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4 8880010:黄庭坚--纪念馆讲解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4:27:27

黄庭坚--纪念馆讲解词  2011-05-31 10:00:30

黄庭坚--纪念馆讲解词

(修水县委办:彭依玲)

大家好!现在我们来到了黄庭坚纪念馆,为纪念宋代“江西诗派”创始人、书法“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而建立,它的前身为修水县历史文物陈列室,1984年筹建纪念馆,1985年11月开馆。

赵朴初题词,赵朴初安徽太湖人,安徽太湖有赵朴初纪念馆,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2000年在北京病逝。

门楹:七百里修江第一山,近千年诗派无双主。

修江第一山,即南山崖,修河上游,临江而立,四周草木茂盛,相传为黄庭坚的嬉游读书处。

1、评黄碑廊:黄庭坚诞辰940周年,1985建馆时召开学术研讨会,诗人、研黄专家留下的题词。有:

黄琦,黄庭坚32世孙,祖籍江西修水。学者、诗人、书家、印人,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2005年12月去世,安葬于石家庄双凤山公墓。

肖克,开国上将儒将,湖南省嘉禾县人,1991年出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肖克在军内外报刊上发表过多篇文章和诗作,主编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书,出版了《肖克诗稿》以及长篇小说《浴血罗霄》,并获茅盾文学奖的荣誉奖。

欧阳中石,山东泰安,书风妍婉秀美,潇洒俊逸。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大书法展览及在报刊发表,被美术馆、博物馆收藏。现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黄亮,江西安义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自幼热爱书法艺术。1925年孙中山逝世,在北京举行盛大的追悼会。当时他年仅22岁,随父在京居住,怀着对孙中山先生的无限崇敬之情,书写一幅长2.4丈的白竹布挽联,被悬挂在中央公园门口:“雄才远播东西外,正气长留天地间”。上款题“中山先生万古”,下款写“黄亮敬挽”。得到海内外人士赞许。他的书法实践丰富,能兼诸体,随势变化,得心应手。1986年重建的湖北武汉“黄鹤楼”竣工,他于主楼西侧题写了“势连衡岳”匾额。

2、乐捐纪念碑刻

3、山谷祠

正面须弥座立像,旁边有石刻对联:芳草有情牵戏蝶;飞花无主寄骚人。

山谷道人?黄庭坚(1045--1105)2005年诞辰960周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因游皖山谷寺石中涧,乐其泉石之胜,自号山谷道人)

笔-以文学著称,追求奇拗诗风,开创江西诗派,影响很大。尤以书法为世所重。

4、九曲回廊

始建于明代,原称“长廊”;清光绪年间重建,改名“九曲回廊”。廊长31.89米,宽2.76米;墙上镶嵌有黄庭坚的书法碑刻29通,1959年与杭口双井黄庭坚墓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书法碑刻中有山谷所书丈余方的“佛”字,“钓矶”等摩崖石刻及手植薜荔崖。其中“佛”字纵横崎岖,历经千年,风雨侵蚀,雄健笔力,依然可见。其中还有个传说,一次他回乡,见南山崖下,滩多流急,过往船筏,常常遇难。对此,他就取出文房四宝,书写一个硕大的“佛”字,借助佛力,遇难化祥,造福乡民,从此,这里从未发生触礁倾舟事故。这个传说倾注了乡人对黄庭坚的敬仰。

黄庭坚书法作品浅析

黄庭坚书法初以宋代周越为师,后来受到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的影响,又受到焦山《瘗鹤铭》书体的启发,行草书形成自己的风格。

宋史称其“楷法妍媚自成一家,草书尤奇伟,坚没后人争购其字,一纸千金……”黄庭坚的书法有着精沉猖拔的笔力,开一代先河而千古难灭,劲健的长横、长撇、长捺,有如修江蜿蜒而去,又如幕阜孤松傲立,令人叫绝。

为宋四家之一,黄书尚韵味,黄书结体而取纵势。与苏轼一起将宋代书法的人文气推向高峰。黄庭坚书法的最大特点是重“韵”,持重风度,写来疏朗有致,如郎月清风,书韵自高。

山谷之风,笔力苍劲。端处如阵阵松涛,绵延万里,尖处似棱棱松针,剔透晶莹。如浮云游于翳林,驰骋千里,似昆曲之若续,白风晋韵。虽狂若张旭、怀素,但节奏有度。虽杂乱漂浮,却意统中枢,破传统中和之美,开“怒沉抉石,渴骥奔泉”之风。其用笔圆劲变幻,起伏有致;结字侧险取势,流动清丽;意境深邃幽谧,浑然天成。

