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步爱情许嵩:〓请不要过分解读高考试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1:42:10
 请不要过分解读高考试题

 每年高考过后,总有许多各种版本的对各套高考试题进行解读的文章。本人无意批判解读高考试题的这种行为,相反的,我认为应该鼓励这种行为。解读高考试题,是每一位教师每年的必修课。我说每一位教师,是想说明这不应该是毕业班教师的特有行为。理想的状态是:解读高考试题成我们的一种工作状态,要经常进行,而不应该仅仅是在高考过后的某一、两个月甚至是十几天、几天内的行为。
    可喜可贺的是,每年高考过后我们可以看到大量解读高考试题的文章,我们的身边也有不少的老师在解读高考试题。然而在此过程中,我隐隐看到了一些过分解读高考试题影子。
    常常读到一些文章,说某某试题体现了什么什么样的课改理念、考查了学生什么什么样的能力。仔细分析此试题,总感觉要把此试题与某种理念、与某种能力联系起来显得有些勉强。有时我想:这或许是我水平不足,对试题的解读不能够深入,所以也就发现不了试题与这某种理念或某种能力的联系,看来我还得加紧理论学习。但有时我又想:或许这只是作者为了写作的需要勉强写进去,或许作者也觉得这种说法有些牵强附会,就如我自己一样。如果仅仅是这样还好些,如果本来高考试题命题人员在命制某试题时并没有要体现某理念、要突出对某能力的考查的意思,我们非要刻意地从试题中找出一点理念、一点能力来,并且坚信这就是命题人员的命题意图,这种命题意图一定会在来年、甚至是未来若干年内得到延续,那就有些过分了。
    要把握好解读高考试题的度,的确很难!怎样才算深入?怎样又是过分?这问题实在没法回答。某一高考试题是否体现了某种命题意图,只有命题人员自己才知道。或许他的确是想通过某一试题向高中教学发出点什么信息,或许他压根就没想过这个问题。命题人员向我们发出的信息或许被我们解读出了,或许又没有。
但我想,把握好一些原则,我们就可以多一些深入,少一些过分。
   一、重内容,轻形式
    今年的四川高考文综卷地理试题在最后一个大题(第39题)中意外的出现了三道小题,于是有老师就在琢磨了:明年的高考试题第39题是不是也会出现三道小题呢?有时我想:我们有必要这么累吗?第39题是两道小题还是三道小题有什么关系?难道我们平时第39题出两道小题让学生训练,高考一出三道小题学生就不会做了吗?今年的高考地理试题第39题出现了三道小题或许只是命题人如此设置三道小题才能凑够试题所需要的20分。
    还记得2007年也曾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当年两套全国文综卷把传统的36分的36题拆分成了两道大题,于是有老师预言:08年仍将出现两道地理单科大题。但这样的预言并没有成为现实。
    实际上,形式只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怎么样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形式没有出现明显的大的变化,我们没有必要过分在意。
   二、重长远,轻短期
   实际上,前面所举实例不仅仅是“重内容,轻形式”的反例,也是“重长远,轻短期”的反例。
  “重长远,轻短期”还有一个明显的反例就是06年四川单独命制高考文综试题后,细心的老师们发现与往年的全国卷相比:四川卷地理试题中《选修一》部分所占的比重明显上升了。于是有老师就好心提醒了:一定要注意《选修一》的教学,看来四川单独命题还是很重视《选修一》的。但事实上07年四川文综卷地理试题中《选修一》的比重就明显下降,到了08、09两年四川高考地理试题中更是不见了《选修一》的踪影。
   高考试题某一年或某两年的变化或许只是一种偶然(当然官方以正式文本的形式向特定的范围进行了通告的例外),我们对此可以留意,但不必过分在意。高考试题的时间变化规律不是从某一、两年可以看出来的,而是需要分析至少三、五年的高考试题才能总结出来的。
  三、别过分追求试题背后的能力或理念
   在所以的试题解读中,感觉这是个最玄的东西,特别是试题背后理念的问题。的确,有的试题是一眼就可以看出该试题体现了对某种能力的考查(如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这可以说是每一道地理试题都会涉及到的),或者是体现了某种新课改理念。有的,可能需要我们多用一点心思才能看得出来。可是当我们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了个十遍、二十遍都还看不出来的时候,就别勉强地试图去挖掘试题背后的某种能力或理念了——或许命题人员根据就没有想要体现这东西。我们与其花那么时间去追求这个,
还不如研究研究这试题与以前的同类高考题相比有没有创新、有没有什么命题技巧之类的东西在里面等。
                                                         (资料来源K12:
fisherman

