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型脚手架规格:易中天讲《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继往开来》笔记(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1:41:06

易中天讲《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继往开来》笔记(上)


转载
 

    先秦时代是中华文化思想之花绽放的时代。我向来惊叹古人有如此高不可攀的思想高度,只能让我们站在几千年后仰视。听了易中天教授讲的六六三十六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我更为我们悠久灿烂的文化而骄傲。同时,我也折服于我敬佩的易教授的剖析。如此能像这样去读书,我们的人生本来就是极其快乐的事!我把第六部“继往开来”部分的听讲笔记发出来,希望如我一样热爱讲座的朋友分享这种美丽。不过,要说明的是听讲时边听边打字,肯定会有不少错误和遗漏处,不过瘾,就自己去下载来品味吧。

继往开来01:灰色的船票-易中天.2009.01.18

先秦百家得继承,这是宝贵的遗产。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继承吗?这是歧视。至少不是性别其实。看不起小人,看得起女人吗?肯定看不起,是歧视。小人只是男人的部分。他看不起全体女人。批判孔子时老拿这句话来说事。有人就解释说女子是汝子的意思。这难成立。辩解都难说通。这句话就是歧视,是性别歧视,是阶级歧视。听到愤怒的不是性别歧视,怎么能把女人与小人相提并论呢?但不是道德歧视。他没有女人不道德的意思。我们得弄清楚什么是小人。在孔子的时代,君子与小人有两种意义。一是阶级与身份的意义,一种是道德的意义。前者是本义。这得懂得宗法制。宗法制度核心是嫡长子制。正妻生的大儿子叫嫡长子。分家时,嫡长子的叫大宗,担任的君,天子的大宗就是天子。诸侯的大宗是国君,大夫的大宗叫家君。君之子即君子。不能为君的为臣,地位也未必低。大夫的嫡长子也是大夫,次子与庶子只能是士了。士的小宗呢?是庶人。平民。结果是君之子是少数。大量的要做庶民。是小宗之人,是小人。这是由宗法制来确定的。这是阶级的区分,没有道德区分的意思。后来意思变了,有了道德意义了。就因君之子大宗继承了爵位财产血统,掌握最好的资源,教育好,教养好,修养高,品位高,是正规贵族的高雅的教育,品位高雅,小宗的不行了,差些,低级趣味,艺术修养高,道德修养就高。君子与小人就有了道德与品级的意义了。

孔子说这句话,用的阶级与身份意义的概念。意思是,女人就像小宗之人,拿她没办法。孔子说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太亲近了不谦虚,疏远了,有意见。难养,关键是难。因为大宗小宗都同宗。男人女人都是家人。没大没小。所以不能太亲近;也不能太疏远。这是时代背景与阶级背景。否则读不懂这句话。时代背景没有了,问题还在,人与人间相处还在,夫妻间应该怎么样,要不要一个分寸?孔子等结论,是有特定环境与背景的。但是问题依然存在,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那么,怎么继承?有三点可以肯定,即不能怎么样:①不能全盘继承,因为问题也多多。②不能具体继承,时代变了。③不能直接继承。上集讲的手指头、足球赛、铁匠铺,自己不能上。不能直接继承。

继承是四个字:抽象继承。比方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被俘了,回不去了。亡国的恨,我们没有。但是我们可以欣赏这首词。这种情感体验,是抽象体验,把体验从具体的环境中抽出来,然后加上自己的经历加上。对于思想家的思想也可以抽象继承。把特定环境去掉,把内核抽出来加以继承。几何来自埃及,源自尼罗河的改道,我们继承却不是为此了。刚才孔子的话,我们可以拿来,做事要掌握分寸。中庸,做事做人都可以。这就是抽象继承。

墨子的鬼神论,他认为鬼神可以帮助一个人为善,《明鬼篇》说,天下大乱,原因在于大家不信鬼,鬼神是监督我们干事的。大家都不信,道德就堕落了。我们不信,鬼神也应该扬善惩恶。逻辑上说不通。但是不是可以抽象继承呢?心存敬畏。不等于我们可以为所欲为。我们心里面要有敬畏的对象。比方说敬畏真理。没有敬畏之心,什么都敢干,这很恐怖。

怎么做?再举例子。法家,思想是问题多的。无视民权,惨无人道,专制独裁。管仲认为任何人不能改行。不准串门。改变职业不可以。商鞅一下子处置犯人,河水都红了。一切权力归于君主。按照法家观点,一个国家不能有言论自由。韩非说,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不让他想,不让他说,不让他动。法家统治下,人民不许乱说乱动,想都不能想。这就是法治,与今天的完全不是一回事。今天只禁止行动不禁止言论与思想。韩非说图书馆书都灭了,圣明君主的国家是不能有书本的。教育呢?靠法律文件。知识分子统统消灭,以吏为师。他主张的国家,只有军人与农民。这是有问题的。即使是这样,也有可以抽象继承的地方。公开公正公平,法莫如显,使民知之。这是要继承的。法家设计的是针对平庸君主的。其他的都讲君主要圣明。法家说不可能,世袭的君主肯定一代不如一代。这里我们看到的是法家的合理,制度比人更可靠。这是他高明处。

所以先秦诸子魅力的所在,我们继承要用灰色的船票。要做分析,分析当时的情况;要找内核,找合理的地方,如仁爱的目的是维护等级制度,但要注意可靠的地方,去色彩,都洗成灰色的,再阐释,站在今天的角度重新解读,用于今天的生活中去。那么,你抽象继承了什么呢?

