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天干扫地杆要求:《大风歌·王立群》笔记(31—40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10:19:51

大风歌31_第一功臣-王立群.2011.03.26

视频地址:http://kejiao.cntv.cn/bjjt/classpage/video/20110326/100461.shtml

(刘邦当了皇上后分封了身边的许多人,唯独没有封他的父亲,刘邦父亲在家令的导演下向刘邦行大礼暗示,刘邦封其父为太上皇。世人认为刘邦和父亲之间关系不好,讲解了能说明刘邦和他父亲关系的六件事:留侍太公、扣为人质、烹了喝汤、未央夸富、营造新丰和修建太上皇庙,还讲解了中国历史上太上皇的六种情况:为了身后,提前退位;年老有病,无法履政;形势所迫,不得不交权;他人擅立,只能默认;退居二线,掌握实权;淡薄政务,诚心内禅。)

汉高帝六年,在封列侯同时,封四个同姓诸侯王,但是这次分封在刘氏家族亲人中少了刘太公,刘邦的父亲。该怎么处理呢?刘邦封四位同姓诸侯时,没意识到父亲该怎么处理。刘邦回到栎阳,今天西安。每隔五天朝拜一次父亲。这时,刘邦父亲史书叫太公,有管家家令,跟太公说,你儿子是人主,你是人臣,古书说天无二日土无二王。这坏了规矩,破坏了皇帝的规矩。他详细地说了怎么做。太公的家令是导演,他成了演员。刘邦一来,太公拿着扫帚,倒着走,这是重礼。刘邦一看,惊呆了,赶快搀扶他父亲。刘邦父亲说,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乱天下法?这其实是家令教的。刘邦聪明,马上明白了父亲不会说这样的话,一定有人在导演。他也明白,应该给父亲加尊号了。这足以说明封诸侯时没想到。专门下诏书,“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故父有天下,传归于子,子有天下,尊归于父,此人伦之极也。”意思是,父子关系是天下最亲的,这是最高的准则。刘邦接着说,天下大乱,这时,我披铠甲,奋斗了几年,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训。所以,从今天开始上太公尊号,太上皇。从此刘邦的父亲就不再叫太公,叫太上皇,这是高帝六年。四年后太公去世了。这不是刘邦的发明,先前秦始皇用过。他曾下命令,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只是用在已故的父亲身上,刘邦用在活着的父亲身上。

刘邦与父亲的关系怎么样?今天我们明白,一个人不要光看外面的表现,要看对待父母怎么样,就明白。就可以了解刘邦真实的一面。有六件事得说。一是留侍太公,刘邦起兵后离家,父亲在家里,刘邦怎么安排父亲呢,留下来,没有不管,留下二哥刘喜和审食其照顾父亲。这事说明对父亲不错。二是彭城大战时,本打算接父亲等人,结果刘邦只顾得享乐,没来得及接,父亲等人被俘获,扣为人质了。这是刘邦的责任了。三是烹了喝汤。与项羽打得不可一交,项羽架上太公在锅,刘邦不能救父,如果投降前功尽弃,说了几句话,甚至被人指责不孝。这话说得显得绝情义,这件事,刘邦其实无奈,不能救父,只能这样办。如果真是流氓语言也是因为项羽的流氓行为在前。四是未央宫夸富。未央宫建成,刘邦宴请诸侯王。刘邦十分得意,对着父亲说一番话,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当初你总觉得我不如二哥能治产业,今天比一比,到底谁的产业多?大臣们哈哈大笑。涉及两种评价,一种认为是夸富,一种认为是嘲讽。如果是炫耀,可以理解,如果嘲讽,不敬了。我相信大家有不同的理解。今天的无赖不是古人的意思了。我觉得是炫耀多一些。这几句话,《史记》还有一处记载,有一点不同。“未央宫成,置酒前殿,太上皇辇上坐,帝奉玉上寿,曰,始常以臣不如仲力,今臣功孰与仲多?太上皇大笑,殿上称万岁。”这里记载与本纪多了两句,一是辇上坐,坐的是豪华的人拉车,二是太上皇大笑,至少父亲不觉得这话有讽刺。所以这话应当是夸富。五是营造新丰,这记载在另一本书《西京杂记》,刘邦接父亲进宫殿中,太上皇不高兴,闷闷不乐,刘邦派人打听,那么好的房子,为什么不高兴?父亲说了真话,我从小和一些屠贩少年一块居住,玩的是卖酒斗鸡,住得再好也不高兴。刘邦按原貌造了新城。规模与老家完全一样。甚至搬过来老家的人。连牲畜都认得家在哪。太公乐了。这儿就叫新丰。要这样看,刘邦对父亲不错。太上皇死了,葬在西安万年。到了八月,刘邦下令所有诸侯王在国都修建太上皇庙。而且死刑犯以下的全部赦免。

历史上,人们不认这个。许多人认为他尊母不尊父。张萱写过文章,批评刘邦尊母不尊父,讲了四条,一是刘邦在当皇帝当天,做了几件事,封吕后为皇后,刘盈为太子,尊已故母亲为昭灵夫人,唯独不封太公。这是一例。二是高帝六年,不封太公。三是未央宫夸富,让父亲没面子。炫耀至少让人家对父亲有看法,眼拙。都有道理。四条是没道理的。太上皇本是死去的,现在封的是活的。

刘邦与父亲的关系在历史上有争论。刘邦为什么不封父亲呢?汉六年封了儿子、侄子都不封,为什么?

太上皇历史上有六种情况:一是为了身后,提前退位。像吕光是名副其实的太上皇,当皇帝时得病,嫡子要继位,但没能力,提前退位,让儿子掌管朝政,辅佐。临死前,把庶长子,次子找来交代,你们能辅佐整个天下就太平,否则就坏了。两位儿子表示不敢背叛。后来造反了。庶长子即位,后来堂兄的儿子叛乱,逼死了庶长子。二是年老有病,无法履政。年龄大了,无法行使权力了,像唐顺宗,即位就有病,第二年就立了广陵王为太子并传位,唐宪宗即位,就尊他为太上皇。三是形势所迫不得不交权,像李渊,武德元年即位,六月份,李世民玄武门政变,逼得父亲传位。四是他人擅立,只能默认。像唐玄宗,到四川避难,李亨即位。在大臣们拥立下,即位。五是退居二线,掌握实权。像乾隆皇帝。继位时,曾发誓,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不敢破祖上规矩,在位六十年就传位。果然退下来。立了嘉庆。权力在手中。到嘉庆四年才死。

刘邦的太上皇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复杂。为什么这样复杂呢?其中第六种没详细讲,是淡薄政务,诚心内禅,真心交出皇位,少。大多是不愿意的。皇权太诱人了。乾隆当了太上皇,一直攥着权到死。

 

大风歌32_白登之围-王立群.2011.03.27

视频地址:http://kejiao.cntv.cn/bjjt/classpage/video/20110327/100387.shtml

(高祖六年,刘邦继续搞“拆迁”,这一次的目标是韩襄王的嫡传后裔韩王信。韩王信骁勇善战,颇有军事远见,刘邦挥师东进的时候,派他去攻取韩国故地,事成之后被刘邦封为韩王。此时刘邦要求韩王信由韩国故地迁到直面匈奴威胁的西北代地,韩王信见刘邦对自己起疑,怕刘邦杀害自己,便顺势投降了匈奴,更与之合兵攻打太原,引得刘邦亲自带领32万大军攻打匈奴。刘邦中了冒顿单于的诱敌之计,被四十万大军困在白登,史称白登之围。)

高帝六年,封列侯,封同姓王,封太上皇,都为巩固政权。还拆迁,把韩王迁到边疆,引发一场大乱,差点要了他的命。我们从头说起。他早就这样玩过。这次故伎重演。第一次在五年,灭了项羽后,一下子把齐王韩信的兵权夺了,把他从齐迁到楚。这叫调整。他不愿意让韩信当齐王。这人也叫韩信,不是那个韩信。这是韩襄王的孙子。战国后期被秦始皇灭的最后一个国君的孙子。后被封为韩王,史称韩王信,他是正宗的韩国国君的后裔。有三特点:一是身高,八尺五寸,二是武功超群,三是活命第一。他的生活准则是保命。他的命运并不好,生活在韩国即将灭亡的时代,经历了韩的灭亡,韩国子孙多被灭,他命大活了下来。他正宗后裔,被尊为王,有号召力。是政治名人,有影响力。楚立的是楚怀王的孙子。赵燕等五国都立了,唯独韩国找不到韩襄王的孙子,找到韩成,不是正宗孙子。韩王信是张良西征时发现的。到韩国时攻下十几座城,意外发现了韩王信。任为将领,入关,成了刘邦集团一个成员。到汉中后,张良走了,去辅佐韩王成,张良说过,项王王诸将近地,而王独远居地。这是左迁。是受处罚的人才封到这儿,封地不公正。二是手下士兵都是山东人,借他们打回去可以得天下。与汉中对策的韩王信说的话相似。刘邦开始关注韩王信。刘邦杀回关中后,刘邦答应许封韩王信为韩王。现在做韩太尉。刘邦东进时,他就受命去攻占韩地。一是他是韩襄王的正宗孙子,二是他武艺超群。具体在河南洛阳西南,是当时韩国之地。项羽派郑昌为韩王,去对抗。他们相聚了。韩王信攻下十几座城,郑昌投降了。占有了韩地,刘邦正式任命他为韩王。

