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阁托福培训多少钱:2011年南平市高三毕业班适应性检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7:58:57

2011年南平市高三毕业班适应性检测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羁鸟恋旧林,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 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之《兰亭集序》)

(3)                  ,天涯若比邻。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4)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6)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宋必达传

宋必达,字其在,湖北黄州人。顺治八年进士,授江西宁都知县。土瘠民贫,清泰、怀德二乡久罹寇,民多迁徙,地不治。请尽蠲逋赋以徕之,二岁田尽辟。县治濒河,夏雨暴涨,城且没。水落,按故道疏治之,自是无水患。

康熙十三年耿精忠叛自福建出攻掠旁近地江西大震群贼响应宁都故有南北二城南民北兵。必达曰:“古有保甲、义勇、弓弩社,民皆可兵也。王守仁破宸濠尝用之矣。”如其法训练,得义勇二千。及贼前锋薄城下,营将邀必达议事,曰:“众寡食乏,奈何?”必达曰:“人臣之义,有死无二。贼本乌合,掩其始至,可一鼓破也。”营将遂率所部进,贼少却,必达以义勇横击之,贼奔。已而复率众来攻,巨炮隳雉堞,辄垒补其缺,备御益坚。会援至,贼解去。或言于巡抚,县堡砦多从贼,巡抚将发兵,必达刺血上书争之,乃止。

官军有自汀州还者,妇女在军中悲号声相属,自倾橐计口赎之,询其姓氏里居,护之归。

县初食淮盐,自明王守仁治赣,改食粤盐,其后苦销引之累,必达请以粤额增淮额,商民皆便。卒以粤引不中额,被论罢职,宁都人哭而送之,饯贻皆不受,间道赴南昌。中途为贼所得,胁降不屈,系旬有七日。忽夜半有数十人持兵逾垣入,曰:“宋爷安在?吾等皆宁都民。”拥而出,乃得脱。

既归里,江西总督董卫国移镇湖广,见之,叹曰:“是死守孤城者耶?吾为若咨部还故职,且以军功叙。”必达逊谢之。既而语人曰:“故吏如弃妇,忍自媒乎?”褐衣蔬食,老于田间,宁都人岁时祀之。越数年,滇寇韩大任由吉安窜入宁都境,后令踵必达乡勇之制御之,卒保其城。

(选自《清史稿》)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清泰、怀德二乡久罹寇   遭受      B.夏雨暴涨,城且没        将要

C.及贼前锋薄城下         靠近      D.后令踵必达乡勇之制御之  脚后跟

3.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宋必达爱民廉政的一组是(    )(3分)

①二岁田尽辟         ②水落,按故道疏治之    ③巨炮隳雉堞,辄垒补其缺

④自倾橐计口赎之     ⑤必达逊谢之            ⑥褐衣蔬食,老于田间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宋必达是湖北黄州人。中了进士,(被朝廷)任命为江西宁都知县。(他)请求免除老百姓欠国家的税收,用疏通河流旧河道的方法治河,消除了洪水。

B.耿精忠造反时,宋必达用(明朝)王守仁消灭朱宸濠曾经用的办法,训练得到2000名义勇,一鼓作气率领他的部下把敌人打退。

C.(宋必达)被弹劾罢官,宁都人哭着送他。他去了南昌,中途被强盗捉住,他不屈服,被关押了17天。最后被宁都百姓救了出来。

D.(宋必达)回到家乡后,董卫国来看望他,要替他到吏部求情,让他官复原职,而且按立军功来授职升迁。宋必达谦让辞谢。(最后他)死在了民间。

5.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或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断句(在该停顿的地方用斜线标记): (2分)

康 熙 十 三 年 耿 精 忠 叛 自 福 建 出 攻 掠 旁 近 地 江 西 大 震 群贼 响 应 宁 都 故 有 南 北 二 城 南 民 北 兵。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宁都人哭而送之,饯贻皆不受,间道赴南昌。 K*s5*u

译:                                                               

6.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6分)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注]南宋高宗建炎三年,金兵分两路南侵,一路追高宗,直指临安(今杭州);一路追隆佑太后(在当时维系人心,抵御外侮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时人和后世所称颂),直至江西赣州造口,情势危急。南奔民众及沿途百姓深受金兵之害。47年后,任职江西驻赣州的辛弃疾有感于此,在造口墙上写了这首词。行人:指困金兵南侵而逃难的人。鹧鸪:一种叫声凄厉的鸟,其叫声谐音为“行不得也哥哥”。

(1) 解释:(2分)

“长安”是指:                                                           。                                            

“无数山”是指:                                                         。                                                     

(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名句,常被人们引用。在词中,“青山”喻指什么?人们引用时它又是什么意思? 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建安四年,袁绍率兵十余万南下攻打曹操。两军相峙于官渡。袁绍不听许攸分兵袭击许都的建议,许攸便弃袁绍而投降曹操。曹操采纳许攸的计谋,领兵烧了袁绍在乌巢积屯的粮草。(《三国演义》)K*s5*u

B.葛朗台太太去世后,葛朗台的财产面临着被女儿欧也妮瓜分的危险。于是,葛朗台通过公证人,让欧也妮签署了一份放弃母亲遗产继承权的文书,从而把全部家产总揽在自己手里。(《欧也妮·葛朗台》)

