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构件:儿科常见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5:27:54
第二章  常见病证
点击数:1555     更新时间:12/9/2003       

第二章  常见病证
1、咳  嗽
    [目的要求]
    一、了解小儿咳嗽的概念,本病有外感、内伤之分。
    二、认识小儿咳嗽的病因病理特点,明确本病的病位在肺经,而与其它脏腑有关,其发
病机理主要是肺失宜肃,痰是病现产物。
    三、,掌握咳嗽的基本治法及各证型的辨证和治疗。
    [(学习内容])
    一、概念及名词解释  
    (一)  概念
    咳嗽,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肺失宜肃,上逆作声,咳吐痰涎而言。咳嗽,可分咳与嗽之
不同,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为之嗽,但临床上,多为痰,声并见,故多通称咳嗽。
    (二)  名词解释 
    百啐嗽:是指乳儿在生后百日以内的咳嗽,亦称“乳嗽”或“胎嗽”,“百啐内嗽”。
    外感咳嗽;主要是感受外感六淫之邪,邪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受,肺卫感邪。肺失
宣肃,上逆为咳,形成咳嗽,并见外感证侯表现,但其发病短暂,病位尚浅,故容易治疗。
    内伤咳嗽,主要是其它脏腑先受损伤,然后累及肺经,引起咳嗽。如饮食不节,生冷积
热,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痰内生,上贮于肺,肺失宣肃,引起咳嗽。但其发病日久,病
位较深,故难于治疗。
    二、病因病理要点
    咳嗽的病词有外感与内伤两类。外感为六淫犯肺,因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卫外`能
不固,又因神识未开,寒温不识自调,难以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故在冬春气侯多变之时,
最易为六淫之邪侵袭。六淫之中,以风邪为主,常兼寒毛热发病,内伤则为脏腑功能失调所
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痰浊内生,贮肺作咳,或素体虚弱,肺脾受损,发展成为内伤咳嗽,
最为常见。
    咳嗽的病理,不管是外感或内伤因素,其发病机理则一。皆须在肺脏受累之后才能发生。
《景岳全书》指出:“外感咳嗽,其来在肺,故必由肺以及他脏……内伤之骇,先伤他脏,故
必由他脏以及肺”。可见外感咳嗽,是病起于肺,而内伤咳嗽,则系他脏先病,累及肺所致,
故咳嗽须在肺脏受累之后才能发生。所以说,咳嗽的病位在肺,病理主要是肺失宣肃,而痰
则为病理过程的产物。
    三、类证鉴别
    咳嗽与感冒的鉴别
    两者均有咳嗽的症状。
    但感冒的咳嗽较轻,而且不多,不是主要的,必具的症状。且感冒的临床特点是以发热(或
不发热),头痛,流涕,喷嚏,鼻塞,恶风(寒)等表证为主。
    咳嗽之证,则以咳嗽,痰鸣为主要症状;属于外感咳嗽者,部分病例亦有流涕,喷嚏,
发热,恶风(寒)等症状。
    四、辨证论治的基本证型及治法方药
    (——)  基本治法   
    小儿咳嗽的治疗原则,以宣通肺气,化痰止咳为主。有表证者庞疏散外邪,有里证者宜
涤痰通腑,如果燥热伤阴应清肺润燥。若外感咳嗽。首应分辨其病因病理。风寒者宜疏风散
寒,宣肺止咳,风热者宜疏风清热,化痰止咳。使邪去正安,痰去咳止。内伤咳嗽,则应辨
明由何脏累及所致,视病情而定,立法论治。
    (二)  证型论治
    1.外感咳嗽
    (1) 风寒咳嗽:证见初起咳嗽频作,喉痒声重,痰白稀薄,鼻塞流涕,恶寒无汗,发热
头痛,或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脉象浮紧。治法:散寒宣肺。方药:金沸草散。
    (2)  风热咳嗽:证见咳嗽不爽,痰黄粘稠,不易咯出,口渴咽痛,鼻流浊涕,伴有发热
头痛,恶风,微汗出,舌苔薄黄,质红,脉象浮数。治法:疏风肃肺。方药:桑菊饮。
    2.内伤咳嗽
    (1)痰热咳嗽:证见痰多咳嗽,稠粘难咯,发热面赤,目赤唇红,口苦作渴烦躁不宁,甚
则鼻衄,小便短赤,大便干燥,苔黄舌红,脉象滑数。治法:清肺化痰。方药:清宁散。    .
    (2)  痰湿咳嗽:证见咳嗽痰壅,色白而稀,胸闷纳呆,神乏困倦,舌质淡红,苔白腻,
脉滑。治法:化痰燥湿。方药:二陈汤。
    (3)  阴虚燥咳:证见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口渴咽,喉痒声 嘶,手足心
热;或咳痰带血,午后潮热,舌红少苔,脉象细敷。治法:滋阴润燥。方药:沙参麦冬汤。
    (4)肺虚久咳:证见咳而无力,痰白清稀,面色境白,气短懒言,语声低微,喜温畏寒,
体虚多汗,舌质淡嫩,脉细无力,治法:健脾益气。方药:六君子汤。
    五、临床注意事项
    (一)  分清外感与内伤
    外感嚷嗽,气粗声高,多为新病,起病急,病情短,常伴有肺卫表证,病属实邪。
    内伤咳嗽,咳声低弱,多为久病,反复发作,起病缓慢,伴有内脏病证,有实证,也有
虚证。
    (二)  从痰的数量、颜色、性质进行辨治。
    新病痰多,色白质稀,属寒。宜用温宣化痰,色黄质稠,属热。宜用清肃化痰;痰少质
粘,属燥,宜用滑润肺燥。
    久病痰多,粘赋色白或灰,属痰湿,宜用燥湿化痰;灰稠色黄,属痰热,宜用清热化痰;
痰少属燥热或阴虚,宜用清降肺火,或清肺养阴。
    (三)  治疗禁忌,外感咳嗽,忌用敛肺,收涩,镇咳药,误用则可致肺气郁遏,壅塞不
宣,外邪不去,反增咳多,迁延伤正,内伤咳嗽,忌用辛散之法,误用可致耗损阴液,更伤
肺气,犯虚虚之戒。
    [复习思考题] 
    1.何谓咳嗽?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有什么不同?
    2.咳嗽的病因病理是什么?治疗原则是什么?
    3.风热咳嗽与风寒咳嗽如何辨证论治?
    4.痰热咳嗽与痰湿咳嗽如何辨证论治?
    5,肺虚咳嗽与阴虚咳嗽如何辨证论治?
