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开机黑屏-号一闪:传说中一书顶万书的书:《曾国藩做人 胡雪岩做事》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7:58:08
下篇做事要学胡雪岩
  ——胡雪岩做事的八大手段
  
  打造名气之法:名气就是财富,品牌就是资源。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公司的发展而言,良好的名气和品牌是不可或缺的。
  谋而后定之绝:凡事要力求做到深谋远虑,盘算局势,先谋再战,才能够占据人生的制高点以及谋取做事过程中的主动权,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圆融处世之术:圆融处世,方能谋得各方人脉,也才能在遇到各种困难时,应付自如,左右逢源,化险为夷,为事业提供难得的保障。
  借势乘势之智:成功的人士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可以为自己所用,使自己可以乘势而进的力量。
  因人致用之慧:作为一个领导人,不能事必躬亲,但要善用他人。
  有胆有识之举:要想出人头地、称雄一方就必须具备大气魄、大胆识和果断的豪情。
  守信谋利之德:一个不能仗义而行全无诚实可言的人,一定会为众人所不齿。
  寻机运机之妙:机遇是决定人命运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机会只有对于那些善于发现机会并且能够很好地去抓住机会、利用机会的人,才能成为机会。
  
  
  第九章
  胡雪岩的打造名气之法
  名气就是财富,品牌就是资源。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公司的发展而言,良好的名气和品牌是不可或缺的。胡雪岩对于这一点有非常深刻的认识。他先做名气后赚钱,用力打造自己的金字招牌,利用绝招做好自己的门面,还通过行善仗义来传播美名,这些使他的生意兴隆非凡,财富也就随之滚滚而来。
  
  
  
  驰骋商场名气最重要
  
  【胡雪岩做事名言】
  名气一响,生意也就自然热闹起来。
  
  
  驰骋商场,名气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一种无形的价值,一笔无形的本钱。为此第一步先要做名气,名气一响,生意就会热闹,财宝就会滚滚而至。
  如果说银子、房产是有形的势力,那么名气与形象则是无形的势力。有形与无形之势力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所以,胡雪岩在不断张扬有形之势力的同时,更关注无形势力的张扬。
  
  按照胡雪岩的看法,步入商界,“第一步先要做名气。名气一响,生意就会热闹,财源就会滚滚而至。”也正因为如此,胡雪岩从不放过任何一次能够扬名气的机会。
  一次,为了弥补军费粮饷的不足,朝廷决定由户部发行官票。官票大体与现今国债类似,只是它是一种可以上市流通的银票,可以兑换现银,也可以代替制钱“行用”——用它抵交应按成缴纳的地丁钱粮和一切税课捐项,称为“户部官票”。户部官票的发行自然少不了钱庄,发行方式也就是由各钱庄派购。认购户部官票无疑要承担风险,虽然官票上明文写有“愿将官票兑换现银者,与银一律”的字样,但如果官票发行太多太滥而现银不足,以票兑银就将是一句空话。所以,刘庆生在与胡雪岩商量认购官票事宜的时候,认为将来官票一定不值钱。阜康刚刚开张,实力还谈不上,就遇上这一档子事,刘庆生对认不认购官票心存犹豫。
  但胡雪岩不这样看。他认为,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有两面,这一面占了便宜,那一面就可能吃亏,而做生意更是如此,买卖双方天生就是敌对的。一桩生意能不能做,关键是生意人自己的眼光,生意做得越大,眼光越要放得远。乱世之中,生意确实越来越难做了,不过越是难做,越是有机会。就拿眼下认购官票来说,如果朝廷章程制定不完善,滥发起来,它的价值当然会大打折扣。但即使是这样,也要认购,而且还要主动认购,要认购得有气魄。这里有两个原因。
  