 

继往开来02:墨子与杨朱-易中天.2009.01.19

墨子与杨朱的命运令人感叹。孔子后影响最大的就是这两人。孟子说,天下之言不归墨则归杨。但是最后,两个学派都衰落了。焚书后,墨家一蹶不振,杨朱更是人间蒸发了。更想不通的是两个截然相反。墨家是腿上无毛,辛苦呀。每天都要劳动。杨朱呢?主张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一个一毛不留一个是一毛不拔。一个是全给人,一个是毫不给人。

这两家必有深刻的独到之处,所以在当时大受欢迎,所以也不被国人理解。两人的独到处在哪里?我认为,墨子是提出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杨朱的是个人的权利与尊严。

墨子是孔子后第二个伟大思想家。与孔子相同是都认为社会有问题,但救世药方不同,一仁爱一兼爱。因为墨子与孔子对社会的症断不一样,孔子认为是礼坏,墨认为是分配不公,是弱肉强食。墨子认为人是劳动的存在物,他说人与动物不同,动物不需要劳动就可以生存,人不行,人必须种地织布,劳动者得食不劳动不得食。因此墨子认为分配的原则是劳动者得少的少得,这才叫公平。可当时正是不劳动的得得多。这非常不公平了。更何况还要弱肉强食。还有第三层不公平,大国欺负小国。干完还要写进史书,老百姓能这样吗?为什么同样的事统治阶级能干老百姓就不能?有这种道理吗?墨子说社会完全没有公平与正义。墨子的批判力量最强。墨子主张建设合理社会。四条件:自食其力、各尽所能、机会均等、互利互爱。他讲的劳动不单是体力也有脑力。他认为应该是分事。适合什么干什么。只要有能力就要提拔。因此,国家是能上能下。实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目标。这是墨子认为的合理社会。他提出的社会理想是平等互利博爱。理想好,就像社会主义。人也好,好得像雷锋。怎么不接受呢?

弊端在哪里?战国后没人读了。第一统治者不愿意;老百姓也不愿意。统治者不理解,因为他尚贤,才能上有等级,但当时是世袭,怎么保证永远是最圣明的?是不是不够格就下台?他们肯定不愿意。老百姓呢?墨子的生活方式太苦太累了。基本主张,劳动存在物,劳动以外的任何事都错误,整天得劳动,有个学生跟了他三年,不敢问老师一句话,墨子请他吃饭。他才流泪说,我想学守城呀。这种日子愿意过吗?实际上,有四个致命伤:违背常理,与天下人的追求是相反的,庄子说他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没有依据,没历史人性依据,孔子有依据,当时宗法制是历史依据,亲人相爱是人性依据;导致独裁,整个社会是集权主义与神权主义,所有人都服从上级,天下一旦决定,得绝对服从;恐怖组织,是一个准军事组织,都会打仗,巨子是最高统治者,有生杀之权。弟子的儿子杀人了,秦惠王找他,说不杀他儿子了,但他说,杀人者必偿命。这是大义灭亲。这本是受表扬的,但这是动用私刑。民间有这种权利,谁保证不滥用?绝对权利能导致绝对腐败。幸亏墨子本人道德高尚。有道德底线不杀无辜。这是墨家的主张。如果说他的理想是“社会主义”一定是贫穷的空想的专制的社会主义,因此它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杨朱更惨。与墨子刚好相反,一毛不拔。一般说,对墨子的评价要高于杨朱。但是我觉得是被妖魔化的。他是一毛不拔,但前提是一切人都如此。第二,他是毫不利人,但也毫不损人。杨朱坚决反对损人。他说,智之所贵,存我为贵,力之所贱,侵物为贱。侵犯自然界都不对。反对一切侵犯和占有。因此每个人保证自己不受侵犯,就宣布一毛不拔。他甚至认为占有自己的身体都是不对的,是自然界是父母赐给的。横私天下之身,蛮横地霸占。应该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把身体与财产归天下所有。这其实是主张天下为公的。这是完整的表达。比墨子还要彻底。连小动物都反对侵犯占有。这是彻底的。许多人想不通两者怎么可以统一。现在看到的是《列子》书中的,也被学术者认为是伪书的。但我认为可以把它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下来。实现天下为公是不能以损害个人利益为前提。今天仍要保证每个公民的利益与财产。没有个人的幸福就不会有天下人的幸福。但甘愿奉献的我们应崇敬他。墨子人是好人,但不能要求别人也这样做,提倡但不能强迫。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共产主义是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主义绝不牺牲个人的幸福与利益,要保证的恰恰是每个人的尊严与幸福。杨朱是先秦道家第一人,后是老子庄子,留下什么遗产了呢?