C.到了这时,瑞钰的最后一道防线被攻破了。她收拾起假的笑容,伏在桌上低声哭起来。听到“血光之灾”的鬼话后,瑞钰哭了,拒绝到城外分娩。觉新认为“担当不起那不孝的罪名”,只好依从;觉民态度坚决,主张反抗。(《家》)

D.玛丝洛娃在一个雨夜赶到涅赫留朵夫途经的车站去见他。她看到他正坐在车厢内喝酒找乐。她举起冻僵的手敲打火车车窗,追赶开动的列车。列车走了,伤心的她决定卧轨自杀,后来经过扳道工的劝说,才平静下来。(《复活》)

E.因双桥镇失陷,吴荪甫为缓解公司危机,只好筹集资金投资公债。在交易所里,赵伯韬操纵管理机构为难吴荪甫,吴荪甫寄希望于杜竹斋,关键时刻,杜竹斋见利忘义,临时变卦,致使吴荪甫彻底破产。(《子夜》)

8.简述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请简述“出陇上诸葛妆神”的故事情节。(《三国演义》)

 

 

 

(2)他径直跑到绞刑架下,用手指着绞刑架叫她看,“在它和我当中你可以选择一个。”他冷酷地说道。

……

姑娘终于向他说道:“它还没有你那样使我害怕。”

这是《巴黎圣母院》中的一段话。这两句话分别是谁说的?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请简述相关的情节。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K*s5*u

9.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齐宣王问曰:“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

孟子对曰:“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王曰:“王政可得闻与?”

对曰:“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①,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②,泽梁③无禁,罪人不孥④。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⑤。’”王曰:“善哉言乎!”(《孟子·梁惠王下》)

【注释】 ⑴耕者九一:指井田制。把耕地划成井字形,每井九百亩,周围八家各一百亩,属私田,中间一百亩属公田,由八家共同耕种,收入归公家,所以叫九一税制。(2)关:道路上的关卡,近于现代“海关”的概念。市:集市。讥:稽查。征:征税。(3)泽梁:在流水中拦鱼的设备。 (4)孥(nú):本指妻子儿女,这里用作动词,不孥即指不牵连妻子儿女。 (5)哿(gě)矣富人,哀此茕(qióng)独:哿,可以。茕:孤单。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明堂,是指宽敞明亮的厅堂,明就是明亮的意思。是为天子接见诸侯而设的建筑物。

B.王政,即王道,也是指仁政。这是孟子极力向当权者宣传的主张。它是相对于“霸道”而言的。

C.成语“鳏寡孤独”的出处就是本段文字,其原意各有所指,后泛指丧失劳动力而又无依无靠的人。

D.孟子认为,要施行仁政,就要照顾好“鳏寡孤独”者,这与他“老者衣帛食肉”“颁白者不负戴与道路”的主张是一致的。

 

(2)孟子认为要实行仁政应从几个方面着手?联系现实,你对孟子的措施又有什么评价?

(3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0-12题。

创新是指继承往圣和诸子基础上,度越往圣和诸子,既不是照着讲,也不是接着讲。不管哪种学术文化、哲学理论思维,若封闭自我,自我设限,便是一条自杀之路。当今世界,宇宙性、世界性已成为日常话语的主题词,它与现代第一代新儒家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为生民立命”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第二代新儒家“花果飘零”于异地的文化心理,已大异其趣,以往以地域性冲突和危机为化解对象的理论思维,已被全球性的冲突和危机的化解所代替。所以,当今儒学怎么办,是学者们应该深思熟虑的重要课题。

在两千多年演进过程中,儒学尽管有时式微,但总体来说却生生不息。孔子是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环境下,奔走各国,在整理编纂“六书”中,吸取其理论思维的营养,创立了儒家学派,奠定了儒学理论思维的基本内容、性质、特征和框架,而成为“显学”。从诸侯国分封割据到一统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社会实现了大转型、大变革,儒学如何适应社会的大转型的需要,如何能长治久安,是当时法、道、儒各家所思议的热门话题;汉武帝为使刘汉政权“传之亡(无)穷”,而举贤良文学之士,以对策的形式“垂问乎天人之应”,经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的殚精致思,吸收先秦名家、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入儒,建构了“天人感应”的新儒学的哲学理论思维体系,回应了汉武帝“天人之应”的垂问,为当时社会治理中所存在的政治制度、伦理道德、政令刑罚、礼乐教化、学术思想等的不一统的冲突,与由此而产生的危机,提出了化解之道,儒学获得了新生命。宋元明清时的理学家,以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面对佛教的强势文化,他们出入佛道,“尽究其说”,既挽救了“两汉而下,儒家之论大道,察焉而弗精,语焉而弗详,异端邪说起而乘之,几至大坏”的颓势,又融突和合儒释道三教,把唐代三教“兼容并蓄”的文化整合方法落实到“天理”上;援佛道入儒,适应了新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终极关切的需要,体现了时代精神的精华,使颠错于秦火、支离于汉儒、幽沉于六朝的儒学,涣然而大明于世。