  第一,这是在帮朝廷的忙。只要是帮朝廷打胜仗的生意,哪怕亏本,也都要做。短期看,
  
  这是亏本,长远看却不是亏本,而是放了资本下去。放下去资本自然是要收回的。只要官军打了胜仗,时世一太平,百业待兴,什么生意都可以做。那个时候,也就可以收回先前投下去的资本了。自己为朝廷帮过忙,出过力,哪里还有不能发达的道理?
  第二,认购户部官票,也是显示阜康气魄,为阜康挣得名气的机会。目前杭州城里各大小钱庄同行都心存犹豫,小同行看大同行,大同行互相看,都怕派购官票太多,包袱太重,如果这时阜康站出来大胆认购,一方面能够在同行中显示阜康临事不惧的气魄,显示阜康的实力,另一方面也能显示同行的义气。阜康在同行中的名气和地位,一下子就起来了。
  阜康刚刚开张,胡雪岩更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把它的名气做出来。商场上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做“先做名气后赚钱”。驰骋商场,名气总是至关重要的,它其实就是一种无形的价值,一笔无形的本钱。一个商号有了名气,客户会不远千里,慕名而来,而只要有了名气,就能真正树立起了自己的形象。
  
  
  创出自己的金字招牌
  
  【胡雪岩做事名言】
  创出金字招牌,自然生意兴隆通四海,名归实至。
  
  
  
  
  一个企业没有响亮的招牌,就会在市场竞争中永远处于被动、落后的地位。胡雪岩正是因为深谙这一点,所以他一直在竭尽全力做好自己的招牌,打出自己的品牌。
  胡雪岩十分注重塑造自己的招牌。因此,他在创办自己的钱庄时就十分注重自己钱庄的招牌名。他自知自己只会“铜钱眼里翻跟斗”,对题定招牌这样需要文墨功底的事情力不胜任,因而郑重其事地去请教王有龄。不过,胡雪岩虽然不知道题定招牌的遣词用字,但他知道题定招牌该有的讲究。当王有龄告诉他题招牌自己也是破题儿头一遭,还不知道怎么题法,有些什么讲究时,他毫不犹豫地就摆出了题定招牌应该注意的几条原则:“第一要响亮,容易上口;第二字眼要与众不同,省得跟别人搅不清楚。至于要跟钱庄有关,要吉利,那当然用不着说了。”
  胡雪岩这里讲到的几点要求,正是题招牌的关键所在。上口,也就是要求题写的招牌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且读起来要响亮畅达,朗朗上口。挂出招牌目的就是要让人记住,因此,这一点也就显得特别重要。如果一方招牌用字生僻,读起来佶屈聱牙,招牌的作用也就失去好多了。
  起名以别。用与众不同的字眼,使自己的商号用在招牌上就显出一种特别,它能在众多同行同业中引人注目。用现代商务运作的观点看,一个与众不同的招牌,实际上意味着一种独立的品味和风格。因此,这一点显得非常重要。
  起名以适。招牌用字要符合自己商号的行业、行当的特点,要能让人一看招牌就知道你的商号是干什么的。
  起名以吉。这大约是中国人题定招牌时特别讲究的一点,不过这也符合商场上人们的一种普遍的心理。商场上,无论买方卖方,都是希望能够大吉大利的,谁也不会喜欢自找晦气。
  就是根据这几点要求,王有龄为胡雪岩选择了“阜康”两个字。这两个字取“世平道治,民物阜康”之意,可以说是完全符合了胡雪岩的要求,因此胡雪岩将这两个字念了两遍之后,立即欣然同意:“好极!……就是它。”
  题定招牌,用现代商务术语说,也就是为自己的公司或商务机构作商业性命名。中国传统的说法是定字号,而用大白话说,也就是为自己的生意取一个名字,实际上也就像为新生儿取名一样。
  不能小看了这一取名。做生意首先就必须求名,要有名目(也就是字号)别人才知道,要有名气别人才信服,而取一个一叫就响的好名字往往成为金字招牌的基础。因此,一些有眼光的商人都注重如何为自己的商号题名。从这一角度看,胡雪岩对于自己钱庄招牌的重视以及他对题定招牌的要求,也显示了他做生意的精明眼光。
  
