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卫岗牛奶:第六章  渤海、室韦与库莫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8:28:35

渤海、室韦与库莫奚

[日期:2006-05-11]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汉文文献中,东北地区在挹娄(一作肃慎)、乌桓、鲜卑、夫余等族称
  先后消失后,继之而起,活动于这一地区的,是勿吉、靺鞨、室韦、库莫奚
  和契丹等。约在 5 世纪至 10 世纪初(相当南北朝至唐),他们在争取自身发
  展的过程中,或互争雄长,或谋求向外发展,终于有的退出历史舞台,如高
  句骊(见第三编第二章);有的在兴盛起来后,内部又起分化,走上不同发
  展的道路,如靺鞨分裂、发展为渤海与黑水靺鞨;有的兴起后又分化组合或
  被它族役属,如室韦、库莫奚;有的还在继续向前发展,如契丹(见第五编
  第一章)。


                     第一节 靺鞨族的来源与变化


       一、来源与分布
       肃慎族系挹娄之后,先后出现的族称为勿吉、靺鞨,大体在南北朝时称
  勿吉,隋唐时曰靺鞨。①勿吉为中原人所知,是在 5 世纪下半叶②。勿吉一词
  含义,为“深山老林”之意,是今满语“窝集”在古代的汉字异用。被用作
  族称,是因该族散居深山密林中以狩猎为生之故③。
       靺鞨称号始见于史书在 563 年(北齐河清二年),但最初靺鞨之“鞨”
  写作“羯”,《北齐书·武成帝纪》河清二年条就是这样写的:“是岁,室
  韦、库莫奚、靺鞨、契丹并遣使朝贡。”河清三年条记靺鞨朝贡也是作“靺
  羯”①。565 年(北齐天统元年)史书中开始出现“靺鞨”,同上书天统元年
  条载:“是岁,高丽、契丹、靺鞨并遣使朝贡。”二年、三年、四年条记其
  来贡,也皆作“靺鞨”,而未用“靺鞨”②。在这以后,“鞨”并未完全取代
  “羯”③,直到唐、宋、元三朝的史料中,有时还出现将靺鞨写作靺羯。如
  714 年(唐开元二年)唐册封大祚荣的大臣崔忻返回途中在今大连市黄金山
  的刻石、《通典·乌洛侯传》、《文献通考·室韦传》,都是将靺鞨写成靺
  羯。《契丹国志》中也是靺鞨与靺羯互见。
       勿吉与靺鞨虽出现于不同历史时期,但并非族称的改换,而是同一语词
  在不同时期的异译。因为今读 hè之“鞨”,不见于《说文解字》;羯,《说
  文解字》作“居谒切”,即读 ji,与吉(ji)音同。以今读音而论,靺羯(m6
  jié)与勿吉(wùji)音也相近。可见,靺羯与勿吉只是同音对译用字不同,
  靺鞨是靺羯的改写④。


① 参见马曜主编:《云南简史》,第 10 页。

② 向达:《蛮书校注》卷四。

③ 同上。

① 勿吉见于史载的最后一次朝贡,在北齐武平三年(579)。但《满洲源流考》卷二第 16 页认为,唐武德(618—628)以前,勿吉与靺鞨互称,武德以后才成为专称靺鞨。

② 《魏书·勿吉传》记其首次遣使朝贡北魏在延兴(471—476)中,今人考定在延兴五年(475)。

③ 傅斯年认为,汉魏时,挹娄人频频“寇抄”北沃沮,很多北沃沮人被掠入挹娄,挹娄袭其名为己称,即勿吉是沃沮的异译(见《东北史纲》第 1 卷,第 119 页)。今人吴文衔等在《黑龙江古代简史》第 52 页中也有类似说法。

④ (北齐书》卷七,第 92、93 页。

      勿吉、靺鞨族的来源,一般都根据史书记载,认为它源于挹娄。其分布
  区域,《魏书》只笼统说“存高句骊北”,《北史》、《隋书》也未对其地
  域作完整介绍,只是在叙述诸部所在地时,讲到它们在白山(今长白山)、
  粟末水(今第二松花江)和黑水(今黑龙江)地区。按两唐书载,其地“东
  至于海,西接突厥,南界高丽的,北邻室韦”⑤。相当于今地理,东临日本海,
  西约以今俄国结雅河及我国嫩江附近与室韦、契丹相邻,南在今松花江上游
  地区及图们江处与高丽接壤,北达鄂霍次克海及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
  区。在这一区域内,“数十部”靺鞨人散居各地。其中著名的七部大体是:
  粟末部最南,抵长白山而居,约在以今吉林省吉林市为中心的第二松花江地
  区;伯咄部在粟末部东北,在今拉林河流域;安车骨部在伯咄部东北,即今
  黑龙江省依兰县东南和以东地区;拂涅部在伯咄部东,今牡丹江下游以东至
  兴凯湖一带;号室部在拂涅部东,约在今兴凯湖南的绥芬河流域;黑水部因
  居黑水两岸得名,分布在今松花江注入黑龙江处附近下至博朗湖一带的黑龙
  江南北地区;白山部在粟末部东,约居于今牡丹江上游及其以东的延边地区。
  ⑥ 七部之外的诸小部分布,只知在今黑龙江以北和俄国滨海地区,尚有思慕、
  郡利、窟说、莫曳皆、虞娄、越喜等部。①
      此外,在隋末唐初先后有两批靺鞨人迁出上述地区,移住今辽宁省朝阳
  市一带。第一批约在 612 年(隋大业八年)②。是年,隋炀帝杨广征高丽,当
  时附于高丽的靺鞨南境的厥稽部酋长突地稽,率其部及另七部凡千余家归
  隋,隋炀帝安置他们于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市)。八部为:厥稽部、勾使来
  部、窟突始部、悦稽蒙部、越羽部、步户赖部、破爱部、步括利部③。唐太宗
  李世民时,此八部又一度被移居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市城区西南)昌平城④。
  第二批在 668 年唐亡高丽国后,被迁的主要是后来创建渤海国的大祚荣所在
  的粟末靺鞨(即原靺鞨粟末部)人。他们在唐对高丽的战争中,站在高丽一
  边与唐抗争,高丽国亡后被强迫迁于营州(州治在今朝阳市)⑤。
      二、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
      勿吉、靺鞨族的社会生产,比挹娄时期有了长足进步,但在大多数领域
  还只是量的增加,尚未达到引起社会变革的程度。狩猎业还是他们赖以生存
  的社会生产部门之一,尤其在北部和东北部地区更占有重要地位。角弓和楛


⑤ 《北齐书》卷八,第 98—100、102 页。

⑥ 《北齐书·高保宁传》记,高保宁在武平末(末年为 575)任营州刺史时,北周兵将至邺,他“率骁锐并契丹、靺羯万余骑将赴救”(卷四一,第 547 页)。

① 学术界还有另一些说法,有说靺鞨是由 Mangu(黑龙江)译音而来,因江得名;或说是“马法”(女真语,大人之意)的异书;一说是“木克”(满语,水之意)转音:还有说“靺鞨一名本指粟末等靺鞨部落而言,是由貊貉转音而来”(参见朱国忱等:《渤海史稿》,第 10—11 页;孟定恭:《布特哈志略·历代沿革》,第 14 页;孙进己:《渤海的族源》,《学习与探索》1982 年第 5 期,第 126 页)。这些说法似皆缺乏充足根据。

② 《旧唐书》卷一九九下,第 5358 页;参见《新唐书》卷二一九,第 6177 页。

③ 七部分布,至今尚无统一看法,主要看法有,伯咄部在伯都讷,即在今吉林省扶余市境;安车骨部在阿勒楚克,即在今哈尔滨市南的阿什河流域;拂涅部旧说在以今宁安县为中心的牡丹江流域,也有人说在拉林河流域;号室部在以今宁安县为中心的牡丹江流域;黑水部在黑龙江下游地区。

④ 《新唐书》卷二一九,第 6178—6179 页。

⑤ 据《隋书》本传及《炀帝纪》大业八年条推定,有人据《太平寰宇记》作“开皇中”,不取。

  矢既是他们的狩猎工具,也是他们的战斗武器。为了增强弓箭的杀伤力,猎
  取皮大、毛厚和肉多的大野兽,他们常在每年七八月间“造毒药,傅矢以射
  禽兽”。在捕打的小兽中,貂最为他们重视。勿古人为了多猎取貂鼠,流行
  着一种习俗,父母若在秋冬死时,“以其尸”作诱饵“捕貂”⑥。貂是一种毛
  皮小兽,对一个尚未进入文明社会的民族来说,貂对于解决日常生活所需本
  无多大意义,有这一情况出现,联系在此之前中原地区已有“挹娄貂”美名
  流传,显然是为了交换。因此推断,勿古人的狩猎生产已不同于原始的狩猎
  活动。
      农业有了进一步发展。耕作方法已采用“耦耕”,达到相当于中原地区
  春秋时代的耕作水平。农作物的品种有粟、麦、穄,并种植一种名“葵”的
  蔬菜。粮食作物已食用有余,出现了“嚼米酝酒,饮能致醉”⑦。畜牧业以养
  马、喂猪为最普遍,且已有了一定的规模。如北魏太和初(元年,477)勿吉
  人向北魏朝贡,一次就献马 500 匹;靺鞨人养猪,一些富户已多“至数百口”
  ① 。猪和马之所以成为他们主要的饲养牲畜,是因为猪是他们的衣食之源,“食
  其肉而衣其皮”;马则是他们与中原地区主要的交换物之一,这在挹娄时期
  已存在,当时已“有马不乘,但以为财产而已”。
      手工业发展也很显著,以车、船的制造最突出。南北朝时他们会造步行
  推的小车,到隋唐时期已能制作马拉大车。②船的制造比制车历史早,当时已
  较普遍地用作水上交通工具。勿吉使臣朝贡北魏,从其境至今洮儿河一段路
  程,就是乘船往返。乙力支在北魏谈到,他们已与百济商量,准备“从水道
  并力取高句丽”,说明他们社会内已有了能运送大批人员的船只③。他们也能
  加工铁制品,如考古发现相当于勿吉时期的黑龙江省绥滨同仁遗址下层文
  化,出土了铁锛、小刀、铁镞、铁带卡等;④属于靺鞨遗存的吉林省永吉县大
  海猛遗址等处,发现的铁制兵器和生产工具有刀、剑、匕首、矛、镞、铠甲、
  马具及斧、锛等⑤。
      农牧业的迅速发展和铁器的普遍使用,不仅表明其社会生产力有很大发
  展,而且决定了靺鞨人的社会组织将临近文明社会。事实也正是这样,这时
  虽然氏族组织还存在,但已出现分解和重新组合。前述著名七部,是七个发
  达的部落,史书所说其“凡为数十部”或“离为数十部”,是将一些氏族和
  部落合在一起说的,隋炀帝时迁居柳城的突地稽所率厥稽部等八部,就是粟
  末部下的一些氏族。各部在社会迅速前进中,“强凌弱”,互争雄长,展开
  了激烈的争夺盟主地位的斗争,到了唐初,众多的靺鞨部落已以区域形成了
  南部以粟末部,北部以黑水部为核心的两大部族集团(或说部落联盟),并
  以新的称号: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作为联盟的名称⑥。这种以区域形成的部落
  联盟,是人类社会组织由以血缘为纽带向以地域为单位发展的一种过渡。靺