但是后来出事了,对二人影响都大。汉三年,刘邦败仗,他让三个人留守荥阳城,一是周苛,二是枞公,三是韩王信。荥阳被破,周苛、枞公牺牲了,而韩王信降了。活了下来,项羽放松一点,逃出来回刘邦处了。刘邦没处罚。身份特殊,所以没杀。汉六年,刘邦决定让他迁个地方,去代地。代在今天山西北边中部这一块。代有最大危险,紧靠匈奴。有强大军事压力。刘邦调韩王信去代地,有两个考虑,一是善于作战,勇猛。二是这地方太重要了,得换地方,这话刘邦肯定不会讲。韩王信勇敢,向刘邦打报告,晋阳,今太原,要选定以马邑,今朔州。便于指挥作战。这个迁都,有人认为是为更好防范匈奴,有人认为是投降匈奴做准备。他后来是投降了,但不等于当初就做了准备。结果是不久,六年秋天,冒顿单于包围了,韩王向中央求救,二是跟单于谈判。刘邦写信给韩王信,怀疑他有二心。刘邦话重,任务是死守,不能轻易死也不能为不死而侥幸地活,“专死不勇”“专生不任”。韩王信吓坏了,怕刘邦杀他,到九月,韩王信投降了。

投降后,与匈奴联合打太原,激怒了刘邦。十月是汉高帝七年首月,刘邦带三十二万去打,韩王信败逃到匈奴去了,冒顿单于示弱,把主力避起来,看到的是老弱,把牲畜全藏起来,看的都是弱小的。刘邦派出去的十几批使者出使,报告都说可以打。最后派出去的是娄敬即刘敬,说不能打,打仗是展示自己的强实力,可是我看到展示的是老弱的,示弱说明有埋伏,不能打。刘邦主力出发了,听不进去,一连串胜仗冲昏了头脑,轻敌冒进,出发了,他骂完娄敬,关起娄敬,等胜利回来,再处置。到白登山,爬到山上看形势,一上山,突然冒出四十万精兵,团团围了七天七夜,内外消息断绝,刘邦傻了。骑兵太厉害了,四方都是纯色战马。当时刘邦四匹都配不齐。仗没法打。这就是白登之围。

陈平的计谋,级别高,不知道用的是什么计。有人注释说是,靠美女解围。瘀氏收礼听使者的话,跟单于说了三条,一是两主不相困;二是得地不得久居,我们得回草原;三是神灵庇护,单于有,刘邦也有,有神灵庇护的,不能伤害。这三条,单于怎么想呢?他有自己的想法,约好会合,韩王信的部下没有来,匈奴单于怀疑与刘邦勾结了,不如放了他,下令放了刘邦。那天大雾,汉军士兵出入匈奴兵看不见,刘邦缓缓地跑了出来。算解了围。历来归功于陈平。其实根本原因不在这儿。我认为是汉匈两家关系决定的。不在于灭掉匈奴,在于打击帮助韩王信的匈奴。抓刘邦也没用,可以立。匈奴要的是人与物,这种关系决定了匈奴并不想把汉皇帝怎么样。这才是根本原因。刘邦立即封了娄敬。

刘邦向刘敬问计,怎么解决与匈奴的关系。现在不能打,一是动武的办法,打了多年士兵疲惫了,打不起,二讲仁义,这个单于是杀父代立,讲仁义也不行,只能变成我们的子孙才行。刘敬说,派嫡长公主鲁元公主,送到匈奴嫁给单于,一知道是你亲女儿,肯定做瘀氏,将来生的儿子就是新任单于了。外孙不会再跟外公打了,关系就可以和好了。刘邦决定嫁鲁元公主,吕后不干。唯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刘邦没辙,找到宗室女儿,嫁了过去,陪嫁了许多匈奴喜欢的东西。派刘敬去的,成了,这是西汉重要的和亲政策。经历过高帝惠帝吕帝景帝,七十多年,一直和亲。有利有弊,有利于匈奴汉化,有人认为西汉的和亲是刘邦冒进后失败的情况下的权宜之计。没根本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这样看,和亲是西汉政府在国力未强大的情况下的权宜之计。一定程度上调解了矛盾。三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文帝景帝朝都做了重要调整。像鼓励民间养马,国家建立养马苑,为大规模作战准备。移民,向边疆移民,甚至可以免罪。三是入粟,送到连贯可以免罪甚至得爵位。汉边地的力量加强了,为汉武帝用军事解决汉匈问题打下了基础。这个问题暂告一段落。但后宫失火了。后宫中出现夺储之争。这是刘邦执政后期,后宫斗争提上了日程。看下集。

 

大风歌33_白登之围-王立群.2011.03.28

视频地址:http://kejiao.cntv.cn/bjjt/classpage/video/20110328/100685.shtml

(戚夫人仗着受到刘邦的宠幸,求刘邦把太子废了,立她的儿子做太子。这句话是一箭双雕的,一旦她的儿子刘如意被封为太子的话,自然他的母亲就由嫔妃提为皇后了。这涉及到刘邦和戚夫人的关系,也涉及到刘邦和吕后的关系了。这样一来,他不光是需要在两个儿子之间取一个权衡,而且涉及到这两个儿子所带来的两个女人之间的权衡。面对此情景,吕后请到了刘邦当时非常中意的四位有才华的山林高人,因此非常激动,让四人好好辅佐太子,并在戚夫人面前说吕后非常了不起,而且太子的羽翼已经丰满,想动也动不了,因此此话就再也没有提起来了。)

高帝六年九月,代王韩信叛变了,这是韩王信,三个月后,第二任代王刘喜因为畏惧匈奴逃到洛阳。刘邦任命第三任代王刘如意。前两任韩信是刘邦封的,刘喜是刘邦的二哥,三任刘如意是刘邦的儿子。老大是庶长子,老二是嫡长子,立为皇太子,刘如意是刘邦三子,老大母亲是曹姓女子,未婚前生子。老二母亲是吕后,老三母亲是刘邦最宠爱的戚夫人。刘邦的嫔妃中,最喜欢的就是戚夫人。喜欢到什么程度呢?一是“今戚夫人日夜侍御,赵王如意常抱居前,上曰,终不使不肖子,居爱子之上。”这三句话分量重,对戚夫人评价是日夜侍御,每天都陪着刘邦。两人关系密切。不肖是不像的意思。爱子指最喜爱的儿子,不肖子指的是刘盈。爱子指的是刘如意。说明刘邦对戚夫人的感情是极度宠爱。连累到了儿子。第二个例子,是周昌曾汇报工作,看到刘邦边吃饭边拥抱着戚夫人,至少可以看出两人关系不一般。戚夫人只是嫔妃中的一个,为什么特别能得到喜爱?同样是年轻的,为什么偏偏选中戚夫人?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西京杂记》提供一些资料,可以参考。说她喜欢唱歌,一唱宫女几人随着伴唱,齐声高唱,声入云霄。她还善于跳长袖舞。还记载说,她擅长玩乐器。一是筑一是瑟。刘邦常常是拥抱着击乐器。可见她有三个不同,能歌善舞,善乐器。有才艺的人。

刘邦从小是父亲不喜欢的不会挣钱养家的人,从小喜欢玩乐器,唱歌跳舞,玩的都擅长。戚夫人这方面跟他合得来。所以尽管美女如云,她仍是专宠。“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戚夫人受寄幸,东征时常带着她,日夜哭哭啼啼,想立她的儿子为太子。自然她也因此提为皇后,这是挑战了。这事上,刘邦的态度呢?反应是对太子有评价,刘盈“不类我”,不像我。长得不像刘邦,刘邦不喜欢。而对刘如意,类我。再看名字,如意,就是如我所意,对这个他特别喜欢。这就涉及刘邦与吕后的关系。不光是儿子间的权衡,而且涉及两上女人间的权衡。刘邦与戚夫人关系是情侣,年龄差距大,戚夫人在刘邦封为汉王后,这时五十一岁,戚夫人多大没有记载,估计也就二十岁前。年龄差距至少三十二岁。所以刘邦换太子的想法肯定有感情因素在。因爱废立,这是张良的看法。我觉得还有其他,他毕竟是开国之君,对人评价有水准。还会考虑到儿子自身条件不同。感情与理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了这种念头,就拉开了储位之争的序幕。这场战争一旦打响,就非常残酷。更涉及将来掌权。这是涉及到权力的战争。对刘邦来说是早年就萌发了的,晚年表现得越强烈。表现最强烈的是高祖十二年。

