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魔术师在线关卡:楞严悬镜/楞严经讲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8:16:33

楞严悬镜    憨山  首楞严经悬镜序
    侍者福善日录 门人通炯编辑  岭南弟子刘起相重较    原夫首楞严经者。乃诸佛之秘藏。修行之妙门。迷悟之根源。真妄之大本。而其所谈。直指一昧清净如来藏真心为体。盖此心体。本自灵明廓彻。广大虚寂。平等如如。绝诸名相。圣凡一际。生佛等同。迷之则生死无端。悟之则轮回顿息。是以吾佛证此。愍物迷之。故假大权。发启斯教。大开修证之门。曲示归家之路。是以一部所诠。从始洎终。不出迷悟真妄二法。然迷途万状。悟有多门。若克体穷源。不无其要。至若从迷至悟之方。返妄归真之指。端在楞严大定。三观妙门。若欲洞观法界。彻见自心。觌体还原。莫斯为要。慨夫文词简奥义理幽深。虽诸家注疏。精畅发明。而学者贪程。罔知快捷方式。致使理观昧于陈言修习失于正受。清不揆固陋。志尝刻意斯文。杜绝见闻。穷历冰雪。顾智识暗昧。非敢妄拟圣心。每于一线通途。麤述鄙意。庶潜修之士。若揽镜以照形。愿即事安心。顿融藏性者矣。    万历丙戍冬憨山头陀德清书于东海那罗延窟。   将通大义总启二章 (三分大义别具通议兹不繁列)
    初大开修证之门(从初启请至结经名)    次曲示迷悟差别(从精研七趣至五十重阴魔)    初开修证门中有四意者。良以真源湛寂。绝生灭之端。法界幽玄。泯圣凡之迹。本无修证。岂属悟迷。今依不迷之迷。故立无修之修。斯有无证之证矣。盖迷真逐妄。遂沉生死之流。今欲返妄归真。须建依真之行。而此经者。盖以一昧清净法界如来藏真心为体。依此一心。建立三观。依此三观。还证一心。故曰。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是以阿难示同未悟。不达此心。故一向多闻。未得无漏。不能顿拔生死之根。遂溺摩登媱舍之难。由是殷勤启请三观妙门。故我世尊。先示一心照明万法。而首告之曰。一切众生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又曰。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观此二语。足见全经之旨。岂非欲令先悟一心。依之建立三观。修此三观。还证一心者乎。洎乎一往所荅。虽多方决择。委曲搜扬。无非显示一心之源。密陈三观之体。(从初卷至四卷中)因之起行造修。勾引二十五圣。旁通悟入之方。勅选耳根。正是最初方便。(从四卷半至六卷初)是使初心创志。则知观相分明。然后任运一心。法尔浅深。具有断惑证真高下之用。(从七卷初至八卷中)修断巳极。故结指观门。使始终一源。不出楞严大定。故以经名而系之终焉。此实通途之大旨也。    初示三观之体。而此体者。所谓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即一真法界如来藏心也。先示此体。为所观之境。要依此体。启大智用故。然此藏心。具有三意。一空如来藏。二不空如来藏。三空不空如来藏。    一空如来藏者。谓此藏性。其体本空。一法叵得。如摩尼珠。其体空净。了无色相。虽有随方之色。色不离珠。以即珠故。真心本净。了绝妄缘。虽有随缘之妄。妄不离真。以即真故。名曰真空。故为观者。先示真心。以为观体。能观此体。名真空观。(经名奢摩他亦名体真止)此从经首阿难启请。世尊许说。曰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起。一往七征八辩。始则决择真妄。且云妄不是真。以明五蕴身心不有。世界本空。破我法二执。以显本觉真如。以至三科七大。会归藏性。然后真妄和融。方显妄即是真。从浅洎深。大段总显空如来藏理。(从初卷启请至第三卷终)    二不空如来藏者。谓此藏体虽空。具有恒沙称性功德包含融摄。纤悉不遗。如摩尼珠。其体虽净。具有圆照之用。而能随方现一切色。色即是珠。以珠现故。藏性虽空。而能随缘显现十界依正之相。相即是性。以住起故。名不真空。故为观者。示此藏性以为观体。能观此体。名不空观。(经名三摩亦名方便随缘止)此从富那执相难性。三种相续。深穷生起之由。委明循业发现之义。总显不空之体。(始从四卷初至本卷故发真如妙觉明性有半卷经文计一千五百余言)    三空不空如来藏。谓此藏性。其体清净。能应能现。如摩尼珠。其体净圆。净故非色。以即珠故。圆故能应。非不色以即色。故非色非珠。而此藏性。其体净圆。净故非相。以即性故。圆故能现。非不相以即相。故非相非性。名空不空。非相故空。非性故不空。非即非离。平等如如。名曰中道。故为观者。示此藏性。以为观体。能观此体。名中道观。(经名禅那。亦名离二边分别止。亦名等持。此从四卷中。而如来藏非心等起。至常乐我净等文有二章。凡三百言。)然上三谛。体虽不二。举一即三终带名言。犹存歴别。未及一心之源。难契圆融之旨。必若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则藏心妙性。彻底穷源。绝诸对待。良以双离则双泯。双是则双存。存则三谛灵然。泯则一心无寄。寂照同时。存泯无碍。唯在忘言者。可以神会。绝虑者。可以心通。可谓妙契寰中。泯同法界矣。圆融圆融。深思深思。历然不昧。故佛开示已毕。乃总告之曰。上来所说藏性之理。如此深妙。如何汝等以所知心。而能测度世间语言而能入哉。且此妙理。人人本具。然虽本具隐而未现。譬如琴瑟。虽有妙音。非妙指不能发。众生虽具妙心。非妙观不能显。且如我今证此真心。安住大宅。圆照法界。凡有动作。皆是大用现前。汝等迷之。举措云为。皆是尘劳业用。故曰。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此无他故。盖由不肯勤求。得少为足耳。当机遂请。何因有妄。要显妄元无因。使悟妄不离真。亦似头非外得。在此天然妙性。不假修成。但能一念回光。方悟神珠本有。故随结责戏论。切劝修持。乃曰。汝虽忆持十二部经。不如一日修无漏业。如何自欺。尚留观听。而不修之。是以阿难闻说。疑惑消除。心悟实相。遂乃请入华屋。摄伏攀缘。冀得陀罗。入佛知见等。由是观之。大槩一往开示藏性。岂非欲令先悟一心。依之建立三观妙行。然后行成解绝。顿证一心者乎。    初示观体属见道分竟    二示三观之相者。由前开示一真法界如来藏心。而此心体。具有广大智慧光明义故。说名为智。今以即体之智。还照寂灭之体。理智一如。离念离相。名一心源。了无说示。今约真妄生灭之门。会取返妄归真之路。方便施设。亦有三重。以智照理。故单以观名。约妄相以明。故是观相。    且先略示观门    一奢摩他空观   二三摩钵提不空观  三禅那中道观    一奢摩陀。名空观者。谓了一真法界。如来藏心。本无生灭。亦无诸相。盖因一念不觉。而有无明。因此无明生起三细六粗四大六根种种诸法。而此诸法。唯心所现。本无所有。但是一心。心体圆明。离一切相。如珠中色。本来有有。以即空故。故曰色即是空。以色非色。故色不异空。故名真空。作是观者。名真空观。    二三摩钵提。名不空观者。谓了根身器界。一切诸法。即是一心。心体圆明。清净本然。周徧法界。随缘显现。此则诸法当体虚假。如幻不实。如珠中色。分明显现。全珠即色。以即色故。故曰空即是色。以空非空。故空不异色。故名不空。作是观者。名不空观。    三禅那。名中道观者。谓依此寂灭一心。照明诸法。诸法法尔。当体寂灭。寂故名空。照故不空。如珠与色。非色非珠。名空不空。非寂非照。如如平等。唯一心源。湛然不动。离即离非。是即非即。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心心无闲。任运流入萨婆若海。作是观者。名中道观。    次正示相观文中大科为四    初总示迷悟之根  二正示一心三观之相  三略示解结之方  四广示最初方便    初总示迷悟之根者。由前阿难闻佛开示。已悟如来藏性妙觉明心。圆满周徧。备在于己。不假外求。良以一向徒事攀缘。不能摄伏。今将思而修之。不知造进之方。故有请入华屋之问。冀得直捷之门。即可乘便而入。因相而修。故此科。名三观之相。然世尊所示。别无其方。先令决择真妄分明。然后随宜调治。故欲返妄归真。造端不出二决定义意者。盖原迷此圆明湛寂之真心。结为四大。妄分六根。根尘和合。虚妄生灭。引起五浊业用烦恼。使妙圆之体。隔越而不通。若群器参乎太虚。湛渊之心。浑浊而失照。似尘沙投于清水。此则本不分而分。原不浊而浊矣。今欲即生灭以证真常。旋虚妄而复妙觉。要先以此不生灭心为本修因。照破生灭之原。次审所结之根。谁是烦恼之本。若生灭入照。则当下真常。若烦恼知根。则迎刃而解。斯则能照之一心。心心寂灭。所照之万法。法法圆通。是以顿超五浊。旋复一元。若依此为因心。可圆成于果证。然则所述之一心。虽是本圆周徧。能迷之六根。现前力用不齐。今若即迷返悟。就路还家。固尔门门皆可穷源。处处尽堪合辙。良以初心昧劣。不解圆观。必须直指当阳。要在一门深入。由是备显六根优劣。令审谁浅谁深。浅则逆离而难通。深则顺合而易入。果能入一无妄。则六湛圆明。诸妄消忘。而一心清净。如是。则吾家之故物可归。诸佛之涅盘可证矣。    此后重征一六。意显粘湛而妄发。深穷生灭之根原。再起断见之疑。验出真常之妙性。斯已密拣耳根。以为初心方便。若一心守真常而弃生灭。则无上知觉应念圆成。得一旦常光显现。而生灭圆离。则根尘识心。应时消落。此实圆观之秘决。破妄之神符。还原之旨。妙在兹乎。是所谓返妄归真。无出二决定议也。    二正示一心三观之相。阿难闻前第二义门。生灭即常之说。遂起何名结解之疑。意谓生灭不常。可说为结。由今即常矣。将何物而名结。结既尚无。从何物而名解耶。盖前以常为断。此则执妄为真。皆不了迷悟同根。真妄一体。故致斯问。此实初心所混。故须甄明。令其观相分明。不堕空有之见。要显中道之旨。方契一心之源故尔。诸佛因而同告之曰。使汝生死涅盘者。皆汝六根所致也。岂又更容他物哉。直由迷悟之分。故有结解之异耳。如此明言。当机犹自未悟。世尊因而解之曰。根尘识性。同一真源。缚脱两途。原无二致。盖因迷一真而妄见六根。知见立知。即名生死。了六根而本同一体。知见无见。斯即涅盘。此实结解之原。岂可更容他物。然此虽明空有。未极一心。何则。盖一真之性。不属生死涅盘。如来藏中。本无去来迷悟。至若有为起而无为灭。俱是缘生。如目前之幻化。无为起而有为灭。尽为不实。若眼底之空花。况非真与非真。何有能见所见。(能见六根所见六尘)然而根尘之闲。原无实体。虚有其相。故若交芦。是以结解同根。圣凡无二。汝试但观交中识性。(即第八阿黎耶识)空有何名。盖由明昧因依。真妄互立。迷之而六妄同生。悟之而一真何寄。良由此体。甚深微细。熏变难思。执之则真已非真。取之则非幻成幻。苟不取而非幻。尚无不执。