⑥ 据《太平寰宇记》卷七一,燕州条引《北蕃风俗记》。

⑦ 《旧唐书》卷一九九下,第 5359 页。

① 《旧唐书》卷一九九下,第 5360 页;《新唐书》卷二一九,第 6179 页。

② 《魏书》卷一○○, 第 2220 页;《隋书》卷八一,第 1821 页。

③ 《魏书》,卷一○○,第 2220 页;《新唐书》卷二一九,,第 6178 页。

④ 《北史》卷九四,第 3125 页;《旧唐书》卷一九九下,第 5358 页。

⑤ 《魏书》卷一○○,第 2220 页;《新唐书》卷二一九,第 6178 页。

⑥ 《北史》卷九四,第 3125 页。

  鞨人由于有这一变化,从此两个联盟集团便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粟末靺
  鞨在 7 世纪末建立震国政权后,吸收了高丽、夫余等族遗民发展为渤海族;
  黑水靺鞨则在较长时期内保留原有称号,进入 10 世纪后才改称女真。
       勿吉、靺鞨人的氏族社会,据史载和考古资料,可以看到以下一些特点:
  其一,各部落和氏族居于不同地区,各自在一个首领领导下,独立地组织生
  产和生活,尚未形成全族的统一首领。史书所记“邑落各自有长,不相总一”;
  或“离为数十部,酋各自治”,是对这一社会情景的描述。但是到了 6 世纪
  末 7 世纪初(隋代),由于频繁的兼并战争,社会中出现了号称“大莫弗瞒
  咄”的渠帅⑦;其二,每个部落有自己的武装。在著名七部中,大部落有“胜
  兵七千”,一般的为 3000;其三,已确立了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妇女已成了
  男子的附属物,丈夫对妻子已握有生杀大权。正是由于这种夫权制的确立,
  所以其社会内部存在“其妻外淫,人有告其夫者,夫辄杀妻,杀而后悔,必
  杀告者,由是奸淫之事终不发扬”⑧;其四,居住是“凿穴以居,开口向上,
  以梯出入”。住屋面积约 30 平方米左右。为了防止外部的侵掠,已有了城堡
  建筑。城址在牡丹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以及黑龙江中下游地区均有发
  现。据介绍,在黑龙江省的东部、南部各地,发现了“数以十计的勿吉城堡”,
  皆依山傍水,一般长宽皆只有几十米①;其五,两极分化在不少部落内已存在,
  个别地区已出现家庭奴隶。隋末迁到柳城的厥稽等八部,至唐代已有“家僮
  数千人,以财力雄边,为夷人所惮”②。
       这一时期其社会所以如此迅速的发展,中原地区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
  化影响,起了促进作用。仅据史载勿吉与中原王朝的官方来往说,它们于延
  兴年间派乙力支朝贡建国于黄河流域的北魏后,于太和初(元年为 477)、
  九年、十年、十三年、十七年,自景明四年“迄干正光”(503—525),“贡
  献相寻”。
       540 年到北齐时,“朝贡不绝”。朝贡使团的人数,有时一次多达 500
  余人。据日人池内弘统计,勿吉在近 100 年内,他们到中原朝献有 30 余次。
  ③ 在这种表示臣属关系的来往过程中,一方面他们以贡品形式把大批土特产品
  运到中原地区,太和初一次就贡马 500 匹;另一方面,他们返回时,中原朝
  廷又“回赐”大量锦帛、绢、金银制品等物。这种一来一往,丰富了两族的
  物质生活,特别是促进了勿吉社会的经济发展。绥滨同仁遗址出土的铁铸、
  铁镰等,形制均与中原地区出土的同时期同类器物相仿,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对勿吉、靺鞨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黑水靺鞨
       前面谈到,靺鞨诸部在相互兼并过程中,子 7 世纪初形成了北部以黑水
  部,南部以粟末部为核心的两个部落联盟集团,有了黑水靺鞨与粟末靺鞨新


⑦ 朱国忱、魏国忠:《渤海史稿》,第 7 页。

⑧ 干志耿、孙秀仁:《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第 242 页。

① 这一变化,《金史·世纪》开头有以下简要介绍: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号勿吉。元魏时,勿吉有七部。隋改称靺鞨,“而七部并同。唐初,有黑水靺鞨、粟末靺鞨,其余五部无闻”。

② 《北史》卷九四,第 3123 页;《隋书》卷八一,第 1821 页;《新唐书》卷二一九,第 6177、6178 页。

③ 《隋书》卷八一,第 1821 页。

④ 《北史》卷九四,第 3124 页;王承礼:《渤海简史》,第 10 页;《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第 241 页;《黑龙江古代简史》,第 53 页。

  称号。7 世纪末,东北地区发生了契丹、奚等族反唐的大动乱,粟末靺鞨在
  这一动乱中建国称号,不久改称渤海。远处边陲的黑水靺鞨,则选择了加强
  与唐王朝联系,保持原来民族特色的发展道路。两《唐书》对这一变化,以
  《靺鞨传》或《黑水靺鞨传》介绍靺鞨族的发展变化,以《渤海靺鞨传》或
  《渤海传》叙述粟末靺鞨为主干建立的渤海国的兴衰。
       黑水靺鞨共有 16 部。其中除作为主体的黑水部外,已知的部名有思慕、
  郡利、窟说、莫曳皆、拂涅(原为著名七部之一)、虞娄、越喜、铁利等八
  部,另七部名称史失记载。他们分布在东包库页岛至今日本海,西约在嫩江
  和俄国结雅河附近与室韦为邻,北达鄂霍次克海,南以嫩江下游和松花江北
  岸,沿松花江至今依兰县附近再折而东北向至海与渤海地相接(渤海未强盛
  前,今牡丹江下游以东至海也为黑水靺鞨所有)⑤。在这个区域内,已知八部
  (后四部后臣属渤海)所在分别为:思慕部居于今俄国布列亚河(清称牛满
  江)和阿姆贡河(清称恒滚河)上游地区;郡利部分布在黑龙江入海口附近;
  窟说部在库页岛北部地区;莫曳皆部居库页岛东南部;拂涅部分布在牡丹江
  下游以东的今密山县一带;虞娄部约有兴凯湖以东至海之地:越喜部在乌苏
  里江以东地区;铁利部居住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附近。⑥
       黑水靺鞨的社会状况,总的看来,较南面的粟末靺鞨低下,但其区内各
  部发展水平并不平衡。居于黑龙江下游以西、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一些部
  落,还以渔猎为业,过着“夏出随水草,冬入处”地穴的原始游猎生活;分
  布在黑龙江中游附近的一些部落,虽然还穴居,但考古发现表明,这里的生
  产力发展水平,已具备了出现贫富分化、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条件,如在今俄
  国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阿爱罗波尔特地区柯奎镇,发现了靺鞨古城,
  出土的遗物中有空首铁斧等⑦。再如前面提到的上限至勿吉、下限可至女真早
  期的位于松花江注入黑龙江附近的绥滨县同仁遗址,上下层文化中皆出土了
  削、铸、镰、带扣等多种铁器。
       黑水靺鞨人有以下一些特点和风俗:人皆强悍凶猛,无忧愁悲伤,贵壮
  贱老;善步战,每恃其勇,常为邻近民族之患;人喜编发,缀野猪牙和插雉
  尾作冠饰;死者不用棺椁,埋入士后杀其生前骑马以祭等。以上这些一方面
  表明,黑水靺鞨尚未跨出原始社会门槛,同时又看到阶级社会的某些因素已
  在其社会内出现。
       黑水靺鞨独自与中原王朝来往,是在 8 世纪初。在此之前,在唐王朝与
  高丽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因战场主要在辽东地区,距其境远,他们基本上未
  介入。后来契丹首领李尽忠在营州起事反唐,武则天调集唐军镇压东北地区
  诸少数民族的反抗,他们怕灾祸及已,与粟末靺鞨人同向当时北方强族突厥
  请吐屯官,以求保护。唐中宗李显在 8 世纪初复位后,对粟末靺鞨等改用“招
  慰”政策。黑水靺鞨随即派出使臣“假道”震国(即渤海),与唐联系,归
  服唐朝。
       722 年(开元十年),其酋倪属利稽朝唐,唐玄宗李隆基以其所领为勃
  利州,任命他为刺史。


⑤ 《旧唐书》卷一九九下,第 5359 页。

⑥ 《文献通考》卷三二六,第 2566 页;池内弘:《勿吉考》,《满鲜史研究》(日文版)上世第 1 册,第513—515 页。

⑦ 《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第 210 页。

      725 年,因安东都护薛泰奏请,唐在其境置黑水军。次年,唐又在其地
  置黑水州都督府(简称黑水府),以其首领为都督,诸部部长为刺史,另派
  人任长史至其地“监领之”。至此,黑水靺鞨地区正式纳入唐王朝的版图。
  后来,渤海日趋强盛,唐又因“安史之乱”后无力东顾,于是其南部的拂涅、
  虞娄、越喜、铁利等部为渤海兼并,北部的一些部落似也一度臣属渤海。10
  世纪初,当渤海衰亡之际,黑水靺鞨在逐渐向南发展的同时,其兀儿、胡独
  鹿两首领所在的部落,先后于 924、925 年(后唐同光二年、三年)派人向后
  唐朝贡。
      932 年(后唐长兴三年)以后,黑水靺鞨转附于正在崛起的契丹,并以
  契丹人对他们的称呼“女真”为新号。