刘邦越来晚年,换太子想法越强烈,大臣们激烈反对。一是叔孙通,二是周昌,三是张良。三人反应最强烈。叔孙通最激烈,曾给刘邦讲过很长的话,要点有:一是立嫡立长的制度不能废,太子是根本,地位不能动。他举了古代例子,像晋献公的例子。像秦始皇的例子。没及早立太子,被赵高诈立胡亥。二是太子仁孝天下皆知,天下不同意。三是吕后对汉的建立有功劳。废太子直接会影响吕后。如果要废立,我愿意以颈血污地。这叫文死谏。这话有感情色彩。这人一生换了许多主人。他对皇帝能劝则劝,不能劝则逃。刘邦应付了他一下。

刘邦的想法遇到阻力。吕后的反应呢?吕后的反应分两个时期。刚听到时恐慌。吓着了,有两个担心。一是担心自己的儿子会丢位,这是夺储。二是担心自己的皇后之位,不能保证,这是夺夫。极度恐慌后,吕后的做法是应对。吕后做了两点,一是密切关注,刘邦与大臣们讨论时,吕后窃听到周昌在朝中的反驳。吕后跪谢,微君,太子几废。这事反映一点,吕后对此事高度关注。皇帝与大臣们讨论她怎么知道?第二点是问计张良。她觉得张良是足智多谋的,她找哥哥吕泽,替我去找张良。吕泽在张良上下班劫持了张良,张良态度两点,一是反对,二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吕后问计时,张良的态度是皇帝因爱废立,皇帝看重商山四皓,四个老头。屡次请,不来。请来他们辅佐太子,或许皇帝会转变。吕后送重金写信请商山四皓。

淮南王叛乱时,刘邦不想出征。他没过过安生日子。每年都要出征。这时,黥布叛乱,想让儿子出征。四皓一听,不行。知道太子刘盈软弱。太子一败,刘邦就会顺手换太子。四皓不能说刘盈无能,给吕后讲道理,太子赢了,好处没多少,输了,太子位不保。成败上,太子对手是猛将,太子要统帅的是打天下的猛将,不能去。道理一说,吕后明白了。找到刘邦,说对手凶猛,儿子没经过战争,打不过;部下难领。让年轻太子去领着猛将打另一猛将,没办法。刘邦没办法,叹气就说知道他不是料。他打赢了,却也受了致命的箭伤,半年死了。让他去的是吕后,幕后指使的是四皓。刘邦回朝后,一天跟大臣们聚会,突然发现四皓,问是谁?四人走上前,行礼。刘邦大惊失色,多年找都不来的人。我请不来,你们怎么辅佐起我的儿子呢?他们说我们听说你对文人不尊重,所以我害怕你的羞辱,不愿意见,太子尊重文人,我们来了。刘邦听完,长叹,既然来了,好好辅佐吧。四人行礼走了,刘邦非常激动。指着背影对戚夫人说,吕后真是了不得的人。太子羽翼丰满了动不了了。为我跳楚舞我唱楚歌,叫《鸿鹄歌》,也属于楚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翩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曾缴,尚安所施?”意思是大雁高飞飞上了高空,羽毛丰满了我没有办法了。唱完后,两人一唱一舞,刘邦泪流满面,从此不提废立之事。

这四人到底怎么有这样的能力?为什么呢?因为刘邦大概这样想,这四人是山林之士,年龄行将就木,出来辅佐太子,感觉到天下舆论会倾向于太子。这事可不这样简单。这事中,戚夫人有优势,却因为刘邦的决定停止了战争。这里边有问题了。一刘邦为什么不打了?戚夫人为什么失败?隐藏什么危机?看下集。

大风歌34_夺储之祸-王立群.2011.03.29

视频地址:http://kejiao.cntv.cn/bjjt/classpage/video/20110329/100832.shtml

(戚夫人发动夺储之战,严重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严重低估了吕后的能力。戚夫人这个战争方式,带有很大的普遍性,戚夫人首先想摆平刘邦,再让刘邦去摆平吕后和朝中大臣,刘邦虽然鼎力支持废太子一事,但却虎头蛇尾,终于在高帝十二年,因为商山四皓的出现而划上了句号。从此刘邦不再提及废太子之事,但刘邦虽然不再支持戚夫人进行夺储之战了,但是这个事情并没有了结,它一个最大的隐患就在于戚夫人和吕后之间已经结成了死冤。)

戚夫人与吕后间结成了死冤,这件事情在刘邦下世后出现两个结果,一是戚夫人被残害为人彘,二是爱子刘如意被杀。最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场战争中,戚夫人是战败一方,被迫害死,谁来负责?自身要负责任,还有刘邦。戚夫人靠的是刘邦。当然还有另一方,吕后。吕后也有责任。我们来讨论夺储之战,谁来负责?我概括起来,三句话,一是戚姬估计失误;二是刘邦难辞其咎;三是吕后应对得力。

戚夫人判断失误;阻力很大;没有妻党。这三大原因导致戚夫人失败。判断失误上,他发动夺储之战,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吕后的实力。战争的方式上,戚夫人的战争有普遍性,想通过刘邦来摆平,一个女人先征服一个男人,再能过他来征服世界。这是古老而现代的故事。这种方式要成功得有两个条件,一是女人自身要有杀伤力;二是被攻击的男人要果敢有力。两条具备了,女人可能获胜。再来看戚夫人,有杀伤力,在征服刘邦来说,成功。但是刘邦并不是帮她办成事的那种男人。他并不果敢有力的男人。刘邦外战内行,内战外行。对外果敢,夺韩信的兵权,杀曹无伤,这些毫不手软,但是对老婆儿子女儿不成了。在平城被围七天,有人献计和亲匈奴,刘邦答应送女儿鲁元去匈奴,吕后一哭,拉倒了。这事可以看出沾着女儿的事办不成,换太子不成,换皇后不成。这是内战外行。外战上却内行。阻力很大上,他也没有想到。戚夫人想到刘邦一声命令肯定成,她没有想到难为大臣们接受。这事中,戚夫人所做的是历代帝国最难接受的废长立幼。也有做成的,像汉景帝废刘荣立刘彻,当时也有大臣反对,但他做成了,因为汉景帝果断。汉武帝也立了刘福陵,做成了。唯独刘邦没做成,与皇帝的性格有关。刘邦事没做喊得都知道。第三个原因是没有妻党。她在刘邦阵营中只身一人,吕后却有影响力。是刘邦结发夫妻。两哥哥是功臣。像结识张良,请四皓,都是哥哥办的。戚夫人却是孤身一人的。来与功臣外戚斗争。

刘邦难辞其咎。他立太子过早。立得早时,看不出来还有几个儿子,八个儿子都来了,发现嫡长子不行,再改难。二是虑事不周。刘邦与项羽斗争中有他老谋深算一面,在与诸侯斗争中也如此,但是也有处事粗糙的一面。像支持戚夫人换太子,这战争不能轻易发动。他没考虑到。他没想到吕后生气,问题严重。功臣派吕后派反对,他没办法了。刘邦误导。三是优柔寡断。四皓出现,能代表社会舆论吗?是假相。就是杀了四皓又能怎么样?

吕后在这事上,做得非常好,应对得力。一发生,吕后确实恐慌,担心儿子与自己。两种不同类型的女人,戚夫人靠男人征服世界,吕后是不通过男人仰仗自己来征服世界。吕后借力打力,非常巧妙地借用三种力量,功臣派像叔孙通张良周昌,用得巧妙。再借助商山四皓代表的舆论力量。他们是张良制造的假相,吕后利用他们来制造假相,让刘邦及时收手了。其实她借用了四人的力量。再是借助妻党的力量。尤其是吕泽。这样的斗争中,吕后全胜,戚夫人完败。是不是意味着刘邦做错了呢?换太子错吗?这得分析。如果像张良所说因爱废立,有问题。选太子应看能力,至于母亲如何不应该考虑。刘邦是喜欢戚夫人喜欢刘如意,这有责任。但是还有因素,应当相信刘邦有眼力,刘盈与刘如意都是儿子,尽管一个母亲不太喜欢,戚夫人他喜爱,儿子间他做过权衡。其实比较两个儿子,类不类。后来证明了刘盈果然没作为。看到戚夫人残害后,他崩溃了。沉湎酒色,没几年就死了。在位七年,死了。老四是汉文帝刘恒,有作为,与弟弟比,他没作为。看他不行,刘邦看得准。问题是刘邦看的刘如意有本事吗?一早就被杀了,不知道刘邦看得准不准。但要看到四子刘恒最看好,是后来的汉文帝,在八子中最有城府,尝试潜伏,没人发现他的能力,他却全胜,而且有作为,没被刘邦看出,这是失误。