儒学之所以开创,董仲舒和宋明理学之所以发展了儒学和赋予新生命,归根到底就在“穷理尽性而至于命”的效能上,充分体贴和把捉时代的现实需求和时代的主流精神,以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新话题,建构新哲学理论思维体系,而自己讲,讲自己;当今之世,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网络普及化、文化多元化的情境下,在新危机、新冲突面前,儒学应如何“与时偕行”,建构体现当下时代精神的真正的儒学哲学理论思维体系,是当代学者的历史使命和不容推卸的责任。(节选自张立文《儒学的生命在于创新》,有删改)

10.下列对概念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创新不是照抄照搬前代思想家的学说,也不是机械地延续,而是继承前代思想家学说的基础上地发展自己的学说。

B.第一代新儒家抗日为民,有爱国主义精神,第二代新儒家“花果飘零”于异地,有崇洋媚外的倾向。

C.以往人们关注的是地区性的矛盾冲突,并化解之,而现在人们关注的是世界性的危机,关心的是世界和平。

D.在历史的长河中,儒学虽然有时走过衰弱的道路,但总体上欣欣向荣,健康发展,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在整理编纂“六书”中,吸取其理论思维的营养,创立了儒学,奠定了理论思维的基本内容、性质、特征和框架。

B.董仲舒吸收先秦名家、法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入儒,建构了“天人感应”的新儒学,化解了思想矛盾和社会危机。

C.宋元明清时的理学家,出入佛道,融突和合儒释道三教,把唐代三教“兼容并蓄”的文化整合方法落实到“天理”上。

D.儒学从开创到发展,其生命力就在“穷理尽性而至于命”的效能上,自己讲,讲自己,涣然大明于世。

12.根据文意,不属于儒学创新要素的一项是(    )(3分)

A.从社会实际的发展需要,把往圣的思想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产生改造社会、推动历史进步的理论。

B.取百家之长来丰富、发展自己,树立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新话题,形成新的哲学理论思维体系。

C.儒学作为一种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汇聚,是民族精神及其生命智慧的结晶,亦是哲学家、思想家主体精神的度越和流行。

D.哲学理论的建构,如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宋元明清学者的“存天理”说,为儒学发展提供立论依据。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校园门口的雕像

黄廷洪

著名生物学家蓝博教授获得了一项国际学术大奖,他把一笔丰厚的奖金捐给了青山中学,嘱咐用这笔钱建教学楼、实验室还有图书馆。青山中学是蓝博教授的母校,在这里,蓝博教授度过了难忘的中学时代。K*s5*u

很快,青山中学的教学楼、实验室和图书馆开工了。校长专程来到北京,找到蓝博教授,想在新建的学校门口给蓝博教授立一尊塑像,一来是感谢教授为母校所做的贡献,二来也是激励校园的学子们以蓝博教授为榜样,发奋学习,立志成材。他们联系好了京城一位著名的雕塑家,雕塑家听说了蓝博教授的事迹十分感动,决定塑一尊蓝博教授的铜像无偿捐给青山中学。校长请教授能提供一张他本人的照片,让雕塑家参考。

蓝博教授摇头说:“没有这个必要,真的没有这个必要!”

“不,很有必要。”校长打开校园的效果图说:“教授您看,校园门口的这块空地就是专门为您的雕像留下的,要是空置在那里和周围的整体布局很不协调。还有这个,您看看。”

蓝博教授接过校长递过来的一张纸,原来是青山中学的全体学生写给这位教授的一封信。

尊敬的蓝博教授:

您把自己的奖金捐献给家乡的学校,我们就要在您捐献的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了,心里真是说不出的高兴。为您立塑像是我们全体学生的建议,校长说您是个生活简朴的人,淡泊名利、不愿张扬,肯定不愿意把自己塑像竖在我们学校的门口。可是,我们青山中学的1256名学生真的想天天看见您。您的工作很忙,我们还没有见过您呢。希望您能满足我们这个小小的心愿。

信写得工工整整,末尾附了好几张纸,签上了1256个孩子的姓名。

“教授,您可以拒绝我的要求,可这是一千多个孩子的心愿啊。”校长说。

蓝博教授被感动了,捧着那封信,手也在微微地颤抖。他沉默片刻,站起身来,走到自己的卧室,取出一个紫色的小木盒子。那是一只做工精致的紫檀木盒子,油光发亮,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教授打开小盒子,里面是一层红丝绸。他又轻轻地将丝绸一层一层地掀开,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晶莹剔透的水晶盒。蓝博教授把水晶盒托在手上,举到眼前,对校长说:“一定要立塑像,就请你们把这个大拇指塑在学校的门口吧。”

校长欠起身,仔细地打量着水晶盒子,里面果然是一个大拇指,不知道是模型还是标本,反正和真的手指一模一样。他疑惑地望着蓝博教授,猜想这个大拇指肯定有着一段非同寻常的故事。

“这是我的母亲右手上的大拇指。” 蓝博教授说。

校长吃了惊。

蓝博教授对校长说起了下面的故事。

蓝博三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是母亲一手把他拉扯大的。因为从小失去父亲,这种母爱中又同时含有了很多的溺爱成分,以至于后来,蓝博到了上高中的时候,被几个社会上的混混拉上了歧路。迷恋上了财博,等到母亲发现儿子成了赌徒,已经晚了,上了贼船的蓝博已经被学校开除。有一天,几个凶狠的赌徒找到蓝博家里,讨要他欠下的一万多元赌账。母子俩自然还不起这一万元钱,那个为首的赌徒对蓝博说,只要你剁下一个手指头,我们这笔债就算是两清了。蓝博被逼得走投无路,突然间,母亲拿起柴刀,剁下了自己的一根大拇指,她把滴着血的拇指交给那人,说,儿子不成器,罪过在母亲的身上,是我没有教育好这个没出息的东西。