                              第二节 粟末靺鞨及渤海


      一、渤海国的建立
      渤海国是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以隋末唐初先后迁居今辽宁省朝阳地区
  的两批粟末靺鞨人和部分“高丽余种”为基础建立的①。后来,高丽国的“逋
  残”,及靺鞨伯咄、安车骨、号室等部的“遗民”皆归之,也成了渤海国的
  主要居民。他们在长期共同劳动和生活过程中,遂凝聚为一个新的人们共同
  体②,史称之为渤海人。渤海又在发展进程中,用武力征服了黑水靺鞨的虞娄、
  拂涅、铁利、越喜等部,并把他们纳入自己的行政管辖下;但这些部族,直
  到渤海国灭亡,始终保持着原有的称号,未成为渤海共同体的成员。
      渤海国的建立,是粟末靺鞨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高丽和唐王朝对粟末
  靺鞨的影响与民族压迫,起了加速其建立的作用。前面谈到,靺鞨族至唐初,
  众多的部落结成了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两个部落联盟,如果没有外来影响,
  他们也会随着自身内部的发展进入文明社会。然而就在这两个部落联盟形成
  的前后,发生了两件促进粟末靺鞨历史发展的事件:一是前述突地稽等八部
  不愿屈臣高丽,在隋末迁居柳城地区;再是由于靺鞨自勿吉时期以来“每寇
  高丽”,粟末靺鞨未迁走者被处于鼎盛时期的高丽征服,臣附高丽,在唐与
  高丽的战争中,他们大多又被高丽贵族调到辽东地区与唐军作战,这样一来,
  这些粟末靺鞨人不仅直接受着高丽国的封建统治,而且又与这一地区封建制
  已有一定发展的居民错居杂处,668 年(唐总章元年)高丽国亡后,他们又
  被唐迁到营州(即柳城)地区居住。营州地区是隋唐时代东北地区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中心,地近长城,是塞内外汉族与东北各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
  集中交流地。粟末靺鞨人迁居这里后,在诸种先进因素强烈影响下,社会获
  得迅速发展。以先迁来的厥稽等八部为例,他们迁到这里后,很快喜悦汉族
  的“冠带”等风俗习惯,加之常因为唐作战受到优厚“赏赐”,在高丽国灭
  亡前,已以“财力雄边”,为东北各少数民族“所惮”,各部已拥有众多奴

① 《新唐书·黑水靺鞨传》:“其地南距渤海,北、东际于海,西抵室韦,南北袤二千里,东西千里。”

② 学术界对八部所在地众说不一,主要看法有:思慕部在今博朗湖以下的黑龙江两岸,郡利部在今俄国结雅河东西源之间,窟说部在阿姆贡河上游,莫曳皆部在黑龙江下游以东的滨海地区,拂涅部在依兰附近,虞娄部在乌苏里江左右,越喜部在今吉林省怀德县至辽宁省铁岭县一带,铁利部在今俄国哈巴罗夫斯克(伯力)附近。

  仆。③大祚荣一支虽迁居这里较晚,但至其“东奔”前也已在这里生活了近
  30 年,且在此之前,他们早在高丽封建统治下过了半个世纪左右,这些事实
  说明,迁到今辽阳地区的粟末靺鞨,社会内部已有了阶级划分。用阶级社会
  的一套机制来调整各阶级的关系,保护私有者的利益,已成了粟末靺鞨新兴
  贵族急待着手解决的问题。
       696 年(唐万岁通天元年),契丹首领李尽忠等杀营州都督赵文翙叛唐,
  为粟末靺鞨新贵族提供了创建民族政权的时机。发生这一变故,主要是赵文
  翙等依仗手中权势,对东北诸少数民族的剥削和民族压迫越来越重,激起各
  族人民极大不满,李尽忠等借机起事。居住在营州的粟末靺鞨人加入了反唐
  行列。事发后,武则天派曹仁师统大军前去镇压,大祚荣父乞乞仲象和另一
  首领乞四比羽率所部及部分“高丽余种”渡辽水东逃。唐为瓦解东北少数民
  族的反唐联盟,在对契丹实行武力围剿的同时,对粟末靺鞨采用招抚政策,
  封乞四比羽为许国公,乞乞仲象为震国公。乞四比羽不相信唐有诚意,拒“不
  受命”,结果被唐追兵“击斩”。时乞乞仲象在奔亡中病故,大祚荣代父而
  起,率所部继续东逃,降唐契丹大将李楷固“穷蹑”其后,至天门岭(今吉
  林省境哈达岭)①,骁勇善用兵的大祚荣,借天门岭复杂地形,“合高丽、靺
  鞨之众”,大败唐军,李楷固脱身败还。698 年(唐圣历元年),突厥入据
  今河北省中西部的妫州、檀州、定州、赵州等地,契丹与奚又依附突厥,于
  是中原通东北的道路被阻隔,大祚荣审时度势,于是年在今吉林省敦化县敖
  东城建国称王,以唐武后封其父为震国公之“震国”作国号,自称震国王。
       震国建立后不久,唐中宗复位,派恃御史张行岌“招慰”大祚荣,祚荣
  即遣子入侍,臣属于唐。唐睿宗李旦即位后,于 713 年(唐先天二年)遣郎
  将崔忻摄鸿沪卿往祚荣所在,拜其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并以其所统
  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②祚荣随即去靺鞨号,同时以“渤海郡王”的“渤
  海”取代“震”为国号。从此,渤海作为国号和族称,见于史乘。渤海国是
  一个具有二重性的政权,它既是粟末靺鞨联合高丽等遗民建立的一个边疆少
  数民族王国政权,同时又是唐王朝管辖下的一个羁縻州。这一二重性突出地
  体现在以下三点上:其一,每世渤海王的更迭①,虽皆由大氏父死子继或兄终
  弟及,但均需得到唐王朝的认可,接到册封后才算合法,否则只能称“权知
  国务”、“知国务”;其二,唐王朝在册封新继立国王的同时,必任命其为
  忽汗州都督府都督,即继立者要同时接受唐王朝地方官的任命;其三,渤海
  国有向唐朝贡的义务,史载渤海向唐朝贡凡 140 余次,朝后梁、后唐 10 次。
  ②


       经过大祚荣开创,大武艺“斥大土宇”和大仁秀“开大境宇”,渤海有
  一个连成一片的广大区域。比今地理,东临日本海;西约在吉林省乾安、长


③ 佟柱臣,《我国历史上对黑龙江流域的管辖和其他》,《文物》1976 年第 7 期。

① 关于创建渤海国的主体居民,国外学术界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是高丽遗民所建。主此说者旧时的代表人物是白鸟库吉,今朝鲜许多学者仍持此说。

② 对此,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渤海史稿》认为渤海是否已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还需进一步研究。刘凤翥则明确地说,渤海只是国名,不是族称,没有形成什么“渤海共同体”(《民族研究动态》1985 年第 3 期)。

① 《隋书》卷八一,第 1822 页;《旧唐书》卷一九九下,第 6359 页。

② 也有考定为今张广才岭等说。

  岭和双辽县一带与契丹地相接;南至朝鲜德源附近的龙兴江(泥河),北边
  西起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境,东向约沿七星河或挠力河越乌苏里江,再顺比金
  河至日本海;西南约东起朝鲜孟山附近,越大同江后在价川附近再过清川江,
  在义州北越鸭绿江,过辽宁省丹东市北,再经抚顺市与新宾满族自治县间、
  开原县与昌图县间,达于双辽县境。渤海王城,也是忽汗州都督府府治所在,
                                           ③ 
  初在敖东城,后几线迁徙,在第五世王大华屿时迁还上京忽汗城(今黑龙江
  省宁安县东京城),此后未再变动。渤海人以辛勤劳动,发展和创造了繁荣
  的经济与光辉灿烂的文化,对古代东北地区的开拓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
  献。
      二、渤海国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渤海成员来源于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从事不同类型生产的部落或民族,
  因而渤海区内经济发展水平,一开始就存在不平衡。这一状况,在渤海国存
  在的 200 多年里,未得到根本改变。大体说来,以其上京所在的今牡丹江中
  游地区为界,在它以西、以南地区为夫余、高丽和沃沮故地及靺鞨族的南部,
  已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经济、文化发达;以东和东北部地区,是被兼并的
  黑水靺鞨、虞娄、越喜、拂涅、铁利等部所在,尚处在渔猎经济发展阶段。
  存在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不一致所造
  成的。
      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反映在生产领域是社会生产的多样化,《新唐
  书·渤海传》载:“俗所贵者,曰太白山之菟,南海之昆布,栅城之豉,扶
  余之鹿,鄚颉之豕,率宾之马,显州之布,沃州之绵,龙州之紬,位城之铁,
  卢城之稻,湄沱湖之鲫。果有九(丸)都之李,乐游之梨。”可见,渤海区
  域内社会生产门类十分齐全,除了渔猎业外,当时中原地区具有的农业、畜
  牧业和手工业,莫不有之。以下通过对各门类生产的简略介绍,来说明其社
  会生产发展的大致状况。
      农业生产,已普遍采用铁制工具。他们使用的铁镰、铁铧、铁锸和铁铲
  等,在今吉林省敦化县、黑龙江省宁安县及绥芬河流域等地的渤海遗址中皆
  有发现。上京龙泉府遗址出土的铁铧为生铁铸造,长 36 厘米、重近 4.5 公斤,
  说明渤海人翻土已由靺鞨时代“田耦以耕”,发展为由畜力牵引。农作物品
  种也增多了,不仅有粟、麦、穄和葵菜,而且有了水稻、豆类、荞麦、大麻、
  苘麻和大蒜等,同时也有李、梨等水果。④值得指出的是著名的“卢城之稻”,
  它表明渤海人在 1000 多年以前,已成功地把水稻栽培引种到北纬 43 度附近
  及其以北地区。仅此,足见其农业生产比靺鞨时代有了长足发展。
      渤海人普遍养猪,也饲养马、牛等大牲畜。猪以今黑龙江省阿城县一带
  (鄚颉),马以今绥芬河流域(率宾)的最为名贵。马是与中原地区贸易的
  重要商品,当时李正己所统今山东半岛,“货市渤海名马,岁岁不绝”⑤。
      手工业有纺织、铜铁冶炼、金银品制作、陶瓷和造船等行业。纺织品有
  布、绵、紬,原料是麻和蚕丝,产地主要在今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
  县附近地区(显州)、朝鲜咸镜南道(沃州)和牡丹江中游(龙州)。据辽