  其次,靠诚实无欺来建立起自己的信誉,建立起自己的“金字招牌”。
  胡雪岩深知,在生意场上的争斗,关键是有自己的“金字”招牌。也就是说,经商一定要创出自己的品牌来。胡庆余堂开办之初,胡雪岩做名气的方针,也就是要做出自己的“金字招牌”,换句话说,他要的是靠做出一块不倒的“金字招牌”而建立起真正名气的一种效果。因此,他在确定送药的同时,还在药店如何开法、怎样用人、怎样进料、怎样炮制等方面,定下了两条不变的原则。
  
  方子一定要可靠,选料一定得实在,炮制一定要精细,卖出的药一定要有特别的功效。按胡雪岩的说法,“'说真方,卖假药’最要不得。”而且,胡雪岩还要求,要叫主顾看得清清楚楚,让他们相信,这家药店卖出的药的确货真价实。为引人注意,他甚至提议每次炮制一种特殊的成药之前,比如要合“十全大补丸”了,可以贴出告示,让人来参观。同时,为了让顾客知道本药店选料实在,绝不瞒骗顾客,不妨在药店摆出取料的来源,比如卖鹿茸,就不妨在药店后院养上几头鹿,这样,顾客也就自然相信本药店的药了。
  二者药店档手除能干之外,更要诚实、心慈。旧时药店供顾客等休息的大堂上常挂副对联“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说的就是卖药人只能靠自我约束。不诚实的人卖药,尤其是卖成药,用料不实,分量不足,病家用过,不仅不能治病,相反还会坏事。而只有心慈诚实的人,能够时时为病家着想,才能时时注意药的品质,这样,药店才不会坏了名声,倒了牌子。
  一个有战略眼光的实业家,他的事业取得成功,绝不是靠坑蒙拐骗,而是靠诚实无欺,靠信誉,靠切切实实满足客户需要。过去许多商家门脸上都会挂上“诚信招来天下客,无欺誉揽万人心”的对联,对联道出的确实是一个使自己的“金字招牌”永不倒的简单的“诀窍”。诚实不欺是所有生意行当的立足之本,也是在竞争中取胜的一个重要砝码。有才无德,仅靠耍花样来求名取利,到头来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聪明反被聪明误。所以,胡雪岩很郑重地说道:“我们也不是故意耍花样。只不过生意要做得既诚实,又热闹。”
  胡雪岩处于商业意识还不很发达的晚清时期,就具有如此强烈的品牌意识,这是何等的远见!因此,生活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家,都要注意打造自己的金字招牌。
  
  
  
  做好门面的三大绝招
  
  【胡雪岩做事名言】
  门面犹如人脸,好不好会影响生意的。
  
  
  