而幻法何立。如是则六根圆湛。空有双祛。三谛圆观。是非齐泯。妙圆之旨。尽在兹乎。此则是名金刚三昧。如幻摩提。修之而一念顿超。拟之而诸佛同证。此所谓十方婆伽梵。一路涅盘门。若欲径登彼岸。直造妙严。唯此大定法门。故应修而证入也。    三略示解结之方上来已示一心三观之相。乃佛佛成道之门。今将思而修之。争奈初心不知直捷之方。故有六解一亡之问。远启选择之谈。故我世尊。精宣妙旨。巧示玄机。聊绾花巾。将成六结。以明依一巾而有六结。结若解而巾亦不存。要显依一真而分六妄。妄若消而真亦不立。何则。良以真净界中本无此事。生死涅盘。皆即狂劳颠倒华相。故须真妄两忘。方可会归中道。直造一心之源耳。故随请解结之方。审明下手之处。除结当心。以显二边无力。当阳直入。必须中道收功。斯实入圆之要术。破惑之利具。唯其法门甚深。恐难谛信。世尊因而矢之曰。我此说者。乃世出世微妙之因缘。非世俗和合粗相。况我出世法。一一皆了原因。矧此修行。岂不知其节要。如此功用。不劳弹指。而顿证无生。不涉途程。而径登佛地。是故阿难随汝心中选择。凭在何根。用此妙术解之。诸妄何愁不灭。恐汝不能圆观顿脱。是须次第销镕。先且选择一根。以为最初方便。若得此根初解。五粘随脱。而先得人空。从此观智增明。然后成法解脱。若所观人法双空。则能空观智亦泯。斯实药病俱遣。真俗两融。三谛灵然。一心无寄。如斯圆照。任运冥枢。是名从三昧以契无生。即六根而证常乐。直捷之指。无尚此矣。初心方便。妙在兹乎。    四广示最初方便(二十五圣一一皆是最初方便但观音耳根一门堪合此方之机故曰广示)    阿难闻前开示。观相分明。已悟随根。皆可证入。然犹不知随处下手做作之方。抑又未达的指何根。堪作此界当机。最初方便。且将刻志进修。冀成道果。庶不失此嘉会,辜负密言。亦为远益未来。成就最后开示。故有请惠秘严之问。然此秘严之旨。乃吾佛自证根本法门。甚深微妙。难解难思。果海离言。了无说示。今兹曲垂指示。须藉旁通。故假二十五圣。各说最初方便。意显三科七大。随处皆可还原。大小三乘。远近一齐趂入。且令谛信不疑。托此将为证据。是以诸圣奉勅。用解先登。或析色体色。以取单真。或即俗。离俗要归中道。偏圆互焕。星月交罗。深浅齐驱。牛羊共渡。斯则门门总是圆通。法法尽成解脱。苟能入此三昧。证是妙门。随处而常光普照。应念而诸佛现前。水流风动。共演圆音。世界山河。普现三昧。至此始知自他不二。依正互融。消习漏尽于剎那。廓众尘于一念。无作之行芬披。真常之乐自现。然此秘严利器。付之勇猛丈夫。有何坚而不破。又何结而不解哉。然虽正偏兼到。顺逆皆通。不知此界当根。谁为要妙。若是尘中作主。非大智无以潜眸。闹裹夺尊。非大悲不能下手。故勅文殊拣选。谁合此方之机。唯独观音耳根。可作最初方便。何则。原夫觉海澄圆。圆澄元妙。本无世界。及与众生。直以一念纔兴。空沤顿起。诸缘不息。三有齐生。是以六处妄分。诸尘妄隔。使圆通妙体。不得而圆通。常住真心。莫得而常住矣。若约妄法全真。斯则归元之性不二。奈何根机不一。是以方便之路多门。在乎圣性。顺逆皆通。属之初心。不无迟速。今者。若就六尘而入。六尘之体。本非常住。若依五根而入。五根之性。匪涉圆融。若凭六识。而六识生灭宛然。若假五大。而五大无知昬钝。若据见性。虽则都摄六根。然尚在能所。未能忘照。若观识性。虽则包含万法。犹存分别。难以契真。今若克合此方教体。的示机宜。速取三摩。实从闻入。何者。良以闻根圆妙。十处周闻。闻处虚融。墙坦莫隔。音声生灭。闻性恒常。寤寐一如。身心不及。此则可由闻性以证真常。从耳根而入妙觉矣。况复此界众生。此根最利。投机之指。莫尚于兹。良由迷本循声。故此流转生死。果能旋流无妄。岂不顿契无生。此是金刚三昧如幻妙门。如斯秘密。绝要真修。何不将闻以自闻闻。岂肯畜闻而成过误。况闻非有体。因声以名。若旋妄遗尘。则性何名状。此所以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也。其如六根幻翳。三界空花。今闻复而翳除。则尘消而觉净。净极光达。寂照含虚。根境皆空。犹如梦事。安有梦中之境。而能留汝形骸耶。大槩世闲男女。皆如幻以幻成。虽见摇动。全一机抽。若机息而幻消。则情忘而执谢。圆明妙体。当下现前。诸佛众生。应时平等矣。如斯妙利真实圆通。何不旋倒妄之闻机。返自闻于真性。以成无上之道哉。此是微尘诸佛。一路妙门。三世圣贤。修行快捷方式。非但观音独擅。我亦从中证入。是若将救末劫。求出生死之人。欲速成就菩提。无过耳根为最。斯乃大小共由之门。浅深同说之法。但依此修。超乘余根。真实心要。莫斯为妙音矣。于是当机闻说。自心了然。明见还家。归真道路斯则观相分明。现前无惑。奈何未来末法。邪道乱真。其有依教信行之軰。如何摄心轨则。得正熏修。安立道场。远诸魔事。故发度人之请。远益未来之机。通会长途。犹属行门之事。然世尊所荅。别无其方。直以毘奈耶中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以戒。定慧是生。三者圆明。可超诸漏。然前见道明心。已开慧性。修道方便。定相圆明。至其戒为基本。尚未明言。今若得正熏修。须凭定慧。若欲违制行业。必禀戒轮。且夫生死之海滔天。始于滥觞之念。烦恼之林翳日。生于萌蘖之根。今者绝末停流。端在塞源拔本。戒虽多品。四重为根。根本不生。枝流自绝。然而真修以离欲为本。故先淫欲。首惩生死。以冤负相牵。故次杀盗。随举妄言矝俗。贪爱潜滋。委论酬偿。杀盗相若。为其永殒善根。不成三昧。故例属重尤。是须并断。若欲圆成修学。必先持此冰清。果能四事不遗。自然远诸魔事。正行可成。正定可入。然而现行易制。宿习难除。是须诵我无上佛顶心咒。此则显密双修。三慧并运。庶几三障可破。三惑可除。而三界可超。三身可证矣。况此神咒功力。速疾冥资。但能依教加持。破惑如霜遇日。是以略陈轨则。令依清净之师。若要详悉坛场。必使众缘具足。身心俱净。事理齐修。庶指日以取菩提。刻期而成圣果。妙圆之行。诚在斯矣。归真之要。妙在兹乎。是故宣扬神咒。使众咸闻。广显功能。策令谛信。方尽修道之门。统收妙圆之行耳。    二示三观之相属修行分竟    三示三观之用者。上来所说观相分明。得倚圆根。即可乘便直捷而入。依之造修。任运一心法尔。不无断惑浅深。证真高下之用。是故阿难闻前显密开示。得正熏修。身心快然。获大饶益。然犹不知如是修证。未到涅盘。始从凡夫。终至佛地。中闲渐次名目。以何而至。是故请问五十五位真菩提路。要显圆妙观行。有此能断能证之力用。转凡成圣之功能。故名三观之用也。然世尊所示。先明二种颠倒妄类之因。后示五十五位真家之路。所以然者。何也。良以妙性圆明。真源湛寂。本无迷悟。安有圣凡。盖由一念纔兴。则三有之空花乱起。寸心方歇。则一真之幻影全消。是所谓生灭名妄。迷之则生死无端。灭妄名真。悟之则轮回顿息。然且生死界宽。总之不出一十二类。涅盘道远。要之不过五十五程。实由迷一真而为六想。则二种颠倒相因。悟六想而本一真。则二种转依是号。是故汝今欲修三昧。直诣涅盘。先当识此颠倒之因。斯可圆成真三摩地。何则。良由迷真觉而成不觉。故号无明。迁无生而作众生。是称颠倒。此则本不生而生。斯有无生之众生。本无住而住。故有无住之世界。是以迷轮不息。则生死之业何穷。妄念不休则迁流之世何已。且既能以一念之迷妄动。而六想横发。轮回于十二类生。则可以一念之悟无生。而三观齐修。证取于五十五位。由是观之。则众生实约四蕴之心。世界端指色蕴之质。此则全凭正报。以显悟迷。总属众生。以明真妄。是所为使汝流转生死。速证妙常。皆汝六根。更非他物。意此岂非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者乎。细寻大旨。讵不信哉。然全妄即真。颠倒具于妙圆真心。全真即妄。修证本于原所乱想。故三种渐次。因之而建立。五十五位。由是而进趣。何也。盖六根相续。端由淫杀为因。诸苦长沦。直以盗妄为本。今将长揖三界。永越四生。必痛绝助因。使正性[(昚-日/亏)*刂]而不发。制止现行。令根境偶而不行。如是则根尘泯合。心境俱空。身土皎然。自他圆证。此则始从观行。以至分真。永断无明。而跻妙觉。然重重观察。位位研穷。莫不皆以首楞大定三观妙门。单复圆修。渐次证入者矣。三观之用。无尚此耳。一生取办。其在兹乎。修断已极。故结归观心。以终其请。故曰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如幻十种深喻。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毘婆舍那。清净修证。渐次入者也。    三示三观之用属证果分竟    四结三观之名者。由前一往开示。令其先悟妙圆心体。依之建立圆妙行门。藉此妙行圆修。还证妙圆之体。此则背尘合觉之行既终。返妄归真之路明矣。故文殊请问经目。意在结指观名。可者。盖约世谛而谈。则明无得物之功。是即有名无实。若就胜义而论。则理有当名之实。斯即有实有名。良以上来所诠之义。若理行因果。俱属圆融。然则能诠之文。若教相名言。皆归究竟。由其理趣深玄。故一言难尽。偏圆互焕。五目方周。意者。前来开示要妙法门。若克体而名。乃是如来藏心一实相印海眼真经。故名大佛顶萨怛多钵怛啰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若就用而言。则凡在有缘。皆堪受度。惑无不断。真无不穷。故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佛知见。若的指因果皆真。则佛佛资成之始。无非究竟指归。故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若合论体用广大。因果同时。则含染净而不易。自在难思。具性德而无遗。出生无量。故名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若据法身所演中道名言。契之而顿绍佛家。修之而不出大定。故名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斯皆称实以彰名。随德以立号。要之不出一心。统之不离三观。此所谓言虽请问经目。意在结指观名。是则教理行果。皆归大定之源。真妄悟迷。总入如来藏心者矣。大事因缘。莫过于此。开示悟入。无尚兹乎。    四结三观之名竟    上来七轴半文通科判。为大开修证之门。开此四章。良有所以。顾初心草创。诚昧细详。若论宏纲。略题大要。冀潜修之士。同志高人。先请熟读经文。然后安心观法。览斯文而通会。忘言象以冥符。愿一旦常光显现。使根尘识消。则佛法身心。皆为余事。矧此妄识依通。岂非剩语者哉。    以上大开修证之门竟    次曲示迷悟差别    上来开示一心。真源已彻。三观妙旨大通。迷悟之状悉陈。凡圣之情尽矣。然迷唯一念。因情想乱发。而取七趣之升沉。悟止一心。因妄见横生。而取五阴之魔扰。故曰。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故我世尊真慈痛发。摘胆剜心。精研七趣。因情想而分内外多少之不同。详辩阴魔。约妄见而显心观浅深之不一。所以然者。直欲吾人思地狱苦。发菩提心。知有涅盘。不恋三界。嗟呼人者。苟能执此金刚宝剑。如幻定门。斩爱根于当下。则三有之空花影灭。世界平沈。拔见刺于剎那。则一心之幻翳全消。虚空粉碎。直使纤尘不立。一念不存。成佛果于今生。消习漏于旷劫。此所谓圆满菩提。归无所得矣。如是信受。如是奉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可谓雄猛丈夫。大自在安乐人也。有何恩而不报。有何德而不酬耶。不然。则则堕复堕矣。岂不痛哉。      楞严悬镜终   楞严经