    (宋国维)
   
2、肺炎喘嗽
    [目的要求]
    一、了解肺炎喘嗽的概念,本病有常证,变证之分。
    二,认识肺炎喘嗽的病因病理要点,明确本病的病位在肺,常累及脾,亦可内窜心肝。
其病理机制主要是肺气郁闭之演变,痰热是主要的病理产物。
    三、掌握肺炎喘嗽的基本治法及各证型的辨证和治疗。
    [学习内容]
    一、概念及名词解释
    (一)  概念
    肺炎喘嗽是指肺经受邪热熏灼,导致肺气郁闭不宣,引起咳嗽,喘促的证候而言。临床
以发热,咳嗽,痰鸣,气促,鼻煽为主证。重则涕泪闭塞,张口抬肩,摇身撷肚为特征。是
小儿肺系常见的一种病证。
    (二)  名词解释
    马脾风:是小儿急性喘证中兼有腹胀的一种类型,又称暴喘。《幼幼集成》指出:“心火
凌肺,热痰壅盛,忽然大喘名马脾风”。对马脾风的解释为,“益心为午火属马,言心脾有风
热也”。临床症状为胸高胀满,痰涎壅盛,鼻孔窍张,肺胀而喘,喘时两胁煽动,陷下作坑,
神气闷乱,大便秘结等表现。
    火热喘急:因风热之邪,郁于肺胃,使肺气郁滞不宣,痰浊挟热,阻塞气道,以致肺气
上逆作喘。证见面赤唇红,喘促气粗,胸满痰涌,口子舌燥等肺热证候,谓之火热喘急。
    二、病因病理要点
    肺炎喘嗽的病因,外因责之于风邪,风邪有夹寒,央热的不同。内因责之于小儿形气未
充,肺脏娇嫩,抵抗力差而发病。
    肺炎喘嗽的病理,主要是由于外邪侵犯于肺经,使肺气郁阻,日久生热,肺热熏蒸,将
津液变为痰浊,痰阻肺络,壅塞气道,不得宣畅,因而上逆所致。其病位在肺,常累及于脾,
亦可内窜心肝。其病理主要是肺气郁闭之演变,痰热是主要的病理产物。
  由于风热之邪,逆传心包,引动肝风,肝风心火交争,可迅速演变为内陷厥阴之热实闭证,
若邪毒内陷,正气不足,又容易出现心阳虚衰之脱证,若病重体弱,耗气伤阴,正虚邪恋,
常致病情缠绵难愈。
    三、类证鉴别
    肺炎喘嗽与咳嗽的鉴别
    两者均可见咳嗽,痰鸣或发热的症状。
    但咳嗽之证,是以咳嗽为主要症状,虽然时有发热,吐痰,但无气促,鼻煽等呼吸困难
的症状。
    肺炎喘嗽之证,除咳嗽症状之外,却以发热,痰鸣,气促,鼻煽为主证,并且以气促,
鼻煽等呼吸困难的症状明显。
    四、辨证论治的基本证型及治法方药
    (一)  基本治法
    本病的基本治疗法则,是以宣肺定喘,清热化痰为主.痰多者首应涤痰,喘甚者应予平
喘,肺热者宜清肺泄热,病久气阴耗伤者宜补气养田,各种变证则应根据病情变化,灵活施
治。
    (二)  证型论治
    常证
    1.风邪闭肺   
    (1)  风寒闭肺:证见发热无汗,呛咳气急,不渴,痰白面稀,舌苔薄白或白腻,质不红,
指纹青,多在风关,脉象浮紧。治法:辛温开肺。方药:三拗汤合葱豉汤,或用华益散。如
寒邪外束,里有伏热,宜表里双解,用大青龙汤.
    (2)  风热闭肺:证见发热恶风,咳嗽气促,微有汗出,口渴痰多,咽部红赤,舌苔薄白
微黄,脉象浮数,属风热轻证。治法:辛凉轻剂,宣肺化痰。方药:银翘散。若见高热不退,
咳嗽频频,气急鼻煽,涕泪俱无,鼻孔烟霉,喉中痰呜,口渴烦躁,面色红赤,小便黄少,
大便不畅,舌苔黄,质红而干,脉象浮数而滑,属风热重证。治法:辛凉重剂,化痰定喘。
方药:麻杏石甘汤.
    2.痰热闭肺,证见发热,烦躁,咳嗽面喘,呼吸困难,气急鼻煽,口唇紫绀,面赤口渴,
喉间痰鸣,声如拽锯,胸闷胀满,泛吐痰涎、苔黄质红,脉象弦滑。治法:清热宣肺,涤痰
定喘。方药: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3.正虚邪恋
    (1)  阴虚肺热,证见潮热盗汗,面色潮红,口唇樱赤,干咳无痰,舌苔光剥,质红而千,
脉象细数。治法:养阴清肺。方药:沙参麦冬汤。
    (2)  肺脾气虚,证见低热起伏不定,面色咣白不华,容易出汗,咳嗽无力,喉中痰鸣,
气喘不甚明显,精神疲倦不振,消瘦纳呆,大便溏薄,舌苔白滑,质偏淡,脉细无力。治法:
益气健脾。方药:人参五味子汤。
    变证   
    1.心阳虚衰,证见突然面色苍白而青,口唇发绀,呼吸浅促,额汗不温,四肢厥冷,虚
烦不安,右胁下可触及痞块,舌苔薄白,质略紫,脉象微弱疾数。治法,温补心阳,救逆固
脱。方药:参附龙牡救逆汤。
    2.内陷厥阴:证见壮热神昏,烦躁谵语,四肢抽搐。口噤项强,两目上视,舌质红绛,
指纹青紫,可达命关,或透关射甲。治法:平肝熄风,清心开窍。主方:羚角钩藤汤,清心
牛黄丸。
    五、临床注意事项
    (一)  分清常证与变证  
    常证,包括风邪闭肺,痰热闭肺,正虚邪恋等证。
    变证,由常证演变而成,有内陷厥阴、心阳虚衰之证。
    (二)  辨别寒热虚实之不同
    风邪闭肺,有风寒与风热之证。风寒闭肺,除见主证之外,还有风寒表证证候,风热闭
肺,除见主证之外,还有风热表证证候。两者均属表实证。
    痰热闭肺,属气分热盛之里热实证。
    正虚邪恋:是病之后期,正气虚弱,邪气留恋,迁延不愈的虚证,阴虚与气虚之分。
    变证中的邪陷原阴是实热闭证,而心阳虚衰则为虚寒脱证。
    (三)  治疗要随证施治:肺炎喘嗽证型多样。寒热虚实变化较大,兼证较多,治疗时,
既要注意一般规律,又要注意变化后的特殊情况,审证求因,辨证施治。
    [复习思考题]
    1.何谓肺炎喘嗽?它有哪些常证与变证。
    2.肺炎喘嗽的病因病理是什么?治疗原则是什么?
    3.如何辨别肺炎喘嗽的寒,热,虚、实证?
    4.肺炎喘嗽的常证如何辨证论治?  
    5.肺炎喘嗽的变证如何辨证论治?