蓝博跪在母亲的面前,痛下决心。从那以后,蓝博成了一个用功的学生,两年以后他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校长看出,蓝博教授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花。

(选自《2006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略有删改)

13.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 文章开篇就直接交待了蓝博教授把一笔丰厚的奖金捐给青山中学建教学楼、实验室还有图书馆的主要原因,是想改善母校的办法条件。

B. “教授,您可以拒绝我的要求,可这是一千多个孩子的心愿啊。”校长最终通过学生的联名签字迫使蓝博教授同意立一尊塑像。

C. “蓝博教授摇头说:‘没有这个必要,真的没有这个必要!’”小说通过这个细节,含蓄地告诉读者蓝博教授是一个淡泊名利、不愿张扬的人。

D. 当蓝博教授把 “这是我的母亲右手上的大拇指。”的故事讲给校长听后,校长不仅吃了一惊,而且被深深地感动了。

E. 小说构思巧妙,通过蓝博教授所讲的故事,深化了小说的主题,结尾“蓝博教授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花”,令人回味。

14.请简析校长“猜想这个大拇指肯定有着一段非同寻常的故事”的原因。(4分)

 

 

 

15.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蓝博教授在学校门口塑大拇指的真正用意。(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勿忘契诃夫

被列夫·托尔斯泰誉为“俄国散文的普希金”——伟大的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和戏剧家安东·契诃夫离开这个世纪已逾百年了。在那个他痛感“再也不能这样生活下去”的年代,死于肺结核的契诃夫,年仅44岁!他在逝世前赶写出的话剧《樱桃园》由他的夫人克尼碧尔首演于莫斯科,半年后契诃夫离开人世。

现在还有人读契诃夫的小说吗?还有多少人能感受到这样一位有着独立思想、同情下层劳动人民、鞭挞黑暗专制制度、创作态度极为严肃的知识分子作家的价值?据说,如今的俄罗斯似乎已经不太有人提起契诃夫了。在中国,如果不是中学课本收进了他的经典作品《变色龙》、《万卡》、《套中人》,还会有人去感受契诃夫对人民疾苦的强烈同情的炽热情感吗?普希金说过:“我的无法收买的声音,是俄罗斯人民的回声”,契诃夫也一样,他的声音其实是那个黑暗年代发出的最明亮的光芒。

契诃夫出身于商人家庭,后来进入莫斯科大学医学院。他本可以成为一个举止优雅和收入丰厚的医生。但是他却走上了另一条道路。从中学时代他就接受了民主主义的影响,从20岁起从事文学创作。他已不满足为最黑暗、最愚昧的农奴制俄国的人民诊疗肉体上的疾病。

契诃夫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完全抛弃了商人之家的市侩气,自觉的将自己与人民联系在一起。他的名言是:“如果我是个文学家,我就需要生活在人民之中。”初登文坛的契诃夫也曾写过不少幽默轻松的搞笑小品,但他最终抛弃了这种无聊的创作。他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开始用文学抨击专制、剥削对下层劳动人民所带来的榨取、痛苦和磨难,并且在《柔弱的人》中,已闪烁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光芒。对最黑暗制度下的贫困群体,揭示他们的苦难和痛苦,应该是契诃夫小说的最伟大的成就,他的《苦恼》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他内心真正的把揭示人民的苦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难怪英国女作家曼斯菲尔德宣称,她愿意将莫泊桑的全部作品换一篇契诃夫的《苦恼》!

19世纪末的俄国处于农奴制的黑暗年代,当时的知识分子群体往往麻木不仁,寻求精神麻醉(《第六病室》),要么被颓唐的社会腐蚀成以赚钱为最高追求的吸血者(《约内奇》),要么竟与压迫人民的统治者同流合污成为帮凶(《套中人》)。只有契诃夫在不倦的探索着知识分子自身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维系着知识分子良知的防线,同时用他那支犀利的笔剖析着伪知识分子的庸俗、伪善与丑恶。

人类良知的火炬还会再像契诃夫手里那样高擎而熊熊燃烧吗?契诃夫的名言何等掷地有声:“文学家不是做糖果点心的,不是化妆美容的,也不是给人销愁解闷的;他是一个负有义务的人,他受自己的责任感和良心的约束。”垃圾文学、帮闲小品、无病呻吟的伪文化和洋奴艺术,甚至连西方社会也不屑一顾的腐朽艺术、颓废文化,在今天的商品消费文化时代泛滥成灾。这,难道不应该在纪念契诃夫的同时引起人们的反思吗?我们现在一些所谓媒体极力炒作的“文学”之类离现实相差甚远,鲜有深刻的、真正能反映占我们人口大多数劳动人民生存境遇的现实主义作品问世。仅举一例,我国目前长篇小说年产竟达千余部,几乎相当于世界各国之总和,可真正的优秀作品能有几何?!呼吁大家和巨著出现,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是无济于事的。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过:“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契诃夫在痛苦的创作历程中,不会去与出版商讨论版税的比例;他在抨击专制社会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压榨和欺侮时,不会去想到炒作、包装和拉选票;他在以文学的方式关怀社会时,不会想到名车别墅、醇酒妇人,而仅仅是自觉履行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作家的良知。

尽管契诃夫生前没有看到他所憎恶的社会制度的灭亡,但这并不妨碍他的理想与良知通过其伟大的作品留传久远,影响着有良心的知识分子们为社会的不断进步、美好而荜路蓝缕,这是一条艰难的布满荆棘的崎岖之路,唯其如此,才更成为我们在今天重申勿忘契诃夫的意义所在。

契诃夫墓前的芳草已萋萋百余年,但他的精神、人格和不朽的作品却将永远郁郁长青!

