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克图守备五师:少体校缘何垂而不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1:49:51
少体校制度源于苏联,由东德加以推广并获得"成功"
冷战时期,体育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竞争的一种手段。为了建立选拔少年运动员的制度,苏联在1934年开办了第一所少年体育学校,1966年改为青少年体育学校。真正将这一制度推向极点的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通过建立推广寄宿制少年体育学校,建立起来一整套以体育学校为载体的选材和训练体系。将有天赋的孩子分配到不同的项目进行训练。
从1968年墨西哥城夏季奥运会,一直到1988年汉城奥运会,短短20年间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积累得了519枚奖牌,紧紧跟随在前苏联(774枚)和美国(624枚)之后,居世界第三位。假如以按照人口平均统计,东德所获得的奖牌数量是苏联的10倍,是美国的13倍。"奇迹"背后,就是选拔专才的青少年寄宿制体育学校。[详细]
从1966年墨西哥城夏季奥运会开始,东德凭借以少体校为基础的举国体制,在竞技体育方面“大获成功”。
1955年中国在北京、天津、上海试办三所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为举国体制培养后备人才
中国的少体校也是模仿自苏联的这一制度。实际上1949年以前,中国除了一些学习有代表队训练以外,社会上并没有少年儿童的体育训练机构。由于社会主义运动,中国基本消灭了作为职业竞技体育的前提和基础存在的市场经济。国家力量开始主导竞技体育,1954年,中央体委改为国家体委,着手建立运动员选拔体系。
1955年,国家体委在北京、天津、上海试办的3所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学校。当然,这里的业余是指青少年利用业余时间训练,是和成人专业训练相比业余。实际上,所谓业余体育学校,就是体育训练为主的学校。在次年的第一届少运会后,1956年国家体委下发《青年业余体育学校章程(草案)》和《少年业余体育学校章程(草案)》,这成为中国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体制的起点。业余体校开始为举国体制培养源源不断的输送"后备体育人才"。[详细]
建国后,业余体校的建立成为选拔运动员的基础环节。
体校运动员毕业曾经包分配,农转非,享受干部待遇
从50年代开始,为改善并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成立了各个项目的国家队,各省、 市、 县的地方政府成立专业队、体育学校及其他形式的运动队伍。从事竞技体育工作的人员也纳入事业单位编制,享受国家工作人员的待遇,运动员退役后也大多由国家安排工作,国家承担各级体校直至国家优秀运动队的一切费用。就1952年的体训班的运动员来说,享受军队排长级别的标准,每人每月9元钱的伙食补贴,衣服上印有中央体训班标志的干部服。
在这一大背景下,少体校的待遇自然也不会差。实际上在80年代,体校队员毕业享有中专或大专待遇,干部编制,毕业分配后,有一个城镇户口和一份体面的工作。同时,供应、 运动训练补助亦有一定的标准,吃穿有保障。同时据统计,1980年底,从北京、上海、广东、辽宁、山东、四川、河南、陕西 8省、市运动队和部分国家队中统计,有85.5%的运动员经过少体校训练。其中有的后来成为世界冠军或世界纪录创造者。举国体制之下,为祖国体育实力而生的他们可谓令人羡慕。[详细]
 
770名全国少年比赛前3名运动员成年后进入国内外前十的仅为2.2%,而注重训练又使得升学困难
少体校是以培养体育人才为主要目标,但实际上体育人才的成材率很低。有人研究了80年到85年田径项目全国少年比赛前3名运动员共770人,发现成年后进入国内外前十名的比例为2.2%,进入世界前十名的比例仅为0.26%。考虑到这还是以少年时期取得成绩的样本进行统计,可以看出体校的成材率非常低。
大多数无法成材的人,往往由于过早进行了高强度的体育训练而耽搁了文化课程的学习,缺乏相应的文化知识。国家包分配中专毕业的体育学校学生时,他们还有退路,而如今双向选择就业,大部分企业、单位都不需要体育人才,缺少文化课学习又使得他们在应试考试中处于劣势,少体校培养模式可谓危机重重。[详细]
体操冠军张尚武一度流落街头卖艺为生。
商业价值不高的项目成材也不一定有退路,曾获20多项亚洲举重冠军的才力退役后只能做门卫
举国体制下,一切以获得体育成绩为目标。通常国家对于培养运动员的投入激励在于运动员在赛场上,尤其是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但是由于大多数项目职业化程度、商业化程度都很低,运动员退役后无法通过从事相关工作获得足够的收益,甚至生活都成为问题。
沈阳运动员才力,曾获全国冠军40多个,亚洲冠军20多个,除去为获得冠军的训练外,没掌握其他生活技能,退役后只能在辽宁省体院做门卫,月收入1200元。2003年5月31日,过于肥胖的才力因患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致"肺内感染呼吸衰竭"死亡。死去的时候,才力家里只有300元钱。而这种举国体制下的悲剧并非少数,从才力,到今年的张尚武,一直在上演。[详细]
 