 

继往开来03:老子与庄子-易中天.2009.01.20

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社会理想,平等;道家关注人生,老子留下智慧,庄子留下了人生态度。

老子,人生智慧是:弱者生存。与进化论不同。一个故事,说老子有老师叫商容,有一天病重,老子去看望,说,难道就没有遗言吗?路过大树时要趋行,知道吗?这个也知道。商容说,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在。看牙齿还在吗?不在了。道理明白了吗?非谓刚亡而弱存乎?嘻,天下事尽矣。所有道理都在这儿了。弱的存在了,强的就灭亡了。所以,老子的思想正是弱者生存。天下最弱的是水,最强的也是水,火厉害,水能灭,石头也能灭,洪水来了,什么也没了。天下至柔是天下至刚至强。做人要柔点弱点低调点,不要往前冲。这个思想,韩非最欣赏。《解老》《喻老》是读《老子》心得,讲过楚庄王与孙叔敖的故事。孙叔敖不肯接受楚庄王的封赏,临死前跟儿子说,死后大王会封你,你只能接受,你怎么办呢?要记得,一定要挑最差的土地,就可以保全了。果然,楚庄子封了,他果然挑了最差的一块。别的封地两代后要收回,只有他的没收回。韩非说这是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要没人起念头,没人想去做,把这个念头都搞没了,差点就好了嘛。树大招风。

方法是装、让、忍。他喜欢用“若”字,大智若愚。不外一个装。司马懿最会装。二忍,勾践是。韩信是忍,“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注意他的提法,有勇气不敢做的就活了。这是“敢不”。不做也要勇气。不做更要勇气。勇于不敢。苏轼说成是大勇若怯。不要把忍让当怯懦。三是让,凡事让三分。有传说,清代高官,京城里做官,邻居占他的宅基地,他回了一首诗,“千里来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让出三尺,各让三尺,开成了六尺巷。这是老子的主张。弱者生存。

应该说有一定道理,凡事不要太要强,能忍让的就忍让,皎皎者易污。但也有问题。如果都按这样做,怎么发展?每个人都不敢,怎么办?第二个,装忍让就靠得住吗?羊低调吗?狼就不惦记吗?平时踩在底下的是什么,小草。我的主张也是一分为二。一个小伙子,提出八个字,高端做事,低调做人。做事高些,做人低调些。还有根本问题,是为什么要做人?想明白才能想怎么做人的问题。像勾践值得学习吗?我讨厌他,成功后,送给文种一把大夫,帮助他成功的人,七种办法,用了三种灭了,余下的四种你自己用吧。只好自杀了。这种成功有什么意义?装结果是心理变态。究竟为什么要做人?老子回答不了。他主张无为,但这是假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是野心家。真正能回答的不是老子,是庄子。

庄子非常难说。有一故事说齐桓公在读书,木匠在做车轮,轮扁问,君主在干什么呀?读书,圣贤之书。扁说,圣贤都在吗?那就是圣人的糟粕。我做了一辈子车轮子,都知道,但装得紧不灵活松了也不行,怎么装得好没法传授,精华都是说不出来的。那么,我在百家讲坛讲的也都是糟粕了。杨朱回答的是,人活着就得好好活着。什么叫好好活着?过好每一天?庄子的回答是真实而自由地活着:一真实,二自由。庄子讲故事,老聃(未必是老子)死了,朋友来吊唁,哭了三声不哭了。学生问他,有这样吊唁的吗?他说,我本来是要痛哭一场的。我看见许多人哭,难道都是朋友?不可能吧,因此,来吊唁的人中必定有不想哭而哭泣的,这是虚伪,所以我哭三声不哭了。主张真实。鹰就该在天上飞,这就是自由。庄子与惠子辩论,为什么说鱼快乐?这就是真实而自由的生活。这是率性,是什么样的就过什么样的生活。是穷人就该过苦日子。在庄子看来只有真日子,没有苦日子。《马蹄》中说吃饱了,可以自由撒欢,可是来了什么伯乐,把它勒上马头,死三分之一了,训练,死一半了。庄子,就算得了奥运会冠军,又有什么意义呢?不要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强加于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只要是你自己愿意的。把你心目中的加于他人,他们或许会痛苦。鲁君给来鸟钟鸣鼎食,把鸟吓死了。庄子还讲过故事,探望猪,官员看见了想跟猪做思想工作,跟他说,猪呀,你何必怕死呢?告诉你,会善特你,喂你三个月,吃最好的,杀你前十天,香汤沐浴,斋戒,猪没说什么,我要是猪会说,不怎么样,应该让它留下来吃糟糠。人就该过自己认为的好生活,不要牺牲自己自由而真实的生活。老琢磨着死后享受什么葬礼吗?庄子的态度是什么呢?己所甚欲也勿施于人。我们常常是好心好意地强迫别人去做别人不愿意去做的事。最到这样,怎么办?成年人,一定要学会说NO。学会拒绝,这种思想来自老子。但老子思想不单影响了庄子,也影响了韩非。但两人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