(宋国维)
   
3、哮  喘
   [目的要求]
   [学习内容]
    一、概念及名词解释
    哮喘是一种以发作性哮鸣气促,呼气延长为特征的小儿肺部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    
有声,气促,呼吸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哮喘。可分哮与喘之不同。哮指声响而冷哮:
指寒痰水饮所致的哮吼。证见咳嗽、气促,喉间哮鸣声,咳痰清稀色白,呈粘沫状,形寒无
汗,面色青暗,四肢不温,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腻,脉象浮滑。
    热哮:指痰热蕴结所致的哮吼.证见咳喘哮鸣,痰稠色黄,发热面红,胸膈满闷,渴喜
冷饮,声高息涌,呼气延长,小便黄赤,大便于结,舌虹苔黄赋,脉象滑数。
    二、病因病理要点
    哮喘的病因,有内因与外因的不同。素体肺、脖、肾三脏不足,痰饮留伏,是发病的主
要内在因素,即内因,而气候转变,寒温失调,接触异物,过食生冷威酸,是发病的重要条
件,即外因.两者之间,外因虽条件,是诱发的因素,内因是本质,是发哮喘的病理,是由
于外来因素作用于内在因素的结果。所以本病的发病机理,主要在于痰饮久伏,遇到诱因,
一触即发,反复不已。发作期与缓解期病理改变亦有不同。发作期的基本病理变化为伏痰遇
新感触引而发,痰随气升,气因痰阻,壅塞气道,肺失宣降,导致痰鸣哮吼,气息喘促;而
缓解期的病理则以正虚为主,由于反复发作,寒痰伤阳,痰热耗阴,病则由实转虚,成为肺。
脾,肾虚喘之变。
    三、类证鉴别
    哮与喘均有呼吸困难的表现。
    哮,指声响而言,必见喉中哮鸣有声,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疾病。
    喘:指气息而言,为呼吸困难,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哮必兼喘,而喘未必兼哮,哮病久延,可发展为经常性的痰喘。
    (二)哮喘与肺炎喘嗽鉴别   
    两者均有气促而喘,呼吸困难的表现。
    但哮喘必有喉中哮鸣的声音,并有一定的诱发因素,且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肺炎喘嗽没有喉中哮鸣之声,没有明显的诱发因素,一次治愈后,很少呈反复发作性。
但会时有重感发病。
    四、辨证论治的基本证型及治法方药
    (一)基本治法
    哮喘的基本治法应遵从“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原则。当其发作之
际,由于多兼感受外邪诱发,属于邪实,应当攻邪以治其标,并辨寒热而施治。而病程较长,
反复发作,病久则虚,所以,正虚痰伏是本病的主要矛盾,也是论治的主要依据。故缓解期
要扶脾益肾,补土生金;调其脏腑功能,去其生痰之因,制止发作,以冀根治。
    (二)证型论治
    1.发作期
    (1)  热性哮喘,证见咳喘哮鸣,痰稠色黄。发热面红,胸闷膈满,渴喜冷饮,声高息涌,
呼气延长,小便黄赤,大便干燥或秘结,舌苔薄黄或黄腻,脉象滑数。治法:清肺化痰定喘。
方药;麻杏石甘汤,苏葶丸。
    (2)寒性哮喘;证见咳嗽气促,喉问有哮鸣声,咳痰清稀色白,呈粘沫状,形寒无汗,面
色晦滞带青,四肢不温,口中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或白腻,脉象浮滑。治法;温肺
化痰定喘。方药:小宵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2.缓解期
  (1)肺气虚弱:证见面色犹白,气短懒言,语声低微,倦怠乏力,自汗怕冷,四肢不温,苔
薄质淡,脉细无力。治法:补肺固卫,方药:玉屏风散。
    (2)脾虚气弱:证见咳嗽痰多,食少脘痞,面黄欠华,大便不实,肌肉痿弱,倦怠乏力,
苔少色淡,脉缓无力。治法:健脾化痰。方药:六君子汤。
    (2)肾虚不纳:证见面色犹白,形球法冷,下肢不温,脚软无力,动则心悸气促,大便澄
清,或夜间遗尿,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治法:补肾固本。方药,金匮肾气丸。
    五、临床注意事项
    (一)注意寒热的扪兼及其转化,寒痰郁久,可以化热,热痰伤正,转从寒化,在变化之
时,应给予相应的兼治。小儿哮喘,以新感、热证居多,但若反复发作,以及年龄幼稚者,
亦不乏寒证的表现或寒热相兼证。
    (二)注意虚实夹杂及其转化。一般病史不长者,发作时以邪实为主,久病可兼虚象,平
时则表现正虚为主,但当重感时,往往又旦本虚标实夹杂之证。治疗也应标本相顾。
    (三)在治法上,当根据疾病的新久,发作与否,区别邪正缓急,虚实主次,加以处理。
—般而言,当其发作之际,由于多兼感受外邪诱发,属于邪实,应当攻邪以治其标,并辨其
寒热而施治.根据本病病程长,反复发作,以及病久则虚的特点,在其缓解期则应扶脾益肾,
补土生金,调其脏腑,劫夺宿痰,从本治疗。至于在疾病的演变过程中,虚实兼见,寒热并
存,相互夹杂转化,治疗时对于这些情况,又当适当加减兼顾。
    [复习思考题]
    1.何谓哮喘?小儿哮喘与肺炎喘嗽有何区别?
    2.试述小儿哮喘的病因病理及其治疗原则?
    3.哮喘发作期有哪些证候?如何辨证论治。
    4.哮喘缓解期有哪些证候?如何辨证论治。
    5.哮喘为什么要重视平时治本的法则,请具体阐述之。
    (宋国维)
4、鹅  口  疮
    (目的要求)
    一、了解鹅口疮的概念,本病证有轻、重的不同表现.
    二、认识鹅口疮的病因病理特点,明确本病的病因有胎热内蕴,或口腔不洁,感染邪毒
所致。其发病机理主要有心脾积热与虚火上浮之不同。
    三、掌握鹅口疮的基本治法及各证型的辨证和治疗。
    (学习内容)
    一、概念及名词解释 
    (—)概念
    鹅口疮是指小儿口腔。舌上满布白屑,状如鹅口,称之为鹅口疮.常见于婴幼儿,尤其
以早产儿及久病,久泻,体质虚弱的乳幼儿。
    (二)名词解释
  雪口:指鹅口疮,因其色自如雪片,故又称为“雪口”
  胎热:是指胎孕期间,孕妇受热或误服温燥,热毒蕴结,熏蒸胎气,故出生以后,旬日之
间,乳儿目闭而赤,眼胞浮肿,遍身壮热,口气热灼,成有白屑,烦啼不已,溺赤便结……
等证候,称之为胎热。
    二、病因病理要点
    鹅口疮的病因,可由于先天胎热内留,或口腔不沽,感受秽毒之邪而致。亦有因婴儿先
天胎禀不足,或因后天乳食调护失宜,久病,久泻之后,病后体虚而成。
    鹅口疮的病理,往往因患儿素质的差异和病因的不同有不问的病理演变。若由孕妇喜食
辛热炙博,胎热内蕴,遗患胎儿,或生后口腔感染邪毒,以致心脾积热,上熏口舌而成鹅口,
而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久病久泻之后,臂阴亏损,水不制火,虚火上浮,熏于口舌面
致鹅口。两者发病机理总不离火,但有实火与虚火的不同,其病位总是以心脾为主。
    三、类证鉴别
    鹅口疮与乳秽的的鉴别
    两者均见口腔有白屑(白腐)附着。
    但乳秽,常见于初生婴儿呕乳,溢乳之后,以致喂奶后见乳块残留口舌,不属疾病。只
要服温开水,乳块即可冲去,或以棉球轻轻拭去凝于舌上的白色奶块而消失。
    而鹅口疮则不易把白屑擦去,且其白屑下面的粘膜潮红,充血,粗糙,故属病毒。
    四、辨证论治的基本证型及治法方药
    (一)基本治法
    鹅口疮的治疗原则,属于心脾积热实火者,窜清热泻火,以解心脾积热。属于虚火上浮
虚证者,宜滋阴潜阳,引火归元。
    (二)证型论治
    1.心脾积热:证见口腔舌面满布白屑,面赤唇红,烦躁不宁,叫扰啼哭,口干或  渴,
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质红,脉滑。治法:清泄心脾积热。方药:清热泻脾故。   
    2.虚火上浮:口舌白屑稀散,周围红晕不著,或口糜舌烂,形体怯弱,面白颧红,神气
困乏,口干不渴,或大便溏,舌嫩红,脉细。治法:滋阴潜阳,引火归元。方药:六味地黄
汤加肉挂。
    五、临证注意事项
    (一)辨别证候的轻重   
    轻证,除口腔舌上出现白屑外,无其它症状的表现。
    重证:白屑可蔓延至鼻道,咽喉,食道,甚至白屑叠叠,壅塞气道,妨碍乳哺,啼哭不
止,如见脸色苍白,呼吸急促,啼声不出者,为危重证候。
    (二)辨实火与虚火证
    实火之证,口腔粘膜自屑较多,周围掀红较重,面赤唇红,烦躁不宁,叫扰啼哭,口干
或渴,大便于结,小便短赤,舌红脉滑。
    虚火之证,口腔粘膜白屑散在,周围掀红不甚,或口舌糜烂,形体怯弱,脸白颧红,神
气困乏,口干不渴,或大便溏,舌嫩红,脉细。
    (复习思考题)
    1.何谓鹅口疮?本病初起时有什么临床症状?
    2.试述鹅口疮的轻证和重证,实火与虚火之不同?
    3.鹅口疮的病因病理是什么?治疗原则是什么?