 《楞严经》封面

《楞严经》,大乘佛教经典,全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又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简称《楞严经》、《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唐般剌密谛传至中国,怀迪证义,房融笔受。印顺法师认为它与《圆觉经》、《大乘起信论》属于晚期如来藏真常唯心系的作品。由于《楞严经》内容助人智解宇宙真相,古人曾有:“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的诗句。

目录[隐藏]

本经渊源
本经梗概
楞严经三大主旨
首楞严三昧法门的殊胜处
五十种阴魔
辩经真伪
五会楞严咒注释义贯
释疑答问
劝发菩提心
楞严经总结(总结全经)
本经渊源
本经梗概
楞严经三大主旨
首楞严三昧法门的殊胜处
五十种阴魔
辩经真伪
五会楞严咒注释义贯
释疑答问
  • 劝发菩提心
  • 楞严经总结(总结全经)

 

[编辑本段]
本经渊源
  《楞严经》,佛教经典。又称《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唐般剌蜜帝译。10卷。此经的译者为般剌蜜帝大师中印度人,居广州制止道场,于唐神龙元年(705)从灌顶部中诵出,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房融笔受,怀迪证译。中国历代皆视此经为佛教主要经典之一。清代,章嘉呼图克图等将其译成藏文,并刊有汉、满、藏、蒙四体 合璧的《首楞严经》全帙。在日本,此经亦流传不断。    此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来是藏在龙宫;龙胜菩萨(亦即龙树菩萨之异名)至龙宫说法,见龙藏中有此经,拜阅之下,叹为稀有,便将全经默诵下来,以利益阎浮提众生;出龙宫后,便将此经诵出,记录下来,呈给王家,王家也把它视为稀有之法宝,珍藏在国库中,并禁止传到外国。虽然此经尚未传到中土,但其威名早已为大家所知;曾有一位梵僧,见智者大师所立之三观,而告诉智者大师说与他们国中的楞严经之意旨相符合;于是智者大师便设了一个拜经台,西向拜经,但拜了十八年,终未得见楞严经(到现在,天台山的拜经台还在)。  话说本经译主般剌密谛,依于愿力,要利益中土之人,第一次身上藏著楞严经东来之时,被守边界的官吏查获,而不许他出境,这反而更激发了他宏法之愿,更加坚定,并且更加精进。他并想到了一个方法,可以将此经携带出境而不被发觉;他用极细的白绢书写此经,然后剖开自己的肩膊,将经文缝藏在其中,等疮口平复之后,再申请出国,海关搜查无疑,才得航海东来。大师于唐中宗神龙元年(西历七0五年)到达广州,那时正好首相房融被贬在广州,房融便请大师住在制止寺,于是剖膊出经,译成汉音,译事完毕,便速回本国,以解除边吏所受之难;由于译主藏经出国,国王因此罪责守边之官吏查缉不严,因此大师译经完成之后,便速即回国,原以自身承当所有罪责。大师如此冒险艰苦,乃至不惜身命荣辱,正是所谓重法轻身,所成功德,不可思议;我国之众生,均沾其法施之益。  [译]:般剌密谛法师所译的,不是将原文译成汉文,而是将梵音的经文用汉字拼出来,由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证译,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清河房融 笔受  以下皆截自台北大毗卢寺成观大法师编撰之《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楞严经,众所周知,是一部极重要的大经,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亦不为过。因为此经在内容上,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在宗派上则横跨[禅净密律],均衡发挥,各得其所;在修行的次弟上,则更是充实、圆满:举凡发心、解、行、证、悟,皆详尽剖析开示——从教令正发心起,经循循善诱的破惑、见真(明心见性)、依性起修(设坛结界、于实际上起正修行),并详细开示了一切凡圣境界(二十五圣圆通、三界七趣众生),令于圣境起企慕、而于凡外得知解,从而不受迷惑、不入岔道;又详述六十位修证(三渐次、乾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妙觉)令行者于菩提道上知所趣向;最后更广开示五阴魔境,及其破除之法,俾于菩提道上能克服魔怨留难,所修圆满成就。  由于本经有这些稀有的特点,因此历来皆被修行者奉为必修的无上圭臬,尤其是对习禅者而言,更是如此。再者,汉传佛寺中,僧众每日早课都必须诵楞严咒,而且历代在打禅七之前,传统上都是要先修七日到七七日的[楞严会],以除魔障。又,以本经中,显密性相上的道理均发挥无遗,故是一部在法门上十分均衡,没有宗派偏倚的圆满法门。因此本经是一部非常难得的无上大法宝。也因本经具有如此的重要性,所以历来注解楞严经的著作非常丰富。尽管如是,但很令人遗憾的是:就连在历代大德的注本中,也常[抱怨]诸注本都有许多地方未交待清楚;甚至有些地方变成有如解经的[死角],几乎是无法克服的障碍;历代大德注到这些地方,有时是一笔带过,有时则含糊言之,有时就将原经文复述一遍,乃至干脆略而不提(跳过去)的也有。因此问题总无法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本经之难解,当然跟本经在义理上本来就很深奥有关。不过本经的译文特别古雅且简练(有 时也可说是简略),更重增学者在理解上的困难。  本[义贯]作者昔在关中研读本经及历代注本时,发现有此一问题存在,即发心要厘清这些问题,俾令大家对这部稀有的宝典,于每一字、每一句、乃至每一行,都能得到较清楚、及确定、满意的理解;也就是作者发心志在廓清所有的死角、盲点、与疑惑不清之处,普令[皆解如来真实义]。这是作者的发心,至于此目标究竟达成多少,则有赖各界大德慈悲明鉴指正。  又,大家都知道的,楞严经也是一部有名的[破魔大全]宝典。尤其我们末法时期种种法上的乱相,佛在本经中,几乎全都说到了!而且讲的十分透彻、明白;佛并且也指出其各各对治之方。因此,本经更是末法时期众生修行不可缺的一部宝典;依此宝典,末法众生方可望于如此正法得正信、正知见、正解、正修行,而不被种种邪魔外道所转、所诳惑、破坏。  佛在经中说,末法将尽、法将灭时,楞严经最先灭;因为楞严经是众魔的克星,破魔的大法宝,若有本经住世,则正法得住持世间,佛弟子修行有所依持,邪魔即不能得逞。然而本经若灭,魔力则无有能制者,魔事猖獗,众生修行即罕能不堕魔数者。因此,为佛弟子,应善护正法,勿谤此经,共同宣扬此法门,则自他于菩提道深种善根因缘,速修无上 [编辑本段]
本经梗概  本经的基本架构,可说是[从破魔始,至破魔终]。也就是说,一开始时,佛以阿难示堕因缘,自说神咒破魔;到末了,佛又自说五十种阴魔,教示首楞严行者如何觉知魔事、破魔,作为结束;于其中间,种种破立,皆是以破魔、破邪、破妄为主轴。所以略说本经之结构,即是:自阿难示堕、佛入定放光说咒,文殊将咒往救,此即是破魔之始。然后阿难请示修定的方法,因为诚如阿难所自述者,修行若光追求闻慧,定力不足,境界现前时,便把持不住,戒体不保,因而堕落,成就魔事。  基于阿难之请,于是佛方便示导,历经七处徽心(实即七处破妄),破妄之后[显见],即十番显见(显示能见之性):[见性]显示之后,再开示五阴、六入、七大、十二处、十八界皆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信解契入如来藏妙真如性之后,如来再教敕与会圣众、开示大众此如来藏妙真如性之用,亦即令知依体起用,这就是[二十五圣自证境界],令众生闻如来藏之妙果,而欢喜发心依此修行。开示依如来藏修行,当得种种妙果后,即回头开示因位的修行,详细陈示从初发心直至菩提的真修之路。(由于如来说法,常是由果溯因,如四圣谛:由[苦]谛之果而回溯[集]地之因,次由[灭]谛之果而回溯[道]谛之因。)  为了实践真修行路,阿难即请佛重说大咒、开示如何建坛、结界、严道场、及修楞严大定之法。本经的法门(楞严法门)之精髓,即在首楞严神咒,因为如来救度阿难免于堕落,乃至十方一切如来破魔、证三藐三菩提、于十方世界度脱无量有情,都是依楞严咒威神之力,这是佛在经中所开示的。关于楞严咒其它种种功德之力,请详见本经经文,兹不赘述。又,佛说:末法时期,众生修行,若不持楞严咒,能远离魔事者,无有是处!修行不能离魔事,而能有所修证、有所成就者,亦无有是处。  如来开示首楞严法门的基本作法之后,即详述整个修行过程:亦即[四种清净明诲](此为前方便),以及大乘菩萨[六十位修证]的真菩提路。[六十位]为:  1、 三渐次——除其助因、刳其正性、违其现业(3)  2、 乾慧地(1)  3、 十信位(10)  4、 十住位(10)  5、 十行位(10)  6、 十回向(10)  7、 四加行位——暖、顶、忍、世第一(4)  8、 十地(10)  9、 等觉、妙觉(2)  一般通教大乘为五十二阶位,本经为令易于实修,于开始时加上了[三渐次]及[乾慧地],俾入菩萨正位(信位)。其次于十回向后、入地之前,加[四加行位],因为[地前]为贤位,[十地]为圣位,是为摩诃萨埵之位,为令速入菩萨圣位,即精修加行,易得成就。  以上为如来开示的出世间无上菩提道的因缘业果,说完出世间圣贤解脱境界,接着,如果如来即开示世间一切众生的生死因缘果报。关于众生的生死因缘业果,如来在诸经中皆有所开示,然而,开示的如此详细而完全的,则非本经莫属:如来首先详细开示众生轮回生死的总因及总果,亦即三界众生之[十习因]及[六交报],这是总的因与果,然后再分别开示四生(卵、胎、湿、化)以及[七趣]众生。