行书:小字行书以《婴香方》、《王长者墓志稿》、《泸南诗老史翊正墓志稿》等为代表,书法圆转流畅,沉静典雅。大字行书有《黄州寒食诗卷跋》、《伏波神祠字卷》、《松风阁诗》等,都是笔画遒劲郁拔,而神闲意秾,表现出黄书的特色。黄庭坚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在结构上明显受到怀素的影响,但行笔曲折顿挫,则与怀素节奏完全不同。

《经伏波神祠诗》:行书墨迹,纸本,46行,每行字数不一,共477字。原迹现在日本。此诗帖,洋洋数十行,挥洒自如,笔笔精到,气势开张,结体舒展,范成大评“山谷晚年书法大成,如此帖毫发无遗恨矣,心手调合,笔墨又如人意。”此帖正是一种心平气和的境况下的经意之作,具有黄庭坚书法艺术的特点,是黄庭坚晚年的得意之作。
     草书:在他以前,草书的基调圆转、流畅,而黄庭坚的草书单字结构奇险,章法富有创造性,经常运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单字之间的界限,使线条形成新的组合,节奏变化强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成为北宋书坛杰出的代表,与苏轼成为一代书风的开拓者。黄庭坚与苏轼、米芾、蔡襄等被称为宋四家。草书有《李白忆旧游诗卷》、《诸上座帖》等,结字雄放瑰奇,笔势飘动隽逸,在继承怀素一派草书中,表现出黄书的独特面貌。

“山谷书法,晚年大得藏真(怀素)三昧,此笔力恍惚,出神入鬼,谓之'草圣'宜焉!”(草书《李白忆旧游诗卷》沈周题跋)此时黄庭坚的草书艺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此时草书书法,深得张旭,怀素草书飞动洒脱的神韵,而又有自己的风格。用笔紧峭,瘦劲奇崛,气势雄健,结体变化多端。

《诸上座草书卷》纸本草书。九十二行,四百七十七字,署款:“山谷老人書。”“书”字上钤“山谷道人”朱文方玺。后纸有明吴宽,清梁清标题跋各一段。卷前后及隔水上钤宋“内府书印”、“绍兴”、“悦生”,元“危素私印”,明李应祯、华夏、周亮工,清孙承泽、王鸿绪,近代张伯驹等鉴藏印。此帖初藏南宋高宗内府,后归贾似道,明代递藏于李应祯、华夏、周亮工处,清初藏孙承泽砚山斋,后归王鸿绪,乾隆时收入内府,至清末流出宫外,为张伯驹先生所得,后捐献给国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黄庭坚对书法艺术发表了一些重要的见解,大都散见于《山谷集》中。他反对食古不化,强调从精神上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强调个性创造;注重心灵、气质对书法创作的影响;在风格上,反对工巧,强调生拙。这些思想,都可以与他的创作相印证。常言“字如其人,人如其字”,黄庭坚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典型,黄庭坚之诗人个性与激情彰显在夸张灵动的笔法布局上,给人广阔的审美空间,具有极强的审美张力!

 

5、溪山自在楼

上层为修水历史文物陈列室,下层为黄庭坚生平,后墙外壁镶嵌手书碑刻《幽兰赋》、山谷先生小像碑刻、楹联-看黄庭有味、笑白发无闲。此联为旧题黄山谷墓。

这是主体建筑,创建于明代,原为南山僧楼,清乾隆年间,知州许渊自撰《跋溪山自在楼》中:“溪山不可不自在”命名为溪山自在楼,1985年重修,现为赵朴初题写匾额。匡一点撰冷望高书门楹:

石崖何奇,请看东临旌阳,西接挂榜,南极桐岭,北抵凤凰,群恋拥立,

诸峰溢萃,四面玲珑,才独显风光,游目骋怀,个中道理谁领略;

山谷可师,须知语出子瞻,经拜黄庭,诗原杜甫,书法周颜,百家兼收,

万派归宗,一番新创,便别具风味,升堂入室,旷代文章我发发扬。

里面珍藏着其生平事迹,和各种版本的著作,以及后人研究黄庭坚的著作。

1、童年身世:其父黄庶仕不得志,遂刻意于文词,作诗学杜甫,有《伐檀集》传世。舅父李常也是一位诗人兼藏书家。使黄庭坚从小生长在文学空气浓厚的书香家庭。15岁随舅李常游学淮南,李称“有一日千里之功”。

2、仕途坎坷: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绍圣初以校书郎坐修《神宗实录》多直言,“隐设先朝良法美意,辄以微言含喻讥讽”,以“修实录不实”加罪,被贬职,后来新党执政,屡遭贬,崇宁三年,庭坚贬宜州。崇宁四年,被迫搬到城头破败戍楼栖身,不堪忧,终日读书赋诗,举酒浩歌,处之泰然。宜州人民敬其旷达高洁,许多人慕名前往求诗求书,向他请教学问。崇宁四年(1105年)九月三十日病逝于戍楼,终年六十一岁。高宗中兴,追封直龙图阁士,加太师,谥号文节。