 

地理试卷命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近几年参加教科所的试卷命制(初中的),感觉地理试卷的命制费时费工,易想难做,主要有几个问题我做个总结,希望对以后的工作有帮助。
     1、知识点分布和能力层次要求的把握。正规的试卷命制首先都要列出知识点双向细目表,按照命题要求对出题的考查知识做规划,对各知识点的能力要求把握是重点。
     2、对试题难易程度的把握。我们的试卷一般要求易、中、难的比例是7:2:1,要保证大部分的学生能够过关(及格以上),只用10%左右的难题来选拔优秀学生。
     3、绘制地图的清晰、准确。地理试卷中地图所占的比重比较大,怎样用形式多样的图来表达或考查地理知识,并引导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这一点是比较难的。改别人的题或原创题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4、试题的准确性和设问方式的表达。有争议的知识点是不能拿来考查的,问题的设置能不能体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又不至于使题目难度增加都需要考虑。
     5、客观题要注意答案的分布概率。如ABCD四个选项的出现概率都应该设置在25%左右,不能大量的出现B答案或其它。
      6、试卷命制完,制卷人一定要认真做一遍,检查有没有问题或缺陷。
    附上我近期命制的一套试题,望大家批评指正。

                            2011年八年级学业水平考试
                                  地 理 模 拟 试 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II卷(综合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本卷2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不选、错选和多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50分。请在答题卡中相应位置把答案序号按要求涂黑

 1、2011年3月10日12时58分在云南盈江发生5.8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24.7度,东经97.9度,由此判断盈江位于:
     A.南半球,西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北半球,东半球
    2、读图1判断中国西南地区多地震跟哪几个板块有关系:
     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B.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3、北京某中学教师想利用暑假到云南旅游,他在了解云南旅游景点分布时,应选用:
    A.云南行政区划图  B.云南旅游交通图 

C.云南地形图  D.云南省高原湖泊分布图
    4、在一幅地图上,量得昆明、玉溪两地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其实地距离为100千米。该地图的比例尺是:
    A.1:5000000    B.1:100000   C.一百万分之一    D.
5、读图2,判断甲表示:

    A.山谷    B.山脊    C.山峰   D.鞍部

图3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6~7小题。
    6、下列与地球公转有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方向是自东向西  
     B.公转使地球上产生四季变化现象
     C.没有地球公转就没有昼夜现象
     D.地球公转一周约需1天      
   7、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北半球昼长夜短       

B.北半球是冬季
    C.此时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  

D.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8、玉溪最高点大雪锅山海拔3137米,最低点小河底河与元江干流交汇处海拔327米,求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3464米     B.2810米       C.327米       D.3137米
   9、下列天气状况下适合进行户外运动的是:

    10、世界气温分布特点是:
    A.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       B.同纬度地区,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C.世界平均气温较高的地区在回归线和极圈之间   D.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11、亚洲北部西伯利亚地区居民房屋屋顶高耸,窗户厚实且为双层,这与当地(  )有关。
    A.地形状况      B.气候条件     C.人文风情     D.宗教信仰
    12、欧洲有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这会带来哪些问题?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人口在快速增长    B.居住条件差   C.人口总数变动大   D.人口老龄化
    13、读图分布在赤道附近,终年降水量丰富的气候类型是:    14、下列关于亚洲东部地区主要的人种和宗教信仰叙述正确的是:
     A.白色人种,信仰基督教      B.黑色人种,信仰伊斯兰教
     C.黄色人种,信仰佛教        D.混血种人,信仰道教
    读美国本土图,回答15~ 16题。    15.与我国京津唐工业区相比,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最具优势的条件是:
    A.水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靠近煤炭铁矿产地    D.农业基础好
    16.图中显示美国现代农业的突出特点是:
    A.高度机械化   B.区域专业化   C.高度商品化    D.高度工业化