③ 忽汗州都督府,史亦作渤海都督府。

④ 渤海王由郡王改称国王,始于 762 年(唐宝应元年)。因大钦茂以“文治”治理渤海业绩显著,是年,唐进封其为国王。

⑤ 参见朱国忱、魏国忠:《渤海史稿》,第 258 页。

  灭渤海后东丹每年要向辽贡粗布 15 万匹这一事实,知渤海地区的纺织业是相
  当发达的。铜的冶炼和制作也有一定规模。炼出的铜除用于制作生活用的各
  种器皿和装饰品外,还把大批熟铜运到今山东半岛(淄青)出卖。①今黑龙江
  省宁安县以南的哈尔巴岭一带和东宁县大城子地区,是铜冶的主要地区。②
  铁的产地主要在中京显德府,显州位城县的铁最著名。已经发现的渤海时代
  的铁制品已近 50 种③。渤海人也能制作金银制品。和龙县北大地、宁安县上
  京、敦化县六顶山等处渤海遗址,出土的金银制品有金带、金饰件、金钏、
  金耳珰以及大量鎏金器物和银钗等。①814 年(唐元和九年),他们曾向唐献
  金、银佛像各一。②陶瓷制品近十几年在渤海遗址中出土很多。陶器有碗、钵、
  罐、碟、盘、瓶、缸、杯等,并发现了许多釉陶和质地优良的三彩陶③。瓷器
  残片。在宁安、敦化及今俄国乌苏里斯克(双城子)等地的渤海遗址中,皆
  有发现。另外,60 年代初在渤海上京故城南的今杏山乡,发现了大片渤海砖
  瓦窑群废墟,1980 年探明有 20 余座。④
      渔猎和采集在渤海社会内仍占有一定地位。从事渔猎的,主要是越喜、
  铁利、拂涅、虞娄等部的居民。见于史载的贵重渔猎品有貂、虎、豹、熊、
  罴、鹿、鹰、鲸鲵鱼、鲻鱼、乾文鱼等。采集品种类也很多,贵重的有人参、
  白附子和松子等,这些多是用于纳贡和交换的。⑤
      建立在上述经济基础上的渤海政治制度,是以国王为核心的君主集权
  制。由于这个王国政权又是唐王朝的一个边疆地区的羁縻州,如前所述,所
  反映到其政治制度上就出现:一方面,国王是渤海人的最高主宰者,独揽一
  切大权,实行个人专断;王位采用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军政要职大多由大、
  高、乌、杨、李等望族担任;另一方面,新继王位者又必须得到唐朝廷诏册
  后才算合法,渤海国王要接受唐边州都督或节度使的押领,⑥唐还派人为“长
  史”至其地监领。在这一政治制度下,其行政建置和职官,既有相同于唐一
  般地方的府、州、县区划和相应的官吏设置,又有不同于一般地方政权的各
  种机构。这就是,为辅佐国王统治,设有三省、六部,十二司、一台、七寺、
  一院、一监、一局等比照唐中央政权的办事机构;在一些政治、经济中心和
  军事要地的府,仿唐五京之制设上、中、东、南、西五京。上京设在王城所
  在的龙泉府,中京置于早期都城所在的显德府,东京立于一度为王城的龙原
  府,南京在靠近新罗边境的南海府,西京在“朝贡道”上的鸭渌府。渤海凡
  有 15 府、62 州、100 余县。
      渤海政权是在反抗唐统治者的民族压迫的条件下产生的,故开始就有一

① 《新唐书·渤海传》记其地域为:“地直营州东二千里,南比新罗,以泥河为境,东穷海,西契丹。”

② 陈显昌:《渤海国经济试探》,《北方论丛》1982 年第 3 期;朱国忱、魏国忠:《渤海史稿》,第 120—124页。

③ 《旧唐书》卷一二四,第 3535 页。

① 《册府元龟》卷九九九,第 11727 页。

② 朱国忱、魏国忠:《渤海史稿》,第 131 页;吴文衔等:《黑龙江古代简史》,第 92 页。

③ 朱国忱、魏国忠:《渤海史稿》,第 130、131 页。

④ 王承礼:《渤海简史》,第 98 页。

⑤ 《册府元龟》卷九七二,第 11417 页。

⑥ 王承礼:《渤海简史》,第 95—96 页;吴文衔等:《黑龙江古代简史》,第 93 页。

  支强大的军队,有“胜兵数万”⑦。后来在完善军事建置时,仿唐 16 卫制,
  设 10 卫统率诸军。各卫设大将军一、将军一,置都将、郎将、少将若干。十
  卫兵制执行到渤海灭亡⑧。汉文文献中未讲到有府兵,但日本古籍载,渤海首
  次聘日使团成员中有府兵官,即德周为果毅都尉,舍那娄为别将。此外,832
  年(唐大和六年)唐册封渤海第 11 世王大彝震的内养王宗禹从渤海返回,“言
  渤海置左右神策军、左右三军一百二十司,画图以进”⑨。这可能是渤海在中
  后期另设的王廷常备军。
      渤海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还建立了一套等级森严的品阶勋爵制度,
  其以品为秩,约有九秩;每秩分正从,凡 18 级。⑩散官有文武之分,另散见
  于史书的:文散有紫缓大夫、青缓大夫、献可大夫等;武散有辅国大将军、
  慰军大将军等。勋官只知有上柱将。封爵见于日本古籍的有开国公、开国子、
  开国男。
      三、辽灭渤海及东丹国
      常有吞并渤海之志的契丹酋长耶律阿保机,在南面平定了东、西奚,北
  方控制了室韦等族和西征获得胜利后,为消除其进军中原的后顾之忧,于 925
  年(辽天赞四年)十二月下诏征渤海,随即亲率皇后、皇太子、大元帅尧骨,
  举兵进攻渤海。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仅用了二三十天,就将历经 229 年,
  传世 15 王的渤海国灭亡了。渤海国被灭亡的原因有种种,但主要是其内部
  的阶级矛盾和争权斗争越演越烈,给了阿保机以可乘之机,一举而歼灭之。
      渤海内部的阶级矛盾,随着对外战争的结束日趋激烈。早在第 3 世王大
  钦茂时,渤海开始了大兴土木,筑城池,建宫室。现在已发现的渤海时代的
  古城已达几十座①。今宁安县渤海王城遗址,为第 11 世王大彝震所建,它模
  仿唐京师长安城,有高大的城墙,园林、亭榭、楼台、殿阁布满城内。这就
  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贵族、官僚的日益腐
  化和骄奢淫逸,使统治阶级和广大农民、手工业者、部曲和奴隶的矛盾越来
  越尖锐。贵族和官僚们为维护其特权,不断强化暴力机器,仅军队就由数万
  增加到数十万。②在渤海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供养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使
  人民不堪承受的负担更重,阶级矛盾更激化。
      导致阿保机进攻渤海的原因,是渤海统治集团内部争夺王权的斗争。这
  一斗争,在大钦茂死后己突出地表现出来。他死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为争夺
  王位有过两场流血斗争,即先是大钦茂“族弟”大元义以武力夺得王位,并
  残酷地镇压反对者;另一方经过一年准备③,杀了元义,为大钦茂孙大华屿夺
  回王位。第 10 世王大仁秀继位,似也经历了一场激烈争夺。末王大諲譔继位
  后,其为人庸愚暗昧,统驭失宜,使渤海内部各种矛盾激化,此外文与正在
  崛起的契丹接连发生冲突,于是统治集团上层又出现争夺王权的斗争。结果,


⑦ 干志耿、孙秀仁,《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第 254—255 页。

⑧ 以上据《册府元龟》卷九七一、九七二《朝贡》;《续日本纪》卷一三,天平十一年十二月戊辰条。

⑨ 《新唐书》卷四三下,第 1119、1128 页。渤海始隶幽州都督府,719 年(唐开元七年)改隶平卢军节度使,“安 史之乱”后平卢节度衙门南迁至今山东省境,并改称平卢淄青节度使,渤海则归其押领。

