜部于8月24日向邯郸进发。

8月30日,部队到达广平县城,接到中央局急电,要杜部在广平待命,并命齐琏速到肥乡。根据电示,齐琏对部队作了安排,即去肥乡。得知邯郸情况有变,决定杜部移驻肥乡城东南南北杜家村。在转移途中,杜趁机带部队向安阳方向逃走,并劫持派到该部的杨祖兴、裴善荣两名同志。

杜部脱逃后,该师参谋长杜光韬赶到肥乡向齐琏报告杜淑逃跑的方向和路线。齐琏当即与甘思和政委、高厚良司令员会商,命令前方部队由3分区副司令员李大磊带领驻回龙的1个团,迅速开到北皋漳河边截击。杜部过漳河时即被截击。被劫持的两名干部趁机高喊:放下武器,听候处理!杜部官兵遂放下武器缴械投降,两个团长被俘。这时,杜淑骑在马上高喊:“不要打枪,你们邓政委在这里。”战士们稍一迟疑,他便夺路而逃。

关于杜淑叛逃的原因,杜光韬曾对齐琏说,他明白国民党一定失败,共产党一定胜利的道理,但他受不了解放区的苦。最根本的是,他惦记着在国民党军任职期间搜括的财产。杜淑跑后没再给国民党做事,于1948年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