刘邦对老婆应该有了解,杀韩信杀彭越,为儿子担心,他做了吗?两件事,一是他接受建议,派周昌做刘如意的国相,周昌本是中央的御史大夫,做赵国国相,地位低多了。出于三点考虑,周昌值得信赖;周昌不辱使命;周昌有恩于吕后。吕后都跪谢,刘邦觉得让周昌保护,吕后大概不会为难。事实证明他错了。刘邦死后,吕后下令叫刘如意进京,周昌挡住。吕后先调他进京骂他。刘邦想不到吗?刘邦天真地以为大臣能保护自己的儿子太幼稚。周昌毕竟是臣,掌权的只能是吕后。吕后骂周昌,历史没有记载他的回答。领导宽容,大臣才敢于说话,像吕后这样的,都不敢说话。像陈平,周勃都附和吕后。二是派陈平去杀樊哙。至少反映出刘邦气得立马要杀掉可能杀害儿子的人。亲贵不顾,一定要杀,刘邦保护儿子还是重视的。导致爱子被杀,爱妃被杀。

宋有诗:“百子池头一曲春,君恩和泪落埃尘。当时应恨秦皇帝,不杀南山皓首人。”(《戚夫人》)南山皓首人指的就是商山四皓。七夕时,刘邦与戚夫人常常进行一些活动,最恨的是秦始皇,杀了那么多人,为什么不杀掉那四个老头呢?这是站在戚夫人的角度来说的。明显是认为导致戚夫人悲剧的是四皓,张良也因此成了责任人。第三个戚夫人咎由自取,如果安分地做嫔妃,会招致大祸吗?也有道理。这事上,最应当负责的还是刘邦。从本质上是刘邦的江山美人之争。刘邦毫无悬念地选择了江山。刘邦是政治强权人物。他有基本的处世出发点,把权力看得高于一切。像项羽穷途末路时与虞姬道别。只要是政治领袖,面对江山与美人矛盾时,他们都会选择江山。清代有咏古诗:“谁教玉体两横陈,粉黛香消马上尘。刘项看来称敌手,虞夫人后戚夫人。”玉体横陈是成语,形容年青女子的肉体,一是虞臣一是戚夫人,两个比喻,两人都死了,是没有保护好心爱的女人,无论是刘邦还是项羽都没保护好自己的心爱,所以,评价说两人真是平手,虞夫人死了戚夫人也死了,讽刺了刘邦。项羽失败了,刘邦胜利了,却也像项羽一样不能保护自己的心爱。也点出重要的问题。刘邦没有在保护戚夫人身上起到作用。刘邦曾白马盟誓,一是非刘不王;二是非功不侯;三是不如约,天下共诛之。这个后,谁都不敢封异姓王。可见想保存他会有作为,但在戚夫人身上,做得不够,比如像遗诏。但他什么也没做,导致戚夫人惨死。差别在虞姬是在项羽面前有尊严地死,而戚夫人却是刘邦死后没有尊严地死。刘邦应当为二人之死负责任。但是刘邦一生多事,天天烦心事多,解决后宫之争中,另一件让刘邦痛心的事发生了,让他十分震惊。看下集。

 

大风歌35_封王之路-王立群.2011.03.30

视频地址:http://kejiao.cntv.cn/bjjt/classpage/video/20110330/101237.shtml

张耳的发迹之路是怎样的?张耳其人呢?

高祖九年,刘邦遇到尴尬的事,这一年,谋杀案发生。对象是他。主谋是赵国国相贯高。赵王张敖是重要嫌犯。刘邦恼火。这场谋杀案的重要嫌犯是他女婿。这里牵扯到张敖。得从父亲张耳说起。张耳在秦末起义里重要人物。这在中国历史上秦亡汉亡中他是当时三个反秦基地(齐、楚、赵)的一方首领。张耳在赵地。张耳这个人有才华又幸运,本是大梁人,年轻时,家不富裕。因为避祸跑到外黄。到那儿后,张耳生活拮据,没成家。在这儿遇到了他第一件幸运的事。他是异乡的,偏偏外黄出事,一个富人有钱,有小姐长得漂亮,婚姻不幸。嫁丈夫,是碌碌无为的人。小姐有自知之明,发现她无法和这个人生活一生,所以跑了。去找父亲的熟人,把情况跟他说了,这位朋友问她,拿定主意,选什么对象告诉我。她告诉了这位朋友。如果不能忍受,我可以介绍一个穷人给你,是张耳。她一听,愿意。宁可跟张耳,也不跟平庸的丈夫生活。合法分手后,跟张耳提亲。张耳太意外了。本是避祸来了,没想到富二代嫁给了他。张耳不在乎她的婚史。张耳一下子成了富人了。他有特点,非常会用钱。广交朋友,很快名声出来了,不久做了秦外黄县县令。这是第一个幸运。是婚姻。

结婚前,张耳还有一个年龄小的忘年交陈馀,婚姻也奇特。一个富人知道他不会平庸,许女儿给陈馀。父事张耳,像对待父亲一样来对待张耳,两人成了刎颈之交。两人好得同生死。秦国当时不知道两人,灭魏国后,才知道两人是魏名人。所以下令追杀。两人跑到外黄隐居。不久,遇到大事,秦二世元年七月起义暴发。对外黄的两人来说是机会。他们可以借此转变身份了。他们都参加了反秦起义了。张耳的第二个幸运就是起义的暴发。张耳也投身起义了。这表现了他的胆略,他们找陈胜,早听说过他们,马上请二人来,待为上宾。

陈胜称王后,二人主动给陈胜建议,我们只限于楚地,河北大片地方,我们熟,希望让我们去打下来。这个建议提出显示了张耳的眼光与才华。陈胜同意了,任用武臣做将军,另派都尉,让二人做校尉,带三千士兵去了河北。仗打得顺,很快赵地一片红。他们有法宝,把军事战争与政治斗争结合,运用政治手段为军事服务。对不愿意投降的人呢?张耳遇到高人蒯通。这是第三个幸运。蒯通有谋略。他对秦帝国的基层官员,和攻赵地的武臣都做工作。像对范阳县令,说你处死多少人,为什么百姓不杀你,怕的是秦法令,现在正是百姓杀你时,你最好向义军投降。保证义军不杀你。给武臣们说,现在来赵地,打一仗拿一城,这办法太落后,不如“不攻而降城,不战而掠地,传檄而千里定”。武臣听不懂,蒯通解释,现在有三十多城不投降,原因是你攻下十几座城,你杀县令,他们害怕。他们只有死路一条,明里抵抗,实是自救。现在最好是给他们活路。先把范县县令封个侯,让他投降,再让他坐着车去转转,人们一看,其他县令都会仿效。武臣一听,高兴,觉得可行。蒯通的办法,用起义的办法,归顺,是幸运。武臣采纳了建议。果然三十多城望风而降。张耳与陈馀把赵的城都拿下来了。

拿下赵地,两人商量,向陈胜派的将军建议,应当自立为王。做赵王,好办了。这是对陈涉的背叛,但对起义未必是坏事。让秦多了一个对立面。张耳一是对陈涉不满,因为陈涉没重用他们。二是担心被杀。陈涉派了许多人攻地,许多人被杀,所以他建议自称为王。武臣顾虑在当时称王的是六国诸侯王的后代。他的先辈不是六国诸侯。张耳告诉他,陈涉不是普通人吗?你也可以呀。而且回报陈涉未必是好事,机不可失。武臣听了后,自称赵王。

陈涉想派兵征伐武臣,被人劝了。最好是派使者祝贺他当赵王。陈涉就派使者去祝贺,把武臣家属扣为人质。把张耳的儿子也押为人质。这就面临一个局面,陈涉命令他西进灭秦。武臣问张耳,张耳说千万不要打秦。否则灭秦后会收拾你。向南,把河内郡燕代之地占了。整个燕赵代三国占有后,就是陈涉灭了秦也奈何不了你。武臣一听有道理,分军三支,一支叫韩广攻打燕地;二支叫李良攻占常山;三支叫张黡打代地。韩广占了燕地,韩广自称燕王了。李良拿下常山,在井陉关受挫,被挡打不过去,来搬救兵。张黡当然也打得顺。武臣带着张耳陈馀去打燕。赵王武臣竟然被俘。他没本事,爱玩,去打燕,间歇时不忘玩,打猎。被燕军发现,包围活捉了。给张耳来信,要是叫赵王回去,划一半给燕。否则不放。张耳派十几个使者交涉,都被杀。张耳束手无策,打怕对方急了。赵军军营中有小卒做饭的,给同伴吹大话,叫我去我会领回来。张耳让他去了,一见燕将,问你们知道张耳陈馀是什么人吗?是贤者。你知道他们的志向是什么吗?不就是想接回赵王吗?你们错了,看小了,绝不想叫他回去。拿下赵五十城,他们也想称王,武臣被他们拥立。但是你们想想武臣你们都受不了,他们若打你们,会怎么样?千要不要让张耳他们成了气候,果真放了。这个小兵这番话有道理吗?是想叫武臣活还是叫他死?他是利用这个矛盾让武臣回来的。我看是不想他死,急攻才会想让他死。现在是投鼠忌器。不愿意叫武臣死。但是这小兵会说,蒙住了燕军。