13.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如今俄罗斯已经不太有人提起契诃夫了,中国也没多少人谈到他了。象这样一位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和戏剧家逐渐被人遗忘,实在可惜,因此,作者呼吁要“勿忘契诃夫”。

B.契诃夫就学于莫斯科大学医学院,后不满足于从肉体上给人民治病,从20岁起就开始从事文学创作。这与中国作家鲁迅“弃医从文”的行为是一样的。

C.契诃夫受中国伟大作家鲁迅的影响,在其作品《柔弱的人》中,闪烁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光芒。

D.英国女作家曼斯菲尔德认为,莫泊桑的全部作品与契诃夫的《苦恼》这一篇作品的价值(无论是内容还是价格)是相等的。

E.在俄国处于农奴制的黑暗年代,契诃夫还在不倦地探索着知识分子自身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维系着知识分子的良知和防线,这种精神在今天商品消费文化泛滥成灾的时代,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14.为什么要“勿忘契诃夫”?(4分)

 

 

15.联系入编中小学的鲁迅作品,结合本文内容,试将契诃夫与鲁迅比较,找出其共同点。

(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这些年轻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离开一种风景奔赴另一种风景,放弃一种生活选择另一种生活,他们无时无刻都在追寻着自己的人生梦想,试图建设一个        式的世界。后来他们有的衣锦还乡,有的落叶归根……各尽所能,也都各得其所。

(1)请在横线上填写一个成语:               (1分)

(2)文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来加以改正:

                  改为                (2分)

1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易网博客消息,约翰·卡马克发明网络游戏的目的一是开发智力,二是促进计算机进化。由于它是绿色产业,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平衡,目前我国从事互联网游戏运营的企业就达60余家,仅在上海正在运营和即将运营的就超过30款,注册用户超过2.2亿,平均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00万人。
材料二:福建电视3月21日新闻追追追消息,知识经济时代,消灭网络游戏或全面扼止网络游戏是不可能的,但人们面临的现实是,很多网络游戏开发的主导者及运营者不是软件开发专家,而是社会商业人士,开发出来的软件往往把刺激性放在第一位,不顾人们的学习、工作,让玩家长时间沉迷难醒。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概述。(150字左右)(7分)

 

 

五、写作(70分)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某中学进行学生班干部管理的探索,在一个班级里,设立1名班长,5名值日班长,4名学习委员,2名体育委员……班上52名学生,有38名同学担任班干部。对此现象,人们看法不一。请结合你的感受,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 自拟标题。(3)立意自定。(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11年南平市高三毕业班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1) 池鱼思故渊(2)俯察品类之盛(3)海内存知己(4)乱花渐欲迷人眼(5)无案牍之劳形(6)濯清涟而不妖(每个空缺1分,有多字、漏字、错字、别字该空缺不得分。)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2.D(正确的意思是:紧跟着)(3分)

3.C(①是老百姓的所作所为;⑥与爱民廉政无关)(3分)

4.B(“一鼓作气率领他的部下把敌人打退”有误,是他和“营将遂率所部进,贼少却,必达以义勇横击之,贼奔”“ 会援至,贼解去”。)(3分)

5.(1)康 熙 十 三 年/ 耿 精 忠 叛 /自 福 建 出 /攻 掠 旁 近 地/ 江 西 大 震/ 群贼 响 应/ 宁 都 故 有 南/ 北 二 城 /南 民 北 兵。(每标错一处扣0.5分,扣完2分为止。)(2)宁都人哭着送他,所有礼物他一概不接受,从小路去了南昌。(“而”应译出“着”,“饯贻”应译出“所有礼物”,“间道”应译出“从小路”。以上每处1分。整个句子翻译的通顺得1分,共4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 (6分)

6.(1)长安:指沦于敌手的宋国都城(汴京,开封也可)。无数山:暗指不图恢复只求苟安的南宋小王朝内大大小小的投降派。(南宋朝廷内的投降派)。(每处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2)词中“青山”喻指主和派(说“外族入侵者”也可)。人们引用时“青山”指各种阻挠前进的势力。词人希望收复中原,还都汴京,可惜有重重阻挠,理想不能实现。全词抒发了词人极端悲愤忧郁的思想感情。(1、2处每1分,第3处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7.C D  C项,瑞钰感到无限悲伤,但并没有“拒绝到城外分娩”;“态度坚决,主张反抗”的是觉慧,而不是觉民。D项,玛丝洛娃本想卧轨自杀,想到腹中的孩子才平静下来,不是“经过扳道工的劝说,才平静下来”(答对一项得3分,答对两项得5分)K*s5*u