    4.比较心脾积热与虚火上浮两证的症状,治法,方药。
    (宋国维)
5、口  疮
    [目的要求]
    一、了解口疮的概念,本病有轻,重症之分。
    二、认识口疮的病因病理特点,明确本病的病因主要是脾胃积热,心火上炎所致,其发
病机理主要是心脾热盛而有实热,虚热之分。
    三、掌握口疮的基本治法及各证型的辨证和治疗。
    [学习内容]
    一、概念及名词解释
      (一)概念
    口疮,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口腔疾患,以口颊,舌边,上腭,齿龈等处发生溃疡为特征,
本证初起,常见患处红肿热痛,或见溃疡口臭之症.
    (二)名词解释
    燕口疮:口疮发生于口唇两侧者,称为燕口疮。
    口糜:口疮见满口糜烂,色红作痛者,称为口糜。
    二、病因病理要点
    口疮发病原因,主要由于脾胃积热,或心火上炎所致,亦有由虚火上浮而发者。婴幼儿
眙中有热,或感受风毒湿热,或乳哺不节,养育过温面致热灼唇口,发为口疮,亦有因小儿
禀赋虚弱,或久患热病,或久泻不止,脾肾虚损,阴液亏损,以致水不制火,虚火上炎面成
口疮。
    口疮的发病机理,常因致病因素的不同,患儿体质强弱而异,机体反应的表现不一,故
病理表现主要是心脾热盛。但热有实热与虚热之分,故又有脾胃积热、心经火热、虚火上浮
的不同。其发病部位在心、脾、胃经。
    三、类证鉴别 
    口疮与鹅口疮均为口腔疾病,影响小儿吞咽饮食,可从发病年龄。部位,颜色去鉴别。
    年龄:口疮以幼儿,幼童较多,鹅口疮则以新生儿较多。
    部位:
    口疮以口、舌。龈、咽。腭处单个散在,极少相连,鹅口疮则以口、舌、龈、咽、颊、
鼻道、气管等处满布密集而多见。
    颜色:
    口疮色淡黄或灰白色,周围有鲜江突起的边缘,鹅口疮则以色自如雪花状,周围无
  明显鲜红突起边缘。
    四、辨证论治的基本证型及治法方药
    (一)基本治法  
    口疮的治疗原则,属于实热者,宜清泻实热为主,再视其何脏何经而分制用药。如脾胃
积热,则以清泄脾胃,如心经火热,则以清心泄热。属于虚热者,则以滋阴降火为法。 
    (二)证型论治
    1.脾胃积热;证见口腔溃疡较多,或满口糜烂,周围红赤,疼痛拒食,烦躁多啼,口臭
涎多,小便短黄,大便于结,或发热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治法:清热解毒,通腑泻火。
方药:凉膈散。
    2.心火上炎,证见舌上糜烂或溃疡,色红疼痛,饮食困难,心烦不安,口干欲饮,小便
短赤,舌尖红赤,苔薄黄,脉细数。治法:清心泄热。方药:泻心导赤汤。
    3.虚火上浮:证见口疮溃疡或糜烂,稀散色淡,不甚疼痛,口流清涎,神疲颧红,口干
不渴,舌淡红苔少,脉细效。治法:滋阴降火,方药:六味地黄丸。
    五、临证注意事项
    (一)辨别证候的轻重
    轻证:除口疮症状外,仅妨碍哺乳。
    重证:除口疮症状外,还有发热,烦躁,啼哭不安,或见呕吐,腹泻。严重者,可致邪
热内陷,神昏抽搐。
    (二)分辨虚实证的区别
    实证,凡溃疡周围鲜红,疼痛较甚,口臭流涎,甚或发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结,
心烦不安者多为实证。
    虚证:凡溃疡较少,周围淡红或灰白,疼痛较轻,兼见神疲颧红,口干者多为虚证。
    [复习思考题]
    1.何谓口疮如何区别其轻重?
    2.口疮的病因病理是什么?治疗原则是什么。
    3.脾胃积热的口疮,为什么要用凉膈散治疗?
    4.比较心火上炎与虚火上浮两证的症状、治法、方药。
    (宋国维)
6、呕  吐
    [目的要求] 
    一、了解呕吐的基本概念。
    二、认识呕吐的病因病理特点,明确本病病因主要有积滞,胃热,胃寒,惊恐以及肝气
犯胃等因素,其病理主要是冒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
   三、掌握呕吐的基本治法及各证型的辨证和治疗。
    [学习内容]
    一、概念及名词解释
    (一)概念
    呕吐,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导致冒失和降,气逆于上,引起乳,食由冒中经口吐出为
主的证候。呕吐,可分呕与吐之不同,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但临床,多为呕
与吐并见,故多称为呕吐。
    (二)名词解释
    幌乳:乳儿因于伤乳而呕吐者,称为“规乳”。
    溢乳:小儿哺乳后,乳汁自口角溢出,称为“溢乳”,一般不属于病态。
    胃热吐:呕吐是由于胃中有热,胃热上冲,导致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形成。
    胃寒吐:呕吐是由于胃中有寒,寒湿中阻,导致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形成。
    伤食吐:呕吐是由于伤于饮食,停滞中脘,导致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形成。
    惊恐吐:呕吐是由于暴受惊恐,气机暴乱,导致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形成。
    二、病因病理要点
    小儿呕吐的病因,多见于乳食积滞,胃中积热,脾胃虚寒,肝气犯胃及跌仆惊恐等各种
原因所致,其中跌仆惊恐引起呕吐为小儿的特点,此外,外感犯胃,蛔虫侵扰及其它内、外
科病变所引起的呕吐,不属于本节讨论的范围。
    呕吐的病理,主要由各种原因,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引起“冒失和降,气逆于上”,形成
呕吐,故呕吐的病位主要在胃。
    三、类证鉴别
    (一)急性呕吐与食物中毒的鉴别
    两者均见呕吐,且来势急迫。
    但食物中毒,常伴有腹痛如纹,上吐下泻,发热口干,吐泻剧者,迅速出现气脱液竭,
肢冷脉伏等危象。并可找到食物中毒史及同类中毒病者,同时可查出中毒的原因。
    急性呕吐,则以呕吐急剧为主,一般来说,不伴腹泻及其它全身症状表现。
    (二)慢性呕吐与反冒的鉴别   
    反胃,是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为特征。
    慢性呕吐,多有胃病史,呕吐时作时止,不甚剧烈,并往往与情志有关。
    四、辨证论治的基本证型及治法方药
    (一)基本治法
    小儿呕吐的治疗原则,先以祛除病因,结合和胃降逆为主。属于伤食所致用和胃导滞,
属于胃热的用清热和胃,属于胃寒的用温中散寒,属于肝气犯胃的用疏肝理气,属于惊恐所
致的,用镇惊止吐。
    (二)证型论治
    1.伤食吐,证见吐出物多呈酸臭乳块或不消化食物。不思乳食,口气臭秽,腹部作胀,
大便秘结,或泻下酸臭,舌苔多厚腻。治法,和胃导滞。方药,消乳丸。
    2.胃热吐:证见食入即吐,呕吐酸臭,口渴喜饮,身热烦躁,唇千面赤,大便气秽或秘
结,小便黄短,舌红苔黄,脉象滑数。治法:清热和胃。方药,加味温胆汤。
    3.胃寒吐:证见起病较缓,病程较长,食久方吐,或朝食暮吐,吐出多为清稀痰水或不
消化残余乳食,不酸不臭,时作时止,面色恍白,精神疲倦,四肢欠温,或腹痛绵绵,大便
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治法:温中散寒。方药:丁萸理中汤。
    4.肝气犯胃:证见呕吐酸水,或暖气频频,胸胁胀痛,精神郁闷,易怒多啼,舌红,苔
多薄腻。治法:疏肝理气。方药:解肝煎。
    5.惊恐吐:证见发生于暴受惊恐之后,以呕吐清涎,面色忽青忽白,心神烦乱,睡卧不
安,或惊惕哭闹为主要症状。治法:镇惊止吐。方药:定吐丸。
    五、临证注意事项
    (一)从临床症状辨别呕吐的属性
    食入呕吐,多为胃热呕吐,食后方吐,常为脾胃虚寒,吐出物其味酸臭,多因乳食停滞,
睡卧不安,哭闹不宁,面色忽青忽白而吐,多为惊恐,暖气泛酸而吐,属肝气犯胃。
    (二)针对病因病理,进行治疗  
    呕吐的病因不同,因此临床表现也各有特点,治疗时先宜祛除病因,结合和胃降逆为其
总则,标本结合,是治疗呕吐的基本治法。故此,不能单纯见吐止吐。因为一些呕吐既是病
态的表现,又是祛除胃中病邪的一种保护性的反应。如伤食腹胀,食物中毒者。吐后就会好
转,故应因势利导,给予探吐以祛除病邪,因而不应用止吐的方法。
    [复习思考题]
    1.试述呕吐的概念,何谓观乳?溢乳?  