武臣回来,又遇到麻烦了。李良在井陉受阻后回来要求增兵,但是接到秦的信,用二世的名义写的。没加封。说的是只要离赵归秦,既往不咎,而且可以大富大贵,李良是秦将,投靠了赵。接到所谓的信,这当然是计。搬救兵时,武臣刚回来,武臣的姐姐惹了麻烦。醉了带了许多随从。李良一看,以为是赵王。她派随从打了个招呼,李良才知道不是武臣,却是他姐姐。他心里不是滋味。他身边一人说,你不对,本咱高贵的身份,现在赵王的姐姐都不放我们眼里。不如杀了她,叛变算了。李良火起了,果然杀了武臣的姐姐。带军直扑邯鄣,乱杀,把刚放回来的武臣杀了。张耳与陈馀幸运,在赵的人缘好,通了信,逃了,没被杀。武臣被杀,对张耳来说是幸事,还是不幸?我看,是幸事。本来赵王是武臣,陈涉派的也是他,等于说张耳陈馀可以独立掌握赵国政权。张耳在人生中遇到第四次幸运的事。这后,二人做了个决定,赵地是人家地盘,找赵歇,拥立为赵王。这是二人封的。权力在二人手中。张耳做了丞相,陈馀掌握军权。赵成了他们的天下。李良不死心,还要继续打张耳陈馀,李良战败,投章邯。整个赵国被张耳等实占了。但是人生幸运有限,不可能没挫折,厄运来了。对张耳来说,是生死考验,是劫难。

 

大风歌36_翁婿嫌隙-王立群.2011.03.31

视频地址:http://kejiao.cntv.cn/bjjt/classpage/video/20110331/100555.shtml

章邯带兵镇压起义军,横扫反秦义军,把重要将领全部杀死。只有一个地方赵没占。章邯来了。二世又派了长城军团王离来了。赵国集中了两大主力。两大军团集合来打赵国。章邯打法是把邯郸附近的百姓迁到河内郡。再把附近的所有城夷为平地。这就是三光政策。焦土政策。赵国被孤立了。赵歇与张耳陈馀被打垮了。长城兵团巨大鹿,赵成了关键地。张耳被困巨大鹿城。外边人多粮多,张耳兵少食尽。张耳不断地派人写信通知陈馀,让他出兵,陈馀收集了几万散兵。章邯二十万,楚军也只几万人,力量不够打。张耳急了,说话重。“吾与公为刎颈之交,今王与耳,旦墓且死,而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陈馀为难,打肯定打不过,不去打,张耳一再催。张耳派两个将军突围出来,逼着陈馀出兵。他们说哪怕全军战死,也表明我们是信守诺言的。给你五千士兵,去吧。这两个将军冲到秦大营中,转眼间全部战死。埋下祸根。后来巨鹿战,项羽破釜沉舟,断了王离的粮道,天下诸侯看到这个,齐下手灭了长城兵团,章邯撤退,解了巨鹿之围,这是张耳一生中第五次幸运。项羽让他意外获救了。张耳与赵王宴请各路诸侯,唯独不满意陈馀,为什么不救我?两个将军哪里去了?陈馀说了实情,张耳不信。陈馀有错,错在屈从出兵。二错错在越说越生气,最后陈馀弃印不干。张耳有人说,这是老天爷交给你的,不听将来可要吃亏,张耳拿过来,一挂。陈馀一看挂在张耳身上,赌气不干了,回老家了。手下几百人跟着走了。负气交权是二错。两人反目成仇了。

巨鹿之战后,章邯投降,项羽带着救赵将领进入函谷关,封了张耳常山王,把赵歇封为代王。陈馀没封。陈馀赌气,因此没被封。后来只封了三个县,做了列侯。差别就大了。陈馀心里不平衡。山东齐国田荣叛乱,陈馀立即写信,借兵共同打,田荣也是因为没被封,给了兵。陈馀带着兵对张耳突然袭击,张耳打得大败,丢了国家。张耳得找项羽,找刘邦。张耳与项羽刘邦交情都不错。张耳与刘邦在秦末起义前就曾在张耳家常住。家里有钱,刘邦也去蹭过吃住。张耳拿不定主意投谁。他决定投项羽。但有人劝他,刘邦在关中时,全部星宿集中在那,张耳就决定改投刘邦了。这是他人生中第六次幸运。当时刘邦刚杀回关中,正平定关中。张耳来了,刘邦特高兴。他知道张耳是名士。一高兴把女儿许给张耳的儿子张敖。两家成了地道的亲家。前者鸿门宴上有政治需求,不成了。刘邦收留了张耳,张耳成了刘邦集团人重要成员。陈馀迎回赵王,他做了常山王。陈馀曾跟刘邦提条件,要我去打,汉杀张耳,乃从。刘邦不可能杀张耳。找了一个特别像张耳的人杀了,送来人头。陈馀相信了,跟刘邦打到彭城了,项羽大败刘邦,陈馀听说张耳还活着,又觉得不像了,反悔了,站到项羽一边了。这时,陈馀划线的标准是张耳的死活。张耳与陈馀彻底反目了。后来韩信杀了陈馀。赵王歇也被杀,韩信要刘邦封张耳做赵王。他真正成了赵王,是刘邦封的张耳。赵王张耳不久走到了人生尽头。汉四年做赵王,第二年就病死了。儿子张敖即位为赵王。

张敖可不幸运,连遭不幸。一是他在汉七年遇到麻烦了。刘邦平定叛乱时,在平城被匈奴围了七天,突围出来时,赵王对刘邦好,亲自为他端饭,不领情。刘邦经常骂张敖。詈甚,骂得厉害。骂出麻烦来了,张敖不错,没傲气,但手下大臣不白吃,跟着张耳几十年的老臣,看不惯,所以大臣们商量要把刘邦杀了。这事是因为气愤张敖被骂。第一步告诉张敖,坚决反对。赵国也是靠着他来的,我们才重新有这块地。不能杀恩人。后来大臣们商量,赵王是好人,别跟他说了,秘密做了,成了让他当皇帝,不成我们承担责任。第二次刘邦经过时,他们安排刺客。刘邦躲过了。汉九年,把这事报告给了刘邦。没想到女婿是谋杀的主谋,他怀疑。所以抓了赵王与国相,张敖手下,竟然有十几个人扮作奴仆,贯高是被囚车押进京的。主要审的就是贯高。赵王不能审,吕后只这一个女婿。吕后说不可能是他。刘邦反过来骂吕后,不想想,女婿稀罕女儿吗?得了天下,身边多少人呀?还稀罕吗?要谋杀极其恶劣。一直传下去,吕后挡着,只会不得使用逼供。棍棒皮鞭锥子全用在贯高身上,身无可击者。贯高始终一句话,与张敖无关。刘邦感慨,一般人都挺不过去。刘邦喊壮士呀。改审,看谁关系好,私下见。私下拜访了解真情,找到泄公。他跟贯高是同乡,在朝中为官,派泄公去探望贯高。泄公寒暄后,问他张王果有计谋否?贯高说,我犯了什么罪?灭三族呀,全部进了监狱了。只一声令下,三族会全杀。我犯罪是这,我爱谁呀?我爱赵王还是三族呀?我拿这个来说谎,换一个赵王,不可能呀。这事的确不是赵王的事。所以,当场许多人都自杀了,赵国许多参与谋杀的人全自杀了,我之所以这样做,只想还赵王一个清白。就把刘邦骂人一系列经过全讲了。泄公把这一切写下来,报告刘邦。刘邦觉得确实没赵王的事,赦免了赵王,不能当王了。毕竟还是女婿,当侯吧。降为侯了。

刘邦最欣赏的是贯高这个国相,不简单。他派泄公告诉贯高,赵王放了。贯高高兴。还赦免你并任你为官。这可是谋杀的主谋,刘邦竟然赦免并重用。贯高听完笑笑,我活着只为洗白赵王之冤。我背着这样的恶名来为皇帝做官,我愧对皇帝,他自割颈动脉自杀了。刘邦召见了赵王张敖,问他,你手下十几人怎么样?张敖说都是栋梁之材,刘邦一一召见,发现全是有才之人,全部任为郡守和诸侯国相。这些人经过刘邦惠帝吕后文帝朝,子孙大多做了两千石的高官。但是刘邦为什么对他们这么看重?这是刘邦晚年,特别看重的是忠诚。蕴含意味,刘邦的人生即将走到尽头。大汉王朝怎么办?臣子的气节是什么,他最看重。要给天下臣子做榜样,叫忠诚。有了这个,刘邦死后不担心王朝会走向没落。

 

大风歌37_成败萧何-王立群.2011.04.01

视频地址:http://kejiao.cntv.cn/bjjt/classpage/video/20110401/100730.shtml

(刘邦曾承认自己统兵打仗不如韩信,在四年楚汉战争中韩信是功不可没的,但是韩信最后的结局却十分惨烈,身为将军的他没有血染沙场,马革裹尸,而是被吕后所杀害,其罪名是谋反,韩信为什么要谋反又是如何谋反的?韩信之死与萧何有什么关系?)