17、“南北对话”是指:
    A.中国与美国的商谈                B.南美洲国家与北美洲国家之间的商谈
    C.南半球国家与北半球国家之间的商谈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商谈
    18、中国背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岛屿众多,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A.海南岛    B.崇明岛     C.台湾岛   D.舟山群岛
    19、受我国地势影响,长江、黄河等河流的流向均为:
    A.自南向北流  B.自西向东流   C.自北向南流   D.自东向西流
    20、我国民族众多,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分布点特是:
    A.大杂居、小聚居             B.汉族集中分布在北方地区 
    C.均匀分布                   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云南省
    21、中国地形复杂多样,下列地形中所占比列最大的是: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丘陵
    22、我国降水时间、空间分布都不均匀,下列地区降水量最大的是:
    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北内陆    C.青藏高原     D.四川盆地
    23、关于我国工业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B.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C.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D.最具活力的产业
    24、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在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适合发展:
    A.林业    B.畜牧业      C.渔业    D.种植业
    25、关于北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北京是世界上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  
    B.近年来北京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
    C.首都北京交通便捷,不存在交通堵塞问题
    D.近年来,影响北京的浮尘、扬尘和沙尘暴天气有加剧的趋势
第Ⅱ卷(综合题50分)
注意事项:
第II卷共4页,6大题,用黑色碳素笔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26、2008年我国海军护航编队抵达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图中①            运河为亚洲和非洲的界线。
    ②是世界最大沙漠            沙漠。
   (2)我海军护航编队从海南三亚出发,首先经过我国的海域A        海,后穿越
            海峡,最终到达C         洋。
   (3)西亚丰富的石油集中在                及其沿岸。
   (4)我军途中见到许多向东航行的满载油轮,这些油轮最有可能到达的国家是(     
    A.美国    B.俄罗斯   C.日本    D.英国
  (5)我军途中最有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A.马来群岛上热带雨林遮天蔽日     
   B.印度洋上浮冰漂流     
   C.非洲东岸袋鼠成群
   27、读日本工业分布图,完成以下问题。(6分)
    (1)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特点。(2分)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2)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              沿岸和                    沿岸。 (2分)
分析该特点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8、非洲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受气候影响干旱区面积广大,加之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粮食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很多国家地区粮食依然不能自给,非洲人民经常陷于饥饿的状态。下面就你的理解,把影响非洲发展的三大主要问题填入图中方框内。
填入选项:人口问题 ;粮食问题 ;环境问题(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  (3分)
    (4)对于解决上述非洲存在的主要问题你有什么建议,请写出两点:(2分)

29、读我国四城市1月、7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1)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2)从图中可得出,我国冬季南北温差           (较大、较小),我国的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                       (南方、北方)地区。
    (3)我国南方地区夏季气候特征是                                  
    (4)由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问题:(10分)(1)A是        地区,D是          地区,
在B地区有我国著名的             工业基地和京津塘工业基地。
其中C与B的分界线是           (山脉)和          (河流)。
   (2)如果让你在AC两个区域中,选择种植四种作物(水稻、甘蔗、哈密瓜、青稞)中的一种,你会选择哪种农作物?简单说明理由。
        A区选种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区选种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的家乡云南是在       地区(填字母代号)。
    31、图为沿北回归线台湾岛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1)B为_______海峡,A是与台湾省隔海相望的_____省,D为台湾最高的山脉玉山。
    (2)从图中可以看出台湾省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集中分布在台湾               (东
部沿海地区或西部沿海地区)。
    (3)台湾的少数民族以         族居多,台湾最大的港口是        

33、读西南地区局部图及材料:三江并流指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怒江、金沙江(长江上游)和澜沧江(湄公河上游)这三条大江在中国云南省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穿过横断山脉高大的云岭、怒山、高黎贡山中幽深的峡谷,并行奔流数百千米而不交汇的自然奇观。是中国境内面积最大的世界遗产地。(9分)
 (1)B行政中心位于            
 (2)和B省相邻的省区  C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国家和B省接壤的是(  
  ① 印度   ② 泰国    ③ 越南   ④新加坡 
(4)位于B省南部的            自然保护区是该省重要的旅游风景名胜区,        ________________产业已成为该省的支柱产业。
(5)图中②区域地处我国的______山区,蕴藏有丰富的__________资源。
(6)若果某同学假期要从B省区到A省区的成都旅游,乘坐那条铁路线最适合(  
  ①贵昆线  ②成渝线   ③成昆线   ④川黔线
(7)三江并流地区大规模的水电开发是否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是或否)

