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摩托车技巧教学:城市的诱惑与恐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16:25:01

城市的诱惑与恐惧

发表于 2008-09-23



1923年秋,一个20岁的退伍军人走出北京前门火车站,被巧舌如簧的车夫截住,拉他去了一个破落的小旅馆。从此,这位在湘西沅水上飘荡数年的乡巴佬,在大城市里生活了六十余年。这个人,就是后来蜚声中外的大文豪沈从文。

沈从文一生未脱乡下人本色,但他当年决然离开自己熟悉的湘西,去北方那个完全陌生的城市闯荡,显然是城市对他有强烈的诱惑,他想离开封闭的故乡,去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他敢于作出这样的决定,除了基于对自己的判断外,如年轻,能吃苦,有一定的文才,还基于他对陌生的北京有起码的信任。他相信那个城市能凭本事吃饭,相信那个城市有起码的社会秩序,比如巡警不会平白无故地把他抓起来,有钱就能租到一间房子落脚,能买到安全的食物。

我想,直至今日,每一个从乡村到城市里谋生的年轻人,走出车站会遇到当年沈从文所遇到的一幕,对城市的复杂情感和沈从文也庶几相近。美国在城市化高峰时一首歌里唱道:“如果你爱他,请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请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美国是一个由无数自治小镇组成的大国,当年中西部纯朴的小镇青年去纽约闯世界和今日中国大批乡镇青年进城有着相似的社会背景。城市对他们而言,意味着繁华和复杂,意味着机遇和陷阱。

在一个乡村和小镇生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建立在熟人社会的基础上。你从水井里挑水,从自家地里收割粮食和蔬菜,或者去相邻村庄购买,去在集市上设摊十几年的张屠夫那里买肉,你不需要哪个机构给你作出可以购买食用的保证,因为在一个小范围内,你所掌握的有限信息和人生经验,能使你作出正确的判断。

可当一个人走进大都市,个人那点信息量和知识远不敷使用。他之所以敢进城,是因为他信任业已建立的城市社会秩序。他敢把刚发的薪水存入银行冷冰冰的ATM柜机,他敢随便走进一个小卖部买一块面包和一包矿泉水,是因为他对社会有起码的信任。信任社会的大多数成员有起码的理性,更信任自己通过纳税购买的政府服务,会保障他的安全。生活的信心基于信任,因信任而战胜了恐惧和不安。如香港著名传媒人梁文道在《没有信任就没有社会》中所言:“信任原本就是一种最重要的社会资源。”

相比乡村社会,城市成员相互高度依赖分工非常细致,其成员几乎只需要有一门职业技能和起码的生活常识即可,其他通过货币皆可购买。如果有一天,当担忧自己购买的物品不安全时,而且对有关机构对该商品的监管也不信任,人们被迫成为全能型“选手”,装修房子时熟悉建材,买食品时有足够的食品安全知识,对媒体上的广告有足够的警惕。那么,这样的城市生活还有什么幸福感呢?而又是什么促使城市成员不得不“全能”呢?

今日中国无疑进入了城市生活主导全社会的时代,现代城市和古代城市已大不一样,古代城市无非是帝国的管理者以及一些商贾所在地,多数人住在广大乡村,他们对城市的依赖很有限。没有真正意义的全国市场,更不用说全球市场。而现在哪怕生活在乡村的老人,他也离不开城市,他要用城里打工的儿女寄回家的钱买日用品。社会学家沃尔斯论述道:“城市对人类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并不仅仅体现在城市人口所占的比例;因为城市不仅日益成为现代人的居住空间和工作场所,而且它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启动和控制中心,它把世界上最遥远社区的人拉入到它的轨道上,把这些千差万别的地区、人群和行为编织到同一个宇宙中来。”

大多数中国人已经或正在告别乡村,融汇到城市生活中来。城市对人们来说,最重要的不是高楼的气派,也不是交通的便利,或者生活成本的高低,而是安全感足够消融对陌生社会的恐惧感。要维护居民这种安全感,显然,管理者要用一种和管理农业帝国完全不一样的方式。

 

@import url(/dir_cdn/js/editor/editor.css);

 

分享 浏览(193) 评论(1)上一篇 << 四十教授争一处长的历史渊源和现…     

添加评论相关评论

  • 凤凰网友 发布于 2008-09-23 23:22:19

    为什么不为近段时间的事件说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