    2.试述的病因病理及其治疗原则?
  3.胃热吐胃寒吐如何辨证论治?
    4.惊恐吐有何特点?如何辨证论治?
    5.伤食呕吐与肝气犯胃呕吐有何特点,如何辨证论治。
    (宋国维)
7、泄  泻
    [目的要求]
    一、了解小儿泄泻的概念,本病有常证与变证之分。
    二、认识小儿泄泻的病因病理特点,明确本病的发病原因,以感受外邪,内伤饮食和脾
胃虚弱等为多见,主要病变在脾胃。其发病机理主要是脾胃失运,湿邪内盛为主。
    三、掌握泄泻的基本治法及各证型的辨证和治疗。
    [学习内容]
    一、概念及名词解释
    (一)概念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如水样为其主证。泄泻可分为泄与泻之不同,泄
是指泄漏之谓,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之泄,泻是指倾泻之谓,大便清稀如水,势急宜下者为
之泻。但在临床上,多为泄与泻并见,故多通称为泄泻。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
季较多见,南方则冬季亦常发生,故有“秋季腹泻”之称。
    (二)名词解释
    泄泻伤阴,本证多起于湿热泄泻,由于泻下无度,水掖耗损,阴津受劫,津伤液脱面成。
临床以泻下无度,质稀如水,色黄混浊,小便短少,皮肤干燥或枯瘪,目眶及前囟凹陷,啼
哭无泪,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口渴引饮,齿干唇红,舌绛无津或起芒刺为主。
    泄泻伤阳:本证见于暴吐暴泻或久泻不止,脾肾虚败,命火衰微,田寒内盛,阳气外脱
之候。临床以洞泻不止,便稀如水,面色苍白,神疲气弱,表情淡漠,四肢蹶冷,冷汗自出,
舌淡苔白,脉象沉傲为主。
    二、病因病理要点
    引起小儿泄泻的原因,以感受外邪,内伤饮食和脾胃虚弱等为多见。无论是外感与内伤,
或是脾虚所致的泄泻,皆与湿邪有关。
    泄泻的病理变化,可从《景岳全书·泄泻》所论得之,其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
整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
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至合污
而降,而泻利作矣,”此论提示泄泻一症,病在脾胃,与湿有直接关系。
    出于小儿具有“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和“易虚易实、易寥易热”的病理特点,且小儿
泄泻又易于损伤气液,故如病情较重,常可发生“伤阴”、“伤阳”的变证。其中暴泻者常伤
阴,久泻者常伤阳,病情严重者亦可同时发生阴阳两伤之病理演变。
    三、类证鉴别
    泄泻与痢疾鉴别。
    两者均有大便次数增多的相同症状。
    但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粘冻为主证。痢疾之腹痛与里急后重同时出现,其
痛不因便后而减,或虽暂时减缓,但旋即如故,腹痛如常。

    而泄泻则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如水样为主证。泄泻虽有腹痛,其痛往往在泻
下后即减缓,故与痢疾有明显之不同。
    四、辨证论治的基本证型及治法方药  
    (一)基本治法
    小儿泄泻的治疗原则,以祛除病因,结合祛湿止泻为主。属于实热者,宜清解,属于丧
寒者,宜温散,属于里寒者,宜温里,因于伤食者,宜消导,因于脾虚者,宜健脾,因于肾
虚者宜温肾,以上皆为常法。在泄泻导致伤阴。伤阳变证时,又当适时变道,或救阴、或扶
阳,或阴阳两补治之。
    (二)证型论治
    1.常证
    (1)伤食泻:证见脘腹胀满,肚腹作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粪便酸臭,或如败卵,嗳
气酸馊,或欲呕吐,不思乳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微黄。治法:消食化积。方药:保和丸。
    (2)风寒泻:证见泄泻清稀,中多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兼恶寒发热,舌苔白腻,
治法:疏风散寒。方药:藿香正气散。
    (3)湿热泻:证见泻下稀薄,水份较多,或如水注,粪色深黄而臭,或见少许粘液,腹部
时感疼痛,食欲不振,或伴泛恶,肢体倦怠,发热或不发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
治法,清热利湿。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
    (4)脾虚泻:证见大匣稀溏,多见食后作泻,色淡不臭,时轻时重,面色萎黄,肌肉消瘦,
神疲倦怠,舌淡苔白,且易反复发作。治法:健脾益气.方药,参苓白术散。
    (5)脾肾阳虚:证见久泻不止,食入即泻,粪质清稀,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
面色恍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淡苔白,脉象细弱。治法,补脾温肾。方药:附子理中
汤.
    2.变证
    (1)伤阴:证见泻下无度,质稀如水,色黄棍浊,小便短少,皮肤干燥或枯瘪,目眶及前
囟凹陷,啼哭无泪,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口渴引饮,齿干唇红,舌绛无津或起芒刺。治法:
酸甘敛阴。方药:连梅汤。
    (2)伤阳:证见暴泻不止,便稀如水,面色苍白,神疲气弱,表情淡漠,四肢厥冷,冷汗
自出,舌淡苔白,脉象沉微。治法:温阳救逆。方药:参附龙牡汤。
    五、临床注意事项
    (一)分清常证与变证
    常证,包括伤食泻,风寒泻,湿热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等证候,虽然都有不同程度
的泄泻,但均无伤阴伤阳的变证。
    变证,可由各种常证,因泄泻无度或泄泻日久,演变成伤阴,伤阳,气竭液脱或阴阳两
伤的表现。
    (二)辨别轻、重的不同
    轻证,便次不多,便溏如糊状或如蛋花,身热不甚或不发热,无呕吐,能进食,精神尚
佳。
    重证:便次较频,可达日十数次或数十次,或伴呕吐,多伴身热,精神萎靡,或烦躁不
安,口渴不止,甚或目眶凹陷,尿量减少,四肢不温,腹胀痉厥等证候。
.    (三)从粪便性状与症状之不同,分辨寒热、审察虚实。
    凡暴泻者多实,久泻者多虚,迁延难愈者多虚中夹实,腹胀痛者多实,腹虚胀喜按者多
虚,粪便黄褐而臭者多属热,便稀如水,粪色淡黄,臭味不甚者多属寒,舌苔厚腻者多属湿
滞,舌质红,苔黄者多为热邪,舌淡胖边有齿印者为伤阳,舌红绛而于者为伤阴。
    [复习思考题]
    1.何谓泄泻?小儿泄泻有哪些常证与变证?
    2.小儿泄泻的病因病理是什么?
    3.小儿泄泻常证如何辨证论治?
    4.小儿泄泻变证如何辨证论治?  
    5.诊治小儿泄泻,临床上要注意些什么?如何去分辨量泻的寒热虚实?