8. (1)答案示例:孔明因缺粮引兵至陇上割麦,司马懿事先预料到,率军到各郡麦田守护(2分)。孔明令姜维、魏延、马岱装神弄鬼,带兵迷惑魏军,魏兵无不骇然(1分)。司马懿不知来者是人是神,三日不敢出城(1分)。孔明乘机令三万精兵将陇上小麦割尽运走(1分)。(2)答案示例:分别是克洛德和艾丝美拉达。(1分)克洛德利用甘果瓦吧艾丝美拉达骗出圣母院,并将她带到格雷沃广场。然后指着绞刑架要艾丝美拉达在死亡和爱他之间选择一个。(2分)艾丝美拉达宁死不屈,表明自己只爱弗比斯,克洛德就将艾丝美拉达交给隐修女看管,他自己则跑去叫军警来抓捕,最后艾丝美拉达被抓并被绞死。(2分)
9.(1)A(“明就是明亮的意思”错)(3分)(2)三个方面:①税收:尽力减轻(“九一”)减免(“不征”)②仕人:世袭制;③ 刑法:不牵连。评价:对于税收和刑法上的措施应继承和发扬,对仕人的世袭制应摈弃。(一方面1分,共3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10.B(“花果飘零”于异地,不是奴役于别国,而是叹祖国国力衰微,没有凝聚力。)(3分)

11. D(D(说“其生命力”[“创新”意明确],缺失“适应时代需要,以新思想新方法建构哲学理论思维体系”的创新内涵,因而有问题;而ABC三项虽略去些条件,但因未明示“创新”,只说他们做了什么,所以没问题。))(3分)

12. C(C是对儒学的解释,而不属于“儒学创新的要素”。)(3分)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13.C E ( A.主要原因是感谢母校的教育之恩,因为他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中学时代。B.迫使蓝博教授同意一说不妥,蓝博教授是被感动才同意的。D.文中是校长先吃了惊,而后才听到故事的。)(答对1项得3分,答对两项得5分。)

14.①蓝博教授不肯立塑像,如果一定要立就立大拇指,可见这大拇指在蓝博教授心中的位置。②装大拇指的紫檀木盒子非同寻常,“做工精致、油光发亮、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可见大拇指是个珍宝。③从蓝博教授拿出装大拇指的水晶盒的动作“轻轻地、将丝绸一层一层地掀开、托在手上,举到眼前”可以看出这大拇指非同寻常。所以校长猜想这个大拇指肯定有着一段非同寻常的故事(共4分。答对3点即可得4分。)

15.蓝博教授在学校门口塑大拇指的真正用意是要让校长告诉同学们,教授、科学家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很优秀的孩子,他们有的人甚至很淘气,蓝博教授希望能够把自己当年浪子回头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学生能够言之有据即可)(共6分。用意明确、合理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13. B E(A、“勿忘契诃夫”是勿忘其精神,而非其身份;C、“契诃夫受鲁迅影响”错,时间倒置;D、“无论是内容还是价格”错)(答对1项得3分,答对两项得5分)

14.答案要点:(1)契诃夫的作品是农奴制黑暗时代发出的最明亮的光芒;(2)契诃夫完全抛弃了商人之家的市侩气,自觉地将自己与人联系在一起。(3)在黑暗年代,契诃夫高举着人类良知的火炬,不倦的探索着知识分子自身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维系着知识分子良知的防线,同时用他那支犀利的笔剖析着伪知识分子的庸俗、伪善与丑恶。(4)契诃夫的理想与良知可以影响着有良心的知识分子们为社会的不断进步、美好而荜路蓝缕。(共4分。答对3点即可得4分。)

15.答案要点:①生活时代:都是生活在黑暗年代(一为农奴制时代,一为国民党统治时期);②学习生活经历:都是先学医,后从文。③作品内容:都是揭示劳动人民的苦难和痛苦,鞭挞黑暗制度,对阿Q式的人物都抱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④都维系着知识分子的良知,都用犀利的笔剖析着伪知识分子的庸俗、伪善与丑恶。(共6分。答对3点即可得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1)世外桃源(1分)(2)无时无刻都改为无时无刻不(2分)

17.(1)示例一:当前很多网络游戏及其运行已违背发明者的初衷。示例二:当今很多网络游戏的社会之弊超过社会之利。(3分)(2)示例:社会应该加强网络游戏的管理力度。不少玩家沉迷游戏不中自拔耽误学习、工作,是因为游戏运营商的游戏品种不利于智力开发,不利于青少年学习、工作,没人管或似管非管;如果有关部门严格执法,杜绝劣质游戏运行,严格控制未成年人进入成年人游戏场所,不管是成人游戏还是未成年人游戏,都严格控制操作时间,那么网络游戏就会回到有利于开发人类智力的意义上来。(只要把握了上面两则材料范围,言之成理即可。如家长须加强对子女玩网络游戏的监管与引导,青少年要理性对待网络游戏等。)(观点1分,理由5分,语言通顺占1分。共7分)K*s5*u

五作文 18.(参看2010年高考评分标准)(70分)