⑩ 《辽史·地理志》东京辽阳府条,云有“兵数十万”。

① 据郑麟趾《高丽史》卷一太祖八年(925 年)九月条记,“左右卫将军大审理等率民一百户来投”。

② 《旧唐书》卷一七下,第 547 页。

③ 朱国忱、魏国忠:《渤海史稿》,第 159 页。

  大諲譔虽然保住了王位,但渤海元气大伤,境内一片混乱,失败者纷纷出逃
  高丽。据载,925 年(辽天赞四年,高丽太祖八年)九月丙申,渤海将军申
  德等 500 人投高丽。三天后,又有礼部卿大和钧、均老,司政大元钧、工部
  卿大福謩、左右卫将军大审理等,率民 100 户往投。十二月戊子,左首卫小
  将冒头干、检校开国男朴渔等,率民 1000 户奔高丽。④阿保机正是抓住渤海
  统治集团内部分崩离析这一时机,于是年十二月先下诏动员,继于闰十二月
  亲征渤海,故能一举灭之。⑤
       阿保机攻克渤海上京,俘虏大諲譔后,经过一番筹划,改渤海国曰东丹
  (东契丹之意),忽汗城为天福城,⑥册其长子耶律倍为人皇王主东丹,并以
  契丹贵族和渤海旧臣各为左右大相、左右次相,置百官治之。
       982 年(辽乾亨四年),辽省置东京中台省官,①早已名存实亡的东丹国,
  至此国除,历 57 年。
       渤海亡后,其中心地区不久几成无人之境。出现这一情况:一是很多渤
  海人不愿接受契丹人统治,大批外逃;二是契丹最高统治者为易于控制,强
  迁渤海人于它地。外逃的主要是亡入高丽、女真和中原地区。逃入后二地的,
  史书语焉不详,或挂一漏万。投奔高丽的,据《高丽史》,自渤海亡后至 938
  年(高丽太祖二十一年),先后往投的近 10 批,总人数依《高丽史节要》卷
  1 记,有数万户,约 10 余万人。②此后,在高丽景宗、显宗、德宗、文宗、
  睿宗诸朝,也每有往投者。其中人数最多的一年是 979 年(景宗四年),“渤
  海人数万来投”;批数最多的一年是 1032 年(德宗元年),凡 7 批;最后一
  批时在 1117 年(睿宗十二年)正月,有 52 人往投。③由此可见,渤海人逃投
  高丽持续时间之长,与辽朝相始终。他们亡入高丽境后,除少数在辽统和年
  间辽对高丽战争中被辽俘掠回到今鸭绿江以西居住外④,多数逐渐融合于高丽
  族中。
       亡入中原地区的,史书只记了三批:第一批在 954 年(后周显德元年),
  乌思罗等率 30 人投后周;第二批在 979 年(宋太平兴国四年),有酋帅大驾
  河率小校李勋等 16 人、部族 300 骑归北宋;第三批在 986 年(辽统和四年)
  “渤海小校贯海等叛入于宋”⑤。
       逃入女真地区的,史未具体记其数字,然据《辽史》说渤海人在被南迁


④ 王承礼:《渤海简史》,第 172 页。

⑤ 《新唐书》卷二一九,第 6180 页;《辽史》卷三八,第 456 页。

⑥ 渤海实行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王位继承制,按理不应元义继位,国为大钦茂有于不仅宏临一人,尚有大贞(真)斡(翰)、大英俊二子;亲弟有大勖进、大蕃(《册府元龟》卷九九五,第 11694 页;卷九七五,第 11456、11457 页)。

① 郑麟趾:《高丽史》卷一,第 16、17 页。

② 《高丽史节要》卷一太祖八年条,《东国通鉴》卷一二高丽太祖九年条,记上述投高丽者在“契丹灭渤海”后,不确。这除《高丽史》有具体年月日记载外,东丹国有次相耶律羽之上表太宗谏迁东丹民于梁水之地所言,也可佐证。他说,阿保机所以能破渤海,是“先帝因彼离心,乘衅而动,故不战而克”(《辽史》卷七五,第 1238 页)。

③ 《辽史·地理志》东京辽阳府条以辽阳城为天福城,当为东丹王城迁此后移其名命之。

④ 《辽史》卷一○,第 108 页;金毓黻:《渤海国志长编》卷四,第 5 页。

⑤ 参见郑麟趾:《高丽史》卷一,第 17、19、20 页;卷二,第 23、26 页。一说总人数有数十万人,见朱国忱、魏国忠:《渤海史稿》,第 104 页。

  时,“或亡新罗(即高丽)、女直”⑥,即使没有逃往高丽的人数多,但为数
  当不下万计。
      契丹贵族强迫渤海人迁离故土,主要的有两次:一在阿保机攻下扶余府
  和忽汗城后,将渤海大氏王族和战争中俘获的军民迁到辽上京临演府周围;
  二是 928 年(辽天显三年)东丹国都南迁,大批渤海人同被迁至以辽阳为中
  心的辽东一带地区。经过这两次大迁徒,渤海 5 京 15 府的居民大多数不在原
  住地,大体为:上京龙泉府居民一部分被迁到辽临潢府西,即今内蒙古自治
  区巴林左旗境,大部分徒居今辽宁省辽阳市及附近地区;中京显德府民少数
  远移至夕老哈河流域,多数被分散在包括北镇县在内的今沈阳市与辽阳市一
  带;东京龙原府的渤海人被迁到今辽宁省凤城县附近;南京南海府民被移居
  以今海城市为中心的营口市至鞍山市地区;西京鸭禄府被俘者被迁到辽临潢
  府南;扶余府被俘者被迁至临潢府西;鄚颉府民部分迁到今辽宁省昌图县西
  北;定理、安边二府居民被南徙今沈阳市及其以北地区;率宾府部分居民被
  分别迁往辽宁省盖县和北镇县境;东平府民被分散至辽宁省新民、开原、康
  平等县一带;铁利府部分居民被迁至辽上京西北和今西拉木伦河附近、长春
  市北、沈阳市西南的浑河北;怀远和安远二府民被移居今铁岭市及辽河上游
  地区、吉林省浑江市北。⑦迁至上述地区的渤海人户,约 94000 余户,470000
  余口。⑧
      除了外逃和被强迫迁离故土的外,尚有约 2 万户 10 万口左右的渤海人留
  居故地。⑨
      1114 年女真首领阿骨打起兵反辽后,对辽管辖下渤海人在用武力兼并的
  同时,以“女直、渤海本同一家”为号召招抚,于是渤海人纷纷倒戈,降于
  女真。女真贵族将其能为兵者编为“渤海军”,凡 8 猛安,他们在金代跟随
  女真人转战各地,住在今辽阳市一带的五千余户渤海人及 3 万“胜兵”,“金
  人虑其难制,频年转戍山东,至辛酉岁(1141),尽驱以行”①。1145 年(金
  皇统五年),金熙宗完颜亶下诏罢渤海猛安谋克承袭之制,由女真人管理。
  1177 年(大定十七年),金世宗完颜雍诏禁渤海男女婚娶沿用旧俗。女真贵
  族的这一系列措施,使渤海人在金中期以后,不再以一个独立的人们共同体
  活动,使分散在金统治区内的渤海人,逐渐与女真人融合;在金亡以后,大
  多融合于汉族。


                                第三节 室韦和库莫奚


      一、室韦
      室韦族见于汉文文献,始于 5 世纪(北魏),进入 11 世纪后(金前期),
  史书上才无室韦活动记事,凡历 6 个世纪左右。其间,约从 9 世纪末起,因
  累遭契丹袭击等原因,一些部落西迁南徒,采用了新的称号,走上新的发展
  道路,中世纪后期名震亚欧大陆的蒙古族,即是他的蒙兀部西迁后发展形成


⑥ 郑麟趾:《高丽史》卷二,第 34 页;卷五,第 72—78 页;卷七,第 100 页;卷一四,第 208 页。

⑦ 《辽史》卷三八,第 474—475 页;卷三,第 29—30 页。

⑧ 《文献通考》卷三二六,第 2568 页;《宋史》卷四九一,第 14130 页;《辽史》卷一一,第 121 页。

⑨ 《辽史》卷三八,第 474—475 页;卷三,第 29—30 页。

① 洋见杨保隆:《辽代渤海入的逃亡与迁徙》,《民族研究》1990 年第 4 期,第 96—103 页。

  的。
       10 世纪初被契丹人征服后,他开始了与其它民族融合以及消失的过程。
       室韦,初作失韦,隋时始用室韦,后也有写作失韦、失围的。原系蒙古
  语音译,森林之意。用作族称,意为“林中人”,方壮猷等说室韦为“鲜卑”
  的同名异译或别称②。
       室韦族的渊源,史书说其为“契丹之类”,或“丁零之苗裔”③。结合史
  载其地理位置社会生产和风俗习惯等考察,其主体部分出自鲜卑,是东胡的
  后裔。《魏书》说其语言与库莫奚、契丹和豆莫娄同,《隋书》记其偏处西
  北方的大室韦“语言不通”,《新唐书》又谓“其语言,靺鞨也”,这些不
  同记载,又反映了室韦不是单一的民族共同体,而是一个多源的民族综合体,
  即它还包含有出自操 貊、突厥和通古斯语言的一些部落或氏族,也有东胡
  族系乌桓族的遗民。若以地区作大体划分,中部的属东胡族系,西部的属突
  厥系统,东部的属肃慎、 貊族系。正是由于这种情况,造成今天学术界对
  其族源众说纷坛,有起源于鲜卑、或乌桓、或肃慎、或丁零、或自成一族系
  等不同说法,④还有说其是春秋战国前原居中原“豕韦”的北迁居民⑤。
       南北朝时期,室韦大体上分布在今嫩江以西的大兴安岭地区,随着人口
  的增长和中原人对它了解的加深,可知隋唐时期其区域约东起嫩江东岸附近
  及今结雅河上中游地区,西至石勒喀河流域,南在今洮儿河流域与契丹为邻,
  北达外兴安岭南麓。
       室韦族最初的部落情况,最先为其作传的《魏书》未作交代。7 世纪前
  后,下分五大部。唐代“分部凡二十余”,有户至少 3 万,人口在 15 万以上。
  ① 五大部为:南室韦,有 25 个氏族,在今齐齐哈尔市至呼伦湖一带;北室韦,
  凡 9 个氏族,分布大兴安岭东侧的诺敏河流域东达小兴安岭西段;钵室韦,
  居大兴安岭北麓盘古河流域;深未但室韦,大体在今根河流域;大室韦,在
  贝加尔湖以东地区。②唐代室韦的部落名称和数目,两唐书《室韦传》所列不
  尽相同,经勘比后得 20 部。③部名和所在地为:乌素固部,在今克鲁伦河下
  游地区;那礼部,居于诺敏河下游南;岭西部,在小兴安岭西侧钠谟尔河附
  近;移塞没部,居乌尔逊河至海拉尔河之间;塞易支部,在哈拉哈河至绰尔
  河上游一带;和解部,散居雅鲁河、阿伦河地区;乌罗护部,约在今讷河县
  至齐齐哈尔市一线的嫩江东西附近;山北部,居绰汗山北、大如者室韦,分
  布于甘河上中游地区;小如者室韦,在诺敏大山附近;婆莴室韦,居盘古河
  流域;黄头室韦,约以今乌兰浩特市为中心,散布在北至绰尔河的洮儿河上
  中游地区;讷北(讷北支、讷比支)部,在今嫩江县治北的嫩江东岸附近;
  骆丹(落坦、骆驼、落俎)部,分布于黑龙江上游北岸,东至结雅河上中游,
  但未达海兰泡东南地区;蒙兀(蒙瓦)部,在额尔古纳河下游以东、黑龙江