 

近期K12论坛大家讨论题目汇编

广西桂林十八中201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下图中a是15°纬线,P点是该纬线上的点,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其正午日影指向正南。Q点位于晨昏线上,时间为5:25,距a线的最短距离约为555 km,P、Q的经度差为m度。读图,回答1~3题。

1.此月份,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华北平原忙于冬小麦播种
    B.清华园内春暖花开
    C.漠河欢度白夜
    D.三峡水库正值蓄清期
   2.设P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1,Q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2,则一年中

A.H1都大于H2

B.H1都小于H2

C.有两天时间H1等于H2

D.H2大于H1的时间比H1大于H2的时间长
   3.此日若Q点位于昏线上,而P点已日落n分钟,则P点比Q点

A.日出早4m分钟

B.昼长短(2n一8m)分钟
    C.昼长长(2n+8m)分钟

D.日出晚4m分钟


  (东北三省三校2011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文综)下图中直线为经线、圆圈为纬线,该纬线穿过两块大陆的北部,纬线圈中心点处太阳高度为20°,表1为当日A、B两地昼长时间,据图完成4—6题。   

4.若在A、B两地的游客同时看到了日出,则A地位于B地的                (   

A.西北           B.东南

C.西南           D.东北

5.下列叙述与图4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   

A.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

B.图示日期是在9月21日—12月22日间的某一天

C.图示可以表示某一时刻

D.图中甲处位于板块生长边界附近

6.若图中15°经线的地方时为21: 00,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   

A.甲地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

B.新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3/4

C.甲地可见正午的阳光

D.甲地此刻的太阳高度为90°
 右图为M地太阳高度及太阳方位随时间变化图,读图回答7~9题.

7.M地的地理坐标约为:

A.90°E,70°N

B.150°E,80°N

C.90°E,70°S

D.150°E,80°S

8.该日,当北京日落时,M地的太阳方位为: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9.图示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M在同一经线上,且与M正午太刚高度相等的某地,农民忙于为小麦锄草

B.长江三峡水库的主要作用为航运、发电

C.莱茵河正值枯水期

D.索马里寒流势力强大

  下图所示的是我国110°E以东地区的月等降水量线分布状况,M、N、P、Q 分别代表不同纬度带的四个地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10-11题。

10.用字母表示的四个地区中,最容易发生春旱的地区是

A.M     B.N    C.P     D.Q

11.N地区最可能是我国的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华南地区
  《科技日报》报道: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约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兽飞禽。伟硕岩体已被淘蚀得薄如蛋壳。花岗岩体绵延分布百里,相对高差百米以下。阅读上述材料,据此回答12—13题。

12.造成这种“峰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  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13.关于此处花岗岩与沉积岩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花岗岩先形成,沉积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

B.沉积岩先形成,花岗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

C.沉积岩与花岗岩同时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

D.根据材料,无法判断

  随着地球自转,晨线与每一条经线的交点,都会沿着经线移动(两分日除外)。图1 反映的是某条经线在某一天中不同的地方时,交点的纬度位置情况。读图回答第14题。

14.X值是不断变化的

A.当X值逐渐增大时,交点移动速度逐渐减小

B.当X值逐渐减小时,交点移动速度逐渐减小

C.当X值为最小值时,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D.若黄赤交角增大,则X最小值时的交点移动速度也增大

  某校地理小组,根据当地各朝向楼房外墙面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实测值,计算出一月和七月的太阳辐射热日总量,并绘出下图,结合图示信息判断15—16题。

15.结合图示信息判断该地的地理位置最有可能在我国的(     

A.乌鲁木齐市   B.北京市    C.广州市       D.长春市

16.对图中信息进行判断,正确的是(  

A.该地的太阳能热水器,七月份应安装成朝东或朝西向为最佳

B.该地的太阳能热水器,一月份应安装成朝南向为最佳

C.七月份南墙接受的太阳辐射少是因为日照时间短

D.七月份北墙接受的太阳辐射少是因为太阳高度角小图中
17、下图中的四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城市中心商务区人口数量变化特点的是( D 

