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千股暴跌:广州祖庙岭南文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04:47:16

大洋新闻 时间: 2007-07-07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梁 婵 许俏文 古朴典雅的“岭南第一楼”。 五仙观里栩栩如生的石雕。 新建中的岭南粤先贤馆。 正在重建的古观广场上,有市民即兴在地上写书法。 山道上的小猫。

  撰  文:梁  婵 许俏文

  摄  影:倪黎祥

  通讯员:汪  浩 

  沧桑变迁:

  从沉寂到复兴

  五仙观,这座人们心目中的“广州祖庙”,曾在羊城社会生活中扮演独特角色。然而,自二十世纪20年代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一度沉寂,甚至淡出人们的视线。

  李顺牛是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的退休人员,1992年,他开始担任五仙观文物保管所副所长,见证这座古观的今昔变迁。重游旧地,他感慨良多,话匣子一打开,就难以停下……

  

  古观大隐隐于市

  

  “我刚到五仙观时,这里的面积还很小,面貌和现在大不一样。”李顺牛说。十多年前,惠福西路和现在一样热闹,略显狭促的街道川流不息。然而,走在路上,传说中的五仙古观却不易寻觅。那时,通向古观的只有一条三、四米宽的小巷,两边多是挨挨挤挤的破烂居民房。电线、晒衣绳交错,各家各户阳台上晾满衣服,有的甚至挂在窗外,如“万国旗”一般。现在放置在牌坊的旗杆石,当时放在巷口两侧,而那对石麒麟,则对称放置在离巷口10多米的地方。

  当时,头门被改作民居,里面砌起了几堵墙,隔成东、西两间房子。东边的房子旁边有一扇门,是惠福西路小学的校门,“仙人拇迹”就位于这间小学里面。

  头门与后殿之间是一扇铁门,从这里进去,才是五仙观的范围。当时五仙观只包括后殿和钟楼两处地方。

  紧挨着钟楼,西边有一堵砖墙,砖墙外是棵盘根错节的古老大叶榕,但当年树下是密密麻麻的破烂民居。李顺牛闲时便与附近居民聊天,得知抗战前,五仙观摆放着几尊神像,香火鼎盛,来这里朝拜的人不少,砖墙以外是一片竹林。抗战爆发后,敌机轰炸,日军到处放火,这里成了一片烂地。人们开始在钟楼旁边搭建屋舍,久而久之,这里居民房越来越多,连成一片,五仙观在民房的包围下,面积也越来越小。

  在西斋园的工地上,我们见到了石砌的古围墙。“我在这里工作的时候,这墙是看不到的,当时它与民居连在一起,拆了民居后才看得见。”李顺牛说。

  

  重归市民生活

  

  二十世纪80年代,政府对五仙观进行修葺后对外开放,并于1989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尽管如此,五仙观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变。

  “当时,在五仙观进行直接管理的人员,包括清洁工,也只有4个人。到五仙观参观,开始只需2角,后来升价到5角。尽管如此,来这里参观的游客有时一天只有10多个人,而且以学生居多。”李顺牛说。

  五仙观的转折点在二十一世纪。1999年在此成立越秀博物馆,2000年,政府决定对五仙观进行重建扩建。

  根据规划,五仙观的总面积将达到10890平方米,分为前广场、观内古建筑、观内园林绿化三大部分,同时将复建穗石亭、西廊等重要建筑和附属建筑。一期工程于2002年6月正式开工,2003年春节重新对外开放。五仙观重新走回广州市民的生活中。

  2004年,越秀区政府启动五仙观二期建设工程,该期工程加强了东西斋园空间及景观序列。西斋园由北向南形成了“碑林—古榕树—古围墙遗址”的空间序列;东斋园由北向南将形成“荷花池—坡山古渡—仙人拇迹”的空间布局。同时,南粤先贤馆选址定在五仙观,五仙观二期与南粤先贤馆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合二为一。

  李顺牛清楚地记得,十多年前,虽然五仙观很陈旧,湮没在一片民居当中,但其古建筑风格依然独具魅力。

  “这次大规模重建,五仙观的景观更开阔,知名度大大提高,我相信以它的魅力,一定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参观。”李顺牛对此坚信不疑。

  文物专家:

  岭南文化源头活水

  五仙观,与我们这个城市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人们笃信“五羊衔谷,萃于楚庭”的神话,于是兴建这间古观。数百年来,它坚守城市一隅,见证了城市的沧桑巨变,它本身也成了这个城市的一道独特风景。

  

  建筑特色:

  广州独一无二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黄佩贤介绍,五仙观与中国传统建筑一样,采取均衡对称的布局,中轴线上有主体建筑,两侧有廊子,在两侧设置其他的附属建筑。原来还有牌坊、中殿等,随着时代的变迁,先后被拆除。现在只保留头门、后殿、禁钟楼、石麒麟和部分建筑。它与五羊传说有密切关系,是祭祀骑仙羊五仙的谷神庙,唯广州独有,而且现存五仙观后殿的始建年代可以追溯到明代初期,是广州现存保存较为完好明代建筑之一。其建筑特色,在广州可以说“独一无二”。

  “五仙观后殿重檐歇山顶,斗拱用材尺寸不大,立面造型稳重,比例适度,建筑风格简朴而不简单,用材小而不单薄,在广州找不到第二处。”她说。

  五仙观为八架椽梁架,平梁与四椽栿砍削成月梁形式,驼峰刻如意纹饰。外檐柱上有插拱,梁架斗拱风格简朴,有梭形柱、侧脚和升起,有柱櫍和覆盆柱础,叉手、托脚等风格简洁,这些都是北方建筑早期的手法,在明代北方的建筑中早已不存在了。