  
  “做好生意三件宝,人员、门面、信誉好。”这句古老的商业格言揭示了店门面与员工素质、产品质量、信誉一样都是做好生意的重要因素。
  胡雪岩深谙此理,他说,门面犹如人脸,好不好会影响生意的。所以,他十分注重门面的装修。这使得胡氏商业王国的店面往往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突出了自己的个性,从而赢得了顾客,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如何搞好一个店堂的门面呢?胡雪岩有三大绝招,说:“宜址、精修、巧陈”。
  第一,“宜址”,即店的地址选择适宜。
  1874年,胡雪岩选杭州吴山脚下的大井巷为址建屋造店,创办胡庆余堂,这是有他的深意。吴山坐落于西湖南面,由紫阳、云居、七宝、峨嵋等十多个小山头组成,西连凤凰山、将台山和玉皇山。相传,春秋时这里是吴国的南界,因而得名,又因山上有座城隍庙,所以又叫“城隍山”。吴山历史悠久,有很多古迹,如:春秋的伍子胥庙、晋朝的郭璞井、宋代的东岳庙、明朝的城隍庙等。在吴山的山冈上,因石灰岩长期溶蚀作用形成了一组惟妙惟肖的“十二生肖石”,山顶上有一座高8米、双层重檐的江湖汇观亭,登上此楼北望西湖明澈似镜,南眺钱江宛若锦带。到了清朝雍正年间,吴山太观被列为“西湖十八景”之一,这个景目又包括金地笙歌、瑶台万玉、紫阳秋月、三茅观潮、鹿过曲水、鹤步寒山、峨胥月照、梧岗飞瀑、枫岭红叶、云居听松等“吴山十景”。吴山的自然和人文景点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这使它成为杭州客流量很大的一个游览区。
  另一方面,杭州从唐宋以来就佛寺遍布,有“东南佛国”之称。在每年春暖花开的季节到立夏为止将近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各地(主要是杭嘉湖三地及苏南一带)的善男信女身背写着“朝山进香”的黄布香袋,成群结队地涌入杭城,到各寺院烧香拜佛、许愿还愿,这种年年必有、规模宏大,具有宗教色彩的特色旅游给经商者带来了生意,他们或在寺院附近定点设铺,或随处流动设摊,出售胭脂、簪珥、牙尺、剪刀、木鱼、经卷、玩具、花篮、梳子、药物等物品。据范祖述原著、洪如嵩补辑的《杭俗遗风》记载:“城中三百六十行生意,一年中敌不过春市一市之多。大街小巷,挨肩擦背,皆香客也……各色生意,诚有不可意计者矣。”这种因烧香拜佛者聚集而成的商业性集市叫做“香市”。吴山早在元代就有香市,元代诗人贡有初在《春日吴山绝句》中有“十八姑儿浅淡妆,春衣初试柳芽黄。三三五五东风里,去上吴山答愿香。”就从侧面反映了吴山香市的情况。到了清代,吴山香市与钱塘门外的昭庆寺香市、岳坟以北七八里开外的天竺香市成为杭州持续最久、规模最大、集市最盛的三大香市。
  鉴于上述情况,吴山在生意人眼中具有特殊意义,而其脚下的大井巷是人们登吴山的必经之路,所以胡雪岩选中这块“黄金宝地”,在上吴山的石级路旁购地八亩,开设建筑面积约12000平方米的胡庆余堂国药号,为其经营奠定了长期、固定的基地。应该说,这是很有眼光的。
  第二,“精修”,即店堂修建精致,别具一格。
  胡庆余堂初造时由东西并列的三进建筑组成(后来西边一进被拆除,现只剩两进):头进营业店堂,二进是制药工场,这种前店后场、产销结合的组织格局有利于灵活、及时地适应顾客需要。两进楼房之间有夹弄和封火墙相隔;每进设前、后天井,左、右有廊屋相连,呈环形通达之状,外观气派、结构简洁。
  作为我国古代建筑史中不可多得的建筑群,胡庆余堂除了具备江南园林大红漆柱、镏金描彩、雕梁刻枋、飞檐镂格等古朴典雅的共性之外,还根据营业需要,有自己独特的创意:整座建筑被设计成仙鹤状,象征着店铺生机长存,四周造起高12米(墙脚就高达两米)、长60米的青砖封火墙。胡雪岩请人在靠河坊街的一面墙上写了“胡庆余堂国药号”7个特大汉字,十分引人注目。
  
  胡庆余堂的上檐有一般建筑比较罕见的一排排花灯状的垂莲柱,正门在大井巷内,青石库门坐西朝东,青砖角叠的门楼上镶嵌着“庆余堂”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跨过门楼,映入眼帘的是“进内交易”牌,4个镏金大字远看凸出,近看凹进,一望就知是高手之作。入口长廊被做成船篷轩。
  人靠脸皮,店仗门面,胡庆余堂如此不落俗套的设计能不使人顿兴好奇和赞叹吗?
  
