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视频不全屏显示:曾国藩成为“中兴名臣”的四大秘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2:31:15

曾国藩成为“中兴名臣”的四大秘诀

(2010-08-25 07:19:57)转载 标签:

名臣

政治精英

军饷

曾国藩

湖南

文化

分类:随笔杂文

 曾国藩作为清朝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作为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其影响是无容置疑的。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时,而且延续至今日。历史上的曾国藩,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官居一品,死后被溢为“文正”,且治军、治学、治家都很有建树。这在满人掌权、内忧外患的清王朝,堪称奇迹。按照精英理论,论权势,论地位,轮功绩,曾国藩都算得上响当当的政治精英。人们出于阶级立场的不同,对曾国藩的评价众说纷纭,拥之者称之为“中兴名臣”,恨之者骂之“千古民贼”,所得评价集敬佩与痛恨、推崇与指责于一身者,确实少见。正如章炳麟所言:近百年来,对曾国藩的评价,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就精英人物本身来说,他在做官、做人、做事方面,在立德、立功、立言方面被后人甚为推崇。曾国藩从湖南湘乡的农家子弟成长为改变中国历史的政治精英,既有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因素,当然也与他本人笃学、修身、慎行分不开。抛开时势造英雄或乱世出英雄的外因不论,但就曾国藩成为政治精英的内因来说,笔者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好学的品格

按一般逻辑,曾国藩能成为一代文宗、一代豪杰,应该是天生聪明绝顶的人或者说是天才。其实不然,他的资质充其量算是中等偏上。用现在的话来说,曾国藩是优等生但不是最冒尖的。他也曾多次讲,自己很驽钝。透过曾国藩成长的轨迹,事实也确实如此。他考进士就考了三次,直到28岁才考上。与李鸿章24岁中进士、胡林翼25岁中进士以及很多人一次就考中比起来,曾国藩是有差距的。人最可贵的,莫过于有自知之明。曾国藩出于对自己的了解,一生中非常注意学习。尤其在学而优则仕之后,对学习仍然孜孜不倦,做到苦读日夜不息。他不仅博览历史,重视理学,还读了大量的诗词古文,可谓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官吏中如此勤奋好学者实不多见。正因为他勤学、善思、致用,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用如今的话说,就是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如在理政方面,他提出“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主张严惩贪官污吏;在治军方面,他提出主张“兵不在多贵在精“、“选将之道,诚为至要”、“师夷智以造炮制船”,重视人才培养、军队整训、思想教育和武器装备建设,于是便兴办安庆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组建长江水师;在文化方面,他推崇程朱理学,学术造诣颇深,尤其是《曾文正公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在发展经济方面,他认为“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要以重农为第一要务”等。这些主张,多被当时的统治者所采纳,现在看来也不失为真知灼见。以至于梁启超称其“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蒋介石则多次告诫子弟僚属“曾文正公家书及书礼……,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毛泽东曾称“独服曾文正”。

 二、坚韧的意志

 纵观曾国藩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反而是跌宕起伏、充满坎坷的,正如他自己所言:“屡败屡战”。就其出身来说,相当普通,是湖南湘乡的农家子弟,没有很好的家庭背景。同时,他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也不怎么样,据说30岁就得了严重的肺病,大吐血,几于不治,35岁开始生牛皮癣,很是烦恼,50多岁患了严重的高血压病,多次眩晕,最后61岁死于脑中风;他多次说自己胆气薄弱,晚年尤其如此,在处理天津教案的时候老是说“外惭清议,内疚神明”。曾国藩能够成就不凡的事业,关键在于他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做官,他遭遇不公正待遇,面临过多次降级使用或平级调动。比如咸丰四年(1854)七月曾国藩领军打下岳州府,朝廷只赏他一个三品顶戴,而当时他已经是二品官,唯一的解释是在家守制;同年八月打下武汉,朝廷首先叫他代理湖北巡抚,七天后马上撤掉,然后给他一个兵部侍郎衔,而多年前他即官居此位了;经过几年打拼,曾国藩于咸丰七年(1857)守父丧,回家的时候仍然是侍郎衔,一年多以后朝廷叫他出山,仍然是兵部侍郎衔。打仗,他更是多受挫折、遭遇险境。作为一介书生,他本不具备武将的优势,但却凭着顽强的意志,以不屈的精神统领湘军,以少胜多,镇压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撇开是非功过,湘军作为“团练”、预备役、地方武装,能成为实力最强、战功卓著的虎狼之师,不得不令人佩服。在岳州兵败、九江受挫、祁门被困等多次战役中,兵将士气不振,几乎是身陷绝地,但他从容不迫、视死如归,终于稳定了军心,鼓舞了斗志,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曾国藩的那种湖湘文化熏陶下的“打掉牙齿和血吞”、“扎硬寨、打死仗”的意志品质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爱才的胸襟