广东省170所少体校的教练中,初级或无职称的占62%,专科以下学历占36%
尽管体校也是学校,但在国内绝大多数省市,对体校的投入却未被纳入地方教育经费预算。这使得体校的办学条件比普通学校差了很多,也直接导致绝大多数体校生的文化素质难以达到升学和择业的要求。
根据一项对广东省170所少年业余体校1290名教练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的调查显示,业余训练教练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仅占68%,中级职称占31.2%,初级职或无职称的占62%。而学历上,大专以上学历占 64%,中专学历占19.5%,高中以下16.5%,其中研究生的比例几乎为空白。且具有本、专科学历的教练队伍中还有相当部分是通过函授、自考等途径获得的。而实际上,很多基层体校的教师,都是专业队伍的运动员退役后,没有经过特别训练就进入了教师队伍。[详细]
少体校成材率低,风险高,越来越少的家长愿意将孩子送到少体校训练。
1990年到2010年,十年间业余体校从3687所减少到2112所,山东省4所体校都招不到一个班的学生。
由于缺少资金又没有生源,少体校的衰落十分迅速。据体育部门的统计数据,我国业余体校已经从1990年的3687所减少到2010年的2112所,表现出了持续萎缩的现象。一组地方数据也能说明问题。1993年山西省有85个县(市、区)开办各类体校,在训人数约8000人,而到2003年底仅有25个县(市、区)存在业训点(校),在训人数仅1700人,场地仅有 59 个,其中只有30%符合标准。全省2003年业余训练经费仅138万元,平均每县1万元。
山东省自2003年以来,国拨经费基本上能维持体校的运转,但自主招生情况可谓一年不如一年。省体校每年保持在 200人左右,而17所地市级体校没有一所能够招到100人,有4所体校招生不到一个班,而且不断有学生退学,招进后能坚持到毕业者更是可怜。这样的招生情况,其学校的经费是可想而知的,而全国其他省市无疑也面临者同样的困境。 [详细]
 
1995年教育部放开大学举办运动队,少体校培养的运动员可以通过特招进入高水平大学
1987年原国家教委发布《关于部分普通高等院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首次确定了51所招收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试点学校,此后,教育部在1995年放开了高校举办运动队。清华射击队、跳水队等先后成立,而目前我们国家有200多所大学有运动队。
从此,少体校培养的运动员的出路,就不仅仅是去各级专业队,还可以通过体育特招生进入重点大学。根据目前的规定,部分成绩出色的学生,只需要参加学校单独组织的文化测试,不用参加高考。进入学校后,他们需要签订合同参加学校的运动队训练、比赛。毕业后取得与普通学生同样的文凭。这一制度激励了很多成绩差但是有一定体育素养的孩子进入体校,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少体校。 [详细]
湖北仙桃用李小双体操学校大打体育牌招商引资。
地方政府要用曾经培养出明星的少体校打体育牌招商引资,财政资源有倾斜
另外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希望利用培养出冠军的少体校打造城市名片用于招商引资。既然要打体育牌,少体校自然不能关。1990年,湖北仙桃体操队培养出的李小双在北京举行的第11届亚运会体操比赛中,获团体、自由体操冠军。这一政绩一度使得仙桃在国家体委方面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而仙桃也借此成立了李小双体操学校,并开始大打中国体操之乡的体育牌进行招商引资。2004年中国仙桃首届国际体操节成功举办,当地招商引资21亿元人民币,学校也因此得到湖北省奖励80万元,国家体育总局拨款70万元。 [详细]
少体校依附于举国体制,关系到与当地的体育部门政绩,只能"赖活"不能"好死"
少体校垂而不死,很大程度是举国体制的惯性仍然存在。对于作为事业单位的各省市体育局来说,少体校关系到自己的政绩考核。假如当地没有少体校,则意味着当地缺少培养体育后备运动员的基础环节。在中国目前仍然这般重视奥运金牌的举国体制下,这定然决定了其哪怕没有收益,也不能全部关门大吉。
而如仙桃那样的体操基地,更是举国体制下培养后备运动员的重点,会得到大量的国家地方资源倾斜。如2006年到2008年备战北京奥运会时,仙桃李小双少年体校每年就直接从中央获得100万的财政拨款。可见,虽然经济效益低,但专业培养的学生却可以在各种青少年运动会上取得成绩,这会构成各地体育部门的正激励,也使得少体校得以垂而不死。[详细]
建国后因举国体制而催生的少体校,曾一度因为国家的大力支持而风光无限。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计划体制的产物日趋没落,然而因为举国体制的惯性和地方体育部门的政绩冲动,少体校这一历史的怪胎得以垂而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