    (宋国维)
8、腹  痛
    [目的要求]
    一、了解腹痛的基本概念及婴幼儿腹痛的特点。
    二、认识小儿腹痛的病因病理特点,明确本病的发病原因有受寒邪侵袭,乳食内伤,中
阳不振及络脉瘀滞而导致腹部气机壅阻,经脉失调,凝滞不通而腹痛。
    三、掌握腹痛的基本治法及各证型的辩证和治疗。
    [学习内容]   
    一、概念及名词解释  
    (一)概念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脐之两旁及耻骨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的病证,若是痛在胁
肋曰胁痛;痛在脐上则曰胃痛,故又当别论。所以腹痛涉及的疾病范围很广,许多内、外科
疾病均可出现腹痛的症状。本节所讨论的内容主要是指无外科急腹症指征的小儿腹痛。这类
腹痛以感受寒邪,乳食积滞,脏气虚冷,气滞血瘀为发病因素。若因蛆虫扰动而致腹痛者,
属蛔虫痛范围。
    (二)名词解释    .
    积滞实痛:是指实证腹痛而言。凡腹内脏腑,经脉受寒邪侵袭,或肠胃为。乳食所伤,
或因跌仆而致经脉瘀滞,均可引起气机壅阻,经脉失调,气滞不通,形成实证腹痛。  
    虚寒腹痛:是指虚证腹痛而言,凡素体阳虚,或病后体弱,脏腑虚冷,中阳不足,脾不
运化,以致寒湿内停,气机失畅,血脉凝滞,导致绵绵隐痛之虚寒腹痛。
    二,病因病理要点  
    小儿腹痛的病因,多由于感受外邪,内伤饮食,脏腑虚冷,跌仆损伤等原回引起。腹痛
的病量变化,主要由于上述各种原因,导致腹内脏腑气机壅塞,经脉失调,以致经络不通,
气血不畅,不通则痛,形成腹痛。
    三、类证鉴别
    小儿腹痛应与胃脘痛,蛔虫痛,肠痈痛相鉴别。   
    上述各证均有腹部疼痛为主的症状。但从发病的部位,伴随的症状均有所不同。
    胃脘痛,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常伴有暖气,泛酸等证。
    蛔虫痛;以脐周隐痛,或绞痛剧烈为主的症状。但其痛喜揉喜按,按之痛减,时作时止,
并有大便下虫史。  
    肠痈痛:起病先是全腹痛,或伴发热,呕吐之症。以后迅速局限在右下腹部疼痛,痛喜
缩脚,并以麦氏点压痛为特点。   
    而小儿腹痛,则系讨论胃脘以下,脐之两旁及耻骨以上部位的单纯腹部疼痛的病证而言,
与胃脘痛,蛔虫痈,肠痈斑有明显的区别。
    四、辨证论治的基本证型及治法方药
    (一)基本治法
    小儿腹痛的治疗原则,以疏通经脉,宜通气机为主,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同时还应针
对病因治疗。以温散寒邪,消食导滞,温中补虚或活血祛瘀等法治疗。
   (二)证型论治
    1.腹部中寒:证见腹部疼痛,阵阵发作,得温则舒,面色苍白,痛甚则额冷汗出,甚则
唇色紫暗,肢冷,或呕吐,腹泻,小便清长,舌苔多白滑。治法:温中祛寒。方药:养脏散。
    2.乳食积滞:证见腹部胀腹疼痛,按之痛甚,嗳哕腐浊,口气酸臭,不思乳食,时转    矢
气,粪便臭秽,或腹痛欲泻,泻后痛减,时有呕吐,吐物酸馊,夜卧不安,时时啼哭,    舌
苔多厚腻。治法:消食导滞。方药:香砂平胃散。
    3.脏腑虚冷,证见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痛处喜按,得温则舒,得食则缀,面色苍白,
精神倦怠,四肢清冷,饮食较少,或食后作胀,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治法:温中补虚。方
药:小建中汤合理中汤。
    4.气滞血瘀:证见脘腹族闷,痛而拒按,或痛如针刺,痛有定处,固定不移,或触之有
块,推之不移,按之痛剧,面无光泽,口唇色晦,舌紫暗或有瘀点。治法:理气化瘀。方药:
少腹逐阏汤。
    五、临床注意事项
    (一)掌握婴幼儿腹痛的特点
    婴幼儿不会语言,其腹痛的发生,往往须细心观察,详问其父母而得。如见突然或阵发
性的反常曲腰哭闹,时急时缓,或双手捧腹,起卧颠倒,烦躁不宁,或拼气出汗,面色苍白,
或精神萎靡,曲腰踡卧等症状时,则常为腹痛之可能。
    (二)从疼痛的性质辨别腹痛的寒热虚实
    凡暴痛者多实,久痛者多虚,剧痛而拒按者多实,隐痛而喜按者多虚,食后痛增者多实,
得食痛减者多虚,热敷痛甚者多热,得热痛减者多寒,痛时走窜而无定处者为气滞,痛如针
刺而固定不移者,以血瘀为多见。气滞,血瘀均为实证。
        [复习思考题]
    1.试述腹痛的概念,如何发现婴幼儿的腹痛?
    2.试述腹痛的病因病理?其治疗原则有哪些?
    3.如何辨别腹痛的寒、热、虚、实?  
    4.蝮部中寒与脏腑虚冷的腹政痛有什么异同向,如何辨证论治? 
    5.乳食积滞与气滞血瘀的腹痛有什么不同,如何辨证论治?
       (宋国维)
9、厌    食
   [工目的要求]  
    一、了解厌食的基本概念。
    二、认识厌食的病因病理特点,明确本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饮食不节,或喂养不当,长
期偏食所致。其病位在脾胃,病理变化主要是脾胃受损。
    三、掌握厌食的基本治法及各证型的辨证和治疗。
    [学习内容]
    一、概念及名词解释
    (一)概念 
   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期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则拒食的一种常见病证。其一般精神均较
正常,病程长者,可出现面色少华,形体消瘦等症状。
    (二)  名词解释   
    运脾:是治疗湿重困脾的方法。如见胃脘饱胀,饮食无味,恶心呕吐,泄泻腹胀,口淡
苔白滑,脉濡。用苍术,陈皮,藿香,蔻仁等芳香祛湿以运脾。而运脾法,具有补中寓消,
消中寓补;补而不碍滞,消而不伤正之法,故欲要健脾者,旨在运脾,欲使脾健。则不正补
而贵在运也,   
    养胃:即滋养胃阴之义。是治疗胃阴不足的方法。如见胃部灼热或胃痛不舒,易饥或厌
食,大便燥结,口干咽燥,舌淡红少苔,或光红少津,脉细数者,常用沙参,麦冬、石斛,
玉竹等以滋养胃阴。  
    健脾,亦有补脾,益脾之说,是治疗脾虚而运化功能减弱的方法。常见为面色萎黄。疲
倦无力,饮食减少,胃痛喜按,进食后痛减,大便稀薄,舌淡苔白,脉濡弱,用党参、白术、
茯苓、山药锌补益脾胃之药。
    二、病因病理要点   
    厌食的病圃,主要由于饮食不节,或因喂养不当,以及长期偏食,成进食不定时,生活
不规则等因素所致。
    厌食的病理,由于上述各种原因,损伤脾胃,以致脾失健运,胃不思纳,形成脾胃不和,
产生厌食证。
    三、类证鉴别
    厌食与食欲不振的鉴别。
    两者均有不思乳食的症状。
    但一般的食欲不振病儿,多见于各种疾病的病后,而且时间短暂,比较容易恢复。
    而厌食患儿则多因饮食不节,喂养不当,长期偏食形成,其食欲不振已达到厌食的程度,
即长期见食不贪,甚则拒食为主要表现,难于短期恢复。
   四、辨证论治的基本证型及治法方药 
    (一)基本治法
    厌食的治法是根据不同的证候表现来决定,属于脾运失健的采用运脾法,属于胃阴不足
的采用养胃法,属于脾胃虚弱的采用健脾法治疗。
    (二)证型论治
    1.脾失健运:证见面色少华,不思纳食,或食物无味,拒进饮食,形体偏瘦,而精神状
态一般无特殊异常,大小便均基本正常,舌苔白或薄腻,脉尚有力。治法:和脾助适。方药:
曲麦枳术丸。 
    2.胃阴不足,证见口干多饮而不喜进食,皮肤干燥,缺乏润泽,大便多干结。舌苔  多
见光刺,亦有光红少津者,质偏红,脉细。治法:养胃田育阴。方药:养胃增液汤。
    3.脾胃气虚,证见精神较差,面色萎黄,厌食,拒食,若稍进饮食,大便中夹有不消化
残渣,或大便不成形,容易出汗,舌苔薄净或白,脉无力。治法,健脾益气。方药:参苓白
术散。
    五、临床注意事项
    (一)辨胃阴不足与脾胃气虚
    胃阴不足:除厌食证的症状外,主要见阴虚表现:如口渴欲饮,大便燥结,舌红苔少之
证。
    脾胃气虚:除厌食证的症状外,主要见气虚表现,如神疲气弱,大便软溏,舌淡苔薄之
证。
    (二)本病证在治疗方法上,除用药物调治外,还应遵循“胃以喜为补”的原则。
  即首先从患儿喜爱的食物来诱导其食欲,使其开胃,而暂不要考虑其营养价值如何,待其
食欲增进后,再按需要补给,逐渐改善其顽固性厌食状态。
  [复习思考题]
    1.何谓厌食,它与食欲不振有何不同?