【参考译文一】

宋必达,表字其在,是湖北黄州人。顺治八年中了进士,(被朝廷)任命为江西宁都知县。(宁都县)土地贫瘠老百姓穷困,清泰、怀德两个乡很长时间遭遇强盗横行,老百姓大多远走他乡,土地荒芜了。(宋必达向上级)请求免除两个乡所欠全部国家税收,用来招抚百姓,两年间全部土地都被百姓开垦了。县城管辖地靠近大河,夏天暴雨河水暴涨,城池将要被淹没。河水回落后,(宋必达)用疏通河流旧河道的方法治河,从此以后没有洪水的灾祸了。

康熙十三年,耿精忠造反,从福建起兵,进攻夺取了临近省份,江西(官民)震惊,反政府武装纷纷像打雷的声音一样呼应。宁都原来有南、北两座城,南城住的是老百姓,北城驻兵。宋必达说:“古时候有保甲、义勇、弓弩社,百姓都能直接参战。(明朝)王守仁消灭朱宸濠曾经用这种办法。”于是按照那种办法训练,得到2000名义勇。等到耿精忠的前锋靠近城下,驻军将领邀请必达开会讨论,说:“敌众我寡,而且我军缺粮,怎么办?”宋必达说:“做臣子的品质,就是以死报国,没有二心。敌人本来就是乌合之众,趁着他们刚到(立足未稳),可以一鼓作气攻破他们。”将领于是率领他的部下进攻,敌人稍稍退却,宋必达又派义勇拦腰攻击,敌人逃窜。不久(敌人)又带领部队杀回来攻城,重炮击毁城墙垛口,(宋必达)马上派人修补缺口,防备抵抗更加坚固。等到援兵到达,敌人逃跑离开了。有人跟巡抚说,县里私人修筑的堡垒中有很多跟随造反的人,巡抚将要发兵围剿,宋必达上血书争辩,于是停止围剿。

从汀州回师的官军中,掠夺来的妇女在军中悲惨哭叫的声音连续不断,(宋必达)拿出自己所有的钱财计算人数赎出她们,询问她们的姓名住址,派人护送她们县里最初使用两淮盐场产的盐,从明朝王守仁任江西巡抚以来,改换使用广东盐场的盐,那以后官民苦于到两淮盐场核销购盐凭证的路途不便,宋必达请求上级用广东盐场的购盐额度抵消两淮盐场的额度,从此商人百姓都很方便。最终因为购买广东盐场的盐达不到指标,(宋必达)被弹劾罢官,宁都人哭着送他,所有礼物他一概不接受,从小路去了南昌。中途被强盗捉住,强盗威胁要他投降,他不屈服,被关押了17天。忽然夜里有数十人手持兵器翻墙而入,问:“宋爷在哪里?我们都是宁都百姓。”(众人)簇拥着(他)出来,于是(他)获救了。

等到回到家乡,江西总督董卫国改任湖广总督,来看望他,感叹说:“这个人是当年死守孤城的宋必达吗?我替你到吏部求情,让你官复原职,而且按立军功来授职升迁。”宋必达谦让辞谢。不久(宋必达)告诉别人说:“丢官的人就象因错被弃的妇女,还好意思去自我夸耀吗?”(他)穿粗布衣,吃蔬菜饭,(最后)死在民间,宁都人每年祭祀他。过了几年,云南叛军韩大任从吉安窜入宁都境内,县令(万蹶生)紧跟着(用)宋必达训练乡勇的办法进行防御,最终保住了那县城。

【参考译文二】

齐宣王问道:“别人都建议我拆毁明堂,究竟是拆毁好呢?还是不拆毁好呢? 
子回答说:“明堂是施行王政的殿堂。大王如果想施行王政,就请不要拆毁它吧。” 宣王说:“可以把王政说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从前周文王治理岐山的时候,对农民的税率是九分抽一;对于做官的人是给予世代承袭的俸禄;在关卡和市场上只稽查,不征税;任何人到湖泊捕鱼都不禁止;对罪犯的处罚不牵连妻子儿女。失去妻子的老年人叫做鳏夫;失去丈夫的老年人叫做寡妇;没有儿女的老年人叫做独老;失去父亲的儿童叫做孤儿。这四种人是天下穷苦无靠的人。文王实行仁政,一定最先考虑到他们。《诗经》说:‘有钱人是可以过得去了,可怜那些无依无靠的孤人吧。” 

宣王说:“说得好呀!”

【词作赏析参考】K*s5*u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一词表达了诗人对建炎年间国事艰危的沉痛追怀,对靖康以来失去国土的深情萦念这一思想感情。

作者着眼于四十年前金兵侵扰江西时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并由此而联想到沦陷的中原地区长期未能收复,曲折地揭示了南宋统治集团的腐败无能。"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形象地反映了作者的这种心情。"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句,体察细腻,感受深刻,构思新颖,饶有诗意。这两句说明,青山可以遮断人们的视线,但却阻拦不了人们对中原沦陷地区的关怀与想念之情。暗示南宋统治集团可以设置重重障碍,把祖国分裂成南北两半,但却无法阻挠人民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末尾两句以鹧鸪的悲鸣反映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南宋杰出的爱国主义词人。1161年(宋绍兴三十一年),金海陵王完颜亮发动侵宋战争,金统治的华北地区人民纷纷起义,辛弃疾时年22岁,也聚众加入耿京起义军,任掌书记。次年,辛弃疾劝耿京归宋,并受命去南宋接洽归附事,返回时,耿京已被叛徒张安国所害。辛弃疾即率王世隆等,将已任知州的张安国俘获,并率反正士兵万人归来。初任江阴军签判,后著《御戎十论》,向宋政府陈述宋金形势,要求备战抗金。乾道四年(1168),开始词的创作活动。淳熙四年(1177),任知江陵府、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成为封疆大吏,后历江西、湖南 安抚使等。

