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骨突出:〈日本女人物語〉小町的寂寞身後事 ■謝鵬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5 06:56:01
〈日本女人物語〉小町的寂寞身後事 ■謝鵬雄
《2008/12/08 15:06》
 小野小町,一位詩才蓋世的女子,一生留下近百首的和歌,從其和歌的內容推測,也曾與皇族、貴族談過戀愛以情詩唱和,即使未必真的生得艷麗絕倫,但終生沉醉於詩歌的人怎會去做太惡劣的事情?儘管如此,她身後卻引出了一些無稽的傳說,這些傳說對小町個人誤會甚多,但卻豐富了故事、傳說、戲曲、能樂、謠曲等文藝,說來是很奇怪的。 
 第一個傳說,說小町生前為何對追求者都冷漠以待,甚至故意使他們絕望而死?因為她是「石女」,無法享受性的快樂,至死都是處女。這樣惡意的傳說,在日本語言中竟然發酵。在日語中那縫衣服的針,若做得不好,缺了那個通線的孔,就叫做「小町針」!也太低品味了。 
 據說平安中期,有弘法大師者著「玉造小町壯衰書」提到「有齷齪老婦,原是富家女,因恃姿色而驕慢,父兄死後,沒落無依,後遇一獵人,生一子,貌變醜,失夫寵,家屋毀壞,以稻草為衣,食野薇,回想昔日風光,常自垂淚 ......。」 
 這本書一出,好事者競相傳聞,另有人根據此書,又敷衍出一段文字。《十訓抄》中說她十七喪母,十九喪父,廿一兄歿,廿三失弟,自此形容枯槁,終至徘徊山林之間……。 
 然而考據家考證,這些敘述帶有相當程度貶損才女的意識,因為小町不但有胞姐,還有孫女,這兩人也曾做和歌,胞姐有四首歌分別收錄在《古今和歌集》及《後撰和歌集》。孫女也有一首收在《後撰和歌集》中。 
 最令人不忍看的是後世也留下了一些號稱是「小町像」的木刻雕像及畫像。在今日的京都市左京區靜市市原町有「補陀洛寺」,俗稱「小町寺」,寺中有小町像,眼窩深陷,雙頰無肉而有皺紋,胸前肋骨暴露,手握木杖,形容枯槁,令人惻然。據寺中傳說,小町在流浪各地之後於昌泰三年( 900 AD)死於此地,其辭世之歌曰:「吾死後勿燒勿埋,曝於野,供那飢犬得一飽。」語意忿懣,用詞淒厲,到了恐怖的程度。隨心院裡另有一木雕,坐姿,同樣枯瘦醜惡,但表情較為溫和,面部略似「能樂」中的老翁面具。 
 畫像方面,有名的「小町老衰圖」係根據《玉造小町壯衰書》之傳說而畫,畫者為弘法大師,藏於「陽明文庫」,此像長髮及地,瘦身,皮膚黑,除一襲腰蓑以外幾乎全裸,背著頭陀袋,手持破籠,兩眼特大,但雙眼之視線沒有聚焦,顴骨隆起,張開的口中露出牙齒,帶著幾分妖氣,猶如地獄圖中的「餓鬼」。想來,這個畫像的人是存心要呈現一個令人驚怖的鬼婆吧。但這樣的一幅畫還未達到最可怖的境界。最可怖的,莫如「小野小町九相圖」。此圖現藏於愛知縣.江南市.曼陀羅寺。 
 所謂「九相圖」是人體死後,其屍體在火化之前可能呈現的九個階段的樣相。這九相是:膨相、壞相、血塗相、膿爛相、青相、噉相(屍體為鳥獸啄裂之相)、散相、骨相、燒相。九相圖常在寺院間流傳,目的在讓修行者凝視九相而感悟肉體的空虛。作家芥川龍之介所著《地獄變》中的故事主角畫家良秀曾為了繪製「地獄變」屏風,點火燒死獨生女,凝視其女慢慢被火燒死的始末而得靈感。 
 在某派佛教思想中有所謂「污穢思想」。而女子,尤其是愈美的女子,被視為愈污穢。所以九相圖以絕世美女小町為題材,最能解說「紅粉白骨」的道理,讓人體悟絕世美女終成污穢的無常感而絕意美色。是耶?非耶?絕世才女死後被用來做成這種教材,是否為「大悲」之心所認同,當然也是可以懷疑的。 