3、诗词造诣:

元丰元年黄庭坚作了二首古风,投书给当时任徐州太守苏轼,以表示仰慕之意。苏轼读其诗,认为“超绝尘,独立万物之表,驭风骑气,以为造物者游,非今世所有也。”由是诗名大震,两位大诗人也从此结下至死不逾的友谊。

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与张来、秦观、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他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自选诗集《严华疏》、《松风阁诗》、《幽兰赋》、《廉颇蔺相如列传》等。

4、书法:黄庭坚撰文并书写的《王纯中墓志铭》及《宋故徐纯中墓志铭》均为宋墓出土,所作行楷在传世黄庭坚书法作品中少见。《王纯中墓志铭》王纯中为杭州司令户参军、著作佐郎,1086年死,第二年归葬修水,共768字,行书阴刻,1973年马坳北宋石窟墓中出土。《宋故徐纯中墓志铭》徐纯中黄姑母长安县太君之子,544字,行书阴刻,1989年出土于何市。主要墨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疏》、《经伏波神祠》、《诸上座》、《李白忆旧游诗》、《苦笋赋》等

6、澄秋阁:清光绪20年1894重建,澄江静练穿云去;秋月推诗入阁来。此联为黄植南题澄秋阁。

7、顺济亭:清光绪20年1894重建,嵌有黄庭坚撰写的《顺济龙王庙碑》以其得名。

8、冠云亭:秀起特拔,高出云表,以云为冠得名,始建于宋

 

《松风阁诗帖》

行书精品,《松风阁帖》其风神洒荡,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意韵十足,不减遒逸《兰亭》,直逼颜氏《祭侄》。

松风阁在湖北省鄂州市之西的西山灵泉寺附近,海拔160多米,古称樊山,是当年孙权讲武修文、宴饮祭天的地方。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九月,黄庭坚与朋友游鄂城樊山,途经松林间一座亭阁,在此过夜,听松涛而成韵。“松风阁诗”,歌咏当时所看到的景物,并表达对朋友的怀念。

黄山谷自书诗翰,粉花白纸迹卷,行书29行、153字,字大如小拳,结体中宫紧敛,四周舒放,呈放射状拓展,笔者以为他甚得柳诚悬神韵。用笔工稳圆通,饶有《痤鹤铭》雅韵。真迹清入内府,刻入《三希堂法帖》,现藏台湾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七言诗作并行书,墨迹纸本,纵32.8厘米横219.2厘米。

松风阁诗》的结体、用笔、章法都很奇特,结体有两个特点:

《松风阁诗》的结体两个特点一是内紧外放,紧处亦见奇肆,放处倍添神采,其规律是主笔尽量向外辐射,横画向左,竖画向下,撇捺则左右纵横开张,一紧束的中宫形成鲜明的对比。二是欹侧多姿。其字如风枝雨叶,偃蹇横斜;又如谢家子弟,不冠不履。欹侧本是王羲之行书的特点,黄庭坚则把这个特点进一步予以夸张,横画斜度更大,竖画虬曲不正,撇捺向外伸展的幅度更大,没有深厚的功底和精湛的技法,是绝对不敢如此弄险的。

《松风阁诗》的用笔亦十分精到。纵观全篇点画,浑厚劲挺,擒纵得体,浓纤刚柔,尽如人意,长笔遒逸,短画紧洁,抑扬顿挫,提按分明,虽然如游龙舞凤,处处飞动,却也笔笔着实,没有丝毫的懈怠和软滑。

《松风阁诗》的章法奇诡跌宕,扣人心弦,字或大或小,或长或短,或收或放,或藏或露,疏密相间,穿插争让,出没奔轶,超逸绝尘。故康有为说:“宋人书以山谷为最,变化无端,深得《兰亭》三昧,至于神韵绝俗,出于《鹤铭》而加新理。”

《松风阁诗帖》经宋、元、明、清辗转流传,宋朝为向民收藏,后归贾似道,又迭经明顶元汴、清安岐,而入清内府。清道光年间此帖曾到鄂籍王家璧(孝凤)手中。王家璧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中进土,授兵部主事,任顺天(河北)乡试誉录官、会试受卷官之职,乘任职之便,有心搜集到鄂州之故物黄庭坚《松风阁诗卷》和宋代蔡襄墨迹等传世文物,携带回鄂。道光举人柯茂枝题《黄山谷松风阁诗卷并序》序曰:“王孝凤武部得此卷于柳君吕臣,盖元时长公主家故物,上有名贤十数人诗跋,又常为携李天籁阁所藏,项子京卞令之私印尤多,询希之珍也。尾不署涪翁(山谷)名字,纸色、绢色尚觉鲜好,然神采奕奕,尚非翻身凤凰。武昌(鄂州)传涪翁以松风阁一诗,然阁不时废,诗为世共独,此一墨宝,历数朝后复入吾邑士大夫手,山川笔墨之缘岂偶然哉。爱玩之久,为次原韵以赋其事,时咸丰九年(1859年)春三月。”