② 王承礼:《渤海简史》,第 177 页。

③ 据《新唐书·渤海传》载其有“户十余万”估算。

④ 洪皓:《松漠纪闻》卷上,第 4 页。

⑤ 方壮猷:《室韦考》,《辅仁学报》第 2 卷,第 2 期;叶幼泉,王慎荣:《关于勘正室韦、蒙兀室韦、蒙古的几点看法》,《北方文物》,1985 年第 1 期。

① 《隋书·室韦传》;《新唐书·室韦传》。

② 孙进己:《东北民族源流》,第 79 页。

③ 参见于志耿、孙秀仁:《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第 195—196 页。

  以南的额木尔河和激流河一带;大室韦,散居在靠近额尔古纳河的贝加尔湖
  以东地区;东室韦,在诺敏河北;西室韦,居于呼伦湖至根河一段的额尔古
  纳河附近;乌丸部,在甘河下游地区;达姤室韦,约分布在大安县北至扎赉
  特旗的嫩江西岸附近④。
       唐代室韦诸部名称大多与五大部不一,这是由于他们是由五大部分化而
  来,其中的乌素固、和解、墓易支、乌罗护、那礼、黄头、达姤等部,原属
  南室韦;岭西、大如者、小如者、山北、讷北、骆丹、蒙兀和东室韦,属北
  室韦;婆莴由钵室韦转称而来;西室韦似为深末怛室韦⑤;大室韦即原大室韦。
       室韦人的社会生产,直至 9 世纪末西迁南徙时,一直是以游牧、游猎为
  生,辅以捕渔和农业。在这几种生产中前后发展较明显的是农业。约从 7 世
  纪起,他们的农业生产已进入犁耕阶段。不过由于其境内少铁,靠从高丽人
  那里交换获得有限铁器,故其犁杖还“不加金刃”,皆以木为之,加之尚不
  懂得使用畜力,皆“人挽以耕”,因此收获有限。⑥主要的农作物品种一直是
  粟、麦、穄。尽管如此。他们已知蒸麦发酵酿酒。畜牧业以饲养猪、牛为主,
  少马无羊。猪是其衣食之源,牛、马既是代步的工具,也是男女婚娶的聘礼,
  马还是送往中原王朝的贡物。狩猎业以捕打獐鹿供衣食之需,但使用工具极
  原始,还处在角弓、楛矢阶段。由于其地多貂鼠,貂皮又是其向中原王朝献
  纳的主要方物,故已出现有些部落或氏族专以捕貂为业。已知用网捕鱼,在
  冰封江河的冬天,他们凿冰下网,“网取鱼鳖”。由于室韦区域辽阔,各地
  自然条件不一,所以各部从事的生产并不完全一致。据载,在五大部时期,
  南室韦上述四项生产皆有之;北室韦、钵室韦、深末怛室韦,则主要从事狩
  猎、捕渔和畜牧业,而且有的或以捕貂为生,或“衣以鱼皮”;大室韦以畜
  牧、狩猎为主⑦。
       在婚姻、丧葬、居住等方面,室韦人流行的风俗习惯,既反映了其社会
  发展处在较低阶段,又体现了北方狩猎、游牧民族的一些共同特点。他们婚
  嫁时,当两家“相许”后,男方辄将女盗走,然后送牛马为聘札,男女同回
  女家,待有孕后,女随夫到男方家。①还流行妇女在丈夫死后不再嫁。丧葬方
  面,早期是实行父母死后,将其尸置于树上的树葬。后来演变为部落共搭一
  大棚,死者尸皆置于其上。②居住方式,南北有异:南部部落夏天多迁到贷勃、
  欠对二山,搭室于树上“巢居”,以避蚊蚋之害。其它季节为适应游牧、游
  猎经常流动的特点,在牛车上屈木为室,以蘧蒢(苇编席)覆上,人居其中。
  北部的室韦人因其地严寒,冬天多入山住土穴,夏天有的部落居桦皮盖的屋。
  代步工具陆地除牛车、马外,居于山地的在大雪覆盖的冬天,“骑木而行”。


④ 据《新唐书·室韦传》记其部“小或千户,大数千户”推算。

⑤ 五部所在,众说不一,此据《隋书。室韦传》所载及综合各家所考而定。

⑥ 孙秀仁等著《室韦史研究》作 22 部,原因是他们将骆驼、落俎看作二部,钵室韦与婆莴也看作两部,无乌丸部而有深末怛室韦(第 21 页)。郑英德、刘光胜在《室韦部落新探》(《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 2 期)中认为有 23 部,这是他们将鞠、霫列作室韦二部,将黄头室韦分为大、小二部计算的原故。

⑦ 唐代室韦诸部分布,诸家所定极不一致,此据两唐书《室韦传》兼取杨保隆《隋唐时期室韦区域东至考》,载《中国民族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年版。

① 叶幼泉、王慎荣说讷北、骆丹二部由深末怛一分为二而来(《北方文物》1985 年第 1 期);孙进己认为西室韦属五大部时的大室韦(《东北民族源流》,第 103 页),今皆不取。

② 《新唐书》卷二一九,第 6176 页。

  水上交通工具,或“束薪为筏”,或以兽皮为舟③。
      各部落尚未结成统一的部落联盟,氏族、部落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形态。
  各部落有号称“乞引莫贺咄”的酋长④,主持部落内的一些公共活动;生产则
  由各氏族组织,所谓“每戈猎即相啸聚,事毕去,不相臣制”⑤。酋长更替,
  实行在其死后由其子代立的世选制,嗣绝才由众推“贤豪”继位。社会内尚
  无赋税,但私有制已确立,南北朝时已有“盗一征三,杀人者责马三百匹”
  的习惯法;贫富分化也已出现,富者脖颈常戴五色杂珠。
      544 年(东魏武定二年)室韦派使臣张焉豆伐等向东魏献方物,开始了
  与中原王朝的联系。自此近 10 年间,几乎每年都遣使向东魏后向北齐贡献。
  由于北齐营州刺史陆士茂“诈杀失韦八百余人”,朝贡关系一度中断,双方
  兵戎相见。王峻为刺史后,改用招抚政策,使紧张的关系缓和下来,于是室
  韦又先后于 563 年(北齐河清二年)、567 年(北齐天统三年)向北齐朝献。
  ⑥ 时突厥强盛,室韦旋依附突厥,突厥派 3 名吐屯官总领其事。隋朝建立后,
  突厥臣服,室韦接着亦遣使与隋建立联系,于 593 年(隋开皇十三年)、610
  年(隋大业六年)两次来中原贡方物。⑦这一时期,室韦与高丽有了频繁的经
  济交往,常以土特产品从高丽换取铁器,一直维持到唐前期。唐兴以后,原
  臣属突厥的东北各民族不堪突厥敛取无度,纷纷归唐,室韦亦于唐武德年间
  (618—626)遣使向唐贡献。⑧629 年(唐贞观三年),唐在营州境内设师州,
  管理室韦、契丹事务①。次年,唐大破突厥,营州都督薛万淑又对其施行安抚
  政策,室韦与唐关系进一步密切。唐武后时,后突厥兴起,契丹酋李尽忠杀
  营州都督反唐,唐廷对东北地区失去控制,室韦又受突厥制驭,与唐来往中
  断。唐破契丹后,契丹依附突厥,室韦在 707 年朝唐时,请求助唐讨突厥。
  为此,唐置乎卢节度,镇抚室韦、契丹。唐玄宗末,安禄山反范阳,室韦被
  裹胁②与唐廷关系再度中断,至大历(766—779)中始得恢复。788 年(唐贞
  元四年)室韦又与奚同攻振武(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西北),次年派
  人向唐谢罪。鉴于室韦归附不常,为了加强对室韦的管理,不久唐在其地设
  立室韦都督府,委任室韦首领为大都督、都督,③室韦地区被正式纳入唐的版
  图。唐末,中原大乱,崛起的契丹乘机多次出兵征伐室韦,唐无暇东顾,致
  使室韦进入解体过程。经不完全统计,室韦自武德年间至咸通三年(862),
  朝唐凡 46 次。在这数十次的朝贡过程中,一方面,室韦人将马、豹、丰貂等
  方物输入中原;另方面,唐对室韦来朝的使者在加授将军、郎将等官的同时,


③ 《隋书》卷八四,第 1882—1883 页。

④ 两唐书《室韦传》载,男需在女家役力三年,期满后,女家分给其财产,夫妇乘车载物共归男家。

⑤ 《魏书》卷一○○,第 2221 页;《通典》卷二○○,第 1083 页。

⑥ 本段未注者,据《隋书》、《新唐书》的《室韦传》。

⑦ 史书对其部落和氏族酋长的称号记载不一,《北史》、《隋书》、《通典》的《室韦传》说南室韦 25 部每部酋长曰“余莫弗瞒咄”;北室韦部落长叫“乞引莫贺咄”,9 部各有 3 名“莫何弗”协助部落长。两唐书《室韦传》则记室韦社会内共有 17 名“莫贺弗”各摄管其部。