[七趣]即在一般所说的六趣,再加上[仙趣](因为仙趣众生非天非人,非圣非凡,且修之者众,尤其是中国人,多爱求仙、成仙)如来在此详述七趣之因、果、相状,于修多罗教中,亦无出其右者;这七趣,亦皆各有多种:种种地狱趣、十种鬼趣、十种畜生趣、十种人趣、十种仙趣、欲界色界诸天趣、四种修罗趣。如来详示七趣众生之意,在令真修菩提者了解诸趣皆是生死流转,无有止时,令发心不贪著一切世间,速得离妄修真。  接着,为令真修免于魔事之留难与破坏,如来于是开示[五十重阴魔]。所谓五十重阴魔,其实也就是修定时会碰到的五十种难关,所以五十种阴魔可说是[禅定五十关];或是更确切及中性地说,即是[禅中五十境],也就是在禅定中会现起的五十种境界;但这五十种境界并不一定会成为难关,更不一定会成为魔境,因人而异。如果修定者,对于这些定中所显的境界,心不贪著、不缘、不取、不住、不忆、不念,则不但不会构成难关或魔境,而且还是[善境界]。然而行者心中若生贪爱、住著、自以为大,即立刻为魔所趁,而转此境界为魔境。所以佛于经中说:[斯但功用,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苦作圣解,即受群邪。]  其次,从本经的方法论(methodology)来讲,则本经为有破有立,破立均等。佛经中有些经是以[破]为主的,有些则是以[立]为主的;而破立均等的,并不很多;例如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是以破为主的。而华严、法华、涅盘、净土诸经、药师经、圆觉经等,是以立为主的。而本经则破立均摄,破立均等。所谓[破],即是破凡夫、外道、魔道、小乘、乃至大乘权教。所谓[立],即是确立、建立大乘、无上乘心地法门、如来藏、真菩提路;一言以蔽之,即是建立[如来密因,诸菩萨万行首楞严]。   再从教相上来看,则本经系圆摄[显、密、性、相][禅、净、密、律]诸法,再以禅密为主修。至于禅与密的配合,则取[先禅后密]、[由禅入密]、及[外禅内密]的方式。所言[密]者,秘密也,广而言之,即诸佛如来自行的秘密、不可思议境界,以非九界凡圣(六凡三圣)所知,故称为秘密。详言之,即如来的身、语、意三业,皆是秘密不可思议;故称为如来之[三密],即[身密、语密、意密],如来以自住之身语意三密,教授菩萨及大根众生,菩萨及众生依教熏修此三密,即得自于八识中熏得三密之气分,于外则能感得如来依本愿威神之力,三密加持行者;内外胜因胜缘和合,是故速得生起菩提道种、乃至熏转八识、断恶生善、转身为菩提萨埵。兹将禅密修行的配合之方式,简述如下:  1先禅后密——本经在如来重说首楞严神咒之前,其教相主要是以禅为主,因为如来要以[显说]的方式,来引摄阿难等,先行破妄,而于真实之道得信解,并发心修行,故这一部分非以显说不可。于无上法得信解发心之后,再说密咒,及其修法,方便引摄,渐次入于如来甚深三密不可思议境界。是故,即是以禅入[信、解、行]之门,而是以密入于深密修证之门,职是之故,本经在大藏经中,列于密教部,良有以也。  2由禅入密——由对无上禅之闻、思,而得于如来藏不思议性心得开悟,复由如来三密威神之力加持,令行者顿得三密相应,顿入、顿证此不思议之本体。此即是本经由禅入密之处。  3外禅内密——亦即外修首楞严定,内持心咒,如是即是禅密一体、外禅内密。  因此可知,本经之法门,殊胜无比。又,以本经之教法而言,可说是:[非禅不得密,非密不证禅]。因为若光修密,而毫不习禅,则于无上理,无从信解、悟入,如是径修三密,则不知所云,即使遍学、遍修种种密法,也不知在修什么,因为无信、无解、无悟,则所修何事?所谓[悟而后修,不悟复何修?]而欲悟,则须先信解。因此古德说修密须先有十年的显教基础者,以此。  其次,[非密不证禅],以无上禅乃如来不可思议的[秘语秘意]境界,故非言思可得;是故不能以[思议法]而求于[不思议法],须得径以[不思议法]而证入[不思议法]。是故,于禅得悟之后,即顿舍一切凡夫言说思议之法,而径以如来所开示之不思议之[三密]法门为所依,以此而顿入如来三密不思议、万德壮严之境。  其次,于经教中,像本经这样圆摄禅净密律、显密性相诸法者,实不多见,其中以华严经最为明显;不过华严经虽圆摄显密性相诸法,但较偏于理,至于本经,则不但圆摄显密一切诸法,且理事均等。  又,本经圆摄显密性相诸法,含有两层深义(即所谓[如来密义]):  1成就从生之具足信、决定信——何谓[具足信]?即具足信受如来所说一切显密性相诸法,等心修学,不以自妄想心而妄生分别、计著。何谓[决定信]?即决定谛信一切佛语;佛语谛实,决定不虚;不为一切凡外邪小所动。行者以得[具有信]及[决定信]故,满足信根,速入菩萨正位,而得十信满心,于佛法中住。  2速断法执——以如法、等心修行一切法故,于诸法门,远离妄想分别、爱憎取舍;于初发心时,即顿断法执、法爱;法执断故,我见、我慢、我执亦断。我法二执断故,顿了本具清凉法体(所谓[不历僧祗获法身]),顿与如来萨婆若一切智海相应,堪修无量无上不可思议大行,入普贤行;是故当知,此法门者,即是熏习、长养、成熟、成就[菩萨种性]、[如来种性],令佛种不断。是为[如来真实义]也;何以故?一切法皆为一佛乘故,非若二、若三、何况若五,是皆化城,而非宝所。[编辑本段]楞严经三大主旨  楞严法门三大主旨    1、悟本体(先行)   本性即是真如本性,即如来藏性。[悟]有三种:1解悟2行悟3证悟。   (1)解悟——即是始觉。于此觉中,了妄达真。[了妄]者,如了七处皆妄,一切世间幻化虚妄。[达真]者,如十番显见,通达本有[真见之性]。此[始觉智]即见道位,于是悟中,行者之观念(知见)改变、行为转变,且此等转变皆是决定,非如突然心血来潮,昙花一现,此即如圆觉经所云:[即已成金,不复为矿]。是故非如一般之文字知解,乍现即逝;即如小乘之见道位,一切邪见、恶知见悉断;亦如大乘见道位,决定一佛乘,不再履于凡外权小之径,并于一切法,闻即信受、谛解。  (2)行悟——即明心见性。[明心]者,明心相也。心相者,即如大乘五位百法中所示之心王、心所、心不相应行等法,包括心所的善恶(烦恼)等法自相、及相互间的关系,如何生起、如何修灭等。至于[心王],则了八识之体,诸识各自之体、相、用如何,以及其间互动之条件及本源。如是一一法皆明了者,乃得称为真[明心]者,故六祖惠能大师说:[明心号菩萨。][见性]者,即是见自本性,亦是见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皆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此见性,常修道位,亦即[分证觉],即于六十位修证过程中,分分断无明,即得分分见;是故大般涅盘经中说:[十住菩萨犹见不了了。]意谓:十住菩萨虽有见性,但仍不能了了全见,是故,于此位中,尚非现量境界,而仍属比量智。  (3)证悟——此即[究竟觉],亦是证道位,即为现量智。是故当知,所谓[悟]者,绝非[神秘]、笼统的概念,而是有具体之悟境、对象、及内容的。且悟前与悟后,其人之三业,必然转变,有所不同;其转变即:越加清净、壮严、不贪染、有智慧。而且当然不会因为悟了,而言行乖异、反常、狂妄、贪爱世间、恣行杂染(若如此者,则决非悟了,而是著魔—然末世众生愚妄不知,常以著魔为大悟!)    2、持心戒(初行)   持心戒者,即是持佛戒。如佛在本经中说:[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一般的戒,都是指身口戒,不是心戒;而[佛戒]是心戒,故说:[摄心为戒],以摄心、摄念,令恶心、恶念不起,名为心戒,是为如来戒。因为既要修[佛定],而不能光持凡夫、小乘[身、口]之戒——持此戒者,于其持犯,即不能说要具多少缘,且其事成就——如[前人命断](杀生)、[离本处](偷盗)、[入胡麻许](邪淫)、[前人领解](妄语)、[咽咽得罪](饮酒)等——方结罪,只要起心动念有恶念,恶心生起,即是有犯,是故名为心戒。故欲修佛定者,须持佛心戒,持心令无杀心、无盗心、无淫心、无妄语心,才有资格修习佛定。至于持佛心戒,于本经中则包含两大单元:   A四种清净明诲(详见经文卷六)   其心不杀——不起杀心   其心不盗——不起盗心   其心不淫——不起淫心   其心不妄语——不起妄语心   B三种渐次(详见经文卷七)   除其助因——除五辛   刳其正性——断除酒肉、淫欲(包括正淫)   违其现业——不缘六尘,旋元自归   如是持佛戒,身语意三业清净,资粮具足,堪修大定。   3、修大定(正行)   此即所谓[全体起修]。所言[体]者,真如本体也,以悟得本体故,故得依此本体为[本修因](即[如来密因]),而进修首楞严大定。其次弟为:  1) 具信解——信解正法、无上法,尤其是真如法;如前说。   2) 持净戒——除在家者五戒、八戒,出家者沙弥戒、比丘、比丘尼戒之外,尚须依循四种清净明诲、三种渐次,此则僧俗共遵者,如前说。   3) 严道场——包括择地、掘地、净地、建坛、洒净、结界、壮严道场(含如法安奉佛菩萨像、法器、供具、壮严具,如幢、幡等)。   4) 持心咒——先持大咒以为结界,再持咒心,以为摄心入定。   5) 修大定——以持佛心咒,得与佛心相应,入佛总持,三密与佛相应,得佛三密加持,速入大定。   6) 破五阴——入大定后,以大定之定慧力,破五十种阴魔;阴魔破故,即破五阴(五十阴魔即五阴各各有十境,五乘十为五十,故五阴总共有五十境);五阴破故,得度[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7) 证三昧——五阴魔破,即身证得三昧,究竟、坚固、不动。   8) 证圆通——证三昧故,以三昧力照破六和合,复归一精明,无复根隔,内外圆通,诸根互用,身心无碍,理事无碍,是名圆通。   楞严法门之精要,一言以蔽之,即是首楞严三昧。虽然其他经典也有讲种种三昧,甚至三味的修法,然而最完整、圆满的,莫过于本经所开示的首楞严三昧。何以故?本经从开始修定前的信、解、悟、入之资粮位,到正行的修行、证果,整个过程,其间修行者会碰到的种种困难、岔道(例如三界七趣)、以及困难的排除、岔道的避免,一一详细解说,令你不会为内外障难所困,不受邪魔留难,亦不堕为凡、外、邪、小,而一路直趋无上菩提妙壮严路。   又,首楞严三昧,以密教言之,在本经中即是[本尊三昧],以是本尊所入之三昧故。行者若依法修习而入此三昧,即得本尊加持。 [编辑本段]首楞严三昧法门的殊胜处  殊胜无比,因为首楞严三昧即是[佛定],唯有十地以上菩萨才能真正成就;十地以下菩萨即使修习,也只能得其少分。兹举诸经论,以资证明。    