刘邦不在长安,晚年有病有伤,不呆在京城,去外边干什么?他在平叛乱。韩信被降为淮阴侯,住在京城,形同软禁,生活没受到多少限制。为什么突然谋反?刘邦平叛与韩信谋反与一个人有关。陈豨率领过五百人投奔刘邦,是最早加入刘邦集团的起义将领,立功在平定臧涂时,是第一批二十九个列侯分封之一。汉七年,韩王信叛乱时,他又参加平叛。刘邦给陈豨一个重任。汉建国后一直不稳,燕在今天北京,代在太原北一带。离长安远。刘邦决定,陈豨任为赵国国相,实际在监管代国与赵国两国军队。他成了北防军的司令。陈豨是汉七年被授命为燕代总监军,后来汉十年年底陈豨叛乱。位高权重,陈豨怎么会背叛西汉呢?陈豨毛病不是贪财贪色贪权,而是喜欢养士。门客多时达到一千多人。风光无限。这一毛病带来麻烦了。从边地去京城途经赵住在邯郸,把整个邯郸住满了,引起刘如意的注意。周昌是赵国相,周昌看到了陈豨的大部队经过,他向京城打报告,说陈豨养客甚众手握军权多年,刘邦一听有道理。查,陈豨一查,千多人哪能保证每个人都守法?仗势捞好处的事难免,一查陈豨马上知道了。陈豨做出两反应,恐惧也说明有事。立即派人给韩王信手下两叛将联系起来了,准备急了就造反。当时韩王信曾跟他联合,但是,他没答应,现在想起来了,赶快联络。

刘邦觉得事情不妙,太上皇病故,召陈豨进京,刘邦断定他叛乱了。刘邦亲自带兵平叛。这次平叛中充分展现了刘邦的军事才华。他认为这成不了气候。周昌是首先告密的人,建议把常山郡郡守处置掉,掉了二十个县。周昌说他们没参加叛乱。不得已而投,不是本心,这显示了他的政治眼光。刘邦叫周昌找赵国能打仗的将军,推荐了四个人。一见刘邦,刘邦一看,没一个能用。当时说,竖子能为将乎?哪一个能当将军领兵?四人吓得磕头,刘邦封每人一千户,做将军吧,还是用了。刘邦到十一年冬天,打垮了主力,第二年杀了陈豨。陈豨当赵国国相受命后,亲自拜访韩信,这一段重要。陈豨拜访韩信,韩信叫手下随从退下去,拉着陈豨说了几句话,“子可与言乎?欲与子有言也。”豨曰:“唯将军令之。”陈豨去拜访韩信,韩信把身边的人打发开,拉着他的手,想跟他说一句话,能不能听来讲一点话。陈豨说,我听你的,您说吧。韩信说,派你去的是战略要地,你手握重兵,皇上非常信任。假如你到那儿,要是有人说你叛乱了,第一次皇帝肯定不信,第二次肯定将信将疑,第三次说肯定恼羞成怒,一定会亲征,只要他离开京城,“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我在京城内应,天下是可以拿下来的。陈豨说呢?“陈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谨奉教。’”平时就知道韩信有大本领,所以相信他的话,并且说,遵命。这是韩信叛乱的事。这段描写重要。汉十一年,刘邦亲自征讨,要求韩信出征,韩信说有病,留在京城,暗中给陈豨送信,最关键的有两句,弟举兵,吾从此助公。这是《史记》中韩信与陈豨谋反有全部文字。这时韩信手中无兵,诈称皇帝有令,把整个京城的奴隶集中起来,说皇帝有令,让他们起来跟着干。只要占了京城,事就成了。这是韩信准备的。但是商议好后,出现变化,手下有一个门客犯罪了,韩信关了他,想杀了他。结果他弟弟知道哥哥被抓,跑到皇宫里靠发,举报了。吕后知道了。想召韩信进宫,怕他不从,跟萧何商量。萧何说把陈豨杀了,让他进宫庆贺。韩信当然不会去,萧何来了,亲自到韩信府上,告诉他,让列侯大臣进宫祝贺,你得去呀。韩信想他是自己的知己,他对自己不错,在萧何的劝说下,把他拉进了长乐宫,一入宫,武士绑起了韩信,萧何不见了。所以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抓进了钟室,在里边杀了韩信。临死前说了一段话,大意是没听蒯通的话。他劝过我两次,不要帮助刘邦,没听,落到今天的地步。吕后下令杀了,而且灭了三族。

这个消息,后来记载不同了。刘邦不知道,到京城才得到消息,“且喜且怜之”。这是《淮阴侯列传》的记载。刘邦回来后,先表现是且喜且怜。问吕后,临死前说什么了。刘邦说蒯通我知道是辩士,立即通缉,很快就抓住了。刘邦审他,是不是你叫他谋反的?蒯通说,这人不听我的。刘邦气得下令杀了。蒯通一听,喊冤,刘邦说,冤不冤?该不该杀?蒯通说,古话说人各为其主。我当年只知道主人是韩信,不知道什么刘邦。我既然是他部下,我得忠于他,得设身处地地谋划。当时保持中立,刘邦项羽无可奈何,天下局面是什么样?肯定是三分天下。想想当时不知道你,只知道韩信,我为他谋划有什么罪呀?像狗只不咬主人,能说它不是好狗吗?说得刘邦答不上来。刘邦这时晚年了,最重要的是提倡忠诚,蒯通忠诚于主人当然不能杀,放了。这人有智慧,当年韩信不听他,他装疯了,现在准备说辞。而在《萧相国世家》不同,记载吕后立即报告了刘邦这个消息。立即加封萧何,封萧何为相国,升级了;加封五千户;给他加强警备。(韩信被杀,加封萧何什么意思?先想想,以后再讲。)两处记载不同,哪个更可信?我觉得后者更可信。有四条理由:韩信非寻常之人,军功天下第一,吕后也没这么大胆;吕后此时不敢不报,这时正是刘邦废太子刘盈立刘如意愿意最强烈的时候,这时不请求擅自杀功臣万一错了刘邦不愿意她不是兜着走吗;此事影响废立,影响太子的位置问题,处理失当就会影响太后的前程,这种大事一步不敢错;吕后邀功心切,第二年刘邦死了,这时决心换太子的关键时刻,这时吕后最希望有点动静展示一下“肌肉”。没有戚夫人年轻漂亮但是对巩固刘姓江山有作用,展示自己力量的时候,岂能放过?

司马迁为什么这样写?估计听到不同的说法,一个地方记一说,两说都记下来,哪个对呢?自己看吧。这是最公正的史学家的做法。不凭主观判断。但是从古至今,有许多学者不相信韩信谋反,为什么呢?

 

大风歌38_反乎冤乎-王立群.2011.04.02

视频地址:http://kejiao.cntv.cn/bjjt/classpage/video/20110402/100699.shtml

直到今天,关于韩信之死有两种看法:一是谋反被杀;二是冤杀功臣。

第一种认为他该死,认定谋反被杀的,有代表性观点,认为这是一个过程,从不谋反到有怨恨到想谋反到真谋反,有变化过程,这是基本观点。认定没谋反,重要依据是《淮阴侯列传》中记载过两上说客,一是项羽派来的武涉,另一个是蒯通。两人跟韩信说了好多,韩信就是不反,“虽死不易”。即使死了也不背叛刘邦的决定。这是武涉游说时韩信表的态。蒯通谈过两次,其中第二次我没讲,现在说说主要观点。怎么劝韩信,韩信如何表态的,直接影响到韩信是否谋反的判断。第二次着重讲两点,一是有功称王,错。韩信有基本看法,是我立了大功,封王是应该的,汉王不会考虑冤杀我,不可能。武涉与蒯通劝他时,他都有这个基本立场。蒯通认为这个错误,有功不动你,不对。蒯通从道理和事实上讲。他讲道理,人与人关系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利益一致时对你好,利益冲突时不可能好下去。这涉及到刘邦对韩信会不会一直好下去。蒯通讲两件事,一看朋友变成敌人,像张耳与陈馀,当年是刎颈之交,最后反目成仇,你现在与刘邦再铁铁不过张耳与陈馀,矛盾与冲突比他们复杂得多。能一直友好?二是君臣莫过于勾践复国,走的是范蠡,留下来的是文种,被勾践杀了。君臣是共患难是朋友,同富贵是大患。你跟汉王的关系是这样的关系。讲完后,韩信不听。这是第一点。第二个观点是,功高震主者危。功劳高会威胁到君主。灭那些国家,把黄河北全部荡平,这是不赏之功,没法赏赐了。刘邦没东西给你了。处臣子之位,有不赏之功,带震主之威,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投谁谁都怕。立了大功,天不收地不留。这理透,韩信平静,说“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不听。几天后,蒯通再次拜见,道理讲完了,还讲什么?讲完了,又加了三条,一是人要识劝,不识劝,一旦错误了,再没改正机会了。二是奴仆思想后果严重,韩信放着主人不敢当,只想当奴才,这是奴仆思想,这后果严重。三是犹豫不决害死人,他举了许多例子。猛虎如果犹豫还不如蜂蛰人一下。勇士犹豫不如庸人。还不听。

