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兼职4.0:鄂西十班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4:35:10
陈孝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11月12日   第 07 版)
走进鄂西的村村寨寨,山风立刻会送来优美的旋律。抬眼望去,发现它们是从一个山口送过来的。顺着山口望过去,那里端坐着一个优美的村庄。优美的旋律就是飘过房舍、人群、村庄与炊烟,然后朝这边跑步过来的。旋律则由鼓、锣和唢呐共同演奏而成。鼓声悠扬,锣声威武,唢呐欢快,齐鸣的鞭炮则在中间充当着推向高潮的角色。显然,那里有人家正在办喜事。鼓、锣和唢呐演奏的旋律,就是鄂西土家族的“十班鼓”。无论你是谁,只要听见“十班鼓”奏出的旋律,均会被它带到喜悦的巅峰。
鄂西的“十班鼓”是鄂西土家人用于表达感情的一种民间音乐,与湘西的“打溜子”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当地被称之为“打家业”。乐器分别有锣、鼓、钹、马锣、勾锣、铜鼓、小钹、银锣和一对唢呐组成,一般由8至16人共同演奏。这些乐器中,没有一件是自甘落后的,它们各自都发挥自已的特长,共同把人间的优美音乐播撒到空中,快速地提取人类最浓烈的情感。这其中,唢呐自然是龙头老大,发挥它不间断的特长,吹奏出的是排子曲。而鼓与锣则体贴入微,它们会在唢呐吹奏出的乐曲中,恰到好处地补上不同的音响、音质,让乐曲向着更加优美的境界构筑。所以依旧不同的节奏,它们打击出的点子则有:“双起头”、“单车子”、“双车子”、“十八长锤”、“十方台”、“猛虎下山”、“上四下五”等等。
正因为如此,鄂西“十班鼓”就几乎是无所不能了,依据不同的场景奏出不同的音乐:吃饭有菜调子,祭拜有茶调子,欢迎有客调子,大喜有快活调子。而根据情感的不同,它又表达出不同的旋律与心境。慷慨激昂时,一如发怒的雄狮;婉转悠扬时,一如柔美的女人。而且形式多样,既可以独奏,也可以合奏,既可以街头吹打,也可以登台演出。因而,它在鄂西成了最古老的曲种,不仅延续了上千年,而且在任何表达人们情感的场合与领域均有它们的身影。所以,即使俗谚里说:“养娃不学吹鼓手,坐阶沿,喝冷酒。”“十班鼓”的旋律仍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土家人把它发扬光大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