1、佛学辞典上云:首楞严三昧,即坚固摄持诸法之三昧,为百八三昧之一,乃诸佛及第十地菩萨所得之禅定。又作首楞严三摩地,首楞伽摩三摩地,首楞严定。意译为:健相三昧、健行定、勇健定、勇伏定、大根本定。大智度论卷四十七云:[首楞严三昧者,秦言健相。分别知诸三昧行相多少深浅,如大将知诸兵力多少。复次,菩萨得是三昧,诸烦恼魔及魔人无能坏者,譬如转轮圣王主兵宝将,所往之处,无不降伏。]   2、首楞严三昧经卷上载:首楞三昧非初地乃至九地之菩萨所能得,唯有十地菩萨能得此三昧。所谓首楞严三昧,即修治心犹如虚空、观察现在众生之诸心、分别众生诸根之利钝、决定了知众生之因果等共一百项。是故,是此昧并非仅以一事、一缘、或一义便可了知,因为一切禅定解脱三昧、神通如意无碍智慧,皆摄住首楞严中,譬如陂泉江河诸流皆入大海。故菩萨所有禅定皆在首楞严三昧,乃至所有三昧门、禅定门、辩才门、解脱门、陀罗尼门、神通门、明解脱门等诸法门,悉皆摄在首楞严三昧。此首楞严三昧有五种名:   首楞严三昧   般若波罗蜜   金刚三昧(十地等觉菩萨入[金刚喻定],及密教所言[金刚三昧],即是首楞严三昧。)   师子吼三昧   佛性   又,南传本涅盘经卷二十五亦谓:佛性即首楞严三昧。   3、成唯识论卷九云:[定学有四:   一、大乘光明定:谓此能发照了大乘理教行果智光明故。   二、集福王定:谓此自在集无边福,如王势力,无等双故。   三、贤守定:谓此能守世出世间贤善法故。   四、健行定:谓佛菩萨大键有情之所行故。]   此处所言[健行定]即是[首楞严三昧]一词的意译。由以上所引诸经所说可知,此首楞严三昧系性相二宗之所共说,且系最高最上之定,毫无疑问。   4、复引首楞严三昧经,以证知首楞严三昧的境界与功德威力:   尔时佛告坚意菩萨:[首楞严三昧,非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菩萨之所能得,唯有住在十地菩萨,乃能得是首楞严三昧。  何等是首楞严三昧?   谓修治心犹如虚空(1)观察现在众生诸心(2)分别众生诸根利钝(3)决定了知众生因果(4)(中略)于宿命智得无所碍(10)天眼无障(11)得漏尽智非时不证(12)(中略)得入一切菩萨密法(68)常放光照无余世界(69)(中略)自然而得无生法忍(74)(中略)闻无量法具足能持(84)求一切法心无厌足(85)(中略)百千密迹金刚力士常随护持(89)(中略)示现入胎出生(97)出家成就佛道(98)转于法轮(99)入大灭度而不永灭(100)]   经上又云:   [坚意,首楞严三昧如是无量悉能示佛一切神力,无量众生皆得饶益。坚意,首楞严三昧不以一事、一缘、一义可知,一切禅定解脱三昧,神通如意无碍智慧,皆摄在首楞严中。譬如陂泉江河诸流皆入大海;如是,菩萨所有禅定,皆在首楞严三昧。譬如转轮圣王有大勇将,诸四种兵皆悉随从。坚意,如是,所有三昧门、禅定门、辩才门、解脱门、陀罗尼门、神通门、明解脱门,是诸法门悉皆摄在首楞严三昧,随有菩萨行首楞严三昧,一切三昧皆悉随从,是故此三昧名为首楞严。]   佛告坚意:[菩萨住首楞严三昧,不行求财而以布施,大千世界及诸大海、天宫、人间,所有宝物、饮食、衣服、象马车乘,如是等物自在施与;此皆是本功德所致,况以神力随意所作,是名菩萨住首楞严三昧檀波罗蜜本事果报。](此即谓:菩萨若住于首楞严三昧,若想行布施,虽然不去求财物,也不用神通力变化,但一切财物都能自然获得、布自在施与)。   经中又云:   [若善男子善女人求佛道者,闻首楞严三昧义趣,信解不疑,当知是人于佛道不复退转;何况信已受持读诵,为他人说,如说修行。]   可见首楞严法门不但对大菩萨有大利益,连一般佛弟子,亦能令得[菩提心不退]的大利。至于其他利益,则在本经第七卷中,如来于重说咒后,有极详尽的开示,请参阅。  5、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一,佛向好疑问菩萨解答及说明地藏菩萨的功德威力,佛云:   [若闻如来为汝广说如是大士功德善根,一切世间天人大众,皆生迷闷,或不信受。]   时好疑问复重请言:[唯愿如来哀愍为说]   佛言:[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略说少分;   如是大士成就无量不可思议殊胜功德,已能安住首楞严伽摩胜三摩地(即首楞严三昧),善能悟入如来境界,已得最胜无生法忍,于诸佛法已得自在,已能堪忍一切智位(即佛位),已能超度一切智海,已能安住师子奋迅幢三摩地(此为佛所得定之一),善能登上一切智山,已能摧伏外道邪论,为欲成熟一切有情,所以国土,悉皆止住(谓住于胜定)。]中略[随住如是诸佛国土,若入增上观胜幢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皆深呵厌自恶业过,咸善护持十善业道生天要路。   随住如是诸佛国土,若入具足慈悲声定,由此定力,令彼国土一切有情,皆悉发起慈心、悲心、无怨害心、普平等心、更相利益安乐之心。   随住如是诸佛国土,若入引集诸福德定,由此定力,令彼国土一切有情,离诸斗诤、疾疫、饥馑、非时风雨,苦涩辛酸、诸恶色触,悉皆销灭](中略)   [以要言之,此善男子于一一日每晨朝时,为欲成熟有情故,入歹克伽河沙等诸定;从定起已,遍于十方诸佛国土,成熟一切所化有情,随其所应,利益安乐。]  从上面这段经文,我们可证知如下诸事:   1.地藏菩萨也修习、入住首楞严三昧。因地藏菩萨是十地菩萨,故这与首楞严三昧经中所说:[唯有住在十地菩萨,乃能得是首楞严三昧]相合。   2.以地藏菩萨已能住于首楞严三昧,而地藏十论经中又说地藏菩萨能入[歹克伽河沙等诸定],这又与首楞严三昧经中所说相合,因为在该经中佛说:[随有菩萨行首楞严三昧,一切三昧皆悉随从。]   3.地藏菩萨自入于定,以胜定力利益教化安乐一切众生。不但地藏菩萨如是,其实一切佛菩萨亦皆如是。例如世尊要讲法华经,即入定放光,作种种吉祥神变;讲大般若经前也是一样,入定放光。讲准提神咒经,即入七俱胝准提三昧。讲本经时也有数度放光。为什么要入定才讲经说法、或利益安乐众生呢?因为讲经说法、济度众生不是凡夫能作的事,只有圣人有此德能;而圣人之智德,全在[三昧](定慧等持)中体现出来。因此,这也证明了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所说:[一切神通解脱,皆在禅定中发。]   由以上所引诸经论中,可见首楞严三昧法门,确定是最高、最上、最甚深微妙的法门,连密教(真言宗)的传持第八代祖师,日本弘法(空海)大师,亦大为赞叹、宣扬,而特著有[大佛顶经开题]一文传世,本书中亦加录。又,于密教中则通称此法门为[大佛顶法],此经为[大佛顶经],而称楞严咒为[大佛顶咒]。 [编辑本段]五十种阴魔  因受字数限制,请再点击百度百科链接   楞严经五十种阴魔——色阴十魔境   http://baike.baidu.com/view/1847536.htm   楞严经五十种阴魔——受阴十魔境   http://baike.baidu.com/view/1849228.htm   楞严经五十种阴魔——想阴十魔境   http://baike.baidu.com/view/1852579.htm   楞严经五十种阴魔——行阴十魔境   http://baike.baidu.com/view/2352557.htm   楞严经五十种阴魔——识阴十魔境   http://baike.baidu.com/view/2352564.htm [编辑本段]辩经真伪  此经确实为佛所亲说的真经无疑   截取自成观法师编著之《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问:[请师父慈悲开示:有人说楞严经是一部伪经,为什么?又,讨论首楞严经真伪之辨的文章或论文,可参看那些刊物或书籍?]   答:[首先,为何近代有人说首楞严经是一部伪经?因为这是一部专门破魔的大宝典,令修行人得以辨魔、远离魔事,修行没有障难。而末法时期魔强法弱,故魔力令愚痴邪妄之人,谤此法门,令人不信,即无所依怙;此法门即被谤、被毁,众生不信此正法,魔于是得肆无忌惮,放心大胆地大造魔业,大成魔事,于焉一切修行人不能出于魔掌,堕于三途,遑论明心见性、修行菩提;故可知毁谤此经,即是毁去末法时期修行正法之人的最大靠山,窍取一切正修人士的护身符、以及破除魔事的无上法宝。因此,毁谤此经之事实即末法一大魔事之肇端——魔尚未被破,已然先发制人,[抢先出招]了。恶心、邪心之人为魔所用,而发如是破法邪言,而一般大众,愚昧无知,不知轻重,也盲然随之应合。   其次,首楞严经是一部破魔大全的宝典,是诸魔的克星,有人说它是末法时期的一面[照妖镜];一切佛法修行人,欲免于魔事,必须参究楞严经。又,末法时期,法欲灭时,这部首楞严经最先灭;因为楞严经一灭,诸魔横行,即无人能制,一切邪魔外道、邪师邪说便能肆无忌惮,横行无阻。如今末法已五百年,经法将灭时,即有邪心人,为魔所用,因而自疑经谤法,且令人疑经谤法;众生疑经谤法既久,共业成就,经法即灭,这世间便再也找不到这部经书了——法如是故,众生业报如是故:因为众生共谤如是经法,便再也无福见闻、领受如是经法。话说,近世最先起来倡导疑谤首楞严经的,是民国初年几个白衣,后来亦时有所闻;乃至近年来,有人在注解楞严经时,也自已主动提到,说:[有人说首楞严经是伪经],但作者只提这么一笔就罢了,并非加以任何的评论或驳斥,是故徒启读者之疑窦,且又象是在[默认]或默许其说,于是更令读者心中狐疑不决,因而于此上妙法门即有障难:不能解,更不能悟入,遑论悟而后修。因此鄙人希望末世一切讲经注经者,若遇有人谤经毁法,应善为众生释疑、破疑、解惑,普令众生于如来正法起正信、正解、正修行。这是讲解正法者的职责,这也才达到讲经的目的;否则讲经何为?   前述[首楞严三昧法门的殊胜处]中所引之诸经论,便可用来作为[以经证经]的最佳例证(亦即,用其他佛所说经典的圣言,来证明本经与他经所说无异),故知首楞严经不但是一部佛口亲说的真经,而且是一部极为完备,圆满殊胜之经。隋代天台智者大师,即已闻说西天有此殊胜经法,便期盼此经赶快传来中土;其期盼之切,乃至造了一座[拜经台],天天都是亲自去西向拜经,盼其早来。然而尽智者大师一生,竟无缘亲见此经;因为印度的国王,深以此经为国宝,不听其外传他国;后经般剌密谛法师千方百计,在唐时偷渡传来,汉土众生才有缘得闻如是妙法。不过此宝典最后之所以得以传来中土,可能智者大师拜经的诚心也是一个增上缘。    东晋的高僧法显(西元三四0——四二0年顷),于其所著佛国记(或称高僧法显传)中云:[佛昔于此说首楞严,法显生不值佛,但见遗迹处所而已,即于石窟前诵首楞严,停止一宿。]   