⑧ 《新唐书》卷二一九,第 6176 页。

① 《北齐书》卷二五,第 364 页;卷七,第 91 页;卷八,第 100 页。

② 此据《隋书》卷二,第 37 页;《隋书》卷三,第 75 页;该书《室韦传》作“北室韦时遣使贡献,余无至者”。

③ 此据《旧唐书·室韦传》,《新唐书·室韦传》作贞观五年始来贡丰貂。

  又回送帛、锦彩、银器等物,这就不仅加强了政治上的密切关系,而且也起
  到了相互经济交流的作用。
      室韦族的解体,始于 9 世纪末。这是由于在其西边的宗主国突厥被回纥
  攻破后,9 世纪中叶回纥又为黠戛斯所破,或西迁,或南逃,不久大量黠戛
  斯人返回天山西部地区,这给室韦创造了向西移住的有利条件;在其南方,
  契丹趁唐衰落之机,在 9 世纪末连连北进,致使室韦诸部或西迁南徙,或被
  契丹征服。出现重新组合。此后有的以新的称号活动,有的在一个时期内虽
  保留了原族称,但在后来不断变化的形势下也改号易名。已知的有:西迁的
  有蒙兀、大小如者室韦。蒙兀室韦约在 10 世纪初由额尔古纳河以东向西迁
  移,最后到达斡难河(今鄂嫩河)发源地不儿罕山(今大肯特山),在辽朝
  时以萌古或被称袜劫子为号,经过二三百年的发展,到金末发展为拥有 16
  个部落的蒙古族。大、小如者室韦,约在 9 世纪初已由大兴安岭以东西迁至
  石勒喀河流域,唐后期称“俞折”(系“如者”转音),辽又转称羽厥(亦
  作乌古),这时一些在大兴安岭以西的移塞没等部落也改称乌古,使其地域
  有今海拉尔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金末加入了蒙古族。南徙和西南徙
  的有大室韦、乌素古、和解等部。大室韦是在唐中期以后由石勒喀河流域南
  下至阔连海子(今呼伦湖)、捕鱼儿泊(今贝尔湖)一带的,辽代称敌烈,
  金称塔塔尔部,蒙古兴起后为蒙古兼并。乌素固部和西室韦等部,在 8 世纪
  中叶以后因军事行动已转移到阴山之阳的振武附近,军事上受挫后似未返回
  原故地,在辽金时代与黑车子室韦同被称为阴山室韦。黑车子室韦称号见于
  唐后期,他是和解、那礼等部在南徙过程中采用的新称号,新居地在今内蒙
  古自治区锡林浩特至山西省大同市一带,④被辽征服后不久。其名渐不复见,
  乃以阴山室韦之名见于史书,金代是汪古部的成员⑤,13 世纪初归入蒙古族。
  经过上述变动后,辽代尚以室韦作称号的主要有室韦部和突吕不室韦部。室
  韦部是辽代对原居嫩江上游和黑龙江北一些室韦部落的总称,金初归附女真
  后遂不见其名,似加入了女真族⑥。突吕不室韦来源于黄头室韦,黄头室韦是
  唐代室韦诸部中的大部,唐未分为大、小二部,辽初被阿保机征服后,置突
  吕不室韦部、涅刺拏古部,成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时期契丹 20 部成员,居住
  在今齐齐哈尔市至泰来县一带;辽圣宗耶律隆绪契丹 34 部中涅刺挛古部改称
  涅刺越兀部,并被迁戍黑山(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北,不见突吕不室韦部
  之名①,疑黄头女真是该部改名。
      二、库莫奚
      库莫奚族称始见于 388 年(北魏登国三年)②,然这一称号的出现,应在
  4 世纪中叶宇文部被慕容皝攻破后不久。③自此以后,史书有了不间断的记
  载,到 13 世纪才不见其名,前后存在近千年。


④ 《旧唐书》卷三九,第 1523 页。

⑤ 《资治通鉴》卷二一七,第 6934 页(天宝十四年十一月甲子)。

⑥ 室韦都督府设立时间,史未载明,《旧唐书·室韦传》始见室韦都督、大都督朝唐,分别在 792 年(贞元八牢),835 年(大和九年),故将室韦都督府设立置此。

① 张博泉等:《东北历代疆域史》第 135 页认为,黑车子室韦在长城以北的独石口至张家口一带。

② 参见孙秀仁等:《室韦史研究》,第 124—127 页。

③ 今有人认为今鄂温克、鄂伦春族与其有渊源关系(《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第 466 页;《鄂伦春族简史》,第 7—8页)。

      库莫奚一词是鲜卑语音译,为今蒙古语“沙”、“沙粒”、“沙漠”之
  意。从含义揣测,这一族称当因其境内多沙漠而得名。6 世纪下半叶(隋代),
  省去库莫,单称“奚”,此后单一的“奚”字成了族称④。
      库莫奚族源出东胡,为鲜卑宇文部之后,与契丹本是同族异部,登国年
  间“分背”后,各自形成为一族。然史书对其族源的记载并不完全一致,因
  此使后人众说纷坛,至今尚无一致认识,综合史载可归纳为二说,所谓“东
  胡之种”,“东部鲜卑之别种”,“东部宇文之、别种”,可列为鲜卑说;
  另一说即“本匈奴之别种”的匈奴说。实际史书的不同记载并无实质性的差
  别,只是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因为宇文部为东部鲜卑的一支,鲜卑源出东胡;
  而宇文部内确有不少人出自匈奴血统,但他们早在 2 世纪时已自号鲜卑,⑤
  在后来数百年鲜卑族的发展进程中,他们已完全鲜卑化了⑥。
      库莫奚在其存在的近千年里,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形成与发展、衰落和与
  它族融合的过程。大体说来,4 世纪中叶至 7 世纪初,是其形成时期,在这
  一阶段初期,即在与契丹“分背”前后,他们以部独自活动,每部有部长(俟
  斤)一人主其事;后来在对外的争战中逐渐形成了部落联盟,凡五部,阿会
  氏为联盟酋长,五部皆受其节度。五部为:辱纥主、莫贺弗、契箇、木昆、
  室得。“莫贺弗”本系东胡族系酋长的称号,“木昆”为女真语和今达斡尔
  语“氏族”之意,据此推测,这些部是由五个血缘氏族发展而来的,这一时
  期他们分布在弱洛水(今西拉木伦河)南,和龙(今辽宁省朝阳市)北的今
  老哈河流域,过着“善射猎”、“随逐水草”的狩猎、游牧生活。从 388 年
  北魏拓跋珪掠其“马牛羊豕十余万”看,他们的畜牧业已有相当发展。正是
  有这种发展,他们在北魏后期成了北魏的边境之患。⑦
      7 世初至 9 世纪中叶,是库莫奚族的发展、鼎盛时期。在这一阶段,军
  事实力与契丹旗鼓相当,有时还稍过之,被唐并称为东北“两善”。虽然畜
  牧和狩猎业仍是社会生产的主要部门,但农业已在一些居住河谷的部落中出
  现,部落组织也不同于以前,五部已改名为阿会部、处和部、奥失部、度稽
  部、元俟折部。改名原委今已不能全知,但从“阿会”本为此前联盟酋长姓
  氏而变为部名来分析,一些显贵家族或氏族已成了左右部落的势力。不仅如
  此,其部落联盟的“君长常以五百人持兵卫牙帐”,这种常备卫队的出现,
  表明王权已悄悄地产生,奚族的氏族社会已处于解体阶段。人口也有了迅速
  增长。史载唐大中元年“北部诸山奚悉叛,卢龙张仲武禽酋渠,烧帐落二十
  万”,这个数字可能有些夸大,但这时奚族有众数十万应是接近史实的。地
  域已不限于老哈河流域,已东接契丹,西至突厥,南拒白狼河,北到霫国。
  即有了东达今辽宁省阜新市附近,西到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以南一带,


④ 《辽史》卷三三,第 387—390 页。

⑤ 《魏书·太祖纪》卷二,第 22 页,登国三年条载:“五月癸亥,北征库莫奚。六月,大破之,获其四部杂畜十余万,渡弱落水。”

⑥ 据《辽史·世表》卷六三,第 951 页:“鲜卑葛马菟之后曰普回……九世为慕容晃所灭,鲜卑众散为宇文氏,或为库莫奚,或为契丹。”按《北史·匈奴宇文莫槐传》卷九八,第 3260 页,此指宇文部为皝所破灭,时在 345 年。故此将宇文部与库莫奚、契丹并列,不妥。

⑦ 《新唐书》卷二一九,第 6173 页。近有人认为,库莫奚本称奚,意为梳辫子的民族。“库莫”为冠词,是该族有一部分在南北朝时北迁新地后加“库莫”二字表示其活动地区的。见《民族研究》1989 年第 5 期,李德山《奚族增考》文。

  南抵大凌河,北过西拉木伦河与霫族为邻的广大区域。①
       奚族在这一时期有如此发展变化,除了内部因素外,其与邻族和中原王
  朝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交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外部因素。早在北魏时期,
  他们就常遣使朝贡北魏,岁致名马文皮;又“每求入塞,与民交易”。其间
  一度役属突厥,但至东魏武定末,仍保持与中原王朝的来往。隋朝建立后,
  不久又每年派人向隋贡方物,②与隋有了政治上、经济上的联系。降至李唐,
  奚与中原的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唐武德(618—626)中,它们遣使入唐朝
  贡。648 年(唐贞观二十二年),奚酋可度者率众“内附”,唐太宗李世民
  乃于其地置饶乐都督府,拜之为使持节六州诸军事、饶乐府都督,封楼烦县
  公,赐姓李氏,并在奚五部地设五州,即以阿会部为弱水州,处和部为祁黎
  州,奥失部为洛环州,度稽部为太鲁州,元俟折部为渴野州,委任各部辱纥
  主为刺吏,皆隶饶乐府,府由营州东夷都护府辖领。可度者死后,奚对唐时
  叛时服,然与唐王朝的关系自此以后增添了新的内容。如唐万岁通天年间奚
  酋李大酺参与契丹李尽忠发动的营州反唐起事,又与契丹一同转附突厥,但
  到唐玄宗即位后,即遣使至唐请降,请求复置营州都督府;玄宗不咎既往,
  以饶乐郡王、左金吾卫大将军、饶乐府都督授之,并“诏崇室出女辛为固安
  公主,妻大酺”,大酺于次年亲至长安成婚。720 年大酺在与契丹可突于争
  斗中死亡,其弟鲁苏代立。唐不仅让他袭兄之官爵,又以盛安公主女韦为东
  光公主妻之,旋改封为奉诚郡王。
       730 年,可突于胁奚众附突厥,鲁苏不能制,走投榆关(今河北省抚宁
  县榆关镇,或说山海关)。传至延宠为奚酋,唐又拜其为饶乐府都督、怀信
  王,以宗室女宜芳公主妻之。
       政治上的紧密关系,促进了奚族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
       717 年唐玄宗复置营州都督府后,都督宋庆礼在任期间,在奚和契丹地
  区“开屯田八十余所”,把中原的农作物、先进工具和耕作技术传播到奚地;
  他“又集胡商立邪肆”,发展经济交流。这样,几年后,在奚族一带地区出
  现了“仓唐充,居人蕃辑”的繁荣景象。另方面,在频繁的政治交往中,奚
  族的名马等土特产品以贡物形式进入中原地区,而中原地区的金帛等物以回
  赐名义传入奚族社会。据载,奚族在与唐关系紧密时期,“每岁朝贡不绝,
  或岁中二三至”,每次常派出数百人至幽州,进入长安的酋渠也有几十人;
  而唐王朝的回赐,每次或“帛十万”段,或“赐物一千五百疋”③。可见属于
  这类形式的经济交流,数量是相当可观的。正是由于上述的政治、经济与文
  化联系,推动和加速了这一时期奚族社会的发展。
       9 世纪中叶以后,奚族由鼎盛转入衰落和与它族融合时期。这里所说的
  衰落,是指它作为一个族体独立性的丧失和解体,若就奚人的生产和生活而
  言,则仍在持续发展。奚族衰落的转折点,在唐咸通年间(860—874)。原
  来“好与契丹战争”的奚族,在 847 年反唐事件中受到严重打击,而契丹却
  因在 842 年由附回鹘转归唐朝后,至减通中“部落寝强”,契丹人此时便乘