 

《花气蕉人诗帖》笔势苍劲,拙胜于巧,肥笔有骨,瘦笔有肉,“变态纵横,劲若飞动”。其美韵不亚于行楷书。《花气熏人帖》纸本纵30.7公分、横43.2公分,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释文:花气熏人欲破禅,心情其实过中年。春来诗思何所似,八节滩头上水船。

附联:

修水汇长川,滚滚浪花,风流人物淘不尽;
南崖舒望眼,悠悠天地,忧乐心怀壮无边。
此联署款为:“乙丑年仲秋李筠玉题陈家微书。”
此是山谷旧居,应有文光联北斗;
恰同凤凰对峙,长留雅韵在南崖。
此联作者为修水闵采智。
溪鱼浣砚争吞墨,
山鸟通文看著书。
此联署款为:“乙丑年仲秋月,黄植南题徐锦堂书。”
溪壑奔腾,到此方知谁第一;
山楼耸立,将他比较世无双。
此联作者为修水羊伯。
双井文章倾北宋;
修水风扬汇南崖。
此联作者为修水桂正开。
南溪汩汩,清水淙淙,文豪诗伯闻千古;
明月溶溶,黄龙仡仡,铁笔银钩烨万年。
此联作者为修水余杰风。
一代诗宗,苏黄媲美;
千秋书法,颜柳同归。
此联作者为修水徐锦堂。
松影参差,细看斜斜还整整;
风声缈缈,静闻密密复疏疏。
此联题松风阁。有署款为:“乙丑仲秋,朱曙光题王力勇书。”
松密竹疏山阁雅;
风清月明夜窗幽。
此联作者为修水黄植南。
伸手可扪,百尺山亭九霄月;
放眸即取,万庭城廓半江烟。
此联为黄植南题涪翁亭。

看黄庭有味;
笑白发无闲。
此联为旧题黄山谷墓。

 

附诗词:

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鹧鸪天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望江东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

诉衷情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锦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虞美人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怀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醉落魄

苍颜华发,故山归计无因得.旧交新贵音书绝.惟有家人,犹作殷勤别.

离亭欲去歌声咽,潇潇细雨凉生颊.泪珠不用罗巾沾,弹在罗衫,图得见时说.

定风波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雨谢,池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念奴娇

断红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
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渌?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遶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谒金门

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兄弟灯前家万里,相看如梦寐。

君似成蹊桃李,入我草堂松桂。莫厌岁寒无气味,余生今已矣!

诉衷情

小桃灼灼柳髳髳,春色满江南。雨晴风暖烟淡,天气正醺酣。

山泼黛,水挼兰,翠相搀。歌楼酒旆,故故招人,权典青衫。
南乡子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布解愁。

满庭芳

修水浓清,新条淡绿,翠光交映虚亭。锦鸳霜鹭,荷径拾幽蘋.香渡栏干屈曲,红妆映、薄绮疏棂。

风清夜,横塘月满,水净见移星。堪听,微雨过,媻姗藻荇,琐碎浮萍。

便移转胡床,湘簟方屏。练霭鳞云旋满,声不断、檐响风铃。重开宴,瑶池雪满,山露佛头青。
满庭芳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惊动京关。粉身碎骨,功合上凌烟。
樽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为扶起登前,醉玉颓山。
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归来晚,文君未寝,相对小窗前。

水调歌头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攲玉枕,拂金微。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千秋岁

苑边花外,记得同朝退。飞骑轧,鸣珂碎。齐歌云绕扇,赵舞风回带。严鼓断,杯盘狼籍犹相对。

洒泪谁能会?醉卧藤阴盖。人已去,词空在。兔围高宴悄,虎观英游改。重感慨,波涛万顷珠海。

醉蓬莱

对朝云叆叇.暮雨霏微,乱峰相倚。巫峡高唐,锁楚宫朱翠。
画戟移春,靓妆迎马,向一川都会。万里投荒,一身吊影,成何欢意!

尽道黔南,去天尺五;望极神州,万重烟水。樽酒公堂,有中朝佳士。
荔枝红深,麝脐香满,醉舞茵歌袂。杜宇声声,催人到晓,不如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