 戲劇,也常以小町為素材。在日本,最有深度的戲劇,咸認為是「能劇」。在能劇的戲碼中,到今日尚存在的小町戲碼,有十齣以上,較重要的有,「通小町」、「草子紙小町」、「鸚都婆小町」、「關寺小町」、「清水小町」、「高安小町」……等等。其中「關寺小町」雖然情節簡單,卻以表演艱難,唱詞沉鬱而成為名劇。劇情為:七夕之日有僧人帶一稚兒到草庵來訪老婦,請教和歌要義,老婦出口成章,諄諄善誨,僧人疑其為小町,一問果然。於是請她參加七夕慶典,小町舞動不自由的四肢邊舞邊訴說其身世之淒涼(此段為重頭戲)。不久東方日出,小町不願暴露老醜之姿,暗然走回草庵……。 
 「卒都婆小町」是較複雜的戲。緣有百歲老嫗坐在「卒都婆」上面休息(卒都婆是梵文的音譯漢字,意指祖廟背後的木造高台)。有僧人見之,責嫗不可坐在台上,並向老嫗講解佛理。老嫗卻毫無愧意,作歌曰:「極樂之內不當坐,既在外面(與「卒都婆」同音)坐何妨。僧人驚其才,叩問來歷,小町乃告以自己身份,談及深草少將之悲劇。此時少將亡靈回來糾纏小町,小町幾乎發狂 ......。」 
 作家三島由紀夫( 1947~ 1970)一生醉心能樂,曾有七篇能樂劇本之創作,其中之一為「卒塔婆小町」(按他將「都」字改為「塔」), 1952年一月發表於雜誌「群像」。劇中有年青詩人在公園裡偶遇九十九歲的老嫗,老嫗自述自己在八十年前曾於鹿鳴館與顯要貴人一起跳舞,當時風華絕世的她亦曾成為羨艷之的。有深草少將者殷勤示愛,但她有一種宿命,凡是愛她的人都會死去。詩人聽她的故事,愈聽愈覺得眼前的老嫗極美,不覺喊出:「你好美!」結果未能走出宿命而死。劇的最後一段男主角一直要愛她,她一直提醒她: 
 「我是九十九歲的老嫗,你醒醒……」 
 「但你有二十歲眼神,香氣,不可思議……你恢復青春了!」 
 「不要說下去,說我美麗的人都會死去!」 
 「美的東西就要說她美,我要說了!」 
 「不要!」 
 「九十九夜,九十九年,是該說了,小町你真美!」 
 主角當場死去。醜陋的老嫗哭倒在地! 
 評論家唐納.金說,這劇樂是美與愛與死的「三角形」。 
  1970年 11月 25日三島由紀夫在東京市谷自衛隊駐地以日本刀自殺死亡,當時筆者正在距駐地不到一公里的富士電視台洽公,目擊大多數日本人都不知三島為何自殺。三島在小說「金閣寺」中讓小和尚把極美的寺院燒了同歸于盡。美的事物原是不可以存在在這樣惡俗的世界的!人因愛而悟美,美因死亡而完成。 
 「草子洗小町」是一齣比較令人莞薾的戲。話說宮中又要邀許多和歌詩人舉行「歌合」會,也就是做詩比賽。六歌仙之一大伴黑主亦在受邀之列。大伴自忖,自己的詩才終究是不如小町的,必須設計出奇才能勝出。於是他夜間潛入小町邸,只聽小町吟:「未曾下種何得有,那浮草茂盛如水浪」。 
 大伴回家將此歌抄入古本《萬葉集》中。翌日帶著「萬葉集」參加「歌合」會。小町果然吟出「未曾下種何得有,那浮草茂盛如水浪」。大伴立即說此歌是古代的歌,並非創作。一坐動容,無從分辨,那大伴掏出「萬葉集」翻開來,書上果然有此歌。小町一時百口莫辯,但仔細看那首歌字跡似乎比其它部分濃些,乃拿來水盆以水洗書,新抄上去的部分立即消失,大伴大窘謝過。眼看大伴要受譴貴,小町說:「吾身何可獨享名,歌友在此歌道在!」一座皆稱讚她的大方。這句話,意思說,在詩壇上若我單獨享名聲有何趣味,和歌之道本來該歌友互相切磋。這故事,抬舉了大町,只是難為了大伴黑主。也可見詩歌之會,看似風雅,爭勝之際,也是心機很深哪。看看「紅樓夢」大觀園中眾美女作菊花詩,思過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