    2.厌食的病因病理是什么?
    3.如何运用“运脾”、“养胃”、“健脾”三法治疗厌食?
    4.厌食有哪些证型,如何辨证论治?
        (宋国维)
10、积    滞
    [目的要求]
    一、了解积滞的基本概念及其临床特征。
    二、认识积滞的病田病理特点。明确积滞的病因以伤于乳食为主,病理演变则以乳食内
积,脾胃受伤为其机理。
    三、掌握积滞的基本治法及各证型的辨证和治疗。
    [学习内容]
    一、概念及名词解释
    (一)  概念
    积滞是指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肠胃疾患。积滞由伤乳或伤
食引起,但积滞日久,也可演变成疳证。所以伤食(伤乳),积滞,疳证三者有着  密切的关
系。   
    积滞临床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腹部胀满,大便不调为特征。
    (二)名词解释
    伤乳:由于乳哺不节,损伤脾胃,引起呕吐乳片,不欲吮乳,大便有奶瓣等消化不良症
状,谓之伤乳.
    伤食:由于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出现呕吐酸馊,不欲饮食,大便有食物残渣等消化不
良症状,谓之伤食。
    乳积:是积滞的一个类型。由于过食母乳,或母乳味厚,损伤脾胃,形成积滞,谓之乳
积。
    食积:是积滞的一个类型。由于饮食不节,或膏梁厚味,损伤脾胃,形成积滞,谓之食
积。   
    二、病因病理要点
    积滞的病因,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或伤于乳食所致。
    积滞的病理,主要是乳食内积,脾胃受伤,其中有乳食不化之实证以及脾虚夹积之虚中
夹实之分别。
    三、类证鉴别 
    积滞与厌食的鉴别
    两者均有不思乳食的症状。
    但厌食证之不思乳食,在时间上,多数是长期的,在程度上,则是较严重的,出现见食
不贪。甚至是拒食的程度。
    面积滞的不思乳食,在时间上,多数是短暂的,在程度上,则较轻些,并伴有食而不化。
腹部胀满,大便不调的特征。
    四、辨证论治的基本证型及治法方药
    (一)、基本治法
    积滞的治法,遵循实证以消导为主,虚中夹实以消补兼施为法。
    (二)证型论治
    1、乳食内积:证见面黄肌瘦,烦燥多啼。夜卧不安,饮食不振,或呕吐酸馊乳食,腹部
胀实,或时有腹痛,小便黄短或如米泔,大便酸臭或溏薄,或兼发低热,舌红苔腻,肆象滑
数,指纹紫滞。治法:消乳消食,导滞和中。方药:消乳丸或木香大安丸。
    2、肆虚夹积,证见面色萎黄,困倦无力,夜卧不安,不思乳食,食则饱胀,腹满喜按,
呕吐酸馊乳食,大便溏薄酸臭,唇舌色淡,舌苔白腻,脉沉细而滑,指纹青淡。治法:健脾
助运,消补兼施。方药:健脾丸。 
    五、临床注意事项
    (一)辨实证与虚中夹实之不同
    实证:除主证之外,兼见烦燥多啼,夜卧不安,呕吐酸馊,腹部胀痛,大便酸臭,小便
黄短,或兼低热。舌苔厚腻,脉象滑数,指纹紫滞之热实证。
    虚中夹实:除主证外,兼见面色萎黄,神疲困倦,夜睡不安,食则饱胀,腹满喜按,呕
吐酸馊,大便溏薄,味有酸臭,唇舌色淡,舌苔白腻,脉沉细滑,指纹青淡等虚实兼见。
    (二)治疗上善于运用消补兼施
    本证以实证居多,以消导为主的攻法多用,而单纯的虚证较少,故纯补为主的补法少用。
更多的是注意虚中央实证,而应用消补兼施之法。一方面以补益脾胃的药物以治脾虚,另方
面以消食导滞,理气消胀的药物以治其积消补结合,相得益彰。
    [复习思考题]
    1.何谓积滞?其临床特征是什么?
    2.解释伤乳,伤食,乳积,食积之含义。
    3。积滞的病因病理是什么?其治疗原则是什么?  