  第三,“巧陈”,即店堂的内部摆陈巧妙适宜。
  如果说,胡庆余堂像一只栖息在吴山脚下的美丽仙鹤,那么,它的门庭就像“鹤首”。过了门庭拐弯就是“鹤颈”长廊,迎面是一个八角石洞门,门洞上有青砖雕出的“高入云”三字,左侧横墙上堆塑着取材于神话传说“白蛇传”的“白娘娘盗仙草”图案,整个长廊的古壁挂着36块用银杏木精制、黑底金字的丸药牌,如外科六神丸、胡氏辟丹、安宫牛黄丸、十全大补丸、大补全鹿丸、小儿回春丸等等,牌上表明各种丸药的主治功能,于装饰之中巧妙地为顾客提供了极好的药材和药品性能的说明,既传播了中医药知识,又起到广而告之的作用。
  过了石洞门,长廊的末端有四角亭,檐挂精雅的宫灯,梁绘中医始祖神农尝百草、白娘娘盗仙草、桐君老祖白猿献寿以及李时珍、朱丹溪的故事,栩栩如生。看到这些饰画,人们很容易浮想联翩,如登仙界,如返幽古年代,在得到美的享受之余,从这些与中医密切相关的神话人物和古代先贤中领略到中医文化的源远流长。四角亭下面有一排红漆锃亮的“美人靠”,这是视顾客为“养命之源”的胡庆余堂为顾客特设的小憩之处。长廊四周奇花烂漫,异草葱翠。
  穿过“鹤颈”长廊往右拐就是第二道门,门楼两边有“野山高丽东西洋参,暹罗(泰国旧名)宫燕毛角鹿茸”的对联,上端横卧一方“药局”匾。要知道,过去的药业分药店和药局两类,药局规模大,包括直接向产地进货的药号、批发的药行,胡雪岩有银号、钱庄、典铺互为挹注的金融网、资本大、手面宽,兼营药号、药行、药店,因此,堂而皇之地挂了“药局”,颇有雄视医药界的威风。
  跨过“药局”门楼的青石门槛,便来到坐北朝南、金碧辉煌的营业大厅。这里雕栏玉栋、宫灯高悬,顶棚玻璃透光明亮、厅堂陈设琳琅满目。牛腿(连接柱、梁的建筑构件)精雕吉祥动物图案和古色古香的人物故事,大厅两旁分立高大的红木柜台,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左侧为配方、参茸柜,右边是成药柜。柜台后边更高大的“百眼橱”摆着色泽不同的瓷瓶和幽幽发光的锡罐,神秘而又高雅,“百眼橱”格斗里存满各种药材饮片。正中的“和合”柜台,两边挂着“饮和食德,俾寿而康”的青龙招牌,说的是饮食适可、有规律,使人健康长寿,也在向人揭示“饮和食德”是要挤垮、吞并杭城另两家资格老、规格大的药号“许广和”与“叶种德”,含有竞争的火药味。“和合”柜台两侧有两副对联,外面一层是“庆云在霄甘露被野,余粮访禹本草师农”,横批是“真不二价”,里面一层是“益寿引年长生集庆,兼吸并蓄有用有余”,中间上方挂“庆余堂”横匾。两副对联笔法遒劲,而且各自巧妙地把“庆”、“余”二字用于对联首尾。值得一提的是,“庆余堂”三字出自南宋奸相秦桧(1090~1155年,江宁<今南京>人),在秦府落成时书写的“余庆堂”的手迹。秦桧在宋金对峙的形势下,主张向金称臣纳币、主持和议,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精忠报国的抗金名将岳飞,结果被后人铸成反剪双手、面岳墓而跪的铁像,还落得个“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千古骂名。不过,秦桧品德虽然不好,却是一大书法家,而且他在北宋末年历任左司谏、御史中丞,南宋高宗绍兴年间两任宰相,前后执政19年,特别是冤杀岳飞一案更提高了他的知名度,虽是遗臭万年,但几乎家喻户晓。胡雪岩将秦桧“余庆堂”手迹颠倒为“庆余堂”来用,除了欣赏秦桧的字,恐怕还隐含从反面利用秦桧的“名人效应”的因素,这大概又是他得意的一则广告创意吧。
  在胡庆余堂制药工厂的东楼和作为门市部的西楼之间有一条长长的通道相连。封建时代不允许商人在店堂里擅设通道,但胡雪岩被赏戴红顶花翎、穿黄马褂后,成为晚清商界“异数”,才有此特例。这条通道名叫“长生弄”,中间比两旁高出些许,俨然如皇宫及宫府内的甬道,显示出胡庆余堂药号主人的显赫声势和大药号的排场。
  由上可见,胡雪岩的店址选择佳宜、修制精好、摆陈巧妙,使得胡庆余堂的门面富有很高的文化品位,与众极端不同,突出了自己的个性。从而赢来许多顾客,带来可观的收入。在今天,胡氏做门面的三个理论仍具有借鉴意义。
  