  

  文化内涵:

  举世无双

  

  原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长黄淼章认为,“五羊衔谷”神话隐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记载并传承了岭南文明、古文化和先民的观念。

  这个动人的传说及其载体五仙观,是秦统一岭南、岭南进入文明时期时,广州建城历史与文化积淀的产物。公元前214年,秦朝统一岭南地区,在广州建立南海郡。赵佗是一个文化符号,他代表的是中原文化,他在岭南的执政过程,是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相融合的过程,“羊”、“谷”分别是游牧文化、农业文化的表征。

  “‘五羊衔谷’神话与五仙观的文化内涵之丰富是举世无双的。岭南文化源远流长,追本溯源,广州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五仙观则是源头活水。岭南的文脉、广州的精神之根在五仙观,称它是‘广州祖庙’,一点也不为过。”黄淼章说道。

  黄淼章认为,尽管五仙观在广州历史上非常有名气,但它承载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一直未被很好地开发、整合与应用,在广州城建文化历史中应有的地位也没有得到确认,因此远不如其它道观庙宇出名,市民中不知道五仙观的大有人在。

  黄淼章表示,要恢复“五仙观”历史地位,就必须恢复谷神庙的功能,可以考虑举办“谷神节”。五仙观与羊城的密切关系,可以举办广州城建历史发展展览,让人们从中看到,广州如何从昔日的蛮荒之地,逐渐发展成一个国际大都市。

  

  南粤先贤馆:

  广州标志性建筑

  

  越秀区博物馆负责人认为,“五羊衔谷”神话与五仙观的“仙人拇迹”等遗迹,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丰富的内涵。即将竣工的南粤先贤馆选址于五仙观是有其历史文化意义的。入馆先贤都是为岭南社会的发展、文明的承传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历史文化名人。五仙是传说中造福广州的仙人,而南粤先贤馆入馆先贤则是现实中历代造福国家、造福民族、造福广州的建设者,南粤先贤馆与五仙观在文化内涵上是统一的,是一脉相承的。

  南粤先贤馆建成后,五仙观将着力打造成为浓缩广州历史的教科书和文化大观园,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乡土教育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点,并重塑成广州历史文化标志性的建筑之一、成为世界各国了解广州的窗口。届时,五仙观将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

  古观故事

  禁钟楼的“仙藤”

  

  相传这是八大仙人之一吕洞宾留下之物。很久以前,几个轿夫抬着官府的八人大轿。走至坡山脚下,扎轿的藤条突然断了,大官暴跳如雷,要求半个时辰内修复轿子,否则要轿夫以性命偿还。 

  几个轿夫分头找绳索,可荒山野岭,无计可施,眼看时辰将到,人人急得满头大汗,其中一个轿夫急得哭起来。突然,一个老人的声音从背后响起,指点他取路边一条小葛藤扎轿。

  轿夫将信将疑,结果使用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短短的葛藤越扎越长,待轿子扎好,葛藤也刚好用完。到驿站休息时,大家把葛藤仔细看了一遍,发现藤尾刻“吕洞宾”三字,方知这是大仙赐给的“仙藤”。

  五仙观的铜钟铸好后,轿夫便把藤条捐了出来吊起大钟。悬挂大钟的藤虽不及小指头粗,但经年累月,摇晃而不断,人称“仙藤”。

  龙津路的由来

  

  广州的惠福西路上,有一条富有神秘色彩的街——仙邻巷,它因邻近五仙观而得名。相传龙津路的由来,也与五仙观有关。

  明代,有个英国商人到五仙观游览,看到一条小小的葛藤竟然吊着一口几千公斤重的大钟。尽管藤都干瘪了,但还是非常坚韧。英国人知道这肯定是件宝物,就骗庙祝公说:“这条小小的藤条,吊着那么大的铜钟,太危险了,我铸条大铁索给你们,换了它吧!”

  庙祝公是个老实人,也就答应了。英国商人高高兴兴地把葛藤拿回位于白鹅潭畔的驿馆去。他见藤条上积满了灰尘,就放到水里去洗洗。谁知这条藤一碰到水,就变成一条龙,挣脱了英国人的手,腾飞上天。

  飞上天空的龙不小心将一口唾沫滴在西关一处。从此,因为得到了“龙津”的这个地方便被称为“龙津路”。

  不能敲响的铜钟

  

  禁钟楼上的铜钟,之所以不能敲击,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明代洪武年间,永嘉侯朱亮祖镇守广州。他刚到这里,发现这儿百姓的生活习惯与北方很不一样,总是晚睡晚起。他想,这样不行,一定得改变当地人这种不良的作息习惯。

  于是,他命人铸了一口数千公斤重的铜钟,挂在钟楼上,想用作报晓钟,天亮时可催促百姓早起。

  法令颁布后,有一个道士求见朱亮祖,对他说:“这个钟,不能敲。否则,会有天灾人祸。”朱亮祖不以为然,把道士赶走。

  官府按照计划,在某一天早上,敲响了铜钟。不知是否巧合,这一天,在珠江的南岸发生事故,死了很多百姓,朱亮祖猛然想起道士的话,如从梦中惊醒,下令从此不得再敲此钟。“岭南第一楼”从此也被称作“禁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