 曾国藩爱才、惜才,善于识人用人,是有口皆碑的。他的很多理念和经验,如今很多人都在政界、商界加以推崇和借鉴。曾国藩一直认为导致晚清社会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吏治的腐败,而吏治的败坏又源于人才的匮乏。“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他将人才问题提到了关系国家兴衰的高度,把选拔、培养人才作为挽救清王朝危机的重要措施。可谓“办天下事,要天下才”。正因如此,曾国藩十分注重发现和举荐人才,只要确有特长和本事,哪怕此人给他的印象不佳甚至心存隔阂,他都不会以个人好恶决定取舍。这在今天看来,也是难能可贵的。经他发现举荐的人才不可计数,大到总督、巡抚,小至到管带、营哨等,这些人为清王朝的稳固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的成长与进步,曾国藩功不可没。曾国藩作为一个文人,他不会领兵打仗,靠的就是手下的人才。刘邦曾经说过的“三不如”即谋划不如张良,打仗不如韩信,后勤不如萧何,这种大将风范用在曾国藩身上比较贴切。他的敌人李秀成晚年有一篇自叙,里面有两句很重要的话,说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天王洪秀全“误国不用贤才”,而曾国藩却“能识别贤将”。胡林翼本来是应湖广总督吴文镕的邀请,带了600名贵州兵到湖北去增援,结果他到湖南湖北交界地时,吴死了,武汉城已经被太平天国打下来。胡林翼以一个刚刚提拔的道员身份,一个翰林出身的文人,带领着600人,进退两难,军饷也没有着落。曾国藩看出胡林翼的才能,他要留下胡林翼和湘军一起作战。于是他给朝廷写报告,说把这支军队留在湖南,一切军饷由湖南来供应,并说“胡林翼之才,胜臣十倍”。站在他的位置上说出这种话,实非易事。曾国藩在保举人才时都不顾个人得失,敢于拿职位和名声来担保。以左宗棠为例,尽管曾国藩与之有过节,但在左脚踢朝廷命官时仍然保他、而后又向朝廷举荐他,同时在左到新疆打仗的时候给军队、给良将、给军饷,从不计较个人恩怨。曾国藩死后,左宗棠发自内心地给曾国藩一副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曾国藩一生在知人善用颇有心得,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广收慎用、因量器使、区别对待等,都是当今识人用人的普遍法则。

 四、律己的自觉

 曾国藩对自己的要求相当严格,有些几乎苛刻。古人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当年中举进京的时候,很多人在陶醉和欣喜的时候,曾国藩却在反思自我,深感修身养性不足。到了翰林院以后,他有机会接触到乡村所不容易看到的书籍,选择程朱理学作为修身养性的理论依据,并决心与过去告别,毅然把自己的号改为“涤生”。所谓“涤”就是涤去过去不好的东西,“生”就是重新获得新生。他当时为自己立了很多功课,其中最主要的有五个字,即“诚、敬、静、谨、恒”。所谓“诚”,就是要诚实、诚恳,为人表里一致、言行一致,他甚至认为“不诚无物”。所谓“敬”,就是敬畏,内心里要有所敬畏:畏道、畏法、畏舆论。“静”就是人的心、气、神、体都要处于一种安静放松的状态。“谨”就是指谨慎。“恒”指的是有恒心,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别的要求,比如他早起要练字,晚上不出门等等。长期的修炼,使曾国藩成就了开阔的胸襟。任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期间,曾与归其节制的江西巡抚沈葆桢因厘金分配问题发生争执,虽然主要责任不在自己,事后曾国藩还是主动反省自己在处理这件事情上的失误。为了加强自我监督,除和师友一起互相帮助监督之外,他以日记的方式来促使自己每天反省、检讨,以取得心灵上的日新日日新的效果,也就是儒家所提倡的“慎独”。他有一天的日记中写道,早上起来想起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到别人得了好处,心里很羡慕。于是他就批判自己,每天讲要按照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但是灵魂深处却是那么羡慕金钱,这很卑鄙。下午他到一个朋友家里去,知道这个朋友得了一笔别敬,心里又很羡慕。他回来后补日记,说上午刚刚进行了自我批评,下午又犯这个毛病,真可谓下流。曾国藩对自己要求很严,对家人也是如此。30岁时,他做了一件青缎马褂,只有遇庆贺及新年时才穿一次,30年后,衣犹如新;在南京总督府任内,他要求夫人和儿媳们,每晚要纺纱织布,下厨做饭;他的诸位弟弟同在军中,在承担职责方面,他总是督促他们身先士卒,论功行赏时则让他们排在后面,并嘱咐他们:“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取人财”;当他得知叔叔打着自己的旗号干预地方公事后,他立即写信予以制止,劝阻家人,即使自家有事,情愿吃亏,也不可与他人“构衅争讼”,以免让地方官难堪或鄙视。曾国藩在做人上的低调、收敛,与他在做事上的轰轰烈烈、风风火火相比,犹如天壤之别。这也许是他在那个满人当政、纷争不断的朝代能够迎刃有余的秘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