由此可见古人于佛、于法的信心之一斑,近世人根钝,且不知惜福,不知经法之可贵,真是[得了便宜又卖乖];乃至依于世见、慢心,轻法慢教,疑谤正法,谓非真经,或日非是佛说。试想:如是清净、胜妙法门,一字一句,读之都令心遍心清凉——如是智慧、妙法,除了佛的一切智外,还有谁能说得出?又,佛弟子不同于世间儒者或学问家,佛弟子或菩萨,若有所说、有所作,绝不会、也不须妄语假托是佛所说,因为他们不须象孔子有[托古改制]的需要;他们没有什么[制]可以改、或需要改;诸菩萨、祖师大德,皆是承佛之教,弘传如来正法,其所作也都名正言顺的称为[论],而为三藏之一,与佛所说的经藏一样受到尊重,受历代弘传;因此这些如来的贤圣弟子实在没有必要这样犯戒,欺诳如来及众生,而[伪造经典]——再想:若菩萨或祖师大德,已修到了能造出如是上妙经典、能开悟度化无量众生的境界,他还会去造这样的欺诳之业吗?他心中还会有如是欺诳的杂染心吗?连一般受五戒的居士都不会轻易妄语,更何况有如是智慧与修行境界的菩萨或祖师大德,会去犯这最基本的戒律?再说,如果菩萨已达到能宣说如是清净上妙之法的境界,他一定不会犯戒、伪造佛经,一定会按照正途而造[论],且于其论中推仰如来,推尊如来修多罗教,宣扬如来修多罗之教旨,(这是一般论藏的通途),而不会[假装]自己是佛,而[假藉佛的名义]来说他自己的法,这种事,菩萨是干不出来的。   再者,我已如是称扬赞叹此首楞严法门,亦引诸经论加以称扬——我讲这么好的经给你听,你却来问我此经是真是假?!若是伪经,我干嘛费这么大的工夫为你讲?   身为佛弟子,深受佛恩,不知宝爱佛经之可贵,却听从恶知识来疑它、谤它,辜负如来。譬如有人被父母养育成人,一朝忽听恶人造谣,说他父亲不是他的亲生父,于是起疑,乃至不信亲父,甚而忘恩绝义,听信恶人谤法者亦如是,若因此疑而不信正法,忘佛深恩,即断绝善根,成一阐提人。   经中说:佛初成道时,魔王波旬即来见佛,劝请如来速入涅盘。他说:世尊所作已办,已证一切法无生,可以速入涅盘。   佛对波旬说:我诸弟子尚未成就,我不宜入涅盘。   波旬说:那么待世尊弟子皆成就时,应即入涅盘。   佛默然应承。   于是魔王波旬欢喜踊跃。   波旬又对释尊说:世尊,世尊灭度后,于末法时期中,我将化为比丘僧,于世尊佛法中出家,披佛袈裟,诵佛经典,而破坏佛法。   于是世尊落泪。   最后我再说一句话:若连信根都没有,如何堪受如是[如来密因、诸菩萨万行]的大法?地藏菩萨本原经云:[或有善根,闻即信受;或有障重,久化方归。]   愿您坚信,佛不妄语,菩萨不妄语;佛语谛实,决定不虚]   本经修断之次第   本经之修断之次弟分两大阶段   (一)说咒之前(指佛重说神咒)——   破[分别我执]、[分别法执],亦即是[破妄],破思议法,破六识所摄虚妄,而得明心,了妄达真,属见道位,得[比量智]。   (二)说咒之后——   持咒修定,破[俱生我执]、[俱生法执]、破七八二识所摄之妄,得分分见本性,属修道位,得[现量智]。 [编辑本段]五会楞严咒注释义贯   此大佛顶首楞严咒义贯取自台北大毗卢寺成观大法师之《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下册   成观法师曾留学日本东密高野山并得传法灌顶,为唐密法脉真言宗第53世传法灌顶阿阇梨,在高野山留学期间精研古梵文及现代梵文及巴利文,故其所注解之楞严咒可以说独步教内,堪称此经传入我国以来最完整完善的楞严咒注解,成观法师也为慧律法师所称赞,并选用此《楞严经义贯》为课本   http://baike.baidu.com/view/2162917.htm 楞严咒第一会注释义贯   http://baike.baidu.com/view/2162924.htm 楞严咒第二会、第三会注释义贯   http://baike.baidu.com/view/2162930.htm 楞严咒第四会、第五会注释义贯 [编辑本段]释疑答问  1、六祖与禅定   问:[请问师父,您所说的似乎与六祖大师所说的不同;因为六祖大师说:[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答:[当然,你如果是六祖所说的上根器之人,直下能够见性,那你也就不用再去[论]禅定解脱了。但,你是已能见性的上上根人吗?此其一。   其二,看经须懂得佛菩萨说法所对的根机,即所谓[当机],以及说法者的[真实义]。六祖所说的[不论禅定解脱],是指凡外、小乘的[四禅、八定、八解脱],也就是小乘定与凡夫定,而不是不要菩萨定、佛定。因为凡小之定是沉空滞寂,耽于空寂之受的,而大乘佛定、菩萨定即非如是;佛菩萨并非无定,佛菩萨的定,只有更沉更广更微妙,但其定力都是用来广利一切众生的,而非为已求,故是不同。   其三,我现在问你:六祖的心是散乱的,还是有定的?——当然是有定的(如果没有禅定,怎么能称为禅宗祖师?)   再问:六祖打不打坐?乃至达摩祖师打不打坐?若六祖不打坐,为何为道明开示时,盘坐石上?(据云其石上至今犹有六祖衣印。)   再问:六祖开示不开示禅定三昧法门?   ——当然开示。试举六祖坛经中所说如下:   1妙行禅定品第五:[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著心(如凡夫),亦不著净(如二乘),亦不是不动(如外道)。]   故知六祖在此是以很简单的言词,看来似乎没有高深道理的[白话],在总破一切凡夫禅、外道禅与二乘禅,以确立大乘无上禅。所以看懂六祖意之所指的[著心]、[著境]、与[不动],不是那么简单,须得通达一切大小乘法教,乃至楞严、楞伽等甚深法门,才能真正懂得;否则光看表面文字,依文解义,很容易错解祖师之意,反成疑谤法门。   2又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些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其义是说,禅者不止在坐中[心念不起,自性不动],而是于一切时,四威仪中,都要如是,才能称为是[坐禅]之人——而我们末世凡夫,一般连盘起腿都不能摄心,一直在打妄想,更何况能在行住坐卧中都能[心念不起,自性不动]?这等于是小学生连算术都没有学好,就说他能学微积分一样!   3又云:[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内心即不乱;本性(本来是)自净自定,只为(凡夫人)见境、思境即乱。若(能)见诸境(而)心不乱者,(才)是真定也。]   这就是大乘定的精义:不能象二乘人,离群索居心才不乱,要在境界中也不心乱,才是功夫!但你如果在境界中却生贪爱、取著,那不是[大乘],而且[愚夫]了。因为你于外不能[离相];什么是[离相]?指离对诸相的贪著。[相]是什么?五欲六尘相(财色名食睡相、色声香味触法相)、名利相、权位相、男女相、苦乐相、众生相、国土山川相、有情无情相,乃至法相非法相等——若能离对这一切相的贪著,才能称为[外离相]。又,再以金刚经之经文言:[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所以六祖所说的[外离相为禅]的禅,是佛禅、无上禅——你若能如是,即许你[不论]凡小禅定解脱(因为你已毕业了),而直依于本性、如来密因,直修大乘无上禅首楞严大定,福慧双严!   4忏悔品第六云:[今可各各胡跪,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二、定香,即观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   5机缘品第七,偈云:[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最后一句之义:即使处在内自身心、外之境界,种种生死来去不断之中,也永远住于那伽定之中。[那伽定],佛定,如龙象不动之定。   6付嘱品第十中云:[汝等若欲成就(一切)种智(亦即佛智),须达一相三昧(与)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   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   若人具(此)二(种)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三昧),亦复如是。]大乘起信论说:一行三昧就是真如三昧。   由以上所引坛经经文,可知六祖大师并非[不说]([不论])禅定,而只是:他所说的禅定,并非一般的禅定,不是凡外权小的[有所著、贪求小境、小果]的小定,而是诸佛如来的究竟大定,惟求作佛、成就种智的[一行三昧]、[真如三昧]。   因此,并非我与祖师所说不同,而是恐怕你并没有真解得六祖之意,或者是如一般末法时期众生一样,想拿着断章取义、一知半解的六祖之[羽毛],当作你[不需要修行]的[令箭]。为什么?因为修定太苦、太难了! [编辑本段]劝发菩提心  1、为何应发菩提心?   为何应发菩提心?依三决定义,佛弟子应发菩提心:   佛法是善,是为至善——这是决定的。   诸佛有一切智——这是决定的。   佛法真能度众生——这是决定的。   以众生愚妄,自堕十二类生、生死流转,而唯佛有一切智,能度众生,是故,一切佛子,当信心决定、愿心决定、决定菩提,而发无上菩提之心,承佛威神,自度度他;度脱无量众生已,具足无量功德,得成佛道。   2、何为发菩提心之相?   何为[发菩提心之相]?亦即,菩提心发起之后,是什么情况?这也可用来验证一个是否已经真正发起菩提心。学佛人中,人人皆谓:[我已发菩提心],或自以为已发,但不知菩提心发起之后,是什么样的一个状况?并非已授三皈五戒、乃至菩萨戒、诵诵经、念念佛、打打坐,就是已发菩提心;亦非发心出家、剃头、受大戒、披袈裟,早晚两堂功课、诵经、礼佛、习禅、学教等,就是已发菩提心(当然,这些事都应作,就看你以何心态去作而已。)已发菩提心之相为:   不论在家出家,一心一意,为了法,为了菩提,能舍一切,舍身命财,舍世间一切免得权位、眷属恩爱,勇猛精进,等心修学一切如来正法;然一切所修皆不为已;不为自己求得少法,但为法故,为众生故,不计一切,无有厌悔,尽未来济。阿难赞佛偈中所谓:[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屈原楚词中所谓:[惟予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未悔。]   又所谓[发菩提心]之[发]者,谓于先所种之[菩提种],以土壤、阳光、空气、水份、肥料、除虫、除草等因缘,令种子发芽、生根、乃至抽枝、生叶、开花等,是为[发]之意。