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传承中华文化作文:关于中医制方须知论之一:方剂论初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8:17:29

关于中医制方须知论之一:方剂论初识:

【一】概述:方剂学是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密切联系的学科。1具有与中医知识,广泛的联系。2具有独特性的制方理论,3具有加减变化的灵活性。4方剂的理论与实际运用,有密切关系。

方剂学,是中医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而方剂的运用,是中医理论在病者身上的综合应用,而病情又反过来上升到理论的过程。故医者必须以运用八纲理论,四诊合参,结合现代技术手段,提高临证观察分析能力,辨证施治,即运用中医多学科知识,综合交叉,最终得出最佳方剂选择。前人曰:“医者忆也。”

方剂是理,法,方,药应用的重要体现,是中医治疗经验的总结,也是个人技能经验的总结。内涵着以法统方的辨证关系。其主辅药,有序的组方原则,及药味,剂量,剂型的变化,轻重有别,故存在着制方的原则性,又有万变千化的灵活性。

方剂中的君臣佐使药物,既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又有独立性,又有整体性。在应用中,又可根据病情,不断的变通。例:善补阳者,于阴中求阳。“组方时,从中可看出,方剂为历史经验的总结。医家张珞说:“字有字母,方有祖方。”吴鞠通以汗张仲景的“承气汤”为祖方,创立了宣白,牛黄,导赤,调胃增液承气汤等方名。

【二】方剂命名法:

1主药命名法:如麻黄汤,桑菊饮;桂枝汤;

2功效命名法:如清暑益气汤;补中益气汤;

3方剂组成命名法:如麻杏石甘汤;

4组成变化命名法: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加葛根汤;

5药物配伍命名法:如十枣汤;

6成方药量命名法:如六一散;

7服药用量命名法:如七厘散,每服七厘,故名;

8炮制命名法:如十灰散;

9方义命名法:归脾丸;

10医得德命名法:如普济消毒饮,普者广也,济者救助也,方名曰:普济。喻意普济众生,脱离疾苦之义。

11情志命名法:如逍遥散;

运用药物防治疾病,只用一味药物的,称为单方;由二味以上药物组成的,称为复方。药有繁简,效有缓急,量有轻重等。方剂的好坏是个人医技的真实总结。

【三】医家方剂与用药简论:

药有气味厚薄,归经,主治,脏腑喜恶之不同,可胜病,又可致病,如苦寒药,有清热燥湿之功,而寒易伤阳,苦燥伤阴之弊。故合理配伍,精当取量,实为用药治病的关键。

1】医家张景岳说:“苦寒皆能沉降,沉降皆亡阳,辛散多耗散,耗散多亡阴。”

2】医家柳宝诒说:“清润易恋邪,香燥易劫阴。”注:柴胡用于解表退热,量宜大,用于疏肝解郁,量适中,用于升阳举陷,量宜轻。

3】医家吴鞠通创“辛凉轻解”诸剂,法宗“以轻去实”药遣“清轻升阳”量取“剂小药轻”即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4】医家张仲景拟“四逆”诸方,干姜,炙甘草用量达60克之多,骤补回阳。

5】医家余师愚,创清温败毒饮,剂大药多量重,大队苦寒之品,共汇一方,直折火毒,燔灼炎势。

6】医家王清任创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90克,以补气为主,少佐活血。

辨证用量,灵活加减,合理配伍,精当取量,解放思想,非固一端也。

制方各有特点:前人言道:“有制之方,不畏多,无制之方少亦乱。”

7】例四逆汤有骤补,药简力专,效捷的特点,以揭示该方救逆回阳的独特功效。

8】如成方药量论,当归补血汤中,补气药黄芪,用量五倍于补血药当归,此方揭示了“无形之气,可以骤补,有形之血难以速生”的制方特点。

9】如桂枝汤与小建中汤,二方药物相同,但桂枝与白芍的用量比率分别为1112,故功效不同,一为解表,一为温里,体现出,同而不同,异而不异,求同与求异的辨证统一。

10】肾气丸:纳附桂,其药占总量的约为12分之1,占滋阴药的8分之1,如约按10分之1计,占比例很少,可见附桂二药,意不在补火,意在微微生火,消除格拒,以生肾气,是为“少火生气”之义。“善补阳者,于阴中求阳”的配伍规律。“肾气”即“生气”谐音。故肾气丸。

11】不同学术观点,立论组方亦不同:

1)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诸方,以脾胃立论。

2)朱丹溪创大补阴丸,以“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立论。

3)王清任治疗中风证,力排众家之议,以“因虚致瘀”立论,创立补阳还五汤等不朽名方。

【四】制方古为今用:用古方治今病,要超越数百年,或上千年的时空间反差,故有:“操古方以治今病,难以尽合”之说。故要作到古为今用,方(药方)证(病证)合拍,须在药味,剂量,剂型,增减变通。如病证变化,性别,年龄,体质,心理,个人喜恶,职业,季节,地域,社会环境,等,从中找出最佳方案。

江天成写于中国河南信阳。   201118日,星期6

E-mail:x889912@sina.cn.       1402866422@qq.com.