  
  
  行善传扬美名
  
  【胡雪岩做事名言】
  施财扬名,广结人缘。
  
  
  
  
  财富也是一种责任。成为巨富之后,只顾个人安逸,财富终会弃你而去。兴善举,办义事,造福社会,这才是财源长久的可行之路。
  胡雪岩是一代巨富,但他在富之后并没有忘本。对于他发迹的杭州,他更是倾注了满腔真情。在战乱之后,他受左宗棠的委托,在杭州设立赈抚局,收养难民,掩埋尸骸,并招商开市。
  胡雪岩的家乡有条钱塘江,古称浙江、渐江、罗刹江和之江,这是浙江省第一大河,也是东南名川,它发源于皖、浙、赣交界处,流入杭州湾,黄山以下干流屯溪至梅城段称新安江,海城至浦阳江口叫富春江,浦阳江口至澉浦为钱塘江。钱塘江主要支流有兰江、浦阳江、曹娥江。
  一个多世纪前,杭州江干到萧山西兴的江面宽达十余里。每逢春秋多雨季节,上游水流湍急、疾驶直下,如离弦之箭,加上海潮从鳖子门涌入,形成汹涌澎湃、气势磅礴的“钱江潮”。而急流与海潮相遇又使得钱塘江的水文异常复杂,江中流沙多变,历来为航旅畏途。晚清时,钱江两岸的人们还靠渔舟过江,出门还得选个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的好日子,有人要渡江,家中亲人都要祭祖求神,祈祷平安。不过,即使是这样,也难保不出危险。
  胡雪岩经常对自己的伙计说:“凡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个最好的样子。”为了解除钱江两岸旅客渡江的困难,胡雪岩捐银十万两,主办钱江义渡,并说:“此事不做则罢,做必一劳永逸,至少能受益五十至百年。”
  自设义渡,受惠的人,不知凡几,胡雪岩纵非沽名钓誉,而仍然声名洋溢,就此博得了一个“胡大善人”的美名。
  关于创办义渡的起因,《胡庆余堂:中药文化国宝》一书中朱成方的《功自心诚,利从义来》一文中说:
  当时,杭州钱塘江上还没有一座桥梁,浙江绍兴、金华等“上八府”一带的人进入杭城都要从西兴乘渡船,到望江门上岸。而当时的叶种德药店设在望江门直街上,所以生意非常兴隆。而胡庆余堂则设在河坊街大井巷,仅靠杭嘉湖等“下三府”顾客,很少有“上八府”一带的顾客上门。
  胡雪岩曾亲自到码头调查过,一位船工冲口而出“要让上八府的人改道进杭城,除非是你把这个码头搬个地方!”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胡雪岩从码头回来,心里亮堂堂的,主意也就拿定了。
  
  他又沿江实地考察,了解到从西兴上船过江,航程大,江上风浪大,容易出危险。胡雪岩选择了三廊庙附近江道较窄之处,决定在这里投资兴建“义渡”,把船码头“搬过来”,让“上八府人”改道由彭楼进城。
  