下图中,乙地正好位于某天气系统附近,该天气系统以每小时约15千米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18题。(cos37°的值约为0.8)

18.午后2时,乙地气温为-7℃,甲聚落气温为6℃,到17时甲聚落的气温最接近(  

A.13℃    B.-7℃     C.2℃    D.0℃
  如果你在一年当中每周一次或两次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记录太阳的位置,就能制作出8字形日行轨迹图。这张太阳8字轨迹图拍摄于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上空,由44张太阳曝光画面和一张房屋照片组成,全部是用同一张胶卷在同一地点拍摄。在夏至、冬至及春秋分,拍摄者用滤光片进行长时间曝光,每天从日出时分开始,早晨8点30分结束,由此制作完成的照片显示了那三天的太阳部分弧线(图1)。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8~19题。

19.图中太阳最高点应该是二分二至中的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20.在秋分日这一天拍摄时,房屋顶上烟囱的影子的朝向是 D

A.正东   B.西北   C.西南   D.正西
  读合肥的城市热岛示意图,回答第21题

21.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M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图11,AB为半个晨昏圈,O为AB的中点且纬度最高,CD是半个经线圈P点纬度最高, O点是CD的中点,读后回答22~23题。

22.此日若O点正午太阳高度为38o则:

A.D地正午太阳高度52o

B.该日P地的日影长短和方向有明显的日变化

C.B、C两地和D、A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相等

D.C、D两地昼长相等

23.若某日0P间的纬度差最大,则:

A.C地纬度最低

B.地中海式农业正收获油橄榄

C.非洲高原动物南迁

D.中纬度昼夜差别一年中最大
  一架飞机执行航空拍摄任务,要求飞机保持匀速飞行。该飞机于10:55从C地起飞(见下面经纬网图),沿AC线路飞至A地时为14:50,在A地休整一小时后,继续沿AB线路飞至B地时为17:50,此时B地盛行东北风,太阳正好在地平线上(题中时间均为国际标准时间)。据此完成23~24题。

23. A地经纬度为(   

A.3oE,7oS     B.  3oW,7oN     C.7oE,3oS     D.7oW,3oN

24.这一天B地昼长为(  ) 
  A.11小时16分钟     B.11小时40分钟  
  C.12小时04分钟     D.13小时56分钟

25、(原创)图1为新西兰南岛图,图2为新西兰南岛A地附近景观图。读图,和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当地时间2011年2月22日12时51分,新西兰南岛(南纬43.4,东经172.7)第二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附近发生里氏6.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材料二:夏时制,又称“日光节约时制”和“夏令时间”,是一种为节约能源而人为规定地方时间的制度,在这一制度实行期间所采用的统一时间称为“夏令时间”。一般在天亮早的夏季人为将时间提前一小时。目前全世界有近110个国家每年要实行夏令时。新西兰每年12月至次年2月为夏时制。
     材料三:前段时间某电视台打出一则奶粉广告。广告词如是说;“雅士利奶粉,来自新西兰,品质自然出众。”老爸看不过,每次看到都说,真想扇那制作广告的人两个耳光……(摘自王树人的博客)

(1)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是()

A 2月22日16时51分          B 2月22日8时51分
    C 2月22日7时51分           D 2月2日8时51分

(2)A处海岸典型地貌景观形成的原因是。新西兰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原因是其处在和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3)读图,简要概括新西兰南岛的自然地理特征并填入下表:

(4)新西兰出口的奶制品以为主,原因是。试评价新西兰发展乳畜业的条件。

 

(5)结合材料二,请简要解释为什么实行夏时制可以“节约能源”。

 

(6)图中B为马博罗(Marlborough),自1973年开垦了第一片商业葡萄种植园以来,该产区目前的产量已占到全新西兰葡萄酒产量的一半以上。马博罗地区夏季温暖,秋季漫长干燥。其土壤以泥沙地为主,含有大量漂石。试分析该地葡萄酒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7)试分析库克海峡风浪大的原因。

 

(8)简述新西兰南岛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设计意图:

结合地理热点,依托区域地图、素描图和文字材料,围绕区时、地方时换算,自然地理特征描述和农业区位分析、城市、人口的分布及归因分析等地理核心知识,考察学生从提供的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意利用同一素材充分挖掘、多角度设问,深挖其中的地理信息和地理现象背后的地理原理。

 

参考答案:
(1).C
(2).冰川侵蚀;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3).

