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小龙虾培训:【第2期】香港科技大学 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下的奇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5:13:21
【第2期】香港科技大学 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下的奇迹

  香港科技大学是一所成立于1991年10月的高度国际化研究型大学,,科大现于多种大学排名被评为世界前50名,THE-QS在2010年将之评为亚洲第二,仅次于香港大学,社会科学领域获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评为两岸三地之首,其“EMBA课程”与“机械工程研究发表量”是世界第一。

  是什么推动香港要在短短几年内,创办-所世界级的科技大学?向来重商的香港需要高科技吗?20世纪80年代,高科技挂帅,全球经济转型。1 991年香港科技大学提枪上马,短时间内成为著名大学,国际上视为学界奇迹。是什么促使了香港科技大学的成功?

  准确定位 用大师擎起一流的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的迅速崛起,离不开学校的准确定位。香港科技大学首任校长、前旧金山州立大学校长、理论物理学家吴家玮上任伊始,就对香港科技大学做出了准确的分析与明确的定位。

  与一般大学的定位不同,香港科技大学从创建之初,就放弃大而全的想法,一心一意选择小而专。因为当时香港中文大学与香港大学的风格已经形成,吴家玮校长认为,每所大学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但不是每所大学在各个方面都非常出色。对一所世界一流大学来说,最重要的是找准自己的定位,并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到最好。因此,他决定把科技大学建成一个理工科的学校,而且起点一定要高,要建成一流的。

  吴校长尤其强调定位的区域性和阶段性:“一所好的大学在一个区域,等于一条鱼在水缸里,拿出来就会干死。一所大学必须清楚学校在国家、地区和不同阶段发展的情况,比如属于哪种类型,与别的学校又有何区别等等,这些都考虑在内,才会定位清楚。”

  他列举国外的情况:美国有一种被称之为“波亚”的学院,只培养1000到2000名本科生,他们以后都到研究型大学读研究生;还有英国式的理工学院,在内地被称之为大专,是教学和实习并重,学生一毕业就投入工作;而法国还有一种小而精的学院,国内有人翻译为专科,它也不能称之为大学,只有几百名学生,可一些诺贝尔奖得主却出自这种“专科”院校;还有一种是社区学院。

  吴校长在强调定位的区域性和阶段性的同时,更站在一个战略的高度,将科大定位成一所亚洲顶尖的,世界级的研究型大学,这一理念在2000年3月又经过全校师生的反复讨论,正式将其确定为科大的使命、理念和目标。

  “世界级”意味着处处用世界眼光、世界标准自我定位,志在和世界名校平起平坐,绝不以“本地化”、“区域化”作茧自缚。“研究型”则意味着讲授知识以外,还要让自己的实验室成为人类新知识的重要产地。

  吸引人才是关键

  “大学乃大师之学,无大师则无大学,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运行的主体是高素质的师资、一流的人才。”——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

  有了准确的定位,还要有符合其要求的类型风格的教师。一个学校好与否完全看教师,一流的教师会带来一流的风格。香港科技大学的成功也在于此。在一流大学的定位下,科大的教师选择也有着严格的规定,因为大学的定位很清晰,所以对于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担任教授,大家有共识。香港科大刚成立时,有很多新的编制,香港其他大学或大专有许多老师想投奔科大抢教员位置,有人甚至建议将整个系“搬” 到科大来。香港科大说不行,申请到科大来任教的老师,要一个一个地审查,看达到没达到要求。

  “得尽天时,占尽地利,享尽人和”;“没有老本,没有包袱,没有束缚”。不少论者都试图寻找各种原因诠释“科大现象”的奥秘。而“以人为本,因人成事,事在人为”,则更被科大创校者视为诸多成功因素的核心与主线。

  也许正是因了这“以人为本,给人自由”的兼容并包、学术开放的用人理念,才吸引了一大批有影响的学术人才,使香港科技大学成为中国教育史上唯一全由中国留学生创办,唯一一家留学生携手把世界一流大学文化带到一个校园,唯一把中西差距放在一个校园,中国教育史上唯一一个政府拿20亿美金创办而不干涉一次的大学。因为她有自由的风格。

  制度完善是保证——“教授治校”

  光引进人才还不行,还要想方设法留住人才。留住人才靠什么,靠的是完善的制度。如果说好的规章制度是一种良性秩序,让其中的人们能够最方便、高效地工作,那么,科大的成功便得益于一整套健全的“治校宪章”。

  香港科大一开始就完全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学术管理制度,其要点就是“教授治校”。比如说聘请教授,如果经济系出现一个空缺,在香港旧的高教体制下,都是人事部门发广告,人事部门跟应聘的人面试,教授可能只是在最后一个环节参与一下。香港科大则完全按照美国的标准来操作,发广告、应聘的人面试都直接跟经济系的“招聘委员会”打交道,每个委员打分,根据打分结果,如果面试成功的话,再把他请来“试讲”,不是讲课,而是讲论文,全系的教授(包括没有终身教职的)都可以投票。这是聘请新人的程序。

  如果是内部提拔,比如教授工作5年之后,是否续签?是否晋升为“终身教职”?这也是由专门的委员会决定,不是某一个人说了算,全部过程和环节都是事先讲清楚的,当然中间的讨论和文件在一定时间(比如5年)内是保密的。所以“教授治校”是一项根本的制度。

  香港科技大学引起关于一流大学的思考

  什么才是一流大学?有人认为需要有最好的师资力量,有人认为要有先进的硬件设施,也有人认为要有前沿的学术项目。温家宝总理认为,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思考、自由的表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而从现在大陆大学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以及治学环境和教学理念来看,显然是商业气、市场气有余,而学术气、理论气不足,离温总理的要求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在2008年全球顶尖的200所大学排名中,香港科技大学高居第39名。谁能想到,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一所名校,竟然是一所1991年才创建的大学!究其原因,就在于它秉承了现代大学的理念,学习借鉴了现代大学的管理制度。香港科技大学建校伊始,就摈弃“官本位”,明确提出“教授是学校的灵魂”。香港科技大学一方面限制行政人员的权力,另一方面扩大教授对学校管理的权力。例如在聘教授时,最有发言权的是教授,教授工作数年后是否续聘、是否晋升为“终身教职”也要由主要是教授组成的专门委员会决定。这样做最大限度保证了招聘工作的公平、公正,保证确能招到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更重要的是,香港科技大学更秉承了现代大学的理念。与我们一些“重点”名牌大学不断加大本地生源、缩减外地招生名额的做法相反,香港科技大学更注重的是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师生共处一个校园,有利于多元文化环境的营造和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因此它加大力度吸引境外学生,近年来它在内地的招生就是突出的明证。一个大学拥有了具备真才实学的教师,拥有了良材美质的学生,又怎能不迅速崛起、跻身世界名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