  码头很快就修起来了,胡雪岩又出资造了几艘大型渡船,不仅可载人,还可以载车和牲畜。而且免费过二渡,又快又稳又省钱,上八府的人无不拍手称好。这一来,胡庆余堂在上八府顾客中的知名度提高了。上八府的旅客也改道由鼓楼进城了。胡庆余堂的地理劣势转为优势了,叶种德堂的生意随着“义渡”的开通迅速冷落。真可谓“一石三鸟”之举。
  据此看来,胡雪岩开设义渡是出于与杭城另一家著名药号叶种德堂抢顾客、兜生意的需要。这也正显示了胡雪岩独特的商业才智。
  胡雪岩创设义渡后,临时设有趸船,以便过客待渡,渡船每天开约十余次,一般顾客不取分文,只有干苦力的人来过渡须代船夫服役片刻,由于设义渡是众人受惠之事,干苦力的也乐于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钱江义渡还设有救生船,遇有风高浪急时,渡船停驶,救生船便挂了红旗,巡游江中,若有船只遭遇不测,就不避风浪险恶,飞快行驶过去救援。
  钱江义渡的开办使胡雪岩的善名不胫而走,而且义渡便利了“上八府”与“下三府”的联系,客观上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对胡雪岩的经商活动也大有裨益。
  
  面子就是招牌
  
  【胡雪岩做事名言】
  面子就是招牌,面子保得住,招牌就可以不倒。
  
  
  
  
  胡雪岩特别重视面子,即使在危机四伏,大厦将倾之时,他也不忘记要保住面子。
  他曾说过:“面子就是招牌,面子保得住,招牌就可以不倒”;所谓“守信计”是指:在胡雪岩的经商生涯中,他经常说:“做人无非是讲个信义。”其实,做生意与做人,本质上应该是一致的,一个真正成功的商人,往往也应该是一个信义之人。由此看来,胡雪岩对“以逸待劳”深刻的经商理念,真是大悟彻悟!
  上海阜康挤兑风潮(挤兑,指在信用危机的影响下,存款人争相向银行提取现金的一种经济现象),第二天就波及杭州。胡雪岩从上海返回杭州,还没有下船就得到了消息。而得到消息之后,他首先想到的是要把面子保住。为此,他采取了3个措施。
  第一,所有一切排场照旧。胡雪岩一到杭州,就有在胡家地位特殊的乌先生上船接住,报告上海、杭州两地的“灾情”,同时他建议胡雪岩移舟到离家更近的万安桥登岸。胡雪岩的宅第在元宝街,他的钱庄在清河坊,因此,胡雪岩由外地回杭州,一向是在位于元宝街与清河坊之间,也是杭州城里最热闹的望仙桥码头上岸。而且每次回杭,都要家人接轿,摆出极隆重的排场:身穿簇新“号褂子”的护勇在码头上站成两排,点起官衔灯笼,打起旗子,护着一顶蓝呢大轿,常常会引来大群看热闹的行人。乌先生的建议自然是因为风潮已起而希望胡雪岩不要过于张扬。但胡雪岩没有接受乌先生的建议,而且要求一切排场照旧。这当然是在保面子,胡雪岩不能让别人以为阜康挤兑风潮一起,他自己就灰溜溜地走了。
  第二,阜康营业照旧。胡雪岩一到钱庄,就否定了钱庄档手谢云清和螺蛳太太商量的钱庄停业3天的决定,要求照常卸下排门做生意。不仅如此,他还要求谢云清连夜察看储户账目,做这两件事情,一是提早将几个大户的利息结算出来,把银票送到他们门上去;二是告诉那些大户,年关已近,要提款应付开销的,尽可交待,以便预先准备。这是守信用,更是要做回面子。阜康因为贴出停业3天的告示,已经在杭州城里引起轩然大波,虽然没有引出更严重的后果,但一遇风潮便缩头停业,事实上面子已失。
  第三,原拟要办的三女儿的喜事也照旧。胡雪岩此次从上海回杭州,其实主要就是为三女儿的婚事。虽然还未下船就知道了要命的“噩耗”,但胡雪岩一进家门,就告诉螺蛳太太,女儿婚事该怎么办还是怎么办,一切照常。而且,再难也要做到,不管用什么办法,场面无论如何要绷起来。这当然更是做面子。阜康挤兑风潮一起,是否仍按以前排场大肆操办女儿婚事,正是为众人注目的一件大事,如果女儿的婚事一改原来胡家办大事的排场风光,自然更是没有了面子。胡雪岩不能“丢”面子。
  胡雪岩如此处置,当然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硬撑。
  他如此处置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第一,这些措施使客户保持了对于阜康的信心,由此稳定了人心并保住了自己的信誉。正是有了这一系列措施,杭州的挤兑风潮在开始的时候才没有恶性发展。第二,稳定了人心,也稳定了大户,使原本可能参加挤兑的大户不再加入挤兑风潮,减少了压力。钱庄生意最怕挤兑,挤兑最烈则是大户加入兴风作浪。大户稳定下来,零星散户,力能应付,也就不足为虑了。
  这是胡雪岩危机中力挽败局的重要手段,只要在人们心中阜康的招牌不倒,自己的场面就可以撑下去。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胡雪岩做事名言】
  为商之道,持忠善留名,操智勇巨富。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钱财即使再多,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去。留下的,只是一个生前和身后的名。
  有一次,有位同仁向胡雪岩请教人生哲理和做生意的经验,胡雪岩说:“人生世上应该先求名,还是先求利?……别的我不知道,但做生意是要先求名,不然怎么叫'金字招牌’呢?”这话大有道理,创出金字招牌,自然生意兴隆通四海,名至实归,莫非名利就是一样东西?
  生意场上,求名是为了求利。自我形象树立起来了,名气作响了,“金字招牌”擦亮了,生意也就自然会兴隆起来。这就是所谓名至实归:名声扬起来了,自我形象好了,那么财富就会落入你的怀中。
  事实也的确如此,资本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无形的资本也可以创造利润。良好的形象就是企业的无形资本。
  