(4).奶粉;便于长距离运输和长时间储存。温凉湿润的气候适宜种植牧草,饲料丰富,生态优良;技术先进;但国内市场狭小。
(5). 实行夏时制,可以使人早起早睡,减少照明量,以充分利用光照资源,从而节约照明用电
(6).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降水较少,纬度较低,光照、热量较充足;地表大量漂石,增大了昼夜温差;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葡萄品质优良。生态优良,酿造技术先进。
(7).新西兰周围是 广阔的海洋,受强盛西风带影响显著,库克海峡西北—东南走向与风向基本一致,故风浪大。
(8).人口和城市主要沿河、沿海分布,东多西少。平原面积较广,供水充足,海运便利。
26、(根据埃及地理学家著作原创利比亚试题一道)读某国“城市和年降水量分布图”(下左图,单位:毫米),“等高线地形图”(下右图,单位: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该国降水量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2)分析该国城市分布特点及主要区位因素。


参考答案:26、(1)降水分布规律:
北部地中海沿岸降水多,南部降水少(2分),
山地高原降水稍多,内陆低地降水少(2分)
北部地中气候区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降水多(2分)山地高原由于地形阻挡,多地形雨(2分)南部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2分)
(2)该国北部地中海沿岸城市分布密集,内陆地区城市分布稀疏。(2分)
  地中海沿岸与内陆地区比较,地势平坦,(2分)气候更加温和湿润,降水较多,(2分)有季节性河流流经,水资源相对丰沛(2分),有便捷的海洋运输条件(2分)

27.(浙江金华一中文综竞赛试题)下图中弧S代表经线圈, M、N两地纬度相同,O为该经线圈圆心,同一时刻的入射光线R1、R2与圆弧S位于同一平面且分别相交M、N。论证M地12:00和0:00太阳高度之差β与图中角α的关系.解析该题涉及0:00和12:00太阳高度,难度较大,但是本题却是源于教材“活动”(湘教版必修一P24)的拓展,具有很好的训练学生思维作用。根据图像和材料信息可知,M地与极点之间纬度差为α/2,M所在的纬线出现了极昼现象,且N地是12点,M地是0点,其结论为β=α,即M地12:00和0:00太阳高度之差β相等于角α。
论证方式有三种:
  1.几何作图法
M、N两地的太阳高度差就是该地0点和12点之间的太
阳高度差。右图虚线M/ 、N/分别代表M、N两地地平
线且相交于P,所以M/ 、N/分别垂直OM、ON,∠1与
∠4即为两地太阳高度角,根据三角形外角定理可知,
∠3—∠1=∠2,而在四边形OMPN中,可知四边形内角和
为360°,故∠MOP+∠MPN=180°(因∠PMO、∠PNO为地
平线与赤道半径夹角,所以皆为直角),因∠2+∠MPN=180°
可知∠2=α即两地太阳高度差即为α。故β=α。
  2.设参数解方程法
   设该日直射点纬度为X、M地纬度为Y。则M地正午太阳高度为90°-(Y—X)、M地0:00太阳高度为Y-(90°—X)。两等式相减值β=180°—2 Y,而据图可知,M地纬度为Y=90°—α/2,所以代入Y值,可知
β=180°—2(90°—α/2),即β=α
  3.巧用极点法
   极点因所有经线交汇,所以极点的地方时有无数个,不妨认为其两个时刻,即该时既为0:00,也可为12:00。因此极点的太阳高度就有了特殊利用价值:同一个太阳高度值既可0:00太阳高度,也可为12:00太阳高度。如同样设直射在X纬度,则极点太阳高度就为X,所以极点0:00和12:00太阳高度都为X,所以M地正午太阳高度为X+α/2,而0:00太阳高度是从极点开始按纬度递减,所以M地0:00太阳高度为X-α/2,
两时太阳高度相减β=(X+α/2)-(X-α/2)=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