若听经闻法,而起真信解,乃至圣解,因而受三皈五戒等,乃至出家,是为[下菩提种];然此种子仍未萌芽,须待土壤、阳光等增上缘,其芽才能萌发、出生。是故只有种子,尚未发芽、生根,还不能算是一颗有生机的植物。因此,其菩提心仍未具足发起。   又,所谓[土壤、阳光]等者,即是亲近三宝、善知识、善友、善缘、以敬信心,如法修习五善根(信、进、念、定、慧),远离恶见、恶行、恶知识、恶友、恶缘,即是[除虫除草]。如果因缘成熟,菩提心芽乃得发起,乃至菩提根、菩提枝、菩提叶、菩提花、菩提果,亦次第随之而生。此[菩提芽],即外凡位(五停心观位);[菩提根]即内凡位(十信位);[菩提枝、菩提叶]即三贤位(十住、十行、十回向);[菩提花]为十地。[菩提果]即等觉、妙觉以及佛果菩提,以等妙如佛故,为菩提果位。   以上为劝发菩提心竟。   修三昧莫退心   行者修三昧时,或碰到世法或出世法有所不顺、挫折、或打扰,乃至横逆、恼乱,或于法上值遇困难、障碍时,切莫起退切之意。在这种时候,有些人就会以[无所得]之理来宽慰自己,进而用来逃避当前的困境;如是逃避已,便觉得如释重负一般,然而却中止修行,废本所修。须知,这便是所谓的[退心]、放弃、向困难投降,亦即是懈怠、放逸之徵。因此,这可说是[未战先降],并非真的[看的开],亦非[一切放下]之真义。这实是前进受挫时,心里暗中为自己开脱的自慰之词,即是合理化的藉口——心行微妙,能自诳惑,慎之慎之(不要被自己的妄心骗了)! [编辑本段]楞严经总结(总结全经)  因受字数限制,请点击以下百科链接   本段依然采用成观法师之注解,非常精彩的总结   分别:总结五阴魔境、及总结全经两大部份。   细分可分为:五阴尽之境界、教令护持、除心垢、持神咒、摧破诸魔、重问五阴除灭之顿渐、别答五阴根本生因、五阴各自之边际及最后的结劝传示未来    http://baike.baidu.com/view/2355067.htm 扩展阅读: 1.成观法师编著之《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开放分类: 佛教,佛经,佛法,正法 [我来完善] “楞严经”相关词条: 更多 无量寿经华严经楞伽经金刚经慧律法师海涛法师色阴受阴文殊菩萨三藏十二部经玄奘佛指舍利 常济乘一  精神生命的品质提升不容等待   宇宙中各种生命均由物质(包括暗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组成,物质生命是有限的,精神生命是永恒的。也就是说,每一种生命的物质部分早晚都会消亡,而精神部分将穿越时空无限延伸。物质生命是生命的外在表现,精神生命是生命的内在表现。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既能同步推进生命的进化,也能让生命走向退化。物质生命只不过是精神生命在浩瀚的生命历程中“旅游”的其中一个载体而已,所以追求物质生命的品质提升是短暂的,而追求精神生命的品质提升才是长久的。由此看出,我们时时刻刻保护好自己的精神生命,让其不断进化而不要退化,不断提升精神生命品质,这才是生命的第一要务啊!
    一、考察物质生命的科学分界
    传统的分类学家将地球上的生命划分为两个界,即植物界和动物界,从而造成了我们的偏见:不是植物就是动物。70年代,康奈尔大学的生态学家H·魏塔克(R.H.Wittaker)提出一种五界系统,说明生命的构成(《科学》,1969年1月10日)。后来,波士顿大学的生物学家林恩·马古利斯(Lynn Margulis)支持并扩充了魏塔克的框架(《进化生物学》,1974)。专家们现在提出,生命中最基本的划分并不是在“高等”的植物与动物之间,而是在单细胞之间。生命的五界系统五界系统按复杂性增加的三个层次排列生命:原核的单细胞(原核生物界);真核的单细胞(原生生物界);真核的多细胞(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随着生物层次的上升,生物变得愈加多样化,因为生物结构和功能复杂性的增加,变异的机会增多。多细胞生命的三个界代表了一种生态的和形态的分类。植物(生产)、真菌(还原)和动物(消费)代表了我们这个世界上三种主要生存方式。
    二、生命的分类与人的使命
    不同高度的生命会有不同高度的分类和不同高度的生命哲学,比如选择比较对象而言,不同高度的生命所选择的比较对象几乎不会离开他自己的生命层面,也就是说生命的比较基本上是在同等生命层中的同类比较。生命的分类就象按不同的生命类型给生命分了不同的楼层一样,打个比方,分解类住的是第一层,性类住的是第二层,繁殖类住的是第三层人住的是第四层......生命的进化肯定是从底层向高层进化,就象我们上楼要从第一层走向高层一样,相对而言,高一层的生命自然应该看到或知道自己路过的所有层的状况,低一层的肯定不会看到或知道高一层的状况,这样比较的参照物自然就落在了本层和下层之间了。
    1.生命的分类
    1)超越人类:追求生命的境界。引导生命从物质,本性到精神境界上的升华。
    2)人:追求人生价值。使命是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来创造世界和改变世界。
    3)繁殖类:追求的是生活质量和异性美。他们的使命是DNA复制(既繁殖)、是延续物种。
    4)性类(既生殖配件类):它们追求的是性和欲,讲究的是刺激与快感。它们的使命是阻挡生命的进化和衬托以及填充。
    5)分解类:它们没有任何追求。它们的使命是净化环境和空气。
    2.人的使命
    其实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使命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比如高官、作家、医生、工人、农民、歌星等等,每个人也都有自己闪光的一面和灰暗的一面,生活之中我们是用自己灰暗的一面衬托别人闪光的一面的,同时别人也在用自己灰暗的一面衬托我们闪光的一面,就这样大家互相衬托着使我们的人生变的千姿百态,也使我们的人生有了不同的生命价值和生命色彩。
    三、觉悟后生命的进化
    精神生命觉悟前后,是生命品质提升的分水岭。精神生命觉悟前在六道轮回之中。真正的觉悟后,按《楞严经》来讲,则分60位渐次。
    1、三渐次——除其助因、刳其正性、违其现业(3)
    (1)第一渐次:除其助因(断五辛)。总原则“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就是说“发淫增恚”的环境都不要去接触,远离增长淫欲和嗔恚的环境与事情。从上网来说,淫秽网站、网络游戏、淫秽新闻、八卦消息等,都要远离。看电视也不要看情色剧、战争片、恐怖片、科幻片、韩剧、演唱会,等等。总之,每件事情来,都要看看对自己贪欲和嗔恚的影响,一一都要远离,这是修行第一渐次,除其助因。
    (2)第二渐次:刳其正性(断淫、酒、肉,及持余戒)
    (3)第三渐次:违其现业(现前不逐外尘,旋元自归)。“违其现业”就是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中从“初于闻中”到“寂灭现前”这一段,讲的是六根一接触六尘就立刻脱离,因脱离而不造诸业。“违其现业”也可以看做“入流亡所”。
    2、干慧地(1)
    盖三乘圣人,初修五停心、别相念处、总相念处等三观,虽有观慧,然未全得真谛法性理水,故称为干慧地。
    3、十信位(10)
    ⑴ 初信:信心住。谓心与理契,决了无疑,妙信纯真,恒住中道。经云:“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余,中道纯真,名曰信心。”
    ⑵ 二信:念心住。谓对过去劫中轮回状况,相信明了,忆念无忘。经云:“无数劫中,舍身受身,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曰念心。”
    ⑶ 三信:进心住。谓以精纯、无间之不懈努力,以念心之精明,进趣真正清净境界。经云:“唯以精明,进趣真净,名精进心。”
    ⑷ 四信:慧心住。谓精进之心,即已现前,则纯真之慧,自然显发。经云:“心精现前,纯以智慧,名曰慧心。”
    ⑸ 五信:定心住。谓念虑皆忘,寂用无心,则慧性明彻,湛然不动。经云:“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曰定心。”
    ⑹ 六信:不退心住。谓定光显发,慧心明彻,目标在即,进修无懈。经云:“定光发明,明性深入,唯进无退,名不退心。”
    ⑺ 七信:护法心住。谓保持心进无退,与十方如来感应道交。经云:“心进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名护法心。”
    ⑻ 八信:回向心住。谓以护法心力,将佛光回向于佛,犹如双镜交照,光辉互映。经云:“觉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名回向心。”
    ⑼ 九信:戒心住。谓将心回向于佛,则于净戒,安住不失。经云:“心光密回获佛,常凝无上妙净,安住无为,得无遗失,名曰戒心。”
    ⑽ 十信:愿心住。谓由心住净戒,而得自在,故能遍游十方世界,化导众生,随其所愿,悉皆满足。经云:“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曰愿心。”
    4、十住位(10)
    ⑴ 发心住。谓由前十信,继续进修,作真方便,显发十住之心。此心真精,显发光明,令彼十信之用,于明耀中,遍互涉入,圆成一心之德。经云:“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辉,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
    ⑵ 治地住。谓由前所发之心,净如琉璃。所证之理,显若精金。因此妙心,契于理地。经云:“心中发明,如净琉璃,内现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⑶ 修行住。修行者,起行修德也。谓前发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由明了故,遍游诸行,皆无留碍。经云:“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名修行住。”