  
  胡雪岩是一个善于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的精明人,并为之而不遗余力。
  胡雪岩在阜康钱庄开张之初时通过认购户部官票,树立了钱庄的良好形象,实在在地实现了名声扬起、实利落怀的效果。
  而胡雪岩的药店胡庆余堂则更是如此。由于胡庆余堂在创业时期就定下的以诚实无欺做名气的宗旨,也由于胡雪岩向有病无钱的穷人免费送药和向军营捐药的两招,胡庆余堂很快就名声大振。因为药材地道,成药灵验,经营也一直旺盛不衰,遇到春夏时疫流行的季节,上门的主顾常常排起长龙等药,胡庆余堂自然也是大为赚钱。胡雪岩的生意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走向衰败,最后全面倒闭,其他生意如钱庄、典当、丝行以及私人财产如房产、田地,后来都落入他人之手,唯有胡庆余堂却完整地保留不动。实际上也是胡雪岩彻底衰败之后,为自己保存的一笔不菲的家业。
  
  究其原因,与他在药店生意上做出的名气,与胡庆余堂的“金字招牌”有着很大的关系。就连他的药店档手也十分清楚这一点。在
  
  
  阜康发生挤兑风潮且开始波及胡雪岩的其他生意,败局已定,胡雪岩面临查封家产的时候,他的药店档手为安抚店员所做的分析,就很
  
  有道理。他对店员们说,胡大先生办得顶好的事业,就是这胡庆余堂。胡庆余堂不仅赚了钱,也为胡大先生挣得了好名声。如果说亏空了公款,要拿胡庆余堂抵债,货色生材都可以入官,但这招牌是不会被摘下的。胡庆余堂有如此大的名声,官府一定不会将它封掉,胡大先生也仍然是胡庆余堂的大老板。药店档手要求店员要格外小心,照常经营,抓药要地道,对待客人要和气,这只饭碗一定捧得实,不必担心。
  这就是所谓名至实归!名气能够做出这样的效果,名气的效果能够发挥到这个分上,也算是一种极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