① 《后汉书》卷九○,第 2986 页。

② 近有人认为,夏朝车正奚仲所建奚国,约在商代初期有一部分奚人往东北迁徙,到达今河北省东部、辽宁省西部及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这部分奚人就是奚族的祖先”。作者虽作了详细考证(见《民族研究》1989 年第 5 期,第 77—81 页),但与史书本传不合,也未得到学术界认同,故不取。

③ 《魏书》卷一○○,第 2222、2223 页;《周书》卷四九,第 899 页;《隋书》卷八四,第 1881 页。

  机开始了对奚族的掠夺。钦德为契丹酋后,在唐光启中(885—888)“乘中
  原多故,北边无备,遂蚕食诸部,达靼、奚、室韦之属,咸被驱役”④。契丹
  役属奚后,施行“苛虐”政策,奚人怨愤,其酋去诸率数千帐奚人西徒妫州
  (州治在今河北省怀来县)北山奚遂分为东奚、西奚。⑤此后,奚人不断起来
  反抗契丹的民族压迫,契丹贵族为此多次出兵征讨,阿保机任挞马狱沙里后
  就曾几次讨伐奚人。他为可汗后,鉴于奚族叛服不常,于 911 年又亲率大军
  对奚族进行大规模镇压,先攻克西奚地,接着分兵讨东奚,“亦平之”。经
  过这次沉重打击,奚族“不敢复抗”,只得举族臣服,从此奚族完全丧失了
  独立地位,变成契丹贵族统治下的一个部族。在这以后,契丹贵族对他采取
  “抚其帐部,拟于国族”;将奚王府所统奚众与契丹五院部、六院部、乙室
  部,同列为四大部;允许奚五王族“世与辽人为昏(婚),因附姓述律氏中”
  ① 。在这一政策下,奚族开始了被契丹同化的过程。在有辽一代,奚人的地位
  是双重的,一方面他们是被契丹人征服的被统治民族,另一方面其地位仅次
  于契丹人,被契丹贵族利用作为对内镇压其它被统治民族的反抗和对外与北
  宋等抗衡的工具。
      奚族在由一个独立民族转变为被统治民族的过程中及其从此以后,社会
  组织变化很大。尽管部的组织至辽末还存在,然而不仅名称、成员与前不同,
  而且契丹贵族又将在历次征讨中的奚降俘户另组编 8 个新部。五代史书记奚
  五部为阿苔部、嚼米部、粤质部、奴皆部、黑讫支部,《辽史》作遥里、伯
  德、奥里、梅只、楚里部。②据近人研究,他们与唐时五部的对应关系为,阿
  荟、伯德部即阿会部,啜米、楚里即处和部,粤质、奥里部即奥失部,奴皆、
  遥里即度稽部,黑讫支、梅只部即元俟折部。③新组编 8 部的情况是:923 年
  阿保机镇压了胡损领导的奚人起义后,以奚府给役户、诸部隐丁及流散,置
  堕瑰部。该部与奚原五部在辽被称为奚王府六部五帐分,由奚王领导,隶辽
  北府。994 年(统和十二年)辽圣宗对六部进行改组,将梅只、堕瑰二部并
  入奥里部,另以奚王府二剋的长官、士兵及其家属分置南剋、北剋二部,合
  为六部,另七部为:迭刺迭达部、乙室奥隗部、楮特奥隗部、撤里葛部、窈
  爪部、耨怨爪部、讹仆括部,他们皆不归奚王府节制,隶辽南府。前 3 部系
  阿保机以俘获奚户置,后 4 部为辽圣宗以阿保机伐奚时“籍入宫分”的乞降
  奚户分置。①由于契丹建国后迅速封建化,历代契丹贵族重视发展农业,奚人
  在这一潮流中虽然尚未完全脱离畜牧生活,但经营农业的越来越多,而且将
  土地租给汉人耕种。早在唐末,西奚已“颇知耕种,岁借边民荒地种穄”②。
  到了辽圣宗时,北宋王曾出使契丹,进入奚境看到“居人草庵板壁,亦务耕

④ 《旧唐书》卷一九九下,第 5354 页;《新唐书》卷二一九,第 6173—6175 页;《北方文物》1987 年第1 期,第 60 页。

⑤ 《魏书》卷一○○,第 2223 页;《隋书》卷八四,第 1881 页。

① 以上未注者,均据《旧唐书》卷一九九下,第 5354—5356 页。《新唐书》卷二一九,第 6173—6175 页;卷一三○, 第 4494 页。

② 《新唐书》卷二一九,第 6172 页;《旧五代史》卷一三七,第 1827 页。

③ 《新五代史》卷七四,第 909 页。

① 《辽史》卷四五,第 711 页;卷四六,第 726 页。《金史》卷六七,第 1587 页。

② 《新五代史》卷七四,第 909 页;《辽史》卷三三,第 387 页。

  种”,且“善耕种”③。
      60 年后苏颂出使契丹将途中所见作诗描述:“农夫耕作遍奚疆,部落连
  山复枕岗。种粟一收饶地力,开门东向杂夷方。田畴高下如棋希,牛马纵横
  似谷量。”又在诗下注说,“间之皆汉人佃奚土”④。手工业也有相当发展,
  所制大车闻名于世,誉称“奚车”;时“契丹之车,皆资于奚”⑤。可见,奚
  族在辽代部落组织虽被契丹贵族分割得七零八落,但其社会生产却比前有了
  很大发展。
      12 世纪初,女真首领阿骨打起兵反辽,奚人站在契丹人一边维护辽朝统
  治。在辽行将覆灭之际,奚王回离保与契丹贵族耶律大石等于 1122 年(辽保
  大二年)在南京(今北京市)拥立耶律淳为帝,建立北辽,妄图挽救辽朝的
  灭亡。当女真人入居庸关后,北辽上下北逃,回离保走保箭笴山,收集奚、
  渤海、汉三族丁壮为兵,建国称帝,自号奚国皇帝。这是奚族历史上建立的
  第一个政权,也是最后一个政权。它只存在了数月,在金兵围剿下溃败,回
  离保被下属所杀。女真贵族在灭辽过程中,对奚人采取先是把攻克地区的奚
  人降为奴隶,编入猛安谋克;后对归附的奚人,各置猛安谋克领之。⑥这样,
  奚各部组织在金初就被打乱了。由于金国军事进攻接连取得胜利,九猛安奚
  军被“徙于山西,后分迁河东”。接着在金太宗、熙宗两朝将大批女真人南
  迁时,不少奚人同时被迁居中原地区,使奚人分散各地。所以到了金世宗大
  定年间,奚五部部名已变成了姓氏,即遥里氏、伯德氏、奥里氏、梅知氏、
  揣氏。⑦奚人在金代的地位比辽时低下,激起广大奚人不满。
      1160 年契丹撒八、移刺窝斡等率众反金,不少奚人加入反金队伍。
      1162 年金世宗在镇压这次起义时,对坚持反抗的奚人采取了极其野蛮的
  办法,“尽杀其男子,以其妇女童孺分给诸军”。面对这种残暴的民族灭绝
  政策,有的继续坚持斗争,有的亡人北宋境内或北逃。⑧金世宗为防止奚人再
  次聚集反叛,又将六猛安奚人分迁到咸平、临潢、泰州等地从事农业生产,
  同时将一部分女真人移居奚地,①实行分隔统治。本来,一部分奚人在辽代与
  契丹人通婚过程中已被契丹人同化,其它大多数也在与汉和渤海等族人杂居
  过程中民族特色越来越少,女真贵族强迫奚人分散迁徒,使他们在更大的范
  围内与汉和女真等族错居杂处,所以到了 12 世纪后期,奚人迅速被女真人同
  化和与汉族融合。金代以后,再不见历史上有奚人活动的记载。综观奚人去
  向,一部分被女真同化,大部分与汉人融合;而早先被契丹和后来被女真同
  化的,多数在金亡后也加入了汉族共同体;在金末居住东北地区的,又有相
  当一部分加入了蒙古族。

③ 孟广耀:《唐以后奚族诸部的对应关系及奚王府所属诸部剖析》,《北方文物》1987 年第 1 期,第 59页。

④ 《辽史》卷三三,第 387—389 页。

⑤ 《新五代史》卷七四,第 909 页。

⑥ 《文献通考》卷三四六,第 2709—2710 页。

⑦ 苏颂,《苏魏公集》卷一三,《牛山道中》诗。

⑧ 《资治通鉴》卷二八四,开运二年条,第 9289 页。

① 以上见《辽史》卷三○,第 352 页;卷一○四,第 1516 页。《金史》卷六七,第 1587—158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