    ⑷ 生贵住。谓由前妙行冥契,妙理将生,为法王子,故曰生贵。经云:“行与佛同,受佛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名生贵住。”
    ⑸ 具足住。谓由前妙行,既与佛同,则自行化他,善巧方便,具足不缺。经云:“既游道胎,亲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⑹ 正心住。谓前行相,虽与佛同,心相有异,未名正心,至此则心相不异,方名为正。经云:“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⑺ 不退住。谓前心行二相,既与佛同,则佛身佛心,二种合成,日以滋益,渐渐增长,唯进无退。经云:“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
    ⑻ 童真住。体微曰童,谓其体虽微,已具佛十身灵妙之真相矣。经云:“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
    ⑼ 法王子住。谓自发心至生贵,名入圣胎。自方便具足至童真,名长养圣胎。至此长养功成,名出圣胎。既出胎已,则为真佛子,而绍继佛种也。经云:“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
    ⑽ 灌顶住。谓表菩萨既成佛子,堪行佛事,佛以智水,而灌其顶,犹如刹利转轮王之子受职,而父王以大海水灌其顶也。经云:“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刹利王世子长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
    5、十行位(10)
    ⑴ 欢喜行。谓由前十住,进修功满,已成佛子,具佛妙德,能于十方刹土,随顺利益众生,自他俱喜。经云:“成佛子已,具足无量如来妙德,十方随顺,名欢喜行。”
    ⑵ 饶益行。谓善推妙德,饶益众生,使得法利,不生厌想。经云:“善能利益一切众生,名饶益行。”
    ⑶ 无嗔行。谓嗔恨生于违拒,既能自觉,又能觉他,自他之利兼成,则嗔恨自无也。经云:“自觉觉他,得无违拒,名无嗔恨行。”
    ⑷ 无尽行。谓随众生之类,化现其身,转化无穷,而益物无尽,竖遍三际,横周十方,通达无碍。经云:“种类出生,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名无尽行。”
    ⑸ 离痴乱行。谓妙智了达一切法门虽各不同,悉皆归于一理而无差误。经云:“一切合同,种种法门,得无差误,名离痴乱行。”
    ⑹ 善现行。谓由无痴乱行,故能于同类中,显现异相,于异相中,不见有异,同异圆融,互现自在。经云:“则于同中,显现群异,一一异相,各各见同,名善现行。”
    ⑺ 无着行。无著即无碍之义也,谓由善现之行,充扩圆融,以满空微尘,一一尘中,现十方界,而尘相不坏,尘界交现,小大无碍。经云:“现尘现界,不相留碍,名无著行。”
    ⑻ 尊重行。谓前无著行中,现尘现异,皆是般若观照之力,然般若于六度中,称为第一,可谓至尊至重。经云:“种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密多,名尊重行。”
    ⑼ 善法行。谓于妙观慧中,种种明现,以显圆融之德,十方诸佛,莫不依此圆融,而为法则。经云:“如是圆融,能成十方诸佛轨则,名善法行。”
    ⑽ 真实行。谓前圆融得相,一一皆是无为真实之性,然依性起修,则所修之行,无非真实矣。经云:“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故,名真实行。
    6、十回向(10)
    ⑴ 离众生相回向。谓由前修十行,具备神通,成就诸佛所行事已,当修此回向之行。然回向之行,以悲心为最,化度众生,而无能度之相,回此无为之心,趣向寂灭之地。经云:“当度众生,灭除度相,回无为心,向涅盘路,名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⑵ 不坏回向。谓前离众生相,则是可坏,今复坏前可坏,离于能离,则是不坏,坏即空,不坏即假,空假不二,正显中道,而归趣于本觉。经云:“坏其可坏,远离诸离,名不坏回向。”
    ⑶ 等一切佛回向。谓所向本觉之性,湛然常住,而能觉之智,齐于佛觉。经云:“本觉湛然,觉齐佛觉,名等一切佛回向。”
    ⑷ 至一切处回向。谓前能觉之智,无处不遍,既齐佛觉,则所证真如理地,如佛无异。经云:“精真发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处回向。”
    ⑸ 无尽功德藏回向。谓前至一切处是世界,等一切佛是如来,然如来为一切世界之如来,世界即一切如来之世界,世界如来,涉入无碍,功德无尽。经云:“世界如来,互相涉入,得无挂碍,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⑹ 平等善根回向。谓于诸佛理地,起万行真因,显证一乘寂灭之道,行从理起,故曰随顺平等。能生道果,故曰善根。经云:“于同佛地中,各各生清净因,依因发挥,取涅盘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⑺ 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设既修真因,善根成就,则知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既平等,故能成就一切众生善根,无有遗失,亦无高下。经云:“真根既成,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圆成就,不失众生,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⑻ 真如相回向。离妄曰真,不异曰如,谓一切法性本真如,不即不离,二俱无著,则真如相现。经云:“即一切法,离一切相,惟即与离,二无所著,名真如相回向。”
    ⑼ 无缚解脱回向。谓真如之相现前,则智慧明了,十界依正等法,互摄圆融,自在无碍。经云:“真得所如,十方无碍,名无缚解脱回向。”
    ⑽ 法界无量回向。谓所证性德真如之理,圆满成就,含摄遍周,其量无外,十界差别之相,了不可得。经云:“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
    7、四加行位(此四加行和密宗讲的四加行不同)(4)
  ⑴ 暖地。暖者。从喻得名。谓如人以木钻火。火虽未出。先得暖相。譬此加行位中。以智慧火。烧烦恼薪。虽未得无漏之智。已得智火之前相。故名暖加行。无漏者。谓无漏失。不落三界生死也。
    ⑵ 顶地。顶者。谓观行转明。在暖之上。如登山顶。观瞩四方。悉皆明了。故名顶加行。观瞩四方者。谓观四谛也。
    ⑶ 忍地。忍有二义。一者印可义。谓于此位中。即能印可四谛之理。谓苦谛实是苦。乃至道谛实是道也。二者决定义。谓此善根决定无退。故名忍加行。
    ⑷ 世第一地。谓此中观四谛理。虽未能证。而于世间最胜。故名世第一加行。   
    8、十地(10)
    (1)欢喜地。谓菩萨智同佛智,理齐佛理,彻见大道,尽佛境界,而得法喜,登于初地。经云:“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
    (2)离垢地。谓由进佛境界,明了诸法异性而入于同,若见有同,即非离垢,同性亦灭,斯为离垢。经云:“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
    (3)发光地。谓同异情见之垢既净,则本觉之慧,光明显发。经云:“净极用生,名发光地。”
    (4)焰慧地。谓慧明既极,则佛觉圆满,觉满则慧光发焰,如大火聚,照破一切情见。经云:“照极觉满,名焰慧地。”
    (5)难胜地。谓由前焰慧,照破一切情见,其同异之相,皆不可得,即是诸佛境界,无有能胜。经云:“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
    (6)现前地。谓由前同异之相,既不可得,则真如净性,明显现前。经云:“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
    (7)远行地。谓真如之境,广无边际,虽真如现前,分证则局,若尽其际,方为极至。经云:“尽真如际,名远行地。”
    (8)不动地。谓真如之理,既尽其际,全得其体,则真常凝静,无能动摇。经云:“一真如心,名不动地。”
    (9)善慧地。谓既得真如之体,即发妙用,凡所照了,悉是真如。经云:“发真如用,名善慧地。”
    (10)法云地。谓菩萨至此第十地,修行功满,唯务化利众生,大慈如云,普能阴覆,虽施作润泽,而本寂不动。经云:“慈阴妙云覆涅盘海,名法云地。” 
    9、等觉、妙觉(2)
  【等觉】经云:“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疏云:“此位将明菩萨始觉,等于如来妙觉,故先举如来,而言逆流者。盖谓如来,已先证入妙觉果海,无复进取,但惟不舍众生,倒驾慈航,逆流而出。而此菩萨,乃言顺行而至者,谓其进取未竟,方趣果海,顺流而入也。觉际入交者,菩萨始觉,与佛妙觉,分齐正齐,但顺背之不同耳。”
  【妙觉】指觉行圆满究竟佛果。修行至此阶位,则可断尽一切烦恼,智慧圆满,悟得绝妙涅盘之理。且可超越四魔,照达一切事理,一念一时知一切佛国等事。经曰:“常住一相,第一无极,湛若虚空,一切种智,照达无生,有谛始终。唯佛穷尽,众生根本,有始有终,佛亦照尽,乃至一切烦恼、一切众生果报。佛一念心,称量尽原,一切佛国、一切佛因果、一切佛菩萨神变,亦一念一时知,住不可思议二谛之外,独在无二。”
    宇宙间不同维次空间的各种生命,只要是生命真相的明白者,均无限向往快速进入觉悟后的精神生命等级,然而只有人类及以上生命才有机会直接晋升。所以,人类生命最要紧的就是首先保住自己的生命等级,为此要及时改过修善,从学习、践行《弟子规》开始,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从而走向更高的生命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