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中公式图标是灰色:[其他]白彦虎要掘黄帝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9:31:36
清末陕甘回乱时白彦虎算是一个最典型而又最有争议的人物,说他典型,从乱始到乱终作乱时间最长,其他陕回都求抚了,独他逃亡俄罗斯,说他最有争议,入疆后投靠阿古柏,最后逃亡出国。但也正因为此,网上也以他为靶子,大肆攻击。其中最有煽动性的说法,是白彦虎妄图掘掉黄帝陵,如这段:白彦虎部企图掘黄帝陵,所以左公才下令:“所有白彦虎部回逆,拒纳降,斩立绝。”但网上与此有关的,都是所谓“企图”“妄图”“立志”,却没有引用相关的资料,为何?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就明白了,这段话其实是自证自说,你问这件事是真的吗?他就会回答:正因为白逆要掘黄帝陵,所以左公才这样下令的,要不是如此左公会这么下令吗?等于没回答嘛。
  用一个不恰当的比方,我说岳飞“企图”吃掉黄龙府的土著居民,你问我有证据吗?我说有,岳飞对诸将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这话属实吧,还有他的满江红是不是有这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联系起来,就是说岳飞“立志”去黄龙府大摆人肉宴,大喝土著居民的血,所以是吃人狂魔。你说我这是不是在胡扯。我承认确实是在胡扯,但我至少引用岳飞的原话还有他的诗词,你说“白彦虎企图掘黄帝陵”,连影子都没有一个,这不但是胡扯简直就是在鬼扯。
  实际上现代大规模祭祖黄帝是在民国开始的,革命党人驱除鞑虏鼓吹民族主义,才年年祭祖,满清时康熙有过一次,其他时候没这么隆重,本来嘛满人很忌讳这类容易煽动民族性的活动,自然能淡之就淡之,而现在有人借此做文章,本来就是用现在人的思想套百年前人的想法,白彦虎那阵都快成饥民武装了,还会有劲去刨那土堆?找金疙瘩呀?
   查回乱记载,白彦虎倒是真掘过陵墓,不过不是黄帝陵,而是阿拉善王祖陵。这是1869年(同治八年)四月,白彦虎率部七八千人围攻阿拉善王府所在地定远营(今内蒙巴彦浩特镇),围了3个月没攻下来,白部在城外挖了阿拉善王爷祖陵、烧了西花园亲王府。这就是民间传说白彦虎挖了皇姑坟的由来(还有的说西花园亲王府是驸马府,白彦虎抢了皇姑是慈禧的女儿,同治的妹子,与史不符)。说这阿拉善王爷祖陵是皇姑坟也有一定的道理,原来阿拉善旗历代王爷都与满清皇族相互结亲,二百多年来,先后有十二位清皇室格格下嫁阿拉善王爷,阿拉善王爷祖陵有皇老姑,皇老老姑等等等。据说这才是白彦虎不敢投降的真实原因。你想汉回实际都是被统治的下层,自相杀戮关满清上层何干,但白彦虎挖陵直接得罪了满清上层,皇族不会放过他,与满清接姻的蒙古王公也不会饶了他,要是我也不敢降清,这脑袋早晚得掉呀。
  至于左宗棠的:“所有白彦虎部回逆,拒纳降,斩立绝。”不知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也是西窜入疆后的事,根据《清德宗实录》,白彦虎部入疆后清庭下过几道旨令:“查明逆首白彦虎等下落,毋任漏网”,“应设法歼除,毋任滋蔓,”“务将白逆就地擒斩,毋任远窜。”这时陕甘地区回乱已平,该杀的已杀,求抚的已安置,白彦虎已摆明了要顽抗到底,自然不给你活路了。
  至于入疆前,根据记载,至少在西宁之战前后,尚无这种“拒纳降,斩立绝。”的说法,如曾疏瑜的《镇西纪略》“西宁陕西回之就抚也,白彦虎独迁延观望。”易孔昭的《平定关陇纪略》 “(陕西回军领袖崔伟等人降清后)唯白彦虎一起狡黠异常,自知罪孽重大,虑不为官军所容,虽亦托词乞抚,而责其呈缴马械,则迁延发展,观望不前。”《平回志》称“唯白彦虎党最狡黠,伪词求抚,不徼马械”即使偶尔向前来招抚的官员“缴马械各数十”也是“籍以缓官军之攻耳”。
   由上可见,本来白彦虎部与其他陕回并无什么不同,什么“企图”要掘黄帝陵,左公才下令…纯属胡说。白彦虎只是因为挖了阿拉善王陵,得罪满清皇族和蒙古王公,“自知罪孽重大,虑不为官军所容”,才选择逃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