蒯通苦口婆心,韩信就是不听,有上个原因。一是对刘邦有幻想。来自功劳大,认为主上不会伤害他。他是知恩图报之人。像当年对无赖封过中尉。像对漂母千金厚遗。他总以德报人,也希望别人这样对待他。这是幻想第一点。二是没有称霸之志,他的志向只是因功封王,没有称霸称王的志向。只有这么高的人生目标。三是对刘邦的精神臣服。一个严格的依赖性人格。人格不自主自强。四是性格中的犹豫徘徊。这四个原因导致他不会叛乱。

第二个阶段是对刘邦的幻想打破了。陈平设计,伪装云梦,抓起韩信,找不到证据,降为淮阴侯,打破了韩信对刘邦的幻想。他第一反应是发兵造反,可见他有警觉。他已在反与不反中摇摆。一是韩信自度无罪。凭什么抓我?说明他确实无罪。二是刘邦降他为侯,如果真反了,能只这样处理吗?只要谋反他一律杀。被抓是什么呢?韩信甘心为臣却在做法上不能解除刘邦的戒备。当然,韩信的态度也因此变化。削掉王,住在京城,韩信从此称病不上朝。实际是消极对抗,羞于和绛灌为伍,韩信的功劳是一等的。一次去樊哙家去,樊哙受宠若惊。跪拜相迎,樊哙佩服他的才能与功劳。说将军来到我家让我非常荣幸。韩信仰天长叹,我落到这地步,看不起卖狗肉的,他的侯算什么,心中不屑。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状况心生不满了。他感到不公正,幻想破灭了,人生目标破灭了,还大失脸面。被绑用车拉到京城。他感到脸上挂不住。刘邦用不光彩手段对待韩信不公正地处理让韩信心寒。韩信心里产生了谋反的愿望。这是一步步走过来的。

另一派观点认为韩信没有谋反。一是策反陈豨不合情理,刘邦最信任的就是陈豨,韩信会跟他商量谋反的事?这时陈豨是刘邦特别信任的人,陈豨不可能表明自己要谋反,他怎么可能一见面就说这样的事?二是谋反时机不合情理,手握精兵三十万二人劝他谋反都不谋反,现在何必呢?《韩信庙》写“朝言云梦暮南巡,已为功名少退身。尽握兵权犹不得,更将心计托何人?”早上说要去游云梦,晚上就出发了,动作快。韩信成就功名时,应该全身而退,没退引出麻烦了。当初掌握大军不反,更何况没有一兵一卒,会去商量谋反吗?这是许浑的诗。三是动用兵力不合情理,解放奴隶让他们武装起来打,这不合理。有问题,没有诏书,奴隶会相信你?就算听,会集合多少乌合之众?去与正规军作战,能赢?四是动手条件不合情理。刘邦出京是最好时机,可以动手,可是,现在要与陈豨书信来往,那时不容易呀,得好长时间,要是在路上被劫,不怕走漏消息?不可靠。五是诛杀过程不合情理。骗他入宫,绑到立即就杀,缺少审讯,查证,手下不调查,绑起来就杀,这样的杀是谋反,还是谋害?不同意的五个理由,说明是刘邦吕后要杀韩信。这是谋害。

双方交锋时,有几个问题讨论。一是为什么找陈豨?陈豨受信任,手握重兵,去赴任,为什么去辞行韩信?本身说明想与他联手?陈豨与他联手,不会被怀疑。找彭越,马上会知道。找到刘邦最不容易怀疑的最容易成功。二是手握重兵不反,无兵却反,为什么?反驳的认为,当年不反是因,今天反是果,因果有两上,一是必然性一是或然性因果。当年不反现在会不会反?两种可能。会反和会不反,这叫或然性因果。不能说当年不反现在就不反。现在反不反与先前的不反不是必然。三是手中无兵卒。这也不是否定他谋反的充足理由。他一生中多是出奇制胜,以少胜多。兵少不意味着谋反不成功。四是韩信这样机密的事,司马迁怎么会知道?这也不奇怪。史中这样的机密事多了。五是,假如韩信没相当准备,抓他相当容易。为什么不去他家抓捕,说明他有准备了。《彭越传》是明确的诬告。假如这也不是事实,为什么写彭越写成明白的冤案,而这里写的是谋反,说明他确实反了。

两派不同观点与依据,还有论战的情况,自己去思考。我思考是他确实是反了。那么为什么人们不相信韩信谋反了?一是因为韩信功劳太大;二是因为韩信死得太惨;三是韩信确实被冤枉过。四是韩信的军事才能太出色。五是刘邦杀了一批诸侯。韩信作为一代名将,最终死在西汉政权屠刀下,确实可惜。还有几种代表性说法。有哪些?有道理吗?看下集。

大风歌39_死因之辨-王立群.2011.04.03

视频地址:http://kejiao.cntv.cn/bjjt/classpage/video/20110403/100375.shtml

有关韩信之死有几个代表性说法,影响大。韩信不是一般的将领,是西汉建国第一功臣。这么著名的将领如流星,陨落引发人们争议。至今没停止。我们要看有关死因的观点。

四个最有代表性意见。一是因为他灭齐惹的祸。灭赵国后,刘邦封张耳为赵王,让韩信灭齐。这是刘邦给的命令。后来出现变化,郦食其要说齐,单车独骑成功了。田广与田横慑于军锋,同意降汉。韩信得到消息,决定不打了。这时,出来了蒯通。说了一番话,韩信决定立即打齐。他说了什么呢?两点,一是功不如人,大将军会打仗,花那么大力量,打下赵五十多座城,郦食其一人没费一兵一卒拿下七十多城,韩信心不平。二是汉王当年给了灭齐令,撤销了吗?没有。下令不执行,现在降了,但灭齐令没有终止。韩信于是决定灭齐。顺,因为齐决定投降了,重兵驻在历下,不作戒备了。韩信突然袭击,有效,导致齐王烹了郦食其,韩信平定了齐七十多城。这事,许多评论者种下了杀身之祸。害了郦食其,汉和齐达成了协议,两国约好,你现在负约,让汉王背上恶名。韩信惹火了刘邦,是最后被杀的原因。这个观点影响大,有道理吗?要回答三个问题,一是刘邦为什么不下终止令?二是下了灭齐令派郦食其说齐,为什么呢?三刘邦造成韩信灭齐的行动吗?三个说清楚,就知道这事的麻烦程度。先说第一个,史书没有记载原因。我想逻辑上讲是两种可能,一是可能有意不下,二是无意间忘了下达终止令。如果有意,刘邦会吗?有可能吗?这种可能是拿郦食其的生命来考察韩信,受害者是郦食其,我个人认为不可能。郦食其立过大功。曾说服秦将达成和解。刘邦突然袭击,但当时郦食其回来了。汉十二年平定黥布之乱,刘邦想到了郦的儿子,功未当侯。刘邦封郦疥为高梁侯,说明刘邦对郦之死心中有愧。所以后来封了郦疥。所以我们断定刘邦不不会有意不下。如果无意中忘了呢?这么大事为什么能忘了?怎么解释呢?我想重要原因是,政治上说服齐王,比较便捷,这样解决也防止韩信做大做强,刘邦对他是边用边防,灭齐后韩信会更大了。刘邦赞成吗?不好说。降齐与灭齐不同,降齐会让齐军完全保全,对刘邦更有利吗?不会,灭齐更有利。韩信也消灭了龙且的二十万,直接威胁到项羽的后方。所以灭齐效果更好。我觉得刘邦心里一定会认为韩信灭齐更好。但是韩信灭齐带来两个不愿意看到的结果,郦食其死了,韩信做大做强了。韩信二十万精锐让刘邦带走了,韩信训练百姓就有了三十万精兵。韩信灭齐功大于过。但也让刘邦产生了一个很大的不放心。这时只会戒备。

二是求封齐王惹的祸。要求封他为假齐王,惹了刘邦。这事流传广,求封惹祸了吗?第一,错了吗?二,刘邦动了杀人之心了吗?韩信在刘邦拜将后曾深谈,韩信提出汉中对策,以天下城邑封功臣。刘邦当时表态是大喜。所以韩信是最早提出封地给功臣的,刘邦认同这个做法。韩信是首倡者也是受益者。韩信没错,但是违反了官场的潜规则。专制政权下的官场,下级只能等上级加封,不能自己要。要刘邦自己封,否则就违反了规则。刘邦动了防范心,但杀心不大好讲。宋黄庭坚写:“城皋日夜望救兵,取齐自重身已轻。蹑足封王能早寤,岂恨淮阴食千户?”说刘邦日夜盼韩信救兵来,结果拿了齐地要求封齐王,这是自重,取齐自重实际是身已轻。当看到刘邦被踩封你时,就不要埋怨封你淮阴侯是必然的。求封是人生的败笔。这是有名的观点。