注词释义:   菩萨蛮:词牌名。   造口:在今江西万安西南。   郁孤台: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南。   清江:指赣江,它经赣州向东北 流入鄱阳湖。   长安:汉唐首都,在今西安市。这里借指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可怜:可惜。 愁余:使我忧愁。    鹧鸪:鸟名,传说它的叫声像“行不得也哥哥”。

古诗今译: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向东流去。江边日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

赏析:上阕头句“郁孤台下清江水”起笔横绝。由于汉字形、声、义具体可感之特质,尤其郁(郁)有郁勃、沉郁之意,孤有巍巍独立之感,郁孤台三字劈面便呈显出一座郁然孤峙之高台。词人调动此三字打头阵,显然有满腔磅礴之激愤,势不能不用此突兀之笔也。进而写出台下之清江水。《万安县志》云:“赣水入万安境,初落平广,奔激响溜。”写出此一江激流,词境遂从百余里外之郁孤台,顺势收至眼前之造口。而造口,词境之核心也。接着又纵笔写出:“中间多少行人泪。”行人泪三字,直点造口当年事。词人身临隆佑太后被追之地,痛感建炎国脉如缕之危,愤金兵之猖狂,羞国耻之未雪,乃将满怀之悲愤,化为此悲凉之句。在词人之心魂中,此一江流水,竟为行人流不尽之伤心泪。行人泪意蕴深广,不必专言隆。在建炎年间四海南奔之际,自中原至江淮而江南,不知有多少行人流下无数伤心泪呵。由此想来,便觉隆佑被追至造口,又正是那一存亡危急之秋之象征。无疑此一江行人的泪中,也有词人之悲泪呵。“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长安指汴京,西北望犹言东北望。词人因回想隆佑被追而念及神州陆沉,独立造口仰望汴京亦犹杜老之独立夔州仰望长安。遥望长安,境界顿时无限高远。然而,可惜有无数青山重重遮拦,望不见也,境界遂一变而为具有封闭式之意味,歇拍虽暗用李勉登郁孤台望阙之故事,却写出自己之满怀忠愤。卓人月《词统》云:“忠愤之气,拂拂指端。”正是如此。

下阕头两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写眼前的景色。赣江原是北流,词人为抒发胸怀,不受拘泥,在这里言东流。无数青山虽可遮住长安,但终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向东流。此处若言有寄托,则难以指实。若言无寄托,则遮不住与毕竟二语,又明显带有感情色彩。周济《宋四家词选》云:“借水怨山。”可谓具眼。此词句句不离山水。试体味遮不住三字,将青山周匝围堵之感一笔推去,毕竟二字更见深沉有力。返观上阕,清江水既为行人泪之比喻,则东流去的江水也有所喻,当喻祖国一方。无数青山,词人既叹其遮住长安,更道出其遮不住东流,则其所喻当指敌人。在词人潜在的意识中,当并指投降派。东流去三字尤可体味。《尚书。禹贡》云:“江汉朝宗于海。”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江河行地与日月经天同为“天行健” 之体现,故“君子以自强不息”(《息•系辞》)。杜老《长江二首》云:“朝宗人共挹,盗贼尔谁尊?”“浩浩终不息,乃知东极深。众流归海意,万国奉君心。”故以江水东流喻正义所向。然而时局并不乐观,词人的心情也很不轻松。“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词情词境又作一大顿挫。江晚山深,此一苍茫暮色又具封闭式意味,无异为词人沉郁苦闷之孤怀写照,而暗应合上阕开头的郁孤台意象。正愁余,语本《楚辞•九歌•湘夫人》:“目眇眇兮愁予。”实为词人的肺腑之言。楚骚哀怨要眇之色调,愈添意境沉郁凄迷之氛围。更哪堪闻乱山深处鹧鸪声声:“行不得也哥哥”。《禽经》张华注:“鹧鸪飞必南向,其志怀南,不徂北也。”白居易《山鹧鸪》则云:“啼到晓,唯能愁北人,南人惯闻如不闻。”鹧鸪声声,其呼唤词人莫忘南归之怀抱耶?抑钩起其志业未就之忠愤耶?或如山那畔中原父老同胞之哀告耶?实难作一实指。结尾两句写朝廷一味妥协,久未光复中原,作者心中满怀愁苦,表现的极其悲凉。

此词抒发了作者对建炎年间国事艰危之沉痛追怀,对靖康以来失去国土之深情萦念,为南宋爱国精神深沉凝聚之绝唱。词中运用比兴手法,以眼前景道心上事,达到比兴传统意内言外之极高境界。其眼前景不过是清江水、无数山,心上事则包举家国之悲今昔之感种种意念,因为难以一一指实最后都通过景色写了出来。但其主要寓托则可体会,其一怀襟抱亦可领会。此种以全幅意境寓写整个襟抱、运用比兴寄托又未必一一指实之艺术造诣,实为中国美学理想之一体现。全词一片神行又潜气内转,兼有神理高绝与沉郁顿挫之美,在词史上完全可与李太白同调词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