    4.比较乳食内积与脾虚夹积的症状,治法,方药。
      (宋国维)
11、疳    证
    [目的要求]
    一、了解疳证的含义及,临床特征。
    二、认识疳证的发病原因。
    三、阐明疳证的病理要点是脾胃虚损,津液消亡。治则以顾护脾胃为本。
    四、掌握疳证的基本治法及各证型的辨证和治疗。  
    [学习内容]
    一、概念及名词解释
    (一)概念  
      疳证是由于喂养不当,或因多种疾病的影响,使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而导致全身虚  弱
赢瘦,面黄发枯等小儿常见慢性疾病.本病起病缓慢,严重影响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故曾
被列为小儿四大要证之一。
    (二)名词解释
    疳者甘也:指发病原因,认为恣食肥甘,伤害脾胃,形成积滞,日久成疳证。
    疳者干也:指病理与症候,认为主要是气液耗伤过重,全身消瘦,肌肤于瘪成疳  证。
    哺乳疳:病证名,又名乳痨。指小儿因乳积成疳,田黄肌瘦,筋骨显露之证,
    丁奚疳:病`名。指小儿疳疾,骨瘦如柴,其形似“丁”之证。
    疳肿胀:病证名。疳证兼见小便短少,全身或四肤目胞浮肿,面色无华,舌质淡嫩,苔
薄白。乃脾虚水湿不运,泛滥肌肤,称为疳肿胀。
    脾疳:病证名,五疳之一。由于喂养不当,引起脾胃虚损,营养不良。初期面黄肌瘦,
能食易饥,大便时干时稀,睡眠不安,多汗,凶齿,爱俯卧。如历久不愈,日见赢瘦面色萎
黄,胸膈壅闷,肚腹胀大,乳食不多,经常腹泻,大便酸臭,神倦体乏,懒言少动。
    心疳:病证名,五疳之一,又名惊疳。因心经郁热,出现面赤唇红,五心烦热,磨牙易
惊,口舌生疮,小便赤涩。
肝疳:病证名,五疳之一,又名眼疳,筋疳。因肝经受热所致,症见消瘦腹胀,眼睛涩痒,
摇头揉目,畏光羞明,甚则眼珠混浊,白膜遮睛,夜盲雀目,面色青黄等证。     
肾疳:病证名,五疳之一,又名急疳、骨疳。疳证兼因伏热内阻,或由肾气不足所致。出现
形体赢瘦,发育迟缓,骨骼变形,鸡胸龟背,齿龈出血,或溃烂,四肢无力等证。如原有解
颅,鹤滕,以及齿迟。行迟等肾气不足小儿,则证情较重。
    肺疳:病证名,五疳之一,又名气疳。疳证兼因郁热伤肺,出现咳嗽气逆。痰中带血,
盗汗颧红,咽喉不利,或鼻下生疮,壮热憎寒等证。
    积为疳之母,是指积与疳的关系,也就是说,积是形成疳的条件,疳证的产生是来源于
积。故有“无积不成疳”以及“疳之成多起积,治疳必先去积”之说,从而说明,积与疳之
间,有着较密切的关系,在指导临床实践中有一定的意义。
    疳气:指疳证中病程不长,病情较轻的一种证候。多由乳食不节,杂食乱投,饥饱失常,
损伤脾胃引起。证见形体略较消瘦,面色萎黄少华,毛发稍稀,或见厌食或食欲不振,精神
欠佳,易发脾气。   
    干疳:为疳证重候,亦称“疳极”,属疳之晚期,皆因津液干涸,气液耗伤所致。证见极
度消瘦,面部呈老人貌,皮肤干瘪起皱,大肉已脱,皮包骨头,精神萎靡,啼哭无力,毛发
干枯,腹凹如舟,杳不思食,便秘或便溏,时有低热等。
    二、病因病理要点 
    本病的主要病因是脾胃失调,这与小儿时期“脾常不足”生理特点有关。饮食失节:饮
食无度,恣食肥甘生冷,或投高级营养滋补食品,壅聚中焦,酿成积滞,日久脾胃运化失职,
不能吸收水谷精微,脏腑失养。喂养不当:由于小儿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需求相对
较大,如母乳不足,过早断奶,或未及时合理添加辅食,在喂养质和量方面,不足满足小儿
机体需求,造成营养失调,不能濡养脏腑、肌肉,形体日渐消瘦。其它因素,转化为疳:多
见于长期吐泻,或因病后失调,引起脾胃虚弱,脏腑失养,气血虚亏。其病变部位在脾胃。
    三、类证鉴别  
    疳证与积滞的鉴别
    二者均是因乳食不节,影响脾胃运化功能的胃肠疾病。不同之处在于积滞为乳食停滞中
脘,食滞不化,积而不消。积久不化,郁而生热,耗伤津掖可以转化为疳。故前人有“积为
疳之母,疳为积之渐”之说,两者病情有轻重深浅之不同。
  肾素虚,复因泄泻,阴寐内盛。  (三)阴虚风动:急惊风或温热病后,迁延未愈,耗伤阴
液;肾阴亏损。其病理变化,多因脾胃受伤,肝木侮土,脾虚生风,脾肾阳虚,火不生土,
阳气衰败,虚风内动,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血亏损,筋失濡养,阴虚风动。
  发作时,抽搐无力,其病位主要在肝,脾,肾三脏。
    三、辨证论治的基本证型及治法方药
    (一)基本治法 
    急惊风的治疗原则是是以清热、豁痰、镇惊、熄风为四大基本法则,在审证求因时,宜
详辨痰、热、惊、风的不同,而灵活应用上法。慢惊风治疗原则,重在治本,以温中健脾、
温阳逐寒、育阴潜阳、柔肝熄风为主。
    (二)证型论治
    急惊风
    1.外感惊风
    (1)感受风邪:多见于冬春季节,起病急,证见发热,头痛,咳嗽,流涕、咽红、烦躁、
神昏、惊厥,舌苔薄黄,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熄风镇惊。方药:银翘散。
    (2)感受暑邪,多见于盛夏炎热季节,证见壮热多汗,头痛项强,恶心呕吐,烦躁昏睡,
四肢抽掣,惊厥不已,舌苔黄腻,脉洪数。治法,祛暑清热,开窍镇惊。方药:消瘟败毒饮。
昏迷抽搐较甚者,可选用牛黄清心丸,紫雪丹清心开窍,痰涎壅盛可加用至宝丹开窍镇惊。
    (3)感受疫邪
    气营两燔,证见起病急骤,高热,烦躁,口渴,谵妄,惊厥,苔黄糙,舌质深红或绛,
脉数有力。治法:清热解毒,凉血熄风。方药:白虎汤合紫霄丹。
    湿热疫毒:证见起病急骤,突然壮热,神志昏迷,或烦躁谵妄,反复抽搐,惊厥不已,
呕吐腹痛,大便腥臭或挟脓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化湿,解毒熄风。方药:
黄连解毒汤。
    2. 痰食惊风:先见纳呆,呕吐,腹痛,便秘,以及痰多等证,继则发热神呆,迅即出现
昏迷痉厥,喉间痰鸣,腹部胀满,呼吸气粗,舌苔黄厚而腻,脉象弦滑。治法:消食导滞,
涤痰镇痉。方药:玉枢丹合保和丸。亦可加用小儿回春丹,礞石滚痰丸。
    3.惊恐痉厥:证见面色时青时赤,频作惊惕,甚则痉厥,偶有发热,大便色青,舌苔无
异常变化,脉象多见数乱。治法:镇惊安神。方药:抱龙丸、安神丸。
    慢像风
    1.土虚木亢:证见形神疲惫,面色萎黄,不欲饮水,嗜睡露睛,大便稀薄,色带青绿,
时有腹鸣,四肢不温,足跗及面部有轻度浮肿,神志不清,时有抽搐,舌质淡,苔薄白,脉
沉弱。治法:温运脾阳,扶土抑木。方药:缓肝理脾汤。
    2.脾肾阳衰:证见面色咣白或带灰,囟门低陷,精神极度萎顿,沉睡昏迷,口鼻气凉,
额汗涔涔,抚之不温,四肢厥冷,手足蠕动震颤,大便澄澈清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温补脾肾,回阳救逆。方药:固真汤,逐寒苗惊汤。
    3.阴虚风动:证见虚烦疲惫,面色潮红,身热消瘦,手足心热,肢体拘挛或强直,时或
抽搐,大便干结,舌光无苔,舌绛少津,脉细数。治法:育阴潜阳,滋水涵木。
方药:大定风珠,黄连阿胶汤,或三甲复脉汤。
    四、临证注意事项
    惊风发病有急有缓,证候表现有虚有实,有寒有热。凡起病急暴,属刚属实者,统称急
惊风,病久中虚,虚阴、属虚者,统称慢惊风。
    (二)急惊风在审证求因时,在详辨痰、热、惊、风同时了还要注意区别痰有痰火和痰浊
之分;热有表热里热的不伺,风有外风、内风的差异,惊证有虚亦有实。因此,治疗时,在
豁痰法中有芳香开窍,甘寒清心,涤痰通腑的区分,清热有解肌透表,苦寒泻火的不同,治
风有疏风,熄风的类别,镇惊有平肝镇惊,滋水涵木的差异,在临证时,要综合全身情况,
进行辨证论治。
    3.慢惊风一般属虚证,寒证,多起病缓慢,病情较深,且较复杂,由于形成原因不同,
因而在症状上亦有所差异,既有虚寒,虚热之分,亦有虚中夹实之别。临证时,要详辨之。   
4.急惊风发作时,应先设法止痉,可用针刺及中成药,如紫雪丹,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等,
必要时应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抢救。
    [复习思考题] 
    l.急,慢惊风发病特点各有什么不同? ’
    2.急,慢惊风的病菌病理有什么不同?
    3.急惊风的急救处理如何? 
    4.急,慢惊风主要有哪几种证型?其治法,方药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