三是与齐王有关。扩大齐王封地惹的祸。鸿沟,二十万打不到十万,不理解韩信与彭越不来,赶快加封土地。刘邦就大规模地扩封了,二人来了,项羽完了。这事,惹得刘邦动了杀心。韩信有英雄之才也有市井小人之心。心市井心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又希望刘邦用君子心来对待自己,是矛盾。这次要求扩大封地时,他没说。是用行动来表明态度。对了,我去,错了,不去。刘邦猜不透,张良猜出来了。赶快加封,来了。先前是大骂,这次刘邦没骂。微妙。张良陈平各踩一脚。这次比上次更可怕。前者出乎意料之外,理应来,要求封假齐王,所以恼怒。张良说在前面,刘邦明白他不来,说明他定位韩信在小人位置上了。没出乎意料了。所以不骂了,后果更严重。

第四个代表性说法,功高震主。功劳大得刘邦无法驾驭你了。这是不是韩信被杀的重要原因呢?不是所有功高的人都会死,像张良功劳也大。他一直受刘邦器重。张良没受过猜忌,防范心都没有。为什么?一是张良无权,韩信有兵权。只不过动动嘴,不必防范。张良也聪明,置身功名之外。我要练气功,不管事。张良自始至终没受到猜忌。萧何就两次受猜忌。萧何人缘好,手下一批人有智谋。手下人会提醒他。经过手下高人指点,萧何明白官场潜规则。他采取三条有效措施,让儿子孙子兄弟全部参军,做人质。二以家财充军资。三自毁英名。故意显示自己抢土地,把自己搞臭。功高震主不一定死,就看有没有政治智慧与皇帝周旋。韩信恰恰是暗于官场。战场上,会指挥千军万马,但政治上,方寸大乱。像伪游云梦时,韩信方寸大乱,马上要造反。又想到自己没罪。最后杀了朋友。这三着用完,刘邦抓起他来了。充分显示了政治上的无能。

韩信有四不懂,不懂开国君主与功臣的关系。打天下情同手足,共天下,视为心患。二他不懂谋反不一定要有谋反的证据,只要有谋反的能力就可以认定为谋反。三不懂是皇帝杀功臣,不关系恩怨,关系江山存亡。四不懂冒犯君王是为臣大忌。刘邦抓他后,曾问他,看看我刘邦能带多少兵?韩信说不过能将十万。刘邦笑问韩信你能带多少兵?臣多多益善。百万都能指挥。这话刘邦会高兴吗?刘邦就问,怎么被我抓住了呢?韩信说,你善于将将,我善于将兵,所以我被你抓。估计这些都冒犯皇帝。臣子不能这样讲。

韩信是人生悲剧。怎么造成呢?一是社会原因,这是封建君主专制。二是人格缺陷的悲剧。他最大缺憾是依附性人格,甘心当奴才。三是政治悲剧。韩信精于军事,不懂政治。吃亏在完全不懂政治。

大风歌40_将星陨落-王立群.2011.04.04

视频地址:http://kejiao.cntv.cn/bjjt/classpage/video/20110404/100367.shtml

(高帝十二年,刘邦以谋反罪杀了韩信。一时间朝野上下风声鹤唳,人心惶惶。韩信有着卓越的军事才华,是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的第一功臣,他的被杀影响极大,首先影响到的人就是彭越和黥布。彭越和黥布同韩信一样,为刘邦征讨天下,立下赫赫战功,和韩信一道被后人誉为汉初三大名将。韩信和黥布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他们最终的命运结局又将怎样呢?)

梁王彭越在刘邦灭项羽前就封了梁王。封梁王后,基本上平静,被卷入陈豨叛乱是偶然。刘邦到邯郸要平叛,发现手中无兵。地方诸侯不来,向地方诸侯征兵,梁与赵紧紧相连,希望梁王来参加平叛。彭越说有病,派将军几千人来参加,刘邦恼了。派人责备彭越。“梁王恐,欲自往谢。”假如去了,也许会有变化。但手下扈辄不叫他去,去了就抓起来,不如反了。前提是韩信曾被抓。单独去,就会像韩信,扈辄就不让他去。彭越不去。就是这时候,出事了。彭越手下太仆有了错,彭越抓起来了,想处死他。结果太仆逃了。直接到邯郸见刘邦。说彭越和扈辄要谋反。这是诬告。刘邦得到这个理由,没调查,立即抓彭越。彭越被抓。直接押送刘邦。送洛阳,审,谋反事实俱在。这是冤案。刘邦清楚,没更多证据。最后处理是削去梁王。发配到四川青衣县,监视居住。彭越去了,到了郑县,倒霉了,遇到吕后,彭越犯傻了,应当赶快走,这个女人不寻常。他倒赶快找着吕后哭诉。吕后说,好跟我回去,我替你洗清。带回到洛阳。吕后找刘邦,说彭越是壮士,是好汉。放到蜀地,闹起来是大事,不如做掉算了。彭越真冤。刘邦决定杀。吕后让彭越手下人告他谋反,灭三族。刘邦对彭越不来为什么这样看重?赵地将领不管用,管用的不来,刘邦急,但没动杀心。真正动杀心的是太仆的告密。刘邦的处罚还不到死的程度。吕后的介入导致了死的结果。

吕后担心的是刘邦身后怎么办。这是汉十年了,离刘邦死只两年了。吕后知道的是二人年龄差距。他知道刘邦身体不好,她也知道儿子多大。刘邦生儿子时,四十六。汉十年时,儿子十六七岁。打天下的三大功臣,都是猛将,吕后担心的是儿子镇不住这三个。吕后极力主张杀。彭越人头在洛阳城门的示众,不准任何人祭奠。彭越手下来哭。被抓。刘邦火了。杀。栾布说,愿一言而死。当年打得最惨时,谁帮你?是彭越断后路。垓下之战,立了大功。现在加谋反罪名,从此天下功臣人人自危。栾布说完,刘邦傻了。放了。刘邦为什么放了栾布?晚年提倡忠诚。彭越对栾布有救命之恩。栾布在燕地打工,替主人报仇。后来燕王任他为将军。彭越赎出栾布,做中大夫。彭越出使齐国时,彭越被杀,所以回来时哭祭。

黥布听到韩信被杀时“因心恐”,心里恐惧。正打猎时,皇帝诏书来了,“因大恐”,所以他动了心了。立即把军队布防好,关注临近有没有军事变动。黥布是猛将,又出事了。手下有人告他。一个爱姬有病,打医生来看病。遇到一个人,是手下的贲赫。贲赫觉得有义务疏通关系,出于好心送礼给医生。结果是这个爱臣对贲赫有好感。她曾跟黥布夸贲赫是忠厚长者。黥布就有意了,立即沉下脸来,责问她。她吓一跳。把经过全讲了。无非是看病,医生与中大夫住对门,贲赫送礼,医生上心看病。黥布还是觉得他们有问题。越想越恼火。要杀贲赫。贲赫逃了。到了刘邦处,报告刘邦说黥布反了。刘邦就问萧何,反了吗?萧何说,布不宜有此,恐仇怨。这话出自萧何嘴不容易。韩信是他骗进宫的,彭越时他一句不说。那边黥布做好了谋反的准备。中央使者也在调查这事了。黥布断定贲赫告状了,他决定立即叛乱。刘邦下令放贲赫,报告是真的,召集大将商量。大将们的态度是坑竖子耳,何能为乎?刘邦手下一个太仆滕公说,薛公曾在项羽手下做令尹,熟悉黥布这人。我跟他谈过,说黥布之反正常,因为他们三人功劳相同,那两个人被杀,肯定会反。刘邦召见薛公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向西攻楚,向东打吴,吞并齐鲁,黥布用上策函谷关以东不是你的了;中策是攻下赵魏,据守敖仓,胜负难定;下策是……刘邦问黥布会采取哪一个?一定是下策。这是黥布本身决定的。他曾是罪犯,没远大志向,只能取下策。刘邦带队出发。黥布讲,上老矣,厌兵,必不能来。手下积极性极高。

两军相遇,刘邦指着黥布问,何苦而反?黥布答,欲为帝耳。这样回答无非气气刘邦。一打,黥布军阵摆得厉害,好像当年项羽的军阵。黥布最后败,败在军心不稳。错误估计刘邦不会亲征,手下慌。黥布逃到长沙国。黥布的老婆是长沙王的女儿。长沙成王在位,骗黥布,一起逃到南越国。跑到一百姓家,趁黥布不备,杀了黥布。黥布是项羽手下最能打的人。巨鹿时,他是第一个过河的人。项羽要活埋秦军,任务交给黥布。许多重大事件都是黥布干的。毛病是见利忘义,本是项羽手下的人,分封十八个诸侯王中手下的只有他一个人。在项羽有难时,本应出手相助,但是他不管。像与刘邦决战时,他都袖手旁观。还有素无大志,年轻时,有人相过面,说他将来受刑后可以称王。受黥刑后,得意。最高志愿是称王。更没有当皇帝的志向。他的失败被杀也是必然的。谋反本是自救。

至此,诛杀异姓诸侯王完毕。最后一次回沛县,演出最悲壮的一幕。这是什么内容呢?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